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新年习俗

中国新年习俗

时间:2023-05-29 17:4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新年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新年习俗

第1篇

《新年快乐》《恭喜恭喜》《迎春花》《新年好》《拜年》《发财发福中国年》《财神到》《欢欢喜喜过新年》《大家恭喜》《新年到》《招财进宝》《拜年歌》《小拜年》《同贺新春》《新年快乐》《贺新年》等。

新年: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新年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定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中国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新年的习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

2、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3、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4、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2、《恭喜发财》演唱者:刘德华。作为四大天王中最敬业的代表,刘天王亦是每年岁末年初在超市上班最准时的一位好同志。

3、《财神到》演唱者:许冠杰。作为初代“歌神”,许冠杰虽已隐退,但他的盛名仍伴随着《财神到》的歌声走入千家万户。

4、《中国喜事》演唱者:凤凰传奇。广场舞大概是最能集中体现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喜好与流行趣味的地方。而广场舞阿姨们追赶流行的部分也随着节日在改变,不信最近你到各大广场舞集散中心听一听。

5、《好运来》演唱者:祖海。谁家还没几个文艺爱好者呀?特别妈妈、阿姨、舅妈、婶婶们,难得齐聚一堂,奔个KTV亮一嗓子也是不少家庭的基本配置。

6、《桃花朵朵开》演唱者:阿牛。《桃花朵朵开》大概是阿牛整个演绎生涯中传唱率最高的歌曲之一,其优势在于相当朗朗上口,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另外兆头也相当好。

7、《常回家看看》演唱者:陈红。这歌基本不用赘述了,大概所有人都能哼出一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但假期在家里时间待得长了,父母哼这歌的意味似乎就有些变了,刚开始那几天是对你归家的热烈欢迎和让你常回家的热烈叮嘱。

8、《难忘今宵》演唱者:李谷一。从1984年诞生至今,《难忘今宵》已经陪伴无数人度过了24个春晚的夜晚,而与起起伏伏的春晚节目质量不同。这首由李谷一老师带来的金曲从不让人失望,满怀着家国情怀在每一次春晚的尾声响起。若中国也有牛姐称号,那必须送给李谷一老师!

9、《恭喜恭喜》演唱者:卓依婷。较早收录这首歌曲的是邓丽君,《恭喜恭喜》是邓丽君1968年11月1日发行的专辑邓丽君之歌第十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中的一首。

10、《欢喜过新年》演唱者:卓依婷。卓依婷的新年经典必听歌曲,欢喜过新年,又是一年新年到,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不免俗的还要送上一句--新年快乐!

新年乐曲有哪些:

《新年快乐》《恭喜恭喜》《迎春花》《新年好》《拜年》《发财发福中国年》《财神到》《欢欢喜喜过新年》《大家恭喜》《新年到》《招财进宝》《拜年歌》《小拜年》《同贺新春》《新年快乐》《贺新年》等。

新年: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新年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定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中国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第4篇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第5篇

于是,这一次,《W》周刊尝试跟着老黄历,像祖辈们那样恪守时间和传统习俗,腊八食腊八粥、腊月二十四除陈布新、除夕贴春联守岁……一日一日,走到新年。这些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里,满溢着最淳朴真挚的人情,含蓄地提点你该如何犒赏自己、怎么与家人朋友同乐,以及怎样郑重又愉快地与旧时光告别。

“年味儿”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不管你离家万里还是与家人团聚,都能感受到的温暖和慰藉。跟着我们的步伐,按着老黄历追根溯源,重回记忆里最有年味儿的新年吧。

腊八节

传统习俗里,腊八节这一天要吃腊八粥,并开始做过年的准备。腊八粥,就是粥类里的“大锅烩”,材料丰富,煮得一锅热热闹闹。相传,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日得道成佛,故佛门弟子以此为重大节日,广施粥米以敬佛,腊八粥也因此有“佛粥”之名。发展至后世,腊八节喝腊八粥已成为全国各地妇孺皆知的饮食习俗。煮腊八粥跟平时煮粥差不多,只不过用料更加丰富,五谷杂粮、干果尽管往里放。再加进一些适宜冬季调理身体的黑系杂粮,能调配得更加营养。老人家说,煮进去的东西越多越全,来年就越旺。

尾牙

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春节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总之,基本样式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的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家家户户也会选择这一天除旧布新,打扫卫生,不放过任何角落,把所有晦气统统扫地出门。断、舍、离之后,哼着歌给自己的身体一次愉快的清洗,全部干干净净,才有好心情。

除夕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的习俗有年夜饭、吃饺子、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祭祖、献供新茶、压岁钱等。

春节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迎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这一天的爆竹一声比一声响,谁都希望能迎财神到自家。新年里给自己一个新的钱包,许愿自己有满满的运气!

第6篇

1、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着团圆、欢乐的久别重逢,以及一年新的开始的意义。

2、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灵、拜祭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3、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4、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5、扩展资料:

(1)春节前夕的年夜饭又称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2)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诗歌资料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元旦诗歌新年诗歌

清透的风,正从远处吹来

那里有少女的香味

带着野百合的私语

在一瞬间绽放

青涩地,爱人的手臂

温柔地缠绕,把你拥抱

拨动春天的琴弦

第8篇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成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初一叫做春节。

春节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家家户户都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合家团聚、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岁前打扫卫生,掸灰尘,以驱邪除秽,干干净净迎新年。燃爆竹、贴春联、贴年画,寄托美好愿望,烘托节日气氛。除夕之夜,合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叙旧话新,共享天伦之乐,习惯上称“团年”。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逛庙会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庙会上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此外,过年还有包饺子、压岁钱、观社火等习俗,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春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火、冷食以及巫术性活动是其主要内容,后来两者的区别逐渐消失,合二为一了。

扫墓、祭祀祖先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的“孝”文化和人们的亲情观念,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斗草、打球等活动,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既有对逝者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期盼,意义非凡。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不一,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百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中,中国民众也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比赛时,岸上挤满观众,而且充满了叫喊声、锣鼓声,各个龙舟争先恐后,破浪最快冲到对岸的就算胜出。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有枣的粽子,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吃粽子习俗,千百年来长盛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此外,端午节也有佩戴香囊,悬挂菖蒲、艾草,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等习俗,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中秋节

第9篇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第10篇

布朗族是一个热爱唱歌、热爱劳动的民族。布朗族的一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唱歌。布朗族人们用歌声表达自己全部的思想和情感,也用歌声来承载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正因如此,布朗族的歌曲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本文将从布朗族劳动歌曲、爱情歌曲、儿童歌曲和礼仪歌曲的表现艺术四个方面分析布朗族民间歌曲的表现艺术。

一 劳动歌曲的表现艺术

音乐和歌曲都源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众多民歌中,歌唱劳动始终是重要的主题。布朗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活动的民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环境相对闭塞,因此歌唱成为了人们劳动过程中抒发感情、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布朗族的音乐中有大量劳动歌曲,甚至不同的劳动都可以有相对应的劳动歌曲。例如,《牛哥》是耕地时唱的歌曲;《种地歌》是播种时唱的歌;《摘棉花歌》顾名思义是收获棉花时唱的歌。在布朗族的文化和观念中,男女老少都应该劳动,没有劳动的人就没有资格生活下去。因此,在这些劳动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布朗族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赞美。歌曲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布朗族的劳动歌曲将本民族对于劳动的热爱乃至崇拜融入到了他们的劳动歌曲之中。在这些劳动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将劳动的辛苦和劳累转化成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布朗族的劳动歌曲中人们不仅讴歌劳动的过程,更抒发了劳动的喜悦。

例如,在《讨猪食歌》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阳光、活泼的女孩在山野中寻找猪食的欢快场景。这首歌曲中的人物包括了女孩、爸爸和妈妈,歌曲中的花包括了鸡冠花、阿补花、昂固那。可见,虽然是一首简单的描写女孩山野寻找猪食的歌曲,但其中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情感表现也真挚感人。从韵律上来看,这首歌曲为典型的宫调式音乐,节奏欢快、旋律有没,歌词规整。这也是布朗族劳动歌曲的一大艺术特点,即用最简单的歌曲、最直接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劳动的热爱和赞美。布朗族的劳动歌曲不仅赞美劳动、歌颂劳动,还将人们在劳动中的经验总结融入到歌曲之中。如在《盖房子歌》中,人们便将盖房子的全部过程和其中涉及到的习俗全部融入其中。这在中国其他的劳动歌曲中是很少见的,是布朗族劳动歌曲独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建筑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布朗族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的鸡罩笼房,整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每个过程都有着特殊的习俗文化。由于盖房子是布朗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此从选日子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看成是这个民族长期文化发展的积累。歌曲中对于每个环节及习俗也都有清晰、细腻的描写。

布朗族的劳动歌曲多采用宫调式和徵调式,节奏轻快,旋律悠扬。歌曲中的主题思想都是积极向上的,虽然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艰辛,但是从来没有对这样的生活产生抱怨,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激和热爱,并唱出在劳动中得到的快乐。从这些劳动歌中可以看出布朗族人民的文化内涵:质朴、勤劳、热爱生活。

二 爱情歌曲的表现艺术

爱情是歌曲中永恒的主题,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的爱情歌曲。在布朗族的民族音乐中,爱情歌曲种类繁多,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歌曲。布朗族的爱情歌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优美动听,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劳动歌曲一样,布朗族的人们由于环境的闭塞,歌唱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因此,布朗族的年轻人表达爱意也是用歌曲作为交流的主要方式。布朗族的爱情歌曲有的用来表达爱意;有的用来表达生死离别;有的用来表达失恋的惆怅;有的用来表达择偶的标准等。布朗族的爱情歌曲同样继承了布朗族传统文化中的质朴和单纯,在简单的歌曲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其中的爱情歌曲也是被青年人反复传唱的歌曲。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布朗族小伙子会穿上崭新的衣服,结伴来到姑娘家,用热情的歌声打动姑娘并使姑娘与其成婚。这便是布朗族恋爱的方式,称之为“串姑娘”。其中的歌曲有《开门调》、《凳子调》、《烧火调》等。由恋爱双方的男女以对歌的形式唱出,气氛欢快、和谐。在“串姑娘”的对唱中青年男女演唱的歌曲多为小夜曲式的小调式,旋律婉转、优美,配合歌曲中诙谐的唱词,十分动听。布朗族男女在“串姑娘”时的唱腔和唱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情感随意而歌,因此歌曲能直接反应出人们的心里活动和情感。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唱腔和唱词的随意发挥,所以布朗族的爱情歌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除了贪婪恋爱时的对唱,布朗族的爱情歌曲还包括很多和爱情相关的内容,甚至是关于爱情的传说。布朗族的爱情歌曲保留了爱情本质,如同山上流淌的泉水一样清澈和甜蜜。布朗族的爱情歌曲在滋润着布朗青年爱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一代又一代布朗青年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决心。

三 儿童歌曲的表现艺术

不同的民族对于儿童的期望和关心是一致的。布朗族儿童歌曲同他们的爱情歌曲一样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每个父母给孩子唱的儿童歌曲虽然都是传承于同样的唱腔和唱词,但具体歌唱时又会有一些区别。在布朗族不同类型的歌曲中,儿童歌曲的调式类型是最丰富的,有宫调式、商调式、羽调式和徵调式,包括了布朗族歌曲中所有的调式。布朗族的儿童歌曲可以分为催眠歌曲、游戏歌曲和教育歌曲三种。

催眠歌曲是儿童歌曲最常见的主题,多是由母亲哄孩子睡觉时唱的。布朗族的催眠曲不但表达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意,还表达出了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由于布朗族的妇女有时需要背着孩子去劳动,因此不得不把孩子放在框里背着。这样的催眠曲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疼爱,也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勤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布朗族的人群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勤劳、善良的民族文化性格。

游戏歌曲是孩子们玩耍时唱的歌曲。歌唱是每个布朗族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因此孩子们即使在玩耍时也会经常唱歌。由于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因此布朗族的孩子们在游戏时也还原了游戏最原始的简单和快乐,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热爱。例如,在最简单的《数数歌》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对妈妈舂米、爸爸抬水的描绘。再如,孩子们过家家时唱的《飞蚂蚁》描绘的是孩子们扮作大人做饭、吃饭的情景。由此可见布朗族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布朗族的音乐渗透到男女老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前文所述的桑康节也有专门的儿童歌曲,过新年时成群的孩子边跳边唱是新年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被现代文化包裹的现代人无法体会的自然、原始的欢快。

教育主题的儿歌也具有布朗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由于布朗族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热爱,因此他们的教育儿歌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与赞美。歌曲中多以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从而吸引孩子的兴趣。例如,在《萤火虫》这首歌曲中,用最简单的语言唱出了孩子们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和谐关系,旋律和意境都十分优美。再如,《摘棉花》这首儿童歌曲中则描绘出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帮助大人们摘棉花时的欢乐场景。布朗族的歌曲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传递着对劳动的热爱这一主题。

四 礼仪歌曲的表现艺术

歌曲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歌曲丰富的表现形式为不同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最好的载体。礼仪是文化的结晶,将礼仪融入到歌曲之中虽然在其他民族的歌曲中可以看到一些例子,但像布朗族这样将几乎全部的礼仪都以各种各样的歌曲来进行表达和传承无疑是这个民族歌曲的一大艺术特征。布朗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布朗族人们生性乐观、开朗、活泼,爱好唱歌,因此歌声传递的不仅是对人的感情,还有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布朗族的礼仪歌曲又称之为风俗歌曲。布朗族的礼仪歌曲种类繁多,包括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重大习俗。本文以新年和嫁娶两个重大习俗为例对其表现艺术进行分析。

新年是每个民族的重要节日,集中反映了每个民族的许多习俗。布朗族的新年有着自己独特的历法,布朗族的新年通常在清明节后的十年左右。作为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布朗族将过新年的喜悦和习俗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唱歌成为了过新年时人们必要的节日活动。布朗族的过新年歌曲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抒发人们对于新年的希望和期盼以及人们心中欢喜的心情,另一个仍然是对劳动的歌颂,提醒着年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劳动。布朗族的新年被称之为桑康节,《桑康节的歌》是人们歌唱新年最常用的歌曲。由于布朗族的新年在清明之后,那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是人们忙于播种的季节。因此,在《桑康节的歌》中我们可以听到对于春暖花开这样一个美好时节的赞美,对于春耕时人们辛勤忙碌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姑娘和小伙子也会唱起属于他们的歌谣,幸福的歌声如同鲜花一样漫山遍野。

嫁娶是每个民族又一大习俗特征。布朗族人爱唱歌,嫁娶这样一个重要、喜庆的日子,歌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结婚当天,男方带着礼物由媒人领着来到女方家中,媒人用歌唱的方式将新郎介绍给女方家的各位亲人。其中的开头一句是“我们的儿子年幼无知”,接下来便是谦让的话请求对方将新郎当成自己的亲儿子进行帮助和教育。然后是女方父母同样以歌唱的方式将女儿介绍给对方,开头一句为“我们的女儿年幼无知”。这虽然是礼节性的一段对唱,但在多年的传承中仍然保留了基本的谦逊和谦让。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布朗族人们性格文化中的善良和谦让。之后的婚礼情节人们仍然用歌唱的方式完成对新人的祝福。歌唱贯穿于整个婚礼的过程,人们从歌唱的曲调和唱腔便可以知道婚礼进行到哪一个环节。

第11篇

2.腊月廿九,为你送上最美妙的祝福,愿你新年过得舒心,活的潇洒!

3.今天腊月二十九,财运迎进家!愿你幸福如花,事事都发。

4.腊月29,能除一切苦,吉祥如意每一天!

5.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提前给您拜年了!祝您阖家欢乐,牛年大吉!

6.小除夕。腊月二十九习俗。中国万年历是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世界节日大全,包含各种节日的由来,习俗,节日祝福语等.。

7.腊月二十九,祝你吉祥高照,万事顺心,财源广进。

8.早上好,今天腊月二十九!春节快到了,提前给你拜年啦!

9.朋友,新年到了,腊月二十九,又到小除夕,喝上一杯友谊酒,祝福友情久久久,愿我们的友谊更长久,愿我们的快乐永停留,愿健康平安永远陪伴你左右,愿你在新的一年里,爱情长久,事业长久,友谊长久。

10.农历腊月二十九,小小祝福暖心中,每天问候有真情;字字吉祥迎喜庆,句句健康送安平。顺心快乐陪伴你,幸福绽放笑得意;美好生活甜蜜蜜,祝你永远都美丽。

11.朋友,新年到了,你看,春天已舞动着新绿,正悄然走来,阳光暖暖的,令人惬意,心情兴奋的,欢天喜地,在这年味浓浓的腊月二十九里,祝福我所有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情愉快,笑口常开。

12.今天腊月29日,999999送给每一位朋友,祝你平安久久,快乐久久。

13.今日腊月二十九,恭喜发大财,财源滚滚来。

14.除夕的钟声,为你敲响新春的喜庆;团圆的饺子,为你庆祝阖家的欢乐;绚丽的烟花,为你绽放璀璨的明天;温馨的问候,为你融入虔诚的祝福:祝幸福安康,福运无疆。除夕快乐!

15.今天腊月二十九,愿你快乐每一天送给你,愿你快乐!幸福!

16.腊月廿送你20个福,祝你家庭事业顺,四季平安福,迎春正接福!

17.腊月二十九,9999,9999,万事大顺,好运久久!

18.今天腊月二十九!祝你九运当头,长长久久!

19.腊月二十九,愿你抖落与“不染”过往的一切尘埃,淡定有力地前行。

20.今日腊月二十九,好运相伴久久。

21.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春节倒计时开始了,提前给你送上祝福,拜个早年,祝大家除夕快乐!新年快乐!

22.腊月二十九,除旧迎新,大红灯笼高高挂,祝福大家新年好。

23.朋友,新年到了,让春风带给你温柔,让春雨带给你妩媚,让春光带给你灿烂,让春花带给你靓丽,让春*带给你幸福,腊月二十九,真诚的祝福你春光满面,幸福久久又长长。

24.腊月二十九,为你来送财,祝你2022虎年好运连连、恭喜发财。

25.腊月二十九,愿你抖落与“不染”过往的一切尘埃,淡定有力地前行。

26.除夕到,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赶走晦气和烦恼,迎来好运和欢笑,愿你吉祥如意福星照,幸福团圆日子俏,健康平安身边绕,添福添财心情好!

27.春节回家过年,多多注意安全,乘车人多拥挤,带好孩子莫失散,备好随用物品,不带大宗现钱,少食生冷衣穿暖,防病防盗防诈骗。祝你一路顺风喜团圆!

28.善良优秀勇敢,决不妥协,祝你也祝我。

29.阵阵炮响,开启牛年的吉祥;闪闪烟花,带来新年的欢畅;红红对联,辉映幸福的光芒;声声笑语,凝聚团圆的渴望;句句祝福,传递情谊的桥梁:新年来到,除夕愿你一切都吉祥!

第12篇

除夕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节日,每年的除夕我们都是要过的非常隆重的,同时还有很多人有守岁的习俗,那么除夕要守岁吗?除夕要吃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除夕要守岁吗 要守岁。守岁是民间除夕的一个习俗,民间讲究这一晚灯火通宵不灭,一家人熬夜迎接新年,这样明年就可以家中富足。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西晋的《风土记》里写:“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最后这句是写大家一晚上不睡,等到天明,就叫做守岁。除夕守岁从天黑就开始吃年夜饭,所以年夜饭会准备的比较多,比较丰盛,因为大家要慢慢吃,一直吃到深夜。年夜饭摆在桌上,家里还要有丰富的点心瓜果备着,吃了饭,大家聚在一起吃着零食打发时间。

除夕要吃什么 1、馄饨: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2、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3、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除夕有什么禁忌 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除夕有什么意义 除夕,也称大年夜,旧语也称为“年关”,是农历新年到来的前一个天,与岁首正月初一相连。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国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因常在农历(夏历、阴历等)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除夕”中的“除”字是“涂”的借字,意思是“污渎”、“鬼疠”、“不祥”。《老子》中有“朝甚除,田甚芜”的句子,其中的“除”与“除夕”的“除”是一个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