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7:47:01

第1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

张子天

这个暑假,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作者是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与地坛的故事和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两大部分,而文章显得两块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仿佛在母亲去世后,地坛就成了作者最亲近的地方,地坛就是作者的母亲。除此之外,此书还写了作者关于生,死的理解。作者二十一岁那年双腿截肢,刚开始有死的冲动,但慢慢的,作者想通了生死的意义,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了。

在本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片段有二个。第一个是本书一开始时,写作者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在地坛里呆上一天,观察,写作。从摇着轮椅看出作者是一个残疾人,双腿截肢了(后文有交代),但是正值壮年的作者没有放弃,坚持在地坛中写作,并获了奖。在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面对挫折,有些人选择放弃,彻底在挫折面前倒下了,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而有一些人,面对挫折不放弃,敢于与挫折作斗争,最终会获得胜利的。与我们的学习一样,在面对难题时,如果轻易放弃,在考试中一定不会有好的成绩,如果坚持不懈,也许就想出来了。第二个是作者二十一岁那年,三进三出医院。从三进三出看出作者的病十分严重,两次是被抬进医院的。作者的病出在了双腿上,是农作时落下的病根。当时作者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作者经常为没钱住院而担忧,作者甚至还在想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这种想法。但最后作者在病床上想通了,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表达的意思,一个人不会在回首往事时而后悔;就像雷锋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才能活得充实,丰富。

总之,这本书中讲了许多道理,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印证这些道理,让人读完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中国文学,值得细细品味。

第2篇

二、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感悟鉴赏课

三、预习要求:1.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2.阅读《秋天的思念》(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用2分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音乐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很多,《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二)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的画像,配乐朗读,屏幕显示)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苦难,顽强地生活下来,成为我国文坛的一名专业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感情是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2.这个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请重点推敲以下语句,谈谈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它等待我出生……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小结:静谧的地坛给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生死不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是顺从自然。虽然残疾了,但还是应该热爱生命。

板书: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热爱生命

3.地坛以怎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这一部分有哪些文字描述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重点在第一部分的第3、5、7三个自然段。其中应重点推敲的语句有: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自在坦荡。”

第5段:“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第7段:“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

教师引导:描写景物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解读。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集中地借自然景物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像那些小昆虫一样,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仍然保持了万古不变的生命永恒。这一段段景物描写,也是史铁生心魂的歌舞。语言细致工巧,充满了灵气,又稍带几分神秘色彩。

板书: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教师小结:地坛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给了作者丰厚的馈赠。所以,作者“常常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地坛,我的古园,我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导读第二部分:史铁生在地坛里经历了艰苦的精神跋涉,其中每一步都有他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理解和爱,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小结: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最终理解了母亲?

教师概括为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3.哪一则材料或哪几句话特别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有:“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些文字伤痛议结合,既包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心情的至切理解。

第二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三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又是……又是……又是……又是……。”把地坛一日从早到晚的景色与思念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痛彻肺腑。

第四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4.从上面的研读说明: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成为史铁生的生命航标。

板书:我读懂母亲:承担苦难 坚强生活 生命航标

5.看MTV《懂你》,创设气氛。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而后齐读第二部分的第7自然段,带着深深的敬爱来解读母亲,怀恋母亲。

(四)总结课文:课文的两个部分在内容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文章结尾处写:“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说明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坛使我平和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所以,《我与地坛》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观和人事,但那不是重点。作者思路的关键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象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感悟生命

(五)读后作业:1、阅读《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2、写《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 生命永恒 精神家园

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感悟生命

第3篇

一、关注和发现的纠正首先我们得纠正

关注和发现上传统的中心主旨确定指认的偏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的传统语文提问,是由来已久现在仍未绝迹的语文课堂现象。一读《我与地坛》,似乎就条件反射似地关注起作者奋力抗争残疾人生的主旨,关注起母亲对我渡过艰难人生的帮助,发现了荒芜的地坛对我的残疾人生的启迪。其实这样的关注和发现,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缺失过程,缺失由语言品味到思想主旨发现的过程。因为缺失这样的过程,所谓思想主旨的发现,就只能呈现为静态的贴标签式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常常是单一干枯而非繁富丰盈的,这样的结论也是令学习者感到语文学习面目可憎的原因。其次我们还得纠正关注和发现上电、光、声、色的现代传媒渲染的时尚偏颇。这样的偏颇仍是关注作品内涵的偏颇,常常是采用电、光、声、色的现代煽情法,煽起学习者廉价的感动后就迅速贴上思想主旨的标签。较之前一种贴标签,这种贴标签更能迷惑语文学习者。长此以往,学习者就以为语文学习就是电、光、声、色的传媒煽情。笔者多次听到这样的《我与地坛》的展示课,上课伊始,电、光、声、色就全上场。各种造型的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轮番闪现,命运交响曲作为课堂背景音乐几乎轻轻地响彻整堂课,在声、色渲染下,师生情感饱满地诵读史铁生有关生死思考的哲理文字,诵读有关物我交融、感悟生命的文字。

最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所谓的思想主旨。再次我们还得纠正静态指认语言妙处、写作艺术的偏颇。前述两种偏颇,都是脱离语言学习的对思想主旨的所谓关注和发现。只不过,第一种是板着面孔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第二种是传媒忽悠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与这两种偏颇不同的,是另外两种偏颇。关注语言了,似乎也发现语言了,但要么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要么脱离文本进行语言训练。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就是一度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的所谓写作艺术的静态小结。作为语文教学根本任务的语言教学的着力点,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静态指认上,它应该向前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怎么样的言语运用上,体悟品评文本是怎么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的。在体悟品评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形成语文能力。这里,我们尤其要警惕的是新近很是流行的一种课堂语言训练。这种训练常常脱离文本内涵,仅仅把文本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由头。有老师讲授《我与地坛》公开课,有个课堂环节是为每个阶段的史铁生写一个生命颁奖词,从暴躁迷惘到安静沉思到忏悔自诉,每个阶段写一段。这个环节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颁奖词的写作没有建立在相关文本语言的体悟品味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浏览一下相关文本,就布置这样的语言训练。脱离文本语言的为人物写作颁奖词的流行语言训练样式,使这节课显得游离和轻飘。

二、品味和掌握的方法

对精妙语言关注和发现之后,能够深入品味和学习掌握的环节,才是语文学习最要紧处,才是语文老师最应着力处。可以说《我与地坛》的文本,是极佳的以语言教学带动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文本,繁富丰盈的语言形式高度契合了繁富丰盈的思想。下面即以此文本具体解说语言学习中品味和掌握的方法。卑之无甚高论,其实所谓方法也就是应该常用的语文的方法,即诵读品评仿写等。具体板块如下:第一板块:引文本

1.诵读中,激发知人论世、进入文本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投影两段情感充盈、准确凝练概括史铁生的颁奖词,激发学生在流行语言形式的诵读中,知人论世,跃跃欲试进入文本的阅读兴趣。第二板块:读文脉

2.诵读中,把握文脉,体悟情感和思想。请同学们找出并诵读下述文字:史铁生以我的视角思考死的事,思考生的意义,思考怎样活以母亲的视角思考我的生活之路;以我的视角反思我的写作之路。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脉,整体把握作者核心的情感思想。史铁生沉思型的表述,也适宜反复诵读。荒芜的地坛一度是我常去的地方,诵读贯穿第一部分表明我常去地坛的句子。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我与地坛的文脉,体悟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感悟的意义。

3.诵读互文文本,加深对我与地坛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史铁生的理解。诵读《秋天的怀念》和《北京青年报》有关史铁生遭遇残疾初期暴躁绝望、屡次自杀的互文文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感悟生死的心路历程。诵读《天涯》杂志社 2010 年 1 月 6 日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的意义。第三板块:品文句

4.品评第一部分 3、5、7 节。采用意象描述法、关键词嵌入法、互文对读法和改词比较法等方法,品评文本的语言形式,体悟其中的情感思想。比如第3 节的自然景物描写的品评体悟、园中小动物描写的品评体悟。比如第 7 节,去掉 6 个譬如也通,加上6 个譬如的好处何在。

5.还可以用固定的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比如,写一段排比句:先用既然句总结第5 节的描写文字,再从由此得到的生活感悟角度小结。再比如,请同学从我对母亲感悟的角度,以一个的母亲句式,提炼我对母亲的感悟,并读出文本中体现这种感悟的词句。固定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既可品评文本,又可锻炼表达。只是这样的形式在品评文字写作中不宜太多,否则会有以文害义的弊端。

6.反复式言语的品评。比如第 7 节出现了 4 个又是、3 个在和 3 处母亲,试从形式或内容的角度加以点评。再比如第 8 节,连续用了大量的母亲、她、我,老师一连删去了 12 个,也通顺。能说说原文的好处吗?第四板块:练文句

第4篇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开展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如何使阅读教学更有效果就需要教师注意学生有效的参与和能动性的提高。

(一)活跃阅读教学课堂氛围

现代文阅读教学本身是一个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注重讲授课本中的知识点,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情感的调动。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对文学作品的自我理解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馈,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现代文阅读素材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与文章中鲜活的人物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对话。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现代文阅读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阅读现代文,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率

探究性教学策略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因为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进一步的阅读后发现重点、完善问题,教师再提出一些循序渐进的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让学生再回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动地进行学习和个性化的阅读。通过这样的探究性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于现代文作品的认识和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框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另外,探究性教学扩展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深度。高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素材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生经过探究性教学的培养后所具备的自主探究能力将会在对语文其他知识的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探究运行的思考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这里老师要会引导,会组织,会调控才行。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在现代文阅读的探究性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这是探究性教学生成的良好开端。如《我与地坛》教学中,因为作者史铁生的经历与地坛息息相关,作者的精神也与地坛有着强烈的依存关系,所以他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融入了对景物的描绘中,景中有情,情感充沛。因此文中的景物描写堪称句句经典,具有如何提升品味的指导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于地坛的情感。课上可以将提前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播放一段展现三十年前地坛景象的PPT,比如地坛集芳囿、牡丹园、地坛秋色和地坛神库等与文章相关的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地坛景色的变化产生好奇。然后让学生找文中景物描写的部分,说说自己对描写景物文字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选择分析文章中经典的景物句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句话所在的段落,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景物描法,作者笔下的景物又有怎样的特点?大家都从中读出了作者对于生命怎样的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景物分析中逐步体会作者对于地坛的深厚情感,分析作者的写景手法,得出文章的主旨。

(二)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主旨

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探究性教学时,要注意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先单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学生可以听到更多与自己不同的独到见解,对作品的主旨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作品的情感表达。如在《想北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思乡之情在人类情感世界的地位,然后介绍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等,让学生们了解思乡之情是甜蜜和苦涩的杂糅,也是回忆和当下最美好的情感体现之一,知道思乡之情也有多种表现形式。随后提问学生,“作者笔下的北平都流露出了哪些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下阅读中的感悟和困惑,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作者笔下的北平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眷恋和思念,还有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真挚热烈的情怀。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作品的主旨,还可以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可见,在现代文阅读的探究性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阅读和理解”,还有“体会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教学工具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文章中的重点,提出问题,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第5篇

沉寂了多年的广西诗坛,近年来又泛起波澜,八桂大地涌现出一批青年诗人,许多中年诗人也毅然回归诗坛,这批中青年诗人,怀着对时代的责任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深深感悟,创作出大量的佳作,惊动中国诗坛,得到广大读者和诗歌评论家的好评。汤松波便是这批诗人中的代表。

汤松波少年时就喜欢写诗,是个很活跃的校园诗人。毕业以后从事新闻、出版、行政、党务工作,因工作繁忙,加之当时诗坛不太景气,他曾一度荒芜了诗歌创作。本世纪初,随着广西文坛的迅速崛起,文学桂军的不断壮大,这文学繁荣的景象,深深地打动了汤松波,他毅然回归诗坛,进入到他新的创作兴旺时期,在短短几年间就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并连续发表在《人民日报》《诗刊》《十月》《青年文学》《词刊》上,先后出版了《眷恋》《灵魂没有淡季》《命运的火焰》(与人合著)等诗集,他的大型组诗《二十四节气》入选“2008中国年度诗歌排行榜”,最近又以中国56个民族为题材,创作了长诗《东方星座》,在全国诗歌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汤松波近年的诗作,给人一种清新的气息,特别是他的新作组诗《二十四节气》和长诗《东方星座》,是广西诗坛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纵观他的诗,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

立意高远。立意即是对主题的提炼。主题的深度,取决于诗人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对人生理解的程度,同时要求诗人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性。汤松波的诗主题非常鲜明,反映的思想比较深刻,《东方星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怀着对中华民族真挚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用诗歌的语言歌颂56个民族,奏响了一首民族团结的交响曲,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气质、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思巧妙。构思是一首诗的骨架,关系到一首诗的成败和水平高低。汤松波的诗,构思的成功在一个“巧”字。巧就在于他的诗不是平铺直叙,不是一般化的语言的堆砌,他的诗意常常使人意想不到,别出心裁,引人入胜。在素材取舍和组合上,巧妙地把诗的开头写得新颖别致,引导读者尽快进入全诗的意境,而结尾不作总结,不作封闭,而是为读者开拓一个新的境界,使读者有所感悟,有所深思。

形象美满。形象之美是诗的血肉,但形象在一首诗中又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多面的、丰满的。一首好诗要精心安排主次,协调与统一多种形象的关系,而不可单兵突破,顾此失彼。我们读了汤松波的诗,对于形象有两种印象,一是形象作用于感觉,他的诗句总是给人一种美的形象,很靓丽,感觉十分良好;二是形象作用于感情,他的诗句传递给读者一种深切的情感,打动心弦,从而产生美满、阳光的形象,把我们带进诗的世界。

感情真挚。真挚的感情是诗的生命。诗人给读者的感情必须是真的、实实在在的。诗之源是爱,爱之源是真情。诗歌创作都必须写得真真切切,绝无一点虚构的成分。汤松波的诗都是他生活体验的结晶,语言、情境、情感都浸透着真诚。他的诗体现的是现代人的感情,时代性的感情,从他的诗中看得出诗人的感情复杂、多样,而且表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挚的。

意境美好。意境是判定诗美不美的主要标准。汤松波的诗总是给读者一种美的感觉。他把诗的形象与感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象提供意境的空间,感情使意境展现绚丽的色调,使读者情绪被调动起来,触动读者的心魂,引发读者的想象力,唤醒读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汤松波的诗有时如同观赏一幅风景画,一张美人照,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语言新颖。语言是诗的必备要素。新的语言是诗人一生的追求,诗人不论在语言上是喜欢浓艳还是淡雅、是喜欢奇险还是平易,都必须力求达到语言新。汤松波的诗的语言始终求新。他用的不是别人常用的语言,也不重复自己常用的语言,有的常用词也进行了重新组合,使诗的语言出现新意。他写的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诗也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政治性的口号,没有费解的造句,用词比较精炼、生动、准确。他的诗不是行行都生动、都美,但诗中总有一两句漂亮的、令读者难忘的句子,成为诗“眼”。

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加开阔的灵魂。一首好诗就像一座喷泉,总是喷出智慧和快乐的火花。汤松波是一位很有天分的诗人,但因诸多原因曾荒芜诗歌创作,如今八桂诗坛风生水起,希望他能把握这个极好的时机,潜心创作,记住黑格尔说的: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我期待着汤松波新的诗作。

第6篇

就文体来说,《讲坛随笔》或许不甚严格,它既有理论文章的严谨和缜密,又有散文的隽永和洒脱,同时还有杂文的犀利和睿智。全书共七十四篇文章,将立身做人、为官处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讲人生观价值观,最忌的是空洞,蔡多文的《讲坛随笔》,力戒这种弊端,他把那些大道理揉碎掰开,以讲故事、说格言、话人生的形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读《讲坛随笔》的“勇”。每一位军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再忙再累,擦拭武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当枪刺、枪身、来复线散发出的闪闪寒光刺向你的瞳仁,你必定会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没有一点杂质的枪,那搏动的心音就是钢枪铮铮的奏鸣。枪身的锈蚀可以擦掉,但如果精神一旦锈蚀,擦除起来可就要麻烦得多。于是,便有一代代文化勇士拭锋芒于灯下,踏履痕于朔漠,立风骨于寒营,听嘶鸣于长风。《讲坛随笔》就是这样的作品。

作者通过反观杰出人物,透析他们身上显现出的超人气魄、不同寻常的热忱、破釜沉舟的勇气,呼唤着时代勇士和强者的精神亮剑:“在我们的文化中,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于立身处世的智谋和技巧,以此作为一生奉行趋利避害的根本,而忽视了对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关注,岂不知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及事业的成就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是否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逃避和消极的哲学磨损着一些人的理想和个性,让生命变得卑微和平庸。”

《讲坛随笔》溢满英雄情结和阳刚之美。“生命之旅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有丽蝶,有累累的硕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很少采撷吮吸,一心一意地赶路,一脉相承地追随,一鼓作气地奔波,只因我们心中栽种着更加美丽的理想,只因我们身上激荡着铁流滚滚的血液。”是的,在许多年以前,当多文还是一名基层干部的时候,我就在他的一次自由来稿中,被类似这样的文字所击中,为这些文字里的血性所震撼。

蔡多文在本书《后记》中说:“这些年来,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怎样才能改变和避免那种概念化的照本宣科、照转照抄呢?怎样才能改变听众对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呢?对于当代中国国民,构筑我们核心思想体系的大厦最需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我们经常所说的主流思想体系,要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所接受,就必须反思我们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对其进行革命性地改造。于丹、易中天们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既然他们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国学,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向老百姓普及我们发了多少文件、印了多少理论读本所要阐述的主流价值呢?”在当前图书市场迎合之风、戏说之风盛行的时势下,他的这一创作理念是需要巨大的思想勇气和写作勇气的。

读《讲坛随笔》的“仁”。蔡多文对这支人民军队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仁爱情结。而当这种情结化为迫切的关注和深深的凝望,其思想之光便不时喷涌而出:“一个国家可以只有很少一点兵器与军队,但必须蕴藏着这样一种可能:天边一声枪响,全民族霎时蹦跳起来扑向天边……”

读《讲坛随笔》,不得不让人正襟危坐,我感佩多文对汉语经典的娴熟,好像已经将其烂熟于心了。多文表现出了迷人的精神魅力和道德热忱,他兼收并蓄,旁征博引,显示了开放的心态,这是一切理论家、文学家必备的素养。书中广泛涉猎了宗教和哲学经典,如:儒、道、佛、圣经以及黑格尔、康德等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了他广博的道德仁义。

读《讲坛随笔》,你会为作者放达谦逊的人生态度、深刻的见解、新鲜的哲理和真诚的灵魂拷问所折服。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无论阳光多么灿烂,总会有大地的阴影、社会的阴影、心灵的阴影,发现、揭示和治疗这些阴影,就是《讲坛随笔》的使命所系。

蔡多文不仅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生活中的他宅心仁厚。尽管沿街乞讨者中不乏骗子,但只要是他碰上乞丐总要或多或少施舍一点;为了等候一位失主认领失物,他在刺骨的寒风中守候到深夜,直至失主归来;2008年《人生悟语》一书出版后,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想到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孩子没有书读,毅然拿出几乎全部稿酬,为广东20余所希望小学和常德老家的孩子们捐赠几万册图书……

读《讲坛随笔》的“智”。蔡多文涉猎广泛,思维纵深,他从一个人成长的多角度来审视人类的精神轨迹,来寻找道德火种:那些能把人类从黑暗里解救出来的亮光,而不是那些令人消沉的事件与人物。“每天必看日出”的福楼拜,那个不向提着裤子的“敌人”开枪的奥威尔……从他们身上,蔡多文读出了人性的美好和感动,而且把最崇高的赞美献给了这些精神道德楷模。蔡多文的精神足迹遍布古今中外,他努力寻找人类精神先烈和道德先驱留下的星星火种,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索和写作来还原、显现它们,意图照亮心灵,点燃激情!而所有的这一切,皆缘于他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讲坛随笔》始终透露出由责任和忧患演绎的智慧:泱泱中华五千年,厚以载物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光环。但这光环罩住的也有保守者行动的迟缓,还有恋旧者思想的畏缩。“人生之路遍布困顿,不少人只是在不可预知的心态里茫然前行、随遇而安。在历经生命与存在的顽强撞击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应是人生最高境界上的涅口。”他的这种智慧还表现在:擅用“思索”这把“手术刀”,深入生活的肌理,剖析现代文明的疴疾。

《讲坛随笔》是一本开明祛昧的典籍。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特征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但如今的人们,好像越来越淡忘了古典。如果先前是“神”遮蔽了人,现在则是“人”遮蔽了人,是人们自己在遮蔽自己,总以为今人开明而古人蒙昧。我们也许“明”于现在,却常常“昧”于过去也“昧”于未来,我们也可能“明”于事却“昧”于人,尤其是“昧”于那些精彩的人。

《讲坛随笔》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生幸与不幸的源头。书中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精辟论述,关于信仰与道德的经典透析,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你感到亲切“诚服”,而不是被动“驯服”,并且确信对寻求理想有所启发。蔡多文记录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心灵感悟的结晶,即便书中所提供的一些生活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

蔡多文在《后记》中还说:“这几年,我将这种带有对政治工作创新性的探求和想法,在各类讲坛、报告中作了探索性的试验,其反响和赞誉连我自己也不曾想到。去年,我又把讲坛上、课堂上讲到的反响比较好的观点,以随感随笔形式撰写了名为《人生悟语》的一本书,其在军内外读者中产生的广泛影响,更让我始料未及。”也让蔡多文从中感受到改革我们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群众是何等急迫和期待,并且深深感到要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阐述文学主张和教育理念,用文学形式表现政治生活的“现在进行时”,主动用文学去干预生活。

读《讲坛随笔》的“诗”。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海洋。从红军、八路军、志愿军,到中国人民,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史诗。诗意军旅造就了蔡多文的文思泉涌、情景交融的文字风格。

《讲坛随笔》充满轻盈、优美的文字美,诗意盎然。它所带来的意象,仿佛就在芳香的阳光里,一首动人的诗歌探出绿色的藤蔓,穿过雪白的窗,爬满红色的墙,彰显勃勃的生命力和细致的美,给文字带来灵动的气息和高贵的蕴藉,使平凡的生活绽放出一缕霞光的异彩。

《讲坛随笔》是对漫谈式散文随笔的探索和实践。自“五四”以来的中国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式的,另一是漫谈式的。可以说,以周作人、汪曾祺为代表的漫谈式散文体现着一种达观主义:对人生必有的缺憾报以坦然,认可相对性而避开绝对性,是对生命有限欢愉的一种退守。它既摆脱了那种无病的矫饰主义,也避开了那种有病的感伤主义,有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从容与潇洒。蔡多文以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大纵深的思维跨度,以随意赋形、无拘无束的文体,以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深深打动着读者。

没有高深的洞见,没有冷峻的批判,没有人性的探秘,一切诉说都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雪覆盖的冬日里,一位面容和善的长者坐在炉火旁,缓缓地与你促膝而谈。蔡多文就是用这样一种探寻的目光去审视,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思索,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个个难解之谜,听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另类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是人性的、道德的,也是诗意的,充满热烈的情感,像温泉一样汨汨流淌。

读《讲坛随笔》的“行”。正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蔡多文的道德文章,令人感佩,其本身就是社会担当之行。从《老实人乃聪明人》《常常修剪心灵的花园》《最难打败的是自己》《掀开恋爱的面纱》,到《想起了失窃的罗斯福》,展示出的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知识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道德信仰的执著坚守,无疑是中国军人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忠诚。《讲坛随笔》凝聚着蔡多文将军的忠诚:他把祖国比作圣地,把共产党比作圣殿,把人民比作圣人,从来没有停止“朝圣”的追赶,从来没有停止“崇高”的追随。

蔡多文以异常深厚的生活功力、理论功力和文字功力,以洞幽烛微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和艺术体验,尽情地将思想修养、作风历练问题剖析和研判得淋漓尽致,虚中有实,灵动飘逸,激情磅礴。既有绵密扎实的生活经历,又有舒展从容的情思飞扬,每一个命题都浸漫了强烈的客观感受和主观浪漫,使原本枯燥的说教有了很强的艺术张力和思想穿透力。正如他在《作者感言》里写下的:我们确实需要有道德的熏陶和灵魂的净化,理论应当悦于心,聚于魂,化于行……

第7篇

作为一名长期在军队院校和一线部队任职的政治主官,繁忙的军务决定了蔡多文将军创作的散文随笔化。从《逆境中的人生之路》到《乡情如歌》,从《游目抒怀》到《掩卷遐思》,从《情系香江》到《香江情韵》,从《人生悟语》到《讲坛随笔》,将军的每一部书,都是他在路上、车上、枕上、下部队时记下的“心得锦什”,是他在边防、海岛、哨所给官兵授课时留下的“随感札记”。作品一气呵成,少有雕琢,是意志和激情燃烧的道德圣火,是思想与心灵耕种的精神硕果。

读蔡多文将军所著300余万字的8部书,不知道在多少纸片上记下过我的感动,但至今感觉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些散乱的感悟和亢奋的思绪集合起来。近日花城出版社推出将军的《讲坛随笔》,突然打开了我情感的闸门,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些阅读散记,但愿能引出读者心中的“宝玉”。

读《讲坛随笔》的“勇”。每一位军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再忙再累,擦拭武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当枪刺、枪身、来复线散发出的闪闪寒光刺向你的瞳仁,你必定会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没有一点杂质的枪,那搏动的心音就是钢枪铮铮的奏鸣。枪身的锈蚀可以擦掉。如果精神一旦锈蚀,擦拭起来可就麻烦了。于是,便有一代代文化勇士试锋芒于灯下,踏履痕于朔漠,立风骨干寒营,听嘶鸣于长风。《讲坛随笔》就是这样的作品。

蔡多文将军通过反观杰出人物,透析他们身上显现出的超人气魄、不同寻常的热忱、破釜沉舟的勇气,呼唤着时代勇士和强者的精神“亮剑”:“在我们的文化中,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于立身处世的智谋和技巧,以此作为一生奉行趋利避害的根本,而忽视了对精神与心灵层面的关注,岂不知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及事业的成就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是否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逃避和消极的哲学磨损着我们的理想和个性,让生命变得卑微和平庸。”

《讲坛随笔》溢满英雄情结和阳刚之美。“在灯红酒绿的物化时代,大款们醉生梦死,夜夜笙歌,有些人丧失了精神追求,丧失了责任感和进取锐气。他们轻视一般劳动的同时又志大才疏,对物质享受极度渴望却囊中羞涩,他们丢弃尊严,终日来往于各种饭局之间。我们这个时代呼唤英雄气概,这是我们民族的魂啊。今天,当我们回首历史,企图找回失落的豪迈和阳刚时,面对那些逝去英雄的背影,依然抑制不住那种高山仰止般的崇敬。”是的,我从许多年以前开始,就一次一次被蔡将军的文字所击中,为这些文字里的血性而震撼。

读《讲坛随笔》的“仁”。蔡多文将军对这支人民军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仁爱情结,当这种情结化为迫切的关注和深深的凝视、冥思,便时不时地爆发灿烂的思想火花,奇思妙想喷涌而出。“一个国家可以只有很少一点兵器与军队,但必须蕴藏着这样一种可能:天边一声枪响,全民族霎时蹦跳起来扑向天边,传送带淌出不尽坦克……”

读《讲坛随笔》,不得不正襟危坐。我感佩蔡多文将军对汉语经典的娴熟,好像已经将经典烂熟于心了。蔡将军表现出了迷人的精神魅力和道德热忱,也就是古代的儒家所谓的“德”或者“道德力量”,使人毫不犹豫相信将军的理论。他兼收并蓄,旁征博引,显示了开放的心态,这是理论家、文学家必备的素养。他在书中广泛涉猎了宗教和哲学经典,如儒、道、佛、圣经,黑格尔等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了将军广博的道德仁义。

读《讲坛随笔》,你会为蔡多文将军放达和谦逊的人生态度,深刻的见解、新鲜的哲理和真诚的灵魂拷问所折服。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无论怎样阳光灿烂,总有大地的阴影、社会的阴影、心灵的阴影,发现、揭示和治疗这些阴影,就是《讲坛随笔》的使命所在。

蔡多文将军不仅是这样写的,还是这样做的―生活中的蔡多文将军宅心仁厚。尽管沿街乞讨的人不乏骗者,只要是他碰上乞丐总要或多或少施舍一点;为了等候一位失主认领失物,他在刺骨的寒风中守候到深夜,直至失主归来;2008年将军所著《人生悟语》一书出版后,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想到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孩子没有书读,毅然拿出几乎全部稿酬,为广东26所希望小学和常德老家的孩子们捐赠5万多册书籍……

读《讲坛随笔》的“智”。蔡多文将军涉猎广泛,见地独特。他从人类成长的很多角度来审视人类的精神轨迹,来寻找道德火种:那些能把人类从黑暗里解救出来的亮光,而不是那些令人消沉的事件与人物。“每天必看日出”的福楼拜,那个不向提着裤子的“敌人”开枪的奥威尔……从他们这里,蔡将军读出了人性的美好和感动。将军把最崇高的赞美献给了精神道德楷模。将军的精神“足迹”遍布古今中外,他努力寻找人类精神“先烈”和道德先驱留下的星星火种,通过独特的思索和写作来呈现它们,以图照亮心灵,点燃激情l而所有的这一切,缘于将军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讲坛随笔》始终透露由责任和忧患演绎的智慧:泱泱中华五千年,厚以载物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光环。但这光环罩住的有保守者行动的迟缓,有恋旧者思想的畏缩。“人生之路遍布困顿,不少人只是在不可预知的心态里茫然前行、随遇而安。在历经生命与存在的顽强撞击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应是人生最高境界上的涅。”蔡多文将军的智慧还表现在:擅用“思索”这把“手术刀”,深入生活的肌理,剖析现代文明的疴疾。

《讲坛随笔》是一本开明祛味的典籍。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特征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但是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淡忘了古典。如果先前是“神”遮蔽了人,现在则是“人”遮蔽了人,是我们自己在遮蔽自己,总以为今人开明而古人蒙昧。我们也许“明”于现在,却常常“味”于过去也“味”于未来,我们也可能“明”于事却“味”于人,尤其是“味”于那些精彩的人。

《讲坛随笔》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生幸与不幸的源头。书中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精辟论述,关于信仰与道德的经典名言,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你感到亲切“诚服”,而不是被动“训服”,并且确信对寻求理想有所启发。蔡多文将军记录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的结晶,即便所提供的生活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

读《讲坛随笔》的“诗”。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海洋。从红军、八路军、志

愿军,到中国人民,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我军的光辉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史诗。诗意军旅造就了蔡多文将军的文思泉涌、情景交融的文字风格。

《讲坛随笔》充满轻盈、优美的文字美,诗意盎然。它所带来的意象,就仿佛在芳香的阳光里,一首动人的诗歌探出绿色的藤蔓,穿过雪白的窗,爬满红色的墙,充满勃勃的生命力和细致的美。给文字带来灵动的气息和高贵的蕴藉,使平凡的生活绽放一缕霞光的异彩。

《讲坛随笔》是对漫谈式散文随笔的探索和实践。自“五四”以来的中国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式的,一是漫谈式的。可以说漫谈式散文体现着一种达观主义;对人生必有的缺憾报以坦然,认可相对性而避开绝对性,是对生命有限欢愉的一种退守。它既摆脱了那种无病的矫饰主义,也避开了那种有病的感伤主义,有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从容与潇洒。蔡多文将军以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大纵深的思维跨度,以随意赋形,无拘无束的文体,以诗情画意般的语言征服了读者。

没有高深的洞见,没有冷峻的批判,没有人性的探秘,一切诉说都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雪覆盖的冬日里,一位面容和善的长者坐在炉火旁,缓缓地和你促膝而谈。蔡多文将军就是用这样一种探寻的目光去审视,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思索,一种博大的胸怀寻求顿悟。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个个难解之谜,听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另类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是人性的,是道德的,也是诗意的,充满热烈的情感,像温泉一样汩汩流淌。

读《讲坛随笔》的“行”。正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蔡多文将军给部队讲思想政治课时,经常说一些大实话:“干活干活,人要想活,就得干”,诸如此类的经典之语常常成为官兵们评价将军的口碑。

蔡多文将军的道德文章,本身就是社会担当之行。从《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辛勤耕耘最美的花园》、《打败自己》、《掀开恋爱的面纱》到《永怀感恩之心》,展示出作者的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知识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道德信仰的坚定执守,是中国军人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忠诚。《讲坛随笔》凝聚着将军的忠诚:他把祖国比做圣地,把党比做圣殿,把人民比做圣人,从来没有停止“朝圣”的追赶,从来没有停止“崇高”的追随。

蔡多文将军以异常深厚的生活功力、理论功力、文字功力,以洞幽烛微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艺术体验,尽情地将思想修养、作风历练问题剖析和研判得淋漓尽致,虚中有实,灵动飘逸,激情磅礴。既有绵密扎实的生活经历,又有舒展从容的情思飞扬。每一个命题都浸漫了强烈的客观感受和主观浪漫,使原本枯燥的说教有了很强的艺术张力和思想穿透力。正如他在本书扉页写下的:我们确实需要道德的熏陶和灵魂的净化,理论应当“悦于心,聚于魂,化于行”……

在市场经济最活跃的这片天空下,在近临“两前两制”的这片热闹的土地上,蔡多文将军还能坐得下身,静得下心,满怀了对理论和文学的执著与虔敬,在文字的“沃野”上纵横,在思想的“广场”上漫步,在审视和思索中打捞岁月的沉香,在对比和反观中追回人性的光辉。读《讲坛随笔》,不觉已随作者将祖国河山走了一大半,又将五千年历史梳理了一遍,不是地理胜似地理,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我却更倾心于作者包容四野、骛极八方的胸怀,倾心于他与我们的民族、人民、军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拳拳之心,倾心于他充盈的内心世界。

所有这一切,让我们读到了:中国人、中国军人、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脊、铁血、铁骨”,“如阳光、月色、星辰、彩虹般,穿越智慧人生和瑰丽事业,熠熠闪光,煜煜生辉”……

(《讲坛随笔》,蔡多文著,2009年12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纪念对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纪念签批《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60周年座谈会,于2009年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年画之乡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1949年11月13日,亲自签批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这是建国后由刚成立的文化部颁发的关于政府文化工作的第一个文件。该文件将新年画工作列为新中国第一个春节文教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特别强调“在印刷上必须避免浮华减低成本,照顾群众的购买力,切忌售价过高”,号召各地发动和组织美术工作者积极从事新年画创作。

60年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单位先后举办了6届全国年画展,有360多件优秀作品获奖并出版。全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年画创柞队伍,创作了数以万计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新风尚的年画作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8篇

课前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可课前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本的内容等,但从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教学中都不太注重课前阅读指导,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中的讲解上,因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阅读,课堂中只能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知识构建和体验生成突兀。

加强课前引导,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文本内容而向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以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以小说为例,在课前阅读中主要是要把握小说的情节,从而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基础。如《林黛玉进贾府》的小说选读中围绕“贾府”这一典型环境描写展开,那么,贾府所在何地?有哪些景点?其特点如何?这些就是理解贾府的典型环境与林黛玉性格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在课前预习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内容,课堂探究中才能结合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林黛玉的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实践中为保证课前阅读活动的有效展开,教师一是要提出明确的目标给予学生引导,如要了解哪些背景信息,要知道什么内容,阅读后要达到概括文章内容还是梳理结构等都需要明确;二是要注重以课前练习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通过练习而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结合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题的情况进行评价,也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然后再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一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二是通过反馈了解学生预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三是对学生预习中的表现进行肯定或指导,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二、注重情境创设,激发阅读兴趣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情境占用课堂时间,对让学生参与存在质疑,因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还不如教师直接讲解。其实不然,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能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生成体验。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以《十八岁和其他》的教学为例,文章是围绕“十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和青春四个基本内容展开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在初读中能初步感知内容,教师先以“说说你对十八岁的理解”这一话题展开,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如此,让学生在表达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为梳理文本的层次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提供了感性材料。又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以游戏“我是盲人”来引导学生体会海伦・凯勒的生活,然后再以问题“海伦・凯勒三天看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需要注意,一是时间不宜过长,情境只能作为启发引导学生的媒介,不能占据探究时间;二是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以情境来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内容,不能让情境偏离文本内容;三是要注重在情境中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过程,通过阅读而整体把握文本。

三、提出问题引导,加强合作探究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是教师用于启发引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方式,但从当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来看,因没有把问题和目标衔接起来,从而导致问题过多,问题没有针对目标和重难点进行的现象。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结合阅读而分析并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感悟,从而达成阅读目标,故而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就要紧扣目标展开。

首先,问题要能紧扣目标,层次性展开。以《我与地坛》的阅读教学为例,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哲理性思索,在探究“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时,教师先以问题“在园中景象的感召下,‘我’长时间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找出“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嘛要写作?”等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点拨,以此促进学生理解作者对“生与死”的理性思索。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后,要注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给予点拨和精讲,而不能让学生茫无目的地进行交流。同样是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对于“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的问题,文章是围绕“譬如祭坛……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的环境描写展开的,在学生交流中学生只能从环境分析上进行,而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就应精讲指导。如“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是从地坛的不断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而感悟出生命的力量和永恒。通过教师的精讲而让学生对文中的环境描写有深刻的理解。

四、注重拓展延伸,丰富学生体验

传统高中现代文阅读中的拓展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课后练习为主,而很多学生对这种练习方式较为反感,且练习中忽视对学生差异性的照顾,要求较为一致。阅读教学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虽然必要的练习不可缺少,但也不能以纯书面练习来代替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活动,相反要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实际而以多样化的阅读拓展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生成自己的体验。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人文历史论文,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人文历史论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人文历史论文,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人文历史论文,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人文历史论文,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第10篇

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科技论文,人生观。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科技论文,人生观。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科技论文,人生观。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科技论文,人生观。一切景象,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科技论文,人生观。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科技论文,人生观。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第11篇

钱斌先生曾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坛主”。钱斌做事总比别人费劲。

读初三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弄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为了应付中考,他便背化学参考资料。考试时,居然还真的遇到了一道和资料上一模一样的题,他一字不漏地将答案写下来。但中考成绩揭晓后,他的化学仍然不及格。高考时,他离分数线差2分。万幸的是当时有个“定向”的录取制度,师范类学校可以对签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降分录取,他这才有机会进了一所师范大学。

十年后,钱斌考研究生。导师打算录取五人,他考了第六名。排在前面的一位考生不知何故放弃了入学资格,让他以“补缺”的身份获得了读研机会。研究生别人读三年,他读了四年,才勉勉强强毕了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去考博,连考三次才如愿以偿。那时读博两年拿到学位的学生很多,而他一直折腾了七年零两个月才熬出了头。在他读博的大学里,一提起他,几乎无人不晓。因为他的博士开题报告,做了23遍才得以通过!

就是这样一个“愚拙”的人,却有一个大梦想――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为全国观众讲授他最喜爱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一次偶然的机会,钱斌认识了“百家讲坛”的一位叫马晓燕的编导。马导告诉他:想上“百家讲坛”,首先要学会在镜头前像一位主持人那样侃侃而谈。

马导的话其实是一种婉拒,没想到,钱斌却当真了。从此他开始练习演讲。有一天,马导看到他传来的第73份视频时,忽觉眼前一亮,感觉那个曾经笨拙滑稽的演讲者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对他说:第一关你过了,但第二关难度更大,你必须能够把《梦溪笔谈》讲得深入浅出。

一部科学巨著讲得深入可能比较容易,但要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绝非易事。他想了―个办法――写一段就读给妻子或同事的孩子听,如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想继续听下去,稿子就留下,否则就重写。他还把写好的稿子传给马导看,请她提意见,然后再修改。就这样,每一讲的文稿常常修改数十次。

终于有一天,马导邀请钱斌去北京试讲。他开始感觉有点紧张,不过很快平静下来:我做了那么多努力,做了那么充分的准备,我怕什么呢?接下来,他找回了在家演讲的感觉,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他后来甚至将讲稿放到一边,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一下子把现场听众引入了由他创造的精神世界里。

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我是一只笨鸟,飞得不快,但能不停地飞,总有一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素材分析】当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镁光灯下侃侃而谈的钱斌先生时,绝对想不到他经历了这么多困难。钱斌可以算一只“笨鸟”,他用辛勤的耕耘和不屈的意志,给自己造就了一双翅膀,终于书写出别样的传奇。

【适用话题】1.坚持不懈;2.勤奋;3.毅力;4.挑战。

第12篇

经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文学界酝酿、协商和积极准备,第一届韩日中东亚细亚文学论坛9月30日至10月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团长,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莫言和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雷抒雁为副团长,包括苏童、许龙锡、孙惠芬、韩石山、孙甘露、王宏甲、李敬泽、季红真等作家、评论家在内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赴韩出席论坛。论坛及随后进行的文学活动举行期间,正值中国的国庆节假期,中国作家、评论家抱着与韩日作家友好交流的目的来到韩国,与韩日文学同仁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和谐的“文学黄金周”。

出席论坛的韩国作家、评论家有金禹昌、金震共、朴宰雨、徐经锡、申寅燮、吴贞姬、尹相仁、林哲佑、崔元植、金衍洙、罗喜德、成硕济、申京淑、柳宗镐、郑玄宗、崔允、黄晰!⒔英淑、高银、孔枝泳、金基泽、金爱烂、金春美、金惠顺、都锺焕、朴裕河、邦贤硕、白元淡、成民烨、安度]、吴受妍、刘世锺、柳中夏、殷熙耕、李文宰、李仁星、千云宁、崔仁硕、黄锺渊、黄芝雨等,日本方面包括了作家、评论家井上厦、岛田雅彦、津岛佑子、川村凑、中泽惠、松浦理英子、青山真治、绵矢梨沙、茅野裕城子、星野智幸、平野启一郎和平出隆等。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现代社会与文学的命运:东亚与外部世界”,下设“东亚文学与世界文学”、“东亚文明与文化共同体”、“故乡、国家、地域共同体、世界”和“文学的未来”等几个议题。大家在研讨中交流各自的创作经验,对各国作家的作品进行详尽的解读,也展望了对东亚地区文学发展的美好愿景,交流始终是在认真、坦诚、亲切、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作家们说,中日韩三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地理上又是近邻,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文化交流。近代以来,中日韩三国经历了严重的历史动荡和曲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并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品格。新的历史时代,东亚地区的国家需要加深相互了解,构建更加和平的关系,而文学上的交流将为此构筑更加深广的基础。

10月3日,参加论坛的作家们乘坐“金裕贞文学列车”来到春川市,参加了为纪念韩国著名文学家金裕贞诞辰100周年举行的“金裕贞文学之夜”活动。次日,出席了在春川市翰林大学举行的“通过作品认识亚洲的作家”主题活动,就“故乡和地区”和“家族和邻居”论题进行了对话。

在韩期间,中日韩三国作家、评论家参加了在首尔南山文学之家举行的“作家交流之夜”、在汉江游船上举行的船上朗读会等活动。部分作家、评论家还应邀到大韩民国艺术院、韩国中国现代文学会、首尔建国大学、首尔檀国大学、首尔东德女子大学、首尔大学日本学研究会、首尔中央大学外国学研究所、首尔梨花女子大学、首尔汉阳大学、首尔光云大学以及春川市部分大中学校作了文学演讲与恳谈,并与有关媒体进行了对谈。

就率团出席第一届韩日中东亚细亚文学论坛,铁凝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我注意到有人讲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想通过体育、通过奥林匹克来使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立刻互相热爱起来,可能暂时是浪漫天真的;但通过体育、通过奥林匹克来互相理解,人类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在文学上也有相似之处。我们中日韩三国是近邻,想要通过一次聚会、一次文学论坛,使我们民族之间立刻互相热爱起来,可能也有些天真。但是通过组织这样的文学论坛,让我们三国的作家走动起来,互相串串门见见面,来彼此凝视,彼此打量,互相倾听,认真讨论一下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讨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和文化的位置和走向在哪里,以增加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理解,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次论坛增进了中国与日本、韩国作家之间的理解,也为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树立了更新的形象。

莫言认为,东亚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积淀下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学在东亚地区未来发展中可以充当一个积极力量。作家有国籍,而文学无国界。真正的文学具备共同的特征,就是描写人的命运,研究人灵魂和感情的变迁。它可以直面心灵,深入人的内心,探讨人类情感的奥秘。通过阅读对方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作家或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隐秘,这时也许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焦虑的问题基本是同样的,所憧憬的未来也是同一种状况。有了这种了解,就产生了对话的可能性,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而这正是东亚文学论坛所能举办下去的最重要的基础。

据悉,东亚细亚文学论坛商定为由三国轮流举办,每两年一届。日本将承办于2010年举办的日中韩东亚细亚文学论坛,2012年的中韩日东亚细亚文学论坛将移师中国。铁凝表示,这次在韩国体会到主办方为论坛所作的大量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也能感觉到论坛背后三个国家的作家、评论家共同作出的不懈努力。有人说过,历史有多长,文学就会有多长。从这一大的前提来看,只要文学存在,继续举办若干届东亚细亚文学论坛都是有可能的。中国作家还会参加第二届东亚细亚文学论坛,也会认真吸取前两届论坛而积累下的一些好的经验,这对今后我们作为主办国有很好的启发。我们对文学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对东亚细亚文学论坛也有着积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