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自然现象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到了那所学校,有一项活动内容是听课。一位六年级的语文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作文课。她先介绍了本次习作的题目要求:请把你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是一种自然现象,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教师又详细交代了写作的格式。十分钟后,教师巡视一圈,发现学生动笔的较少,就又不厌其烦地提示大家,可以写写小草、野花或者大树之类的。等时间差不多了,我到学生中去转了一圈,发现他们大部分写的都是关于花草树木如何历经风雨的洗礼,表现顽强生命力的文章,跟教科书上曾经学过的几篇范文相差无几,内容雷同。
课后交换意见时,我说,这次的习作内容可以加入想象,但更重要的是观察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才好。题目中要求我们想象动植物或某种自然现象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这观察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可能都没什么效果,察觉不出它们的变化来,需要一个周期。所以,我建议在写这篇作文之前,应先让孩子们找到目标,观察十天半个月,这样方才有话说。我建议陈老师今天就布置下这样的观察任务,等过些日子重写一次,看看如何。
回城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了那条禁牧的宣传画。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饲养员喂什么,羊就吃什么,不喂就吃不上。饲料营养单一,羊儿们只能在那里被动地等“吃”。我们可不就相当于“饲养员”的角色吗?在教室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写作时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依葫芦画瓢,好几十人的作文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全“灭绝”了。难怪当下学生写作文时不是无病就是脱离现实,创新严重不足,原因就在于我们把控得太紧了,以至于学生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没有教给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没有留给他们自己观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个性见解在天长日久的封闭环境中消失殆尽。
羊可以圈养,但作文教学却绝不能“圈养”。别忘了,除了“圈养”还有另一种“散养”的方式呢。我们要做的不是“羊倌”,而是要扮演“头羊”的角色。一方面师生要一起去大自然中观察、体会、感悟、探究,一起去触摸生活。作文路上,师生要逐渐形成善于观察、多愁善感的特质。在这些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入想象,学生才有话说。当师生交流时,对学生认识中产生的错误,教师才能做到一针见血的指正,而不是无关痛痒的泛泛而谈;对同一样事物,每个人有不同的情感交流。经历岁月的积淀,师生才会生发出共同语言,才能擦出心灵火花,才能写出精彩文章,才能有写好文章的底蕴。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像“头羊”一样为“羊儿们”分辨哪些“草”能吃,哪些“草”有“毒”;沿着哪条路,什么方向就可以到达青青草原……羊儿们相信头羊如同学生信任老师,他们对我们是顶礼膜拜,我们切不可与他们形如水火。这样,师生之间才可诞生默契。当学生们偶尔问你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为何物时,你才不会哑口无言。如若你以懒“羊倌”自居,那必不懂“小羊”内心,又怎能陪“羊羊”们一起茁壮成长呢?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陈老师发来的学生二次重写的作文电子版。
郝叶同学的习作以歌词开头:“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赵斌同学则写道:大家好!我无色无味,非常洁白、纯净。我有六片花瓣,只是没有花坛里百花的五彩缤纷。很多人都说我是纯洁的象征。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们猜对我是谁了吗?对,我就是雪!
李小明写的是动物《猫》:猫的眼睛早晨明明是椭圆形的,像杏仁一样,怎么中午会变成了一条细线呢?我赶紧把动物百科全书翻了出来。原来猫眼睛的瞳孔会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哈!秘密被我发现了。
霍小冉写的是《家乡月儿明》:月初,一道眉毛似的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她清秀、醒目,充满了生气;到了上旬,夜幕降落之时,黑色的天幕上挂着一弯半月,旁边只有稀稀落落的几颗星星和她相伴。农历十五六的时候,一轮金黄的圆月又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月末,残月像一只钩子,独自个儿待在天上,她那微弱的亮光,还不如那几颗最亮的星星,但她仍然尽最大的力气,把那微弱的光亮洒向人间……家乡的月儿真的很美!
陈老师还告诉我,接下来要写的是《校园一角》,准备让学生们先在校园里观察一下,如花坛下的蚂蚁洞、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弯身捡拾垃圾的少先队员、车棚里摆放整齐的车辆等等,然后再构思动笔写。我很赞同陈老师的做法,这个过程不可以省略,我们替代不了学生的体验。
试想如上这些内容,不经过观察,是能凭空想象出来的吗?所以,在写作之前,教师就要有意识也与学生一道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需要的话,发动家长,让他们陪自己的孩子一起去体验,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必要时还要一起收集科普资料,才能知其所以然。总之,要学会利用一切机会,去生活里,去大自然中找寻灵感,观察万物的变化,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这些不是光靠傻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就能得来的。所以,我想说,写作教学不能仅靠“圈养”,我们作为“头羊”就要带领“小羊们”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一起在阅读的“草原”上获取共同成长的营养,这是我们的使命。
认知能力是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现象及社会百态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应该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不能敏感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是没办法进行写作的。
一、观察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就高中生写作而言,观察力的培养是前提,没有好的观察力,无法捕捉住生活,而没有生活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文字。”鲁迅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罗丹告诉其学生、著名诗人里尔克的诀窍是这样一句话:“观察吧,除了观察还是观察!”足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摆脱写作的困境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时也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并且是持久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以观察自然为突破点。观察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可以是天空翱翔的雄鹰,也可以是水中的游鱼;可以是枯草,也可以是绿叶。高中初始阶段的作文以观察为主,教师要注意引导,特别是要把闭门造车的作文和认真观察来的作文区别开来,让那些真实的文章得到肯定,不拘泥于语言形式。不要动不动就写“阳春三月,风景如画”,每年的三月是不一样的。进行训练时给学生的作文题目要有适当限制。如《某中学的春天》《二月的某中学》《三月的某中学》。这样的作文不是杜撰可以得来的,能更好的促使学生去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应该做好方法的指导,笔者总结观察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个:
(一)透视法
透视法原是绘画的方法。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古人也常用此法观察自然并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最典型的是岑参《登总持阁》“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秦岭和渭川在我们的头脑中应该是蔚为壮观的,但是站在总持阁上看到却是另外的样子,没有真正的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佳作的。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把开阔的远景固定在近的视角内,把积雪的山头和万里的行船放在一个平面让我们来欣赏化远为近,给人既细腻又开阔的画面。
把透视法运用于写作的前期观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外物的轮廓、线条和色彩。然后把观察到的画面写下来,或许能创造出连学生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作品来。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写作不能人云亦云,把自己真正观察到的景观写下来就是独一无二的。
(二)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观察景物时,不断的转换观察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画面生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就体现了移步换景的观察法。透视法,重在一个视角下观察,而移步换景是多视角的,观察面更广,但也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来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杂乱无章。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要让学生习得以上的方法,需要教师有计划、长久的训练。
二、感受能力的培养
感受是指主体受到各种外界物的刺激而产生的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记忆、情感、思维、联想、想象,对客体作出的更深层的认识和体验。
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的第一条,还提出要使学生能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观察、经历、体验的同时,必须勤于思考、勇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真正提高交流和表达的水平。所以,引导高中生积极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高中整个三年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他们的思想情感会因为作品的形象和感情而波动,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去进行一系列的再创造过程。
1.利用课堂,上好阅读课
在阅读课上,教师少讲,要讲也是指导学生如何去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感受文章。教会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分析综合领悟文章的感情。
2.重视课外阅读
掌握阅读方法后,要给学生更多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机会。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在课外寻找各种阅读的机会。反过来,阅读量的积累也课堂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每学期初列出书目,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来完成,可以通过检查读书笔记的方式来督促学生阅读。当然,教师在列书目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经典书目必不可少,时下热门的新作品也可以列入其中。因为,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很重要。
(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过分注重成绩,在家里什么事不让学生干,什么事都不让学生参与,甚至,有的至亲过世也不告诉孩子,导致孩子对生活冷漠。一个对生活冷漠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
1.重视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抓住能够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都是我们对孩子情感教育的好时机。让孩子从书本中跳出来,感受来自家人、老师的浓浓的爱,让孩子拾起被他们忽视的感情。让他们知道来自周围任何人的爱都值得感恩。今年的母亲节,笔者在班上播放了关于母亲为孩子付出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看,他们是真正的去感受了。下面是一个班上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的作文片段:
妈妈你是伟大的,您对我的关心我是知道的。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看见你日益憔悴的脸,看见你双手的裂痕,我也会心痛,你给我的关爱多一分,我对您的愧疚多一分。我记着许多您劳作的画面,您大汗淋漓,您双手冻红,您步履维艰……我想说些感谢的话,可是总是说不出口,只能默默地接受您给我的爱。
这样的作文有真感情,能打动人。能写出这样的佳作,前提是他有感受的过程,特别是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感情存在,往往又被忽略了。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帮助学生去感受,让他们的心灵不再冷漠,这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前提。
2.多开展课外活动
多让孩子走出课堂感受真正的生活,在校园内外开展各式的活动。当然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例如,到街道捡垃圾、擦公家站台;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房间,聊聊天。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去感悟生活,学生会收获颇多。本学期笔者带领学生在校园开展了为白血病儿童募捐的活动。活动前笔者让学生注意观察、感悟。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写出了很不错的文章。展开活动其实是给学生更多的感受的机会。
关键词:写作兴趣;广泛阅读;细致观察;修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22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145
作文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分数,同时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知,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如何改善现在这种局面,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写作兴趣,丰富写作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是激发学生的突破口。教学都应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写作 ,从而创作出满意的作品。那么,怎样培养写作兴趣呢?
(一)教师以身试“文” 带动学生
《礼记・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首先要有其志,教学作文也一样。教师要善于写,经常动笔写作,把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等等写成文章,拿到班上和学生共同分享。当然,教师还可当堂作文,比如,学校开展运动会后,学生有了亲身经历,若让学生自己写,大都没有重点,流水账一般。这时,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当堂作文,讲解自己如何构思、谋篇布局、安排框架等等,学生会受益匪浅。
(二)用笔诉真情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喜欢将心事隐藏在心底,要么喜欢写下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建立一个与教师对话的笔记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学生写的是真事,说的是实话,抒发的是真情实感。因此,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了倾诉,学会了写作。而教师在本子上的引导、鼓励、点拨如温暖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课程标准提到:“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是否有真情实感,是衡量创作的重要标准。写作要打开心灵,展示自我。学生在用笔和教师沟通中,不仅积累了素材,也养成了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 “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只有多读书,充分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深知读书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于是我想法设法地让学生多读书。学校配备图书室,鼓励学生去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读完后,摘录喜欢的句子,写写你的感受。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选取了优秀作品装订成册,供学生阅读。久而久之,学生书读多了,见识广了,写作能力自然提升了。
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之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平时留意自然现象,社会宣传,国内外要闻,身边的点滴小事等。这样积累下来,在写作实践中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细致观察,认真体验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前提。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观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注意,时时留心,并养成一种习惯。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就是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要解决言之无物,内容贫乏的问题,要充实自己的材料库存,最有利的方法就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观察、体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热爱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只有全身心地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随时留心各种事物和现象。正如路遥所说,“所谓深入生活,不仅仅是记个故事”。
(二)观察要全,体验要深
一般的观察、体验人人都有,但写作需要的要比这点高得多。老舍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只有深刻,才能发现事物本质。我曾经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们可以通过什么感受春天的到来?多数学生说冰雪消融、柳绿花红等等,很少有学生会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春风和煦,春天的气息等等。可以带一块石子进课堂,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声音,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挖掘它的底蕴。有了这样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利于写作。
四、重视修改,提升能力
修改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在修改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由此可见,文章修改是多么得不易,有多么得重要!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费神费力地帮学生批改作文,花费了大量时间。可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只是看看教师的评语,不看内容,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有提高。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把权力下放,大胆地把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生生互评的方式。以改促读,以改促写,打破学生只写不改的僵局,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去批改学生作文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任务更重了。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哪些角度作为切入点来评改作文,教师应明确评什么,改什么。每次具体作文评改,应按教材或作文教学计划进行,从实际出发,以便使评改有针对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探索,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参考文献:
[1] 袁牧.一面镜子――评高考作文试卷有感[J].江西教育,1980(1):14-16.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300-01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检索;提取;灵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148-01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强调了用兵打仗,粮草的重要。习作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打好习作这一仗,写作前“粮草”的准备至关重要。正如课标所说:“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习作素材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又要教师的开源拓流,多方引导。现结合日常习作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从阅读中积累
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的典范之作,文章中不乏精彩的语段,这些语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默读、朗读、引读、复述、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这些精彩语段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可让他们把佳词妙句、精美篇章摘记在本子上,并帮助学生对积累的这些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如,人物描写的分为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景物描写的分为静态、动态特点;自然现象的分为风、雨、雷、电等。这些积累所得,尽量让学生记背下来,有些还可以让学生默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积累的。天气描写:“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人物外貌神态描写:“车旁还有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人物的语言描写:“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人物的动作描写:“送上”、“忙来忙去”、“端茶送饭”等。当然,课文内容积累不是死抄死记,而要“得意”“得言”,要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学习作者围绕主题如何去表达的方法。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习作积累素材。我的做法有二:一是从课内阅读中拓展延伸,如学习《牛郎织女》,推荐学生看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引导学生开展一次民间传说的搜集采风活动,并将采集来的民间故事编成图文并茂的《民间故事小报》。二是有计划地阅读中外童话故事,根据年级的不同,我分别引导学生阅读郑渊洁、孙幼军等人作品。定期举办班级故事会,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展示童话阅读的收获。三是阅读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应注重引导,为学生推荐书籍,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持之以恒的阅读兴趣。
二、从平常生活中积累
大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总认为生活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真的没有可值得写的,而是他们没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不懂得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从平凡生活中感悟到生活的真、善、美。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消纵即逝的,老师要让学生时时竖起耳朵倾听收集。教师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关心家人,关心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关注。尝一次鲜记下来,做一件家务事记下来,下一阵雨记下来,刮一次风记下来,谈一次话也记下来……如,有个学生家住农村,五月份的家长会,他父母没法参加,在作文中写道:当时正是插秧的的繁忙季节,“晚插一天秧,收割差十天啊!”为了赶插秧苗,爸妈没法参加家长会,让我向老师请个假。这段话中的谚语充分说明了播种与收获的时间差,按时播种多么的重要。随后,我询问他这个谚语从哪儿收集来的,他说,爸爸要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时,经常会说到这句话。这正应了叶老所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正因为学生善于留心生活,在他们的作文里还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碗米下锅,九样家什到位”、“磨刀不误砍柴工”、“困难像弹簧,你怕它就强,你强它就弱”、“九条老蛇钻进屁股不想拔”等等谚语、俗语的精彩。
三、从体悟中积累
学生在积累中注意了摘抄、记诵,但到作文时材料还是用不上,有的虽然用了,但还显得生硬或牛头不对马嘴。究其根由,主要是对所积累的材料没有加以体验感悟,即印在本子上或脑中的材料还是死的。怎么办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盲目摘抄和记诵,对将要积累的材料先进行理解,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体验、感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摘记诵读,对那些脱离自己经验的,暂时不必积累。同时体悟还要与运用结合起来,因为运用的过程,又将促进学生对积累出来的巩固与提高。如,有一次课后学生在一起时发现讨饭的老爷爷从旁边走过,我立即问学生都看到了那人身上的什么了?用大家平时积累的词语、语段说一说:有的说,这位老爷爷圆圆的脸,白白的头发,脸和嘴唇苍白苍白的;有的说,胡须乱蓬蓬的,面黄肌瘦;有的说,老爷爷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了一些伤心的样子,眼睛里噙着浑浊的泪花;还有的说,老爷爷衣服破烂不堪,腿脚不是很方便。学生说的过程,就是对平常积累的语句体悟内化与外观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英语写作;文化导入
一、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学习以听、说、读、写为主。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组织中的顺势影响,而忽视文化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这显然是违背英语教学本质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普遍较少,但遗憾的是,因缺少跨文化知识及意识,对本土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认识比较浅薄,导致大部分学生的遣词造句不准确,句子结构和篇章布局不规范合理,论证缺乏深度,使作文整体上显得比较苍白,甚至滑稽可笑。而令整篇文章流于肤浅。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当今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不仅是当今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之一,同时也是评价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之一。
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由于汉语和英语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思维方式,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和文化规约,因此,当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文时,他们多多少少都要受到自身思维模式和汉语修辞写作模式的影响,无法正确使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运用的修辞写作模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英汉语言修辞写作中文化差异的比较,向学生展示英汉文化在修辞写作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不同之处,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在写作文时尽快地熟悉汉语中所没有的写作模式。同时,还要积极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尽量地克服文化差异,将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意识的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避免汉语的思维、汉语的写作框架在英文写作中的出现。
1.英汉语言修辞写作中文化差异的比较
(1).词语的文化差异
我们来分析一下写作的基本构成单位——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本身就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英汉文化都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再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民族组成和社会习惯也不同,因此两种文化差异很大。作为两种文化载体的语言对各自的文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词汇的文化差异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反映。 首先,词汇空缺方面的问题。如“风水”一词,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它是我国自古遗留于今的独特产物,是祖先因生产生活和消除对自然恐怖的需要而逐渐创造出来的。从巫术走向实践并在民俗与乡土中滋生,蔓延,最终又融于民俗,形成一种奇特的乡土文化。从古至今,从帝王到百姓都对之顶礼膜拜。而英语文化中就没有这一概念。他们崇尚科学和理性,“风水”在他们的意识中,只不过是天地万物中两种自然现象罢了。 其次,词汇的文化含义不对等。英语中的大量词汇,在汉语中虽有其对应的词语,但其对应词的数量不等。如一词,汉语里其对应词有“堂姐”,“堂妹”,“堂兄”,“堂弟”,“表姐”,“表妹”,“表哥”,“表弟”。其确切的含义只有靠语境来判断。另外,还有许多词汇其对应词的文化联想不同。
(2).句子结构的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隐蔽”文化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则是更为深远的,汉语思维模式极易在英语写作时构成干扰因素,产生负面影响,形成负迁移,以至造成作文中的汉语思维、英文表达现象。写作教学不仅仅是靠单词、语法的正确使用,还应在思维模式的差异上加强对中国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主要体现在行文中句子结构和篇章布局两方面。就书面语言交际而言,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往往注重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对英文写作中关于句子结构及篇章布局方面的分析。其实,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研究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并且帮助他们学会象英语本族人那样组织篇章、条理思路、贯通脉络、遣词造句,这是一个复杂、却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大学英文写作中常见的句子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七点:指代方面、修饰方面、平行方面、语法方面、搭配方面、赘言方面、汉化问题,其中受到中英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最后三方面。
(3).篇章布局的文化差异
篇章布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英文写作的优劣具有致命的影响。英民族非常注重主题句的明确设定,并且通常把它置于句首,这是由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的作用,突出主观见解,强调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和态度。英语段落往往先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态度明确,观点清晰,主题突出,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层层深入,辅助句紧扣中心思想。段落的直线性发展围绕主题展开,先陈述中心思想,后分点论证说明,使主题句的内容展开。层层推进,向纵深或高峰发展,具有流动感。汉语的段落设定与英语不同,汉语思维认为万物相生相克,且均有联系,其思维模式呈螺旋型,语篇的开始往往是从很远的相关的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段落语言倾向于围绕主题进行螺旋式重复。但是在英语环境中会让人觉得是废话、离题、中心思想不突出,忽略了段落的精髓———主题句。
2.网络条件下的文化导入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英语教师已认识到其在学习及教学上的潜力, 文化导入越来越需要开放的、流动的、新颖的教学平台和丰富多彩的资料来源,借助于国际互联网的优势和多媒体技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不仅可以挖掘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网络资源,而且可以利用这种网络资源的优势促进、改善或提高文化导入方法。
通过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文化导入教学。通过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解决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模式过于单一、过于机械的弊端,解决文化导入课程纸质图书资料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 [J];现代外语; 1995年04期
看了中国现代学校教育网上的《美国是如何开展科学教育的》,听过《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介与启示》的讲座。我了解到:美国的科学教育贯彻了三个原则:一个是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科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一个是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获得探索自然现象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奠定学生理解科学的基础;一个是排除僵死的科目界限,更多地注重科目之间的相互联系,教育学生学习从多学科的不同视角,综合认识同一个自然现象。
而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是:首先是关于德国小学老师的工作量。他们的学历至少是硕士毕业,学校没有办公室,只在教室里面放一张办公桌。老师是包班制的,一个星期要上28节课。在下课时,因为不允许学生在教室内,教师要给学生整队到室外活动,上课了再整队带回教室。下雨天也要在教室里组织活动。从上午8点到下午1点上班。其余时间老师回家办公,学生回家自行活动。老师都是拿着大大的行李箱来上课的。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课程。上什么课,各门课程只是有一个比例,具体的内容由教师设计主题进行调配,各门课程的内容整合运用。老师们一般会设计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科都围绕这一个主题进行教学。
看了以上描述,身处农村小学工作的我,忽然有点茅塞顿开之感,发达的国外课程学习貌似与我们的农村教学有点相似之处,使我进一步意识到农村科学教学的优势,便有了以下的想法与实践:
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要关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农村小学里,一个老师身兼数职的,比比皆是。如语文老师兼科学老师,外加班主任,甚至是包班。城区学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这自然有它的优势;农村教师身兼数职,也有其优势所在。
一、农村教师对教学内容整合有更多的有自
可以适时打破学科界线,实行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小学科学学科内容包含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例如:语文和科学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上有就诸多相通之处,语文课本上的科普文、科学说明文,结构严密,观念严谨,科学性充分,可以用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写科学小论文、写观察日记,避免科学小论文写得干巴巴,可读性不强,改变朴素的面孔,体现儿童的童真,用文字描绘出事物本来的生动和形象。小论文理性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道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具有文学的感染和潜在的美,也更好地体现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一个生态瓶”及其观察实验,“蚕的生命周期”等科学观察日记可以与语文的日记相结合,避免学生语文日记无话,使学生言之有物,又可使观察记录更丰富、生动。教师要注重科目之间的相互联系,教育学生学习从多学科的不同视角,综合认识同一个自然现象,科学与语文部分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整合优势可见一斑。
二、农村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小天地,走进自然大课堂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存在着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但科学学习领域中涉及的事实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它是一门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渗透自己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
(1)“课堂小天地,自然大课堂”,身在农村就可在“农”字上作文章。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走进大自然,让师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亲自参与课外探究活动,一方面能掌握探究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使自己心里更有谱、更有发言权;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在师生共同的探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发现活动中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与动物单元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能很快地找到相关的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教学中,根据农令时节,师生的共同讨论后,决定在校园地里种下四颗南瓜籽,一起等待着萌根发芽、开花结果。“老师,以后我们真的能看到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吗?”“老师,我们能看到雄花和雌花吗?”。课内探讨,课外实践,看着南瓜苗的天天长大,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师生间话题更多。又如:观察认识的油菜花,在城市难觅其影,而在农村,油菜地不难找到,遍地都是,可以把学生直接带到油菜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棵完整的油菜,学生兴趣盎然,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瞬间一目了然。然后取下一朵油菜花带回去解剖,对构成一朵油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很快就清楚了。
(2)在农村,土壤、植物、动物与环境、岩石等,都有可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五年级下册“做一个生态瓶”一课里,生态瓶里的水生生物在城市也不容易找,而且模拟建造一个生态瓶必需要有池塘水,城市的孩子在建造生态瓶的时候绝大多数会使用自来水,水质发生变化,就谈不上模拟了。而农村的学生可以用自来水做实验,同时,由于农村池塘、鱼塘、河流较多,池塘水随手可得,水生动物也是到处可见,因此农村的学生可以在教材原基础上多做一组两种水质的生态瓶对比实验,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的发展性思维有很好的帮助,使其真正地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再如:六年级下册的观察月相变化和星空,城市里灰蒙蒙的天空,群星隐没,而农村天朗气清,星光灿烂。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要关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要让学生善于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这意味着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进行“学科文化”,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农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不上城市学校,在当今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之时,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也日益明显。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以前,国家实行课程统一管理,在课程方面城乡学校都没有优势。不过,现在中央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特别是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农村学校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机遇。因此,农村学校要把握好这个机遇,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的需要,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例如:“梅子之乡”可以开发以梅子的种植、培育、改良、加工制作等系列科技探究活动,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禁忌语;语言教学;文化差异;成人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世纪,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语言教学中关于跨文化教学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Damen(1987)将有关的文化教学称作语言教学的“第五个维面”(TheFirthDimension),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众人的目光关注的更多是全日制在校学生的语言教学,探讨成人教育中有关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的却甚少。其实具有母语基础的成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最易出现负迁移,由于文化的原因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更是常有的现象。因此,本文从最具文化特色的禁忌语人手,探讨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输人模式与策略,以期为成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教学与运用拓宽视野,提供参照。
二、关于禁忌语教学
“禁忌”英译为“Taboo”(塔布)。“Taboo”源于汤加语,是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到汤加后发现的一种社会现象。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指出:“塔布”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一方面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许随便使用。禁忌表现在语言上,就出现了禁忌语。禁忌语,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说出来会令对方在情感上产生不快或不能接受的词语。研究表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科学文化不发达,人们无法有效解释遇到的某些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从而产生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便不敢直接提及这些事物和现象,因此产生了禁忌和禁忌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些客观事物、自然现象虽然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又出现了新的禁忌和禁忌语,例如生老病死的忌讳、个人隐私的忌讳等,甚至一些与不吉事物谐音的词语也要忌讳。可见,诱发禁忌语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习俗、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宗教礼仪、心理联想、个人修养以及生活经历等都会起到一定作用。杨平(1996)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人们能否冲破各自文化的樊篱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者接受其他文化众多并且隐蔽的特性。禁忌语就是语言中的一个不易被察觉的隐蔽的特性。在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中被视为禁忌语的词语不一样,如果不了解这些禁忌语,不能人乡随俗,那么可能会出现不好的结果,甚至有时说话人本想实行礼貌原则却可能适得其反。何自然、冉永平(2002)指出,在与外国人接触中,本族语者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而违反交际原则常常被认为有失礼貌。由此可见,语言教学包括成人教育中的语言教学中的禁忌语教学,对于避免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禁忌语教学模式的原则
禁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语言输入假设(1nput Hypothesis)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Humanism)为依据,遵循以下原则:
语言环境真实体现原则:Whorf(1958)认为,人的行为方式受社会规定的制约,而语言则集中地体现了社会语境的作用。由于禁忌语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而成人语言学习者又无法身临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教学时应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文化氛围,使成人语言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知禁忌语,接受或融人目的语文化背景。这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调控。现代化教学环境的信息技术,具有一种超文本(Hypertext)功能,它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信息源的有机结合体,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成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成人语言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对于充分体现成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信息适度输入原则:Kramsch(1999)认为,外语学习既是进入目的语文化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又是利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学习者的能动性倾向于在适度的情感过滤中,被可理解的高于学习者现有知识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lnput)激活。禁忌语的教学就应该有适度的语言文化信息输入量,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使成人语言学习者在愉悦的接受中,最大限度地自然习得禁忌语。
学习者主体角色定位原则:Maslow(1971)主张以学习者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禁忌语的教学中,同样应该如此。应该充分发挥成人语言学习者的潜能,组织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尊重他们的感受,比如遇到英语中的four―letterwords、汉语中的有关等,教师和成人语言学习者可能会有些尴尬,这时可以通过一些文字资料,或者推荐一些书籍、电影等,让成人语言学习者更容易接受。
(二)禁忌语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林存华2001)。如何有效地设计相应教学策略,对禁忌语教学十分重要。教学实践证明,禁忌语使用失误多是源于文化差距,背景知识匮乏,母语文化负迁移等。因此,本文设计了文化输入策略作为禁忌语教学的主要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1.电子信息呈现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首,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来创设禁忌语使用的情境是禁忌语教学中的首要策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与教学整合后,就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这种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同时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它把文本、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综合管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使信息呈现多种形式:静态的、动态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等等,提供的信息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创造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教师可以根据禁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将声音、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加人演示中,设计制作文化背景课件,呈现相关文化知识,从而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探索不同民族禁忌语的异同。还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栏设置禁忌语辨析论坛,指导成人语言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另外,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禁忌语的文化背景资料,将其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录为光盘,以文化旁白的形式插入到有关教学中去。这样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可以使成人语言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禁忌语学习的文化氛围,避免母语的文化负迁移,以提高学习效果。
2.禁忌语文化心理认同策略
禁忌语的产生是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使成人语言学习者认同不同民族的禁忌语文化,避免因文化心理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失误。在文化价值观念方面,不同民族的差异非常突出,例如对于隐私话题的谈论,中西双方迥然不同,中国注重群体文化,为了营造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中国人倾向于关心尊重他人,把他人放在第一位。因此,见面时会问一些身体、家庭等在西方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这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得体的。西方注重个体文化,他们把个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个性的发展,因而个人的隐私也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文化心理上中国是强调亲密无间,西方是强调关心有度,换而言之,不得打探或者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而国际交往中就有五不问之说:第一不问收入问题,第二不问年纪大小,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不问健康状态,第五不问个人经历。在禁忌语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虚拟禁忌语文化实景,创设禁忌语交际文化氛围,使成人语言学习者在母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知、理解、认同不同民族的禁忌语文化。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个案分析、文学片段赏析等形式对不同民族在语词禁忌和话题禁忌进行解析,理解、掌握不同民族的“禁”与“忌”,形成一定心理认同趋势,以便正确阐释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感悟文化差异。
3.禁忌语文化探究策略
这一策略旨在引导成人语言学习者对禁忌语中的文化内涵、背景知识等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以解决运用中的相关文化问题。探究形式可以采取教师与成人语言学习者双方进行探究,也可以是成人语言学习者之间的探究。实施这一策略时,教师起一个指导作用。也就是说,既强调成人语言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禁忌语文化探究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成人语言学习者是禁忌语文化探究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可以将成人语言学习者分为不同课题小组,布置与禁忌语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例如人名禁忌、隐私禁忌等,让成人语言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文化,加深对禁忌语文化背景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有关内容,指导成人语言学习者通过口语练习、书面评介、对话片断、实景模拟等形式分享探究成果。例如谈到隐私禁忌,教师可有目的地先介绍西方隐私禁忌的知识,然后布置有关场景,引导成人语言学习者进行小品似的对话练习,也可以与中国人的有关禁忌进行对比探究。这样通过分析真实语料,从会话原则的角度探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禁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成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效地避免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三、结语
由于禁忌语在不同民族中有着迥然差异,所以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文化障碍和交际误区,而文化审视下的禁忌语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强调语言与文化角度的关系,遵循以学习者为本的原则,进行了禁忌语教学模式原则与策略的探讨,以其扩大教学思路,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 ; 学习兴趣 ; 知识理解 ;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0-01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像,音乐优势,设计新颖的课前导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激发兴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起到事半功陪效果。比如我在讲《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先展示北京颐和园的图片,像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等,让学生在欣赏颐和园美景的同时,再加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在教室里飘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重点是再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众所周知,圆明园在10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学生只能通过对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很难再现当年的景象,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容易了,运用搜集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册、录像片、明信片、邮票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且一一展示出来。多媒体教学科研创设课文所揭述的意境氛围,为学生更深入、更形象地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多媒体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精美的画面,低沉浑厚的配音,再现了当年的景象,营造的意境,也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因此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培养学生识记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由表象发展到抽象思维,但小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词语。这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这就造成了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的矛盾。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让学生获取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由于课本中所传授的知识是文字形式呈现的,单靠教师的讲解就显得枯燥而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在愉悦的情感中体味知识,兴趣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奋点。开课时兴趣渐起,讲课进行中兴趣渐浓,讲课结束时兴趣依然存在的境界。
例如:《雷雨》一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中的雷雨中的景象:乌云下来了,狂风吹得树枝不断摇晃,雨哗哗下起来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风声、雷声、雨声、蝉鸣声、蛙叫声……在光、色、像的情景中,把文字转化成了有趣的画面,使学生对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声音、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加工处理并和通讯技术结合的综合技术。听说的能力培养多运用于小学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情景教学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显现各种不同的画面,使语言背景设计尽量巧妙、生动、新颖、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如:《赤壁之战》这一课,老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带放到“黄盖十二条船芦苇一齐点着火,乘着东风驶向曹操船队,曹操在铁锁连着的船上无法逃脱,哭声,丢盔弃甲声以及周瑜的兵追来的喊杀声,震天的锣鼓声混成一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听完录音后,了解了故事梗概,让学生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教后启发学生并提问:假如曹操知道黄盖是来假投降,“赤壁之战”结果将如何?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有的说曹操将会设置一个埋伏圈,包围周瑜的士兵,一齐用带毒的弓箭射向周瑜的士兵上岸,再进行交锋。总之,曹操知道黄盖来假投降,一定会以强取胜的。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气氛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关键词:意志 意志动词 非意志动词
日语中表示意志的用法因数量繁多,用法相近成为日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受到各类考试的青睐。对此,一部分对应日语能力考试或四级、八级考试的复习教材列举出了意志的用法,但是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讲解和例句的罗列上。日语学习者往往不能理解这些用法而死记硬背,造成在实际的日语会话和作文中关于意志的表达上呈现出薄弱化和单一化倾向。
为了使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日语中表达意志的用法,本文从人称和时态的角度日语表达意志的用法。
一、意志用法的分类
首先所谓“意志”是指“自觉地决定目的,并根据目的选择手段、支配和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社会科学大词典)。现代汉语中表达“意志”的词汇常见的有“要、想、打算”等。与汉语相比,日语对于意志的表达要复杂得多。从结构上看,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意志动词直接表达意志;另一类是意志动词和其它结构相结合的用法。以下,就这两大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用意志动词表达意志。日本著名语言学者铃木重幸在《日本语文法・形态论》中将动词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按照铃木的定义,“意志动词是表示受主观意志制约的动作、作用,其本来的意思就可以用于邀请和命令”。他动词和一部分自动词属于此类。例如「す「く「走る「食べる等。与此相反,非意志动词“表示不受主观意志制约的动作、作用,其本来的意思不能用于邀请和命令”,都是自动词,非意志动词更细分为表示自然现象、技能、生理和心理现象三种。从该定义和分类来看,非意志动词用于客观描述某个动作或状态,不能添加希望、可能、命令、禁止等语气。例如,「流れる(自然现象),「泳げる(技能),「痛む、「好む(生理、心理),等。由于意志动词自身带有意志性,所以其原形或ます形表达要做某个动作或行为的意志。
其次,意志动词和其它结构相结合的用法。这一类用法总结起来有“意志动词ます形+ましょう”、“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か”、“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思う”、“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する”、“意志动词原形+ことにする”、“意志动词+つもりだ”等。这一类用法在日语学习中容易
混淆,因此本文将对此作重点分析。
二、对意志用法的分析
1. 意志动词的原形或是ます形表示意志
例:「1私は行きます。(我去)
众所周知,日语动词述语句中的动词如果是原形或ます形,即使句中没有出现表示将来的时间词,也大多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是习惯性动作或普遍的真理,所以例句「1即表示个人的意志。这一类意志动词的用法其实是日语学习中较早导入的部分,但是教学上常把重点放在动词的活用上因而很少提及它表示意志的用法。该用法一般限于第一和第二人称的疑问句,如果用于第二人称肯定或否定句则表示说话者主观决定某事带有命令的语气,用于第三人称表示客观描述某事。
例:「1’君は、行きます。李さんは行かなくていいです。
「1”彼女は行きます。
2. 意志动词和其它结构相结合的用法
分析意志动词和其意志形相结合的用法。这一类别一般以意志动词后续「ましょう「よう「ようか「ようと思う「ようとする「ことにする「つもり等形式出现。以下,将分别考察这几个用法。
2.1 意志动词ます形+ましょう
该用法可以表示邀请和个人意志。
例:「2除しましょう。
该例句既可以理解为叫对方和自己一起打扫卫生,也可以表示自告奋勇做扫除。日语中为了防止歧义,当明确地表达个人意志时,需要标示出主语或者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上下级关系还可以用自谦的形式表示说话者的意志。
例:「2’私が除しましょう。
「2”お持ちしましょう。
该用法表达说话人的意志所以多为第一人称,疑问句的形式可以用在第二人称。
2.2 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
该用法表示说话者此时此地的意志,既包含可能立即付诸于行动的意志也包含将来要做的事情。
例:「3よし、行こう。
「4明日、5に出しよう。
该用法与上述2.1相近,不同之处在于意志形“よう”是简体的形式而“ましょう”是礼貌说法。后者既然是礼貌说法就会牵涉到有听者在场,所以“除しましょう”无论表示邀请还是个人意志都说明说话者考虑到有听者在场,因而使用礼貌的用法。“私が除しましょう”、“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结构明显地向听者表达自己的意志。而「3「4则可以判定为自言自语,或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不必使用礼貌说法。同“意志动词ます形+ましょう”一样用于第一人称,疑问句的形式可以用在第二人称。
2.3 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か
此用法表达意志时,与相2.2相近,大多以自言自语的口气说明当前的意志,所不同的是由于“か”表示疑问,所以该用法指说话者犹豫不决时的自问。
例:「5ラメンにしようかな、それともチャハンに
しようかなあ。
「6さて、そろそろ彼に言おうか。
2.4 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思う
与2.3相比,该用法加上了“と思う”表示自己的想法,增加了客观性。
例:「7私は日本へ行こう。
「7’私は日本へ行こうと思います。
并且由于“思う”是动词,可以在时态、肯定和否定上发生变化,所以该句型用法很广泛,既可以指现在的意志,也可以客观描述过去曾经产生过的意志或想法。
例:「8私はやめようと(は)思いません。
「9私はってようと思いました。
「10私はその、めよう(か)とさえ思いました。
另外,因为“思う”既可以表示瞬间的思考也可以是持续的动作,所以视具体情况还可以将“思う”变为“思っている”。
「11私は旅行にいこうと思っています。
「12小さいころ、私は弁士になろうと思っていました。
值得注意的是,此句型不仅可以表示自己的意志,因为“思う”的存在使得整个句型在结构上变得灵活,可以用在第一、二、三人称当中。
例:「13どの会社で就しようと思っていますか。
「14彼女は小をこうと思っています。
2.5 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する
该句型在结构上与2.4非常相似,不过“思う”表示说话者的“想法”具有客观性,“する”也是意志动词,该用法的结构可以分解为“意志动词+该动词意志形+另一个意志动词”,程度高于前者,它常用来表示说话者有要做某事的强烈意志。过去时常表示结果与意志相去甚远,因而带有消极、遗憾的语感。
例:「15休もうとしたが、また仕事が入ってきた。
「16家を出ようとしたとき、ちょうどがった。
以下例句常被作为比较对象。
例:「17中に入ろうとして、ドアをけた。
「17’中に入ろうと思って、ドアをけた。
「17表示较强的意志,要进去因而打开门,让人联想说话者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或会发生什么状况。而「17’则表示打开门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去,因此是比较单纯的意志表达。
2.6 意志动词原形+ことにする
由于“にする”含有决定、选定的意思,因此该句型表示说话当时的决定,表达强烈的意志。而且“する”可以活用,因此可以表示当前的意志和过去的意志。
例:「18お酒もたばこもやめることにします。
「19局、私は留学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意志动词原形+ことにする”经常和“意志动词原形+ことになる”作比较,区别主要在于“する”和“なる”,前者是意志动词,后者是非意志动词,因此前者表示某人(多为说话者)的主观意志,而后者表示客观条件造成的事实,并非说话者的主观意志。两者差别较大。
例:「20彼女と婚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20’彼女と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2.7 意志动词+つもりだ
“つもり”表示“打算”,客观描述个人的意志。“打算”一般指酝酿了一段时间、有计划性,有别于当场的决定和意志。
例:「21大学院に入るつもりです。
「22それは困るね、どうしよう、私も参加するつも
りだ。×
「22’それは困るね、どうしよう、私も行こうか。?行
こうと思う。
另外“つもり”带有客观性因而可以运用于多种人称。助动词“だ”视情况可以变为“です”、“だった”等。不过过去时“だった”大多含有“虽然是那么打算,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语感,因而带有消极色彩。
例:「23李さんもハワイへ旅行に行くつもりですか。
「24明日バベキュに行くつもりだったが、やめた。
关于该句型的否定形式有两种,“意志动词未然形+つもりだ”和“意志动词+つもりはない”,后者语感强于前者。
例:「25行かないつもりです。
「26行くつもりはないです。
三、总结
总结上述两大类别的意志用法,可以看出除了在结构上的不同,在人称和表达意志的时间上也存在差别。“意志动词的原形及其ます形”、“意志动词ます形+ましょう”、“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か”一般用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很少用于第三人称。而且受限于其结构,大多表示现在的意志或者将来的打算,不能表示过去曾经产生过的意志。“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思う”、“意志动词+よう(意志形)+とする”、“意志动词原形+ことにする”、“意志动词+つもりだ”由于句尾是动词或助动词,可以在时态、肯定否定的语气上发生多种变化,所以这一类意志的用法比较灵活,人称上的限制比较少,可以表达过去、当场、将来的意志。因此,日语中表达意志的用法虽然多样但是也有规律可循,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将会有助于日语意志用法的习得。
参考文献:
[1]益隆志・田行.基日本文法 改版.くろしお出版,1992.
[2]仁田雄.日本のモダリティと人称.ひつじ房,1991.
[3]铃木重幸.日本文法.形.むぎ房,1972.
[4]林泽清.意志.无意志动词的划分及使用规律.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第03期.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错误分析 国外 国内
近代语言学研究的进展及成果已在不断地给外语教学以新的启示和理论指导。自从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以及心理语言学的迁移理论诞生后,人们便逐渐意识到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心灵主义语言学认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的自然现象。人类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包含错误的过程,对错误的改进实质上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
1.国外相关研究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第二语言错误分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的研究。
(1)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以下简称CA),盛行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末起,由于其心理学理论基础受到怀疑和批评,CA逐渐被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以下简称EA)和中介语(Interlanguage,以下简称IL)所代替。
现代意义上的CA当以1957年Robert Lado出版的“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为标志。Lado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论断:(目标语中)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成分对他来说是简单的;与其母语相异的成分对他来说是困难的。CA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联想理论。从CA研究最初的目的来看,其主要宗旨是为外语教学实践服务。从CA研究的历史来看,其对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六十年代后期开始,CA的心理学和语言学基础受到了挑战,CA对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受到怀疑,CA开始受到冷落。对CA最主要的批评之一就是它将difference(差异)与difficulty(困难)等同起来。CA倡导者中有一部分人曾经认为,所有的外语错误都是由母语知识负迁移引起的。然而,实验发现,学习者往往在母语与目标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易犯错误。从心理学角度,CA应该设法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母语知识会对目标语学习产生干扰。从CA的语言学基础看,其中也有许多问题。CA主要在音系、语素和句法三个层次上进行。CA对句法的分析主要也限于句子层次以下的语法单位。
CA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但它已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2)错误分析
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Pit Corder受母语习得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论文“The Sin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错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语言学习所采用的策略以及产生错误的根源,进一步推断和全面了解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
Corder根据学习者语言发展的特点将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分为三类:①形成系统前(pre-systematic)阶段;②形成系统(systematic)阶段;③形成系统后(post-systematic)阶段。
语言的错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①语际干扰(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②语内干扰(intralingual interference);③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④文化迁移;⑤其他因素。
错误分析在七十年代末在美国因第二语言的习得的兴起而受到批评和冷遇,后来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一直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只能作为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对解释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起辅助作用。现在错误分析的内容已经从过去的单纯句子发展到语篇和语用。错误分析主要依靠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的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方法以描写性的为主。
(3)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是错误分析理论的基础,是由Selinker在1969年提出的。中介语理论的观点是:语言习得中的错误只是相对于目标语的规则而言,而不是学习者自己的语法规则系统。中介语对错误的态度更加积极,它认为错误的出现表明学习者在建立其中介语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假设――验证,不断修正那些偏离目标语语言规则的语言现象,使之接近目标语系统,直到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
IL研究的目标是: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为课堂教学提供选择、组织和安排材料方面的理论依据。IL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①错误分析;②策略分析。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①垂直研究,即对某一些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进行跟踪调查;②交叉研究,即同时对所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学习者的IL进行研究。Selinker提出,学习者在中介语的构建过程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手段:①语言迁移;②目标语的过渡概括;③训练迁移;④外语学习策略;⑤外语交际策略。
中介语研究的局限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限于词素、句法方面,对语义研究不够;②忽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我标准;③忽视中介语与其他语言变体的不同的标准;④研究的方法,如垂直研究,交叉研究本身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未能解决,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4)关于写作错误与纠错的相关研究
伴随着错误分析的兴起,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及理论探讨。Lee(1957)对捷克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约2000个错误进行了大致分类并对数据加以分析,指出这种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Corder(1967)则对失误和错误进行区分,认为失误对语言学习过程没有意思,而错误却能说明学习者某阶段能运用的语言系统,还提出了错误分析应采取的五个步骤。Duskova(1969)对50名捷克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1007个错误按语法类别进行归类、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其中包括Corder对失误与错误进行的区分的合理性,以及确认了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并非唯一的干扰因素。
国外关于外语教学中的纠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而且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①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否应该纠正;②应纠正哪些错误;③何时纠错;④怎样纠错;⑤由谁纠错。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坚决拥护者Carl James(2001:245-249)认为,与儿童习得母语不同,在教学环境下的纠错对语言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并且错误纠正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纠正的有效性。②纠正错误要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③纠错要配合学生的喜好。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错误分析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关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证研究。
罗晓杰根据语言错误产生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参照学习者所处的不同的学习阶段对错误进行了宏观分类:语言错误、言语差错和语用失误。蔡龙权和戴炜栋对错误分类进行了补充和整和,得出了彼此可以相关的三大类错误:认知性错误、语言性错误和行为性错误。通过数理分析,四个方面二级分类后共计得出比较有代表性的20种同位错误。
汤良斌和何安平分别对学生英语表达错误和英语拼写错误进行了研究;李景良和蔡金序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冠词误用现象进行了研究;陈万霞对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197名学生的394篇作文,以弗斯的理论为依据对搭配错误进行了区分和研究。
此外,(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建立之后,基于语料库的错误分析研究增多。肖旭月用ConcApp 6.0检索工具从CLEC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分库中检索出4596个错误,并抽出460个拼写错误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林德华用语料库方法考察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从句错误,结果显示,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母语负迁移、英语语内迁移和对从句规则没有完全掌握引起的。
杨惠中教授(2005)在《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一书的《序言》中说道:要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首先了解教学对象,了解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在语言使用中的各种言语失误,并且找出产生这些言语失误的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地道的英语。
3.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现在的错误分析研究有些不尽人满意之处。现在的错误分析研究有些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对运用错误研究多,对理解错误研究少,研究范围不够宽。把错误作为结果研究多,对学习过程研究少,深度不够,解释力不够。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少,反映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够。纵观国内,对语言错误以及纠错研究的文献也比较多,但更多的是借用国外学者在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多数为大学本科,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群体及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In Jack.C.Richards (ed.).Error Analysis,2.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Pte) Ltd,1974.
[3]蔡龙权,戴炜栋.错误分类的整合.外语界,2001,(4).
[4]李景泉,蔡金序.中国学生写作中的冠词误用现象: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