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团圆结女儿

大团圆结女儿

时间:2023-05-29 17:4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团圆结女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团圆结女儿

第1篇

王筠创作多种戏曲,并有舞台演出的记录。由于王筠也是诗人,当她撰写戏曲时,境界就开阔得多,她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剧作的成功。《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十一著录:“《繁华梦》上、下卷,《全福记》上、下卷,《会仙记》,王筠撰。筠恨堕女身,不得展其志,设为幻想,以抒胸臆,作《繁华梦》一剧。或谓其结束过于冷寂,使人意兴索然。乃又以富贵欢娱收场圆满者矫之,作《全福记》一剧。筠之词远胜诗,至其传奇院本,则谐声何律,意远态浓,有《牡丹亭》、《桃花扇》风味。”

王筠的传奇《繁华梦》,据王元常《繁华梦》题记可知,此剧当完稿于乾隆三十三年。写成后即交其父勘正。其父细加删改、润色,写出评语,订为一编。因无力刊刻,藏在家中达十年之久。乾隆四十三年,王元常将剧本送给张凤孙审阅,张凤孙又转呈其姊张藻过目。张藻当时以诗享有盛誉,她看过剧本,很赞赏。曾题七绝五首,其中第二首云:燕子桃花绝妙词,南朝法曲少人知。天公翻样轻才藻,不付男儿付女儿。之后,由张凤孙资助,使《繁华梦》刊行。《繁华梦》上下两卷共二十五出。

王筠的另一传奇《全福记》作于《繁华梦》后,据朱石君《全福记序》可知,乾隆三十五年朱石君在晋阳做官时,王元常带着《繁华梦》剧本前来访问,朱石君看后认为“曲则佳矣,但全剧过于冷寂,使读者悄然而悲泣”。王元常回来把这种意见告诉女儿,王筠唯唯应诺,第二年就写出《全福记》传奇。王元常再把此剧寄给朱石君审阅,朱石君赞云:“《繁华梦》如风雨凄凄,《全福记》如春光融融,譬诸兰桂异蕊而同芳,尹邢殊姿而并丽。”于是,朱石君邀同人捐金资助,于乾隆四十四年将此剧刊行问世。《全福记》共二十八出。

王筠的剧作,受到后世学者重视。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三云:“闺援填传奇,古今所少。长安女史王筠,幼阅书,以身列巾帼为恨。尝撰《繁华梦》传奇,自抒胸臆,以女人王氏登场,生于二出始出,亦变例也。……自古女史填词。容或有之,今并能填曲,可谓奇矣,一时传为女才子。”王筠凭借写剧来自我呈现、自抒胸臆,《繁华梦》、《全福记》等的主题精神是对女性心灵世界的揭示。

人物归宿蕴含女性深重的无奈

王筠是个有才学有见识有抱负的女子,但无法施展其才华。嫁一王姓穷书生,不幸夫早逝,遂与独生子相依为命。由于王筠囿于家庭生活的狭窄空间之中,个人生命的才情与抱负既没有充分施展的机会与条件,更是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制约与压抑,因而在她内心所怀抱的积极入世的豪情,所关注的个人情感的需要和满足,所表达的呈现自我才华的愿望,所寻觅的婚姻中之知音理想,所有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是缥缈的梦幻。这与其性别、婚姻、家庭或宿命间所蕴含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必然使她以悲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她书写自我生命情感的剧作中,人物的归宿也必然是虚幻的,或以出世忘情作为人生的出路,或以虚构的大团圆作为人物美好的结局,这其中都隐含着深重的无奈与叹息。

王筠在经历了人世的炎凉反复后,常常萌发出出世思想。她的《繁华梦》结局写王梦麟享受繁华、富贵、风流,而突然醒后却发现是一场大梦,悲痛感怀。王梦麟“繁华梦”醒后恨情难了,剧作安排了全剧结尾《仙化》一出,麻姑上场来点化她,“凭看世间真荣真贵,亦不过野马浮云,谁保百年长在?”“俺看那世间得荣辱呵,谁不是梦中情?打不破贪嗔爱痴死和生。陷名坑利坑,陷名坑利坑,怎似俺无愁无碍万缘清。”(《繁华梦》第二十五出《仙化》)王梦麟就立即领会了世间荣与贵,亦不过野马浮云一样,转瞬即失,而悟彻痴缘,不贪名利了。麻姑因此允诺她尘心尽净后,引她超脱凡尘。求仙的结局在此乃完美终了。王梦麟于是大笑,唱出一曲[清江引]以为全剧尾声云:

无端一觉消,梦里空驰骋。三生情枉痴,一笑今何用?方晓得女和男一样须回省。(《繁华梦》第二十五出《仙化》)

全剧虽以王梦麟悟道作结,然正如王筠父在眉批中所指出的:“大梦醒后,如痴如醉,不死不活。不得不以仙佛作收科,亦无聊之极思也。”既然现实中缺乏满足王筠名利与自我追求的空间,对于她来言,人生就如梦幻泡影,那她只好“另寻出路”,以一种无欲无求的虚幻来消解人的欲望与现实间的冲突。《繁华梦》尾声[清江引]以“人生如梦”的思想作为超脱男女范畴的解决方式,女主角梦醒后遁入空门。

王筠剧作除了以皈依仙佛或不了了之作为结束之外,同样也以戏曲传统的大团圆来收束全剧。但王筠在这种传统的戏曲表达模式之中,由于其生活的现实处境,使她对人物结局的构设更是沉淀着自我对于现实生活团圆的极度渴望,而她所直面体味的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却使王筠书写的大团圆结局在欢喜的场景中透露出沉重的悲哀与叹息。王筠《全福记》就很有代表性。结局虽为喜剧,而剧末同样也传达出王筠在此种境遇中的无奈。《全福记》着力写了小旦沈蕙兰,她改男装,与文生偶然相识,以男性的身份相交,最终得偿宿愿,嫁与文生。这些具有聪明才智的女性表现出的对自我命运的支配能力,最终真的已被春光融融的一团和气的大团圆消解于无形了吗?恐怕实情并非如此。依然表现女子摆脱束缚的梦想。

王筠的两部戏曲《繁华梦》和《全福记》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个是以空幻出世作结,一个以完美团圆作结,两种不同的结局却共同表达了女性在现实中的无奈。

女扮男装表达女性真实的生活

第2篇

这里我想仅就内容来说一些想法。《西京故事》的主要矛盾冲突,是在中国社会中的城乡隔阂、贫富对立中造成的如同两个文明的冲突。

第一幕,从农村满怀希望来到城市的罗家,就因儿子的冲动,和房东家起了冲突,被骂为土包子、野蛮人。

第二幕,由于农村人口在城市生活条件下相对赤贫的状态,大学校园中的儿子和女儿之间就如何应对又起了冲突。

第三幕,这个冲突激化了,儿子用暴力回答了城市人――房东儿子对他们的态度。这时老罗才真正出场,他提倡用责任担当的意识,用令人辛酸的忍让行动,暂时解决了矛盾(这也是全剧一个精彩的煽情,许多观众都是在这里开始由衷地发出赞叹,爆出掌声,落下眼泪的)。但是此举却不被儿子认可,儿子认为这是屈辱和阿Q精神。于是矛盾进一步发酵。

第四幕,儿子在大学里单恋了城市女生,被拒绝,还被深深伤了自尊,终于矛盾不可收拾,他用极端的方式应对――自暴自弃地出走了。老罗有所后悔,但最终还是默默坚持自己的信念。

第五、六幕,父子矛盾在大家的劝解下,和解了。儿子接受了父亲的方式。两年后一家人完成了西京梦,两个子女在城市落脚,房东一家也因两三件事对罗家以及所有大院里的民工房客改变了看法,老罗安心回乡。

我们知道,传统戏曲基本是讲求大团圆结局的。只是在这个现实题材中,设置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我觉得还可以商榷一番。比如我就有一些纠结:老罗的儿子在被父亲找回家后,在父亲、母亲、姐姐轮番劝解,依然坚决不认同他们的忍让和梦想,甚至在家人拿出父亲弯曲脊梁的X光照片之后(这本应是个重磅炸弹,是转机所在)还是要继续出走的形势下,却在得知一个不熟的街坊“东方老人”来告诉他关于他父母三年来一共打了一百万个饼,以供养他姐弟的实情(作为家庭成员的他本来就完全知道的事实)后,他竟即刻转变了。这个“大团圆”似乎说服力不强,有些像强扭之瓜。

其实,儿子内心始终的不认同倒是更让人感觉真实。因为他所代表的城乡隔阂,以观众的普遍社会经验,本是无法仅靠剧中老罗的方式就能解决的,最多只是种愿景。若是将愿景直接变换成了事实,“大团圆”是有了,但是难免叫我看着感觉有点不踏实。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矛盾,看到了尖锐的冲突,却没有看到真实的解决。

其实这样的矛盾,在当前的社会阶段,并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我们提出问题,提出愿景,并且期待未来,就是当下能做的最好的事了。于是我想,如果剧作就用一个疑问的方式结尾,会不会更有力一些呢?或者同时再把困惑和希望留给下一个老罗和他的城市邻居,会不会更真实一些呢?我们看到《西京故事》的尾声里也写到另一家“老罗”又来到西京开始寻梦,这是个绝好的尾声,意味深长,引人遐想,或许可以利用它来做另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也无损一种结果的圆满感。

再就人物塑造来阐发。这里,先套用剧作家何冀平的一句话,她的大意是说:文学作品直指社会时事,不算好,要剖析人性才是艺术。《西京故事》在这方面,也有建树。我们知道在传统戏曲中,人物基本是概念化的(这丝毫不带贬义,一门艺术自有一门艺术的规范,戏曲讲人性,本不是靠单个人物自身来完成的)。《西京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也是扁平化的概念人物,比如女儿是父亲角色的延伸和翻版,儿子基本是城乡矛盾的代言体。唯有父亲老罗一人,却是被着力塑造成性格人物的。他有自我内心矛盾,也有选择的余地,有了哈姆雷特般的内心戏,这是从传统戏曲的升级和突破,也符合现代观众和现实题材的需要。

但这突破似乎还不那么到位。我们看到,在老罗最彷徨的时候,他的一切努力和劝说都失败,已经决定放弃了:他给儿子跪下,自白说要回家卖掉大树,换了钱回来舒舒服服地融入城市生活。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突然用这样一句唱:“恍惚问我已脊梁断裂形枯槁,抬眼望突感一家之长不可先折腰。再锈的铁锁也得往开撬,这盘棋谁都能走我这个家长不能逃。”就轻巧地扭转了心思。这不无遗憾。当我们看到前面那绝境,正热切地期待着他说出内心信念的最终理由,来调转自己的选择,劝服儿子时,却没听到什么。老罗调整了选择,这对他自己是没问题的,但是不说清为什么,怎能说服他人跟从。所以儿子最后的转变只能借助东方老人来完成了。老罗的人性剖析,似乎也就差了一口气。所以我在想,要是把老罗在得知儿子出走前的一段表明心迹的唱移到这里,会不会更好一些?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老罗这人物:他所具有的选择余地,是他家里有两棵价值30万的树可供支配。而我们知道典型的农民工,几乎是赤贫加文盲的。老罗有退路,他基本上是一个潜在的有产者,还是有一定文化的人。这样虽然能使老罗的选择更高尚,但观众会感觉老罗的故事是个特例,不代表很典型的城乡文化和经济差异产生的冲突。这样老罗何尝不能被看做是个城市贫民(如下岗工人)的选择故事呢。的确很难取舍,得失互现。

第3篇

20xx中秋节经典的微信朋友圈祝福语,中秋节最新祝福短信

1、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2、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3、窗前明月光,你我在远方,中秋思故乡!

4、秋风清,秋月明,相思相见知何日?

5、举杯仰天遥祝: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

6、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7、花好人更好,月圆人团圆,心有千千结,自有人相知。

8、七月七日鹊桥断,八月十五月儿圆。日暖秋凉菩提院,月儿无限月长圆。

9、谨此中秋佳节之际,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10、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举家欢庆的双节日里,中秋圆圆,国庆快乐。可别忘了还有我为你祝福哦。

12、中秋佳节倍思亲,圆圆明月是我心。明月千里寄思情,只愿你我更贴心。

13、八月十五月儿圆,在这月圆人不圆的时候,远方的我衷心祝你万事如意。

14、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在这最美好的时刻祝您和您的家人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15、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亲人,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愿你们平安如意。

16、度中秋今年好运伴您走,贺国庆往昔忧虑一朝摒。愿双重佳节带给您双赢的好运气。

17、在这十九年一轮回的美好双节里,衷心的祝福你,心想事成!愿我的祝福与你同在!

18、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1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19、月亮代表我的心,月饼代表我的情,愿你幸福永健康,好运财运长伴你!中秋快乐!

20、月圆的时候就是我想念你们的时候!无论我们的距离多遥远,都挡不住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21、不管你此时身在何方,看看那被你遗忘很久的月亮;因为它满载我的祝福。祝中秋节快乐!

22、床前明月光头佬,疑是地上镶牙佬,举头望明月饼佬,低头思故乡下佬。看此讯息正傻佬!

23、中秋节花好月圆,你家圆,我家圆,家家团圆;国庆节万民同庆,江南庆,江北庆,举国同庆。

24、思念如绿叶,渐渐舒展,又是中秋月圆夜,与月亮星星相望醉眼,想你的心化作梦呓,祝福你!

25、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祝中秋快乐!

26、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共享,皓月当空,思意正浓!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

27、我们的距离虽然远,但是你永远挂在我心中,就如8月105这1天,希望永远记的我,中秋节快乐。

28、关掉你的手机,慢慢地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月饼,你会发现我和月饼一样可爱!中秋节快乐!

29、中秋就快到了我要送你一个月饼。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中间夹层甜蜜!愿你喜欢!

30、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你没忘了要请我吃饭吧。

31、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

32、趁着时间还不是很急,心儿还不是很乱,夜色还不是很浓,月亮还不是很圆,我要迫不及待地送出一份祝福,赶在中秋到来之前,与你共同分享一份喜悦!

33、中秋节圆月高挂,女儿思念爸和妈,每逢佳节倍思亲,女儿温馨祝福情: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秋节健康幸福!平安快乐!

34、中秋之夜月亮之上,思念亲情泪水流淌:生活艰难背井离乡,亲情亲人留在家乡。亲爱的爸爸妈妈,每逢佳节倍思亲,儿在异乡祝福:中秋佳节平安幸福!

35、工作是紧张的,别烦!生活是轻松的,别累!身体是自己的,别扛!钱财是身外的,别存!时间是有限的,别等!快乐是无形的,别逃!友情是无价的,别忘!朋友,祝你天天快乐!

36、中秋月儿圆,全国人民大团圆。中秋心儿圆,阖家欢乐人团圆。中秋梦儿圆,愿愿随心心愿圆。中秋事儿圆,心想事成圆圆圆!中秋节,送你祝福的同心圆!

37、中秋到了,祝网友们:所有烦恼,统统删除;点点快乐,天天存储;过去仇恨,快快取消;丝丝幸福,永久存档;美好心情,天天复制;迷人笑容,常常粘贴。

38、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了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灵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中秋节快乐,家人团圆!

20xx中秋节有哪些祝福语

丹桂飘香中秋到,花好月圆心情妙;合家欢乐大团圆,其乐融融聚一堂;品茶赏花乐无穷,遐想无穷人陶醉;举杯望月心欢喜,欢歌笑语乐逍遥;吃口月饼福运长,送份祝福情谊浓;祝愿你中秋快乐,幸福如意笑开颜!

让最圆的明月陪伴你我,让满天的清辉传递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我身在何方,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中秋佳节到,又是一年团圆日,明月清风寄相思!

头上月圆天圆满,地上桌圆人团圆。共赏圆月一轮轮,喜迎中秋度良宵。月到中秋格外想念,愿你在这佳节之日开心快乐!美满幸福!

桂花清清爽爽迎中秋,月亮团团圆圆耀中秋,月饼香香甜甜庆中秋,桔柑开开心心献中秋,电视沸沸扬扬闹中秋,全家和和美美度中秋,你我欢欢喜喜祝中秋:节日快乐!

月儿圆了,桂花开了,月饼香了,中秋来了。家人聚了,美酒斟了,脸儿红了,心里美了。祝福到了,心愿了了,情谊厚了。祝你中秋快乐无比!

秋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祝你中秋愉快,靓丽一生!

一声中秋一片情,一次佳节一番景。朵朵桂花飘香来,缕缕月光把祝福采。愿你团团圆圆的心情越来越豪迈,幸幸福福的河流永远都澎湃,快乐对你越来越崇拜,好运的鲜花天天为你戴。中秋快乐!

月亮圆,大家圆,祖国统一人心暖;月饼圆,小家圆,万家灯火庆团圆;桌子圆,凳子圆,家人团聚笑开颜。中秋佳节到,愿祖国团圆更强大,家家团圆生活比蜜甜!

中秋到了,月儿圆了。送上香甜的月饼,无限的祝福尽在其中,祝你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幸福快乐!

圆圆月亮挂天边,幸福喜悦挂脸边,月饼放到嘴里边,甜蜜快乐放心边,中秋祝福语编,愿你幸福乐无边,如意美满绕身边。中秋节愿你合家欢乐,好运连篇。

月圆风清中秋到,千家万户乐陶陶;花香四溢惹人醉,心情愉悦乐开怀;吃酒赏月人团圆,阖家欢乐笑盈盈;举杯频频敬亲朋,共庆中秋好时光;对月祈福灵又灵,诚心实意愿君安。祝君中秋快乐,万事大吉!

思念是中秋的味道,思念亲人的音容笑貌,思念亲人的丝丝关怀,思念亲人的点点滴滴,思念弥漫心扉。温馨是中秋的味道,桂花树下,古树庭中,相聚一起,同说往事,共品月饼,温馨洒满心间。愿天下人同享这含有美丽味道的中秋。

每到中秋倍思亲,无奈天涯共此时,触景生情泪欲滴,忙拿手机发信息。祈祷双亲身无恙,儿子一定去看您!

皓月当空十五圆,我在海轮思家眷。中秋佳节聚团圆,人在海洋采油忙。两地共祭拜海月,祈盼亲人都安康。等到明月下轮圆,回陆再聚更美满。祝海洋石油朋友中秋愉快!返陆合家团圆圆,共餐齐饮甜蜜蜜。品尝月饼饮美酒,其乐无群幸福有。

中秋佳节,举一樽深红酒浆,揽一怀暗香盈袖,承夜莺美妙歌声,就柔月翩翩起舞,共醉良辰,同度中秋美好时光!

知道今晚的月亮为何这样圆吗,那是因为我在里面注入了几分相思,一些祝福和些许心愿,中秋节到了,将这些祝福送你,愿你中秋快乐,把这心愿送你,望你合家欢乐,日子甜甜。

“中”华中秋中国情,“秋”夜秋风秋月圆,“快”乐快意快还家,“乐”聚乐享乐今宵。敬祝中秋快乐,生活幸福,样样如意,事事美满!

月儿高高圆又圆,月饼香香甜又甜。月在天上我在地,你在天涯我想你。中秋佳节倍思亲,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也走不出我的祝福,愿你出门在外顺利健康、好运绵延、幸福平安!

月亮圆圆,合家团圆;月饼甜甜,好事连连;月宫远远,幸福永远;月光映眼,生活美满;月拂笑脸,快乐天天。中秋节赏中秋月,祝你心情愉悦,中秋快乐!

种下小麦将禾采,禾磨面粉火边烤,此二句乃“中秋”,做成月饼皮。才人做馅包里面,一家张口齐动员,此二句乃“团圆”,吃了月饼。中秋到来,祝全家团圆!

十五的月亮是圆的,甜甜的月饼是圆的,我的祝福也是圆圆的。圆圆的祝福送给你,祝你中秋佳节多好运,人圆事圆,一家团团圆圆!

中秋到了,花好月“圆”,幸福与你有“圆”,长相厮守;快乐与你结“圆”,时时开怀;吉祥与你画“圆”,好运连连;朋友送你祝“圆”,情深谊厚。祝你中秋快乐,事事“圆”满!

中秋的月最亮,点点清辉,照亮游子归家路;中秋的月最圆,吉祥圆满,祝福人间团圆节;中秋的月最白,皎洁月光,洗涤心灵无杂念;中秋的月最美,浪漫伊人,月下相会情意长。中秋佳节团圆日,祝你幸福比蜜甜!

中秋明圆月,天涯共此时,团聚的节日,思念的时刻。身在异乡的孩子祝老父亲身体康健!儿子一定尽快回家看看。

明月高挂照四方,桂花飘香传万里。又是一年中秋到,合家团聚乐淘淘。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父母辛劳白发生,儿童已成壮年人。家中又添小娇儿,牙牙学语逗坏人。但愿此情此景能常在,幸福之花永不败!

桂香飘摇月呈圆,秋菊献媚开满园,浪子不惧路途远,千里迢迢赴团圆,升学升职完心愿,全家老小美梦圆,生意赢得百万元,庆祝酒香溢宅院。中秋佳节万物圆,祝君一生事事圆,幸福好运到永远。

把酝酿已久的创意交给秋风,任其去演绎相思的旋律;让翘盼团聚的心跃上太空,在月宫桂树下再叙永恒的主题。

以真诚为半径,用尊重为圆心,送您一个中秋圆圆的祝福。愿:爱您的人更爱您,您爱的人更懂您!好事圆圆!好梦连连!预祝中秋快乐,月圆人更圆!

中秋月儿圆圆,故乡远在天边,亲人梦绕魂牵,爱人关爱绵绵,朋友情谊万千,祝愿此情此景,心底温暖无限!

中秋月圆圆,月饼甜又甜。平安的馅,幸福的皮,人民币的盒子,铂金的绳。交给祝福当快递,附个名片是团圆。

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你是明月我是泉,圆圆满满一万年!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祝您的事业更加成功,从本次月圆时开始,好事不断!

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月无边,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洁明皓月逢佳期,挚手共享两相依,爱深情浓甜似蜜,翱之清风何求兮。誓与君相伴月缺至月圆共度此时至此生!

第4篇

【关键词】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特质 身份危机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69-02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非常擅长讲述华裔女性的故事。她的作品往往以华裔女性为中心,以中美文化冲突和母女关系为主线,重现华裔女性的历史和经验。其中华裔女性双重文化身份的定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这是谭恩美笔下众多的华裔女性所面临的文化身份定位的问题。林英敏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书中说道:“不论是中国移民还是美国出生的华裔,都发觉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1]以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女儿为代表的第二代移民面临着身份危机的困扰,即一方面疏远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不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的错位感。[3]故事中她们对自己双重文化身份的认同的过程也是中美两种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

《接骨师之女》是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2001年3月推出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与谭恩美的前三部小说一样,《接骨师之女》也是围绕华裔移民母女两代人的矛盾与隔阂展开,最后都以母女相互理解的大团圆结局。小说《接骨师的女儿》中,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女儿露丝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同时,受东方主义的影响,她也把母亲茹灵视为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2]多年来,因为文化价值观的不同,露丝和母亲茹灵之间一直冲突不断。直到母亲开始丧失记忆,在帮助母亲找回记忆的过程中,露丝了解了母亲的过去和痛苦,也终于理解了母亲。同时,她也发现了流淌在自己身体里的中国根,从而接受了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

露丝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文化教育。她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有着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她认为自己除了拥有一副亚洲人的脸孔之外,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而她的母亲茹灵则依然保留着中国式的观念和习惯。露丝的美国化也导致了她与母亲之间的冲突与隔阂。她抗议母亲偷看她的日记,认为母亲侵犯了她的隐私权,而母亲则认为女儿不该有秘密瞒着自己。露丝在多次抗议无效之后,改用西班牙语等母亲不认识的语言和符号来写日记,甚至写一些恶毒的话来激怒母亲。在母亲指责她抽烟时,露丝大声抗议:“我是美国人,我有隐私权,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我活着不是为了满足你的要求”。[5]

在露丝眼中,母亲是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与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总是格格不入。茹灵的英语是洋泾浜,完全没有语法和时态可言。因此,母亲在与别人交流时总是困难重重。很多时候,露丝都不得不扮演翻译者的角色。外出买东西或与邻居交涉时,茹灵总会让露丝出面。除此之外,茹灵还相信鬼的存在,“在她妈妈看来,一切都跟鬼魂扯得上关系:打碎了碗,狗叫个不停,电话接起来没有声音,或者听筒里传来沉重的呼吸声,都是鬼魂作祟。”[5]她甚至相信露丝能与“宝姨”的鬼魂交流,家里或经济上的大小事情总会让露丝通过沙盘向“宝姨”询问。因为母亲蹩脚的英语和中国式的传统观念,因为母亲“他者”的角色,露丝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要同母亲撇清关系,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美国身份。在学校,当其他人问露丝“那是你妈吗?她叽里咕噜地那是说什么呀?”露丝拼命地摇头,大声说“她不是我妈妈!我不认识她!”。[5]

尽管露丝把自己定位为美国人,但作为一名华裔,她还是感受到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露丝深知被当成局外人的那种尴尬感受,她从小就经常遭人排挤。打小搬过八次家的经历使她非常清楚地体会到那种格格不入的感受。”[5]甚至她与男友亚特同居10年,依然得不到亚特家人的认可。“露丝能感觉到,卡门夫妇希望她只是亚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从来不知道该怎么介绍露丝,每次都只是说,‘这位是亚特的……露丝’”。[5]相反,卡门夫妇(亚特的父母)却对前儿媳――美国人米莉安钟爱有加。这更加让露丝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她感到自己不属于任何人而陷入失落和身份危机感。

在母亲茹灵患了老年痴呆症而逐渐丧失记忆的时候,露丝偶然找到了母亲原来写下的过去的生活故事。露丝认为只有帮母亲找回记忆才能防止病情恶化。通过阅读母亲的文稿,露丝了解了母亲的过去和痛苦经历,还有母亲性格偏执的原因,也知道了母亲嘴里念念不忘的鬼魂“宝姨”原来是自己的外婆。母亲在那些苦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聪慧给露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这才发现自己对母亲了解的太少了。多年来,露丝一直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露丝”和中国名字“如意”。而在知道了母亲的故事,知道了这两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母亲的好友时,露丝这才明白母亲在这两个名字中所寄托的深刻的感情。故事结尾,露丝终于打听到了外婆的姓名。“露丝不禁落下泪来。外婆的名字找到了。她叫谷鎏信。她确实曾经生活过,宝姨有她的姓氏家族,茹灵也属于这个家族,露丝也是。这个姓氏始终都在身边……因而宝姨的名字也曾瞬间闪过她的心头,就像流星划过地球的大气层,燃烧着,在露丝的心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5]直到这时,露丝才认定了自己身上的中国文化,中国根;才发现她对自己的族裔在中国的历史和经历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在找回家族姓氏后,露丝从身份危机中解脱出来,也因此认识她身上不可泯灭的中国文化特质;肯定了自己同时拥有美国和中国的双重文化身份。

谭恩美在她的多部小说中都遵循了这一主题。在她的笔下,主人公经历了由身份危机,到了解族裔历史,再到把中国文化特质当作自己文化身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女儿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移民母亲之间的疏离与和解,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4]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第二代华裔找到并确定了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而《接骨师之女》中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是多元文化社会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Ling, Amy.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 New York: Pergamon, 1990: 20

2 陈爱敏.母女关系主题再回首[J].外国文学研究,2003(3):62

3 郭晓光.难以消泯的中国文化特质――解读小说《接骨师之女》中露丝的文化身份[D].上海大学,2008

第5篇

妙食殳俏――

巧克力确实是一样容易被人小题大做的吃的东西。

最近翻看的三个老碟,很巧,竟然都是关于巧克力的。

朱丽叶・比诺什的《浓情巧克力》,情节有点老套,无非是美丽神秘的女人开了售卖美丽神秘食物的小店,然后偏偏是在民风异常保守的小镇上,偏偏她又太容易打动人,偏偏她和别人产生了爱情,而偏偏她又有个女儿。于是就像《芭比特的盛宴》中阐述的那样,穷山恶水出刁民,并且刁民还不爱吃好东西,遇到模样奢华的,有香味的,甜的,就觉得罪恶临头。食物是这样,女人也是这样,一场新旧思潮的对抗火烧火燎地进行,当然也少不了最后甜甜蜜蜜的大团圆结局。看了之后我只是讶异,为什么要人接受一样食物需要花那么多周折呢?甜味有点小题大做,感情也有点小题大做,巧克力也确实是一样容易被人小题大做的吃的东西。

墨西哥的《情迷巧克力》,巧克力的意象总让人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里那块被人细细察看和抚摸的冰,而我也更喜欢原先的名字《Like Water For Chocolate》。世纪之交的时候,每个人都想着自己,主人公的母亲也不例外。她阻止了一对恋人的婚姻,却激发了女儿在悲伤时做出了最不可思议的食物。婚礼上,每个人都尝出了女孩泪水的苦味,巧克力在这里被大大突出了苦的一面,据说,那暗示的是性压抑。好像难得有人用巧克力来做悲情文章的,但这里,却有撕心裂肺的甜,冷涩孤绝的苦,还有巧克力浆溶化般的死亡。

最后一部是1971年的老片子,应该叫什么来着?对了,是《韦利旺卡和他的巧克力厂》,而今翻译了一个童趣盎然的名字,《欢乐糖果屋》。但这部片子却绝不是一般小孩能够接受得了的。因为童话的原著者罗德达尔一向喜欢节奏明快地叙述把人斩成肉酱,绞成肉泥这样的血腥场面,所以韦利旺卡的巧克力厂自然也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所在,而是类似法西斯人体实验营一样地恐怖。摸到奖而到参观巧克力厂的五个小孩,奢望着能够终生吃到世界上最好的巧克力,但有的被巧克力导管吸走,有的被缩小而扔进废物处理箱,更有一个馋嘴的小孩吃了未经研制成功的口香糖,膨胀成了一个蓝色的球……最后呢,当然还是会有一个最聪明最理智的孩子获得了韦利旺卡的承诺。这部片子说的是对幸福的贪欲。境界好像更高了。

那就是,如果你想一辈子都吃巧克力的话,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克制不吃巧克力。

第6篇

独生子女夫妻回谁家过年?

过大年是去婆家还是娘家?在从前这是一件不用讨论的事,传统观念里,儿媳回婆家过年天经地义。然而随着独生子女夫妻群体的壮大,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儿媳不再愿意墨守成规,而是要求回娘家过年。今年春节,记者就这个困扰年轻夫妇的烦恼问题,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对此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独生子女谈论去谁家过年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个问题在年轻独生子女夫妻家庭中普遍存在。“这一到过年,我的心里便不好受,爸妈就我一个女儿,自从出嫁后每年都要到公婆家过年。爸妈两个人就弄几个小菜,量也不大,喝个饮料,看看电视就睡了,非常冷清。我很希望可以在娘家过年,可我丈夫是独生子,在我娘家过年,公婆又成了两个人,也很寂寞,这真让人无奈。”市民唐女士对记者说。春节是回婆家过年还是回娘家过年,由此产生了两个“阵营”。

“去婆家”方表示:不管怎么样,还是应按中国的传统回婆家过年,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理。梁先生对记者说:“在婆家过年毕竟是中国的传统,如果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都丢了,那今后连春节这个传统也不要过了。”“回娘家”方则说:都是独生子女,凭什么就非要回婆家过年,女方的父母就不要人陪了?宋女士告诉记者:“结婚前我每年都在家陪父母过年,结婚后就不回去了,他们肯定会伤感的。男女平等了,夫唱妇随不再是标准答案,而且现在提倡女士优先,好丈夫应该迁就一下女方回娘家。”

解决难题其实有诸种方式

独生子女夫妻过年究竟要去谁家,并不需要那么针锋相对,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根据各家情况的不同,有几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家过年就比较好办,每年我俩都将双方老人请到一起,让两亲家聚在一起,我们小俩口加上小孩子,热热闹闹过个大团圆年。”王女士说:“其实我公婆人很好,他们也希望能和亲家聚在一起过年,可我爸妈不同意,说还是在自己家里舒服。我爸讲过年都是自家人在一起,老丈人再怎么说也是外人,跟亲家在一起过年会很尴尬。”老人不愿意凑热闹,王女士和丈夫商量后,于是就一家一年轮流到婆家和娘家过。

除了上述的“合一型”和“轮流型”,记者了解到还有:“奔波型”,对于双方父母相距较远的夫妻来说,春节假期两边跑,无异于一次身心俱疲的大考;“分离型”,或因无奈,或因明智,为了让双方老人都不寂寞,小俩口只有各回各家去过年;“外出型”,父母喜欢出外活动,想去外地旅游过年,这是最新潮的一种,父母有了如此安排,那小夫妻就可以过一个年轻人的自由年了。其实,不论如何过年,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夫妻彼此要相互体谅,只要彼此之间多点理解,这样大家就能过个欢喜年。

第7篇

关键词:家庭伦理电视剧;传统价值;承担;发现;启迪;温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家庭伦理剧是诸多电视剧题材中同时具备题材吸引力、情感渗透力、艺术感染力等多重艺术功效的独特种类。近年来陆续播出的家庭伦理电视连续剧,如《老大的幸福》、《牵挂》、《幸福来敲门》、《媳妇的美好时代》等,都堪称是电视剧群体中的典范作品,无论是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还是从叙事方式等方面,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当下家庭伦理剧直面社会、家庭现实的勇气。作为现实主义的作品,它们体现了对当代伦理价值的应有尊重,但更多的是用它温情的叙述表达了对传统伦理中仁爱、孝悌、友恭、和顺、礼义等观念的肯定,以及对情感本位的家庭观念的呼唤,对传统伦理发挥其当下价值的期待。

一、“家庭式”场景:传统伦理的价值承担

唐君毅先生在论及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时曾说:“人之道德生活,必自孝悌始,乃天秩之必然,而不可乱者,此固与中国社会之为农业社会或封建社会等问题,可毫不相干也。”可以说,中国传统家庭是以“孝”为核心联结而成,有家庭之“孝”道,而后有社会之“仁”道,父父子子方能君君臣臣,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是维系社会基本规范的保障,失去了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规范,必然导致家庭解体、社会纷乱、国家分崩。所以,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价值中枢,它不仅成就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具有超越历史和民族的经久价值。

伦理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艺术形式的电视剧,其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决定了它并不能以实践的方式直接参与到伦理标准的构建中,而是通过观念的、情感的方式,对伦理关系进行“表现”,对伦理价值进行发现和评价。相比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家庭伦理剧则更直接地体现时代的伦理关系及其变化,并通过人物性格刻画和“性格成长的历史”(高尔基)的描述表达对特定伦理关系的价值评判。

电视连续剧《牵挂》,以“老牛家”为中心舞台,讲述了父子、兄弟、夫妻、妯娌之间的情感纠结和变化。当唱大鼓的金梦瑶和作为“白领”的杨雨彤这两个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域文化性格的女子走进“老牛家”,“老牛家”也就不是原来的“老牛家”了,有些隔阂已经注定在所难免。作为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新的承续者,老大牛建国承担着“父亲”和“大哥”的双重角色。家族血脉的传承,他有责任,而这正是最令他头疼的事情,即便是后来的下岗,以及妻子金梦瑶多次的讽刺打击甚至无理取闹,他可以忍辱负重,委曲之中而努力求得的依然是“老牛家”的完整和继往开来的兴盛;家庭的名望和幸福,他有责任,母亲周二玲弥留之际,金梦瑶没有及时赶到,他毅然站在“孝道”一边,以小家庭的离散保全“老牛家”这个大家庭的体面;他拒绝了老同学别有用心的不义之财,行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制利的正路。在“被下岗”后他和建军一起努力打拼,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广阔天地,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力行近乎仁”,牛建国正是以身体力行的姿态,以端正的品行在弟弟、妹妹中间树立起刚正、孝义、善良、智慧的大哥形象,成为传统伦理价值的实现者,他是传统和现代沟通的“亲善大使”,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力量,将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成员结合在一起,以他特有的坚韧、宽容和仁爱感染着家庭成员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传统与现代家庭伦理可能出现的断裂被抹平,当下的家庭伦理危机可以通过仁爱和智慧得以化解。可以说,牛建国是《牵挂》所着力塑造的理想人格,传统家庭伦理在他身上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个别具魅力的“老大”以他的激情和智慧形象地阐释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含义,重新演绎了中国传统道德强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如果说《牵挂》表现的是传统伦理在一个家庭内部的强大粘连作用,那么,《幸福来敲门》则更多是表现了传统伦理在组合式家庭之间的黏合力量。漂亮、洒脱的“剩女”江路在电话亭偶遇中年丧妻的摄影师宋宇生,感情的火花在孤寂的心空划过,没诚想,一段浪漫的中年爱情遭遇了一个“名存实亡”的丈母娘——钱淑华,是对女儿的思念,是对外孙、外孙女的疼爱,让钱淑华对宋、江二人的婚姻百般挑剔甚至阻挠。虽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宋、江二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但是,这个“另类”的重新组合的家庭却经历了痛苦的磨合,这种痛苦让做过跨国婚姻梦的江路想到过放弃,因为纠缠在这“非典型”的婆媳、母子和母女关系中,再炽热的爱情也难免感到窒息。但是,正是由于这份炽热,他们懂得了包容和理解。罹患中风的钱淑华,生活不能自理,是江路鞍前马后的悉心照料使她很快恢复如常;青春期叛逆的女儿,是江路不失智慧的启发式教育让她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如果说传统家庭是靠孝悌维系,那么,这种重新组合的“非典型”家庭也同样体现了“孝悌”、“贵和”等传统伦理观念柔软却刚劲的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了人的心灵,由“孝”而“仁”,传统伦理在现代家庭的变化和变故中发挥着持久的作用。

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家庭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叙述场景:余家和毛家,两个“妈妈”、两个“婆婆”又同在一个屋檐下。在这个复杂的家庭场景中,传统伦理价值的承担者是精明的毛豆豆和善良的潘美丽,她们用自己的宽容和礼让化解了家庭内部的一次次危机。

《老大的幸福》中“老傅家”的构成则相对简单一些,“老傅家”也因此成为叙述的焦点,所有矛盾都集中在这一个看似松散实则紧凑的家庭内部。老大傅吉祥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力行者,他宽厚、仁爱,是“长子如父”的典范;他“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了梅好纯洁的感情回报;他谦恭、诚信,使得“老傅家”成为“和谐”、“幸福”的代名词。他更以节俭和礼让,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要懂得“俭节则昌,佚则亡”(《墨子·辞过》),对名利的“知足”方能给自己腾出更大的精神追求空间,而幸福就在无限延伸的精神空间中滋长。

二、“和解式”叙述:伦理困境中的传统价值发现

市场经济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马,沿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轨奔驰,“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是对社会变革在“面”上的描述,实际上,这样的转型必然体现在从经济到文化,从伦理到法律,从社会到家庭的方方面面。而作为社会文化和道德的承担者,家庭所感受到的这场转型的冲击力量又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家庭伦理剧只有直面这种冲击,捕捉这种转型中每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承担起当代“伦理困境”的代言人,才能成为社会伦理状况的一面镜子。

“老牛家”(《牵挂》)并不大,却典型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内在张力,这种内在的张力引起的戏剧冲突才是情节发展最深刻的推动力。

如果说,故事一开始的“怀孕风波”只是传统家庭伦理内部因自我调适而荡起的微澜,那么,金梦瑶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放弃以及投身商海的决然,老二牛建军“跻身世界500强”的雄心,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大潮对传统家庭生活方式的冲击。金梦瑶弃艺从商,是“老牛家”稳定的伦理结构发生松动的直接因素。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弥补不能为老牛家添丁加口的遗憾,为了挽救由此可能导致的家庭地位降低的危机,她挥泪告别大鼓艺术,试图从经济的捷径只身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样的选择却使她和建国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小家庭物质困窘的黄灯,一边是感情隔阂的红灯;一方面,金梦瑶不想忍受牛建国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的态度,一方面,经济状况的改善所导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使她不由自主地偏离了传统家庭伦理的束缚,因此,“离婚”并不是离开她其实很在意的感情,而是离开传统价值的限制。离开建国,就是选择对当代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依附,这是金梦瑶在做这道人生选择题时候的情感逻辑,一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让她左右为难又似乎毅然、决然。当离婚成为现实,她与建国之间发生的一场场啼笑皆非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在背离了传统伦理束缚的同时,她也违心地和一段曾经相濡以沫的感情告别了,这之后的她与建国之间的若即若离还有一次次闹剧般的“相亲”和“温柔的陷阱”,其实并不是当代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而毋宁是当代价值观念在实现过程中,那些背负着传统的人们所交出的一笔学费而已。当代价值的实现总是在挣脱传统的束缚之后破茧而出的,它并不是一夜之间便可横空出世的现实,更多的时候体现为行走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每一个平凡的家庭、每一个平凡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焦灼。

“伦理困境”永远发生在当下,因为当历史浓缩为传统,而当下却在接受历史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稀释着传统,并试图建立新的规则和传统。生活在当下,没有人能逃避这种“困境”的纠缠,只不过这种纠缠有的来自道德内部的新旧之间,而有的则来自道德与法律或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幸福来敲门》中,江路所遭遇的便是传统伦理与法理之间的冲突。从法理上讲,宋宇生与钱淑华的法律关系,也就是女婿与丈母娘的关系,随着宋妻的身故便宣告结束了,在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内,宋宇生已经没有义务再去照顾钱淑华。而实际上宋宇生却一直一如既往地尽着一个女婿的责任,正是这样一个事实——宋宇生和钱淑华仍然是住在不同地方的一家人,成为江路与宋宇生走到一起后难以逾越的障碍。人情、血缘、法理等关系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江路为之彷徨、困惑。最终能让她走出困境的,不是严谨、刻板的法律条文和按部就班的法律程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信任,她对钱淑华的关系超越小家庭的狭隘范围,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宽广胸襟,化解隔阂和误解,以纯真的情感为星火,让更博大的仁爱和关切成燎原之势,和谐就不仅是个梦想,每个人都可以在温馨、和睦中等待幸福的敲门之声。在这样富有张力的叙事中,传统伦理再次释放出它调和历史与传统的强大力量,体现出它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相比于宋宇生和江路的中年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则直接将传统与现代的情爱观、婚恋观、义利观等冲突置于“80后”媳妇群体中,“两个婆婆”的尴尬处境和价值观之间的互相冲突靠什么来调和?电视剧将这种冲突的表现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着力雕刻他们灵魂深处的焦灼和苦闷。其实,两个“妈妈”和两个“婆婆”的现实本来就已经是伦理现代化的产物,而声色场里的性别服务、婚前以及婚外情、个人直接投资等,也都是现代家庭伦理和价值观念的衍生品。但不是每个人都成为这种现代伦理观念的实践者,尤其是那些因袭着更多传统价值规范的人们,如果没有宽容甚或忍让,冲突难免,困惑难免,灵魂的焦虑难免。在这样复杂的伦理语境中,叙述者并不是一个旁观者,他将传统伦理的价值悄然植入叙事的每个环节中,让毛豆豆、潘美丽成为这种价值的直接承担者,她们性格中的优良基因其实正是来自传统文化的遗传。潘美丽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漂亮,更因为她的坚守。她不仅坚守着对毛锋的爱,还坚守着传统美德和品行,坚守着一个农村姑娘“原生态”的本色。叙述者给予她的不仅仅是同情,而更多的是赞赏和褒扬,她的美丽中有一股力量,正是叙述者所期望的传统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绵长的可持续的力量。媳妇们“美好时代”的到来其实是优秀传统伦理观念的胜利,这种胜利不是简单的“打败”,毋宁是一种智慧的“和解”,这种胜利,不是简单的回到历史,而是在当下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传统的迟早要成为当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更多地关注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真实地生活的每一个人。傅吉祥(《老大的幸福》)乐观、豁达,这并不意味他没有情感的伦理的烦恼,这个人物形象的可爱和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个明辨义利是非、推崇诚信、仁爱的“智者”,惟有这样的“智者”能在任何伦理困境下游刃有余,能在当下洒脱、自在地生存。牛建国、傅吉祥、江路等这样一些承载着传统伦理价值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家庭伦理电视剧正是以这种“艺术实践”的方式,以直面伦理困境的勇气,以民生关怀的温情,以价值发现的艺术智慧,参与到当代伦理建设的进程中。

三、“大团圆”结尾:冲突语境中的传统价值启迪

家庭题材电视剧似乎留给了人们这样一个印象:家长里短的故事、轻喜剧的风格和“大团圆”的结尾。《牵挂》:除夕的夜晚,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金梦瑶在家人的陪伴下,幸福而不无骄傲的笑容比绽放的礼花还要灿烂;《老大的幸福》:帮助弟兄们解决了问题,留下了一段感情的美好回忆,傅吉祥带着干儿子乐乐,哼着《幸福就是毛毛雨》踏上了回乡的路;《幸福来敲门》:瑞雪纷飞的除夕夜,宋宇生敲开了江路新开的美发店的门,等待他的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媳妇的美好时代》:豆豆怀孕,余好、豆豆、美丽三个媳妇儿合影,共同憧憬美好未来……

从接受角度分析,“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审美期待,这一点无庸置疑,然而,“大团圆”的结尾不是对传统伦理的简单回归,更不是当代伦理价值对传统伦理迅速解构的胜利,而是当代和传统在温情关注下的和解,一场和谐的牵手,实现了价值观念之间的彼此通约,实现了几代人同享人间温情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饶有意味的是,这些家庭题材剧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回家”母题的叙述。

《牵挂》中的老二建军不切实际、鲁莽冲动的个性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铺垫,更多的是以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为其社会内涵,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当代价值观念。而他的妻子杨雨彤,这个来自上海的“白领”本该比“老牛家”所有成员更有可能追随当代伦理和价值观念,但是她扮演的却是一个传统家庭妇女的角色,虽然有过离开“老牛家”的冲动,然而,传统的力量让她留了下来,让她成为建军最坚强的后盾。杨雨彤的贤惠、隐忍和默默奉献,使建军这只涉险航行的小舟在一次次的风浪之后,还能有一个温馨、宁静的港湾可以停泊。

《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毛锋,生性浮躁却不失精明,但是在个人情感问题上,他却屡屡表现出缺乏自制的“花花公子”特征。在被龙瑾“一脚踹”的挫折后,邂逅了来自农村的“原生态”却又不失时尚的漂亮女孩潘美丽,并在相识、相恋之后,克服了城乡间的观念隔阂,连拉带拽将美丽娶回了家。尽管有勤劳、节俭,内外兼修的媳妇儿,但毛锋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龙瑾的诱惑,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他,与龙瑾的感情死灰复燃,甚至受龙瑾的蛊惑、欺骗要去搞投资,并最终竹篮打水。正是潘美丽的隐忍和不离不弃,最终让心猿意马的毛锋,这个灵魂上的浪子,背负着没有完全丢弃的人性良知的行囊,重新回到了家的驿站。

江路和宋宇生的离家(《幸福来敲门》)则不是“浪子”的灵魂漂泊,而是在经历了情感的挣扎之后的主动逃避。江路认为自己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挽救他和宋宇生的感情以及这个“另类”的家庭,但效果却不让她满意,她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她的失败,而是与困境保持一种距离的选择性策略,因为有爱和牵挂,她这只风筝迟早要回到平稳的地面。江路的离开让心碎的宋宇生踏上了之旅,当两个人有了爱的结晶的消息传来,宋宇生——这个“风雪夜归人”敲响了江路新开的美发店的门,等待他的是江路温柔的情怀和一家人对未来幸福的期许。

我们似乎不应该忽略家庭题材电视剧对“回家”母题不厌其烦的叙述。从创作和文本角度分析,“回家”直接导致了这些电视剧封闭式的结尾,但是这种封闭式的“大团圆”结尾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大众接受期待的迎合,文本中所寄托的对叙述对象的理解、同情是与传统接受心理的一次情感上的谋合,而这些多少闪烁着成功和胜利光辉的结尾,则更多的包含了叙述者对传统伦理价值的理性思索:我们的传统究竟走向何方?我们这些在历史上曾经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坚强而荣耀地生存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伦理和现代文化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似乎就在这些电视剧的结尾中。除了温情脉脉的注视和关怀,还有微笑之后的反思和启迪。

传统遭遇当代,并非势同水火。对于中国人来说,现代性的处境意味着我们必须正视渗透在我们自己思想与社会中的西方文化,也就是说,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同时担负着西方文化的外来危险和自身历史传统的内在困难。一旦我们惧怕正视自己的命运带来的不安,转而到别人的命运中去寻求安全,就必然荒废我们自己的历史传统。事实上,中国的传统伦理完全可以用它几千年涵养的宽容,理智而富有情义地包纳一切,它完全可以与当代价值观念一起“和而不同”地相处,并给予众生以持久而真切的关怀。传统伦理的这种精神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罗素在提到中国文化的价值时曾说:“吾人文化之特长为科学方法,中国之特长,为人生究竟之正当概念。中国所发明人生之道,实行之者数千年,苟为全世界采纳,则全世界当较今日为乐。”李约瑟则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的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上拯救我们。”当代也都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对于历史和传统采取的虚无主义最终只能导致我们迷失在当下。

第8篇

关键词:《白狗秋千架》《暖》改编

中图分类号:I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当代文坛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莫言的小说“触电”率颇高,张艺谋基于《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霍建起将莫言的另一部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为了电影《暖》,该片连续斩获了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三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成为了当年国内影视界的一大话题。《暖》的成功是否可以理解为《白狗秋千架》的成功,抑或是说《白狗秋千架》与《暖》之间究竟有多大程度的联系,是什么因素促使《白狗秋千架》变为了《暖》,这些问题实质上蕴含着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背后受众群体的差异性。

一、《白狗秋千架》与《暖》的貌合神离

《暖》与原著中的人物、情节大体相似,都是一个包含着忏悔的故事。但如果仔细考察,不难发现每个人物都有了改动,最后的结局更是迥异,因此,《白狗秋千架》与《暖》只能是从故事设置上看有些类似,而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却大相径庭。

首先,二者的情感基调相对立[1],影片改名为《暖》已经预示了这种变化。《白狗秋千架》里的人和故事都是冰冷的,《暖》中的情节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氛围颇似去掉结尾的《边城》。基于此,《暖》的背景设置由高密换成了江西的小城婺源,力图以唯美的画面来铺垫片尾大团圆式的结局,就如同片名一样给人一股浓浓的暖意[2]。与情感基调变化相关的是《暖》对《白狗秋千架》中人物形象的改编,《白狗秋千架》中暖给人第一印象是“丑”与“恶”的结合,她失去一只眼睛,话里话外透露着毒辣和抱怨。电影中的暖首先在外形上只是摔坏了右腿,保持了容貌的美丽,而且她对生活有着良好的心态,武生离去、井河进城、嫁给哑巴这些都没有使她怨天尤人,接受自己命运的同时还能宽容他人,就连她的孩子也不再是哑巴,而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此外,《白狗秋千架》中的哑巴是一个粗糙、蛮横的形象,《暖》中的哑巴善解人意,居然能亲自送走暖,这与原著中不允许暖和别的男人接触的哑巴判若两人。

其次,《暖》与原著在主题表达上也大不相同,《白狗秋千架》呈现出的是农村中青年在城与乡之间的矛盾,而《暖》歌颂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白狗秋千架》在深层上是一个怀揣理想的青年在进城寻梦与坚守故乡之间的矛盾,如果在十多年娶了暖,井河以自己当时的经济条件几乎不可能在城里养活一家人,娶了暖就意味着井河可能要在农村待上一辈子。坚守暖就要坚守故乡,而破了相的暖就也如同故乡在井河心中一样,与城里相比或许显得破落,却是自己的根之所在,一方面渴望进城摆脱破败的故乡,而又不能完全割断与故乡的精神来往。对暖的感情也是井河乡情中的一部分,他心底不能彻底忘记暖就像他无法忘记故乡。井河和暖当年都有走出乡关的理想,由于种种原因,井河在城市里成功立足而暖被迫留守乡村,进了城的井河对故乡仍有眷恋,城里优越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完全压住他心底的乡情,而进不了城的暖的内心中则是不甘于留守而又不得不留守的绝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对于有过进城梦的乡土青年而言,无论他们最后圆梦与否,城里的人永远不能彻底放下故乡,城外的人也不可能对乡间贫穷破败泰然处之,乡关摆在面前,无论是走是留都不能让自己的内心彻底安顿下来。《白狗秋千架》结尾井河如果不答应暖,他无法减轻背负在自己身上十多年的忏悔,如果答应了暖,对自己的未婚妻和哑巴都无法交代,这样两难的处境是当初井河决定进城后注定的。电影《暖》的主题就显得开朗了许多,暖不会不甘心于在乡下与哑巴结婚,而哑巴能战胜私欲主动为暖寻找更幸福的生活,井河不会再像《白狗秋千架》中面对那样面对无法抉择的境遇,就连暖和哑巴的女儿都参与促动了暖跟井河回城。《暖》有一个不幸的开头却获得了相对团圆的结尾,主要在于这里的人物有一种相互成全的精神,尽管哑巴偷过信、井河需要忏悔,但是最后他们身上都迸发出了人性美的光辉,影片也想以此来感染观众,不是去渲染人物生存的矛盾,而是要展示化解矛盾的高尚力量。

二、受众群体差异性对改编过程的影响

将《暖》与《白狗秋千架》作比较并不是为了说明电影对原著主题的浅化[3],更不能由此简单地断定导演霍建起、编剧秋实的水准一定低于莫言,因为文学与影视的受众群体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由原著到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人物形象的改动,原著中暖失去了一只眼睛,面容令很多人不敢直视,而且语言粗俗,到了电影中暖除了腿病外与美人无二致,言谈举止也是通情达理,原著中暖的三个哑巴孩子在电影中成立一个正常的小姑娘。哑巴在原著中只有在井河回乡去暖家时有所提及,而在电影中成主要人物之一,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情。总体上来说,《暖》中的人物无论是在外貌还是内心都比原著更容易令观众接受,文学作品的读者感知形象是通过文字,“美”与“丑”的差别不是那么直观,而如果把原著中形貌丑陋、举止粗俗的人物直接搬上荧幕,视觉冲击可能太过强烈,不少习惯了荧幕上俊男靓女的观众势必会难以接受,这也会影响影片的商业化运作。

其次,关于主题的调整。就表达意义而言,《白狗秋千架》要比《暖》更难容易理解一些,读者阅读作品有很大回味空间,而本着娱乐目的走入影院的观众不太可能在观影后用太多时间去思考影片内涵。从近几年来看相对“古奥”的影片不太容易成功,例如陈凯歌曾放言短时间内没人能看得懂《无极》,结果上映后确实没让观众们看懂,并且招来了如潮的恶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观众多数不会用太长时间去思考电影,既然短时间内看不懂了,那么流水账一样的剧情就被诟病为“无聊至极”。由此设想霍建起如果高度忠实于原著,把一个主题不是很明确的几个小人物的故事在荧幕上展现一遍,观众很有可能也会看得云里雾里。而且凄凉的主题也不利于影片的运作机制,很多试图愉悦身心的观众不一定愿意在自己闲暇的观影时间里也要感受沉重的主题。《白狗秋千架》的主题相对于《暖》显得残酷很多,特别是结尾的设置对传统伦理有着很大的挑战性,因此霍建起在对原著的各处改编上力图将主题朝向明确化、积极化引导,并且为最后大团圆式的结尾做铺垫,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迎合观众普遍的欣赏口味。

参考文献

[1] 李钦彤.乡村的两副面孔――互文性下的《白狗秋千架》和《暖》[M].名作欣赏.

第9篇

[关键词]《百种神秘感觉》 婉 悲剧意识

谭恩美于1995年出版的《百种神秘感觉》(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或名《百种隐秘感官》)可以说是她的又一成功力作,并且是创作中的又一新尝试。在这部小说中,她以高超的叙事技巧、跌宕起伏的情节再次把读者带到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小说主人公婉(Kwan)被看作是具有原创性和成功的人物塑造,《纽约时报》的Claire Messud对她的评价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创造”(a memorable creation)(Messud, 1995: D11)这一次,谭恩美不像以往的小说中把故事的中心放在母女关系的处理上,而是转移到了婉与她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奥莉薇亚的关系上。并且故事并非像以往谭恩美的小说结局多以主人公“大团圆”画上句号,充满理想色彩,如《灶神妻》和《喜福会》结局都是以母女矛盾最终和解为结局。而《百种神秘感觉》最后以婉的失踪为结局,这样的结局一反她以往的创作风格,具有典型的悲剧意识。

婉是小说悲剧的主角。婉的母亲,李澄,按照贝蒂阿姨的说法,年青时是露天市场里卖田鸡的农家少女。奥莉薇亚的父亲当时娶了她也是“因为他不得不”。婉之所以可以到美国来是因为生父在临终前受前妻鬼魂的托付而为之,否则“死后有恶报”。可以说婉的出身充满悲剧色彩。所以,这一主角的塑造,符合中国悲剧创作中悲剧人物不“高贵”的特点。

婉在奥莉薇亚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妹妹的守护者的角色。她的特异功能——阴阳眼,与鬼魂交流的能力是小说结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是,最开始,她的这些特异功能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她最开始给人的印象,按照奥莉薇亚的描述,就是粗陋,甚至让人讨厌。如“古怪的老妇”,“一点也不害羞”,“灰暗土褐色的连身衣裤”,看到奥莉薇亚一家的时候,“丢下包包,挥动双臂并吼叫道: ’’哈——罗!哈——罗!’’边喊边笑,她呼叫着蹦跳前来,就像我们家新饲养的那只狗”。由于奥莉薇亚的告密,婉的通灵功能被看作是心理障碍,并被强行施以电疗,电疗后一头乌发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阴阳头,使她看上去像是“在大街上被车辆碾压过的动物”。而等她的头发重新长出来的时候“像英国小猎狗的毛般钢硬耸立”。这些描述实际上是对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丑化。她的到来使得她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奥莉维亚不得不面对自己另一半中国血统的事实,尤其是当奥莉维亚听到别人称呼自己“笨老中”时,恨不能让这个姐姐马上滚回中国去。而奥莉维亚的白人母亲能够接受婉只是因为她是个任劳任怨的免费帮手。婉却从不介意,对于这些伤害显得“幼稚无知”,对奥莉薇亚“比亲生的母亲更像慈母”。即使是面对受到来自妹妹的背叛、愚弄、鄙视和羞辱,总能宽容地接受。但是,这种接受并非由于无知导致的,倒是略有点类似中国成语“大智若愚”。所以,《纽约时报》用了“满怀智慧”来形容婉化解矛盾于无形中。而奥莉维亚对婉并非是没有感情的,因为婉“可爱”,“义气”,“忠诚”,如她自己所说“我怎可能不爱自己的姊姊呢?”,并且自己的生母不能给自己提供感情,给自己女儿的爱“菲薄如纪念品”。这种矛盾持续发展,直到最终婉的悲剧发生。

小说以现实和虚幻交替演绎铺开,以婉和奥莉维亚的现实生活为情节,交替以婉所描述的另一世界的故事,也就是她的前生——“怒目女”和奥莉维亚的前生——美国姑娘斑惹。婉和奥莉薇亚是同父异母的姊妹,这一点颇为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人物论:悲剧发生在亲人如父子之间、叔侄之间、夫妻之间的自家内部的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

悲剧的成因是性格冲突。奥莉薇亚童年经历的不幸——幼年丧父,缺乏母爱,对她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对爱持有怀疑,导致后来的婚姻破裂。她一直生活在赛门以前的恋人艾沙的阴影中,她对爱情的怀疑导致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与赛门的恋爱是出于真心还是同情。“但当时我年轻,又愚蠢地坠入爱河。我混淆了引人怜悯与浪漫的情境,误把同情当作是拯救赛门于悲伤的指令”。而婉则是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拯救奥莉薇亚于爱的迷惘之中,挽救了奥莉薇亚和赛门的关系。婉的这种中国式的对友情的忠心不二,也是悲剧产生的原因,正如婉所说,“我一直想让你知道,我真的是你最忠诚的朋友”。婉借助能与阴间的鬼魂进行交流,导演了一场与艾沙对话的事件,摆脱艾沙对他们的爱情的影响。因为婉是具有特异功能的,所以她到底是真正见到了艾沙还是纯粹出于帮助奥莉薇亚的目的而导演了这次对话不得而知。让人恐怖的是,奥莉薇亚居然看到了艾沙,并且她认为不是幻觉,“首先,我只将它当成是幻觉。但经过十七年后,我终于了解到心是拥有独立的意志,不管你多频密连根拔起你最深沉的恐惧”。按照婉的说法,“这不是神秘感觉,这是你自己的疑惑心,多虑心,毫无意义!”这也是对奥莉薇亚性格的一个批判吧。亦真亦幻,这正是小说吸引读者的地方。

婉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对奥莉薇亚的救赎。结局是很有特点的,它既具有典型的西方的悲剧意识形态,“强调彻底的失败、彻底的牺牲、彻底的奉献”——婉为了帮助奥莉薇亚寻找失踪的赛门而进入长鸣的山洞导致失踪,又具有中国悲剧特点,以大团圆为结局——奥莉薇亚最终与赛门复合。而婉的失踪,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完全是悲剧,可以说是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寻找到归宿——“结局?死亡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表示故事尚未结束”。

悲剧的发生实际上是有预示的。婉回到长鸣,一方面是为了挽救妹妹的婚姻,同时也是实现前世对斑惹小姐的承诺。所以,婉的今生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挽救自己的过失。奥莉薇亚对婉的特异功始终处于不完全相信的状态。这种状态直到故事的结局才被打破。当奥莉维亚看到婉取出斑惹小姐送给她的音乐匣子,并且看到上面的日期和签名,才彻底相信婉所说的所有一切有关前世的说法都是真的。奥莉薇亚甚至希望婉能通过特异功能找到赛门。所以奥莉薇亚相信婉具有特异功能,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她对于婉对自己妹妹的忠诚度的信赖。这种相互的信赖跨越时空,连通两人的前世今生。婉的离开,也许是另一轮回的开始吧!

所以,小说的结局,既具有西方的悲剧意识,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悲剧色彩,喜悲交错,带有一定亮色,采用了传统艺术的艺术辩证法,并且传统色彩更多一些。

参考文献

[1]1995年10月《纽约时报》Claire Messud书评:Ghost 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29 October 1995).

[2]谭恩美着.李彩琴.《百种神秘感觉》.译台北:时报文化,1998年.

第10篇

乾隆年间,杭州一带,手抄本《再生缘》广泛流传,后来被改编成京剧《孟丽君》。孟丽君逃婚,女扮男装高中状元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陈端生在18岁的秋天,开始创作这部弹词。

“闺帷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眠。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闲拈新思难成句,略捡微词可作篇。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这是陈端生写在开头的话。看起来,她是因为生活无比清闲,深夜失眠,才提笔写作。也许事情未必如此简单轻松,在提笔之前,想必她已经在腹中酝酿构思了许久。

她说“聊将彩笔写良缘”,听起来,像是一部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其实,这是一部用七言排律写成的叙事长诗。陈端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80万字的浩浩之作。陈寅恪曾把它和希腊、印度史诗相提并论。

陈端生为自己的创作热情所驱使,在19岁时完成了16卷,80万字的作品。她经常熬夜书写,创作是快乐的,但写作却是一件辛苦的事。写作的冲动,是和生病差不多的感觉,也犹如“山倒”,挡也挡不住。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陈端生写作,却无意于出名,她只想排遣自己的情怀。她甚至“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只把作品拿给母亲和姐妹阅读,不愿出版,也不愿外传。这是一部女人写女人,也只写给女人看的弹词作品。

弹词也正适合彼时女性消遣,它只用三弦、月琴伴奏,简单,不讲排场,适合在家庭中演出,让不在公共场合露面的家庭主妇或闺秀们可以闲适地欣赏与交流。

《再生缘》先是在闺阁之中传阅,后来更是在“浙江一省遍相传”。看到有这么多女性知音,辍笔10多年的陈端生决定续写《再生缘》。不料,当年奔腾的创作灵感却一去不回,她花了一年时间只完成了第17卷,再次搁笔。人生的状态有起有落,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早慧早熟,而陈端生显然是后者,属于幼齿型才女。她的创作竟然已早早过去。此后直到病故,她也没有写完《再生缘》。

陈端生创造了孟丽君,而孟丽君正是陈端生的另一种人生愿景与精神写照。在那个虚构的女人身上,她寄托了一个真实的女人梦想与追求。现实中的陈端生和其他闺阁女子的生活并无二致,她也受父母之命嫁门当户对之人,生儿育女。而写作,正是陈端生摆脱现实,驰骋于理想世界的一种途径。

请不要被《孟丽君》、《女驸马》、《笔生花》、《金闺杰》之类的改编版本所误导。正如《红楼梦》的续写总差强人意一样,那些《再生缘》的续写也基本是狗尾续貂。在这类流俗的改编或续作中,孟丽君放弃了辛苦打拼来的独立自主的生活,回归女儿身,嫁给了皇甫少华或皇帝,心甘情愿地重回闺房之中――非常弱智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显然,与陈端生的前17卷并不一脉相承。

第11篇

还是小女孩时,曳着爹娘的衣角去看;后来,与一群跟她一样甩着两条乌油油麻花辫的女孩子一路叽叽喳喳笑着闹着去看;再后来,一个人躲在黑压压的人窝里,长睫毛一眨不眨地看――戏里钹鼓声声,戏里刀光剑影,戏里奸奸忠忠,戏里花团锦簇――只是,他喜欢的是戏里的书生――

书生满腹锦绣,书生双目溢彩流风,书生人若软玉语似熏风醇酒,说不尽的温存倜傥看不够的俊雅风流,青衫飘啊飘,折扇摇啊摇,低吟浅唱间,就让一个个深闺里的侯门千金芳心翩翩成一尾花间的蝶,飘荡成柳丝间一篷飘飘飞絮……

后来,有了女孩的一点点心事,心中那个人儿想过百遍千遍回回都是戏里的那些书生――不是《火焰驹》里的李彦贵,就是《花厅相会》里的高文举,《游西湖》里的裴郎裴生!

她到底是大队支书的千金,谈婚论嫁年龄一到,好人家挤破门框也要她来挑一挑。可任人家里就是堆满金山银山她也不要,她像《三击掌》里狠了心与老父反了目的王宝钗,前面就是火山冰坑,她,也要嫁他的书生!

不是戏终处咚咚咚的锣鼓敲得人心跳,喜洋洋的唢呐吹得人脸颊烧,要她做状元娇娘子的书生――只是大队小学校里,一个整日领一群孩子咿咿呀呀读书的民办教师。

还真像戏里那些书生――他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幼弟弱妹,三间土瓦房里关着一屋子呛人的柴禾味,却关不住属于一个家的清贫与卑微。

所有这一切,她心甘,便不嫌弃。

他高大,清爽干净,写一手好字,满肚子让她痴迷的古今故事,他便成了她戏台下的书生。

没有喧天锣鼓,没有衙役威武开道,更没有她梦中那一顶一路飘飘摇摇的小花轿,他傍晚从别人家借一辆“飞鸽”自行车,停在她家门口,她在父亲气急败坏的咆哮声里出了门,坐上他的自行车后座,她便成了他满面娇羞的新娘子。

成了他的新娘子,便是这一生再苦再累也要跟着他,走过一个个日子。

书生喜欢在夜晚读书。她不是戏台上书生身边一只暗香幽幽的红袖,却是夏夜里他身后一把轻轻扇动着的竹扇,一桶她从后院热汗淋漓汲出的要他擦洗的沁凉沁凉的井水;是冬夜他盘腿拥被偎在暖烘烘的土炕时,门外煨进炕洞的她从野地捡回家的一把把柴禾。

书生学校里忙。田里的庄稼,便绿油油地粘着了她的目光;墙上的锄头,便一天天牢牢地握住了她的手;家里的柴米油盐像一只只毛茸茸的小虫子,开始钻进她的心。

书生心高,想报考省城的教育学院。她得意呵,书生到底是她心中的书生,鸿鹄有志,贫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高兴完了,她悄悄在街上开了间小小的缝纫部,每个夜晚,坐在缝纫机上脚踩着踏板,让“扎扎扎”的缝衣声响在耳边,像一群幸福的蜜蜂飞舞在花丛中。蜜蜂采来的是甜甜的蜜,而她,悄悄攒下的,是她的书生要赴京赶考的“盘缠细软”!

书生临考前的一个月,她已腆起鼓鼓的肚,却还一个人弯腰在田间,收割属于他和她的一地黄灿灿的麦子。父亲终于软下了心,帮她来收麦。父亲哽着声说,你这样,何苦?她眯着眼笑了。真的,她不苦,心头像汪着一团蜜,她觉着甜。

书生金榜题名考上了省城教院,书生扬眉吐气轻轻笑了,她将自己关在屋里,痛痛快快哭了。

书生要走了,她不是戏台上桃花粉面的小旦,没有罗帕没有玉佩没有玉镯送给他,她送他的只有一句话――放心去吧,家里有她!

有她,他的爹娘他的上学的弟妹他们的儿女,便像蜗牛背上小小的壳,安安稳稳放在了她的肩上。

四年,至多是戏台上几折戏,是寂寞的佳人咿咿呀呀唱几曲,是猩红色的帷幕落下又拉开,但现实中的她,却觉得日月漫长得像村口小河里哗哗的流水,一滴水珠一朵浪花都要她时时咬一咬牙,日子才能慢慢流过去。

四年后,月圆,花好,人归来。

她盼回了他,却又不是当年的那个他――是戏台上的痴情女子哭天怆地咬牙切齿声声恨骂的“强盗”!

强盗没有拿刀,更不会杀她,却用世上比刀更伤人的东西要割她的心――夜深人静时,他拿出一张纸――就像戏里那些薄情郎一样,要休了她!

她已不是他眼里的侯门千金,至多是竹篱茅舍下的小家碧玉――他碰上了真正的“侯门千金”,省城里一位局长的女儿看上了他,他要走进他梦想中的黄金屋,从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没有哭,没有闹,更没有携儿领女上京城去为自己讨个公道,她只呆呆仰望头顶一方青天,不明白上苍为何这样辜负她?!

一个人坐在河岸上,月亮泊在河心,清亮得像水底落了颗透明的水晶。多想就这样抱了这颗水晶睡了,世上的一切,从此便了无牵挂。耳畔却响起细细隐隐的音乐,眼前却走过戏里那些青衫飘飘的书生,没了他,又怎样?!她还有家,有儿有女,有他的老父老母上学的弟妹,他们,哪一个离得了她?!

擦干泪,就当只是看了一出属于别人的戏,就当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发生。

擦干泪,真的便像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侍奉他的老爹老娘,供养他正上学的弟妹,抚养他和她的一双儿女,日子飞快得就像戏台上的一出戏,一阵锣鼓咚咚响过,一道大幕落下又拉开,一个人走近又走远,几年,十几年,不知不觉间,就已过去。

他寄她的钱,每一次,她一厘不少又退给他。戏里那些痴心小姐们还知道与变了心的“强盗”一刀两断一辈子两不相干,难道,她还不如她们?!

女儿考上了大学,第一次去省城看了自己的父亲,回家刚见她,“扑通”一声就给她跪下了,那声“妈――”,像戏台上一声哭腔,喊得悲戚叫得人心疼!女儿说,她的一生,活得竟是这样苦!她搂着女儿,轻轻笑了。她只觉着,她的一生,不苦,却像一出戏,她已说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

女儿大学毕业,要接她去城里。她说什么都不去。离了这座塬这条河这火辣辣的西北风这油菜花黄梧桐花落,她到哪里去看戏,到哪里去找她戏里那些双目溢彩流风青衫飘飘的书生!

他们那个塬上的人还是爱看戏,她也是――

只是,戏台下冷冷清清,早已不是万头攒动,人山人海。坐在一帮臃臃肿肿满脸皱纹眼皮松塌塌的老头老太中,每回看到一出戏大团圆的结尾,她总泪流满面,情不自已。

第12篇

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

——西德尼·卡尔顿

就这样被感动了。它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它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更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爱。它就是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全书充溢着扑朔迷离的色彩,作者以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框架,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忍受着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正如作者所说:“昌盛而又衰微,笃诚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这是充满阳光希望的黎明,又是阴暗失望的长夜,人们拥有一切,却两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尔顿、露西·曼内特和查尔斯·达尔内之间真挚的情感,成为这部名著亮丽的一笔。

在小说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鲜明的个性。曼内特是个深爱女儿的父亲,在经历磨难后仍宽容地把女儿嫁给仇人的儿子;露西是温柔善良的贤妻良母,为了让丈夫能看自己一眼每天风雨不改地到大墙对面站立两小时;查尔斯是个正直、豁达的贵族,与露西相爱,为了爱情甘愿放弃爵位与财产。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让人有点憎恶的泰雷兹·德伐日。失去亲人使她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革命胜

利之时为亲人报仇。可是等到革命胜利时,她许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却失去了对象,她的愤怒之深是可

以想象的,然而为了发泄积愤却拿侯爵兄弟的儿子及其家人抵罪,她走上了一条与那些伪贵族同样残忍的

道路,于是她的种种行为使她一步步失去了读者的谅解。最后,恶人有恶报,她戏剧性地因为手枪走火而

结束了自己充满仇恨的一生。也许这才是她最佳的结局。那些像德伐日那样以复仇为生活唯一目的的人,

即使命运坎坷,也决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而在整篇小说中,最让我喜欢也是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律师助手——西德尼·卡尔顿。他一出场就带着一身忧郁,隐去了光芒,总是灰心、失望、冷漠、凄凉。他妥协于周围环境,但有时却又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律师助手的他才华出众,却甘心情愿躲在人后,做别人成功的垫脚石,他仿佛亲手筑起了一堵墙,隔绝了名利、社会,默默地逗留在角落里。他与查尔斯长得十分相似,也同样深爱着露西,然而两者命运却截然不同。他羡慕查尔斯,也恨他。可在经历痛苦的煎熬后,他依旧带着诚挚的祝福,愿露西与查尔斯永远幸福,因为“爱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个表面上懒散、放纵的“无用之徒”,内心却是崇高而纯洁的。

终于,他向露西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每次读起那段话,难免感到心酸,“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灵魂最后的梦。我是在堕落的生活中看见你和你的父亲,还有你所经营的那个甜蜜的家,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己死去的往日的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要凄凉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到我以为早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

当查尔斯因为家族的犯罪而被无辜判决死刑,西德尼竟然代替他去断头台接受行刑。在生命与爱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爱露西,为了她的幸福,他为她的爱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当他走上断头台的时候,面上依然保持着笑容,他信守对露西的诺言……因为,他的爱便是他的生命。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诗:“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