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工程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5]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汇集优势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兴趣与个性,实施个性化培养,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进行教学指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强化导师责任制,实施全程导师制。
2.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借力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同时,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限的学生实践,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走入园区,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思路;有利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催生和发展新的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正确观念,促进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积极营造浓郁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开设面向创新文化的跨学科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内容过于系统完整的状况,提供跨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机会,构建宽厚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塑造人格品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完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应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无私奉献,对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悔。比如举办以在挑战杯等全国类赛事中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为主人公的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两院院士来校巡讲,让全校师生在共享科学盛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三是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创新、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学府需要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交汇,应积极营造学科之间交流交汇的浓厚氛围,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扩大师生自,让创新思想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迸发。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联动机制 形成条件 形成路径
一、引言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在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其发展中必须全面地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多年来,国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开发。由于实施这一战略及对技术和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多,如何使它们顺应时代的要求,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高校管理、评价标准的不断创新,适应培养创新人才新的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以达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社会精英。近年来各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罗哈利,洛伦佐麦格纳尼,保罗萨伽德,南希圭・J,霍华德・E和丹尼尔等从不同角度着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技术创新,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模型的研究。当前,学者们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的统一,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与他相关联的整体发展意识。
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背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我国,“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造学”等有关创新的研究轰轰烈烈,先后出版了一些专著及学术论文等。比较典型的如:孙吉力等人基于人才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张武升(2001)、燕良轼(2002)、丁纲(2000)、段继杨(2000)、朱卫国、王廷山(2003)等在创新教育方面,着重对创新人格的涵义、作用、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佟景才(2000)、刘凤泰(1999)、王英杰、刘宝存(2005)等人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研究。
当前的研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及有待改进的方面,本文基于系统理论,从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的建立出发,探索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运行机制。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的形成条件
本节将从系统的观点,利用熵理论讨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路径。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系统不需要特定的外部效应时,系统会通过某种内部机制进行交互,从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复杂性和精细度,动态地形成自主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序结构。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联动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效路径,其组织运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外部条件。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式系统可以与外部环境连通,并通过与外面世界的交流,维护他们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熵值(熵值是对系统无效、无序、混沌的一种常用度量)正在减少。令de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与外界交流的熵,di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内部产生的熵值,那么系统总熵值为:
dS=deS+diS (1)
当deS=0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封闭的,由于内部的熵值产生的影响,联动机制并不会形成;当deS>0,创新人才体系增加了系统的混乱;当deS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必须是有限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即通过合理的开放获取来自外部的负熵。超过或是未达到这个阈值势必将对系统熵产生影响。如果开放程度不够,自身的熵增加不能被通过熵交换从外部得到的负熵克服,则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仍然不能形成。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是非线性系统。如果它是一个线性系统,那么包括它的元素必须是少于三个的(此时,耗散结构不会出现,因为耗散结构内部应不少于三个元素)。
4.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经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开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这将是远离联动机制的状态。该系统只有远离联动状态,系统才能不断从无序到有序,从初级到高级。开放的系统能够继续投入到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使系统维持原有的序状态,或者迈入一个更高级的有序状态。
5.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和机制。建立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变化,避免系统结构退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了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从而使系统保持稳定和有效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理熵的影响。
6.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渠道,一方面是实现培养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通信,另一方面理顺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准确的指令、计划或政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系统的熵减少。
7.自适应的制度体系。老旧僵化的制度体系将会阻碍系统目标的实现,而形成自适应的、自调节的弹性制度体系则具备适应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的可能,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发挥应有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水平,帮助管理熵减少。
四、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形成路径
根据自组织理论对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分析,遵循系统发展的规律,努力建立自适应的制度体系和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换。在多方面合作模型中,校企合作是由高校技术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高校、企业双方的供需都需要“信息”来传递。高校和企业都应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应包括高校的资源投入、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还包括企业的主营产品、知识储备、技术创新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了解高校的技术供给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在合作过程中,信息系统应具备信息披露机制,使合作双方在信息透明的状况下合作,进一步减小系统内部的管理熵。通过竞争与合作,建立横向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使高校之间创新人才培育的信息得到流通,实现整个系统熵的交换。特别是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方法,以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团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指导、支持与合作建立信息垂直传播的渠道,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大学实践创新项目,并从宏观层面对高校进行指导,同时让高校学生参与当地政府的一些活动。
2.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以服务双方的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是一个为大学、研究中心、企业、政府部门在开展人才培养、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过程中进行管理服务的专门机构。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具有法律管控能力的技术和技术合作服务机构,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技术方面的存储和合作条件缺口信息,管理校企双方合作的协议、合同。提供双方合作的担保、协调管理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外力的一方面,可推动高校集中精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效率。
3.自组织的合作机制的运行。系统的功能,通过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系统的功能可以由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的自组织实现,促进系统内部链接的改进。在操作过程中,自组织机制能够继续交流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满足外部环境需要,推动内部组织结构的制度和自律的职能分工,从而优化校企合作制度。
4.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推动系统联动的必要条件。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需要由激励分配制度和沟通渠道来保障。约束机制由目标约束和行为约束构成。目标约束是以明确合作双方应达到的目标为前提,以目标实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约束;行为约束要求双方约定特定的条款,以指导双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能推进校企合作管理熵的减小,达到自组织的联动效果。
五、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的不是仅仅由学校或者政府或者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实现。因此笔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由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的系统,研讨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协商提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中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问题,即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负熵的增加,最终达到高校、政府和企业协调联动、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余际从.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2]Rom Harry.Modeling:Gateway to the Unknown.Elsevier,2004.
[3]Lorenzo Magnani,Nancy J.Nersessian and Paul Thagard.Model-based Reasoning in Scientific Discovery.Kluwer Academic Press,1999.
[4]Howard E.Creativity,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Springer,2005.
[5]Dean K.Simonton.Creativity in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Daniel Kothbart Explaining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Metaphors,Models,and Meanings.The Edw in Mellen Press,1997.
[7]王耀农.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6).
[8]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9]王扬,等.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10]何钟宁,等.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途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10(10).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思路
学校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立了学科竞赛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为平台,以多形式多层次学科竞赛为载体,以科研训练项目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教育平台。
一、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学科竞赛内容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或项目背景,内容广泛,综合性强,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参赛团队往往是多个专业或几个学科学生的集合。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智能汽车大赛等竞赛活动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跨学科、专业和年级组队参赛,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交叉与融合;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直面有应用背景和应用潜力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参赛者来讲,是人生财富积累的过程。
(二)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作为参赛的主体,同时又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现、发挥、发展大学生的优势潜能和个性特点,还能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就业观和社会观。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将有力推动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支撑
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校园学术氛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打基础。学科竞赛所倡导的这种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的内涵,既推广了竞技性学习这一快速获取知识的新思路,又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一)“挑战杯”竞赛模式的形成
各高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校内各部门联动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格局。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科研立项”项目遴选制度,完成从项目到竞赛,竞赛到项目的转化,学校“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校园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基础。伴随创新课题立项、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层级选拔赛程与科技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二)“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专业性展露出来。“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省校院三级的科技立项;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学生的作品成果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技术成果,或者商业模式。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浓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证明。笔者所在的学校2010年至2012年的新苗计划省级立项中,155篇,调研报告12篇,创意方案30个,实物作品41件,专利45项、软著21项,软件平台26个。
三、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思路
(一)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制度平台
为保障科技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多出成果,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院在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多项规章制度,划拨了科技竞赛专项保障经费,明确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的考核奖励办法。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评奖评先中予以加分,在保送研究生、就业推荐过程中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在指导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卓越的指导老师在津贴分配方面给予额外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参与创新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科技竞赛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明确了校院两级工作职责,规范组织机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任课教师、辅导员、学校网站、校园展板等多种途经宣传和倡导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同学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为科技竞赛搭建科学的制度平台。
(二)优化队伍,强化科技竞赛智慧平台
教师的悉心辅导是提高科技竞赛活动质量的必要保障,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抽调老、中、青骨干教师并注重职称、年龄、专业搭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每逢大赛,学院从指导老师团队中抽调精兵强将,安排指导学生参赛,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在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来吸引优秀教师投入竞赛工作,采取了引进竞赛专长师资、多渠道派遣教师参加培训以及加强竞赛指导教师间的经验交流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为学科竞赛构建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三)营造氛围,优化科技竞赛环境平台
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营造浓厚的氛围,我院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
首先,举办电气学院学生科技讲堂、科技创新一席谈、创意大杂烩和学科竞赛成果报告会等,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竞赛活动。其次,着力打造品牌活动,充分利用影响广、水平高、趣味性强的科技竞赛活动,注重积淀,形成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天华杯”和“美新杯”等几大特色竞赛活动。最后,树立民主开放、自由创新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保护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群,赵薇.论“挑战杯”竞赛与工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 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10(5).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高效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带来的效益显得越发重要,而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云南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虽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也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投入与配置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1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资源。
1.1 人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为此提供服务的人。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林高等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和为之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研究从事涉农创新技术人员的构成结构、人员数量、发展趋势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状况等。
1.2 财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科学基金、基本建设费、三项补助费和支付的科研经费,主要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来源和规模等。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应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设区的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2012年,全国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1.23%,相比往年,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各类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27.8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14.5亿元,高等学校12.3亿元,其它0.4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其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2.4%、9.3%、7.9%和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0.4%,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66.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6.8%。
1.3 物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是指完成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资,包括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设备、试验工具、试验器材,试验药品、完成试验需要的试验基地、试验场所,分析结果需要的观测设备、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以及进行试验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等。
物力资源投资主要涉及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方面,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物资投入力度是关键。云南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资金用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拥有的科研装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电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装备有氨氮分析仪、酸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云南省水产科研所主要装备有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统显微镜等;云南省蚕桑研究所共有显微镜、电子称量计等设备。云南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新技术试验设备配置率偏低。
2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近4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云南省涉农院所开展各类研究课题992项,其中国家级135项,省级378项,横向协作课题45项,院级4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
3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带动了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适应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1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薄弱 云南省拥有数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 所,2 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导师,涉农高校仅有3所,人力资源配置十分薄弱。
3.2 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偏向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少数行业聚集,例如全省超过50%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对云南省农业而言,发展趋势相对较弱,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政府的投入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会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产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记少于400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
3.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通过宏观调控,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研体制改革,使各创新主体有序互动,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而市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稍显不足。
4 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 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实施活动的主体,培养素质高、科技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4.1.1 自主培养 云南省拥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云南蚕桑研究所。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拥有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时注意本学科与跨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例也在逐步发展。
4.1.2 人才引进 云南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氛围,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确保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争取大项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进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设立的人才库,奖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适应创新工作的需要,还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人才的稳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获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完善农业推广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民要努力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4.3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短缺必然制约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部门对涉农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科研经费投入。第二,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第三,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涉农管理部门、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等。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4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和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 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资源配置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并且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更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当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平台模式;培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29-03
当前建立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显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塑造又需要良好环境的建立。所以,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平台的体现,优秀的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目标得以实现首先要进行学习,学习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因此,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实践平台建设,实践教学与改革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旨。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现场生产实习与实践有时流于形式,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实习效果不理想。(2)毕业设计存在“闭门造车”或者简单拼凑模仿,创新性不足。(3)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4)“本科生导师”对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学习进度和方法投入精力不足。国内各高校针对于目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多种思路与解决方法。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工业现场的要求分外突出,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以,我们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来探索一种多元化实践教学培养平台具有实际意义和代表性。
二、创新平台的构建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综合我国高校现状的分析和国外教学成果经验的研究,我们针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多元化实践平台的建设。“多元化实践平台”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和实验型),形成由校内实践和校企联合基地共同组成的、面向大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以联合基地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两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实践平台。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开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此,以科技创新小组、“一对一”导师制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形式为主体,加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进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2.优化学生科研实践环节。目前,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此,根据学生的研究性与工程性特长分类,划分不同层次,依托于科研项目类型,配备相应指导老师,切实提高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地完成有所创新的内容。
3.将实践总结融于书本教学中。过去的教材更多地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方面不足。有必要倾力开发“立体化教材”,全力打造精品教材。综合考虑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多层次的教学对象、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的解决问题,为培养适应创新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教学基础。
三、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学生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良好平台,基于平台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下面以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为例,介绍一下通过创新平台是来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的。
1.本科生创新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有四个阶段实习实践分别为:地质认识实习、金工操作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我们将实习与实践并行,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中,这样学生可以在大三、大四阶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研究项目、研究方向的毕业设计,在老师指导下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基地(项目组),使不同层次人才得以培养。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纳入到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各学院将为所有获得立项的本科生配备专门指导教师,部分学院还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立了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专门的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康菲等各大石油公司在学校建立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学校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校内外科技、学科竞赛项目,目前已经资助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几百项。
2.研究生创新平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校采用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其中,研究生暑期学校是研究生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07年开始举办了五届研究生暑期学校(石油工程),面向全国招收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优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设系列课程和学术报告。近三年,中国石油大学作为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发起及承办单位,连续举办了三届。大赛被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广泛认可,能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水平与就业能力,为相关行业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2012年11月,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正式加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主题活动。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
3.企业联合创新平台。近几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长庆油田已建立了稳定的长庆油田实践联合基地,学校每年均组织部分本科生、30余名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方面积极配合校方,以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同时也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我们在校内完成的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新思路的构建,使创新成为项目完成的必要条件。
我们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的石油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渗透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学习的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产学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已初见成效。尤其在本科毕业设计建设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取得了成功经验,通过研究性课题活动,大大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有效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目前如何借鉴当前国外创新教育机制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仍在探索中。
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切实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同时也成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有效方法。平台形成了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田冷,李秀生,何顺利.石油高校教材改革重在创新[J].石油教育,2006,(6):60-61.
[2]付景川,姚岚.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0,(6):77-82.
[3]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4]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99-102.
[5]刘存利,董皓,高新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发展及其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3-87.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创竞赛 创新 人才培养 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全国高校中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前身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是由上海团市委、市学联共同主办和上海金融学院承办的一项面向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大型校园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经过五年五届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大赛以“参与、实践、创新、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大学生探索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促进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拟从组织、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高校科创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进行论证以及对竞赛实现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科创竞赛是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动力因素
何谓创新人才?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简而概之,创新人才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则更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以上几方面有效的推动了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动力因素。
1.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新动力
根据激励理论的目标引导原理,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伸一伸手再努力跳一跳就可能摘取的目标物时,他就会受到正面的激励并努力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学生科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激励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渴望。于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新动力。首先,通过竞赛学生们感到自己受到关注,自身的创新潜质被激发,自信心增强。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先后有近400支小组约2千多名同学参赛。参赛学生的整体表现和素质获得了专家评审团和各高校以及媒体的高度赞赏和好评。其次,通过竞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团队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要求参赛项目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竞赛,要求学生至少5人组成一个竞赛小组,开展至少为期一年的市场经营实践项目。从寻找项目到开展实施项目计划,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密切合作。没有集体合作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参赛项目就无法开展,更无法走向竞赛的舞台。
2.竞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助推教育体制改革的引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学生人格的自我塑造,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意识,理论上皓首穷经,实践上循规蹈矩,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正像徐匡迪院士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读书、做题目、考试。这种办法注重的是继承,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填补了这部分空白,为学生创新人格的自我塑造提供了有利机会。一方面,学生通过竞赛磨炼了意志,增强了竞争意识,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放弃,而这些正是创新人格中重要的内涵。2008年,上海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特等奖“甘肃苦水玫瑰”的项目组成员曾经利用寒暑假在甘肃省苦水镇进行实地调研,历时两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积极营销推广甘肃苦水玫瑰,并为苦水镇当地的农民带来了的经济收入。项目组成员普遍认为通过竞赛自己的意志坚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增强了。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因竞赛逐渐改革。长久以来,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如今,学生科技竞赛的奖项也得到大部分高校的认可,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一项考察要素。当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除获得竞赛奖项以外,学生的创新素质很难被量化进行评定。
3.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助燃器
拥有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要素,举办竞赛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机会,从而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美国大学的研究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 首先,竞赛增强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要求学生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撰写和陈述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注重考查学生在课外所作的调查研究,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如新闻晚报的评论所说,通过参加市场营销大赛,参赛的学生更加注重实际问题。其次,竞赛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从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那些在校园里接受过市场营销大赛锻炼的同学,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工作能力;2009年,上海金融学院的两名毕业生成功地开办了两个创业项目,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正是在参加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
4.竞赛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创新的环境,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催化剂
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其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环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开发是很不够的,尤其右脑的开发几乎没有进行。因此,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在校园中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参赛学生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学习,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断创新。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带动了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
二、完善大学生科创竞赛,引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讨
大学生科技创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其有效性也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院校都将组织学生参赛和举办校园竞赛活动作为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一个新途径。但由于各种限制因素,这种作用和效用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第一,数量有限的竞赛活动无法全部覆盖到全体大多数学生,竞赛的受益面还偏小。经调查,上海金融学院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第二,随着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增加和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竞赛中来,教师资源越发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对辅导老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第三,各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还没有健全,缺乏针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从长期来看会抑制教师的热情和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第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限制大学生科创竞赛的重要物质因素。当前,学生科技竞赛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和企业赞助。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其他方面的投入是极其有限的,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第五,各个学校由于历史、专业地位和行业背景等原因,拥有的企业资源差异很大,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借助更多企业的力量。就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而言,大赛可依靠的企业资源相对有限。随着大赛的发展不断壮大,竞赛宣传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资源。第六,参与竞赛的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没有经过系统性的长期项目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报名参赛,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竞赛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功利性追求。
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使竞赛进入到良性发展,笔者针对目前竞赛中的限制因素提出几方面完善建议。
首先,多途径提高竞赛参与率,扩大竞赛受益面。如学校依托某个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大型综合性的校内外竞赛活动,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和办学特色及自身条件,创办适合本院系学生特点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相关的竞赛活动。只有竞赛项目的多样化,更多数量的竞赛平台,获奖项目的增加,学生才会有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竞赛活动的覆盖率和收益率才会提高,科创竞赛才会有价值。另外,组织一些辅助竞赛的科创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科创竞赛,提高竞赛在学生中的知晓率,例如以辅导竞赛项目为内容的讲座,参赛项目交流会,得奖项目总结宣传会等。
其次,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可以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以提供教师培训和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作为激励的手段,学校应该设法为教师培养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和机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再次,提供物质保障,维持竞赛的良性发展。必要的资金、场地、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学校加大对学生科创竞赛资金投入的同时,学校更应该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开展校企联合、校校合作,更多的整合社会资源,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充实的物质资源保障。
最后,注重竞赛项目的实践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获奖的能力,尽量减少比赛的功利性。竞赛除了规定参赛项目前期开展的时间(一般应至少一年),还应该重视参赛团队开展社会调研的过程和质量。一届竞赛的结束并不表示参赛项目的终结,一个科创项目一般在两三年后才能发展成熟,显现它的实际效益。因此,竞赛更应该关注参赛项目的持续发展,培育出能够产生具体社会效益的科创项目实体,而不是仅仅以评比出获奖项目为结果。
参考文献:
[1]余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4
关键词: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Improv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through subject contests
Zhu Jun, Xu Qiq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ubject contes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 motivated in getting involved and participating in subject contests by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schemes and improving guarantee mechanism of subject contests. Moreover, with remarkably effective mechanism and sufficient materials needed, activities of this kind are supposed to be more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popular by building up first-class contest hardware. Student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terms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subject contes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中。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围绕《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实施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使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活动在高校中蓬勃发展。组织好学科竞赛,准确把握学科竞赛的功能定位,促进这项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院是一所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大学生学科竞赛建设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
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夯实学科竞赛的基础平台,学校结合实际,从改革试点专业开始,认真研究学科竞赛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在某些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进行较大幅度的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总学时的安排上做到理论、实践1:1配置,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同时该专业力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较强的项目开发和设计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学科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专业学生经过前两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综合了电路、电子、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知识,在第四学期,安排为期4周的“电子系统设计与调试”实训模块,通过一个典型电子产品,让学生经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完整实训过程,培养了学生掌握复杂系统设计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安排为期12周的“自动化系统集成与工程训练”大型专业综合实训模块,企业和用人单位全程参与。采用分阶段、递进式的训练模式,从低压电器、PLC、变频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现场总线、组态技术等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常用设备、技术进行集成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制作、系统调试、口头表达及写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学院积极组织学生采用老生带新生、跨专业组合等多种方式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目前,仅该专业学生就有3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其等奖(或冠军)5项,一等奖(或亚军)5项。
应该说,这几年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的基础性工作,学院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绩斐然。通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鼓励和倡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取得成绩的关键。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促进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
2.1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体系
学院成立由分管校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学科专家组成的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分管学科竞赛职能部门,实施校、院两级学科竞赛管理模式[2]。校内每年设立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约300个,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项目约30个,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资助项目约20个。从而建立起一个从基础培育、校内竞赛到组织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的三层次竞赛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立,既培育和选拔了尖子生,又兼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及面。
学科竞赛实施项目负责人制,以立项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3]。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由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由学院设立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专款专用,职能部门负责信息、组织协调、申报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2.2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制度
制度作为规范、协调社会实践主体的行为及其关系的规则体系,具有约束、激励、预期和整合等功能[4]。为保障学科竞赛健康有序的开展,明确校内外各类竞赛的组织程序,以及学校职能部门、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学校先后制定了《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学生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和奖励,使学科竞赛的开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
学科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将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校组建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飞思卡尔、挑战杯竞赛等多个竞赛指导小组,在聘级、进修以及评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以吸引优秀的教师投入到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中。对参赛获奖项目,根据竞赛级别和获奖级别对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每年举办年度竞赛评优工作,对年度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以上方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促进教风学风的全面发展。
3 建立实践创新硬件平台,支撑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科技创新的摇篮和重要场所。
3.1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每年校内投入1000万元,加之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助、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资助,以及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目前校内已拥有4.2万平方米的基础实验中心和10.38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践中心,实验室147个,实习室87个。通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实践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3.2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保证学科竞赛前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要求每个院系都要依托本学院的实验(实习)中心(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要求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实验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3.3 利用校企共建实验室,提高学生学科竞赛水平
自2007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日本三菱公司、台达电子集团等企业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单位合作,共同投入3亿多元共建了校企合作实验(实训)项目。
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不仅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质的资源环境,同时共建企业还参与承办学院的竞赛项目和赛前培训。此外,部分共建企业每年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更多参加实践创新的锻炼机会。
4 结束语
2010年学院共资助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319项,参与项目1 429人;举办校内竞赛25项,参赛学生8 053人次,获奖学生1 013人次;参加校外省级及以上竞赛32项,其中23项获奖,全国性竞赛各级奖项37个,获奖学生421人次。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5]。多年的实践表明,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院将继续探索学科竞赛的新特点、新形势、新思路,促进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6],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14.
[2] 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等.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5):172-178.
[3] 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4]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1.
(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文章分析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与实践效果评价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组织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提出基于群体动力的组织构建形式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群体动力;创新实践;组织形式;实效评价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立项(校政字[2013]168号)。
第一作者简介:宣伯凯,男,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康复辅具,xuanbokai@126.com。
0 引 言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大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现阶段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型本科专业,是集电子、信息处理、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综合性学科。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技术成果和研究动向更新得很快。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1 创新实践教育现状分析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具特色。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英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在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的教育方式并且是最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才教育是美国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征,通过跨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应现代高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本科阶段,小团体的实验室和研讨会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亚洲地区,日本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注重教育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性的科研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重视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内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把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定为改革目标,提出全面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令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实行元培计划,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也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综观上述高校的改革方案,主要的特点是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目标
探索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不仅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要求。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及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形成系统的、高效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将兴趣爱好发展为专业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创新意识。
(2)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融会专业课程内容,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不再是课堂内被动吸收知识的服从者,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3)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和技术更新日趋加快,市场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高的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应用于实践。
(4)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创新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学科最新技术成果,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与科学方法,积累科研经历和体验。对创新素质、探索精神、科学实验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和造就高尖端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3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3.1 构建学生团队,激发群体学习动力
20世纪30年代末,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提出“群体动力理论”。根据群体动力理论,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群体开展实践学习比个体独自学习的效率更高、凝聚力更强、吸引力更大。创新实践教育必须建立在个体内在需求与环境外力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基于群体动力的团队运作模式在认知能力、信息加工决策、目标执行过程等方面存在优势。教师应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在群体模式下组建活动基本单元——学生课题组,并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将课题组制与导师制相结合,合理调配智力资源,提升学与教的效果;充分发挥团队运作模式的优势,结合导师在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培养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进取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3.2 课外创新实践的组织建设
1)学生课题组的形成。
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促进学习的深入。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及时有效的互动交流都会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Vaneijl和Pilot( 2005)在研究中指出小组规模很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步骤、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践表明3~4人比更大的组有效。选定4人制小组为学生团队的基本单元,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又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动协作并且具有应对成员变化的弹性。在我们对智能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在最初形成的课题组中,因关系亲近而形成团队的占63%,因指派、学号、位置等因素随机组成的占24%,考虑到成员知识能力互补等因素的占13%。在确定课题组成员时,应遵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情感培养的原则,以能力全面、综合素质高为目标,提高团队的绩效。
2)学生课题组的结构优化。
团队结构与任务完成效果有直接关系。笔者以智能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组成的课题小组属于平行结构。在没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成员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将课题组结构优化与个性化发展培养相结合;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确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制订适合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使每个成员各有专长,都具有独立解决某方面专业问题的能力。
3)课题组的重组与大团队培养。
任务的内容和规模与团队的规模、结构紧密相关,应对不同规模、性质的任务时,教师需要对已有的课题组进行调整或重组。课题组的重组不是盲目将成员从一个课题组转到另一组,而是在原课题小组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个人的专长和能力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够在新团队中进行协作。教师在进行课题组小团队培养的同时,可将有共同目标(参加同一比赛)的课题组组织成大团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搭建更大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大团队氛围下,逐步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
4)课题组导师的系统化指导。
课题组导师在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主导作用,承担对学生课题组研究内容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管理。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以某项竞赛活动临时组成的课题小组对研究没有长期的目标和规划,无后续活动或者研究内容空洞缺少锻炼价值,而通过课题组导师的引导,可以确定长期稳定的学习、研究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成熟的科技竞赛项目具有完善的赛事规定且面向群体,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有较强的连续性,可以在不同年级之间形成继承关系,避免走弯路,提高作品质量;发挥高年级学生榜样带动作用,指导低年级学生汲取更多经验,构建阶梯队伍,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效评价
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课题组制的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传统课堂教学考试不同的实效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都希望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其中近50%的学生明确表明在意是否获得奖励激励。创新实践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应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密切结合,通过导师评价、竞赛成绩评价和成果评价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综合评价和适当激励,并跟踪学生的长期发展状况,评估活动的整体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能够促进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导师评价。导师评价与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关联。课题组导师是学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科研、竞赛中的表现。导师可根据创新实践活动的特点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依据实际情况参照标准要求,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学分。
(2)竞赛成绩评价。科技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积极竞争的平台,具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级别和获得成绩的级别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尤其竞赛的宣传展示和现场答辩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考察。依据学生在竞赛体系中的成绩给予奖励,也是对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一种激励。
(3)成果评价。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借鉴科研项目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与的实际项目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除了这些评价标准外,教师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实践活动对学生考取研究生、就业情况等的影响,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果作综合性评估。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可以促进活动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既要注意科技创新教育的普遍性,又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实践表明,基于群体理论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科学的实践效果评价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指导本科智能专业学生在多项科技活动和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人均获奖一次以上,达到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邓化,李雪菲,庞关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5): 117-119.
[2]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 78-80.
[3]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85-87.
[4]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9): 91-94.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48-02
知识时代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拥有创新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就拥有主动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国外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1969年就开创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这个计划首次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受当前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冲击,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认为对大学人才的培养“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工作灵活性”[2]; 受雅斯贝尔斯的“全人”和洪堡“完人”教育理念的影响,德国大学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基本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外国很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普遍注重大学生从人格到能力的全面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素质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层次。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完成高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创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然而,国内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只片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周家伦认为“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首先必然会想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问题。因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穿心教育,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这段话说出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观念,这也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其他因素出现的“角色弱化”的状况。环境塑人,环境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大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空间都在校园,因而高校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我国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看,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并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在实践操作上也缺乏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校园文化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探索一整套以培养大学生创新为目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思想。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即为了实现大学最初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师生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由高校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的大本营是高校,学习和传播科研文化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中精英聚集、人才济济的地方是高校,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明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母体。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高度统领和把握校园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影响校园主体的成长、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等方面[4]。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是孕育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的最有效、最广泛的社会人文基础。另外,由于校园文化主体的先进性,使校园文化具有前沿性和批判性,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可见,为了响应知识经济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创新导向的校园文化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真正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接近于生活的实践,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将科技创新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大学生们有了一个可以接触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并且能够体会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注重团队合作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虽然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队意识,但却没有真正实践过,是企业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有利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使学生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一)大学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生态基础
教育是对教育环境、教育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升华情操、塑造人格,在实践中感受国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劳动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育教学改革直接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改变过去在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角色弱化”的状况。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先进创新文化的传承体,创新可以在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甚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它们有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拼搏进取、自我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学术自由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这些创新所需要的特质逐渐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让这些特质融入到他们的的头脑中,体现到他们的行为上,最终内化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承担起创新的重任。
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创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创新文化所蕴含的特有要素,这些优秀的品质固化在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进取而永续的传承下去,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会不断增添一些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新鲜元素,让高校的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完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归宿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教育中专业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间的互相“拨力”,其本质上在于两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关联、价值整合以及运行架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思考、学习、分析、设计、总结,而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另外,从大的方面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为我们整合社会、企业和高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传统以课堂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过程当中,将以班级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中,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三、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方面,并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实现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能使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外力激励两因素有效地融为一体,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摸得着的且理论结合实践的支点。另一方面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脱教条化局面,寻求企业文化的丰富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在合作中增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升华。
(二)更新校园精神文化培养理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能在大学与社会的过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衔接,达到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现实依据的目的。二者发挥合力才能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既要关照课堂因素,同时又要兼顾企业因素、社会因素。在此过程需要着力创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接受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指导。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撑起一把制度的保障伞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要前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时间。从传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从“校园”为中心到“以校园为基点”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新的工作途径。与此同时,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上大学生必须具备三种意识:首先是创新意识,其次是团队协作意识,其三是服务社会意识。
(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开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第一目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李贤丽,付光杰,韩建.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彭瑛,刘建华.冶金材料类专业工程力学创新性实验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