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时间:2023-05-29 17:4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层建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层建筑

第1篇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2、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居住区;边设计边建模;结构设计方;生产

一、设计背景

船舶上层建筑是指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的统称,它可以设置各种用途的舱室,如工作舱室、生活舱室、储藏舱室、仪器设备舱室等。驾驶室一般设置在上层建筑的顶层,视野较好。通常在首部的上层建筑成为首楼,在尾部的上层建筑成为尾楼。此外上层建筑还设置在机舱上方,用以围蔽机舱开口,又叫做机舱棚,通常和烟囱结构结合在一起。

(一)上层建筑结构特点

上层建筑的功能主要是船员居住、工作及储藏部分工具,其结构主要由前、后端壁,左右侧壁、内墙及各层甲板围成,船体结构相对平直方整,非常直观,但是详细设计图纸量比较多,承载了大量的结构及舾装相关的信息,各专业作业信息交叉,研讨事项较多,导致结构设计与结构建模两个专业作业量均较大且繁琐。

(二)上层建筑受力特点

由于上层建筑位于干舷甲板以上,且一般不大于船长的0.15倍,很少承受船舶的总纵弯曲应力,因此在计算时不参与总纵强度计算。受力主要来自局部载荷,上层建筑外墙受力主要来自波浪冲击力,尤其是上层建筑第一层没有保护的前端壁及侧壁受力较大。

(三)目前设计模式及不足

按照我司传统做法,在新船设计时上层建筑与其他结构设计图纸一样,由结构设计科利用AUTO CAD软件设计出图后,交由生产设计科进行TRIBON三维建模,结构设计和结构建模使用不同的设计软件,两种软件完全独立,导致这种模式设计周期长,大量的舾装信息二次传递,重复劳动多,且前期设计瑕疵较多,容易出错,结构设计与生产设计之间的对应工作量较多。

(四)结构设计与结构建模一体化构想

上层建筑结构相对独立,不需要考虑总纵强度、外板线型的影响,仅需要对其本身结构进行强度、振动等计算;其结构设计图纸不需要像其他船体图纸那样需要船东及船级社审核,仅计划图11-006(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DECK HOUSE)需要获得船东船级认可,其他详细结构图仅用作结构建模或其他部门参考。所以,省略详细结构图的作业,直接建模在理论上是可以实施的。经长期研究摸索,进行设计作业创新,融合结构设计和结构建模两道工序,发挥各自人员的专业特长,成功实现居住区结构设计与建模一体化的作业模式。

二、结构设计和结构建模一体化设计模式准备工作

由于一体化设计模式需要作业人员同时掌握两方面的专业知识,需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同时需要对作业流程,人员职责进行从新规定,以确保一体化作业的准确性。

(一)设计人员必要的知识与教育

一体化设计人员须熟练掌握上层建筑规范计算、振动计算、强度校核、结构布置等方面的设计知识;熟悉各种居住区内的舾装布置,又需掌握相关结构的生产工艺、制造经验;熟悉AUTO CAD操作方法及熟练掌握TRIBON建模能力。在综合考虑后,由结构建模人员进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承担一体化设计作业。按照构想,组成了一个四人的上层建筑设计小组,结构设计1人,结构建模3人。为了适应这种作业模式,对居住区结构设计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结构建模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专业知识教育,使作业者初步具备了进行详细居住区结构的设计技能,并在实际作业中予以指导,不断进步。

(二)作业流程及职责划分

为了防止作业质量下降,实船作业时须明确各专业的职责:

1、结构设计科负责新船上层建筑设计指导、图纸审核、他科图纸协议审核、船东及船级对应指导等。2、结构建模负责一体化设计工作。在结构设计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的结构设计、制图、结构建模、内部对应及协调、船东船级间的对应协助等相关工作。3、结构设计对最终的设计负责,结构建模仅是具体的作业者。结构设计仍在有资格的设计专家的控制下进行,作业质量得到保障。4、有关图纸协议。上层建筑其他专业相关图纸协议仍以结构设计方为窗口,将协议图转发给结构建模作业者,由其进行协议;协议结果经结构设计担当确认后,返却给相关专业。结构建模人员及时把协议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图纸中。

三、实船作业

采用新的设计模式,我司对28,000吨多用途船、61,000吨散货船、60,000吨大开口散货船、308,000吨VLCC、36,000吨多用途船等船舶上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作业。

(一)设计要领

居住区边设计边建模模式设计主要分二部分:一是初步设计及建模(11-006制作);二是详细设计及精细化建模(各层甲板RELEASE图制作)。

(二)初步设计及建模

根据船舶总布置图(G/A)、内装布置图等确定钢墙的布置,确定暴露甲板的倾斜坡度及走向;通过规范计算和振动计算,确定各甲板和钢墙的厚度,确定DECK BEAM SPACE及DECK BEAM规格,确定内外壁的STIFF SPACE及STIFF规格,确定内壁波形壁布置。初步确定主要的分段划分,利用TRION软件对甲板、内外壁、DECK BEAM、门孔等进行大骨架进行结构建模。通过振动计算,确定GIR.的布置并计算其规格。初步设计结束后将各层甲板图及主要截面从TRIBON中调出,导入AUTO CAD中,进行结构计划图(11-006)的制图作业。11-006初步完成后发给船装、机装、内装等设计科及制造部门进行协议,并进行居住区的分段划分、组立要领和搭载要领的确定。协议结果编入11-006,本图经结构设计方审核签字后,送审船东船级并配布给他科作业。

(三)详细设计及精细化建模

基于11-006及最新的舾装来图及其他信息,在TRIBON系统内进行居住区的详细设计及精细化建模。

按照其他专业要求进行必要的结构及布置调整。比如:

1、加入分段缝,根据钢材的采购规格布置板缝;2、门、窗、设备开孔的布置和调整;3、确认DECK BENM布置及规格及端部形式;4、确认GIR.布置及规格,部材贯穿孔追加、肘板的确定及GIR.端部形式的确认。5、确认电梯井加强材的布置及顶部吊钢丝绳用的横梁设计。6、内外墙壁的板厚确认及调整,悬挑甲板下结构加强计算和校核,他科的设备加装在居住区甲板或壁上,进行强度校核,布置补强材加强。7、确认与周边结构的连接部分,需要加强的,通知相关构造的设计者进行补强追加。8、根据制造要求,追加焊接收缩量、以赜嗔俊⑵驴凇⒐焊孔、添加防变形条材等相关信息。等等。根据CHECK LIST,逐项进行检查确认设计图纸,最终由结构设计担当检查确认后签字发行。

(四)对应事项

1、船东、船级意见对应

以结构设计方为窗口,由结构设计方具体负责对应事务,为提高结构建模相关人员的结构设计水平,可参与协助对应。处理结果指示建模相关人员具体落实。

2、内部对应

内部对应即指居住区建造过程中,公司内部各部门或设备厂家间的对应。一般直接由建模作业者进行对应,结构设计科应及时了解并进行指导。最终结果应在结构设计担当确认后执行。

四、结构设计与结构建模一体化作业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一)一体化作业的优点

1、设计周期缩短。采用设计和模型一体化作业模式,省去了结构设计出图的设计周期,结构建模提前进行,模型提前完成,在结构模型基础上的进行舾装作业,相应提前。我司308K VLCC整个居住区的设计周期比传统提前了两个月左右,节约了大约1500工时。2、有效避免信息的二次传递造成的错误现象。作业人员直接与船、机、电相关人员协议,协议结果直接体现在图纸中,取消了结构设计科对信息的二次传递。3、设计工时明显减少。减少信息的二次传递,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及准确性,模型作业人员直接与船、机、电相关人员协议,协议结果直接体现在模型图纸中,取消了结构设计科传递信息的环节,效率提高,准确性提高。省去结构详细设计图纸的制作,如11-601、11-602等,模型RELEASE图与结构图合二为一,减少了二维结构图纸制图及不必要的重复事务性工时。4、设计不具合减少、且更合理。由于建模人员具备生产设计及制造经验,模型比较直观,能很方便地发现一些比较隐蔽的设计错误和不合理设计,可以及时进行修正,大幅度提高了设计合理性与正确性,设计不具合大大减少,减少现场的返工,设计出的结构更加方便制造,提高了制造效率。5、扩展员工作业技能。一体化作业人员,掌握和融合了两个专业的知识,增加了员工技能,充分体现了我司着重培养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人才策略,边设计、边建模,使原先简单枯燥的建模作业不再乏味枯燥,作业强度降低,提高了作业者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能动性。

(二)一体化作业的不足

由于一体化作业周期提前,在详细设计与精细化建模阶段,其他专业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给出,导致后期TRIBON系统中模型修正量增大,浪费了工时。一体化作业还需要舾装等相关专业给予适当配合,上层建筑舾装布置设计尽量提前,并尽早取得船东的认可,以减少后期的修改工作量。

第3篇

文章在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信息技术的本质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形成了新的认识,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信息的流通过程、重组过程,这其中所有的途径与手段都是信息技术。这种广义上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对概念本身的认识并且促进狭义信息技术在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关系

一、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基本范畴。是对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概括,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上来看,社会意识又可区分为两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1]。前者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其中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和大部分社会科学。这些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一起构成了全部上层建筑体系,并服务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也称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而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如某些管理学、语言学和形式逻辑等。这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反映了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它们同生产力联系密切,而同经济基础联系要经过生产力的“折光”才能发生,不具有阶级属性,因而不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只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人个体意识以及群体意识的活动。这些意识以外的内容,都不是教育直接产生的影响。在区分了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我们重新反思教育的个体与社会功能。教育之于个体意识,它的目的是点燃激情,唤醒理智。教育之于社会意识,表现在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上,它的目的是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表现在非意识形态部分,它的目的是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即教育影响了个体意识的时候未必就影响了社会意识,反之亦真。但是他们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甚至是相得益彰的。如果在教育发挥了个体意识功能的同时,积极引导发挥其社会功能是最佳境界。这种状态中的受教育者才可以真正的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二、信息技术的本质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信息技术可以被理解为狭义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与手段[2],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3],还可以被理解为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4]。因此,在使用信息技术这个概念的时候是需要考究其“所指”的。我们不能说哪种说法是错的,因为“信息技术”作为概念的表示符号,本来就可以代表任意内容。我认为信息技术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人造的技术手段,起码在教育领域中,这种理解会把信息技术的教育功用引向歧途。笔者认为,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认识的技术。它的本质不是技术产品,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而是认识的途径与手段。换句话说,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信息的流通过程、重组过程。这其中所有的途径与手段都是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基于上述对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理解,我们再来考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就会清楚的发现,我们以往所理解的信息技术,它对于人类认识过程的功用仅仅是拓展了人类认识的途径与手段。而它对教育的功用则更为有限。对于个体,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点燃,也不是为了唤醒,而是为了传递客观的知识。这些客观知识往往是受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所影响。其最大的功用就是促进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也就是说它的个体功用甚微,而群体功用突出。这就得出了第一个重要的认识,我们的信息技术应当大力发挥其对个体意识的功能。比如信息技术与人体的非智力因素就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可见,信息技术的存在形态表现为学习者在改变个体意识以及群体意识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一切途径与手段。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途径手段与功能目标的关系。

四、新认识的价值辨析

如上所述,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信息的流通过程、重组过程,这其中所有的途径与手段都是信息技术。从这个论断中我们会清晰的把握信息技术(传统认识中的信息技术,下文中称为狭义的信息技术)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广义的信息技术不等于实体技术,它的功能也并非简单地完成信息的传递而是塑造完整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那些点燃激情、唤醒理智并且传承文化的信息技术(狭义)才是有价值的信息技术,才是没有被异化的信息技术。只有这样考察信息技术,其对于个体意识以及社会意识的积极作用才会被充分的发掘出来。当前,信息技术(狭义)正在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教育系统之中,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慕课、微课等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更是前所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全面深刻的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拨乱反正,去粗取精,在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本质和功能的前提下更加合理地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当在信息技术促进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明华.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心理[J].现代哲学,2006,06:16-23.

[2]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08:42-45.

[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17-19.

第4篇

先答质、量、度的概念

质,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

量,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不影响某物为某物。

度,指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一种尺度、限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

再答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通过量变和质变体现出来。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指事物内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最后答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联系、渗透、转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其一,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二,相互渗透,量变包含着质变,质变需要新质的量变的扩张,以至新质替代旧质;

其三,相互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在新的物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其二是指同类事物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即矛盾的个性,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矛盾性质及矛盾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其二是指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其三是指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再答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二,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个性;

其三,相互转化,即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转化。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先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该社会的观念结构和政治结构,二者统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再答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反作用、构成矛盾运动)

其一,在社会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

其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式看,上层建筑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和控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内容看,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有损于经济基础的其他因素;从性质看,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上层建筑为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反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简述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先答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概念

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即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即社会对个人满足程度的高低。

再答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提供条件满足需要、承担责任多做贡献)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应尽可能的担责任尽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不讲个人的需要的满足,或者只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讲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

最后要提倡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把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的服务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先答肯定和否定的概念

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再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自我否定、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一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其二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指对新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先答社会存在的概念和要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三个方面;

再答社会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

从意识的主体划分结构,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划分结构,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和非意识形态(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

最后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决定性、依赖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第二, 社会存在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 社会存在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基本关系和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其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的一种趋势;

再答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绝对相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体现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即两者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体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先答一个命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三大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现象、必然、偶然、原因、结果、可能、现实、内容、形式等基本范畴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再答四条论据(揭示动力、理解关键、根本方法、斗争焦点)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 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先答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它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具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践。

作用及四条论据(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及经验资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和认识手段;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属性;会计二重性;会计三重性

属性是事物固有的特性,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而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它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要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会计属性是来表现会计本质的。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具有广泛性的,同一事物就可以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会计也是如此,它可以拥有多种属性,所以当我们去理解会计属性的时就应该打开我们的思维。

一、会计属性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第一次讨论的焦点是会计有没有阶级性。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由阶级性的矛盾转为非对抗性的、内部的矛盾之后,“会计是一种有阶级性的科学,是永远执行着社会统治阶级所赋予它的那种目的和任务的科学”这个说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关于会计的阶级性形成了3派意见。第一种说法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虽然账簿和科目、反映的对象、目的和任务都不太一样,但是会计的主要方面是物量的反映,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也是相同的。因此承认了会计是工具和方法,工具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此派反对会计有阶级性。第二种说法是考虑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而生产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则表现为财产关系,直接触及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利益,要根据一定的阶级观点来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这样看的话,会计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第三种说法就是会计是一种管理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方法,而生产过程不单单是生产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社会过程,所以对生产的管理是具有两重性的。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的方法,其本身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可变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技术方法。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对某个社会特殊需要的方法和对该社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所做的理论说明,它的阶级性在有些地方是很明显的。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鲜明的阶级性论和工具论都已经越来越少,管理活动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各有比较鲜明的观点和系统的论点(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

(二)建国至今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出现的一些其他理论

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过会计是上层建筑论、会计是生产力论。持会计是上层建筑论的人们认为会计虽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管理和核算生产力,与生产力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支持会计是生产力论的人们则是从各个方面去证明会计是生产力。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会计是科学技术又是管理活动,所以会计是生产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会计是信息系统,从而引起了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论的风潮。与此针锋相对的是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论。在此之后就是把此两项理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论。

近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属性理论,如会计思维论。他们认为会计研究人员鲜有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理论;他们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他们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们也很少有自己的研究工具,他们的大部分研究工具都来源于组织行为理论。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他们认为,会计的属性就是一种思维(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轮)。

另外有些学者将会计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所指的是技术性,而社会性是说会计具有依赖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存在的特性(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

在会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个二重属性被提出来之后,又有学者在它的基础上提出来了会计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并对这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二重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作者认为,科学性是艺术性、利益性的基础,艺术性是对科学性、利益性的协调,利益性则是科学性、艺术性的最终目标。科学性源自自然属性,而艺术性、利益性源自社会属性(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

二、对各个会计属性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一)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

有这样一句话: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对于会计具有阶级性这个论断的产生我认为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建国初期,我国是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种历史背景,会计学者产生会计具有阶级性的论断也不足为奇。但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也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时代背景下会计具有阶级性就显得占不住脚了。

(二)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是否是生产力

要弄清楚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显然会计不会属于这个行列。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会计属于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横断科学,它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工具和方法,它还有社会性。从这个说法来看,很像能与思想上层建筑靠近,但是回归到概念上来看,属性是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属性是由本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会计学者之所以认为会计是上层建筑就是因为看到了会计被附加了外界的意志、要求。但是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些并不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这些不是会计的本质,自然也就不能是会计的属性。

对于会计是否是生产力,必须说的是提出会计是生产力的学者们,他们所做的逻辑推论是错误的。很多都是没有弄清楚逻辑主语,得出的逻辑结论也是不成立的。

(三)会计是否是经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活动

两轮结合已被大多数会计学者所承认。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而职能内现结构和本质,本质的外在体现就是属性了,经济信息系统论体现的是“反映”这个职能,经济管理控制论则是体现“控制”这一职能。所以这个从逻辑关系上看是很严谨正确的。

(四)会计是否是思维

会计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建立的横断科学。会计人员的理论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他们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都源自组织行为学,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这是会计区别与其他科学的一个特征,从本质的定义以及本质和属性的关系来看,这是正确的。

(五)会计属性的二重性和三重性

近年来,会计学者将会计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后又有人说会计有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把会计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无疑是对的,因为会计本身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带有社会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反映生产过程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看,将一事物的属性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也是比较完整的。

至于会计属性的三重性,它是在会计二重性基础上对会计属性的一个更为精细的划分。科学性是会计的首要属性,不论学界对会计有多少不同的认识都承认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的艺术性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分析会计环境,根据会计理论创设和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利益性这一点是存在争议的。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提出会计三重性的作者叙述来看,其陈述的会计的利益性是会计目标的要求,指会计总是为特定的主体服务,其工作成果会影响所有相关者利益。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从会计目标作为起点推出这一结论的。但是众多论证都不能说明会计目标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或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或研究起点,而会计属性正是由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会计本质决定的,所以利益性不能作为会计的一个属性。

可以由新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来代替之前的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这个旧三重性。而之前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了的经济信息系统论和经济管理活动论是隶属于科学性的。三重性与二重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属性也遵从一般事物具有多种属性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些属性具体划分为三种,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12).

2、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J].现代管理科学,2008(7).

3、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

4、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商业现代化,2006(2).

5、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2).

6、宋京津.会计本质与会计关系论[J].财会月刊,2007(8).

7、王歆.浅谈会计的属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7(4).

第6篇

摘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经典文献之一。本文就是从唯物史观中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唯物史观

1859年6月11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创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马克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集中表述了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这个表述的最后,他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指出了历史上“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读者和研究者通过序言可以了解到作者和出版者的意旨,达到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目的。

一、序言中的唯物史观的由来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看作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唯物史观, 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 找出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联系, 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我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武器。马克思本来是研究哲学、历史和法律的。只是在他主编《莱茵报》的时候, 遇到了“要对所谓的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这一难事, 才促使他去研究经济学问题。相反, 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而对物质生活关系的解剖, 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以后马克思开始集中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主义历史观中有几个基本的观点是需要我们牢牢把握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里马克思就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伟大的研究成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哲学中,一直被当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出现以前, 在社会历史观领域, 一直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历史上有不少思想家,在研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时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这些不乏真知灼见的思想材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来源,但他们始终无法摆脱唯心主义。这些思想家往往是在自然观上还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一转到历史领域就变成唯心主义了。马克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发现时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而紧接着的一段论述,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有认识论上的意思,《序言》中的观点与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思想上是完全相承的。而在那里, 马克思是针对认识问题而言的。他的观点很明确“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显然是典型的反映论思想。

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唯物史观中不但谈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的原理,并且谈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这就是马克思对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的表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任何人的意志也不可能把它废除,而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冲突时,任何人、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它的变革。生产关系变了,全部思想关系即上层建筑或迟或早都会发生变革。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还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无知妄说,的基本原理绝不是谥之曰“传统论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任意否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总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促使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7篇

关键词:教育;学说;关系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党的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如今,又有许多新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教育的各种流派学说

(一)教育是上层建筑说

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育是生产力说

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

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

二、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

(一)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二)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第8篇

【关键词】优秀 男性 标准 素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192-02

一个优秀的男性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因素: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家庭和事业。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男性的人生大厦。

一 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字,潇洒飘逸的一撇和浑厚庄重的一捺正好构成了“人”的两根支柱;而对于一个实体人而言,特别是对于一个男性而言,其生命中的两根基本支柱则是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高级支柱则是家庭和事业。

能力是指其所能胜任某项任务、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而这里的个人能力是包含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处事能力、社交才能等各方面能力在内的体系。素养即素质与修养、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这里的个人素养则是集个人性格、生活习惯、个人修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于一体的系统。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共同构成了个体人的基本因素,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人,同时,这两个因素也是一个社会人生存并得以发展的资本、基础和条件。

家庭,是以父母、妻儿等成员为主体,以支持衣、食、住、行的物品为辅助的系统。一个只有人员而缺乏物质基础的家庭,是难以为继且极具悲哀的;而一个只有物质却没有人员的家庭则是凄凉、空洞而冷清的;因此,以人员为主体,物质为基础双重条件下形成的家庭才是完整的。事业,是一个男性所从事的工作,是其社会现状和社会抱负的集中体现;一个人的事业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人的个人能力。

如果说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是一个男性生命大厦的基石,为一个男性构建自己人生的上层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家庭和事业则是这座生命大厦的豪华装饰,让这座生命大厦更加美轮美奂。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是一个男性的内在积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男性的生命大厦能否构建得高大雄伟;而家庭和事业则是外在表现,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由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所决定;另外,家庭和事业决定着这座生命大厦的质量——只是一个空框架还是充实而豪华。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人生出发点,也是一个人最终的人生归宿点,同时它又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上层建筑之一;而事业,不仅作为一个人的上层建筑,也体现了一个男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担当,同时,它也充当着经济基础的作用——事业为家庭提供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支柱。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不仅仅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是支撑出发点与归宿点的关系,同时更是互补统一的系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为经济基础的发展提供无尽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支撑。

一个只有事业而却缺少家庭的实体人是不完整的,无论他的事业多么成功,成就多么显赫,功绩多么卓著,他的人生也是极其失败的,他的生命也因缺少家庭而显得单调、苍白、缺乏生机,他的整个人生也就如同一台机器,除了按照既定程序运转之外,就是等待着彻底报废的那一天,也正如“人”字缺少一捺,无论那一撇是何等的飘逸潇洒、苍劲有力,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另一方面,一个只有家庭而缺乏事业做支撑的人,他的生活也不可能有多么美满,即使是《圣贤的礼物》①中描绘的那样的美好爱情,在缺少强劲的事业以提供经济基础的时候则显得是如此令人怜惜,甚至更多的是几分悲凉。

不可否认,再美好的爱情也需要面包做支撑,这不是什么“物质欲望”,而是一个人,一个实体人,一个生存于现实世界的人所必须面对的。而对一个男性而言,这一点则又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所谓的养家糊口,还是称之为支撑起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的有力保障则是事业。

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家庭和事业,这四者在一个男性的生命大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时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然,在谈论一个优秀的男性时,谈论他的能力、素养、家庭和事业等,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健康,包括身体的和心理的。健康是一个人处世并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里,我们假设他是符合健康条件的,是满足一个实体人正常的生活条件的。

二 一个优秀男性所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一个男性,可以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至少应有一技之长,至少可以做到养家糊口,这是对一个男性最基本的要求。而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是“上得朝堂、下得厨房”的。对一个普通的社会男性而言,在外,他应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具体地说,他应有一份工作,这里的工作不加任何修饰词的原因就在于人各有别,能力也因人而异,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份工作的薪酬应能养活得起他的家庭;但对于一个优秀男性的要求,远不仅如此,他不仅应有一份体面的事业,这份事业在反映他个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必须能满足他的家庭高层次的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开支,需要强调的是,是生活而非生存,也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并且,这里的生活和发展是高层次的;另外,他应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有所成就而不是碌碌无为,更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有修养、有气质、有内涵、有风度,和他交谈,应给人感觉他是一座宏大的图书馆,包罗万象,深邃而极富内涵;而不是一页单薄的白纸,单调而乏味。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是一片森林,广袤而深邃;应是一片海洋,不仅能够广纳百川,更能够埋葬任何电闪与雷鸣,广阔的胸怀中尽显包容,尽显深沉与稳重。

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极具责任心。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培养,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与生俱来的天才;若没有责任心,则是人品问题、素质问题、态度问题。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不值得与其交往的,更不值得人信任,同时,无论对家庭还是对事业,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还是短暂的近代工业文明,责任历来都是评判一个人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社会中,优秀的男性被定义为“大丈夫”或“男子汉”,而大丈夫、男子汉的理想形象中有一条重要指标即是重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将社会责任置于一个极高的位置。而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强调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的音调更是有增无减,这也反映出它是不同阶层人群价值观的共同取向。

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有上进心、有追求、有目标。生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男性永远没有发展前途,他的一生也注定将碌碌无为。一个男性应敢于奋斗,应勇于奋斗,一个没有目标、没有上进心的男性无异于行尸走肉。

一个优秀的男性应是一个处事细心谨慎的男性。对于细心,人们常将其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对于男性,普遍观点则是胆大粗心,有的甚至将细心作为评判“草食男”②的标准之一,对此,笔者持反对观点。粗心、极强的攻击性,这些完全是以肉食性动物的特点来作为参照对象的,但人并不是简单的低等肉食性动物,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人类所从事的众多工作行业中,都需要认真、细心的工作作风,同时,细心也是衡量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态度是否端正的标准,它也反映着这个人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责任感等等,从诸多方面来讲,细心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性格特点。一个不懂得细心的人,他的事业终将毁于他的粗枝大叶,他的未来也将因他的粗心而变得坎坷曲折。

优秀的男性应具备怎样的性格?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换一种问法:怎样的性格才算是最好的性格?是活泼健谈还是成熟稳重?是风趣幽默还是内敛沉默?也许你会侧重于稳重,但缺乏幽默的人身边也缺乏笑声,缺乏欢乐;也许你会侧重于风趣幽默,但总是笑呵呵的男性很难给人带来安全感,也很难让人委其以重任,更不能让人信服他是一个处乱不惊、胸怀天下的英才。的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千个女性,她们心中理想的男性性格也就有一千种,优秀的男性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笔者认为,他的性格应是复合型的——稳重而不乏幽默,健谈而不失成熟;同时,一个优秀的男性应该明白什么时候表现出风趣幽默的一面,什么时候应该稳重处事,把握好这个度和时间则是不可或缺的。

三 结束语

一个优秀的男性在知识领域应涉猎广泛、博学多才;在性格方面应是复合型的,应强调时间与度的把握,稳重中显露幽默,健谈间尽显成熟;在生活中,他应使得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他的存在而倍感快乐,他应为他所爱的人而活着、而努力,更应为那些爱他、为他付出过的人而活着、而奋斗;在事业中,优秀的男性应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事业中尽显能力与社会担当。

一座宏伟的大厦需要坚实可靠的基础,需要宏大稳固的结构,同时也需要豪华别致的粉饰,这也恰如一个优秀的男性,需要以个人能力、个人素养为保障构成稳固的基础,以家庭和事业为依托,构建成宏大的上层建筑,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组成其完整的生命大厦。基础决定着大厦能否建得高大而宏伟,结构建筑则影响着大厦是否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对于优秀的男性来说,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标准,也许永远没有人能真正满足所有条件,但他恰如一座灯塔,标示着正确、合理、完美的方向。

注 释

①《圣贤的礼物》:或译《麦琪的礼物》是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经典之作。它讲述的是一对贫苦夫妻的爱情故事:为了给爱人买圣诞礼物,他们不惜卖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妻子卖掉了美丽的长发买来表链,丈夫却卖掉祖传的金表买来发梳。这种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结局令人感慨万千。

②草食男:亦称“食草男”,这个名词诞生自日本作家深泽真纪笔下。是对现代某一类男性的称呼,这类男性性格温文尔雅,异性缘十分好,但又只限于与异性保持些许暧昧的关系而不做出进一步发展。因其性格与温顺的食草动物有相似之处,故称之为“草食男”。

第9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从传统的“守夜人”变成社会的管家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主要争论的问题之一。政府与国家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作为一种商品交换关系涉及到社会的经济领域。从这种层面上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国家;社会;政府;市场;关系

近年来,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政府机构的不断膨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政府要不要干预,怎样干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才是合理的等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市场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层面讲,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概括来讲: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产生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国家反作用于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合作和协调、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关系。

1.1国家产生于社会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产生于社会,并受社会制约。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是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就需要有着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与社会之上并且日异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产生于社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社会决定国家,国家反作用于社会

既然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国家具有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阶段,社会阶段的不同是因为社会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在社会关系中,国家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因此,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社会。的观点是辩证的,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中,上层建筑会影响经济基础的构建和发展,起到阻碍或者是推动的作用。国家并非总是受社会的制约,它的发展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有时会起到推动作用,有时也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

1.3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中,国家的存在仍是必要的,它作为合法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就目前看来,没有国家发挥作用,社会的未定无法保持,但是,国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国家对于社会的过分干预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产生许多问题,造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国家机构的膨胀,财政赤字猛增,社会无力承受;国家权力的深入和滥用,,社会不信任;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引起的国家合法性危机等。要建立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国家就必须退出那些不应由国家控制盒支配的领域,并且改变那些阻碍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关系。有些社会领域的事务应由社会自身发挥积极作用,有些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国家的管理和及时干预。国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的管理,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则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保证国家的正常运作。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之前,要先讨论一下与政府、市场相关的内容。

2.1政府与市场

这里的政府指的是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机构中的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是执行法律、负责组织国家各项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国家的代表和具体形态,同时,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基本手段。当然,政府仅仅是国家的一个构成要素,并不能等同与国家,而且,政府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政府在管理活动中有着各项基本职责和功能,就业、医疗、养老、衣、食、住、行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市场具有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指商品流通的领域,包括时间纬度和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方面可以将市场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空间是指商品流通的具体场所,可以分为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第二层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价值关系、竞争关系、供求关系等。

2.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孰重孰轻的问题,也不是孰好孰坏的问题,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多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和谐的关系。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概括地说:市场是基础,要发挥市场自身的积极作用,政府引导市场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一种动态和谐关系。

2.2.1市场与政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对经济关系的一种反映,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可以得出,政府与市场之间是相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2.2.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动态和谐

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来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好应该是和谐的、动态的。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政府要尊重这一规律性,这不代表政府处于被动,政府可以利用市场的规律性,把握市场发展脉搏,促进市场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和谐关系表现在,政府以市场为基础和导向,在市场的经济自由有限的前提下,适时、合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具体的说,在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动态监控,这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要求更加动态和审慎,不仅要及时把握干预时机,同时要确定干预的度,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多。

第10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 )。

【选项】

A.生产方式

B.生产资料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答案】B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在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考点】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选项】

A.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B.资本市场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变革

D.科学技术的创新

【答案】C

【解析】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就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就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考点】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

【选项】

A.经济基础的变化开始

B.上层建筑的变化开始

C.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D.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

【答案】C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考点】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

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选项】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B

【解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考点】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商品和价值——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选项】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答案】B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抽象劳动。

【考点】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商品和价值——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第11篇

基础是决定一个工程项目稳定与否的关键,作为建筑的支撑物,地基的处理决定了建筑后期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由于其施工环境特殊,基础多为软基,承载性相对较弱。由于水利工程基础含水率相对较高,因而土体空隙相对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基础强度低。若不能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就会导致工程基础地面变形,从而降低工程整体稳定性。因此软基处理问题一直都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文章主要针对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这类地区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因而基础强度相对较低,从另一角度说,水利工程基础大多为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的处理质量将直接对水利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由于软基含水量高,承载能力较差,土壤空隙大,强度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基础变形,致使上层建筑稳定性降低,甚至由于沉降不均等问题导致上层水利建筑结构受损,影响工程安全。因而软基处理加固是确保水利工程稳定的基础,必须在施工前对基础进行处理。

1特点及危害分析

1.1特点

粘土、粉土的颗粒粒径较小,多见于松软土、有机质土及孔隙较大的松散沙土、泥炭土等,是软土地基的常见构成,稳定性差且在水利施工中容易出现沉降问题。综合分析软土地基主要包含以下特点。透水性较低。由于软土地基组成成分多为粉土、粘土,因而透水性较低,因此施工中需要长时间进行软基的排水,以保证基础固结符合施工标准。在软基的排水施工上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一旦水利工程完工,基础会存在很长的沉降周期。触变性较高。软土基础一般为固态,但是一旦受到外力的破坏,其固态形态就很容易会发生改变,变为流动状态。沉降速度较快。水利建筑建设在软土地基上,基础沉降速度会随着上层建筑负荷的增加而加快,并且相同基础条件下,沉降速度同上层建筑高度成正比。压缩性高。受到高压影响,建设在软基上的建筑沉降率会随着压缩系数值的增大而增加。一旦垂直压力超过0.1MPa,那么基础就会由于受到高压而产生形变,致使上层建筑发生较大程度的沉降。密度不均匀。由于软基大部分由高分散颗粒以及细颗粒构成,因而土质密度分散不均,因此基础的承载力也不同,加之上层建筑的荷载不尽相同,因而沉降也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沉降会使得水利建筑墙体结构出现开裂,受到严重损坏。

1.2危害

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若施工过程中没有有效予以处理,则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基础不稳而导致建筑结构受损。若基础固定不良,则很容易出现基础沉降,由于软基受力不均,则沉降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不均问题。因此,上层建筑就会受到纵向剪切力,因而容易导致结构荷载超出规定范围,建筑墙体容易开裂倒塌。

2软基处理措施

2.1砂石换填垫层

若软土层厚度大于2cm小于3cm,那么可以利用砂石换填垫层技术。进行基础处理时首先将表面软土层挖除,以稳定性更高、强度更大的材料进行更换填充。目前软基处理中所使用的换填垫层材料主要有砂石、卵石等,由于这些材料的强度高,且透水性好,可压缩性较低,施工过程中也容易进行铺设、压实操作,有利于基础承载力的提升,避免后期基础发生大量沉降。且材料排水良好,换填垫层后基础排水固结速度提升,避免冻胀、膨胀土胀缩等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完成垫层的换填后,需要对换填垫层进行夯实处理,以增加基础的承载力,提高基础稳定性以及抗变形。

2.1.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砂与砂石换填层施工技术中,选择材料时应选择质地坚硬的粗砂、砂砾、碎石及中砂,不应混入风化料、软岩及其他杂物。采用顶级的砂砾时,要选取颗粒不均匀系数大于等于10以上的材料;采用人工级砂砾石时,应通过相对密度试验进行选择,找出最优的砂石,使填层材料的密度可以达到最大值。

2.1.2施工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换填层施工作业前,应将坑内的枯草、树叶等杂质清理干净,如果坑内有积水,应该采用相应的排水技术将坑内的积水排除干净,清除坑内的浮土,并做好地基周围的固定工作,将填充材料进行均匀搅拌,将其铺平。

2.1.3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做好材料的铺平与捣实工作,并做好接头位置的处理工作,保持接头的斜坡性质,层与层之间错开一定的距离。在铺设材料时,要采取合理方法,即夯实法、碾压法、平振法、插振法及水振法。施工期间应修建排水措施,保持工地排水正常,不得引起冲刷和淤泥的情况,如果在雨季修建房屋,应采取随挖随运随填随压的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方式,防止施工土地受到雨水的冲刷,防止排水设施发生拥堵,同时,将现场清理的废弃材料处理妥善,堆放地点应远离农田和河道,不应将废弃材料压盖在植被上,尽量选择荒地来放置废弃材料,避免由于废弃材料堆积不善,引起附近农田和河道的污染。

2.2深层水泥搅拌桩

深层水泥搅拌施工方式是现阶段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这种施工技术一般适用于粉土、淤泥土的处理,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就是将水泥用作固化剂,通过搅拌机将水泥与地基的软土进行搅拌,提高软土的硬度,从而达到提升体积强度的目的。

2.2.1准备工作。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清理施工现场,将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现场进行平整处理。依照现场施工要求选择水泥,施工前检查相关机械设备,确保其运行的稳定。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试桩,保证设备完好,性能稳定。

2.2.2注意事项。该软基处理技术在施工中,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工艺,同时确保管道的畅通性,开钻前需要事先疏通管道,并驳斥水泥搅拌桩钻进时垂直。另外在使用搅拌桩前,严格检查成型搅拌桩,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搅拌桩可以发挥应有作用。

2.3排水固结法

该方式在施工中最为常用,操作便捷,且能够有效提高软基稳定性差、沉降量大等问题。排水固结主要利用高压、排水达到降低基础含水率的效果,由加压系统对基础进行加压,土层多余水分排出后,由排水系统集中排出。施工中依照加压方式可以将排水固结法分为联合加压排水、真空预压排水、超载预压排水以及降水预压排水。其中真空预压排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使用该方式时需要在待处理软基表面铺设垫层,继而将排水管道垂直的埋入软基中,并将排水管道进行封闭处理,同大气隔绝,在砂垫层中埋入吸水管道,利用真空抽气机进行抽气,形成真空状态后,将软基中的水分抽吸出来,及时排空。

2.4化学固结法

灌浆法、深层搅拌法以及高压灌注法是目前化学固结法常用的施工技术。其中灌浆法是最为常见的,通过利用液压、电化学原理或者气压等将固化性能良好的浆液注入软基中,从而改善软基的性质。深层搅拌则是利用搅拌方式将软基同固化剂充分混合,从而加速基础的固化,这种方式的适用广。这些方式从本质上都是利用固化剂对软基土体进行处理,使之充分粘合,硬化深层软基土,从而提高软基承载力,加强软基性能。相比较其他施工方式,这种软基处理技术的效果较好,但施工成本也是最高的。

3结束语

软基处理技术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提升,目前软基处理的方式很多,但技术不同,工程造价以及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施工中应当根据实际施工需要以及现场地质特点选择软基处理技术,最大化的降低软基不良影响的同时,综合考虑工程的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2):78-80.

第12篇

    关键词:艺术  时代  文化心理结构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代表其最高成就的艺术类型,这些艺术无一不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必须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同当时的时代要求相一致,它或是走在时代前面,为先进意识鸣锣开道,或是拖在时代后面,为保守意识鸣冤叫屈,而且它在时代前后波动的曲线正好体现了它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

    艺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与其他语境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经济只有通过影响上层建筑的政治,宗教,道德,哲学才能进而影响艺术。但是,“不仅不能从单纯的自然和社会政治经济直接推及艺术。横亘在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关系模式与艺术结构之间,还必须有一种中介结构,即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由艺术家生理心理中自然秉赋予与他一生中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文化性经验两大领域的因素构成。自然赋予人类先天的心理结构,包括集体无意识在内的许多遗传信息,是人类从童年的原始时期经历每个时代的变化逐步形成的心理结构形式。它的发展变化是极度缓慢的,但却深深保留着时代变迁的痕迹。人类在漫长岁月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内容,特别是艺术家后天的经验学习获得的信息更直接影响艺术家本身以及作品。

    也就是说,只要伴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时代综合因素不断变化,文化心理结构无疑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这又影响了审美文化的走向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创作主体——艺术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变化。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任何一种艺术风格或艺术形态,都不能被关在时代精神凝聚的文化心理结构之外。文化心理结构是经过历史积淀而来,渗透于每个个体心灵深处,无声无息地发挥着作用,对于善于体会生活的艺术家而言,这种作用尤为显着,推动着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表现。

    “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艺术作品一旦产生,便完全属于全人类的时代成果,并由时代对它进行优劣筛选。只有符合时代精神和反映真实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艺术作品,才能最终具有永恒的魅力。希波战争的胜利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那个时代需要创造新的典型,讴歌奴隶主民主政治和战争的胜利。那个时代的艺术任务就是刻画有充沛生命力的理想的自由民。时代需要艺术,艺术品体现时代特征。只有蕴含时代精神内容的艺术作品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得住考验,而一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时代不同,文化心理结构不同,审美心理结构不同,艺术也因此不同。瑞士艺术史家海恩瑞希在其《艺术史原理》中指出,不存在某种能适合一切时代的艺术形态与风格,艺术作品及其风格,形式特点的形成,不仅同艺术家的个性有关,而且同他浸染接续的时代精神有关。

    艺术史家一般都把毕加索的艺术经历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晚年艺术。毕加索一生绘画风格的不断更新和变化,这与艺术家本身心理和后天经历有极大的关系。但在他身上,正好印证了变化了的时代赋予艺术家不同的时代观念。从写实绘画到抽象,立体的形象变化,绘画一连串发展在毕加索各个时期淋漓尽致地被表现出来。艺术的每一种形式都既是艺术主体内心深处的自我表现,又同时是时代观念变化的化身。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风格的存在,其本身成为时代风潮与社会风气的预兆,成为其所处时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回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艺术形态与艺术风格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形成的,同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艺术只有通过由时展变化形成的形式承载了时代赋予的内容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古希腊雕刻作品的理想化写实风格,中世纪宗教艺术的神权至上风格,以及宗教对个体灵魂的自我克制、压抑的体验。现代艺术作品中的无序感,对复制形式的追求,以及后现代艺术的虚拟、拼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都负载着时代精神、理念心态、审美情趣。每个时代所造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决定了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必然深深反映了它的时代特征。

    我们无法阻止时代的脚步,更无法决定艺术的去向。但是,艺术作品需要我们观众——整个时代来给予自己的解释。当代艺术朝着多样化发展,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看今天的艺术。我们要以一种更宽容的心态去接受:艺术必须紧跟时代,时代性的才是世界性的、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