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考试成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导语】
查询方式
2020年北京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月20日起陆续开通,考生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a/)硕士初试成绩查询系统登录后查询成绩,请使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询。
为保证考生隐私,此招生单位已设置登录后才可查询成绩,请使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询。
查询入口
注意:部分院校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开通后,希望考生提前注意,由可能查询的人太多,希望家不用着急,稍等一下。
2020北京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分数线信息:
>>>2020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0研究生考试复试分数线
【导语】
查询方式
2020年海南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月20日起陆续开通,考生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a/)硕士初试成绩查询系统登录后查询成绩,请使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询。
为保证考生隐私,此招生单位已设置登录后才可查询成绩,请使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查询。
查询入口
注意:部分院校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开通后,希望考生提前注意,由可能查询的人太多,希望家不用着急,稍等一下。
2020海南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分数线信息:
>>>2020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0研究生考试复试分数线
【关键词】招生制度 中外 比较 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能否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整个过程的起点,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生质量的好坏。我国在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及在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之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阶段,但是面对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这就造成了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不足之处逐渐的凸显出来。在国际上比如说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着比较完善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具有非常强的研究意义和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对这些国家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和借鉴。
一、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
1.招生目的和任务的比较
国外的研究生制度的共性的特点就是研究生通常重视的只是教育本身,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制度是根据研究生就业的情况来进行招生计划的制定。其次国外的研究生制度主要体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一位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研究生就是本科生的上一级,使用统一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研究生的选拔。
从日本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来讲,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否,取决于高等院校的投资是否加大,政府对于招生计划以及招生规模等问题并不具有强制性。而我国对于研究生的招生则制定严格的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的研究生考试,最后确定研究生招生的最低录取的分数线,研究生招生直接受到政府公共正常的调控。那么通过对于中日两国的研究生招生的对比,从政府的方面来讲,日本对于研究生采用的是间接地态度,而中国采用的是直接的调控。
从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来讲,美国的研究生招生虽然要进行考试,但是美国的考试与中国的入学考试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一般来说美国的理工类学生需要参加GRE考试,商科类的学生需要参加GMAT考试,但是这两者考试都是由美国的民间组织进行命题和考试的,更加注重的是学会说呢过的综合能力的测试。日本的研究生招生也设置了统一的考试,但是考试的内容以及最后的评价都是由学校自主进行决定的。德国、法国的研究生招生都没有设置统一的考试。由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研究生考试具有比较独特的统一性。
2.招生管理体制的比较
美国在研究生的招生中的管理中更加明显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和民间性。美国的研究生考试并不是由政府组织考试,研究生院录取研究生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GRE的考试成绩。管理中的民间性体现在GRE考试是由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专门负责的。其中的专业性体现在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对于大学课程、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都非常熟悉的专业人士。而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都是由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的。
我国在考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之中,学生应对考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死记硬背,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中国出现了大部分的应试型人才,而美国实行的GRE考试更加注重对于能力的考察,这样也能够保证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高效性。
二、对于国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借鉴及我国招生制度改革
1.政府部门要下放权力,转变职能
政府应该借鉴日本以及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使研究生的招生受到政府的间接的管理。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就是高校缺乏自,政府的权利过于集中,从招生计划的审批到报考条件、考试时间、科目、录取分数线等的划定都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的。而招生自是各大高校本来就应该有的权利,当然也是教育遵循的客观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下放权力”实际就是“还权”,就是政府部门将原本就应该属于高校的权利归还给高校,使用各种必须的行政手段等对于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进行宏观的调控而不是直接的管理。
2.扩大复试比例增加复试的重要性
根据国外的研究生招生的经验,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这些国家一般都是实行“免试入学”,唯一的考试就是导师的面试,但是在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制度中,复试相当于虚设的,复试在研究生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考生能否被录取的重点还是在于研究生考试的初试成绩,所以应该适当的扩大我国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比例,增加复试的权重。
笔者认为在扩大复试比例以及加大复试权重的应该从两点入手,分别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生复试的数量,研究生考试的初始成绩不应该作为研究生考试唯一依据,复试也应该最为另外重要的依据,加大复试的比例,使参加复试的学生增多,这样也能够让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权利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复试的成绩,加大复试的权重。研究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只是展示考生知识的,但是复试能够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考察。在复试的过程中考官与考生之间近距离的直观交流与正面接触,能够帮助考官更快速更真实更好的了解考生。所以应该将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成绩的比重增加,尽量的与考生的初试成绩持平,是两种的成绩在研究生考试成绩中能够各占百分之五十。
三、结束语
现代国家的研究生的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竞争实力,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我国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于国内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和借鉴,也提出了对于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新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带来一些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超培,李志国,李大伟.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建设教育,2010.01.15.
[2]李旭,张群,张喜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06.30.
【导语】
宁夏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考生登录宁夏教育考试院网站(nxjyks.cn/website/xxcx/Xxcx_scoreQueryOut.do)首页左侧导航栏“信息查询服务”栏目中“各类考试成绩查询”中,选择“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后输入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考生编号)进行查询。
宁夏医科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2013年研究生考试成绩预计在2月中旬至3月初考生可通过各种途径查询,教育部考试中心预计将于3月25日公布2013年研究生国家线。考生随时关注
2013年考研人数在往年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18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之前公布的相关信息及往年录取数据显示,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仍将保持在50万左右。
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今年的考试竞争难度将有所增加,同时,部分热门院校及热门地区,考研分数线将呈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4所自划线院校中,有近一半集中在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湖北等热门省市,因此,报考以上地区院校的考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将直接导致该地区院校考研竞争加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这次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共有400人报考,其中教育原理专业44人,占总人数的11%;高等教育专业68人,占总人数的17%;教育经济管理专业26人,占总人数的7%;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62人,占总人数的65%。
1.2研究方法
用Excel输入数据,包括每名学生的考号、报考专业、得分等内容,然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2.结果分析
2.1考试结果和总体得分情况
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总分为100分,共有400人参加,得分均为有效成绩。其中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13分,平均分为53分,标准差为12.73。(见表1)
2.2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情况
报考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四个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经整体方差分析后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F值为10.24,P值为0.00。进行不同专业q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要优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成绩,成绩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高等教育学专业学生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不理想,低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成绩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2.3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按分数段比较及优良率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的资格线,该校属于A类地区,单科分数线不能低于50分,因此,选取50分以上分数段的人数作统计,把5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入优良。本次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50分以上者共有256人,占到报考总人数的64.00%,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良率最高,为68.70%。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优良率最低,为47.73%。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优良率分别为50.00%和61.76%。这表明绝大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顺利达线,只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为英语成绩不达线而影响初试成绩的情况。(见表2)
从不同专业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数段来看,整体英语成绩呈现正偏态分布,50~6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为131人,占总数的32.75%,30~40分数段和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比较多,分别占到了20.75%和24.50%,其他分数段成绩的学生较少。上述统计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考生成绩能顺利达线,但成绩较好者比例偏低,70~80分有26人,8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高分,为84分)。另外,根据上表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达不到国家线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6%。这部分人不具有参加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其中有20.75%学生可以考虑调剂到B类地区或者C类地区,但仍有15.25%的学生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这部分考生与向往已久的研究生生活失之交臂。
3.讨论
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的公共课之一,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考研的学生要复习的最重要学科。它的成绩状况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在招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据《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中对大纲的援引内容,考研英语命题已比较成熟。就大纲评价目标里的语言知识而言,2014年考研大纲强调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性结构,强调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词汇的掌握,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的技能而言,大纲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该能够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其中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的3%),还要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或介绍等。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2]总体看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这就要求考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
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可为考研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础,然而,英语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很难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不连贯性。高等学校只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程,而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在大四阶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正规课堂英语教学的学习,打断了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是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偏大。考研英语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所以其难度要保持相对稳定。考研英语大纲是对六级大纲的补充和升华,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和考试的梯度性。它不仅要检查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还要为招生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所以它必定有一部分难题,有意加大难度,拉开考生的距离。[3]
4.建议
关键词:台湾;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多元;自主;公平
一、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初,台湾就设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但当时仅仅是为了满足在台日本人的教育需要,台湾本地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按照当时的规定,台湾人不能攻读文史类专业。1945年之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仅有5人为台湾人,且为医学博士。台湾真正的高等教育始于日本战败之后。1949年,台湾大学开始进行研究生招考工作,共招收5名硕士班学生。20世纪50年代,台湾进入研究生教育的初创阶段。期间,台湾当局先后核准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创办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台湾私立大学研究生教育始办于1961年辅仁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1]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受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台湾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繁荣,并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1991~2001年,台湾硕士生数量增幅达2.25%;2001~2011年,硕士生数量增加绝对值最大,达96862人(见图1)[2]。2012年,设有研究所的院校达到了138所,共有2274个硕士班。[3]
与大陆不同的是,私立高等院校在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某些私立院校的规模和质量甚至比公立院校略胜一筹,如淡江大学位居私立院校第一并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大学之一。虽然台湾公立院校主要承担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任务,但是私立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同样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缓解产业升级与应用型技术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私立院校自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以来,至2011年其研究生人数已达64626人。此外,公、私立院校学生人数比由1961年的61:1增至2011年的1.8:1(见表1)。[4]
近年,台湾在职硕士生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少子化的影响,大学生生源不足导致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锐减;另一方面,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在职青年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逐步提高,更多的在职青年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扩充知识储备和晋升作准备。正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许美德教授1999年在香港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所说:“现今社会,由于科技突破,知识更新,资讯发达,再加上专业化的趋势,各行各业都鼓励员工持续进修,以追求卓越,维持竞争”。
二、招生政策
(一)招生方式
台湾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由各大学自办并自行规定招生考试的科目、内容、时间等,研究生招生名额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5]。研究所招生分为甄试入学和考试入学两种。硕士生的修业年限为1~4年,未在规定修业期限内修满应修课程或未完成学位论文者,需酌情延长修业期限,最高以2年为限。
1.甄试入学
甄试入学旨在发挥大学的招生自。甄试的申请条件由各校自主制订,参加甄试的考生可以由学校推荐(由考生所在的大学向研究所推荐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考生也可以自己提出申请(符合研究所入学资格者可申请符合自己志趣的研究所)。考生的推荐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不只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有些研究所对学士班所修专业课程学分及在校生学业成绩所占班级排名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申请参加甄试的考生需要提交自传、学术论文代表作、参加学术活动的证明、研究报告等能够证明自身学术水平的资料。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教授推荐函(或个人申请)、研究计划、在校成绩、研究成果等,甄选具备特殊才能或符合学校特殊需要的学生。甄试一般于每年11~12月举行。甄选流程包括资料审查(研究计划、学术论文等)、口试和笔试,各部分所占比重由各校拟定。某些校院研究所非常看重考生的研究计划和研究能力,其所占比重甚至超过笔试成绩。
2.考试入学
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硕士生在报名时可以同时填报多个高校的研究所,避免“一试定终身”。一般生(统招硕士生)一般于每年2~4月参加所报考研究所的入学考试,3月份公布成绩;在职人员于每年3月份报名,笔试和口试的时间由各研究所决定。
入学考试的科目由各系所自主设定。考试方式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需进行共同科目(国文、英文)和专业课程科目(最多三科)的考试。国文为必考科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弘扬中华文化。个别院校非常重视书面审查,特别是对在职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某大学地理学系规定在职人员提交的书面审查材料占最终录取权重的30%。有些研究所规定书面审查达到一定分数才能参加笔试。同样,笔试达到一定分数才有资格进行口试。
(二)报考资格
1.一般考生
硕士班的研究生须毕业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大学或独立学院,并取得学士学位,或毕业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国外大学或独立学院,并取得学士学位,或者具有同等学历。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以下两种条件增列为同等学力的选择,以便扩大研究所招生的途径,发展研究生教育:一是公务人员高等考试或一等二等三等考试及格、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或相当等级的特种考试及格的人员,二是取得甲级技术证或相当于甲级单一级技术证且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6]。此举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但学历较低的工作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
部分研究所对学生攻读学士学历时所修课程进行了规定,如政治大学文学系甄试入学规定,考生必须为大学校院学士班本科或相关科系(曾修中国文学课程24学分以上)毕业生。
2.在职考生
在职人员一般进行在职专班的报考,根据系所规定在节假日进行修课。在职生自取得学士学位(或符合大学同等学力资格)起,至注册前,应至少拥有满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并提交工作年限证明书,此年限由报考的研究所高校自行规定。
(三)选拔录取新生的标准
考试科目的计分实行“加重计分”的计分方法,即根据考生某科目的原始分数加权计算该科成绩(权数各校自定),而后并入总分。其他参考标准,比如考试成绩、大学排名、研究计划与成果、学术论文等,同样占有一定的权重。各考察项目的先后顺序和权重由各系所自己规定。在职考生的选拔将个人工作经验及工作成就纳入了考察范围。
(四)特殊招生政策
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如属退伍军人、侨生、台湾原住居民、港澳生等身份之一者可以获得一定的优待。台湾一贯重视发展华侨教育,1983年首批招收华侨硕士班。毕业于海外大学、拥有学士学位的侨生可以申请升读台湾高校的研究所[7]。台湾原住民教育在大专教育阶段曾出现过断层,发展速度缓慢。针对此种情况,台湾当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原住民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原住民的受教育程度,如宣传多元文化理念、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使教学方法和学习形态相适应,赋予所有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族群间互相尊敬,提高学生的自尊心等[8]。2003年,《教育改革实施情形与相关因应措施项目报告》强调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鼓励大学设置少数民族相关学院、系、所,并开设相关课程等[9]。低收入家庭的考生可以申请免除考试报名费,中低收入家庭的考生可以申请减免30%的优待。
三、主要特点
台湾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同于大陆高校的统一考试,各大院校的研究所进行单独招生,教育主管部门仅规定招生名额。具体来说,台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录取标准综合、多元。台湾各大院校在进行研究生的选拔过程中始终秉承招收综合素质高、发展全面、具有专业技能学生的原则,多元考核考生的各方面资料(如考试成绩、大学所学课程与成绩、特长与兴趣、研究计划、推荐信、工作成果等),综合考量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从而避免了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弊端,拓展了考核的广度。
第二,招生自主、灵活。台湾各高校单独成立招生委员会,自行拟定招生简章,并详列招生名额、报考资格、考试项目、各科权重等具体细则。教育主管部门只对招生事宜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其余均由各招生委员会自主设定,这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与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存在的问题
台湾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招生考核过程信息透明,生源类型(公、私立大学)多样,但是,其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 不同种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这主要表现在台湾原住民的招生问题上。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部分高校对原住民报考研究生考试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但是历史积淀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对原住民的歧视和原住民对教育的轻视影响了其受教育水平。
第二, 考试费用负担重。台湾高校允许学生同时报考多所院校的研究所,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扩大考生录取和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增加了考生的负担,报名、笔试、口试、交通、住宿等费用增加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第三, 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不成正比。台湾地域小,空间有限,加之在硕士班快速扩张下就业市场危机严峻,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供需失衡,形成了“台湾研究生教育泡沫”。此外,除部分大学质量较高外,盲目的扩招造成很多院校的研究生质量良莠不齐,发展失衡。
第四, 专业设置与学科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才,关注人才市场效应。但是,台湾某些研究所在专业类型、培养方向等方面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某些院校的专业设置过多地考虑学科发展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五、小结
虽然台湾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有着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是,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譬如如何降低各研究所单独招生的成本,探索联合招生的有效途径,以降低考生的备考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如何加强教育部门考试中心的职能,探索多元化、全方位的考试方法,以便评定报考者是否符合学校的招生理念,选拔最合适的人选;如何在考试中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在进行招生入学考试改革的同时,如何同步配套,进行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等。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台湾将探索出更加适合时展需求的人才选拔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笃彬.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比较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143.
[2][4]教育统计(2012年版)[M].台北:教育行政部门,2012:20~23,123.
[3]教育统计(2013年版)[M].台北:教育行政部门,2013:124.
[5]杨李娜,张亚群.台湾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及其特点[J].教育与考试.2009(2):54-58.
[6]入学大学同等学力认定标准[EB/OL].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644, 2013-08-12.
[7]周鹤鸣.香港台湾地区和南朝鲜新加坡高等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30.
中期综合能力考试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及第四学期根据内外学科分两次完成。考试由医院主管部门(如研究生部联合各学位授予点)负责组织成立研究生学业和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按二级学科分别组成(如内、外、妇、儿、肿瘤等专业组成),由3-5位(内科与外科可由6-8位)具有临床医学副高及以上职称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的资深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半数以上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考核研究生思想品德、劳动纪律和是否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由学业和考试委员会给出评语和评分(满分50分)。中期综合能力考试还包括三基及专业理论(笔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操作),由学位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考试时间,严格考场纪律。笔试中全部采用选择题,试题由医学研究生考试题库中抽取,类型分为A型题(最佳选择题,又分A1、A2、A3、A4型)和B型题(配伍型),考试题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
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的分值比例分配为10%、20%、70%,共300道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基本技能的考试包括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考官由学位主管部门在各学业和考试委员会成员中抽取,采用多站式方式进行测试,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如体格检查、胸穿、骨穿、伤口缝合等多项临床技能操作。根据考试内容分为若干考站(每站设两名考官),考生以抽签的方式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考试并有现场提问,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需进行3站式考试。每站5-10分钟时间分值50分(其中提问占10分)共150分。考试完成后计算两门总分并加上学业和考试委员的评分(满分500分)。
1引进激励机制、推行研究生按比例末位淘汰制
对在课程考试和中期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优秀者(如总分在前十名)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奖学金或优先去名校交流、优先留校等形式)。课程考试和中期综合能力考试均通过者颁发研究生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凭此证书方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时按研究生考试人数5%的比例实行总分末位淘汰制(软淘汰),软淘汰者可延长学习时间,参加下一学期的中期综合能力考试进行补考,重新考试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评阅和答辩阶段,重新考试仍在末位淘汰之列者将终止研究生学习(硬淘汰),或与后期没有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学生(按研究生总人数3%的比例)发给研究生肄业或结业证书。
2讨论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1]。研究生的入学门坎大大减低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尤为堪忧。因此,如何保证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稳步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2]。并以此为导向与研究生的培养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9年后改革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推行临床医学研究生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让每个读研的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有危机感,认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才能拿到学位,一改往日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散漫,不重视临床技能学习,科研实验马马虎虎的态度,学习的紧迫感增强,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大有提高。根据相关统计,今年省教育厅学位办对医院147份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在实际抽查的58份硕士论文中,经专家评审优秀论文8篇,占14%;良好论文34篇,占59%;合格论文14篇,占24%;不合格论文2篇,占3.4%,相比以往,优秀及良好论文比例增加而不合格论文的比例明显下降。
近3年来,共有11名学生没有按照研究生培养制度要求毕业,淘汰率为2.8%,消除了不合格者获得学位的现象,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外许多国家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例如:法国资格考试形式多样,且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资格考试”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的核心环节[4],只有通过“资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资格考试”是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基本措施。他们认为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恰当的地方,有些学生不适合做研究,就应该通过恰当的机制淘汰出去。研究生按比例实行淘汰制有利于加强激励与竞争,国外各高校可以对本校录取的学生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一般高校淘汰率控制在3%以内,重点高校淘汰率控制在5%以内,以解决个别学生混文凭问题,以维护重点高校的社会信誉。美国也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院校研究生淘汰率在10%~15%,部分知名大学可达30%~40%[5-6]。相比之下,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过分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7]。而只有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以考促学,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但在管理上有创新,还要在教育制度上进行创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应采取“宽进严出”的管理办法,加强入学后的严格训练,推行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制,严格把好“出口”关。全面推行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有利于医学研究生主动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毕业后可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增强自身发展和竞争能力。面对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我们认为引入研究生资格考试和淘汰机制并严格贯彻落实,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是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96-02
教育是一国之本,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要适时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评估制度中一个重要项目――考试模式(考试方法、试题类型、试卷评价等)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如何改革考试模式,用更客观、合理、综合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验证教学成果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发展中不断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毕业生可参加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在相关领域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但在个别开设较晚的院校仍处于发展建设中。本研究所涉及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六年多的时间,作为一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课程的建设已逐渐完善,但我们发现随着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考试模式作为考察教学成效和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则对J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对目前正在广泛运用的考试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思路,以期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推动更为合理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做出努力。
一、考试模式的现状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形式,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方法。它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亦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调节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
本研究把与考试相关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试卷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及考试风气这一整套环节界定为考试模式,对考试模式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做了不同的探悉。调查发现,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考试模式和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模式现状均呈现出以下一些共性:
1.考试形式较为单一,重记忆、轻创新。
综观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基本都是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考试目前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实行闭卷考试,只有全校的部分通选课程实行开卷考试。且诸多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均存在大体雷同的现象,即基本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考试形式近年来没有多大的改观,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基本考察的还是课本和笔记中死记硬背的东西,且考试前老师也会指点一下,因此,考试基本不用担心,临阵磨枪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几届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学生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蹈“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就忘记”的覆辙。这种考试形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太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却照拿高分、奖学金的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
2.考试仍存在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考试大部分仍采取上课教师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即使有部分课程实行了流水阅卷的方式,但基本还是教师自主命题的现状,即使多位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也很少做到原则上的教考分离。有许多教师坦言,试题每年的变化不是很大,因为教材是固定的,且基本知识点也是稳定的,因此,试题的内容也只是在已有的A卷或B卷进行适当调整即可。而有效的教考分离必须在有课程组的前提下才能较好落实,但现状却几乎是每位老师守着自己的一、两门课程,必然会出现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我们深深感到考试方法的改革必然要触动师资队伍的整合和建设。
3.考试试卷设计不够合理
考试试卷的设计不仅包括题型的数量、类型,还包括各题的分值,题目设计的合理性,是否涵盖所学基本知识点。在对试卷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仍有一些教师在试卷设计上做得不够完善,例如一份包含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基本题型的试卷,各题分值的设计不够合理,填空总分为30分,论述题总分近40分,仅此两道大题就占了卷面总分的近70%,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两个较为重要的大题却只占了30%左右的分数,且题目的设计也并没有涉猎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习效果。
4.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不够客观
近年来,学校在考试成绩的合理性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由以往的试卷成绩为总成绩的规定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且平时成绩的比重由教师自己裁定。因此,就出现有的课程的平时成绩为20%,有的为30%,而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达到50%左右。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为了综合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试卷成绩,从而给学生一个更为合理的分数。但这种考核的结果也增加了教师给分的灵活性,特别是平时成绩的评定,教师的自主性最大。调查中发现,平时成绩的规定项目中包含课堂提问、纪律情况、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但有个别教师的平时成绩实际只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而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是无法准确评价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于是平时成绩的评定就可能有许多是折中的分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且表现积极的学生可能平时成绩会更高些,而有些不善言谈、默默无闻的学生成绩可能不会突出。当然有些宽容的老师把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打到90分以上,以备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可以提高一下总评成绩,但这样的结果又使学生之间没有拉开适当的差距,还是不能较为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别。
5.考风、考纪不够严格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越来越多的特长生进入高校,高校学生的构成也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考风考纪,但仍存在个别教师不能严格执行考纪,个别学生违反考纪的现象,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风气,对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通过拖人情、找关系,多门课程重修,最后也能顺利毕业。这种不良的风气和现象阻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考试情绪。
二、现有考试模式形成的原因
目前J大学现有考试模式的特点是较为稳定、创新性不强,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1.与考试相关的课程建设未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的自主命题和自主阅卷方式主要是课程建设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专业建设中一直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工作还不充分,导致老师各行其是,各授其课,各负其责,没有形成课程间较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甚至各门课程间相似的内容还出现重复讲授、重复考试的现象。
2.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欠缺
在考试成绩评定和考风考纪问题中教师的责任是首要的。由于个别教师带有个人情绪,掺杂私人感情,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评定考试成绩,而导致成绩评定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每学期的监考中也有个别教师始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在考场常常还是会出现教师聊天、睡觉、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必然助长了学生做弊的倾向。
3.学校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备
高校考试模式虽然在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评估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改革的效果也是需要评估和监督的。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诸多的改革并没有触动根本,甚至只是改了一下形式,例如,考试要求流水阅卷,真正履行的教师只是在阅卷人一栏签了流水的名,阅卷的还是授课教师本人,学院也没有人会去监督,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让改革流于形式。
三、考试模式改革的尝试
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必须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进行全面、根本性的改革,要提倡以创新为主,全面地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培养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考试模式改革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1.加强课程组的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高校院系的发展必须要走重点突出、合作共进的协作发展之路。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各院系应结合专业的发展和开设的课程逐步建立完备的课程组。课程组应由专业相近、课程同类、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构成,每门课程至少应由两名教师讲授,这样既便于课程的建设和协调,又便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课程组教师需经常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对考试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完善。例如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的考试方法,适当区分考试和考查的课程,对部分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逐步实行灵活的考查方式,突破以往大部分课程均实行试卷考核的方式,可以尝试以论文或实地研究的考查方式考核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此外,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考试内容更多突出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创新性不强,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当强调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考试所涉及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老师所讲过的基本知识点,而应突出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就应当给学生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和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考试中可以逐步渗透此类的题型,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培养创新精神。
2.逐步建立完备的试题库,完善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然拥有较完备的试题库和较为成熟的考试方法。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课程的衔接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课程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试题库。以致于出现教师临考前紧张出题的现象,也造成个别试卷不够规范,分值有误的问题。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各门课程的教师应逐步完善所授课程的考试试题库,最少应有20套左右的试题库,以备考试前调用。也能使学生复习有方。
考试成绩的评定也是考试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显示,90%的学生仍是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奖学金,另一方面也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师作为成绩的评定者必须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成绩评定。在对考试试卷评定时要认真对待每位同学的每道试题,不要轻易加减分,每份试卷一定要认真复核一遍。同时,对不同的课程要设计好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比例分值。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更高些,而专业课的平时成绩则不能超过30%,且平时成绩的组成应细分为不同的方面,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纪律等。对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应尽量客观,诸多同学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公正地评价学生。
州
师
范
大
学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18
考试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的教育管理思想。
2.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3.什么是非正式组织?如何看待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4.
对政策制定的渐进模式进行评述。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运用相关的教育管理学理论分析在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2.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
材料1:
新学期刚开始,某学校就接到上级通知,今年重点中学将提前单独招生。只剩下三个多月就要考试了,怎么办?张校长立刻召开校务委员会,征求大家的意见。会上虽然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升学成绩将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今后的生源,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尖子生能考上重点中学。因此张校长作出决定:将现有六个班级分为四个平行普通班和两个重点班,并调整教师配置,加强重点班教学。
消息传出后,顿时在校园里引起了议论,不断有老师、家长找学校领导反映意见。有人认为这样做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挫伤大部分师生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有人认为,这样做虽然有一些不妥之处,但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可以保证尖子生能顺利升入重点中学,维护学校的声誉。
张校长没想到这一决策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为慎重起见,在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决定由全体教师民主投票表决。结果20%赞成,50%反对,余下的弃权。面对这一结果,张校长立即决定:维持原状。但是他要求教师必须照顾尖子生,要求组织一批优秀教师为尖子生另编一套练习,让有能力的学生选做,他还为尖子生和差生分别指定了辅导教师。
风波虽然平息了,但一些风言风语却不时飘入校长耳中。有人说:两天之内,出尔反尔,连续改变决定会降低校长威信。张校长听后,只是笑着说:“个人威信不算什么,关键是把工作做好。工作做不好,哪来威信呢?”
思考题
1.校长划分重点班这一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校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材料2:
2019年9月以来,江苏部分城市教育部门的“统一”减负行动,包括:不布置笔头作业,没有“惯例”的各类单元测试、周测试、月测试,不允许带作业到学校批改,要求学生不透露自己的课外培训项目等,这令当地家长深感焦虑,特别是面临小升初和中考的家长,纷纷向教育部门发出质疑,也导致了网文《南京家长已疯》获得“刷屏”转发。这些行动被部分家长认为是矫枉过正,并担忧孩子成绩会因减负而下滑,在未来中高考竞争中失利。对此,南京市教育局10月30日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做出公开回应。教育局表示,“开展违规办学行为的整改和督查,是为了促进学校更好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更好健康发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并称在纠正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校方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
南京市的减负举措并非毫无来由。在2018年底,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成为各省市减负行动的指导方针。措施中明确表示,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登记评价方式、限制竞赛评优活动。此后,广东、河南、辽宁、浙江及厦门等多个省市陆续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或征求意见稿。其中,浙江省在10月28日公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也同样引发议论。文中提到,要严控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严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严控校内考试次数、严禁考试成绩和排名等。最具争议的是,《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对此有网友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会导致学生故意拖延完成作业时间,或早起写作业。
减少作业量、减少考试频次、严禁超纲教学……这些本是学生和家长的集体诉求、专家学者的理性建议,而各级教育部门也把这些“心声”认真考虑,并当作“民心工程”来部署了减负行动,何以“让家长都发疯了”?
问题:
关键词:双语教学 专业课 可行性
对本科生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不仅是尝试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符合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价方案中也规定,达到优秀标准的学校,双语教学的课程要占到8%以上。而且,目前双语教学在许多综合性大学已经开展得相当有成效。当然,能够成功地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师资的问题,因为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和一定的本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其次是学生的问题,用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并要求学生要有肯学精神。即使是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还需要有人肯花精力和时间去实践。
据陶友兰(2001)报道,现在有一些名牌大学(如清华大学)主张引用国外名牌大学的专业教材,并用英语授课。此外,有些母语是非英语的国家曾经有过用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探讨和实施双语教学符合教育部的长远规划和要求,并且,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为双语教学的实施丰富资料。同时我们也在尝试着找到这样一种使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英语听力、熟悉和记忆了专业词汇的新颖、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在将来参加工作或考研究生时在专业英语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教师用英语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及其他兄弟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提供参考。
“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而张绍杰则认为:“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而教师授课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才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讲授方法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维持式,即以原版英文本科生教科书为蓝本,将欲授课内容制成幻灯,讲稿的内容全部用英语写成,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用英文讲授,遇到比较难懂的理论或者是概念用汉语解释。对本科生的授课用60%左右的英语,对研究生授课则用90%左右的英语。
在正式上课前,将本门课程可能涉及到的英语单词和术语给学生,要求学生花一定的时间熟悉和记忆单词,以便使学生能够在上课时遇到同样的单词后迅速认识和理解,不至于听不懂或者影响理解讲授的内容。本研究课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语教学的时数为,研究生30学时,本科生10学时。研究生考试采用英语提问、英语解答的方式,本科生采用汉语提问、汉语解答的方式。
尝试成果
1.成功地在本科生(部分课程内容)和研究生(全部课程内容)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用双语教学的第一次尝试,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证实了双语教学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并且发现了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准备了用双语教学的部分多媒体讲稿,摸索出了双语教学的电教方法并和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比较。
4.探索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以及用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弄清了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阐明了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效果本科生中有20%的学生能够理解用英语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并对双语教学感兴趣;有60%的学生只能够理解一小部分,对双语教学没有信心;还有20%的学生不置可否或者根本不能理解用英语讲授的内容,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研究生中,有90%的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内容,并且普遍对双语教学感兴趣。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能够在课堂理解英语讲授内容的本科生,期末考试成绩较好,而不能理解课堂内容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成绩较好,但是多数都不好。经分析认为,部分不能在课堂上理解讲授内容的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较好,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在课后花时间复习了汉语教科书的知识,因为,期末考试时是用汉语提问、汉语解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对研究生,期末考试是用英语提问、英语解答的方式,但是研究生的考试成绩普遍较好。
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在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首先是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虽然说这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堂上用英语讲授的大部分内容,但是这个比例所占的学生数太少;有60%以上的学生只能够理解用英语讲授的少部分内容,再加上20%的学生根本听不懂。所以占学生总数80%的人听双语教学有困难,这无疑对双语教学是一个阻碍。但是,如果组织有力,方法得当,就有可能克服这些缺点,从而使80%以上的学生从双语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从双语教学的实施结果可以看出,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广双语教学法,因为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并且系统学习过专业课,而且学生数较少,易于也适合推广双语教学。
存在的问题在用双语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对本科生的教学,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在使用双语授课过程中,很难掌握每一种语言所使用的比例,有时全部用英语,有时全部用汉语,怎样穿插使用两种语言,比例不好掌握。我们认为,多媒体中显示的语言应该是英语,然后穿插用汉语解释其中的某些词汇和术语。关于如何掌握使用英语讲解的语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确定。
课时少,不能保证完成授课任务。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专业课的课时就少,而用双语教学本身就有可能对一个问题用两种语言解释,这样无疑讲授速度变慢。因此,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应该增加双语教学的课时数。
在上课时,教师总感觉课堂时间有些短,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阐述完,就到了下课时间。这样不利于授课教师讲授连续的问题;而且对学生来说,一节课中接受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问题和概念,会引起思维的断层,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够完整和全面。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许多专业单词,学生一时接受不了,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事先列出可能涉及到的专业单词表,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熟悉并且记住,便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英文专业文章、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减少在阐述一个问题时使用过多的专业词汇,便于学生接受。
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不一致,教师不好掌握讲授的速度;另外,大四的本科生面临复习考研的现实,一部分学生即使是在课堂上听不懂也不愿意课外花更多的时间复习、预习甚至花时间记忆单词。这些都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解决。
几点体会要完成与“教”和“学”有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个因素是学生;另一个因素是教师。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双语教学实际上由来已久,全国许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可惜效益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针对这种师资状态,我们有必要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年青教师到国外进行语言和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同时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到双语教学的第一线去锻炼,要求青年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双语教学能力、英语口语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青年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奉献精神。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材质量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引进原版教材可以从一开始就为学生奠定基础,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好环境。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引进原版教材涉及版权问题,学生也难以承受费用,如果能够编写出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参考,可能会对学生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课后复习有所帮助,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双语教学可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是有利于克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英语教学效益低、学生应用能力差、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双语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其次是有利于快速直接地掌握本学科的世界先进理论和技术,掌握发达国家最新研究成果。再次是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因为双语教学要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这将迫使我们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最后是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知识水平。
那么在学生时代,让小编们最为记忆深刻的期末考试是什么?其中又有哪些故事?来看看小编们的考试往事吧。
那一年,那一次考试
肖 尧
话说小编平生考试无数,但唯有那一次考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既不是中考,也不是高考,也不是研究生考试――这些考试,只是带给我一个结果,因为其中的过程太过揪心,事后反而是闷闷的。
我记忆深刻的,是初三时候的一次期末考试。那是初三的期末化学考试。当时的肖尧还是翩翩“少年”,风度还是有的,再依照现在的说法,算得上是“学霸”,一向得老师们看重,难免有些自傲。那一次考试,记得是选择题部分吧,为了显示自己是真的会做那些题目,我不仅在括号里选择了正确答案,而且还详细地列出了算式,得出了答案。我边做,边得意扬扬地想着着:化学老师看到了――她一直都很喜欢我这个学生,一定会夸我很聪明。这样想着,心里就乐开了花。
考试结束,放寒假了,一路无话。好不容易开学了,我穿着新新的衣服,兴奋地坐在教室里,期待着老师公布成绩。一门一门,轮到化学老师的课了,一个一个的人领到了试卷。终于,我的名字从她的口中吐出,我昂首挺胸走到讲台上。但得到的第一句是:“谁让你把卷子弄得乱七八糟的?‘卷面整洁’四个字你没听说过吗?”她异常严厉,我当时的身心状态大家可想而知。
记不清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只记得,那天我哭了好久,好几天都低着头走路。
我慢慢明白:一个人,千万不可以得意忘形;一个人,不能老以自己的优点沾沾自喜;一个人,必须清醒,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无条件地喜欢你。
校园里的一次考试
清 扬
初中时期,印象最深的一次期末考试是在初二下半学期时。那时,面对升入初三毕业班的压力,班里每个同学都不敢放松。老师见我们神经紧绷,便会组织一些活动来让我们放松心情。但考试毕竟还要进行。于是,老班想了一个招儿。在临近盛夏的学期末,老班让我们把课桌椅搬到了校园里的树荫下,整整齐齐地摆好,在教室外的树下举行了一次期末考试。
这是未曾有过的美好感觉。教室外有蓝天白云,清风鸟鸣,还有点点阳光,树影斑驳。这样的考场大概是最能让人放松心情的了吧,似乎考试也变得不那么严肃了。我心情愉悦,答题的速度也快了许多,至于考试结果,似乎与考试本身都无关了。
60分的考试 星 云
一看到这个话题,顿时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当了这么多年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估计做的重复率最高的事情就是考试了。对于期末考试,我并没有传言中的恐惧,也没有什么考前综合症,对我这种懒散的人来说,期末考试的结束就意味着一个华丽丽的假期即将来临,所以我总是一边复习,一边畅想各种不靠谱的玩法。
记得那时刚上大学,“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在学生中间广为流传。听到这话,我窃窃自喜,这不是恰恰符合我这匹被束缚了多年的野马吗?好不容易从高考中解放出来,怎么也得享受享受天堂的感觉吧!抱着这样的心理,我愉快地走进了考场。试卷发了下来,浏览一遍,会答的远远不止60分嘛!笔走龙蛇,我飞快地在试卷上作答,真真写得是腰酸手困。这时“60分万岁”的口号突然在我耳边响起,一个激灵,我恍然顿悟,“写这么多干啥,60分足矣”。数数已经答过的题,看看后面空白的卷,我收拾收拾东西起身交卷。轻轻地姐走了,正如姐悄悄地来,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给那些还在奋战的同学。
一个好觉起来,宿舍的同学也陆续交卷归来了。她们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问我:“你怎么那么早交卷?”一脸得意的我说:“写够了60分。”顿时,雷翻了全宿舍的人。
于是乎,那年我与各种奖学金无缘,也被冠之以“60分小姐”的美名,现在想想,真是很傻,很天真。
这大概就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期末考试了。
学霸『阿莲的秘密 葵花籽
初二下半学期最后一次调座位,我被幸运女神眷顾,和全校学霸“阿莲”成为了同桌。我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马上就要初三了,他希望我能在“阿莲”的影响下收收心,好好学。我怎么能辜负老班的一片盛情,当下就准备跟“阿莲”好好学。
于是,同学们看到了改头换面的我,每天早早到校陪“阿莲”早读,下课陪“阿莲”复习,晚自习下了都舍不得回家。我细心观察,潜心研究“阿莲”的学习“秘籍”,可是,马上就要到期末考试了,我还是没有得到“阿莲”的真传,这可急坏我了。之后我每天傻傻地盯着“阿莲”想看出些端倪,可还是没有任何收获。直到期末考试前一天,我终于发现了学霸“阿莲”称雄学校成绩界的秘密武器了。那天下午,我跟“阿莲”说:“我晚自习不上了啊,得回家好好洗个澡,明天好头脑清醒地参加考试。”“阿莲”看在我这么长时间跟他潜心学习的份上,凑到我耳边说:“你傻啊,考试前洗澡,不得把这段时间学的知识全冲没了啊,我考试前就从来不洗澡,再脏都要忍着,这个秘密我可就告诉你哦。”我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感激地看着“阿莲”,虽然头发已经很脏了,还是决定明天就效仿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