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婴儿如何补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婴幼儿及儿童到底需不需要补钙?这是一个让很多家长质疑的问题,也让许多医生困惑难解。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家长在并未得到正确指导的情况下,便匆忙地步入补钙的“大军”中,这其中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钙,补还是不补,每个医生都应该做到心中有一杆秤。
婴幼儿需不需要补钙?
“只要合理喂养,孩子一般不缺钙”
对于婴幼儿是否需要补钙,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婴幼儿每天对钙的需求量有多少,对钙的吸收量有多少,然后估算两者是否平衡即可得出答案。
通过测量不同生长时期骨骼中钙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的钙量。例如,通过测量掌骨的钙量,可推测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平均每天累积的钙量是80mg。虽然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出的数据会有所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婴儿在6个月内平均每天需要累积的钙量大约为100mg。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每天平均要吃780ml左右母乳,母乳中钙的含量很高,平均每100ml中含有约25 mg钙。因此婴儿平均每天摄入的钙量是195 mg。母乳中的钙是最适合婴儿吸收的,吸收率能高达60%,以此推算,婴幼儿从母乳中每天吸收的钙量大约是117 mg,这个数量完全能满足身体生长需求。
“由于母乳里已经含有足够的钙,只要婴儿不存在消化道疾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缺钙的。”北京儿童医院巩纯秀如是说。
而对于喂养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来说,尽管婴幼儿对配方奶粉的吸收率不如对母乳中钙的吸收率高,但由于配方奶粉中钙的含量是母乳的2倍,所以,对喂养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来说,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基于以上数据论证,使得“婴幼儿需不需要补钙”的答案不言而喻——对于6个月内的婴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只要合理喂养,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对于6个月龄已经添加辅食的幼儿来说,只要正常喂养,一般也不会缺钙。
检血查钙,靠不靠谱?
“没有异常表现,不要给孩子检查钙”
当前,绝大多数城市婴幼儿都会定期检测微量元素,虽然钙不属于微量元素,但也在其检测范围之内,很多医疗机构将这一项目纳入儿童保健的必备内容。北京的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婴幼儿做常规体检、接种疫苗时,也会建议检测微量元素及钙。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介绍,由于当前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各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微量元素的检测并不是很准确,而对正常孩子通过验血以检查是否缺钙也基本没有临床价值。
江苏省丹阳市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科长李竹芳同样认为,“由于人体99%的钙都储存在骨骼中,0.6%的钙储存在人体软组织中,0.3%的钙储存在肌肉中,仅剩下不足0.1%的钙存在血液和细胞外液中,而血钙就像‘流动资金’,骨钙则像‘积累资金’,血钙关系到心跳、血压等多种生理功能的稳定,身体会随时动员骨骼中的钙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浓度,因此血钙浓度基本上是稳定的,即使是身体缺钙,血钙也可能不会降低。因此,只要孩子正常,没必要验血查钙。”
对于如何进行正确的钙缺乏检测,李竹芳补充说,“日前,最为常用且科学的钙缺乏检测方法是检测骨碱性磷酸酶,成骨细胞活跃就会释放骨碱性磷酸酶,因此,骨碱性磷酸酶值越高,说明孩子对钙可能存在吸收障碍。”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一致表示,对正常的孩子,钙缺乏检查在临床中缺乏科学依据,只有当孩子出现缺钙症状时,才有必要到医院做针对性的检查和检测。
如何根据症状判断婴幼儿是否缺钙?
“综合衡量,单一症状不能确诊”
“临床中,基层医生要注意那些存在钙吸收障碍的婴幼儿群体”,李竹芳提醒到,“早产儿、双胎、生长速度比较快和
对于如何通过临床表现判断婴幼儿是否缺钙,她介绍说,“医生应该通过防保宣教,教育家长可根据早期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缺钙早期可以表现为夜惊、多汗,且多汗和季节没有关系,典型症状一般会在6个月后出现,如骨骼改变、方颅、颅骨变软、乒乓头等。当婴幼儿或者儿童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要考虑孩子是否缺钙:不易入睡、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厌食、偏食、向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罗小平主任强调,“临床中判断婴幼儿是否缺钙,应该通过综合指标来衡量,不能仅靠单一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
如何合理补钙?
“摒弃旧观念,选好时机,适量补充”
针对部分需要补钙的婴幼儿如何合理补钙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儿科许鹏飞教授认为,医生应教育患儿家长首先摒弃部分不科学的传统观点,选择含钙质量好、补钙效果佳的钙剂或食品。
过去,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人们都认为骨头汤里含钙量比较高,这一点是错误的,虽然说全身99%的钙都在骨头中,但由于这种有机钙不溶于水,因此骨汤里的钙可以说是非常少的,这一点,基层医生一定要谨记,一定要纠正喝骨头汤补钙的“老”观念。相对于骨汤,牛奶中的含钙量相对较高,也容易吸收,是较好的钙源。
对于何种剂型的钙效果最好?罗小平介绍说,“当前有很多种剂型的钙,补钙效果都比较好,要让补钙达到最佳效果,应注意服用钙剂的时间。服用钙剂时,在避免食用部分蔬菜,因为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等,会影响钙的吸收。”
“但也不能空腹服用钙剂,补充钙剂的时间最好选择餐时,这个时候胃酸分泌最多,有利于钙离子的离解和吸收。碳酸钙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此时服用钙制剂吸收率最高、利用率最好,能充分发挥钙剂的各种效能。”许鹏飞提醒基层医生在处方钙剂时,应交代家长最佳服用时机,以免影响补钙效果。
此外,补充钙剂也不是越多越好,未经身体吸收的多余的钙,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但在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会由于钙吸收过多而可能导致肾结石。而且大量补钙也可以使其与其他元素竞争,不利于其他元素的吸收。因此,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时,要按照推荐摄入量和制剂含量精确计算。医师应教育婴幼儿家长切勿盲目大剂量补充,否则将适得其反,不利于婴幼儿健康。
如何预防缺钙?
“补充维生素D,给点儿阳光很关键”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如果出现了缺钙症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吸收不好,二是缺乏维生素D。如果婴儿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即使食物中有钙也无法被吸收,进而导致缺钙。“因此,在临床中,对于缺钙的婴幼儿,我们会建议补充维生素D,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一个最天然的环节——阳光。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雾霾天气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孩子在阳光下的有效照射比较少,影响对维生素D的吸收。”罗小平介绍说。“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医生应多建议家长给孩子晒太阳,多外出活动,在阳光照射下,皮肤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宝宝缺不缺钙,主要看孩子是否有缺钙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夜间多汗、夜惊、烦躁等症状时,肯定是该补钙了。有些家长奇怪,我家宝宝吃母乳挺多呀,怎么会缺钙?我们提倡婴幼儿母乳喂养,正常母乳钙含量大于30毫克/100克,但目前母乳低钙的占70%,经测定北京地区母乳喂养婴儿每日平均钙摄入量仅218.36毫克,达不到每天300毫克的标准。宝宝添加辅食后,钙的需要量更大,而宝宝所能吃的食物又有限,更容易缺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承前指出,婴幼儿补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婴幼儿来说,钙是孩子骨骼牙齿、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缺钙的孩子免疫力往往低下,爱生病。钙缺乏的早期症状为夜间多汗、夜惊、烦躁、枕秃,严重缺钙时可使儿童骨骼发育不良,出现方颅、鸡胸、X形腿、O形腿等佝偻病病症。严重缺钙的婴儿还容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的还可能发生窒息。所以,为了预防佝偻病,婴幼儿应该及早补钙,一般出生15天~40天就需要开始补钙了。
那妈妈们应该如何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钙品呢?卢承前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选择营养配比安全可靠的。最好选择能同时包含宝宝需要的钙和维生素D的钙品。维生素D是帮助钙吸收的主要物质,但是过量摄入会造成中毒,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超过2.5微克,才能既保证营养需要,又保证安全。现在市面上一些钙品就很注意这些营养的配比,如劲得钙泡腾冲剂,除了以上两种营养成分,同时还添加了宝宝同样缺乏的维生素A、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锌,能够充分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是适合宝宝的补钙营养品。
选择吸收好的钙品。有的妈妈把固体钙片碾碎混在奶里喂宝宝。在一般情况下,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只能吸收20%,其余的会经粪便排出。如果喂奶时喂钙片,奶与钙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吸收,乳汁也不容易消化了。所以最好选择易溶于水的泡腾剂,能够将钙、锌、维生素A、D、C等营养素溶为一体,除了不溶于水的β-胡萝卜素外,其余营养素遇水时便全部溶解在水中,方便宝宝吸收。
选择宝宝乐于接受的。在购买时除了要考虑该类钙的吸收率及服用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到孩子是否喜欢,目前市场上已有水果口味的钙片,如劲得钙桔味泡腾剂,这些产品无疑会赢得孩子的好感。若有些钙虽然人体吸收率高但口感不佳或药片太大难以吞服,宁可舍弃这类补钙品而选择宝宝爱吃的。
无数的保健品广告,把钙变成了神话,这个神话也造就了中国式补钙运动,创造了一个产业神话,但在这个神话故事里,除了造就120亿元的补钙产业外,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却成了惟一没有变为神话的东西。
“全民补钙”红火多年
“中国人全民缺钙,中国人也在全民补钙”。这句有些调侃的口号写实地反映了国人十几年的生活状态。据相关媒体报道,卫生部曾在1992年公布了第三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卫生》,其中提到了中国人钙摄取不足。自此开始,钙产品的巨大市场形成,补钙大潮经久不息。据统计,这场如火如荼的全民补钙运动规模最大时造就了120亿元的红火补钙产业。
近日,小编在走访了多家药店后发现,目前的钙产品市场依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红火局面,除了多达数十种的国内外品牌外,不同钙产品的主要成分又分为碳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众多种类,钙剂形式也分为胶囊、胶丸、液体钙、片剂等,而针对的适宜人群中,也能分为儿童钙、女性钙以及中老年人钙等,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面对琳琅满目的钙产品,一般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清楚,而药店销售人员则大都会以“效果好,吸收率高”为由头,推荐一些价格较高的高级钙产品。其中一家药店的销售员告诉小编:“买钙产品的基本都是年轻女性和一些妈妈,一般我们推荐什么就会买什么,高级的产品会卖得好一些。”
国人补钙存在偏见
钱花了,钙剂吃了,可是,国人健康真的得到改善了吗?李可基称,在补钙这个问题上,国人其实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
补钙能治病。许多中老年人误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必须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甚至预防骨折。李可基解释,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主要因为骨骼代谢功能的减退,伴随骨钙的流失,是人体衰老的表现。补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质疏松,只能起到延缓其发展的作用。盲目补钙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破坏体内矿物质的平衡,加重骨钙流失。
不管缺不缺都补。李可基说,中国人喊了那么久的缺钙口号,实际上指的是膳食中缺少钙元素,并不一定就表示身体本身缺钙。人体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如果钙元素摄取量少了,就会调节增加钙的吸收率。所以国人的身体是否缺钙很难下定论,更没有宣传的那样严重。“照理说中国人缺钙也缺了几千年,为什么还是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相信商家宣传。一位品牌营销专业人士说,补钙产品大战可以说是从1999―2000年开始的。当时哈药六厂通过铺天盖地的海量广告投放和影视明星的代言,迅速催生了一个高达百亿的补钙市场,引发了全民“补钙运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产品都有精准的客户定位。有的针对老年用户,强调改善腰酸腿疼;有的针对儿童,强调可以长得高长得快;有的则定位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强调“纯天然”、“海洋精华提取”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表示,从人体吸收角度来说,不同的钙区别并不大,比如被宣传得很神的“液体钙更容易吸收”,而实际上固体钙和液体钙吸收率的差别不大。
哪些人群 需要补钙
李可基也提出,对钙剂的吸收受人体自身需要影响很大,很多商业广告中宣传的高吸收率有夸大效果,消费者要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
儿童超剂量补钙。李可基及其团队在对北京城区218个家长调查后发现,其中202人在给孩子补钙,147个宝宝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到6个月时,高达9成的宝宝在补钙。但实际上,这些宝宝不是吃母乳、就是喝奶粉,根本不需要补钙。李可基称医生建议人工补钙用意虽好,但并不合乎宝宝生长的自然规律,也不科学,如果乱补钙,反倒可能影响发育。
依赖钙产品补钙。看着琳琅满足的钙剂产品,听着天花乱坠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服用钙产品当成补钙的惟一途径,觉得吃着方便,效果也好,但却忽略了日常膳食中钙质的补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教授曾强调,应该将饮食补钙放在首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梁芙蓉主任医师说,一般人如果有喝牛奶的习惯,一天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再加上正常饮食,钙是不会缺的。对于不喝牛奶的人来说,光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还是需要补充钙剂的。以下两个人群,则要特别注意。
婴幼儿及儿童。梁芙蓉说:“老百姓所说的孩子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补再多的钙也没有用。
梁芙蓉强调,婴幼儿补钙易犯4种错误:1、单补钙或单补维生素D;2、停止母乳喂养后,就不再喝牛奶或配方奶,事实上,奶制品是钙最好的来源;3、钙和维生素D都补了,晒太阳太少;4、 将“元素钙”的量等同于钙制剂的量。
老年人群。到了黄昏的年纪,动作不那么利索了,腰酸腿痛开始纠缠不休,有的人身高开始变矮,甚至受一点点力就会骨折,此时人们往往认为“身体缺钙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副主任医师周健告诉小编,以上那些骨骼衰老的症状其实都是骨密度下降所致。人到了老年,骨密度滑坡是一种自然现象,这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因此,老年人与其说要“补钙”,不如说应该预防和纠正骨质疏松。
周健说,老年人是否需要补钙,首先要做一系列检查,评估身体状况。这些检查包括:血液中钙、磷、镁的水平,骨密度,肾功能等,并且要看是否有肾结石病史和引起血钙升高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等。如果有肾结石和甲旁亢,是不能补钙的。
“对于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仅仅补钙远远不够,应该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制剂等药品。”周健说,这样才能使得吃进去的钙得到吸收,并且顺利地进入骨骼,让骨头更坚硬,让身板挺得更直。
补钙,补多少,怎样补,要因人而异。首先要看是否缺钙,是预防性还是治疗性补钙。不同性质的症状需要选择对应的补钙产品才能取到理想的疗效,而补钙产品通常分为营养品、保健品和药品三类,我们要如何区分呢?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可以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能够补充因膳食摄入不足而缺乏的营养成分,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而保健品类的钙剂,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可以起到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类钙,则适合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是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了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适合缺钙严重的人,不适合日常补充。
过量补钙 有害无益
李可基表示,国人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些人还抱有“突击补钙”的错误想法,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比如有的人补钙时不能持之以恒,记起来时就吃钙片,有时候甚至过量补钙,一天进食多次。但营养素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过量也对健康有害。如果摄入过多的钙,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导致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便秘,甚至增加心梗、前列腺癌风险。
婴幼儿过度补钙会导致骨骼提前闭合,影响发育。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长期补充过多的钙会造成高尿酸症,严重的还会有肉眼血尿。除血尿外,还有可能形成泌尿道结石。过度补钙还会使骨骼过早钙化,骨骼提前闭合,使长骨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儿童身高受到抑制。此外,血钙过高还会使软骨过早钙化,前囟门过早闭合,形成小头畸形,制约婴儿大脑发育空间。
成人过度补钙会增加罹患肾结石的几率,使得心脏病发的概率提高31%。
在美国,曾有3.6万名50-70岁停经妇女在日均钙摄入量为1100毫克的条件下,每天补充1000毫克钙和400IU维生素D,干预9年后,干预组肾结石发病风险增加了17%,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13%和22%。而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项研究分析综述了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1.2万老年对象,发现在基础膳食钙达到每天800-1000毫克后,每天补钙1000毫克,心肌梗塞风险会增加31%。
此外,何计国也表示,按化学成分分类,目前的钙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另一类是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它们被制成片剂、胶囊、泡腾片、口服液、咀嚼片等形式。
钙剂中碳酸钙的吸收率最高,成人用得比较多。但人体吸收钙有个过程,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碳酸钙会变成氯化钙,进入肠道后会形成磷酸钙,这些钙盐很难被吸收,并抑制肠道蠕动,可能会引起便秘。尤其对老年人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而言,这种情况较为多见。
在补钙时喝点酸奶,它含有的乳酸和钙结合,能促进钙质吸收。酸奶还含大量活性乳酸菌,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其次要增加粗纤维的摄入,含粗纤维比较多的蔬菜有笋干、菜花、白菜、油菜等,坚果类含粗纤维较多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等,水果类包括苹果、鸭梨、樱桃、红枣、石榴等。鼓励老年人多喝水、多走路、多运动,这对预防便秘都有好处。另外要注意的是,吃钙片多了也会引起便秘,一般每次服用不宜超过500毫克。
如何安全摆放家中的药品?
药品不可和其他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他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贴上标签,使用时需对照标签。
药品需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如果你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平时喂宝宝吃药时,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真的相信是糖果,而随时想吃。
宝宝模仿力强,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应避免在宝宝面前吃药。要注意药品使用的有效期限,必须定期清理药箱。过期的药物可丢弃进垃圾桶或倒入厕所中。健康QA
Q:夏天怎样吃肉才不上火?
虽说多吃蔬果有益身体,但是这样下去宝宝的蛋白质摄入会足够吗?而且听说夏天吃肉会上火,那宝宝夏天究竟该不该吃肉呢?怎样吃才算是合理呢?
A:其实,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认为夏天要进食适量的肉类。夏天气温高,出汗多,消耗大,中医也认为夏天炎热,阳气盛,除了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外,饮食不能过于清淡,要适当补充营养。我们平时食用的肉质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多食用蔬菜、瓜果的同时,还要适当进食一些肉类,这样人的机体才能够适应炎热环境中的消耗。夏天吃肉最好以吃鱼肉、鸭肉为主,这样既补充了蛋白质,又不会上火。
Q:婴儿两个月大可以吃乳钙吗?
我是母乳不足,大部分吃的是奶粉。有些人说宝宝45天就可以吃乳钙了,有些人说要三个月,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吃?
A:一般来说,早产儿在出生后两周可以开始补充鱼肝油(实际上是维生素AD),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建议一直补到宝宝能下地走路或户外活动增加时。补充维生素AD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宝宝对钙的需求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是: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毫克;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一般宝宝不需要另外补钙,宝宝喝的母乳或牛奶中都有,可以让宝宝晒晒太阳有利于钙更好地吸收。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先去医院检查下,宝宝是否缺钙,缺到何种程度。不缺就不用直接补钙。
Q:两岁半的男孩长18颗牙正常吗?
8个月开始长牙,长牙时间间隔较长,大约3~5个月才长两颗,现在长18颗牙了,正常吗?
A:多数宝宝在7-8个月开始乳牙萌出,全副乳牙20颗在两岁半左右出齐,少数稍晚。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两岁半的宝宝长了18颗牙,如无其他异常,可以说是正常的。
Q:珍爱儿为什么要用70摄氏度的水温来冲调?
是因为要这么高的温度才能把奶粉冲开吗?温度这么高会不会影响营养成分昵?
A:国际上已经出台相关标准,奶粉的冲调温度是70℃。使用70℃以下的水冲调,在冲奶过程中,可能无法杀灭某些由于奶粉在常温中开封存放而产生的细菌。对于月龄较小、抵抗力较弱的小宝宝而言,就较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所以建议消费者使用70℃以上的水来冲调奶粉。同时,使用70℃以上的水冲调奶粉不会破坏从高温消毒干燥生产而来的奶粉当中的营养成分。珍爱儿是针对0~1岁的小月龄的宝宝设计的。这个阶段的宝宝肠胃功能比较弱,用70℃的水来冲调奶粉能够杀菌抑菌,又不至于破坏奶粉当中的营养成分。
Q:孩子头发不好一定要剪掉吗?
我和孩子爸爸头发都不算浓密,女儿长得很漂亮,但是从小头发都少,长得也慢,所以一直没剃过胎毛。现在孩子四岁了,头发长了,也多了起来,可是和同龄的小朋友比起来还是属于头发少而细软的。有人建议给剪了,说剪掉头发将来孩子头发才会好,孩子却不愿意剪。但是想到如果不剪以后头发就不好又挺矛盾的,头发一定要剪才会好吗?
A:头发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其次与妈妈怀孕期间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取有关,所以,婴儿出生后头发的数量就不可能再增添了。但在宝宝出生后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均衡补充,宝宝的发质将有很大的改善。有人说,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剃光头憋憋头发,将来就会长一头好头发,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毛发反复剃光会增加其“强壮”程度,但是不会变密。如果头发不好,建议多吃核桃、补钙,让孩子营养全面,不偏食,加强锻炼,这样会好很多。
Q:婴儿哭时干呕是怎么回事?
我家小宝宝刚刚两个半月,这段时间老是哭闹,干呕得厉害,嘴里吐沫,是怎么回事呢?
A:婴幼儿出现干呕有的是由于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缺陷,引起胃液或者胆汁反流食道引起的临床时候群,部分婴儿可持续数月,如果干呕严重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另外宝宝干呕也见于咽喉部炎症、进食过快、消化不良等情况。宝宝膈神经发育不好,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干呕。注意给宝宝喂奶时不要喂得太多,减少宝宝接触过冷或者过热空气。这个时期婴儿唾液腺分泌旺盛,唾液增加,宝宝不能很好吞咽,仰卧时可能会呛到气管里,也会发生干呕。
Q:骨头汤煮面钙会流失吗?
那么什么要“补钙”?怎样“补钙”?
一、钙的作用
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首先,钙是骨与齿结构的重要成分,约有99%的钙沉积于骨骼。钙离子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活动、细胞膜通透性、血凝过程、某些酶的活动等。当膳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同时又得不到其他补充时,体内就会缺钙。儿童缺钙可导致佝偻病,孕妇缺钙可引起腰酸背痛、小腿抽筋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成年人缺钙会发生易骨折的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我国居民由于膳食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缺钙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政府先后组织进行了四次全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钙的摄入量显着偏低,普遍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标准。
二、钙的来源
(一)补钙食品――食物补钙最好
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供钙源补充。这里介绍一些富含钙的食品:
1.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来自鲜牛奶的乳钙是非常好的钙源,不但含钙高,且易吸收。
2.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等。尤其是大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
3.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螃蟹、海带、紫菜等
4.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蛋类等。
5.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黑木耳、蘑菇等。
6.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橘饼、杏仁、山楂等。
(二)钙剂产品――钙质补充剂
作为钙剂产品,厂家应该在说明中标示每个包装(片、袋、丸、瓶)中钙的含量,有些钙剂每片(袋)含钙量22~25毫克,这对于更年期妇女或成人补钙就不太适宜,因为若每天补充500毫克钙,就需服用10~20片,这么大把地吃药片一般人较难接受。
三、科学补钙
(一)要早期预防缺钙,增加钙的贮备。
年轻时每日摄取钙量应不少于800毫克,有人认为既然这样每天服些钙片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比如葡萄糖酸钙仅含钙9%,乳酸钙含钙13%,这类钙片含钙量很低,每次服2片钙片,仅服到药用标准的1/10,因为钙片都是以化合物计量的。因此靠服钙片来补足钙并非是一个理想的途径。补钙应以膳食为基础,增加富钙食物的摄取,适当加服钙剂,并要经常晒太阳和适量运动,以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和增强体内骨钙的含量,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
(二)要正确掌握钙剂的服用时间。
对于口服补剂,以清晨和临睡前各服用一次为佳;若采取一日3~4次用法,最好是在饭后1~1.5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元素吸收的影响。若是选用含钙量高的制剂,采用每天1次的用法,则以每晚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可以使钙剂得到更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可防止夜间血钙浓度下降引起的抽筋,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有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选用钙剂的原则。
目前市售钙剂名品种多达300多种,使人眼花缭乱,究竟应如何选择呢?选择时应符合下列标准:①含钙量大:②溶解度(水溶性)大;③肠道吸收率高;④生物利用度好;⑤重金属含量低。同时,小儿应选口感好、水溶性好的制剂。
四、补钙应注意
(一)减少钙损
食物补钙除了全面均衡营养外,同时还要注意减少钙的损耗、科学烹调。食物应保鲜贮存,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钙的流失;菜不宜切得过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调时间不要太长;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当先用热水浸泡以溶去草酸。
(二)贫血病人补钙与补铁的时间最好隔开,钙对铁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样铁对钙的吸收也不利。
(三)含磷的可乐饮料、酒精以及富含植酸、鞣酸的食物(如麦麸、菠菜等)会降低钙的吸收。维生素C对钙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饮用橙汁等有利于钙的吸收。
(四)鱼和豆腐一起吃最补钙。
(五)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
(六)过量补钙有害。若过分补钙,日摄入量长久超过4克,就有可产生副作用。①高钙血症:可出现倦怠、肌肉软弱无力、嗜睡健忘及骨骼疼痛等症状,且能使尿路结石发生率大大增加。②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过量补钙会引起明显的铁缺乏和维生素缺乏症,导致机体的代谢及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③对胃肠道副作用:一般来说,钙的复合物如碳酸钙对胃酸分泌过多是有一定治疗作用的,但当钙过量时可产生一种“反弹性胃酸过多”现象,使胃黏膜充血肿胀,甚至诱发溃疡。此外,过量补钙还极易发生便秘。
(七)给孩子补钙非常重要。孩子尤其婴儿应常晒太阳。
(八)牛奶粥――新鲜补钙最有效。
(九)补钙还是以食补为佳。市场上有许多品种的钙剂,虽然有些广告中称其吸收率很高,但实际效果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十)补钙莫忘防铅。铅会导致儿童出现学习能力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也会使成年人患心脑血管病和肾病。
(十一)天天补钙仍可能缺钙。造成机体钙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小儿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钙的需要量的额外增加以及维生素D含量的不足和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维生素D的活化障碍都将直接影响钙的吸收。
五、补钙误区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a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
母乳不足或无法喂母乳时,婴儿配方奶是宝宝重要的营养来源,尤其是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配方奶,所以,对于配方奶的选择,家长自然是高度关注。
对话
问诊1:奶粉怎么冲调?
张翠:我的孩子7 个半月,一直是母乳喂养,下个月我就要上班了,准备给孩子断奶,所以现在对于如何选择奶粉比较关心。我想知道换了配方奶以后,孩子的大便会不会干,需不需要喝水。
崔大夫:你之前给孩子补钙了吗?
张翠:孩子出生后,我一直给他补钙,原来是半袋,7 个月开始换成一袋,之后他的大便就开始干燥了,而且从小给他喝钙水,导致现在不太爱喝白水。我挺发愁的。还有就是我们家的孩子偏胖,不知道每天给他喝多少奶粉合适?
崔大夫:母乳喂养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喂了多少量,现在换成配方奶必然有一个量的问题。
张翠:对,我还想知道奶粉怎么冲调比较好,是用开水冲好后凉到合适的温度给他吃,还是水温合适以后再冲奶?而且,不同国家生产的奶粉,冲调的水温要求也不一样。另外,为了方便半夜喂奶,我想提前冲泡好,不知道奶粉冲好后,在常温情况下和在冰箱里大概能保存多长时间不变质?
问诊2:喝配方奶还要补什么?
牛黎红:我的孩子2 岁2 个月了,因为母乳不够,孩子一直是混合喂养,吃过的奶粉不下四五种,他都喝得挺好的。在7 个月的时候给孩子断了母乳,之后他的大便就明显干燥了。
崔大夫:从你主观上来说,选奶粉比较相信医生、相信广告还是相信朋友的?
牛黎红:我更相信我的同事或者朋友的推荐,因为他们都有孩子,而且他们的孩子喝过之后才推荐给我的。
崔大夫:这期间你给孩子补过什么了吗?
牛黎红:我从来没有给他补过钙,孩子会不会缺钙?因为孩子是早产,我怕他的免疫力不太好,一直给他吃牛初乳,因为听说吃牛初乳能提高免疫力。不知道还需要再补些什么?
问诊3:要不要经常换奶粉?
郑岚:我们家孩子明天就满11 个月了。第一个月我的奶水不够,给他加了一段日本本土生产的一种奶粉,后来都是母乳喂养。我上班后,给他选的是荷兰本土生产的奶粉,这两种奶粉他吃得都很好,大便也正常。现在我要给他换二段的奶粉,想知道应该在什么状态下换?时间有没有严格的要求?另外,我的孩子长得比较快,喝荷兰本土的奶粉还需要补钙吗?
崔大夫:你觉得孩子长得快,是钙够了还是更缺钙?
郑岚:我认为他钙不够,所以我每天都给他补钙和鱼肝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种奶粉吃久了,要不要换个品种,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为了让孩子的营养均衡,是不是隔一段时间换一个牌子比较好?
释疑
崔大夫:现在我反过来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认为配方奶和鲜牛奶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张翠:配方奶的营养成分比鲜奶高,而且更容易吸收。
崔大夫:那配方奶和母乳的最大区别又是什么?
郑岚:好像母乳的营养成分没有配方奶全面,但母乳当中有一些成分是配方奶根本没有办法添加的。而且,母乳更适合于人,牛奶更适合于牛。
崔大夫:配方奶是分阶段的,这大家都知道,但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分成不同阶段?
牛黎红:营养的比例有不同吧。
崔大夫:你们认为到了第二阶段的孩子能不能继续喝第一阶段的奶?
郑岚:我担心继续喝的话,孩子的营养不够,或者某一方面营养素会缺乏,比如缺钙、缺锌。因为1 岁多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营养肯定不一样。
张翠:我的想法正相反,我觉得到了第二阶段,孩子已经吃辅食了,不是光喝配方奶,所以营养不是全从奶里来的。
定义配方奶
既然我们今天是以配方奶为主题,那我们先要知道配方奶的定义。配方奶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儿配方粉,第二阶段是较大婴儿配方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定义。
婴儿配方粉的定义是:能够满足4 ~ 6 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素的特殊配方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概念是:在膳食多样化的基础上,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粉。
通过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婴儿配方粉的营养要比较大婴儿配方粉的营养丰富,只要吃够一定量的婴儿配方粉,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加了。而吃较大婴儿配方粉的同时,是需要添加辅食的。
那么,究竟宝宝每天吃多少婴儿配方粉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呢?世界卫生组织有规定,只要孩子每天能达到500 毫升的奶量,就能获得他生理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喝配方奶,还要不要补充微量元素?
你们都很关心补钙的问题。从婴儿配方粉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每天喝的配方粉在500 毫升以上,就不用补充任何东西。
不管是钙还是其他微量元素,某一样补多了,都会造成对其他相应营养素吸收的影响,比如经常提及的钙、锌、铁、镁、铜等微量元素,都是二价阳离子,在胃肠道吸收途径基本相似。如果其中一种补充过多,就会造成其他微量元素吸收减少。以前没有配方奶时,孩子补充一些钙是可以的,但选择了配方奶,就不用再补充其他东西了。有的孩子缺锌、缺铁,就是因为钙补多了造成的。
有的妈妈会有疑问:每天500 毫升就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那如果孩子吃了1000 毫升,会不会太多了?实际上,判断孩子每天吃多少合适,不光要看他吃下去多少,还要看他吸收得怎样,这通过排便量可以做出大致判断。如果孩子每天吃1000 毫升的奶,而且大便的次数和量都比较多,那么,他和每天吃500 毫升奶但大便量少的孩子吸收率很可能是一样的。如果孩子吃得多却排便少,就会有肥胖的趋势。
奶粉一定要换段吗?
说到奶粉的分段,可能大家心里都有些疑问:从两个阶段的奶粉定义来看,2 段的奶粉要比1 段的营养少了。为什么大孩子需要的营养多了,奶粉里的营养却少了?那还不如一直给孩子喝1 段的奶粉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之所以要设两个阶段的奶粉,是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来决定的。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素的需求总体来说是增加的,但是孩子的奶量也在增加,而且6 个月以后,孩子开始吃辅食了,食物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所以2 段奶粉的营养素相对要偏少,如果还像一阶段那么多的话,孩子就会摄入过多的营养素,导致生长过快或肥胖。
但是,并非要求孩子一开始添加辅食就一定要马上换成2 段的奶粉,因为一下子转换奶粉,孩子有可能不适应。通常的转奶时间是在孩子6 ~ 12 个月,也就是说,可以用6 个月的时间逐渐过渡到2 段奶粉。
奶粉要不要经常换品牌?
刚才那位妈妈问我,要不要经常换奶粉品牌,只吃一种奶粉孩子摄入的营养会不会不全面。其实没有必要。你们在选择配方奶粉的时候,有很大的随机性:听朋友说的,听医生说的,或者看广告介绍的。不管当初是怎么选的,只要孩子主观上愿意喝,客观上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很好,就不要一次次地让孩子试吃不同的奶粉,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的孩子吃得好的奶粉,未必对自己的孩子就好。而且,不管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有一个国际标准。只要符合标准,就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至于那些不同的成分,只是微乎其微的部分,并不是能主导奶粉的主体。
孩子添加辅食后,配方粉就不再是孩子营养的唯一来源了。这时要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而且膳食结构越杂越好,而不要再去计较哪种奶粉更好。如果孩子的膳食结构不合理,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配方奶也补不回来,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冲调奶粉有什么讲究?
怎么冲调奶粉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品牌,对于冲调的水温也有不同的要求,这是根据奶粉里的营养结构、营养成分的结构不同来定的,和产地没有关系。所以,冲调时只要按照包装盒上推荐的冲调方法做就可以了。
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管要求冲调的水温是多少,一定要让水达到这个温度后再放入奶粉,因为有的品牌在奶粉里添加了益生菌等对温度敏感的活性物质,水温太高会把这些物质杀死。
他吃饱了吗?
母乳喂养期间,孩子到底吃了多少,确实没法估计。而给孩子转成配方奶后,妈妈们都不太清楚给他喝多少合适?冲多了怕浪费,冲少了怕他不够吃。给孩子冲配方奶时,刚开始要多冲一点,看他实际吃下去多少,通过两三次观察,就能知道他实际吃的量,把这个量作为以后冲调配方奶的标准就可以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孩子把奶瓶里的奶都喝完了,不是说你冲调的量刚好,而是意味着孩子可能没吃够。每次都剩一两口才是比较合适的量。
冲调好的奶能放多久?
配方粉冲调好后能放多久不变质,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因为室温有不同,即使放在冷藏室里,开关冰箱的频率不同,冷藏室里的温度也不同,所以,配完以后尽快吃完比较好。如果需要放置一段时间,那么可以用以下的一个研究结果来做个大概判断:在25℃室温的条件下,配方奶可以放置4 ~ 6 个小时,而在4℃的冷藏室内可以放置24个小时。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断,比如室温超过25℃时,放置的时间就要缩短。总之,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想成为《崔大夫诊室》现场嘉宾吗?
想向崔大夫面对面咨询吗?到“崔大夫诊室”来吧!我们每期都将选出三个家庭代表,和崔大夫一起座谈。帮你解答疑惑,让你的孩子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报名方式(只限北京市):邮件发送qinjing@bphg.省略,请务必写上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电话:010-58572597
来不了,但也想提问?请发邮件至qinjing@bphg.省略,我们会将来信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在《崔大夫诊室》栏目中请崔大夫做现场解答。
【关键词】补钙;科学;实用性
钙是人体必须的宏量元素,人体中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钙除了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外,对于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以及血液的正常凝固,心跳节律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体必须保持体内钙离子的平衡,并确保补充每日所必须的钙,钙摄入量对于维持人体的主要功能与健康极为重要。随着人们对钙与健康关系的逐步了解,补钙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众多药厂也推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补钙之剂。出于商机的动机,某些带有误导性质的不实广告,搅乱了人们的视线,造成人们对钙剂使用的重要误区。跟着广告补钙其结果并不一定是科学合理的。
人体的甲状旁腺,降钙素和维生素D维持着体内钙的平衡和稳定,只要饮食得当营养均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钙。虽说我国人们的饮食不很合理,缺钙人群较多,但当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人人缺钙,个个需补钙的论调,很明显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如长期大量摄入钙剂(包括维生素D)可出现食欲不振,烦躁,精神不振,消化功能紊乱,严重病例可见精神抑郁,运动失调,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钙化,可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补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合理的补钙。
1影响人体钙吸收的因素
1.1年龄因素年龄对钙的吸收影响很大钙的吸收率与年龄成反比,年龄每增加一岁钙的吸收率减少5%-10%,通常各年龄段的钙吸收率是:婴幼儿50%,儿童期40%,青春发育期35%,成年后20%,老年人15%。
1.2人体对钙的需求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各种代谢都维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当血液的钙含量低,而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钙时,甲状旁腺就产生甲状旁腺激素,很快的将骨骼中的钙转移至血液中,以保持血液中钙的水平,其结果是骨钙流失。因此,体内对钙的需求程度是对人体钙吸收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体内需求程度大,吸收率就高,反之则低。
1.3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与否维生素D具有强力的促钙吸收的作用,其作用不仅局限于肠道,还可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的重要吸收,减少尿钙的排出,促进钙磷矿化,使其沉积在骨醅中。因此,对于补钙的儿童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是很重要的,当然,也应避免补充过度而造成中毒。可创造条件让儿童多在太阳下活动。在充分日光照射下,让体内合成维生素D3,以提高钙的吸收率。据报道,人体在充分日光照射下,每日合成的维生素D3,约达到200-400国际单位(I-u)、基本可满足生理需要。
需引起重视的是维生素D在血浆中的存留时间相当长,大剂量使用后能使人体几年内血浆维生素D都维持在高水平上。因此,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D,可引起维生素D中毒。而且不同的人维生素D中毒的剂量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很大,一般小儿每日服2-5万lU连续几周或几个月即可发生中毒,也有敏感小儿不到此剂量就可出现中毒。
2钙剂的分类
目前应用钙剂品种虽多,剂型各异,但主要可分三类:
第一钙剂:以动物和鱼类磷骨、珍珠壳、贝壳或碳酸钙后为原则,加工以后以无机盐形式存在。这类钙剂化学结构不一,多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等。这类钙剂的优点是取料广泛,吸收率高,价格低廉。产品有活性钙、活力钙、长效钙、强力钙等。
第二类钙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马来酸钙、枸橡酸钙等,其化学形式为有机酸钙。这类钙剂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但含钙量低,对长期或需补钙较大的患者易造成困难。
第三类钙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其特点是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
3选用补钙剂的原则
3.1无论哪种钙剂进入人体都必须离解为钙离子(离解成离子的钙称为活性钙)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在选择补钙剂时,首先应考虑其离解度(溶解度)。有机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果酸钙)的溶解度较高。对胃肠的刺激性较小,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溶解度较低,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大。
3.2各种钙剂中的钙由于与不同的酸根结合成化合物,其含钙量也各不相同,高的可达40%。低的仅含1%-2%,相差十分悬殊。因此,在选择补钙剂时,应充分了解该钙剂的含钙量。通常人们所说的每日补钙多少毫克,是指钙剂中的钙元素的量,并非是钙剂的重量。一般有机钙的含钙量较低,无机钙的含钙量较高。常用钙剂中的含钙量为碳酸钙的40%;葡萄糖酸钙8.9%;氧化钙10%。
3.3钙剂的生物利用度量是选择钙剂的又一个重要指标。虽说影响人体钙吸收的因素很多,但受本身的结构及制剂工艺因素影响的钙剂的生物利用度对钙剂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本文前面提到的第三类钙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剂,就属微生物利用度较高的钙剂。
3.4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补钙剂,并非是价格越高越好。每一种补钙剂都有其最适用的人群与并不适用的人群。例如胃酸不缺乏者应采用无机钙类,胃酸缺乏者就应采用并不需要胃酸参与作用的有机酸钙类或者第三类钙剂。老年人由于吸收率低,应使用相对生物利用度高易吸收的有机钙或第三类钙剂,对身体缺钙较严重者就应该选择含钙量较高的碳酸钙,醋酸钙或吸收率较高的柠檬酸钙。
4需补钙的重点人群
除了因疾病引起的低钙病人以外,儿童、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是最需要补钙的重点人群。
4.1儿童小儿出生之后,为保证骨骼和牙齿能很好地发育成长并长得结实坚固,需不断补充钙。幼儿期,骨骼中的钙大约每1-2年全部更新一次,也就是说,每天都要更新一部分,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更新度慢,大约每年只更新骨骼总钙量的2%-4%。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及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儿童的补钙问题。
4.2当年龄40岁以后,骨骼中的钙不断丢失,含量逐渐下降,大约每年丢失占骨骼中钙量的0.7%左右,随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也逐渐下降,因此老年人体内的钙缺失较严重。
4.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需钙较多,据统计一般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总钙平均水平较正常值低5%-10%。此外,补钙无论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还是婴幼儿都很重要。
4.4在地下或煤矿等经常远离阳光工作人群。妇女月经期,特别是各种原因导致子宫过量出血的女性等都应该额外加量补钙。
5补钙时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5.1人们在实施补钙前,应在医师及执业药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定自己是否缺钙(可以做一些诸如血液电解质、X线摄片等检查),每日需补多少钙,如何补及补钙剂的选择。万万不可盲目的跟着广告补钙。
5.2不论何种钙片,服用时最好嚼服,所选择的钙片以不用加服维生素D就能顺利吸收的产品为佳。服用钙剂的时间应与对钙吸收有影响的菜、咖啡间隔半小时以上,也应与早、中、晚餐有所间隔,一般应间隔1-2h,不然会影响钙的吸收。
5.3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此时骨骼的钙吸纳力度最大。因此,睡前服钙或喝牛奶,加1-2片苏打饼干,是全球公认的补钙“经典”(结石患者或有结石倾向的不宜)。
5.4不能长期服用活性钙,活性钙是牡蛎壳等水生贝壳经过高温低烧而提炼的一种钙混合物,多以氢氧化钙为主,重金属的指标很高。腐蚀性较强,当服用较大剂量时常引起恶心、呕吐和胃痛等不良反应。
5.5食用盐不要超量,因为钠离子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对钙的吸收减少。尽量不使用含磷的钙剂,体内磷浓度增加则也增加钙的排出量(我国因为食物与水的问题,国人的磷摄入量已过高)。
5.6婴幼儿不宜选用新鲜牛奶喂养,牛乳中钙磷比例不恰当,影响钙的吸收,牛乳喂养的婴儿易患佝偻病。冲好奶粉后再加钙粉,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钙会结成凝块,使得其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吸收均受影响。奶粉中的含钙量已不低,如再加钙,可使钙磷比例不够理想,不利于钙的吸收。正确的用法应是在两次喂奶之间,用少量开水冲服,既补充了钙,又补充了水。
随着医学进展,现已认识到钙失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认识到钙是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药理所在。近几十年国内外尤其在我国缺钙已成了当今谈论的热门话题,随着钙制剂的增多及应用的广泛,当前如何正确地选用钙剂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也成为妇、儿科等临床医生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将选用钙制剂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1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尽管钙剂的毒副作用小,比较安全,但应用不当也可致高钙血症、异位钙化[1],严重的还可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甚至死亡[2]。因此在应用时也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禁用:高钙血症、维生素D中毒、正在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或使用后1周内、骨髓瘤、部分其他恶性肿瘤尤为溶骨性转移等均禁用钙剂;慎用:慢性肾衰有酸中毒趋势、高钙尿症、有肾结石病史、室颤等心律失常的患者则应慎用钙剂[3]。
选择理想的钙制剂与给药途径
理想的钙剂应从化学活性(取决于钙含量高、溶解度及离子化程度好、pH值呈弱酸性、钙化合物的粒度微细等)强、生物活性大(通常有机钙制剂大于无机钙制剂,而氨基酸螯合钙等分子型有机钙又优于葡萄糖酸钙等离子型有机钙)[4,5]、毒副作用少、价廉易得等多方面综合权衡进行选择[6,7]。通常在低钙性搐搦症、镁等急性中毒及病程较急的过敏性疾病时,可采用注射方式给药;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一些慢性病则宜采用口服给药[3]。
3合理计算钙剂的用量,钙用量不足及过量均非理想选择
通常计算钙的剂量时须注意:应以钙剂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计算,如0.5g的葡萄糖酸钙片只含元素钙45mg;每日投服钙量须依据病情轻重及每日饮食中钙的摄入量进行匡算,长期用钙者以补足或略超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宜;尽管钙是毒性小的元素,但钙的摄入量不宜超过我国新近规定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2000mg/d,建议每日投用的钙剂以不超出UL的1/3~1/2为宜,投钙量超出UL的2/3时,应监测血钙、尿钙浓度,血钙>2.9mmol/L,应停钙[6、8]。
4疗程应合适
钙剂投用时间的长短须依据不同疾病而定,过长或过短均非治疗所宜:急性病症治愈后即可停药;营养性佝偻病、软骨症在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后再维持1个月;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缺钙性骨质疏松应长期补钙。但须注意:(1)用维持量;(2)矫正防患致病病因,如佝偻病须同时补维生素D等;(3)长期用钙者须间断给药,即服钙剂8周后,停4周,再重复[9],这是因为:①长期应用可使肠钙净吸收率代偿性降低;②增加铝的净吸收率;③有干扰其他必需微量元素的吸收之虞。
5合理安排具体的服药时间
一日补钙量分3~4次服,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有观察研究,将一日钙量分成2次服和4次分服比一次服用的吸收率分别提高30%及60%;一日钙量分服的次数中最末一次应放在睡前服,这是因为人体血钙有昼夜波动特点(白天高、晚上低),而且午夜到清晨最低。血钙低时可引起代偿性调节,从而造成骨骼的分解和吸收加快。
空腹还是进餐时服钙?目前尚存在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如选用的钙剂对胃肠刺激小、无胃肠不适则以空腹服为好,这是因为中国是以素食为主的国家,米面及蔬菜中含有诸如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等许多妨碍钙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钙剂以饭后1~1.5h服用为宜[6]。
6注意不良反应,明了钙制剂及其添加剂的利弊,扬长避短
钙的影响:通常钙制剂的不良反应小,只是偶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和便秘,但选用不当也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注射者可致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反应。钙化合物或螯合基团的影响:葡萄糖酸钙在体内可分解出葡萄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乳酸钙可析出乳酸,年老体衰者不宜长服;碳酸钙可中和胃酸,对胃酸缺乏等患者不利;醋酸钙口感酸味,可使一些病人不易接受,且其酸碱度对胃酸过多及消化性溃疡者不利;氯化钙中的氯既可促使胃酸(HCl)分泌增多,也不适合于高氯血症的患者;枸橼酸钙中的枸橼酸有利于草酸钙等结石的溶解,对于有结石而又需补钙患者是良好补钙源;氨基酸螯合钙吸收后可在体内析出氨基酸和钙,氨基酸具补充营养等功效[6]。钙制剂中的添加剂和夹杂物的毒副作用:部分钙剂中添加矫味的砂糖过多,可影响患儿的食欲,尚可因热量过剩而至肥胖;部分钙剂中添加的人造色素、糖精等也对小儿健康不利,尤其是婴儿应禁止使用。钙剂中夹杂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生物或矿物源钙剂,常污染或混杂铅、汞等有害元素,尽管其在一些钙剂中含量甚少,但钙剂多为累月或常年服用,可致蓄积中毒[10]。
7避免影响钙吸收利用的药物及饮食因素,在平衡膳食时调配有益于钙吸收的食物
7.1药物的影响阻碍钙吸收利用的药物如异烟肼、四环素类抗生药物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影响吸收;此外糖皮质激素、抗癫痫及抗惊厥类药物、利尿酸及速尿等部分利尿剂、抗酸剂、异烟肼、镁和铁等营养元素过多以及抗凝剂、金属螯合剂等均可妨碍钙吸收利用[9]。促进吸收利用的药物有维生素D、C及A、酪蛋白磷酸肽、雌性或雄性激素等。
7.2饮食的影响阻碍钙吸收利用的食物成分有咖啡、皂角素、葫芦素、酒、食碱和含植酸、草酸、磷酸盐、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大量的脂肪及蛋白质成分的食物等[9]。促进吸收利用的食物成分有乳糖、食醋及枸橼酸、苹果酸、部分氨基酸、抗坏血酸、维生素D及A等食物成分,以及氟、锶、钒、硅等营养元素也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6]。
7.3合理选配及烹饪膳食膳食选择乳类及制品(尤其是酸乳,因其不仅钙含量高,而且酸还有利于钙吸收)、豆类及制品、鱼虾等富钙食物或选用钙强化食品,这样不仅可弥补投用钙剂量的不足,而且通过膳食补给的钙还可充分发挥食补优于药补的优势。合理配备,如糖醋排骨中的醋有利于排骨中钙的溶出和吸收,鲶鱼烧豆腐,鲶鱼中富含蛋白质,豆腐中富含钙,蛋白质和钙均为骨骼生长及钙化的不可缺的营养素,因而二者配合可达到互补的目的。
在食物烹饪过程中可采取特殊烹饪方法消除不利于钙吸收的食物因素。如菠菜、牛皮菜等在烹饪前可先放在沸水中浸泡十余分钟,可使其中大部分草酸溶解水中弃除;面包等经发酵后制成的小麦类食品,有55%~65%的植酸被发酵分解;南方居民制作豆干等制品采用石膏(硫酸钙)点卤可增加豆制品中的钙含量[11]。
【参考文献】
1邹纪平.对维生素D和钙的再认识:比较争鸣.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478-6479.
2聂鑫.口服钙制剂的评价与合理补钙.安徽医药,2006,10(10):781-782.
3王雄力.骨矿疾病.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3-457.
4WeaverC,MartinB.Absorptionofcalciumfumaratesaltsisequivalenttoothercalciumsaltswhenmeasuredintheratmodel.JAgricFoodChem,2002,50(17):4974.
5HellerH,GreerL.Pharmacokineticandpharmacodynamiccomparisonoftwocalciumsupplementsinpostmenopausalwomen.JClinPgarnacil,2000,40(11):1237.
6林绪芳.钙制剂的选择和应用.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1):95-96.
7曾敏莉.钙制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儿科药学杂志,2004,3(10):16-18.
8于启东.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临沂医专学报,2001,23:203-204.
9王晓芝.钙制剂的合理应用.社区医学杂志,2007,5(3):20-21.
第1联:宝宝佝偻病9问
Q1: 什么是佝偻病?
A1: 通常所说的佝偻病,主要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宝宝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
Q2: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病吗?有什么危害?
A2: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病。 根据对我国26个省、市普查的结果表明,3岁以下婴幼儿该病的发病率高达40%,北方地区更高。
佝偻病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宝宝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已经降低,容易发生肺炎、腹泻、贫血等疾病,所以佝偻病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Q3: 佝偻病的病因是什么?
1.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有两个原因:一是紫外线照射不足;二是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过低。
2.宝宝生长过快,食物中谷类食物比例过高、钙磷比例不恰当,宝宝胃肠及肝肾疾病等也可引发佝偻病。
Q4: 如何诊断佝偻病?
A4: 主要根据宝宝维生素D缺乏史及临床表现来自我诊断,最后请医生确诊。
诊断1:维生素D缺乏史包括:
母亲孕期、产期摄入维生素D(如肝、蛋、鱼肝油)少、日光照射少及有缺钙症状。
冬春季出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的婴儿,未加辅食或加辅食少且结构不合理,日光照射少以及未加服维生素D制剂的婴儿。
诊断2:佝偻病宝宝的临床表现:
多汗、夜惊、夜啼等非特异症状。
骨骼有病变:颅骨软化、方颅、串珠肋、鸡胸、手镯(尺骨、桡骨的腕部一端膨大)、“O”形腿或“X”形腿等症状。
诊断3:家长为宝宝进行自我诊断后,可请医生确诊,查血生化指标(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及拍摄骨X线光片,以明确病期及程度。
Q5: 佝偻病会不会遗传?
A5: 佝偻病不会遗传,但母亲怀孕期间接触的阳光少,又没有适时补充维生素D,或者母亲患骨软化症,均可导致胎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出生后即出现佝偻病,称为胎儿性佝偻病或先天性佝偻病。
Q6: 佝偻病还有其他类型吗?
A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为常见,占各种佝偻病的95%以上。需要与本病鉴别的还有肾性佝偻病(因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慢性肾炎所致肾衰)、肾小管酸中毒性佝偻病、药物性佝偻病(如抗癫痫药)等。
Q7: 佝偻病能够预防吗?
A7: 佝偻病能够预防,而且预防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加强科普宣传,落实到妇幼保健、社区医疗工作中去;
推广法定维生素D强化食品;
合理喂养,坚持母乳喂养至8个月,按时添加辅食;
加强小儿户外活动,托幼园所的婴幼儿加强三浴锻炼:即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预防和早期治疗婴幼儿的常见病和相关疾病。药物预防主要是指遵从医嘱,补充维生素D。
Q8: 单纯补钙能治好佝偻病吗?
A8: 单纯补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疗佝偻病要治本才行。不补充鱼肝油的话,钙片就不能吸收,因此,治疗佝偻病,补充鱼肝油即维生素D是关键。维生素D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常规疗法或突击疗法,还可采用人工紫外线照射法。
3岁以后佝偻病骨畸形的宝宝多为后遗症,不宜再服用维生素D制剂,应考虑体育疗法,如跑、跳等基本动作的训练,还可按摩其腿部的相应肌肉群,对“O”形腿宝宝应按摩其腿部外侧肌肉群。游泳锻炼也有助于矫形。
重度后遗症的宝宝,可考虑通过外科手术矫形。
Q9: 过多补充维生素有害吗?
A9: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并非越多越好,过量不但无益还会引起中毒。若家长对宝宝佝偻病的病情估计过于严重或长期、大量使用注射制剂,如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3(胆骨化醇)等,会影响宝宝健康,甚至中毒。因此,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咨询、复查,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第2联:宝宝先佝病9问
相关新闻及评论:
据统计,先天性佝偻病在近二十年的病史记载中为零,它在绝迹二十年后又在上海重现8例。这8个婴儿中,5例男性、3例女性,这些宝宝普遍存在夜间睡眠不踏实、容易受惊、多汗等症状,动作发育较慢,平均发病时间为出生后1个月22天。手腕部位的摄片显示:宝宝骨骼有明显的先天性佝偻病病变。
据分析,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办公、居住、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准妈妈怕晒太阳、户外活动极少。她们中有的妊娠反应强烈,食欲低下,却不注意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儿保所对这8例宝宝采取了肌肉注射维生素D和每天服用钙剂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这8例宝宝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都恢复正常,没有一例有骨骼畸形。
专家分析,先天性佝偻病主要由于母亲在孕期接受日光少、补充维生素D和钙意识差而引起。上海的8个病例中,宝宝母亲均为办公室白领,其中7名宝宝的母亲每天均不离电脑,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电磁波对宝宝的先天性佝偻病有无影响,但白领日光照射少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Q1:什么是先天性佝偻病?
A1:人们总以为佝偻病只发于婴儿时期,但当小宝宝还在娘胎时,就有可能发生佝偻病,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又称为胎儿期佝偻病,即宝宝的佝偻病在妊娠期间就已经发生。
Q2: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A2:颅骨软、骨缝宽、囟门大甚至前囟与后囟通联等,这些就是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Q3:为什么先天性佝偻病有增多的趋势?
A3:由于准妈妈户外活动极少,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同时又没有补充维生素D和钙的意识,导致宝宝患有先天性佝偻病的几率就增大了。
有关资料表明,办公室白领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超过80%。居家和办公室条件日益优化,温暖舒适的空调房间剥夺了人们享受日光的机会。儿科专家担心:这样的环境会不会造成更多先天性佝偻病儿的出现?
专家提醒准妈妈们,孕期每天必须保证接受两小时的直接日光照射,哪怕只是坐在能够接受日光的窗边。
Q4:先天性佝偻病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1:先天性佝偻病儿多发生于多产妇、频产妇,她们在妊娠期间常诉有腰酸、腿痛、手脚发麻甚至抽筋等低血钙症状。严重者宝宝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囟门特别大,因为两顶骨未合拢而前囟门的后角与后囟门通连。
病因2:与妊娠期妇女未适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关。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怀孕的第8~10周,长骨的骨干就开始骨化,这种骨化的进行有赖于母体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摄取,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高。如果此时孕妈咪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量不足,就可能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
病因3:准妈妈在妊娠期间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孕妇更为明显),胎儿也易患先天性佝偻病。
Q5:如何诊断先天性佝偻病宝宝?
诊断1:宝宝出生后一周之内,X线长骨照片可见到典型的佝偻性病变,如脱钙,先期钙化带(又称预备钙化带)模糊不清甚至消失,也可出现骨膜反应。
诊断2:患有此症的宝宝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佝偻病的症状,如生后2~3个月内前囟门特大,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常出现眠中惊跳(四肢局部肌肉收缩),严重的病儿甚至可发生低钙抽搐。
诊断3:在新生儿时期即可见典型的临床、X线及血生化(血液)变化:患者前囟特别大,并与后囟相通;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X线长骨上除干骺端病变之外,往往可见骨膜增厚。
Q6:先天性佝偻病是不是遗传病?
A6:佝偻病不会遗传,先天性佝偻病也不是遗传病。但母亲孕期见阳光少,又未补充维生素D,或者母亲患骨软化症,均可导致胎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出生后即出现佝偻病,称为胎儿性佝偻病或先天性佝偻病。
Q7:如何预测先天性佝偻病?
A7:如果准妈妈患骨质软化病,而血清钙与血清磷的积数少于20,则可预测胎儿可能患有佝偻病,应及早给予治疗和干预。
Q8:怎样从怀孕开始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A8:先天性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一般来说,从妊娠第28周起每天服维生素D,如鱼肝油及其制剂和钙粉,直至小宝宝娩出,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宝宝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小儿患佝偻病,母亲在怀孕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
1.整个怀孕期间都要注意卫生,定期检查。
2.增加营养,吃一些含有维生素D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
3.常到室外活动,晒太阳,适当参加劳动,但要注意休息。
4.怀孕后半期和哺乳期妇女,应口服维生素D2,每天1.5万单位,或每月注射1~2次维生素D2,每次40~80万单位,也可以注射维生素D3,30~60万单位。同时,加服维生素A、B、C比单纯服用骨化醇效果更好。
5.有条件的可进行紫外线照射,特别是秋冬季怀孕时,在最后两个月应照射1~2个疗程。
6.凡有低血钙、经常抽筋的准妈妈,应及时治疗。
Q9:如何治疗先天性佝偻病?
A9:治疗应在出生后数日,即须予以浓缩的维生素D制剂,每日5000单位以上。普通治疗可用口授法,紧急处理可由肌肉注射。
【摘要】:锌是人体生长发育极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儿童锌缺乏的发生率都很高。只有全面了解了锌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才能有针对;比地来取各种效措施适当补锌,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对锌的流行状况、锌与生长发育、人体免疫等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锌缺乏;流行状况;疾病;预防
锌是对人体生长发育极重要的微量元素,有重要的生理和营养作用,特别是对儿童免疫功能、创伤愈合、智能发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川。锌还与近百种酶的活性有关,其中很多是金属酶,缺锌会使这些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影响机体许多系统的正常功能。儿童血锌正常值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分别为:
1岁59-100 umol/L,
l-3岁64-120 umol/L,
>3岁76.5-170 umol/L
监测儿童血锌水平,已成为了解儿童健康状况、保障儿童健康发育成长的重要途径。
1 锌缺乏症的流行状况
在发展中国家,锌缺乏症是导致疾病负担加重和高死亡率的十大因素之一。陈敏、郭艳萍、袁平、翟静、梁琼等报道平顶山市、吉安市、福州市、长春地区、新邵县等儿童缺锌率分别为73.5%、63.8%、51.2%、47.3%、25.09%以上,这些城市的儿童血锌水平调查结果证实,我国城乡儿童锌缺乏比较普遍,而0-3岁婴幼儿缺锌率最高,与左华凯等报道一致。这可能与婴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锌的需要量高,以及母亲自身缺锌有关。而刘兆秋,黄涛仁等报道儿童锌营养不良以1-6岁发生率最高,达60%。这与1-6岁儿童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从奶制品过渡到幼儿饮食需要孩子的适应和学习,易造成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同时,黄涛等报道女童锌营养不良大于男童,甚至中等收人家庭的儿童大部分锌摄人量低于推荐值。各地区儿童缺锌报道的程度相差甚远,与地域、年龄、文化、教育等有关。虽然城市生活水平比农村高,城市儿童摄人的动物肉多,锌摄人多,但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大量的铅集中在lm以下,正是儿童的活动范围,使儿童容易发生铅超标,血锌的水平与铅呈负相关性。
同时,大部分人知道补钙的重要性,给予儿童大量的补钙,机体钙的水平会影响锌的吸收。儿童阶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新陈代谢旺盛,体弱多病,活泼好动,对锌的需求量大、消耗多、丢失多。因此,研究O-6岁儿童血锌的水平非常重要,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2锌缺乏症与疾病的关系
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代谢过程尤其DNA和RNA聚合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参与细胞的分化和增值以及许多代谢。其中很多是金属酶,缺锌会使这些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影响机体许多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竣酶均属含锌金属酶,锌的缺乏使其活性下降,使脑内谷氨酸浓度降低而R-氨基丁酸浓度升高。谷氨酸是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有促进学习、记忆的功能。R-氨基丁酸是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目前认为,它与婴幼儿的学习、记忆力呈负相关。同时,缺锌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如社交倾向、合作性、快乐程度、注意力、反应能力以及精细动作等。
研究认为由于缺锌而抑制突触后膜的NMDA受体离子通道,从而抑制NMDA受体的ON-CGMP通路是影响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机制。缺锌可以影响舌上皮细胞代谢,出现不同程度的舌萎缩,唾液中味觉素是一种含锌的多肤,对维持正常的味觉和嗅觉很重要。儿童锌缺乏早期表现为味觉减退、食欲差或厌食,少数儿童有异食癖。长期不纠正会导致生长速度减慢、身材矮小、消瘦,严重时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疾病。黄旭萌、杨慧明等认为缺锌使儿童更容易感染,如儿童易患腹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王慧春报道游走性舌炎患儿中锌营养不良达46.2%。李立军认为锌缺乏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改变对艾滋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锌是脑内含量丰富的阳离子,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人们已经认识到锌缺乏与多动症、抽动障碍、小儿情绪障碍、小儿厌食症、婴幼儿的智力发育等有关。
3 锌缺乏症的预防
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锌缺乏在全球范围的儿童中存在。许多研究证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锌缺乏症的发生。黄美兴报道母乳喂养有助于维持婴儿较高的血锌浓度,人初乳含锌较高,且锌吸收率也较高,是有效预防婴儿锌缺乏的措施。与红报道一致,1岁以内婴儿以母乳喂养为主,哺乳期母亲要注意锌的摄人。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应及时合理的淤加辅食,2岁以后的孩子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平衡膳食。
由于我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再加上我自己的孩子正处在幼儿阶段(一岁九个月),于是有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如何选择婴幼儿奶粉的问题。奶粉对人工喂养的婴儿或者是断奶以后的婴幼儿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市售的奶粉种类非常多,再加上之前发生的一些奶粉事件,使得许多父母都在为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孩子的奶粉而煞费苦心。今天撰写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我给孩子选择奶粉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1.按照年龄阶段选购配方奶粉。现在的奶粉基本都按孩子的年龄段分类,一般分为0〜6个月、6个月以上、1岁〜3岁、3岁〜6岁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奶粉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数量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
2.掌握简单的辨别质量的方法。例如:挑选时先挤压奶粉的包装,查看是否漏气,如果漏气、漏粉或袋内根本没气,说明该袋奶粉很可能有质量问题。对于罐装奶粉,可以摇动罐体,如感觉奶粉中有结块物,则表明奶粉已经变质。
3.分析奶粉中的生长因子。最好让奶粉中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乳清蛋白是公认的优质蛋白补充剂,是各种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约为60∶40;但牛奶中酪蛋白含量却占80%以上,不适合婴幼儿食用,有些品牌的奶粉会对这个比例进行调整,让蛋白的比例更接近于母乳,这样更适合宝宝。
4.看奶粉中是否强化了益智因子。α-亚麻酸(ALA)和亚油酸(LA)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经人体代谢可生成DHA和ARA。对于婴幼儿来说,DHA和ARA也是必需的脂肪酸。DHA被誉为“脑黄金”,是影响大脑发育的关键营养素。
5.看奶粉中是否强化了免疫因子。婴幼儿阶段,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营养的吸收效率很差,就更容易受病毒的感染,因此,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刻不容缓。α-乳白蛋白、核苷酸都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对免疫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6.看奶粉中有无牛磺酸和维生素A。现在近视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除了遗传、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养”眼。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从胚胎开始持续到7岁,才进入成年人的视觉状态。而这段时期眼睛也需要充足的营养。维生素A(视黄醇)、牛磺酸都是视力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具有维持视力、促进视网膜发育的功能。
7.看奶粉中有无与孩子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成长因子。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原料,是成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很多家长都有意识地给宝宝补钙,但宝宝还是会缺钙,这是因为钙质的吸收率低。我们不仅要选择能为宝宝提供足够钙质的奶粉,还要看是否科学添加了维生素D和CPP(酪蛋白磷酸肽)。
8.看奶粉中有没有消化因子。有些时候,宝宝的营养供给很充足,但还是会上火、便秘或者发生营养不良,问题很可能出在营养吸收上。选择添加了益生元的配方奶粉,有助于改善宝宝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更好地改善宝宝的体质。
9.宝宝有特殊情况要选择特殊奶粉。例如:有哮喘、腹泻和皮肤问题的孩子,可选择脱敏奶粉;缺铁的孩子,可补充高铁奶粉;而早产儿则应选择易消化的早产儿奶粉。当然,这些具体选择最好是在临床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一旦孩子适应某种品牌的奶粉,最好不要频繁更换,以免造成因孩子食欲下降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未成年人群中所占比例巨大的少年儿童,更是社会最为关注的人群之一,现代社会在带给人类高度文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也在直接侵蚀着孩子们,在健康方面则尤甚。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有各种发展和健康问题的儿童已经占到了儿童总数的20%~40%,而且这些问题的出现率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
国际儿童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孩子们的健康问题,走出误区,以最佳方法去培育培养孩子,让那些稚嫩的小生命变得愈加茁壮。对此,我们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疾病两方面入手,选取典型,让您更明确地了解最佳办法。
生理疾病肥胖
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的发生有遗传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过度进食,运动量减少,这种不良生活方式也导致了儿童肥胖的发生。对儿童肥胖而言,遗传和家庭环境相互作用,遗传因素可能包含影响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行为倾向,家长不仅将基因遗传给孩子,而且在家庭环境上影响着孩子,而这些生活方式的遗传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肥胖家庭的环境和遗传倾向共同作用,形成一定的饮食习惯,进食量和活动方式,作用于对肥胖敏感的儿童而导致儿童肥胖。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
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健康观念,培养孩子正确的均衡饮食观念,尽早对儿童肥胖进行干预。儿童天生喜欢甜味,有些家长用甜食来诱导孩子吃较有营养的食物,但往往使孩子对甜食更加偏好,更不喜欢营养性的食物。用武断,强迫的方法让孩子选择健康食品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有的家长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劝说或者强迫孩子“多吃一口”,这是不妥当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根据能量需求调节进食量的能力,也能根据食物的能量密度决定进食量,但家长的控制可以削弱儿童对进食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调查显示,在婴儿时期就被过度喂养让这些孩子没有饱的感觉。有关专家说,忽视孩子自身的饥饿感和饱足感,过分施以外界的进食鼓励或限制,将极大地减弱孩子用饥饿和饱足的内部信号调节能量摄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减弱或者丧失是导致孩子过度进食而肥胖的原因。家庭喂养方式是儿童肥胖早期干预的重要环节,早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长期保持,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肥胖的发生。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课业负担重,缺乏体育锻炼时间而且睡眠时间每天不足9小时。有研究显示,睡眠少于6小时,肥胖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其原因是睡眠不足影响瘦素等激素分泌;学业压力和其他心理问题会影响食欲,有些孩子往往会以贪吃,暴饮暴食排解压力,最终导致肥胖和营养问题。此外,遗传和家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因素。
由于超重和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儿童肥胖已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目前肥胖的治疗比较困难,最好方法应该是预防。儿童肥胖的治疗要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取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一般避免使用诸如节食、药物,手术等成人减肥措施。另外,要注意单靠饮食调理来进行体重控制和减肥是很难成功的,必须与运动,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补充营养素(钙、VD)
我们国家属于谷类食物为主的民族膳食,奶类摄入比较少,国家第二次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民众的钙摄入量仅占国家钙推荐量的49.6%,钙的摄入不单纯是小孩和婴儿的问题。根据钙的摄入情况,孩子两岁以后,每天喝两百到400毫升奶,就不主张补钙了,不喝奶的孩子建议家长要补钙,要达到中国膳食营养推荐的钙的摄入量。比如500毫升的奶相当于500毫克的钙,如果说摄入不到500毫升的奶,摄入200毫升的奶,剩下的就要从钙里补。
维生素D
一般来讲鱼肝油维生素D在出生两周开始补,补充的量是400国际单位。冬天补,夏天不补,因为夏天活动多一些,一岁左右的孩子缺得不是特别多,冬天每个地区不一样,东北户外活动少,应该多补一些,南方的孩子,晒太阳时间长,夏天时间多,可以稍微少补一些,夏天就不补了,北京在6月份以后,就进入夏天了,晒太阳就比较足了,补维生素D的同时也应该多吃一些钙。
6个月到一岁以内的孩子一天的量要补400毫克,维生素D可能不够,那么就需要补充一些,钙如果喝的奶足够多,就不需要额外添加,如果有了佝偻病了,需要治疗了,就需要多补一些,补需要量的1/3,比如说每天需要600毫克,就再补200毫克左右的量。
儿童传染性疾病
冬天是儿科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多发期。小儿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所谓呼吸道感染有咳嗽、发烧,包括一些从喉部到气管的疾病。肠道感染在秋冬季节跟轮状病毒感染有关系,感染轮状病毒以后,会出现持续性的腹泻。像小婴儿,容易引起脱水或者发热,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冬天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最主要还是衣食住行,尤其是婴幼儿,不要吃得过饱,八分饱即可,用中医的话讲,避免有一次暴饮暴食产生积食,积食以后,抵抗力下降,孩子容易感冒,中医就叫积食引起的症状就叫停食着凉。过饱以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引起感冒,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就下降了。这是因为家里有的地方冷热不均或者总不开窗开门通风,家里温度比较高,孩子穿得比较多,孩子经常出汗,出汗的孩子,家里有开门通风或者有其他的不合适的气温,气温突然降低,出汗的孩子容易着凉,也会出现这些问题。在护理上,有的家长就穿得很少,比如在家里穿单衣服,给孩子穿上夹衣或者棉衣,就没有理解孩子,因为孩子不大会说,表达能力差,你摸他手脚特别潮,说明确实穿多了,这样的孩子越容易感冒,越感冒,家长给孩子穿得越多,越捂着孩子,是恶性循环。这次感冒还没有好,下一次着凉或者病毒感染又出来了,有的孩子体质老反复,总生病,跟家庭护理有关系。
秋季的温度适合轮状病毒繁殖,小婴儿轮状病毒感染比较多见。轮状病毒本身带有感染轮状病毒,可能有呼吸道的症状,可能就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轻微的咳嗽或者发烧,但还是腹泻的症状比较多,这样的孩子就需要临床护理,根据腹泻的性状决定。一般轮状病毒的孩子容易出现脱水,所以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给一些糖盐水,包括给一些稀的米汤,加点盐,糖,防止水分的丢失,这样能减少临床症状的加重。从联合国推荐,我们有口服补液盐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有腹泻的孩子尽量让他喝一些补液盐,因为比例比较合理,减少脱水的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息处,消炎止痛。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
目前,对于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孩子发烧期间,要多休息,多饮开水,吃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和含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患儿的皮肤、手脚要勤洗干净,指甲要剪短。患儿的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洁,不要让孩子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化脓。对已破溃的疱疹可用龙胆紫涂抹。对患儿的玩具、粪便要消毒处理。发烧的患儿可口服退烧药,维生素c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板兰根,大青叶等,亦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瘟解毒丸等。只要护理得当,就是不用药也可以自行痊愈。
心理疾病
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已达21.6%至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包括3部分组成。首先是重度精神病症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其次是精神障碍患者,这包括常见的多动症,儿童抑郁症,儿童孤独症、儿童焦虑症等;第三则是一部分精神疾病高危人群,所谓高危人群是没有达到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开始具有其中的一些症状表现,如果任其发展则会转变为病症。3000万儿童青少年,尽管这个庞大的数字已经让人忧心忡忡,但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此。有专家说,3000万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人数可能扩大到5000万。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为特征,多数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和受损,男孩发病显著高于女孩。孤独症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孤独症与儿童期精神疾病(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以及发育障碍(如智力低下等),不仅症状表现有差异,本质上也有不同。孤独症现已确定为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型。
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
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性格,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为孩子的交友创造条件
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也应允许还把小朋友请进家门。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它们交朋友的艺术,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