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的经典名句

秋天的经典名句

时间:2023-05-29 17:4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天的经典名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天的经典名句

第1篇

关键词 中小学 经典教育 语文教育

新教育犹如春风细雨,给我们践行者带来无限生机。我们尽情沐浴在追逐理想的喜悦之中。“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六大行动之一。因此,引领孩子有效地进行“经典诵读”,“童书共读”,是我们应具备的教学智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切实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阅读能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积淀,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诵读的内容相当广泛,内涵深浅不等。先秦的文本语意比较难懂,如《道德经》、《论语》,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绝大多数文本语言节奏感强,音韵和谐,语流通畅,易于诵读。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文的语言以凝练、丰富、言简意赅见长,诵读日久,自学古文能力便渐渐提高,为后期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诵读优美的文化经典,让这些范文润物无声地潜入脑中,语言积累日益丰富。

(二)可以培养记忆等思维能力。

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时,主要使用语音编码;而处理汉字信息时,还同时使用图形编码。汉字是表意文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具有图形编码的特征。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主要使用左脑,而处理汉字信息是左右脑并用。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通过汉字来开发儿童智力,事半功倍。每天花二三十分钟时间诵读,或听赏配乐诵读作品,还能促进心境平和,提升静定能力。而心理品质的改善对人的学习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

经典诵读以诵读为核心,实际是继承古代传统诵读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机械,却仍然是富有智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勾画语境场景。

经典诗词歌赋含义隽永,再加上时空的差异,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的有限,往往会造成思想内容体验上、语言特色品味上的困难,我们老师要加以有效引领。如:让学生品读“四季诗”春之诗情,夏之诗情,秋之诗情,冬之诗情,收集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宋词,装订成册,熟读成诵。学生摘录诗中春,诗中夏,诗中秋,诗中冬,品味语言艺术,体验诗人情怀。如学生诵读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先引领学生领悟晚霞西落,孤鹜齐飞的动态美,而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印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落霞,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景致错落有至,五彩斑斓动静和谐的美。

(二)还原故事情节。

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这种传统一直保留在文本阅读中,成为教学的经典规则。如诵读陆游的《诉衷情》,学生诵读前,师作必要的题解:陆游作此词已年近七十,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让学生未读词调先有情。品析时,词的上片天头以“当年”二字进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喟叹,悲凉化为沉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先扬合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身在沧州”的感叹包含了深广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国家衰亡的无比沉痛的感情。满腔的爱国热情跃然纸上,词句涵咏品味完后,学生反复诵读内省悟道,让古代将士尽忠报国,忧国忧民的精神浸润幼小的心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让经典诵读滋养儿童的慧根。举一反三,让学生独立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因此,在实施经典诵读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实践,还注重古诗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可以将经典诵读与音乐美术有效整合。在学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上,常常会看到学生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音乐课上孩子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上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美术课上,孩子们常常以诗为内容,争相描绘诗中的意境,如歌曲《柳叶姑娘》的教学中就穿插着《咏柳》,不仅唱柳叶,而且画柳叶。其次,可以将经典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地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春游时来句“绿遍山原白满川”;风筝飞舞的日子,互相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来了新同学,可以“笑问客从何处来”。在交谈中,教师不时地冒出一句诗来加以概括,是一种自然的引导,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许多诗词经典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学生合作表演,意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

第2篇

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平淡乏味的问题,我校提出了“凡写必引”的要求,即只要提笔写作文,脑海中就要有引用诗词名句的意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作文时若想引用古诗佳句,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定能妙笔随现。原本以为这点要求小菜一碟,因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校学生每学期都要背诵大量的诗词曲赋、文联句经。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学生所背的经典诗词在习作中却难以寻觅。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呢?学生答曰:“不知怎么用。”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怎么用?

一、示范当头,做好表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镇西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应是语文的化身,举手投足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不是作家,但要有作家的情怀,用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感染学生,以能力培养能力,用思想培养思想。”

平时的教育教学用语,经过我的字斟句酌,诗词佳句便闪亮登场。课堂提问时,看到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脱口而出了;当学生纷纷举手时,用“春色满园关不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我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来劝解;讲评试卷时,对马虎的学生,我送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评论。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就这样,在教师带头的即景表达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巧引妙用的生成过程。渐渐地,学生摸到了过河的石头,自然也就知道了所积累的诗词佳句该怎样在习作中运用了。

二、尝试紧随,牛刀小试

目睹了教师对诗词佳句的娴熟嫁接,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铺路搭桥,让学生积极尝试,小试牛刀,进而大显身手。

1.模拟情境,巧填诗句

教师利用固定的时间用大屏幕出示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应用。

如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孩子学会坚强,我们应该用什么词语来鼓励最好?

2.实地观察,活用诗句

课外活动时,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

例如,春天,听到树林里传出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教师启发学生吟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夏天,欣赏着满池的荷花,学生脱口而出的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草红叶黄花”则是学生观察了秋天的校园后联想到的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学生看到操场上落满积雪的松树依然挺立时的感慨。

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诗意,从而克服了不会用、不敢用的心理。当然,我们倒不是要求学生说话像古人,文绉绉的,只是提醒学生,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不妨用上一两句名句,让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激励压轴,多方发表

对小学生而言,要想保持长久的兴趣,激励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养成“凡写必引”的习惯也是如此。因此,我与家长共同努力,双管齐下,搭建发表的平台,给学生以信心,使他们保持“凡写必引”的高度热情,真正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

1.将精彩语言发表在校信通上

利用校信通平台,开辟“用典故事”栏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若用上了经典的诗词佳句,家长要记录下来,上传到“用典故事”栏目。周五,我进行评选,把用得形象贴切的句子筛选出来,每周评选出15名优秀学生,然后用大屏幕出示“明星榜”,全班学生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再展示句子的精彩之处,大家欣赏。看似拙劣的手段,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用经典的积极性,学生争上“明星榜”的风气悄然形成。

以下是于泽冰的妈妈写的:“星期天,全家人要去挑选房子,奶奶说要楼层低的,爸爸说要朝阳的。该于泽冰发表意见时,他说要找一些有素质的人作为楼上、楼下和对门的邻居,因为‘不见古人卜居者,千金只为买乡邻’。孩子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

2.将精彩语言发表在课堂上

在学生写作文时,我通常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用古诗,用上恰当诗句的,我就奖励。奖励的方式很简单:每天改15本学生的习作,在习作中看到好句子,便用红笔批注下来,然后在课前朗诵。听到自己的某句话在班级响起,那效果是任何教法都无法比拟的。没被念到作文的学生,心里痒痒的,期盼着下节课的到来。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习作以各种形式发表,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第3篇

一、读诗,关键环节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首好诗是情思声色谐美的整体,其节奏韵律能够传情感人,所以有人说:“诗是有声的画。”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动。读诗歌要体会诗歌内涵。古诗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它最适合朗读、吟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从读诗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味到了中国诗人的豪放,飘逸和豁达,像李白、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就站得高,看得远,不拘泥于尘间是非,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他们也有常人的苦乐欲望,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所以他们能够大处着眼,不计较名利得失,故能随遇而安,在别人所不屑为的地方而有所作为。诗人们这种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正使他们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们的诗,文字浅显易懂,悦耳动听,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却就蕴含在这人人能理解的浅易之中。

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诗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诗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

二、思诗,不可或缺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发掘,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海日用“生”,江春用“入”,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因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两句诗都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和优美的诗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引发学生的情思,从而达到以情怡情,净化心灵的目的。又如《山行》这首诗,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三、品诗,升华感悟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既重视抒情又擅长抒情的表达形式。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如《鹿柴》这首诗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画出黄昏时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 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教师可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并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再在口头或书面描绘诗中意境,其想象力就会在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中得到?v飞,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家喻户晓的《七步诗》一样,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诗的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准确的表达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间本该相亲相依的场面却变成互相残杀的样子。又如骆宾王写的《咏鹅》,仅“浮”与“拨”这二字就写出了鹅在滑水时的悠闲轻快,把鹅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品诗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诗歌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我们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四、延诗,开拓创新

第4篇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

(下转页)

(上接页)

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第5篇

1、我的心里充满柔情,蓝天上没有白云,阳光无比和煦,一切都如花似锦。

2、如果这份爱要用我的生命来交换的话,我愿意,如果这份爱让我只能再活一天,我愿意!

3、轻轻地爱你,让爱恋滋润你的心房;轻轻的想你,让思念充满我的内心;轻轻的感觉你,让温柔吹拂我的心灵;轻轻地爱你,直到永远。

4、我好像登上泰山俯视人间美景,一切那样绚丽,一切那样迷人。

5、你是天边的七色彩虹,使我对你产生无尽的遐想?

6、我们那两颗充满柔情和陶醉的心永远在一起。

7、你说,我们的心是相通的,确实,每次看见你,就像看见我自己,你想说什么,做什么,我总是事先感觉到,许多事我们不谋而合,我简直怀疑我俩前生是一个人。

8、现在每天醒来睁开眼见到的是墙上你那似阳光般的笑靥,好想哪天醒来时,第一眼所触及的是真正的你那似花般甜甜的睡容。

9、我知道我真的爱上了你,真的爱你。

10、我是多么的思念美丽的你……

11、无论我怎样的努力,始终无法将那个嘴角含笑的倩影从我心中赶出去……

12、你有权拒绝我的爱,但你不能蔑视我的爱,因为那是一颗真诚地为你跳动的心。

13、你是我永远的情人。

14、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我是你初次流泪时手中的书,我是你春夜注视的那段蜡烛,我是你秋天穿上的楚楚衣物……

15、和你刚刚接触的一瞬间,我就强烈地感到你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

16、请你当我手心里的宝。

17、人总有想哭的时候,你总会用你的双手,悄悄地抚平了我的伤口,不会让别人知道。

18、亲爱的,我其实只要想你,只要告诉你我很思念你。

19、你像那天边的云,飘泊不定,叫人难以追寻;你像那水中的萍,流移四方,叫我难以琢磨。你能告诉我吗?怎样才能追上你的身影,怎样才能与你相伴不离?

20、好想和你在一起,只要你永远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就是我一生中最为愉快的事情。

21、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自己只能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努力完成。

22、人生总会有雨天和晴天,但总会雨过天晴的。我就象是一把伞,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会在你身边。

23、这辈子最疯狂的事,就是爱上了你,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你陪我疯一辈子。

24、爱从微笑开始,随着吻成长,最后以眼泪结束。

25、人总是会老的,希望到时,你仍在我身边。

26、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的身影永存於我心中。()

27、你的秀发被风牵引着,你的衣裙被风轻拂着,飘飘曳曳,你曲下身轻轻抹平海边的脚印,我只觉得自己是守船的梢公,在晚风中等待着你。

28、在你的一生中,可能有一些时候你如此想念一个人,你只想让他(她)进入你的梦中,在梦里真实地拥抱着他(她)!

29、你像那沾满露珠的花瓣,给我带来一室芳香;你像那划过蓝天的鸽哨,给我带来心灵的静远和追求。

30、如果你的美丽是上天送给你的最好的礼物的话,那么让我遇见你就是上天对我的最好的恩赐。

31、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你留在我心中最强最深的印象,是你丰满颀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乌黑幽深的眼睛?小巧红润的嘴唇?还是那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在煽动着我的心。

32、如今天的每一天,思念与爱念已占据了我的思想,我想控制,可是我没办法,细雨中的相识茶座中的谈心海枯石烂但我的爱永不变!

33、不要总是问我到底爱你些什么,你要知道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34、每次我感到失意时,都回忆起你的浅笑,你的鼓励,它们使我坚强的面对下去,谢谢你!

35、平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

36、你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渐渐地,意如呼吸一般,一秒钟也不中断,弄得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第6篇

一、景物细节渲染离情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送别》一折中,作者巧妙地将笔触落在细处,精心设置了一个只宜别离的场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词中,无论是衰草寒烟,还是黄花碧天,字字处处里,无不是清冷的色调,凄怆的氛围。秋天往往让人伤感而寂寞,曲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一句,作者信手将秋景中最具特色的四个细节截取出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点染出浓浓秋意,为崔莺莺和张生的分别,设置了绝佳的背景。仰视“碧云天”,寥廓苍茫,顿生孤独;俯看“黄花地”,满地菊堆,凭添惆怅;“西风紧”,木叶纷飞,倍感凄凉;“北雁南飞”,声声催回。可张生就要北上,此刻长亭,明日天涯,叫人情何以堪!怀着对爱人深情的眷恋和对婚姻未来不可期的的恐惧,在昨天那个不眠之夜,她泪水不断模糊了眼睛,流了又拭,拭了又流。此时此刻,眼前的满川“红于二月花”的枫叶,不正是自己悲痛的血泪所染?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细节描写中,美的意境营造出悲的气氛。

再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夕阳将落,古道静寂,阵阵秋风中,马儿的嘶鸣是这个安静场景中唯一的声响,离愁更浓,悲情更盛,主人公满腹愁怀被这细节衬托得愈发缠绵浓烈。本文中,作者用信手拈来却精致独到的景物细节,将离愁尽情融会进去,让读者在衰草寒烟中体会别样的清冷凄怆之美。

二、动作细节倍添惆怅

动作是内心的外现。当离别到来,崔莺莺面对与张生的别离,愁肠百转,五内俱焚。这种缠绵悱恻的内心情感,经过经典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来,更增无穷韵味。

“滚绣球”中写“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马上的张生勒马慢行,车上的小姐催车快随,一慢一快的细节里,那一种难分难舍,那一种缠绵心绪,在简单的细节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叨叨令”中,先是说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闷气;进而又说无心梳妆打扮,从今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做重重叠叠的泪”。此处是想象别后情景,睡里相思,泪中愁肠,这该是一种怎样缠绵动人的情感啊!这样经典的细节,唯有多情多思的崔莺莺才做得出,也唯有王实甫才写得尽。

再如当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会见后,送别的酒宴开始了。当着严厉无情的老夫人,莺莺和张生不能尽情表露自己的感情,他们只能感叹、悲伤,“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莺莺柔肠百结,对张生有百般牵挂、万般叮咛,可是也只有在母亲离开长亭之后才敢开口。从小的教养与当时情境决定了她“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能想在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不能想在什么地方说就什么地方说,不能想对什么人说就对什么人说”。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将一双小儿女腹内深情、眼前愁绪,刻画得无比生动。读这样的细节描写,人物如在眼前,呼之欲出,令人心生爱怜,又不禁为他们的别离而生叹惋。

三、心理细节缠绵动人

《送别》一折曲调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皆自道而出。心理细节描写处处可见,句句经典,令人在读时感叹唏嘘不已。

“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若非经历分别之苦,若非身受相思之刑,谁能将小儿女细微缠绵的相思之情以如此方式写出?“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一般写离情时,酒食无香,味如泥土,是最常见的写法,而作者于旧中翻出新意,“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吃这酒食竟连土气息泥滋味也不能尝出,可见主人公内心何等煎熬。“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一“添”一“恨”造就了诗句的气势,离愁的泪水多得能从黄河溢出来,离别的哀怨比华岳三峰还要高,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表现出浓烈的感情。而这强烈的哀怨之下是崔莺莺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对不可知的未来的彷徨,对“昨日成亲,今日别离”的张君瑞的不舍。

此折中或浓或淡,时明时暗,若隐若现的离愁别绪相互参差着,有时婉约如水,有时强烈如火,隐现不一的表达方式使文章像一杯美酒,越喝越香,越品越淳。太多心理细节描写中,作者用自己一枝妙笔,将莺莺小姐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无比生动,将一双璧人分别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情感细节字字生辉

在《送别》一折中,王实甫将崔莺莺的情感写得细腻传神,婉转动人,字字生辉,读之情飞神动,满口余香。“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席上多人之境毕竟不同于西厢两人天地,张生再难受也要矜持。此时他的委曲、难言之情只有莺莺偷偷看在眼中。两人这种细腻隐微无奈的情绪正与离筵特定之境吻合。“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一“恨”一“迟”中,写尽莺莺的满腔痴情;一“怨”一“疾”中,满怀愁绪从纸上跃然而出;四字细节里,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恋、不舍、缠绵奔泻而出。两相对比,将深深相恋却不得不分离的一双小儿女的心事,写得缠绵悱恻,真实动人。这样细腻的情感,这样婉转的心思,也许,只有王实甫才写得尽、绘得出。“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这样的嘱托里,小女子细腻的心思、细腻的情感纤毫毕现,令人心生赞同,又不由莞尔。“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尽管肝肠寸断,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体贴入微的话语传递出缠绵深情,温柔贤慧。

第7篇

一、生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1、感受丰富有趣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体味亲人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我们就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作文素材。比如妈妈经常提醒你:“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做作业要专心!”“把头抬高!”……其中包含了多少关心和爱护啊!再比如开个家庭联欢会或者来做个小游戏,家人的表现一定各不相同;最近,家里面谁最开心?谁做的家务事最多?你仔细观察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事事可入文。

2、体验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有的人说,学校生活,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有啥好写的?其实,这三部曲就是好素材。别的不说,就说上课吧,哪节课最有趣?“趣”在哪儿?哪节课最难忘?最难忘哪个细节?再说校园生活还不止这三部曲,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班队活动,还有你和同学、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

3、观察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邻居家的弟弟、巷口修鞋的阿姨、小区门口的保安……有没有一个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头见闻,坐车体会,市容变化,路人遭遇等,有没有一件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希望英语”等节目中,有你特别钟爱的吗?哪一期你记忆犹新?用心记录下来,不也是作文素材吗?

4、欣赏神奇奥妙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自然现象等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各地探奇揽胜,也可以自己观察蚂蚁的路线,大蒜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走进春天的公园,夏天的荷塘,秋天的田野,冬天的村庄,体会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亲近山,亲近水,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在自然中思考、成长。

“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放眼生活,细心观察,就不愁心中无话,笔下无文。

二、语言的积累

生活的积累解决了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才能文思泉涌。谈到积累,不能不说到阅读的积累。

1、重视课内阅读。无论是什么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其中有文质兼美的散文,有流传千古的诗歌,有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的描景状物,有的写人记事,有的抒发人生感悟,有的介绍科学知识……这些文章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段落,更是值得熟读成诵,烂熟于胸,成为自己的语言。有了这些积累,我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2、拓展课外阅读。除了读教科书以外,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经典名著要读,现代科技也要知道;童话故事要读,名人传记也要翻阅;散文小说要读,诗歌词章也要吟诵。“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摘抄、批注、写心得,我们一方面可以积累优美的句段,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在品读中学会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

3、丰富语言宝库。如果说作文是砌一座房子的话,字词就是砖瓦。成语、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运用。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等是非常好的游戏形式,经常练习,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成语、诗词才能信手拈来。

大众的口语中也有很多鲜活的语言,你能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也是一种聪明的积累。坚持不懈,你的语言就会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三、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情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第8篇

一、贴切化用,推陈出新。

卷帙浩繁的古代诗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妙句,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语言资源。合理地开发它,艺术地改造它,善假于物,为我所用,便能产生文采斐然,别具情味的表达效果。李白有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人化用为“太平洋水深万丈,不及此柳等我情”(《语文读本》第三册),求助于李白的灵气,表达出深深的爱柳之情。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有人化用为“我寄情思与明月”(同上),移花接木,表达出了不同的情调,很有表现力。

一些流传久远的歌曲,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这些歌词加以改装,使人从耳熟能详的经验中获得新奇的感觉,也能体现出语言化用艺术的魅力。梁晓声在《随感录》写道:“如果一个男人宣布自己是爱一个女人的――那么给她钱吧!‘我爱你有多深,金钱代表我的心’……;如果做父母的证明自己是爱儿女的――那么给他们钱吧!‘世上只有金钱好,没钱的孩子像根草’………”他信手拈来,因“文”制宜,借“词”发挥,“貌”合神离,幽默诙谐,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化用名句,“这里充满了辩证法: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楼世博《模糊数学》),从老子“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化用而来,绕过了不便明言的关卡,有益于读者注意力、思考力集中,短短片言,胜过千言。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环境描写,一则强化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二则使文章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如:

依稀记得的情景,于暮春三月,撑一柄油纸小伞,流连于江南的小镇。天空斜织着密密的细雨,路两旁是古旧的亭台楼阁,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轻盈地漫步,空气中飘散着湿湿的花香……

于是,有人便说,美就是轻柔,就是典雅,就是雕梁画栋,就是亭台楼阁,就是江南烟雨……

开篇的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清新古朴,让人在陶醉之余,生出对“美”的无限遐想。这种开篇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突出了作者的才情。

又如《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段文字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而且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三、类比对比,回味无穷。

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它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了对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如:

黑夜,是对黎明的等待;寒冬,是对暖春的等待;猛烈的暴风雨,是对碧空如洗的晴空的等待;而蜿蜒曲折的漫漫人生路,则是对辉煌灿烂的前程的等待。――《等待》

作者从自然现象展开行文,进行类比,自然引出“生命中的等待”这一话题,联想自然,烘托有力,生动别致,回味无穷。

而对比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

鹰选择了飞翔的努力,收获的是翔于云端的非凡;蝉选择了“知了”的自得,收获的是栖于枝梢的平庸。――《选择》

鹰与蝉选择与收获的截然不同,生动地揭示了选择对于收获的重要性。语句工整优美,中心突出鲜明。

四、诗文引用,文气馥郁。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

那年冬天,向家里要来一笔添置冬季大衣的钱。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拿它来买莎士比亚呢?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买书,就得再在风雪中挨冻一冬,因为身上那件夹大衣实在太单薄了。在另一方面,那书脊上亮晶晶的金字,又在向我飞眼。――陈绍鹏《书给我的乐趣》

《孟子・告子上》中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这段话中,通过引用,生动地表明了“我”当时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将这笔原来“我”打算添置冬衣的钱买书好呢,还是买大衣?由于作者学而不厌和爱书心切,也由于家境贫困、余钱不多,他迫不得已放弃买衣而选取买书。用“鱼”和“熊掌”来分别指代“大衣”和“书籍”,通过引用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工巧贴切,言简意赅,而且十分风趣幽默。

经典诗文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既凸显文章中心,又赋予文章以审美情趣,甚至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令人回味无穷。如: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引用冰心女士《荷叶母亲》中的名句,以荷叶、红莲巧妙暗喻母子之情,突出了母亲的形象,文气馥郁,耐人寻味。

五、排比造势,先声夺人。

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如:

如果,寂寞是一朵即将枯萎的花,知识就是滋润万物的甘霖;如果,苦难是一片浩然无涯的海,智慧就是乘风破浪的轮船;如果,愚笨是一扇禁锢思想的门,感悟就是开启潜能的钥匙。――《舞动腾飞的翅膀》

一组排比句,结构整饬,语气贯通,比喻的使用增强了文字的形象美。

六、拟人比喻,别开生面。

比喻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你所比喻的对象的特点,并且具体,有时候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如能够熟练地应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你的文章自然会更加受欢迎。如:

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我像风筝一样,不能远走高飞,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荡了出去又回来。

运用拟人,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如:

秋天,树叶悄悄地换上金黄色的盛装,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静静地离开曾经欢唱过的枝头,悠悠地飘到地面,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斐然。因为它们知道,它们把生命植入大地,是为了等待第二年的春风拂过――这是自然的向往之景。――《愿景》

赋予树叶以人的情态及性格,生动形象,令人回味无穷。

七、妙发设问,启人思考。

设问能引起注意,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突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鲜明地表现出主要内容。如:

还有什么海能把你的身影淹没?还有什么墓碑能比你的名字永恒?还有什么样的手能如你的手触进人生和历史最深最重的一页?鲁迅先生,我能握握你你的手吗?――《我想握住你的手》

第9篇

从2010到2014年,广州市中考已经连续五年采用了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其中有涉及对文章思想情感把握的(如2013年《送东阳马生序》),有涉及对关键词语理解的(如2010年《唐雎不辱使命》),有涉及对文章内容深层剖析的(如2012《三峡》,有涉及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如2011《唐雎不辱使命》),还有勾连历史尝试对文本读解的(如2014《陈涉世家》)。

中考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全文细致阅读,体味文章的丰富内涵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形象、态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记忆文言词义、背诵默写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要摒弃“翻译串讲―字句分析―中心归纳”三步走的老路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计出有效的环节,启发学生有兴趣有思悟地去探究文章,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求知,以不变应万变。

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秒设一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课堂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支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惊人的联动效应。

七下的《口技》,笔者抓住关键句设疑:“‘京中有善口技者’之‘善’体现在何处?”,一个问题,既涉及了对文章细节的品读,又勾连了文章写法的巧妙,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九上的《出师表》,笔者问道:“出师表,顾名思义,应为‘请示出师北伐的陈情书’,为什么从第8段开始才进入正题谈“出师”,前面7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这个问题,涵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主题的剖析,非细致分析,不能答也。所谓“疑为思之始”,好的问题能成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一直处于“生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九下的《愚公移山》,学生耳熟能详,笔者摒弃了传统的“释义、析人”的讲法,先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主动地去开凿文章,去品悟细节,结合文句来“找茬”,发觉了故事信度不高后,又思考,既然是假的为什么要写呢?从而最终让学生明白,作者只是假托一个故事传达一种精神罢了……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了文章的关键句、标题和主要人物设问,找准了切入点,避免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按图索骥”,而是“因文悟理”,“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有思考材料却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篇入手,“入境”“入情”“入理”,不仅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题目。

2 巧点一处,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典的文言文,一个词语、一个细节,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老师也可以尝试在一些有意义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上写道: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末段却列出:“同游者:吴武陵,龚古”等,既然有“同游者”,为什么作者又说“寂寥无人”呢?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处处志之”为何又“遂迷,不复得路”呢?

三峡中最长的是西陵峡,为什么在郦道元《三峡》中却说“巴东三峡巫峡长”呢?

在文章矛盾处设疑,让学生循着矛盾,作必要的揣度和讨论,这些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深入释疑的欲望。在探究中深入作者的内心,感悟柳宗元不被人所理解的孤独与悲愤;在探究中领悟作者的用意,把握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探究中品读文中的细节,读懂三峡秋天的“寒”与“肃”,读懂作者笔下的“凄”和“哀”。

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比直接宣告文章的中心和文本内涵要巧妙得多了。

除了在矛盾处生疑外,老师也可以在细微处追问。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的细节刻画。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课文中对人、事、景、物细腻入微的描摹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解读《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不妨一问,好在哪里?

“上下一白”的简约运用是为一“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四个数量词的精妙点拨也为一“好”,甚至“而已”这个虚词的添加都当得起一“好 ”。词语品味完毕,不妨看看其它,总分的精妙刻画,远近的巧妙拉伸,白描的生动运用……何处不见“妙哉之处”,作者用简练写意的文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艺术的画面,虽无“雪”字,却处处见“雪”,堪称妙笔。

3 善用一法,举一反三收获丰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是精选出来的典范作品,其中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特别值得细心品味,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在文句的把握、思想的认同和内涵的理解上,我们更需要借助联想想象的方法加以勾连,这样既能够加强对文本的掌控,又能够实现同类知识点的横向整合。

诵读《与朱元思书》时,看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不妨联想一下《小石潭记》中的文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写水写鱼,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是否有异同之处?

分析《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时,不妨启发学生思考《与朱元思书》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同样写光线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讲授《隆中对》时,不妨一问:历史名人诸葛亮,经典故事三顾茅庐在《隆中对》、《出师表》、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都有演

绎,细节处、主题烘托上有否关联比较的地方?

甚至可以在《小石潭记》的课堂上宕开一笔:中国文人都爱寄情山水,但都能醉情山水吗?试举例谈谈。精妙的延伸可以把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吴均、袁中道等文人联系到一起,既回顾他们的名篇名句,有剖析中国文人的共性和个性。

除了横向联系,举一反三之外,我们还可以与生活结合,进行更广阔地联想想象。

如《三峡》的延伸,可以结合三峡水利工程,“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如果郦道元现在再游三峡,会有怎样的描述呢?

《二章》,可以尝试学生用生活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友人”已“惭”,“下车引之”,“元方”还“入门不顾”,合理吗?

总之,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既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又能加大思维的广度,增强理性的深度,让“人”这个“思想的苇草”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语文教师还应自觉担负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引导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工作者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从多角度寻找传统文化教育的窗口。

一、课前预习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课前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或设计恰当的相关问题铺垫蓄势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荷叶母亲》《金色花》时,我先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做开场白;然后在预习导学中,设计一些预习题:(1)你还能背出有关歌颂母亲的诗句吗?(2)你能给母亲唱一支歌吗?(3)你能几个真实反映伟大母亲的事例吗?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同学竟然能背出“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的诗句,有学生说出了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当一个学生唱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有几个学生禁不住潸然泪下。就这样把母爱的主题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如,在教《散步》一文时,可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新课,如:同学们,在你们家里,父母是爱子女多一些,还是孝敬老人多一些?你妈妈和你奶奶关系如何?你是如何孝敬爷爷奶奶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引发学生关于孝道的思考,从而启迪他们自觉地去关爱孝敬老人。

二、课堂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营。首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例如讲《论语》时除了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原则外,还附带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政治理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孔子被称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原因;讲授《桃花源记》时,穿插讲述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就更能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高洁情怀,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能使学生懂得守信用的重要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学习《木兰诗》能让学生学到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善良、孝顺、机智、不慕名利、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德……文言文作品中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的感化作用。其次,现代文也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应引导学生好好领悟。例如,《羚羊木雕》中的重义轻财;《背影》中的父子深情;《邓稼先》中的爱国与奉献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的拼搏精神;《社戏》和《安塞腰鼓》中的地域文化等等。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足以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三、课外阅读中吸收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是要强化文化的底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目前语文课,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积累得少,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数量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阅读要求,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各种健康有益的读物,特别是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名著应认真阅读,甚至要会背诵其中的名言语句,从而丰富文化知识,积淀文学底蕴。如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增广贤文》《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都可先识记后背诵、再感悟,进行积累。其次,像《史记》《隋唐演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应鼓励学生去品读,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积累文学语言,学到写作技巧,还能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再有,现代文学名著诸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钱钟书的《围城》和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散文、杂文等,还有当今流行的《故事会》《读者》《意林》等报章杂志也是课外阅读的对象。这些现代文学读物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能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是学生丰富的课外精神食粮。

四、语文作业中感悟传统文化

(一)我们可让学生在作文练习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议论、总结,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片段描写。

片段描写是写作的基础。加强片段描写训练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充实。例如可叫学生写出母亲节这天想对妈妈说的话;教师节给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和朋友闹矛盾了,写一段向朋友道歉的话;把面对生活中的某种困难是如何战胜的过程写出来;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理想;写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片段……这些片段描写就包含了孝道、感恩、友谊、乐观、坚强、立志、亲近自然等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

2.大作文练习。

(1)作文主题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爱国”“思乡”“亲情”“责任”“诚信”“自强不息”等。

(2)可以把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

如把孔子、庄子、屈原、诸葛亮、曹操、韩信、司马迁、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名人当作写作对象,写作题材将显得大气,文化底蕴也显得深厚。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学科整合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学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观念正是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并不是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里有一个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不同的语文教学情景相对应的关系问题。

借助多媒体的音频,聆听悦耳的声音。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项脊轩志》,唐诗、宋词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审美感知是人对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人们对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有利于熟读和背诵名篇名句。

借助多媒体的视频,观赏优美的画面。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如画的诗境,宏伟的场景,聚焦的时刻。语文主要凭借是文字,比较枯燥乏味,所以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诗歌鉴赏课,许多学生觉得太难,听不懂就不愿学,我一次讲《山园小梅》,是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先让学生收集写梅花的诗,然后通过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在课堂上配上漂亮的画面,伴随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到了梅花的洁白淡雅、姿态娴静,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的高洁。再来鉴赏此诗就显得容易多了。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语文的课堂效率。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既增强了审美感知的能力,也提升了语文课的魅力。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借助多媒体的网络技术,搜集丰盛的教学资料。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应放眼于未来,不能局限于课本。决定我们未来的是互联网和教育。海量化的网络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例如,名著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外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利用好信息技术,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成为可能,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使课外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探索的学习,从而使课外自主学习带动课内的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作文教学原来总是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通过网络与外面交流,收集资料方便快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关于穿越剧的议论文,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加工和整合,不少同学写出了质量的作文。卢芸同学的《向“穿越”开炮》获得好评。推荐发表在校刊《小荷》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契合点,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有利于对教学信息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讨、反思、总结,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更加符合语文信息化、多样化、网络化的要求,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唐诗宋词鉴赏》

《高中语文教材参考》

第12篇

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品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生情怀,可以体验作者“花前醉酒,月下思乡”的人生情趣……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都会寄情于山水。

1.首先要求我们通读全篇,初步把握作品的主题,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其次关注借景抒情的语句或语段,体味其蕴涵的思想感情。

2.有时的景物描写是一个个间断的画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想象把一个个画面串联起来,形成动感的影片,以便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从而真正融入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感世界。

3.要求我们通过阅读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考查方法多以问答题形式出现,这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折射。社会环境影响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其表达的感情。因此,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体会作者感情的一把钥匙。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写作背景:弟弟身患绝症,作者悲痛焦虑,神州了无生气。作者面对眼前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深受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美好。

2.抓住议论抒情的文句。

写景抒情类散文常常采用边写景边抒情的方式,作者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品读这些议论抒情性语句或语段,有助于我们体味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我们在阅读时,只要找到议论抒情的句子,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抒情基调。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找到了“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两句,我们自然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中所寄寓的情感了。

3.抓住描绘景物的特点。

在写景抒情文章中,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能加深我们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理解。作者所描绘景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在行文时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上。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轻捷”“低唱”等都是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我们从这些修饰性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4.关注文中的次要角色。

写景抒情类文章往往会借助对其他景物的描写,并通过对比、烘托或衬托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主角是眼前的紫藤萝――“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和阳光互相”,次要角色是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者用今天紫藤萝的花繁叶茂和过去紫藤萝的衰败作对比,引发出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途径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美好而永恒的。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家乡的那条小河

吴仲尧

家乡的那条小河,那波光粼粼的河水,纤细飘逸的柳枝,翠绿欲滴的竹林,以及小伙伴们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犹如一幅心旷神怡的乡村风景画卷,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每当春风微拂,春水盈盈,岸边的柳树便会发出嫩黄的小叶,好像一位位披着长发的少女,在袅娜的春风中与河面亲吻,柳叶与春水共绿,水草与涟漪共舞。成群的小鸟在岸边的竹林里飞来飞去,歌声婉转动听。嬉水的鸭子时而钻入水底,时而伸颈晾翅,时而亲密依偎。姑娘们在青石板上洗衣时溅起的水珠,宛如一串串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珍珠当空而舞。姑娘们甜美的笑声和着哗哗的水声,俨然是一支悠扬动听的水乡小曲。姑娘们健美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随着涟漪扭动出婀娜多姿的身躯,如一群青春靓丽的在碧绿如洗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小时候,夏天是我最渴望,也是最开心的季节。邀上几个小伙伴,把衣裳脱得精光,烈日将身子晒得黝黑发亮,我们就像一条条油滑的小泥鳅,整天在河里钻上钻下捕鱼捉虾摸螺蛳……累了,就静静地躺在被河水漫过的青石板上,A岸边的竹林柳树在习习清风中投下一片阴凉,绚丽的阳光被茂密的枝叶分割得色彩斑斓,柔和的水波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肌肤。而我在河水的荡涤和洗礼之中,慢慢地滋生出了那份绵绵延延的故土之情、家园之恋。

B秋风乍起,纷纷扬扬飘落的柳叶荡漾在纤尘不染的水面上,宛如无数只小船,随着河水缓缓漂向远方。岸边的杂草早已变成金黄,在秋风里依然摇曳出曼妙的舞姿。皓月当空的夜晚,小河就像一条舞动的银白色的丝带缠绕着村庄,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神韵。

冬天的小河停止了往日川流不息的步履,那坚硬的冰严严实实地覆盖在河面上,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刺骨的寒光。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顶着凛冽的寒风,在光洁的冰面上追逐打闹,哪怕有时跌得鼻青脸肿也在所不惜,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愉悦。

人近中年,对家乡的一山一水更显得留恋,难怪小河会时常走进我的梦境。我恍如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情不自禁地捧起纯净无瑕甘甜清润的河水,仿佛又亲吻到了那割舍不断的浓醇乡情,感受到了那流淌在血脉里挥之不去的情结。

(选自《野草》2008年第1期)

1.文章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一年四季的景色,请你使用简短的话概括“家乡的那条小河”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2.文章语言生动、表现力强,很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从A、B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岸边的竹林柳树在习习清风中投下一片阴凉,绚丽的阳光被茂密的枝叶分割得色彩斑斓,柔和的水波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肌肤。

B:秋风乍起,纷纷扬扬飘落的柳叶荡漾在纤尘不染的水面上,宛如无数只小船,随着河水缓缓漂向远方。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中的黑体词。

家乡的那条小河,那波光粼粼的河水,纤细飘逸的柳枝,翠绿欲滴的竹林,以及小伙伴们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犹如一幅心旷神怡的乡村风景画卷,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4.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写景抒情的文章常借用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

5.有人寄思乡之情于落日,有人寄思乡之情于明月,有人寄思乡之情于美酒,而本文作者寄思乡之情于小河,请你写出几句有关思乡之情的经典名句。

二、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来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匐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1)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分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

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

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2)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选自《汉中日报》2010年11月10日,有删节)

1.“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本文写出了芦苇的哪些特点?

4.文章描绘了哪些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芦苇怎样的感情?

5.通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最后一自然段中“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的理解。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