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画蛇添足歇后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意思: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2012年为农历癸巳年,生肖排列属蛇,又称蛇年.在我国深厚文化中,有不少与“蛇”有关的文化,在蛇年到来之际,品赏一下蛇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
蛇歇后语 在我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蛇有关,如“冻僵的蛇——可怜不得”、“花蛇过溪——弯弯曲曲”、“蛇吞象——不自量”、“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心有余悸”、“蛇吞老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蜈蚣遇到眼镜蛇——一个更比一个毒”,“毒蛇出洞——伺机伤人”,“打蛇不死打打蚯蚓——怯大欺小”、“地头蛇请客——福祸莫测”、“弯扁担打蛇——两头不着实”、“蛇吃老鼠——囫轮吞”、“墙缝里的蛇咬人——出嘴不出身”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蛇成语 在我国文化中,有不少成语与龙相关,如“龙蛇飞动”、“蛇欲吞象”、“虎头蛇尾”、“画蛇添足”、“一蛇两头”、“打草惊蛇”、“龙蛇混杂”、“惊蛇入草”、“龙头蛇尾”、“佛口蛇心”、“为蛇画足”、“蛇歇为心”、“龙蛇飞动”等。这些成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蛇谚语 民间流传着不少与蛇有关的谚语,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蛇会脱皮,本性不移”、“蛇入竹筒,曲性难改”、“捉蛇蛇咬人,捉鳖鳖咬手”、“蛇爬无声,奸计无影”、“有棍子打得蛇,有赃证打得贼”、“打蛇打七寸”、“打蛇不死惹蛇毒”、“人心不足蛇吞象”、“打蛇不死终是害”、“拔草去寻蛇”等。这些谚语虽语言朴实,却寓意较深,读来颇有韵味。
蛇诗 在浩潮的诗海中,有一些咏蛇的诗句,如《诗经·小雅》中的“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唐代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的“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唐代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塔》的“仰穿龙蛇窟,始出杜撑幽”、唐代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的“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唐代陆龟蒙《别离》的“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宋代黄庭坚《以古铜壶送王观复》的“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宋代陆游《小轩》的“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余思入棋枰”等。蛇年来临,低吟高哦几首嵌“蛇”诗,别具情趣。
蛇谜 在谜苑中,有的谜面中含有“蛇”字,如谜面为“蛇行”,打成语一(谜底:不胫而走);谜面为“山舞银蛇”,打字一(谜底:皑);谜面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打体育名词一(谜底:冰雪运动)。而有的谜底与“蛇”字有关,如谜面为“雷横先行解珍断后”,打成语一(谜底:虎头蛇尾);谜面为“巽”,打《水浒》绰号一(谜底:两头蛇);谜面为“弛”,打成语一(谜底:杯弓蛇影);“行也是卧,立也是卧,坐也是卧,卧还是卧”,打野生动物名一(谜底:蛇)。蛇年之时,猜猜蛇谜,也颇为有趣。
蛇联 在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蛇”字的对联,辊有一番情趣。如:“舞袖翩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蛇转,声撼半天风雨寒。”想象奇特,幽默风趣。“赤日悬空,烟送远山飞鹤鹭;黄河奔海,气吞高峡走龙蛇。”全联气势磅礴,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形。“七鸭游湖,数数数三双一只;尺蛇出洞,量量量九寸十分。”联语巧用数字,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吹箫能引凤;攀桂喜乘龙。”用典娴熟,意趣横生。“白蛇渡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卧壁,身披万点金星。”联语构思巧妙,比喻妥当,堪称奇联妙对。
我们这里,有两样菜,一荤一素,按旧的规矩,是不能用来待客的。荤的是狗肉,素的是韭菜。前者,有说法,叫“狗肉好吃,上不了桌面”,或者说:上不了“台面”。这句话,也用来比喻某人小家子气,见不了大场面。后者,说是“吃韭菜,穷九代”。正式的酒席,是不用韭菜的。即使清明、七月半这样的“鬼节”,敬祖宗也不用韭菜,忌讳着呢。
现在人不讲究了,招待客人,狗肉照吃,有时还去专门的店,专门为了吃狗肉。狗肉是火性的,冬日进饭店,需要点一两个暖胃的菜,要么狗肉,要么羊肉。如今韭菜也可以上宴席了,但还是避讳,不主动开列在菜单上,吃到最后,想添一两个素菜,喊来服务员,问韭菜炒百叶有没有,这种老少皆宜的家常菜,肯定有。主食中的“宽汤窄面”,要是放几根韭菜,那是很香的。小饭店则没有这么多禁忌,韭菜炒百页、韭菜炒毛豆、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虾子、韭菜炒长鱼丝,想怎么炒,直接写在供客人点菜用的菜单上,随客人意。
撇开韭菜,专说狗肉。狗肉火性大,以冬天吃为宜,据说吃狗肉喝酒,渐入佳境,能热得把棉袄扒下。民间有句骂人的歇后语:“三伏天吃狗肉——烧心”。吃狗肉不当时,能把人鼻血吃出来。这两种情景,我都没有亲眼见过,听说而已。我见到的,是如今一年四季,都有狗肉吃了。过去开个狗肉火锅店,最担心冬季有生意,夏季没生意,现在只要口味做得好,没有旺季淡季之分。一位和我同样酷爱吃狗肉的朋友说,夏天吃狗肉,喝冰啤,乃人生一大快事。虽是说笑的话,也不无道理:如今吃狗肉的小环境,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冷气,已不再四季分明。
狗肉常见的吃法,有红烧和清汤两种。都要放辣,这样可以去腥。狗肉的腥味,俗称“土腥味”。过去乡下人家杀狗,主要是两招:一吊,二灌。用绳子勒住狗脖子把狗吊在树上,在它狂叫的时候,往它嘴里灌水,立即毙命。然后就可以从嘴到尾剥皮,开膛剖肚。狗不吊离地,说是一时死不掉,因为它是“土命”。“土命”的狗,有“土腥味”,就理所当然了。我不管,端上桌的狗肉,闻香垂涎,我只品尝到香味。
吃狗肉,有一种精细的吃法,加工时多两道工序:剔骨,手撕。端上桌的,都是撕成细条、细丝的净肉,没有骨头,特别是清汤狗肉。我不喜欢这种吃法,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我喜欢红烧的大块狗肉,带骨头的。吃肉、啃骨头的那一刻,我会对狗产生恶作剧心理:你也有今天!我以前单位附近的小巷里,有一家小饭店红烧狗肉做得颇有名气,配的主料是白萝卜。每次去吃,我都要带说带笑关照店老板:“萝卜少一点,狗肉多一点!”有几位喜欢喝大酒的汉子,爱在这里用红烧狗头下酒,每人一只,看着就痛快。我没有吃过狗头,也很想豪爽一回,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直到今天也没有吃过整个的狗头,真是遗憾。
苏北某地盛产狗肉,将熟狗肉装袋,真空包装,有个朋友的儿子去那里上大学,假期回来为我带了几袋。这份情谊是难得的,令我感动,但那种被“工业化”的狗肉,味道却不是我喜欢的。也是剔骨的净肉,烀得太烂,没有一点“咬嚼”;腥味太重,不是我熟悉的狗肉的“土腥味”,我怀疑是加多了某些添加剂的缘故。冷吃,还好一点;蒸熟了吃,简直是一摊肉末儿。据说那里还有一个特产:狗肺汤。不知道又是怎样的滋味。我们这里是不吃狗杂碎的,尤其是“狼心狗肺”。如果有幸遇上狗肺汤,我不知道我是否有品尝的勇气。
吃狗肉,最好去那些大店、名店、口碑好的店。这些店,货源渠道正规,有专门的肉狗养殖场向其供货,不至于买来路不明的狗肉。偷狗贼是可恨的,使用毒药偷狗又把狗肉低价卖给狗肉店的贼更是可恶,这样的“毒狗肉”,吃下去虽不至于立马“中大奖”,但喜欢吃狗肉,常吃狗肉的人,“多行不义”,终究对身体没有好处,终究有一天会被动物保护主义者幸灾乐祸:活该!
小时候屡屡被狗追咬,但我从来不怕狗,而且很喜欢狗。如果把家里活蹦乱跳的狗和面前香喷喷的狗肉分开,我敢“虚情假意”地说:两者都是我的爱!酒桌上,自己大快朵颐便罢,我还时常劝说鼓励假慈假悲、心有余悸的人和我一同分享狗肉:“爱它,吃它;它中有我,我中有它!”吃完狗肉,万一路遇恶狗,跟着我狂吠,作随时前扑状,我会站定,不慌不忙地向它招手,“来、来、来,闻闻我身上有没有狗肉味!”那恶狗不懂得我的幽默,却像听懂了我的话,吓得夹起尾巴,一溜烟跑掉了。本来嘛,哪有比人更恶的。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词汇空缺 产生原因 解决对策
引言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因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从《圣经》天使报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含有褒义,而原意略带贬义,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而英语则用Tom,Jack,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wet paint)。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多被误译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 Manyu。
5.英汉两种语言里,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人弗能成佛(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歇后语)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双关)
女卑为蜱,女又可为奴(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完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2.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 均较妥帖。
4.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译英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2]范仲英.使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杨佳.翻译处处皆学问[J].英语学习,1999.
[4]冯庆华.辞格与翻译[J].英语自学,1992.
[5]邱懋如.翻译纵横谈[J].英语自学,1999.
[6]沈志莉.谈英语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J].英语自学,1997.
关键词: 蛇 习语 文化意义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关系密切,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也十分了解,因此对它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蛇虽说不象猪那样能保障人类的肉食,但它的习性、特征完全为人类所熟悉,且人类对它产生了特定的情感并赋予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进而用蛇的某些特征或联想意义来表达或解释周围客观世界及其相关事物。这些表达法因其为人广泛使用而被固定了下来,形成了生动的习语和谚语,成为一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英汉语言中,蛇的形象和喻义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英美人和大多数中国人都深知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提及蛇的时候,但要是真的见到了蛇总会有各种感情的表露,各种联想涌上心头。但是,英汉语言中蛇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发展轨迹。蛇在英汉语言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涵义,有时即便在同一种语言文化中,有关蛇的文化内涵与联想意义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性。这些富含文化意义的习语在展现英汉两种语言独特韵味的同时,也给译者在选择翻译方法上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一、蛇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蛇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非常丰富,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还有中性意义。蛇积极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如在很多时候,蛇都被比作龙,蛇通常称作“小龙”,蛇蜕下的皮叫蛇蜕,也叫“龙衣”。民俗农历二月二是蛇冬眠结束,开始出洞活动的日子,而这一天也被称作“龙抬头”。龙的形象也是人们照着蛇的样子,加了点龙须、龙鳞、龙角等增加而成的。蛇是龙的前身,《山海经・大荒经》中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在西北的海外,赤水北岸,有一座章尾山。山上有尊神,人面蛇身,全身通红,身子长达一千里,竖立生长的眼睛正中合成一条缝,它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就是白昼。它不吃饭不睡觉不呼吸,只以风雨为食物。它能照耀阴暗的地方,因此称作烛龙)可见,古时候,蛇的地位在中国可算是比较高的,虽然与龙的地位仍然千差万别,但已享有相当高的的地位。那时很多人崇拜的神人,如补天的女娲、伏羲、开天辟地的等,都与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娲是人面蛇身,是龙首蛇身,伏羲是人身蛇尾。因此,在古代,蛇的地位相当高。在那时,蛇本身并无贬义。从东汉许慎对甲骨文的解释中可看出,古人对蛇并无半点恶意。蛇身曲线有致,有如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
蛇还象征着知恩图报的高尚人格。如蛇雀之报,“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此处的蛇便是知恩图报高尚人格的象征。
另外,蛇通常被用来比作书法笔画流畅,笔式雄健,或指文笔流畅,文思汹涌,下笔如有神助。现列举几个成语加以说明:
(1)笔走龙蛇:形容文笔极好,挥洒自如。
(2)走蚓惊蛇:像逃窜的蚯蚓,想受了惊吓的蛇。比喻书法运笔迅速,笔式雄健。出自“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明・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
(3)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吓得立刻窜入草丛一样。用于形容草书自然流畅。出自《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尽管蛇有如此多的积极意义,但它也有不少的消极意义。这是因为人们一想到蛇,仍然会害怕。它长相丑,会咬人,人人厌恶,且蛇通常神出鬼没,咬人时迅速而无声无息,非常致命,因此通常以蛇代指邪恶的人或事。这可从很多成语、歇后语、谚语中见其一斑。例如:
(4)蛇蝎心肠:以剧毒之蛇和蝎比喻人心之恶毒。形容人心歹毒,恶毒之至。
(5)阴沟石缝里的蛇蝎――暗伤人:指暗中伤人。
(6)牛鬼蛇神: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恶人。
另外,蛇也指阴险的人。如:
(7)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8)拨草寻蛇:比喻执意寻找某物或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此处“蛇”可指“麻烦,坏事”
然而,蛇在有些词中又是中性的,有时也可能既含褒义又含贬义,只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解释。例如:
(9)打草惊蛇:本来想捉蛇,可是却惊动了它,给捕捉带来麻烦;不想被蛇所伤,或是想找出蛇在哪,故意打草。
(10)画蛇添足:蛇本来没有脚,画蛇却画上脚。喻指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在这一成语中,蛇本身并无褒义或贬义。
(11)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抓关键,这样才容易取胜。
二、蛇在英语中的文化意义
英语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很深,从其中的蛇文化就见其一斑。圣经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影响使得英语文化中蛇的文化意义非常丰富。
英语文化中的蛇,其地位比在汉语文化中的蛇要低得多,蛇的意义也通常都与邪恶相关。《圣经》中的那条大蛇,引诱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从而遭到惩罚,被逐出伊甸园,终生爬行。“农夫与蛇”故事中的那条蛇,忘恩负义,农夫出于善心救他,却因为无知打扰了它冬眠反而遭它所害。
蛇也常指阴险狡诈的人或事物。如“snake in the grass”是指潜伏的危险或敌人,指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两面三刀,非常阴险狡诈。“snake oil”指的是毫无用处的建议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含有贬义的。“A bad conscience is a snake in one’s heart.”相当于汉语中的“做贼心虚”。在这句谚语中,“snake”指的是某人心中的一些隐秘,而这种隐秘通常与坏事有关。“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其汉译为“养虎为患”,可见,句中想“snake”指的是那些忘恩负义之人,带贬义色彩。“Take heed of the snake in the grass”,汉译为“草里防蛇”,也指阴险的人或事。
蛇在英语中也有意义为中性的时候,如“go at something like a boy killing snakes”,小男孩杀许多蛇是需要很大力气的,因此指的是精力充沛地去做某事。
另外,蛇也代表智慧,伊甸园中,在蛇的影响下,亚当夏娃纵然受到上帝的惩罚,可是换个角度想想,在此之前,他们毫无羞耻之心,而在此之后,他们才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无花果叶子编成裙子来穿,如果没有蛇的影响,亚当和夏娃今天将仍在伊甸园当中,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过着象在牙塔里生活的日子。
蛇在英语文化中也代表治愈的力量,这可从《圣经》中一段话而知:“Jesus uses the symbol of the snake on a pole to illustrate to Nicodemus God's healing power over sin for anyone who can look upon Jesus and live.”因此,很多西方国家医院或诊所的标志都是蛇和针,这种力量不只针对肉体疾病,也针对精神上的罪恶。
三、与蛇有关的习语的翻译
在英汉文化中,由于蛇的象征意义差别甚大,所以其文化意义各有不同,这自然就成了影响译者顺利翻译的障碍,为此本文特列举一些习语及其译文加以佐证。证明有关蛇的习语在英汉互译中必须相互转换意义,同时译者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读者的理解障碍。
(一)直译
直译指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更倾向于原文,以原文为主导。直译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原貌,了解源语的形式以及文化等。
(12) But beneath that placid surface the IMF sees a snake pit of threats.
但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看到了种种蛇穴般的威胁。
(13) After a time,we noticed a snake charmer with two large baskets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quare,so we went to have a look at him.
过了一会儿,我们注意到广场那头有一个背着两个大筐的耍蛇人,于是就走过去看看。
(14)A powerful dragon cannot crush a snake in its old haunts.(强龙不压地头蛇。)
(15)To kill a snake, you must first crush the head.(打蛇先打头。)
(二)意译
由于英汉蛇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与蛇有关的习语时可能需要进行转换。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意义,译者有时只能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而不能作字面翻译,否则会显得过于生硬,难以理解。有时候意译更能体现译文的语言文化特征。由于意译法更侧重译文,因而源语的一些语言特征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丧失。
(16)I always thought John a true friend,but his action later proved him to be a snake in the grass. 我过去一直认为约翰是个真朋友,但他后来的行为证明他是个奸诈的人。
(17)The news wakes a lot of snakes. 这个消息引起了极大的骚动。
(18)As for Yemen,it is an ungovernable snake pit,home to rival tribes,secessionists and a local branch of al-Qaeda. 至于也门,这是一个无法管理的疯人院,这里是部落竞争对手的基地,也是分裂分子和的地方分会。
(19)For Sarah Palin and her pals,man-made global warming is nothing but a “bunch of snake oil science.”对莎拉・佩林(Sarah Palin)及其同党来说,由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不过是些“江湖科学”罢了。
(三)借用法
借用法是指借用其它喻体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虽然喻体有所改变,但意思却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这种转换,部分原因在于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不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就不一样。适当的转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加深对国外文化的了解。
(20)What he did was to warming a snake in his bosom. (他在引狼入室。)
(21)I have had enough of Shi,he made a fortune by selling snake oil.
这件事真是让我难以置信,他靠卖狗皮膏药发了大财。
四、结语
英汉语文化中,蛇的意义千差万别,人们对蛇的理解大有差距。两种文化的蛇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人们脑海当中根深蒂固,印象深刻。了解蛇在英汉语言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和内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别,有助于二语种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有必要了解原语和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便译文更好理解,也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文系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2005]280(86)。)
参考文献:
[1]冀安.生肖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李延林等.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延林等.英语文化翻译学实践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3.
[4]施爱红.蛇年话snake [J].英语知识,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