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与地坛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我与地坛读后感,请您阅读。
我与地坛读后感1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已经存活在史铁生心中,植根在成长的足迹里了。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体弱多病的坚强的母亲,是她每日起床时的咳嗽叫醒了太阳,是她每天燃起的油灯送走了月亮……母爱是那样饱满、丰润,而又是那样的琐碎,婆婆妈妈。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回味无穷。当秋日悄悄的来临时,母亲,请注意身体,女儿在心里为你祈祷,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满树的红叶就是我对您的爱和牵挂。
我与地坛读后感附加资料:史铁生,中国当代着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我与地坛读后感2《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3《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这本书中他说过“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还有他自己也说了“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可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拒绝了死亡选择了生活。是他的母亲的爱给了他力量,点燃了他生的渴望,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他们都给了作者无数的感动。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话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不禁让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写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惜。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过其他父母舍身救儿女的经历,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从睡梦中醒来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妈妈不是什么家庭主妇,她不能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经常为我找些老师,辅导我学习,她的一通又一通电话,接受长时间的辐射都是为了我。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更让人感动。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我与地坛读后感4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对如此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作者勇敢地选择了积极的面对它,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我心中渗透得彻底。”只有到了那最关键的一刻,人的心才会有所觉悟,但是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我们已无力挽回。
对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要学会积极地、好好地把握它。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任务,每一项作业,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它,而不是刻意地去躲避。选择逃避,总有一天你会为此流出悔恨的泪水!
死对我们来说是必然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逐步走向死亡。”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不虚空。作者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渗透了生命的真谛,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变得不再畏惧死亡,而是能坦然地迎接死亡这一现实。
所以,他最终振作起来了。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而他却用自己的毅力与正确的态度打开了一扇窗。这种顽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与地坛读后感5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6《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关键词:审美能力 途径 方法
文学欣赏是一种充分的情感激活,是一种人文意识的呼唤,应求得参与者千姿百态的感情自然融合。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受教育者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形成极其活泼的局面,一瞬间让其兴趣飞扬起来。感悟、感动、联想、想象、快乐、痛苦等诸多因素全部迸发出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体味文学的艺术魅力,将美育渗透于课改实践之中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
那么,在语文课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自然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会产生深深的眷恋,人们爱它的天姿丽色,更爱它的风采神韵。因而,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成为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高中新教材在表现自然美这方面是极其广泛、丰富的。它的范围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千古绝唱的赤壁到风光秀美的康桥,从悠长悠长的雨巷到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它的内容从“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黄花地”的秋天,从“一览众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东篱下”的美丽田园,从“我的空中楼阁”到“荒凉寂静的地坛”……既有雄伟壮丽、险峻奇特之美,又有幽深静雅、明媚秀丽之美。在作家经过加工的“第二自然”更是妙笔生辉。《荷塘月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朦胧、淡雅、恬静的月下荷塘,现实中我们又能否看到?但现实中我们又能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所在?我们在阅读欣赏写景美文时,应引领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二.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语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表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指南录〉后序》所表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爱国爱民,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庖丁解牛》《都江堰》所呈现出来的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的社会智慧美……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相互传阅;还可以写心得,写读后感,相互交流,或组织学生到名人故旧游览,领略名人风采。
三.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展示才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美的高级形态,读着充满艺术美的作品,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甚至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艺术美就内容而言是形象美、意境美,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结构美、语言美。
“形象美”中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即那些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鲁迅笔下的阿q还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无论是《柳毅传》中美丽善良的小龙女还是《西厢记》中多愁善感的崔莺莺,都是鲜活可感的起点。
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必须有夯实的地基;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必须有深深的树根。在课本复习中提高教材复习的效率,就是决胜高考的根基。但很多人认为学过的教材好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课本无用论”的思想尤为突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看两遍课本也不如做一套综合训练题来得实在。其错误根源在于没有真正挖掘出课本的价值。即使教材是“鸡肋”,只要肯用心嚼,也是能嚼出滋味的,何况入选高中课本的文章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文质兼美的各类经典作品呢!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提高学生复习教材的兴趣,引导学生去乐看会看巧看课本。引领着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掘课本这座“矿藏”,把“死”课文读“活”。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1.整合教材,突出文体特征
有些地区使用的苏教版,课文编排是以思想内容的相近性即话题为单元编排的,文体特征不鲜明。而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往往有一种题型是考查文本的文体特征,而且作文要求文体特征必须要鲜明,忌“四不像”。为此,要将五册书中的重点篇目,按文体重新归类划分,将同一种文体的课文集中在一起复习,这样不同文体阅读的重点就突出了,便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不同题型的答题思路,也便于学生写作时借鉴教材写法。
2.深挖教材基础知识,渗透高考考点
课本复习可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设计成练习题的形式加以整合。如现代文的基础知识整合,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一、字音辨识。这部分又分为单音字、多音字辨识,主要是填空的形式。二、字形辨认。主要是形似字,也以填空的形式设计。三、词语辨析。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双音节近义词的辨析,这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练习题中要再现教材里的原句。四、熟语积累。主要将教材中的成语、俗语、格言、谚语等整理出来,然后让学生强化记忆。
文言文语基的整合,主要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名句名段等模块,也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再现给学生的。
另外,还要注意语基的拓展延伸,如复习《季氏将伐颛臾》,可以把《论语》中的重点名句汇集编印成讲义,让学生全面掌握孔子的“仁政”思想;复习《沁园春.长沙》可整理了诗词中的名句名篇,这样将名句默写化整为零,分解到平时课本的复习中去,还能通过积累名句为作文添文采,一石三鸟。
3.利用文本,渗透题型,授之以渔
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点,可在课本复习中将这两个专题的题型化整为零,穿插渗透,这样既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能减缓专题复习的压力。可先综合最近几年这两类题的高考常考题型,然后研究出应试技巧与策略,利用教材进行分解训练。
如复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让学生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通过复习《山居秋暝》集中了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通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复习《祝福》了解鉴赏文章题目的技巧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复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赏析的方法、刻画人物的手法;复习《项链》了解伏笔及留白的妙处……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来进行题型渗透,更便于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4.利用教材,读写一体化
首先,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等,不仅内容感染学生,就是作者海伦·凯勒、史铁生本身也是可写“挫折、磨难”话题作文的典型素材,2010的山东卷作文,很多优秀作文就写到了海伦·凯勒和史铁生。
可要求学生摘抄教材中的佳句妙语,积累写作素材,甚至写读后感。
其次,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某些语段,让其仿写,锤炼自己的写作语言。
1.还原式解读及其指导
阅读文学作品时,常常遇到一些透着哲理的含蓄性语言,这类语言(确切地说是这类语言所表现的理念)一般是作者从某一类的生活事物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它也就必然对这一类生活事物具有涵概性。对这类语言的阅读笔者认为,在阅读指导中应充分运用还原式解读(即将作者语意的本真含义提炼出来,联系实际进行发散思考)。对透着哲理的含蓄性语言进行还原式解读,既可以使学生理解语意的内涵,也是学生在阅读中的再创作,更是对学生观察力、联想力、逻辑力等思维能力的检验与锤炼。下面举四例供参考。
1.1学生在读到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句子“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时,笔者针对中学生的经验特点,引导他们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去进行理解。先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把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的表现和事例呢?然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考,举例并分析。比如:把课间铃声改为课间音乐,把楼道走廊设计成文化长廊,在日记本的空白处画上插图或贴上照片,在做饭炒菜时,吹着口哨或哼着小曲……可以说艺术充满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艺术化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生活情趣。
1.2学生在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摘录了下面的句子:“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含意深刻,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或周边的人曾经有过多少不幸的遭遇,这在母亲那里又是如何加倍的?在读后感中有学生写道;或许你牙痛难忍,而母亲恨不能疼痛的是自己;或许是你一次擦肩而过的车祸让母亲彻夜难眠;或许你对自己的手术满不在乎,而母亲那里却常常以泪洗面;或许是女儿不幸的婚姻让母亲一夜愁白了头。无须更多地列述了,当儿女曾经有过多少不幸,在母亲的心底就一定会刻下多少道痛苦的伤痕。
1.3读汪国真的散文诗《雨的随想》时,有这么一段诗句:“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下雨便难忘。雨中有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气氛,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漂泊成一种灾难。”学生对这段诗句的含意有些迷茫,我们不妨作出如下引导:这应该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提炼、浓缩和总结,那么我们又有多少关于雨的故事呢?是列车的影子在雨中从你的视线里慢慢消失吗?是你伫立窗前听着单调的雨声而你心中一遍茫然吗?是春日郊游时的杏花雨让你半路躲进一个瓜棚而巧遇一位知己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雨的故事和经历,不必劳神苦思,有关雨的故事定会纷至沓来。这样通过对学生进行解读引导,引发学生思索,使学生进入诗的境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4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句,引导学生试想,我们有没有悔之以晚的事情?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句,引导学生试想我们又有多少赏心乐事不复返,物是人非令人叹呢?
总之,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及其摘记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捕捉那些颇含深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还原式解读训练,激起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达到锻炼写作能力的目的。
2.唤情式类比及其指导
我们知道,在文学作品中有些语言述写的是生活中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生活情景,它蕴着某种生活哲理,或者说它能引发起读者的哲理性思考。所以在阅读时会唤起我们对同类事物的记忆或感怀。此时借机对这些可能联想起的相关生活事物给以梳理,便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再思考,是素材积累的良好方式,也是写作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因为写作过程尤其文学创作的实质是生活事物对写作主体的唤情过程。因此,我们提倡运用唤情式类比去展开课外阅读。
那么,什么是唤情式类比?怎样运用唤情式类比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从下面四个案例中,可见一斑。
2.1在阅读台湾殷颖的《昙花的启示》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下午,当我在注视它的时候,发现包在外面的那几片棕色的花瓣已经倒卷,里面是雪白的嫩瓣已微微开启,根据经验,这是含苞待放的时刻了,家人立刻紧张起来……静静地将这盆昙花摆在桌子上,在唱片机上放上柴科夫斯基的忧郁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然后泡上一杯苦茗,静候它的绽放。”作者为了欣赏昙花一现的胜景,先是将盆摆在桌子上,然后又放开音乐,泡了苦茗,静候幸福时刻的到来。这是人们享受幸福的方式,为郑重迎接幸福时刻的到来,事先做好各种准备,以尽情地享受那一刻的幸福。那么,怎样来指导学生进行解读呢?比如,引导学生讨论下列事例:为穿一件新衣服,你可能要做一次洗浴和理发;为尽情地与家人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你可能早早地把瓜果饮品放到了茶几上,甚至把电话铃声调到最低,以免中途影响观看的效果;有的新娘,为了迎接新婚时刻的到来,前一晚上设计好发型,为保持其完美竟坐等一宿;如此等等,可见幸福对人有着多大的诱惑力。这样,通过现实实例的发散类比,让学生从根本上去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达到解读目的。
2.2读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用伤愁的情感唤起学生思索:你自己有多少“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的经历和感受呢?是扬花飞舞的情景引起你少年之心的骚动吗?是卖豆腐的喧叫声唤起你对少儿时吃豆腐的幸福吗?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唤起你醒悟父母的殷切期望吗?
2.3在阅读赵师秀《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句时,可采用类比引导,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有约等人人不来的经验?有没有有约不能履约被人久等的焦灼?这样通过类比联想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前提。
2.4读张籍的《秋思》,其中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句,笔者从现实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否想到亲人为你送行时嘱语不尽、含泪告别的情景?是否见过儿女要远行,父母语重心长、依依不舍的分别场面?这些现实场景定能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从以上四个案例可知,唤情式类比,实质上就是对作品中写作主体的唤情过程进行现实类比,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含义得以真正的理解,并产生积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