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设计研讨

艺术设计研讨

时间:2022-10-02 21:02:37

艺术设计研讨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学 基础课程 创新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的实践性很强,设计者不仅要掌握设计技能,而且要熟悉与设计对象相关的知识、材料、制作工序等。而许多设计院校年轻教师的知识面仅停留在大学知识面上,在繁重教学任务中他们无法更多接触实践,教学中设计技能的传授只能通过仅有的课本及书面资料理解。

艺术设计是一种视觉感官中的实物美学创新艺术,也是一种先于内心思想凝炼升华从而为后者打造根基的构思展现。因此,作为艺术设计教学,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材选编上,教学中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与研究,更需要讲究一种教学艺术方法。

首先,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来掌握设计技巧的过程,教与学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促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没有产生最根本互动效果,结果是老师花了大精力备课,在课堂上挥汗如雨,学生可能是无动于衷,漠然以对,更谈不上促进和提高。

假若老师教做模型时,强调学生要精、准、稳,每次在上课前,如果老师多看一些权威书籍和结合当前设计界最新理念,把最有创意的精华内容整合成一堂课,不但吸引学生投入到艺术设计课中,也会让学生学到一些全新的知识。因此,针对专业的特点,教师要用少部分时间上理论课,大多数课时用来指导学生实践。在设计学中,艺术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要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去教学,用科学的眼光而非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设计,用比较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理性去观察人的感性。研究人的情感,是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转变。老师要求学生要多看多思考,要大量的积累,其中感悟生活是最重要的,并且,学生应该时时刻刻都在预习当中。在教学方法,老师要清楚上专业课程仅仅有方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内在知识,能不能把一个知识点阐述清楚很重要,老师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有多深,讲得就有多深刻。

其次,设置基础教研课题,从基础课程开始教研、教改,使基础课设计化,设计课课题化。当前,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安排方面,其中文化艺术选修课课时量太少、学分低,其中文学类的选修课在短课时内根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艺术设计系对选修课的管理措施不得力,直接导致学生整体对选修课不重视,加上选修课教师的工作量低、待遇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基础能力,还有一些教师对选修课教学不重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结合各个院系特色,有必要对相应课程进行修正,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还有教学计划中设置机动教学板块,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进行时效教学活动,由各专业随机安排前沿性、应用性教学内容,以切实保证我院教学的与时俱进特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学生就业问题,目前设计市场的专业分工愈加细化,本科教学设置应当依照就业口径变化也需做进一步细化、系统化、技术化,与工科结合的面需进一步加宽。比如方向环艺及视觉传播方向均已受到人多面窄的制约,需要针对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设计进行细化。视觉传播方向需要针对书籍与印刷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视觉传播设计、旅游产品设计而逐渐细化,才能依托学院原有学科资源向特色化发展。 转贴于

艺术设计系的部分实习课如风景写生、建筑速写等属于综合性美术课程教学范畴,这种以其室外活动方式定为实习活动,不利培养学生学习提高,从而导致工作安排困难、影响教学效果。解决实习经费太少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导致相关实习活动安排困难,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并引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会,影响教师和学院的良好形象。因此,学院要试行确定校内和市内的设计实习与市区外实习的方式、内容、要求,据此划分实习活动费用,确定师生实习费用的分配标准,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进一步(下转第101页)(上接第58页)实验相关的教学活动方式,以教研形式探究出台实习教学的可行指导书与管理规范。除此之外,加速实习基地建设。并和有资质能力的设计公司签约定为实习基地并实施有组织有监控的毕业设计实习活动,逐步改变毕业实习散放状态。同时,院系应扩大毕业作品交流活动,让毕业设计展览活动与就业洽谈结合起来,并把校外媒体请进来以增加实效性。使学院建构上下外一条龙的学生就业工作系统,负责就业渠道的修通工作,如同生产厂家设置的营销系统,让教师同时负担教学、科研、就业三重压力,势必导致亚教育状态形成,甚至出现恶性秩序。

最后,在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比如,从教学环境方面,对教学场所选择要灵活运用,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工地、广场、卖场等等。在教学体制上采取工学结合,请设计师走进教室当教师,而教师也定期到比较先进的设计大公司进行实地培中进修。针对在校学生文化基础及专业素质不够高,动手技能不够强,设计思维不开阔等特点劣势。建议在专业基础学科教学上逐步倾向于重技能,更重思维的教学思想,即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技能发展的根源,是技能的高级发展途径。如素描课是造型的基础课,基传统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机械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套画准形体的方法,而非注重对人的思维开发与训练,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引进,逐步出现了设计素描和表现性素描,这两者主要是注重技能的表现基础上,更加倾向于重视思维空间的训练。这次展览充分显示了设计这一学科对思维方式的高要求,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也必须针对我们的教学特点、专业特点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尝试。逐步从传统明暗造型中走出来而全身心地研究结构素描教学,使素描始终为设计服务,为现代生活服务。

除外之外,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要进行创新,紧密结合艺术设计的新潮流、新动向,引入到教学中来。比如,在上海世博会举办时,可以结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让同学们领略各国展馆对主题的精妙创意。例如: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德国不来梅市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意大利米兰的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帐篷城巴黎的“植物墙建筑”、英国馆“会发光的盒子”、日本馆“会呼吸的房子”等等。并对其展馆新设想、新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世博会作品中,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文明硕果的辉煌舞台,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这些多种风格迥异的文化元素中,体验其精妙的艺术设计新思路。作为艺术设计的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拥有宽广、活跃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设计不是单纯的描摹,不是简单的借鉴。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培养出具有设计思想的学生由为关键和重要,只有培养学生创新的设计思想,才会有更多的充满魅力的艺术设计作品出现在明天的社会舞台上。

参考文献

第2篇

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学生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结果使得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有望突破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作用

所谓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就是指将某个专业的课程分为若干阶段,在进行完每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之后,让学生进入工作室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市场案例的教育模式。[1]这种教育模式具备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种种优点,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了课程学习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模式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来看,它有以下几点作用。

首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师对理论教学比较注重,而且,学校的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教学课,实验课程较少。这往往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是说,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不能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就业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企业面对这些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时,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增强了学校的竞争能力,而且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从以上两点主要作用可知,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各大高校应积极推广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研讨

(一)营造工作室制教育氛围

为了将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推广开来,高校必须营造良好的工作室制教育氛围。因为学生大多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往往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而高校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者、主导者,理应为该模式的推广做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可以根据该专业学习流程的不同,对工作室进行不同类别的改造工作,在改造过程中,应该参考相关企业或艺术设计公司的建议,使工作室的设计合理、规范。甚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按专业方向进行工作室的设计,从而将工作室划分为室外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以及效果图工作室等。

在工作室的空间布局上,应选择钢架结构、钢化玻璃和采矿灯等原料。[2]对室内的墙体也可以进行软包设置,并且在室内摆放减轻工作疲劳强度的绿色植物。同时,将工作室内部结构划分为设计区、洽谈区和休息区等。不过,尽量使工作室的人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二)工作室制的课程实施内容和形式

首先,高校一定要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的相关的设计,确保毕业生离校之后能立即上岗,或者说只需经过短暂的培训工作即可胜任复杂的工作。因此,该专业的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室内的光色、家具、空间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合理规划等[3],应作为其主要内容。对于室外设计而言,公共艺术、空间,建筑的外观与人的审美等,可作为其主要内容。

确定了课程的实施内容之后,专业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使其承担某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不过,工作室负责人可以轮流上岗,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学校与企业合作运行工作室制

在工作室制实行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密切的合作。这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的需求也在相应的改变,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完全与社会接轨,学校应经常和企业保持合作关系。一旦社会需求变了,学校能及时地更新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使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保持更为长久的活力。

第3篇

中国陶器制造艺术源远流长。自石器时代人类发现高温改变泥土的特性并制作陶瓷以来,陶瓷就成为人类装饰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器物。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的序言中写下了“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这样一段话,介绍了陶器原料、加工工艺及它的质地坚硬、素肌玉骨的特征。纵观陶瓷那丰富多姿的渔猎、采集、农耕生活等装饰图案,异彩纷呈的青、白等色彩变换,姿态各异的动静结合的造型,承载了人类进程中的时代特征、社会状况、审美品位及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并影响着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现代的陶瓷设计集装饰艺术、陶瓷文化、科学技术于一体,衍生出有别于传统陶瓷的特种陶瓷、透明陶瓷和滑石质陶瓷等。将中国古典元素融合运用在陶瓷设计中是现代陶瓷设计探索与创新的课题。“传统+现代”是我国现代陶瓷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陶瓷设计传承的理念。然而,图形艺术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所传达的信息与内容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图形艺术通过视觉信息直接向观者传达出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审美情趣的追求,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图形将经过艺术的加工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瓷,现代社会人们对视觉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日用陶瓷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产品的实用性设计,需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因此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可按其规律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设计定位,合理的运用图形艺术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1根据不同地域的消费者进行设计定位

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存在某种定势,这种定势导致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消费者有传统观念的沿袭促使形成传统的消费习惯,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日用陶瓷的图形设计要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设计师可以借鉴该地域长期沿用的装饰题材、提炼器物的造型特征,以适应消费者的习俗心理,达到设计出的产品易于识别,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传统的图形视觉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着相同地域人们的审美心理。例如,在中国龙风的图形象征着吉祥,传统的日用陶瓷造型圆润饱满,蕴含有团圆和美之意,如果将这些传统图形经过设计运用到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则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如果在设计中不注重这些传统图形的运用,而是任意运用面目狰狞的野兽图形,或是将三角形等边的不规则图形运用到日用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中去,则违背了中国消费者的习俗心理,从而对产品产生陌生感和厌恶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物质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富有地域特色的日用陶瓷产品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各种不同地域风格的日用陶瓷产品往往会通过其特有的图形艺术传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设计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心理,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日用陶瓷产品,将富有地域特色的图形艺术运用到日用陶瓷设计中去。

2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进行设计定位

消费者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层次,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生活环境差距较大,因此其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日用陶瓷的图形设计要与其价值相适应,突出不同档次的日用陶瓷设计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高收入的消费者,其物质生活宽裕,进而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因此对日用陶瓷的消费,不仅仅是停留在其实用价值上,更要追求其艺术价值。为高消费层次设计高档的日用陶瓷产品,在装饰图形和造型设计上需要充分体现出其文化内涵,产品不仅仅停留在实用性的设计上,更要体现出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需要设计师对其中的图形艺术运用更加考究,设计出有品位的个性化产品,为了达到其艺术效果可以设计出特异造型。也可以为这类消费者量身定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出合适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特殊日用陶瓷。大众消费群体属于普通消费层次,对于日用陶瓷产品的购买更注重其便捷实用性。设计师为这类消费群体设计图形时不要过于复杂繁琐,这样会提高产品的造价,不利于消费的选择购买。设计师应该去了解市场,了解大众消费的日用陶瓷产品的图案和造型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表现题材和图形,经过加工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提高这类消费群体的消费。

3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进行设计定位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有着明显的差异,设计师应充分把握各个不同年龄消费者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于不同消费心理的日用陶瓷产品。我们可以将消费者大致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群体,青年群体,中年群体,老年群体。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实质与父母有很大联系,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在其对日用陶瓷产品的购买选择上具有最终决定权。所以在针对少年儿童群体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到其父母的消费心理。孩童正处于心理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对具体形象思维十分敏感。因此,设计选用的题材表现内容,在图形艺术视觉上应有一定的新奇性,但所要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性在造型设计上还应考虑到其安全性,不应运用复杂多变的图形,应多圆角且简单,便于识别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易于引起儿童的兴趣。青年消费群体多充满活力且富于幻想,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所以在针对这类消费群体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应将各个时尚领域中的图形艺术收集,对其中的图形进行提炼加工,设计出充分表现时代潮流与风格的日用陶瓷产品。中年消费群体与青年消费群体,并无明显界限,人们随着年龄的成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敏感度会有所下降,因此表现稳重大方的图形艺术更适合这类消费群体。老年消费群体多难以接受新鲜刺激的事物,设计师应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多将传统图形运用到日用陶瓷设计中,他们将更容易接受,从而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4结语

日用陶瓷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不可缺少,如果说它在一般人心目中只是物质地存在着,而不留意其美学特征的话,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需进入静思和追忆状态,便能领会到陶瓷审美表现之功能所及——敲其声脆悦耳之感受,观其形色纷呈之赞叹,读其神韵犹显之享受,思其意趣盎然之愉悦等。因此,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不可盲目跟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不断的提升,作为设计师应该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把握分析,通过市场调查进行合理的设计定位。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要根据各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运用图形艺术,增强日用陶瓷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提高日用陶瓷的销售量。

第4篇

本文作者:马静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亚里士多德将“实践”与“理论”和“生产”相区别,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反思人类行为的概念,认为实践指人的生命实践、人对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是有关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实践可以同时作为动词和名词,作为动词的实践可以解释为“履行,如:实践诺言”;“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作为名词可以解释为:“人类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发展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之一,人不仅要有思维,有认识,最重要的是要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思维与认识的正确性,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

设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目标对象、不同的使用价值赋予了设计不同的概念和含义。设计具有多元性质:从社会角度看,设计是一种需求;从文化角度看,设计是一种品味;从艺术角度看,设计是一种表达。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我们把设计细化,突出设计与社会结合,并不是要否认以往的设计概念,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体现设计的价值。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我们鼓励这种多元性的存在,那么,不同领域的设计就应该有不同的概念,某一个阶段对设计概念的界定,只不过是适应了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在设计历史发展的整个长河中,只能作为当时的一个设计个性。在从图案、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概念的变化过程中,设计始终都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人,一个是物。从人的方面讲,就是人的眼、手、脑。设计的过程要用眼睛吸收基础元素,用脑组织创意方案,用手去实现。即使在广泛使用电脑的今天,我们仍然是用手在操作,用眼睛在看,用脑在思考。再一个就是物,设计是通过物来实现和表达,无论是古代的造物还是现代的设计,只有通过物,人们才能看见实实在在的设计,物是设计创意的载体,也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至于通过设计产生的物,能不能实现实用或者审美的价值,那就要看设计者怎样去操作设计的过程。所以,不论是从时间的宽度还是地域的广度来讲,“人”和“物”是设计中两个始终不变的元素,而从哲学的角度看,“人”和“物”正是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设计离不开实践性而独立存在。

教育的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关于教育“实践说”的论述,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从知识、经验的传递入手,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二是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三是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四是教育是“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实践说”的几种观点,虽然有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几种说法却揭示了教育最基本的职能,以及我们之所以称教育为教育的根本规定性。因此,对于教育也是一种实践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教育的过程就是将每个生命个体,通过教师对于经验、知识的传授和指导,通过学校营造的环境、氛围的熏陶,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设计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者为最终目的,也具有实践性。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行为,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技能用于实际,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满足个人心理、品性、学识需求的同时,给学生以良好的谋职需求,最终获得一定的从业能力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展的能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能够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调整,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目标,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整合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统和校内与校外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它的活动内容随着社会需求和时展而不断的变化。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动手应用能力、技术性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实践教学就是要通过有助于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将教师制定的最优化的教学活动和方案,从构想变成现实,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融合理论与应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彼此服务;学生应该将课堂学习的理论通过各种实践形式进行应用和反思,并在实践中发现与课堂学习的不同之处,对课堂学习进行有益补充,在返回课堂学习的时候,能够更进一步思考问题。这既是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文精神的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动手应用能力、技术性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所决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在如何达到实践性要求上进行多角度的设计和规范,从而实现高等艺术设计人才高质量的培养目标。

第5篇

1.“光效应”图形“光效应”图形是指在日本现代招贴作品中能表现“光的视幻效果”的主题图形,根据其在日本招贴设计中的构成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构成型,二是模糊型,第三是直白型。构成型:日本招贴中构成“光效应”的图形以线和面等几何元素为主,采取重复、重叠等规律性构成手法,构成几何抽象主题图形。发散由圆心向四周发散,有同心圆发散和辐射发散等,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光效应,使作品产生运动感。模糊型:日本招贴中另一种表现光效应的手法是将主题图形作模糊化处理(即画表层、图形模糊),并借助渐变、明暗变化等构成手法,使作品产生“幻影”的视觉意境,塑造“光”效应效果。直白型:直白型是指在招贴作品中直接出现大自然中发光体的形象,如太阳、月亮等图形,视觉形象简洁明确。

2.“白”日本现代招贴中“光效应”图形的色彩是白色,或直接为留白,或通过色彩对比衬托“白”,如黑色和深蓝色等低明度色彩总是和白色一起出现在作品中,表现出日本文化特有的阴翳、空寂、枯淡意境。另一色彩表现“光效应”的手法为色彩渐变,以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元素,使招贴作品呈现出炫丽的光效果。

二、日本招贴设计中的“光效应”图形与“日本美”

(一)日本美“美是白天是光明是生命。”日本“自古以来把没有污垢的白作为理想的象征是美的核心。作为自我内心的美的清静,它直接就是神灵光辉的美丽清静,其色彩的象征就是白。透明的流水的澄澈、明亮耀眼的太阳的白光,它们所形成的白的感觉作为色彩不就成了清明之心的象征了吗?”由此可以得知,日本民族的美是综合的、通感的,美即是白天,也是光明,又是生命,美不仅是艺术的问题,还是道德的问题,更与神灵的光辉有着一定的联系,白是日本美的核心。

(二)“光效应”图形与日本美

日本招贴设计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主义设计的融合体。在日本招贴作品中,“光效应”图形的构成手法丰富,并以“白或空”表现“光”,与日本美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性融合是分不开的。

日本民族崇拜太阳神,善于以“白或空”描述阳光,因此招贴作品中的“光效应”图形表现有着其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现代性则是日本二战后向西方学习艺术和设计,其中包括向光效应艺术的学习,在招贴作品中自然呈现强烈的视幻效果和构成性特征,因而日本民族文化和西方光效应艺术具有相似点,即都含有“光”的因素,日本美与西方光效应艺术能够“一拍即合”,“光效应”图形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能有较好地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有创造性地表现。

三、日本招贴设计中的“光效应”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一)符号学原理与现代招贴设计

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以外的图形符号等,符号学原理和语言学原理也适用于非语言符号,招贴设计就是以非语言符号为主来表现其主题和所属文化,能指即作品表面造型元素,所指即招贴的主题;明示义也是作品的主题或表层意义,暗示义乃是作品主题之外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表现作品主题及其文化属性?笔者认为可以从符号学原理得到启发,即能指与能指之间采用何种组织构成关系?能指是否形象地表现所指?能指除了表层所具有的意义(明示义),能否给受众带来深层次的意义(暗示义)?日本招贴设计中采用“光效应”图形符号,赋予其白,或留白,并结合色彩对比,以表现日本美。从语构学的角度上分析,日本现代招贴采用外来的“光效应”图形符号,通过重复、渐变、留白和模糊等构成手法,塑造宇宙天体形象,表现日本对“光”,对太阳神的崇拜。语义学上更是如此,采用典型性的能指图形,线形和圆形等几何形在造型上与“日月及其光辉”相似,并以“白”来填充造型元素的色彩,表现日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暗示意。

(二)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现代性是传统性的延续与发展,如何在设计中融合传统与现代,是当今设计界研究的问题之一。日本现代招贴作品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性较为设计界关注,其既具有西方的现代设计特征,又蕴含独特的日本美。

其一,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以现代主义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即选择能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且具有典型性的现代性造型元素(如“光效应”图形)和设计构成手法(如“发散”)表现日本美,表现日本的文化内涵,如渐渐西方光效应艺术中图形的构造手法来表现日本美。

第6篇

1城市园林的涵义

城市园林是基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从建筑学、现代艺术和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中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其设计融入了书法、文学、建筑和美术等艺术学科,整合许多艺术文化知识,体现了城市园林的布局、植物种植,同时也体现了小品、园路和铺装等方面。

2现代艺术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从2个方面对城市园林设计产生影响:艺术理念与艺术语言运用。艺术观念是艺术语言运用的基础。现代艺术理念非常多,经常要用到立体主义分解重组的多重视角来审视事物,所以现代艺术理念到城市园林设计的渗透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综上,现代园林艺术影响着城市园林设计,在大多数现代城市园林中,都可以体会到现代艺术所散发的魅力。现代艺术语言丰富的内涵,可以非常确切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设计理念,让人们有美的感受,身心放松,审美水平提高,同时精神得到丰富。

3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3.1空间布局园林设计规划的面积都比较大,包括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等内容,利用设施对空间的分割作用,使园林更加具有错落感。由于设计的内容多,所以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考虑其部局的合理性,而且针对布局的位置和整体的空间效果都要仔细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功能。设计时,要先对园林的平面场地和空间结构布局有详细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性与美观性的前提下,设计城市园林场地,而且还要考虑园林内部布局的比例、动静变化和节奏是否和谐等因素,才能将现代艺术合理地运用到城市园林设之中。

3.2园林绿化设计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匹配园林建筑、小品和水体基础上,要用心选择绿化植物。不断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观赏需求,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必须将植物的形、色、味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城市园林设计的精髓,园林设计的关键部分就是植物绿化。现代艺术创作和环境的结合,各种园林风格和主题都是由园林中植物绿化的风格决定的。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热岛效应;还可以给快节奏城市的人们以清新、自然的环境。所以,要用植物对园林进行绿化。

3.3雕刻艺术的设计与人类文明一起诞生的雕刻艺术,在很多地方得到运用,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就在造景时使用天然材料,把雕刻运用到室外设计中。所以说,雕刻在人类的进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建设与雕刻艺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直到现在雕塑都是园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雕刻能用它特有的语言给人们带来奇特的感受,让人们深思和想象。现代雕刻对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作用,为园林设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铜雕、木雕、石雕和泥雕都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盛宴。

4结语

城市景观越来越美丽,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深远。现代艺术的独特人文视角,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鉴赏美的能力。将现代艺术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中,为城市的美丽增添了新的颜色。现代艺术和城市园林设计的结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同时,人类的发展,也为艺术的进步铺平了道路。在人们的努力下,城市园林设计会更加符合人类的审美,更加面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晓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

论文内容摘要:一些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仍处于空白状态,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迫在眉睫。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艺术设计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国内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多课时、少科研等诸多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通过学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来解决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建设“老大难”的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支,和公办高职院校一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对于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输送功不可没。近年来,随着民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没有公办教育为依托及国家强大教育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自立自强,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即便如此,民办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仍处于空白状态,这也成为其前进过程中的绊脚石。如何使得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能够和公办高职甚至是公办本科类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平分秋色”?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迫在眉睫。

一、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现状来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

因民办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以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居多,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也不利于科研。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具有高级、副高、中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存在严重的“人才干涸”现象。

(二)人才引进不合理,留住人才难

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因薪资无保障、发展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导致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有难度。一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或是热衷于公办院校稳定的福利待遇,或是被设计单位较高的薪资所吸引,他们不愿投身到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教育中来。这使得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在招聘艺术设计教师时,不得不“自降门槛”。更有甚者,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因部分热门设计专业招不到人才,不得不从相近或是冷门专业中挑选愿意到校任教的人员,这也造成了人才聘用不对口、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换言之,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即使招聘到了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样因薪资福利、发展前景的不尽人意,很难留住人才。

(三)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调

许多国外的大中专院校,诸如美国、德国、英国等都十分重视校外专业人才的聘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内民办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建设,可效仿以上国家的做法,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到校任教,以增强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发展。但是,目前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聘用校外兼职艺术设计教师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节约成本。有些民办高职院校因艺术生源不稳定,不敢聘用过多的教师,从而导致学校专职教师很少。虽然从生产一线聘请的艺术设计教师可以为民办高职院校注入新鲜血液,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但是专兼职教师比例一定程度上过于失调,会对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来自于设计、施工一线的兼职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兼职教师因过于偏重实践,从而忽视学生的理论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后天成长。 转贴于

(四)多课时,少科研

有些民办高职院校为节约成本,摊派给艺术设计教师过多的课程任务,使得教师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上课方面,难有心思搞科研。此外,因教学场地紧张,有些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了节约教室,没有配备专门的科研场所,也没有培养出能够挑大梁的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双师”“名师”甚是缺乏,造成科研项目无法更好地进行。

(五)教育、培训经费不足,制度不合理

相对于有国家专门教育基金支持的公办院校,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多以赢利为目的,较重视低成本运营,这导致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师获得培训、进修的机会较少,一些民办高职院校不够注重教学队伍建设。此外,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行封闭式教学和教师坐班制,致使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得不到实践机会,只能空有一套理论,难以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二、解决途径

如何才能推动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队伍建设?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内多家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三个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中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精神,通过学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途径来解决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队伍建设“老大难”的问题。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提高教学水平,鼓励科研

第8篇

关键词:合作办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具体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为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育研究背景。众所周知,教学改革既是教学实践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一种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具体举措。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中探讨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既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前提下,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借鉴和参考策略

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借鉴和参考”的策略来具体实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借鉴和参考”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借鉴和参考国外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改革自己的英语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是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艺术院校其它专业课程的设置思路进行相应地改革。这包括两种专业课程所用的教学时间,两种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两种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方面。

第一,对于艺术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所用的时间安排。这两种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通过课堂教学为手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而与之相对的是实践性课程。虽然它也以提升学生的技能为基础,也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的,但这种实践性的课堂主要完成的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技能。因此,为了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研究者应该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并借鉴这个策略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例如,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研究者应该侧重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各自的教学时间,应该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所用的教材编写特点等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

第二,对于教学策略而言,因为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策略也一定会有所不同。无论是教学地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都会体现出彼此的差异。因此,在研究教学策略的时候,研究者一定要给予特殊的注意。如果说,对于两种专业课程设置时间上的区别注意是为了使课程更加合理化,那么,从教学策略的借鉴和参考则是其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对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关注。

第三,对于国外艺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考试评价的借鉴与参考。虽然都是专业课程,但是专业英语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还是具有不同影响。这既是一种教学现实,也是教学评价时研究的客观对象。即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评价,既可以考核出这些不同的专业课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影响,又可以客观地总结出两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总结与反思

如何总结和反思这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经验,也会对现在及未来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结合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对艺术设计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可以结合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工作室制”与英语课程的结合问题;还可以结合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双语教学实际,探讨ESP教学模式如何突出艺术英语教学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等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分析,即教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下边就结合对这两个层面教学改革的分析,详细阐释如下:

(一)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

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有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教学理论研究。所谓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就是指在宏观的层面上,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教学改革的理论问题。例如众所熟知的教学改革理论――建构主义。所谓微观的教学理论就是指从学科教学论的角度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论分析。如上边提到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的阐释。

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必须有两个前提:

首先,实践前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没有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作为基础,理论的借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如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如果没有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实践,建构主义的理论不仅不能指导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而且也不能通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了,更不用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了。

其次,理论前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都必须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不仅不会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但在谈及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提时,研究者一定要注意这里所谓的理论,既要包括英语学科教学的微观理论,也要包括教育学层面的宏观理论,甚至是具体的教学改革理论。只有把这三个层面的教学理论统一在一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教学模式问题的探讨

虽然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都有与众不同教育环境,但是这些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也具有相同的教学改革需求。特别是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层面上,探讨一个适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既是其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其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因为,这样的宏观研究对所有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例如,根据多模态理论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改革尝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主要表现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 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多数艺术设计类学生英语学习为工具型动机驱使等方面[1]。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这样的英语教学现实,可以根据语言学的多模态理论对其教学模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利用教材中文字、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网络课堂、各种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模态,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既可以为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建立一个适当的教学模式,又可以为其它艺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个建立教学模式的参考。从而为全国范围内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打一下教学实践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分析

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改革实践的关键环节。因为无论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影响具体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他们自身的英语素养,探讨一个确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是众多英语任课教师最终的教学改革追求。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艺术项目教学法来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PBL教学法的内涵来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选择的层面上,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教学方法选择的共性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个性。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的层面上具有相同之处可以供彼此借鉴和参考;对于后者而言,因为各地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际不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它还必须使各自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既表现在理论的层面上,也体现在现实的教学实践里。但是各艺术院校的所面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各艺术院校的任课教师又具有不同的执教能力,因此,在实践的层面上,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可以借鉴和参考其艺术院校的经验,进行如校本教材的编写、微课的教学实践、反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等具体的尝试。所以,在实践的层面上,在此只有提供一个改革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其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还有待于各地、各院校的任课教师进行独自的思考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

三、结语

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既可以提升广大英语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详细地论述了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在理论的层面上,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集中于教学理论的借鉴、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上;在实践的层面上,各地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应该在借鉴和参考其它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于本校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汤丁丁.多模态视角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4(25).

[2]陈春风,熊田兰.艺术设计类职业英语课程开发调查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样本[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3]张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4]杨昊.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英语网络平台课程构建研究[J].海外英语, 2014(23).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投资观;互动课程系统;课程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自中国学校之学制制度建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方案即被称之为教育的“宪法”。这个“宪法”通过培养目标、学分要求、培养环节、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外语、导师指导等环节实现其效力与任务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因要兼顾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共性层次与程度差异,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则更需酌量统筹与分化。特别是在中国艺术学科新的门类语境中,以及基于比较外在的其他学科发展特点,努力建立艺术应有的学科标准、深化各艺术门类与领域的专项研究、培养艺术本学科的专业人才,是艺术学科内所有学科都必须首要考量的三大任务。

一、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课程概念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既是各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结构,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换言之,课程是研究生获得学科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学科内涵的核心途径之一。在中国艺术学科的新学科秩序下,5个一级学科与33种专业(1)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制定,需要依据其至少能够实现浇铸学生成为本学科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学位获得者之目标;获得能够认知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塑型学科完善构成形态;打造具有族群特性的学科文化;有效服务社会的教育效能等五个指标。如何使课程培养体系获得预设教育成效,就需要研究生教学的具体实践了。

由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课程,应该依据考量以下专项指标而有效设计――问鼎如何以学科理想统筹设计;依据怎样的理念构建设计方案;教师所设计课程体系是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术背景、每门课程是否有相对独立与完善的知识谱系;学生习得课程后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素养与能力、对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有无贡献;跨学科的研究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对多学科的互动研究能否起到促进的可能……这些都应是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概念的应有内涵。

二、树立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

树立中国的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就是将研究生课程作为投资学生自身的有效资源,并强调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引领与追随、组织与对话、管理与配合等方面的互动性课程取向选择。可从学生、教师与师生关系三个视角来看待课程投资观。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需辩证地认识“课程=学分”的学制规定与“课程=自我投资”的理念。一方面,要认识到完成课程、获得学分,是学制的规定,也是学生的本分性修习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不能持唯“课程即学分”论,而应把课程看成一种自我投资。自2014年起,所有的研究生入学均需缴纳学费,这个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研究生由先期的国家投资培养的观念,转变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由国家、学校、家庭与个人共同投资的行为了。

那么,如何理解“课程应该是一种自我投资”的理念呢?第一,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应该兼顾短期自我投资与长线自我投资的双重含义。第二,短期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把所学的课程转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使自身具有更好的生存基础,或作为继续进行本学科相关领域深造的基本要求。第三,长线投资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将具体的显性课程转化成为自我职业规划设计资源,将短期的自我投资持续不断的内化与实践,追问中国艺术学科的个体特性与整体学科群的群体共性,更有实效地推动中国艺术学科的成长,并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能否成为自身的学术发展资源,以及学术职业的品牌。就笔者所知,有些大学的艺术学科教授,上完一门或几门研究生课程,即可出一本教材性的专著。所谓教材性专著,它既可为其他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提供教材支持,又不同于传统教材的材料性整理,是具有自身学术特色的就某一学科或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的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原理论著。(2)可以期待的是,如将课程有效地转化为教材性专著,这一实践将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学派也假以时日可成。

最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投资观,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共赢”。一方面,教师把握“因材施教”之道,组织、安排与设计课程模块。例如,作为“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笔者的导师梁玖教授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背景、潜力特点、优势与兴趣领域,针对不同年份入学的博士生,开设《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与族群》、《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艺术教育对话》、《艺术教学艺术研究》、《艺术学术》、《审艺学研究》、《艺术课程开发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学位课程或《影响做博士学位论文的因素指标》、《“泽园行”(3)年度学术研讨会》等讨论专题,并依据博士生们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排序讲授。学生在课程之中,建立专业认知与思维,受导师学术思想的熏陶,与同门学术群体形成某些共识性认识,逐步熟悉、了解、理解该学科的制度、知识体系,完善建设空间与可持续研究的领域。如此,导师开设的课程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研究领域,学生也得到逐步推进“学科之门”的价值熏陶,此为共赢之一。

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的本质上看:其一,以课程为纽带,可以期待中国艺术学科的学派生发。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约翰・菲利特力赫・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以他的中心学说系统建立起了世界著名的两大教育学派之一的“赫尔巴特学派”,在他身后,他的学生分化成为“拥护”与“学说”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后来都成为赫氏学派的有机构成。其二,在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自身在学科中发展定位的自知,教师帮助学科遴选新的学术候选人。以此,学生的身份可获变更,具有与教师相同或角色重合的社会身份,从“门类艺术学学习者”转换为“门类艺术学教育者”、“实践艺术学创作者”、“理论艺术学研究者”、“实践艺术学传播者”(4)。此为共赢之二。

由是观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于学生、于教师、于师生的学术共赢都是可视作一种投资的。

三、中国艺术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着力多学科互动实验

如果将课程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接下来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获得收益。笔者认为应着力探讨多学科互动的课程实验。

多学科互动实验是指中国艺术学科的内部多个学科间,以及与其他不同学科间做多学科的交叉关注、探讨、发掘与对话。多学科合作是跨学科的核心概念。“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的合作程度,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 disciplinary)、超学科(trans- disciplinary)。目前,中国艺术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还停留在多学科、复杂学科、交叉学科的程度。即缺乏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并由一门学科概念处于支配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互动学科”即是学科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这种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设计的具体方案反复地实验实施。

任何一种反思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验行为。广义言之,任何培养出“大师”的教育都是在反复实验中,与构建、摸索与变革、制度制约与自立我法中得来的。互动课程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其他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形态之上、具有应答现实艺术学科教育问题的课程体系。互动课程系统包括: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科间性对话课程(5)。

具体来看,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即获取学位需要完成的学制课程,类似于短期自我投资范畴里的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是寻求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以关照本体学科的课程。例如: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是否考虑将教育学院里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比如:借鉴教育学科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与艺术学科进行交叉建构,可以开发出《艺术赞助史》(美国的大学课程之一)、《艺术生存论》、《艺术教育哲学》等交叉课程;学科间性互动课程:是不同学科内外生态之间相互有对话状态与可能性的课程。可以是学科间的理论的建构,也可以是成熟文化理论与学科的融合,这应是中国艺术学科目前大力开发的课程丛。比如:利用国际学界已经成熟的“社会性别”视角,探索性别区分度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开发出《艺术创作本土原典》、《艺术学科职业生涯开发》等课程。另外,建设互动课程需要注意每门课程的个体性与整体性、交叉课程的优先资源开拓性、互动课程对话与交流的发掘与自觉等维度的酌量与把握。

同时,还应关照五种基本课程取向作为互动学科的课程教育实验参考的依据:(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该取向支持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明确主导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应塑造善于合作的、有政治觉悟的、懂科学的学生作为生产力量与公民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2)认知发展过程取向。该取向支持学生学习超越特定内容领域的认知策略,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有熟练的技能解决问题、设计决策策略,同时有批判思考的能力;(3)个人适应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一些机会或创造一种可以进行选择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4)社会适应/重建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使学习者成功适应社会的经验。学生应掌握那些在竞争社会中成功存身立命所必需的概念和技能;(5)情境化教与学课程取向。该取向强调前四种取向如何圆融地在情境中影响当下的课程设计,并考虑其平衡问题。

当然,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互动课程系统的探讨,也将在不断的实验行为中酝酿、改进、转化、生成、发展,以求得教育成效,持续开发深层的互动课程,深化艺术学科的课程研究与教学实验。

注释:

(1)5个一级学科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33种专业包含: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29个基本专业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书法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等4个特设专业。

(2)笔者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在其所开“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艺术教育学术规划》的“学术艺术教育”专章讨论中就这一话题有专论。

(3)接受梁玖教授研究生培养的学生,以其主张的“润泽教育思想”自发创立师生学术团体,命名“泽园”。在“泽园”中进行相关学术议题的讨论,举办研究生论坛、读书会、学术报告会、作品创作展览与评介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泽园行”为研讨会之名。笔者为2009年首届“泽园行”策划人。“泽园”群体举办的首届泽园师生艺术创作展“风开花”,于2014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展出。

(4)杨梦婉.外国艺术学“需求满足”指标的评价研究[J].艺术研究,2011(01):85.

(5)该理念作为笔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46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提纲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3](美)恰瑞罗特.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M].杨明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美)威廉・派纳.自传、政治与性别:1972―1992课程理论论文集[M].陈雨亭,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4.

[6](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宏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 含义 框架 实践

对于基础素描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美术院校基础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学院的素描基础教学还远未达到成熟与完善的地步,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甚至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尝试一种“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

所谓“研究讨论型”教学,首先应具有如下含义:实行教学与研讨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拓展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探索艺术世界的宽松环境,创设一个研讨问题的情境,激发创造与表现的欲望;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与研讨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师生互动。其次应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课程框架结构设置。当教育的主体产生变化后,原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改变课程的结构是必然的举措。改变的方向是从课程结构的总体上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学习和研讨并进的教学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以研究客观物象作为培养、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前提,但在内涵上不同于传统模式。为适应“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初步将课程结构设置为三大内容:1.普遍规律的研究。首先,是对传统造型规律的再认识。传统造型观对透视、结构、明暗等因素的研究,都是为了再现写实的目的。现代绘画的发展变化,赋予这些内容新的造型意义。其次,批判地继承现当代艺术的新成果,加强对抽象构成、平面构成、意象创造、画面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的研究。第三,通过传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研究具体物象,了解古典与现代美学的差异和不同,认识审美规律。2.情感表现的研究。传统绘画里,绘画主体的情感是隐藏在立体写实造型之中,处于从属地位。自从现代派绘画从描绘客观世界转入描绘主体的主观世界后,情感表现的问题随之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表现主义理论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是一个表现情感的人。”当然,他们所讲的情感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社会性的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需要艺术家个人的体验,并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真切动人。“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确立情感表现课题,并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训练学生,使素描基础训练顾及到客观和主观、理性和感性,再现与表现的平衡,进而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体验的人类情感。3.材料媒介的研究。在绘画史上,时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材料媒介的变化。可以说,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作。虽然如此,但是材料本身的美学价值只在现代艺术里才深受关注。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研究,了解材料媒介自身的美感,拓展形成独具新意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材料媒介,使学生个性充满了鲜明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必须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中的具体实践、实施,如何将其运用于画面中。 通过规范教学要素,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所谓“课程教学要素”其基本含义是: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包括的主要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每一教学要素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教学要素在学时安排上有合理的比重。着重抓住课题设计、课程讲授、实践训练、课堂讨论等四个教学环节,并以这四个环节作为基本要素,把这些环节导向研讨型教学方式,使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学习主体的研讨型教学转变。

课题设计,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设计一个个角度相异、主题明确的研究课题。课题设计包括感受性课题和理解性课题。

课程讲授,指教师对课题设计的内涵、具体要求、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讲解,还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个人指导,作业的讲评、总结等。这是实施“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实践训练,指学生自主研究、实践的过程,并逐渐深化理解课题的内涵要求,以达到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的目标。实践训练主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为课题要求,一为作画时间安排。

课堂讨论,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对每个课题设计的质疑、思考,实践训练结束时的心得体会、总结,包括对艺术家作品的分析、学习讨论等。课程讨论是“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课题的设计,将自己对教学的宏观把握和想法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根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个艺术问题作多种诠释。在“研究讨论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也因学生主动思考和亲身体验而丰富多彩起来,构建画面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试图通过建构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的实施,以突出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个中心。这种改革方式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高度结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对“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尝试,还需要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谭平,周至禹.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11篇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含义;研究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受社会的物质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同时还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控制。但这些制约因素改变不了西方现代艺术成为世界艺术的潮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是其艺术设计的效仿者。我国在现代艺术领域中发展的起步较晚,所以向西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借鉴和交流也是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在我国有非常多的学者曾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悉心研究,并对此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1现代艺术的概述

现代艺术又被称作现代派艺术,对于其定义,学者们可谓是众说纷纭。但从整体上来说,其可以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艺术或是现代派艺术,其泛指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与传统艺术相区别的,并蕴含着前卫及流行色彩的流派和艺术思想潮流的统称。西方现代艺术是由很多种视觉上存在异样类型的艺术风格共同组成的,它是在科学以及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建立的,在西方几百年的艺术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将艺术作家、艺术作品以及观众之间存在的区别打破,并且倡导对人类生活进行融合和干预。西方现代艺术受现代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深,并对现实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压迫进行批判。

2现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从现代艺术的发展始端至今,对精神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关注,而不是死板的对自然进行单纯的模仿,并且现代艺术对传统守旧的文化进行了抨击,倡导艺术语言的变革创新。又对大众的审美进行了挑战。相比之下,现代艺术是对人们视觉的一种冲击,其表现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并且不断向新式艺术进行发展。而因为它的发展也是人们对其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而这些都会致使人们从内心上对其进行方案,但由于热衷追逐潮流,只能将就。但总体来讲,现代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其打破了常规,将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创造出的新式艺术已被大众所认可,并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其次,它的出现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使现代文化丰富多彩;最后,其顺应了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潮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受现论的影响

3.1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规律

依据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可以了解到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以下规律的出现:1)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具有漫长和复杂的特点。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制度在不断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需要漫长和复杂的过程。2)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由于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在逐渐转变,并且活动的空间也在逐渐增大,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范畴早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视野,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要高于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3)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国度的不同导致其历史文化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导致艺术创作的思想意识也不同,以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上也存在着差异,但无论差异有多大,都使艺术设计走向了现代化,并且设计的目标都是一致的。4)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及系统性。不同的阶段其艺术设计理念也存在这不同,每种艺术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但不同阶段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统一发展的系统。

3.2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艺术设计这一门学科具有交叉性的特点,艺术设计的理论与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点,他们的关系也存在着对立和统一,既相互区别又存在联系。但总体来说,现代艺术设计必然同现代化中的政治、社会、经济、科学等环境因素紧密相连,当然这些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影响因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产生影响。而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也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一般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艺术设计进行探讨的,价值、本质、观念等是其探讨的重点;而应用理论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对艺术设计进行探讨,它是将所有的理论因素归结到一起而形成的理论,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了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这个整体。

3.3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哲学探讨

从现代化形式的哲学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探究不仅仅需要对各阶段、各时期的学者的艺术设计观点和理论进行归纳总结,而且还需要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进行探索,以使设计的实例中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参透和了解,使现代人的主要特点显现出来。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为人们提供社会知识及生活质量进行考虑,还应该对人们的精神需求及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进行考虑,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人们生存的状态以及对创作的心态进行设计,对人们对待艺术设计的态度进行思考,并思考在对时代进行追逐的同时,怎样将人类的发展进行推进。

4结语

综合以上所叙述的内容,并通过本文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可知,由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时间方面存在着差异,以此,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所形成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当我们开始研究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环境进行透彻的了解,并从社会背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来综合对“现代”的概念进行认识和了解,只有真正体会到“现代”的真实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进行学习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多贵,牛文元,陈劭峰.现代化内涵、指标与目标的新探讨[J].学术探索,2015,21(04):19-21.

[2]童星,崔效辉.“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20(04):53-58.

第12篇

1982年中国首套熊猫金币发行以来,由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跻身世界五大投资币行列,并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投资热点,30年来不断的发展壮大使得熊猫金币成为了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一个传奇。

海内外“猫迷”齐聚一堂

今年恰逢我国发行熊猫金币30周年。5月10日~12日,上海金融学院联合中国金币总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 理财 周刊》社、中国集币在线举办“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也是中国钱币界第一次独立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中国金银币之所以在这几年在钱币界和艺术品界声名鹊起,很大原因在于其学术地位的提高。因此,本次“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承载着极为重大的学术意义。

为此,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及中国港台地区和内地的诸多收藏大家、著名学者、钱币设计家、雕刻家和大币商,以及早年参与熊猫金银币工艺试制和行销管理的专业人士。在这些“猫迷”(熊猫金银币专家和收藏爱好者的统称)中,既有当年设计和雕刻首套熊猫金币的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也有获“克劳斯世界硬币大赛”大奖和《德国钱币杂志》世界10佳硬币大奖的设计师和雕刻师,还有自熊猫金币诞生之日起就参与经销的海外著名钱币商,更有许多在熊猫金银币收藏领域独领的收藏大家,研讨会现场可谓高手荟萃,胜友云集。

本次研讨会就熊猫金币的诞生之路、熊猫金币的设计理念、熊猫金币的学术研究价值、熊猫金币在中国钱币界的地位、熊猫金币的收藏属性和版别特点、以及海外“猫迷”如何追逐“猫币”的盛景等题目约请诸多名家进行主题演讲和广泛研讨。

据记者了解,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将正式结集出版,以作为中国金币总公司“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代钱币博物馆试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上海金融学院建校60周年,上海金融学院当代钱币博物馆也在研讨会期间试开馆。5月11日中午,与会嘉宾有幸成为该博物馆的首批参观者。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中国当代钱币博物馆。本馆内容以中国当代金银币为主,共分当代官窑、吉金览胜、钱泉物语和巧夺天工四部分,用众多实物、设计图稿、宣传海报、历史文献,介绍新中国金银币的起源、分类、流通体系、著名设计师雕刻师、得奖之作、专题集藏和工艺流程。本博物馆将作为上海金融学院师生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公众感受新中国金银币璀璨文化的殿堂。在与会嘉宾参观期间,上海金融学院教授、融理当代金银币文化研究所所长黄瑞勇就馆内珍藏的特色金银币展品为参观嘉宾进行了详细而精彩的介绍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