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

时间:2023-05-29 17:4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墨子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墨子名言

第1篇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词句注释:而,表转折,却。

译文: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指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2、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词句注释:仁:对人亲善,友爱。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却不对楚王进行劝谏。

译文: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明智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不能说是忠心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3、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6、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7、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8、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3、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4、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5、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16、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7、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18、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19、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2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2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4、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26、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27、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8、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0、民无信不立——孔子()

31、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3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第3篇

1、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民无信不立——孔子

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7、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3、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4、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1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6、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第4篇

视建筑为艺术的观点源起于西方。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就提出了建筑的三大原则“坚固、适用、美观”。[1](P16)在建筑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西方比较早地认识到建筑的艺术属性,虽然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包含较多的物质内容,因而处于艺术发展系列的最低层次[2](P8),而罗杰·斯各拉顿也承认,建筑是“政治性最强的艺术形式”[2](P9),但在西方文化历史上,建筑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雕刻、绘画、诗歌、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一起被归入艺术的发展系列当中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比如谢林、歌德、黑格尔、叔本华等,都有关于建筑美学、建筑艺术的论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充分表达了西方学者对建筑艺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从未把建筑作为艺术看待。《易经·系辞下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宫室”是中国古代对房屋的通称,泛指建筑。这段话揭示了建筑产生于人类最初遮风避雨的居住需要,带有明显的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特征。而这也是早期人类营造建筑的初衷。

关于建筑,墨子有一段名言:“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墨子·辞过》)这段话同样表达了人类社会早期建筑的物质功能。大概中国古代人对建筑的理解,总是首先从其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方面切入。对墨子的这段名言,大多数人理解它是讨论“便生则止”的建筑节俭原则,实质上它更重要的内容在“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这一句上。墨子一贯主张节用,认为营造宫室便生即可,反对铺张浪费,而在这里却提出“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作为与“便生”相提并论的建筑原则。在中国古代,“礼”的含义非常广泛,既是礼制、礼法,又是礼节、礼仪,而不管是作何种理解,“礼”所具有的政治意义都是不容否定的。“男女之礼”是礼之大本,是一切社会伦理关系的基础;而“别男女之礼”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切伦常道德的基础,而且是制定一切政治制度的伦理原则。墨子把“别男女之礼”与“待雪霜雨露”相提并论,作为建筑最基本的营造原则,可见,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的理解,政治功能与经济原则是相伴而生的,建筑被纳入政治领域。

《大戴礼记·朝事》云:“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三公之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也,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在中国传统礼制的规定中,“宫室”(即建筑)与“国家”、“车旗”、“衣服”、“礼仪”,同属国家仪典的范围,其重要性是在宗法礼制的基础上被承认的。

据佛莱彻尔的看法,“艺术是一种诗意的(感情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但建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与其他纯艺术不同,建筑一般都具有物质性的使用功能,受到材料、结构等物质条件的限制,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完成,因此建筑艺术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属性。而且,根据建筑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结合的紧密程度,建筑艺术的精神属性也可以分成三个层级。最低层级是“坚固、适用”。这是与物质性紧密相关的,建筑首先必须符合其物质功能,带给人安全感与舒适感。中间层级是“美观、悦目”。这就“与物质性因素相距稍远,体现为在达到上一层级的建筑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谓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的处理,以造成建筑的形式美。”[3](P6)这一层级注重建筑的外在形式,如维特鲁威所说:“当建筑物的外貌优美悦人,细部的比例符合于正确的均衡时,就会保持美观的原则。”[1](P16)

最高层级是“赏心”。它“离物质性因素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性质的环境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以达到渲染某种思想倾向性的效果。”[3](P6-7)进入到精神性的这一层级,建筑艺术才能真正超越工艺美学和技术美学的范畴,成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成为艺术学和艺术美学的关注对象。这一点非常重要,而恰恰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就像维特鲁威所理解的建筑原则,也是至“美观”即止。从以上对建筑艺术的精神属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赢得艺术的地位,但它绝不只是如西方人所理解的,只是对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的一种物质上的满足;由于建筑艺术被政治化、伦理化,所以中国古代人更加要把建筑纳入政治生活的领域,通过建筑的特殊语汇和表现手法,来表达其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观念,这不但无损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而且客观上还使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维特鲁威对建筑学的分类有明确的说明:“建筑学的内容是三项:建造房屋;制做日晷;制造机械。建造房屋又分为两项:其中之一是筑城和在公用场地上建造公共建筑物;另一则是建造私有建筑物。公共建筑物的分类有三种:第一是防御用的;第二是宗教用的;第三则是实用的。防御用的要预先考虑设计城墙、塔楼、城门,使其经常能够抵御敌人的攻击;宗教用的是建立永生的诸神祇的庙宇和神圣建筑物;实用的是布置供大众使用的公共场地,即港口、广场、浴场、剧场、散步廊以及其他以同样理由而在公共场地规划的建筑物。”[1](P16)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公共建筑物,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两大类型的建筑:实用性建筑(防御功能亦属实用功能,因此防御性建筑物亦可看作是实用性建筑物)和宗教性建筑。根据前述建筑艺术精神属性的三个层级,实用性建筑因其与物质性的紧密相关程度而处于精神属性的较低层级,而宗教性建筑则可以看作是处于建筑艺术的最高层级的,因此,宗教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重心,在西方建筑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而必须承认,“与西方相比,中国宫殿建筑在艺术中所占的比重要大得多,不少艺术史家说,西方建筑是以教堂、寺庙为主体串起来的一部艺术史,而中国建筑则是以宫殿串起来的。的确,在中国古代,宫殿始终是建筑舞台上的主角,从未出现过时间上的断裂……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能存在并发展这么长的历史跨度,实在是很罕见的。在中国古代的任何历史时期中,建造得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每每都是宫殿。它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在它身上也最能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殊性格,宫殿不愧为中国古建筑的重心。”[4](P78)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宗教建筑从未取得其独立地位,更毋庸说“主导”了。占据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帝王宫殿。宫殿虽是帝王的居所,但却绝对不是纯粹的私有建筑物,而是具有普遍政治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是国家政权和君主统治权的象征。在中国这个具有两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度,帝王宫殿在建筑体系中的主导性是无可置疑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八年……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其壮,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悦。”在汉初国力羸弱、国库空虚之际,萧何大兴土木营建宫室,遭到了汉高祖的斥责,但萧何以“非壮丽无以重威”对应,高祖方转怒为喜。“重威”是壮其宫阙的根本目的,是王权至尊的象征。正是出于强化政治秩序的考虑,汉高祖和萧何才能不计较儒家的“卑宫室”和墨家的“节用”、“便生”思想,堂而皇之地营建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中国历代关于建筑的记载,以皇宫建筑的资料最为详尽,皇宫的营建是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的。

由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萧何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就足以令汉高祖转怒为喜,庄严雄伟的宫殿虽然未必住得舒服,但却绝对能壮君威。统治者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出则见巨阙巍然,入则见高堂数仞,后车千乘,食前方丈,何等威风的排场!不由得统治者不自信自己确是高人一等,高贵威严的气质油然而生。而群臣百姓在宫阙连绵、鳞次栉比的壮丽景象面前,也很容易被其排山倒海的气势所威慑,敬畏臣服之心顿生。因此,虽然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儒家的“卑宫室”和墨家的“节用”、“便生”等学说,极力倡导经济原则和节约美德,甚至在宫殿建造问题上还有过关于节俭与侈靡的激烈争论,但历朝历代的“高台榭、美宫室”之举只有变本加厉而从无稍息,皆“重威”之政治考虑所致。

诚然,“高台榭、美宫室”并非中国古代宫殿的专利。西方建筑史上比中国皇宫建筑更加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古希腊建筑就以“高贵的庄严,静穆的伟大”著称。比如,中西方建筑史上都有关于营造“通天之台”的传说。《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人类营造“巴别塔”的故事,说是上古时候,人类对变幻莫测的天空充满好奇心,于是商议着竭尽全人类的力量,协作建造一座能通往上天的“巴别塔”。后来,塔越建越高,连上感到震惊了。为了阻止人类这个计划的实现,上帝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使他们语言不通,彼此产生误解,终于使这场人类联合向自然挑战的行动半途而废了。这就是西方关于“通天之塔”的传说。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新序》曰:“魏王将欲为中天之台,许绾负插而入曰:‘闻大王将为中天之台,原(愿)加一力,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九千里,其趾当方一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为台趾。’王默然,罢筑者。”传说魏王想建一座中天之台,大臣许绾对魏王说:“我愿意助大王去建这座中天之台,但听说天地之间相距一万九千里,那么这座台光基址就要方圆一千里,大王您的国土还不够建这个台基呢!”许绾的劝谏终使魏王放弃了荒唐的念头。这是中国古代“中天之台”的传说。由此可见,中西方建筑史上,其实都有过“高台榭”之类的相似的建筑观念,但仔细分析可知,西人营建巴别塔的意图是通过建筑的手段,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多少有着张扬人类理性和力量的意味;而魏王欲建中天之台,却纯粹是出于帝王的一种奇思狂想,其目的只是想展示帝王的权势和力量,两者的含意还是有区别的。而如我们所见,历代帝王一方面倾其国力“高台榭、美宫室”,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搜罗天下奇花异草,用以营建秀美优雅的皇家园林,而许多帝王更加是不愿意居住在庄严宏大的皇宫中,只要有可能,就到皇家园林中颐养身心。可见,要说“高台榭、美宫室”是为君王居处所需,毋宁说它最主要是服务于“壮君威”的政治目的。

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是官本位思想的根源,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点从建筑方面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时至今日,在中国各地,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建筑群通常是该地区所有建筑物当中最宏大、最威严、最有气派的,有鹤立鸡群之势,这就是“高台榭、美宫室”的流风遗韵。

也许皇宫作为建筑体系的主角,还不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建筑淡于宗教而浓于政治伦理的建筑艺术特色。因为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集权政体的最高统治者无不想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而在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中,宫殿建筑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某些帝王宫殿,其富丽奢华程度,甚至较之中国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象征物——路易十四的宫殿凡尔赛宫,就是绝佳的例子。但是,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即使宫殿建筑在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宗教建筑始终是其主导,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授、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亚眠主教堂、佛罗伦萨主教堂……数不胜数的著名教堂构成了西方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历程,它足以令宫殿建筑相形见绌。而中国历朝历代的佛寺、道观虽然为数众多,但其建筑艺术成就及其对建筑文化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与宫殿建筑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在西方建筑艺术史上,带有政治秩序象征意味的建筑除了帝王宫殿这一条主线之外,还存在着公民大会堂、议会和政府机构这一条副线,尤其在18世纪以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数相当多的元老院、巴西利卡和市政厅,其建筑艺术成就不逊于皇宫。而在中国古代,作为政治权力象征的宫殿建筑,自古辉煌,持久延续。无论是秦朝的阿房宫还是汉朝的未央宫,无论是唐朝的太极宫、大明宫还是明清北京的紫禁城,都是代表当时最高艺术成就的建筑物,作为官方建筑艺术支流的政府部门建筑和各地衙署建筑,则是处于宫殿建筑的绝对从属地位,无论在规模、在艺术水平上都无法与宫殿建筑分庭抗礼。

其三,最重要的是,帝皇宫室虽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角,但与其说它是独立的艺术作品,不如说它是庞大的都城规划艺术组群中的一个部分。正如汉学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评价:“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正好相反,例如凡尔赛宫,在那里开放的视点是完全集中在中央的一座单独的建筑物上,宫殿作为另外的一种物品与城市分隔开来。而中国的观念是十分深远和极为复杂的,因为在一个构图中有数以百计的建筑物,而宫殿本身只不过是整个城市连同它的城墙街道等更大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已。”[5](P91)

第5篇

“人之初,性本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伴着郎郎的读书声,学校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所谓国学,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别小看了这些古文,它所表达的道理却对现代人很有帮助。就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这句话。它告诉那些不团结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两人意气投合,就有切金断玉的力量。再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注意细节,不能粗心,差了一点点,损失就很大。就像查里国王一样,因为少钉个马掌,就失了一个国家,最后饮恨自杀!

《论语》,《三字经》,《庄子》,《孟子》,《墨子》……汇集了哲理的精华,浓缩了智慧的结晶,这是中国多么灿烂的文化呀!

从前,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就骄傲自大。但书上讲“是君子,就要谦虚,不要高傲自大。”我可不想做伪君子,经过学习《论语》,我就时常约束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有一次考试我英语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现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使我在第二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仅相差2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高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也是,本性难移嘛!有时会控制不住。但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一个民族不从自己的历史中吸取“营养”,怎么发展进步。就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还要回过头来学习沙士比亚,海伦……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历史,他们要寻找历史,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并非简单的能够被精华和璀璨来形容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忘记历史就是忘记未来。

读书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越满。让我们多读这些书,让国学和我们一起长大吧!

三年级:小洋

第6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

2、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4、任:责任,使命。

5、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6、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7、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8、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9、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0、曾益:增加。曾,通“增”。11、恒过:常常犯错误。

1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3、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4、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则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17、入:指在国内。

18、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19、出:指在国外。

20、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1、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22、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死亡。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

3.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答:

答案

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必须进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观点与材料一致

事例:(生于忧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第7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

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

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

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

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

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

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B、宋国C、赵国D、魏国

12、历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商鞅

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B、魏C、齐D、燕

14、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

18、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1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

20、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

答案:ABCADBCDBC、BDCCCBDDBD

二、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2、

23、约公元前______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_。

24、秦代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____。

25、禹死后,_______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6、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27、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28、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9、秦始皇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__.秦朝还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答案:

21、天然火人工取火

22、河姆渡半坡水稻粟

23、2070年夏朝

24、临洮辽东

25、启世袭

2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7、春秋牛耕

28、甲骨文金文

29、圆形方孔钱小篆

三、材料解析(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0、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问题(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1、材料: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问题:想一想,孔子的这三段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答案:

30(1)屈原《离骚》

第8篇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55

小学品德与社会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为核心任务。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升级教学体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赢得自我成长主动权;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设置多元化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革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历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实物展示、生动讲述、课堂演绎、故事介入等方式创设情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为你高兴,与你分担》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介绍相关内容。有学生说:“第一幅图中的男生获得学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同学们都来祝贺他。第二幅图中的小女生遇到了烦心事,几个好伙伴正在劝导她,给她以精神支持。第三幅图中的老爷爷倒在马路上,一群小学生纷纷围拢,扶起老爷爷。”教师给出评价:“你观察得非常细致,能够准确说出图片内容。”然后提问:“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时,别人的心情怎样呢?当别人分享你的快乐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很快达成共识:当与他人分享快乐时,他人的心情是快乐的;当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时,自己的心情会更快乐。教师继续引导:“你有了烦心事,会跟周围的同学说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情呢?”学生们开始讨论。有学生说:“我有烦心事一般不会跟别人说,我怕人家笑话我。如果真有烦心事,我一般会写日记。”可见,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成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再设计思考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渐渐走入问题核心,形成重要学习内驱力。

二、接轨生活,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接轨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以更亲切、更直观、更生动的感知体验。作为教师,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课程,在课程中感知生活,从而有效拓宽学生学习感知的维度。

接轨学生生活,主要体现在思维认知方面。例如,在学习《我要攀登》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入游戏:让学生离开座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半蹲姿势,抬头挺胸,两臂前平举,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两分钟时有人退场,五分钟不到所有人都败下阵来。教师随即展开“采访”:“你坚持了四分钟,表现相当不错,请谈一下你的感触。”学生回答:“我也想成为最后一个退场的,可这双腿不给力,两分钟就开始酸麻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可最终还是挺不住了。”教师总结:“游戏让我们碰到许多困难,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学生们快速展开讨论,课堂学习气氛非常热烈。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相关内容,因为有了一定的体验经历,学生学习思维迅速启动。

三、设计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历练

品德与社会不是纯理论课程,教师给学生灌输大道理不可取,也不可行,应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量,实践活动一般不能走出校门,教师要在有限时空内展开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知机会。

例如,在学习《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之前,教师可安排实践活动――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诚信名言众多,学生搜集很丰富。如:“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失信就是失败。”(左拉)“诚信为人之本。”(鲁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其中诚信故事展示有:郭沫若很小时特别顽皮,但很孝顺。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疗,可这花很贵,他买不起。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去偷芭蕉花,后来真的偷来了芭蕉花送给了妈妈。妈妈知道后很伤心,批评他做了不该做的事。郭沫若很内疚,再也不做这种事了。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积极评价,特别鼓励学生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弘扬诚信精神,鼓励学生做诚信之人。

第9篇

关键词:方法;治学方法;考证考据学

人们劳动的开端就已经开始探求方法,“方法”一词我国本土的语言。《墨子》这本书里就用过这个词儿。墨子的原话是:“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方法明也。”“方”和“法”这两个字都讲到了。有的古籍中还有一个说法:说“法”就是“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解”、“角量”。

一生的学术活动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他对“治学方法”的宣扬和实践,他将“治学方法”的示范运用于他一生的学术研究,的治学方法主要是考证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美国求学期间对杜威实验主义哲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他认为“杜威对有系统的思想的分析有助于我对一般科学研究基本步骤的了解”,[1]而这种“一般科学研究步骤”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常识上的法则”,“科学的法则只是把常识上的法则纪律化而已。喜欢把科学的法则说成‘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2]这种“实证思维术”要求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思考,找出疑惑的地方,进而进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些办法中要假设某一个法则是最具有合理性的,然后用证据证明这个假设的正确,这样就可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认为我国传统的考据学方法同样要求具有怀疑精神,主要通过训话和校勘来考察文献的原义和恢复文献的原貌,而且做到“无征不信”,就是根据证据来下结论。因此,十分推崇这套实验主义“历史的方法”及其“假设”和“求证”的研究程序,认为这个程序“和我国古代的考据学、考证学,在方法上有其相通之处”。因此,对于解决中国学术研究上的问题特别适合。将治学方法的运用于国学,不仅帮助我们了解我国传统考证学――如训诂学、校勘学的方法――在考证古典文献上的实际运用和功效,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训话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的科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个方法应用于我们现实生活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只是我一直没有深入的理解,也没有细细的琢磨。记得儿时的一堂手工课,老师教我们折纸鹤,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彩色的纸,并说:“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下,我低头看看老师发的彩纸不就是正方形的吗,我便开始对折起来,这时老师转到我课桌面前问:“这是正方形的纸吗?”我张口就说:“是啊”,老师拿了一把直尺给我说:“你量量看看”,我比葫芦画瓢的量下说:“不是一样长吗?”,老师严肃地问你仔细的量下了吗,我这时定下心来仔细量纸的长宽发现有不到一厘米的误差,那时还不懂老师为什么这么深究下去,我只知道那时我犯了错感到脸红,这是第一次体会到的小心求证。现在想起老师在教我如何做好一件事情,把事情做好那就是要小心求证。

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个方法也非常适合引用到我们对专业的学习,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大胆的假设,如何大胆的假设,必然是有前提的,我们必须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学识,我们才能提出合理的假设,近而求证真实。大学四年学校为我们开设除了专业课外还有很多选修课。例如,心理学、摄影、营销学、影视赏析等,这在当时我们都会认为那是选修课,与专业课并没有关系,想着对我们的专业课也没有用处,所以经常遭到我们的忽视,就这样大学四年毕业了,自己参加了工作发现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随后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再次进入了高等学府进一步学习我的专业,这研究生的一年转眼即逝,它让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的“科学方法”,就是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收集、解析资料的方法探求问题答案的一种过程,记得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作业,让我们进行校园改造项目――东四楼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也时刻在印证那句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无数次和老师探讨方案时,老师经常会问我方案意向这么多,为什么要按这个做,有什么依据,依据成立吗?如何让这个假设的依据成立?怎么去实现?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在进行这个项目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如植物管理、植物配置、景观材料的使用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植物种类、植物的季节变化时间、植物的功能、植物属性、向阳植物、背阴植物,还有景观材料的材质分类、材料的使用寿命等等。这让我在环境规划时运用材料、植物具有有理可说。采用到我的设计中。深刻地理解到知识的精髓必定是在收集材料大胆想象再去求证的过程中。

如何做到“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那就是所延伸的“勤、谨、和、缓”良好的治学习惯,四个字虽然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勤”字更重要,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毁于惰”。我们必须做到脑勤,不断想问题;眼勤,经常看书刊;笔勤,经常去写去记录;腿勤,经常出门和社会结合。杜威曾说过:“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应付环境。”[3]当每个人在生活中遭遇到困难时,能够用思想,用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包括学校、社会和书本中得来的经验、知识、学问来应付环境。人类的不断发展就是用思想不断地积累、传递和发展经验,不断增强应付环境的能力。在这种应付环境的行为之中,思想的作用最为重要;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含有思想的作用;思想乃是应付环境的工具。这样我们得到的就多。

的治学方法即“有证据的探讨”。这种方法最重要的环节是证据,以证据的充分、准确来决定研究的方向、效果和意义。其方法的科学性在于“历史的方法”及其“假设”和“求证”。也在于“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在于“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参考文献:

[1] .口述自传(第2版)[M].唐德刚,译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 纪念馆(台).手稿[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

[3] 余英时.重寻历程:生平与思想再认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作品集(25)[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

第10篇

中华古代节操观念以儒家观念为中心,兼容诸子众家之长,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注,道家适己任性的人生态度,墨家兼爱的主张,法家“抱法处世而治”的思想,共同孕育了古代节操文化。

关键词

儒、墨、道、法 节操文化

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高度注重人的锤炼和修行。以“人皆可为尧舜”策励人们完善自我。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倍加关注,及其所张扬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为天下之道即“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安贫乐道”的思想主张,给了后世仁人志士以巨大的鼓舞,为之提供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的人格范式。道家适己任性,不受物累,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往往为后世那些愤世嫉俗、仕途受挫,怀才不遇、心灰意冷的士子们所取法,成为他们功成身退、全身避害的处世方式;墨家兼爱的主张,则对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一条基本的人文准则——“孝”道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孝”之伦理价值观一方面指向“五伦”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之制度,即“亲亲”的领域;另一方面指向社会职责,具有社会功利性的目的,那就是:立身、立德、就诸侯、度卿大夫、誉士等。而法家的“抱法处世而治”的思想对于唤醒昏睡于亡国之际的民众,激起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树立必胜的信念,反对侵略战争,无疑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救亡意识和爱国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古代节操观念成因的探讨冀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获得美好而全新的人格精神的观照。

“节操”是一个有深刻文化意蕴的概念。古人释为:“不以辱身”(《韩诗外传》)。“见危致命”、“知义理之名”(《论语》)。“昔圣王之处士”、“修立之名也”(《齐语》)。《辞海》释为:“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坚定气节和操行,有政治信念和道德理想所决定,是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力的统一。”

由于政治、道德观念的不同,儒、道、墨、法各家对于节操的理解与主张亦不尽相同。儒家举事必以社稷为重,不做辱国和有损人格之事,故其将殉名、殉家、殉天下视为节操之最高境界。这种精神主要表现为:

1. 忧劳兴国

孔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秦伯》)孟子曰:“故天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告子下》)并道,君主“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孔孟之忧患意识,不可谓不强烈矣。正是这中忧患意识形成了儒家对“治国、平天下”的倍加关注和强大的心理动能。

仲尼周游列国,“一生干七十余君”,并开私人讲学、著述之风。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并作《孟子》七篇。尽管仲尼在当时“不得志于诸侯”,孟轲亦因“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其主张不能为齐王采纳:“所如者不合”,只好归鲁国,以布衣终老。但是,孔孟“忧世之患”的人格与追求道德理想的精神却不能不令人为之感泣。孔孟所强化的忧患意识,对古代节操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已成为一切有抱负的仁人志士所信守的人格律令。

曾经以强大的武力而不能使有扈氏屈服的夏后伯启,由于后来意识到自己德薄而教不善,于是乎十分注意修身聚德。他“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强,钟鼓不休,子女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终于以德使有扈氏服。

《书》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唐代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的骤兴骤亡的史实亦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忧劳兴国论既体现了儒家对时艰的反思,亦显示了人格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体精神的张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一“忧世之患”的使命意识的集中体现。

2、贵公去私

《吕览·贵公》援引范鸿之言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尊王之意;无或作好,尊王之道;无或作恶,尊王之路。”所谓“无偏”即无私,“无或作好”即无私好。故不韦称:“公则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吕览·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正因如此,尧有十个儿子,却不将天下授与其子,而授于舜;舜有九子,亦不授与其子而授与禹。表现了他们大公无私的品德。据传,晋平公曾问于祁黄羊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解狐来担任这一职务。平公惊曰:“解狐他不是你的仇人吗?”黄羊答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赞许地点头称“善”。不久,平公又问黄羊说:“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又向他推荐了名叫午的这个人。平公曰:“午,并非是你的儿子啊。”黄羊答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又钦佩地点头称“善”,并遂用之。国人亦称善焉。孔子赞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对待公于私的态度,已成为判断古代圣君贤人的人格及道德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志。这一准则,诸子各家皆一致认同。庄子说:“君不私,故国治。”(《庄子·则阳》)墨子说:“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兼爱》)商鞅说:“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鞅·修权》)后儒更将“公”视为天理,将“私”视为人欲曰:“理者,天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理,则与众同利。”(《周易·程氏传》)

无疑,人民对于圣君贤臣的依归与热爱体现了他们对其贵公无私的品格与其道德情操的认同。正是在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的感召下,催生了无数请正廉明的海瑞、包青天,无数尽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等人物。历史上这类伟人的存在为古代社会“贵公去私”的文化心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精神导向——爱国主义。

3、安贫乐道

子贡问孔子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曾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而依旧弦歌于室。弟子颜回择菜于外室,路与子贡则议论说:“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辱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回无辞以对,入内将此言告知孔子。孔子悒然推琴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他严斥子路与子贡曰:“君子达于道方可谓达,穷于道则可谓穷。如今我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谓之穷?”他慨然道:“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主张,给了后世仁人志士以巨大的鼓舞:“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的人格范式。

4、重义轻利

“义”作为儒家道德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当生与义不能得兼时,则“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子曰:“君子义为上”。(《阳货》)儒家的道义观已成为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义”尤其显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如大义凛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在儒家的义利观中,“义”往往表现为公、为天下之意,而“利”则表现为私利与私欲。

孔子论“义”,主张“见利思义”,孟子则主张“何必曰利”,荀子言义必及利。他说:“循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王澳》)显然荀子对义的理解不仅主张“见利思义”,而且肯定“思义”是为了“天下同利”。肯定了义的社会功利目的。这一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针对儒家的“殉名、殉家、殉天下”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提出了无己、无功、无名的主张。道家认为“殉名、殉家、殉天下”之举乃“残生损性”,不足以取。庄子说:“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好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好,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故而提出了无己、无功、无名说。

1、 至人无己

庄子认为只有那种“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即不排斥个别人的真知灼见,不自恃成功,不图谋士之人,他们“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登高不怵,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方能攀登道德之高峰,方能达到知识与道相契合的境界,才可堪称为“至人”。而凡是嗜好与欲望太深的人“其天机浅”。他认为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悦死,悠然而往,悠然而来,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能顺应自然,忘却自我,故能达到“形”“情”两忘。

2、 神人无功

庄子心目中的“神人”是才全而德又不外露的人。他们不受外物之牵累,不求有功。

庄子曾借无名人与天根二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顺物自然”而天下治的理想。无名人告戒天根,只有处于保持淡漠的本性,交合形气于清净无为的领域,顺成自然的本性而不容忍半点私情,方可将天下治理好。为了表达这种顺天致性的理想,庄子常赋予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丑陋、伤残的形象以完美纯和的道德修养。如其笔下的哀骀就是这种德不外露,自然使人亲附,不能离去的奇丑之人。哀骀凭借自己的德,使其生命自然流放出一种精神力量去吸引别人。其笔下的伏羲氏、无名人等亦皆为才全而德不外露之人。

3、 圣人无名

庄子将名誉视为“实之宾”、“桎梏”、“相轧”;视为“旁技之道,非天下之至正”。

他用这一思想来反对儒家的出世思想,可谓失之偏颇,然而针对那些不择手段、沽名钓誉之徒则不失为一种警策与忠告。

庄子提出“圣人无名”。他认为天下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他决不接受天下,正如厨师不做饭菜、掌祭奠的人决不会越位来代替别人的位置一样。庄子认为孔子以博学比拟圣人,以夸吟超群出众,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是买弄名声,是不可取的。

只有那些遗忘精神,不执著形骸之人才可逐步地接近于道。(《天地篇》)庄子甚至认为,买弄名身是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源。他例举说,从前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叔叔比干,这些贤臣修身蓄德以在上的地位关怀爱护百姓,以在下的地位违逆君主的猜忌之性,故君主因为他们的修身蓄德而排斥他们、杀害他们,这就是爱好名声的结果。(《人世间》)庄子这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的诠释,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隐逸之士的全身避害、功成身退的思想渊源皆不难追溯于此。

庄子还为君主摆脱名誉桎梏指出了一条通途:君主不应该放纵、显耀自己的才华和智巧,应安居不动而神采奕奕,象深渊那么默默深沉,象雷声那么感人至深,行动合乎自然如缕缕炊烟、片片游尘,那么自然自在,这样就能摆脱名誉的桎梏,无所谓治理天下的烦恼了,这就是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庄子所谓无己、无名、无功的思想揭示了其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及处世的哲学观,是其反抗现实的一种超脱的空想。他生当乱世,战国中期的战乱使得人们彼此纷争、勾心斗角,社会成了人吃人的陷阱。于是他企图以一种超脱的空想来逃避现实。他提出所谓“坐忘”、“忘形”、“忘情”、“天德”、“心斋”及“天养”等超脱的办法。他的这种超脱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逃避和消极的反抗。在当时亦不失为一种全身避害的手段与斗争方式。实际上,庄子所幻造的境界是不存在的。道家的这种适己任性、不受物累、隐居遗世的人生态度往往为后世那些愤世疾俗、仕途受挫、怀才不遇、心灰意冷的士子们所取法。如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因得其真谛,不参与世事,酣饮数日而全身避害。

墨家的修身主张是“兼爱”。墨子认为“天下兼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他指出如果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还有不孝吗?如果天下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还有不慈者吗?如果视弟子与臣若其身,勿施不慈,就不会有不孝不慈,又哪有盗贼呢?如果将人之家看成己之家,将人之国看成己之国,又有谁去发动进攻呢?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天下没有盗贼,君臣父子慈孝,天下也就达到大治了。

其兼爱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墨家的政治主张,亦渗透了墨家对君子修身理想的企盼。墨子的“兼爱”思想为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一条基本的人文准则“孝”道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法家蔑视儒家的以礼治国,认为儒家“修仁义而习文学,此匹夫之美也,”韩非子关于“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的进化的历史观,集中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其法、术、势的思想更是代表了诸子百家中最为切实有效的政治学说。他的“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之学说,对后代的法制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历史时代的法家,皆以变法革新作为其政治理想的追求,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引导他们奋不顾身追求进步理想的原动力,正是他们对于“势”这一历史必然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法家的“势”论,对于唤醒昏睡于亡国之际的民众,激起他们的爱国热忱与责任感,对于反对侵略战争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救亡意识和爱国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在以儒家理念为中心的人格结构框架中,古代节士博采诸子众家所长,其立身也,或“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礼记·儒行》)或“独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终始者为友。”或言于“三表”,即言必有仪,“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国家、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或“任法而治”。显然,中国古代之节操文化无不可追溯到儒、道、墨、法诸家之思想渊源。

古代“奉君命无私,谋国家不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义节;“事君者不阿其惑”,“两袖清风朝天去”之廉节体现了儒家安身立命之人格范式。“孓不群而介立”,“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之介节,则是道家适己任性,不受物累之超脱的人生态度。“善于父母,友于兄弟,义于仁道”之孝节,则已成为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一条基本的人文准则。并被郑玄推崇为“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忠于浊世,难也”,“虽九死其犹未悔”,“慷慨赴国难”之忠节、勇节与侠节则是与法家“抱法处世则治”(《韩非子·定法》)之思想影响分不开的。这种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奋不顾身地追求社会进步理想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蔡尚思:《诸子百家精华》,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2. 钱仲联:《十三经精华》,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3. 冯 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 孟 轲:《孟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5. 庄 周:《庄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

第11篇

一、国学是什么?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魏、晋、唐、宋又多次出现。但这些“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曾先后被称为“中学”、“国学”、“国粹”和“国故”。有的学者认为“国学”应该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也有学者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还有学者认为“国学”主要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研究。随着“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国学”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国学”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更成为全球化时代华夏儿女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和学术问题。

二、经典知多少?

经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按照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我们把国学经典划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部类,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以下著作和篇目。

一是经部,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如《左传》、《论语》、《礼记》、《诗经》、《周易》、《孟子》、《尚书》等。

二是史部,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如《战国策》、《国语》、《史记》、《三国志》、《晋书》等。

三是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如《道德经》、《庄子》、《荀子》、《列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墨子》、《韩非子》等。

四是集部,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如《全唐诗》、《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文心雕龙》、《文选》等。

五是其他,主要有“蒙学”。所谓“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这里专指启蒙教材。如《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等。

三、读法有哪些?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在同伟人和大师们对话交流一样,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如何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一是精读与泛览相结合。精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对于高考涉及的国学经典,要做到细品精读。例如,对于教材指定背诵的国学名篇,要做到熟读成诵。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贴近作品,吟诵出作品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生活美,力争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同时,在美读鉴赏的基础上,还可以以读导写,以写研读,读摘结合,用书面语言同国学经典中的伟人和大师“对话”,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泛览有利于提高阅读的广度。为了解决高中学生时间紧与国学经典浩繁之间的矛盾,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粗读泛览,阅读原著只需了解其大意即可,不求甚解,可以借助导读资料,只初步了解其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如果把精读与泛览较好地结合起来,阅读国学经典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阅读相结合。联系高中学生实际,阅读国学经典要做到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由语文课本(必修)向语文读本延伸,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经典延伸。对于风格相同、题材相似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不同点;对于风格迥异、题材不同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相同点,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许多国学经典与现行语文课本联系紧密,在延伸阅读时可以将其对应起来读,联系起来读,比较起来读。横向比较异同,纵向深化鉴赏,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是应试阅读与素质阅读相结合。高考涉及的课文大都选自国学经典。经典性课文是高中学生必须精读细赏的。而素质阅读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帮助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素质阅读较之应试阅读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如何让广大学生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呢?首先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励志名言的教育作用。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教育我们通过学习知晓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它激励我们只要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大展宏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它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不会枯竭,才思才不会间断。它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像这样的励志名言在国学经典中处处可见,不胜枚举,读者可以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名人形象的启迪作用。如屈原的政治家兼诗人形象,孔子的至圣形象、孟子的亚圣形象、烛之武的谋臣形象、荆轲的侠客形象、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杜甫的“诗圣”形象等等。第三要发挥国学经典中艺术技巧的感召作用。国学经典,美不胜收。仅就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而言,它就能让我们赏鉴其美,受益终身。风格是诗人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曹操的诗慷慨悲凉,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王维的诗诗画一体,孟浩然的诗清丽优美,高适的诗悲壮苍凉,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王昌龄的诗雄健高昂,柳宗元的诗峭拔瘦劲,李商隐的诗朦胧隐晦,杜牧的诗清健俊爽,温庭筠的诗绮丽香艳,孟郊的诗清瘦简约,李清照的诗缠绵悱恻,陆游的诗悲壮爱国......这些大诗人的经典之作是国学经典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给后学者以巨大的感召作用。

第12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统计显示,大部分日韩球员都拥有大学文凭,很多日本国脚都是作为普通学生,一路从中学、大学踢进职业联赛,进入欧洲豪门。中国球员却往往是在很小的年龄就被选入职业梯队,放弃学业走上足球路。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踢球,很大程度不是不喜欢足球,而是因为踢球与学业在当下是一对矛盾,选择了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而在日本,很少出现为了练球而放弃学业的现象,所有的训练都是在课余完成,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学生甚至不允许参加训练。

对中国足球的前途,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写作指导

作为长时间在校的中学生来讲,如果你暂时“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可以从材料出发,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个人的见解,只不过这样的文章没有新意。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关注社会现实,两只眼睛不能只盯着课本。这道题与其说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倒不如说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解决中国足球的策略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如果能从其他角度提出解决中国足球的办法,是再好不过的了。比如能否像军人一样,对退役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妥当的安置;再比如,惩治足球腐败,还足球一方净土。还有,全民足球、提高球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改革足球体制,等等。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平均分配笔墨。在文章中大量列举一些办法,而缺少了分析,同样不是成功的文章,因此,应避免只叙不议,要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例文

国足命脉,谁主沉浮

王曦

近年来,足球在国人心中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在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心中,足球与学业仿佛是水火不容的一双矛盾体,一山不容二虎。为人们所忽视的是,这种现象是一声尖锐的警报,是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扼喉之腕。

有统计显示,大部分日韩球员都拥有大学文凭,出自普通学校,而中国球员却是从小进入职业梯队,放弃学业而走上足球路。这一差距,充分揭示了中国校园足球的匮乏。

提起国足,中国球迷的欷[嗟叹,无不深刻地反映了如今国足的低迷态势,有不少国人破罐破摔地自嘲华人在足球方面天生弱势,华夏无才。然而,黄庭坚曾言:“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中国千万英姿飒爽的青少年集聚校园中,在他们身上做一做足球文章,未尝不可。我们如果仅凭自愿入队的专业种子选手来扬国威,实为无稽之谈。没有校园足球,国足则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足球作为一项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成材虽难,健体有余。墨子曾道:“贤者举而上之。”校园足球的全面登陆,能更好地“遍地撒网”,寻得千里宝马。而正如苏轼在《策别》所言:“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职业梯队的高门槛,只会令国足痛失更多猛将。

如此看来,校园足球便如一根救命稻草摆在世人眼前。而想要发展校园足球,又该如何下手呢?

在日本,为练球而放弃学业的现象实属凤毛麟角,所以训练都在课余完成,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学生甚至不允许参加训练。照搬照抄虽不切实际,但这种专业严谨的校园体系对中国足球无疑是一大启迪。建立学业与踢球并重的培养模式,在当下是一条明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足球,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对于热血澎湃的青少年,足球联赛便是引起斗志的金苹果。因此,组织正规专业的足球联赛正是重中之重,同时联赛中培养出的团队精神与斗争意志,也能令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更为巧妙的是,通过联赛选拔人才,中国足球的未来也更有希望。

汇集国之栋梁的校园,十步芳草,四方辐辏,只消加之以正确引导,国足未来定能鹏程万里。

国足命脉如薄冰,校园足球主沉浮。

评点

作者从校园足球入手,着重谈了校园足球的问题,强调做好校园足球工作,是解决中国足球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