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16 16:53:52

地基施工技术

第1篇

【关键字】:岩土工程;地基施工;软土处理

中图分类号:C37 文章标识码:A

引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公路、铁路层出不穷,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文章就桩基、地基的施工技术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做一下简单的阐述。

一、地基的施工技术

1.1基坑施工技术

对于基坑深度较深,周围地质较复杂,基坑外可以进行明显降水的基坑施工技术来说,可以采用混凝土灌注桩与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施工技术如下:

首先,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进行认真的检查;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桩的要求时每个场地不少于2个,此外,还要检查孔径、垂直度以及孔壁的等是否符合要求;对泥浆护壁成孔过程中要检查钻机就位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开孔前对钻头直径和钻具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要检查护壁泥浆电费相对密度以及成孔厚的沉渣厚度;人工成孔灌注桩挖孔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护壁的位置、垂直度,及时的纠偏。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要大于50mm。

对于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在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在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扩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实施锚杆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将钢筋、钢索或者其它类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灌注浆液材料,令其和土层结合成为抗拉力强的锚杆。这样的支护技术能够让支撑体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护其结构稳定,防止出现变形,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进度。为了确保良好的支护效果,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例如在四周设置沉降观测点,检查支护结构顶部是否发生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是否产生沉降和裂缝;对于临近的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是否产生了影响,必要时进行防范措施。

1.2地基施工技术

1.2.1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1.2.2对于砂石地基

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1.2.3对于水泥搅拌桩地基

对于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前应事先予以平整,必须对地上以及地下的一切障碍物进行清除;要复核测量放线的结果,作为承重水泥搅拌桩施工时,设计停灰面应高出基础设计地面标高300―500mm,在开挖基坑前,应将施工质量较差段手工进行挖除,以防止发生桩顶与挖土机碰撞导致断桩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施工记录,并且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包括检查搅拌机的头转数和提升速度,搅拌的桩长度和标高,应随时检查搅拌刀头片是否磨损,当直径小于700mm时,应及时地进行加焊,以防止桩径偏小;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的长度、桩体的直径以及地基的承载度,进行检查时,对承重水泥搅拌桩应取90d后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28d后的试件。

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粉喷桩

如果遇到地基填筑难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淤泥较深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沉降量,确保建成工程的稳定性,可以采用粉喷桩法对周围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首先应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确定粉喷桩的位置,所用材料为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水泥有固化作用,施工技术就是利用深层的搅拌机与软土进行强烈的搅拌,目的是使水泥吸收软土中的大量水分,施工之前要将地表杂物清除干净,施工过程中不允许走动;一段时间之后生成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柱状体,同时这种生成物易变性、强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基的沉降量,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粉喷桩法属于隐蔽工程,对其施工工艺的控制一定严格贯穿于全程;而且要随时检查施工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2.2滚填

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池塘等河流,粉喷桩法就不能适用,为了降低水位线,可以采用滚填法,首先利用排水设备把水排走,并对池底的淤泥进行清理,然后在底层填筑砂砾,大约80cm左右,然后再依次进行素土填筑,填筑的顺序是先中间后两段,使其残留的淤泥挤压出去,并且回填土的高度一定要高出路基1m以上,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加宽,在素土回填过程中,施工机械可以在其上边来回行走,这样对土壤起到初步压实的作用;如果所需进行地基处理的池水不易排干,可以抛片石挤淤泥,但是采用此方法的造价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抛片石挤淤的方法,可以直接采用素土直接对其填筑,以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再采用自然沉降,下挖路床,逐层铺生石灰进行填筑,因为生石灰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土壤中水的含量下降,有利于地基的顺利进行。

2.3用石灰改善土的质量

如果施工地区容易造成积水,土壤含水率较大,碰上下雨天地表就会特别泥泞,但是晴天表面就会有浮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改善土壤的质量,进行掺石灰处理,大约在路槽以下60cm,自上而下分三层,每层20cm,底层5%石灰土,中层6%石灰土,上层6%石灰土,这样避免土壤的反复翻浆,减小施工的难度。此施工技术要求在路基表面清除杂物,然后进行素土稳压,并控制素土的厚度;其次利用实验工具测得素土稳压之后的含水率,如果含水率较大,可以进行素土的翻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即可停止,与此同时消解生石灰,将素土进行整平之后就可以摊铺消石灰,注意生石灰的厚度要一致,然后用压路机静压;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就可以以进行石灰土的拌合,与填筑池塘恰好相反,此拌合过程中一定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确保石灰土含水量均匀;最后还要进行稳压整形和碾压,确保石灰土的平整度。

【结语】:综上,以地基工程为例,介绍了地基、桩基与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给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第2篇

关键词:土建地基;施工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施工工程,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其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地基的力学强度和承载力,保证施工质量。通过本文对地基基础概念及其处理技术,桩基础概念及其施工技术,以及桩类型和施工方式的论述,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为地基施工工程提供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利于为做好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工作。

1 地基概念及其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1.1 地基概念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在工程地质学中,指的是由于建筑物的兴建,导致岩土中某一范围内原来的应力发生了改变,而这部分由建筑物荷载引起应力变化的岩土就叫做地基。其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种地基。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施工需要的时候,则需要通过人工改造其地质条件使其符合地基施工要求。

1.2 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由于地基基础是保证建筑物坚固,经久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基施工要求下,需要通过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做好地基的加固工作,以保证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支撑上面建筑物的荷载。同时,通过该种技术也能够有效改善不良的地质条件,使地基土体符合施工要求。例如在膨胀土上修建建筑物时,就需要利用石灰改变膨胀土的土质。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下处理地基基础的几种常见技术手段。

1.2.1 换土垫层,分层填土

由于某些土体的承载力较小,具有湿润性和膨胀性等土质特性,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需要换掉原来的浅层软土,用强度、稳定性较高的材料替代,以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减少土层沉降问题。在此项工程中,通常采用换土垫层,分层填土的方式。简单说,就是用符合施工条件的土体代替原来的浅层土,且要分层实施,以保证土体的密度,避免出现缝隙和孔洞现象。

1.2.2 碾压夯实

碾压夯实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强大夯击力,将地基中的松软土体碾压或夯实,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强度,降低土体的压缩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竣工后,基地具有最低的沉降量。

(1)机械碾压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压路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地基土层进行压实工序。在分层填土工序中,每填一次土就需要利用机械碾压几遍,尽量保证地基土地的夯实程度。由于该种方式需要使用重型机械,耗费大量的物力与财力,因此比较适用于大型的建筑工程。

(2)振动夯实法

振动夯实法,是指通过电动机振动而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由于震动时间较长,振动效果好,所以对地基土体的作用效果也非常好。

1.2.3 固结土壤

由于土体具有液化性能,是土层必然含有一定程度的水分。所以,需要通过排水的方式排除土体中的水分,使其失水后自动固结,达到提高土质抗剪强度,降低土层沉降的效果。该种方式简单、易操作、费用较低,既经济又实用。因此,在许多民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1.2.4 化学加固法

简单地说,化学加固法就是向土体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土体粘结在一起并改善土体性质,进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1)灌浆法

灌浆法的实质是把某些能够固化的浆液(水泥浆、碱液、丙烯酸铵等)注入土体中,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原理,改善土体中各种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能够有效地降低土质的渗透性、减少渗流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空隙压力,从而提高地基土体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

(2)喷浆法

首先在地基的指定位置上钻洞,且在钻杆下端安装一个喷射装置,然后等到孔洞具有一定深度时,使钻杆匀速旋转上升,同时向周围土层喷射浆液。当浆液与土体固结在一起时,遂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3)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将水泥浆等固化剂注入深层土体中,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功能将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混合,使地基深层形成复合地基而具有连续强度。能够充分降低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 桩基础概念其土建施工技术

2.1 桩基础概念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结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深基础。它是一种既古老又在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当地基浅层土质条件不佳,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级低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往往需要采用桩基础。该种地基基础形式,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地层沉降量小,是基地加固的重要方法之一。

2.2 土建施工技术

2.2.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压桩过程中极容易破坏土层结构,产生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所以,静压沉桩工艺不宜中途停顿。该种施工技术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且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等优点,使其在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中得到广泛应用。

2.2.2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是通过桩顶部的固定振动器,使桩在自身重力和振动效果的作用下沉入基地土层。该种技术的设备装置简单、重量轻、体积小,且打桩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地基工程的施工成本,也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3 桩基础类型及其施工方式

桩基础类型大致包括预制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树根桩等四种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施工方法也将会有所不同。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具体讨论其施工方法。

3.1 预制桩

通常情况下,预制桩的外形是圆形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约在300mm-600mm之间,长度约在7m-26m之间,采用焊接法或硫磺胶泥锚接法进行接桩。

3.2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的直径约在350-550mm之间,长度约在23-27m之间。该种打桩方式,是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主要利用桩顶部的振动器将带有固化剂的钢管桩打入地基土层,在振动过程中逐渐拔出钢管而形成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

3.3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的直径约在65cm-160c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它是利用钻机在地基土层中钻出孔洞,再通过灌注法将水泥浆压入钻孔而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护钻孔孔型,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

3.4 树根桩

树根桩的直径约在80mm-260m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实际上,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除了桩直径有一定区别,其在施工技术和方式等方面并无其他明显区别。

4 结束语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当代,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建筑物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其承载力满足建筑物自身的要求,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有必要进一步论述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薛秋生,沈龙运,聂义军.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A]. 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 2008 .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从而保障房屋建筑的耐久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1 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大,并分布着多种工程地质。例如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等等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溶岩地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在其他地区也有较少分布区域;我国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叉地,是世界上几个多发地震的国家之一,而地震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多样的地质分布,对地基基础性工程的勘察工作和施工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广大的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多的技术性难题。

1.2 多发性

由于地基性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房屋倒塌事件时有发生,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就显得至关重要。

1.3 潜在性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具有复杂的工序衔接,前一道进行的工序都会不同程度的被后一工序所覆盖,因此隐蔽性是施工的工序质量的主要特点,也为施工质量的检验增加了难度,因此,工程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基础工程工序的质量监管,特别是对隐蔽性施工的监管。

1.4 严重性

由于地基基础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如果在建筑工程建成之后发现地基基础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几乎是无法弥补的,而这种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也大大的超过了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性工程的投入。不管是因为地质问题,勘察问题还是施工问题,一旦基地基础性工程出现了问题,将会导致地基基础失去稳定性,进而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面临着整个建筑倒塌,塌陷等危险,不仅在经济上遭受重大的损失,还严重的危及到人民的生和财产安全。

因为整个建筑实体的荷载全部都被地基基础所支撑,所以一旦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问题会很快的向建筑其他位置扩散,造成严重后果。而一般地基基础出现问题导致的事故多是突发性事件,并不容易提前被人察觉,这就使得它的严重性进一步增加。

2 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2.1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其出现的主要姻缘有两点:一是由于混凝土施工前未将枕木摆放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造成的力量分布不均导致裂缝;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外部原因导致混凝土水分蒸发太快,导致的拉应力过大形成裂缝。

2.2 结构漏水

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是常见的房屋建筑工程漏水地点。产生漏水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方面是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属于是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错误操作导致,属于是人为因素。

2.3 施工材料质量低劣

施工材料的使用对房屋工程质量具有关键的作用,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没有将标准的施工材料要求标注,导致的施工材料使用错误;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自身降低施工材料的标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2.4 通风孔道堵塞

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设计过程中未能合理设计导致,另外,也可能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杂物不小心堆积在通风孔道中,导致孔道堵塞。

综上所述,虽然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除个别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并提高施工和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建议

3.1 地基基础的选型

地基作为建筑实体和地基的连接物,发挥着将建筑实体竖向的荷载力传输给地基的作用。如果地基的荷载力足够大,而且基础分布和建筑实体竖向分布一致的话,那么可以采用独立的地基;如果地基荷载力达不到承载要求,或者建筑物过高,那么可以采用筏形地基基础,这种基础的有点是比独立地基更加的稳定,但是造价比独立地基要高。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

3.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如果地基土是淤泥的话,而上层土层又比较薄的情况下,应该避免在施工中扰乱淤泥分布的措施。在选择地基处理方式的时候,应该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增加建筑实体对地基不均匀的适应能力,针对已经确定的地基处理办法,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多次试验进行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要严格遵守目前的建筑工程守则的各项数据,并在施工期间定时进行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换填基层法、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强夯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沙石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是几种比较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房屋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本工程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施工前应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满足地基和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而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因此采取桩基础作为本建筑的基础比较理想。方案中我们要着重考虑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最大间隙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通用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一般采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子中就存在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并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采取措施。

在施工中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在采用天然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满足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贯通,期间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填充,如果处理不好,出现高屋建筑层与地下架空层互质问题,建筑投入使用后,会发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造成渗漏。近年来,由于复合地基在提高地基持续承载力并控制建筑实体沉降上效果明显,被广泛的应用。不过,不管应用哪种方法,除了重视施工工序,材料和管理外,首先还要保证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

4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增长,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高低,对于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就需要更加的重视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同时,在相关工程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和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重点的监管,并不断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完善监管机制和管理办法,为我国的建筑工程业的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卫兰,林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价值工程,2010(19).

第4篇

【关键词】工民建;地基基础;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工程建设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基基础建设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根基,只有控制好地基基础的施工,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地基基础施工的概论

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形变绝不能疏忽地层,而基础则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给地基的底部构造。地基是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所以一定要能预防强度的毁坏和稳固,同时,务必掌控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能够完成上面要求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对立来说深度小,仅需要一般施工程序便可建造起来的基本类别,即天然地基上浅基础;地基若满足不了上述的要求,就必须进行稳固处理,处理后地基上建造的基础,即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如果上述地基基本形式统统都不能够来满足要求的话,就要想方设法借助特殊的手段相对埋深大的基础形式,称深基础(常用桩基),以求把荷载更多地传到深部坚固的敦实土层中。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要点控制

1、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等,要做到:①优选供货厂家,最好从厂家直接供货;②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③加强现场原材料的复试工作,以防现场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应以供应部门集中到供货到现场,项目经理部验收、检查、送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材料的可靠性。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其次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时要有责任人签字。

3、施工参数的确定

由于各场地地基基础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都应进行试桩、试打工作,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的选型

作为地基与建筑物的相连部分,基础能将由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又传向地基。如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基本的散布形式和竖向构造的散布形式一样,可以采取突出基础;若地基很软弱,那么建筑物非常高的前提下,就要采取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比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势,它和突出基础相对来说,造价相对更高一些。若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就要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够,则属于软土地基,要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或者其它等等构成,在查看时要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散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的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量,假定它平均散布在了整个面积,从而便得到了平均的荷载位,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对比.若是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筏形基础更加经济。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可选用满铺在全部面积下的筏形基础,若介于在两者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基地土质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用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若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有机质含量相对多的生活垃圾、基础有腐蚀性的工业度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点,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地基处理时,一定得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便加强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检测,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如果地基上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则选用适当的增强填土和施工工艺。

3、各部位钢筋连接方式

转换层中钢筋的种类繁多,不同位置钢筋受力情况也不尽相同。(1)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挤压连接法;(2)转换层柱钢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3)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采用闪光焊接;(4)其他受力较次要部位,如联系梁架力筋及箍筋可采用绑扎连接。

四、混凝土浇筑技术

转换梁混凝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下面有几点需要注意下:(1)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来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mm。每层间隔时间1.5~2h。(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1.25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插入不了,则采取钢扦来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3)楼板混凝土浇筑,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回字型路线成排进行振捣,且排与排中间要有一定的搭接,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保证密实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对于工程建设来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地基状况以及施工环境的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 ;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98-01

前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房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而随着建筑工程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的关注也不断加深。地基是房屋建筑中的基础工序,其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完善,是房屋建筑质量得以确保的基础。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气候差异较大,如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灾害会给房屋建筑造成极大影响,而房屋建筑中良好地基的构建,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对于房屋建筑的侵害程度,并能够有效降低灾害中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地基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意义重大,而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居多,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房屋建筑结构之一。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所应用到的混凝土材料过多,且建筑的重力荷载也由于房屋建筑的高度升高而不断加大,这些都会对房屋建筑的地基造成严重的负荷。若地基质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重力,则会使房屋建筑的地基受到损坏,进而使房屋建筑出现沉陷、偏斜或倒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地基的稳固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极其重要。为确保房屋建筑中地基的稳固,不仅需要优质的施工材料,(如砂石、水泥等),更需要有良好的地基施工技术予以实现。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不仅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也关系到施工工期、施工成本等。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及应用

(一)强夯施工技术

强夯法可用于地基的测量和定位工序中,通过强夯法,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施工的数据准确率。在具体施工阶段,为便于施工,需要对各个夯点位置进行确定。同时,在应用强夯法进行施工作业前,还需将施工现场做必要的场地清理,并采用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预压作业,以此来使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得到有效提升,也便于后续测量工作的进行。在实际强夯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地表填入砂石的方式,来解决地表水位过高而使机械设备受到影响的问题。进行强夯施工技术应用,应采用分段施工方式,或以由两侧相中部持续施工,以便地层平整度的提升。在放线定位后,要依照由深到浅的顺序进行加固作业。夯击处理时,落槌要平稳和准确,且在夯击处理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夯锤进行二次作业。图1为地基强夯技术施工流程图。

(二)注浆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过程中,还涉及到地基的注浆施工技术。在应用此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记录钻孔。在施工中,要明确安排专门负责施工现场钻孔记录的人员,以便随时对注浆程度做分析和比较。并且,为防止注浆时的浆液上冒,可将厚度约为1米的自然土层覆盖在需要硅化加固的土层上,再依照工程施工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填土夯实。其次,注浆压力的控制。地基注浆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和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注浆,合理控制好注浆压力。再次,定期定时对注浆材料比进行检查。以此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注浆配比程度不足,而对地基注浆效果的影响。同时,还应当依照注浆顺序进行依次施工,并确保注浆空位的准确。最后,记录对比。将专门人员所记录的注浆数据信息,如注浆压力、孔深等,与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做严格的比对,以便调整注浆施工中的误差。

(三)水泥粉喷桩等施工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和粉喷桩工艺,是现阶段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加强粉喷桩的侧线约束力,更能发挥出水泥粉煤灰碎石所拥有的高承载力。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将粉喷桩工艺应用于地基上部,既将地基的抗压变能力做到有效提升,又能有效防止水泥粉煤灰碎石装对固结土体的破坏[1]。并且,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的结合型地基处理技术,都需要桩基有良好的性能,因此,此种地基处理技术对桩基的强度和硬度要求较高,若桩基未能达到浇筑标准,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进而影响地基,使地基的稳定性降低。

(四)IFCO技术

固结率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数据,此数据若缺乏一致性,将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同时,固结率也会影响到施工材料的选取,固结率高低差距过大,将使房屋建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确保固结率的一致性,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全新的地基施工技术――IFCO固结技术,因其固结速率高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同时,此种IFCO强制固结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收效明显、以及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特点,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

(五)DDC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也是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中进行有效地基处理的新型技术。此种DDC灰土挤密技术,是通过深层的孔内强夯法,再利用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压注进深层孔洞内,在对成桩进行夯实的过程中,要对桩体进行反复锤击,以此来扩大桩径,并与桩间同构成复合型地基。并且,复合地基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湿陷性黄图的打孔结构、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以此来提升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地基土的变形效果[2]。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此种DDC灰土挤密技术较易应用于具有湿陷性黄土区域内的建筑地基处理上。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房屋建筑逐年增多,而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现阶段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住问题复杂,致使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住宅阶段,此类房屋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经历年代久远,大多均处于老化阶段。尤其是在科技和工艺较为落后的年代,房屋质量和地基的稳定性较差,若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将要种威胁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中,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做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依靠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建筑经验,不断提升地基的施工技术,以此来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对工程的质量愈加的关注。地基作为建筑的基础,其施工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在地基工程的施工中,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和优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简述

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基础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其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能防止强度破坏和失稳;控制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在必须满足其主要条件的前提下,可采取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方式,其主要是尽量采用相对埋深不大和只须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地基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则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即在处理之后的地基上建造的基础,也称为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当上述地基基础形式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则要进行深基础(常用桩基)方式,是考虑借助特殊的施工手段相对埋深大的基础形式,从而把荷载更多地传到深部坚实的土层中去。

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地基作为每一座建筑的根基,在工程建设当中,都是作为头一道工序来进行施工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施工技术的高低,所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水平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工程建设当中,由于位置不同,所面临的地质情况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域的地质情况会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对地基施工技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但在当前很多的建筑工程当中,人们对地基工程的施工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在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我们需要不断的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对施工技术加以提高和完善,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当前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地基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建筑的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地基基础建设的施工技术应用

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影响厂房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在众多建筑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因此,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基的土质软硬不均匀,或存在地下空洞和暗沟等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应按沉降一致的原则进行有效处理。处理的技术一般采用一定比例的灰土进行分层夯实,将沟槽的底部进行夯实加固处理。类似于砖井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如果砖井的直径不小于15.m的时候,则可以对上部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加强、加固,可以在墙的内部配筋进行处理。如果砖井的基础位置靠近转角,不仅要做好回填的工作,还应该做好基础加强的工作。

2、地基加固技术

在过去的工程地基建设中,传统的地基加固由于技术单一而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套完善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首先就是压密固结加固法,该种方法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工地上,通过采取强夯、降水压密、真空预压、堆截预压等措施来加固地基。其次就是加筋体复合地基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存在普遍性,对于各种地质条件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处理,这种加固处理的方法可以通过砂桩、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方法来实现。最后就是换填垫层法,通过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等措施来实现,但是其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不适宜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3、深基础施工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深基础施工逐步得到发展。所谓深基坑技术,就是通过其侧向支撑由桩墙和内撑组成复合的桩撑体系,这种深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

四、当前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对地基保护不周

如果在施工时对地基的基础保护不周,比如在多雨的地区,就容易使地基进水,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质量。施工方因此要在施工前针对当地地质状况对地基进行充分的保护。

2、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目前在地基施工中,塌方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地基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层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坡度控制或是采取必要的支护方法等,这样就会保证基坑在外力作用下维持稳定性,不会发生大的变形,从而避免塌方的产生。因为一旦在地基施工中发生塌方,不仅会对地基工程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另外,如果地基在施工中发生塌方,对周围建筑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施工不善

在有些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没有对实际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造成所建设的基坑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地基的强度不能达到施工的需求,最终会给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大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确保施工质量不受损害。

4、防潮层失效

如果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抹灰不够密实或者防潮层出现开裂等情况,地下水就会沿着地基而渗透,使得墙体出现受潮的情况,从而出现冻融与盐碱。防潮层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房屋墙面出现脱落,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强度与美观。在房屋地基施工时,采用灰浆混用的方式,将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进行防潮层的施工时,未进行足够的清理,使得防潮层与基面的连接受到影响。另外,抹灰不实,养护不到位等情况也是造成防潮层失效的重要原因。

五、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基地土质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用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地基处理时,一定得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便加强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检测,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如果地基上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则选用适当的增强填土和施工工艺。

2、地基基础的选型

建筑物同地基之间的连接地带一般被称为基础。建筑物所承担的负荷都是应该通过基础之后再传给地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地基基础主要可以分为独立基础以及筏形的基础。每一个类型都应该有自身的使用局限以及优势,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独立基础的使用成本偏低,在地基的承载力充足的情况之下,应该使用此种方法。

3、合理设计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首先了解工程的前期勘察报告内容,并对其中所提供的各项参数建议值,尤其是地基承载力加以关注,以其作为参考依据,来计算出基础实际的土压力,如果怀疑工程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则可以采用荷载试验来加以验证。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中型工程的建造时,如果地基类型属于天然地基,那么应该对其地基承载力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复核。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时,应该立刻停止施工,并将相关部门召集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对建筑物等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防止出现人员的伤亡事故。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其次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时要有责任人签字。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都应该是不遗余力的。

参考文献

[1]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80-81

第7篇

1.1换土垫层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首先,挖出基层以下一定深度内的不良土质,然后向开挖处分层填入具有更高强度、稳定性的混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压实,使混合材料充分压实,从而形成稳定的地基。通过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垫层能够很好的扩散来源于基底的压力,间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沉降,同时还会加快土层当中的排水固结作用,最终有效防治土体膨胀及收缩。该方法适用于深度较浅的软土地基当中,软土的类型及周围地质条件不会对该方法造成影响,至于可处治软土的深度界定,应根据现场情况综合施工条件及造价等因素确定。施工所需材料有:砂石、砾石、粉煤灰以及矿渣等;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挖土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碾压设备。

1.2挤淤置换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依靠实施置换的材料自身重量,加上高强度卸荷等外力,破坏软土地基中的土层结构,使不稳定的软土被强行挤出地基之外,然后向地基中填入准备好的混合材料,完成换填处理。该方法适用于深度、面积均较小且主要软土类型为淤泥的地基当中。

1.3强夯置换法

该方法较为常用,其原理为:在向地基中填入碎石的同时运用强夯的方法制成碎石墩体,从而由该墩体和碎石构成复合型地基,达到置换软土地基的目的。得到处理的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满足后续施工要求。该处理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比如粘性土与黄土、淤泥等。施工所需材料有:碎石或矿渣;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夯机、吊车、运输设备。

1.4碎石桩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运用沉管法在软土地基上设置碎石桩,同时需确保碎石桩的稳定性与压实度,用碎石桩置换掉相同体积的软土,从而达到提升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此外,碎石桩还能与砂井共同作用产生更好的排水效果,以此促进地基土完成固结。该方法适用于粘性土地基。施工所需材料有:碎石、矿渣;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打桩机。

1.5振冲置换法

振冲即振动冲刷,实际上就是运用振动装备,在高压水枪持续冲刷的基础上进行振动施工,直至地基成孔,成孔以后在孔中填入粗粒材料并通过挤压形成桩体。依靠桩与土之间的压力制成复合地基,从而显著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几率。该方法适用于未进行排水实际抗剪强度在20kPa以上的多种(粉土、黄土等)软土地基,施工所需材料有:碎石、矿渣;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振动装备、高压水枪、吊车等。

1.6降地下水位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的高度,从而改善地基土所处的环境,使其受力状态发生改变,运用该方法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使用堆载预压方法基本相同,可以使地基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排水固结,而且施工方法简单,耗材极少。此外,运用该方法还可以在对基坑开挖防护设计环节中大幅减小施加在围挡结构上的土体压力。该方法适用于透水情况良好的软土地基,比如砂性土等。

1.7石灰桩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地基进行成孔,然后向地基当中填入生石灰等材料,借助石灰特有的吸水放热与离子交换特性,达到改善软体各项物理性质的目的,通过桩体的进一步形成,更好的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该方法适用于富含软粘土的软土地基。施工所需材料有:生石灰;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打桩机及成孔机械。

1.8深层搅拌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运用大型搅拌装置,将水泥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使其形成柱状、格栅状等规则形状,或直接制成连续的增强体,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载荷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分为喷浆法以及粉喷法,运用该方法还可以制作具有一定防渗能力的帷幕。该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大且承载能力极小(一般低于120kPa)的淤泥型软土地基。如地基中含有一定量的泥炭土或者是地下水具有较强的侵蚀性时,在运用该方法进行处理之前应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满足施工要求方可进行处理。施工所需材料有:水泥;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搅拌装置。搅拌装置按照搅拌轴个数可以分为单轴搅拌机和双轴搅拌机,按照水泥的喷射方式还可以分为浆液喷射型与粉体喷射型。与搅拌机配合使用的设备有:水泥搅拌机、喷射器、压缩机和计量装置等。

1.9高压旋喷注浆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使用钻机对地基进行钻进,钻进的过程中同步伸入注浆管,注浆管顶端需设置喷嘴,注浆管到达指定位置以后,使用约为20MPa的压力对内部土体进行持续冲刷,借助水泥的固结能力构成增强体。注浆管的个数为1~3不等,可根据具体情况与要求确定。在注浆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喷头的方向和位置达到旋喷的效果。运用该方法制成的符合地基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显著较小发生沉降的可能,此外还可形成稳定的防渗帷幕。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包括粉土、粘土与沙土。如果软土中含有大量的石块,在施工之前应对土体进行针对性试验,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实际适用性。施工所需材料有:水泥;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有:钻机、压力泵、压缩机、喷嘴、水泥搅拌机以及流量计等。

2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地基施工

一、前言

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广,地质条件多样,这对我国的地基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建筑工程中,相关企业一定要重视地基工程的实施,加大对地基工程的投入,根据施工地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地基在施工过程中,承载力或者抗压力都能有所提高,从而满足建筑的基本要求。

二、现阶段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严重性

如果体格建筑在完成时,才发现地基方面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基往往使很难修补甚至使不能修补的,这对整个建筑物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如若在前期没能及时的发现地基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轻则工程终止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重则房屋倒塌,造成人员的伤亡。

2、潜在性

由于房屋建筑的施工工序繁杂,一个建筑工程的进行总是一道工序覆盖一道工序,而地基处于第一道工序在地上的建筑无法对地下的建筑进行多次验收,这就导致了每个工序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潜在问题,如果不能正确面对且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话,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成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会中断工程的进行,因此这就对质检部门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3、多发性

由于不同建筑对于地基的要求不同,这就要对地基进行改造以满足建筑的对其要求。我国土质多样,这对地基施工带来一定阻碍。同时有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设计时,不能充分考虑施工地具体条件,从而是设计不能很好的与实际情况相贴合,这对地基的施工有着重大影响。

4、复杂性:我国的土地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该采取不同的地基建筑技术。众所周知,我国地形跨度大,地质地形复杂多变,尤其是一些丘陵、高原、山地地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更是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在这些地点进行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冻土"季节性冻土"淤泥质土以及杂填土等复杂的因素,这无疑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增加了许多的困难与障碍。另外,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属于多地震地区,而地震的影响,对于房屋建筑地基是十分巨大的,除此之外复杂的地质与土质等方面的影响也使地基工程前期的勘察工作无法准确而顺利的进行,这种情况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都有一定影响。

5、危险性

在地基工程的建筑当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问题,对于地基建筑中的安全不注意,认为地面作业是不会产生严重危险的,于是乎对于一些安全规则与条例视而不见,正是由于工人们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6、困难性

在地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往往导致过程中会有很多隐蔽的不利因素存在,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相对于整个工程中的其他建筑程序,地基基础施工中如果出现了问题,由于是地下施工,其难度可以想象,甚至于无法补救与维修,以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在地基施工中常用到的技术

1、桩基技术

为了解决地基沉降问题,一般采用桩基技术,桩基技术是一种通过借助缓冲的方式来减少地基上部和地基深部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在目前桩基技术中通常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作为原料,它和单一的碎石桩相比,在增加地基承载力上效果更加明显。

2、换土垫层技术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回填法来处理。此技术适用于砂地基和砂石地基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粘性土地基。所谓的换土垫层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把地基基础中一定深度的不适合土层去除,把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填入夯实,从而改善像软弱地基等不良地基的强度与硬度,使其能够达到建筑地基所需的条件。换土垫层法常用的垫层有:砂卵石垫层、土垫层、素煤渣垫层、碎石垫层、砂垫层、灰土或矿渣垫层以及用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做的垫层等。此技术一般情况下 能够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等。因此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此技术的使用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施工人员应该充分的根据施工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垫层,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

3、强夯技术

强夯法主要用于非饱和粘性土、杂填土与沙性土地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间接夯击或连续夯击者的方法,通过夯击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可以改善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以及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等优点。

4、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

在由粘性土或砂性土作为主要成分的地基中,其承载能力一般较差,为了让地基达到建筑的要求,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地基的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常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由于它在施工过程中,成孔的速度特别快,所需要的劳动强度也不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控制。

4、压实法

压实法是一种能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它主要应用到由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构成的软弱性地基。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外部压力的挤压,使土层得到压缩,进而提高土的密实程度,增加地基对外部的承载力。在压实法中最常应用的方法就是用重锤夯实或者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地基碾压,这种方法在地基建设中应用很广泛,操作也比较简便,在成本上也比其它地基处理方法低。除此之外,对于压实地基的方法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条件采取适当压实地基的措施,以防不恰当的施工方法对地基造成一定损害。

四、结束语

地基的建设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性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地基施工方面还存有许多问题,一些客观的地质条件还不能完全的克服。因此提高地基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是目前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玉敏.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相关探讨[J]. 新科技. 2012(06):58-59.

[2] 沈奇健. 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几个探讨[J]. 北京科技. 2007(08):98-99.

[3] 卢君萍. 对于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讨论[J]. 地基研究. 2011(11):101-102.

[4]谭丽.浅析压实法在地基施工中的应用.地基施工.2010.(13):29.

第9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68-01

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设的关键,它决定着房屋的稳定性。但由于地基基础在建成之后就无法检测或修复,即使出现问题我们也无法整修,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地基基础的建设,不能忽略其质量。地基基础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地基的塌陷,地基的变形等。这种变化对我们整个房屋的变化是相当不利的,在房屋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严格要求施工步骤,防范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这些方法将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发性、潜在性、严重性、困难性等特点,具体体现在:

1.1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和地形复杂,分布着冻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熔岩土等工程地质,而且因属于多地震地区,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就更高,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1.2多发性。房屋建筑极易因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等导致倒塌,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

1.3潜在性。隐蔽性是工程施工特点,原因在于施工工序衔接复杂,后一道工序极易覆盖前一工序,以致增加施工质量检验难度。

1.4严重性。地基基础工程具有特殊性,房屋建筑建成后若发生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倒塌、塌陷等危险,几乎无法弥补。

1.5困难性。与房屋建筑其他部位事故对比,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难度大,原因在于该工程是地下工程,承担上部荷载,以致处理时施工操作难度大,且严重影响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性能。

二、房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

2.1 准备工作及施工测量

在地基施工的前期,需要专业人员对房屋建筑规划进行设计,熟悉、审核图纸的可行性,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设备仪器材料证书等物件。施工测量是指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依照设计图纸上的平面位置,测量出实际的具体尺寸、位置等。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地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及实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图纸,降低图纸与实际工程中的误差。关于地基结构的探测及精准定位,例如地基下断层结构、沙层结构等,有助于施工人员有效的规避风险。在房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所在位置的各种地理条件进行前期检测,例如:水文条件、自然环境、土壤质量等进行前期勘察,必须确保工程前期对地基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了解,对地基施工提出一份准确的参考意见,勘查出的结果必须要和工程的整体结构吻合,能够根据工程对周边环境有针对性的勘察,而且勘察结果必须反映在工程的设计方案中,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2 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针对前期勘察提出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现代的房屋设计不止强调了建筑的技术规范,还要求美观大方,具有实用性和耐久性,对房屋的结构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追求,在房屋地基基础工程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着眼于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还要结合整个建筑,着眼于将来房屋的使用能力,提出让居住者满意的方案,在地基工程设计上除了对质量和安全的考虑外,还要将耐久性和经济性考虑到位,确保房屋基础工程坚固符合规定的基础上,符合整个工程的经济成本和质量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3 挖土地基

在挖方前,需要探测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做好挖方前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诸如构建排水渠做好排水系统,为挖方工作提供保证。通常情况下,地基可以使用挖掘机开挖,在挖方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其下滑而造成坍塌。针对地基存在不同的工程特点以及地质结构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开挖技术或是分层开挖,对于较复杂的土层结构以人工开挖的方式为主,避免大型设备在挖掘过程中对周围物质的造成损坏;对于软土层的挖方施工,相关人员要对施工情况及时记录,以确保挖方施工的方案的有效性。

2.4 填土地基

我们所以采取的地基施工方式是较传统的填筑土方,填筑路堤的材料应采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 压缩变形小、便于施工压实的土质,避免使用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或盐渍土,在填土的过程中注意草以及树根等杂物的清理,打碎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避免对地基的铺设效果产生影响。在实际填筑时,要处理好基本地基缺陷,并分层填土直到与原地面高相同,并进行碾压,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来控制填土的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2.5 压实方法的掌握

为了确保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密实程度,对地基进行压实工作是地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序。一般土和特殊土的性能和受影响因素都相同,所以在进行地基压实工作时,要依照压实机具来掌握正确的压实方法,遵循“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实施压实工作。施工时一定要对土层的厚度掌握清楚,否则压实机具无法振动深层,达到预期的压实效果,对地基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2.6 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应该贯穿于施工的每个程序中,尤其是到施工最后必须对工程进行有效地验收,保证前期基础工程完成的效果,从而能够顺利进行接下来的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质量的主要环节是:在施工最后阶段,钻杆会拔出,要检测钻杆在拔出后的地基的质量还能否符合原设计的要求,能不能进行覆盖保护,对所有的钻杆进行核查,不合格的钻杆进行阶段性的处理,完成后的地基有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出现问题,能不能挽救,在地基基础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钻杆的核查工作,防止地基出现问题。

三、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建筑房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关键,因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不管是施工企业还是施工人员都必须注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处理技术,在传统施工基础上不断创新,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最有效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的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检查地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这对我国的建筑行业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要求不断增加。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工作和生活,建筑地基作为建筑的基础不仅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而且对建筑的使用安全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现阶段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与建筑企业发展的迅猛速度,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加大了力度,因此在对待建筑地基的基础工程时要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与技术控制力,建筑地基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对建筑地基进行技术性的开发和研究,深入分析地基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 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分布着多种地形类型与地质。我们国家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的地形,分布着冻土、季节性冻土、杂填土等不同的地质类型,对待不同的地形和地质在实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时要实施不同的施工方案,我国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两大地震带的交叉处,作为世界上多发地震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在建筑方面对地震的防御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质给我们的建筑施工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施工技术人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性难题。

2. 多发性。我们国家近两年出现了很多建筑物倒塌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和建筑施工问题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设计、施工导致的,这些事件都造成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充分说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3. 隐藏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复杂的工序,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有重要的衔接,有时会出现前一道工序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隐藏性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隐藏性的特点使得建筑监管部门增加了监管难度,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监督,尤其要加强对隐藏部分的监管。

4. 严重性。建筑地基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建筑地基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施工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不重视,在工程建成之后发现建筑地基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弥补的,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所投入的资金。因此建筑公司在决定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时要严格考察本地区的地质环境,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只有将实际情况考察清楚了才能保证建筑地基的坚固性,只有地基的坚固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如果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了一丝一毫的差池不仅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更严重者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 困难性。地基基础工程如果出现事故在修复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是在地下进行的工程,如果地基工程出现问题,要在地下进行修复,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一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建成的工程,它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后果。

二、当前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基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建筑的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很多工程建设中,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在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目前在地基施工中,塌方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地基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层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坡度控制或是采取必要的支护方法等,这样就会保证基坑在外力作用下维持稳定性,不会发生大的变形,从而避免塌方的产生。

2. 地基缺乏保护

地基在施工时由于要进行较深的基坑开挖工作,这样地下水较为丰富,特别在多雨地区进行施工时,充足的雨水对地基的施工会带来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雨水充沛时进行地基施工时,需要做好防水和排水设施,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使地基进水,这样不仅无法使施工正常进行,同时也会对地基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地基施工中要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清除,保证无积水,同时被水泡过的松软的土也要及时进行清理。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1. 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稳定性更高,造价也较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可采用作支承的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灌注桩。

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并在施工期间及工程完工后根据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沉降观测,对建筑物的有效监测,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沉降规律。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建筑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有地下室时,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并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采取措施。在施工中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第11篇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处理技术;施工技术;桩类型;施工方法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当代,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建筑物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其承载力满足建筑物自身的要求,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有必要进一步论述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1 地基概念及其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1.1 地基概念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在工程地质学中,指的是由于建筑物的兴建,导致岩土中某一范围内原来的应力发生了改变,而这部分由建筑物荷载引起应力变化的岩土就叫做地基。其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种地基。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施工需要的时候,则需要通过人工改造其地质条件使其符合地基施工要求。

1.2 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由于地基基础是保证建筑物坚固,经久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基施工要求下,需要通过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做好地基的加固工作,以保证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支撑上面建筑物的荷载。同时,通过该种技术也能够有效改善不良的地质条件,使地基土体符合施工要求。例如在膨胀土上修建建筑物时,就需要利用石灰改变膨胀土的土质。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下处理地基基础的几种常见技术手段。

1.2.1 换土垫层,分层填土

由于某些土体的承载力较小,具有湿润性和膨胀性等土质特性,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需要换掉原来的浅层软土,用强度、稳定性较高的材料替代,以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减少土层沉降问题。在此项工程中,通常采用换土垫层,分层填土的方式。简单说,就是用符合施工条件的土体代替原来的浅层土,且要分层实施,以保证土体的密度,避免出现缝隙和孔洞现象。

1.2.2 碾压夯实

碾压夯实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强大夯击力,将地基中的松软土体碾压或夯实,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强度,降低土体的压缩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竣工后,基地具有最低的沉降量。

(1)机械碾压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压路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地基土层进行压实工序。在分层填土工序中,每填一次土就需要利用机械碾压几遍,尽量保证地基土地的夯实程度。由于该种方式需要使用重型机械,耗费大量的物力与财力,因此比较适用于大型的建筑工程。

(2)振动夯实法

振动夯实法,是指通过电动机振动而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由于震动时间较长,振动效果好,所以对地基土体的作用效果也非常好。

1.2.3 固结土壤

由于土体具有液化性能,是土层必然含有一定程度的水分。所以,需要通过排水的方式排除土体中的水分,使其失水后自动固结,达到提高土质抗剪强度,降低土层沉降的效果。该种方式简单、易操作、费用较低,既经济又实用。因此,在许多民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1.2.4 化学加固法

简单地说,化学加固法就是向土体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土体粘结在一起并改善土体性质,进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1)灌浆法

灌浆法的实质是把某些能够固化的浆液(水泥浆、碱液、丙烯酸铵等)注入土体中,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原理,改善土体中各种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能够有效地降低土质的渗透性、减少渗流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空隙压力,从而提高地基土体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

(2)喷浆法

首先在地基的指定位置上钻洞,且在钻杆下端安装一个喷射装置,然后等到孔洞具有一定深度时,使钻杆匀速旋转上升,同时向周围土层喷射浆液。当浆液与土体固结在一起时,遂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3)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将水泥浆等固化剂注入深层土体中,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功能将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混合,使地基深层形成复合地基而具有连续强度。能够充分降低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 桩基础概念其土建施工技术

2.1 桩基础概念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结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深基础。它是一种既古老又在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当地基浅层土质条件不佳,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级低强度、变形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往往需要采用桩基础。该种地基基础形式,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地层沉降量小,是基地加固的重要方法之一。

2.2 土建施工技术

2.2.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压桩过程中极容易破坏土层结构,产生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所以,静压沉桩工艺不宜中途停顿。该种施工技术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且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等优点,使其在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中得到广泛应用。

2.2.2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是通过桩顶部的固定振动器,使桩在自身重力和振动效果的作用下沉入基地土层。该种技术的设备装置简单、重量轻、体积小,且打桩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地基工程的施工成本,也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3 桩基础类型及其施工方式

桩基础类型大致包括预制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树根桩等四种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施工方法也将会有所不同。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具体讨论其施工方法。

3.1 预制桩

通常情况下,预制桩的外形是圆形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约在300mm-600mm之间,长度约在7m-26m之间,采用焊接法或硫磺胶泥锚接法进行接桩。

3.2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的直径约在350-550mm之间,长度约在23-27m之间。该种打桩方式,是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主要利用桩顶部的振动器将带有固化剂的钢管桩打入地基土层,在振动过程中逐渐拔出钢管而形成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

3.3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的直径约在65cm-160c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它是利用钻机在地基土层中钻出孔洞,再通过灌注法将水泥浆压入钻孔而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护钻孔孔型,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

3.4 树根桩

树根桩的直径约在80mm-260mm之间,长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实际上,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除了桩直径有一定区别,其在施工技术和方式等方面并无其他明显区别。

4 总结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施工工程,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其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地基的力学强度和承载力,保证施工质量。通过本文对地基基础概念及其处理技术,桩基础概念及其施工技术,以及桩类型和施工方式的论述,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为地基施工工程提供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利于为做好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薛秋生,沈龙运,聂义军.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A]. 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 2008 .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质量好的建筑工程的地基,需要具备非常高的承载力及其耐久力,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及其安全实用性,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到了房屋的安全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实际上就是工程的主体质量,只有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之后,才能保证实体质量的合格。而施工管理质量实际上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对主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的建筑质量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来说,为了保证工程的综合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日常的监管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其管理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优势

1.1建筑施工地基基层技术的多发性与复杂性。

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了许多多次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其中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地基设计不合理,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等等,给房屋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完全不同,各类复杂的地形结构分布在全国。其中,西南地区存在着诸多的熔岩地貌,而又有多个地区处于时常发生地震的区域,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的要求就非常高,往往会受到周围地质环境以及土质影响,地基施工也是非常复杂的,在这种复杂的地形情况面前,为地基的稳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施工难度,也为相关的施工单位突破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带来了机遇。所以,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做好地基稳固性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

1.2建筑施工地基基层技术的困难性与严重性。

地基的危机处理难度系数是最大的,因为其处理起来难度系数较高,地基基础上面承载的荷载非常高,如果对地基进行处理,那么必将影响到地基上面的建筑结构,特别是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其地基上的荷载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给工程的地基事故的处理带来了连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基处理十分困难的原因所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是在建筑工程完工后才发展房屋地基有问题时,是根本没有补救办法进行处理的,而由地基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这就需要进行房屋地基质量保证体系的渗入分析,更好的进行地基质量限制条件的分析,更好的进行地基事故的良好处理。不管是因为勘察问题还是施工问题,只要地基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房屋失去稳定性,影响整个工程最后的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推到重新建造,给财力上和人力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3建筑施工地基基层技术的隐蔽性。

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工序较为繁多和复杂,通常是多道工序交叉进行,因此会出现不同工序掩盖另一道工序的情况,因此,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潜在的隐蔽性,由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隐蔽性的特点,需要我们更好的应对建筑工程地基建设复杂性的问题,进行影响地基质量的未知因素分析,保证地基施工质量,保证地基施工隐蔽性问题的分析。因此,工程监管人员在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隐蔽部分的质量检查,保证地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控制,解决地基施工过程中的隐蔽问题。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地基地址的选择。

地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承载整个建筑物体的重大责任。如果地基的荷载超过了地基本身所具备的承载能力,那么,在挑选地基地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独立的地基,因为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要好很多,同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需求,属于软土层地基,那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全面加固。通常来说,软土地基是由一些软质的淤泥等没有坚固性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自身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选择好地基的处理方案。

2.2地基基础的施工措施

如果地基自身的结构是由淤泥组合而成的,并且是逐层降低的话,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将地基的淤泥搅拌。在挑选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当综合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注重对地基的不适应性能力要求,在地基处理完以后,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严格恪守各项建设指标,在进行基面上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当前的处理地基的方法中,非常的多,具体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加适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挑选处理方案时,需要重点注意地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的地质结构,分析建筑在建成后所需要的承载能力的,如果是处于地震带上,那么还需要考虑到抗震等问题,进而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处理方案。在施工以前,为了满足沉降和地基的相关要求,可以采取人工处基或者桩基等措施,在这和两种方式中,第二种的建设资金和难度要稍微高一些,因此大多选择第一种。在选择每一种方案时,都需要对其自身所存在的利与弊进行评判,保证选择的是最优的方案。

2.3地基基层的施工技术

2.3.1地基的加固法。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加固法来处理地基也可以分为:

(1)化学的加固法:主要说的是用搅拌混合或者压力灌注这些措施,使得胶结剂或者化学溶液渗人土层,促使土粒胶结。

(2)高压旋喷法:喷射化学浆液和土粒混合搅拌来处理地基。现在我们最多用的是水泥浆液。加入三乙醇胺与氯化钙这些速凝剂,可以防止浆液流失。

(3)硅化的加固法:土层的渗透性比较强的话,可以用压力把浆液用下端的管子注入土层中,促使土粒胶结。

2.3.2地基的密实法。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密实法来处理地基也可以分为:

(1)碾压的夯实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深度大概为二百毫米的平整基槽和填土分层夯实,其含水量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层进行碾压夯实。

(2)重锤的夯实法:用起重机械来提起重锤,对土层进行反复的夯打,有效加固的深度可以达到1.2米。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砂土、粘性土和湿陷性的黄土地基,大面积的填土压实与杂填土的地基处理。

(3)机械的碾压法:主要是用平碾、压路机等压实机械对土层进行压实。碾压的效果主要是看土层含水量与压实机械能量。

3、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质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房屋质量的合格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在建成后的综合质量达标,需要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地质结构,选出最佳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房屋质量合格,进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文佳.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4,12(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