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圣诞节手抄报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圣诞节的由来: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2、“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3、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盘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 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4、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稣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没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亦开始流行起来。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提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胡文仲先生指出:“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又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小学生目前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他们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模仿欲也比较旺盛,所以在小学阶段就注意点滴渗透,积少成多,才能厚积而博发,为以后的良好的英语学习做下铺垫。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化意识呢?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下面我们来看一节课堂教学实例【实例1】时间:5分钟 执教:胡红红 【教学内容】food系列单词(六年级复习课)
Step 1.revision
Ss talk about the words about the food in groups.
S1:Rice,bread,beef,milk,water,egg.
S2: fish,tofu,cake,hot dog,hamburger,French fries,cookie,biscuit,jam,noodles,meat,chicken,pork,mutton.
S3:vegetable,salad,soup,ice,ice-cream,Coke,juice,tea coffee.
T:Which food is often eaten by Chinese children?
S4: Rice,tofu,fish,noodles…
T:Which food is often eaten by foreign children?
S5: hamburger,French fries,cookie…【专家点评】在单词的复习巩固中,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在这个问题上,胡老师处理得很好。她在让学生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了解其中的文化涵义,让学生根据中西方饮食习惯的不同把单词分类,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助于记忆词汇,使词汇的记忆变得不那么枯燥乏味,变得有趣味、有情景,有声有色。我们的英语课也将因此变得生动活泼。何乐而不为?
二、结合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渗透要自然得体,否则将会给学生一种突兀甚至是本末倒置的感觉,那么,结合所学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收集一些与圣诞节有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汇报、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圣诞老人的由来、圣诞节的传统食物等与圣诞节有关的知识。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此外,在课文内容教学中,也渗透文化意识。如:在美国接受到礼物要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打开,并表示喜欢,别忘了道谢。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别。近几年,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在我国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和推崇。比如圣诞节、感恩节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圣诞节快到了,为了制造浓郁的氛围,商店的橱窗都贴出了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图片。此外西方国家其他一些重大的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独立日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三、从英语歌曲中渗透文化意识
在许多英文歌曲,它们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教学这些歌曲时,我们可以适当介绍一下。学生在学唱Jingle bells时,快乐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了圣诞节的气氛,让小学生联想到风雪弥漫的冬夜,清脆的铃声和一位红衣白胡子的老爷爷驾御着漂亮的雪橇从远处而来。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仅是单纯的学习了一首英文歌曲,还对西方的圣诞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其中有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活泼有趣,除了供欣赏之外,里面还蕴藏着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如果将他们很好的融于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四、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上举办圣诞节会、生日party、采访、英语故事表演、英语手抄报展,观看英语电影、卡通片课堂开放和其他类型的教研活动,来渗透外国文化意识。
总之,外语学习离不开对所学语言所代表和负载文化的了解。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当前,轰轰烈烈的英语阅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说、讲、唱、演充斥着整节课堂,我们可以真正地感受到孩子们对英语的热情。然而也存在了不少困惑:低年级段注重听、说的训练而忽视了词汇的积累,学生会不会在高年级段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在阅读时造成困难?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是否单一?补充的阅读材料是否真正起到了提高阅读水平的效果?
此外,即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因着成长经历、学习阅历、阅读水平等等的不同,在英语阅读时也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口、眼、心共同协作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不应该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理解,而是应该抓住关键字词通过思考联想揣摩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据上下文解释句义。像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但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如"She picks it up ."中的"pick up", 要理解成“把…捡起来”,而在“I am picking up oranges.” 中的“pick up”就是“摘”的意思。如果只是简单的把"pick up"的意思解释成“捡起来”,就造成了语句意思的偏歧。
2.对于文化传统知识知之甚少。许多英语阅读的文章,都会涉及到西方的一些传统文化,因此对于文化背景了解程度也决定了阅读句义的理解。如在讲关于圣诞节的短文时,一些孩子对于这个节日文化了解肤浅,造成了对于短文理解的偏差。
综上所述,我将在所教学的五六年级班级进行阅读教学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阅读前注重适时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来说,感性上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前导入应该做到导之入情、导之有理、导之应景:
(一)利用书中资源直接导入
英语教材中有着生动形象的插图。它们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为理解内容上起到意想不到的启发作用。因此,我们更应好好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以求达到发挥最大的效用。例如教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9 The Palace Museum一课时,短文向我们介绍了 The Palace Museum并附有插图。孩子们光读课文内容很难想象故宫博物馆的悠久历史,于是,我先领着学生看插图感受建筑的雄伟。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阅读的热情自然而然的高涨起来,理解课文内容则更为简单了。
(二)利用表演导入
直观生动,富有表现力是表演式导入的特点。课堂上,学生成为课本的主角演员,参与其中,就感到兴味盎然,注意力特别集中。再加上老师的旁白,就做到声画兼有的效果。例如在讲解Lesson 4 Jenny and Danny Arrive这课前,先让几个学生表演 Jenny and Danny一起去找好朋友Li Mingde 的场景,教师再加以旁白,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场景当中,他们很快地融入课堂中了。
(三)利用简笔画导入
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够很好地节约时间,又可以准确生动地表达词义或句义,比枯燥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教学Lesson 7 Arriving in Beijing之前,我就用简笔画j将人物、街道和各种车辆画出来。待画完后北京街道场景就展现到学生眼前,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二、阅读中强化方法的引导
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阅读欲望的时候,老师在阅读上策略和技巧的指导可以帮助那些阅读困难,理解歧义等问题的学生提高分辨、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说、多动,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例如教学Lesson 24 A Wonderful Trip这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朗读文章,并且自己学提问题,其他同伴回答。孩子们立刻积极地参与提问题的活动中了。但他们提的问题过于地简单,如:Where is Daisy Lives ?What is her hobby ?于是,我建议学生深入课文就内容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小组商量,提的问题就有价值多了。如:Why she feeil happy? Way is A Wonderful Trip ? How do you she go home? 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了。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这样更容易抓住文章的关键内容。
(二)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传统
一种语言的存在,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更渗透了民族信仰,要想想好这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它的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如在教学圣诞节时,就要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圣诞节的资料以及西方国家的其他节日,为教学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三、阅读后进行针对性练习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将来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保持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的心态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才能最终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结合教学内容渗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为例,我们在吃饭时间碰见熟人经常会用"吃饭了吗?"来打招呼,假如我们在中午吃饭时间见到英国人也这样问:"Did you have the lunch?",他们很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们吃午饭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说明。
又如在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的课文中出现的句子"Good morning, Miss White!",我在教学时就及时告诉学生: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师,英美国家习惯称老师为"Sir、 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教师这种职业,一般不做称呼用语。再如,学习到"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时,我就及时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他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是围绕课文中的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我在教学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6 In The Market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购物,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学生模拟在市场购买东西,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当于市场里不同的摊位,每个摊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物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摊位上购买东西。首先,我请班里一个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顾客,示范如何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轮英语对话下来,学生们个个都听得很认真,接着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也来亲身体验一番。在学生们一轮又一轮的英语对话中他们真切体会到了西方的文化,如我们去买东西时,售货员通常会直接问顾客想要买什么,而英国人通常会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们在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
2 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沟通氛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如,节日文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笔者则巧借这个话题,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课前,学生自己去寻找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节日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吉祥物以及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等。学生在寻找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在课堂中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边唱着圣诞歌一边用圣诞树、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浓浓的圣诞氛围。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各自介绍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圣诞的相关知识,然后我结合学生们所讲的内容,通过网络资源再具体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和圣诞节有关的西方文化。课室里飘荡着悠扬的圣诞歌声,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纷纷抢着与扮演"圣诞老人"的我积极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我还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我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会吃新年大餐等等,然后从文化的角度去了解各自的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先是推辞一番,然后再表现出不情愿地接受,接受后也不会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英语文化中,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会推辞,而是表示感谢,然后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一番。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感受了西方文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3 创设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多种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努力创设文化氛围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国家文化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的两点做法是:
3.1 巧设课室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们大多数的课室布置都是对称结构,给人一种严肃气氛。课室前后墙对应挂上一些名人名言,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而英语国家课室的布置则像个小型展览会,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他们的经验,开设了班级英语角,在班级的英语角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有的是手工英语卡片展览;有的是手工实物布置如toy shop, fruit shop, bedroom等;有的是英语手抄报展等等。通过小小的英语角认识和传递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
如在学习和"Christmas"相关的内容时,我通过英语角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有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面——关于圣诞袜的传说;有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还有圣诞祝福语等等。除此之外,平常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创设教室环境,他们可以张贴英文书法作品、自制英文卡片、英语谚语,也可以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资料。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3.2 利用课外环境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去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一、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被动参与型学生居多、学生课堂参与形式单一、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
二、提高小学生有效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深入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要改变自身观念,更要科学地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了解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学习风格、情感态度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而为学生量身打造参与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低焦虑的环境中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甜甜的微笑以及“well done”“wonderful”“excellent”等真诚的鼓励,都是英语课堂气氛融洽和谐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学法越灵活、越富于创造性,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从开展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入手,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的有效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表现欲强。教师利用玩、演、视、听、唱、画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和个人活动、两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参与的愿望。其中小组形式的学习模式很值得教师运用。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降低学生焦虑情绪,还可以弥补大班教学学生参与度低下的缺点。例如,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天气词和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It is....”时,首先由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协助教师督促组员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而后,教师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生调查当天各城市天气情况。进而,让学生根据组内各个成员的能力爱好确定“信息采集员”“记录员”“小记者”“天气图标绘制员”“天气播报员”等角色,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式、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
从创设学习情境入手,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的有效性。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依赖于大脑皮层各个区域的协调合作。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歌曲、视频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多感官自然地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
(三)综合使用评价机制
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主要有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例如,在课上,教师对待学生的发言要给予微笑的眼神、赞许的评语,对错误回答问题的学生耐心指导,注意纠错的方式,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课内外结合,设计有效的作业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如果能设计出融趣味性、实效性为一体的作业,达到课内外相结合,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有效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设计有关词汇方面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图文并貌的卡片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手抄报等形式归纳总结某一阶段所学的单词。这些方式可以作为单词抄写的有效补充方式。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具有一定主题性质的作业。例如,圣诞节让每组学生共同学唱一首英文歌,或者以小组形式共同设计一组有关圣诞节方面的文化展,等等。通过布置这种开放性的英语作业,为学生的自主参与提供了保障。
四、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多样,有课堂参与行为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单组实验等;学生自己写关于他们任务参与过程的自我报告;利用Skinner、Belmont等设计的等级量表。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验式英语;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64-02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美国人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转化体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可以描绘成一个四阶段的循环周期,包含有: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助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主张英语教学增加课堂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对语言学习情境的设计。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比较,体验式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之下对语言的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理念也正是目前西方教育学较为流行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的具体体现。他们认为,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构建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transmission),而是知识的处理(transaction)和转换(transformation)。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三个环节:(一)设置体验情景。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要事先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其班级学生特点,为其设置合理的情景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完成这一环节。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也共同参与;(二)课堂体验情景设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前一环节的准备,让学生来共同参与,共同观看影音材料、图片和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所要注意的一节语言知识点,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好准备;(三)通过语言综合能力运用检验体验。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只起到主持人和导演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演、小组竞赛、对话、练习、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并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让学生敢参与、想参与和能参与。这三个环节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教师为指导”的理念。
三、体验式教学在民办高校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差异
据笔者调查,在民办高校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敢兴趣。究其原因,基础差,听不懂,这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英语课几乎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但经过观察,学生并不都是这样麻木,他们也有充满激情的时候,每逢运动会、圣诞晚会等活动中,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而且成绩不错。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他们的这一些元素,让英语课堂成为他们的另一个舞台。而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恰恰为他们打开了这一扇门。
(二)教师的传统授课方式
由于授课任务重,教师备课时不能依据学生学生实际情况。本着“重输入,轻输出”的思想,教师们为了按时完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喜欢以自己讲解为主,只是督促学生作好笔记和课后作业,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去接受知识点,能否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重点集中在语言知识点上,最终形成“满堂灌”的现象,有些学生似乎听得很入迷,笔记做得很认真,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另一些人则是忙于其他的功课甚至睡觉。
(三)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资金等问题,在教学配套设施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语音室的建设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听说需求;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资料更新不及时,学生兴趣不大。
(四)课堂时间有限
一般课堂的90分钟,加上大班教学时,每班学生人数比较多,使每个学生得到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很少。并且,课堂内容多与课本内容有关,不能充分设计语言训练情境。
四、改进体验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选择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软件
经过比较,《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就是一套体验式,立体化的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配有丰富的听力材料,以及极具时尚的口语,还可以看视频。教师课上选择一些材料精听,留下口头或泛听作业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因为材料一般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比如校园爱情,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很愿意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这无形中让学生加大了英语阅读量。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购买一些教学软件。比如《走遍美国》,它具有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融入到真正的语言情境中。
(二)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
自主学习中心创设了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在人力物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学生可以共享优秀学习资源共享,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英语资源进行学习,也能够通过BBS分享英语学习心得和经验,从而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购买教师与学生在线辅导软件,让学生在线做模拟试卷,提交即可以得到分数。
(三)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在词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单词录音,让学生感知材料,后模仿其发音.其次,通过图片展示、游戏,编故事、竞赛等环节,让学生巩固单词的记忆。
在阅读课上,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课文为中心、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的理念,以最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交际活动”为切入点,逐步扩展深化,使多种语言技能在同一主题下、多种交际环境中循环、深化、巩固、加强,充分体现学、练、会、用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图片、可以通过图片、影片等直观性材料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提问和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后以讨论,表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例如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里,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圣诞节的,可以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文化知识,为活动的展开做准备。其次,通过播放歌曲Jingle Bell,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整个课堂都活跃了,有些学生甚至也唱起来了。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可以自然导入Christmas这一话题,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通过free talk,分享如何庆祝这一节日,环环相扣将学生引入课本内容。再通过问题设置和任务安排,让学生感知、熟悉教材内容,最后设置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外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
英语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使学生掌握外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课内外结合,学生课上学了英语就要用,课上用,课下也用,这样才能养成运用英语的习惯。教师要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多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
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它在方法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这样,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以选择使用:比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举行小型的英语竞赛活动。包括英语写作比赛、听力比赛、词汇比赛及演讲比赛等四项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英语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切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定期出英语天地栏目和黑板报、板报。让学生自办英文板报,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锻炼,又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办手抄报,亦可出黑板报。所选材料,应是广大同学熟悉的,这样,学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一学期力争出几期,不管手抄报还是黑板报,主题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学,或迎接重大节日等,内容可含故事、谚语、谜语、名人小传、英文新闻、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等。
五、结语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时间不长,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已经有所体现。如何最大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值得所有英语教师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孔庆炎,胡壮麟,桂诗春,贾国栋.关注《大学体验英语》[J].中国大学教育,2003,(8).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李江.大学英语教学的体验式视角[J].外国语文,2009,(10).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很多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于英语这门学科非常不了解,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实际的生活,将英语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小学生理解能力与英语教学的难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对于外国的语言,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外,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很多的学生无法适应英语学习内容的难度,在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方面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英语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知识的背诵,这些内容包括字母,单词,小对话等,学生对于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会存在着很大的厌烦感,并且小学生无法进行长期的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溜号等,无法实现最佳的记忆效果,影响到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全面。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将字母、单词等掌握住,但是,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教师更需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教会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對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要求,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上的良好发展。
一、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1.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教师在进行boy这个单词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班级里的男学生和女学生进行对比教学,教师告诉学生班级里的男学生可以称之为boy,这样教师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会逐渐的产生兴趣,进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2.利用生活化的游戏进行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游戏进行教学。所谓的生活化的游戏主要就是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教师将游戏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联系,学生会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会更加。例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凑很多的人玩“三个字”,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也组织学生玩三个字,但是学生所说出来的三个字必须是三个英语单词,这样学生会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良好记忆单词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为了在游戏中能够胜出,会努力地记忆更多的单词,学生的单词量也会随着玩游戏而不断增加,进而更好地实现英语学习效果。
3.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英语课后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留作业的形式,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英语,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英语,比方说,一块英语广告牌,学生可以将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查字典和询问教师等方式了解这块英语广告牌的意思,这样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收集,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英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粘贴标签,例如,家里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学生可以将相对应的英语单词贴到物品上,当学生在使用这个物品的时候,就可以了解这个物品用英语如何说,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的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跟自己的家长展示某些生活用品用英语如何说,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像,在母亲节、圣诞节等节日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张英语贺卡,在母亲节的时候送给自己的妈妈,在圣诞节的时候送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等等,这样学生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会查找课本或者是其他的资料,掌握更好的单词和祝福语等等,学生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举办英语艺术节,开展英语歌谣比赛、讲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自制手抄报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进而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更大进步。
本文主要针对于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显著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打好英语基础,促进学习上的良好发展。
一、开发课程资源,让课堂“活”起来
1.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不能说话也不会动。我们可用电脑、录音机等,让其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
如,教学水果名称时,可营造摸、闻、尝、猜等情景,让学生感知和学习。教动物单词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形象、声音,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刺激学生。
2.让教室“活”起来
教室设施,可组成不同情景:运动场、玩具店、小车间、小商场、小舞台等。
如,教fruits时,可设计在一家水果店中店主在热情地招呼大家:
Shopper: Can I help you?
Buyer: I want some pears.
Shopper: Sorry, we have no pears now. Do you like peaches?
Buyer: Yeah, very much. It tastes well.
教Asking the way , shopping 等项目时,可将桌椅布置成电话亭、商店、柜台、街道、建筑物等,用自制的教具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不同人物的形象。
3.让教法“活”起来
泛泛地灌输,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我们可采用多种教法,如演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教学法、歌曲教学法、绘画教学法等,进行唱歌、跳舞、游戏、绕口令,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
如,记忆单词时,用谐音法、儿歌唱读法、象形法;学习语法时,用归纳法、类推法……
二、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动”起来
1.开发“动觉”――运用“TPR”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是指把语言学习的过程与动作紧密结合,运用动作加强语言的理解能力。此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训练动觉过程中身心协调,多感官通道参与,而且在玩中看、听、说,能够进一步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边说边运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
2.开发“视觉”――运用多种空间手段
小学生的记忆方式侧重形象记忆。所以,我们可采用多媒体、挂图、图片、实物、画简笔画、涂色等法来辅助。
3.开发“交际功能”――运用多种合作方式
英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人际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多开发一些情景会话。
如,疯狂购物竞赛:教师选出六名学生当售货员,把一叠单词卡片(含动物、水果、交通工具、文具、衣物和食品)混合起来发给售货员。再把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购一类物品,要求售货员和顾客分别用A: Can I help you?B: Yes,I want...句型进行交易,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组买到的东西最多。课堂上交际的活动还有找朋友、摘苹果、滚雪球、单词接力赛等。
三、开展英语活动,把语言“用”起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构建友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学有所用”。
1.英语活动小组
(1)演唱组,学习朗诵英语歌曲。
(2)朗读组,学习朗读英语小诗、文章。
(3)表演组,编排儿童话剧、故事短剧及课本剧等。
(4)游戏组,结合字母、词汇、句型学习进行游戏活动。
(5)广播组,为定期的英语广播节目,进行编排。
2.英语竞赛
形式有书写比赛、记单词比赛、朗读比赛、查字典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智力竞赛等。
3.英语晚会
晚会是规模大、人数多、形式活泼的一种课外活动,一般可在期末或节假日时举行,包括演唱英语歌曲、演奏音乐、朗诵诗歌、表演短剧、讲故事、猜谜语等。
4.英语角
英语角活动可定时、定点在学校开展活动,英语爱好者都可以参加。随意交谈,不必过分纠正学生的错误,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谈,尽量创造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
5.英语学习园地或英语手抄报
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两个方面。例如,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英语学习方法,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刊登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笑话、格言、谜语英语语言发展知识以及课文中的疑难解答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英语文化 建设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出现多元文化并存现象,这构成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景观。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引导、渗透与规范等诸多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文化多元化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把英语文化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探索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途径要找准融合的切入点,吸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发育与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符合高职生文化心理
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常常喜欢表现独立,展示标新立异,最常见的外来流行语总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和使用。时尚外来语言是反映大学生文化发展的征候和符号,折射出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态度。其次,一些英美影视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喜闻乐见,不可否认,英美电影文化中的一些积极文化特点,如建立独立的个人价值观、培养个人危机意识及宣扬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等,对我国处于人生规划和品格塑造阶段的大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这些突出的文化特点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1]。再者,在高职生文化和生活价值观上,高职生喜欢的五类文化排序分别是:传统经典文化、现代文化、通俗流行文化、异国文化、全球共同文化。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态势,既热衷于现代文化,又保持对传统经典文化浓厚的兴趣。校园文化的主流应当是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关注高职生英语文化心理特点,吸取中西方文化精华,正确引导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使其更符合我国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和审美取向。
二、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本身就意味着与多元文化之间的认同与超越、吸收与辐射。英语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同中国文化一样,亦蕴涵丰富的人文知识财富。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扩大视野、汲取中西方优秀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包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国际型、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1.英语课堂是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课程一方面要进行英语知识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培植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在吸收运用外来知识的同时,认识弘扬民族文化。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西方优秀文化。英语教学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载体,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增加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对英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不仅能显示学生的艺术才华,而且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能表现出美的情操和行为风貌,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英语文化活动中,通过积累一定的经验,并找出不足,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课程教育[2]。
2.开展丰富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常常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两室”(教室与寝室)文化建设、“校园广播”、“英语角”、“大学生文化节”、“大学演讲赛”、“英语话剧表演”等,利用这些活动,融入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两室”(教室与寝室)英语文化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最直接的生活教育。打造高职生成长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寝室与教室文化,利用教室与寝室空间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张贴双语标语,定期举办英语板报,英语经典书籍阅读交流与讨论,英语手抄报,英语故事大赛、英语诗朗诵等,在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重要西方节日时,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开展活动,使学生了解这些西方节日文化,学会感恩等。丰富的两室英语文化,使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氛围,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利用“校园之声”英语广播传播英语文化。可以分时段插播英语校园新闻、英语故事、经典英文电影对白、英文歌曲,播放大学生英语三四六级听力、常用的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赛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高职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举办英语演讲赛,为学生创设激励外语学习,展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平台。多角度展示高职选手的演讲水平与综合能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文化沟通能力。组织英语社团,指定专门老师指导,有计划开展社团英语角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或与外教之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与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人际交流技巧与能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词组与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如介绍、问候语、告别语、就餐语、就医问诊、电话语、建议、提供帮助及表达个人意愿等英语表达法,使学生熟练运用交际中的礼貌用语。
定期举办“英语文化节”活动。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结合,为学生搭建平台,丰富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活动内容可以包括“DIY英语手抄报”制作比赛、英文演讲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短剧表演、经典英文电影对白模仿秀、“圣诞欢乐歌会”,“英语快乐游园”等多种形式,营造视听环境,扩大高职生英语知识面,开阔文化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营造更浓厚的英语语言氛围。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英语文化节,超越时空界限,了解英语文化的绚烂多姿。
开设英语学习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如在学校和院系网站同时开设英语版,链接一些著名的英语学习网站和英美报纸杂志,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时事新闻,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介绍中西文化差异,为学生提供经典的英语口语资料和英语原版电影等。开设在线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与教师或外教在线英语交流,全方位地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3.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职业相结合。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教育,其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浓厚的职业特色,不仅融入职业技能,还更多地融入职业特征、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文素质。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包括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所以,英语文化应该成为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共性文化,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①校园英语文化应体现职业特色。职业英语中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在不同的专业中有着不同的侧重与能力要求,如秘书专业、旅游专业、护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专业中,职业英语主要侧重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可定期组织职业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演讲赛、职业英语情景剧表演等,为学生搭建提高听说交际能力的平台。数控专业、模具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对英语读译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可组织英语读、译大赛。文秘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文函写作能力,所以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英语文函写作大赛。②举办职业英语活动成果展览。将学生参加职业英语活动进行成果总结,图文并茂,呈现活动成果,这样可以激励高职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英语演讲、写作等竞赛活动,从而活跃高职校园的职业英语文化氛围。③开展英语与职业类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及企业行家开展职业英语能力要求及标准讲座,如开展学前双语教师英语能力规格与要求讲座等。通过讲座,探讨复合型人才市场对高职生职业英语的需求、职业英语对人才就业的影响,以及提高职业英语能力的途径等,从而提高高职生学习职业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语
校园英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素质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认识校园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建设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满足高职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文化需求,创造高职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同时,通过多元文化对比,引导高职学生更清楚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参考文献:
一、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感知更多的民俗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借助于已有的儿歌、童谣、故事等进行随机性的传授教育。例如元宵节前,有的教师就随机教幼儿学习一两首儿歌:“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而没有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学习。其次,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适合幼儿阶段采用和开展的传统民俗活动形式、内容、题材又非常有限。为此,根据元宵节习俗,我们通过改良、创造、设计,开展一系列更切合幼儿需要,感兴趣的“欢庆元宵”主题活动。1、园文环境:全园师生共同创设欢庆元宵环境布置,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例花灯展:收集众家长提供的花灯办花灯展;2、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动手制作龙和狮、灯龙……;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观看各地元宵习俗;3、民俗体验:舞龙、舞狮:把幼儿制作的龙和狮并配上乐队选取幼儿组队在全园舞龙、舞狮欢庆元宵;吃汤圆庆元宵:为幼儿提供相关材料搓汤圆——吃汤圆;猜灯谜。通过改良、创造、设计在主题教育的形式下,能让民俗活动更多地被幼儿感知,从而让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走进幼儿园、走入幼儿身边。
二、把民俗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我们不单在集体活动中传授相关儿歌、童谣、故事,并把有关的内容有机融入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还积极启发幼儿仿编儿歌、童谣。通过游戏、歌曲、儿歌、绘画、折纸、故事等各种活动方式,让幼儿轻松自如地了解掌握有关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动漫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相关的习俗。例如春节:大班幼儿除了学习整合课程主题单元《红红的新年》,我们还在教学中渗透十二生肖的故事、儿歌。通过生动的动漫和生肖钟让幼儿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和循环,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生肖,还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属相、生日,并进行相关的感恩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环境中渗透民俗教育。
各班根据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概念基础,制作、创设适合幼儿园的各具特色的民族环境,充分利用墙面环境,将班级走廊、墙面等充分利用起来,并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把收集到如相关的故事、儿歌、相关图片资料等以文字或绘画在墙面上张贴,使之生动化、具体化、多样化、情感化。除此之外,每个班级还为幼儿开辟了专门的墙面——亲子作品区,用来展示幼儿和家长收集到的相关物品资料、制作的作品。例春节临近:操场上大红灯笼合理地挂在绿化树上;植物角摆满应节的年花:、年桔、水仙花……;每班门口挂上师幼、亲子合作制作的各具特色的灯笼、鞭炮、窗花、贴上春联、吉祥语;亲子作品区:展示亲子合作制作的贺卡、窗花、吉祥语……;主题墙:春节习俗图片展、幼儿绘画作品——逛花街、看烟花……等等,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春节大花园,让民俗活动更多的被幼儿感知。除了空间环境的布置,我们的教师还积极营造文化环境:根据主题创设区域让幼儿在活动角区中去听故事、绘画、看有关的资料等,并为幼儿提供适合不同层次能力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开展《红红的新年》主题单元时我们可以在美工区投放红纸及各种色纸、卡纸、大油性笔、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贺卡、春联、窗花、鞭炮……;在益智区投放十二生肖的图片让幼儿排序、贴福字;在语言区投放故事《压岁钱的故事》、《初三老鼠取新娘》、《十二生肖的故事》……;在表演区投放师幼、亲子、生生合作制作的龙和狮子、花轿、红包进行表演……;通过听故事、手工、角色表演等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十二生肖,学习与之相关的春节风俗:贴春联、拜年、派红包、说吉祥语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园合力拓展民俗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形式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还将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民俗教育延伸到社区、到家庭。我们根据不同节日以不同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端午节:我们就开展了亲子同乐——包粽子活动;其次让家长利用假期带幼儿去观看我们顺德水乡富有特色的扒龙舟;有机会带幼儿去吃龙船饭,让幼儿感受短午节吃粽子、扒龙舟、吃龙船饭等民间习俗;国庆节:让家长利用假期带幼儿外出游览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我们祖国的强大、富有,受到良好的熏陶;举行亲子手抄报比赛……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
关于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相信很多幼儿园多多少少都有进行相关的探索、实践、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不管怎样,在活动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教育教学、环境创设、区域游戏中,科学地、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丰富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引进幼儿园,走到幼儿身边。通过整合、创新、分层后的主题教育活动更有益于幼儿接受与感知民族教育民俗活动的多面性,利于幼儿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锻炼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民族情感,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其次,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一概否认现代及外来的文化,要将民族文化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地分析和比较,对外来文化要持包容的态度,把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中合理因素纳入本民族文化教育活之中。
设计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还要设计好英语课后作业。根据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体会,我认为设计好英语课后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如果一味的把抄单词、写句子作为课后作业,就会使学生感到作业的枯燥乏味,就会消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所以,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教师应努力使作业类型多样化,使内容丰富新颖,尽可能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完表示各种颜色的名词后,我让学生画出各色彩虹并用英语标注颜色;在学完人体部位的英语名称后,我让学生进行自画像,并用英语标注各个部位;在学完一些对话后,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采访表演,引导他们写观察日记等。总之,尽可能的为学生设计出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拓展他们学习英语的空间,解放他们的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体现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师要努力把英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如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渠道等,根据课本涉及到的内容,搜集有关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让学生领悟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英语作业中获得生活体验,感到学习英语是十分有用的事情。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肯定的学习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且能更好的胜任以后的工作,必须学习英语并且一定要学好英语。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对自己的关怀,时时刻刻感觉老师在关注自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这祥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在婉言中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 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
3.注重自主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自主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作业,培养学习能力。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的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4.追求发展性
课本内容是有限的,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知识点、语言点去寻找出一大片知识,那将是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将会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所以,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使学生的视野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让他们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主体性的作业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听力、对话之后,我让学生编写出短文;在阅读教学之后,为让学生改写成对话;或者让学生根据所学材料进行续写、改写、仿写等。此外,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收集一些短小精悍的英语文章,包括英语笑话、幽默故事、风俗文化、环境保护等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促使学生由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阅读领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举办英语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等课外活动,从报幕到解说,从评比到颁奖,一般不准使用汉语,尽可能让学生全部使用英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真实场所,同学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另外,自编视听小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我都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几个视听小品和对话录像。如:一个学生请同学们参加birthday party的对话、小品,几个同学购物的对话小品等,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同学的表演之后,极大的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欲望,积极参与,重播时,我采取消声让同学们配音的办法,使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动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总结、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总之,作业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论为先导,要围绕教学要求,拓展视野,努力从听说、读写、表演、视听等多角度入手。给学生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风采、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掌握查找搜集资料的各种方法,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此外,在材料的搜集、活动的准备和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扩大了学生们的词汇量,也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样的作业,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摘 要】小学快乐英语教学形式多样,活动丰富,主题生活化,内容游戏化。眼下英语教师积极贯彻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断转变英语教学理念,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大胆尝试英语学习意义建构策略,理性探究信息化课题深度融合和课堂学习环境优化导学案,悉心建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教学质量日益提高,英语课堂学习减负增效。文章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积累一定教学经验,有一定素质教育体会。尤其,班级文化积淀及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环境的优化实践,落实生本化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注重“听”的能力发展,注重“观”的环境感知,注重“趣”的情境创设,以使学生英语课堂乐学、愿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环境优化;文化积淀
班级文化积淀是一种教学环境,也是英语的一个课程元素。英语教师在抱怨小学生缺少英语学习氛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与班主任互动一下,在班级中营造具有英语特色并具有趣味动态的课程文化学习氛围,让教室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资源,让教室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室每一个文化角落都能渗透英语课程元素,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知英语学习的快乐。英语学习一种是交际能力(language learning),英语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体验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一种是语言感知能力,学生在语言环境的影响之下无意识地逐渐积累掌握英语的过程。可见班级文化环境创设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一、英语课堂关注学生听力培养
英语学习要以听激趣。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到快乐,这是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通过在课余时间播放优美动听的英语儿歌,使学生感受英语的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只是一种应试,更重要的是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体验用英语交流的亲身经历一种成功的喜悦。优美的歌声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和英语的距离感受拉近了。英语学习要以听促听。现在学校的学生普遍听力较差,明明一句简单的英语,学生听后就是会出反应休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听的少,大脑皮层受到反复刺激的机会少。婴孩在学习语言时都会经历一个沉默期(silent period),也就是说婴孩一开始是不会讲话的,但她们每天积累语言,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开始呀呀学语。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我们就要求他们讲英语,要把学会的英语综合运用,对他们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没有经历一个沉默期,通过在教室里经常播放一些英语的日常对话,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一个沉默期,有英语国家的人讲英语有一个适应期,久而久之,学生听到外国人讲话也不再害怕,而且能听懂,因为平时他们天天都在接触。英语学习要以听促说。我们的英语教育如果从说这方面来讲,我认为是失败的。有多少学子辛辛苦苦学习英语,到头来,除了是一个英语语法高手外,什么都不是,好像是一个英语哑巴。造成这种原因就是我们过分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培养,我们不是在学习关于一种语言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是在学习语言本身,学了要会讲。因此,平时在教室里学生听得多了,就会不知不觉的对所听到的一些日常用语作出迅速的反应。
二、英语课堂关注学习文化积淀
教室里的实物应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成为一个个单词,当学生需要感知的时候,能信手拈来帮助学生互动交际。能给学生一种英语学习过程感受,一种要讲英语的情趣。以下是我的一些关于教室布置的举措:
一是积淀布告栏和教育寄语文化。我们要求教师上英语课使用双语教学,让学生上课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如果我们没有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就不可能听懂老师上课所讲的那些目的语,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很流利地用英语交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及时提供给学生一些表达学生心情的一些目的语,及时呈现给学生一些老师上课常用的目的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在班中设置一块布告栏,位置在非常显眼的地方,学生能一眼就看到。然后把上课目的语写在布告栏上,学生随时可以从上面提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教育寄语,可以挂于教室墙壁,要根据学情和阅历适时进行更新,随时添加新内容。
二是积淀图书角和成果栏文化。学习英语,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所学的单词和日常用语不断反复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提高单词和日常用语和重复率学生才能牢固的掌握,而现在学生除了在课本上机械地背诵外,很少有机会在其它地方接触到他们所学的英语。从另一角度看,只有把单词和句型放于对话和文章中,它们才能焕发出生命力,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场所,豪无疑问图书角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要。丰富多彩的英语入门图书使学生巩固他们所学的单词和句型;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的单词和句型。在学习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尊重了学生的成果,就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建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成果栏的形式可以是学生的英语书法展,也可以是学生的英语小作文展,甚至可以是学生的英语手抄报展,内容形式可以变化,但有一点,必须经常更新,保持新鲜感。
三是积淀语音角和节日装饰文化。语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对于今后的学习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把48个音标以卡片的形式贴在墙上,并配有发声的示意图,当学生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直接从卡片上寻找,老师在平时上课时,也可以随时使用这些卡片,学生平时也可以对照音标卡片,对于自己还未熟悉的音标进行操练。每逢传统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我们可以把教室装饰一下,突出节日氛围,学生在动手装饰的同时,也懂得了西方过节的一些习俗,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节日用语。但这种装饰保留时间不宜过长,节日一过马上去掉。当然教室的布置还有许多形式,如每日一句,有利于学生奋发的标语等,且必须遵守三个创设原则:实用性原则。过分华丽的布置会减弱学生的注意力,教室中的布置不是给外人看的,而是真真切切地给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的。参与性原则。在教室的布置中应坚持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体验主体。动态性原则。有的栏目本身就有时效性,如每日一语、节日布置等,对于这些我们应做到日新月异,文化积淀日益深厚,才有益于英语教学。
总之,英语课堂环境优化创设,能给学生厚重文化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有效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发展英语学习“听力”和“感知”的学习能力,夯实英语学习基础,凸显班级英语教学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