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互动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Flash软件 互动功能 Powerpoint软件 课件模板 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70-04
1 从Powerpoint课件的尴尬,思考中职语文对于课件制作的需求
PowerPoint是当前大多数教师制作课件使用的软件。该软件具备编辑方式简单、图文混排便捷等特点,但其主要功能偏重于“展示”,类似于“幻灯片”,只能按照原定的顺序,一页一页地展示编辑好的内容,机动性差、互动性差、内容不可改动。因此,PowerPoint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甚至会给课件使用者带来尴尬。
案例:某语文教师在《项链》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在讨论小说情节的环节上,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答案是: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和假项链。在课堂提问时,有位同学将小说情节概括为:盼项链、用项链、丢项链和识项链。该学生的答案一出,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将第四部分的情节概括为“识项链”,词性和前面三个部分一致,比“假项链”更妥当。但是由于课件的内容在播放过程中无法改变,教师最终呈现出来的参考答案,依然是“假项链”。
反思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Power
point表现形式过于呆板、互动性差的缺陷,这种缺陷,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中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求课件的不能仅仅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对于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展示,否则,无法发挥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更重视情景的营造、师生的互动,且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些学科特征,要求课件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可变性。
2 软件“合璧”,实现中职语文课件功能的突破和制作的简化
要满足中职语文教学对于课件制作的需求,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丰富课件的功能,使其具备互动性、可变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中职学生的学情和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二是要简化课件的编辑方式和制作过程,使广大一线教师能够轻松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能够省时地完成课件的制作,从而使具备复杂功能的课件能够简单编辑,运用于日常教学。
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笔者曾经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学习Flash软件的制作,在创新课件功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制作的具备互动功能的课件及所研究课题,在市、省级竞赛中多次获奖。但Flash制作比较复杂,不便于日常教学的课件制作,普通教师更是无法掌握,难以推广。为此,笔者经过多次尝试,最终以软件“合璧”的方法,实现了课件制作环节的简化:用Flash软件制作出具备互动功能的课件,再将这种Flash课件作为组件,插入到Powerpoint软件中,最终形成一个Powerpoint的课件模板。该模板集Flash的功能多样性和Powerpoint的编辑便利性于一身,让掌握Powerpoint编辑方法的教师都能使用,能够将互动功能与广大教师分享。
2.1 依托Flash技术,丰富课件功能,增强互动性
Flash是交互式矢量图和动画的制作软件,设计者使用Flash创作出既漂亮又可改变尺寸的导航界面以及其他奇特的效果。Flash的编辑方式更加复杂,需要掌握的技术更加专业,但是可以制作出更加多变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效果,笔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需求,利用Flash软件,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出一些组件,大大丰富了课件的功能。
2.1.1 组件一:“小魔方”(图1)
该组件具备“课堂表情、计时器、背景音乐”和“数字点名器”四种功能笔者将其设计为魔方形状,所以称之为“小魔方”。
(1)“课堂表情”(图2)。
语文课堂,师生交流更频繁,学生参与发言的频率更高,而很多问题具有主观性,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更加个性化地点评学生的发言,有更多的评价学生表现的方式,而“课堂表情”功能的设计,用一种更为感性、更为活泼的全新形式,丰富了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手段。
该功能的制作灵感来自“QQ表情”,人们在用QQ聊天工具进行交流时,有时用一些小动画做成的表情,来表达一些情绪,调节气氛,使得聊天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笔者将QQ表情引入课件中,制作成为“课堂表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课堂表情”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出色是,教师点击一个红色表情,课件中就会出现一段配乐动画,一个卡通猫会出现在画面中,对同学说:“你答得太棒了!”这种新颖地课堂评价形式,更容易被中职的学生接受,它的使用让课堂活跃起来,将学生的答题积极性调动起来。
(2)“计时器”(图3)。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思考问题、组织语言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于思考时间的估计并不准确,往往偏短,有的甚至不留思考时间,问完问题,直接提问。“计时器”的设计,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时间参考工具。教师利用计时器,可以设定1~5分钟的思考时间。该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养成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时间的习惯,同时伴随计时器启动时几秒钟的“滴答”声,学生会随之产生一种时间紧迫感,会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
(3)“背景音乐”(图4)。
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背景音乐,可以增强某些特定教学环节的氛围。为此,笔者设计“背景音乐”功能,将四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注入其中,用于不同的教学场合。例如,在语文课的朗读环节中,播放抒情的音乐《雨的印记》或《安妮的仙境》,可以增强朗读效果,将学生带入到文章的优美情景中。在教师宣读测试成绩等表扬、鼓励的场合下,播放颁奖音乐,可以使表扬活动显得更加正式,让优秀的学生产生更强的自豪感。
(4)“数字点名器”(图5)。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点学生回答问题,是个让教师颇为头疼的环节。一方面,语文的学科特点,要求有更多与其他课堂的学生发言。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受学习基础的影响,往往发言积极性不高。因此,这么多的问题,点谁起来回答是个难题,点谁起来会积极的参与回答,更是个难题。“数字点名器”的设计,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该功能的制作灵感源自综艺节目现场抽取幸运观众的活动,笔者将其引入到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编号,点名器中的数字对应学生的编号,在数字快速滚动时,让数字停止,停在哪个数字上,就由该数字对应编号的学生回答问题。用“数字点名器”选定课堂提问的对象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被提问学生的心理压力,被选中的学生时以“幸运儿”的姿态回答问题,会显得更加轻松;二是可以均衡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避免教师习惯性地从少数答题积极性较高的同学里面反复提问。
2.1.2 组件二:“计分区”(图6)。
“计分区”包括“分组计分器”和“PK”计分器,是课堂竞赛环节的计分辅助工具。由于使用频率并不高,笔者将“计分区”的大小设计得与Powerpoint页面相近,将其放置在课件的第一页,播放属性设置为“隐藏”。在该页面上添加按钮,按钮超链接对象为“最近播放的页面”,同时在其他页面中添加按钮,按钮超链接对象为“第一页”。这样,当使用者播放Powerpoint课件时,我们不会看到被隐藏的第一页,即“计分区”组件,但是在其他页面中,需要计分时,点击按钮,课件就会播放“计分区”页面。计分功能使用完毕后,再点击下面的按钮,即可回到刚才的页面,继续播放刚才的教学内容。
(1)“分组计分器”(图6,左)。
小组讨论,是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比较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小组讨论往往又以竞赛的形式出现。但是,以往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不具备计分功能,教师在组织小组竞赛时,经常是一边忙着点评学生的表现,一边忙着在黑板上给各小组划“正”字计分。“分组计分器”,具备为小组加分、减分的功能,同时可以在计分器中输入小组的名称,它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避免陷入忙乱,让小组竞赛活动变得井井有条,使教学活动的呈现更具备整体性,更规范,更上档次。
(2)“PK计分器”(图6,右)。
如前所述,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同样的问题,观点可以不同,因此辩论时常会出现在课堂上。“PK计分器”是为一对一的辩论活动量身打造的课件功能,该功能的设计灵感源自一些影视喜剧,如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郭芙蓉和吕秀才互相出脑筋急转题,比拼智商。导演将该场景设计成街机打斗游戏的动画,两个卡通人物分别代表答题的两方,一方答对,其对应的人物就会出招,打击对手,最终获胜的一方会将对方“KO”,打倒在地。笔者将这种形式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营造辩论的紧张氛围,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1.3 组件三:“文本输入框”
Powerpoint课件缺乏互动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其在播放过程中,无法进行文本输入。在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通常只能按原定设计播放,而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输入新的内容,这一缺陷的存在,让课件有时候还不如一块黑板。为此,笔者设计“文本输入框”,将其放置在可能要展示学生个性答案的页面中,可以将学生的表达、意见输入其中,和课件原有内容同时展现,进行比对。
2.2 植入Powerpoint软件,分享互动功能,简化课件制作
利用Flash软件,为课件设计出了全新的功能,但是Flash的编辑方式比较复杂,要让广大教师都掌握,并不现实。因此,笔者将制作完成的Flash组件,植入编辑较为简单的,当前使用率最高的Powerpoint软件中,形成课件模板,从而实现复杂功能的简单分享,让Flash互动功能,能为广大教师所用。教师只要掌握Powerpoint的文字输入、图片插入以及编辑状态下的对目标内容的“复制”和“粘贴”即可。下面介绍一下Powerpoint课件模板的使用方法。
(1)打开名为“课件模板.pot”的文件(图7),进入Powerpoint的编辑页面,里面包含两个编辑过的页面。
(2)第一页(图8)植入了“计分区”和“文字输入框”两个Flash组件,其中“计分区”组件可以在播放时直接使用,而“文本输入框”在需要使用时,根据所需输入内容多少的预设,选择不同大小的“文本输入框”,对其进行复制,并将其粘贴到需要的页面上,用拖动的方式调整其位置到合适处即可。右下角的超链接按钮,在播放时点击它,可以回到最近播放过的页面。
(3)第二页(图9)植入了“小魔方”组件。“小魔方”组件在播放时,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在新的页面中使用时,则新建页面,直接将其“复制”并“粘贴”到新页面中即可。
(4)其余内容的编辑方式,与Powerpoint软件的编辑方式完全一样。
(5)编辑完成后,对文件进行保存,Powerpoint会弹出保存对话框,将文件以教学内容为名,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格式(*.ppt)即可。
3 效果与反思
3.1 效果
3.1.1 制作简单功能多,互动模板成教师授课“新法宝”
基于Flash技术的PowerPoint互动课件模板设计制作完成后,笔者在自己所属的语文教研组内,对该课件模板的使用,进行了测试。推广过程中,所有教师均能30分钟之内掌握该课件模板的编辑方法,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试用,试用教师给予了该课件模板一致的好评。
(1)功能丰富,形式活泼。
该课件模板中的功能较为多样,利用该模板制作出的Powerpoint课件,不再只是展示文字和图片的简单工具,而是集评价、控制、完善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课件。该课件模板中的内容,比较感性,形式活泼,能够较好地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2)针对实际,实用性强。
课件模板中的功能设计,直接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答题时间控制、课件内容及时变动、小组竞赛计分等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利用传统课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问题虽然不大,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率。该模板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3)使用简单,便于掌握。
Flash课件的制作比较复杂,该模板将Flash制作出的效果插入到Powerpoint当中,方便了广大教师分享Flash的功能,而在制作课件时,方法和平常制作Powerpoint课件并没有差别,因此很方便,很值得推广。
3.1.2 形式活泼趣味强,互动课件成学生学习“新宠儿”
在模板的推广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更为强烈,新颖而实用的功能,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大舞台,活泼轻松的课件,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每一个学生都饶有兴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听课更为专注。
课件中的“课堂表情”等功能非常有趣,教师用这种方式来评价同学的课堂表现,比起以往口头的几句“不错、很好”等话语而言,更加生动。即使是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用“课堂表情”来进行批评,效果也很好,老师以一种诙谐的方式指出学生听课不专心等问题,让受到批评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轻松一笑过后,及时改正,绝对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同学,会因为希望得到一个“课堂表情”的评价,而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还有“数字点名器”的使用,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以前的课堂上,老师习惯叫哪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有些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心里知道喊到自己的概率很小,索性不认真思考。但是用“数字点名器”来点名,大家机会均等,即使你刚刚回答过问题,也还是有机会在选中你,所以会比较专心的思考问题。而且被“数字点名器”点钟,有种“中奖”的感觉,每次有同学“中奖”,无论是这个同学,还是没“中奖”的同学,都会开心一笑,答题的氛围比较轻松。
(2)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件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帮助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更够更快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表情”和“数字点名器”能够营造比较轻松地课堂氛围,让以往同学们比较害怕的课堂问答变得自如、有趣。“计时器”和“小组计分器、PK计分器”则营造出比较紧张的氛围,督促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专注的思考问题。“背景音乐”的播放,美化了一些教学活动,比如语文课的朗读,在抒情音乐的衬托下,同学的朗读变得异常优美,在配乐朗读的熏陶下,似乎更容易感受到文章的美妙之处。“文本输入框”让同学们的观点有了和老师的“参考答案”一较高下的机会,以前老师的课件就是展示固定的答案,如果同学们的表述和老师的不一样,也只能按照既定的答案来。而有了“文本输入框”之后,老师可以将同学们的较为优秀的答案当场输入到课件当中,让答题的同学,特别有成就感。
3.2 反思
3.2.1 必须正确看待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谨防“喧宾夺主”
笔者在研究课件制作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课件的创新,对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是十分有效的。每一次新的功能出现在课件中,都能看到学生强烈的反应――课堂气氛活跃,欢笑不断。但是,学生喜欢课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喜欢教学内容,更不意味着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成败,也绝对不是以气氛活跃程度和是否有欢笑声作为评价标准的。课件的过度使用,也可能适得其反,讲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内容中吸引出来,让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无法专心地思考,静心地倾听。因此,必须始终牢记,课件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对课件的使用,唯一的目的,是辅助教学,方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笔者研究的互动课件而言,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较为强烈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它的使用频率,把握使用的最佳时机,在使用课件互动功能完成激发兴趣的任务之后,必须及时将课堂的主角还给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发挥课件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3.2.2 不断丰富模板的互动功能,更新模板内容,才能长久地发挥其作用
互动课件对于学生来说,像一颗很甜的糖。刚开始吃,很有味道,但是如果经常吃,可能就会甜而无味。要使互动模板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长期发挥作用,除了要控制其使用频率外,另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继续研究课件模板的制作,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开发出新的功能,同时将模板的样式多样化,制作出不同风格、不同具体内容的模板,这样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可以从多个模板中进行选择,通过变换模板风格和内容,保持互动课件在学生中的新鲜感,保证其作用的发挥。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计划制作出版面风格不同、组件内部动画和音乐等元素也有所不同的多个模板,同时努力改进模板中互动组件的功能,并且及时将新的模板通过网络进行,供教师下载,实现模板的分享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一、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
(一)互动范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微博互动模式后,其相应的互动范围也进一步延伸,从实际课堂走向了虚拟课堂,并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在开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后,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微博平台与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经过不断与学生交流,从中总结经验来提高实践工作。互动范围从实践课堂走向虚拟平台,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互动内容
由于微博属于网络虚拟平台,使用者可以充分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变化,通过文字语言或者影音方式来抒发内心感受,释放身心压力,是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交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与学生开展虚拟交流,可以从情感、社交、信息等方面进行互动,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涵盖学生各方面需求,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三)互动功能
微博作为交流平台,其互动功能是多种多样,学生随时可以通过微博来了解最近就业信息、心理动态疏导、学业知识等多方面内容,互动功能不仅能够加深师生之间情感联系,增强双方之间信任感,也能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发展轨道,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方面能够顺利开展,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互动对象
通过微博师生之间不仅可以有效开展交流,还可以将学生家长、各高校纳入交流范围,从多方面进行交流,保证学生思想动态能够实时被家长和教师所掌握,确保他们成长轨道健康向上。
二、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得到了显著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博平台的帮助下,已经从原有的课堂工作性质向实际生活化转变,通过虚拟网络平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秘性和严肃性蜕变,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将社会上负面新闻降到最低,保证学生思想动态切实落到实处,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多方位互动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交流方式可以通过建立多方模式,通过讨论群组进行讨论,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通过师生间友好交流来获取实践工作,并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将学生作为教育重心来开展。随着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学生社会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思想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使学生发展方向偏离正确轨道,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悲观消极的看法,影响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因此通过采取微博多方位互动模式,来引导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措施
(一)将微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重新构建校园文化格局
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平台,引发的学习生活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并作为一种特定文化,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学生在微博文化熏陶下不仅加深了自身文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会消失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不管学生是否愿意,传统的校园文化格局已经被微博文化所打破,进而成为新兴文化方式。通过微博文化引入到校园格局中,互动模式将得以健康发展,构建格局也必然加快步伐。
(二)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模式
商务教育应用一直是国内投影机应用的绝对主力,从销量来看,约占总销量的80%左右,本次评测的34款产品中,有22款被归入此类别。从规格上来看,3000流明亮度、XGA分辨率、2kg到3kg重量,是此类产品的典型特征。但是随着视频应用的增加,以及笔记本电脑普遍宽屏化的趋势,WXGA(1280×800)规格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令人吃惊的是,在主流规格上,今年的产品趋势竟然与去年惊人的相似,只是在特色领域有所发展。首先短焦产品全面普及,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机型都属于反射式超短焦,投射比都在0.6:1之内,大大缩短了投射距离。其次,互动功能不再依赖于电子白板,很多超短焦教育机型都内置了互动功能,而且还都支持单机双笔,极大地降低了教育采购成本。第三,各品牌都推出了高亮高分辨率跨界机型,高达4000流明以上的亮度和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直指入门级工程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拉高了高端商教机的层次,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爱普生 EB-C765XN
核心技术:3LCD
标称亮度:5000流明
分辨率:1024×768
标称对比度:3000:1
在本次横评当中,有多款高亮商教机的出现直接拉高了产品的整体层次,甚至使之与高端工程机产生了交集。它们无论是凭借超高的亮度,还是全高清分辨率,亦或是绝佳的外形设计,都预示着商教投影机产品线的丰富性与日俱增。最近爱普生的一款高亮商教投影机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今年7月爱普生全新推出了商教两用投影机EB-C765XN,该机支持5000流明超高亮度、3000:1对比度以及XGA分辨率。新品机型功能上进行了全面智能升级,预计将使爱普生投影机在4000-5999流明段再次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爱普生EB-C765XN重量约3.8Kg,属于轻便高亮型投影机。EB-C765XN在接口上也做了改进升级,在原有的 HDMI、2组VGA、USB、RJ45、AV、S端子等接口基础上,又增加了Displayport高清数字显示接口,可连接同样支持此接口的影音设备欣赏高清视频。
EB-C765XN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均十分简便,该机具备水平垂直梯形校正功能,即使将投影机随意摆放,也可方便地通过手动水平梯形滑钮或自动校正完成图像调整。通过Screen Fit功能即可完成调焦,非常方便。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较大范围的梯形校正还是会对画面分辨率以及清晰度产生影响。
爱普生EB-C765XN还增加了智能手机无线投影“Epson iProjection”功能,可以方便地投射智能手机里的照片等相关文件。EB-C765XN的双画面投影功能与之前的机型完全相同,非常适合高级商务会议或多媒体教学课堂。同时该机还支持网络四画面分割投影功能,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投出四个不同的画面,最多可同时连接32台电脑。教学上可借助这两大功能进行直观比较教学,帮助学生增强记忆。EB-C765XN还具备PDF文件直读功能,商务会议或教学时只需借助优盘即可实现PDF文件无PC投影,但很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支持Office文件直读。
在PC World中国实验室中,爱普生EB-C765XN在动态模式中,实测亮度为4660流明,完全可以满足中高端用户的需求。与此同时,该机对比度并没有随着超高的亮度而受影响,高达2715:1的FOFO对比度在3LCD机型中鹤立鸡群。EB-C765XN的功耗为293W,能耗比(实测亮度/功耗)高达15.9,表现非常出色,另外其待机功耗也只有0.1W。EB-C765XN的关机时间只要3s,这在高亮商教机当中也属非常出色的成绩。
清晰的画面、强大的功能、人性化的使用方式,无一不带给新用户全新的使用感受。爱普生EB-C765XN高端投影机功能更强大,更加切实考虑到商务用户和教育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不失为广大用户挑选投影机的又一专业选择。
爱普生 EB-CS500XN
核心技术:3LCD
标称亮度:2500流明
分辨率:1024×768
标称对比度:3000:1
交互式短焦机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领域,特别是投射比在0.6:1之内机型,吊装在教师投影即可实现60英寸甚至更大的画面,既不影响教师讲课又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更多的教育机型内置了互动功能,使得短焦投影机不必再搭配电子白板即可实现无线互动,在加强课堂互动性的同时又能极大地降低投入成本。
爱普生EB-CS500XN就是这样一款集合了短焦以及可以升级互动功能的教育投影机。爱普生专有的互动组件配合短焦投影机能够在任何表面(墙面、普通白板)实现交互式投影功能,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让课堂“动”起来。爱普生EB-CS500XN采用3LCD投影机技术,拥有2500流明亮度,对比度为3000:1,分辨率为1024×768。镜头支持1.35倍数字变焦,最大光圈下通过其短焦镜头只需89cm即可实现80英寸大画面。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方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对一项总的学习任务的某些方面负责,最终使本组的每个成员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互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动功能、互动功能、激励交往机制,特别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相互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三、小组合作“三案合一”教学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怎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本校教学实践发现,“三案合一的教学案”是探索解决上面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
三案包括《课前预习案》、《课堂教学案》、《课后拓展案》。
《课前预习案》是强调自主学习而为学生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之前引领个体学生完成独立学习,为下一步课堂讨论打基础。其基本内容源于课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学习目标,力求具有可操作性和自我可检测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预习案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课堂教学案》的设计,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课堂师生的共同互动性,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等。教学案既是教师的讲稿又是学生的学稿,是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脚本。其内容一般分为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内容精讲、当堂检测四个部分。1.学习目标部分展示了本模块的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2.合作探究模块中讨论与内容精讲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可以包括知识结构框架或基本知识点、教师的设疑和点拨。在课前做预习案时学生已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对于有疑问的知识可在这一模块中生生、师生间互动完成。3.当堂检测模块是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选编有“阶梯性”、“层次性”的练习题,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1.移动学习的理论支撑
1.1概念
1994年,随着美国加州大学的人机交互研究室在2000年启动了“MobileEducation”项目后,教育行业就开始掀起对M-Learning的研究热。移动学习是指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1.2特点
(1)学习内容碎片化。移动学习中把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分割成很小的部分,让学生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去随时随地学习。(2)学习无场地限制,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模式。(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移动学习中,可以通过图、文、声、动、视等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消除沟通障碍。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敢直面与老师沟通,移动学习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让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和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1.3理论依据——认知负荷理论
[1]认知负荷是指加工一定数量信息要求的心理能量的水平。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随着接收的信息量的增加,认知负荷也在不断增加,而人的认知负荷承载力是有限的。基于此理论,移动学习的特点就能很好地降低人的认知负荷,让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积少成多。
2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教学研究
2.1微信的优势
(1)微信软件受众较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通过网络能让相隔万里的两人进行联系。即时通讯软件应运而生,微信软件的出现让社交变得更容易。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微信软件的坚定拥护者。调查显示,学生的业余时间很多都花在微信聊天,发朋友圈上。基于此调查,将微信引入到课堂中,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也贴合学生需求。(2)使用门槛比较低。微信的安装对手机的配置要求很低,只要拥有一台手机,并且联网,就可以使用微信进行学习。这样就把零碎的时间也能很好的应用起来,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由于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老师在微信公众号中的教学资源,而且在自己比较舒服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提高自学能力。(3)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将微信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一方面让学生使用喜爱并熟知的工具进行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的时间就可以跟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互动中产生碰撞,激发灵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4)微信平台的开放性。微信是一个比较公众的平台,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公众号,并在上面通过各种媒体方式进行推送,而目前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认可度也比较高,这就决定了这个平台的适用性是很强的。(5)降低了教学成本。使用微信平台来发送信息代替了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来进行沟通,节约了成本,而且微信的各种特色功能也不是电话能够比拟的,可以收到更显著的效果。
2.2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1)学习内容的推送功能。定时推送学生想要学习的学习内容,注意内容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知识模块,[3]确保学生能利用零碎时间完成学习,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完成一个完整知识模块的学习。(2)互动功能。互动功能需要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就是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老师及时进行解答;生生互动就是把问题提出来,由会的学生进行解答,具体可以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实现。(3)分享学习功能。学生可以把学习内容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好友等方式分享出去,扩大学习平台的影响力,[2]也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4)上传资料的功能。老师和学生能够把一些资源通过平台
2.3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课堂模式设计
(1)课前阶段。课前阶段主要是教师通过公众号下次课的教学资源,并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明确学习内容,自主预习,并通过预习作业发现问题。[2](2)课中阶段。老师首先提出问题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再根据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3)课后阶段。老师在微信公众号中将课堂内容,让学生对没有完全接收和消化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4)评价手段。微信提供了很多可以作为检验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微信的签到小程序功能,进行考勤;可以利用微信的投票程序功能进行课程效果调查,方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加以改进;老师还可以把学生在微信公众号的表现进行统计,如提问次数,阅读频率等,进行过程性评价。
2.4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教学成果评价分析
(1)从学生考试结果角度分析。笔者同时担任两个高职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任务,在学期末参加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使用基于微信移动学习的班级,总体成绩要优于未使用的班级,平均分高出7.65分,及格率达100%,优分率超过20%。该数据表明使用微信这种移动学习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从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对使用的高职班45名同学进行微信移动学习手段满意度调查,95%以上的同学表示更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满分5分的满意度调查,最后获得了4.45的平均满意度。从结果来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
课题研究进展
1.健全组织,有序开展
课题申报成功后,学校召开了成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方法、目标、课题成果形式等问题。同时,明确了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要求要发挥高校教师加入的优势,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开展的教科研活动和优质课评比。在实践中检验认知,锻炼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有所创新。
2.调研分析,反思问题
在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人员积极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操作不熟练,课堂教学不够流畅;电子白板功能与教学实践融合较浅,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合理性不够,电子白板软件功能利用不充分,而部分功能则利用过度。对此,我们组织课题组和相关教师广泛讨论,反思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利用低效、无效现象产生的原因,研讨合理运用软件功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3.更新观念,勇于实践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与能力,课题组还邀请了电子白板公司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为课题组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现场指导培训。课题组成员还将有关电子白板的技术资料打包放在学校校园网内,供其他教师学习。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讨论电子白板的实践运用,增强研究者的科研意识,提高研究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课题组成员对电子白板功能的合理、有效运用有了较大认识,“为用而用”的思想得到了根本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上好研究课,努力发挥创造性。每学期积极准备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各级各项竞赛。竞赛的开展使教研自然成为需求,课题组成员发挥骨干力量,组成教研团队,形成合力,雕琢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深入课堂开展教研,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知识接受程度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研究成果和经验
通过实验教研,课题组成员在近几年参加的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成绩的取得,激发了教师、学校对教研的热情,也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随着教师的不断成长,各成员所在学校间也开展起电子白板运用的校际交流活动,促进了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同时,经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初步总结出了基于电子白板的音乐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1.有利于创设情境,体会音乐色彩
利用电脑动画等媒体资源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便于突出、解决重难点
利用电子白板的媒体、交互功能,能突破以往固定教学模式,将重难点以生动形象和互动形式加以呈现,学生能轻松、有趣地学习音乐知识、历史等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形式,能使学生直观感受音乐情绪、旋律和节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3.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基于电子白板的音乐课堂要整合好音乐资源,必须要利用好电子白板强大的互动功能。电子白板储存的资源丰富,互动功能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感觉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自如、投入,也能真正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题组成员都愿意投入课题研究中,但各人课题研究的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我们提倡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升理论素养和课题研究能力。
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少数教师无法有更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一定困难。
少数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对研究不够深入,不太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大部分教师因为不太重视理论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缺乏理论支撑。而且,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初期虽然比较注重对电子白板各种功能的使用,但缺少对使用实效的思考和阐述。
课题后期规划
在前期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对课题后期的开展思路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重新规划,决定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并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实验工作。
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产品很多,最方便的当属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电子行业在中国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因为交互式教学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学领域的验证和认可;另一方面,为提高中国现代化教学水平,国家也加大了对多媒体教学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可以说,以电子白板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解决方案全面掀起了中国教育装备新革命。
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国外到国内犹如刮起了一阵旋风。电子白板帮助教育领域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公平性问题。
现在,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源于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传统教学没有的好处。多媒体可以大大方便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演示,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而且,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一些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内容。一些专门针对中国普教的教学特点开发的一整套配合交互电子白板使用的软件,设有专业的学科工具栏。
这些工具栏包含大量的学科工具,可以帮助学科老师轻松实现数学公式、化学公式、二维图形、三维图形、动态物理实验、动态化学实验、汉字教学以及英文单词音标标注等。软件将晦涩难懂的数学问题、经典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轻松地呈现在白板页面上。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多媒体的使用真的让我们学生受益匪浅。白板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但可以放映视频,而且还可以和电脑连接,把电脑屏幕上所出现的信息完好无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课余时间,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优美的歌曲来缓解一些疲劳的大脑。
在没有白板时,老师们通过黑板使学生了解知识,但是黑板的面积有限,对于数学、英语、化学等这样的学科,有时黑板不够用,必须擦掉一部分再写。一节课下来,老师的胳膊感到酸痛。因此,有不负责的老师干脆就不书写了,直接口述给学生听,但是不论学生多么认真听讲,口述对他们来说都太快,他们无法将老师所述重点知识全部记下,以致学习成绩下滑。
用黑板教学,老师书写速度慢,书写占用了大量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学生们忙于记笔记,听课效率低下。最严重的是擦黑板时所产生的大量粉尘直接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但有多媒体后,上述的情况全都改变了。老师可以提前将所授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储存在电脑中。上课时,通过一定的操作,把贮存的知识通过白板呈现出来,不但省去了老师书写的辛劳,而且学生也记下了重点知识,一举两得。只要该课件不被删除,就可以永久储存在电脑中,可以为以后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的确是学习的好工具。
运用多媒体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运用听觉,多种感官都可以参与,这增强了课堂的魅力。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虽好,但与黑板相比也有不足。自从用多媒体学习,学生的书法水平大大下降;有时老师也会出现写错别字的情况,而且许多调皮的同学在自习课上通过多媒体放电影,扰乱其他同学学习。
多媒体适合40人以下的小班使用。在班额小的情况下,师生、生生互动比较方便,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互动功能。如果在40人以上的大班中使用,师生、生生互动困难,不仅很难发挥多媒体的互动功能,而且由于白板尺寸的限制,坐在后排的学生不容易看清楚多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
另外,多媒体上的内容是预设好的,老师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教学,这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难出现无法预设的精彩。如果教师在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还是把学生当成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器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多媒体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多媒体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是它的长处,也是它的短处,如果老师不能合理运用,学生只顾热闹,不动脑筋思考,用多媒体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1. 情景描述
本节课是9A Unit 8的Integrated Skills,是一节综合技能课。本节课的目标是听懂有关警察询问嫌疑犯的录音,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写出关于绑架案的报告,之后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模仿调查嫌疑犯并作出相关记录。
1.1 做好听前预测
在听力活动开始之前,通过电子白板的幕布功能让学生先对已知信息进行猜测,利用聚光灯突出内容的重点情节,再利用拖拽功能将信息拖拽分类。帮助学生熟悉话题,处理好关键词,为关键信息的获取做好铺垫。
1.2 加强听法指导
利用电子白板的隐藏、显示功能,音频播放功能,快速捕捉相关信息。对学生听不懂或听不清的内容,反复听,提高听力效果,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1.3 练习反馈
在练习的过程中,利用智慧笔的互动功能,将学生的答案直接呈现在屏幕上,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练习的准确性及完成进度。在教师的讲评时,在学生的答题页面中同步批注,直观明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 反思
2.1 白板的合理使用
白板在本节课中完全替代了传统黑板的功能,使我能够在白板上操作,离开了计算机控制台,使白板的交互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运用“幕布”等功能设计出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2 智慧笔的使用
智慧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体现出非常强的互动性。如:选择题可以很快看出学的得分率,错误率;其它的练习,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换检查模式,随机抽取某一位学生的即时练习状态或者全体学生练习的进度。纠错时也可以随机抽取,而且可以回放练习过程。因此,智慧笔的使用使得课堂师生互动性更强,节约互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3 交互的反思
电子白板和智慧笔的交互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课堂容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电子白板支持任何格式的声音和视频插入,使得它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更加方便、高效。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课堂反馈和及时评价等方面具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PPT的使用
电子白板技术更新之后,可以直接导入PPT课件再优化,智慧笔也可以直接导入PPT使用,方便教师备课并节省了大量时间;
3. 思考和建议
其一,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相比较,白板笔的书写和触摸屏的准确流畅程度有待改进;同时,传统的黑板并不能完全丢弃,它可以给上课留下痕迹,时时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关注;
其二,智慧笔软件不支持声音播放,在语言教学中有一定程度的不方便,特别在英语的听说课中,需要改进以便可以使用声音功能;
其三,智慧笔软件只支持PPT课件,所以上课过程中需要在白板与智慧笔之间切换,造成了一定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如果它们可以有效结合,互相支持,会更大提高课堂效率。
其四,智慧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明确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但这同时也是他的弊端。在显示某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时,势必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答错的情况下。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自尊心。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引导,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成为执行教师命令的机器。目前,许多小学生存在着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学生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晦涩而产生的抵触情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小学教学课堂设计缺乏趣味性,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以更加新颖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是一味地灌输、讲解、做题,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而难以从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2.课堂氛围沉闷 缺乏有效互动
课堂氛围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在沉闷压抑的氛围中,学生通常会形成一种焦躁、畏惧的心理,从而难以融入知识的讲解中;而轻松、自由的环境则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导向,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或者缺乏互动的意识,缺乏有效的互动方法,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讨论陷入“热闹有余,实效不足”的尴尬境地。
3.只学不做 难以实现知识拓展
教材固然是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载体,但是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中,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从而影响其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形成,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课堂讲解中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都很理想,但是在进行知识拓展时却无法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而这样的情况不仅在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还在于其知识视野狭窄,不能在反复的运用中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4.学生缺乏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学习内容都与后面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将学习内容进行串联,形成数学知识体系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孤立的知识点的学习,不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学生在知识巩固中只是重新学习一遍知识点,缺乏建立知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不仅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与运用。
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1.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推动我们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乐于探索、好奇心重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情境营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变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激发内心的好奇,进而产生主动了解知识的欲望。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平台,同时它还具备书写、绘画、存储、显示等多种功能。因此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营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里有一个有趣的“植树问题”,这一问题既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为了使这一问题更加直观,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插入了树苗的图形,然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移动功能,在一条直线上向学生展示了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不同情况下,树苗数量与间距数量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而通过这样的情境构建,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事物内部的联系,进而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
2.实现课堂互动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互动主要采用“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模式,当然对学生的提问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已经开始厌倦了这种单一的问答互动,而希望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多的互动方法,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讨论交流中,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电子白板基于其多元化的功能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互动模式。例如平移与旋转是平面图形运动的主要形式,过去教师只能利用课件进行静态讲解,而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下,教师不仅可以实现动态讲解,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讲解中。如在解答“三角形在格子图中究竟移动了多少个单位”这一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拖动”功能,边拖拽边数,让其他学生根据操作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平移的含义。
3.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知识拓展
知识的传播从来都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适当的知识拓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丰富问题分析的角度,进而让学生在联系与运用中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解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并利用电子白板的移动功能对90°,180°,360°这3个角的类型的分界线进行了强调,但是在课堂中有学生却提出了疑问,“大于180°,小于360°的角是否也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教师继续利用电子白板的旋转功能,为学生“画”出了这个角的形状,然后在再角上引入一个圆形图案,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这一问题其实就是分割圆周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图形向学生讲解了优角(大于180°小于360°)以及劣角(大于0°小于180°)的概念,而通过知识拓展,不仅实现了学生对角的知识的全面了解,还让学生对角的度数与其在圆周中所占比例的关系形成了初步认识。
4.完成教学总结 建立知识体系
教学总结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可以让学生将单个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从而强化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教学过程时,应该注重对数学脉络的分析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完成知识总结。例如,在“平移与旋转”的教学总结中,教师先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了360°旋转手闸以及荡秋千的动图,并让学生从图中归纳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就发现了其中旋转与平移的内容,并通过踊跃的回答,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了关于旋转与平移的练习题,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完成知识点的查缺补漏,建立完整的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体系。
三、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其多元化的功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电子白板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合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从而使教师“教”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霞,张艳斐.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1):6-10.
[2]杨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中交互电子白板应用的价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7-88.
关键词:师生互动;互为主体;有形课堂;无形课堂
为适应信息化发展对教、学、管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权威型、家长制、单向度的传统师生关系向民主型、开放性和双向度的新型师生关系模式的转变,华中农业大学确定了2014年为“深化师生交流”主题年,以构建“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为目标,依托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双重载体,结合农林院校特点,通过师生交流、师师交流和生生交流等多元交叉路径,积极开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践。
一、解读师生互动关系
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有机关系,个体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社会也依赖每一个人,这种“个人―社会”一体化的联结关系主要通过人际互动来建构。互动是行动者进行自我认知,以及对情境进行理解并做出反应,发生在人际之间的行动及这些行动的结构。作为社会教育大系统的一项子系统,师生互动关系主要是在教育教学特定情境中师生发生的相互连接、互相依赖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交互行动。这种互动关系属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而非静态结构,是对情境定义做出的持续反应。教学理念、方式变化及群体特征改变形塑师生关系类型,且双方均为互动关系的设计者、输入者以及塑造者,相互看作对方的主体与客体,这种关系可塑性为我们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高校师生互动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
师生互动具有互动的一般特性,受双方地位、组织结构、文化背景及个体心理等因素交叉影响;同时,师生互动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理念、方式、管理机制等要素的综合条件反射。
1.互动指向――以单向度为主,缺乏交互作用影响
教育活动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展开,互动双方体现为交互性,而非对立性,并受各项情境约束。传统教学方式偏向教师的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掌控传输知识的主动权,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形成了师生对关系的“情境定义”:教师在互动格局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仅被视为行动客体,双方形成了“主体-客体”的单向度关系,忽视了学生在互动关系中的主体性,不利于阐释师生互动的交互作用。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主体往蜕变成教师单向度的主体性控制,具体表现为强制性的知识灌输、绝对的话语权和深入互动的缺乏[1]。
2.互动方式――以控制性为主,缺乏民主平等的交流
华勒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与服从关系的形式[2]。在以灌输型为主要特征的单一性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权力、知识、符号等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教师试图运用资源优势控制学生以最大限度增加自身优势,在互动关系中扮演“控制者”和“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学生则处于服从者地位,从而形成了控制-服从型师生关系格局。传统角色框架体现为一种个体的主观状态,内化为现存的行动准则,体现为一系列的惯例与共同理解。由特定角色惯例形成的关系非对等性造成了双方的沟通隔阂,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不利于教学方式革新。
3.互动渠道――以有形课堂为主,缺乏无形课堂支撑
互动渠道是信息交流载体,即信息发出者通过何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不同传递渠道产生不同的信息传递效果,选择合适渠道是增强互动效果的重要路径。师生互动渠道包括有形课堂和无形课堂两种,前者是以教室为空间,以师生为对象,以教学符号为媒介的传统课堂互动,后者主要依托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及网络课堂等多元化形态进行的互动。目前,师生互动以有形课堂为主渠道,但由于目标规定性、内容刻板性、沟通单向性等问题,有形课堂师生互动正陷于冲突的现实困境,并演变成一场维持和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妥当性合谋。这种渠道造成了师生互动的非对称性相倚,即教师根据事先预备提纲进行发问,学生机械性回应问题,师生缺乏双向交互的反馈行动。
4.互动类型――以组织化为主,缺乏与非正式手段的结合
互动分为正式互动与非正式互动,前者指在一定组织系统中通过预设内容框架和明文规定,开展信息传递与交流,受一定组织规范约束,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均表现为谨慎认真地态度,沟通内容规范严谨;后者是在正式组织系统之外开展的信息沟通,不受组织规章限制,沟通内容与形式宽泛自由,人际互动的真实情感状态往往呈现于非正式互动中。当前高校师生互动以传统课堂为载体的正式互动为主,具有明显的组织化特征,双方互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规定性,主要是为了完成既定教育任务而开展的有意识互动 [3] 。正式互动有利于学科知识传递与专业能力训练,却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缺乏对学生社会行为、人格品质等人性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实现高校“以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5.互动功能――以信息传递为主,缺乏情感交流的融入
美国学者贝尔斯认为,人际互动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对方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另一类是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导为目的 [4] 。从功能论看,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双向反馈过程。但是,传统高校师生互动以传递纯粹学科知识为主,互动内容呈现学科化、单一化和理性化特征,缺乏感性、深入和经常性的情感交流,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性价值而非情感性价值。从师生联结度来看,师生互动由基础教育时期的“紧密型”演变为高等教育时期的“松散型”关系,具体表现为:师生互动地点以教室为主、互动时间以课堂为主、互动方式以授课为主,“上课人来,下课人散”的现象十分凸显。
三、新型师生互动关系的建设实践
1. 以人际互动要素为基点,建构“互为主体”师生关系新模式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必须考虑个体、教育环境、社会发展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充分考虑师生的群体发展特征,找准两者良性互动的契合点;二是发挥传统课堂师生互动的主渠道作用,对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三是拓展互动平台,创设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互动渠道;四是师生互动不仅发生于师生之间,也受师师、生生互动的影响,必须建立师生交互链状循环的互动系统;五是如何发挥师生互动的教育性、情感,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心理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六是新型师生互动关系模式必须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华中农业大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高度重视师生关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注重发挥师生互动的教育性作用,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以构建“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实践与探索,确定了“一个中心,两种融合、三个转变,四项创新”的建设思路。所谓“一个中心”,是指师生互动关系的建构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成才为中心;“两种融合”是指教与学的衔接与整合,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融合与情感融合,通过融合促进师生深度交流;“三个转变”是指师生互动由单向性沟通向双向流的转变,互动路径从单纯师生互动向师生、师师、生生交叉互动的转变,互动渠道从传统课堂向课内、课外、实践、网络等多元课堂相结合的转变;“四项创新”是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平台,以创新带动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及互动层次的深入。
2. 以师生互动关系的常态化发展为基点,建立宏微观保障机制
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首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教务处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宏观层面谋划师生关系建设举措;其次,围绕师生关系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凝练共识,使广大师生真切领悟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亲密师生关系建设,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成为一种道德使命;第三,将深化师生关系作为战略重点纳入学校“十二五”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以此为主线贯穿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师生之情体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
从微观层面,学校制定了学术导师制,倡导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从思想、专业和心理等方面指导和关心学生,实行一名教授或副教授指导一个班级,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为发挥实践教学在构建师生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华中农业大学本科实习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指导教师应坚守实习教学岗位,倡导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习期间,如指导教师擅自离开指导岗位,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构建“七个一”立体导学机制,即每位教授每年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参加一项教改项目、指导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举行一场学术报告、深入学生寝室开展一次交流、参加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与毕业生合一次影。实践表明,微观机制建设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常态化、持续化运行,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3. 以角色互动功能为基点,推进有形课堂教学整体改革
为推动建立密切型、情感型、支持型的课堂师生互动角色关系,发挥师生互动的多元化功能,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传统课堂改革与转型,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师生互动角色结构由“控制―服从型”向“民主―平等型”转变。
(1)创新教学内容结构,凸显师生互动的教育。华中农业大学始终坚持将课堂教学摆在突出位置,注重教学内容与时展相适应,与学生需求相契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促进。按照“科教融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经典与前沿结合”的思路,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时将时展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同时,依据“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原则,深入完善课程结构,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比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加强新生研讨课、学科导论课、暑期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内容的文理渗透与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结构,教师的专业权威进一步合法化,学生对教师的内心认同感获得增强,为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奠定主体性基础。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师生互动的交互。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力促建立民主型课堂角色结构,为师生平等交流提供外在情境支持。一是大力推进小班教学,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小班上课力度,推行“大课讲授、小班研讨”“课外大作业,课内研讨”教学模式,增加课堂师生讨论环节,推进师生课内交流,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格局。二是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率先采用了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以及表达交流综合能力。通过教与学的融合转换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与心理的行为融合,课堂授课行为演变为师生共同行为,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中的交互性作用。三是抓住契机,试点“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让课堂师生角色进行互换,师亦生生亦师的角色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成为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3)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增强师生互动的情感。学校一贯重视教师综合能力发展,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教师综合能力发展的“五个一”工程。一颗爱生之心,学校利用网络、报纸、微信等平台推出“吾爱吾师”“一线华农人”“狮山之子”等系列栏目,积极倡导教师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以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贴心人;一项熟练的教学技能,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以立项形式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等为重点改革研究;一堂好课,实施新老教师无缝对接,对新教师授课进行点对点指导,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营造良好授课氛围,探索实行教师持证上讲台制度;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学校鼓励教师借助新兴媒介,实现师生时时互动、处处交流;一个好的学识结构,学校成立青年联合会,定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清涟讲坛”,创设良好的师师互动平台,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结构。
4.以师生互动的主体性需求为基点,开拓无形课堂互动平台
为契合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需求,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华中农业大学积极开拓课外、实践和网络等无形课堂互动平台,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健全课外互动体系,提升师生交流水平与层次。为提升师生互动水平与层次,学校构建了专家学者下寝室、品牌空间活动、学术论坛三位一体课外互动体系。定期组织院士、长江学者、名师等专家教授深入学生寝室,共话人生理想,分享生活喜忧,让“高大上”的专家学者成为学生心中“平和亲”的知心人。
(2)优化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三三三”立体互动网络。学校坚持“以实践促互动,以互动强实践”的教学目标,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新发展,形成了“三同+三早+三对接”的具有华农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三同”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全面推行教师驻点指导实习,空间邻近不仅保证了实践效果,也增进了师生了解与情感交流;“三早”是指利用优质科研平台,借助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SRF项目吸纳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实现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的实践育人模式。所谓“三对接”主要是校领导与实践基地对接,教师与学生对接,学生与实践项目对接。
(3)利用新兴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互动深度融合。进入21世纪,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人际传播方式革新,网络平台日益成为师生互动重要媒介。建立集“教学、辅导、交流、考核”为一体的网络课程中心平台,已经完成339门课程资源上线工作,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师生互动的纵深化发展;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问卷调查,对师生关系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师生需求,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供有力证据,每年约有1/3的学生和1/4的教师参与网络调查;在校、院两级开设网络心理辅导与咨询平台,实行教师轮流负责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强化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俭民,董泽芳. 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德视角[J]. 现代大学教育,2014(1):9.
[2] 马和民. 教育社会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3.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3DS MAX教学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特殊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为主。在其课堂上多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课堂中多采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要教学活动目标。根据调查研究,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由于时间有限都流于形式,有鉴于此,一些专家和中职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试图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采用信息技术重新构建中职课堂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翻转课堂为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这一范式还需要实践,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同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
2.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了解学生。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3DS MAX教学的可行性
从3DMax的课程特点看,3DMax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操作面板复杂,操作步骤不易记忆,各种命令的适用范围和关系复杂,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练习操作。从当前3DMax课程教学实践看,在3DSMax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设计实现对软件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引导,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操作,逐步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三维空间立体能力。而适合运用于实践性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为教学方法,为3DMax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四、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越来越被广泛接收,我们吸取了许多学科翻转课堂教学经验,并结合3DSMax的教学特点,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对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者”,教师的设计很重要。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景中的关键人。
五、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客厅建模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主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单元共有四部分内容:客厅场景制作、材质设置、灯光设置和家具的合并。整体而言,这个单元带我们走进一个完整的3DSMAX建模制作。这节课是关于客体场景的制作,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一步分割内容,第二步录制视频,第三步答疑解惑。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资源共享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模块。以下分析各模块的主要功能:首先,资源共享模块;其次,交流互动功能模块;再次,学习检测跟踪模块;最后,资源推荐功能模块。
一、QQ虽小作为大,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如今,大部分中学生申请了QQ号,通过QQ的多种互动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分享着语文课外资源,讨论字词句段篇问题,展现随笔。中学语文教师要巧妙把QQ多种功能转化成中学语文教学所能应用的互动性资源优势,开辟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中学语文教师可申请专用的语文教学QQ号,实现一对一的个别辅导或一对多的集体辅导;可创建学生QQ群,团队共研,共同辅助交流;或创建家长群,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可通过QQ空间和共享文件夹、网络硬盘共享文章,扩充语文教学资源;通过QQ可一对一有效音视频指导或群聊、还可通过QQ邮箱私密指导建议,或群发海量语文信息等等,通过QQ的很多交互,可使语文教师如虎添翼大有作为,可有效补充语文教学课堂的不足,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微博、微信传递灵感火花,聚集语文精彩瞬间
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时尚,中学生几乎人手一台,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如今最主流,最具人气,当前最火爆的微博、微信通讯软件功能,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路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体验,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微信,捕捉头脑风景中瞬间的精彩火花,记录下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感所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也分享了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资源,引导同学、师生共享、交流,迅速获取最热最火最快最酷最新的语文资讯。
三、博客网络空间共创建,快捷共享语文优质资源
中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免费博客空间共建语文优质资源平台,多鼓励学生上传、分享他们所挖掘的语文资源,组织学生分门别类的整理目录,分别存放、编目,方便查询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语文素养。另外,还可以通过博客的评论功能推动学生交流、讨论、品鉴、反思,帮助学生内化语文优质资源,快捷获取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眼界,扩充知识容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语文教师也可鼓励中学生创建自己个性化的随笔博客或生活日记式博客,通过博客点点滴滴练笔,强化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开展互访、互评等活动,选择优秀文章装订成册,进行宣传推广,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的快乐。
四、打造语文论坛,共建语文交流社区
利用网络论坛功能,可打造语文研讨论坛,共建语文交流社区。师生可在语文论坛里发表文章、共享资源、传递邮件、互评互论等,在这样一个完整的语文社区里,师生共同努力创建语文之家――把多年的语文学习资源、影像资料、经验成果等都上传语文交流社区里,既记录了学习历程,也为以后复习和查询提供了资源库,更为以后学友们留下了宝贵参考资源。
通过语文论坛这样的私密性互动交流,可以拉动家校联动,为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提供便利,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动态,共同协商教育、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五、利用SOSO问问答疑解惑,有效延伸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语文教师不可能一一解答每个学生在课内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而在课外学生进行自学、问疑、作业、评价时,SOSO问问平台的交流互动功能正好弥补语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实时互动与交流的现状。学生可通过SOSO问问平台求教,获得不同解答,再综合整理出自己的学习需求,获得多样化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SOSO问问平台,学生可跨越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实时地进行信息传递,获得有效答疑,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