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履约意识不强、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每个开发楼盘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决定了资金回收的速度、企业产品的自有生命周期和企业的获利空间。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各种合同的履行来实现的。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合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有决定性作用。
合同分配着工程任务,具体地规定着工程任务相关的各种问题,工程所涉及到的生产材料和设备供应、运输,各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由签订的各合同协调并统一工程各参加者的行为;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规定着项目参加者各方面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分配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形态和运作;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项目各参加者之间经济关系的调节手段,也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和解决双方争执的依据。
(二)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合同标的涉及的范围宽、内容复杂、金额巨大,通过合同管理,能够落实项目的目标和计划,将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目标有效统一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严格合同管理,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项目的运营,只有严格合同管理,才能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
二、建立项目合同管理系统
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公司、材料设备供应商、银行、保险、政府职能部门等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公共关系是房地产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因而需要一些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的合同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流程后,识别企业各职能部门合同管理要素,系统地分析各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合同要素网络,合同要素网络要确保建设项目合同在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中能妥善处理好与各关系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是建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依据。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设计应能确保提供对合同文本和条款的拟定、研究、审查、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的总体原则和操作方案,合同管理体系的框架应能有效保证在合同“两期”内合同要素网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一)合同形成期
坚持“遵守、补充、审核”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签订的各类合同从过程体系上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1)遵守各类合同标准文本的合同条款,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的特点,保证签订合同的总体方向,维护合同各方基本的责、权、利关系;2)补充合同条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保证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时期、不同签约方签订合同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3)审核补充条款由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责任人提出,项目部等职能部门参与会签,以保证合同补充条款在合同日后顺利履行。
(二)合同履行期
建立合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合同标的,实现合同目标。
1.确定合同执行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并要求合同责任人根据目标制定完成管理目标的工作计划。
2.建立合同责任部门定期汇报和合同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制度,从宏观上监督责任人按计划履行合同的情况,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和合同目标的最终实现。
3.建立合同考核制度,把合同考核标准和指标纳入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激发合同责任人的工作潜能,保证合同网络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三、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制度化和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基础。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比较完善、切实可行、合理合法、能有效调动各合同管理责任人积极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管理标准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能够有效堵塞各类漏洞,避免企业在签订、履行、变更合同时遭受经济损失。程序化是合同管理的保障。把合同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转变成工作程序,有利于将合同和合同分析文件下达到责任人;在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落实各合同规定,有利于协调各合同关系,明确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力,执行合同档案管理,监督合同实施过程,调解合同争执,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从而对工程实施跟踪诊断,来实现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控制。
1.合同台账及档案管理程序:在程序的设计上除要考虑按标准编号收发、归档、保存合同外,还要记录合同从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为合同后评价提供原始素材;
2.合同签订管理程序:要明确各类合同实施的目的,充分考虑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坚持程序化管理和例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同签订管理程序,从源头上控制合同执行的方向,保证签订的合同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3.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为及时预测、发现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督、追踪、反馈各类合同信息,必须在坚持全面履行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合同目标管理与合同考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并优化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保证项目相关的各个合同按计划高效率地执行,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期保质地正常实施;
4.合同变更及索赔程序:由于合同的变更和索赔发生后,意味着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偏离了预测的方向,因而在程序设计方面要明确合同变更及索赔的提出方、决策权属的相互关系,明确企业处理变更和索赔的原则,保证按程序办事既能有效减少变更和索赔的发生,又能及时处理变更和索赔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在市场公平竞争、合同权益维护、合同管理职能、合同制度完善、合同内容、合同履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同管理的积极作用。然而,许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合同管理知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项目合同签订后,将合同束之高阁,未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交流,造成合同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脱节,不能及时处理合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合同目标不能全面实现,给企业造成损失。(2)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必须选择合格的建筑设计单位。市场经济秩序日益完善的今天,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招标、投标、中标、谈判、签约、结算、缺陷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合同是维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约束各方主体行为的法律准绳,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但是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效益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建筑市场活动中,一些业主钻法律的空子,打球。抓住建筑设计单位拓展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违规变更设计内容。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设置陷阱,或者在支付设计费的过程中百般刁难,迫使建筑设计单位违约。由于合同管理中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设计合同在合同当事人志愿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对业主、设计单位等合同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筑设计企业必须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全面履行自身义务,完成合同约定的设计任务,确保项目合同完全履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未建立系统的合同资格审查、合同评审等程序。合作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不能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实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合同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在建筑设计企业内部常常好事大家抢,权利大家争,责任大家推,问题久悬未决。甚至由于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仅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也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2)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应围绕合同履行全面展开,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项目的实施起总控制和保障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重视合同的签订,轻视合同的管理。注重工程设计的实施,忽视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合同管理粗放,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干赢了工程设计,却输了经济利益。
3、履行过程监督不力,合同履行效果不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合同作为约定各方主体责权利关系的重要文件,是对合同当事人争议判定的法律依据。建筑设计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一般责任、工期、质量、款项结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设计内容变更、合同争议、违约、索赔等都有明确界定。建筑设计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标准建筑设计合同范本,却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未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在责任约定上不明确、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给合同的正常履行留下了漏洞,埋下了祸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或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合同约定事项消极履行、不完全履行、预期不履行。由于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建筑设计企业索赔过程艰难,经济利益受损。工程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条件、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变更过程难免引起合同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变化。往往会因此出现合同争议,处于弱势地位的建筑设计企业经济利益也会遭受损失。
二、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约邀请、发出要约、做出承诺、合同签约等过程。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合同潜力,实现信息化合同管理,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企业才能保持良好信誉,规避市场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在市场状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设置法律咨询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项目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性基础管理工作之中。建筑设计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合同管理局域网,开通合同管理服务专线,用合同管理论坛、QQ群、微信群等方式普及合同管理知识。树立合同管理理念,提高全员合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工作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处理合同纠纷,减小企业损失。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职能随着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合同管理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日常合同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建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评审程序、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并通过行政监察、纪检监督、审计等办法加大制度执行力的检查,明确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使合同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动态监控合同履行过程,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选择标准合同文本,做好合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合同管理职能部门要完善合同管理档案,分类分级建立合同登记管理台帐。对涉及工期、款项结算、质量登记、业主特殊要求等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归类,设置合同管理要素预警线。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与作业、财务、法律咨询等相关部门沟通,动态监控合同履行全过程。一旦发现进度延误、质量缺陷、款项结算等要素有突破预警线的征兆,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纠偏措施,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变化、施工条件变化、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研究项目合同的有关条款,正确认识合同变更的利弊。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及时落实合同变更相关工作,为合同变更索赔准备事实依据。
三、结论
一、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没有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对于油田销售企业合同管理,部分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其管理作用,使其难以收到效果。部分油田销售企业认为合同管理不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2.合同管理缺乏完善监管制度。合同管理监管工作,要求油田销售企业参与,同时合同利益方也要认真履行合同规定义务,如果其中一方不愿参与监管,就会影响合同管理实际效果。另外,如果合同双方不参与监管,尽管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手段,也没有实际意义,无法落实到位。根本原因在于,油田销售企业没有针对合同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与员工缺乏约束机制。从员工层面来讲,其不重视合同管理,因而企业无法顺利开展合同监管工作。3.合同管理缺乏专职人员。企业在合同管理中,管理员及承办人通常会将合同与部门其他工作混淆起来,很多情况下没有为合同管理建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企业合同项目涉及金额大、周期长,假若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当前,有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大都是为了应付工作检查,实质性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4.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合同管理中,一般将其划分为法律事务范畴,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管理,这是合理管理的主要模式。该管理模式应用后,可从法律层面保护合同管理工作,但存在隐患比较大。比如企业会认为合同事儿就是法务部门的事儿,合同问题就是法务部门的问题,忽略了专业部门对合同文本内容、签订及履行等方面的主导性;法务部门出于职业素养,会关注合同潜在的法律风险,但却不能代替专业部门对于文本内容的审核。另外,企业缺乏先进的合同管理模式,管理创新意识不足,给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埋下很大的隐患。
二、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建议
1.规范化合同管理。精细化合同管理使得企业合同管理更具透明性,利用审核流程与内容固化,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划分参与合同管理,促使合同管理由被动预防转为事前主动预防,可有效预防合同风险。同时,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审核人员并行操作,减少了等待时间;合同管理中借助其透明化功能,承办人员可对合同审批进程进行实时查询,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管理成本降低。2.创新合同管理理念。构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将合同管理纳入经营业务与管理范围。基于合同内容,围绕计划费用,实现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目标,动态跟踪任务完成与合同执行情况。3.深入发掘合同应用信息。合同全要素信息收集环节也属于精细化合同管理范畴,合同管理信息与科研计划及付款等信息要实现有效对接与集成,有效融合合理管理系统与生产、销售计划及财务平台等系统,消除信息孤岛问题。利用合同信息化系统有效保存容量大与多样化的合同数据信息,统计与查询便于合同管理人员掌握海量数据查询技巧,做好分析,为后期日常管理、资源投入及业务发展等战略角色的制定提供重要数据参考。综上所述,油田销售企业合同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杜绝企业合同签订与履行失误,降低企业经营、政策及法律等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但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与实施,涉及企业多个方面,需要缜密筹划与系统规划。
1投资控制主要措施和方法
作为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水电站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影响投资控制关键性因素。如何充分调动电站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从投资控制的主观影响因素和重要环节入手,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投资控制手段,结合中小型水电站投资控制管理实例,重点分析中小型水电站投资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1.1强化设计龙头作用,提高设计深度和精度,从设计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投资根据经验统计,设计阶段成果对项目建设投资影响程度占75%,因此在招标设计阶段进一步提高设计深度和精度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因素。强化全周期设计优化,在预可研、可研阶段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多方案比选和论证,寻求技术经济最优的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施工图优化和施工措施优化,在满足同等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充分、合理地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在资源配置方面,加大对设计阶段时间和资金投入,增加设计力量,提高设计服务质量;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相关设计管理制度,规范设计成果的深度和精度要求,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在激励机制方面,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建立设计服务考评机制,引入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并行,以激发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业主要进一步强化主导作用,发挥其总协调的职能和作用,提高设计成果的深度和精度,加强对新增变更方案措施的技术、经济审查,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真正做到从设计源头上控制工程投资。某水电站在如何提高设计成果、激发设计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采取主要做法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建立健全设计合同履约考评办法,设立节点考核基金和投资优化奖励。每月由业主组成考评组定期对设计履约情况进行全面考评,通过考评强化对设计合同全要素的管理,促进设计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和现场服务质量,主动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实践证明,强化设计管理取得效果良好,电站实现了提前投产发电,控制节约效果明显。
1.2强化监理现场管控作用,提高现场监督服务水平和质量,从加强现场监管力度提高投资管控水平监理人员作为业主聘请的现场管理代表,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等关键性因素进行控制性管理。监理投入的人员数量、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等,成为制约工程投资控制的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数量和质量方面远不能满足合同要求的情况,表现为监理人员数量投入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更换频繁,不利于监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现场施工管理和商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给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对投资缺乏有效管控。在如何发挥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方面的作用上,结合某水电站采取的主要做法,建立健全业主对监理合同履约考评办法。每月定期由业主组成考评组对监理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强化对监理合同的全要素管理,完善监理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适度提高现场监理人员收入,引导监理公司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核心岗位上,提高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现场监理服务质量;与监理公司总部建立合同履约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向监理公司总部通报现场监理履约情况,加强与总部沟通和联系,争取监理公司总部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促进现场监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方面的管控作用,真正做到把好投资控制的第一关。
1.3强化承包商合同履约意识,提高承包商对分包商管控能力,通过合同管理创新增强投资控制效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大额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导致总承包商对中小型项目施工合同履约重视程度不够。对中小型项目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和管理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大多采用切块分包的模式,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管控力度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给合同履约带来不可控风险。结合某水电站的做法,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与承包商总部合同履约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强化承包商合同履约责任主体。定期将现场合同履约情况向承包商总部进行通报,借助承包商总部管理平台,争取承包商总部对项目部更多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和管理支持,强化合同资源配置和现场管理,促进项目合同顺利履约。(2)督促总承包商加强对分包商管控力度,严防“以包代管”。中小型水电站因投资额相对较小,承包商多采用管理型承包,对非主体工程进行切块分包,应督促总承包商从分包合同管理模式、资金支付、生产要素控制等方面加强管控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履约。(3)强化合同管理制度创新,破解合同资源配置难题。结合项目合同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合同履约风险,准确把握合同执行重点和难点,应势而变,顺势勇为,择机适度采用合同费用资源化的模式,破解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不愿意主动投入资源的难题,强化合同资源配置,确保合同顺利履约。
1.4强化合同管理执行,转变管理思路,实现施工管理到合同管理转变,通过加强合同执行力增强投资效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型项目管理模式多以管理型项目为主,实行切块分包,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控力度相对较弱,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生产要素和全过程管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实现从施工管理到合同管理的转变,全员参与合同管理,以合同条款作为管理的标准,强化合同执行力,一切都按合同约定办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严格审查工程变更方案和措施,防止增加不必要的投资成本。通过合同管理制度和合同条款学习,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监理现场负责人员进行合同管理制度培训宣贯,让合同管理者熟悉合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理解合同条款实质性要求,用合同语言说话,用合同条款办事,真正做到依靠合同来管理工程、建设工程。
1.5加强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过度消耗,强化甲供材料统筹管理控制投资成本一般工程建设成本中甲供材料所占比重相当大,用动态的思路和平衡的原理搞好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库存”统筹管理,对投资成本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成立甲供材料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从组织上保障甲供材料的管理流程顺畅,搞好甲供材料统筹管理。(2)建立和完善甲供材料定价机制,采用招标阶段同期市场价格进入合同清单组价,让甲供材料供应价与市场价格相对统一,消除甲供材料市场价与供应价格差异的“二元制”结构,从源头上避免倒卖材料获取价差的行为。(3)加强甲供材料供应计划的审核工作,用动态的思路和平衡的原理搞好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库存”统筹管理。在编制工程进度月计划的同时要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根据需求计划结合库存量及适量储备量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作为甲供材料核销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平衡甲供材料库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加强对甲供材料需求计划的审核,确保甲供材料需求计划的严肃性和合理性。(4)建立甲供材料核销报表制度。每季度定期对甲供材料核销一次,核销时间与工程进度结算报表结算时间一致。根据实际消耗量与理论消耗量对比及时进行材料核销,并对每季度材料核销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总结,重点分析是否存在材料消耗不合理的现象。
1.6加强工程计量和结算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索赔,增强投资管控能力严格按照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开展计量和结算工作,做到工程计量和结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加强计量的及时性,遵循计量的合规性,重视计量的严谨性,特别是针对隐蔽工程项目的计量和结算,对计量人员的资格、计量校核、计量支撑性材料等关键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计量签证随意性和把关不严。主要做法有:(1)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建议业主方配置专业的测量工程师或计量工程师,通过增加专业资源配置,加强计量管理,特别是对隐蔽工程的计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因计量原因造成投资不必要增加;(2)提高计量的合规性,熟悉工程量清单规范、合同文件和定额编制说明,规范和完善计量支撑材料,避免不合理的计量和不规范的计量;(3)高度重视计量的管理工作,适度依托监理工程师,加强对监理计量工作管理,提高监管力度,发挥监理现场管控作用,让监理工程师把好投资控制的第一关;(4)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索赔,合同双方各尽其职,各司其责,严格按合同要求履行合同义务和责任,避免随意改变和突破边界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变更和索赔。
2结语
中小型水电站项目建设投资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水电开发的各环节和方面,需要水电建设参与各方共同努力。重点加强合同关键性要素管控,通过合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针对性制订增强投资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并不断把投资控制措施和方法贯穿于合同管理的主线中,运用合同管理手段来实现投资有效管控。
作者:胡望来单位:四川盐源甲米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合同管理规定
一、合同是公司的重要文档,是公司有关业务开展的凭证。根据《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法规,为规范合同的调研、起草、审查、谈判和签订、合同执行及归档管理的全过程的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合同事务及管理。
三、合同承办人--指具体经办合同有关事宜的人员。
统一采办--指将各部门可通用的、消耗类的或其他物资和服务采办,由公司行政部统一组织,形成规模效益的采办。
四、销售部负责业务合同的的谈判,并按合同及时催款及安装协调沟通。
合同管理员负责合同资料的整理归档、保管,合同管理员须根据合同及时和厂里协调安排生产计划及,保证生产及时,准时供应。
财务部合同的审核、合同管理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考核评审。
五、管理内容
(一)、合同的调研
1、合同的调研由销售人员进行,主要调查了解合同对方,包括但不限于
(1)资信能力;
(2)履约能力;
(3)资质情况;
(4)支付能力;
2、与合同对方进行初步接触,了解合同相关要素,为起草合同创造条件。
(二)、合同的起草
1、一般由合同承办人员或合同管理员起草,要求:
(1)起草人应参加合同谈判;
(2)涉及技术方面的合同,应有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2、合同起草要求:
(1)各类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起草合同,要做到内容合法、语言规范、结构严谨;
(3)合同起草应参照使用有关合同范本,合同格式及内容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公司合同文本须按规定编制合同号。合同如若对方起草,也须按本规定合同号编制办法编制公司合同号附在合同文本上,并使用此合同号进行统计、申报、汇总等。
(三)合同的谈判
1、由销售人员负责合同的谈判,必要时邀公司领导参与。
2、销售人员协商洽谈,拟订谈判方案,研究洽谈对策和目的,洽谈中视情况适时进行补充、修正。
3、抓住重点,商定合同具体条款,并予以确认。
(四)合同的评审与审查
1、合同管理员组织合同评审,然后依据合同管理类别报送财务部组织审查;
2、未经审查的合同,公司财务部将不办理财务手续。
3、具体评审要求根据业务实际状况制定。
(五)合同的签订
1、合同签订时,签字人出示并与对方交换法人代表证明文件或授权委托书。
2、销售人员需要对外签订合同时,必须取得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批准授权。
3、需要办理法定手续的合同,应:
(1)法律法规强制或合同双方要求进行合同鉴证或公证的合同,需到有关部门办理鉴证或公证手续;
(2)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过户等手续的合同,应在法定时限内办理批准或许可手续。
(六)合同的履行
1、合同履行的跟踪
(1)合同履行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销售人员自行负责本人的项目。
(2)合同管理员应通过下列方式掌握合同履行情况:
1)销售人员就本人的项目合同履行情况向合同管理员报告;
2)合同管理员根据合同规定时限对有关人员提醒及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2、合同履行中的变更
合同签订后,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本方或对方要求变更合同内容,应
(1)双方要确定变更内容,并签字确认,需要时再按本规定第五条第四款进行审查;
(2)对变更事项,销售人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合同管理员;
3、合同履行中的纠纷
其处理按合同约定或按法律程序进行;
(七)合同情况统计上报
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合同管理员向西安公司负责人报送下列报表,以便公司及时掌握合同总体情况:
1、每月及年终汇总上报《合同统计报表》;
2、每年年终汇总上报《合同台帐表》。
(八)合同的归档
1、合同归档
(1)合同原件的移交
1)合同签订完后,销售人员应在签订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以最后签订者的日期为起点)将交合同管理员保存正本一份,同时分别送财务部保存合同正本一份、工程部保存合同安装部分正本一份。
2)在外地签订的合同原件应在回到部门后3个工作日内交合同管理员;
3)合同管理员收到合同原件后,应填写《合同登记卡》;
4)合同管理员对合同文本原件进行整理;
5)有商业秘密的合同应实行密级管理。
(2)合同相关资料的移交
1)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些文件、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书面材料原件,合同承办人应在收到原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交合同管理员;
2)合同管理员将其与合同原件装订成册。
(3)销售人员对合同及相关资料的使用
1)一般使用复印件;
2)严格控制再次复印。
(4)合同原件及相关资料的保存
1)合同管理员应妥善保存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
2)履行完毕的合同,应交档案室归档保存,其归档时间和保管年限按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5)合同资料的借阅
1)借阅资料应填写《合同资料借阅登记表》;
2)经合同管理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能提供复印件;
3)如需使用原件,应经主管部门领导签字批准。
现代社会可以讲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与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 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切不可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把合同束之高阁,我们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不少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年代,建筑施工任务是上级下达的,是按地域分工承担施工任务的,是按照财政拨款(加点企业自筹资金)结算的。一切都在上级计划控制之内。建筑施工企业只管生产,无须讲经营,更不讲什么效益。发包方给任务只需一纸"委托书",双方根本不讲什么合同不合同,只要有"委托书"就行。同样总分包之间不讲什么合同。因此,长达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没有合同这回事,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合同管理了。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是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义务。只有这样、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可以说,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分系统共同配合。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来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之间的履约责任不明确、不沟通、不落实,造成失误。合同管理比其他管理更需要信息沟通和处理。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3.5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开展起来的,目的是提高合同履约率,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
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氛围。
4 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构成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体系的动作,必须通过定期的检查来保证。要检查合同管理组织和制度是否适应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需要。对不适应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一句话,对合同管理体系也应进行动态控制,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关键词:合同管理 信息 财务
随着长江南京航道局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尤其是对收入类合同、支出类合同的监督,结合长江南京航道局及其下属单位对合同管理的要求采用“统一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我们提出了开发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构想。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是把纸质合同关键信息电子化,并在系统中记录合同的执行金额,以财务的角度监督合同覆行,既简化管理,又抓住了合同最关键要素,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合同的执行管理,实现合同收、付款与财务的集成,最终实现合同实时管理,合同综合分析和合同管理移动应用。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构想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是结合长江南京航道局及其下属单位对合同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全局资源,强化合同业务财务一体化功能,同时强化合同审批、合同信息集中管理等职能,形成合同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化总体构想是“统一管理”用合同管理平台来实现,“分级控制”用合同业务执行平台来实现,主要构想以下几点:①实现合同的无纸化管理、实现合同的存档,合同综合信息查询;②合同的跟踪,全过程实现电子化;③实现合同从起草到签订有规范的流程审批,保证合同是合规,合法,同时确保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有审查的作用;④通过系统提醒,服务财务、经办部门关注业务,确保合同按计划执行;⑤合同查询:按单位年度、单位、名称、金额等维度;⑥合同统计:按一定的条件进行综合分析;⑦合同预警分析:代办事项提醒,合同审批,到期款提醒、合同执行提醒;⑧集成:以合同管理平台为基础,实现与已建成的财务系统、基建系统、等系统的信息集成;⑨合同管理采取全局统一管理、下属单位分级控制的管理模式:架构统一的合同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下属单位的合同统计、分析和监控,实现全局合同管理规范化,合同统计统一化,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⑩合同管理平台后期更加深化应用:监控细化。例如:合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设置一定的约束条件,由系统自动产生对合同监控、分析的提醒和报告,对合同进行预警;合同管理便捷化: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也可以通过Andriod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应用对合同的查询、分析、工作审批等内容。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据局对合同指导要求,对全局合同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的平台。总体架构图如下: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应用的功能不同分为合同管理平台和合同业务执行平台两个层面,合同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合同的后台管理者对合同执行的监督与管理,合同业务执行平台为合同承办部门的日常业务使用。
1、合同管理平台主要功能
平台基础数据管理。合同管理信息与组织架构对应,便于分析下属各单位的合同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合同管理平台中对下属各单位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定义,保证向下数据抽取的时候,能准确识别合同信息与单位信息匹配。
合同签定前审批流程管理。合同草拟后,通过系统的标准工作流引擎预先的合同审批流程,对草拟的合同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合同才能签定。签定后的合同一方面继续保证合同管理平台对合同的跟踪、记录,另一方面作为合同业务执行管理平台的输入,由经办部门对合同再进行过程管理,并实现合同业务财务的一体化管理操作。
合同查询。以合同号作为查询的根据,实现对合同的相关信息查询,查询的时候可以与基建系统等其它系统集成,带出合同审批信息,便于基建等系统中对合同的审批信息和相关信息的查询,全面了解合同的全过程信息。注意要实现此功能,必须保证合同编号在合同系统、基建等其它系统中都是相同的且唯一的编号。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图:
合同统计分析。局下达合同统计要求,在合同管理平台中开发格式报表,成功后,由平台按条件,自动的从下属单位的数据库中进行抽取,并按平台要求的条件进行汇总、分析和展现。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合同管理平台权限管理。设置人员对各机构的查询权,实现人员对各类合同的查询权。在合同管理平台中开发了各种分析、监控报表,报表可以通过用户授权,实现不同人员的不同查询范围和查询权限。
平台集成功能。由平台实现南京航道局及其下属各单位的合同管理系统集成,主要包含账套的集成。账套集成了,才能保证下属单位的数据能自上而下的抽取,自下而上的传输。
2、合同业务执行平台主要功能
合同统计分析。主要是开发各种报表,如上文所述的一系列分析,如支出合同一览表、支出合同执行进度监控与分析、收入类型分析、资金类型分析等表。
合同执行预警。根据合同的计划收款日期和系统当前日期对比,自定义提前预警的周期(天数),由系统自动提醒快到期未收款或付款的合同,提供给相关部门、人员参考,跟进合同的执行情况,保证合同的按期完成和财务业务对应工作的按期执行。设置预警项目和对应的预期规则等内容;设置预警触发条件、发送内容、发送规则、接收对象等内容;系统自动预警,产生预警报表,自动发送给相关人员,跟进业务。
移动应用。移动应用主是是通过Andriod智能手机平台,进行合同的相关业务操作,达到以下管理或工作价值:随时随地查询合同执行状况;随时随地进行合同相关流程的审批;通过移动终端快速的进行合同相关的查询;系统的预警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保证业务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安全账户和登陆。合同管理平台系统账户管理安全特点如下:账户密码加密存储;支持动态密码登陆(认证)。
平台安全记录:用户对系统访问的记录;用户对资源操作的记录;记录数据的查询;记录数据的分析。
数据传输安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采用TCP/IP、ORM-RPC传输协议,数据包采用128位SSL加密,加密采用MD5算法。
数据库访问安全。数据库访问采用独立的SQL语法体系和解析引擎,进行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
结语
【关键词】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施工单位;问题;对策
前言
合同作为现代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往来形式,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在日渐突出。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类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在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的今天,强化合同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工程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完善企业的日常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具体的作用以及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
任何工程的施工建设都是通过签订各类合同来完成的。利用合同管理可以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目标以及责任进行分解,并以此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规范,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均按照合同的规定来完成。由此可见,合同管理既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又是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核心。
(二)合同的法律作用
在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使工程的建设能够如期进行,就必须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的相关职责、权利以及义务进行科学的划分,对各方的责任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摊。在此过程中,合同既可以完成上述的各项工作,同时它还对各参与方的义务、权利具有法律保障力以及约束力。
(三)处理各类施工纠纷时的作用
由于工程施工具有项目衔接复杂、参与单位繁多、合同金额较大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纠纷以及争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各方在施工前所签订的合同来解决的。总而言之,合同是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
二、合同管理概述
(一)合同交底
随着社会生产建设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工程建设基本上是利用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运转的,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从事现场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从事招投标工作的人员,这就使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与人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对工程的建设进行更好的操控,就必须利用合同来对各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合同管理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合同管理,投标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合同原始状态的技术交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合同状态就是指合同的签订到其结束的整个合同执行过程,它涵盖了该过程中的所有合同基础条件(例如:经济社会环境、合同条件、实施方案、气候条件、法律)以及合同的对应目标(例如资源、工期、成本)等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要素的总和。所谓的合同原始状态就是指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主要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合同的资料交底
在此项工作中,必须将工程投标阶段的全部文件类标前调查资料、预算基础资料、单价分析表、工程清单、技术示范、招标文件、招标图纸以及投标书等各类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资料都必须交由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全权管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合同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内容进行理解,并将其作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依据。
2、合同的文本交底
所谓的合同文本交底就是指,参与项目谈判的工作人员将签订合同文本时的实际情况以及合同文本交由施工管理人员保存,合同的签订情况交底主要包含了谈判人员认为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让步条款、不利条款以及有利条款等各类情况。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进行理解与应用。
3、合同的价格交底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新增单价,那么一定要与原有单价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原则一致。基于这一原因从事合同单价编制的人员就必须将差价的调整方式、利润的费率、现场管理费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运杂费单价的计算原则及其计算依据等方面的内容一并告知合同管理人员,以便于让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合同分析
施工人员在拿到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合同后,务必要对合同的相关资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以此来达到重视风险条款、避开不利因素、使用有利条约以及熟悉合同文件的目的,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应用到工程施工中。
1、分析合同文本
在对工程的合同文本进行分析时,其主要的任务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承建单位的责任以及工程的建设范围进行分析;二是对工程业主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三是对施工过程中的价格补偿、计价方法以及合同价格进行明确;四是分析合同中的补偿条件以及工期要求,五是分析工程建设在受到干扰后的法律责任;六是对工程的验收方法、合同程序及其变更的方法进行分析;七是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纠纷的解决方案。
2、分析设计图纸
本文所提到的图纸分析主要是对设计图纸在审核过程中所出现的漏、错、差项目进行分析,以便于发现设计图纸与工程实际所存在的不同,并对其进行及时的优化。此外,该项工作还包含了对工程清单是否符合实际进行检查,以便于对施工组织的建立进行指导。
3、分析合同价格
通过对合同中的相关价格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合同中的合同总价、利润比例和数量、组成价格的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以及单价合同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必须对合同价格的调整可能性进行分析,如果在合同中有价格调整的相关规定,那么就必须根据合同的报价单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投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劳务费进行分别计算,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价格调整均具有合理性。
(三)合同的执行
合同的执行一般是以原始的合同状态为基础,然后再根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业主所提出的相关要求来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补充、调整,以此来对合同进行完善,使其逐渐接近工程的建设目标。只有做好合同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对合同的后期执行情况以及状态进行充分的把握,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状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合同后评价
由于合同管理基本上是一项经验性的工作,因此,在对工程施工进行合同管理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以便于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水平。在进行施工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合同后评价的相关工作。
(一)对其签订的过程进行评价
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模糊不清的条款以及不利的条款,这些条款通常需要通过合同的执行才能被发现。因此,企业在合同执行后,一定要对其相关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以此为鉴,逐步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谈判合同的能力。
(二)对其执行的情况进行评价
由于各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于其它工程建设的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对每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提高企业处理合同的能力。
(三)对合同的管理进行评价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方法以及得失进行交流、总结,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合同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目标。
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问题
(一)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其管理层人员并没有对合同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再加上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缺乏,这就使得企业的合同评审以及合同执行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在大部分施工企业中,合同管理的岗位基本上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这就为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合同文本缺乏公正性以及公平性
在经营方式合同化的今天,一些企业所签订的合同中,将常会出现内容不完善、语言不严谨以及条款不公平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建设工程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强行加入了过多的不平等条件,给予了业主过多的权力,而对于承包方却只强调其责任与义务,对其应有的权利却只字不提。这就使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合同经常出现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导致了施工方对合同的内容有所误解,最终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出现争议以及合同的内容得不到落实等情况。
(三)合同的执行缺乏科学性
一些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一些从事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的效果。
五、完善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合同管理机构
施工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一定要在企业的各阶层中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并对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制定以及履行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对相关的合同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对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3、对施工合同进行审核,避免企业的施工合同被用到非法活动中。
4、对施工过程中的合同问题进行解决。
此外,从事企业合同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经济学、工程学以及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对合同进行管理时,一定要确保其具有正规化、专业化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各个业务单位的工作中。
(二)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可操作、具体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为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就一般情况而言,合同管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责任追究制度、总结制度、造价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规章管理制度、委托制度、审查制度、文本示范制度、归档统计制度以及归口管理制度等。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将其与工程造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建立网络信息管理体系
一般情况下,工程的施工合同在签订、执行以及完结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是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必要资源,而且它还是企业在未来的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合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体系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完成。
1、针对每个项目的建设设置一个专门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将合同管理的相关信息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以此来实现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资源共享。
2、强化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的资料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参考文献:
[1]谭建东.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及处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28):93-94.
[2]李先丽.关于公路工程合同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130.
[3]苟兰妮.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1(20):193-193.
[4]吴渊,黄方勤.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9,10.
[5]丁伟红.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3):146.
[6]刘爱苏.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6):167.
[7]翁伟,蓝春菊.公路工程施工中工程变更的合同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8]刘海峰.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3):98-99.
【关键词】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质量;效率
加强和规范合同管理,对企业规范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控制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武汉石化逐步成为华中地区炼化产能“龙头”,市场交易大幅上升,合同主体复杂,类别繁杂、数量及金额大、管理层级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原有分散管理的合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此,中国石化积极探索实施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合同综合管理,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专业审查”的管理体制
按照集中归口管理,多专业一体化运作的思路,明确企管法规部门为合同综合管理部门,提高对合同运行的控制力,初步建立起以适度集权、有效授权、规范操控为特征的合同管理体制。
(一)实行“三个统一”的集中管理
统一制度:武汉石化制定了统一合同管理办法,严格实行领导一支笔签约制度、公司领导审批制度和依据合同付款制度,形成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体系。统一分工:公司明确规定合同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法律审查以及监督管理,合同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各自主管范围内的技术审查,合同经济管理部门负责经济审查。统一平台:以合同管理和财务结算系统为基础,并把市场准入、招标等系统接入,作为合同运行平台,使合同立项、签订、审查审批、履行管理等能够规范有序进行。
(二)实行“三级负责”的授权管理
针对武汉石化所属单位多、管理层级多、合同量大,难以做到公司完全集中管理的实际情况,综合合同种类。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实行年度授权,对内控权限指引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划分,将合同审批审查权交权限领导。分级负责的授权管理,实现了不同业务类别、风险等级的合同都能得与之相应的管理。
(三)实行“三项审查”的签约管理合同管理部门严格按职责和流程进行技术、经济、法律审查,不得签约未按规定进行三项审查的合同。技术审查主要审查合同相对人资质是否具有订立及履行合同的能力、项目工作量、质量、验收、履行期限等专业性条款;经济审查主要审查计划(预算)等签约依据、价格、价款支付期限和方式等条款;法律审查主要审查各方当事人主体资格、合同条款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内容,各审查部门审核意见是否齐备并符合规定等内容。通过三项审查把关,有效防控了交易风险。
二、优化合同系统功能,实现合同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
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武汉石化稳步推进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了各类合同全面上线运行。
(一)完善系统功能设置,合同管理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完善合同管理相应环节的流程设置,使交易过程所涉及各项管理有机融合。完善签约依据审批功能,依据计、预算签约;完善市场准入、招标审批功能,优选合格供应商;完善合同签订审批功能,规范有效签订合同;完善履行付款审批功能,财务部门依据合同系统付款审批单对外付款。实现从市场准入、合同选商、签订、变更解除到履约结算全过程信息化、标准化封闭管理。
(二)推行系统集成对接,全面提升合同运行质量武汉石化全面推进合同系统与财务结算系统对接,通过系统间数据信息自动传输,使财务部门严格依据合同进行结算付款,有效提升了合同履行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分析评价功能,发挥合同信息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作用把合同签约主体、市场准入、选商、签订、履行、合同运行效率等信息细化为40多个具体分析要素,定期或不定期对系统信息数据进行横、纵向的比对分析,实时掌握合同运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合同管理制度流程进行优化完善。对于合同系统反映出的专业管理问题,及时向公司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较好发挥了合同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服务和支持作用。
三、优化合同审查审批流程,提高合同运行质量和效率
武汉石化制定了年度合同转委托授权书,明确了领导会签审批的目标、原则和标准,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做到了既规范管理、又提高效率。
(一)审查必要性原则无实质审查内容的职能部门不再审查,采用招标选商的合同,在合同系统中上传相关招投标资料;使用标准文本签订合同的,除变动条款审查外,其余条款不再重复审查;对关联交易合同、内部合同、金额小风险小的合同,相应简化审查内容。
(二)不重复审查原则,减少审查环节同一合同审查部门对同一交易事项仅做一次审查;同一合同审查部门内容不交叉审查。
(三)高效及时原则,明确审查权限所有合同都必须经过财务、法律、计划部门审查;审查会签人员在2个工作日提出审批意见,对于超期审查人员在公司范围内通报。
四、抓住合同管理关键环节,强化合同全过程控制
(一)严格选商管理,提高签约主体资质能力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招标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审查、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规范选商审查程序,确保合同相对人主体适格。同时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考核,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等重大违约行为时,及时与其终止合同关系,保障了交易安全。
(二)规范签约管理,确保事前签订合同公司对影响合同正常签订的计划、预算、价格等签约依据滞后等管理行为做出相应调整,理顺业务管理制度流程,合同管理部门参与项目计划的制订及申报、重大项目论证、招标、谈判等工作,制订合同签约计划,督促和指导相关部门提前准备合同签约资料,保证及时、规范签订合同。
(三)严格考核兑现,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合同管理系统指标管理,严考核、硬兑现,对不完成指标的单位及合同经办人进行考核。严格合同管理人员考核,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合同综合管理部门每年对合同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合同管理员资格。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武汉石化合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法律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支持和保障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交易额和合同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合同管理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提高,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武汉石化战略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文本不严谨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法定契约,而合同管理则是合同履行的一种行为过程。很多高校负责人或基建负责人对《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熟悉,只注重合同的签订形式,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基建项目日常的管理之中,往往是合同一签万事大吉、束之高阁,没有将合同内容在相关管理部门和各层级管理人员中传达学习,致使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不知合同的条款内容,更谈不上依据合同监督履行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出现了合同与管理分离的现象,增加了防范合同风险的难度,导致在合同履约过程中遭受到一些本可避免的损失。如该变更的没有及时通知、该签证的没有及时签证,给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随意性。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纠纷和争执问题的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文本格式必须规范严谨,合同文字表述必须准确明晰,合同条款要素必须完整。可是,在实践中往往因各种客观或人为原因出现签订的合同文本不严谨、内容不完备或有歧义,这些容易产生歧义、误解或不完备的合同条款是引起合同履约纠纷的导火索。一旦出现合同条款争议、结算争议或索赔纠纷时,才发现合同要素不全、依据不充分,给高校依法寻求确凿有利的法律依据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很大困难,最终造成“打掉牙齿往肚里咽”的投资风险。
1.2权利义务有失公正,合同履约不严肃合同特性之一就是平等互利性,但有些高校基建合同在签约中明显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现象[4]。有的基建合同强调发包人权利和承包人义务的条款多,而不提或少提发包人的应尽义务和承包人的应享权利,使得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有的基建合同在约定奖惩条款是强调发包人奖励的少和对承包人惩罚的多,使得奖惩明显不对等。这些看似对发包人有利,但实际不利,它会打消承包人的施工积极性,甚至有可能为合同履行埋下纠纷隐患。有些高校在基建管理过程中,双方合同履约意识淡薄,不认真履行合同或随意口头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导致监理不严、变更不及时、随意签证等违约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高校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或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也不及时办理竣工审计结算手续,有的甚至是交付使用多年,审计结算却拖着没完成。有些全额垫资的承包人因资金短缺、工作人员不足或管理跟不上,不按操作规范组织施工,造成工程延期、质量低劣。有些签约双方出于友好协作关系,不履行相关奖惩条款,造价控制不严,致使结算价超合同价现象时有发生。
1.3承包人借照经营,违法转包分包多有些承包人认为:“政府工程赚钱容易帐难结,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好接钱难赚”,因此就把目光盯在了高校建设项目。有的承包人自己不具备建设项目施工资质,就借用他人资质非法参加工程投标,瞒过招标机构和招标单位非法获得承包资格。这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包商不具备施工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施工技术水平,往往延误工期,质量达不到标准,拖欠工人工资、材料款和设备款,导致不能按期完工、无法验收交付。更有甚者,承包人借照经营,没有经济实力,非法拆借工程款,导致高校受到经济纠纷案件牵连,置高校于两难境地。有些承包人为了获得工程承包人资格,不惜相互串标、围标或低价中标[5]。中标后又觉得利润低微或有可能亏本,就将承包的建设项目以更低价格转包或非法肢解转包给一些不具施工资质或者根本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这样多次肢解多次分包转包势必加大了高校施工管理的强度和难度。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工程进度、质量、人员安全严重受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各种纠纷或事故发生的风险。
1.4合同管理脱节,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基建合同管理过程中,应该是基建、计划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共同监督完成并各自履行好自己职责。如基建部门对合同实行全面管理,计划财务部门应严格按合同控制进度款拨付,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工程质量及基建纪律重点监督,审计部门应对工程质量及进度款拨付等严格控制,但在基建合同的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相互扯皮、相互推卸责任,管理脱节现象严重,部门间协作联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高校合同管理信息采集、存储和维护等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6]。首先是专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其次是仍然采用手工方式签订合同、管理合同、处理合同信息,合同管理处于分散状态,合同归档不够。再次就是没有采用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合同管理,对于电脑、扫描仪、摄影摄像等先进设备在合同管理中没得到充分运用。
2加强基建合同管理的措施建议
2.1提高合同管理意识,增强合同文本的规范性合同双方在签订基建合同时,一定要严格坚持基建合同的“”特性,对合同协议条款、通用条款、专业条款和附件等进行认真审查,签订全面准确、严谨规范、合法性和执行性强的合同文本,最好是选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合同范本”。要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严格按合同规定办事意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体现合同的法律权威和地位。减少合同纠纷,以确保充分执行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保障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2.2坚持签约双方公平性,杜绝违约纠纷发生签约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合法是合同制定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重大工程项目尽量采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合同文本,对于一般性工程可以双方协商制定,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制定合同都应在保障高校利益的同时尽可能做到条款公正、公平、合理、合法、对等,同时也要明确禁止转包分包等要求,以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2.3严格承包人资信审查,预防借照经营承包人的规模实力、企业信誉、人员管理水平等都影响建设项目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务必对投标人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和实地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投标人的法人资格、资质等级、固定资产设备注册规模、专业技术队伍、项目管理人员水平和类似工程项目业绩等,尤其是首次参加项目投标人或首次承建的承包人要更加慎重考察和筛选,以免决策失误。对曾经承建过本校基建项目的那些重合同、守信誉、施工质量好、工程进度快、管理规范的承包人可实行择优汰劣制度,在招标文件中用明确条款条件择优。只有这样,才可能选择最具实力的承包人,才可能避免借照经营,才有可能避免转包分包,为中标后顺利签订合法的施工合同做好准备。
2.4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程度基建合同管理体系包括合同管理制度、合同文档和监控体系等。建立健全高校基建合同管理制度体系是完善高校基建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招投标文件审核,基建合同签订、审查、备案、履行到竣工审计结算等系列制度,使参与施工和合同管理的部门及相关人员能够有章可依,更好地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管理。建立合同文档信息电子管理系统是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按照“依据完整、归类准确、使用便捷”的原则,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编制适合本校的合同文档信息收录系统,及时收集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洽商、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以及设备采购、变更、索赔等相关信息,以记录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理合同监控体系是加强合同管理的具体体现,合同监控主要是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合同履行的监控。通过监控可以严格控制合同变更洽商事项,尽量规避不可预见的风险,适时调整投资分配、工期进度,更好地保障工期和质量。
3结语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合同管理
1EPC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EPC项目凭借其自身的设计基础,在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时占有较大的优势。同时EPC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即设计、采购和施工为一体的方式,在进行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大大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EPC项目的这一个特点,在进行EPC项目的合同制定时,会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后去出现多种不同的合同。并且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作为整个EPC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就需要相关承包企业在进行EPC项目合同制定时,严格把控合同的细则,在对质量问题的合同细则制定时,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同时相关企业在签订EPC合同时都会实现制定一定的目标,例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的特殊要求和目标等。根据笔者调查分析,一般相关企业都在实现制定一些符合国家级或省级优质目标的相关表中。同时相关企业在制定EPC项目的合同时还应该对整个EPC项目的工期和费用提前做出准确预算,能够确保整个EPC项目的工期和预算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于一个EPC项目如果没能按照工期完工,我们EPC项目的承包企业也应该按照合同中事先规定的金额做出一定的赔偿。同时在整个EPC项目的开展中,我们承包企业也应该确保整个项目的开支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同时我们承包企业还应该做到EPC项目过程中每一笔账目都应该交由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归账,确保整个EPC项目的账实相符。同时EPC项目的承包企业还应该在整个项目的施工前提前安排专人进行项目施工环境的现场考察,承包企业要做到通过现场施工环境的考察把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避免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可控的安全隐患。所以承包企业在进行EPC项目的合同管理时就是要做到通过合同管理这一方式确保整个项目的质量、工期和预算都能在自身企业的承受范围内。同时通过合同管理,能够使得承包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个员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义务,在确保工期的情况下,高质量、不超预算的完成EPC项目。同时承包企业应该明确责任意识,让各部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通过提升认识来确保整个EPC项目的工程质量。
2加强合同管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
2.1重视合同管理职能
在整个EPC项目的始终,不管是从项目的投标阶段还是在整个项目的施工结束阶段,合同管理始终存在有EPC项目的建设始终。并且由于项目管理的优势,所以在整个EPC项目的施工各环节都会被广泛使用。可以这么说,合同管理在EPC承包企业的始终都能提供给相关承包企业一定的指导和约束。合同管理能够确保整个企业的承包的EPC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如果一个承包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不采用合同管理的话,那么整个EPC项目建设的工期很难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这就使得整个EPC项目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合同管理作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的管理职能,在现在的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员工的认可,这就使得合同管理这一管理职能在施工项目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2明确合同管理部门和组织设置
随着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的项目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关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合同管理这一职能,同时通过聘请专业的合同管理员工进行专业的操作,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水平。同时对于现代社会中规模较大的承包企业来讲,一般情况下这种企业都会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的合同管理部门,同时企业会聘请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对于规模不同的EPC项目要具体分析,根据每个项目的大小分配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
2.3注重EPC合同的签订质量
在合同双方签订EPC项目的合同时,要根据签订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合同具体条款的制定,同时标注好合同签订双方企业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且,EPC项目的合同细则要在双方企业的审核之后才能进行签订。同时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提前考虑好施工环境所会遇到的复杂天气问题,对于这些可能的问题,应该在合同签订时就能够确定由这些问题导致的损失应该有合同签订的哪一方来进行赔偿。同时合同签订双方要明确,只要签订了合同,只要没有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都应该最大程度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同时对于违约方,另一方应该保留追求其责任的权利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应有的权利。
3总结
总结上述的分析,合同作为签订企业双方都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在签订前就应该做好对相关合同内容的审核,及时提出问题,在合同签订之后,双方企业要切实履行好合同细则。同时施工企业在EPC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借助合同管理这一方式,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能够落实好自身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建东.加强合同管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J].知识经济,2017(2):86-86.
【关键词】合同管理;内控管理;作用分析
一、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归口管理工作不够到位
现代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职责分工和权责分配不够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一个部门或个人包办所有事宜,缺乏内部监督流程和职能。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业务部门、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很少有个人或者单位部门能够对合同总体执行情况有着清晰明确的了解。
2.合同样式不符合相关要求
目前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在制定合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表述较为模糊,在合同样式方面表现为正式书面合同和简单传真。在进行合同描述时,有的条款缺少必要的关键性表述、对会签意见不够重视。
3.合同动态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部分企业在进行授权、会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控程序,还有的企业在进行合同谈判和静态管理前期阶段还能够给与其必要的重视和监督,但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则难以对其进行到位的管理和足够的重视。
4.合同执行后期缺乏评价
企业合同在执行之后,缺乏有效的评价和验收工作,对于重大合同和年度合同的实际履行状况缺乏具体的评估和分析。
二、内部控制理论影响下的合同管理以及风险防控措施
1.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以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不同的几个阶段。上世纪初,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审计以及制度设计层次,例如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专门为此成立的内部控制问题委员会等。
2.内部控制几个要素探讨
(1)环境控制。所有的企业管理工作核心都是企业中的活动以及人,人作为整个发展环境的较为主要的构成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对内部控制工作负有相应的责任,这种思想从根本上分析有利于企业每一个员工之间形成团结一致的氛围,并让其更好地改善和维护企业的内部控制。
(2)评估风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建立有效的、可分析和辨认、管理的风险机制,对于经济活动中各个阶层面临的相关风险加以管理和控制。
(3)沟通与信息。企业需要围绕合同管理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变化,使用合同管理控制工作密切相关的沟通和信息系统,通过分析和交换信息来对整个控制和监督工作实施必要的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逐渐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4)内部监督。重视企业效益与成本的原则,在进行合同管理控制工作时,需要实施相应的监督,并利用监督考核机制来对各种违规现象进行纠正。
3.合同管理环节的控制风险措施
(1)合同准备。首先要做好签约主体风险防控工作,保证签约主体的和个性是合同有效成立的主要条件之一,签约主体风险的一个结果就是合同被撤销或者无效。
(2)合同谈判。做好合同谈判的风险防控工作,谈判工作需要在双方自愿、平等以及公平原则下实施,还要对合同的条款和内容进行磋商,对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谈判过程经常使用多家竞价或公开招投标方式科学选择优质供应商、客户。
(3)起草文本。做好合同形式的风险防控工作,合同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其他有效形式,作为合同当事人表示接受的载体,所有的文本合同都需要满足有关部委审查以及相关法律的要求。
(4)订立合同。合同在订立之前,企业有关部门需要对其文本进行审查,文本审核作为合同签署的主要环节,其风险包括是否违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主要合同条款是否存在较大的误解或者错误,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以及技能进行审查,并对意见或者建议是否被采纳进行审查。
(5)合同争议。所谓的合同争议主要是指双方或者一方对拟定合同的条款履行提出质疑,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一旦发生较大的纠纷,合同双方都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或者防止扩大发展。首先,可以通过调解或者和解来对争议进行解决,避免不必要的诉讼,若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和解或者调解不成之后,根据合同约定来向人民法院提讼。
(6)合同后评价。合同后评价主要是指对合同管理过程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的评定,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企业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从根本上推动合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合同后责任追究以及评价制度,对于分析评估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并对合同履行以及订立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进行有关机构或者工作人员责任追究。
(7)合同归档。合同归档保管作为合同管理逐渐完善的主要工作环节,通过对合同资料的统计、编号、分类、借阅以及归档进行管理,保证合同资料达到完整性的要求,避免合同资料出现泄密、缺失以及滥用等现象。
三、结语
合同作为现代企业履行相关权利义务、承担独立民事责任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企业整个管理活动前端风险控制、管理的一种主要载体。企业要想保证合同管理工作在内控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就需要运用相关理论来对合同进行控制和分析,并建立起相关的机制保障和制度体系,从而保证合同管理作用能够实现更大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对内控规范下的合同管理以及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分析和认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工作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