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教的高级高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社会分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在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综合高中等。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1985年中职在校生为415.6万人,1998年增长到1146.1万人;占中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由35.9%增加到55.0%。1999年起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开始扩大,带动了“普高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步入了日益维艰的境地。表现在招生数量、在校生数的不断下降。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1037.47万人,占中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减至38.3%。而导致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2005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显示,52.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适合职业学校也不会选择它”,49.8%的中学生认为“即使自己想去,父母也不会同意”。关于原因,29.9%的中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收入比较低,25.3%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进不了政府机关,11.5%的学生认为学职业技术只能当工人,社会地位低。从中可看出职业学校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经济收入、享有的政治权力、获得的社会地位是影响学生及家长是否选择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而这三点也是M·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所论及的社会分层最主要的标准。教育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必然受社会分层的影响。
社会分层理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理论内涵解析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内涵是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声望、财富和权力划分等级的社会现象。社会分层蕴含着社会流动的动态平衡。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阶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按流动方向可分为垂直层面流动与水平层面的流动。前者指社会成员由较高(较低)的社会阶层流向较低(较高)的社会阶层;后者指社会成员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的流动。
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何种社会资源影响阶层地位的认识不同,所以社会分层的标准也不同。社会分层经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K·马克思与M·韦伯。在马克思理论里,社会分层的形态为阶级,他把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把阶层与所有制联系起来,从生产过程而不是收入与分配领域寻找阶级划分的根源。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提出了“三位一体”综合分层标准。韦伯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所以就产生了相应的三种基本分层标准。他强调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地位三个标准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随着对社会分层的不断研究,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系列其他的分层标准,包括受教育程度、消费偏好、家庭背景、职业等。当代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等倾向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因为现代社会的人的财富、权力及声望大多来自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的职业联系着不同的报酬、福利、特权和声望,所以职业能从整体上折射出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由此,职业在当前社会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阶层划分比较好操作的单独指标,表现为个体的职业与所属的社会阶层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社会阶层也具有流动性,表现为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权利、社会声望、职业等社会分层标准的可变性。促进社会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先赋性因素与后致性因素(1967,布劳和邓肯)。先天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出身、长相、年龄以及父母的职业与社会地位等。后天因素主要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影响其社会阶层流动的条件。在当前高度开放化的社会里,决定其社会地位和实现其社会流动的主要是个人后天努力获得的条件,而在后天所获得条件里,个人的受教育类型和受教育程度是最为重要的。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的重要因素,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社会分层与教育的关系及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影响
社会分层与教育之间相互影响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表现为通过教育分流,使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程度与类型的教育,由于教育与职业选择的相关性,选择了何种程度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职业,进而就预示了学生成长为社会哪个阶层的人。在我国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主要是依据学生成绩,使个人进入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导致个体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从而与不同的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
教育不仅促进社会分层,还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在当前表现为个体通过接受一定程度与类型的教育,进入更高层的社会阶层,提高其社会地位。在这里教育成了人们进入某种职业与行业的必备条件,而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由此也决定个体所属的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与流动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功能为前提的表现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影响人们对受教育类型与程度的选择。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可以激励个体接受教育的热情,人们渴望通过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改变职业以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阶层。同时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也给人们向社会更高阶层流动提供了机会。然而人们进入何种行业与从事何种职业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人们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人。人们选择职业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政治地位等等;而职业选择人的最主要的标准是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与类型。在我国,各类职业实际上是运用教育程度和教育类型担当分类和选拔手段,接受一定程度与类型的教育成为获得某种职业位置的重要准入条件。
社会分层对各类教育的影响与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初、中级的技术工人。培养后的个体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与中等职业学校相对比的是普通高中,其培养的学生主要走向是升学。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升学走向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从事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培养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与层次教育的培养对象面向的职业群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职业群所处的社会阶层也是不同的。从下表中可看不同职业的整体地位。
上表是按职业整体地位划分的职业等级顺序,综合考虑了不同职业的经济收入、所享有的政治权力以及拥有的职业声望这三种与社会分层相关的主要标准。位置较前者代表着该职业在经济收入、享有政治权利以及社会声望等方面总体上高于后者。同时整体地位较高的职业也需要从业者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拥有较为复杂的职业技能。而职业声望较低的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也较低。而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所以说,要从事整体地位较高的职业就必须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所不能提供的。这会促使人们倾向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而不是中等职业教育,进而也就影响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中等职业教育受其培养目标的限制不能满足人们从事整体地位(包括经济收入、所享有的政治权力以及拥有的职业声望等)较高的职业的需求,这是造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内部原因。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大幅度扩招,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人们不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外部环境。因此在当前人们注重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背景下,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预计到2010年,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当前职业学校招生难的情况下,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减少社会分层对中等职校招生的负面影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构建职业教育内部与外部的立交桥,改变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形象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职业教育内部各阶段、职业教育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适应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终结教育的形象。通过不断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的渠道,使职业教育重心逐步上移,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声望,以鼓励更多的人报考职业学校。
国家制定并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各种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对于急需并缺乏的高技能人才的工资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深化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专利,并对优秀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从经济待遇上提高技术人才的地位,激励技术人员不断地自我发展与创新。
进一步落实完善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为保护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个体的权益,需要改变我国当前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不高,就业准入制度控制不严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为各行业提供更多对口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促使人们转变固守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
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倡导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人才,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社会氛围改变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所产生的轻视技术的观念,提高职业技术工人的职业声望。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的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以及就业难、失业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现状,将使人们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的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下面就编者对新大纲的理解谈谈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考虑和做法。
一、教材的弹性和因材施教新大纲根据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将高中物理分为两类课程,并提供了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类物理课。我国幅员广大,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都一致,虽然便于实施,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教材要面对差异很大的各类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必须具有弹性,以便于教学中因材施教。
按照新大纲的规定,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应引导学生首先扎扎实实将它们学好。选学内容不作考查,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为了保证选修内容的落实,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必须选讲一定课时的选学内容。选修内容可以扩展知识面,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同时给程度较好的学生留有进一步钻研的余地,又不会给大多数学生增加负担,有利于因材施教。除了新大纲中规定的选学的知识点,教材中还补充了少量的选学内容。教材中的选学内容用*号标出。在课文、习题、学生实验中都编有选学内容。教材中设有“专题”,对某些问题作比较深入一些的探讨,留给程度较好的学生进一步钻研。“专题”全部都是选学。“阅读材料”多是扩展知识面的内容,也具有选学的性质。
新大纲对知识点划分为A、B两个层次。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教材是按照新大纲的层次要求编写的,但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上不封顶”,应该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课外自己钻研。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样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学中“上不封顶”,主要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外主动地钻研,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讲深讲透”,任意提高程度。
与现行大纲相比,新大纲中“划线”较少,这是一个进步。所谓“划线”,是指对教学中一些问题的限制,如“不得如何”、“只能如何”等。现行大纲中作这些限制,有当时的背景,有些限制也是必要的。但是限制过多过细,会对教学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新大纲减少了一些限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加以引导,而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按照新大纲的精神,教材编写中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如现行大纲中关于图线的要求限制过死,新大纲不加限制。教材编写中适当地加强了图线,而又不作过高要求,以求学生能够逐步熟悉和运用图线。
总之,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增加弹性。建议在试教中能够因材施教,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不但长不起来,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新大纲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的选择,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和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我们特别注意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物体的受力分析没有单独列节,而是分步地提高要求。在第一、第三、第四章都有受力分析的内容。在第一章只分析简单的受力问题,主要结合力的性质来分析。第三章则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问题。第四章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物体的受力问题。
对弹力的分析,一般只限于绳的弹力和平面的支持力。对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讲述摩擦力时,对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开始只限于物体相对于静止物体(相对地面)的情形,而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不作分析。至于摩擦力作为动力的问题,则准备放在高中三年级的专题中逐步解决。
力的合成和分解,不要求用公式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要求用力的分解来解静力学的问题。静力学的问题放在第四章,用平衡条件解决。力的正交分解在第三章采取渗透的办法学习。大力和小力的问题需要深入理解,教材设有“大力和小力”专题,供程度较好的学生钻研。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课本在开始讲述瞬时速度时,只给出最浅显的说法,即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继而以小字(选学)用极限的思想说明了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供学习较好的学生课外钻研。对加速度概念,在第二章只要求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了澄清概念,在节后用花边框的形式将加速度与速度加以对比,以求学生确切地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到第二册讲到曲线运动和向心加速度时,对加速度的认识还要加以扩展。
第三章讲牛顿运动定律,只限于它的简单的应用。例如,关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对全体学生来说不应作为重点,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有关连接体的问题,在高中一年级一般不涉及,待高中三年级在专题中讲述。对全体学生来说,应当强调在高中一年级要着重打好基础,而不应要求“一次到位”。“一次到位”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它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逐步提高,对程度较好或较差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三、讲清思路,渗透方法教材的叙述对于学生确切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材的叙述和对知识的讲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的叙述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新大纲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切实提高理解能力是培养思维能力中基础的一环。教材的叙述,特别是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力求思路简洁、顺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某种物理模型;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的过程;等等。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思路清晰,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希望教材的叙述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教材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而不可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意了逐步“渗透”方法。如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都在书中适当位置如“正文叙述”、“旁批”、“思考与讨论”、“小结”等以不同形式加以渗透或指点,建议教学中对此给予注意。
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谈不到创造。就学习过程而言,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教材中应该有所体现,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能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提出的似乎“出圈”的,但有利于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挫伤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避免。这次新编教材,我们初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课本中设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其中提出的问题多是基本的问题,供学生钻研或讨论。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希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并给以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教材在正文中没有列出,要求学生自己推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要求学生这样做,预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解决,这样,不面面俱到,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竖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课本在“直线运动”一章的B类习题中安排一个有关的习题,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独立解决。
适时总结,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化,而且总结本身也是一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在一些重要之处,如物体受力分析、动力学问题的解法、静力学问题的解法等,都要求适时地进行总结。课本中有提示,鼓励学生自己总结。章后设有“本章小结”,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条理化,以便深入、概括地理解。
五、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多次对中美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以比较,指出中国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多,灵活渗透地学习少,应注意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次课本编写中,我们注意到这一点,试着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扩展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步习惯于灵活渗透地学习。
有些内容适合用渗透的方式学习,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熟悉、积累之后,逐步有所体会,再加以总结提高。对知识要么不讲,要么就讲深讲透,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其实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运用都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书对某些知识的讲法就采用了灵活渗透的讲法,对这些知识不专门设题,逐步渗透,逐步提高,逐步积累,适时总结,系统提高。如力的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应用很广泛,用起来也很方便,但课本不单独设节讲述正交分解法,而在第三章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采取渗透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步习得。又如熟悉“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对处理矢量的运算很重要。本书也没有单独设节,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告诉学生需要先取一个正方向,以确定矢量的正负,然后进行运算。经过几次熟悉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再加以提高。为此,书中设有一个专题,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或者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自己钻研。
对有些在高中阶段无法讲清或不能证明,但实际中又需要明确的问题,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而且适用于变力,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等,则直接告诉学生,并说明它可以证明,但在高中阶段无法证明。学生知道这一点和不知道这一点是不同的。知道这一点,一方面,学生运用这些规律时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留下进一步钻研的念头。
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知识面越宽,越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相互借鉴地学习。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相比,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是比较窄的。在不增加课时、不造成过重负担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学生知识面过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