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4 17:1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题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题研究论文

第1篇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2篇

一、课题学校情况简述

1.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通过近三年研究,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经过课题研究,明晰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模式环境下,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运用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卫星教学资源应用途径;构建了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很多教师优秀论文获得各种奖项;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汇编了教学光盘、卫星接收教学资源、典型课例课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为语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为学生学习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积极性、制作课件、设备操作的能力普遍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探究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新型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探索并形成了适合该校学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激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

第3篇

1、你的课题主要研究了什么?

回答:讲述我们课题的主要研究点就可以,大体上进行课题的研究描述。

2、你的课题运用了什么现代技术?

回答:把我们研究课题中的一些现代技术表述出来即可。

3、论文课题中标题概念的相关内容提问?如:电子商务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我们会就按照我们会的回答,假如我们不会先不要怕,把我们知道的进行回答表述就可以了。

4、你的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回答:按照我们研究课题的目的进行回答,接着进行一下相关的拓展。

5、你的课题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把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进行大概的表述,接着进行我们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

6、你的课题框架是什么?

回答: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答辩前,一定要了解下我们自己的论文,了解我们论文课题的目录内容。

7你的课题研究有什么亮点?

回答:把我们课题中采用的亮点表达清楚即可。

8、论文是你写的吗?程序是你设计的吗?

当我们是计算机系学生时,老师有的会提问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回答:论文是自己写的,程序有些我理解不到位,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的。

第4篇

教师对课题材料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应从以下角度进行。

一、要认真撰写一份比较具体的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计划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要按照省市课题方案规定的“六要素”来撰写,做到:(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2)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4)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5)要设计课题研究的步骤;(6)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必须具备的,特别强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撰写上要详细、具体,这样的计划才能说明课题研究者心中有数。

二、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或检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理论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含文摘、卡片和论著复印件等)。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研究者能深入理解本课题有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资料查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查找,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收集等。教师要做课题资料收集和学习的有心人,要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论文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讲座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教师要像撰写教学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或写成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讲座的启示录等。教师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果是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教师应慎重选题,选一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这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要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教师申报的课题多数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体现。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检查、指导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听其课题研究实践课(或活动课),寻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联系课题的操作要素,是否体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精神实质。有些教师课上得很好,但他们却脱离了课题研究的范畴,那就不是课题实践课。

教案、说课稿或活动设计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最好是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的要求加入点评。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课题研究中教学、教研个案的收集要典型,不必强求每节课都上成课题实践课,但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案例,待到课题结题时,加以整理,并装订成册,作为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素的材料,也作为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见证。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个案材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要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第5篇

1、结题报告的要素

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要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⑤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⑥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⑦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2、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结题报告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2)摘要。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3)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①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②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③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正文。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结果。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讨论。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①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②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③按姓氏笔划排序。

3、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4、结题论证

(1)别忘了,留下你的每个脚印——结题时应该准备的资料

①前期的读书报告,即预研究报告(总结你最初所查阅的资料,为开题报告做准备)

②开题报告(包括问题的由来,问题向课题的转化,即课题的陈述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难点,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等)。

③小组或个人活动记录。

④资料包(包括经过你们整理、归类的所有资料,读书卡片,读书心得等)。

⑤研究报告(课题的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提倡用多媒体进行电子展示。

⑥答辩记录

(2)各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本班进行结题论证,要求各个班级将结题安排上报年级组、教务处、教科室,学校将进行到班听课、照相、评比。最终上交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实施过程的所有具体原始资料。学校将根据上交教科室的上述材料,给与评奖和表彰。

(3)结题论证的一般程序

课题结题由班主任或班干部主持。

由课题汇报课题研究情况或宣读研究报告,并最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第6篇

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具体工作如下:

一、学习为先,积淀底蕴。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本学期继续利用业务学习的机会,轮流让教师谈学习新课程的感受,个人加强自学,广泛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继续外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学校科研室借助网络及报刊杂志,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谈体会。3月19日,邀请市教研员王红老师,区教研员卢丽老学校讲座,指导讲课,评课,使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了。

二、加强教研、科研整合,落实研究过程。

本学期,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教研组长要全面关注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进展。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市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策略的研究》渗透到各个学科,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每位课题组老师树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研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并收集、整理成丰富的文本资料。

2、扎实做好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学期初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解本学期应完成的实验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课题研究学期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b、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我校本学期从3月----6月分别安排不同学年的教师开展课题课展示活动,其间涌现了个别年轻优秀教师和课例,学校在学期末对这些教师给予了表彰。

c、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d、学期末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总结一学期的科研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三、重视成果总结,提高科研品位。

1、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本学年,科研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科研科研成果的征集。

2、认真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都将尽早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和获奖率继续上升。

四、规范科研管理,做好科研日常工作。

第7篇

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为目的,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报告的基本要素应该具备,也就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

?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

?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及背景)

?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 结果和讨论(统计分析的结果、调查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感受等) ? 参考文献(著作、杂志、报刊、网络)。

一、结题报告的撰写过程:

1.确立论点:对课题研究的根本看法。

2.整理材料:围绕论点,分析研究材料。

3.编写提纲:事先设计报告的框架。

4.撰写草稿:一气呵成。

5.修改定稿:精益求精。

二、常用结题报告的形式及结构

(一)论文

主要特点: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引言)

⑤本论

⑥结论与讨论

⑦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简明、醒目、有吸引力。 ? 内容摘要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提要与结果的简短总结,主要是研究的问题、

所用方法和主要结论。要能了解报告的概貌.位置在前,写在最后。

? 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

出下文。

? 简明扼要、实事求是。

? 本论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占结题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要较详细地

阐述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具体情况,要突出重点,说明结果产生的条件及相关因素。

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材料翔实,观点鲜明,图文并茂。

? 结论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调查推论,应简短地说明每一

个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讨论则是对研究结果的评价,还应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或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观点鲜明,措辞严谨,与前文相呼应。

? 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

行文规范,实事求是。

? 撰写论文的其他注意事项

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而又简洁,专有名词术语要用得准确、恰当。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特点:

与论文相比,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问题的提出)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与讨论

⑩参考文献

(三)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就是教育实验报告。

特点:

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的得出论证是重点。

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应包括:①怎样选择被试。②实验的组织类型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③实验的具体步骤。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经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可适当加入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分析与讨论。

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如: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课题研究所提出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

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四)调查报告

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特点:

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

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员

③调查情况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三、写好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

研究结果多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

(2)重点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

人们阅读或审查科研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

(3)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

在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清晰有力地得到论证,这是应关注的核心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研究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提炼出观点。

(4)要实事求是。

第8篇

一、理论学习问题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还是研究的途径、手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做指导,任何一种研究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着手的。但是,我们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校布置课题以后,由一个负责人根据申报表填写、上报、立项,就立马进行所谓的研究,导致无从着手,到时匆忙凑拼材料,研究质量可想而知。

二、专业引领问题

基层中小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热情是有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毕竟教师们平时工作繁重,研究也不是他们的专长,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定期地进行指导。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是区、市一级的课题,专业的指导几乎没有,县一级的课题由于课题多且繁杂,教研员也顾不了那么多,所以造成课题组自行捣鼓,放任自流,甚至立项后到时候直接结题,东凑西拼。

三、研究态度问题

很多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教师只要教好书就可以了;还有些老师认为,教育课题研究只是花架子,没多大用处,搞不好还会影响升学率。在诸多不良思想之下,课题研究的态度可想而知,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评职称(因有课题是评职称的条件之一)匆忙申报了一个课题,凑拼一些材料上报;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挂名,尤其是一些教研组组长,在很多课题中都有挂名;课题研究过程偷工减料,时间短……

四、课题管理问题

本人认为,课题管理应分为两级管理,即上一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在上一级课题管理中,存在有指导不力、监管不力以及只看材料就可以结题的现象。而在学校一级的课题管理中,存在着以下现象:没有建立起课题的有效管理制度和档案,在管理的档案盒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课题活动记录都是打印的,可想而知也是网上抄下来的,还有些管理档案中,是一些无关课题的论文、获奖证书等充当课题档案内容。学校相关科室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

五、研究过程问题

课题研究本是一个很严谨的过程,只有在脚踏实地、严谨深入的研究之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看到,基层中小学校在进行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课题的选题很多没能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课题的研究问题没有具体化;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研活动没什么区别,产生了平时的教研活动即是课题研究的思想,导致研究没有质的变化;有些课题竟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课题活动,从不过问课题的进展,所做的工作只是收送申报材料和结题报告。

六、成果形成问题

第9篇

1 高校社科课题类型及特征

1.1 按课题研究者的身份划分

高校范围内的课题研究者按其身份可分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及其他身份的研究者。

高校的社科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深的专业知识,大多在社会上担任一些兼职,他们往往十分注重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注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注重科研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所以,社科教师的课题检索需求一般具有专深性、新颖性、前沿性、知识性、权威性、社会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研究生的课题检索需求多半围绕着学位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要求内容丰富、新颖,涵盖面宽,专业性强,学术价值较高。硕士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则要求是对学科前沿的探讨,论文内容新、专、深,具有独创性。所以,研究生的课题检索需求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前沿性、开拓性等特征,他们对学科前沿的外文特种文献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权威性最新技术性、方法性资料的检索需求较为明显。

学士学位论文课题一般是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导师科研的某专业、某一专题一般性的探讨,所以本科生的课题检索需求的学科性、专业性、专题性和针对性较为明显。

其他身份的研究者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及行政管理人员群体。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的各级管理部门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多半被归纳为决策类课题。这类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政策性和阶段性。

1.2 按课题研究层次划分

创新性课题。创新是社会对科学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课题的创新性即新颖性在科技查新中定义为: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在国内外出版物上由他人公开发表过。查新结论必须对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后才能得出。我国的科技查新已建立起了一套查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而社会科学的查新咨询工作尚在探讨之中。借鉴科技查新的研究,课题创新性的查证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供鉴证性。

综合性课题。目前,社会科学正趋于综合发展,同时,社会上大量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为适应这一趋势,各高校都加强了对综合性课题的研究。高校的综合性课题大多是研究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聚焦性问题,如我校的“211”项目课题、“九八五”项目课题等。综合性课题研究需求表现为多学科、广泛性、全面性和聚焦性。

学业性课题。指学生的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课题,该类课题检索需求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和学科性、系统性、新颖性、前沿性、开拓性等。

1.3 按课题研究阶段划分

课题研究一般分为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规划、收集资料、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成果表达、研究成果的评价等六个环节和阶段。在选题、立项、确定研究课题时,需要从课题的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一旦定题,课题研究便进入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不仅要求查全,而且还要求查准即要求鉴别其是否可靠、新颖、实用、典型,是否对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提炼。课题研究以成果形式表达后便进入成果评价阶段,结题、结项一般要求查证其创新性、意义性。

2 课题检索服务对策分析

2.1 制定合理可行的检索策略

检索策略是为实现检索目的制定的全盘计划和方案,是课题检索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课题分析、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选择、检索式的拟定以及查找步骤的确定等一系列步骤。在影响文献查全率和查准率的诸多因素中,检索策略的制定极为关键。制定行之有效的检索策略的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1 全面理解消化课题

首先,要对课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明确检索内容、检索目的和检索年限。具体而言,图书馆员在接纳课题委托单时,要和课题负责人交流、沟通,弄清课题的实质内容及课题需求的侧重点。其次,根据课题负责人提供课题项目说明和关键词,对课题主题、涉及学科范围、关键词的内涵外延等进行分析,把握课题检索的前提条件。

2.1.2 正确选择课题检索工具

各种检索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课题要求进行选择。计算机检索工具主要包括:(1)文献数据库。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信息资源学术性强、质量高,包含有大量的学术性图书、期刊文章、研究报告等,是社会科学信息用户从事研究的资料基础。因此,数据库的利用,是开展社科课题计算机检索服务最有效的工具。选择数据库的依据是其覆盖专业范围、收录文献类型、收录文献语种等。(2)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获取网上社会科学信息资源较为常规和普遍的方式。搜索引擎分为分类目录式搜索引擎,如雅虎、搜狐、HotBot等、全文搜索引擎,如中文Google、天网搜索、Excite AltaVista等。(3)专业网站。专业网站可归类为学术机构网站、学术期刊文章、高校院系网站。专业网站是专业信息交流场所,那儿既可以了解新的专业信息动态,也可以浏览网上的刊物,经常还可以获得论文的全文,是一种新颖的获取文献的方式,在课题检索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获取专业网站地址一般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或主题分类方法,获取专业学会网址最常用的方法是后面接学会名称的缩写,再用org作域名。

2.1.3设计关键词,选择好检索,构造恰当检索表达式

关键词的设计是课题查全、查准的重要因素。关键词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所检内容在文献题名中的具体词语表述形式,其次要根据实际需求恰当地控制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以兼顾查全和查准两方面。例如:查“中国私立大学课程经营改革的研究”的文献,就要充分考虑到与“私立大学”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民办大学”、“民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等。

计算机检索有多种检索途径,不仅可从篇名、著者、刊名、刊号、分类号、类目名称、主题词、关键词等角度进行检索,还可将其用逻辑运算符构造检索提问式来检索以达到扩检或缩检目的,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率。检索时应遵循“主题词检索为主,多种检索方法综合”的原则。利用主题检索可检到相同概念的文献,保证较高的查全率。而对于较为复杂的课题,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检索词来表达主题概念,运用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算符将不同的检索词以及检索词的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构造恰当检索表达式,使检索结果更精确。如,检索“校内伤害事故法律对策研究”,(校内+校园+学校+中小学+大学)*伤害*(防范+法律对策)。

2.2 注重个性化分析

高校课题研究者的身份、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各有差异,课题研究呈现的学科、专业、层次各有特点,课题自身对某一知识领域、某一知识单元或某一问题各有特殊要求,课题研究者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应该根据课题研究者的身份、课题类型及层次、课题研究阶段提供个性化的课题检索服务。课题咨询服务实际上是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较为典型的方式。个性化服务的实质是针对性,即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针对老师用户课题信息需求具有专深性、新颖性、前沿性、知识性、权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应该注重检索专业性、时效性的较强核心期刊和政策性、权威性较明显的数据库信息,如在检索“中国期刊网”时可限定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检索,对“国研网”的信息要注意收集整理,还要注重搜索从不同角度反映科研进程和经济建设中的真实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灰色文献信息,如专业学术网站信息、学术会议信息及相关专业职能部门信息等。提供给教师的检索结果应该是经过筛选、加工的知识信息。针对研究生的课题检索需求的系统性、新颖性、前沿性、开拓性等特征,应该注重收集学科前沿的外文特种文献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权威性最新技术性、方法性资料,中外文硕、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类数据及相关专业方面的统计数据等都较受青睐。同时,掌握相关学科核心信息资源,对专业学科的发展进行跟踪了解,了解国内外学科专业的核心文献及相关文献、数据库和国内外众多的专业网站是个性化服务对检索者提出的素质要求。

2.3 规范检索过程,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

规范检索过程是指对课题检索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其内容由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并加以动态改进,有利于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培养检索人员的素质。我馆咨询部课题检索组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课题检索工作流程”、“课题案例库收录标准”、“课题检索委托申请书”、“查收查引委托申请书”等相关规定,既规范了课题检索工作流程和课题检索查询过程,同时还为我馆的知识库提供了较为规范的课题案例。

在课题检索过程中,检索人员的经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验的积累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学习过程,它很难被清晰观察并通过明确的外部活动改变为一种经验积累型的工作,在职培训在其专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和提高图书馆人员积累工作经验的速度和质量,适当的培训是必要的。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加快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感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使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意象等思维活动。

【参考文献】

[1] 吴湘萍.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课题检索服务的技巧及启示.图书馆学刊,2003,(5):48-49

[2] 吴东敏.科技查新中的检索策略.现代情报,2000,(1):29,36

[3] 梁花侠,罗红彬,杜香莉.文献数据库的检索特点及使用技巧.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1):43-45

[4] 葛郁葱.学位论文的特点及其检索方法.现代情报,2003,(9):161-162

第10篇

【关键词】课题研究;实践;感悟

2012―2015度我负责主持了一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在长达四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但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使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这是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下面我就说说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研选题的着眼点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创新,科学设计和实施模块教学,要注重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新课标下教材内容繁杂与教学时间的紧张也要求我们进行整合的研究。举个例子,2012年我们组有个教师要到省上进行优质课比赛,参赛的题目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要求一课时完成。经过历史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讨后,我们决定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一是作为背景的“光荣革命”在初中已学习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即可;二是整合教材知识点,按时序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三件大事;三是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最后,这位教师获得了省上优课一等奖。这件事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整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重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有三个阶段:立项、开题阶段――实施研究阶段――鉴定推广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的研究,各有一个关键点制约着课题研究的成败。对此,谈谈我的做法。

1.对课题题目进行准确解读和界定

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确定好一个研究课题后,就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从而也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内容。这一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书籍或者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来完成,比如,所立课题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的解释,课题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别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等以上背景介绍,不必面面俱到,根据研究课题产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选择。这一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课题的理论研究过程。比如,我们的课题“文综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策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后,我们在界定“课程”、“课程整合”、“策略”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现状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如课程资源的划分,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等,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操作性不强。同时,缺乏文综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的综合开发、运用,这又是目前中学教学和复习备考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要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2.要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

清晰的研究思路是整个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点之一。我们课题在2014年省级鉴定中没有通过,在后期的反思中,我认为这与实施过程中研究思路多、乱、杂有关系。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涉及三个学科,作为课题负责人,我对政治、地理学科难以把握,整合策略的框架结构凌乱,只是简单地把三科进行堆砌。第二年,我在认真整理课题思路基础上,大胆删减整合,将三科归纳整理,形成了三条思路:整合开发政史地三科必修教材的策略;进行必修与选修内容之间整合策略探索实践;探索政史地三科有关高考热点内容及文综综合备考的整合策略。这样,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线索和体系。

3.要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

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成果应该是充实、丰富的。我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有:课题研究总报告、发表的论文10多篇,其中历史论文5篇、政治、地理各3篇;《新课程实验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回顾与总结》汇编资料;地理老师自编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资料;子课题获奖证书及资料、典型的政史地整合课例资料等等。

在课题研究报告中,还要重视课题成果推广运用的呈现,这也是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我们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及社会影响在于: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与周边学校开展各类观摩课研讨活动和“送教到县”支教活动并获得优质课证书,学校文科优异的高考成绩以及我们学校在全省范围内不断提升的影响力。

三、课题研究后的一点感悟

1.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对于课题研究,我们多数教师心里都会有些胆怯,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作为课题负责人,我们的课题从被定为省级课题后,我一直在多多少少地暗示着自己,自己不行,课题将来肯定做不出来,这使得自己在课题实施的前期不能进行积极认真的准备。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感觉课题研究也不是那么太可怕了。只要自己积极努力、平时多积累,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一项课题做下来,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研究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了。

2.明确分工,善于沟通

一项课题研究中,课题负责人的统领协调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这个课题涉及三个学科,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知识的整合策略部分”怎样进行?为此,我和政治、地理老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我甚至要了解、学习政治、地理新教材内容。同时,课题负责人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详细讲解课题研究思路、内容,使每个成员都对课题研究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起课题组成员每个人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11篇

课题设计是对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特别是地形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等方面。利用实习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对cass软件、全站仪、RTK在地形测量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中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中均设有专业的测量队伍,其主要工作即是为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测量工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测量队的基本工作职责,而如何提高测量工作的水平,是各个测量队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课题拟从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入手,总结并探讨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论文基本框架):

题目:数字化测图及提高工效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

关键词

1数字化测图概述

2数字化测图与传统平板测图相比的优势

3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方法

3.1控制测量

3.2碎部测量

4如何提高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效率

4.1外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2内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5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结语

3.课题研究(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资料收集

(2)编写技术方案

(3)实地测量体会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的条件和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等:

(1)完成论文的条件: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与本论文的内容有直接的相关性,有相关的各种地形测量规范;实习的内容与论文有直接的相关性,通过实习能熟知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各种测量及内业的处理过程.

(2)进度:20**年底前主要收集资料和学习相关规范、专著等,20**年2月底前完成选题和撰写提纲,3月份完成第一稿,4月份完成第二稿,5月份返校前基本完稿,返校后再修改。

(3)安排:先复习相关教材,如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熟悉数字地形测量基本原理与测量方法,同时收集数字地形测量的技术标准,并掌握其测量的注意要点.

(4)预期结果:根据本开题报告及测量技术设计要求、测量技术规范,以及实地测量情况,撰写论文。争取论文的成绩达到良好以上。

5.主要参考文献:

1、GB/T18315-200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S]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CJJ73-97

3、《测量学》,顾孝烈、鲍峰、程效军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控制测量学

第12篇

一、科研知识培训与科研知识测试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必须让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及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通过我校教师科研素质前测调查情况,发现多数教师的科研素质处于中下等水平。为此,我校每学年都举行科研知识培训学习活动。科研知识培训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科研主任培训科研骨干教师,第二层次是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全校普通教师。为检查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每次培训学习后,都进行严格的科研知识测试,合格者发合格证,不合格的下期继续培训。无论哪个层次的培训,都做到培训方案与培训内容相结合,统一集中培训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记好学习笔记与写好学习心得相结合,常规检查与训后测试相结合,检查测试相结合,培训效果显著。通过科研知识培训与科研知识测试相结合的途径,全校教师深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掌握课题研究及经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内容

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筛选研究课题的能力。在推进新课程、落实新理念、执行新课标过程中,科研型教师必须善于从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其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题。我们觉得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正是选择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把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近年来,我校以“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本学科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专题,组织专题研讨活动。每次专题研究活动,都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时间,进行分组专题研讨,在学校总专题下,结合本学科分专题进行。要求各教研组长在搜集本学科教改中急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研讨材料,在组内交流互动,各抒己见,探讨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课题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途径提高了教师的科研选题立项能力。

三、校本科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有效形式

要想深入扎实地推进新课改,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加强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按照“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思想,将校本科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研训一体化,建立多维立体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多年来,我校集中开展了以案例分析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活动。首先由教导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搜集典型案例,然后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集体讨论分析这些案例,找出案例的解决方法及给我们的启示,拓宽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最后,教师个人从所给案例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案例,加以详细剖析,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剖析案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有的可以形成经验总结或论文。通过案例分析活动,不仅训练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教师践行新理念、执行新课标的能力,同时教师也积累了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素材,培养了良好的科研习惯。

四、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科研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校本教研这一途径,本着科研课题进课堂,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教改的思路,把科研和教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科研与教研互相促进的作用。近年来,我校以课题为依托,主要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题实验课形式来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首先同学年同学科教师根据立项课题,确定“同课异构”的课题,然后同学科教师全员出课,互相听课。最后让各位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目标、新理念及新课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教研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去评课。要求评课者对执教者讲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评析,总结收获,学习经验,吸取教训;然后要求各位教师对本组教师的授课情况做出整体评价,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字数不少于1500字。这样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教师之间互相评课、互相学习,不仅提高了各位教师落实新理念、执行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教师科学客观的评课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经验反思与论文交流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更应该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形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这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求教师进行日反思、周反思及月反思,撰写教学后记及教育记实,在此基础上举行论文交流活动。要求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育纪实,形成有意义、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论文。然后再从多篇经验总结中,精选出有价值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进行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养成了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的好习惯,提高了教师的论文撰写与交流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大贵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