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7: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规划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乡规划;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67-02
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正处转型阶段城乡规划指明了改革方向,新版《城乡规划法》颁布更是为我国未来城乡规划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培养城乡规划专门人才的学校,应关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
经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学校近200所,有的一座城市有五六所(吴志强)。而社会又反映缺乏应用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既有学历又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师。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在面临的新形势下,应依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办出特色。
一、学生入学情况分析
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录取批次在二本;它们一般是在原师专或建设学校基础上创办的,文理兼招,起点较低, 表1 学生入学成绩调查
从专科或中专升入本科时间不长。需做好新生入学调查等工作,了解学生素质、学生的长处与欠缺所在、学习需求、就业思想等,以便有针对性进行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找准定位。
(一)入学成绩分析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自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如江苏、浙江、山西、新疆、青海、甘肃、北京、山东、湖南、广西、安徽等地,以湖北省为多。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总的来看,学生基础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差的,绝大部分新生入学成绩刚好达到分数线或仅超过几分。以某级学生入学成绩为例(见表1),就湖北生员来讲,超过10分以上的有9人,10分以下的为24人,其中5分以下的为20人,超过1分的5人,刚好在线上的有4人。
(二)入学思想调查
从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进校时甚至一二年后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都了解得很少。他们不知道城乡规划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到哪里就业。笔者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本专业,回答说是因为城乡规划名字好听或是他们父母的决定。
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
(一)教师情况
表2 专业教学主要课程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现有教师8人,其中具研究生学历的3人。师资力量少,没有形成各研究方向有机配合的团队力量,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很重,少有时间从事理论研究;教师实践工程项目少,只有新农村的一些小规划项目。
(二)课程安排情况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的管理、设计、研究工作,并具有参加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现有课程安排状况为:学位课程有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其他主要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美术实习、城市认识实习、规划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社会综合调查)、专业实习(建筑实习、居住区规划调查、交通调查)、毕业设计等。总计公共必修课18门、专业基础课18门、专业主干12门、集中综合实践7门、专业选修课20门、跨专业选修课5门,见表2。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课程多,自习时间少。
三、面向社会和学生实际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改革
课程的教师安排上,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少这一具体情况,让每位教师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教学课程相对固定,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要相互配套,相对固定同一个或同一组教师教学。可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园林绿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工程管线规划等几个方向。城市设计组可教城市社会学、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城市总体规划组可教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课程;城市详细规划组可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建筑概论、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依工科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学方式探索改革,如现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
(二)课程纵向安排上的改革
某院现有专业课程安排上,前2—3年时间基本上是建筑学课程。学生在城乡规划专业学习2—3年后对城乡规划专业还是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建筑学方面知识,造成诸多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改革方向一: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前2年的课程拉通,第3年再分专业;改革方向二:(1)规划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可适当往前安排,如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经济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规划原理等。
(2)有些课程可合并,如:城乡规划初步与城乡规划原理等;建筑学方面课程有些可适当压缩学时,如:美术等,有些可取消,如:中外建筑史等。(3)理论课必安排在实践课之前,如: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实践课应安排在所有理论课教完之后,学生毕业实习之前,即第七或第八期。
表3 专业教学主要课程改革
(三)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严峻,与重点大学相比,像笔者所在这样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具劣势。所以,应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就业市场动态,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和单位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快速时期,有大量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各规划院已进行了面向社会的市场化改造。应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帮助引导毕业生就业于各层次规划院、建筑设计院从事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支持毕业生去县级及乡镇级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从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因此,教学改革实行“大平台、小方向”,在注重对学生理论、公共知识构建的同时,应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更宽就业面。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等理论课的课时应加大;城市地理学及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应作为学位课程教学(表3)。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工科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就是个强调实践环节的专业,而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要在就业市场找准、找好就业岗位,更应强化自己动手能力,应以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知识素质和结构来安排本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加大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量,而不是减少课时量。其次,配备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再次,教学方式可多样化,比如:可积极与城乡规划院所联系,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方式,与他们联合;亦可积极与实践单位、部门进行人员交流,引入实践专家来校讲课;可联系一些小工程项目让学生完成等。
对于学生实习环节,现有各种项目较多,有美术、城市认识(一、二)、社会综合调查、规划设计、毕业实习等。我认为,根据绝大多数学生家庭不宽裕及学院经费紧张的具体情况,应讲求实效,合并相关实习环节。
(五)充分发挥学院已有优势
充分、现实地分析某院城市专业教学与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将优势基础做大做坚实,转化为市场,并积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将这种优势发展成垄断优势。
某院本专业前身是建设部南方村镇建设学校,为各地基层培养大量技术力量。重点学校毕业生瞄准的是大中城市,而广大县级、镇级规划建设部门需要大量的规划建设设计和管理人才,应充分发挥学院的历史、资源优势,建设实践平台,瞄准小城镇,培养大量针对性人才。课程教学上,可安排一些针对性课程,如小城镇发展战略、小城镇规划等。
Study o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ordinary colleges
HONG Guang-rong
(City construction school,Xiaogan college,Xiaogan 432000,China)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不断深入,城乡规划执法活动面临法律困境,我们应当从执法的主体制度、执法事权的合理分配、法律冲突的协调和法律缺位的弥补、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的程序保障等方面对有关城乡规划执法的法律法规予以完善。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执法;法律保障;公平高效
一、城乡规划执法的概念
城乡规划执法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城乡规划执法活动是特定的城乡规划执法部门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程序将城乡规划运用具体实施,并监督检查规划实践的合法性的实施,以保障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活动。具有特定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城乡规划行政检查、城乡规划行政处罚、城乡规划行政处分构成了我国城乡规划的执法活动的基本内容。城乡规划执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比例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二、我国规划行政执法中的法律困境
1、基于执法主体视角的法律困境
(1)执法主体不明,事权分配不合理。规划主管部门设置各地表现不同,有的为行政机关,有的为事业单位等,在执法力度和执法效力、强度上各有不同。另外,乡、镇人民政府事权分配不合理,有责无权的情形严重。
(2)执法依据冲突、缺失,由于各级政府的利益趋求,制定的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对于地方的空间规划也缺乏法律支撑,给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法律责任设置不合理,有的责任设置缺乏过罚相当原则,导致执法的不公平。
2、基于利害关系人视角的法律困境
规划执法的利害关系人是指权利和义务受到规划执法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既包括行政相对人也包括受到行政行为间接影响的主体。我国法律已经注意到利害关系人在规划实施的重要意义,规划执法势必也与规划利害关系人息息相关,但对于利害关系人参与规划执法仍然缺乏实体法的支撑和程序法的保障。
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执法有关法律制度完善
1、完善执法主体制度,合理分配事权
首先,完善纵向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设置,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促进横向规划管理部门的统一。如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城乡规划执法部门的行政机关主体资格,从国家的层面开始统一设立规划执法部门,建立省-市-县-乡镇的统一管理体系,并对规划管理部门统一命名,明确其执法人员为国家公务员,履行行政职责,并选拔具有规划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进入规划管理和执法部门,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合理分配乡镇规划部门的事权,将监督、处罚等事权下放,使处于基层,与群众联系更为紧密的乡镇部门真正发挥作用,在分配乡镇其他规划职权的同时更应当赋予相应的监督权和处罚权。
2、完善执法依据,避免法律冲突与缺位
首先,基于现有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现状,完善相应的制度,以统一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避免法律法规之间的互相冲突和法律缺位现象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我们应当建立以该法作为主干法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加强规划主干法及其辅助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次,细化相关的法律责任,体现实质公平。既让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与责任承担相适应,也限制了规划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成为规划执法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制识的人才进入规划管理和执法部,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3、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体现实质公平
城乡规划法律责任是城乡规划法律主体违法法律的义务,有专门的机关依法追究或由其主动承担的否定性后果,要实现法律规则的效率,就必须让违法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所有的成本,只有这样,行为人才不会选择“蚀本”的违法建设行为,规划执法同样如此,我们应当在《城乡规划法》的基础上,细化相关的法律责任,一方面让责任追究更具有 可操作性,体现了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与责任承担相适应,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规划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免行政相对人权利遭受损害。对于超出合法权力或权利范围的行为和违反正当程序的行为,要予以处罚,即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生态;城市;乡村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迅速改变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的中心是城市,但是如今也蔓延到乡村中来。2007年末国家出台了以“城乡统筹规划”为特色的《城乡规划法》,政府也注重治理城乡发展的生态环境。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现代城乡规划要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从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控制。坚持城市和乡镇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进行规划,构成一个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1 什么是生态型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按照城乡的性质、规模和条件,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各要素的布置,为城乡建设的各方面制定措施。统筹城乡的和谐发展,就要将乡村地区的建设活动尽可能纳入到规划管理的范围内,加强编制相关规划或建设指引,引导合理建设布局,抑制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转移,另外要加强城市和城市边缘的规划和改造。生态城乡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区。
2 如何进行生态型城乡规划
2.1 树立生态城乡规划的理念
合理的城乡规划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树立生态理念,在生态的视角下进行城乡规划。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我们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治理城乡污染。这样以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目标,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平衡发展模式。
2.2 建设政治文明
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必须以政治文明为前提。没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有体现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如今我国的城乡规划还是在行政的主导下进行的,社会各阶层利益和意愿往往并没有在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要在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程序,并合理、有效地协调社会各阶层的意愿和利益,使其能更加透明,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城市政府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例如改变以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引入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为地方政府执政提供更明晰的指导方针,逐步建立有利于营造城市良性合理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治理模式,丰富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和激励手段,为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变发展型政府为监管型政府,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其次,社会公众要参与到城乡规划中来,探索实现城市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推行信息公开,使得城乡规划更能体现公众参与的性质,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最后,各个部门要加强联系,在城乡规划中加强部门协作,发挥和增强人大与政协对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实现科学决策。可以实施环境效益评价体系,对于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生态的问题要进行相关的对策和措施研究,并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2.3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城市是大多数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创造生态文明的集中地。既然城市污染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中心,那么生态型的城乡规划也必然以城市为中心来规划。
2.3.1 树立生态意识
城市空间结构应与区域生态环境支持系统有较高的协调程度,首先加强对“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等课题的研究,引导企业及市民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然后在这种生态意识下对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价,分析影响环境的因素,规划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污染环境的因素存在,特别是在注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忽视乡村的环境污染,因此要特别进行控制。
2.3.2 以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保证城乡的生态规划
第一,我们要进行绿地发展规划,科学决策绿地面积并监控绿地实施面积。加强绿化建设,是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因为绿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好的绿地设计、营建及管理,在提高其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在生态规划中要因地制宜的种植绿色植物,提高城乡的绿化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还要完善景观结构,改善城乡的风貌,并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的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同时结合农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借鉴国内外湿地修复技术的成功经验,规划好绿地的修复治理工作;第二,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构建水健康循环体系、建立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海水开发利用体系、建立生态水系建设体系,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第三,在城市发规划设计中要以节能减排为目的以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乡规划要采用主动式太阳能设计,优化建筑能源利用体系,建设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2.3.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具有生态功能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不能离开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之一。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应自觉增加其生态功能,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优化交通方式和构成。实现以步行、非机动车为主导,并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的绿色交通方式结构。构建“高密度、窄街道”的城市道路网络和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创造宜人的交通环境。以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式严峻,因此城市、乡村规划要与生态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强土地的利用与管理,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整体协调、共同发展的共生结构,抓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轴,以生态的要求推动生活中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长效发展发展,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沈池明. 浅谈城乡规划管理的探索思考[J]. 科技资讯 2009
[2]钟炼亮.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措施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3]王爱兰. 借鉴国际模式 建设生态城市[J]. 新视野 2009
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安排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创建于1956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培养其深厚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能够埋头研究历史数据,耐心观测和搜集新数据。因此,考生在报考前要慎重考虑,切忌随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学生未来的就业大都是从事与地震相关的工作,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窄,也致使该专业拥有比较高的深造率。除了继续深造之外,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部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通讯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看到地质工程专业,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要去找矿藏、石油,跟石头打交道。实际上,地质工程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专业着眼点在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比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课程为: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学及第四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岩土工程勘察、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如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名列“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的榜首。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属于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城乡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涵盖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等。
由于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报考之前,考生还需要留意其开设院校是否有体检要求。如长安大学明确提出该专业色盲、一眼矫正视力大于800度者慎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单位、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门。考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测绘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测绘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他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地球化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本文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城市规划改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进展;展望
1.引言
在经济体制快速转变的进程中,城市急剧扩张,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已经不能满足急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能不健全、缺乏协调能力、权威性不强等很多问题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有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进行变革,建立新的体制。
2.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内涵
城市规划管理从广义上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有关工作的管理。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是由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分工的确定和管理机制的运用等综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体系。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规划职能是否能起到龙头作用,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保障之一。
3.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社会极速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显露出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不健全。管理职能缺乏,机构设置混乱。城市规划管理没有达到应有的覆盖面。规划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工作的需要。
(2)政府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在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上级规划部门对下级规划部门的监督权限有限,对于事前、事后的监督职能缺位。导致对违章建筑的查处难以有效的进行监督,互相职能不清,管理权限纷争,干扰了正常的规划管理体制。
(3)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在长期的城市规划中,规划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的决策者,容易忽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会有公众不了解城市规划的情况出现,同时又为个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城市规划监督目前仅限于规划行政部门内部监督,没有公众参与的,效果不佳。同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很多地方的公众还不了解规划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着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4)规划管理法制化进程滞后。目前的《城市规划法》缺乏有力的司法解释,严重的感染力规划管理秩序。《城市规划法》明确的赋予了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很多权利,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等各种原因,规划部门的各项权利被削弱,甚至有地方搞封闭规划。规划失控,土地浪费,损害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4.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展望
针对以上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以下改革对策:
(1)建立健全政府职能。以统一管理为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从思想上统一起来,完善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制度,同时要为人才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使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同时也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水平。建立教育培训制度,使各级规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规划意识和管理人员的执法水平。
(2)理顺管理权限,加强政府监督职能。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法》中规定的权限,加强规划部门的执法队伍的建设。强有力的惩治措施和完善的执法网络确保规划有效的实施。同时,建立透明的规划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管理流程,缩短规划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效能。
(3)加强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政府应该注重市场调节,将部分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下放给公众,使社会成员能够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对重大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前公示,审批后也要公示。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宣传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使他们了解城市规划,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他们参与的体制和途径,通过市长热线、规划展示等方式,使公众可以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监督中去。同时要体现“平等监督”,使有着不同规划需求的公众都可以参与,不局限于职业、年龄等,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本着人人平等的思想,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完善的设施。
(4)建立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城市规划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法办事。加强规划管理方面的立法,对于城市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城市规划问题,要有法可依,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规划,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也要依法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建立城市法庭、行政诉讼和仲裁的记过,主要审理城市建设相关的案件。使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法定性。
5.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收到的冲击不可避免,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进行可行性的改革,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我国要借鉴他国以及以往的经验,合理的有序的对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城市的良好管治。
参考文献:
[1]马珂.基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2]温宗勇.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之管见[J].北京规划建设,2002,(3)
[3]]姚凯.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革新――基于上海城市发展进程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演进[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
[4]谢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能的转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
[5]李静,阎伟.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发展机制 城镇化 评价
1 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的构建,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城乡稳定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形成,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对于加快经济转型,增强市场活力意义重大。而莱芜市委、市政府在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并重的基础上,积极推出了双轮驱动战略计划,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镇为重点,统筹兼顾,高效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打造精品城市和宜居城市。另外,莱芜市委、市政府充分抓住莱芜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这一机遇,合理规划和调整城乡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居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但总体来看,目前莱芜市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中小城镇建设认识不足,领导机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莱芜市在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上存在认识不足问题,城镇建设规划不科学,缺乏高效有力的管理手段,管理经验不足,这严重制约了中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建设。另外,莱芜市在对中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中存在建设思路开放性程度低、缺乏长远规划、领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整体协调性较差。
1.2 城镇发展平衡制度建设不到位,城镇化水平低
目前,莱芜市乡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地区差异显著,层次较高、功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的中心乡镇数量有限,多数乡镇仍处于综合实力较低水平。同时,受历史发展差异、交通状况、产业发展集群以及区位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莱芜市城镇化建设缺乏持续稳定动力,城乡发展平衡制度建设不到位,城镇化水平低。
1.3 城镇化建设管理落后,城镇功能不健全
城镇化建设管理落后也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较低,服务质量较差。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规模发展过程中,市政部门忽视了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规划方案设计不合理,缺乏地区特色。另外,管理人才不足与市场发展不成熟也是影响莱芜市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1.4 融投资机制不完善,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节奏
对中小城镇而言,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融资渠道窄、融资难度大、融资机制不健全是其主要表现。总体来看,目前虽然全市已初步确立起一整套融投资机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筹资手段单一、融投资手续繁琐、融资覆盖率较低等,无法适应当前莱芜市城镇化发展的节奏,发展水平低。
2 解决问题的研究对策
2.1 农村产权制度 只有建立了清晰明确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发展腾挪空间,农民才能放开手去创业,放开手去进城。国内相关改革经验已经证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是真正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
2.2 产业发展政策 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脱离产业绝对是无水之鱼,所以必须把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作为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的重点,矢志不渝地坚持产业带动功能。要做好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扶持;推进产业招商。
2.3 财税与金融机制 统筹城乡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力度;推行城乡双向交流互动的税收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社会事业与社会管理政策稳步推进。
2.4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同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规划的体制机制,将城镇和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统筹规划,有效破除城乡二元制壁垒,加速城乡间要素资源流动,协调城乡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3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莱芜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致力于城镇化建设,利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这一契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提升其城镇化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其城乡一体化服务机制,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为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导向,值得各地区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吕保利.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
[2]芦江,陆飞.浙江实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的研究――基于奉化“三保合一”模式的调查[J].特区经济,2011(05).
[3]徐勃.珠三角城乡一体化的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0(08).
[4]朱春梅.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的构建[J].特区经济,2007(08).
关键词:工程制图;空间思维;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1、2014年吉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专项,(编号:2014JSUKG21);2015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2、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吉首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2015JSUJGA03)
工程制图课程是吉首大学规划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该课程的专业有园林、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进一步强化空间思维与构建能力的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实训内容、实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旨在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规划设计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工程制图课程特点
1.1教学内容多,实践性强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表示空间几何要素和空间形体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是研究用投影法,并根据制图标准和规定画法及工程技术知识来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包括图示方法、图解方法、专业图纸的绘制与阅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部分内容都配有大量的实训练习。
1.2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
工程制图学科的思维特征是不断地完成“空间平面”、“平面空间”的动态思维转换的过程,并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地画图和读图达到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建立了空间思维,再“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进行反复研究和思考,才是学好工程制图课程的最有效方法。
2存在的问题
2.1实训内容多,课时少,实训效果不理想
土木工程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只安排了30个学时的实训课时,在制图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章节的大作业只有4学时的实训课时,学生不可能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作业,因此导致了学生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这样就造成了老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学生画的图不合要求,经常需要反功,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2实训内容设置欠合理,重点不突出
在课时安排上,画法几何部分用大量的课时讲授图解问题,这部分内容难度大,习题多,经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工程图的联系不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解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实践基础,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另外实训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不紧密,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基础不扎实的问题。
2.3实训教学方法陈旧,达不到预期目标
工程制图的教学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基本上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布置习题集上的习题,再对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呆板,没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3改革方法
3.1结合专业教学重点,调整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工程制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投影法的理论做指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图,因此投影理论是制图课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制图教学的根本,应强化这部分教学。因此在调整教学课时的时候,一是考虑画法几何部分增加图示方法的讲授和实训课时,对图解方法课时进行压缩;二是增加专业制图实训练习课时,结合专业教学重点,引入专业图纸进行教学与实训。
3.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时,采用先播放小视频再进行现场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空间思维。在讲授截交线和相贯线时,利用实体模型和solidworks制作三维模型进行教学,在形体的表达方法部分,对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处理方法进行视频演示,在建筑施工图章节,先播放建筑外形及内部Y构的视频,再对照着轴测图讲解施工图。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将复杂的空间问题直观地展现出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改善。
3.3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制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必须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传统教学方法是采用的一幢虚拟的建筑,一套虚拟的图纸为案例进行讲授,布置的作业也是习题集上的一套图纸的抄绘,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鉴于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以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大楼为例进行讲授,可以到实地现场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实施效果
通过在工程制图课程中采取以上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优秀,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一个转变;三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从期末考试结果来看,三视图和轴测图的作图题目失分很少;四是学生绘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徒手绘制草图,也能够用作图工具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图样。
5结语
摘要:以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内涵与意义为基点,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需要遵循的原则,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佐证,系统阐述了学校在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实践
作者简介:朱仁良,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13-03
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作为其重要组成要素,从不同程度在各层次的高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就高职院校来说,也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但因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或者行业性,使得“依托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经济发展”来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力服务支持,成为高职办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意义
做好学校的三产科技服务,对促进高职院校这一特殊高校群体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与产学研的融合之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聚学校的优秀师资、硬件设备等资源投入到相应的科技服务中去,是保证每一项科技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可凭借其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既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中先进的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又可及时关注与把控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与调整,是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场检验并以一定优势占据市场份额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二)有利于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三产科技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形成相关优势专业领域、研究场所和人才队伍,发挥高职院校中这部分力量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升学校在区域内或相关行业内的影响力,形成竞争优势;又可以有效地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这可提升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力量,这又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三)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关系网络”等存在相互交叉的地方。[1]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集聚广泛社会关系的网络,而三产又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又得有自己的交际圈。因此,充分发挥三产科技服务的桥梁作用,借助其便捷的市场通道、信息交流优势,不断增强学校与企业、同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社会资本。
二、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仅成为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科技服务行业、高职院校自身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三产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可能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又可能成为学校品牌特色的设计者与代言者。要承担好这些角色,必须要遵循适应性原则。[2]
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办的三产自然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其所开展的服务、生产的产品等都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一直以自身的城乡规划为特色,以建设专业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本地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为企业输送了众多城镇规划、建筑设计、设备专业等各类人才。
2.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发展,开设相关的三产,也是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3]三产中涉及到的人员、设备、信息等都应与相应的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院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紧密依托建设行业,每年为本市甚至是本省在这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与服务作用。
3.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三产的运行既是依托学校又是服务学校的载体。因此,在开展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适应,尽可能地将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用得着、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二)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亦即可行、实用、便于执行。于高职院校的三产而言,不管是承担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创造,还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服务工作,最终都要流向市场进行检验,学院三产积极秉承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城镇规划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编制的各项规划在城乡、村镇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适度超前原则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根据产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要树立适度超前的意识,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运用等。[4]例如,建设行业中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接面向消费群体的三产必须要及时、合理地加以运用,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成效尽早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学院率先引入绿色理念,全面运用于到新校区的建设,目前学院已成为江苏省首家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基地;同时,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设计院联合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三、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三产科技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般而言,科技服务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是从创新到生产力的转变,其间既有意识层面(服务意识),又有技术层面(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针对多种层面,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5]学院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及发展实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三产科技服务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三产的发展概况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目前的三产包括以下三类: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其中设计院为学校下属国有全资设计单位,目前已升级成为国家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设计院,主要经营城乡规划编制、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项目管理和技术与管理服务等业务。
规划院主要经营城市及村镇规划、景观设计等业务;咨询公司主要经营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投标等业务。
(二)具体的服务路径
1.专业产业紧密对接,产教学融合。通过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设计人员参与教学以及轮岗挂职锻炼等渠道,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保证所设专业水平位于行业领先。在镇村建设方面,学院抓住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学院教师、学生和设计院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多个省市级优秀项目。在开展与企业联合办学之际也惠及了下属三产,三产企业先后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生产、科研、教学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生产和调研项目中,合作企业就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以实物、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展出,充分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同时,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定期到学校、三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和三产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引领。详情见表1所示。
三产名称具备资质对接专业
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城市规划乙级资质、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镇规划、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
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城市交通运输等
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
2.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城乡建设服务。学校以“面向小城镇建设领域、健全完善设计门类、服务江苏省广大农村”为发展方向,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在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工程造价咨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专业技术与人才的优势,为城市、村镇建设提供设计服务,并由此形成学院“真题真做”的规划实践教学模式,对产教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阜宁县东益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规划设计中,规划院邀请了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亲自参与规划设计,把握城乡统筹的技术要点,结合当地实地情况,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很好的服务了当地城乡统筹发展。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常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3.以“校企”为平台,攻关专业难题。学校通过规划院与专业类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学习,为一些专业难题进行重点解决。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学校环境系、设计院和金梓环境科技在污水生态处理方便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农村污水处理课题组,对各种情形进行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景观水体治理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研究产品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部分项目作为国家及地区环保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另外,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通过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4.依托学科优势,助推镇村规划建设。自省建校创建城镇规划专业以来,在村镇领域不断研究前行,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目前已涉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绿地系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镇村类各方面规划,全面指导城市、乡镇各方面建设。目前,学院与两省八市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规划项目曾多次荣获省、市镇村类奖项,仅规划院设计项目的产值就高达1000多万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定位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角色,提高三产的科技服务水平,增添科技服务特色既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霍刚.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7):30-33.
[2]方美君.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1-13.
[3]齐正学,云娜.着“研”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9-61.
[4]祝木伟.高职院校科技园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40-42.
【关键词】城乡生态系统;安泽;可持续
1 引言:
城乡生态系统是构成并支持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城乡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中国人工环境的急剧膨胀正逐渐侵蚀着城乡环境中的绿色和自然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由经济主导的局面了,而是特别重视城乡生态的建设,即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协调,保持城乡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城乡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地建设理论也应有新的发展。但现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只能反映科学性却无法真正体现生态系统本身应具有的艺术和人文特性。
本文通过对安泽城乡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发掘如何运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来调节城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本要素间的协调关系,并通过尊重和保证城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找出塑造高文化品味的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的方法。以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创造出和谐的城乡生态系统,希望对城乡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乡生态系统是以城乡中生活的人为主体,以城乡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并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复杂人类生态系统。
城乡生态系统不能仅给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生产场所、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等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乡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无能耗地调节城乡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调节城乡区域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乡生态系统的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的。
但是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又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城乡生态系统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其必然会成为影响城乡风貌的重要因素和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凝结着时代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要素的城乡生态系统,也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城乡生态系统的发展应与城市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乡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创造城市人文景观,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值得我们重视。
3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资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的南中部、临汾市的东部,太岳山脉东南麓。东与屯留县、长子县为邻,南与沁水县接壤,西与浮山县、古县交界,北与沁源县毗连。全县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1967平方公里。
安泽建国以来,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有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2.6%。尤其是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年均增加造林面积约6万亩,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进而在“十五”期间有林地面积从136万亩增加到153万亩,增加了17万亩。全县人均林木蓄积量41立方木。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庞大的绿色屏障涵养了水源,形成独特的“安泽小气候”。2001年6月,安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确立了安泽县领先的生态地位。
安泽县县城位于县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偏西,近年来安泽县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县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也是安泽县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绩很大,如大量建设了城市交通绿化和防护绿化,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安泽县通过近几十年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绿地建设政策,城乡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与目前国内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安泽县现状绿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不明确使得生态系统的规划方向不明晰,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缺乏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城城市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多样化功能认识不足,不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地景观缺少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从性能来看,安泽县城因为城市较小,绿地的功能比较综合。现有四块绿地的功能性不强,除了文体广场绿地面积较大以外,其它几块绿地功能单一,面积不大,难以构成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在河流和过境公路的旁边,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尤其是309国道以北的居民,北部区片没有合适到达的公共活动的场地。安泽县城由城市公园及各类绿化廊道构成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体系没有形成。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缺乏分级,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廊道连通,布局孤立。
由此可见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绿化投入大,而生态系统收效微,
4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探索
根据安泽县的城市性质和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安泽县城区生态系统的目标和构想定位为: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突出城市特点,使安泽县的绿化与现代化都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使安泽县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上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以保护和突出。
4.1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城乡特色景观。笔者认为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措施:
4.1.1 环境的保护
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 加大保护力度, 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 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 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4.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对土地承包者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 应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4.1.4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搞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科技,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减少樵采对林木植被的破坏。
4.1.5 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域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它人为破坏活动。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4.2 城乡生态系统与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
通过利用城市的山水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构筑安居和发展的山水型园林城市。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安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
4.2.1 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的布局应满足市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县级公园,步行15分钟到达大型公园或生态绿地的原则。规划公园绿地按“片区级”划分, 规划6处片区级公园绿地,其中5处为新增公园绿地,主要布置在生活功能主轴线泽明路上,片区级公园绿地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4.2.2 组团绿地
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应在县城中建立组团绿地,做到基本覆盖泥土。应充分利用零散用地种植花木,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组团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部分河道两侧以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积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团绿化,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
4.2.3 防护绿地
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城市过境道路两侧设置宽度30-50米的隔离绿带;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周围、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及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一定宽度(10-20米)的隔离绿带。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共计48.85公顷。
4.2.4 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在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10-50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建设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4.2.5 住区公共绿地
在县城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绿化用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人均2平方米(其用地面积计入居住用地之中)。
4.3 安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3.1 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及特征
基本要素
(1)山:县城位于山谷之中,东西两侧为连绵的山丘。西侧山峰雄伟浑厚,东侧山峰险峻挺拔;山丘遍布绿化,呈墨绿色;山形与山色是县城景观最重要的背景。
(2)水:沁河从县城东部沿山脚而过,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河中有树,各种植被十分茂盛;河床漫滩,河道蜿蜒曲折;水声淙淙,悦耳动听;树、河、声是安泽县城最有价值的景观特质。
(3)林:县城山上到处长满了松树等树林,郁郁葱葱,为城市景观带来了生机和绿色。
(4)城:城市在河谷中沿河呈带状布局,低多层建筑分区明显。
4.3.2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河谷山城:从地理环境看,安泽县城山丘、河流、城市紧密结合,呈现典型的河谷山城特色,具有较为独特的景观特征。
(2)历史与现代兼容:城区既有以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又有以历史上形成的大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平房区为代表的传统地方建筑景观,新旧共存,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3)传承历史人文:各种建筑符号、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都体现出了山西本土的文化风格,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出独具特色地方人文的特征。
4.3.3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探索:
规划形成以沁河为主要景观廊道,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
(1)“一心”――规划安泽月亮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景观,为安泽县城公共景观中心。
(2)“三轴”――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线:
一是滨河大道,为滨水景观轴线,具有视线开阔、自然景观丰富等特征;二是国道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主要联系通道和主要的城市出入口所在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变化起伏的地形等特征;三是泽明路,为城市重要公共景观主轴线。三条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3)“四区”――五类景观风貌区,包括:
城市公共景观风貌区:为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形成的风貌区;
现代城市居住风貌区:为城市现代化居住社区风貌地段;
传统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市中部、泽明南路东侧的平房区是安泽县城最具规模、最具历史特色、建设条件较好的平方建设区,目前居住环境不佳,但平房区建筑群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传统特色。建议在平房地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挖掘这一地区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风貌区:以荀子公园山体、西山山体以及高壁村北山体为主的县城周边山体,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区域。
(4)“六廊”――六条生态景观廊道,塑造沁河及其他6条支流沿线的生态景观廊道。其中,沁河及其沿岸绿地河谷为县城最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另外以城区内的沁河支流为基础形成的6条生态景观廊道。
(5)“六片”――八片公园绿地。(见表1)
通过这些手段,使市域和市区生态资源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并构成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生态网络,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城乡规划的实体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与乡村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在生态系统地规划中,对文化进行有效利用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从发展旅游、塑造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城乡生态规划应注重寻找有传统文化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模式,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同时,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必须遵循协调共生的原则,使得城乡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在这个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只有当城市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焦胜等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黄向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知识储备;知识需求;研究生;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周建(1989—),男,山东沂水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就当前本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土地整治投资标准经过多年的施行,现在是否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如何产生、怎么发现科学问题、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素养。
关键词:田园城市;城市规划;城乡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3-0109-02
一、规划建设中要统筹城乡发展
在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Ebenezer Howard吸取各地试验的经验和营养,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并于1898年以“明天:一条正真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发表;1902年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霍华德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引起广范共鸣的一点是:“人们不应该流入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了”。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以更为健康和自然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口(Howard,1965)。霍华德的书正是展示了一条实现这种革命性的城-乡一体之路的第一步,这种联姻便是田园城市(Garden City)。
霍华德理论指出:每个城市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块磁铁,每个人是一个铁针。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形成比城市更大的吸引力,以更为健康和自然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口(Howard, 1965)。他用三块磁铁来说明这种情况,即:城市、乡村和城-乡一体。城市和乡村都各有优劣势。霍华德的书正是展示了一条实现这种革命性的城-乡一体之路的第一步,这种联姻便是田园城市(Garden City)。城-乡一体:将城乡联姻形成第三块磁铁,目的是将乡村的优美和城市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一个人口密集的中心,被更大面积的农业区域所包围和限定,使农民能很方便地进入城市市场,而城市居民则能很方便地获得田园之乐。这不是在乡野中的一个镇,更不是一个花园郊区(Garden Suburb),而是一个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体。田园城市是工业时想的和谐模式,也对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过分注重城市发展、忽略和弱化农村发展的路子,从顾全大局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山水园林城市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山水城市中的 “山水”是自然一面,“城市”是社会一面;山水城市讲究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共雅。
二、让农田融入城市,重视农地的作用
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针对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的污染和贫民窟等问题,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使城市溶解在农村中。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这些农田可通过社区居民进行维护,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可使拆迁的费用降到最低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利用。
1.将“都市里的乡村”改变成为农田。
2.推广社区农业化。将社区中无商业价值的废弃土地、住宅前后的空地等改成农用地,可大大提高整个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保留特殊生态安全战略点。
4.保留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
5.保留农副产品供应链上的关键点。
6.与城郊绿化隔离带结合起来。
农田渗入城市,城市溶解于广大的农用地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城市决策者需要从生态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推广社区农业化,保留特殊生态战略点、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关键点和城郊防护林带中的农用地等,使农田漫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城市管理,创新城市收入和运营机制
霍华德不仅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及规划,也对城市的管理进行了探讨。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霍华德关于田园城市的思想在二十世纪被奉为一种可贵的理论探索,当然不完全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它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他对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和社会种种弊病的关注,他使人们认识到完全可以通过另一种模式的探索而建立美好的家园。
四、田园城市理论的局限性
霍华德虽然在书中详细的计算了田园城市的收入和支出的种种详细账目,但是一个社会的良好运作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数字的合理性,还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霍华德提出的“有机分散”理论虽然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弊端而提出的,他的田园城市虽然与外界通过铁路相联系,但是他从产业、经济、税收上都是采用一种内向模式,试图脱离大都市的影响,这似乎与当时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相背离。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其著作的论证中也还有几点让人觉得不现实的地方,首先是他把田园城市从资金到管理都赋予四名“托管人”进行管理,这等于将整个社会的协调运作寄望于个人的道德。其次市民在城市中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这种土地的租用方案固然有利于城市的整体管理,但是这种方式似乎无法给人以必要的安全感。
五、田园城市对未来的发展影响
霍华德的理论因为种种原因在20世纪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这种现象在本世纪中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现代通讯方式的改变,从很大的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通过具体的交通工具。这很可能会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可以各自在家中通过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完成本来需要在一起进行的工作。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型的城市商务中心可能会被各种分散的小工作室所取代,繁忙的高速公路会被同样忙碌的网路交流所代替,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由形态上的模仿而转变成真正实现。
完美的理论建构并不能保证其一定能转变为美好的现实生活,它需要各种条件的成熟,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应该抹杀一个有预见性的理论的伟大,因为今天的不现实可能就会变成明天的现实。
参考文献
[1]L・贝纳沃罗著,薛钟灵,等译.世界城市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关键词] 宅基地整理;农民意愿;江苏省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逐渐走出农村,到城镇、城市里去工作和生活,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导致农村的很多房屋、宅基地被闲置,农村的人均占地面积不断增加。相反,在城镇中,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为了能够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的矛盾,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配置,整治农村宅基地十分必要[1]。在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农民的意愿十分重要,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才能顺利地进行宅基地整治。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实地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宅基地整治中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农民满意度,实现整治顺利推进的策略建议。
1 调研方法
课题组于2014年6~8月在苏州和淮安进行了实地调查,目的是调查两个地区的宅基地整治中农民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主要通过发放已经设计好的问卷以及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来了解相关情况。问卷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的农民个人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关于宅基地整治项目中农民所关注的重点方面的一些问题。调查一共发放了90份,回收90份,其中82份有效,本文中相关数据都来自回收的调查问卷。
2 宅基地整治中农民意愿分析
2.1 对宅基地整治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对于宅基地整治中的一些相关的政策,大多数的农民表示他们并不了解,部分农民对相关的政策有大概的了解,只有极少数的农民非常了解宅基地整治的政策。虽然大多数的农民不了解宅基地整治的政策,但是一半以上参与调查的农民是希望进行宅基地整治的。主要是他们希望宅基地整治后能够搬到别的地方居住从而改善目前的生活环境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拆迁补偿。不希望进行宅基地整治的农民所担心的主要是以后的生活成本会上升,从而增加生活的压力。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不想搬到其他的地方住。
2.2 宅基地整治中补偿因素
在比较“补偿标准”、“补偿面积”、“补偿支付方式”、“补偿的公平性”四个事项的重要性程度后,补偿标准被大部分农民认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补偿的公平性,也有部分农民把补偿面积视为最重要的事项。关于补偿的支付方式,农民普遍觉得不重要。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被拆房屋的补偿标准从600元/平方米~900元/平方米不等,主要是从房屋的类型、结构、建造年限、是否装修等几个方面来评估的,这是使补偿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所在。然而对于这样的评估标准,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认为自己家的补偿总额是偏低的,占了75.61%,只有少数人认为合理,占了20.73%,当然更没有多少人觉得补偿总额是偏高的,这部分人所占比重只有2.44%。
2.3 宅基地整治中安置的关注点
2.3.1 安置方式及选址
在四种安置方式,即“货币安置”、“集中安置”、“就近安置”、“零星安置”中,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希望能集中安置。农村本来就基本是以村落形式聚居的,一个村里的每户人家都或多或少相互之间有一些关系,显然集中安置的方式更适合农民们的要求。不改变原来的生活圈还能换个居住的新环境。当然也有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安置,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环境。
由于农村的土地基本被承包出去,农民的经济来源也不靠农业收入了,主要收入来源是其他的非农业收入,所以在选址上并没有太多农民关注是否离承包地近,是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问题。相反,比较受关注的是安置地址是否方便就业、是否方便子女上学。
2.3.2 安置房问题
当被问及有关于安置房的问题上最关注的方面,最受农民关注的是安置房的产权问题,占37.8%。还比较受关注的是安置房的户型及面积和安置房的建筑质量问题,分别占了29.27%和26.83%。只有部分的农民最关注安置房的楼层问题,仅仅占了6.1%。
2.3.3 安置到城镇后担心的问题
在被问及如果安置到城镇,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将近一半的农民选择的是生活成本的提高。这一点在问及宅基地整治后,生活成本是否上升时已经得到证实,有86.27%的农民表示生活成本上升了。但是有83.33%的农民可以接受生活成本的上升。另外也有人担心生活方式的改变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收入来源的不确定可能会增加经济压力,还担心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会给以后的生活造成困扰。
在采访中还可以看出,在安置到城镇以后,很多农民都希望可以优先获得门面房的使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把他们安置到附近的企业,毕竟有了工作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2.4 宅基地整治项目中农民参与方式
根据我们所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农民对宅基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的过程没有明确的参与方式。将近一半的农民没有具体的途径参与这个项目。也有些村民是集中意见再反馈给村干部的。只有少部分农民参与了村委会定期召开的听证会来发表意见和受到官员定期的走访来发表意见。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出了非常不健全的公共参与机制,农民利益的保障监督机制也十分缺乏。这也导致农民对宅基地整治项目的评分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认为本地宅基地整治项目是不合格的。
3 宅基地整治中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农民的年龄及认知水平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难看出,年龄越大的农民,越是不愿意搬迁,他们安土重迁,不想离开生活里一辈子的地方,也没有精力再去重新安置出一个新的家来[2]。在文化水平上,文化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能更快地接受宅基地整治。受过教育的对宅基地整治的认知程度相对来说较高,也更愿意去了解相关的政策和项目的进展情况。这就便于整治项目工作的展开。
3.2 安置地址的环境
安置地址的环境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农户对搬迁的意愿,从调查的情况就可以看出了,有60%的农民希望愿意搬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所以安置的选址就显得十分重要。选址要比农民现有居住地相对较好的环境、基础设施等,交通也要比之便捷,从而吸引农民自愿的参与宅基地整治,这有利于顺利开展宅基地整治工作。
3.3 家庭经济状况及住房情况
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对宅基地整治的意愿比收入低的家庭来得强烈,因为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也更愿意改善当前的居住环境。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家庭来说,搬迁后的新房的建设所产生的费用和以后生活成本的提高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如果同意搬迁,原有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他们更愿意维持现有的生活状况。
住房情况对农民意愿也产生直接的影响,房屋修建的时间越长,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就越是高。时间久的房屋显得旧,农民对此不满意想要修建条件更好的新房,但是有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修建新的房屋,对于他们来说,宅基地整治就是一个机会,拆掉旧的房屋获得一定的补偿款可以用来修建新的房屋。一般情况下,一个农户的农村的房屋及院子周边土地总共有很大一部分面积的土地,有些人家就住宅面积就很大,十分宽敞。但是如果参与了宅基地整治,新房的面积就大大缩水了。这样农户参与的意愿就降低了。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方式,分析了宅基地整治中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并不了解宅基地整治相关政策,缺乏参与宅基地整治项目的途径;农民比较关心整治中补偿标准与安置方式,普遍认为现行补偿标准偏低,希望能集中安置;影响农民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民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安置地址的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及住房情况,其中家庭经济状况是主要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以下五点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同时政府加强宣传力度,让农民对宅基地整治工作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充分地理解和认识到对宅基地进行合理利用与整治的必要性,也让农民了解到进行整治后会对他们带来的利益。在宣传的基础上加强给整治地区的农民的补贴和赔偿。
第二,在宅基地整治的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坚持自愿原则,坚决杜绝强制性拆迁。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成本,适当的降低拆迁成本并对经济实在困难的农民提供一定的补助。
第三,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农民失去土地带来的损失,也让农民在参与宅基地整治后的经济收入来源有了保障。农民收入的保障更加推动了宅基地整治工作的进行。
第四,建立监督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保证宅基地整治的每个与农民利益相关的环节都合理有效的运行,必要时可以对关键的内容实施硬性规定,为农民利益提供保障[3]。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失去土地就会失去安全感,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就像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从而可以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宅基地整治。
参考文献:
[1]邵子南,陈江龙,叶欠,等.基于农户调查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9):1117-1121.
[2],夏敏.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民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11):1599-1601.
[3]陈美球,马文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