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5-29 17:4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1篇

班主任往往有个认识误区: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于分数低的学生,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还谈什么创新呢?因此,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时,总习惯找功课好的学生回答;设计主题班会时,总向几位班干部讨主意:外出活动时,总喜欢让性格外向、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这样一来,那些功课差的、不是干部的、内向的学生难得有“闪光”的机会。事实上,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唯一标杆。功课不出众的学生也渴望能有机会“露一手”,可是老师往往把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这种不公正、不科学的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学生常常埋怨“老师偏向”。因此,我们提倡这样的口号:把您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您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

二、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忽视了层次性,我们可能把苛求当成严格要求,把学生富于想象的科普小论文视为幼稚天真,把学生敏锐的社会小调查批评成缺乏起码的统计学知识,把充满童趣的小制作看为粗糙无用的垃圾!

孩子们的创新和成年人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创新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创新过程中,在于得到师长赞赏之后的成功体验。因此,班主任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时,一定要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起点、生活经验的积累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内容不要太难,要求不要过严。

三、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慧类型归纳为七种:即语言文字、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空间动感、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七种智慧。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两三种智慧优势潜藏着,等待着别具慧眼的师长去开发它。所以,老师不但要充分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还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孩子的创新灵感。

四、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这段比喻,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对创新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方知自己知识的有限。为了进一步创新,更需要继承全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五、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知识传承很重要,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是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过程比结论更可贵:“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锐意开拓比坐享其成更可贵;说自己亲眼所见比鹦鹉学舌更可贵,这叫“过程价值观”。目前学生缺的正是主动探索的精神,缺的是直接体验,缺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缺的是动手去操作。

所以班主任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把学生推到主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的木偶。鼓励学生参与,加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人,一个在学生求助时才出面的指导者。

第2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因此,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知识为难、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简单他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划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据心的划分,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动,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其次,从学生总体活动来,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整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第3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7-02

2011年总理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谈到了创新教育的问题:“对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不仅要会动脑,而且要会动手,大脑可以设计出来一个万千世界,双手也可以绘制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就是要使我们的每个孩子从小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创造的思维”。总理有关于创新精神的重要论述,道破教育的真谛。学校的教育应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发展学生能力的系统性工程,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劳动与技术课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劳动与技术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是那种师傅教徒弟式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导题—演示—操作—检查—导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传授,以教代学,而且在课堂中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封闭性,只给了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点,把传授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以劳动与技术课作为操作平台,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整合一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其它学习领域,使劳动与技术课的内容更丰满、更丰富、更有实用性和拓展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去动手实践。欧洲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学生思维训练的力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上《水仙花雕刻》这一课时,提前一个月左右,我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水仙造型:如一些小动物,像孔雀开屏、金鸡报晓、玉象迎春等。上课一开始,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欣赏这些优美的造型。作为教师,这时可以不说任何的话,就让学生尽情的去欣赏。学生欣赏完毕,他们会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孔雀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大象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作为老师要把雕刻的基本方法、雕刻要点教给他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水仙球,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全班固定一个模式。在学生的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敢于追求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如在《插花技艺》一课中,教师一开始创设情景,让学生观摩一定数量的插花范例,让学生自由提问。如有的学生提到:为什么在一些作品中颜色深的花总是插在下部,而颜色浅的花插在上部?三角形构图与倒T形构图不同点在哪里?……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探索。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认识和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就等于确立了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目标,它是培养学生发现力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文类本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专业体系更为完整,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是,随着专业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人文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逐步显现。一些新建的应用型院校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科学与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主观因素的较大影响,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各环节内在关联度不高,实施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量化的具体指标,对人才的培养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因此,为切实保障国家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落实,满足国家对人文类相关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说,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人才培养依然效仿传统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做法,在实践教学上投放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将实施实践教学视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使得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文类专业人才十分必要,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充分并有质量的就I是人文类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具备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实际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却很难招聘到能够满足单位需要的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应用型本科人文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等方面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无法确定正确的定位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使人才知识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提高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在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投入力度方面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一些新建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常常把人文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远离企业用人的“第一质量”要求和实践活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具体是人文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制约,对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规范、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致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支撑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科学培养。

(三)是实现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需要

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管理实践实训教学的各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反映实践教学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就要构建起应用型人文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路

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与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研究,课题组认为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体系中各观测点不同的权重和分值,探索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规律性因素,构建起贯穿学生四年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体现调控、引导、评价、监督和考核实践教学工作的作用。

(一)建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借鉴国内外高校在人文类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相关研究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渗透于人文类专业教学环节,形成“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形成由“基础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的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设置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结构

实践课程结构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在制定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校内模拟实践、社会调查和创新活动等纳入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结构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一是需要突出和拓宽实践课程的基础和领域,使人文类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向柔性专业方向发展。其二是整合原有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并列的专门体系加以突出。科学设置人文类实践课程的开设顺序,体现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性和逻辑性,科学设置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管理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体系与能力训练平台建设

所谓实践课程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所制定的明确目标,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开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设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应用型人文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更多的人文类专业开始对实践教学设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日渐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集中实践训练”项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多方创设实践场(学习情境),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场活动,企业服务课堂、学生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实践课程体系。

三、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文类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开展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校内外两条不同的路径实现的。路径是实践教学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坚持“面向应用和产学研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采取逐层递进、循环互动等有效的实践教学措施,完善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将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常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和约束,加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在一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缓解这种矛盾,人文类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清晰认识专业定位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通过校内与校外两条培养途径的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渐进和全面的提高。

(二)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并促进其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科学设计出合理的比例关系。其次,需要根据专业实际,加强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开发并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性与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是重视实验设备条件的提高,加大教学实训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应该将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实验、任务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重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实现多样性和渐进性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探索,推进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解决慕课、翻转课堂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注重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加强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企业单位建立起密切的战略教育合作关系,将企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和项目开发的经验与学校师资力量相结合,积O拓展渠道,加强与本专业的服务面向相结合,深入开展诸如定向式培养、项目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实训、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校企间的合作,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未来更好地承担本专业的从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五)构建合作教育与海外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第5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在关于“把能力还给学生”的问题上特别强调:我国基础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这就是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不够。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确实不高。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1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分析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弊端一:乱用权威,缺少交流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

1.2 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教学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这样课堂目标的落实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不懈的、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瓦特小的时候观察到壶里的水沸腾后壶盖会跳动而深受启发,长大后发明了蒸气机。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特别注重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墙上悬挂条幅的选择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中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3 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渴望创新,追求创新,参与创新。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捕捉那些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并善于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克服老师主宰课堂,只有教师提问学生,不准学生向教师质疑的弊端,要把学生提问、讲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的封闭的圈子里解放出来。

2.4 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课本,不依常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

2.5 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新课标教材中很多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的教材,而且各知识点都是彼此的联系,按一定逻辑顺序组成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大胆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21世纪的今天,如何创新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看,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要强调以大学生为中心,把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1) 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2)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而且表现出我能学,我会学。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就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充分利用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转变。

二是要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分析事物特征,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三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面。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中,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多样化,教学手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程设置综合化。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第三、更新教学内容,增强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品德的教育。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活动课程,譬如教育类课程、心理修养方面的课程、社会实践类及社会服务性课程。

第四、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以学校来说,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地抵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污染青年大学生良好人格修养的消极因素,提供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总之,创新教育依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中国教育报2006.3.7

[2]《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与经济2007-2

第7篇

认识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各种系统的生产流程有进一步了解。同时,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工程意识;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进而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我校始终坚持前校后厂的办学特色,不仅设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而且联系建立了保质保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典型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与企业生产相关资料录制成影像,并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对相关内容进行的详细讲解;认知实习并非走过场,实习结束后不但要求大学生撰写实习报告,而且还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组织答辩。这样不但使大学生对相关生产线有了深入了解,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毕竟创新来源于现有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如果学生连认知实习都没有参加,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大二的第二课堂和实验室开放

2.1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又称为兴趣小组,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参加到相应的兴趣小组,从事简单的科学研究进而获得一定创新性的智力成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指导教师的各种技术改造、科研课题、科技竞赛等获得相应成绩。我校“第二课堂”是以“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为出发点,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从根本上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开放实验室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设备的支持与配合,我校较早的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全校实验室对师生进行开放,将各学科专业实验平台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最大化的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使大学生进入到不同的实验室,了解各种专业设备,而且还能够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为创造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这正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3.大三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毕业实习是与认知实习相对应的环节,如果说认知实习是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那么毕业实习就是对本专业知识的理性检测,考察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大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实习中的实际问题选取毕业设计课题,这样就避免了纸上谈兵。我校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三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辅导,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对回到学校的大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对继续在企业实习的大学生采用“校外导师”指导为主。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求课题组内每名大学生一个题目,优先采用来自生产实践中的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工程教育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时展、科技的进步,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广大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大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养成学生较高的工程意识,而且站在新的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按所学专业分配的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交叉之广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随着高等教育大面积普及和拓宽专业、加强基础的改革,毕业生的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1世纪“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它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形成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不断创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所谓创新教育体系,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

1.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变原来的知识型教育观念,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将“培养学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作为培养工作的核心,把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定为高校最重要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将知识型教学改为研究型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作为教学的目的,通过不断地构建各个级别的探索空间并将学生引入这一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积累探索经验和方法,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要真正树立起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做人之道、治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把教学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过程,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2.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营造创造性环境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坚持不懈地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同时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看作是大学生必备素质,使学生建立起献身科学,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

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以课堂讲授、专题研究与讨论、工作室、项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实行启发式和称为“头脑风暴”的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改革现在考试模式,建立一种有利于发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新的教学评价制度,使之能够综合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推行德、智、体、美综合评价。

4.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加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应按“重构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思路,整合课程体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学科设置应综合化,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要大力优化与重构,打破传统的体系框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来重新设计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

5.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思维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要克服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锻炼思想的敏锐性。

二、我院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21世纪的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的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从改革教学体系和“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实验模式、考核模式等)入手,重新构建创新教育体系。于是,我们通过在几个不同的工科专业本科教学中实施为期四年的创新教育改革实践,初步探索了影响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因素,确定了教学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创新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创新设计”课程是培养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采用专题研究与讨论、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关键形成一个师生平等、互动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逐渐培养求异、创新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创新性的氛围,把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样、有趣,保护、挖掘学生创造的“灵气”。同时,课件的设计既要符合这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大学已有过类似的尝试,在我院与英国大学合作开设的课程当中也采用了他们的部分课件,我院还先后有12位教师专门到英国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设计了一系列能够培养创新意识的课件。

2.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院各专业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提出了每个专业设几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专业课,如“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光电检测技术”等。我们一般先重点在几门课程中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边干边学,积累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组织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经验,然后编写出各自专业教学讲义和经验总结,由点带面,逐渐向其他专业课教学中推广。

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院课程体系的改革把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显著位置,除了开设一些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模仿型实验,用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一系列自立设计型、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让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实验内容结合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能体会到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且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的实际水平。这些实验给予了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将来从事前沿创新的工作打下基础。

4.学生科研实践的开展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工作或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我们增设了“研究开发与实践”选修课程,旨在给高年级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更加明确学习目的。现在,我们计划从现有条件出发,组建一个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室,配备基本的设备,全天对学生开放,与此同时加强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与企业项目合作、派高年级学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实践等途径建立更加稳固的校企联系。这些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同学成绩显著,其中有二十多位学生以第一作者名义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有四篇被EI索引收录,两人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人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有14位学生参加中南赛区“机械创新大赛”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根据我们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

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从学习者的学习成长过程与环境这一视角来观察分析问题,这是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本身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环境,使学生通过大学学习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雄浑激昂的创新精神、高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阮双琛.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申请书.

[2]杨新春,许珂敬.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

第9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快速发展,本科生数量增长迅速。在数量增长同时,是否能保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需要优秀的工程师,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当前,我国本科高校中开设工科专业达到1003所,所占比例为90%;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工科大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意义重大。

一、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调查

调查当前华北地区某直辖市工科类高校大学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情况,从课堂设置、课堂实施和课堂评价三方面入手,梳理出当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当前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工科大学生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工科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的统计分析,揭示工科大学生教育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服务于教学改革。

调查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开拓视野,但是也存在着利益冲突,调查分析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助力创新实践活动开展。针对当前特点,提出面向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方案。创新实践环节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优化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其所学的专业知识。

调查当前工科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从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和共建实体型四种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每种合作方式的适合对象,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参考资料,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于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其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华北地区某直辖市市属三所工科搞笑共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最后回收850份,回收率为94.4%,其中有效问卷840份,有效率为98.8%。

二、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

(一)具备创新意识,但缺乏执行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有学者对青少年创造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创新是他们应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他们培养创新精神的行动倾向明显,但执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8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但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了解过学校的组织的创新实践活动,甚至有52%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没参加过学校的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大学生对创新的看法和以上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对创新的崇尚意识与参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很大反差。一方面思想上追求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实际上,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但缺少实践成果

在调查中,60%的同学表示任课的专业教师没有介绍过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而40%的同学认为学校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不太好,4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整体氛围和条件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近60%的学生认为,参加学校创新活动是提升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很多问题都有好奇心,都想去尝试,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实践能力不足,致使创新意识不能很好与实践相结合。尽管学校为学生设立了相关的科研和实践项目,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科研训练较少,科研基础薄弱,无法开花结果,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具备创新精神,但忽视系统构建

创新需要我们用现有知识技术去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本科生虽获得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在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足。根据调查问卷显示:76%的同学表示专业指导教师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很重要,同时有55%的同学认为指导老师水平是影响学校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效果的主要因素,72%的同学则希望通过课外实习的实践方式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这正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岳晓东教授提出的,大学生的“知识无活力化”,导致思维偏差,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

这一现象的产生也与我国的现实条件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许多老师都是从传统教育制度中培养出来,注重满堂灌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使学生对知识面掌握狭窄,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总体上缺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知识结构,缺少培育创新精神的土壤。

三、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力量之源。具体来说,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和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建性、发展性和开拓性能力。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其创新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国家兴旺发达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国家只有持续提升创新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若一个国家不思创新进取,一味的跟风他国,必然处处受制于人,难以在当今世界立足,其军事、经济以及民生等发展将会举步维艰,甚而发生暴乱等严重危害国家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一个国家只有创新能力走在了世界前沿,才可以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岿然屹立。

在讲话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完美的工作方案还要配合良好的行动力,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达到实践创新的新高度,实现既定的宏伟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维最活跃敏锐的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创作力都高于其他群体,其创新实践能力也正处在人生最活跃的阶段,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大学校园正在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度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既体现了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所做出的努力,也是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提升的表现。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积极发挥创新实践能力,为国家进步发展献计献策。

(二)创新精神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增强人的信心,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对个人的长足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创新实践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和未来的个人定位。因此,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

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实现良性循环,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服务社会,实现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积极地创新也会提高大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创新精神对工科大学生的影响

(一)创新能力对工科大学生培养的作用

科技的进步说到底还是创新的进步,创新让社会更美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将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创新精神是各个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从总体来讲,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具备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更关键的是,还应该在工作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具有面对问题高度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逐步转移,以及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战略转变,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战略性导向。如何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工科专业性人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本科生在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摆在每位教师及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实践能力对工科大学生培养的作用

让学生更多的身体力行,有助于学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模式下,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可以开放性地交给学生去完成,训练学生动手动脑、仔细操作、认真思考。若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实验的整个失败。经过学生自己的辛勤劳动,看到成功的实验结果,学生将会收获成功带来的喜悦,掌握知识与技能,受益匪浅。

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以“工程性”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充分地挖掘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会充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以“工程性”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也能够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从而不断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据工科类大学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落实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本科生教育中的实践问题,通过多种途径的尝试,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由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升动手能力。

五、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建立良好的创新学分激励机制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制定了创新学分和创新奖励机制制度。

第一,要对现有的大学考试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学校可以给予教师适当的权力,让其能够根据设置的课程内容、教学特点,采用多样式的考试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二,建立有效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给与创新学分,并作为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构建完善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把创新实践能力纳入体系,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修创新学分,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对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辅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老师,给予创新工作量和创新奖励,激励教师的工作与付出。

(二)搭建培养的基础平台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工科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不够灵活,工科类院校在制订关于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改变传统的专业观念,树立出现代的工程观念,对于现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训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第一,在教学观念上,变换单一的专业教育格局。增设人文选修课程,强化工科类基础教育;结合固有学科优势,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突出相关学科交叉,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从平面结构向立体化结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避免各个课程互不关联、自成一统的现象,不能仅是注重专业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科间渗透;破除原有学科界限,加强对于知识的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从单一工科模式向文理结合创新模式转变。[ ]在基础课程体系中,通过有效提高整合工程的共性基础理论和典型运用的实践单元过程,将其相关的工程理论以实际工程为对象构成有机的体系,形成涵盖各种基本工程理论的工程基础课程。

(三)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关键之处在于,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基础课程、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等集中的实践周,来增强学生基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第一,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力度。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将新方法、新技术以及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之中,突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采用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手段提高训练实效性。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促使实验室开放内容更加丰富,使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得以提升。

第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管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模拟开展实验和自选实验内容等,提升实验内涵。我们将专业特点与服务社会项目相结合,将实际应用与科研项目训练和开放实验室工作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工程实践与社会需要衔接的桥梁。

(四)实施立体化的培养方案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注重学科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际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一方面要提高工程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创新实践意识。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工程整体性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点,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将学科系统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第二,构建立体化培养方案。讲授工程的科学基础知识的方法和内容向注重工程综合性转变。教师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工程类知识的系统化,采用关联方法讲授相关常规课程,整合一般、突出特点。二是后期课程设置具有综合性的设计训练,让学生能够充分综合应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形成系列化工程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三是要重视建立综合训练体系。对学生实施分层次和分阶段训练,形成工程实践立体化体系,推进学科知识学习和工程训练融合。

(五)优化科研培养的实践模式

科研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的优势,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发挥先进的科研资源、学科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

第一,学校方面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在工程训练中心,专门为学生的创业培训与创新实践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内部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特色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第二,学院方面创造创新实践条件。一是基础教学实践、专业或综合性实验(专业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实验室)、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开放型实验项目和组织);二是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习、实践训练;三是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包括学生科技或社会实践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学科竞赛(挑战杯、电脑鼠走迷宫大赛、机器人大赛、PLC设计大赛等)、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学生科研论文、发明成果、专利及其他科技作品)。

第三,企业方面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及建立实习基地等,构建面向行业需要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对于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和学习,亲身体验全真的生产过程,并且通过现场的交流,接受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工程素养、动手能力等方面得以切实提升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能力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Yang Hongchang

【Abstract】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front of us is a major topic, as long as our constant efforts, we will be able to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Innovation; Spirit; Ability to

《数学课标》提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里,特别新增了“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1 创设展示智慧的舞台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在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位学生创设展示自己各方面智慧的舞台,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展示中得以发挥和提高,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掘,若要想达到这一 目的,就必须将创新和实践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是因为实践是学生掌握初步知识的必要途径,而创新则是学生智慧,在原有的基础上升华,当学生创新意识火花闪现之后,又必须通过实践对它进行检验,使之完善和提高。因此只有把创新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把握创新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而诱导学生创新。

例如,解方程:0.5X=1,常规解法常常是根据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求出方程的解是X=2。但在教学时有一学生举手说:方程两边同除以0.5便得方程X=2,又有一学生提出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同样可求出X=2是原方程的解。再如,解方程X+1/5=X/5+1,一生举手发言说不计算就可以看出X=1,这时如果任课教师不注意发现该生的创新火花,一味照搬教材,使该生萌发的“转化”数学思想得不到精心呵护,就可能扼杀了形成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在学生掌握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奇思妙想,这样才能诱导学生表现潜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2 大胆实践, 激发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好玩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虽然数学知识单调、枯燥,但也蕴含着丰富的可激活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自主进入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观察各种车辆的轮子形状,于是他们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车辆,其轮子都是圆形的,同时产生了疑问,我在课堂教学时先诱导学生将一张剪好的圆纸片,在不同位置反复对折,使学生通过反复的折叠,并进行测量,从中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不同的折线都在一点(圆心)相交,并且这个点到圆周的距离都相等。使学生对圆、圆心、直径、半径有一个浅显初步认识,然后再鼓励学生求疑问难,寻根问底。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纸片圆与铁丝围成的圆一样吗?”这样突破性问题,使学生对圆的认识有了创新的思维,最后我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提高的方法使学习目的在有效达到的基础上得到升腾。

3 用多媒体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特别是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课堂,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由于多媒体教学是从文、图、形、声、像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渗透,因此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实践和创新的乐园,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和圆柱体体积时”,运用一般模型教具,剪拼图形,操作非常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图形最大限度地划分,逐步渗透转化数学思想,使学生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掌握科学的研究探索方法,为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4 在生活中体验培养能力

第11篇

语言大师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到:“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是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其中的“卧”字就用得非常新颖、传神,恰当地表达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这一“卧”字,就是针对济南“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这个特定的语境而选择的最恰当最完美的用词。在叶君健写的《看戏》一文中写到:“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滚”、“滴”、“溅”、“落”本来是用来修饰可饰物的,这里用来修饰歌词不能不说是创新。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词义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当然,要用准用好一个词不容易,要创新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就需要我们去多斟酌、多实践、多创作,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僧归仁《自遣》),“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就道明了这一点。

我们不仅在用词上要创新,在句式的变化上也要创新。句式没有变化,读起来干巴巴的,味同嚼蜡,且不利于表情达意。有新意,富于变化的句式,读起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且更利于表达丰富的内涵。试看朱自清写的抒情散文《春》中的一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械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句式变化的典范。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它在句式上的变化,同时体会其中的妙处。在这段文字中,有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有散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有长句,有短句,且整句、散句、长句、短句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很有新意。这样,既发挥了整句整齐匀称、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优点和散句变化多姿、无拘无束、自然活泼的特点,又不显得单调、呆板和散乱;既传达了春的气息,又有春的旋律和缤纷的色彩。在讲授这一段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出哪些是整句、哪些是散句,长句、短句是怎样交替使用的,然后仔细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再让学生试着说或写一段类似的话,且要求在以后的作文中尽量做到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避免单调、呆板和散乱。只有多实践,多思考,勤思考,才可能有所创新。

上面是从用词和造句方面谈创新,其实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创新就是修辞格的创新。运用好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修辞格,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而且能把人的思维带入一个美好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鼓舞,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无穷的智慧。

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敢于大胆创新,避开了具体描写和以实物相比喻的手法,而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美感。诗的开头这样写到:“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诗人另辟蹊径,以虚拟实。神姿仙态也好,如情似梦也好,都没有如实的描写山水,它只是让你想象。神仙有多美的姿态,桂林的山就有多么优美的姿态;情爱和梦境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漓江的水就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李白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把无形的抽象的愁用可感的事物来写,旨在表现愁之深,用的是以实写虚的写法,而贺敬则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以虚拟实的写法,大胆创新,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美感,把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值得探究。

上完这一课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在半圆,让同学们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造尽可能多的比喻句。有的说像彩虹、像石拱桥、像坟墓、像蒙古包、像光秃秃的山、像敌人的钢盔帽……有个同学说像成功的一半。我把所有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评价哪些比喻得好,哪个比喻最好最富有创新精神。争论的焦点当然是在最后一个上。有的说不好,有的说好,有的说最好且最富有创新精神。我把说最后一个比喻的同学叫起来,问他为什么会“像成功的一半”呢?他机敏地回答道:“成功是圆满的,半圆不就像成功的一半吗?”经他这一解释,同学们都不得不信服了。你看,多新颖的比喻啊!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能经常像这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创新、去实践,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内容提要

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此,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变革。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从培养学生在词义的锤炼和选择、句式的变化和修辞格的运用方面的创新,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希望这一论述能引起同仁的共鸣。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词义的锤炼和选择句式的变化修辞格的运用创造性思维大胆的想象

所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有大胆创新、破旧立新,并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超越他人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等的精神和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培养学生用词、造句、构思、立意、选材和写法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在这里我仅从修辞的创新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高度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浓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创造性就越突出。

第12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既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它们是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必要准备,两者并存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会学,也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并促进学生各种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使其更好地学习和终身受益。因此,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之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这一点,不是靠某种固定的、单一的教法完全代替得了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渗透和具体运作,本文就从我这几年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探讨和阐述。

1、构建合理的教学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往往局限于单一的“秧田型”空间形态,不以教学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改变,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空间形态,如“马蹄型”、“对峙型”、“半圆型”、“圆桌型”来采用小组讨论式,或分层编组式,或两方辩论式等,达到既扩大有效活动区域和活动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又创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的双重目的。

2、探讨教学中的认知过程

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就应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重结果、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作法。新知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通过对前置知识的再一次实践运用,有时并通过以往或创新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而产生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实践过程。因此在探讨认知的过程中注重前置知识让学生去完成,思考方法让学生去体验,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去尝试,正反结果让学生去辩析,规律结论让学生去总结,新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去揭示,采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去归纳。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思考、计划和组织创造性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实践来有效获取知识。

3、注重学习内容的程序设计

在教学中应追求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程序方式,注重以旧换新、分步设置。应把自己有意识地放到和学生同一个起点的层面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每一步教学流程、每一个问题、每一次活动,来降低知识本身和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跃跃欲试去逐步爬上一层层台阶,最终达到知识的高峰。设计不断推进学习前进的适度序列,就能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4、创造不同层面的训练机会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应改变单纯机械的重复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有指导地让学生接受训练。从维度上讲,既要进行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又要进行动手操作训练,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课堂活动。从每一个维度的层面上讲,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层次训练,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机会,使学生各方面都得以充分训练。

5、抓住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教师应抓住知识实践性这个支撑点,及时把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幻想、联想,进行直觉思维;去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如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如进行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教师要善于开发、捕捉,并及时地让学生去创造、实践。

6、布置合理的练习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