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研究;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必然性――专业发展的最终需要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诸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其内容包括:有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质疑;有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信念和技能;有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能力;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他的教学实践,并能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作为研究者,通过客观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并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这种自我研究亦是一种教学研究,即是教师职业自主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必然性――教学研究的最佳位置
一线教师即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与受教育者直接接触的教育人员。他们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他们是国家教育教学政策的代言人、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实践者、教育信息的者、教育教学效果的见证人。他们贯彻不同的教育理念,迎接不同的教材改革,同时接受不同人格倾向的教学对象,经历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面对不同的教学评价。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教师能积累各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搜集最真实的数据,总结最实用的经验。而这些数据和经验正是其他教育研究者可望而不可求的。特别是对于课堂的研究,任何研究者的参与都会影响课堂的自然状态,只有授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自由人,能够掌握观察方法,了解观察意图,掌控课堂教学情景,拥有课堂开发和教学自。因此,一线教师作为研究主体,较之其他研究者来说,拥有更好的研究位置、更丰富的研究案例和更多的研究机会。
三、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必然性――研究方法的无形渗透
教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义地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教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科学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对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现在教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作为一线的教师能将研究方法能直接的、自然的、隐性的无形渗透运用到教学研究环节中去,与教育教学行为同步发生、同时产生效果,具有将教学研究干扰因子降到最低的优势。其中行动研究法,就是最自然、真实的在教学环境下,由一线教师发起的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模式。
四、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归属
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曾这样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些职业时,我们不能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一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直以来在以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尽管社会各界以“春蚕”、“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溢美之词来褒扬和赞美教师职业的神圣,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方针政策、教育原理、教学规律,则被“去个性化”了,那么教师何尝不是一件“奴隶般”的工具。
一线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找到自我的存在归属,就需要在教学领域内进行创造性工作,而教学研究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再好不过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了。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处理,到教学对象的分析;从教学形式的呈现,到教学评价的给予等环节都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师创造性研究的成果与亮点。这样带有思考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称作职业,这样的职业也才能具有灵力,也才能让教师获得自身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与幸福感。
五、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创新教育;发展
一、引言
教育作为由来已久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通过系统、有序、规范的方式传授人类生产、生活经验。教学作为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通过相对有效、集约的途径,使个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培养人、造就人是其不变的主题,但是具体的培养目标、规格、方式和手段则表现各异[1]。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当创新的理念与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时,现有的教育体制、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规格等必然面临挑战与革新。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学学科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二、加强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对教学研究的探讨,既可以从目的论层面,凭借缜密的哲学思维,对教学的目的进行价值探讨,用应然的规范属性或价值法则予以说明;又可以从工具论或方法论层面,凭借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探讨。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研究必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核心,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无论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还是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中对创新教育、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都对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率的提高寄予厚望,教学研究通过对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剖析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复杂、长期、持久、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每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都引起了教育的大发展。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都是教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说,没有教学研究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教育进步。今后教育要发展、要创新,教学研究就需要永不止步,不能停止。
(三)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众所周知,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离不开两支队伍: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学生队伍。其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努力成为一名名师。教学中教师的品牌对教学研究的成效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名师名堂、百家讲坛,表面上看与我们的普通授课没什么两样,但为何会给听讲者的感觉和收获却截然不同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这些是名师在讲。名师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方法、一流的手段加一流的设计使讲课几近完美,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建立在高水平基础上的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想成为名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新方法和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推动教学研究的建议措施
(一)育人为本,完善教学
1、创新教育的实施强调以育人为本,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除了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外,娴熟掌握教学方法也是其履行教师职责必不可少的,教有教法、学有学法,教师教法得当是为了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研究中对科学方法的关注研究有助于对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继承乃至发展、创新。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渐次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随受教育层次逐级提高渐进发展,这一过程符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发展、学识积累的规律。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研究在教育目标的框架内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出合理有序的安排,满足不同时期学习能力发展关键期的要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寻求个性化培养与学生身心发展共同规律的契合点,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把握差异,联系实际
现代教育规模不断扩充、形式类型多样化的进程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间的差异性日益显著,即使是同一层次的教育也由注重共性向彰显个性转化。由于学科边界的存在,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会形成特有的学科语言。因此,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对各科教学法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认共性的前提下,寻求产生差异的内在机理,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由于其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学生来源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手段上的差异。通过教学研究,将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客观环境与社会交往的共同影响下,把握教学规律,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既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一大批高层次拔尖人才,同时对普通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现有的教学研究中,对职业教育特点与功能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明晰职业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教学体系。
(三)用制度强化教学研究
离开水平去谈教研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离开发展去谈实践智慧,就是为落后寻找借口。因而,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完善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环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政策就是导向,制度就是保障,起到的是先导和预设的作用。因此,让一切教学研究的创新源泉充分涌现,让一切有志于教研创新的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设立制度去调节行为、规范关系,促使现实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保证行为主体能获取与其努力相一致的收益,在政策支持、评价激励、培养人才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有力的、可持续的制度保证,建立合理化、规范化的教研创新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学研究 教学科研 教育科研
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教育活动的复杂性都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但是,到底什么是科研?有哪些类型?这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科研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直接服务于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
谈到科研,一些中小学教师常抱怨:“我们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搞研究?”“我们平时主要时间都花在教学上了,根本没有时间写论文,做课题。”……在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看来,科研似乎等同于写论文,是工作之外的事情。其实,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进行着着一种最基本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所谓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现象、教学事实所反映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并运用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未知领域进行研究的过程。[1]
通俗地讲,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教育者在运用基本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教育问题,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一步完善,教育者采用一定方法收集教学现象信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预测,提出解决策略,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跟其他的教育者合作交流,但中心都围绕着教学问题。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分析,教学研究可概括为四类:一是研究教学目标,二是研究教学内容,三是研究教学的实施过程,四是研究教学结果的评价。而从教学要素的角度来看,教学研究可以分为:对教师本人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对教学信息的研究,对教学媒体的研究和对教学环境的研究。不管是哪种研究,最终的结果都是服务于教学,与此同时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二、科学性指导下的研究――教学科研
(一)教学科研的内涵
教学科研即教学科学研究,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探寻问题的原因、解决途径以及普遍性规律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探索活动。[2]它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一般可以推广,常以论文、专著形式反映出来。科研对理论的深度和研究的规范性要求较高。
对于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不同,并从两者的范畴、直接目的、思维路线、操作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了区分,认为教研是必需的、通俗的,科研是高尚的、正规的。[3]而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没有区别,只是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实践将教研的原有概念泛化了。我认为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本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都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只不过教学科研相对于教学研究更加强调“科学性”。
(二)教学科研的科学性分析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科学被看作是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且可以验证的正确的知识,同时也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指经由科学的逻辑方法所获得的知识。[4]
“科学性”表明了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应该是一种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和充满自我反思的探究,而不是零散的随意的基于经验的思考。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参加研究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科研的意识,端正科研态度,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科学研究当成是教师职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让研究和教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同时教研还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和科学精神,要遵守一定的科研规范,要实事求是,要正规。所以它又有别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汇报等。
三、层层深入的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即教育科学研究,对于其内涵,一种说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另一种说法是“指的是运用教育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想象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5]
根据研究的性质和层次,我们可以把教育科研分成三大类,可以用三个W来表示,即“What―How―Why”。
What层次: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是对各种教育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在解释和论证别人的理论和观点。这类研究包括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等。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可以对揭示性问题进行各种调查;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说明;也可以对某些现状提出看法。What型研究的任务主要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How层次:比What层次更高一层,不单是在论证别人的观点,更需要拨开迷雾,把分散、不全面的观点进行整合,揭示和建立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的研究。它所研究对象不是单一的事件,不是某一种情况,而是某些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诸多方面。How研究成果往往是对某个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对某一教育问题的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Why层次:就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在抽象意义层面上的思维,是一种智慧的应用,是形成独立见解、取得创新性发现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它是用一定的教育信息,探索新知识,研究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产品,具有改革教育教学的实际价值或理论意义的研究。其成果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可以是一项新方法、新技能、新成就,也可以是其它表现形式的成果。
四、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育科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三者的联系
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本人来说,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益,提高科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三者有密切的联系。
从研究的层次来看,教学研究是基础,而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是它的完善和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是科研的重要素材,如果没有平时教研活动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那教育科研的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而教研成果是生动而具体的个别经验,要将其提升至可以普遍推广的理论,就必须上升到科研的阶段,通过教育科研对其进行深加工。
从研究的范畴来看,教学研究和教学科研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包含教研和教科研。从范围上看,教育的范围大于教学,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
从三者的作用来看,教研给教育科研提供条件,丰富教育科研内容,教育科研促进教研,指导教研工作。由于教学研究侧重于应用方面,又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为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它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来源。同时,只有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才会对教育实践中的事物、现象理解得更深。
图1 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三者的关系
(二)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区别
由于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两者只是科学性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介绍三者区别的时候重点把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进行分析和比较。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区别
1.研究目的不同
教师的教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从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中小学教师的教研主要是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的;而教育科研是一种对已有规律不断检验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探究教学理论和教育规律,从而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是一种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2.研究对象不同
教研是一种实践运用研究,是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规律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的研究范围比较窄,主要针对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包括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个别的微观的问题。而教育科研研究的范围较教研更广泛。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以及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教育科研的对象。科研还包括对未知领域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
3.研究过程不同
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其实是一个“从做中研究”的过程,不同于写论文、做课题,它一般的操作过程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践反思。反思是教师教研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研的关键环节,反思的意识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教研的高度。教研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材培训、优质课评比等)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不要求具有严格的连续过程。研究的时间较短,一般以一个月、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段。
而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活动。一般的操作过程为: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进行研究设计―实施研究―撰写报告―研究总结。它的研究周期一般比较长,有些课题从开题到结题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4.研究成果不同
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为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知识,其主要形式有论文、专著、课题报告、操作方案等。由于研究程度和方法不一样,教研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以及学生的进步,等等。
5.研究成果的推广性不同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理论的创新,侧重于理论性研究。因此,它的研究成果可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而教学研究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局部、微观的研究,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为教学实践服务。因此,它的研究成果推广性比较小,往往只适应于某个学科、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
6.研究的科学性不同
由于是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要求有严格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研究活动。而教学研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它常以个别的现象和经验为基础,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对教学现象的揭示缺乏深度。
五、结语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但只知道教学而不懂得研究的教师永远只是个“教书匠”,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来发现问题,促进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科研的深入研究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到相辅相成。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了解研究、学会研究,正确处理好三种研究之间的关系,让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有机的结合,以教育科研带动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国龙.教研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26-27。
[2]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吴义昌.科研.教研与中小学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师范英语阅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听力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化学双语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排球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学传递策略设计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儿科学活动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讲评课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3-04-14.
〔2〕Susan B.Neuman.Current Projects:Ready to Read〔EB/OL〕.//2013-05-09.
〔3〕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探索〔J〕.幼儿教育,1999,(01).
〔4〕陈戈红.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EB/OL〕. /2012-10-9 .
〔5〕凌 云.建构主义源于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EB/OL〕. http:///article/browse /4116.jspx/2010-11-18 .
〔6〕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05):10-16.
〔7〕Weiqi Li.Constructivist Learning Systems: A New Paradigm〔A〕.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iques (Madison, USA, 6-8 August 2001 )〔C〕.Published: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2001.
〔8〕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9〕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10〕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01).
个人知识管理是于本世纪初期兴起的研究领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如何有效的获取、评价、组织、管理与应用不断涌现的信息
>> 基于OneNote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谈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APP的大学生个人知识高效管理刍议 学科馆员服务融入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思考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流程的探讨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再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案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式研究* 浅谈信息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 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新思路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基于Big6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研究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 徐红彩.个人知识管理的两种研究趋向.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56-58.
[9] 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0] 焦建利.关中客随笔:搜索就是学习..
[11] 赵静,马丽华,陈文勇.知识管理理论内核――信息素养能力论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0-73.
[12] Stuart Ferguson.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knowledge management.Journa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2009,3(2):6-24.
[13] Trine Schreiber,Karen Harbo.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rsonal knowledgemanagement.http:///doc/30464323/Information-Literacy-and-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
[14] 朱丽华,顾晓岩.简论高校图书馆对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指导.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7):49-52.
[15] Trine Schreiber,Karen Harbo.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rsonal knowledgemanagement.http:///doc/30464323/Information-Literacy-and-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的专业基础教育、创作能力教育和理论素质教育为内涵的。对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美术概论、美术历史、美术批评等方面的美术理论课程来完成的。一直以来,美术院校在理论教学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历史问题。有人认为美术理论是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事情;技法专业学生将理论学习排除在学习计划之外并对自身的理论素养要求过低;一些学校忽视理论教学,在课程结构、课时分配和从事理论教学的人员安排上流于形式等等。有些问题大家因为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
不少人感叹现在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从表面上看,理论课受冷落的责任应归咎于学生,因为一切后果好像是由学生直接造成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的醒悟来改变现状。因此,提高美术院校学生对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显得非常必要。除此之外,理论课本身缺乏吸引力也是造成自己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美术理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说,美术理论课长期以来受冷落不仅牵涉到理论研究者、教学工作者,而且与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都密切相关。我们在分析原因时还得将批评的目光从学生身上移开,跳出传统的思维局限来进行全面审视。
首先,美术理论本体建设上存在问题。一些陈旧的理论体系,让我们在乏味的阅读中找不到学科的内在逻辑关联。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把美术作为一个学科加以研究,其内容包括美术历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美术传播四个方面。但是,“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似乎还没有真正以‘美术’为基本范畴,来建立起独特的、有机的学科理论,即使曾有所谓《美术概论》教材,但也不能说完全适应了美术学科的理论结构与内在逻辑乃至完整性与有机性建设的要求。”①
某些过时的教学研究。“当时代和艺术发生变化和更新时,我们也必须随之转变和更新我们的艺术观念,否则我们就会对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的新艺术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②艺术总是在创新中获得生命的。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只停留在过去,那么我们将失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兴趣。王南溟在批评当今美术教学研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过时的教学研究将艺术教学停留在人体美的阶段,或者还停留在人文主义的审美阶段是当代艺术教学的最大障碍,这种教学让学生认为只有这种人文主义审美才是艺术,甚至会对当代艺术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③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要求将学生从封闭的理论视野中解放出来。从“五四”时期前引入西方艺术到现在,中国美术已经历了几次“革命”和思潮的起伏,这既给中国美术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材料,也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点、深刻的反思和方法论启示。新的时代语境下的当代艺术,更需要理论的支持和阐释,以利于解决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识别和区分资本控制下流行的庸俗审美情趣,保持艺术的精神与品格。但是美术教学在与艺术时代嬗变的呼应中显得很被动,究其原因便是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教学没有从理论的源头上进行思考,没有从更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视野上进行价值判断。
脱节的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是美术专业学生彻底抛弃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对学生的帮助作用没有了,学生对理论失去兴趣也似乎变得理所当然。
随着理论家和画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功利的评判标准让人们对理论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在理论表面繁荣的背后,真正热爱理论事业、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并不是很多。有的学生受此影响,对理论学习表现冷漠。
其次,美术院校理论课受冷落现状的形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难辞其咎的。在直面美术学院的理论教学问题时,批评家吴味的质问一针见血:“面对我国美术学院陈旧的‘玄学’教学模式和一帮毫无社会科学背景的老师以及一群学不好数理化就改学艺术的学生,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④其言辞虽然有些激烈,但美术理论教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实施的确是雪上加霜。
我国的艺术培养模式和艺术教育体系使专业化越来越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人才的来源上。如果走不出“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理论课将永远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只是艺术观念的问题,更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已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和前途。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会如何在掌握美术史料、史实的基础上,思辨历史,重解历史和批判历史,并以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美术历史教学的关键。”⑤我们还要将美术批评教学从依附美术史教学的从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因为社会发展中许多艺术方面及与艺术相关的现象与问题,都有待于尖锐、深刻、独到的批评去分析和阐释,并从解决美术发展中的学术问题上升到解决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理论课不算专业课,有些老师和学生都把它看成负担,只是一种点缀。作为科学的教学体系,美术学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身不是主从、依附关系,而是相互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美术学有着更重要的地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的教育观代表了美国当代普通学校视觉艺术教育的总体趋势,对我们的美术学科建设不无启迪意义。他们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审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造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内容,并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扩展艺术的知识面,了解与美术相关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创造视觉艺术形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分化、重组,以及与其他学科结合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专业和边缘学科新专业。艺术学院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的学术机构,无疑应对自身系科的设置和课程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⑥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学科与专业划分的界限,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艺术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理论水平普遍不够高。这除了跟国家理论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模跟不上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关外,专业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理论师资情况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本科生毕业直接留校任教的仍占很大比重。这类教师由于不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学上产生的后遗症也日益暴露出来,致使美术理论一直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讲解。
近30年来,中国的美术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总体上来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给我们制定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目标。院校的美术理论教学除了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改革外,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加强对美术理论自身的研究和探讨,提高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院校美术课长期以来受冷落的尴尬局面才会结束。
注释:
①周绍斌.由美术理论教学反观近三十年美术理论形态之发展.美术观察,2008.2第16页.
②常宁生.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问题与思考.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2页.
③王南溟.当代艺术的教学:现状与分歧,person.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26537,2007年05月21日14:13.
④吴味.再谈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arts.tom.com/1004/2004/7/21-36997.Html,2004年07月21日.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精英教育;就业导向;教学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这种全面发展就包括人民不仅要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要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解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迫切要求。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校扩招,已经使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种大众化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受教育的层次,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这种大扩招事实上也造成了高校师资不足、设备不够、校舍紧张等问题,给许多高校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惑。我们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否定高校扩招、否定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高校规模扩张对高教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是我们不能坐等将来,不能坐而论道。在高校扩招给高校教学质量带来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在高校由规模竞争到质量竞争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行动.行动之一就是要处理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处理好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的关系。高校从来就是出精英的地方。只有培养更多的精英,更多的杰出人才,才能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旗帜鲜明的举起精英教育的大旗。要明确精英培养的目标,制定精英培养的计划,培养各方面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不能认为精英教育就只是历史名校、重点高校的事情,一般地方性高校也可以在精英教育上大有作为.要注意发现拔尖学生、有特长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重点培养一些精英学生、杰出学生。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坚持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注意在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杰出学生,为这些学生选择导师帮助指导,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南昌师专迄今为止培养了大批名校长、名教师、名主持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进步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在反思以升学为目标。以考试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给教育事业带来诸多问题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应试教育的批评纠错。是对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领航。应试教育是应该批评的,但我们批评的应试教育是一切围绕考试、只看成绩不问其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行为,而不是对所有教育过程、教育成绩的否定,也不是对应试的全盘否定。应试作为指挥学校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但应试作为一种能力又是所有学生必须面对的,是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不说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就是高校学生也要面对在校期间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考试,毕业还要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诸多考试,这些考试都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培养的学生没有考试能力行吗?素质是各种能力综合的表现,应试能力的高低也是一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因为反对应试教育,而反对应试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能把精力花在帮助学生进行各种考试的猜题、押题和题海战术上,要把精力花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花在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上。南昌师专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各类考试的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很多学生在参加小学教师等工作的招聘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学生进高校就是奔着自己选定的专业去的。因此学生追求专业发展,高校追求专业教育水平都是理该如此.不容置疑。但是学生仅有专业发展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多才多艺、上进的思想、健康的身心,这些都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来实现。李四光学地质,他能谱写小提琴曲;袁隆平搞水稻,他喜欢游泳骑摩托;鲁迅学医,却成了小说家。他们在专业之外的兴趣爱好应该对我们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有很好的启发。南昌师专在办学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最近南昌师专在又一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既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精选一批通识课程,并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人手,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发展相互促进,“师德高尚、基础扎实、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四、教学规律与就业导向的关系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个压力不仅学生直接承受.学校也是承受者之一,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杆。有一种议论,说是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就业是政府的事,社会的事,不能把政府、社会的责任加在高校身上。这种把高校教育教学与学生就业相割裂的观点是很片面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合格人才,使培养的毕业生能更顺利上岗就业就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许多高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方面有不少有益的探索,象南昌师专就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学生师范能力的培养,把小学各类课程解读及教法作为重要课程,把小学各科教材作为各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小学各课程教材.并在各种活动中使活动内容与小学课程教学对接,这些举措既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又使毕业生上岗后还有比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当然,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还要避免唯就业率为上的思想观念,有的高校面对就业率的考量违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缩短教学时间,削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短视措施.这样做势必影响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不利于高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发展趋势 整合
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发展路向和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加以概括。在基本理念上,当前教学研究正从客观主义认识论走向建构主义认识论;在理论基础上,当前教学研究正逐渐走出教育心理学“科技理性视阈”的束缚,不断向众多相关学科深化和拓展;在发展路向上,当前教学研究正由孤立静止的线性研究转向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当前教学研究正从以量的研究为主转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互结合。
一、基本理念: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长期以来,在教学认识论领域,客观主义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客观主义基于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现实主义相信真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此真实世界独立于人的主体之外,不受人类经验支配。而知识或者真理作为与外部客观实在相符的理解,也必然具有客观性,对于学习者而言它是外部的,是脱离于认识主体的存在。在这一点上,实证主义也认为在各种特征中间稳定的知识或者真理,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二者如出一辙。从客观主义的视角设计教学,尽管难以排除它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和运做方式方面的有效性,但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客观主义对知识客观性的偏执、对知识经验性的拒斥,直接导致学习者在知识面前主体地位乃至个体差异的丧失,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对知识的专业占有逐渐走向威权化。客观主义的这些缺点,必然导致学习者个体难以有效而自主地学习,课堂教学难以生动活泼地开展。
二、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走向多学科
20世纪大多数时期的教学研究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之上的。相应的,教学论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一方面,教学论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心理学研究成果紧密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新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学习问题的研究,对于形成斯金纳、布鲁纳等人别具特色的现代教学论功不可没;二是有关情绪、动机及个性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构成了现代教学论建立学习动机激发系统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就没有教学论的新发展。
另一方面,教学论对心理学的过分依赖,也导致自身发展受到了科技理性的局限,在这种教学论的指导下,教学实践也遭遇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布鲁纳受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启迪,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和“发现学习法”。尽管他的主张受到了理论界的热烈欢迎,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难以实现他的理论预想。正是对教材内容的过于理论化、对发现法的过于依赖,才使得教学实践领域完全为科技理性所控制,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当教学论理论研究者认识到自己的视野受限于科技理性以后,现代教学论也同时找到了走出“科技理性视阈”的出口,那就是由原来对教学有效控制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和教学设计深入理解的关注,并将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置于众多学科基础之上,不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原有学科基础不断得到强化,而且计算机科学系统、动力科学、数理逻辑和模糊数学等现代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充实为学科基础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未来学、美学等一大批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更是为教学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理据。
三、发展路向:由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
线性研究用教学语言解释就是直线方法,它强调事物之间简单的因果联系,呈现单向性。如果事物可以近似地简化为单一的因果关系,使用线形性研究就是成功的。
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十分复杂。要考察教学,首先要考察它的内部结构,要考察它的内部结构,就必须着眼于它所包含的要素。教学系统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要素系统。教学要素包括平凡要素和特质要素两个子系统。平凡要素包括时间、空间、信息;特质要素包括硬要素系统和软要素系统。硬要素又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而软要素则包括客观性软要素和主观性软要素。[1]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及关联之间的关系是纷繁复杂的,也即这些要素不是孤立的,要素间的关联及关联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静止的,因此,仅仅依靠线性研究来研究教学论,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只能将人们对教学要素系统及系统内要素间联系的认识一般化、简单化,非但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揭示教学规律,反倒会使教学论本身呈现出封闭、僵化、空泛的理论状态。因此,我国教学论研究已从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即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研究教学现象。
四、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对教学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定量研究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由于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加之对教学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过于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使得诸多定性研究显出比较大的随意性,不够严谨也不够准确。
在研究方法上,我国教学论研究曾比较重视定性分析,造成这种状况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教学实践的复杂性。教学实践是开放的,其中涉及多种要素、多重关系、多元方式,其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既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有序性,又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和情境性。尤其教学实践又同时关联着教学事实与教学价值这两端,这就注定了对教学实践进行定量研究的难度;二是思辨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学论工作者主观上受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影响,客观上受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定势的制约,致使思辨型研究方式一直在我国教学论中占据主导地位。三是教学论研究者自身的素质。一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比较普遍地缺乏必要的数学方法训练,许多教学论研究者也不能幸免。如果研究者自身数学理论修养不足,他们也就无法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研究教学现象。
因此,要想使教学论研究真正走向成熟,就必须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也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达成对两者所具有的研究局限性的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各种教学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2]
教学论自身的研究实践证明,对某一领域研究的视角越多,理论成果就越丰富,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冲突就越激烈,而理论本身的张力和发展潜力也就越大。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促进了理论研究者与教师、学生、家长、课程政策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人员的互动和对话,有的研究方法甚至需要教学实践人员的亲自操作才能发挥理论研究的作用。这无疑有利于现代教学论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既为教学论自身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又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人员的理论素养,实现理论所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成人舞蹈教学法”是在当代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针对“成人舞蹈教育”发展的新话题。“成人舞蹈教育”也是继续教育研究发展领域中的新课题,因为传统的舞蹈教育教学法尚未建构以“成人”为对象的专门内容。更多的是通过“通识性”的舞蹈内容教学法来透析不同年龄的需求程度以构成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为例,分析当代舞蹈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成人舞蹈教学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
当代舞蹈教育;成人舞蹈教学能力;本科人才
在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舞蹈文化的普及,舞蹈功能价值多样化,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对在“成人舞蹈教育”方面具有“成人舞蹈教学”能力的人才需求已经十分迫切。舞蹈学(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那么,通过舞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过程来实施“成人舞蹈教学法”理应将成为舞蹈学专业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新举措。成人舞蹈教育与教学法的推进也将得到有利的提升。
一当代舞蹈教育发展与“成人舞蹈教学”
当代舞蹈教育发展是舞蹈学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的议题。之所以重点关注,是因为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脉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与就业去向。换言之,舞蹈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及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核心能力,均以当代舞蹈教育发展导向为重要指导思想。“成人舞蹈教学”是当代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板块,由于社会对于舞蹈教育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受传统的学院派纯舞蹈艺术教育的影响,造成了舞蹈传播的加速及舞蹈功能的多元化。当然,这也是舞蹈功能的原本体现。在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近十年都是将人才培养导向定义在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幼舞蹈专门教育机制上。在针对性的舞蹈教学法探索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加强了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无形地对舞蹈大众传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这也促使了“成人舞蹈教育”需求的发生,成就了继续教育的广义性。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要求下,成人舞蹈教育对舞蹈教师提出了更细腻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成人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同大环境下的教学探索还有所差距的情况下,“成人舞蹈教学法”成为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导向与教学实践环节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继续教育发展的路径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版块,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开展有助于继续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无论技术、还是艺术领域都提出了当代化的要求。成人舞蹈教育与教学法的水平,也将突出继续教育中的舞蹈艺术领域的水平与速度。
二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与教学实践的当代性发展理念
因为舞蹈学本科专业是以培养舞蹈教育教学为主体,表演、编创能力相结合的综合专业,具有职业应对能力灵活的表现。所以当代舞蹈教育人才主要产生于舞蹈学专业本科层次内。尽管如此,在当代性发展速度的要求下,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实践的阶段性弊端还是会对“针对性”的能力有所影响。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具有大纲体制的依赖性,大纲体制是在大局观下把握确定的,且设定了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周期,大多以五年为标准。但是当代社会的教育进程速度之快是与之难以并进的。特别是在舞蹈艺术的传播速度下,面对以“成人”为对象的教育教学法,更是因为多样性、灵活性密集度与活跃度大,很难结合实际迅速产生效应。所以,当代性发展理念应当将职业需求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摄入与调整。以强烈的教育教学自信观应对当代性发展要求下的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与教学实践。换言之,在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与教学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策略及具体方法中,一定要清晰地坚定当代性发展理念的指向性。“成人舞蹈教学”的实践应用,必须积极大胆地尝试以“专题”的形式落实。
三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导向与教学实践的“成人舞蹈教学”专题
“专题教学法”一般积极运用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方式中,其特点是有极强的针对性、思考性与直接应运的可能性。那么,以“成人舞蹈教学”实践探索为专题,开设到舞蹈学本科层面的教学法相关课程中去,的确是一个挑战。是否能有兴趣、是否能有接受与转化的能力、是否能产生主客观的能动与转化性,都会是进行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通过初步的教学实践,以相关继续教育机构与成人舞蹈教育机构为调研及教学法教学的思考对象。其实因为“成人舞蹈教育”的受教育者大多因为生活学习背景与舞蹈学习目的不一,很难以一个具体层面进行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那么,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条件下其实是与常规的(大、中专、小幼)的以舞蹈内容为主要教学法的探索路径不同。只能以调研中的主要对象分析,划分为三到五个层次,建立一个教学规划的观念。然后以常规教学法教育为主体,建立以“成人舞蹈教育”为专题的教学法教学,才能有效地增强或提高舞蹈学本科层次的学生对象在职业教育教法可能下的素养。当然,“专题教学”是有效且值得提倡的。但无论是否进行“专题教学”引导,当代教育发展的变化,已经注定了舞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导向需要有针对性的变化倾斜。那么,在运用“成人舞蹈教学法”的专题实践中其实是必然的。
四集中以“成人舞蹈教学法”探索在课堂实践的基本方法
以“成人舞蹈教学”项目式教学开展的舞蹈教学法课程实践教育,事实上是集中以“成人舞蹈教学法”探索的课堂实践。那么,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舞蹈学本科学生很难通过想象直接去涉及舞蹈内容的教学。甚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50%以上的成人,在选择舞蹈学习时,更多的并非关注内容本身的所谓规范性效应,而是对舞蹈可以造成对自身在原本条件下的“身心改变”。当然,这种目的已然是建立在舞蹈内容授予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法”达到收获的目的。面对“成人舞蹈”受教育者,其主要来源年龄层面主要分为青年、中年、老年;性别层面80%以上为女性;心理层面90%均无生活负担以丰富业余生活为主;特殊层面,职场需要(大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为目的。针对这一表现,事实上舞蹈学本科层面的学生90%是束手无策的。那么,如何建立专题性基本教学方法呢?第一,以案例进行层面分类教学,典型性案例与特殊三类以上案例比较性教学,指定交叉性的教学方案(含内容与方法);第二,以文化传播娱乐为核心目的,在心理上建立舞蹈艺术并非负担的观念,采取趣味专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第三,以内容鉴赏与当展潮流为核心,建立“热门专题”教学方案设计;第四,以亲子交流为专题,通过舞蹈本身的功能特征建立复合型专题教学方案设计;第五,以各层面交流为专题,通过非舞蹈的舞蹈引导式方案进行教学设计。以上提出的五项基本方法,是通过实践类比及直接性的舞蹈学本科舞蹈教学法课堂引导教学得到的基本教学成果认定。也在教学与实习相间的环境中,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效果明显,备受认可。当然,回归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表现上,对于“成人舞蹈教学”适应性的教师的要求,依然具有极大的探究空间。特别是不同地域和不同环境下的情况,尤为变得灵活。但是具备以上五点基本方法的应用,已经可以把握“成人舞蹈教学”的实践,也能培养舞蹈教师针对“成人舞蹈教学”的能力。另外,在以上实践与理论探索基础上再构建适应于舞蹈学专业本科层面的《舞蹈教学法——成人舞蹈专题》教材建设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用设定周期与具体“对象拟定”的方式,以案例助以导向性的相对固定的发展作为核心动力,实现以实际调研结合课堂能力培养,建立舞蹈的教育功能多样发展,起到“一举三得”之作用。
五结语
“成人舞蹈教学法”是针对非舞蹈专业领域中,渴望通过舞蹈继续教育获得一定舞蹈修养的群体,为教学模拟对象的舞蹈“专门”教学法。在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变化进程中,对舞蹈行业的教师会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要求。“成人舞蹈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研究,具有成人舞蹈教育发展的核心引领与突破价值;其研究成果将在舞蹈教学法课程中发挥直接作用,让学生为适应“成人舞蹈教学”需求建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直接为“成人舞蹈受教育者”服务。在多数院校舞蹈学专业教学中,将舞蹈教学法作为学科内的重要必修课程,而教材及教学手段却依然走在以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层面受教育者为模拟教学法探索对象的老路上。而针对“舞蹈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在国内同类院校已经相继开展,但是实施程度与方式均尚未建立“成人舞蹈教学法”专门的实践办法。那么,我们应该积极勇敢地开展“成人舞蹈教育”研究,将“成人舞蹈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运用到实际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中,以适应在当代舞蹈教育发展中对教师的“成人舞蹈教学能力”的要求。在各行业的职业化要求下,高校相对应的专业已经开展了以“创新创业发展为代表”的各类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发展的新平台开发。而平台及各类教学形式的推进也会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职业性需求的提高。这也自然形成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式,当代舞蹈教育也逐渐脱离之前的传统固有模式,不断地在继承传统发展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需求途径。作为当代舞蹈教育发展下的继续教育部分的“成人舞蹈教育”已经成为舞蹈人才需求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然,我们不能因此降低对舞蹈艺术的传统与纯粹的要求。关于“成人舞蹈教育教学能力”成为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的其中之一,也必然只会有效地提升舞蹈多样化功能的实践性发展,不会对舞蹈艺术原本的独特艺术魅力造成影响。即使影响,也是积极地为舞蹈发展做单线发展不可能实现的影响。
作者:杨祎程 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16-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主要摇篮,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现今,教育实践教学已成为体现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是否能成功接轨的重要的平台。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师范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及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有研究者发现,师范生实习前3年的师范教育在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方面几乎没有成效,而一个多月的实践教学却有很大的效力。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例如美国的学生要应聘教师岗位必须获得学士学位,经过一至两年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并且通过实践训练且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才可以。由此可见,为了使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较快适应教学,必须重视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
一、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模拟训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高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关键。
1.国内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模式及分析。在我国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应用型。模拟教学在10周左右,采用微格教学的模式,由高师专业导师指导,通过导师评定、小组成员评定及自我评价判定成绩;教育见习在2周左右,内容为观摩中小学实际课堂,由高校专业导师带队指导,自我评价和高师评价共同评定学生见习情况;教师实习在6周左右,进行课堂实践教学,采用双导师制,最后由实习学校主管领导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实习生的实习情况。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实践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内容单一,评价体系的建设不够规范统一。我国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实践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2.国外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模式及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国外实践教学中教育实习的现状。美国的教育实习采用交互―自省型教育实习模式,时间在15周以上,最长一年;实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与技能、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与身心发展规律,能独立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和评定工作;评价体系包括实习生对所教学生的评价、实习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大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英国采用以中小学为基地,重负荷教学训练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为期不少于20周的教育实习,实习生在实习中要学会与中小学生交往、相处,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到学校进行“重负荷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的进步,学生对所教学科和实习学校做两篇个案研究的论文作为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标准。德国采用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第一段约12周,为定向的教育实践和假期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第二段18~24个月,包括听课、指导下的试讲、独立完成的试教和心理与教学的探讨,实习结束后督学根据检查实习的情况写出书面的鉴定,实习生还需参加国家级的书面考试。日本采用分批集中教育实习模式,进行6~7次,约14周的实习,主要任务是观察和分析学校的教育活动,找到参与实践的途径,参与教育活动中,做教师助手,加深对教学实践的认识,独立地组织教学活动,担负教师的责任观察评价;实习结束后小组内或与指导教师互评,实习生自我评价并开设检讨会作为评价体系。国外实践教学的基地较稳定,时间长,实习任务和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实践教学的内容也相对比较丰富,管理比较规范,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发展得比较完善。
二、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校内实习环节,教学技能训练力度较弱。校内实习的次数和指导力度不强,以至致于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只能以讲授为主,没有及时的反馈训练,对于教学技巧只能靠摸索,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教师技能如板书、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训练环节不受重视。
2.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我国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主要在第六、七学期,教育见习在2周左右,教育实习在6周左右,这样的时间安排比较短且较集中,这样就导致一些教学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3.教育实习内容单一。实习内容单一,有些院校甚至只有备课和少课时的试讲,而班主任工作更是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也没有家访以及教研室组织工作等等内容。
4.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基地较少。地方高师院校没有教育部直属高师院校具有良好的实习地资源,在实习地建设上有很多的困难。由于实习学生人数较多,难以建立稳定的、集中的实习基地,但是采用分散的实习基地又不利于管理和指导。
5.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指导力度不够。高师院校中大多数指导教师并不是专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能全身心进行对师范生实践的指导;对于分散实习的学校来讲,在指导多个学生时更加无法做到有效的指导。
三、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针对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1.加强校内模拟教学的力度。模拟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众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要加大教师及学生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指导和反思评价力度。
2.采用顶岗实习模式。顶岗实习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实习形式,指师范生要到实际学校中去,顶替中学教师的岗位,完成一个中学教师的所有教育教研活动;顶岗实习有利于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建设稳定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联系。地方高师院校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采用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联盟的模式,与地方政府和中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严格选择师范生的实习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同基地学校共同完成有效的实践教学训练。
4.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创新高师培养模式。在新课标颁布的教育背景下,高师院校加大了本科生的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全新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例如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的高师院校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了卓越教师班,在2013年新学期初严格选出30位本科生作为我校、我院首届“卓越教师班”的学生,这种培养模式的创立适应了基础教学改革需要,提升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并且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实验教学体系、教师教育体系及实践教学基地多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型的改革。
21世纪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人才的竞争是处在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地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学在教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足、不完善的环节,要通过借鉴、学习、反馈和反思,找到适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张虎芳.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15-117.
[2]李丹妍,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79-81.
[3]朱永新,杨树兵.教育实习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3).
[4]胡惠闵,汪明帅.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教育实习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7):49-53.
[5]李尚生.近十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研究之评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3):12-15.
[6]张迎春.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8):16-17.
[7]高月春.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31-33.
[8]沈超.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6):8-11.
[9]朱元春.高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49-52.
[10]李孔文.微格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仿真[J].当代教育文化,2013,(53):74-77.
[11]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
[12]董玉琦,刘益春,高夯.“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70-174.
[13]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教育探究,2013,(3):12-15.
一、理论学习与名师成长
教学理论是个具有层级结构的体系,依据理论的抽象程度,可以分为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课标解读与教材教法分析、教学课例与案例等四个层级。不同层级的教学理论对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学实践也是个具有层级结构的体系,依据实践的目的性和意识性不同,可以分为尝试型实践、经验型实践、反思型实践、创造型实践四个层级。教学实践具有自觉与盲目、创新与守旧、合理与不合理、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教学实践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不同,对教学理论的自觉需求和发展意义不同。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准从根本上讲是由他所从事的实践性质和类型(层级)所决定的。教学实践一旦进入反思和创造层面,对教学理论就会有内在的需求,实践的逼近是理论有所作为的前提,实际上,也只有这样的实践才能提炼、概括出有价值的教学理论。
理论具有经典性、时代性、专题性的特性,要学习中外古今教育名家论著,并围绕当代课程教学发展的有效教学论、研究性教学论、新型课堂与教学流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专题开展研究。此外,还应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围绕学科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理论学习时,要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注重自己理解教育教学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建立起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主张进行系统化的反思、检讨、解释和总结提升。在学习时间安排上主要以自学为主,集中讲授辅导讨论为辅。
二、教学研究与名师成长
教、学、研是教师的三种职业生活方式,“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在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快乐和苦恼。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传统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只教不学、教得多学得少,抑或是教、学、研三者分离。我们强调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意味着在中小学教师中形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分为课例研究和课题研究。
(一)课例研究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三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教学案例则又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展开的”“这堂课上得如何”等几方面。课堂设计要说明设计依据、目的和思路;课堂实际教学环节的研究内容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描述应点面结合,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要突出重点。评价环节则要重点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超出的部分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名师的课例研究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教学性、研究性、经典性、示范性。
(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从不同角度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问题指向和层次来分,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两种类别。理论问题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实践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操作问题,实证问题。从问题性质和意义来分,有真问题和假问题两种类别,其区分维度在于:“事实——虚构”“有意义——无意义”。在教学研究中,真问题起码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第一,客观性。即所说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是教师(研究者)“自己的问题”而非“别人的问题”。第二,价值性。即所说的问题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具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有助于提示教学规律,深化教学认识,或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实践。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首先,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做出界定;其次,要设计研究方案,要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部分;第三,开展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行动不是一般意义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种变革、改进、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最后,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一般体例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形成的基础;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已有研究成果(包括个人和他人的);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仅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三、导师指导与名师成长
“自主成长+专业引领”是名师的成长模式。导师的主要作用是专业引领,理论上的启迪和提升,实践上的点拨和深化,研究上的指导(课题研究和论著写作)。导师指导应“到位”但不“越位”,针对指导对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亮点和特色进行“针对性”“发展性”“启发性”的指导,促进指导对象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建构。
从当前来看,世界主流的艺术形态,就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不但具有先锋性的艺术力,还具有当代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当代的艺术中,摄影是重要的媒介,对艺术传播和形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几年,高校接受了当代艺术的活跃学术氛围和多元的思想,但是,一些高校的摄影艺术教育,在思路上并没有明朗化。当前高校将专业摄影人才进行有效地培养,将教学的思路怎样进行确立和定位,与未来的摄影艺术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摄影艺术教育应该将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为良性发展当代摄影艺术做出有效的贡献。
关键词:
高校;摄影艺术教育;当代艺术
摄影艺术是将情感和综合知识来进行把握和运用的一门艺术。在影像化的今天,高校将专业的摄影人才进行培养,怎样将教学思想进行确立和定位,与摄影艺术未来的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摄影艺术有义务及责任,按照当代性的摄影思路,将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将有当代思想和意识的摄影艺术家进行培养。
一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摄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最年几年,摄影艺术发展很快,国家教育部已经将摄影艺术课列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素质人才当中,把摄影的艺术教育放入其中,目的是要在传统艺术的教育当中,不但对摄影艺术进行重视,还要将摄影艺术的功效进能效地拓展[1]。摄影艺术是技术与艺术融合到一起的集合体,对摄影艺术进行学习,既要对基础理论知知识进行了解,还要将实际的操作能力进行锻炼,也就是理论必须要结合实际,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实际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摄影艺术不但是科技活动,也是一种养育。摄影艺术教育在现代各高等教育院园进行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将学生用眼睛去对事物真善美的认识进行培养;将美丑真假和善恶尊卑,以及正义邪恶和真理谬误等事物进行辨别。将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提升,将正确的人生观逐渐进行树立,从而将热爱自然和生活及祖国的高尚情愫养成。因此,针对大学生而言,摄影艺术相关于其他艺术的优点,既易学易会,又容易见效[2]。摄影艺术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将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二高校摄影艺术教育的传统及现状
在艺术院校的艺术院系中,通常传统美术比摄影受重视,与摄影刚刚发明时,艺术领域的状况相同。与当代艺术框架中,强调的媒材平等很不适合。最近几年,在高校的多元思想中,当代艺术被接受。在当代的艺术发展中,有些摄影作品也在高校中展示,还有一些摄影展中作品品质比较高,具有当低的意识。在先锋及传统的层面,摄影具有不同的意义,摄影的艺术教育不但具有传统的经典,还具有义务和责任,将摄影当代性的轨道和教学目标进行确立,将更有当代意识和坚定的摄影艺术家进行有效地培养。摄影与其他的艺术学科进行比较,摄影无论是科技,还是器材的设备,都具有密切地联系,比起其他的学科,新的挑战更加继续不断[3]。将摄影的暗房工艺及胶片转换为数字的技术,对于设定的考评标准,取舍一些课程,调整学科的方向,以及重新地配置师资等一系列的问题。从当前来看,一些摄影教育体系在高校中,调整和改革还没有完善。在网络的媒体时代,摄影面临碰着冲击,数码相机被手机强大的摄影功能渐渐地取代了,摄影创作作为整体,成为人们所拥有手机的一个个体,许多的非专业摄影人将一些创造力的命题进行完成。所以,高校人对于专业摄影人才的培养,怎样将教学思路进行确立和定位,与未来的摄影艺术教育有直接的关系。针对我国高校摄影艺术的教育,既存在观念性,又存在技术性。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与以前相比,技术问题已经变得比较容易解决,有些院校将传统的一些技术课撤消了,有的甚至将摄影基础课程删减了。使学生进入到专业摄影的行业时,许多基础知识还不足,还需要重新进行补充,还有观念进行表达的时候,技术支撑也比较欠缺,不足的技术也使可能性的观念受到了约束。此外,在当代的艺术体系下,表达摄影的观念还有一些不明确的定位存在,有些对摄影艺术认知架构固定的人,对于使用一些边界方法认可不了。因此,有些高校采用了积极的方法进行应对,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底蕰时,置于摄影史和美术史,以及哲学美学和社会文化等[4]。所以,摄影才能够通过摄影艺术教育从繁杂的接受和划分中进行清理,才能够将摄影艺术向历史价值和观念性的境界进行推进,为良性发展当代艺术作出更有效的贡献。
三摄影艺术教育涉及的知识领域
将现实社会和自然现象进行反映和认识的手段就是摄影艺术,针对摄影艺术内涵而言,它联系到许多学科,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摄影艺术都将艺术与科学进行紧密地结合,既有科学的艺术化,又有艺术的科学化。针对摄影技术层面而言,无论是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还是媒体影像的应用,使人的主观意识将图像记录物质世界的可能性范围大幅度地扩展了。这种将理想超越的技术是近代摄影技术所发展的又一个卓著的特征。人们在这种自由创作的天地间,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能力进行充分地发挥。人类因摄影技术而具有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同时,也具有养育的崭新领域。摄影将电脑电视以及网络图片有机地进行结合,变成一个大的科学,使横向的整体化趋向充分地体现出来[5]。摄影艺术理论在进行实践创作及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是全方位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实践的创作中,对于文学美学和社会学,以及经济学和心理学等都能够广泛地涉及到,还有天文地理及历史和生物等知识也需要应用;在掌握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和器材中,无论是机械物理和化学,还是光电和美学等一些有关的知识都会应用到;作品在进行后期的制作中,不但对物理和化学要进行了解,还要将多媒体和电脑以及数字影像技术等进行运用[6]。所以,教育大学生摄影艺术的知识,既要对发展身心健康有利,还要对提升综合素质有利。
四摄影艺术教育的走向
高校摄影艺术教育的最大趋势是合作和交流,以及项目化和国际化,而不是墨守成规。对于国际的当代摄影趋势,国际化要求摄影教育者必须要随时随地进行了解,对于自身的优势一定要充分地发掘,善于将适合院校的特点和教育方法及理念进行发现[7]。此外,高校摄影的艺术教育既要有多元视野,又要有包容性。当代的艺术摄影不但可以以综合材料的方式出现,也可以独立地出现;既可以借助新的媒体,又可以将传统材料进行结合。在进行高校摄影艺术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独创性的形式风格,对于内容的思想和观念性,以及社会的人文价值,更要进行重视;不但要将传统的语言进行根植,还要利用其他的创作媒介。针对摄影艺术教育而言,如果与当代艺术的语境脱离了,很容易墨守成规。当代的艺术不但具有先锋性的艺术力量,还具有社会富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它的价值和能量以及意义,都是在增进和探索中进行产生的[8]。高校的摄影艺术教育是与当代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与发展中的社会及人类思想是共同进步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是一门留存图像的艺术,不但是一种造型视觉的语言,还具有表达和记录的功能,是通用性很强的视觉和语言的载体。在高校培养人才方案的体系中,应该将摄影的艺术课程纳入到其中,将摄影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进行明确,寻找摄影教育在新时期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曹颋.后现代语境下的摄影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4,07:208-209.
[2]白少楠.浅谈新媒体时代中国高校摄影艺术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35.
[3]徐耘春.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4]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5]徐燕.谈当代艺术语境下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
[6]吴建安.对当代艺术语境中高校陶艺教育的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201-203.
[7]杨光.摄影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