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高校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现状
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就导致了毕业大学生数量远远超了社会的需求数量,而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人学生的数量虽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质量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而已。导致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加之全球金融风暴的波及和影响还未消除,这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毕业生就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不在投简历的路上,就在_上面试的路上”,高校毕业生急盼就业的心情可见一斑。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实施合理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方法,通过发放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进行现场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问卷278份。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一些原因。
1.我国总体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数量悬殊的工作岗位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状况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必然困难。当前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岗位需求不足,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而社会就业岗位数没有显著增加。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以每年60~70万人数增加。与此同时,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却没有相应的大规模增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左右,包括:2010年应届毕业大学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计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当前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短期内很难能够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2.国家产业结构不台理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就业。我国一直以丰富、优质的劳动力市场获得世界众多企业的青睐,很多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因此中国成了世界的制造大国,加工中心。这些企业提供的多是低附加值、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这些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需要的也是大量的基础人力、一线员工、操作工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人员结构的改变,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薪酬待遇已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企业的用工、薪酬待遇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3.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这种就业心态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原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街的现象,主要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作,或进入“安稳”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能够比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或私营企业得到更好的薪资报酬和发展机会,这就导致了人才流动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另一方面,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甚至为了这个目标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概念。据调查,只有28%的学生有5年内的职业规划,39%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他学生则是有比较模糊的想法和愿望(如图1)。
4.就业指导能力不足和信息沟通不畅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整体水平来看,各高校为就业指导工作投入的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同国外同等高校相比明显不足。指导从业人员多数是从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其他政治思想工作人员转型而来的,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高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来源不足。信息内容不够充分和及时,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能有效的与用人单位沟通,向社会毕业生的信息量不足。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感到很不满意(如图2)。
5.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也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招来即能上手。但由于我国大学教育内容与大学就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即由于传统的单一分数制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从而造成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没有创新才能,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在调查中发现。有40%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遭拒(如图3)。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6.社会就业环境相对不公平造成就业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如公务员凡进必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但靠关系就业、灰色就业等现象还确实存在,在社会中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社会法制法规的成熟,负面影响逐渐减小,良好的风气正努力建立。(见图3)
三、结论与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不仅在于经济的发展,更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就业增长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尽管现阶段我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仍然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置于重要位置,从
而有利于整个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部门,政府应该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型,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对劳动者的吸纳能力,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2.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要加大力度。为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政府应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大学生就业资讯和相关政策,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3.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减少结构性就业难题。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知识面过窄,复合型人才缺乏,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之后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应当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侧重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灌输蕴含于实践操作中,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对于招生的人数、专业的设置应当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避免部分专业泛滥成灾,形成招生热、就业难的局面。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也促使人才的多样化,各级各类人才均是社会发展所需,培养有特殊才能的毕业生也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4.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需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采集、职业咨询以及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传授经验: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此外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就业现状;就业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是近些年来除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外的高等教育新体制。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和整合国外先进教育资源、丰富国内高等教育内容和形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复合人才,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外合作的办学的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加强研究中外合作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效全面系统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至2015年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700万人,727万人,749万人。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提供的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多,但是从大学生增长人数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不容乐观。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大学生就业也局限于全国整体就业情况,就业途径和渠道与其它院校无较大区别,主要是出国留学、升学、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只是在毕业生去向构成中,出国留学的比例要高于其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在教学中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开设外教教授的课程,受到国外文化的熏陶,成功申请出国留学的比例要高于其它院校。
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和其它高校同专业就业率的深度比较,除了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职业规划不明确等普遍问题之外,还存在自身特点:
(一)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引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随之改变,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增加合作办学外国高校的相关认证课程,加强语言能力的提升。这样势必会减少一些专业课程,增添一些语言类课程,或者原有一些专业课程被合作学校国外高校的认证课程所取代。但是,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很多都是在摸索中发展,存在与国际接轨时开设课程具有受约束和局限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没有充分发挥中外组合的最优化,没有把教学和就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大学生语言能力较强,但是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数学等基础课程学习深度不足。
(二)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从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看: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很小,现有的工作岗位中没有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特点和能力专门的工作岗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毕业需要与其他毕业生一样在诸多就业信息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角度看:中外合作办学这样的办学模式兴起时间不长,毕业生总人数不多,并且各项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和改善,并且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对就业工作研究、规划和指导的较少。缺少系统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部门,缺少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很少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场招聘会。
三、提升中外合作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除能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引进国外合作校的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化事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建立多元化全程就业指导,满足个性化职业指导需求
对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毕业生去向分析,总结毕业生就业特点,并结合社会大趋势和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全程就业指导。在入学之初,评测学生的职业意向,有针对性分类指导,满足个性化职业指导需求。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毕业去向分为出国读研、国内读研、就业、创业几大方向,其中就业所占比率最大,其次是出国读研、国内读研、创业。针对就业学生要邀请成功企业家、国内外企业人事管理者和成功校友,对他们进行职业引领和经验分享;针对出国研读学生加强语言能力,分享国外高校联系方式和招收研究生的条件:针对国内读研的学生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教学和辅导。
参考文献:
[1]牛娴.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17-118.
[2]李培敬.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洛阳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52-53.
[3]丁西霞,赵满华.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8):149-150.
[4]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1.1就业力较差,创业失败居多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双方的结构性矛盾。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到社会上无用武之地;而不少用人单位却招不到令他们满意的人才,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与他们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自身没有很好的创业能力作为基础,所以对于充满风险、缺乏保障的自主创业很少有学生敢于涉足。即便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也多以失败告终。
1.2就业观念陷入误区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将来就业区域的限定、就业单位的限制以及就业岗位的要求等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而西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根本不予考虑,这就直接导致东部地区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西部边远地区的大量空缺的就业岗位却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正面、健康、积极的,但市场经济的过度物质化发展对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冲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并存也直接削弱了青年的道德修养和情商的提高和发展。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功利化思想、急于求成、盲目跟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路上思想和行动的绊脚石。这是因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和情商教育弱化的表现。
2.1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科学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策略,采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招聘模拟等第二课堂的形式构建学生发展平台,提高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择业竞争力。
2.2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
针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岗位人才济济的现象以及西部偏远地区的就业岗位“无人问津”的局面,高校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和第一线去就业创业,既能有效填补西部地区的职位空缺,又能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青年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对过分看重工作地点、单位性质、福利待遇等脱离实际,拔高就业条件的大学生,老师要针对他们进行个别的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就业大环境,促使其自身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需要的对接。高校要努力把就业创业工作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与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创业工作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2.3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技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具备和增长一定的社会就业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为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还可以通过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造更大更多的社会财富。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推进各项事业的积极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4创建和完善就业创业基地
高校在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同时加快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步伐,结合实习基地建设,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和实训。与联系密切、专业结合度高的企业挂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毕业前的就业实习,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通过形式多样的生产实习、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模拟演练,提高大学生在就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方式方法,以此来达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2.5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新模式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学校的质量工程、生命工程,在现有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下,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践和探索出一套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就业创业教育新模式。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新整合和有效利用有利的社会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对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社会三者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5.1变分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基本上处于无序零散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系统、权威的教程体系,整体上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澳大利亚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起点比较早,体系也相对完整。在初中教育阶段,就已经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中,而到大学阶段,就业创业教育已经被列为学生教育培训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可以参加由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学校内部的教育机构与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的丰富的预备教育课程和多种服务。大学毕业生通过参加技术和继续教育部门的课程培训,可以掌握具备进入职场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这种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就业创业教育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成功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最初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储备及政府的创业政策、心理承受力调适、招聘面试策略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加以教育和指导,达到最大限度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目的。在实践和完善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时,要特别注重整体的结构是否合理,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科学化的就业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长期性和系统性。
2.5.2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就具体的改革措施而言,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①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变传统的单一人才观为现代复合通用人才观,培养具备交叉专业基础、应对激烈竞争环境、勇于独立创新等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②高校不单要设置就业创业理论课程,还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流通渠道,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人才队伍;③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科突出优势,推动和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有效实现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全面互动发展,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④高校要全方位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平台,完善相关方面的配套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吸收和利用社会资金,创造政策上鼓励和资金上支持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物质上的保障。
2.5.3变智商教育为情商教育
我们倡导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步甚至是领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强调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智商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情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就业观和创业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不仅要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智商,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技能,而且应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情商,能轻松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社会压力,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3结语
[关键词]产业转型;大学生;就业;寻租;产业空心化;终身雇佣制
2008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中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就业形势严峻,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则更是雪上加霜。时至今日,中国东部沿海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大量破产现象,正在经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多学者都从需求市场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改革与大学生自身期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是国家长久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在不减少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如何长远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而随着经济危机加速进行的产业转型,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又有着如何的作用呢?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我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在二战后多次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转型,进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这对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日本的产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起,依靠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使经济迅速发展,取代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总体失业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不断增加,但始终保持在4%以下。25-29岁(大学毕业生年龄的集中段)的失业率在不同时期受日本国内相关产业转型的影响,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由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向重工业化转型。在这一时期,劳动短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投资出现,培养科学和技术人员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这一时期,1968年到1974年问,25-29岁的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且其有效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高于1.0,在1973年达到2.36,大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求人倍率从危机前的2.36跌至1975年的0.75,日本政府加快引导产业转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变,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知识和技术密集化。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劳动力对生产力贡献度的同比增速一直维持负增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知识人才的需求开始旺盛。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步趋好,进入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成功的产业转型,日本经济快速增长,25-29岁的求人倍率从1975年的0.75提高到1989年的1.56,直到1992年,求人倍率一直高于1.0。新的产业和增长点大量吸纳大学生,大学生就业机会明显扩大。
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产业政策出现松动,企业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外迁,日本的三大产业出现失衡,产业空心化问题凸显,而外迁产业由于缺少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转型中的原有优势转移过快,资金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泡沫,社会研发资金缺少,新技术新优势难以建立,日本的产业转型出现问题。到1995年,日本25-34岁的(大学毕业生的集中年龄层)完全失业率达到3.8%,与1985的2.8%相比,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该年龄段的有效求人倍率不足1.0,在1998年降至历史最低的0.54。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进入了一个低速甚至逆增长时期,日本政府从1998年开始便成立了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政府“产业结构转换和雇佣对策本部”,促进企业的创造性活动和建立新企业,纠正原有的高成本结构,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等,在战略层面上,力图从经济大国迈向科技大国,在应用层面上,则着眼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措施的实施,从而将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日本的大学生就业率在2000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91.9%后,2001年开始出现反弹,到2007年,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又从新提高到96.3%,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数据,到2009年日本春季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截止4月1日)则保持在95.7%,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仍然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就业比例。
由日本历次的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之间的平衡易受整体经济趋势的影响,产业转型是否合理及成功,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本的历次产业转型都是由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倾斜,达到加速产业转型,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未成为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
二 中国加速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问题
(1)中国加速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与我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日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有着前鉴的作用。在加速产业转型中,中国对于日本经验又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
1 中国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不会造成产业空心化
在中国,虽然资源赋发生了变化,由劳动力优势逐渐向人才优势转变,但中国拥有更广阔领土和基础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并存不存在矛盾。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大量输出劳动力的中西部省份进行产业转移,降低自身成本,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这种国界之内的转移,既避免了日本海外投资和产业外迁所带来的产业空心化,优势转移过快而丧失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得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又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东部沿海省市随着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由1998年的1500万提高到2008年的4400多万,人力资源不断累积,同时土地、资源等成本增加,向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附加值高的部分转移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已成为市场的迫切要求。而这将弥补产业转移所造成的产业空洞,也促使那些不愿迁移的旧企业在成本、竞争力上处于落后,从而加速了产业重新布局。
2 中国的企业不存在传统的雇佣制度约束
毋庸置疑,日本的“新生活用制度”与“终身雇用制度”等传统就业制度,对于日本提高就业率,缓和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确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制度制约了企业转型与创新,固有的雇佣模式造成了企业负担过重,缺乏活力。
中国的大学生流动性将更强,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雇佣成本较低,因此,中国企业在面临产业转型时,所付出的成本相对
日本企业要低得多,更加容易快速转型。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是远高于一二产业的,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例如日本的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达到了总就业人数的七成以上,而中国仅仅只有30%多。服务业市场如银行、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为产业转型提供了资金、运输的基础支持,加快了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其中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自身快速发展。
(2)转型中的“就业”陷
1 四万亿对“产业转型促就业”的反作用
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192228亿元,同比增长2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进出口总额21487亿元,同比增长37.9%,国家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四万亿信贷对“保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固有观念对于资金的流向的影响,却加重了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最终导致了经济增长而不发展、就业减少的局面。
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资产价格被快速推高,通胀压力加大,2010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103.5,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达到109.3。而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电力、石化等少数垄断国有企业的员工收入过高,造成了收入分配的进一步不均,使得全民整体消费能力减弱,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受到抑制,社会的整体产能无法得到释放,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热情降低,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雇佣意愿不高,使得经济数据的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增长。
2 寻租活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大部分技术、发展路线都是发达国家所过去采用过的,这就导致了转型后企业为获得利润而大量进入同一领域,使用近似技术而这势必将引起寻租活动猖。特别在中国社会体制不完全的情况下,大量的社会资源被用于对政府的“公关”,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与潜在利益,而是一味寻求政策扶持与补贴,不仅扰乱了经济改革,更重要的是,助长了社会腐败,企业丧失创新活力,使得核心就业的基础不复存在。
寻租活动也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经济普查数据及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在经济形势较好的2004年到2006年,个体经营户净减少121.6万户,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数据将更加
。例如新兴产业中的养老产业,目前我国还有84.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一产业将拉动至少1500亿的投资并提供最少1000万的就业岗位。然而不少民办养老机构虽然名义上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基层政府和部门却是管的多,服务的少,真正得到扶持的只有民政局下属的事业编制单位。中小企业缓慢增长,大型企业又迫于国际竞争施行“减员增效”,最终的结果便是大多数的大学生成为寻租活动的殉葬品。
三 加速转型是解决大学生供需矛盾的根本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创业 创业探讨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
1.就业认识有误区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 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4.整个社会就业现状严峻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 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
5.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再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
二、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
1.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班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毕业班相关的工作几乎都与就业有关。各种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闻、文件、报告会、培训会、招聘会、技能大赛等铺天盖地而来,大有席卷校园之势。在各类名目繁多的就业创业教育中,许多是“救火式“的应急教育,其中一些教育或活动不免有造势作秀之嫌。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过程,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要到毕业班才需要重视吗?显然不是。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以美国为例,早在1903年帕金斯就提出了就业指导的概念,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从入学起,学校就为学生提供前期职业指导服务,在选择专业和课程方面给学生以帮助[2]。在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在近10年才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教育重心往往是毕业生。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已经推出了实质性举措。2002年,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桂林电子工学院等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3]。2007年,上海市教委下发的《200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强调,将在大一新生中全面普及就业课,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扶助大学生创业的力度[4]。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仅仅依靠大四一年的“救火”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业教育应当和其他专业课的教育一样,列入教学计划进行持续性的教育,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分析、创业政策导读、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零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应急式就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教育活动的无序零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依然处在各自为战、各行其道的状态中,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系统、权威的教程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缺憾。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
澳大利亚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起点较早,体系完整。他们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将职业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大学阶段。大学毕业生可以参加由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学校教育机构与培训机构准备的丰富的预备教育课程和服务。大学毕业生通过参加技术和继续教育部门的STW(Schooltowork———从学校到工作过渡)课程培训,可以掌握具备进入职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其就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和长期性[6]。
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据此,我们应把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把从入学就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素质和能力准备及创业政策、心理调适、就业面试技巧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教育和指导,以发挥整体教育的功能。在研究和实践就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时,要特别关注整体的结构,注重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构建大学阶段的全程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就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三、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是就业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少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不少企业希望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多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一项对36家企业和289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所需的人才素质和大学生具备的素质有着较大的差异:(1)企业注重实践和客观化,而大学生注重概念和主观化;(2)企业注重明确职业发展价值观和自信心,而大学生这方面是模糊的且缺乏自信;(3)企业注重执行力和认知水平,而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意志力是软肋[7]。这份调查表明,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创新型教育,由此来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8]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其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就业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就具体措施而言,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变单一人才观为复合通用人才观,培养具备宽泛专业基础、适应多变竞争趋势、敢于独立创新等素质潜能的人才;(2)高校不仅要设立就业创业课程,还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建立一支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3)高校可以发挥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的互动发展,从本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4)高校要构建就业创业教育的平台,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如成立创业协会、模拟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建立校内开放式实验室、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共青团就业实习基地等,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四、变注重智商教育为注重情商教育
我们强调大学生就业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的智商教育,而忽略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情商教育;相反,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大学毕业生不仅应具有较高智商,能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而且应具有较高的情商,能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心理压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完善对策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60161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1日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就业体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境。高校学生人数增多、教育质量不高都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高校、社会以及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完善对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一)实现个人发展。大学生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只有融入经济社会之中才能够实现自力更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将个人融入到社会关系总和之中,准确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大学生所选职业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职业岗位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拥有较宽广的发展空间,那么学生会在就业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实现个人发展。
(二)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学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往往会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那么新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会大大增加,进而选择高校,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而实现大学生就业需要高校按照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高校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三)促进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大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高校教育增添了家庭负担,而大学生就业能够有效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发展。同时,我国社会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做保障,而只有大学生实现就业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是政治动荡。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人数增多。大众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岗位数量变化不大而大学生数量大幅度提升,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用人单位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导致很多在大学表现一般的学生遭到淘汰,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困境。另外,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的就是在一群大学生中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导致很多大学生一直奔波在就业的路途中,却迟迟无法实现就业。大学生人数增多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大学生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结构性困难的特征。结构性困主要指大学生的岗位选择问题。而岗位的选择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在我国属于高端人才,但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下降,而我国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却越来越高,导致学生失去了选择自,严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另外,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工作经验,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很多大学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倾向于大城市的生活,这些学生十分向往一线城市的繁荣,向往一线城市的高工资,却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状况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奉献精神,不愿意到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到偏远地区工作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另外,对于职业岗位来说,很多学生倾向于事业单位或国企,认为在私企工作会被人瞧不起,没有编制、不够稳定的工作会严重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政府方面。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缺乏法律规定。虽然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但这些法律政策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而政府也没有出台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致大学生就业缺乏政策氛围,面临着巨大困境。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深刻影响,政府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导致学生忽视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岗位,一味追逐经济利益。
(二)社会方面。社会环境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我国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就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当前社会环境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首先,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社会需求不合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需求日益增强,而社会实施盲目扩招,忽视了大学生培养的规划,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同时,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培养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导致大学生培养只听从于高校和政府的安排,大学生培养工作脱离生活实际,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困境。
(三)高校方面。高校是大学生培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完善,却忽视了大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同时,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只是向学生介绍就业技巧,学生对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不了解,导致学生出现盲目就业现象。另外,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实现顺利就业。
四、大学生就业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就业制度。首先,政府应积极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完善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改进大学生就业制度,加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注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政府应加强重视高校教育,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对高校教育进行科学规划,指导高校科学设置课程,并提高学生质量;再次,我国应积极建立就业培训制度。我国应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培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最后,政府应积极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我国应积极改进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加快立法进程。我国应积极完善劳动法律和就业法律,加快立法进程,对大学生就业实施法律规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政府应积极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改变高校教学模式,加强高校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规范就业市场。政府应积极规范就业市场,对用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不正当竞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三)改进用人观念。首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其次,实施公平的竞争机制。用人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应改变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采取公平竞争的机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的公平性;最后,开展校企合作。用人单位要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导,提高人才质量。
(四)加强高校教育。首先,注重综合素质教育。高校应加强重视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其次,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后,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积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积极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实施全过程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提高学生创业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试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 概念 影响因素 措施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我结合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体会,就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及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而且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1]。
二、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1.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部门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2]。
2.学校因素:(1)专业设置不对路,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2)课程体系设置也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3];(3)非理性的扩招,违背教育规律;(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没到位[4]。
3.个人因素:(1)综合能力素质不高;(2)存在依赖心理、自卑感和焦虑感;(3)大学生歪曲了择业价值观;(4)就业知识缺乏,就业意识淡漠。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1.要正确认识,加大政策改革力度,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快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要站在全局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地方政府和高校更应该结合本地、本校情况,使大学生主动融入市场。
2.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要改变角色定位。政府应当加速从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做好信息预测、计划安排、政策指导、科学决策等工作。同时,也应当通过设置系统化的市场开发机构,动用较强的行政组织功能,加大就业管理的成本投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基础,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市场需要[5]。
3.要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目前,学分制已经和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紧密结合,其精髓是使学生增加学习时间和专业空间上的自由度,并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激发其主动性。只有实行学分制才能打破专业的传统观念,把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工、农、医相互渗透、交叉,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4.学校转变培养方式和目标定位,紧密联系市场,科学设置专业,合理规划招生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大学生就业紧密相关,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该注重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征,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高校扩招要坚持科学发展,遵循教育规律,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要跟得上,严格保证教学质量,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积极开展就业教育。高校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组建一批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咨询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丰富就业课程内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6],使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指导重点,对大一学生侧重定位、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志向。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是奠定实力,加强艰苦奋斗教育,着重基本能力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对毕业学生主要围绕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应试技巧、心理准备等方面展开教育,有效提高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正确估价自己,把握机遇,科学就业。
6.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择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7]。就业能力不单纯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当前大学生应既重视书本又重视实践,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突出核心竞争力,经得起社会检验,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学生不仅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基础扎实、技能过硬,而且要意志坚强、人格独立、个性健康、品德高尚,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有关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正值高峰期,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努力,通过就业宏观调控、政策导向、机制保障等措施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健康就业,是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体现当前社会求才、学生成才、高校育才的需要,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万茗.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1):106-107.
[2]谭思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86-87.
[3]刘宏.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08,(11):39.
[4]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1):59-62.
[5]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疆;促进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69-02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开始逐年加剧。本文从定位于促进就业需求、促进就业供给、促进就业供需匹配三方面的政策入手来对新疆近些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行概括,重点分析新疆目前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新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概况
(一)定位于促进就业的政策
新疆自治区政府实施了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大学生继续升学计划和大学生就业项目拓展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地(州)、县、镇、场支教、支医和扶贫,选拔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实施村村有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人才;通过高校扩招研究生来使部分即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新增公益性岗位,为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征招高校毕业生入伍,既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途径。2008年,自治区9所高校与昌吉州人事局签订合作协议书,建立校企合作就业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拓宽高校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
(二)定位于促进就业供给的政策
政府和学校实施了南疆四地(州)500名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免费特培生计划,在5个地(州)、10个县(市)、20个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各院校推行“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利用课余和假期举办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强化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汉语言能力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当年9月1日后仍不能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获取就业援助,家庭困难者可接受“一对一”的援助计划。汶川地震后,自治区对地震灾区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帮助灾区学生就业;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国地震灾区在新疆高校学习的灾区学生每人发500元补助金,有灾区生源的高校采取发补助金和生活补贴等措施。
(三)促进就业供需匹配的政策
为更好地提供职业指导,完善信息服务,促进就业供需匹配,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国家教育部协调有关部委联合举办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活动,实行就业服务活动计划,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招聘会,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和街道、社会劳动保障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和专场招聘活动。自治区学联组织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校友创业报告团,通过邀请就业创业典型作报告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思想观念。
二、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效果
1.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自治区现行条件下,对于提升该区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改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现状是比较有效的,且没有显著负效应。
2.大学生村官改善了农村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开拓了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3.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提高了劳动力供需间匹配的效率,提升了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见习机会,提升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应聘能力。此外,通过实行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优先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还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没有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再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不到50%。
5.许多促进政策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实,主要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且政策不配套,以及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政策与用人单位利益不挂钩,导致政策实施的含金量低。如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等。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自治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够完善。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较少,政策的覆盖率不高,且大学生对政策的认知度偏低。由于现阶段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性的投入主要是保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等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投入较少,使很多政策的实施效果甚微。
2.大学生就业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自治区虽然在各院校推行了创业培训,但全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还是不够,政策的扶持和财政的资金投入也不多。
3.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现阶段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了解不深不透,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不够专业且数量严重不足,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因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接受就业指导缺乏兴趣,指导的效果不明显。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正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更缺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设置的职业指导、职业素养培训。
4.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组织形式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致使签约率低。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相互沟通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网上求职是深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方式,但自治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其覆盖面
目前,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大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大学生纳入政策扶持之中。如现已实施的“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还可以扩大名额,加大激励力度,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之中。
(二)调整和落实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
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内容还比较单一,且缺乏针对性。所以,要针对自治区大学生失业者的构成特点和大学生供需矛盾,调整治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职业见习、就业援助等改善大学生供给计划,使其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进而提高大学生供需匹配程度。在考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时,不仅要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还应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步实施。还有,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与配套措施上还需加大和完善。
(三)高校要开展就业市场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高校要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增减专业,努力拓宽专业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还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保证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经费的落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稳定合作,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部门还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认清就业形势,全面开展成才指导、素质指导、求职技巧指导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积极的进取心态、过硬的知识技能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去参与就业竞争或创业,迎接挑战,获得成功。
(四)建设有地区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自治区应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应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其中要重点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求职辅导等服务。最后,各类就业机构应该被赋予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在各自的专业化发展中获得更高的协作效率,促进自治区就业服务体系的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17-19.
[2] 杨宜勇.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EB/OL]・,2007-08-30.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提升途径
[作者简介]王久梅(1969- ),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河北 唐山 06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11JY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2-02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进入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阶段,⑴高校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迅猛增长,使得我国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备受瞩目,高校指导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显示的数据,06年――08年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从06年的441万增加到08年的559万,与此同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未随之增长。首先,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绝对人数逐年上升。而与此同时,供需反差却逐渐扩大,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其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事关学校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最终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若干途径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也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基于全面和谐发展观的增强大学生内功的就业指导新路子,是高等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与新任务,基于这一点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多样化。
1.全程化
开展全程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
(1)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
大一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愿望,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才。但是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往往会感到很迷茫,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新生非产关心今后的就业问题,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3]。
(2)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
大学二年级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该阶段的就业指导要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着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职业测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
(3)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指导
大学三年级是专业学习阶段。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该密切联系实际,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学生有计划的提升就业竞争力。着重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领域,与自身的特长和能力相对照,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并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调试。
(4)大学四年级的就业指导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个人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转变,其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养成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完成。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商谈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工作常识,在思想上、能力上为毕业走上职业岗位作充分准备。[4]
2.全员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复杂、广泛的综合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社会则是这个综合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环节,要使三个环节形成环环衔接的"教育环",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大合力,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最优化。
(1)家庭要发挥好基础作用。家庭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的素质及工作岗位、家庭的教育方式等无不对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择业观产生重大的影响。
(2)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和就业机会,坚持任人为贤的标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在恰当的时候与学校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学校要成为家长和社会之间的桥梁。
3.信息化
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不断开发新载体,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以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增强吸引力。一方面,把多媒体有效地运用到就业指导课以及其他就业教育活动中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加强对毕业生的信息宣传,既对外宣传本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使是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
(三)就业指导信息化。各高校应加大对就业信息网络的投入,加强就业网的开发、建设和维护工作,优化就业指导的硬件设施,开辟网络就业指导课程、网上咨询,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链接、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等窗口,完善就业供需信息平台当然,就业信息化并不能局限于网络,鉴于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的高使用率,高校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的优势,构建高效低成本的就业短信服务系统,拓宽就业指导途径。通过这两种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就业信息。
在十七大召开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思路,实行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总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潮流,研究对策,探讨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全面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学校就业率,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10):54-55.
[2]别业舫,张惠兰,陈明全.《择业与创业--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各高校虽然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但是由于管理部门职能转换和就业服务理念不够,就业质量令人担忧,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制约和管理,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首先,缺乏完善的就业创业环境支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环境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部门还没有充分利用部门职能,将就业服务工作开展起来,比如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作保障,缺乏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人员提供人力支持;校方偏向对就业创业“量”的追求,忽视了对“质”的提高,很多院校迫于就业工作评估的压力,片面追求就业率而不关注就业质量,与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针背道而驰。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进程的政府环境、教育环境和融资环境发展不充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其次,教育结构失衡导致毕业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教育模式不当导致大学生素质无法满足就业创业的能力需求。应试教育背景下,忽略了教育的持续性,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对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不够,应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创业政策的培训,为学生成功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再次,高标准的用人需求和数量庞大、素质有限的就业群体发展不均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职位需求,但是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劳动力供大于求。首先,用人单位优先考虑名校、重点专业,非重点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农用机械的自动化,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使待就业人口基数持续增长;还有,大量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进入社会,占领了大量相对低端的岗位,使大学生丧失降低要求,多方面择业机会。最后,用人单位注重实践能力和大学生自身期望过高,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巨大阻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更青睐履历丰富,实践能力强,执行力强的综合人才。而当前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肤浅,更是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再加上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知识视野和阅历不足,降低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
二、PDCA循环模型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应用
1.P(Plan)阶段PDCA应用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系统中,计划阶段的目标就是完成调查研究,计划质量目标,做好计划部署,所以应当从因素分析和制定计划两个方向,完成计划阶段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因素分析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质量目标,首先要明确评判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的标准,不仅要分析学校完成的就业率调查数据,还要综合考虑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程度、社会认可程度、家人和自身满意程度、薪资状况和职位发展前途等因素。就业率能客观反映大学生就业的量,可以直观反映社会对一个学校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程度以及毕业生的竞争力,是计划阶段就业质量指标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毕业生是短期就业还是在这个岗位上长期发展,是就业质量指标考核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因素,也是考量的角度。专业是否对口是评价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这里的专业对口并不是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绝对一致,当毕业生从事的领域和专业相关或相近,都可以看作是专业对口。对专业对口率的调查,有助于促进学校优化人力投资,帮助学生把握专业学习重点,推动学生职业发展。薪资水平能够客观体现学生经过教育阶段后的投资回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自身价值和对企业贡献程度的体现。薪资水平的统计要考虑就业地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统计短期薪资,和发展几个月、几年后的工资,综合判断大学生就业后的薪资情况。社会认可度的调查可以体现毕业生受欢迎程度,可以帮助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可以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认可程度和毕业生、家长的满意度两个方向。职业发展前途也关系着就业质量,是以持续发展的目光关注学生就业状况。
2.制定计划根据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考核,可以制定计划。首先管理部门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去,立足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重飞跃。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管理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的创业之路前进。还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体系,建设专业的就业管理队伍,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情况跟踪D(Do)阶段这个阶段组织实施制定的计划,首先应该更新管理观念,转变服务职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还要完善就业管理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在组织实施阶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更新工作观念,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就业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以正确的人才观和就业观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专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以社会需求指导教育思想,兼顾毕业生的精英化和大众化,兼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部门,只有提高认识,才能以科学理念指导实践。
3.C(Check)阶段这个阶段是检查计划执行效果,根据具体执行情况,找到问题和不足。其中此阶段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学状况以及指导状况调查表,及时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单位落实情况登记表》以及《就业协议书》及时检查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大学毕业生准确去向,同时还应该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跟踪网络,随时把握大学生毕业生的动态。A(Action)阶段分析总结检查的结果,总结和巩固可供参考的成功内容,吸取失败教训,总结缺点,对存在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所以,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总结经验,促成继续循环,可以总结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教训,对于没有及时成功就业的学生,列入下一次PDCA循环中,可以通过跟踪毕业生,分析造成为未能成功就业的各种因素,指导就业活动,并且总结出可行性的方案,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四、PDCA循环模式运用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的意义PDCA循环所包含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部分,可以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一个项目,通过管理不断持续改进,PDCA循环的应用,首先有助于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制定工作计划,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找到影响和制约就业的原因,完成对本届学生的就业预测。其次,PDCA循环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循环,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渐进循环。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现问题并继续优化,利用管理手段。而且PDCA循环运用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中,可以强化工作人员服务学生关注学生的意识,增进学生和学校的感情。最后,PDCA循环对优化就业创业管理方法,改善传统管理模式,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余海涛单位:阜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