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弟子规手抄报

弟子规手抄报

时间:2023-05-29 17:4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弟子规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 指导思想

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紧跟形势,德育教育中常常灌输大而空的道理,教育成果不明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规范学生行为的读本。根据至圣先师孔子关于生活规范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弟子规》,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守则规范。该书全面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基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

我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与国家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念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二、 活动目的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场所,师生不能仅仅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诵读《弟子规》是熏陶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引导师生诵读《弟子规》,能够使师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育。《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构建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诵读《弟子规》可以使师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教育,有助于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从而有助于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构建。

三、 活动计划

(一) 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为了使学习《弟子规》活动能扎扎实实地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席占京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组。经过领导组的讨论,制定本计划。

(二) 学习对象

全体学生、教师以及家长。

(三) 宣传动员

为了使师生充分认识学习《弟子规》活动的意义,学校首先召开教师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会,使有关教师重视起来。其次,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校讯通、家长会等平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学习《弟子规》的良好氛围。

(四)学习方式

1、教师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正已才能正人。因此,在学习《弟子规》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率先学习,而且还要将其落实到行动中,从教育教学及生活的细节、小事做起,本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理念,做好学生的表率,做到“教学相长”。学校对教师的学习,不限具体的时间,不限定内容,不限定进度,但从学生对教师评教方面对教师进行反馈。

2、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坚持激发兴趣,贵在引导,以生为本,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① 读: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预备前集体诵读《弟子规》。

② 背:要真正使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弟子规》必须熟读会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③ 写:这里的写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学生的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二是让学生写学习《弟子规》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④ 行:既然《弟子规》是启蒙养生的好读本,那么学习《弟子规》就不能“纸上谈兵”,而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行动中。通过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⑤ 评: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我们拟开展的活动有:手抄报、展览、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主题班会等。我们还要把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长

一方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的行为举止和理念对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 我们要求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校讯通等途径,指导家长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第2篇

合:大家早上好!

甲:新世纪的太阳是我们的,

乙:新世纪的鲜花是我们的。

甲:迎着太阳,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甲:踏着大地,让童心乘着理想的风帆远航。

乙:职工新街小学升旗仪式

合:现在开始!

甲:全体肃立,出旗!

乙:升国旗、奏国歌、

甲:唱国歌

乙:请中队国旗下演讲

甲: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格外幸福,

乙:成长在党的阳光下,我们朝气蓬勃。

合: 让我们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甲:请领导讲话

甲:请上周值勤同学宣布值周情况

乙:本周大课间活动内容是本周纪律检点是卫生检点是

合: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让我们庄严的呼号:

我们的校训是我们的学风是

乙:本周升旗仪式到此结束。下周由中队准备。各班按顺序带回。

小学六年级升旗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_____月_____日,星期一,本周的升旗仪式由我们____年级主持进行,我是主持人______。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出旗。

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第三项:升旗手归队。

第四项:国旗下演讲,今天由____年级的____为大家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__________》,大家欢迎!

第五项:校领导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第六项:升旗仪式到此结束。下周升旗仪式由____年级主持,请做好准备工作。各班有秩序退场。

小学六年级升旗仪式主持词 今天是20**年XX月XX日,星期一,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主持本次升旗的是六一班,旗手靳轶然是个认真、细心、发言积极、爱动手的科学小男孩儿;护旗手马家乐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喜欢画画,是班上公认的手抄报大王;护旗手穆雅菲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爱好唱歌,是我们六一班的金嗓子。礼仪队员申梦煊、王欣格、朱苡萌堪称班上的小班主任,崔高原和贾凯迪既是学习上的好苗子,又是运动场上的优秀健将,牛皓楠、汪若晴学习积极努力、认真细心,宋金晓写得一手好字,是班上的小小书法家。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敬礼!出国旗!

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

礼毕!

第三项:呼号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想到: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的校训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我们的学风是:知行

第四项:诵读《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是者死,如是生。

第五项:国旗下演讲。

第3篇

一、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办学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力争实现“硬件不软,软件过硬”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完善了办学条件。

1.强化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我校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50人,班级人数在50左右,在职教师64人。近几年来,学校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理念,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教学楼,配备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其数量和面积均基本达标。学校现有图书26000册,生均图书20余册,每年新增图书人均符合标准。

为了加强信息化和校园安全建设,学校还配有1个专用多媒体教室,24个普通多媒体教室,教师电脑51台,学生电脑129台,生机比达到10:1;学校还建立了网络管理中心、完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21个探头日夜运转,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2.美化校园环境,突出教育文化

为了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学校聘请专家规划设计,按照美观、大方、朴实的要求,搞好校园绿化、亮化、墙报等设施建设,做到教育性、艺术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目前学校室内外都有名人名言墙报,标语,橱窗、画廊等阵地刊登管理制度、好人好事、学生习作等内容,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

二、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1.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在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凡事处处表率在先,苦干在前,努力以优秀的品质影响教师,以高超的业务带动教师,以科学的管理领导教师。 目前,学校形成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教学水平蒸蒸日上,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的好景象。

2.加强管理,促进教师成长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们利用每周一次集中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先进事迹等,进一步增强教师责任心和教育服务意识。同时,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实行帮户结对,促进教师成长。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把所有青年老师和素质相对后进的老师确立为帮扶对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落实责任奖惩制度,使后进教师迅速成长,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目前我校现有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8人,小学高级教师已有45人,达连云港市“333工程”名师2名,灌云县县学科带头人5名,灌云县高级教师专家组成员5名,优秀青年教师13名,均达到标准。

三、推行素质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订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1.开展《弟子规》“书香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要求学生每2周读一本书,并且要写读后感。三至六年级每班都开展了《弟子规》 “书香校园”手抄报活动,并且每月都有诵读、课本剧等评比。既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沟通和联系,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组织专门班子,利用开家长会、校讯通平台等形式,传授家庭教育理论知识,通报学生学习表现情况,讨论和研究学生教育方法,表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家长。一般每学期组织家长会1-2次,参与率达到95%以上。利用家长学校活动,有力地调动和整合了教师与家长教育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于2010年正式开办乡村少年宫活动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进行专人辅导,挖掘他们的潜力。学校先后建立了《弟子规》经典诵读、合唱队、女子篮球、绘画、乒乓球、书法、激光水鼓等11个少年宫兴趣小组。今年以来,我校先后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践行《弟子规》课本剧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弟子规》相关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在艺体方面取得许多优异成绩,如广播操评比获得灌云县一等奖;合唱比赛一等奖;集体舞比赛一等奖;乒乓球比赛个人一等奖;尤其在2011年灌云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范毛毛同学获得了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的第一名;张明倩同学获得了垒球第一名、跳远第二名;吴艺寒同学获得了400米跑第二名、800米跑第三名。

四、深化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质量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着子来抓,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校内公开课开放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教学展示,在教研、交流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对教师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评比和奖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4篇

我校少先队以传承民族精神为立足点,以培养德育习惯和人文素质为重点,狠抓养成教育。继续围绕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三个方面,构建符合少先队工作体系,促使少先队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现就一学期来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促发展,科学筹划落实效

1、我校少先队大队、各班队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并且紧紧围绕既定的校本教育主题,结合每月一个具体的教育主题,科学规划系列教育活动。在重点开展校本主题教育的同时,有机了渗透其他必要的常规教育。

2、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教育讲话,学生学会了唱国歌、热爱国旗,知道升国旗时的礼节。

3、坚持上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课。

4、切实组织了新队员入队仪式,并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和少先队常识教育。

5、加强值周中、小队建设,做好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执行情况的日评、周结、月表彰工作,并且做好相关记载。

二、教育主题明确,辅助活动有序

让班、队活动占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教育。

1、全校每年级每个中队在围绕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儿童节、建党节,开展了相关内容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小学生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教师培育之恩,他人关爱之恩,并自觉回报。通过食品安全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提高“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认识,做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热爱祖国和怎样做人。

2、深入开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我校继续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严谨、读书好学、修心养性”的良好的品德。我校采取每天早读10分钟,课前3分钟等多种形式,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3、各班级中队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做好对队员的思想教育,清明节、端午节、建党节等。分别举办了清明节手抄报活动,征文比赛以弘扬党的精神,歌颂伟大的党等为内容的不同主题会。

4、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展示学校艺体教育丰硕成果,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具体活动

1、我校四月份开展了清明节手抄报活动,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2、五月份以母亲节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发挥我校的优良传统感恩教育。特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端午节•故事大会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3、六月份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儿童节,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家乡、关爱小伙伴的丰富情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4、七月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学生的积极向党的情怀,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向上的建党节,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幸福快乐地成长。

第5篇

吉林工贸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人为目标,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原则,探索“工贸好声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通过“四四工程”(四校、四周、四月、四节)德育活动载体,将“四同音”内容融入德育实践中。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我校“诵-浸-践-寓”的“文房四宝”育人模式。

现在,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内涵,构建了“经典教育常态化”“素质教育外显化”“教材应用校本化”的德育体系,同时也促进了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广泛就业,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职业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背景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应试教育的失意者,“一多三差”(“一多三差”即单亲家庭多,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思想素质差)现象在中职校园里随处可见,他们对社会新鲜的事物、现代时尚的东西接受较快,而对传统德文化却不屑一顾,这一现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职校学生的心田,对其实施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为此,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坚持传统文化“三进”原则,向学生传播普及传统文化,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内容。

三、主要目标

(一)预期目标

1.通过提炼中华经典文化中能够促进新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内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自主提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的目标。

2.弘扬和培养新时期职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职业教育中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营造新时期职校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广泛就业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一代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职业人。

(二)创新点

1.致力“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坚持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原则,探索“工贸好声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将“四同音”内容融入德育实践中,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体系。

2.研究“经典常态化”“素质外显化”“教材校本化”三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践中促进三元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整体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育人机制――“诵-浸-践-寓”的“文房四宝”式育人模式。

四、工作过程

第一宝:诵――诵经典,厚底蕴

“诵”,相当于文房四宝中之“笔”,这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先书写、读诵经典,再内化,简单易行。

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局限于班主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班团会,而应是“处处皆教育之地,人人皆教育之人”。我校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榜样和模范。从2007年开始,我校加大了对全体教工的传统文化培训力度,通过外出学习考察、举办读书报告会,经典诗文赏析,组织专题讲座,参加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形成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育人理念。

将《弟子规》引入课堂。我校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学习内容,以传统文化在拓展型课程中的培育为有效载体,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为切入点,通过开设《礼仪与修养》《中国茶艺》《中国武术操》《中国礼仪手语操》等拓展性课程,让学生在欣赏、实践中了解中华文化发展史。2010年,我校将国学经典《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课程,引进课堂;2012年,我校根据实际编写了《学做弟子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校本教材,通过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端正了学生的思想态度,纠正了行为习惯,厚实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二宝:浸――浸环境,营氛围

“浸”,好比文房四宝中之“墨”,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学校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营造清新亮丽、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让墙壁会说话,用文图浸润心田。利用橱窗、走廊、墙壁、实训室等空间,张贴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企业文化等,让无声的墙壁变得生动起来;校园黑板报登载经典诗文,成为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的平台;各班级教室环境布置或是诗画、诗文的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学习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手抄报的学习园地,经典文化的内容,从而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开放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师生交流平台(如师生论坛、师生博客等);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健全卫生检查评比机制,为师生营造整洁、温馨的文化环境;创办《团之光》等校园刊物,展示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心得与体会。

第三宝:践――践礼仪,养习惯

“践”,相当于文房四宝之“纸”,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的教育就是在纸上作画,培养一名懂礼仪的、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幅优秀书画作品。

我校根据《弟子规》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制定出《吉林工贸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手册》,对照行为手册纠正行为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行为手册,明确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通过严格的“三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六管(宿舍管理;早操、间操、眼操、读报等环节的管理;课间、自习管理;风纪管理;日常卫生、生活消费管理、违纪学生管理),双落实(责任落实;效果落实),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第四宝:寓――寓活动,强素质

“寓”,如同文房四宝之“砚”,意为之平台,以传统文化活动为教育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通过“四四工程”(四校、四节、四月、四周。四校:党校、团校、公民学校、家长学校;四节:文化艺术节、技能节、感恩节、成人节;四月:行为规范月、爱国主义教育月、法制安全教育月、就业指导月;四周:孝心周、体育周、健康宣传周、志愿服务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1.立足校情社情,把感恩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从2007年,我校将每年的11月份定为“感恩”活动月,将11月22日定为“感恩节”。通过召开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2.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我校的社团组织如“百人大鼓队”“百人乐队”“百人武术队”“百人舞蹈队”“百人礼仪队”“百人健美操队”、田径运动队、毽绳运动队,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我校一年一度的校技能节上,由百人组成的传统文化《弟子规》诵读、百人中华健身武术操、百人中华礼仪手语操、百人药香歌背诵、百人威风锣鼓、百人发动机拆装等表演,充分展示了工贸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中的亮点,唐宋诗词、《弟子规》诵读比赛,成语故事讲演、红歌演唱比赛、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体验,在发展中得到创新,提升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艺术品位、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实施保障

1.切实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领导小组、保障资金投入。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编著出版了校本教材《学做弟子规》。

3.建立奖励表彰机制,定期评比学校励志学生,认真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4.突出全员德育理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做到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为人师表。

五、主要成效与成果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全校师生和家长受到很大启发,改变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使班级更和谐,学校更和谐,家庭更和谐。

1.实现教育常态化。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将中华经典教育作为课程开设,开辟经典教育阵地,有效保证了经典教育长期化。

《工贸好声音》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在吉林市电视台《直播江城》节目中播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吉林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先进示范学校,经验材料荣获全国德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2.达到素质外显化。活动中渗透传统礼仪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与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素质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区群众的好评,在全国、省市各级专业技能竞赛中有近200余名学生获奖;有160余名学生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3.应用教材校本化。编写了《学做弟子规》校本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学习;参与了全国和谐德育科研课题成果即《立德树人》主题班会教材的编写,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中职学校学生统一班会教材。

自2007年至今,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全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吉林省“三创建”先进学校、省示范性宿舍、省绿色校园、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吉林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金牌学校、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年’重点工作评估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市“最美校园,最佳管理”学校;被吉林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党总支、市“五四”标兵团委、市优秀家长学校、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先进实验学校等。

六、体会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 经典诵读;教学;人文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国文字博大精深,语言千锤百炼,从《论语》到《大学》,从唐诗到宋词,无不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这些经典诗文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文元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不断挖掘这些蕴蓄在经典中的人文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的心灵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情感体验变得敏锐,让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在新《课标》指导下,该如何进行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呢?

一、经典诵读,氛围先行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我们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的同时,应尽量做到以氛围育人,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处细节影响学生。如将《三字经》《弟子规》等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利用板报、橱窗等常年刊录,也可利用校园广播站时常广播,在教室墙壁上粘贴名人画像、名诗佳句,在操场角落、教学楼外墙刻录经典的名人语录,让学生经常与先哲圣贤对话,在耳濡目染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沐浴着经典的雨露。

这个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参加了区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获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誉。学校也积极开展了经典诵读的元旦表演活动,并在每周的一、三、五坚持开展午间经典诵读活动。书声琅琅的校园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诵读经典的热忱。

二、循序渐进,遴选内容

为学生选择经典内容时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如,低年段孩子可把简单易懂的童诗、童谣、对韵作为诵读内容,中年段孩子可选广泛流传的成语典故、现当代精品美文为诵读内容,高年段还可精选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精品、富有趣味的故事、适于背诵的小古文等作为诵读内容。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秉承“美人之美,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兴趣,为他们制定了经典诵读的学习目录: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道德经》,四年级诵读《论语》,五年级诵读《大学》《中庸》,六年级诵读《古文观止》。在每周的午间经典诵读活动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校园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里,学生们循序渐进,乐在其中,经历了经典学习的洗礼和全身心的学习体验。

三、语文教学,紧密结合

新《课标》指出:“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同时,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因此,在遴选补充和加工素材时,诵读经典就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可自创并演绎全新的课堂,奉献给学生一些经典集合,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人文意识的培养。

日常语文教学中,可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为了庆祝传统佳节,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入本,或交流分享,既让学生了解传统佳节的来历、习俗等,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水平,积累了经典文化和素养。此外,还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经典诵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这样不仅有利于积累课外经典知识,还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情绪昂扬,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四、形式多样,乐在其中

(一)鼓励共读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互读,大手牵小手,有利于营造书香四溢的家庭学习氛围。如,你读上一句,我读下一句,我背这一段,你背那一段,又如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这种超越你我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与和谐书香家庭的良好开端。而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课堂外,加入学生的背诵行列中,更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除了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生生互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中会萌发出许多新奇古怪的想法和体会,这些感受的点滴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相互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拓展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课间游戏唱诗:孩子们课间蹦蹦跳跳、唱唱乐乐,他们玩拍手歌时,每拍一下就念一句《弟子规》,非常有意思。有的孩子玩跳步游戏时也和着《道德经》的韵律一蹦一跳,《道德经》中富有人文气息的词句就在学生的小嘴上和脚尖上跳跃、欢歌着。

而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长廊中的瑰宝。我们把学生书写的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优秀书法作品挂在校园里、楼道间、课室里,营造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诵读的积极性。假日里,让学生绘制与我们的经典诵读内容相关的手抄报、小人书等,开学时作评比和展览,学生在接触生活中鲜活的语文材料时,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五、评价激励,兴致盎然

诵读经典,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晨读、午诵、课间,经典相随;每周一节阅读课讲经典;国旗下讲话、班队课时多引用经典。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积少成多地诵读,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诵读目标具体到周,如一周完成《道德经》两个小章节的背诵,并专门设计学生诵读情况记录本,按周登记所诵读和背诵的章节,请学生和家长签名、评价。记录和评价情况定期作一总结,一期一评比,并作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同时,定期检查学生的诵读和背诵、摘抄采蜜本、经典诗文的背诵情况记录本等,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生日常评比和积分中。在此基础上,综合学生的总体表现和获奖积分,在期末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经典诵读之星”“诵读星级标兵”等,并给予奖励和表彰,不断增强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动力。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如果每天吟一首千古名诗,诵一句经典的名言,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就能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心灵的愉悦,享受人文的快乐!这种快乐将带给孩子幸福一生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毓海,王登峰.在诵读经典中传承文明[J].新华文摘,2010,(1).

[2]刘蕾.经典诵读服务课堂教学.新课程学习(下),2012,(7).

第7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经典诵读 诵读内容 诵读方法 诵读环境

一、精心筛选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强的现实价值,其中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诗文,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等,但同时也有许多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糟粕之作。而在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选择何种经典进行诵读,以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作品让小学生阅读,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筛选。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切不可随意而为,而是要在批判继承、与时俱进的原则指导下展开精心筛选。要紧紧围绕“真善美”的价值诉求,列出小学生成长中最具普适性的“立人之本”的文本,分时期确定诵读内容,然后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相应的诵读内容。例如,低年级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高年级小学生则诵读《论语》《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篇目。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对经典文本进行分类,如爱国篇、孝悌篇、诚信篇等,然后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安排。

二、灵活采取诵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虽然经典诵读的主要形式就是“读”,但教师一定要将这个“读”做活、做新,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接力、唱和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以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经典诵读效率。还有,教师可以将诵读内容与传统节日或地方民俗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民间传统风俗和节日,灵活开展主题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和理解经典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经典诵读与趣味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搜集对联、成语接龙、猜灯谜比赛等娱乐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课堂活动,展开形式丰富、极具趣味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经典。另外,教师还可以面向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诗文配画、文化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创新创造活动中领略经典魅力。总而言之,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诵读方法,调动小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经典诵读兴趣,创造有助于学习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环境,让核心价值观如同音乐一样,时刻浸染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其内化,促进小学生良好品格和习惯的养成。

三、营造良好诵读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学会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营造经典诵读环境时,一定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要坚持文化育人的诉求与目标,切不可随便找些名言警句进行胡乱堆砌。可以将古典音乐作为经典诵读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淡雅宁静、古香古色的诵读环境。还可以将经典诵读与“日行一善”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践行核心价值观。比如,当诵读到《弟子规》的“孝悌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放学后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如诵读“成由勤俭破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经典诗词,倡导学生加入“光盘计划”,不挑食、不剩饭菜、不浪费,同时做到不攀比,勤俭生活,不浪费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经典故事,引导小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养成友善勤劳的良好品德。让“日读一经典,日行一善事”成为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道“大餐”,用经典美文熏陶小学生心灵,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这是将核心价值观全面贯穿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总而言之,在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经典诵读时,教师不仅要学会精心筛选诵读内容,而且要灵活采取诵读方法,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诵读环境。只有如此,才能让小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才能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全面践行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全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2).

第8篇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班级管理工作,我今天交流汇报的主题是——倾听花开

走进玉泉中心小学二(1)班,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花一般的灿烂,孩子们快乐生活,幸福成长是我的追求;孩子们乐学、向善、竞争、悦读、健体是我的心愿,孩子们像鸟儿在自己的天空划下痕迹,是我的梦想。

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大家相亲相爱,共同成长,为这个美丽班级增光添彩。

 一、最美的时光,倾听花开

 生命中最美的时光便是读书,只有让孩子们畅游书海,才能拓宽视野,增长见闻。我班一直开展“日诵一诗,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道德长跑活动。每天的晨读经典文化《三字经》《弟子规》有效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每日一首诗、每周一格言使孩子们得到积累明白道理受到熏陶。

每月一张“自我激励卡”贴在课桌一角,用于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卡片上内容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座右铭、需要改掉的坏习惯等,让学生们在激励中养成一种好习惯。

二、小小的舞台,馨香四溢

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我就把班级这个小舞台有意识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尽情演绎,

不论大事小情都让学生拿主意,老师只是引导者,让他们大胆实施,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学习,管理,生活。

现在是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如:“领读员”“红领巾监督员”卫生小天使,送餐快递员、纪律小标兵,图书小管家,值日小达人。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绽放花影,流光溢彩。

三、撷一缕明媚,流光溢彩

丰富多彩的活动像万花筒一样为孩子们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放飞了孩子们的梦想。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们在巧手折快乐、小嘴唱欢歌,体育展风采、猜谜语、小小书法家,诵读小明星等主题活动中竞相开放。班级风采展示窗里展示孩子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手工制作、优秀手抄报等作品。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增长智慧,增强体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撷一缕明媚流光溢彩。

四、为对手喝彩,花团锦簇

 1、人人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同学有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在早读、两操、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表现进行竞争。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作业整洁、学习进步、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等方面出色的……都能获得相应的“小明星”称号。比一比谁得的多。上榜的学生会在班会课上接受学生们诚挚的喝彩。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57-1长久以来,小学语文只立足于课内阅读,对课本教材反复咀嚼,却极其忽视课外阅读,只寄希望于学生课外自觉阅读或家庭教育,对于课外阅读的检测则更加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显然收效甚微,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未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到了中学再想养成就更困难了。语文课自课改开始,广大教师就极其关注这个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更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量化规定,即九年中小学期间,课外阅读的总量不低于400万字。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粗算应不低于140万字。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阅读任务?是布置阅读任务,然后通过常规考试检测?显然,像对待课本教材一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可见,检测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读后感言,思维闪动

每学期伊始,语文教师都会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然后课内给少量的时间,再要求学生利用课外和假期完成阅读。那么经过一两周或一个月之后自然想看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准确了解阅读效果呢?此时,读后感交流就成了重要的检测办法。

如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推荐中列举了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作者童年时期的亲身经历是在蜜罐中泡大的学生们所想象不到的,读后感慨良多。学生事先做好发言稿的准备,在随后的两节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交流互动。一些学生开始时无从谈起,这时引导学生先朗读一段原著,使自己进入文章的情境中,一边酝酿感情,一边抒感。当一两个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其他有过共同阅读基础的孩子们自然会觉得有话说而踊跃发言。或者一开始,老师还可以以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或者自己初次阅读该书时的体会来启示孩子们发言。在倾听孩子们发言时,老师自然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这样的不同于常规教学的交流活动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对于没有认真阅读的孩子们也一定会起到引导和鞭策作用。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文字,或者对开始的发言稿作进一步修正,再将这些闪动着学生思维火花的文字集结展示,或通过板报、手抄报或者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定会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阅读产生自豪之情,长此以往,何愁学生不肯主动地去读书呢。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小说、童话、故事等课外书籍的阅读检测,即使是诗歌类的课外阅读一样可用。例如小学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有《千家诗》《弟子规》,这些作品一样可以通过读后感言的形式进行检测。《弟子规》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感想。《千家诗》选一首两三首读一读,再说一说。

二、互通有无,同窗交流

当然,除了规定书目,老师们一定还会对孩子们说,不能只看这些喔,课外阅读读得越多越好。那么,半学期或者临近期末咱们就来比一比谁的课外阅读读得多吧。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使学生们在交流读后感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当孩子们把自己半学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书籍拿到教室里时,读得多的孩子一定是自豪骄傲的。当然如果怕对读得不好的学生产生打击,就让学生只带来自己最喜欢的书本吧。随后,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运用朗读、交流读后感、讲解故事等活动,来推荐好书,使学生之间分享好书,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友谊,共同分享阅读乐趣。总之,让学生畅所欲言,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更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一同进步。注意,这时孩子们拿来的书籍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包括家里的报章杂志,只要是有益的皆可。对于喜欢读报的孩子,可以让他讲讲新闻时事。对于喜欢读诗歌的,可以让他说一说读诗的乐趣。

三、情境表演,情节展示

第10篇

对小学生进行中华国学经典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古韵悠长,口才文采从诵读开始,素质气质自经典升华。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学生反复品味唐诗宋词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天天咏唱千古名句,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将诵读千古名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通过这一教育活动形式,同是让学生养成“重读书、重积累”的学习习惯。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并提出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传统中华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感的健康一代,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我校于2010年开始尝试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提出“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教育理念。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全面渗透为主要目的,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方向,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整合,培养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创造经典人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把国学经典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立了学校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组员由教科处、德育处、教师代表组成。为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统一安排,统一布置。同时学校加大宣传力度,从正面引导全社会和广大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形成全校师生共学经典、共诵经典的氛围,具体工作由教科处和德育处施行常规管理,制定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分别由各班语文科任教师负责指导诵读。

2 编写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经典文化实施与育人的实际功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不加重小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乐学,学校从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取舍,确定相对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的内容为教学重点,做到“三不”即鸿篇巨制不读、晦涩难懂不读、含义偏颇不读,和“三有”即有声、有色、有形。在容量、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三字经》,四年级《弟子规》,五年级《论语》节选,六年级《古诗词》。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诵读内容。为学管理,学校安排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校把国学经典教育与语文课教学相结合,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国学经典教育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的点拔,让学生诵读原文,使国学思想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课堂教学让学生触摸到了国学的精彩,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熟读、诵读、简单讲解,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为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中午(1:00-1:20)时段播放国学经典名曲。

3 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诵读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校园内布置文化墙,在楼梯间、教室黑板报张贴经典诵读图片、名人警句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力求多方位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学校无处不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师生耳闻眼见,处处感知传统文化精神。

4 学习经典,汲取精华,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学校将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和各学科有效地进行整合。语文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教学内容;美术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作品赏析;音乐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古典音乐赏析;体育课教学把传统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把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的熏陶融合。孩子们吟唱、诵读《三字经》,使他们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语言,从而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提升爱国情感。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牢记祖先口口相传的基本的伦理道德,牢记尊敬长者、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学生在诵读经典、熟记名句、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学校通过班队会讲古代经典故事、让学生们与圣贤对话,明确做人的道理;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中融入经典故事、古代名言;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争当文明好少年”、“感恩教育报告会”等活动中渗透特色文化,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播撒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于学生日常行为之中。

5 以活动为契机,多种方式寓“学”于乐

为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中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方式。比如“经典诵读书法、绘画展”“ 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把优秀作品制成展板在全校展览,对优秀作者奖励经典诵读古诗词书籍。再比如文艺汇演,各班排练经典古诗词朗诵、古典音乐集体舞、古诗词大合唱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便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6 建立考评机制

第11篇

1校内落实海量阅读

一周七天,学生在校就有五天。因此,学校,老师应为孩子们提供阅读的资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氛围,让孩子们尽情地阅读。

1.1保证阅读的内容。

班级内创设图书角,或是图书柜,由学生自由捐书,写上自己的名字,开学带来,期末带回,每学期更换书籍。在书籍的选择上,老师要有指导性:一、二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不多,因此,可选择拼音、汉字、图画相结合的书;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各种文体的纯汉字的书;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但一定是健康的书籍。除了学生自己准备,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丰富书籍。

班级内创设阅读栏。黑板报是个重要的阅读天地,内容可以月月换,还可以周周换,更可以天天换。墙面布置也要好好利用,可以一月一个主题,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找资料,共同参与更换。

年级内创办阅读栏。好多学校每年级都有一个展览栏,这个栏里,除了张贴一些绘画、手工、书法作品,还可以张贴孩子们写的优秀文章,或是为孩子们精挑细选一些课外知识等等,定期更换,丰富内容,供孩子们阅读。

学校可以固定一个地方做阅读廊,由专人负责精选阅读材料并定期进行更换,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阅读空间。

开放学校图书馆,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书。

1.2保证阅读的时间

1.2.1每天中午的时间很长,学生完成了作业都有很多休息时间,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根据各班情况,请学生分发自己班级里的书,孩子根据自身需要,做好读书笔记。因为书是别人的,因此,学生不能在书上做笔记,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可以记记语文基础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1.2.2很多学校都有图书馆,书也的确很多,但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实,学校可以安排一周有一节课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校应开放图书馆,如果学生很多,图书馆不能容纳下,可以由老师组织同学去借,借回教室内阅读,课后归还图书馆。我相信,学生们肯定会很开心的。

1.2.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规定一周中的某一节课为国学课,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理解意思。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让学生兴趣高涨。

2校外落实海量阅读

校外落实海量阅读要与家长做好配合,需要家长好好参与,在开展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应尽量化困难为动力,排除万难。

2.1老师向家长推荐本学期应阅读的书籍,书的本数不能过多,一本,两本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买,条件不允许,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到书店去看,也可以向同学借阅。家长督促孩子阅读,期末进行反馈,评出“读书之星”等等。

2.2家长还可根据孩子自身发展,兴趣爱好适当地为孩子买书,在家督促孩子读书,老师要调查,家长要反馈。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家长来发言,讲座,传授自己的育儿心得,与其他家长分享。

2.3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整理孩子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内容,制作剪贴报。还可以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阅读,欣赏。剪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展活动,检验阅读效果,促进海量阅读

孩子们书读了,但是否真正有效呢?我们还必须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检验,更好地推动课外阅读。

3.1课前三分钟个人展示。

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老师给出不同的展示内容:低段可以是一首儿歌,一首古诗,一个小故事……;高段可以加大难度,一个故事,一段演讲,一段评论……每个孩子都要参与,鼓励孩子们大胆表现,积极参与。一段时间过后,进行一次评比,评选出优秀选手进行奖励。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平时肯定就会去认真准备,认真阅读课外书籍。

3.2每月创办一次主题手抄报。

主题由老师确定,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也可紧跟时代气息,如“三?八”节到了,办一分手抄报,“教师节”……活动开展后,都要进行评比,进行奖励。孩子们很重视他的每一次比赛。他们也会很积极参与的。

3.3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演讲或是主题吟诵活动。

低段孩子可以是主题吟诵,如:春天来了,我们来朗诵春天的诗歌;教师节来了,我们来朗诵歌颂老师的诗歌……高段的孩子加大难度,老师选择确定主题,孩子们找资料或是自己撰写稿子进行演讲。评选优胜者进行奖励。

3.4学校也不能不闻不问,一学期也应该开展以阅读为主的全校参与性的活动,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如:古诗词吟诵比赛,《弟子规》、《三字经》颂唱比赛等,学校重视了,老师、家长、学生自然就重视了。

第12篇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希望我们的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人。我们的目标就是: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够成为英才,但是我们一定努力让每一名学子都能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耐心做好身边的琐事;不一定每个人在学习上都出类拔萃,但是要让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和学习什么;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你的好朋友,但是要让学生懂得所有人之间都应该和睦相处。读书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十余年,因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始的读书现象,正逐渐演绎成一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营造氛围,国学经典熏陶人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读经典书,做有根人。”“我快乐读书,我健康成长。”一则则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格言,成为各学校黑板报、宣传栏、读书园地中的最醒目的文字。学校统一开展了“每周一诗”背诵活动:每周,各班级在黑板上专门辟出一角,由学生轮流值班,抄写一句经典诗文,在当天的每节课前集体朗读;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课间活动时间,放学路队中全班同学集体背诵。让经典时时与学生保持亲密接触。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到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二、变换形式,诵读经典成风尚

我校开展读书活动已经有十年,在十年的时间里,每学期都有读书展示活动,先后举办了“百词”大赛、作文竞赛、手抄报展评等多项活动。2002年结合课改将读书活动――我校的传统特色活动纳入校本课程,每年一届“读书节”。届时用一周的时间展示一年来师生的读书成果。活动分为古诗考级、各类展示活动、现场比赛活动和特色活动四个板块。“古诗考级”是读书节最具特色的活动,考级活动全员参与,学校根据背会古诗的数量发给学生相应的等级证书并评出“古诗小博士”。目前,学生的最好成绩是熟背古诗300首。读书节期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班都布置自己的成果展。有读书摘记、手抄报、剪贴报、诗配画、读书卡片、自制书签、自编文集等多种形式,学校组织参观评比。各班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场比赛活动有:亲子朗诵会、成语大赛、书香家庭知识读书竞赛、童话剧表演。,每届读书节都有不同的特色项目:如:“智力大冲浪”“红领巾书市”“读书知识竞赛”“漂流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到了家庭亲子阅读的温馨与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领略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孩子们获得知识,习得涵养,懂得道理。典诵读活动,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家庭,渐次推开,步步推进,已蔚然成风。

三、走进课程,校本课程放异彩

课堂是学校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为配合学校的读书活动;也为读书活动能很好的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也为能感受读诗诵经活动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渗透到点滴生活中来;更为学生“亲近母语每日诵读”有更适合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学生实际的读本;我们组织教师偏写了一套六册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诵读经典》这套教材共六册,每册有景物描写、礼仪、友谊、爱国、理想合作、励志六个篇章30篇课文。《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都是选材的内容,每篇课文都是经典古诗文,学生背会古诗文积累语言,汲取精神养料。可以让学生在古诗文这片精神乐土中流连忘返。

四、深入实践,德才并重育新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课堂教学、经典读本中背诵的德育观念变为行动,就应多实践多应用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验、领悟,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落实到行动中去。读书实践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把经典诵读内容与广播操、韵律操、课本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锻炼身体和锻炼思维融为一体;还可以把经典诗文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踢毽子”、“击鼓传花”等游戏当中,使诵读和游戏同时增加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