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理解的名言

理解的名言

时间:2023-05-29 17:4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解的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理解的名言

第1篇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里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知耻近乎勇。

那些刻在椅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地上的花朵开出地老天荒的没有风的森林。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第2篇

中英双语名人名言语录

Kings go mad, and the people suffer for it.

君王发狂,百姓遭殃。

Kings have long arms.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makes humble, ignorance makes proud.

博学使人谦逊,无知使人骄傲。

Learn and live.

活着,为了学习。

Learning makes a good man better and ill man worse.

好人越学越好,坏人越学越坏。

Learn not and know not.

不学无术。

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

先学走,再学跑。

Let bygones be bygones.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Let sleeping dogs lie.

别惹麻烦。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漏天机。

Lies can never changes fact.

谎言终究是谎言。

Lies have short legs.

谎言站不长。

Life is but a span.

人生苦短。

Life is half spent before we know what it is.

人过半生,方知天命。

Life is not all roses.

人生并不是康庄大道。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death.

没有朋友,虽生犹死。

Like a rat in a hole.

瓮中之鳖。

Like author, like book.

文如其人。

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or like.

一报还一报。

Like knows like.

惺惺相惜。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有其母必有其女。

Like teacher, like pupil.

什么样的老师教什么样的学生。

Like tree, like fruit.

羊毛出在羊身上。

believe in yourself.

相信自己!

consider things from every angle.

思考问题要全面。

中英双语名人名言摘抄

The decline of literature indicates the decline of a nation ; the two keep in their downward tendency.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

The proper function of man is to live,but not to exist.

人应该生活,而非单纯生存。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If you smile when one is around,you really mean it.

如果你独自一人笑了,那是真心的笑。

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Abraham.Lincoln America)

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

A beautiful form is better than a beautiful face;a beautiful behavior than a beautiful form.

美丽的形体胜于美丽的脸蛋,美丽的举止胜于美丽的形体。

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J. Barrymore)

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Wonders are many,and nothing is more wonderful then man.

天下奇迹无数,却无一比人更奇妙。

The worst bankrupt is the person who lost his enthusiasm.

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

I can make it through the rain. I can stand up once again on my own.

我可以穿越云雨,也可以东山再起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Winston Churchill)

永远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放弃。

There is a time to speak and a time to be silent.

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沉默。

All men whilst they are awake are in one common world;but each of them,when he is asleep,is in a world of his own.

所有人在醒着的时候都是置身于同一个世界,但在睡着后,却都置身在自己的世界。

A thousand-li 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It's great to be great , but it''s greater to be human. ---W. Rogers

成为伟人固然伟大,但成为真正的人更加伟大。

中英双语名人名言大全

We can only love what we know and we can never know completely what we do not love.

我们只能爱我们理解的东西,却永远也不能彻底理解我们不爱的东西。

Do one thing at a time, and do well.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Never forget to say “thanks”.

永远不要忘了说“谢谢”!

Keep on going never give up.

勇往直前, 决不放弃!

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

任何值得做的事就值得把它做好!

Believe in yourself.

相信你自己!

I can because i think i can.

我行,因为我相信我行!

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言语!

Never say die.

永不气馁!

Never put off what you can do today until tomorrow.

今日事今日毕!

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

对明天做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

You cannot improve your past, but you can improve your future. Once time is wasted, life is wasted.

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让你的未来变得更美好。一旦时间浪费了,生命就浪费了。

Knowlegde can change your fate and English can accomplish your future.

知识改变命运,英语成就未来。

Don't aim for success if you want it; just do what you love and believe in, and it will come naturally.

如果你想要成功,不要去追求成功;尽管做你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相信它,成功自然到来。

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

门门精通,样样稀松。

看了中英双语名人名言还看:

1.名人名言双语

2.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

3.中英对照名人名言

第3篇

一、心体与言说

王阳明以成圣为终极的追求。从形而上的层面看,走向理想之境(成圣)与重建心体有其逻辑的联系:心体作为内在的本原而构成了成圣的根据。在王阳明的心学系统中,心体与良知往往处于同一序列,致良知与知行的互动同时亦意味着对心体的体认。从总体上看,致良知与知行的互动固然更多地侧重于历时性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同样亦涉及言说与体认、名言与对象等逻辑的关系。

按王阳明的理解,心体作为本原,表现为一个统一体:"心,一而矣。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传习录中》《全集》第43页)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即在于达到心之全体。然而,名言则往往限于某一个侧面,因而执着于名言,常常难以把握心体。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认为:"心之精微,口莫能述。"(《答王天宇》,《全集》第164页)这里已涉及心体与言说的关系:心体主要不是言说的对象。

以名言去把握心体,主要表现为理性的辩析、理解过程。在王阳明看来,对心体固然要达到理性的明觉,但这种理性的明觉并非仅仅依赖于名言的辩析,它更多地与体认和心悟相联系。王阳明常常以哑子吃苦瓜为喻,来说明这种非名言所限的体悟:"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传习录上》,《全集》第37页)"说"是以名言来表达,说不得,意味着难以用名言来表达。作为一个"说不得"的过程,自悟具有超名言的性质,而所悟的对象(心体)则亦似乎被置于超名言之域。

名言之域(可以"说"之域)与非名言之域(说不得之域)的区分,当然并非始于王阳明,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其中已蕴含了对可说(可道之域)与不可说(不可道之域)的划界。在老子那里,可说之域与不可说之域的划界,逻辑地对应于为学与为道的过程:为学过程指向可说之域,为道过程则指向不可说之域。可说之域主要与日常的知识经验界相联系,不可说之域则往往被理解为形而上之道。与老子不断地追问形而上之道有所不同,王阳明更多地将不可说的心体与个体的存在联系起来。

如前所述,心体的意义首先体现于成圣过程。从成圣的的理想出发,王阳明上承了儒家区分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思路。前文(第五章)已提及,为己以成己为目标。从人格培养的角度看,心体作为成圣的根据,总是具有普遍性的一面,成己即意味着使具有普遍性品格的心体与个体的存在合一,并通过对心体的自悟而成就人的内在德性。这种为己的过程,也就是使心体实有诸己的过程。与之相对,名言的辩析则往往以成就知识为特点,就其与心体的关系而言,它首先将心体视为理解的对象,从而使二者的关系呈现为能知与所知相互对待的格局。在心体的对象化形式下,对心体的言说往往引向了语义的解析,从而不免偏离成就德性的指归。王阳明曾对此提出如下批评:"吾契但著实就身心上体履,当下便自知得。今却只从言语文义上窥测,所以牵制支离,转说转糊涂。"(《答友人问》《全集》第208-209页)就身心上体履表现为一个为己的过程,言语文义上窥测,则执着于知识层面的理解,后者往往流于炫人以文辞,从而导向为人之学:"今之学者须有笃实为己之心,然后可以论学。不然,则纷纭口耳讲说,徒足以为人之资而已。"(《与汪节夫书》,《全集》第1001页)

心体的设定在于为成己提供根据,言说则趋向为人;成己要求化心体为自我的人格,言说则导向化心体为对象。与如上对峙相联系的,是口耳之学与身心之学的分野。关于口耳之学,王阳明有如下评论:

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

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制,方日渐有

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口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

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讲而可

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

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义袭而取的工夫。

(《传习录上》,《全集》第24-25页)

口引伸为说,耳则借喻为听,言说作为交往过程总是包含"说"与"听",言说需要听者的回应,听则是进行对话的前提。在言说过程中,说与听都首先涉及话语意义的辩析,其目标在于达到知识层面的理解。此时,主体常常耳听而口说,所谓入乎耳而出乎口;其所说所听,并未化为内在的人格。唯其如此,故虽在语义的层面能明于理欲之辨,但仍不免有私欲。质言之,外在的言说尽管能达到关于对象的知,但却不能担保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口讲与心悟有其逻辑上的距离。

与口耳之学相对的是身心之学。当王阳明将"身心上体履"与"文义上窥测"视为的格物致知的二种不同方式时,亦已表现了对身心之学的肯定。从内涵上看,所谓身心之学包含相互联系的二个方面。其一,与入乎耳出乎口不同,它以身体力行为自悟的前提,将心体之悟,理解为实践过程中的体认(表现为"体"与"履"的统一);其二,体与履的目标,是化本体(心体)为内在的人格,并使之与个体的存在合而为一。王阳明曾说:"世之讲学者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传习录中》,《全集》第75页)所谓讲之身心而实有诸己,即意味着具有普遍性向度的心体与个体相融合,成为主体的真实存在。

可以看到,按王阳明之见,言说并不引向心体与个体的沟通,相反,它往往导致心体与自我存在的分离。对王阳明来说,关于心体,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之实有诸己,而言说与辩析则趋向于对象化。在言说辩析的层面上,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构成了关注的重心,心体作为对象始终处于言说者之外,说与所说呈现为二元对待的结构。这种辩说往往将意义本身归结为一个独立的论域,言说越详而越疏离心体,所谓"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与道通书》《全集》第1207页)从成圣的维度看,言说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意义的辩析,而在于规定行为的方向:"盖古人之言,惟示人以所向往而已。若所示之向往,尚有未明,只归在良知上体会方得。"(《传习录拾遗》,同上,第1176页)示人以向往,亦即示人以理想之境,这种所向最终又是通过主体自筹的体悟(体会)而达到明晰并获得认同。

名言与心体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德性与人格的形成过程。从"所向往"看,主体既要化心体为实有诸己的人格,又应实现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化。名言的辩析,属广义的"知"的领域,它固然有助于理解心体的至善品格,但执着于此,却仍未超越知善知恶之知,对成圣的追求来说,重要的是在践行中使德性获得外部的确证。正是以此为前提,王阳明一再将身心上体履提到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传习录中》,《全集》第41页)体究不同于思辨地说,而是实践中的悟;践履则是化所悟为实地工夫,在这里,言说的意义似乎已为践行所消解。

言说与德行的如上关系,与致良知说及知行之辩无疑有逻辑的联系。言说属广义的知,但这种知一旦离开了践行过程,就只具有口耳之学的意义。如前文所提及的,心体作为成圣的根据,与良知处于同一序列,心体的"得"(把握),与良知的致,亦有彼此相通的一面。良知之致,无论就达到抑或推行而言,都展开于践行过程。同样,对心体的体认及这种体认的确证,也始终离不开实地践履。在这种对应关系中,言意的逻辑辩析,多少让位于知行的现实工夫。1

在名言与心体的关系上,王阳明首先将心体理解为超乎名言之域(说不得)的本体。但是由心体的说不得,王阳明既未追随老子,走向带有神秘意味的玄观,亦没有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自限于和言说相对的沉默,而是将言意之辨与知行之辨联系起来。心体虽超乎名言(说不得),但却并非没有意义,不过,作为成圣的根据,这种意义主要不是借助言说与辩析来彰显,而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存在来确证。这样,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名言的辩析便从属于个体的自悟,言意之辨上的"说"则相应地转向了身心之学上的"行"。

二、名言与道

心体作为成圣的根据,较多地表现了其内在之维。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心体又被理解为存在的普遍根据。后一意义上的心体,往往又与道相通,而名言与心体的关系,亦逻辑地关联着言与道之辩。

道在心学的体系中具其双重品格:它既被理解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根据,又表现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前者侧重于对存在的规定,后者则是对这种规定的把握,二者彼此交错,使道具有了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尽管心学始终以如何成圣为其哲学主题,但与历史上其他哲学系统一样,心学始终难以忘怀对统一性原理的追问,事实上,成圣与求道在心学中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作为统一性原理的道,是否表现为名言之域的对象?王阳明对此提出了如下看法:"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夫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见斋说》,《全集》第262页)此所谓"不可言",与前文的"说不得"涵义相近,均指超越名言。道首先不是言说的对象,如果勉强地以名言去说,则反而使道远离人。一般而言,名言具有敞开存在的作用,在认识之光尚未照射之前,对象往往处于自在形态,而认识的过程总包含着名言的规定与表达作用:在这一意义上,确乎可以说,名言将对象敞开于主体之前。但从另一角度看,名言往往又有遮蔽对象的一面。作为思维的形式,名言凝结了认识的成果,这种成果作为先见而影响着人们对对象的把握,它既构成了达到对象的必要条件,又在一定意义具有某种排他性。同时,在经验知识的领域,名言所达的,常常是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及于此往往蔽于彼。王阳明认为强为之言而益晦,妄为之见而益远,似乎主要就后一意义而言。

当然,道本身虽超越名言,但走向道的过程并非完全隔绝于名言;就儒学的系统而言,五经便常常被理解为达到道的中介,而五经即是由名言构成的意义系统。不过,名言(包括表现为名言系统的五经)虽然是达到道的中介,但却只具有工具的意义,因而不可执着:

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鱼醪之未得,而曰是筌与糟

粕,鱼与醪终不可得矣。五经,圣人之学具焉。然自其已闻者而

言之,其于道也,亦筌与糟粕耳。(《五经臆说序》《全集》第

876页)

五经只是得道的手段,一旦把握了道,便不必拘泥于五经的名言意义系。这种看法,对松弛传统经学的束缚、超越词章训诂之学,无疑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从名言与道的关系上看,王阳明的如上观念与传统的言意之辩显然有其历史的联系。魏晋时期,王弼对言意关系曾作过如下规定:"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这里的言具体指卦辞,象则指卦象(含有范畴之意),二者引伸为名言;与之相对的意,则可泛指一般的原理。在此,言与象即(名言)即被理解为达到意(一般原理)的工具,而这种工具与所要达到的对象(意)的关系又完全是外在的:一旦得意,即可忘言与象。王阳明对五经所代表的名言系统与道的关系的理解,在理论上无疑上接了王弼玄学的言意之辩。当然,王弼在这方面似乎走得更远:由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王弼进而引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结论(参见同上),亦即将放弃名言视为把握普遍原理的前提。相形之下,王阳明则并未放弃对名言之工具意义的承诺。

与得鱼而弃筌、得道而弃五经相近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抛梯之说。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的结尾处,曾写下了一段颇有意味的话:"我的命题可以这样来说明:理解我的人当他通过这些命题--根据这些命题--越过这些命题(他可以说是在爬上梯子之后把梯子抛掉了)时,终于会知道是没有意思的。"(《逻辑哲学论》6.54,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7页)按早期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形而上学的问题无法以命题来说,他的《逻辑哲学论》即在于展示这一事实,亦即"说"不可说(说形而上学之不可说),一旦理解了形而上学问题与有意义的命题之间的关系,则他所说的一切便都可以悬置。王阳明在强调道不可言的同时,又提出得道而弃五经,亦即把五经的名言系统视为达到"不可言"之道的工具,其思路与维特根斯坦的"抛梯"之说确乎有类似之处。事实上,王阳明亦常常把经典比作阶梯,认为"六经原只是阶梯"(《全集》第786页),阶梯是达到的目标的手段,而不同于目标本身,同样,经典的名言系统对道的言说尽管可以引向道,但这种言说也有别于道本身。

不过,与早期维特根斯坦由不可说走向沉默(以沉默为处理形而上学问题的最后立场)有所不同,王阳明在反对执着于名言的同时,又把注重之点转向与名言辩析相对的体悟,而从说到悟的转换之前提,则是道体与心体的沟通:"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于文义上求道,远矣。…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全集》第21页)如前所述,心体与道体的合一,乃是心学的基本预设。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将文义上(名言意义系统上)求道与心上体认区分开来,以自心体认作为把握道的更重要的形式。此所谓体认,亦以道体与心体的合一为其指归。不过,与本体论上的先天规定不同,由体认而达到的合一,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对普遍道体的内在认同;前者(本体论意义上的合一)展示的是道与心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由体认而达到的合一)则是主体的一种境界。

名言的辩析首先指向对象的逻辑关系,心上的体认则落实于主体的境界;从文义上求道到心上体认,表现为由逻辑关系的把握,到化道体为境界。境界不同于一般名言所表达的知识,所谓’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全集》第94页);其所得,其所存,"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同上,第64页)默而识之既不同于消极意义上的沉默,也不同于外在的语义辩析,它从对象性的认识,转向内在的自悟,并由此而将对道体的体认,融入主体的意识结构,使之与人的存在合一。质言之,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得道(悟道)主要不是对外在的超验本体的认识,而是表现为主体境界的形成与提升,这一思路可以看作是身心之学的逻辑展开。

从哲学史上看,在名言与道的关系上,传统哲学似乎表现出二重路向。自先秦以来,一些哲学家对名言能否把握道作了肯定的回答,并较多地考察了如何以名言把握道的问题。荀子认为,"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荀子·正名》),其中已蕴含名言的辩析能达到道之意。《易传》对名言在把握普遍之道上的作用也表现出乐观的确信:"圣人立象以尽言,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传·系辞上》)即易的名言系统与天地之道具有同一对应关系,故能涵盖穷尽后者。宋明时期,张载大致上承了以上传统,并对此作了更明确的阐述:"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矣,故变化之理存乎辞。言,所以显变化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不越求是而已。此皆著爻象之辞所以成变化之道,拟议以教之也。"(《易说·系辞上》)就是说,形而上之道并非超越于名言之域,主体能够以概念范畴言说、把握普遍之道。尔后王夫之肯定"言、象、意、道固合而无畛"(《周易外传·系辞下》),体现的是同一思路。

与以上传统有所不同,另一些哲学家则更多地将注重之点指向道的超名言这一面。在如何把握道的问题上,孟子提出自得之说:"君主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下》)此所谓深造,并不是名言文义上的辩析,而是个体的体悟,其具体形式表现为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作为尽心与自得的统一,深造以道所追求的是道与个体存在的融合。1 老子把道规定为"无名之朴"(《老子》三十七章),更明确地突出了道之超名言性质;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为道日损"说,日损意味着悬置已有的名言系统,以日损为把握道的前提,彰显的便是道与日常名言的逻辑距离。庄子对可言与不可言作了区分:"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所谓不可以言论。不能以意致者,也就是形而上之道。在庄子看来,道是无界限的整体,言则有所分,"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庄子·齐物论》),因而一般名言难以达到道。儒道之外,佛家亦涉及第一因与名言的关系。较之印度佛教之注重名相的辩析,中国的禅宗更多地倾向于对名言的消解。自慧能以后,禅宗往以顿悟为成佛的主要途径,并由此主张"不立文字",其机锋、棒喝都表现了一种非名言的悟道方式。

以上二重路向当然是一种分析的说法,每一哲学家或哲学流派本身亦有多重性,但在主要倾向上确乎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从总的思维趋向看,王阳明在名言与道的关系上,无疑明显地地认同了对道的非名言把握方式。当然,王阳明以心立说,道体的规定逻辑地关联着心体。作为心学系统的展开,道的体认更多地指向成就德性,得道、悟道则具体表现为化道体为境界。在此,道的超名言维度取得了道与个体存在为一的形式。

通过自悟而化道体为境界,最终总是落实于主体的在世过程。以名言论析道,可以在思辨的层面展开,亦即以言说为其方式,但道与个体存在的合一,则须通过存在过程本身来确证。道作为统一性原理,同时也构成了一种超越的理念,所谓万物与我为一,便可视为道的理念内化于主体意识而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使人超越了个体的小我,形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浩然胸怀。作为一种真实的境界,与道合一并不仅仅表现为精神上的受用,它要求通过身体力行而展现于外。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一再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传习录下》《全集》第92页)所谓知行合一,同时也意味着内在的境界与外在的践行之统一。总之,主体与道的关系,既非体现为思辨的论析,也非停留于消极的沉默,同样亦非限于精神的受用。化道为境界与境界外化为践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一般而言,对道(统一性原理及发展原理)的认识往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作为世界观,它并不仅仅以名言辩析的方式存在,也非单纯地表现为一种对象意识。对世界的一般看法总是同时融合于主体意识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凝结为智慧之境。智慧之境不同于以一般名言所表达的知识,它蕴含着其自身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道观之。在经验领域中,认识往往注重分别,并相应地容易执着于一偏之见。智慧之境则以无对扬弃了对待,以道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超越了经验领域的分别。在此,境界已具体化为主体认识世界的一种立场和态度,而这种立场与态度又构成了克服一偏之见,达到辩证综合的内在条件。在善的追求中,智慧之境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其表现形式。从心所欲意味着出于内在意愿,不逾矩则是合乎理性规范;二者的统一,使主体超越人为努力而达到了从容中道的境界。在这种精神境界中,人的行为不再出于勉强或强制,而是以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为其特征,后者也就是道德领域中的自由之境。人的境界当然不限于向善,它同时指向审美之域。就后一领域而言,智慧之境展开为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意境。合目的性的内在意蕴是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合规律性则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不能隔绝于人的自然化。人的本质力量与天地之美相互交融,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境界,后者又为美的创造和美的观照提供了内在之源。可以看到,作为与人的存在合一的境界,智慧之境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形态,也没有任何神秘之处,它之与人同在,即"在"主体以道观之的求真过程、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向善过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审美过程之中。总之,主体的存在融合了其境界,境界本身又在主体现实地、历史地"在"中得到确证。王阳明关于道与境界的看法无疑包含了不少心学的思辩,但他肯定对道的体认不同于一般的名言知识,要求将道的体认与个体存在加以融合,并把化道体为境界与化境界为践行联系起来,则似乎并非毫无所见。 三、"说"与"在"

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的问题,在现代哲学中,语言进一步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尽管对语言的考察有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不同的路向,但在注重语言这一点上,现代哲学无疑有趋同的一面。

早期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论对可说与不可说作了严格区分,可说的是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超越于此,则被归入不可说之域。分析命题属重言式,它所断定的主要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综合命题则是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在逻辑与经验事实之外,则是超越于名言的界域。这样,在早期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论中,所谓存在主要便被理解为先天的逻辑与后天的经验事实,对这种存在能否以语言加以把握的问题,他们作了相当肯定的回答。后期维特根斯坦与日常语言哲学的兴之点诚然由语言的理想形态转向语言的既成形态,并开始注意到语言的多重形式,但在消解形而上的本体这一基本点上,分析哲学的前(早期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在论等)后(后期维特根斯坦及日常语言哲学)形态却表现了相近的立场。

分析哲学通过划界而否定了超验的本体,但它本身却并未放弃对本体的承诺。事实上,在拒斥形而上的本体的同时,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将语言提升为本体。它所理解的唯一存在,便是语言中的存在,世界往往相应地被分解为某种语言的结构。与这一基本格局相一致,存在的问题似乎在某种意义上被转换为言说的问题。在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的价值领域,化存在为言说的倾向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人在道德关系中的存在而言,分析的道德哲学(所谓元伦理学)已完全悬置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与道德行为等等的研究,而转向了道德范畴的语义分析,换言之,"在"已让位于"说"。1

相对于分析哲学,王阳明的心学似乎表现了不同的思路:较之前者之注重"说",后者更多地强调"在"。马克思曾将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概括四种,其中既包括理论思维的方式,亦包括实践精神的方式(《1857-1859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页)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实践精神不同于对世界的外在观照,也有别于对语言中的存在的逻辑分析,它在本质上乃是以人自身的"在"来把握存在。在实践精神的形式中,对世界的领悟已化为人的精神境界,并与主体自身的在世过程融合为一。如果说,"说"是以说与所说相互对待的方式来把握世界,那么,"在"则将世界对人所呈现的意义与人自身的存在沟通起来:对存在意义的把握,通过人自身的"在"的状态(包括行为)而得到确证。王阳明把对道的体认理解为一个由自悟而提升内在的境界,并进而化境界为践行的过程,这种以"在"来把握世界的进路,似乎接近于实践精神的方式。

分析哲学的"说",主要指向语言中的存在,王阳明所注重的"在",则首先关联着本体世界。在"说"与"在"的不同侧重之后,是对存在的不同方面的关注。分析哲学将哲学的终极思考限定于语言中的存在,固然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并没有完全告别形而上学:在拒斥了思辨的形而上学之后,它本身又走向了分析的形而上学或斯特劳森所谓"描述的形而上学"(descriptive metaphysics)。这种形而上学在关注语言本体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并在某种意义上遗忘人自身的存在。相对而言,以现象学为理论源头之一的存在主义,则较多地将存在的考察与人自身的存在联系起来。海德格尔把存在规定为此在,此在不同于超验的对象,也有别于语言中的存在,它所表示的,乃是人在时间中展开的存在形式。存在主义对"在"的这种注重,与王阳明心学无疑有相通之处:二者都要求超越对人的存在的遗忘。

不过,海德格尔在追寻"在"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说"。在他看来,"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即居住于这个家。"(《人道主义书简》,Basic Writing,London,1993,P217)这里包含多重涵义,从言说的角度看,其内在的意蕴即是存在可以进入语言之中,换言之,语言可以把握存在。事实上,海德格尔一再肯定,语言具有敞开存在的作用:"唯有语言才第一次将作为存在的存在敞开。"(《艺术作品的起源》,Basic Writing,London,1993,p198)以语言敞开存在,蕴含着以理论地"说"来把握存在之意,在此,"在"并不排斥"说"。当然,在现代哲学中,对存在的言说不仅所说(言说的对象)各有不同,而且言说的形式也往往彼此相异,如果说,分析哲学的言说可以视为逻辑地说,那么,海德格尔的言说则带有思辩地说的特点。但是,不管是逻辑地说,还是思辩地说,在广义上都表现为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相形之下,王阳明在注重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同时,又强调本体"说不得"、"不可言",未免忽视了理论思维这种把握存在的方式。

哲学总是要追问终极的存在,这种追问往往引向对统一性原理和发展原理(所谓道)的探求,引向智慧之境。道与智慧之境确乎有超越一般名言的一面,但又并非完全隔绝于名言。存在的追寻固然不能离开人自身的存在及其历史实践,并相应地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说的层面,但存在又须以名言来敞开、以概念系统来把握。逻辑地说与思辩说无疑都有自身的片面性,单纯地以此为进路显然难以真正达到存在,然而,由此而拒绝名言的辩析,则将导致存在与名言的分离。事实上,以名言为工具的理解,与主体本身的存在并非彼此隔绝。伽达默尔已注意到此:"理解不仅是主体的各种可能的行为,而且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真理与方法》London,1979,pxviii)"说"与"在"、理论思维的方式与实践精神的方式之间,应当由对峙走向统一。存在与名言关系的以上维度,似乎基本上在王阳明的视野之外。

"说"不仅仅涉及主体,它总是逻辑地指向主体之间;对"说"的肯定,同时亦蕴含了对主体间讨论、对话的关注。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说,认为语言的意义惟有在共同体的运用中才敞开,而语言在共同体中的运用,便离不开主体间的交往、讨论。科学哲学强调科学认识(包括观察陈述)应当具有主体间的可传递性,新的理论的提出,必须接受科学家共同体的评判,回应不同意见的诘难,这种批评与回应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家共同体的讨论过程。在哲学解释学中,对话与讨论同样被提到突出的地位。伽达默尔指出:"我赞成的真理是这样的,这种真理只有通过你才对我成为可见的,而且只有靠着我让自己被告诉些什么才成为可见的。"(《真理与方法》,London,1979,pxxiii)质言之,真理惟有通过主体间的讨论才能达到。按伽达默尔的看法,即使解读本文,也并不仅仅表现为个体的独语,而是展开为读者与作者不断"对话"的过程。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主体间的讨论、对话得到了更多的考察。哈贝马斯将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区分开来,认为主体之间应当通过讨论、对话,达到相互理解和沟通。这种讨论、对话展开于不同的领域,并相应地有不同的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它表现为科学家共同体中的相互批评与争论,1 在道德领域,它表现为以对话伦理取代康德的绝对命令。哈贝马斯特别从形式的角度对合理的道德决定的程序作了规定,强调每一个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有权利参与道德讨论,每一参与者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通过这种讨论和对话,才能达到道德上的一致和共识。尽管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包含了不少理想化的色彩,他的伦理学所关注的,亦主要是形式的层面(即为道德决定规定一种形式的程序);2 而且,在突出主体间关系的内在性的同时,他对主体间关系的外在性也未免有所忽视,3 但哈贝马斯从普遍语用学的层面,考察了主体间讨论、对话在交往过程中的意义,无疑注意到了名言与存在、名言与主体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4篇

“你们看,一个个小朋友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朝小花园走去,这是做什么呢?哦,原来是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神圣的任务——检查一年级小朋友的生字认读情况。”

伴着一阵阵欢声笑语,我们挑小朋友去了。哎!我刚出教室,小女孩就被别的同学挑走了,没法,我只能用余慧的名言:“浓缩就是精华。”去挑一个个子并不高,但长的眉清目秀的------

随着我一声令下,自己带领的那位小男孩也读了起来,“一、去、三、里、四、五、九。”我听的正入了神时,“等等,你这个字读的什么,再读一次?”我说道。小弟弟有些羞涩的回答:“好的,姐姐,这个字读‘风’。”读完后的小弟弟吐了吐舌头,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显然不怎么自信了。“什么?小弟弟你怎么和我小时侯一样啊,只读半边字,这个字读‘飘’呀!跟我读几遍,飘,飘,飘,继续吧。”------就这样,小弟弟越读越流利,读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我也暗暗得意起来,这还真应了余慧的名言:“浓缩就是精华。”毕竟这位小弟弟还小,所以错一个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位小弟弟又让我失望了,在读最后一个字时既把‘艳’错读成了‘色’,于是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只是默默祝愿这位小弟弟能改掉和我小时候同样只读半边字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

渐渐的,那位小男孩在我的视线里慢慢走远------这真是神圣的十分钟呀!

第5篇

我们应当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心的召唤下走向通往梦想的旅途。想起李叔同,他的前半生安逸而优裕,娇妻幼子,其乐融融。翻开他早年参演的《茶花女》的照片,何等意气风发,眼角眉梢俱是得意,他活在人们的歆羡和称赞中。谁曾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毅然抽身出家为僧!恰似一声惊雷,众人不解,友人劝说,妻小哀求……而这些,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他不顾世俗的眼光与评价,严持戒律,弘扬佛法,创造出另一片旖旎风景。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历史上少了一位佳公子,却多了一位持戒高僧。

人生如逆旅,我们就该有这样的胆识与魄力,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走上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通途。反观当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不受他人眼光的羁绊,坚持自我,做自己认定的事?多少人胆小怯懦,畏缩不前,时刻惦记着别人的评价,一味地委曲求全,讨好所有的人。《半生素衣――陆小曼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必讨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铭记所有的昨天。”时光如雨,将自我的坚持与执着,化为一柄柄生命之伞,岂不乐哉?

当你被别人的眼光所禁锢,请想想“仰天大笑,吾辈岂蓬蒿”的李白,想想出身贫寒、溅血书林的莫言,想想“为自己代言”的陈欧。李白不受世俗眼光的纷扰,“绣口吐出半个盛唐”;莫言不惧讥讽嘲笑,让诺贝尔文学奖降临中华大地;陈欧坚持自己的选择,年轻的CEO引领世界潮流。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三毛流浪撒哈拉沙漠,终于感受到了爱情与人生的真谛;钱穆放弃提笼遛鸟的公子哥生涯,创办新亚书院;宇津井健在50岁学跳芭蕾舞,继而登上了事业的巅峰……

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坚持自我,做自己认定的事,定能收获“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独特风景。

【点评】

如何旁征博引,使语言典雅精辟?

最欣赏文章开篇的几句话,点亮了全篇,充分显现出作者的想象力的饱满和语言的机智。文中所引名言及材料,翔实且丰富,论证有力,语言凝练优美,堪称文质兼美,使文章既具有说服力,又富有感染力。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名言警句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历史典故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在写作中,适当引用古诗文,会给你的作文增添文化底蕴;经常运用名言警句,会让你的文章意蕴深远,耐人寻味;而不失时机地化用一些诗词、名句,会为你的文章增添几分深刻;引用一些历史掌故,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引经据典通常有三种形式,即明引诗文出彩、暗引仿作显新、嵌引灵活多变。明引名言警句是最常见的一种引用方式。它的引用契机有两条途径:一是因受语流中某一词语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遇到过的、刚好有这个词语或短语的名言警句;二是通过相似联想,将记忆中储存的关于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第6篇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读 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08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领悟读、写两种方法的精妙,并将这两种方法化为己用,真正理解其精髓,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读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学生刚接触写作,没有素材,没有写作技巧,没有写作习惯,使得学生写好作文难上加难。将读作为打开小学生认识作文的突破口,让学生从读作文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中,就可以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基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读故事,为学生写作铺路

小学生初次接触作文,对作文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认识,使得学生“下笔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读作文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阅读大量的作文,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而读何种类型的作文,显然成为教师作文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没有接触过作文的学生来讲,故事性作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读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实现小学作文的教学目标。

现以《小鹰学飞》为例,从题目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属于故事性内容。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蕴含的道理。为此,教师提问:“小鹰学飞讲述了什么道理呢?”经过教师对课文的剖析,学生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小鹰学飞讲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也使学生明白了要虚心受教的道理。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由于学生还不懂在作文中蕴藏道理,只是简单描写,大部分学生都写自己养的小宠物以及与小宠物之间的感情。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难度不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简化作文的理解难度,先从阅读故事性作文出发,让学生对读作文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成功过渡到写作文。

二、读作文,积累丰富素材

作文素材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写作质量,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作文素材储备少,导致学生写作时没有办法对作文题目展开论述。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阅读作文,不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现以《微笑着承受一切》为例,学习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微笑的力量”为主题进行写作。在此之前,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作文,并将其作为一项作业任务,每周定期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如名言警句、好词好句的记录情况等。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用到作文中。有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句名言“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这学生的作文主要写的是遇到挫折时的态度,用这一句名言画龙点睛,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同时,有学生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自己摘录的好词好句,使得作文语言更加优美。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更多的话可以说,又可以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读方法,借鉴写作方法和技巧

写作文时,如果已经确定主题、素材,决定作文是否优秀的关键就在于方法。采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整篇作文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让整篇作文读起来犹如行云流水,其作文布局紧凑完整,就可以让作文大大加分。所以,运用读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写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读方法,学会借鉴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7篇

一、“导”在课文入境处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具体情境的感受、领会,往往比言语更加深入,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课堂上,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内容,并把语言训练贯穿其中,即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中,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诸方面充分发展。

例如:《听潮》的情境导人:

师: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听几段声音,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几幅图画,根据刚才的声音与图画进行搭配,然后试着给它们取个名字并说明原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情境的感受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生(归纳回答)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

师:你们感觉到潮声是怎样的?“我’和“妻子”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吗?(通过让学生由画面和音乐的节奏来把握潮水的特点,进而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在教学中,通过采用音乐、图片、朗读等手段再现情境,在学生入情入境时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意境,体验情感,唤起心灵的共鸣,拨动心灵的琴弦,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二、“导”在理解关键处

所谓关键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抓住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把握线索、体会感情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荔枝蜜》一文中,体会作者前后情感的变化是重点,由先前的不大喜欢到了解后的钦佩和赞叹,其中的变化可以巧妙抓住“总不大喜欢”这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层层剖析:1. “不大喜欢”是什么意思?它和讨厌是一个意思吗?2. 能不能去掉“总”字,直接说成“不大喜欢”可以吗?3. 其中的“总”字体现了什么?从文中哪里可以表现出来?4. 从“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这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对关键词义的表面了解,对比作者前后情感变化的过程,领悟到作者是被蜜蜂勤奋忘我、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进而改变了原先对蜜蜂的偏见,同时也对辛勤劳动人民的赞美这一主旨有了较好的把握。同样,课文的中心句也是理解课文内容关键处,围绕中心句,引导学生“求知探文”,学生便会更容易深刻领会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导”在难点突

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对课文某一部分内容或存有疑难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抓住这些地方加以适当引导,可帮助学生解决疑点,突破难点。

例如:《故乡》一课中对闰土肖像描写的作用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当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时,可以通过设置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在外貌上有何变化?2. 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3. 闰土的这种变化又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四、“导”在知识迁移处

有时为了学生高效地吸收新知识,教师采用联系旧有知识或经验的方法进行引导,有益于增进学生的主动获知能力,更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例如《论美》一文,当谈到美的话题时:

师:说道这里,我忽然想起了雕塑家罗丹所说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在我们生活中只要你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受,用一双聪慧的眼睛去搜索,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倾听,你一定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你看我们课室墙壁上的名人名言,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难道不是一种美吗?在课堂上大家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精神这也是一种美呀!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等待我们去发现!(生情绪高涨)

师: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就你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或是一首关于美的小诗,或者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 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并且阅读在高考中占分比例也很大,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英语其它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而如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值得我们深思。

一、 目前高中的英语阅读现状

1. 教育思想落后

中国的教育思想受到几千年的影响,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受传统的科举制度影响,今天的中考和高考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也还是应试教育。我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比较落后,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入WTO的中国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的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教育需要改革,而应试教育正是目前课改的最大障碍。

2. 教学过程单一

高中的教学时间很有限,每周上课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所以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先简单的翻译,再进行机械的阅读强化训练,只图数量不图质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老师在讲解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重视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一些句子、文章理解有偏差。

3.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很多高中学生就是每天机械地做阅读理解题,一字一句地看,碰到生单词立刻就查,看文章中间还休息,有的用笔指着单词看,有的同学看一句读一句,速度根本提不上,理解的句意不完整,做题时断章取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极大地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老师在实践中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任务型教学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课堂任务,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教师要能利用网络设备,使课堂现代化,知识网络化,信息时代化,课堂有效化。比如,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的阅读课文,我利用了网络制作了课件,搜索了关于友谊的图片、中英文歌曲、名言、格言等一系列的信息,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友谊有深刻的了解,这样也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和环境。从选取阅读材料上开始,先找一些难度适中的、简短的、有趣味性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看自己喜欢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幽默故事、英语书虫系列等,还可以通过英文电影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英语阅读材料,学生定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商品的英文名称和说明书以及自己喜欢的物品英文名,在班级里成立阅读小组,定期给出每组的定量阅读任务,这样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有两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泛读和精读。泛读也叫做快读和略读,是通过快速的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结构、问题、逻辑关系等,以便迅速而准确地回答问题。泛读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无声读,不回读,不细读,快速地一口气读完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意。精读也叫做细读,主要目的是领会文章的细节,判断文章的言外之意,推测作者的意图等,通过精读文章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在精读中,学生要抓住主题句和关键句,碰到生单词根据上下文关系猜测,也可以根据各种构词法如同义词、反义词、前缀、后缀等猜测词义。

考试中英语阅读是精读和泛读的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要保证阅读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在不知全文内容的情况下,采用快速阅读法,通读大意,即使不理解的句子,也不要停留,当通读全文后,便能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刚才不理解的句子在前后文章的联系下,便能猜个大概,大部分答案在此次阅读中便能顺利找出。第三遍就是将剩下的问题与文章中的内容相对应,找出相关答案。

参考文献:

第9篇

英国有句名言:“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作为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单词记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坚信自己有非凡的语言能力和坚强的毅力。从心理角度考虑,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有助于单词记忆的情景。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愉悦心情,将“记忆”处于最佳状态。

一、读音规则记忆法

众所周知,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中单词的记忆不像汉语方块字,靠笔画死记硬背,大部分英语单词是靠读音规则,即靠发音构成的,也就是说音读得出来单词字母就能写得出来。单词的读音与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会音标知识,让学生详细地总结、熟记和使用字母及字母组合,掌握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中的发音规则。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识记单词的方法,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记词时间,而且效果较为持久,既增强了兴趣、信心,又增强了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分类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是按主题、所属范围等条件对词汇进行分门别类、综合记忆的方法。可以从医疗、购物、外貌等方面归类,也可以按时间、决心、态度等主题进行汇总,然后根据记忆原则记忆。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记忆的基础。联想记忆单词就是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使所要记忆的单词生动、形象且系统化,在生词和熟词之间建立一种符合情理的联系,从而达到以旧带新、快速记忆的目的。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音与音的联想,即根据单词读音联想到另一个单词的读音。

(2)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单词读音联想到单词的拼写。

(3)形与形的联想,即根据单词的词形联想到类似单词的词形。

四、记忆规律(复习和测试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数量是先多后少。最近又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考试后两周竟会忘掉所学知识的80%!据此,我们学习英语单词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开始复习间隔时间短一点,次数多一点,以后复习次数逐步减少,间隔时间逐步加长。

一般说来,如果学生对所学单词能够按照以下方法复习和测试,那么他记忆单词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1)当堂归纳,巩固练习。

(2)每天睡前回忆或脑海中“放电影”。

(3)将遗忘的单词,写在卡片上,带在身边随时复习。

对于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须采用以下记忆方法:

一、构词记忆法 (分析单词结构,扩大英语词汇量)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通过分析单词、词缀的意义、单词是否转化、合成和派生等构词法,是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方法。

英语单词结构包括三部分:词根(Root)前缀(Prefir)和后缀(Suffit),词根表示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前缀和后缀加在词根前后,赋予一个词新的意义,从而构成一个新词。在教学中将这一部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扩充词汇量,同时记忆单词既容易又省时,既减轻了记忆负担,又提高了记忆效率。

二、培养用英语解词的能力

学会在所学语言的范围内用英语解词,不仅有助于比较正确地理解词义,还可以学会多种方法表示同一意思,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如用英语解词和短语:parents--father and mother,

parent—father or mother,right away--at once, look after--take care of,return--to give back,take one''s time--no hurry。

还可以用英语解释句子段落。当然,由于受语言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单词和短语都用英语解释。特别是一些表示抽象的词,用汉语解释就方便些。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结合上下文记忆

第10篇

展望青春,你会满怀理想,渴望实现人生的价值。

如果你有一个美丽的心愿,请你把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折成一只小船,放在水中,让它带着你的心愿,漂向远方。

青春如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的交响曲的序曲。即使有困难,有曲折,有痛苦,对我们来说,也是有意义的经历,能使我们得到宝贵的经验。

我们正在走金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步入青春,我们会尝到人间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康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想象自己的未来,守护自己的青春。

古往今来,有许多智者和哲学家,以他们的洞察力和智慧,总结出许多人的名言警句,用来时时的提醒自己。

青春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更值得我们得珍惜,守护自己的青春,就是节约我们得生命。

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头脑是最好的时候,所以我们用创建自己的心理指向标。所以我们要做到:1、积极向上,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有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2、有自觉性,能合理的利用时间。3、在家庭、学校与朋友之间能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积极的人际关系。4、善于适应环境。等等……

有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就是守护青春。

金竹中心学校初3黎钧

第11篇

“虽然目前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如果列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名人名言榜,尼尔-阿姆斯特朗先生迈出登月舱时说的这句话,一定可以排进前十。

2012年8月25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手术并发症去世,享年82岁。43年前,他迈出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步;如今,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

16岁考取飞行驾照、在朝鲜战争中参与78次飞行战斗、32岁加入美国航天局的宇航员计划、多次执行太空任务……这之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照亮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但阿姆斯特朗的辉煌远胜于此。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身着航天服的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沿舷梯慢慢走进荒凉的大气中,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并说出了那句世人皆知的名言。他的影像和声音通过实况转播,传递给了6亿人——那大约是当时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尼尔是最伟大的美国英雄。”得知阿姆斯特朗去世的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发表了哀悼声明。

但做英雄却并非他所愿。从月球兜了一圈回来之后,一切都变了。

荣誉和光环对习惯低调的阿姆斯特朗来说,成了挣不脱的枷锁;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对待他的方式也不再像从前。在传记作者詹姆斯·汉森眼中,阿姆斯特朗成了“这个星球上最著名又最不被理解的人之一”。

面对盛名,阿姆斯特朗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完成了工作。“这是三四十万人工作10年取得的成就。”提到那个“伟大的时刻”,他这样评价。

有人曾问他财于自己的脚印将永留月球有何感想,他说“有点希望未来有人上去把脚印擦掉”。

更令他抗拒的是,人们用这个“伟大的时刻”为他的一生盖棺定论。“我想我们更愿意因为长期的努力工作得到认可,而不是由于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的某个瞬间。”2005年,在美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上,阿姆斯特朗说。

家人称他为“不情愿的英雄”。1994年,因工作忙碌、忽略家庭,结发40年的妻子向他提出离婚。“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世人所知的,只有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小步”,而余下的人生之路,他只能在不被理解中独自行走。

登月之旅是他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为了彻底从公众目光中隐退,他先后转向美国宇航局的研究工作和辛辛那提大学的教职。后来,他甚至在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了自己的半隐届生活。

几年前,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愿意“生活在当下”,还经常驾驶滑翔机过把飞行瘾。有人劝他出去走走,可他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还能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第12篇

        一、读

        注重以下读法:

第一,通读。每当学习新的框题知识之前,组织学生通读课文,引导学生由读框题到读框题中的标题,由读标题到读标题中的知识点,分清层次,明确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这样“通读”梳理了知识,建构了知识体系,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第二,精读——主要读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以及相关的名言经典。在精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推敲,并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课文中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样使学生对知识中的重难点进行多次再现,更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第三,情读——与教材有关的美文。结合课文中的知识点,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美文,去抓住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为理解知识点打开了心智的闸门。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通过读——背——忆,再经过联想、想象发展成为创新。但是不论哪种读法,注意到:“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要读?何时读?读到何种程度?”去真正发挥“读”的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说

        第一,说生活中典型的事例。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对知识的理解,离不开生活事例,对教材中的疑难知识点,教师运用相关事例,可迎刃而解。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求,按贡献参与分配”时,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对此不解。我就此举了例子:甲、乙、丙、丁等四人合伙办厂,甲提供办厂资金,乙具有管理能力出任厂长,丙有一身生产技能,丁无钱无技术只好跟着出力干活,到年底分红时他们分到相应的利润。问学生他们各是凭借什么分到相应利润的?经分析讨论,学生茅塞顿开,大有拨雾重见日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让学生“说”,针对所学知识点,让学生举出恰当的例子来说明,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能够举出相应的准确实例,就说明学生理解了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否则,反之。

        第二,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名人名言警句。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名人名言警句无不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和生活道理,是对生活的提炼或概括浓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它们,便于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运用。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时,运用了寓言故事:一个商人用了一匹马和一头驴运输货物,商人认为马较高大,把大部分货物放在马身上,在旅途中马生病了,要求驴替它分担点负担,但驴不愿意,马精疲力尽倒下死了。商人把所有的贷物连同那张马皮都放在驴背上,将货物运到目的地时,驴累倒了从此站不起来……通过一步步地问学生: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怎样能改变这种结果?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容易明确:承担自已应该做的,公平的合作必是互惠的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三、唱

        初中生属于易情感人群,歌曲是这一年龄阶段的一大爱好。在政治课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歌曲,可震憾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思维的闸门,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运用能力。

        四、做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种行为活动

第一,学生角色表演。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再将之应用到实践之中。这样使学生从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