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

时间:2023-05-29 17:4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药饮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药饮片

第1篇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2.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2.2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2.2.1中药净制与疗效

中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药。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入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2.2.2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2.2.3干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干热炮制,主要是用火加热。既是最早的炮制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干热炮制的各种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但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减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许多中药炒制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炒麦芽、炒扁豆等。中药经炒制处理后,能从不同途径调整药物的功用,满足临床不同的用药要求。煅制法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此外,煨制、干馏等法对疗效也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煨制后,药效常有明显的变化,干馏法则常用于制造新药。如木香生品行气止痛作用明显,煨木香则专于实肠止泻。

2.2.4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用辅料制药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酒醋溃的记载。以后辅料种类逐渐增多,较系统地阐述辅料作用的首推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但以明、清时期资料较多。明代《证治准绳》在论述黄柏的炮制作用时指出:“生用则降实火,熟用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而不伤。”这说明用不同辅料炮制后其适应症、作用部位以及副作用都会发生变化。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尽量符合临床治疗的要求。

2.3炮制与药性的关系

第2篇

【关键词】中药饮片变异;中药养护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160-01

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贮存保质方法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优劣,药物临床疗效是否安全有效,甚至是否能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会逐渐发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变异现象,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因此,中药饮片在贮存过程中一定要有合理的养护方法。

1 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易发生的变异现象

1.1 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霉变多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季节,由于药材含水量高,空气湿度大而易发生霉变。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中药饮片含水量超过15%时,中药饮片易于发霉从而导致饮片腐烂、变质,甚至失去药效。

1.2 虫蛀:是昆虫入侵中药内部而致的破坏作用。经过虫蛀的药物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内部组织遭到破坏,质量减轻。另一方面,害虫入侵,排泄粪便便产生异物而致药物发热、变霉、 丧失气味,使药物有效成分散失,严重影响临床效果。

1.3 泛油: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等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浑、发出腐败气味等现象。实际上即是指干燥中药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此时常伴随有变色、变质的现象产生。天冬、麦冬、柏子仁、乌梢蛇易发生泛油现象。

1.4 变色: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故有色泽改变的现象。变色通常与温度、湿度、光线及空气中O2的作用等因素分不开。一般情况下,温度湿度增高,变色速度加快。在O2充足的情况下,其氧化变色的速度也会加快。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药物的外观,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由于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导致药物内部化学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反应,使药物原来的颜色由浅变深、由鲜艳变暗淡。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

1.5 气味散失:是指一些中药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中药气味散失即是有效成分散失。气味散失的程度随温度和湿度的升高和贮存时间的不断增长而加大。气味散失会使药材有效成分不断下降而导致药物疗效的不断降低以至丧失。易于气味散失的药物有薄荷、吴茱萸、花椒、沉香、降香、独活、防风等。

1.6 风化潮解:含结晶水的矿物质药物在与干燥空气接触后,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状物质,药物的形状和功能发生变化,称为风化。潮解是固体药物吸收空气中水分后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青盐等的潮解。芒硝易风化等。这些药物一般不会变质,但会引起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从而影响临床药用剂量及贮藏,应该加以防护。

1.7 其它:一些胶类、树脂类药物受热变软粘连。如乳香、没药。新鲜药材如生姜等久贮引起的腐烂。冰片、薄荷脑,樟脑等易易升华变性等。

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保管和影响中药贮藏质量及其养护防患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中药饮片的贮藏理论和实践。为保证中药饮片的疗效,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方面。

2 中药的养护技术

2.1 干燥养护技术:干燥养护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以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蛀、发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摊晾阴干法、高温烘燥法、石灰干燥法、木炭干燥法、翻垛通风法等。

2.2 冷藏养护技术:采用低温(0℃以上10℃以下)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贵重中药多采用冷藏法。冷藏最好在霉季前进行,并且过了霉季才可出库。

2.3 埋藏养护技术:又可分为石灰埋藏法:适用于肉性和昆虫类中药。如刺猬皮、熊掌等。用双层纸将药物包好,注明名称,然后放入石灰中恰好埋没药材为度。砂子埋藏法:适用于少数完整中药如党参、怀牛膝等。先将容器底部用砂子铺平。然后一层药材一层砂子覆盖,容器上下和四周砂子可以稍厚一些。糠壳埋藏法:利用麦糠隔潮性能将中药埋入其中,隔绝外界湿气保持药材干燥。可用于存放阿胶、鹿胶,龟板胶等。

2.4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按目前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又可分为:硫磺薰蒸法――硫磺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毒死各种中药霉菌与害虫。磷化铝熏蒸法――磷化铝是当前主要的化学防治药物,不仅对各种中药害虫具有强烈的杀虫效能,还能抑制和杀灭药材微生物及抑制药材呼吸作用。还有氯化苦熏蒸法、氨水熏蒸法等。

2.5 对抗同贮养护技术:又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功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生虫、霉变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一般有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拌入密闭贮藏、喷雾撒粉法等。如: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细辛花椒防护鹿茸生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酒蒜养护土鳖虫等。

2.6 无公害气调养护:气调养护法即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气的组成,造成一种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保持中药品质的方法。气调养护主要有充N2,降O2、充CO2降O2、自然降氧法。

第3篇

在药物的炮制方面,通过抽烟和检查,发现在药物的炮制上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药物处理得不干净,掺杂了很多的非药用部位,例如金银花带有枝叶、牡丹皮带有木心、雷公藤没有去皮等等。其次是药物炮制方法不当,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炮制。例如熟地黄没有进行九蒸九晒、杜仲炭炒至部分炭化,或者是一些药材浸泡过久致使药效降低等等。最后是非法炮制药物。有一些是以次充好,有一些则是使用化工原料熏制药物。

贮藏与保管问题

不少医院由于资源有限,条件较差等各种原因,在中药饮片的贮藏与保管上做的不尽如人意,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中药饮片虫蛀现象严重。在抽验检查的时候,发现十几种药物如甘草、天龙、款冬花、芡实还有大黄等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虫蛀。其次就是很多药物发霉变质。中药饮片的含水量问题常常被忽略,加上多雨季节时期医院没有做好保持干燥的工作,很多药物如栀子、天冬、胖大海、玉珠等等,很容易发生霉变。除了以上两种比较严重的问题,中药饮片泛油、色变、鼠咬等现象也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医院条件有限,低温干燥设备陈旧,无法很好地贮藏保管药物;另一方面,由于中药饮片质量贮藏保管工作量大繁琐,很多工作常常被忽视。再加上一些医院中药房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也没有容易霉变虫蛀的中药饮片进行翻晒。

药物的调剂与复核问题

中药调剂是保证饮片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患者服用中药饮片之前的最后质量把关。有一些调剂人员应该在审方的时候不认真,也没有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在配方的时候,由于未使用电子称进行药物调配,造成剂量误差。还有一些是复核的时候不够认真负责。

加强医院中药药方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中药饮片家质量检验标准

有关部门组织应该尽快建立起健全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这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根本任务。只有制定了科学的、符合要求的质量标准,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才有据可依。同时,还应该改进质检方法,注重药物成分的检验,提高饮片质检的效率。

2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医院应该在采购之前应该先了解医院用药情况、药物库存状况、市场供货情况以及药物价格,然后再进行衡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努力避免因药物积压、长久贮藏造成的浪费。而且,采购人员采购时还应该注意药物的季节以及供货方的合法资质,通过规范渠道采购药物,保证药物质量。

3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

首先按照正确的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加工。其次要对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进行记录。接着,对炮制好的中药饮片要进行检查验收,将不合格的中药饮片过滤掉。最后,严禁非法炮制中药饮片,防止出现以次充好的药物和使用化学原料加工过的药物。

4注意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作

在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面,首先要根据饮片的性味特点以及药物成分来分类贮藏,同时对那些易霉变和虫蛀的药物进行特殊处理。其次,要保证药库的环境,做好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情况的控制。最后,做好平日的检查保管工作,定时翻晒中药饮片,对已经发霉变质和受到虫蛀的药物要尽早处理。

5做好中药饮片的调配与复核工作

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要谨慎小心,了解患者基本信息,逐样调配,分步进行,做到有条理,认真细致。而复核人员要对药方仔细检查,确保配方质量和剂量,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调剂模式改革;质量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将中药材进行净制、切制和炮炙后的制成品。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是指中药处方中以单味药的日剂量为单位的包装。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长期以来,医院中药饮片管理沿袭传统的药库、药斗储存,药房药柜分装,配方戥子秤称量,多味饮片纸袋或塑料袋混装模式,导致中药饮片卫生状况极差,污染严重,非药用部位没得到很好的清除,泥沙杂物较多,中药混乱品种、假冒伪劣品种、霉烂变质品种等得不到有效遏制,称量误差较大难题得不到解决。现行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现状,影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制约了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本院为了解决中药饮片质量和中药处方调配称量不准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目的是通过对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的改革,促进中药炮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彻底改革戥子秤调剂中药饮片处方的传统模式,全面提高中药饮片和配方质量。本院于2002年成功研制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并使用至今,在近8年的临床应用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同行专家首肯,各级领导的赞扬,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和患者的青睐。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具显著特点及明显优势,现介绍如下。

1 促进中药炮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药材应用于临床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加工手段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明代医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清代《修事指南》又记载:“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指明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密切关系。中医治病,最核心的内容是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整个中医用药的情况看存在品种单一;炮制品较少,或炮制质量不高;中医处方用药要求不明确;处方调配应付品生熟不分。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改革,对单味剂量包装的中药饮片质量要求较高,在装包前要求去除杂质,充分净化,干燥度应符合要求,促进了本院中药炮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正确炮制中药材,为临床输送多元化优质饮片,本院现使用的450个品种全部实现了单味剂量包装,其规格已达1200余个,提高了中药饮片质量。

2 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的优点

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的优点如下:(1)确保了调剂单味剂量包装中药饮片具中医药特色,即不改变炮制规范、煎煮方法、服用方法同时具有中药处方组方的灵活性及可随症加减的特点。(2)减少了中药房粉尘飞扬的现象,使其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工作环境大为改善。(3)在保证每一剂中药剂量准确的前提下,加快了调剂处方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的候药时间。(4)患者取药后吃不完或需随症加减、调整时,可根据单味剂量包装中药名挑出或留作以后再用,节约了资源。(5)杜绝了调剂时饮片散落的浪费。(6)减少中药饮片在运输、贮存、保管期内受空气、湿度、阳光等因素影响引起的氧化、风化、潮湿、发霉变质、虫蛀、鼠食等二次污染,提高了中药饮片的质量,保障了中药饮片质优、安全、有效地用于患者。(7)中药饮片配方成药化。增加用药透明度。便于中医临床的调剂使用和核对,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8)有利于中药饮片的标准化管理。杜绝了仓储、配方过程中的串斗现象发生。

3 中药饮片调剂模式的改进

每种中药饮片采用2~6个包装规格,共研制出单味中药饮片包装剂量6种剂量规格,分别为3g、5g、10g、15g、20g、30g。中药房在实施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前采用“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配方原则。但由于工作任务繁忙,面对大量的候药患者,往往采用“估算摊分”的快速方式,特别是在一方多剂,中药味数多、用量大的调剂中,易发生散落,每帖中药的重量误差较大,若错味、漏味更是难以发现。这种调剂方法的缺点是:难称准(散落多)、难分匀、难复核、效率低、浪费大。采用单味剂量包装避免了戥配中药饮片分剂量时每剂中药的重量差异,提高了配方剂量的准确性。平均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从以前的13~15min缩短为3~5min左右,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药时间。

4 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改革的创新性

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包装是近年来较新的研究课题,本院首先在重庆市实行对中药饮片的单味剂量包装,实现了对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模式的规范化管理。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四方面:(1)解决了中药饮片误差大的难题;(2)实现了中药饮片配方模式的创新;(3)解决了中药饮片调剂称不准、分不均、效率低、复核难、卫生差等弊端;(4)通过对中药材的炮制、深加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5 讨论

经过临床应用,笔者发现个别中药饮片,在梅雨季节,贮存时间稍长就容易发生霉变。这是由于中药饮片有一定的水分,如因干燥时间、温度不够,水分含量未控制在标准以内,特别是梅雨季节容易出现霉变现象。采取干燥时尽量除尽水分,使水分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梅雨季节减少分装数量,提高使用周转率,采用“先进先出、快进快出”原则,通过本院临床近8年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有效解决因贮存时间较长易霉变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中药饮片; 炮制加工; 中国药典

[中图分类号] R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80-01

在中药饮片统一加工炮制的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众多,涉及到基原鉴别、辅料用量、炮制设备及工艺参数等诸多方面。本文现就此项工作的背景、药材检验及加工、炮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药典饮片样品统一炮制加工的背景

目前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假药、劣药较多,掺假掺劣严重;另一方面,加工炮制不规范,有的用生药代替炮制[1]。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进而影响了公众的健康与中医药声誉。中药饮片质量存在问题主要与其缺乏规范统一的质量标准有关。关于中药炮制的标准,目前中药饮片尚未实施批准文号制,包括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中国药典与各地方标准收载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不统一,各地方标准之间相同饮片的炮制工艺也不一致。饮片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工艺、质量、原理、共性技术及生产设备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目前采用的各饮片炮制工艺大多采用文火、武火、透心等经验性描述,缺乏客观可控性较强的工艺参数,造成饮片质量不稳定。关于饮片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自1985年版开始收载单列的中药饮片,2005年版中国药典单列饮片只有20种,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需要[2]。因此,迫切需要对饮片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统一,尽可能扩大品种规模。

以往样品加工工作存在弊端之前在起草修订药典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时,由于药材的代表性及加工过程中不够科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质量标准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另外,药材在炮制过程中,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存在含泥沙的草药不洗,炮制后的根茎类及一些果实类、种子类不过筛子、灰屑多等情况。为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稳定、可控,需明确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及可控性较强的最优化炮制工艺,同时确定生产条件及设备。因此,在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饮片标准起草用样品进行统一加工炮制,可以保证药材的代表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性,使加工参数得到有效规范,有效杜绝上述弊端,实属十分必要。

基于中药饮片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范饮片加工,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依靠现代科技技术提高炮制质量,使中药饮片生产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2 统一炮制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2.1 原药材检验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2.1.1 性状鉴别的基础性作用仍应重视在购进原料药材时,要对照随货同行单核对品种真伪、规格、数量,检查中药材有无虫蛀、走油、泛潮现象,中药来源广、品种多,性状差异大,导致中药伪品类目繁多,掺假手段五花八门。更有许多中药材有两个以上的种属来源,有些不同产区、不同种属药材之间的性状差别较大,因此,应当严把验收关,对从业人员实行上岗考核准入制度,并将从业人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

2.1.2 药材指标成分有待深入研究,某些产地的药材其他检验项目符合2005年版药典规定,而含量测定达不到要求。在以某一成分作为一味药材的检验指标时,需要对不同产地的同一味药材做进一步的比较和深入的研究。对于药材标准,应是主要产地的药材都符合的检验项目及含量值规定,如此之标准作为衡量准则才有意义。

2.2 原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2.2.1 标准应“统而不一”。中药材产地地域广大,而各地气候条件、土壤成分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地必然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产地的药材,因不同季节温度的差异,工艺参数也会不同。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工艺参数应是一个范围值,而不是一个定值,做到“统而不一”,才能保证标准的适用性。

2.2.2 某些药材的炮制方法值得商榷首先是辅料的用量。在样品炮制加工过程中,许多辅料的实际用量会多于或少于2005年版药典规定量,按照2005年版药典规定很难将药材炒至药典规定的程度。其次是煎煮后闷过夜与否。发现需经蒸煮方法炮制的药材,按规定时间蒸煮后闷过夜,其色泽等优于直接取出晾干的药材。因此,对于某些炮制有特殊要求的药材,其炮制方法应吸收近年来中药炮制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老药工的经验,并结合生产实际做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2.3 炮制加工所用辅料应统一规范在这次生产过程中,很多药材的炮制用到了辅料,比如最常用的盐、黄酒、米醋,还有明矾、生姜等。炮制过程中通过加入某些辅料,使药物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协同或相互抑制,以提高药物疗效或降低毒性为目的[3]。辅料对饮片的药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规格、质量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息息相关。在这次统一炮制加工中,使用了厂里质检合格的辅料,但因时间紧张,没有再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鉴于辅料的重要作用,需要结合近几年中药炮制辅料不同品质规格与疗效方面的研究,从而制定中药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这样看来,制定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制定生产中药饮片所需要的辅料、炮制机械等一系列的标准,它的完成需要一个过程。

2.2.4 许多中药炮制方法尚无量化的标准,导致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工艺参数不易掌握控制。很多药材的浸润时间、用水量、放置时间的度都很难把握,尤其是企业中缺乏具有大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导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因而,在多次批量试验后,应该尝试制定相应 的量化数据作为生产的指导,这一点值得我们探索。炮制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但温度、水量、时间这三方面在炮制法中是保证炮制质量的关键[4]。如果业内同行经长期摸索,制定出各个环节相应的量化数据标准及SOP用于指导具体生产,将会对饮片质量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这一完整中药产业链中,中药饮片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它既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加快其标准的制定。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同样需要传承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只有通过加快对中药炮制过程的研究,针对影响较大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如净选、水处理、热处理等,探索、比较、优选出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与方法,使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饮片质量混乱的局面,全面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中药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值得深思,对炮制工艺的规范化、饮片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促进饮片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相信通过不断研究探索,我国中药饮片标准将逐步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 LIU X F.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quality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Lishizhen Med Mater Med Res,2004,15(10):715-716.

[2] ZHU H H.Discussion on the Ch.P(2010).China J ChinMater Med,2006,31(22):1912-1914.

第6篇

【关键词】 中药饮片; 提取物; 现代化; 共溶效应; 指纹图谱

什么叫中药饮片?中药饮片,就是对那些主要由第一产业产出的中药材进行初加工之后,进行切片,或切成段块,碎成颗粒,或维持适宜形状,以供病家煎汤饮用的中药,包括植物的根、根茎、叶、枝、花、果实、种子,动物的皮肉毛,矿物类及加工类等。对这样一些原始产品提出现代化问题,或许令人不可思议,中药饮片应不应该实现现代化?可不可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药事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中药饮片应当而且可以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现的必然。据报道,国内外已有诸多厂家,将可以提取的中药饮片,通过综合提取法,做成浓缩型提取物,医疗单位和病家购取这种提取物,按照中医临证方剂配用,这在中药饮片改革方面,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这种提取物保留了单味中药饮片的综合性成分,总体上体现原饮片的功效,摆脱了饮片的粗、大、笨形象,大大改善了卫生学指标,方便包装、贮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因而受到商家、医家和病家欢迎。进而,中药走向世界,不论是西化的中药还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由于初具现代商品的特点,只要具备可控的质量指标,必定较快为欧美发达国家所认可。

当然,从中医理论观察,这种初步现代化提取物,还不能完全代表中药饮片;提取物混兑后,不能完全体现饮片共煎过程中内在成分间相互作用。中医系统理论认为,中药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沉沲降,温凉寒热,有毒无毒等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四诊八纲,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是同一系统理论中的子系统部分。欲诊治疾病,唯取中药饮片,按汤剂为主,辅之膏丹丸散之则加工制作。如用饮片提取物替代饮片入方配药,则与中医中药理论大悖(当然,中药膏滋类制剂不在此内)。继而,经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单味提取物混况成方后与饮片共煎液比较,所释放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尚存在一定差别;并且特别认定,饮片共煎过程中发生的内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显示的药效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呈现较好的临床疗效。

既然中药提取物还不能完全代替饮片,既然提取物混兑之后还不能完全体现饮片共煎过程中各内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实现中药饮片现代化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哲学武器,从本质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构成的,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具体到中药饮片,以中医临床诊治效果为标准,其内含多种成分中,分为有效成分与非有效成分(或分为有效部位和非有效部位)两大类。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即多种有效成分),在本质上代表中药饮片,而非有效成分则不能代表中药饮片(但具有种属鉴别意义)。在有效部位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分(含量最高,疗效为主,个别有鉴别意义),称为特征成分或主要有效成分。实施中药饮片现代化,最应注重的就是分析各单味提取物内的特征成分和有效部位是否在提取物内重现,提取物内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是否与中药饮片接近。只要有效成分的鉴别和含量与标准饮片接近,达到经典要求,就可确认提取物基本具备了中药饮片的本质特征。进而可以纳入方药调剂,这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住了中药现代化的方向。比如麻黄中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和挥发油等;当归中含藁本内酯、阿魏酸和磷脂等;黄芪中含黄芪皂甙、黄酮及黄芪多糖等。制成提取物后,可以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鉴别麻黄,用阿魏酸和当归内酯鉴别当归,用黄芪皂甙及黄芪黄酮鉴别黄芪。因为各药所含多种有效成分都可以用现代色谱法,即指纹图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只要各药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在提取物中重现,并且达到与原饮片近似的含量,就可以认定他们是麻黄、当归、黄芪提取物,可以替代饮片,纳入临证方剂配伍。研究证实,这种思路是可行的。例如洪筱坤[1]利用各种色谱的相对保留值和其相应的相对峰面积构成各样品的色谱相对保留指纹谱,并设计了重叠率和N强峰等一系列参数,成功鉴定了柴胡属多种植物。由此证实了中药饮片质量的可控性。对于中药饮片内的无效成分,那只能是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其不能代表中药某某药味,倘如有益于整体研究,可以作为副题,另行安排。至于单味饮片提取物混合配伍后能否再现饮片共煎过程中内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这仅是一个派生问题,而没有决定性意义。就是说,群药共煎过程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既定的物质基础,即取决于各药所含多种成分。抛开物质基础,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所关注的重心,就是单味提取物内特征成分和多种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控制。而各内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必须在搞清各药产生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上,做为顺延问题研究。抓住特征成分和多种有效成分不放,也就是抓住了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方面,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描准了中药饮片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应千成注意,不可以次扰主,更不可主次颠倒,以基本不影响方药疗效的内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去纠缠对特征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探讨研究。

那么,在中药饮片共煎过程中,各内在成分之间究竟发生哪些相互作用呢?据研究:① 助溶与增溶:即一种成分与另一种难溶成分形成分子复合物,使难溶性成分可溶易溶,这叫助溶。如糊化淀粉可与芦丁形成复合物,使芦丁的溶解度提高4倍。增溶则是具有表面活性的成分,可使另外的难溶性成分溶解度提高,比如甘草苷可增溶多种难溶性成分。② 抑溶与沉淀:即一种成分的存在抑制他种成分的溶出叫抑溶。如鞣质可抑制某些酸性成分的溶出。一种成分与另一种成分生成化合物析出,叫沉淀。如甘草酸可与多种生物碱生成不溶性或难溶性沉淀。③ 分解:即一种成分由于受热时间较长或温度偏高,分子结构发生断裂,叫做分解。比如大黄蒽酯甙,黄芩甙在受热煎煮过程中,均易发生分解。④ 挥发:即在一般温度和气压条件下,某些沸点偏低的有效成分与热稳定中药共煎时,从煎液中逸出挥散的现象叫挥发。如薄荷、紫苏、藿捍、辛夷、白芷等中药中的挥发油,均易挥发。⑤ 再吸附:即当一种有效成分在群药共煎中溶出后,由于受到另外的高分子化合物或其他分子的引力,被其吸附,从而降低溶出量,这叫再吸附。比如,煎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胶质等,均容易对那些小分子有效成分进行再吸附。⑥生成新物质: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成分发生结构改变,变成另一种成分,这叫生成新物质。比如在酸性环境中,柴胡皂甙d容易变构生成b2。又如麻黄汤中的麻黄碱可与桂皮醛生成新的化合物。

以上多种情况,按照临床需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益的方面,一类是不利的方面。比如增溶效应,如果一种成分增溶另一种成分,符合临证需要,这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比如葛根麻黄汤中,葛根淀粉增溶麻黄碱,有甘草的处方中,甘草酸增溶共煎溶出的多种其他成分。反之,如果增溶效应导致毒副成分的增加,则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又如抑溶效应,如果一种成分抑制另一种成分的溶出,如诃子与乌梅同煎,诃子抑制乌梅有机酸的溶出,则不符合临证需要;而一种成分抑制另一种毒副作用成分溶出,恰恰是有利的。除了增溶与抑溶,其他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都是如此。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需要分析具体的方药组合,分析具体的临床意图,不可一概而论。具体分析的目的,就是趋利避害,弘扬有利的方面,遗弃不利的方面,成全和完善中药饮片现代化。由于群药共煎中有利的共溶观点长期束缚影响人们的思维,中药饮片现代化又是新事物,对于取舍扬弃问题还应进一步分析:上述葛根麻黄汤中,葛根淀粉增加麻黄素的溶出,究竟增加了多少?对此,应进行研究。增加一点,或许于治疗疾病有利,如果增加很多,超出允许剂量,那就要考虑会不会中毒问题。如果增加许多而又对治病有益,那就在实际配药时,适当增加一些麻黄提取物就是了,而没必要把葛根与麻黄从复方中挑选出来进行共煎处理,实现内在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增加麻黄碱的溶出量。因为现在我们有条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取麻黄提取物或麻黄碱类,如再用葛根淀粉去增溶麻黄碱类,纯系多此一举。又如,四逆汤中含附子、干姜、甘草,甘草解附子之毒,一直是医家信条。四逆汤功效回阳救逆,附子为君。附子含乌头碱类和去甲乌药碱两大类有效成分,乌头碱类有毒,但却是抗炎的主要成分;去甲乌药碱是四逆汤回阳救逆的主要成分。当用四逆汤回阳救逆时,单味提取物配方应与饮片共煎物功效近似,因为单味提取物中的甘草酸仍能与单味提取物中的乌头碱类发生沉淀反应,从而达到甘草解附子毒的目的。但是,在祛寒除湿类配方中,如果附子与甘草共存,或乌头与甘草共配,就要慎重考虑甘草酸解乌头碱类之毒问题了。因为,在这类配方中,附子与乌头中的乌头碱类既是抗炎镇痛的主要有效成分,同时又是毒性成分。如果为了解毒,用甘草酸把全部乌头碱中和掉,那么,附子和乌头的主要抗炎成分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知,共煎法与提取物法,均不能避免发生甘草酸——乌头碱沉淀反应。为了保全乌头碱类抗炎成分,那就只能取乌头附子提取物配方,如仅是为了解毒,也就没必要兑入甘草提取物了。因为乌头碱类之毒,可以通过调节提取物剂量的方法减毒降毒。

总之,提倡以单味饮片提取物做为中药饮片现代化的初步形成,总体上可行。当各中药饮片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均能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之后,就不应再用“共溶系统”观点去贬说单味提取物了。过去对共煎过程中的内在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仍有一部分尚不明确,今后应继续努力。实施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之后,由于是近似的化学成分配伍,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科研工作也应跟上。现代药学中,当服用FeSO4补铁时,常配伍维生素C,目的是使铁以Fe++形成吸收,同时忌服碱性药物。同理,中药提取物中的柴胡皂d在酸性条件下易变成b2,则提示我们在使用柴胡提取物时,避免与酸性提取物混兑。当然,对那些“共溶系统”确有独到之处而单味提取物混兑又确难以替代者,则应另当别论,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法,或原方原药原味保留。

中药饮片制成提取物,应有一个完善过程。有人通过实验认定在单味饮片浓缩颗粒内,特征成分和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低于单味饮片煎剂25%[2]。从表面看,提取物似乎比不上单味饮片煎剂,但实际上未必如此。因为,单味饮片煎剂,煎提过程很短,各活性成分损失较少,而从煎剂蒸发浓缩制成颗粒,一般还要经过较长的热处理过程,正是这样一个热处理过程,造成了多种活性成分的严重损失。而且在上述实验中,提取物原饮片与煎剂饮片来自不同的渠道,规格质量不统一,缺乏可比性。倘取具有可比性的品种(同一产地、批次)饮片进行实验,从饮片的预处理、煎提到浓缩制成颗料,全部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减少损耗,加大活性成分提出量,定能收到较好效果。例如,奉建芳[3]以PH3~4的盐酸溶液做为提取溶媒单提附子饮片,乌头总碱提取效果优于水提法及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法,优于传统的附子、苷草、干姜共煎法。新法所制浓缩颗粒的内在质量,优于附子单味饮片煎剂。又如丹参中含酚酸类水溶性成分和丹参酮醇溶性成分,用水提法只能提出酚酸类成分,而对丹参酮无效。当交叉使用乙醇提取后,丹参酮全部提出。丹参酮醇提液如常压加热浓缩,则100%破坏;如改用冷冻干燥法,则丹参酮全部提出。再如,三黄泻心汤中的番泻叶甙,因加热煎煮,大部损失,改为冷浸法,浸出率提高20%。因此说,不是提取物的形式不好,而是提取方式、方法、设备及操作尚有问题。这样看,就能抓住事情的本质和主流,坚定中药饮片现代化的信心,不断提高中药提取物的内在质量,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中药饮片现代化的基础是中药材现代化。中药材现代化自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体系,本研究不予论述,只是强调,做为系统工程,中药饮片现代化,必须与中药材现代化并行,必须与中药配伍研究和中药制剂研究配合实施。而整个中药系统工程现代化的关键,则是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另外,中药系统工程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与中医系统现代化同步。任德权[4]指出,中药发展的瓶颈出现在质量控制上,制定中药指纹图谱,就有了中药质量标准,否则出口国外就过不了关。当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采用指纹图谱法,已获世界认可。只要以此建立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推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企业发展,中药饮片现代化就有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 洪筱坤.色谱指纹谱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中成药,2001,23(3):158~159.

2 欧阳荣,等.单味浓缩颗粒与饮片煎液主要成分含量对比.中国药房,2000,22(3):143.

第7篇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因为炮制是控制饮片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炮制不当,饮片的疗效必然大打折扣,运用到临床中就会出现“药对方正而病不除”的后果。

中药饮片炮制是我国传统的一门制药工艺技术。炮制,古时被称为“炮炙”,但“炮”(是把药物置于火上加热)“炙”(是用辅料拌药物,用火加热)二字仅代表了中药整个加工处理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方法,为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更确切地反映多种多样的中药加工处理技术,现代称为中药炮制,以“制”字概括更广泛的加工方法。

我国传统炮制经验极为丰富,各地区所沿用的炮制法,其用具、热源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多有差异。为力求统一,1986年由卫生部药政局组织有关部门编写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将中药炮制方法归为三类: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即按此法分类,以下做一简要介绍。

一、净制

净制系指中药材在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前应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制加工。包括挑选、筛选、风选、刷净、刮除、剪切、淘洗、浸漂、碾串、火燎等十种方法。此外还有劈、簸、闯、挖等净制方法。

二、切制

切制系指将净药材,除鲜切、干切者外,根据药材的质地等情况经适宜的软化处理,使其柔软后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为使其湿润软化,适于切制,操作时按药材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为喷淋、浸泡、滋润、全浸润、蒸润等。饮片切制后,应及时干燥。干燥时根据药材的品种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温度。包括烘干、晒干、阴干(晾干),另有冷冻、微波干燥等。

三、炮炙

炮炙系指根据药物性能将净制、切制后的药材做进一步的处理,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十六种:

(一)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二)制炭:分为炒炭和煅炭;(三)烫制:分为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四)酒制:包括酒炙、酒蒸、酒浸;(五)醋制:包括醋炙、醋煮;(六)盐炙;(七)蜜制;(八)姜汁制;(九)煅制;(十)水飞;(十一)煨制;(十二)豆腐制;(十三)蒸制;(十四)煮制;(十五)焯制;(十六)油制:包括羊脂油炙、麻油炙。此外还有其他制法,包括发酵和制霜。

第8篇

【关键词】中药饮片;饮片现代化与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41-1

随着生物园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以及药品行业GMP认证的实施,处于西部的青海中药饮片企业也积极转变观念,依靠特色资源,“纯天然、无污染”成为最大卖点,一些特色植物及深加工产品相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传统的中藏药如麻黄、红景天、冬虫夏草等都在青海省多个地区分布,已知的在青海省生长的1660种天然药物中就有1294种中藏药材,目前198个品种是国家和青海的重点品种,有188种药材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我国医药宝库“三大宝”冬虫夏草、鹿茸、人参,青海就独占其二。以冬虫夏草为例,占我国虫草资源的70%,且主产区以个大、体肥、色艳、气香而享誉国内外。因此,中药材深加工产品就成为关注的热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工作,使中药饮片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中药饮片质量。高新技术的应用和GMP改造也推动了青海中药行业现代化进程。在这种形势驱动下,青海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1资源优势

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广谱性,分布着大量的特有动植物资源种类,形成了特色资源的不可替代性。高原生物对高原极端环境条件的特殊适应机制,必然产生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特性与生物活性成分,使这些资源种类形成巨大的开发潜力。由此,青藏高原独特的生物资源不仅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而且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属于地球上少数相对“纯净”的“绿色资源”,必将逐步演变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这是青海中藏药对外竞争的最有利条件。

2面临困难

目前我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参差不齐,在通过GMP改造和认证的洗礼后,大多已举步维艰,难以承担巨大的硬件和研究开发投入。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厂房破旧,设施设备简陋;二是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无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无工艺标准,无工艺过程的量化控制,长期依靠经验,主观性较强,生产的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三是人员素质较低,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不到位;四是原药材购进渠道混乱,质量不能控制。

3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促进中药饮片现代化与标准化

3.1重视中药饮片质量的管理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与国外相比,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目前在我国严重滞后。2005版《药典》中关于中药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中,只有中成药和中药材的相关规定,其中个别饮片仅作为中药材的补充写入其中。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确立是饮片现代化的关键。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饮片炮制标准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标准,呈现了炮制工艺规程的多样复杂性。针对这点,国家在制定生产规范时,有必要收集各省的地方标准作为借鉴和参考,让饮片目录更全,并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中药欣片的生产工序。而对于《中国药典》和《炮制规范》未收载的品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规定一些权威专著,例如《中国中药杂志》、《中药大辞典》等作为参照标准。

此外,中药饮片GMP认证毕竟不同于制剂药物的认证[1],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还没有达到用标准参数进行科学控制的地步,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3.2运用现代新型高新技术推动中药饮片现代化进程

作为中药行业,采用高新技术是行业趋势,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提取技术如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技术以及色谱技术的发展,对饮片的药源、部位、炮制加工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制定炮制前后的鉴别标准。此外要吸收和借鉴国内较先进的中药饮片研究成果,增加质量控制内容如:形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从而提高中药饮片技术含量与可控性。

4青海省中药饮片企业发展重点

4.1产品定位利用青藏地区特色资源,尤其是贵细原材料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以发展高附加值的优势品种。例如,尽管我省的虫草资源丰富,然而大部分生产虫草的企业都以“食”字号出售,仅有青海九百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和青海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是“药”字号,在此基础上运用高新提取技术、制剂技术等开发出虫草口服液、冬虫夏草益肺胶囊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

4.2加强业务素质培养和从业人员管理[2]加强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从事饮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学习老一辈人员的经验,使其有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对于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生产和质量验收人员在掌握中药的产地、加工、鉴别、炮制、贮存、养护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市场信息等社会学科知识,这些因素对药品的价格和质量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3进一步完善生产与经营企业中药饮片质量体系[3]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和实施青海品牌战略,逐步扩大诚信认知度,在包装上按规定要求注明饮片名称、产地、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加工企业名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内容,为实施中药饮片批准文号带来便利,全面实施GMP创造条件,同时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提供青海的版本。

中药现代化,包括中药饮片现代化、中药提取现代化、中成药制剂现代化三个方面。而中药饮片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加入WTO后,我国中药产品迎来了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大好形势下,我们要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共同努力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现代化,使祖国医药宝库得以发掘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高冠喜,董宙.中药质量标准化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探讨[J].2010,7(2):76-77.

第9篇

启东市中医院药剂科 江苏省启东市 226200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房一年来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以确保中药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药饮片处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500 张,分析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各科室的处方分配情况以及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总数等处方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出500 张处方中有2800 味中药,其中频率最高的为当归,黄芪,地黄,党参,白术,甘草,何首乌,黄精,枸杞。使用以上9 味中药频率最高的科室一次为:中医科、肿瘤科、大内科、儿科、妇科。单张处方用药平均为每张处方17 味,药味偏多,总剂量总体来说都是最大极量,计量偏高。结论:中药饮片在医院用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补虚中药使用频率最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剂量普遍偏高,一些处方已超过《中国药典》的规范剂量,不仅仅浪费了中药材,而且对人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及中医药的发展。

关键词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中药房;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材经过加工以后得到的药品,可以分为经产地的中药饮片、原形药材饮片记忆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再进行炮制的中药饮片,所有的中药饮片都是要用于临床的[1]。为了了解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药饮片处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500张进行处方信息分析,现总结如下。

1 纳入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药饮片处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500 张进行处方信息分析,处方包括我院所有的科室,分别包括了初级、中级、高级的医生开具的处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方法

参考2010 版的《中国药典》、《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对和总要饮片的临床用药、用药科室分布、单张处方的药味剂量、以及中药总量进行总结,分析中药处方饮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纳入数据使用Epidatal.3 输入,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情况

随机抽取的500 张临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出一共用药2800 种中药饮片,其中发现当归,黄芪,地黄,党参,白术,甘草,何首乌,黄精,枸杞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具体中药处方中所占的比例见表1。

2.2 中药饮片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

对抽取的500 张处方中含有当归、黄芪、地黄、党参、白术、甘草、何首乌、黄精、枸杞的处方按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中医科占38.33%,肿瘤科占29.67%,大内科占29.67%, 儿科占7.67%, 妇科占2.67%,其他科室占6.67%,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以补虚药物为主,内科系列使用的频率普遍较高。

2.3 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情况分析

对抽取的500 张处方中,可看到单张处方平均有17 味中药,其中大多数集中在15-21 味之间占68%,8-15 味的处方占22%,小处方2-8 味的只占10%,大处方普遍偏多。

2.4 处方药物使用总剂量分析

分析处方的总剂量, 大多数分布在250-299g 的处方占40%,350-399g 占33%,300-349g 的处方占20%,250g 以内的占4%,400 以上的占3%。

3 讨论

中药是一种天然药物,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依据中医药的理论、中医炮制学,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是可用于临床的中药。

研究表明,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没有明确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经过产地加工的药材[2]。通过近1 年来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收集,随机抽取500 张处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当归,黄芪,地黄,党参,白术,甘草,何首乌,黄精,枸杞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中医科占38.33%,肿瘤科占29.67%,大内科占29.67%,儿科占7.67%,妇科占2.67%,其他科室占6.67%,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以补虚药物为主,内科系列使用的频率普遍较高[3]。不需要的运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其有其特定的涵义,也有相当长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全书记载了365 种的中药,其中也是以补虚中药为主,具有补虚疗效的中药有165 种,占总记载药物的45.3%;梁外张仲景著的《伤寒论》,全书记载了112 个处方,具有补虚功效的处方有85 方,占所有处方的75.8%;现代的药典,2010 版的《中国药典》收录了567 种中药,补虚中药就占了113 种,占所有中药的19.9%;按《中药学》的教材分类,其中药物分类使用频率前五位的第一位就是补虚药占了26% 以上,然后依次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物、解表药物,纵观古今都重视补虚中药的运用,本研究也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9 种中药以补虚中药为主,这与临床使用有一点的关系,中药具有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之作用,临床中多用为改善人体的脏腑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提高体质,中医处方在中医临床 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4]。

同时统计了我院单张处方用药,平均每张处方有17 味中药,其中大多数集中在15-21 味之间占68%,8-15 味的处方占22%,小处方2-8 味的只占10%,大处方普遍偏多。处方的总剂量,大多数分布在250-299g 的处方占40%,350-399g 占33%,300-349g 的处方占20%,250g 以内的占4%,400 以上的占3%。药物使用剂量偏大,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用药范围,我院用药剂量偏大,医生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味的想追求治疗效果,往往加大重要的使用剂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的用药安全[4]。除了一部分名医在长期的临床过程中对药物的独家使用规律以外,低年资医生也不断的挑战用药极限,一些名医有自己特殊的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如医院某名医使用附子一味药物就高剂量用到50g,虽然大大超出了药典的剂量,但是在医生确认签字以后还是会给予支持,这是特例[5-6]。但是我们不鼓励大家都这样做,还是需要遵从药理学的规范剂量,因为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使用剂量越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就越大,研究也发现超剂量的使用中药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副反应的程度都是成正比的[7-8]。以上就提示我们必须加强中药房对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使用剂量。中药师要严格把关,发现超量的情况马上指出。同时也要求医生在开中药饮片处方的时候,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根据疾病的需要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开具适合的中药处方,而不是一味的认为大处方才能治大病的思想,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现[9-10]。

该中药饮片数据整理出来之后,我们召集了全院的医生及中药师开会共讨了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应该改进的问题,正对使用药物的剂量问题,收集的众多原因当中,影响最大的原因有:药物本身的因素,药材的质地、剂量,有些医生认为若是药材不产自原产地,疗效肯定打折扣,于是加大了药物的剂量以求疗效,这是大剂量使用的其中一个原因;第二就是季节地域的问题,由于不同季节的药材的质量有所不同,我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受到各大医家流派的影响,也会在某些药物的使用上增加剂量;第三就是用药的方法上,药物之间的配伍、使用目的等,一些低年资医生还未搞清楚药物之间的一些佐使关系,一些药物共同使用会在某方面的疗效大大提升,比如活血药物的使用上,虽然单味药物使用的剂量虽然不会很大,但是多味活血药物同时使用就会加大出血的危险性。一些医生基于求成,求愈心切,认为大剂量产生大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的规范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使用每一味中药,科学的开具处方对于提高中药的疗效尤为关键,这也是传统中医中药传承的基本要素,当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丽辉, 李光, 张华生, 等.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J]. 淮海医药,2012,5(12):11-12.

[2] 盛垚.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3(6):36-37.

[3] 房玉珠.10 例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J]. 中级医刊,2011,30(9):123-124.

[4] 朱建华.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3(15):68-69.

[5] 张书超, 秦晓红, 代凤英.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5-86.

[6] 王婉茄.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l):40.

[7] 金玉琴, 木海鸥.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J]. 海峡药学,2010,22(5):256-258.

[8] 赵智. 探讨中药房发现的饮片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606-607.

第10篇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就目前中药饮片普遍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对策进行浅析。

    1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材种植隐患 同一种中药材产地众多,不适当的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有地道性,如:牛膝、白芷等。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由于近年来对一些中药材的过度采挖,很多优质品种的野生资源急速减少,一些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的天麻、三七、冬虫夏草、肉苁蓉等。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在药材栽培中随意使用农药,为了增产随意使用化肥,在药用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激素等,从而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1.2 药材的采收时间不当 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同一植物仅采收时间不同,对质量影响很大。不少药材未到收获季期或者最佳收获期即被采收入药,如:薄荷应在花期采收,此时发油含量高,而有人为了药品的产量偏在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又如杜仲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采收,但药农为了早点获利生长2~3年就采收销售,由此可见药品的质量会大受影响[1]。

    1.3 炮制规范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 目前,《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三级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收录的534种中药材,有379种需要切制或者炮制后方可入药,对于这些品种均应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仅有20种有质量标准单列,《中国药典》2005年版也仅是新增和修订了3个饮片品种的质量标准,1988年出版的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只收集了554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全国药用资源共一万二千余种。其中在市场上流通较大的品种就有数千种。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还没有统一的炮制规范,饮片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地方炮制规范为主,其名称、制法及操作工艺各地差别较大,况且,绝大多数饮片质量标准只是外观质量性状和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别描述,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鉴别,更无含量测定,还缺乏对有害金属、坤盐的限量要求。这种现状,给药品检验、监管带来很多的困难,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1.4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而言,我国中药饮片的突出问题就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有:(1)伪品、混淆品时有出现。如红枣皮冒充山茱萸;小平贝混充川贝母;理枣仁混充酸枣仁;赤链蛇加工后冒充金钱白花蛇等。(2)人为造假。如法山甲用明矾浸泡增重;海马内灌水泥;全蝎用盐水浸泡增重等。(3)药渣回用。如丁香、檀香提取挥发油后供药用;(4)人为掺杂。酸枣仁、柏子仁掺果壳;菟丝子拌沙子等。

    1.5 生产不规范 目前我国药监部门规定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是正规的饮片生产企业生产,并且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但从实际来看,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还是十分复杂,虽然在中药饮片的包装上贴着某某企业生产,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中药饮片都是在小作坊生产后加贴正规企业的标签。

    1.6 购销渠道混乱 当前违规经营中药饮片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安国、亳州等地的药材批发市场,超范围经营中药饮片由来已久,饮片来源稳定,销售客户稳定,加工、批发、分销形成网络,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顿,但始终割不断其利益链条。这些饮片都不是正规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他们的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简单,饮片质量无保障,只是靠价格低廉来占据市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单位从无证经营者、个体户或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购进质量差,价格低廉的中药饮片,使得部分劣质的中药饮片进入了医疗机构的药房。

    1.7 贮存保管不善 有些医院或药库等单位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中药饮片,只能简单的堆放在一起。众多的中药品种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有的怕热、有的怕潮,若贮存不当,饮片即会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等现象,致使中药饮片变质,失去了应有的疗效。

    1.8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药人才缺乏 中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在从业中药的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专业技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或者学习,特别是在农村的涉药单位,他们的知识面窄,识别能力差,工作只是凭感觉,缺乏为中药饮片实施严格把关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2 改进建议与对策

    2.1 统一和完善质量标准 研究与制订全国统一的中药炮制规范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明确其产地、生长周期、药用部位、规格、色泽、水分、卫生学、显微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毒性成分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测定及其指标控制,使饮片的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客观上量化指标,为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逐步实现中药饮片的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中药饮片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状况,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现代化[2]。

    2.2 加快建设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中药材种植资源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保证中药材生产的基础条件,规范中药材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条件。而中药材GAP是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的多个环节乃至过程,从而达到药材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系统的质量管理规范。因此,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在野生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必须尽快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2.3 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 抓好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工作,依法加工炮制,严格控制饮片质量对中药治病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材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炙、煅、蒸、煮等加工炮制方法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所以,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3]。

    2.4 规范中药饮片的购进渠道 从合法的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是规范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就是杜绝假劣饮片的流通,净化中药饮片的市场。所以,我们涉药单位购进中药饮片,必须从有资质的合法企业购进中药饮片,不能贪图利益从非法渠道购进劣质的中药饮片。

    2.5 重视业务培训,培养中药专业人才 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做好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提高广大从事中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老一辈中药人员的传统经验,使其有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积极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的力量,加强后继中药人才的培养。促使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掌握中药发展的新动态,了解伪劣中药饮片产生的原因,增强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中药现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第11篇

1.1经营和使用单位存在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中药饮片的进货渠道难以确定,笔者在抽样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医院和药店为了应付药监部门的监管,先通过正规渠道购进少量的中药饮片以获得相关资料,再从非法渠道低价购进同品种的中药饮片进行销售,以偷梁换柱之法欺瞒监管人员,逃避法律责任,而由于中药饮片一般都是拆除包装放入药屉中后再进行销售和调配,这样就造成了难以确定具体的生产厂家,往往处罚落在了正规的生产企业头上,生产企业也有苦难辩。

1.2生产企业存在的不规范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技术工艺落后等现象,致使在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流失,加之混药、二次污染等人为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自2002年我国实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以来,仅有少数的饮片厂获得了通过,其中未通过的生产企业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有的饮片厂销售的品种中有70%是来自中药材市场或个体小作坊,他们仅是将购来的饮片简单的加个包装便进行销售,这样不但所售饮片的质量难以保证,也为个体小作坊的非法加工提供了生存的环境,给中药饮片的市场秩序带来了不稳定。

1.3中药材原产地的采收、加工不规范我国中药材生产还是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科学种养水平很低,缺乏规范化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生产管理粗放,施肥、灭虫大多不顾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采收时间较为随意,加工方法落后,致使在原产地的初加工过程中造成有效成分流失、杂质过多等问题,无法做到质量的稳定和统一。

1.4仓储、养护不规范由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对储藏和日常养护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普遍存在重医轻药的现象,中药饮品在医疗机构所使用的药品当中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因此,其仓储条件普遍较差,再加上缺乏有经验的药工进行必要的养护,致使中药饮片在储藏期间极易发生霉变、虫蛀、走油、有效成分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饮片质量,也给监管带来了麻烦。

2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检验标准的缺失中药饮片长期以来执行的三级标准,分别为《中国药典》、《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其中《中国药典》主要收载的是中药材,中药饮片仅收载了极少的一部分,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534种药材及其制品中,绝大多数品种“炮制”项下未规定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等测定指标;在170个对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规定的药材中,只有15个药材的炮制品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指标,仅占8.8%。同时,此三种标准亦存在着相互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之处,如槐花炭的炮制工艺对火候便有不同的规定,北京、江西等地规定为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而湖南、湖北等地则对火候无规定,安徽则规定为中火[1],由此造成了各地饮片质量不统一。同时标准中的炮制术语模糊,如“炒制”仍沿用了“文火”、“中火”、“武火”等术语,对温度没有具体的要求,使炮制人员难以掌握,而《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材炮制通则“炒”的项下,又明确了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2],这也存在相互矛盾。

2.2检验标准的专属性较差中药饮片的检验标准大多较为简单,只有少数品种有含量测定检测项目,大多“性状”、“鉴别”为主,但是由于受到加工、人工栽培、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饮片的性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以现行标准难以对其做出准确判断。另外,对饮片中存在的霉变、虫蛀、杂质应占比例标准亦没有明确规定,既给检验者带来了困难,又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新晨

2.3检验标准的概念模糊《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中药饮片的概念仅在药材通则中有简单的描述(系指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2],以致有些品种究竟是中药材还是饮片难以分清,如枸杞子,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都有收载,并且描述基本相同,若是算中药材就应该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如算中药饮片就要执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3建议

要实现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就必须要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第一,要从源头抓起,尽快推行中药材GAP进程,并组织相关单位派驻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到原产地指导采收加工;第二,大力推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规范生产企业的行为;第三,对中药饮片的经营、使用单位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查账目、查价格、查仓储来规范其进货渠道和改进仓储条件;第四,进一步完善标准,明确定义,使炮制人员和检验人员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第12篇

1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概念

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一般是指中药饮片厂特制的以全透明聚乙烯塑料或无纺布等作为包装材料的小规格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厂按需求对医院中药房配方所需的中药制定了3~5种不同规格的小包装。医院再根据本医院的临床用药习惯及需求,向生产厂家求购所需的各种不同规格小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配方人员再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进行简便而又快速的配方操作。

2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优点

2.1保证配方剂量的准确性中药饮片配方时间长、分戥不匀、影响疗效已成为病人对中药房不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分戥误差,剂量误差最大的达到39%[1]。一些贵重药品甚至还有人为的“短戥少称”的现象。小包装完全可以避免“短戥少称”和分戥不匀的现象。小包装因药名清晰、剂量衡定、便于核对,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安全和剂量准确,而且对特殊用法和入药的饮片,需要先煎或后下的,也在小包装上进行色标和文字提示,方便病人使用。

2.2保证饮片卫生和质量传统调剂中,中药房一方面要接触到不同病人的“处方”,又要“抓”药,不符合卫生要求。另外,中药饮片的保存也讲究温度、湿度,散装中药饮片开封后,长期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南方气候湿润高温,药品容易发霉变质。而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塑料袋密封性能好,防潮性能强。在贮存过程中,可大大减少自然环境中不利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即可防止虫蛀、霉变及药物氧化而“走油”、“变色”等现象,可防止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挥发,延长了药物的保质期。

2.3减少药屉沉灰等损失中药饮片散装在药屉内,易出现“串斗”、“串味”,在调剂过程中经常拌动药物,时间一长,若不及时“清斗”,则易使药屉下部出现灰屑增多或尽是碎末粉渣的现象,从而影响药效,采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就克服了这一困难。

2.4改变了调剂人员的工作环境中药饮片有植物入药、动物入药、矿石入药等,大部分要经过各种炮制加工,或切片,或打碎,或加工成粉末,中药房对散装中药饮片进行调剂,整个中药房各种粉尘飞扬、五味杂陈,且散装中药饮片调剂中容易出现泄、漏、溢出,饮片经常散落在调剂台和地板上,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整个中药房给人印象非常杂乱。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粉尘杂质少,既干净卫生,又能防虫防鼠,故无论是仓库的工作环境还是调剂室的工作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善。昔日调剂员称量全草类中药时尘土飞扬的情景已不再现。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亦有所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5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对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袋标示项目进行规范,标明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等级、特殊用法、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彻底改变饮片终端消费无商标、无品名规格、无生产厂家标识的“三无”状况。使用小包装不仅有利于调剂配药核对,减少漏配药,少配药,多配药,错配药现象,保证用药安全,而且便于饮片质量的跟踪,方便病人监督。病人可以根据病历上记载的处方、药房发药的电脑清单,与药袋中的中药饮片名称、重量等一一进行核对,使中药饮片从采购最终到病人手上,供货公司、医院、病人均能层层把关,互相监督,使药品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而且病人还可通过药名与实物对照认识中草药,对医生用药也有所了解。很多病人从不懂中药,到了解中药,从一般地知道中药品种,到不断地加深认识,对于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促进了医患间的有效沟通,使中医药服务工作能够做到让群众知情,让群众选择,公开透明。

总之,使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改变了传统抓药和称量的习惯,为传统中药调剂方法带来了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使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具有药名清晰、定量准确、保证质量、提高药效、节省人力、操作方便、加快速度、减少粉尘等优点,因而颇受部分医院欢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