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斯诺克丁俊晖

斯诺克丁俊晖

时间:2023-05-29 17:48:34

第1篇

今年是上海大师赛举办的第7个年头,之前还没有哪个中国选手在这个比赛中问鼎,丁俊晖以往在这个比赛中的最好成绩仅为8强。这次比赛。他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带给期待已久的中国球迷一个巨大的惊喜,首轮5比2大胜吉尔伯特,次轮5比4绝杀世界第四墨菲。再5比2力擒世界第一罗伯逊。又6比2轻取今年世锦赛亚军霍金斯……

台球神童众星捧月,16岁成为职业选手

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今年才26岁,但在斯诺克赛场,却早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早在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就夺得了斯诺克亚锦赛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问鼎了世界青年斯诺克锦标赛,成为中国首个台球世界冠军。

一个月后,丁俊晖又在亚运会斯诺克男单决赛中,3比1击败泰国选手素波森拉,获得冠军。随后,他又在埃及举办的世界台球锦标赛中夺得季军,追平了前辈郭华的最佳战绩。是年,中国台球协会向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2003年,在世界职业斯诺克赛场上尚“无人认识”的丁俊晖,又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震惊了世界职业斯诺克球坛。9月,凭借一系列让人信服的战绩,年仅16岁的丁俊晖正式转为了职业选手。

初登职业舞台,2005年中国公开赛一战成名

丁俊晖转职业后,尽管稚气未脱,却被戴维斯、亨得利等前辈一致看好,他们都说他“才气逼人、前途无量”。而丁俊晖也在球桌上以完美的表现,回应各方的期待。2004年2月,他首次参加温布利大师赛闯进16强。次年,他又在这个大赛中打进了4强,温布利大师赛似乎成了小晖的“幸运赛事”,在随后的几年中,他接连在这个赛事中获得佳绩,赢取了不菲的奖金。

2005年4月,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连克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等名将,并在最后的决赛中战胜了“台球皇帝”亨德利,一举夺得冠军,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这还不算完,同年12月,他又在世界职业斯诺克三大赛之一——英国锦标赛中,一路凯歌高奏,并在决赛中击败老球王戴维斯,捧得冠军奖杯。第二年。他在北爱尔兰杯的决赛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奥沙利文夺魁,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个在20岁之前就赢得了3个排名赛冠军的选手。丁俊晖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英伦球员统治斯诺克球场的历史。同时也让这项本不属于中国人的运动,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全国。

泪洒温布利,性格弱点成进步瓶颈

2007年,丁俊晖又强势闯入温布利大奖赛的4强,并在首轮轰下了他的第一个147满分杆,成为电视转播史上最年轻的“147先生”,随后,他又在半决赛中,将王者归来的“台球皇帝”亨得利挑于马下。

然而,丁俊晖的决赛对手是被公认的斯诺克历史上最天才的球员“火箭”奥沙利文!

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当时,大比分落后的他不仅状态全无,更被身后的当地球迷出言羞辱,他在场下坐着坐着,突然就流下了眼泪。尽管那名球迷后来受到了惩罚,但丁俊晖以3比10的大比分溃败也显得实在是太扎眼了。第二天,全国多家媒体都开始讨论丁俊晖的心理问题,这个隐藏多日的定时炸弹终于爆发了。

相对于技术上的天赋,18岁的丁俊晖那时候似乎还没有学会面对压力从容比赛,他总能在领先时,打出好球,却在落后时,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屡屡输给排名远低于自己的选手和过去的“福星”……这让他品尝到了“成长的烦恼”。媒体也开始用“伤仲永”的例子来怀疑他。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丁俊晖偶尔的发挥中看到他的进步。2008年12月17日,丁俊晖虽然在英锦赛决赛中败给了希金斯,但他却在比赛中打出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第2杆满分杆;他已经开始可以用安全球的杀伤力来赢得比赛……

2009年,丁俊晖强势回归,先是在中国公开赛上闯进了决赛,紧接着又在当年的英锦赛上梅开二度,问鼎冠军奖杯。2010年,他单赛季积分排名世界第一,并成功地杀入了年终TOP4。亨得利再次打起边鼓:“他已是最伟大的之一。”

不善言辞却常“语出惊人”,亨得利:与成长经历有关

与赛场上的成熟不相匹配的是,丁俊晖在场下仍显得比较“孩子气”。

2011年后,丁俊晖一边在球桌上连续创造辉煌,一边在场下留下了太多的语录。在温布利大师赛上输球后,他率先炮轰世界:“为什么不在圣诞节安排比赛,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球手。”一个月后,他又因涉嫌消极比赛而被罚款,他再次发起牢骚:“输了,还被罚钱,太坑爹了。”只不过,这次他选择了在网上发声,而没有直接表态。他在海南公开赛输球后,又公开抱怨气候的潮湿:“比赛台和训练台不太一样,很多球都走得太过,球也不好控制。”去年上海大师赛输球后,他又抱怨比赛时间:“不喜欢在晚上比赛,平时晚上也不练球,打到后来越来越困,没意思透了。”最著名的一次“大嘴”事件,当数2012年他在英锦赛首轮输球后,情绪有些失控的他突然对媒体发飙:“我认为球桌不对,球迷也不对,一切都很垃圾。”多次公开抱怨的背后,是他承担的太多压力。亨得利也说:“丁俊晖打球很不轻松。看上去总是压力很大。这应与他从小训练的环境和经历息息相关。”或许,成长轨迹枯燥单一的丁俊晖,很难短时间内洒脱从容。希望未来的他也能像亨得利一样享受斯诺克,放开自己内心的压力。

“75”三杰渐渐隐退,丁俊晖迎来称霸最佳时机

随着奥沙利文不再专注于斯诺克,希金斯、威廉姆斯等人的渐渐老去,曾经“75”三杰一统江湖的局面已荡然无存,斯诺克迎来了没有霸主的“战国时期”,80后新人开始抢班夺权。就球技而论,丁俊晖无疑是未来盟主的重要候选人。

第2篇

"看似忙忙碌碌,其实无所事事"。有网友不解的问我,这段时间在干啥呀?文章不写,空间也不打理,似乎工作也不稳定,老是东跑西走?说实话,我也不想这样,其实温州也没啥特别不好,虽然城市乱一点,总体文化素养不高,可经济地位不低,那里的人普遍收入不错,论消费能力名列全国前茅。就我而言,生活习性不是问题,和上海大差不差,除了吃东西不是太甜外,品种、数量都很相似。语言的确是个障碍,不仅是我,所有外来人都感同身受,温州人的“鸟语”不仅外地人,就是浙江本省的四邻也难以听懂。有人说她们方言来自“日韩”,语调的末尾老是带着“A”音,女人之间对话还算好听,男人们一上口绝对“娘娘”腔。不过你还别说,温州人无论男女,长的也确实像南朝鲜和小日本,女人一般都瓜子脸,小模小样的,漂亮的不多,男人就更明显,淡黝黑的肤色,很难找出几个大个头的,若让他们演电影里的日本鬼子,毋须化妆,套上件黄军服便是。有人说小个子的人特别“鬼精”,这话当然不科学,可现实生活中却是如此,毛泽东算是伟大的了,可也“精”不过老邓,几经“认错”翻手为云,喘过气来最终还是“一手遮天”,比起刘少奇、彭德怀他们,笑到最后的还是这个“小个子”!其实这只是戏言,开个玩笑而已,哪里人都有好坏,个子高低并不说明什么,不过温州自古就是蛮夷之地,史称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就是现今的福建人。蛮夷之人和贫瘠的大山里人都有个特质,就是耐得住寂寞,能扛得住“疾苦”,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所谓“敢为天下先”,完全是“吃苦耐劳”得来的。我在温州呆了不满一年,那里的市场相当发达,可也不知是为啥,就是不喜欢那个地方,比起深圳、沈阳、大连、青岛和其他城市,找不出一点点归属感。说起语言,山东是老家,最为亲切,末了也没选择那里。看来语言这东西也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快乐与否?而快乐的前提在于“用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态”。我在深圳工作过,时间比温州长,那里的粤语也不好懂,可也没觉得别扭,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回味起那段时光,每每想到那里的人和事,心里总是甜甜的。如今,整个世界都经济一体化了,开放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流,很多业务及经济活动早没有国界地域之分,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尊重,用诚挚之心交往,不仅工作上成绩斐然,生活里还结交了朋友。仔细想来,在外十年,由于心里的障碍,和温州人的沟通是最少的,深度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休息在家也没啥事情可做,打打游戏、写写东西。其实内心很不开心,有两件事让我郁闷。其一,本想回上海看儿子,五一是他的生日,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他都17周岁了。可自己的职业总是这样,每逢节日都没法休息,在我们的行业叫做“假日经营”。本来约好了陪同业务人员拜访客户,只能给儿子去了信息,略表做父亲的心意。可整一个上午都没有音讯,只是接到业务员的电话,说改到明天了。早知道不能出去做业务,还不如提前去一次上海。说真的,这些年来,别看我对家庭的概念已“模糊”,可儿子的牵挂始终在我的心头之上。至于生活的“那一半”咋想,这个问题已看的很轻了。不过,也有过思想,说没有纠结也是假的,不过上海那地方肯定是不去了,总考虑随着工作地的着落随缘解决。在我看来,感情的东西不能勉强,但愿能“撞”上个合适的就“凑合”一下,女人的出生地已不再重要,只要不是七老八十,还具备点“功能”,有女人味就行!其二,29号那天,公司里开了业务启动大会,五月的任务额自然不轻,签了责任状,看来“红五月”又得劳累一番。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工作就是这样,拿薪水就得干活,谁叫我选择了这份“苦差事”呢?!就说那天开完会议,搭了一个女老总的私车往家紧赶,心里总想着中央五台的节目——丁俊晖的1/4比赛。我过去特喜欢体育,这跟自己曾做过职业运动员有关(海军篮球队的)。不过,在所有体育节目里,最钟爱的就是斯诺克。斯诺克早年盛行于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英联邦国家以及香港。因为打斯诺克的人很具有天赋,有极高的智商,同时这项运动很有修养性,和高尔夫一样是一项绅士运动。如果说我喜欢斯诺克,不如说我更喜欢丁俊晖。这位亚洲斯诺克选手,曾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别看他性格内向,但好胜心很强,这是我最欣赏和崇拜的地方。那场比赛。丁俊晖不负众望,战胜了塞尔比,让我整整兴奋了一天,可在半决赛中输给了特普姆普,让我从天堂落入“地狱”,失落的我两顿饭都没吃,像似丢了魂似的。这场由一个是已经长大的中国“神童”,与一个是锋芒正盛的英国天才少年之争,绝对是世界斯诺克锦标赛不寻常的“火星撞地球”比赛,几十个个小时的较量,漫长的赛程令观众和我疲惫不堪。然而,比赛最终以特普姆普的获胜而告终,丁俊晖也载着年终世界排名第三、世锦赛四强的历史最好成绩告别了这个赛季。虽然比赛的结果对国人和我来讲充满遗憾,但是两个弱冠青年体现出的超乎年龄的耐力和意志让人回味无穷。精彩场面的背后,体现着选手的心理、智慧乃至胆识的较量,这才是斯诺克比赛真正的魅力所在。其实看体育比赛,最重要的是看一种精神,像斯诺克这样的赛事,更加挑战选手意志力的底线,任何一个意志薄弱的选手,在对手打垮自己之前,心理防线已经崩溃。2007年,丁俊晖在大师赛决赛惨败后当众落泪,在世锦赛首轮出局后描述自己在场上的感觉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这都是他心理崩盘的表现。相较昔日,“神童”长大了,更多地上演了锲而不舍,逆转翻盘的场面,心理上的成熟让他学会了淡定,这一次惜败之后,他也可以一笑,说“没有遗憾”!带着更加成熟的心态和本就高超的技术,丁俊晖虽败犹荣,无愧中国斯诺克第一人之称,而英国的天才少年特鲁姆普也曾经历了六年磨一剑的曲折,才有今天的辉煌。;

;说完这些,我已经不再郁闷,网友们说的对,如果生活工作上有什么不悦,就无精打采,文章也不写了,空间也不打理了,那还叫一个男子汉吗?下面我还是通过网上的信息摘录,留下丁俊晖的台球印记,为自己来日不多的职业生涯壮行!;

2011-05-01

注:丁俊晖:8岁接触台球,13岁就获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第一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1997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2003年8月,在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3年9月,丁俊晖正式转为职业选手。2004年2月,丁俊晖在6:3击败世界排名第16位的乔-佩里、闯入温布利大师赛16强的精彩瞬间,让英国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间认识、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台球少年。2005年丁俊晖在享有声誉的温布利大师赛上打进八强,4月又在国际台联排名赛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首次夺得冠军。2006年丁俊晖的上升势头依然明显,8月的北爱尔兰杯比赛他以9-6击败奥沙利文获得冠军,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位在20岁之前就赢得3个排名赛冠军的选手。在年底的亚运会上,组织者特意为需要卫冕英国锦标赛的丁俊晖调整赛程,结果他也果然不负众望,一人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斯诺克男子单人、双人和团体三枚金牌。进入2007年,丁俊晖又在温布利大师赛创造历史并打出职业生涯第一个满分杆,一举进入决赛,中央电视台特意为此转播了丁俊晖温布利大师赛的最后三场比赛。在半决赛以6-2击败亨德利之后,台球皇帝认为丁俊晖是过去十年来涌现的最具天才的球员:“如果他继续保持这种表现的话,那么丁俊晖将在未来的10-15年都位居世界前四之列。”当然,任何一个人的职业成长都会遇到挫折,丁俊晖也不例外,在决赛中丁俊晖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稚嫩,3-10溃败的同时还在比赛中泪洒赛场。但丁俊晖还是得到了来自火箭的极高评价:“如果他能保持进步并改进一些小细节,那么丁俊晖将能获得很多次世锦赛冠军。网球有费德勒,高尔夫有泰格-伍兹,丁俊晖在台球界也能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就。”丁俊晖的赛季结束于斯诺克世锦赛,他首次打入了这项赛事的正赛,但是很不走运,第一轮他就遇到了儿时偶像奥沙利文,并以2-10惨败。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第一次在赛季结束时进入世界前16,最终排名第9位。07/08赛季丁俊晖度过的很平淡,上海大师赛被多特挡在八强的门外,大奖赛小组赛又首轮出局,北爱尔兰杯赛在16强中又3:5输给了马奎尔。到了07年年底,丁俊晖参加了英国锦标赛,并且以9:3、9:5分别战胜了甘诺和邦德,进入八强,但是八强中还是以7:9惜败给了墨菲。07年丁俊晖一无所获,但是丁俊晖用一个中国职业巡回赛冠军告别了2007年。2008年,第一站温布利大师赛落幕,丁俊晖表现出色,以6:4战胜了世界冠军希金斯,但是16强还是3:6输给了傅家俊,马耳他杯丁俊晖表现超常,小组赛进入四强,四强将战墨菲。丁俊晖在3:0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5:6再次惜败给了墨菲,威尔士公开赛丁俊晖虽然进入16强,但是还是被希金斯挡在了8强门外。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7日凌晨,2008年斯诺克英国锦标赛第2轮再战一场,丁俊晖在和“白巫师”约翰&;#8226;希金斯的比赛中4-9败北,被阻挡在本届英锦赛8强之外。但是他在本场比赛的第3局中打出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第2记满分杆,实现了一大突破。2009年的第一站排名赛上海大师赛,丁俊晖打入八强,给人新赛季的新希望;在随后的皇家钟表大奖赛上,丁俊晖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史蒂文斯、马奎尔、艾伯顿、威廉姆斯等好手,进入决赛,但最终4-9惜败于“墨尔本机器”尼尔-罗伯逊杆下,但其惊艳表现宣告了自己以最佳状态强势回归。2009年斯诺克英锦赛,丁俊晖一路过关斩将,依次击败了邓恩、墨菲、卡特、马奎尔,并在决赛中以10-8战胜世锦赛冠军约翰希金斯,职业生涯中第二次加冕英锦赛桂冠,这同时也是他获得的第4个排名赛冠军,在2009年末单赛季排名世界第一。经历了威尔士公开赛与温布利大师赛调整状态的阵痛后,2010年中国公开赛,状态出色的小晖一路上战胜了塞尔比、艾伯顿、艾伦这三位跻身世界前TOP16的高手,闯入决赛。面对“金左手”威廉姆斯,小晖在上半场5-4领先的大好形势下痛失好局,最终6-10不敌对手,屈居亚军。但在本届比赛中小晖9杆破百的恐怖火力不禁使人叹服,同时本赛季破百数量超过奥沙利文,位居世界第二,临时排名跻身TOP5,单季积分回到世界第一。2009年12月14日,斯诺克英锦赛,丁俊晖10-8胜希金斯封王。2010世界斯诺克无锡精英赛丁俊晖与老对手墨菲相遇,最终以8:9输掉比赛,连续两年屈居亚军。;

第3篇

“替父从军”,

台球“神童”要用“玩”讨生活

1987年愚人节这天,江苏宜兴个体经营户丁文钧和陈习娟的儿子丁俊晖诞生了。丁文钧给儿子起名丁俊晖,是希望他长大后与日同辉,可是儿子从小就非常叛逆,行为总是和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尽管如此,丁文钧并没有对儿子实行高压政策,对他的贪玩好耍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丁文钧的这种管教方式,让母亲陈习娟非常着急:“溺爱儿子,会毁了他的。”丁文钧安慰道:“这不是溺爱,是在自由发展他的兴趣爱好。” 由于生意不忙,比较空闲的丁文钧经常玩台球。一来二去,他竟成了宜兴少有的几名高手之一。丁文钧对台球的嗜好,也渐渐辐射到了儿子身上。起初对游戏着迷的他,迅速把喜好转移到了台球上。每次丁文钧玩台球的时候,他都跟在身后,怎么都赶不走。后来,丁俊晖不仅仅满足过眼瘾了,个儿不高的他竟然把凳子搬到台球桌下,过起了台球瘾。

1995年,丁俊晖8岁了。这年的一天,一个一向对丁文钧台球技艺不服气的台球高手找到了他,坚持要和他来一场“生死战”,说丁文钧如果输了,就要在所有围观者面前认输。对自己非常自信的丁文钧接受了挑战,然而,一番你来我往的大战到了最后,丁文钧渐渐落了下风。大战中,丁俊晖一直跟在父亲身后,不时对他怎样打指指点点,但是丁文钧对儿子的指点不屑一顾。为了让自己从激战中冷静下来,丁文钧借故去上厕所。在他上厕所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围观者说:“你爸爸看来是顶不住了,不如你上吧。呵呵,这样即便输了,也不是你爸爸的过啊。” 不服输的个性,让丁俊晖果断地拿起了台球杆“替父从军”。由于个头矮小,丁俊晖虽然只好站到一个箱子上打,但几乎没有给那位挑战者任何机会。输球后,那位挑战者心服口服地对丁文钧说:“我服气了,为你家有这样一个台球‘神童’。你只要悉心培养,他一定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丁文钧没有想到儿子竟然是位深藏不露的台球高手。自此,父子二人在玩台球上形成了统一战线:只要有机会出战,就瞒着陈习娟出击。一次次出战宜兴的大小台球场,丁俊晖竟然被公认为宜兴的台球第一高手。其实,这些出战,都是丁文钧为培养儿子的球艺,主动去找的。对于父子二人近乎疯狂的举动,陈习娟很难受,因为儿子的学习在出战台球的过程中,越来越荒废了。周围的人也对丁文钧指指戳戳:“自己不思进取不说,还带着儿子一起学坏。”对这些指责,丁文钧也进行过反思,但是他坚信一个人成材的道路千万条,玩台球也不失为一条路子。丁文钧顶住了来自妻子和周围的压力,决定背水一战,让儿子依靠打台球养活自己。为了让儿子能够有更多时间玩台球,丁文钧投入全部家产买了7张台子开了一家台球房。随后,他做出了更加疯狂的举动:让儿子退学,专门玩台球。

为了让儿子的球艺继续上升,丁文钧带着他到南京参加了一次比赛。作为唯一一名未成年的球手,丁俊晖在这次比赛中一举夺魁。 兴高采烈地捧着1000元奖金,丁文钧对妻子说:“谁说玩台球不能成材,我要培养儿子成为世界冠军。”看着疯了般的父子二人,陈习娟很无奈地摇摇头:“谁叫我贪着了这对活宝呢?我也豁出去了。”从此,这家人在周围人异样的目光里同心玩台球了。

南京归来的第二年,丁文钧认为儿子在江苏已经很难找到对手了,决定要找个更加适合他练习的地方。经过四处打听,丁文钧得知东莞有很多台球高手在那里训练,于是丁文钧举家搬迁到了东莞。经过在东莞的打磨,丁俊晖逐渐在国内赛场上崭露头角,获得2002年世界业余选手冠军赛亚军,随后拿到2002年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有机会参加2002年世界斯诺克青年赛。

丁俊晖的进步让丁文钧激动,可是随后又心生忧虑:国内的斯诺克水平一般,想提高水平,唯一的办法似乎就只有到国外训练,而最佳地点只有斯诺克的发源地英国。

英国作为斯诺克的发源地,不仅有着奖金最丰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4大赛事,而且还诞生了一大批引领世界斯诺克的顶尖选手。到英国学习训练,成了丁俊晖父子二人共同的愿望。可是,远赴英伦,每年都要支付数10万元的学习生活费用。支付这笔费用,对于几年来一直挣扎在经济困境里的丁家来说,显得相当困难,但丁文钧豁出去了。

坚守梦想,

面对坎坷不言放弃

2003年,丁俊晖和父亲一起奔赴英国。到了英国,丁俊晖进入了北安普顿一家叫威灵布勒的斯诺克学院练习打球。刚到英国,由于父子二人没有什么英语基础,和人交流就成了一大难题。丁俊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没有朋友的生活让他觉得很是压抑。为了缓解压抑,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台球训练中。 丁俊晖的生活很简单,每天上午10点开始训练,除了休息吃饭外,他要一直训练到下午6点。训练结束后,他就听听音乐,游游泳。丁俊晖有些想家了,想念他在国内的朋友。丁文钧看出了儿子的思家情绪,他明白如果任其发展的话,肯定会影响儿子的训练。因此,他狠心道:“难道你想灰溜溜一事无成地回去吗?你不要忘记自己曾经说过什么!”

克服了无聊中的思家情绪,另外一大困难又呈现在了面前。由于丁俊晖初来乍到,他的名头很少有人知道,因此除了在学院里正常的学习训练外,他很难找到高水平的陪练人员。台球这一运动,无论你的训练学习有多么系统,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对手对其思想产生高压,个人技艺很难突破。 一次,丁俊晖主动邀请一位水平不错的选手对练。对方看了看还满脸稚气的他,不屑一顾地说:“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我可不想浪费时间。”丁俊晖看着那位狂妄的英国选手没有说什么,只在内心告诉自己:“你必须用实力征服别人。”

为了让技艺得到提高,克服没有高水平对手的尴尬,丁俊晖在训练学习的时候非常刻苦。这位来自东方的少年选手所表现出的坚韧,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渐渐地,一些人主动邀请丁俊晖一起较量。丁俊晖的球艺得到了迅速提高,也引起了经纪人凯特沃伦的注意。凯特沃伦是一个很成熟很有经验的职业台球选手经纪人,他坚信这位东方少年一定可以成为世界台球界的领军人物。因此,凯特沃伦对丁俊晖多了关注,给他开小灶,让俱乐部的一批高水平球员与他一起练球。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之中,丁俊晖的球艺开始在斯诺克高手云集的英国崭露头角。

为了培养他,丁文钧一家几乎倾家荡产,生活非常拮据。为了减少开支,丁家父子除了房租和伙食开销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花销。陪同儿子的丁文钧,除了精心地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外,还不时到中餐馆打工,尽可能地多挣些钱。后来,两个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丁文钧便回到了国内,和妻子一起为儿子打工。

“玩”出冠军 ,

天才少年技惊世界

2003年9月,台球技艺突飞猛进的他转成了职业选手,这样他就可以参加英国的职业巡回赛。台球手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参加职业巡回赛,依靠胜绩获得奖金。在英国的职业巡回赛中,他脸上表现的沉着冷静,都让对手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每次胜利后,丁俊晖第一个要告诉的人,就是远在中国的父母,但是他很少打电话,一般都采取发短信,因为这样他觉得节省些――他想用这根球杆为为了他几乎舍弃所有的父母再挣回一个家。

丁俊晖在场上表现出来的非同一般的冷静,让一些人感到很奇怪:究竟是什么铸造了这位少年选手的冷静呢?有人问丁俊晖:“除了台球以外,你还喜欢什么?”“台球。”“和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打台球。”一切都是为了台球,造就了丁俊晖内心的坚毅。

从成为职业选手一年内,丁俊晖表现出的非凡球艺,促使他两度战胜了当时世界台球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世界排名也由最初的128位飙升至了56位。而这时,这位当初连陪练都找不到的少年选手,在威灵布勒台球学院成了抢手货,所有的训练选手都希望能够和丁俊晖一战,世界排名第9的埃伯顿甚至花钱请丁俊晖一起训练。

2004年年底的英国职业公开赛,丁俊晖从资格赛一直杀进了16强。这种战绩在以往的英国公开赛里,是很多老辣的职业选手连想都不敢想的。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关注台球的人都知道,有个来自中国的少年选手纵横在英国职业巡回赛场上。2005年2月,持外卡参赛的丁俊晖在6:3击败世界排名第16位的乔・派瑞后,更是直接杀入了温布利大师赛的8强。

成熟起来的丁俊晖知道,仅仅依靠这些战绩,是无法真正站稳脚跟的,他必须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冠军。

机会在这个天才少年的期盼中来到了!

2005年3月,丁俊晖回到了中国,参加于本月27日在北京海淀举行的中国斯诺克公开赛。28日晚,在中国球手不断失利的被动形势下,丁俊晖不负众望,分别在第三、第六、第七局打出3杆“野枪”,以5比2的较大优势战胜了世界排名第38位的马克・戴维斯,成为继梁文博之后第二个闯进中国斯诺克公开赛正赛的中国球手。

在丁俊晖比赛的时候,他的父亲一直捏了把汗。为了不给儿子增加压力,他悄悄地坐在赛场一角注视着儿子。儿子的每一次成功击打,都让他兴奋地捏紧了拳头。一场比赛下来,丁文钧发现妻子的手被他捏得红红的。4月3日,一路过关斩将的丁俊晖顺利杀进了决赛,和世界排名第二的苏格兰选手亨德利争夺冠军。然而,在万千观众面前,被寄予厚望的丁俊晖却在第一阶段的前5局比赛里连失4局,以1:4落后。几乎所有人认为丁俊晖必败无疑,丁文钧对儿子说:“不要想得太多,只想着进球就行了,一个一个地去拼。”看着父亲信任的目光,丁俊晖给了他曾经的偶像亨德利以有力的回击,最后9局竟然赢了8局。虽然亨德利最后扳回了一局,但是丁俊晖最终还是在第14局以单杆103分结束战斗,获得了一场显赫的胜利。

第4篇

我想,“东方之星”丁俊晖,大家一定听说过吧!他可是我们宜兴人哦!我真为他骄傲。

丁俊辉从8岁就开始练习斯诺克,9岁就在南京奥林球房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同年获得江苏省第4名。在丁俊晖练球和比赛时,他的父亲丁文钧始终都陪伴在身边。因为丁俊晖尚未成年,丁文钧先生就成为记者主要的采访对象。作为丁俊晖的监护人兼教练,他是一个铁杆台球迷,自己在江苏宜兴开了一间球房,丁俊辉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从小就喜欢台球,做父亲的也非常支持。丁俊辉在1998年11岁的时候就打出了118分的好成绩,同年在无锡排名第三、上海让分赛亚军。1998年底丁俊晖来到广州东英球房练球,在这家国内高手云集的俱乐部里,丁俊晖的水平得以突飞猛进。2000年先后获得2次广州业余斯诺克冠军,深圳站赛第三名。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台球挑战赛上,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战胜多名各国高手获得第三,一战成名。丁俊辉目前刚刚转到国华球房练球,正在联系去英国的事宜。

11岁那年,丁俊晖在家乡宜兴已经全无对手。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丁俊晖的父亲一狠心结束了所有生意,以低价变卖了所有房产和家具,举家南迁广东东莞。丁爸爸在东莞开了一家“俊晖台球城”,但经营得并不顺利,一家三口生活拮据。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丁俊晖下定决心一定要提高技术、赢得比赛,帮助家人渡过难关。

丁俊晖为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1997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2002年,世界竞标冠军艾布顿说:“如果丁俊晖今后不是世界第一,我会非常惊讶!与戴维斯、亨得利对抗多次,但从没感觉到像他那样难以对付。丁俊晖是继奥沙利文以来最好的球员,甚至比奥沙利文还出色。他将成为台球圈中的老虎伍兹。”

丁俊晖就是这样一个为祖国争光的人。

第5篇

2009年,杨澜在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杨澜问他,如果当年你没有离开河南,你今天会是什么样?

杨澜心想,他一定会说,如果没有离开家乡,我永远成不了名,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也许现在还在农村种地,是一个满脸沧桑的乡下老农。

可是崔琦的回答,却让杨澜大吃一惊。他说,如果我不出去,我的父母就不会在三年困难时期被饿死。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宁肯陪在父母身边,也不去香港、到美国,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说罢,崔琦竟伏下头,痛苦地抽泣起来。

崔琦的父母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被活活饿死。父母的过早离世,对崔琦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并让他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中。他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在父母身边,父母就不会饿死了,他会想方设法给父母弄点吃的。

崔琦先生没有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沾沾自喜,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那就是当年因为自己远走他乡求学,没有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敬孝,使父母过早地去世了。

2

在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的时候,现任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谈了自己人生最后悔的“事”。他说,自己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是个“乖学生”。

他说,如果现在让我再做一次大学生,我要张扬我的个性,喜欢什么学科,我就使劲把它弄透;不喜欢什么学科,拿个60分算了,我想这样才算有出息。

韩启德说,那时上大学,周围的同学都很规矩,每个人都能背出几厘米厚的《解剖学》课本。但是,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念书”上,“歪门邪道”太少了,所以,我的创新性不够。后来,我才渐渐地发现知识不是背出来的。如今,我早已忘了当时背的《解剖学》,而背得越多,创新思维也就越受限制。

遗憾的是,现在大学有许多教学内容、方法还很落后。大学生不应该变成专业的学习工具,而应该多思考哲学方面的问题,多阅读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爱因斯坦说过,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条训练有素的狗。

韩启德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陈规、发现新事物、创新思维的过程。我们可以张扬个性,保持激情,不怕失败,当一回守纪律的“坏学生”,做出更有创意的事。

3

被英国媒体称为“东方之星”的斯诺克选手丁俊晖,从8岁开始,就在父亲严厉的训练下,进行着近似残酷的与世隔绝的“封闭式训练”。丁俊晖在这种训练下,加上他的悟性,台球技艺进步很快。13岁时,丁俊晖就获得了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2005年,丁俊晖夺得了中国公开赛冠军;2009年12月,斯诺克英锦赛中,丁俊晖以10:8战胜希金斯封王,震惊世界体育界;2011年,丁俊晖成功打入2010/2011赛季最后收关大战――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四强。

丁俊晖的成功,让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看到了某种希望,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打台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丁俊晖第二”。于是,他们想复制丁俊晖成长的模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练习打台球。一时,“台球热”在青少年中成为一种时尚。

丁俊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晶莹,他说道,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人生的话,我是绝不会打台球的。因为打台球,我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童趣,我甚至连一个童年的小伙伴也没有。在那种单调、乏味的封闭式训练中,我成了不会说话的木偶,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这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不幸,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

第6篇

知道斯诺克台球赛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一点也不懂得看。呵呵,只知道那各色小圆球叫台球。

斯诺克,是英文Snook的音译。Snook的意思是“阻碍、障碍”,所以也被称为障碍台球。不知道何时起,斯诺克和网球、保龄球、高尔夫一起被合称为四大绅士运动,斯诺克不仅是竞技性体育运动,更是成为了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完美体现。

2011年3月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行,因朋友来北京执裁,所以邀请我去看球,不懂所以也便没有太大的兴趣,出于礼貌便和同事来到了比赛现场,到了才知道,原来这个球类居然也有这么多球迷。那场赛事是威廉姆斯和斯蒂芬·李的对抗,我的台球知识让我连鼓掌都和大家难以合拍。旁边同事从最初的台球比赛知识开始讲起,必须先打一个红球再打一个彩色球,红球进去一个是一分,彩色球2、3、4、5、6、7不等,然后在打球的过程有防有攻,尽量给对方设置障碍。他压低声音耐心的讲着我低头虚心的学着。然后我提问题他解答,终于我知道了何时可以向运动员报以掌声,一般大概有几种情况,当超出分数的时候;当最后一杆清台时;当单杆分数过百时;当打出一杆“斯诺克”时;当成功解救“斯诺克”时;当非常精彩的K球和不可思议的运气球时,当不自觉的鼓掌融入到集体中时,我便发现自己也成为球迷中的一员了。

再关注场上的威廉姆斯动作潇洒利落,而斯蒂芬因为肥胖而显得肉肉呼呼,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打球,当遇到难度较大的球时,他拿着杆左右比划上下打量,从不急于出手,出手便有分,而威廉姆斯的潇洒和果断并没有最终给他带来好运。这场球赛最终威廉姆斯4∶5不敌斯蒂芬·李无奈出局。

而在29日晚上的比赛中,丁俊晖更是让人捏了把汗,其实在2005年丁俊晖拿到世界冠军时,对他就不陌生,虽不懂球,只要是中国球员总归比较关注,但并不怎么喜欢他,总觉得作为一个球员心理素质不过关是很致命的弱点,好在觉得他还小,输球也总是难免。由于朋友执裁的是李行对阵多特的3号桌,所以我座位下排的一位摄影记者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时的把镜头对准丁俊晖的1号桌,时而又对准3号桌,忙不迭的选镜头按快门,比赛中途,我坐在了他旁边,并提出要几张3号桌的照片,他婉拒了我,说让在网上看,闲聊中我得知他是新华社记者王毓国。球场休息时,他拿出了笔记本准备发稿子,嘴里一直说着“丁俊晖这不快要输了吗”,然后处理照片,说要马上发稿子,当时场上的现状是1∶4,丁俊晖落后,我提出也许丁能力挽狂澜,王老师表示也有可能,结果出人意料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丁俊晖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上演大逆转,以5∶4战胜世界排名仅91位的挪威选手马福林,晋级16强。

30日晚上的球赛更是让我这个局外人大开了眼界,在球场,我见到了传说中的“火箭”奥沙利文,他将和瑞恩·戴对抗。提起奥沙利文,球迷们没有不喜欢他的,场馆里几乎座无虚席,当主持人还没有说出出场球员“奥沙利文”时,场上欢呼声、口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矫健利落的他刚跑出来,座位上呼啦就有10几号人几欲从看台上冲下去,引起了一阵小骚乱。

当“火箭”遇上“炸药”,原本慎缓的斯诺克比赛节奏转瞬加速,不过这种加速却导致“火箭”的再度坠落,这场比赛中,当瑞恩·戴以5:2淘汰奥沙利文时,其余比赛基本才刚过半。在首局比赛奥沙利文一分未得,瑞恩·戴则以单杆过百的表现顺利清台。奥沙利文扳平后,示威般以单杆123分还以颜色再下一城。领先后的奥沙利文逐渐放慢了节奏,让后者连扳四局完成逆转。

两场球赛看完后,我已经完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了。虽说这场赛事奥沙利文输了,但他在几个难度极其大的情况下打出的精彩却让人难忘,甚至连他击球的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让人享受,输球后,球迷还算冷静,几乎没有什么杂音,我想球迷也在痛着,他们大多人冲着他去的,他把最精彩奉献给了大家,却在独自承受输球的落寞和伤痛。

比赛还在不断的继续着,不断的淘汰着,不断的精彩着,不断的曝冷着,不断的伤感着,赛场犹如人生,球员的打球方式昭示着各自的生活方式,代表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威廉姆斯、奥沙利文他们果断、决然,潇洒,用瞬间的精彩成就了非凡;丁俊晖、斯蒂芬、戴恩他们简练、柔韧,温厚,用持续的魅力诠释了人生。然后他们各自在这些简练,潇洒,柔韧,果断,温厚,决然中轮回着、交替着转换角色。

生活中的磨难和艰辛并快乐,一点也不难理解,就像台球,进去一个红球,你就小赢一把,进去一个彩球,你就欣喜一回,遇到困难了,就是球不进了,看似要进了但却停留了那是运背了,看似进不去他却偏进了那是运顺了。凡此种种,便是人生!

第7篇

这注定是一个让斯诺克球迷悲痛的时刻。5月2日,被史蒂芬・马奎尔以13比2横扫出世锦赛四强之后,来自苏格兰的“台球皇帝”亨德利宣布正式退役。他辉煌的28年职业生涯至此画上句号。

“我现在正式确定从今天起退出斯诺克职业比赛,其实我在3个月前就已作出这个决定。”亨德利的退役演说,发布于2012年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下称“斯诺克世锦赛”)期间。

对于亨德利来说,这次赛事绝对是一次传奇之旅。首轮比赛他打出了一杆147分的满分,从而使自己的满分杆数达到了11杆,和英格兰的罗尼・奥沙利文并列榜首。此后,亨德利又以大比分淘汰上届冠军,闯进斯诺克世锦赛8强。但在和另一位球手史蒂芬・马奎尔的对决中,亨德利状态全无,被对手毫不费力地以13比2击溃。

在败于史蒂芬・马奎尔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亨德利宣布了退役的决定。作为亨德利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对手,史蒂芬・马奎尔百感交集。同样作为苏格兰人,史蒂芬・马奎尔在青少年时期曾接受过亨德利的指导。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亨德利是苏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他在这项运动中做到了一切事情,而且完成得那么有格调。”

其实,亨德利在上个赛季(每年9月7日,是斯诺克世锦赛新赛季的开始)就想过退役,“如果我不能排在世界前16 ,那么我就会退役了”。那个关键时刻,是丁俊晖挽救了他,正是丁俊晖击败了与亨德利竞争世界前16的对手,让“台球皇帝”得以再征战一年。

亨德利和丁俊晖的渊源由来已久。2005年,丁俊晖获得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排名赛冠军,在中国公开赛中击败的对手,就是亨德利。

世界台联官网评价亨德利退役时,提到了曾6次获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戴维斯。“54岁高龄仍在继续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要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不过亨德利与戴维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更乐于享受胜利的快感,正如多年前希金斯(苏格兰籍斯诺克选手)所言,戴维斯热爱斯诺克,而亨德利更热衷于对冠军的占有。”

亨德利随后接受采访时,流露出类似的心情。“我想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很伤心最后一场比赛输成2比13,我无法达到过去巅峰时期的状态,我总是被其他球手击败,对我而言太痛苦了,不如急流勇退。”

谈到退役的感受,亨德利直言,“非常难过无法在克鲁斯堡(从1977年,克鲁斯堡剧院成为斯诺克世锦赛的比赛场地)打球了,但对我来说宣布退役其实是个解脱”。

这种情结,也许可以从亨德利的斯诺克职业生涯,窥见一二。他12岁开始接触斯诺克,两年后拿到个人生涯第一个冠军。此后,他不断更新自己的得奖纪录。到今年退役为止,他总共获得79个赛事冠军头衔,36个排名赛冠军,7次世锦赛冠军,6次大师赛冠军,并共计11次打出147分满分!

他的老对手吉米・怀特曾评价:“亨德利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球员的榜样,他永远无法超越。”

第8篇

2009年,杨澜在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崔琦出生在河南,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十二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了香港和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杨澜问他,如果当年他没有离开河南,今天会是什么样?杨澜心想,他一定会说:“如果没有离开家乡,我永远成不了名,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也许现在还在农村种地,是一个满脸沧桑的乡下老农。”

可是崔琦的回答,让杨澜大吃一惊。他说:“如果我不出去,我的父母就不会在三年困难时期死去。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宁肯陪在父母身边,也不去香港和美国。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说罢,崔琦竟伏下头,痛苦地抽泣起来。

崔琦先生没有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沾沾自喜,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那就是当年因为自己远走他乡求学,没有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使父母过早地去世了。

被英国媒体称为“东方之星”的斯诺克选手丁俊晖,从八岁开始,就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进行着与世隔绝近似残酷的“封闭式训练”。在这种训练下,加上他的悟性,丁俊晖的台球技艺进步很快。十三岁时,他就获得了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2005年,他夺得了中国公开赛冠军;2009年12月,斯诺克英锦赛中,丁俊晖以10比8战胜希金斯封王,震惊世界体育界。

丁俊晖的成功,让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看到了某种希望,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打台球,成为“丁俊晖第二”,于是,他们想复制丁俊晖成长的模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练习打台球。一时,台球热在青少年中成为一种时尚。

丁俊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目光闪烁着一丝晶莹。他说道:“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人生的话,我是决不会打台球的。因为打台球,我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童趣,我甚至一个童年的小伙伴也没有,在那种单调、乏味的封闭式训练中,我成了不会说话的木偶,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这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不幸。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

在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的时候,现任中国科协主席、著名心血管专家韩启德说,他最后悔的事就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是个“乖学生”。

他说:“如果现在让我再做一次大学生,就要张扬个性,喜欢什么科目,我就使劲把它弄透,不喜欢什么科目,拿个60分就算了,我想这样才算有出息。”

韩启德说:“那时上医科大学,周围的同学,包括自己,都很规矩,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念书’上,几厘米厚的《解剖学》背得滚瓜烂熟,‘歪门邪道’学得太少。后来,我才渐渐地发现知识不是背出来的。如今,我早已忘了当时背的《解剖学》,而背得越多,创新的思维也就越受限制。”

韩启德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陈规、发现新事物的过程。我们应张扬个性,保持激情,当一回守纪律的‘坏学生’,做出更有创意的事。”

【原载2011年5月27日《羊城晚

报・心灵驿站》】

第9篇

转眼间,世界斯诺克中國公开赛已步入第九个年头。世界台球联合会主席杰森·弗格森欣喜地看到,这项赛事的影响力逐渐递增,盛赞其为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品牌台球赛事之一。弗格森满怀信心地表示,世界的“全球化版图”前景一片光明。

第一大“法宝”:普及

电视转播在当地引发的“家有明星效应”让世界尝尽甜头。一旦有当地选手参加赛事,电视转播收视率就会激增,这招几乎屡试不爽。有一次,比利时名将卢卡·布雷切尔的球赛在电视上转播,弗格森称,收看那场比赛的人数甚至占比利时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弗格森再三强调,目前斯诺克球赛全球电视人口超过3.15亿,从数据上看“可能也就是足球能比斯诺克高一点”。由于电视转播赛事推广收效甚好,目前不断试图以新思路、新方式去提高赛事影响力,通过扩展广播电视及视频渠道等方式来宣传赛事。

此外,“根基”也不容忽视。除了精心打造顶级赛事“吸金”,世界也必须确保台球运动不断发展。

“任何管理机构都需要悉心呵护‘根基’,”弗格森说,世界不断向“未来”投资,不仅要确保青少年能够接触到台球运动、足够的教练员梯队、良好的器材设备,同时也要确保有本土球星不断涌现。普及是赛事获得广泛关注的关键。

第二大“法宝”:明星

自从9年前一夜走红,在中國只要一提斯诺克,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丁俊晖;反之亦然。

那么,然后呢?

在弗格森眼里,中國新星吕吴天可称翘楚。吕昊天去年以14岁之龄成为最年轻的世青赛冠军;数月后在國际锦标赛上,吕吴天更是从外卡赛一路狂奔,爆冷晋级八强,接连打破丁俊晖和奥沙利文的纪录,成为最年轻的世界排名赛八强选手。

“世界始终致力于提高球员竞技水平,”弗格森说,这也是世界之所以不断增加赛事的原因。在中國增加办赛数量,的确能够免除不少年轻球手远渡重洋的经济和精力负担,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在进入顶级赛事前的经济来源,从而助推中國后备力量整体实力的提升。

由世界台球联合会控股的世界斯诺克(有限公司)负责该联合会的主要赛事经营管理。就在本届中國公开赛开幕前,由世界斯诺克与中國台球协会主办的中國台球协会培训基地、世界斯诺克(中國)学院正式“掀开盖头”。弗格森说:“这是世界职业斯诺克协会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学院,我相信学院会培养出更多诸如丁俊晖这样具有天赋的优秀球手。”

第三大“法宝”:赞助商

世界在赞助商问题上曾走过一段弯路。曾经其赞助商大多来自烟草业,然而2005年遭遇烟草广告被禁,被斩断财源的世界斯诺克协会这才如梦初醒,主动投钱推动培育全球市场。

世界斯诺克通过仔细调查市场后发现了一座新“金矿”: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國,斯诺克比赛收视率甚至比英國都高,同时有数千万人打台球,市场潜力极大。尽管财政捉襟见肘,然而世界斯诺克仍不惜自掏腰包令中國公开赛在北京“重生”。

这座“金矿”没有让世界斯诺克失望,这笔投资的收益更是远超预期。在调整后的首届斯诺克中國公开赛上,在据称有全球一亿人次观看的赛事直播里,持外卡参赛的丁俊晖奇迹般收获了职业生涯的首个排名赛冠军。

随后从2007年起,北京的时博國际全面接手赛事运营,世界斯诺克可以坐收监管钱。同年第二项斯诺克中國赛——首届上海大师赛诞生,直至如今其11站排名赛里有5项赛事都在中國举行,另外还有3站PTC赛事在此落户。更值得一提的是,仅次于世界锦标赛的顶级赛事一國际锦标赛去年首届花落成都。

第10篇

过去的十二年中曾服务于美国三家顶级的IT公司,现就职于泰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家致力于利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运营商网络实现汽车驾驶导航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任业务发展总监。

老太太与斯诺克

今年北京的春天雨雪比去年多,球场的草绿得更早。虽然春寒料峭,下场打球的人还是非常踊跃。三月底的一个早晨,当我与一个业务合作伙伴冒着春寒打球的时候,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平时母亲一般不会在工作日的上午给我电话,怕影响我的工作,除非有什么紧急事情。当她在电话里“你今晚能早点儿下班回家吗?”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啦?出什么事啦?!”不料她在电话里发出了笑声:“没啥事,平时小区里一起打太极拳的几个老人家今天晚上要去看台球赛,就在咱家旁边的大学生体育馆,都是儿子陪着去。你平时不也挺关心台球的吗?咱们也去看看,瞧瞧丁俊晖。”我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马上说:“行!陪您去。那是斯诺克中国公开赛。”

下午我带母亲来到大学生体育馆。可外边人头攒动,一票难求。当我问了几个黄牛好座位的票价之后,母亲马上摇头:“太贵了,两张票顶我的半个月退休金了。便宜点儿的位置不好,看不清楚,咱还是回去看电视吧!”于是,我陪着母亲看了一晚的电视转播。其间她不停地问我相关的规则和记分办法,还不时加些评论:“这比你爱玩的高尔夫有意思,两个人打同一个球,还互相制造障碍,暗中较劲,有对抗。高尔夫是各打各的球,节奏太慢。”

当丁俊晖首轮意外被淘汰时,母亲还不断地叹息:“唉,怎么可能会输呢?”面对母亲如此的评论,我只能习惯性地报以微笑,不予任何反驳。在父亲去世以后,特别是退休以后,观看有中国人参加的、有竞争力的体育比赛,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我不愿去扫她的兴。毕竟母亲的观点听上去颇有些道理。可我心里却不禁想道:没有中国的选手能参加最顶级的高尔夫赛事;没有大众媒体对高尔夫的关注和宣传;没有像丁俊晖那样的明星选手,中国的普罗大众会关注高尔夫吗?

谁的高贵血统

目前,在普通大众眼里,高尔夫是一项贵族运动和游戏,离他们太远;而台球是平民运动,街头游戏,是自己的事。我们随时可以在路边街边看到露天摆放的球台,在郊区花几毛钱可以打一局美式落袋;也可以在市区的由库房等改建成的台球厅花二十元打一小时斯诺克。

但追溯高尔夫和台球的起源,我们发现其实正好相反。高尔夫最早是由苏格兰的牧羊人的游戏演变而来,根源就是一项平民运动,在西方现在仍旧如此。在英伦三岛、大洋洲和北美,人们甚至可以花几美元,一杯啤酒的价钱在某些公众球场打一轮高尔夫。而台球反而是一项最早流行于贵族间的室内游戏。台球对打球的人的着装和礼仪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直到现在,斯诺克球手在比赛的时候都必须穿着马甲、领结、深色西裤和黑亮的皮鞋。并遵守一定的礼仪。如在打球时,可以要求对方不要正面对着自己或靠近自己站立,不允许随便挥舞球杆等不文明的举动等。台球是一项高雅的活动,现在台球厅、室,也都有类似不许高声喧哗和吸烟等明文规定。

“中国式”台球

80年代大学期间我一度曾是台球迷。在校园边的巷子里,几个同学凑几块钱可以在一个简陋不平的台球桌上打一小时。每天晚自修之前,打台球几乎是我们例行的活动。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感叹我们国人“真是太有才了”,一个根本就是一项贵族的室内运动,在中国变成了露天的街边游戏――就像我们儿时在露天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打球一样。

即使是在室内台球厅,普通百姓也能够以可接受的价钱参与这项运动。而现在的丁俊晖、潘晓婷(第一个赢得WPBA冠军的中国女子选手)和立志成为他们的少年球手们无一不是在台球桌边泡大的。由于明星的号召力和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孩子、年轻人、各阶层的人参与到台球运动。

有媒体宣称中国有二千万人经常参与台球运动,而收看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电视观众有一亿之多。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那中国未来必将是台球运动的强国,是最大的台球市场,就像我们的乒乓球一样。况且我们已经拥有了丁俊晖和潘晓婷这样的世界顶尖选手。

“平民”本质

中国引进高尔夫运动的时候正好相反地把本应该是大众运动的高尔夫披上了贵族运动的外衣,甚至让高尔夫背上了“腐败运动”的原罪。我们总是用“中国人多地少,高尔夫球具昂贵等等”理由证明高尔夫不适合中国国情,不易普及。

但我们没有想到是否可以充分利用那些不可耕种土地建设廉价公众球场;我们是否可以多建设小型高尔夫球场,而不是固执地认为高尔夫球场就应该是18洞,占地1000亩,附加豪华会所;我们是否可以多建设练习场,让那些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不必自带球杆,在非高峰时间享受学习高尔夫的乐趣。

有些人总是负面评论佰嘉通的99元高尔夫活动,但是我认为佰嘉通很正确,它回归了高尔夫的平民本质,同时它也看到了中国高尔夫市场的未来。有些广州的球友现在不愿去从化打球,总评论那是廉价低档的球场。但是想当年多少开始学习高尔夫的球友是花200元在从化享受到高尔夫的快乐,从而热爱高尔夫运动的。说句高调但真心的话:从化高尔夫球会真的为广东高尔夫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加入高尔夫,有些人就认为凡是有关高尔夫的就应该贵族化,但看到号称贵族球会里面某些总以为自己是贵族的打球者的粗俗的行为,我不禁要骂一句北京话:贵什么族?别装丫挺的。

“贵”之根源

第11篇

丁俊晖哥哥:

你好!

我是无锡市东北塘中心小学五(5)班的一名小学生。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你的精彩比赛。你在比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你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你为我们中国的台球事业作出了贡献,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当听说有你的比赛时,我有时间的话一定会认真观看,并为你加油!

2005年4月,你刚刚度过18岁生日,仅以一名持外卡球员的身份在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彼得·艾伯顿、傅家俊、肯·达赫蒂和史蒂芬·亨得利等世界排名前16位的名将,夺得自己首个职业排名赛的冠军。2005年12月18日,在英国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中,你经过16局苦战击败英国老将斯蒂夫·戴维斯,成为冠军。

你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你曾说过:“我不是神,我的成功是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我更不是神童,我已经20岁了。”我想勤奋与坚持是你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你洒下了勤奋的汗水,才会成为世界高手。

丁俊晖哥哥,你的成功虽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你活得很充实,你为中国争光了!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了,就说到这儿吧!希望你常回家乡看看。

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第12篇

每个人向往的地方;每个传奇诞生的圣地。

三个年轻的生命,就要在这里化茧成蝶。蜕变,意味着一举成名,意味着来日方长,也意味着,功亏一匮。

24小时的赛场蒙太奇,这是关于三个中国“狂小孩”的故事。

镜头一:“狂小孩”傲世传奇

地点: 北京,世界斯诺克台球中国公开赛决赛

时间: 2005年4月3日,晚。

人物: “狂小孩”丁俊晖

周星驰在1990年曾经拍过一部叫《龙的传人》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乡下年轻人,被他叔叔带到香港打台球,最后凭借自己的台球天赋和融入了中国功夫的台球技巧,居然打败了吉米・怀特的故事。

估计在星爷自己编织这个美妙的神话时,也绝不会想到,这样的情景竟有一天真的上演。北京时间2005年4月3日,不到18岁的丁俊晖击败世界冠军亨德利获得世界斯诺克台球中国公开赛冠军。而就在众人对这个天才少年用尽溢美之词时,他竟甩出一句“读书有什么用?”再次震慑了江湖。再之后,丁俊晖不理会任何批评与指责,终于踏上了巅峰的职业生涯。那么,到底是什么培养出这个在赛场上面无表情,赛场下又如此口无遮拦的狂妄少年?

丁俊晖1987年出生在江苏宜兴,父亲丁文钧是一个买卖香烟的小商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在住家楼下的露天台球桌上打上两盘。在父亲的影响下,丁俊晖8岁那年踩在一个木箱子上,打了平生第一次台球,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眼看着小小的丁俊晖在街边台球桌上的胜率越来越高,父亲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让丁俊晖退学,专心练球!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不去念书,却在家打台球,这在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有违常理的事,可父亲就是如此倔强,他认定了丁俊晖能够凭借台球让全家过上好日子,为此开始带着儿子去了广州,正式进入台球界。

也许是从小便没有读书,丁俊晖的生活中只有台球,而他也以此快乐。很多人以“伤仲永”的故事一遍遍警示丁俊晖,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一夜成名”背后的辛酸,只希望“狂小孩”能走得远,粉碎一切不屑。

镜头二:植入六根弹簧的“勇敢的心”

地点: 法网,罗兰・加洛斯球场

时间: 2005年5月25日法国下午

人物: “中国莎娃”彭帅

罗兰・加洛斯的下午,烈日当空。场地牌上写着温度:35。墨镜,纯净水,冰淇淋,炎热。

这是一场并不吸引人的对决,二号种子达文波特对阵中国的19岁小将彭帅。彭帅?连中国人都陌生的名字,在法网芸芸高手中更是可想而知。而法网,外国选手们的“坟墓”,法国人的欢呼只为自己本国的球员和自己喜欢的球员,而他们的嘘声却足以催垮任何一个意志坚毅的选手。

彭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登场,没有人对她寄予希望,只要不输得太难看便是胜利。

比赛中,这个中国丫头却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从嘘声到掌声,甚至有法国观众拿着DV跟拍彭帅的一颦一笑,他们说“她打得太棒了,她的笑容灿烂得像午后的阳光”。

彭帅终于还是输了,尽管只差那么一点点,她便能登上让全世界知道自己的台阶,可没有人责怪她。有记者说,在众多的中外记者冷落下胜利的达文波特,却等着采访这个顽强有漂亮笑容的中国小女孩时,彭帅,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场地中央,观众散尽,夕阳渐退,她用自己的大毛巾久久地捂着脸,不愿面对这样的结局。赛场的椅子随着夕阳流出斑驳的光,那孤单的身影,让每一个人看了,都会想哭。

19岁,有谁知道彭帅小小的身体内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1998年,12岁的彭帅正在国内崭露头角,在一家经纪公司的帮助下准备出国训练,正式开始职业网球生涯。然而,在出国前的例行检查中,医生竟然发现她患有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对于从事网球运动的彭帅而言却是一个致命伤,这足以断送彭帅刚刚起步的网球生涯。手术危险很高,但只有12岁的彭帅抱着对网球的信仰,义无返顾地向命运宣战!

手术终于结束,医生在彭帅的心脏血管里植入了6根弹簧,就是这6根弹簧,从此支撑起了她的生命,也撑起了她的网球事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许对彭帅来说,身体与心灵的疼痛都已成为人生的必须,前进,只需要一个方向便可胜利!

镜头三:“冲动”的惩罚

地点: 荷兰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

时间: 2005年6月22日,夜。

人物: “中国第一天才足球少年”董方卓

2005年6月22日,这个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成为可能伴随董方卓一生的噩梦。

这是一场在荷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比赛,中国队VS德国队。在此之前,作为国青队中惟一在海外踢球的前锋,董方卓在世青赛四场比赛中总共出场不超过50分钟。中德之战,董方卓只获得了在最后2分钟替补登场的机会,这让董方卓感到十分愤怒。

比赛结束了,中国队因为自己的不理智失掉了比赛。大家都很沮丧,可是就在这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主教练克劳琛走到替补席想去安慰董方卓,然而后者竟然一下子从地上蹦了起来,他推开了克劳琛的手,还顺势推了自己的主教练一把。董方卓觉得还不解恨,狠狠地将脚边的一个足球踢在替补席边的座椅上,吓得场边正在拍摄的一位美联社记者赶紧闪到一边。

事后,恼怒的克劳琛对德国媒体声称“他将永远不会再有机会进入我执教的球队。我还将打电话给曼联的主帅弗格森,告诉他这里都发生了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