时间:2023-05-29 17:4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相沿成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饺子的来历是: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后来由于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饺子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吃饺子的意义是:按照中国民俗,由于饺子形如元宝。在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喜庆、祝福、平安。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昭阳两湖,北与山东接壤,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
武术在沛县渊远流长,自秦汉两千多年来沛人习武练兵,相沿成习,历久不衰。沛地武术英才辈出,更兼收外地武术之长。
沛县武术现代史发端于清末民初,发展于20世纪30~40年代,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沛县武术一步步登上新的高峰。在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张福顺为师祖的武当洪拳、以田培祥为师祖的二洪拳、以李振亭为师祖的李派梅花拳、以徐兴武为师祖的徐派少林拳、以丁修国为师祖的西阳掌、以李兴美为师祖的三晃膀大鸿拳、以赵清纯为师祖的赵派大洪拳、以宋月明为师祖的宋氏少林拳、以刘保军为师祖的刘派梅花拳、以张凤州为师祖的形意八卦掌、以梁中贵为师祖的梁派少林形意拳,全县城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1992年11月被评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传统功夫在苏北大地掀起。习武之风在田间村头随处可见,基本每村都有拳师教习,代表性的如城西与城里以练习武当洪拳、三晃膀大鸿拳为主,城南以梅花拳、二洪拳为主,城东以西阳掌为主,城北以宋氏少林为主,其中武当洪拳门徒有几千人之多。每年在县文化部门的组织下举行大规模的武术比赛,以武会友,并有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武师前来交流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沛县传统功夫的发展。然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当年田间村头习武的热心青年,全无踪影。但许多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教授的却是些国家规定的自选套路及散打竞技体育项目,传统功夫好像是被时代遗弃了!这些所谓的武术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已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武术的搏击功能,传统功夫浑厚雄劲的功法练习及四两拨千斤、以逸待劳的战术策略,均有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现代的散打运动在理论上运用的是西方式的格斗理念,从根本上失去了中国功夫内敛、含蓄的修炼特色;传统功夫的养生作用体现的是动静相宜、阴阳平衡,像太极拳健身运动几乎失去了东方养生术的特点……
如今在沛县传统功夫的传承中能系统继承某一拳派功夫者已难觅几人。
重庆土家族一般礼节及普通习俗
土家人热情好客,“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
昔日,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铁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竖立于铁匣上,放起来震天动地。如果一时没有铁炮,也可鸣放猎枪表示欢迎。听见炮声,寨上的老人、青年、儿童,一齐出来,迎接贵宾。主人立即煨茶装烟,做油茶汤。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块肉。同时,还请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
土家人的油茶汤,制作十分考究。先将茶叶、粉丝、黄豆等物,用油炸过,加煮熟的腊肉粒、豆腐颗和玉米泡,再加葱花、姜米等佐料,掺上烧沸的油汤,吃起来清香爽口:泅茶汤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疗饥醒酒,许多人四季不离,每日必饮。它是土家人待客的传统民族饮料。
土家人火塘内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围塘取暖,平时就火用鼎罐做饭,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劳质朴,从开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习惯。他们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亲朋邻里,遇结婚、丧葬、建房、天灾人祸,互相关照,互相帮助。遇上结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开伙,一齐去贺喜,帮着迎亲、过礼、布置新房、做饭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听见报丧,全寨人奔来,白日帮忙张罗,夜晚跳丧守灵,直到抬丧掘墓,送葬垒坟,全当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时,上梁立柱,合寨出动,无人收取分文。农忙时节,割麦栽秧,打谷扬场,对劳弱户,大家主动相帮,主人家只供饮食。薅包谷时,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济,不要报酬,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上山围猎,所获猎物按“见者有份”的原则进行分配。分配时,先清点在场人数,然后按人数将兽肉砍成若干块,穿上棕绳,装入背篓,加以遮盖,棕绳头外露。一人端上背篓,转上数圈,在场的人各捉一棕绳,提出兽肉,无论好坏,都无意见。田边、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后,路人亦可随意摘食。这些, 都保留着原始分配的痕迹。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达13个。在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各民族交错杂居,长期的经济交流、文化交往,风俗相染、语言相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创造了这里独特的文明史。
走进土家苗寨,翠竹岭下,古树丛中,可见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进得吊脚楼,主人热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汤,冬暖身,夏消暑,让人倦意顿消。倘若遇上“哭嫁”.“跳丧”,尽可领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恋情、生死观。土家族的“赶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赶秋“等节日,更是场面壮观,气氛热烈,颇具古风。
土家苗寨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土家族的摆手舞,铜铃舞,苗族的芦笙、木鼓舞,弛名遐尔,久负盛名。土家刺绣,苗家腊染,堪称一绝。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会歌,无处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对歌““盘歌““山歌““薅草锣鼓”等,生动形象,音韵和谐,情意真挚,优美悦耳,闻之如品甘饴,如沐春风。
2008元宵节灯谜8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布告,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中国古代诗歌中,“江湖”一词的语义有“江河湖泊”、“隐居场所”、“不在都城”、“在野”的擅变过程。“江湖”一词肇始于庄子的寓言,转变于陶渊明,集大成于杜甫,其后文人相沿成习。一方面,江湖仍然保留着本义用法;另一方面,与“江湖”共存着的还有“江海”“湖海”“沧洲”等近义词语。诗人可以交替使用“江湖”的不同义项和同义词,使得诗歌语言既有一定的约定语义色彩,又可以表现作者的各自个性特点。本文着重探析“江湖”一词的多重寓意在诗歌中的流变过程。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法
研究结果:
“江湖”一词的首见于《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江湖”的语义是“江河湖泊”。指适合鱼生存的环境。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俗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便出自此。
庄子哲学强调避世养生,他使用“江湖”一词,亦指适合于避世养生的生存环境。稍加引申,就有了隐居场所的意义。最早以“江湖”一词入诗的诗人是曹植的《杂诗七首》。“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曹植诗中的“江湖”用的仍为“江河湖泊”的本义。最早以“隐居场所”含义入诗的诗人当为陶渊明,其在《与殷晋安别》中写到:“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良才”指出仕的朋友殷晋安,“江湖贱贫”指隐居的诗人自己。不过,现存的全部陶诗中,“江湖”一词只此一见。之后,谢灵运也在诗中使用过“江湖”一词。但与跟陶渊明不同,谢的“江湖”并非来源于《庄子》,而是来源于春秋越国大夫范蠢功成身退后,携西施泛舟太湖的故事:“范蠢出江湖,梅福入城市。”虽然出处不同,但语义相近。
明太子萧统虽然给予陶渊明很高的评价,其思想和诗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他将“江湖”以“隐居场所”意义入诗的用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初中期,著名诗人的诗作中以“隐居场所”意义入诗的并不多。王维、李白诗中虽然也用过“江湖”一词,但用的都是“江河湖泊”本义。有趣的是,王维、李白都是既熟知《庄子》,又仰慕陶渊明的诗人,可是他们都没有理会陶诗中取自《庄子》故事的“江湖”一词的用法。是一现象令人深思。
“江湖”一词入诗次数最多的当推唐代诗人杜甫。现存1400余首杜诗中,“江湖”一词共出现35次。其中的29次用的是“隐居场所”意义,只有6次是“江河湖泊”本义。他的“江湖兴”指逃离政治浪迹天涯,他的“江湖客”指的是不在朝为官者。杜甫诗中的“江湖”多指仕途。单从“江湖”一词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杜甫在诗歌发展上所起的作用,集前人之大成并发扬光大之。
杜甫之后,韩愈、李商隐、贾岛、王安石等的诗歌中仍有沿用“江湖”一词。语义和用法分别是“隐居场所”、“远离都城”的意思,不出杜甫用例。大约都与受到杜甫的影响有关。
重阳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而有一些人对于这个节日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九九重阳节的节日作用2021。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九九重阳节的节日作用重阳节作用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起初,重阳节的作用应该是用来思念远方的家人和逝去的亲友的,游子在外漂泊数年,心中的伤感无法寄托,便衍生出重阳节来道出自己的心声,以表达孤独寂寥之感。
重阳节作用二
过重阳节要喝茱萸酒,并且还要登高,这寄托了人们渴望长寿的心愿,人们希望可以通过积极锻炼自己的体魄而使自己老去的速度慢一些。
重阳节作用三
如今重阳节的到来,对年轻人来说,不甚在意,反倒是只有老人们才过这个节日了,因此重阳节被称为“老人节”它是用来提醒年轻人要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经常为他们送去温暖。
农历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期,据曹王《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醒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时候在重阳节,人们就要赏菊、饮酒了。到唐朝,重阳节成为了正式节日,并且普及开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描写节日景象的诗句大全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元宵节灯谜2006年元宵节到了,除了吃汤圆,那元宵节灯谜你准备好了吗,在逛元宵节灯谜会的时候,你想不想先知道些元宵节灯谜的谜底吗,现在就来看看元宵节灯谜吧。
五看京剧《梁祝》(打一上元民俗)观灯
如慈母一般(打一北京老字号)同仁堂
晨鸡报晓(打一现代诗集)艾青《黎明的通知》
遍插茱萸少一人(打一北京口语)不够哥们儿
旅游归来(打一北京口语)玩儿完
宝玉低眉听父训(打一电影名)《垂帘听政》
财神爷传奇(打一京剧曲目)《赵氏孤儿》
妇女染发(打两个北京主食)窝头和花卷
跑旱船(打一宋代诗人)陆游
小孩放炮(打两个北京小吃)火烧和爆肚
上元夜景(打一词牌名)灯月交辉
1、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谜底:百年树人
2、建国方略。(打一字)谜底:玉
3、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谜底:六神无主
4、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五指山
5、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谜底青蛙
6、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谜底:破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绿釉陶,作为东汉发明创烧的新品种,它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谱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东汉绿釉陶的出现与发展是中国丧葬习俗由厚葬到薄葬的殡葬改革主要的见证物。
丧葬习俗是以丧葬为基础,在民间长期相沿、积淀而成的习俗。原始社会,人们已有了希望灵魂不死的观念。殷商时期,这一观念愈加丰富和强化。当时的人们认为:死亡观念从来与生命意识分不开,魂来自于天,魄来自于地,二者离散之后,魂入天转化为神,魄入地腐化成水归人土壤,魂会庇护后人,因此,先人的魂魄得到后人的无限崇拜。如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贵族死后往往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战国至汉代早期,“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盛行,厚葬之风甚盛,厚葬还同人们的社会等级地位和经济条件相一致,还有为随葬而专门制作的象征性物品——冥器。秦始皇陵和汉武帝的茂陵即可见一斑了,秦始皇陵出土的陪葬俑,步兵、车兵、骑兵陶俑多达万件,马俑500余匹,木质战车130多辆,兵、马之俑与真人、真马的高度、大小相当,造型逼真,生动异常,因而始皇陵被中外人士誉为古代最完美的军事博物馆。汉武帝的茂陵,它高46米,底部58000平方米,内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计190种。1972年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墓主,尸体以三棺、三椁、木炭、白膏泥、夯土层层保护,经过两千多年,尸体仍未腐烂,陪葬器物千余件。
厚葬之风的盛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给活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汉代已经出现为死者送终竞相攀比奢华之风。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新皇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把每年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于修建自己的陵墓。一般老百姓中,则是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卖身为奴来厚葬祖先。与此同时,厚葬使社会财富渐次向帝王贵族的墓葬集中。光怪陆离的地下宝藏,点燃了胆大妄为者贪婪的。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史专家李山教授指出:“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述赤眉暴虐三辅,称其“发掘诸陵,取其宝货”,甚而“污辱吕后尸”。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刘秀两次下达薄葬诏,建武七年(公元31年),刘秀下达了第一道薄葬诏,首先指出了“厚葬”的危害性(经济上浪费),同时提出在丧乱之际,“诸厚葬者皆被发掘,故乃知其咎”的问题,告诫人们不要厚葬。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大臣遵循西汉旧制,给他预作寿陵。刘秀说“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迭兴之后,亦无丘垄,使合古法”。刘秀对预作寿陵的指示很简单,可以说就是“平地深埋,不留坟头”。在临死之前,又一次下达薄葬诏书。“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遗吏及因邮奏。’”即按西汉文帝的办法薄葬:“葬以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由于汉光武帝提倡薄葬,东汉时期厚葬之风渐衰,人们也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用不上什么实物随葬品。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应运产生,绿釉陶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低廉的价格而被各阶层接受,新兴了一整套特点鲜明的模型冥器组合。
绿釉陶器,顾名思义,陶器外表挂釉,其釉料以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呈色剂,以氧化铅作助熔剂,以700-900度的温度,在还原焰的焙烧下烧制而成,它完成了从原始瓷器到现代瓷器的成功过渡,釉面光亮,呈现绿、黄深浅不同的色调。造型多仿同时代的漆器和青铜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东汉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上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富豪大家在人死后,活着的人为了让死者能继享幸福生活,在墓中修建陶质或石质院落,并置备成群的鸡、鸭、猪、狗等动物,呈现出一种人间气象,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了当时的建筑形式。益阳为东汉重镇,汉代墓葬较多,出土了一批绿釉陶器,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以及家禽、家畜俑。下面试列举益阳市博物馆几件馆藏东汉绿釉陶(见图1),它们是益阳汉代人对所期望有的“财富”的展现和豪强富足者生活的向往。
图2和图3中的陶猪圈和陶猪是国家一级文物。陶猪圈长30厘米,宽28厘米,高18.6厘米,冥器。它既是一件随葬品,又是一件缩小的猪圈和仓共用的建筑模型。该器分为圈与仓两部分,仓为圆柱形,有四方形瓦顶,仓正面向有一方形窗,圈为椭圆形,前后各有一孔,内置一猪,器物表面均施绿釉,内壁露胎。该猪圈造型典型规整,釉色均匀,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亮,具有仿青铜器的色泽效果。这种富有装饰感的调子使陶猪圈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东汉时期随葬的典型器物。
图4中的东汉绿釉陶猪圈口径26厘米,底径21厘米,通高24.5厘米,冥器,国家三级文物。该猪圈呈圆形,内附有一立式猪,后置谷仓,屋顶盖。谷仓一侧开一镂空门,下设楼梯,猪圈四周有四个镂孔。这件器物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说明我国人民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采用圈养式喂猪了。
图5中的东汉绿釉双孔陶灶长33.3厘米,宽20厘米,通高15.6厘米,冥器,国家三级文物。该陶灶附釜两件,灶为长方形,有一圆柱形烟囱,内空。灶顶表面有两孔置釜。釜的大小相同,均为敞口。鼓腹平底,通体施绿釉,保存完好,造型逼真,为东汉时期绿釉陶器的代表作之一。锅灶用来做饭,看似简陋器物,生死皆不可少。这说明无论古代、现代,人们都认可一个真理:“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
图6中的东汉绿釉陶井通高34厘米,井径18厘米,冥器,国家三级文物。绿釉陶轱辘吊桶式,井身平口,束颈,鼓腹下收,平地无釉。井上部有一桥形提手有三孔代为轱辘部,有一小吊桶,吊桶为小口葫芦形,通体施绿釉。
图7中的东汉绿釉博山炉高20厘米,底盘口径23.5厘米,底径11.7厘米,生活用品,国家三级文物。此器物分熏炉、托盘两部分,炉上部分形同桃形,尖置牙形钮,外壁饰八叶纹,四方各有一个圆孔;炉下部形似高足碗,敛口,深腹,喇叭足。托盘较大,板沿,弧腹,圈足内凹较深,通体施绿釉。博山炉又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图8中的东汉绿釉陶鼎通高13.8厘米,口径9.8厘米,生活用品,国家三级文物。敛口,斜肩,圆腹,平底,三小矮尖足。肩部有一对称环形立耳外撇,肩腹结合处有一道凹旋纹。外表施绿釉,底无釉,露胎,胎为土黄色。鼎在新石器时代出现,是一种炊具,用于煮食物,商周时期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冥器。
绿釉陶冥器东汉时期盛行于全国各地,它的一些釉陶器的厚重、磅礴、宏伟、精美程度是中国制瓷史上各朝釉陶无法比拟的,代表汉代陶艺制作的最高水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宋代以后,纸制冥器逐渐流行,陶瓷冥器渐少。“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其中合乎科学的、合乎人之常情的内容必然会相沿成习,被人们保留下来,而那些有封建迷信的内容以及劳民伤财的不良习俗则必将被人们抛弃。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不仅能提高交际能力,而且也可以由此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首先,我们应注意称谓语的运用。称谓语,顾名思义,就是在谈话中对他人的称呼。交际中“称谓”很重要,我们一开口,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怎样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选择恰当的称呼,这就是语言交际中的“称谓语”。自商周以来,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就早已根深蒂固。现在我们也在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汉语的亲属称谓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汉语称谓不仅有“长幼尊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不得混淆。根据礼貌原则,传统称谓不仅幼对长要讲究尊,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平辈之间也要互敬互爱。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一些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表示尊敬,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己方,表示谦虚。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谦敬辞呢?“家大舍小令外人”: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尊敬,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敬辞还有“惠”(如惠存,请保存)、“贵”(如贵姓,问人姓氏)、“垂”(如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等等。“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谦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贬低自己,称赞他人,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文化素养。所以,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如“您”“请”“高见”“莅临”等词语,这些词语中蕴含着我们对他人的尊敬之情。
称谓语作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使用规律和发展轨迹,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象征,更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注意称谓语的运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个人素质和社会风貌。
其次,还应注意禁忌语的使用。禁忌语,即人们说话时忌讳的,不便明说直说的语言。禁忌语大部分产生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社会中,但当它的使用相沿成习以后,其迷信色彩就会逐渐被人们忽略,而被当成自然的语言风俗来遵守。
禁忌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避讳,有避皇帝讳的,也有避尊长讳的。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绝对不能称说,要用别的字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谓的“避讳”。比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将“民风”改成了“人风”,原因就是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为避直言其名,所以这个“民”字就不能说。很多唐代的文章中,都有这样的“避讳”。当时如果不避讳这些,是会被定为杀头之罪的,因此“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另一类禁忌语就是民俗性忌讳。这类禁忌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比如:秀才赴京赶考,还没有发榜的时候,落魄住在客栈里。伙计请他去吃饭,不小心把筷子碰落在地上,伙计说了一句,“当心筷落地”,他气得暴跳如雷,教训伙计,“你应该说筷及地”。筷子的落地与及地本是一回事,可考试的落第与及第却是有天壤之别。再比如:船家以大江大河为伴,风吹浪打,危险性极大,他们最忌讳“翻”“倒”“滚”“搁”等字眼,就是与之有关的内容以及字的谐音,都是在忌讳之列的。他们把“番茄”统统称作“顺茄”,倒水叫“请水”,水滚要说成水“开”,搁东西要说成“放东西”。
除此之外,对“死”字也是有忌讳的。从古至今,人们都把死亡看作是不吉利的事,对此有所忌讳,也就有了委婉的说法。其实,有了禁忌语,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委婉语。由于忌讳,所以说话要委婉。因此,就把帝王的死说成是驾崩了,未成年的孩子死了说成夭折,和尚的死叫圆寂、升天,为守气节的死叫玉碎,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献身。民间把正常的死亡叫作老了、走了、不在了、过世等。
类似的语言用语还有很多,像“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等都可以纳入探究的范围。每一类用语背后都充满着文化的魅力,为使其魅力展现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辉,我们就要运用语言,展现语言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程素娟,教师,现居河北张家口。
关键词: 英汉习语特点翻译方法
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同属较为发达的语言,故都拥有大量习语。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英汉习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英汉习语有着极强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韵味隽永,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1.英汉习语比较
1.1英汉习语的基本共性
1.1.1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pull somebody’s leg(愚弄某人)不可变单数为复数;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不可按汉语习语改为“by threes and twos”。又如汉语的“去伪存真”不能说成“去假存真”,“三言两语”不能说成“两语三言”,虽然前者和后者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人们说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1.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 somebody brown(使某人上当),show the white feather(显示胆怯)等。
1.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2英汉习语的基本差异
1.2.1风俗习惯的不同
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英国人和中国人信仰不同,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有不少习语与之有关,如:go to the church(做礼拜),power of the keys(教皇的权力)。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大的宗教,习语有不少来自佛教,如“半路出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1.2.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英汉习语通常来自本民族的历代文献或民间口语。英语和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习语的来源也各异。本国人虽能了解,但外国人常不知所云。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者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等。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钟爱海洋,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来源于航海业,如: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drop anchor(抛锚;定居下来)等。另外不少习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或诗文等,这类习语可称典故习语。英汉典故有各自的民族渊源,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如汉语习语:“三顾茅庐”、“未雨绸缪”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如:fly on the wheel(狂妄自大的人)等。
1.2.3比喻上的不同
英汉有许多同义或意义相近的习语,但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所以就不可能不明显地体现出两种不同语言形式,比如中国人常用习语“雨后春笋”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语中的同义语是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般),这是因为英国不产竹,甚至连“bamboo”这个词也是引进来的外来语。诸如此类的习语比比皆是,如:nev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
2.习语的翻译
2.1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形相似、功能对等的习语很多,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汉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的正式语言。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时,读者可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如“雪中送炭”译为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趣味。
2.2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来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
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则可用chaos一个词来表达;“望子成龙”在英译时不能译出其形象,那么翻译成英文时就应该用简短的语句来形容该词的含义,如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同类的例子还有fight like cats and dogs,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虽保留了原文形象,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可以根据该习语在文中的意思进行意译,例如: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very much,but we fight like cats and dogs.(我们常吵吵闹闹,但仍很相爱)。
2.3借用法
因为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如英语中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汉语中的“熟能生巧”,又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与英语中的burn one’s boats都来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
2.4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寓意,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处理,省去并列重复部分,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 of bronze,不必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长吁短叹”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 deeply。
2.5增补法
“增补法”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通手段之一,在翻译中可以同时兼顾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些习语按字面意义被翻译成别的语言后,往往因其文化、社会、历史内涵而令人费解或产生混淆,但若单译其隐含意义又会失去其本义上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这时就应该采用“增补翻译法”。
例如“树倒猢狲散”这个习语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慌慌张张)是翻译时增添的成分,原文虽无其字而含其义,但添加部分可使译文形象突出、有声有色。再如:“盲人骑瞎马”可译成: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 -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另外,英语习语还常以缩略语的形式出现,如: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杂而不精的人)。常常用“Jack of all trades”来表示;“Where there’s smoke”则是“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有烟必有火)”的简化表达,如果翻译时拘泥于原文的简化形式而译成“只要有烟”或“有烟的地方”,许多读者就会不知所云。
3.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其实,无论对汉语还是英语来说,习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习语的翻译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从整体大局出发,力争做到译文既保留原文的习语韵味,又能通顺、畅达地表达原意。
参考文献:
[1]冯庆华.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一种文化的产生是历史不断的沉积而慢慢形成的,它是天,地,人不断碰撞轮回的结晶,是历史的积累。
文化是历史的,自然的无需去编纂造作,若其为之则自然是短命的无法称之为历史,更无从可以积累之文化。文化不能静如止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传承。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是历史的沉积,要品味文化,读懂历史还需要加强对自身修养方能吸取之养料玩味其美妙也可谓是积累自身品味。我热爱我们民族的文化之博大精深并为之而自豪,也为养育我的这块土地而自豪。我并不为它的不完善而遗憾,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无需与之雷同。
文化与旅游
文化渗透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外在表现为人的移动,内在本质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正是旅游的全部意义所在。因为文化的原因,人类开始旅游,可以说文化是任何旅游活动的最原始推动力;由于旅游,人类又创造发展了新的文化。比如,古代西方贵族子弟的“大巡游”,中国士大夫的仗剑去国,都对文化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文化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文化并不能凭空得来,其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分:自然资源是既定的、客观的,是一个常量,赋予自然资源以文化内涵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人文资源是人与文化结合所创造的资源,是人类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内涵与生俱来,与自然资源相比,人文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自然资源是天赋的,赋予其文化内涵常常通过把景观中的寓意和寄托着的人类情感提炼出来,加以主题命名。主题命名要富有文化意蕴,既揭示出景观的主题形象,又表达出特定的意境和氛围,唤醒人们的旅游意识和欲望,人文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固有的,重要的是进行保护和发掘整理工作,如长城的千年兴废往事,给人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令人为之神往。众多古迹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历尽千百年沧桑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之融为一体的名人名篇的永恒魅力。景以文显,文以景传,相互映衬,共同传递着强烈的旅游文化信息。
传承和扬弃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扬弃。形形的现代文明,都有其产生发展的渊源。如果割裂了历史,片面追求现代化就面临失去文化本底的危险。而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文化本底,正是这个地方、这个民族最可珍贵的优势所在。发展旅游,必须珍惜自身的文化本底,从而获得和把握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文化固然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文化本底,盲目引进,盲目发展与自身文化本底不相容的“文化”,就会不可避免地损害自身文化的根基,最终得不偿失。当然,在旅游文化开发中,我们既不能当者,也不能当历史文化的奴仆。旅游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中打历史文化牌不是坏事,但要防止盲目模仿、搞一窝蜂、吃祖宗老本、唯古是从、唯古就好的倾向。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呈现多元化。除了从历史文化中开掘外,现代的时尚文化也应在旅游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的主题公园,现代高科技的旅游项目,对异域旅游文化的借鉴,也应该进入旅游文化建设的视野。同样,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类似,民俗文化是某些专项文化的基础。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人民集体创造、相沿成习、存在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的生活文化,不但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而且具有难以言喻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异彩纷呈,无限丰富的民俗文化大海,可以孕育出各种各样的专项文化,如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专项文化,既来自民俗文化,又与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区别,是民俗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如果说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下里巴人”,那么专项文化就是旅游文化的“阳春白雪”。不可否认,“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发展系列旅游产品的基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精髓,更是旅游获得生机与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和重要依托,这种理念已成为我们的共识。现在的旅游业要蓬勃发展,旅游文化自然越来越受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重视,深层次发掘和塑造旅游文化已成为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文化为魂,文旅紧密结合逐渐成为时尚。为此,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必然又向旅游文化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旅游文化建设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无文化、空喊文化、卖弄文化和破坏文化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某些山体破坏性开采、某些沙滩潮汐沙线人为移动堆集,部分街头、小区、广场规划建设缺乏具有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等;而个别节会,所谓文化也仅是开幕式、闭幕式的文艺凑兴演出而已,文化成为一具空壳,文化与旅游形成两张皮。
现代企业如果离开规模战略,将难以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形成自已的成本优势。这对于作为一个产业而言的旅游文化业也不例外。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