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红楼梦故事情节

红楼梦故事情节

时间:2023-05-29 17:4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红楼梦故事情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红楼梦故事情节

第1篇

这个暑假里,我十分认真地阅读了名著《红楼梦》。我想,红楼梦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所以我发表的任何评论和感想都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点。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故事情节十分曲折,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故事,反映了那个年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红楼梦》还叙述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

虽然有的同学对我说,读《红楼梦》不读死人才怪。但是,我仍然热忠于它,热忠于它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我爱故事中的主人公,尤其是爱故事中的“凤姐”,??王熙凤。

大家都知道,王熙凤在故事中扮演的是一个反派角色。可是,我仍然喜欢她。这并不因为她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她的才能。王熙凤是荣国府炙手可热的管家婆,王熙凤凭着她的万人不及的聪明才智和猴一样的敏锐和精灵,征服了贾家上下人的心。王熙凤办事十分泼辣,因此,在贾家十分有威信。

但是,人无完人,这样的精明能干的女子到底也不完美。王熙凤的不贤良和弄权舞弊,也遭到了世人的严厉谴责。但是,事实上,曹雪芹却十分同情这个使人毛骨悚然的“杀人犯”。为什么?这谁也不清楚,也许只有问早已长眠于地下的梦阮了,然而,最后,王熙凤的身体表现出来的心理变态,都是薄命所致。

其实,王熙凤的本性并不坏,她每有恶念,莫不是有人推波助澜,趁热打铁,就只能她孤军奋战,是不会有那么多人冤死的。但是她一有善念却总是事与愿违,徒劳无功。

因此,我同情王熙凤,更热爱这个人!

第2篇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初中阶段)学生提出的明确要求。相应地,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也出现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名著试题。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根据各地中考名著题的不同设计,笔者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上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的特点。    四、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五、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第3篇

北方昆曲剧院制作的昆曲《红楼梦》从创意伊始,就走了一条豪华路线巨额的投资、热闹的选秀、年轻靓丽的阵容,以及极尽可能的各种宣传。可以说,这出戏从娘胎里就酝酿了很多看点,带来了许多的贵气。翁佳慧等一众优秀的昆曲新生力量让表演好看又好听。飘逸的服装、翩翩的水袖,将昆曲的水墨气质、红楼的豪门悲喜呈现得颇为到位。而舞台则采用了雕栏玉砌的园林设计,清新大气却又处处流露着富贵的气息,上下本红黑色调的运用与对比,也显示了主创们的独特用心。

这个戏不同于以往的红楼梦戏曲只节选一个故事、一个人物进行改编上演的做法,而是试图呈现小说《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和曹雪芹的艺术思想。而这对于时空相对有限的戏曲演出来说,本身是极具难度的。全剧分为上下本,共6个小时左右,从黛玉进府到宝玉出家,几乎囊括了小说中大部分的情节和人物。试图面面俱到的展现,就容易停留在蜻蜒点水般的肤浅。对演员来说,因为缺乏起承转合的情节过渡和情绪酝酿,在表演上不容易沉浸入戏,而是处于间离的状态,缺乏彼此之间情绪上的互动,在塑造人物时相对显得生硬许多。[]

与此同时,这出戏对观众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必须是对小说或电视剧《红楼梦》非常熟悉,甚至有一点研究的观众。观众必须具备这样的认知前提,才有可能体悟到主创人员们在创作上的用心和创新。而对于一个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红楼梦》的普通观众来说,会因为对很多地方缺乏铺垫而显得迷惘,对情节走向和人物的关系还知之甚少,甚至糊里糊涂,又怎能去深入地理解人物和作者的思想呢。如王熙凤收人钱财替人弄一桩婚姻官司的事情,戏中只有了凤姐收钱的场面,显得非常突兀。

这个戏在上本中重在露“喜”,以红色为主调,从黛玉进府开始到元妃省亲结束,编剧把小说中能够表现贾府发展的情节都挪在了一处,在先后顺序上也根据需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元妃省亲在小说中是第十八回表现的,宝黛读西厢是第二十三回中描写的,宝玉挨打更是晚到第三十三回。但是在戏中,为了给上本“大喜”有一个比较完满的逗号,后面两个情节则都被挪到了元妃省亲之前,象征着贾府在元妃省亲时达到了繁荣的极点。

下本则重在显“悲”,以黑色为主调,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开始到宝玉出家为止,处处显露着悲剧的因子。下本中黛玉临终与金玉良缘被放在同一场进行处理,红白相应,对话穿插,颇为巧妙。只是对比越剧《红楼梦》中黛玉焚稿大段的唱词,让观众伤心欲绝的情绪表达,昆曲《红楼梦》中就难以提供这样的观剧满足。宝黛爱情和凤姐弄权是小说《红楼梦》中相对清晰完整、戏剧性也比较强烈的情节,迄今为止的大部分红楼梦戏曲演出中都选取了这些作为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正面的表现,而在这里,这些都只能侧面或局部表现。下本中虽然对这些人物的去向和悲剧命运都作了一一交代,但是并不能从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观众始终是在冷静的观赏状态下。

总体来说,上下本北昆《红楼梦》试图尽可能完整地表现小说《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和主旨,出场人物之多几乎达到眼下所有红楼戏曲演出之盛,但在情节发展的完整性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却往往是惊鸿一瞥、走马观花。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个戏就是一个见证了。

第4篇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

四、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五、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六、多进行读书交流

定期(半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同时,要倡导一种新理念:师生同读,父母子女同读。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让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养;更能提高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第5篇

目前虽然有人对福建省现在的考试形式提出了一些异议,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但是由于高考事关千家万户,因此目前只能从考生最容易入手的考试形式开始,再逐步改革完善。目前《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书目与省考试大纲考查书目存在错位,题型尚未完全确定;《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书目比较多,而经典名著大多为大部头的作品;学生高中课程学习进程快,时间紧,从而导致了在阅读中不知从何入手进行复习的问题,让不少人头痛不已。如何在高考复习中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阅读技巧,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对经典著作进行分类并梳理,课后引导学生阅读并定期检测阅读效果,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名著阅读考查取得显著的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梳理呢?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的文化经典著作有《论语》、《孟子》、《庄子》,文学名著中小说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等。《福建省语文科考试说明》在每一年都进行微调,尚无法明确具体的文学名著范畴。因此,教师必须从中先筛选出几部比较重点并且比较容易的经典著作进行复习,争取达到以点代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我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老师‘代读’,学生按图索骥”。教师“代读”,帮助学生梳理作品中最主要的内容、情节、线索,例如,作品的内容精要,有哪些经典场景,等等。我建议先重点复习《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因为被誉为“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比较有阅读基础,大家比较熟悉,而且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家》与《红楼梦》可以说是古今姐妹篇,因此建议从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自信;而《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典范作品,其“美丑对照原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有助于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适应与中国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审判口味。

教师要认真研究名著考查题型,最常见的是复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主要人物性格两种题型。所以梳理时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这里。以复习《红楼梦》为例,作者介绍、作品的思想成就、艺术成就这些要略谈,稍作了解即可,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重点应放在情节的复述和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上。另外,教师要注意题目会拐着弯问问题。比如不直接把题目设计成。“请简要复述晴雯撕扇的故事。”而是问:“《红楼梦》中有一首判词写道:‘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请猜出此人物是谁,并复述与之有关的一个故事。”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设计名著题的时候可以不直入主题,而是拐着弯问,这也是检测学生是否阅读原著的一种手段。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要注意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如:“《红楼梦》中的黛玉与宝钗,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出你的理由。”所以,平时上课,教师既要给学生灌输一些公认的观点,更要鼓励学生能各抒己见,谈谈对名著人物的个人见解,只要理由充分,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的意见相左,必要时也可以开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虽然考试不一定会考个人看法,但这在无形中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文学是优美的,但讲述文学是却枯燥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生更多适应互动型、气氛热烈型的课堂教学,如果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那么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势必是低效的。因此在名著教学中,教师仍然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开展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兴趣,以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名著复习课时,教师可将名著内容设置成猜谜题、抢答题、辩论题,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学校有配备多媒体,那么制作课件的效果也很理想。在课件中可以插图,配音乐,插入电影片断、讲座等。我在复习《红楼梦》时,在讲课前先让学生欣赏87版《红楼梦》的剧照,在欣赏的时候,配上古筝弹奏《葬花吟》,让他们先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更快地融入到名著的氛围中。这样课堂不仅不枯燥,而且影像能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有时候我也会播放一些名著讲座(主要从“百家讲坛”中选取),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红楼心得》等,学生常被这些学者、专家的独特见解折服。

教师要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如下午放学至晚自习前等时间,以及每晚完成各科作业后挤出时间阅读一到两回内容。大部头的作品规定每一部两个月阅读完,薄的作品有的一周时间就可以阅读完。教师必须替学生排出阅读进度表,并粘贴在教室显眼处,建议学生将购买的不同作品交流阅读。两到三星期针对前一阶段阅读量,或用试卷小测,或抽查学生当场回答,或小组抢答,形式可以多样,以检查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在下阶段及时调整好课程安排。

第6篇

关键词:草蛇灰线;手法;谐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05-01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句话出自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这八字的意思就是,点燃一根草绳,拉着它走,燃烧过后的草灰会留下一路的隐隐约约的痕迹,就好像是一条蜿蜒前行的蛇,到处留下爬行过的踪迹。阅读《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发现作者留下了较多的“谶语”“影射”等一系列的伏笔,根据这些伏笔,探佚者可探索出后三十回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轮廓、情节的必然走向以及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归纳出“草蛇灰线”这一奇特创作手法有“谐音法”、“谶语法”、“影射法”、“引文法”、“化用典故法”等。本文重点就“谐音法”展开论述。

曹雪芹将这种谐音文化深入浅出地运用到了《红楼梦》的创作当中,使之成为了“草蛇灰线”的重要类型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姓氏、命名以及取字号、地名命名等方面。

一、人物姓氏谐音

《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的姓氏多达82个,这还不包括有名而无姓、有官阶而无姓、有艺名而无姓者。在这80多个姓中,贾姓者属“望族”。

细究《红楼梦》人物的取姓的谐音涵义,以“贾”姓为例,“贾”谐音为“假”,意在表明将“真事隐”去,把“假语存焉”,类似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手段。更进一步理解“贾”姓的含义,与“贾”有关的可以理解为假家、假宝玉、假皇帝、假妃等。文本中的“贾”确有此功用,其它姓氏也有特殊的功用。譬如,邢夫人之“邢”姓,“邢”谐音“形”。表面上看,贾赦作为宁国府的男主人,那邢夫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女主人了。这种安排尤其别具匠心。实际上将贾赦与邢氏连一起,却是“假设形式”之意。从《红楼梦》的侧重点来看,荣国府是贾家的主体,而宁国府只是作为陪衬而已。“假设形式”恰是符合了《红楼梦》人物定姓取义的一种手法。再如,绛珠仙子生长的地方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西方的极乐世界是灵魂的故乡与归宿,更是精神的家园和寄托的场所。由此可知,曹雪芹构思的女主角林黛玉之姓“林”谐“灵”字,“灵”字便解开了黛玉姓“林”之谜。

二、人物命名取字谐音

《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取字号方式是中国人取名艺术的再现。人物命名取字号与姓的谐音有很大的关联。譬如,甄士隐,其名为“费”,“费”谐“废”音,理解为“真废也”。甄士隐的女儿乳名“英莲”,“英莲”谐音“应怜”,与姓合一起便是“真应怜”。文本中英莲五岁就被拐卖,后又做了薛蟠的妾,可怜的是最后又是被薛蟠的大夫人折磨致死,她的悲惨命运暗合了“真应怜的结局”。相反,甄家的丫鬟娇杏,由于偶然回头看了一眼落魄书生贾雨村,雨村误以有意于己,等他做官后讨她作妾,恰逢大老婆死了,这个原本在甄家做丫头的娇杏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官太太,她的结局何其“侥幸”。以谐音法类推,贾敬为“假敬”,贾政则是“假正”、贾赦为“假设”……

再看贾府的四位姐妹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脂批指出“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小说中写元春是在元月初一降生的,得春气之先,因而占尽春光,有贵人之相,进宫为妃。然而春光易逝,春去则衰败也。这既有她个人命运的预示,又带有贾府家族的衰落之喻。迎春是当春的花木,迎春气而开,春过则凋谢也,其性类木,所以她在文中又被唤做“二木头”。探春为有春则赏,无春则探,绝不虚掷、辜负了好春光,因此她的为人果断有为,贾府败落之后远在他乡。惜春可谓是叹息辜负了春光,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这四春寓意着“原应叹息”,由此可知作者从命名上早已定了她们命运是结局是悲剧的。

三、地名命名谐音

正由于曹雪芹的千锤百炼,使得《红楼梦》文本中大小地名无不各具特色,其谐音值得一提。大观园内的潇湘馆谐音“消香”,以潇湘妃子泪尽而亡的传说寓意黛玉香消玉殒的凄凉结局。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显然是谐音“恨无缘”。薛宝钗在贾母的支持下,排除林黛玉,终于嫁给了宝玉,然而宝玉的出家终究应验了夫妻“恨无缘”的结局。再如迎春的住所缀绵楼,看似光彩艳丽、锦上添花的闺房恰恰是“坠锦”之谐音。迎春跳楼自杀的悲惨结局与她的住所名不谋而合。“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的“梨香院”,谐音“里香院”,意为粉黛女子演唱之处,由此可知这位荣公实则是贪生好色的腐朽堕落的剥削者。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57.

[2]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3]魏家骏.《红楼梦》和中国古代谶言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1).

第7篇

小时候读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并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后来,学习赏析文字,如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法,遂擅千古之奇。”好像懂了一点,但时间稍长,又不复记忆。只记得一点,李白看了崔颢此诗之后,废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骄傲的诗仙,如此的自谦,足以烘托出此诗的不凡。

我真正领悟的是,事物的好坏优劣有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表述,而在于比较和衬托。对于不识货的人来说,比一比就是硬道理。当然,我对李白还是有些不满的,就算比不上人家,写一首也可以啊。起码能让后人看看,诗仙的下驷相差别人究竟有多远。这念头虽然残忍,但每当我在风景名胜处看到用小刀、铁片甚至石块等等坚硬物,用心用力地刻着深深浅浅的“某某到此一游”时,我就觉得,我的想法不无道理。据说,莎士比亚写的戏剧人物,在他之前别人都写过。这,并没有成为他创作的障碍。

自《红楼梦》成书以来,京、昆、越、黄梅戏、龙江剧等等许多地方戏曲都将其视为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从中选取一条线或几条线敷衍成戏,以飨观众。剧作家们并不以前人的成就为藩篱,各展所才,呈现缤纷。特别是越剧《红楼梦》的电影拷贝发行量和观摩人次之多,非其他中国故事片、戏曲片所能望其项背。但也有学者讥评,《红楼梦》原著的立意、故事仅止于此吗?越剧《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脸谱化之嫌。

煌煌一部《红楼梦》,写尽了封建时代大家庭的兴衰荣辱,可视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岂止局限于区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间的纠葛?我们无法得知,几百年前,第一个将《红楼梦》改编成昆曲的扬州人仲振奎,呈现给观众的是怎样的《红楼梦》我们现在看到了,北方昆曲剧院的新编昆曲《红楼梦》。它打破了“以宝黛钗情感纠葛为主线”的戏剧惯用套路,把王熙凤、贾政等人物的戏份加重,力图在分成上下本的两个晚上、总共6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从更多侧面、更多视角展现贾府的由盛到衰。由于投资方对文化的热情,据说投入2000万元资金打造该剧。因此,舞台布景精巧繁复,演员服装雍容华丽。可说是,舞美新颖视觉亮丽。以前,曾经有学者说“现在有人痛心疾首称《红楼梦》已被地摊化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红楼梦》最初就是出现在地摊上的。”可是,《红楼梦》终究不应该老是蹲在地摊上欣赏。美食当有美器啊。这点,该剧做到了。

剩下的问题是,要演绎《红楼梦》如此精彩丰富的内容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光靠这两个晚上、6个多小时的舞台演绎,够吗?昆曲可是讲究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的呀。要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咬宇吐音的讲究。同样,欣赏昆曲如品香茗,需要慢慢来。昆曲《红楼梦》的编导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于是,采取了一些合并嫁接,把原著中精彩的重要段落拼装在一起,手脚麻利地叙述着原著的故事情节。

这种合并嫁接的创作方法,早已有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女作家苏青编写了越剧《宝玉和黛玉》,内中虚构了一个典型人物——丫环蕙香。她集晴雯、金钏等等很多丫环的情节故事于一炉,戏很重,形象也突出。苏青的创新受到戏曲专家赵景深赞扬,但被当时的青年评论家夏写时批评,认为损害原著。学者们展开论战,却不影响戏的卖座。

昆曲《红楼梦》也有威功的嫁接。例如,把“黛玉临终”和“宝玉大婚”合并成一场戏,戏剧采用了电影手法,效果很好。虽然是红、绿两个表演区域,但舞台上就是宝、黛二人的对唱。既适合于抒情、也能够叙事(回忆)有点像西方歌剧咏叹调。

但是把精彩的段落合并一处,不会每次都成功。药物学家说,单糖是甜的,多糖合在一起却不是甜的。例如,剧中宝玉明知黛玉在座,不顾她的感受,还是和宝钗互相交换观赏各自佩戴的金、玉,品评字义。宝玉不知道黛玉生性敏感、“行动爱恼”吗?又如,在原著中,宝黛读《西厢》,意境多优美;钗黛释前嫌,情趣也盎然。可是,该剧将两者相叠加,变成三人论《西厢》,突兀又造作。更不可思议的是,宝黛初会,宝玉当着贾政的面砸了自己的命根子——宝玉;搜检大观园,探春、晴雯当着王夫人的面发飙;后来,探春又当着王夫人的面拂袖而去……还有诧异处,王熙凤行诈,尤二姐吞金之时,舞台上竟然出现贾宝玉,形如上帝,又似鬼魅,一言不发,冷眼旁观。无怪乎,有人觉得该剧不是情节剧,也不是言情剧,它更像一个以宝玉为主的灵魂剧。也有能人,从灵魂剧中看得出该剧立意深,突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考问,对宝玉的人世、出世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问题是,对于该剧的演绎,看过原著的观众觉得有些交代(场次)多余;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觉得交代不够。观众是无法仅仅从戏的本身得到哲学领悟的。小说有小说的叙述方式,小说需要描绘细致,读者可以慢慢品味,细细琢磨;戏剧有戏剧的演绎方法,戏剧需要鲜明,短时间抓住观众的心。舞台演出,情节要集中,线索不纷扰,人物形象宁可脸谱化,不能碎片化。碎片化的人物形象,哪个观众记得住?

有评论指出,原著内容丰富、情节复杂。因此,昆曲《红楼梦》的主次角色可相应调整,不同行当可以自成段落。全本演出可更加简约,以适应昆曲的表演形式。该剧有的唱段很好,很有表现力,可以抽取出来,作为经典折子戏。

中文的语言是很有技巧的。宋高宗定都临安,要建造皇宫,报上来两个方案,宋高宗御批“西溪且留下”,臣工就在杭州现在的南宋皇宫遗址处建造了宫殿,而非西溪。“西溪且留下”是落选的委婉说法,宋高宗的语言艺术和他爸爸宋徽宗一样。宋人笔记记载,宋徽宗说“待理会(再研究)”三字就是不答应。如今,西溪房产开发,广告却反其意而用之。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评论的采纳,往往也是这种方式。但有一点,大家都知道,往经典里面注水,并不能够称为创新。

第8篇

关键词:小说 次要人物 推动情节 映衬人物 反映生活 深化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40-02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为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就构成了小说必备的三个要素,而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中心要素。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从而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但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津津乐道地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而忽略了次分要人物的重要作用,其实,小说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展、映衬主要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深化小说主题等方面均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品味。

1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是情节的制造者”,大多作品中的次要人物, 在“情节”方面起着线索作用,以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因此,看似轻描淡写的次要人物,其实都是在积蓄力量,厚积而薄发,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使小说呈大张大合的态势,从而使读者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换句话说,作者利用他们不一定是为了塑造一个艺术典型,而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叙事手段的作用。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位次要人物,正如作者所言:“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可见其地位之低、身份之微。但作者在安排《红楼梦》结构时,却精心找来与贾府地位极大悬殊的这么一个小人物、小村妇,通过“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引出贾府的一系列事件,让她穿什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揭开这个贵族家庭的面纱,把它外在威严、势派和内部的奢靡、腐朽展现在读者面前。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整部《红楼梦》故事的开端,表现出贾府之大,引出了当权者王熙凤,而王熙凤给其救命钱为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报恩埋下了伏笔;为报恩,刘姥姥携着自家产的新鲜蔬菜二进荣国府,引出了贾府内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鼎盛时期贾府的奢华,而二进荣国府意外受到众人喜爱、厚待和馈赠,自然引出其在贾府落败时,知恩图报,三进荣国府探病王熙凤;三进荣国府写出了贾府的萧索凄凉,而凤姐的病中托孤,又为巧姐以后的出路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刘姥姥既是《红楼梦》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又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通过她的活动展现了贾府由兴盛到衰败的变化过程。

中国“小说”代表作之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一个人物形象值得大家注意。顾涌,一个后来被错划成富农的富裕中农,在这部作品中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小说却别具匠心地从其替亲家富农胡泰转移胶皮轮车这件事写起,烘托了“山雨欲来”的时代气氛,通过其复杂的社会联系牵出了暖水屯这一带各阶层、各阶级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心理反应:富农的害怕,富裕中农的疑虑,地主的挣扎与抵抗,贫穷的期望。从而围绕确定斗争对象这一中心问题,引出村干部之间、工作组内部、贫农与干部之间、地主与干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可以说,一个顾涌,在小说中份量不大,但却带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把运动中的农村生活、斗争自然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 烘云托月,映衬主要人物

红花还需绿叶衬,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家往往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映衬主要人物,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使其在读者的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次要人物在作品中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这正如千古传诵的汉乐府《陌上桑》中人物的描写,全文并未从正面对主要人物罗敷的美貌进行细致描绘,而是通过对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和动作的描摹,侧面映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男性旁观者之所以会有意或无意做出异常甚至失态的举止,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为罗敷的美所震惊、所吸引,为此,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有力的烘托,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当然,这种映衬作用有正衬,也有反衬,正如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三国演义》第5回,关羽斩华雄的过程极其简略,只六十三字,倒是浓墨重彩地描写次要人物华雄如何勇猛,详写其先后斩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大将领,盟军众皆失色,此时,关羽请命出战,轻取华雄首级,回来时“其酒尚温”。小说通过华雄的骁勇善战正衬了关羽的神勇威武;第72回,华陀为关羽刮骨疗毒,“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以众人的反应反衬其的坚毅刚强。正反映衬,使得关羽的形象更加鲜明可感。

3 见微知著,折射社会生活

第9篇

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形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我班上的一位学生这样告诉我:“老师,我看到名著就头痛,又长、又深、又厚……什么时候能读完啊?”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阅读完了整本小说,可是,还是不能理解小说的内容,尤其像《红楼梦》这样情节复杂的小说更是很难读懂读透……”相当多的学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一看到长篇名著就手忙脚乱,躲躲闪闪的,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据一项针对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喜爱程度”的调查显示:9.6%的学生“很喜欢”,18.1%的学生“喜欢”,51.4%的学生觉得“一般”,20.9%的学生“不喜欢”。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显示了高中生普遍缺乏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动力,他们不会或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很多学生虽然读过了,但是因为理解得不多,所以也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培养高中生名著阅读意识的方法

高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是高考的重要考试得分点,那么,面对高中生名著阅读的实际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引导高中生阅读名著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如下:

(一)查询、搜集和整理辅读资料。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高中生养成阅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就需要先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教师要通过资料查询、搜集和整理,向学生提供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辅读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对作品先有大体的了解。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先推荐一些文字优美或传奇性、故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名著精编缩略版,如:《名著导读系列》、《名家谈红楼》、《名著精编100篇》等,使学生很快就能阅读完,也使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小成就感”和亲切感。让学生对名著产生亲切感和亲近的愿望,然后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哲理性、科学性较强的作品,逐步培养他们阅读优秀作品的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通过1到2个月的引导阅读,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了,个别学生还能提出一些独到的看法。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就会推荐一些长篇名著了,如四大名著等。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在课堂阅读名著的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读书竞赛,写读书笔记,开展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成果,即大家彼此围绕一个目标,质疑讨论,争辩解答,让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题者,时而当老师,时而是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

(三)指导学生归类、对比阅读。

第10篇

【摘要】在《红楼梦》里,人物的服饰也熠熠闪光,美不胜收。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看到了明清时期服饰方面的礼仪体制和审美理想。

【关键词】红楼梦;明清服饰;美学

服饰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表征,必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红楼梦》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人物的服饰也熠熠生辉,美不胜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物服饰的设计,无论是从款式还是从色彩上,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也体现着对美的一种追求,是美的一种张扬和延续,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很注重明清时期服饰的美学,贾府里面的人物服饰,一个个都是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地位和命运,作者通过对服饰的描写,把人物的心理和智慧的外在美充分体现出来。

一、红楼梦中的服饰特点

首先,在《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主要体现的是明清时期服饰的特点,在作品中描写的《红楼梦》的服饰和现实中朝代的服饰是不太相同的,可以说曹雪芹在描写《红楼梦》的服饰的时候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背景限制的,人物碰到正规的礼仪场合,就严格按照清朝的服饰制度穿戴的。但是作者又不完全按清制装扮人物,以便给自己的艺术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从客观上看,清朝虽然废除了明代服饰,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沿用了明代的。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服饰虽然有着曹雪芹自己的美学追求,但总的来说遵循的还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审美标准。

其次,红楼梦中的服饰大多以红色为基调,而且多为描写年轻美丽的女性服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以红色比喻美色,女子的服饰以红为美,以红为贵。比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服饰的描写有三次,其中有两次就以红色为主。在当时,红色不仅仅是美丽的代表,更是高贵吉祥的象征,而高贵就是美的表现,书中所有的年轻女子个个美若天仙,所以都必须要有美的服饰与之搭配,而作者在设计时也是把美和高贵结合在一起了,同时也体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把服饰礼仪作为当时重要审美标准。

二、《红楼梦》中体现的明清时期服饰美学《红楼梦》所展示的明清服饰是宏大和精微并存的。《红楼梦》中的服饰大量运用许多蕴涵丰富意义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祈求祥和,或者是权利和统治阶层的象征,也或者是对长寿和生命健康的崇拜。

(一)代表了明清时期服饰文化的审美标准

我们可以从书中描述的贾府人物的服饰看出,它们代表了明清时期服饰文化最高的审美价值,显示了极高的审美品味和美学追求。在《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描绘渲染出错彩镂金的辉煌之美的一面,也有体现芙蓉出水般的清雅之美的一面。《红楼梦》中的服饰深刻展示出明清时代的服饰文化的特点:当时的社会更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于诸多粉饰太平吉祥的祝福之词,将这些吉祥祝词施之于图案之上,增加华贵的审美氛围。通过《红楼梦》中对服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服饰特征表现为生动豪放、色彩浓重、简练醒目,反映出了他们的审美形态。尤其是清代服饰,更加注重于繁缛的艺术样式和风格,使得在服饰用料、饰物等方面突出强调精致细密。在《红楼梦》中充分体现了由于满汉服饰的融合,出现了清代服饰花样丰富多彩的趋势,它基本以明代服饰和清代服饰混合法来塑造人物。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服饰都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是当时流行的时装,他们的服饰都是富丽堂皇般的错彩镂金之美。在林黛玉的服饰上,主要体现的是清新淡雅,犹如芙蓉出水,与其他人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形象塑造的需要,也是特定人物的审美需求。

(二)体现明清时期服饰自身美的规律

服饰不仅要符合明清时期一定社会、阶级的审美标准,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合乎服饰自身美的规律。在社会中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其服饰也是不尽相同的。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穿戴的服饰,它的款式和颜色的搭配是不相同的。曹雪芹明白服饰的款式和色彩对人物角色描写的重要性,因此按照美学的规律设计人物的服饰,为人物形象服务。比如说在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看到贾母的丫头的服饰,感觉她们穿红着绿与别家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贾母的地位决定的,贾母以享受为主,所以她不仅需要像鸳鸯那样善于体察迎合她的丫头,也要求丫头在外表上也要赏心悦目,所以这样穿着的丫头放在贾母房里实在是合适不过了。“穿红着绿”既对塑造贾母的形象起了烘托作用,又合乎美的规律。

(三)体现明清时期人物形象性格

《红楼梦》中的服饰是明清服饰的一个缩写,体现着明清时期人们如何运用服饰美学来美化人的外貌,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服饰是人主动装饰自己外貌的部分,它能够有效地烘托人物外貌,这就是人类运用服饰进行装饰的目的。好的服饰能够使得人物外貌变得更美,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因此,在《红楼梦》中的服饰款式上,作者几次描写到宝玉穿箭袖衣,而箭袖衣是窄袖袍服,窄袖袍服是满族游牧尚武的民族传统流传下来的,贾宝玉虽然不是习武的,但是穿上它可以显得英俊干练、风流潇洒。如果是变成穿宽袖长袍,那么就会显得更适合读书人,显得老气横秋,这样就不符合贾宝玉的形象和性格了。另外,服饰怎么打扮和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服饰,就要受到一定的思想引导了,这就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气质和性格。因此,在明清社会中,服饰除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以外,还可以体现出人的身份地位,上到帝王后妃、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的衣冠服饰,这些都是有严格的区别,这种等级差别一直贯穿整个明清社会中,通过不同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经济状况的好坏和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下。

(四)体现明清时期服饰美学的环境背景

人物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因此人物的服饰不仅要与人物相配,还要经常变化,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周围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才更具有美的效果。在《红楼梦》中,作者能够很好地利用服饰这个媒介,利用服饰的款式和色彩的变化来引出情节的变动,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实现为揭示人物性格服务,为服饰增添了新的审美价值。比如说,在婚姻问题上讲究姻缘的明清时期,在描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的问题上,作者通过人物的服饰来表达其思想,通过一个人穿什么服饰来表现他的性格,进而显示出他们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揭示人物命运,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大背景环境。又如,在对晴雯服饰的描写上,作者花的笔墨不少,通过她与服饰有关联的情节鲜明地突现了她位卑而人不贱、刚义泼辣、爱憎分明的性格。服饰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人物的穿戴上,还在作品内容上是一个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服饰主要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明清时期服饰的审美标准来进行的,遵循了明清时期美学的创造规律。《红楼梦》通过运用服饰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不同的环境气氛,点缀大自然的景色,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体现封建的伦理道德。可以说,《红楼梦》中的服饰是集明清时期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研究明清服饰美学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J].太原大学学报,2006(3).

[2]崔荣荣.《红楼梦》人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缩影[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6).

第11篇

年轻人开卷避读《红楼梦》,作家王蒙看不下去了。最近,在北京国际图书节发表公开演讲时,这位红学研究者措辞严厉地说:“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读书人的耻辱。”

网友听后不乐意了。《红楼梦》怎么了,不好这一口儿还非得强迫啊,阅读又不是初高中语文课文鉴赏,这点事还不能有点儿自由?况且,我们又不是只针对《红楼梦》,我们四大名著、外国经典都读不下去。

这不,国内一家颇具口碑的出版社几个月前刚刚评选出“死活读不下去书籍排行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部入围,《红楼梦》位居榜首。除此之外,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经典文学作品,均出现在前十名中。

王蒙针对的正是这件事,他的批评听上去充满焦虑:“如果连这点累劲儿都没有,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完蛋了。我们的精神养料如果都从100多字的微博上来,我们的智商会降到什么程度!”

当然,这也并非我们独自遇到的问题。一位美国学者曾在课堂上做过一个小实验,经学生们举手表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输给了动画片《辛普森一家》,尽管他们都同意前者可以提供更高级的体验,但还是更愿意选择从后者获取愉悦。一个中国记者也曾拿着一张名著书单到中小学门外随机采访,一名初一女孩说,这些书都非常枯燥,在她眼中,巴金的《家》《春》《秋》“都没有(电视剧)《倾世皇妃》好看”。

读什么是个人的自由,王蒙的批评并不是要树立什么阅读权威。只是,被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大多具有永久的价值和意义,它们经受了历史和时问的考验,并且大多与人类的基本问题有关,凝结着语言文明最精华的部分。对这些作品的避之不及,很可能带来阅读传统的断裂,更会被视为关于阅读整体的一种隐喻——如果穿越历史保留至今的文学经典都无法凝聚目光,那么昙花一现的流行文学又能给阅读带来什么?

王蒙这次演讲的主题,止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学。他的担忧并非毫无理由,要知道,全民阅读甚至已经列入了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根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2年我国18岁以上的国民,平均每年阅读的纸质图书仅为4本。就连在中国工作的印度工程师都为“不阅读的中国人”忧虑。这个印度人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机场候机时中国人要么穿梭购物,要么大声谈笑比较价格;在飞机上,不睡觉不看书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在火车站,一个外刚朋友问他:“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于机,没人看书?”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位摄影师在纽约地铁里拍摄的照片。那里就像一个地下图书馆。头戴猫头鹰帽子的小姑娘靠在妈妈身上研读“术乃伊咒语”,她的妈妈带着弟弟在书中领略一只名叫里布斯的小狗迷路后的新生活;裹着臃肿羽绒服的姑娘挺着肚子,手里捧着一本《新犹太人》;身穿黄色皮夹克的年轻男人靠在车门上,进入卡夫卡的《城堡》;还有一个嘻哈打扮的男孩,正在看一本俄国小说。

有了这样的阅读习惯,人们对于文学阅读受到冲击的焦虑,或许可以缓解一些。经典本身也保持着宽容的态度。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写道,经典作品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的人,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回到《红楼梦》上。真正的经典绝不是“非常枯燥”,台湾美学家蒋勋解读《红楼梦》,他的众多粉丝中既有影星林青霞,也有普通的家庭主妇。我还想告诉那位初一的小姑娘,你或许喜爱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和《甄嬛传》中,许多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就都借鉴了“枯燥”的经典名著。要知道,《红楼梦》可比它们精彩多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3.9.25)

第12篇

关键词:叙事者;叙事空间;叙事逻辑

一部叙事作品是由作者、叙述者、故事、叙事话语、叙事模式、叙事接受者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叙事学理论也因此可以分为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几个层面:一是作者、叙述者和故事;二是叙事话语层面,包括叙事模式、叙事时间等因素;三是故事的层面,它包括叙事逻辑、角色模式、叙事结构等因素。《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其故事具有独特的讲述风格,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从三个层面来解析这部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叙述者

叙述者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一个人物,他说的话不一定就是作者要说的话。具体到《红楼梦》这部小说,它在叙述形式上有一个明显特点——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进行创作。

在《红楼梦》中,石头是叙述者的身份,但是这位叙述者所叙之事可以是他亲见亲历;也可以是他间接所闻。因此,许多事件尽管石头在场,但他仍能以叙述者的身份进行叙述。而且,石头作为叙述者,拥有叙述的主动权;采用呈现式的叙述方式——尽量让人物自己登场亮相,或者干脆把许多功能转让给小说中的人物。

对于前一种情况,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几处比较隐蔽的叙述功能。首先是对小说中的情节或人物作公开的阐释或评论。如第五回开头的一段一轮:“第四回既将薛家母子在荣府内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其次,沿用话本小说说书人的习惯用语和回前、会后诗。《红楼梦》中常用的说书人习惯用语有这样几个:却说、且说、如今且说、后回再见、暂且无话,欲明后事、且见下回等等。再次,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的概述。一般追述前事时,常用“原来”如何如何。如第七回“原来这周瑞的女婿,便是雨村的好友冷子兴”。第九回“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

后一种情况,在叙事学中称为“二度叙事”。二度叙事又分为“自叙”与“他叙”两种。“自叙”即向他人讲述自身之事。“他叙”则是众人讲述自身之外的事。自述的情形如第三十八回贾母向薛姨妈等人讲述自己的少女时代。还有一种自述形态是内心独白。如第三十六回在对宝玉内心进行了大段描写之后,故意说“此皆宝玉心中所怀,也不可十分妄拟”。而他述的情况触目皆是。如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红楼梦》的叙述者无论是直接出面,还是隐身幕后而把叙述职能交给其他人物,都是为了营造出“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故事氛围,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叙事的灵活多变。

二、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红楼梦》的叙事时间运用了各种手法,如省略、停顿、场景。其中插叙大多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植入文本的。尤其是预叙的特征明显。它表现在以偈语、占卜、梦境、谶言等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作暗示预叙。这种暗示预叙在《红楼梦》中集中表现在三处,一是一僧一道对顽石所说的一番话,一是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十二支曲,一是灯谜中的谶语。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的判词,听到了十二支《红楼梦》曲。这些判词和曲子正是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贾家命运及结局的预叙。

《红楼梦》的叙事空间直接以建筑为框架。明显的三处分别是黛玉进贾府,贾政巡园和刘姥姥游大观园。贾府和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是对应小说故事情节的空间坐标系,成为叙事依托的载体和连接情节的媒介。叙事从黛玉进贾府开始。园林建筑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形象存在于小说情节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是以一系列的亭台楼阁组成园中有园,园外有园的建筑组群和空间主题,它的视觉形象是分散的,由此构成了小说叙事情节的相对独立;即场景式的故事叙述。一个个空间主题形成了一个个空间场景,每处景点都有一个或数个独立的场景描写。而空间边界的围隔与引导则构成了场景的转换。如第四十回写贾母在大观园设宴,一碧池水成了各个庭园的空间边界,把大观楼、潇湘馆、秋爽斋、缀锦阁、蘅芜苑等串联起来。显然,园林建筑成了小说故事依托的叙事空间。而从意义层面上分析的话,园林建筑还代表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规定了小说人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建筑作为人的生存样式的标志,在于它的直观性。它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凝固和放大。如写刘姥姥到蘅芜苑时,对其屋内设置的一任描述,明显地写出了宝钗素朴冷淡的特征,而对潇湘馆的描写又说明了黛玉酷爱读书的性格。

三、叙事逻辑

叙事的基本序列由三个功能组成,分别是“情况形成”、“采取行动”、“达到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叙事作品中,三个功能并非必然地连续发生。长篇章回小说的叙事逻辑以若干复合序列构成,首尾接续式是常见的复合序列之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金瓶梅》、《儒林外史》注重事件的自然联系,而《红楼梦》注重事件的循环往复,也可以说是各种复合叙事序列的并存。其中有些叙事表现为改善阶段和恶化阶段的轮换交替、连续循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接续式。如宝黛相知相爱的过程便是如此。宝黛初见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宝钗的金锁对黛玉构成了威胁。从此黛玉常常半含酸意,旁敲侧击,从而形成了两人的第一次摩擦。之后,黛玉在薛氏母女面前对宝玉故作关爱,并口称“咱们”,显然拉近了二人的亲密。第二次摩擦是史湘云的到来,宝黛抬起杠来,紧接着宝玉一番表白又将二人的心拉近了。之后,因误会晴雯把气无心的发泄到黛玉身上,宝玉听到《葬花词》后,二人在此推心置腹的交谈解除了误会。湘云及金麒麟的影响加重后,宝黛又发生了一次争执,最后宝玉掏出了肺腑之言“你放心。”至此,二人爱情再没有因宝钗、湘云的缘故发生不和。

四、叙事结构

《红楼梦》的结构之道在于多角度、多层面的揭示出人生的大苦痛和大不幸,这在书中的前五回便可找到答案。首先是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所谓“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是对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他悲剧的结局。其次是女儿国的悲剧,太虚幻境中那一幅幅对联、十二金钗的判词以及“红楼十二支曲”,都是对闺阁中“异样女子”人生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她们的悲剧结局。再次是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的悲剧,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甄士隐的《好了歌解》以及“飞鸟各投林”的曲子,都是对贵族之家兴衰际遇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其悲剧结局。以上三重悲剧构成了全书的三条主线,而且三条主线相互平行,各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

宝玉的人生观与封建正统观念格格不入,他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政治、道德背道而驰的人,既不被社会所用,也无力挽回家园颓败的命运。他以“保全真性”作为人生理想,并将其付诸现实生活。但他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如愿以偿。他领悟到人生的苦恼,又找不到其他的出路,只得遁入空门。

女儿国的悲剧更是多样的。黛玉、尤三姐、晴雯含恨而逝,是个性遭到戕害的悲剧;李纨、宝钗或独守空房,或自我压抑,是恪守礼教者的悲剧;元春、迎春、尤二姐的不幸,是顺从者被蹂躏的悲剧;探春的远嫁、妙玉的受难是高傲者被摧残的悲剧。她们无一例外的以悲剧纷纷结束了此生。

贾府的悲剧是荒腐朽的贵族必然衰败的悲剧。作为贵族之家,必然“生齿日繁,事物日盛”,否则便称不上是钟鸣鼎食之家。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贵族后裔,难免不安富尊荣,甚至于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加之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统治者内不相互倾轧,贾府衰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显然,三条线索,三重悲剧,各有其价值,因而各自独立而不可取代。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丰富多彩,本文只就其中的三个角度做了简单分析。不论是它叙事逻辑上的循环往复还是叙事结构的三线并进、叙事者的显隐结合,这一经典小说都做到了独具特色。当然还有更多的叙事角度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