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

时间:2023-05-29 17:4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概念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概念教学

第1篇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急,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为了加强地理概念教学。

我认为必须抓好备、讲、练、用四个环节。

一、“备”就是认真备课 备课要认真琢磨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所有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如“生长期”这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农作物能够生长的这一段时期”。但农作物的生长期则不仅与该地区的气温条件有关。而且与农作物的习性以及在农事上采取的措施也有关系。“梅雨”这个概念,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春天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就是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要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如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取之于自然界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资源。取之于自然和有利用价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告诫大家:人类不能采劝杀鸡取卵”的方法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也不能过分强调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无所作为。

此外,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象,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

三、“练”是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达到牢固掌握概念的目的。对于一些文字相近而含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在比较中对概念加以鉴别,避免混淆概念。例如,“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根本区别是:a、河流长短的不同;b、河流水量大小的不同;燙、河流最终旧宿的不同。通过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本质区别在于河流最终旧宿不同。前者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指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

四、“用”是指导学生运用概念 分析一切地理问题,都必须从概念出发,在正确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判断地理问题正误的,要依据概念进行分析和推理,去伪存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多雨夏干型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判断气候类型虽然是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只要对各种气候类型的概念比较清楚,根据题目所提出的条件或水热资料,对照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进行筛选,也就不难判断了。

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从逐个理解地理概念,分门别类的掌握地理概念体系,了解各级地理概念的并列或从属关系,了解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地理概念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互不联系的、孤立的名词解释。这样,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便是成串的知识珍宝了。

第2篇

【关键词】概念教学;存在问题;概念形成;内化概念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但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它蕴含在各类的数学知识中,不能像计算或推理那样直接呈现,导致不少教师在概念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数学教师如何紧扣概念属性,激活概念教学,从而真正将概念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一、目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概念是组成数学的基石,虽然不少数学教师也认为概念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不像计算过程或推理过程能够左右学生的思维,于是,概念教学经常被教师所忽视,成为边缘化的内容。主要表现如下:

1.忽视概念产生的过程。概念既然作为数学的组成,就存在于数学知识中。如空间几何体就要让学生体会一些相关的空间图形的概念;函数就要学习函数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它所起到的是知识储备的作用。然而,不少数学教师在教学概念时,并没有用系统的方法去渗透,而只是简单地分析。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函数,就没有必要对高中函数进行新的学习。其实,初中函数和高中函数所研究的内容不一样,教师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和学生研究函数概念,从而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2.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概念时,表面上每个概念之间以独立的形式总结出来的,但如果深入去研究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概念其实是相关联的,它的界定同以前学过的概念有着联系。但不少数学老师在教学概念时,用孤立的方法呈现概念。如集合,蕴含于集合知识关系里的概念比较多,每个概念看似独立,而实则联系得很深,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地将各个集合概念如并集、交集等说透彻,但却没有将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探究清楚,导致学生在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时出现思维相对模糊的状态。其实,如果集合概念的学习能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就能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二、紧扣概念本质,联系实际,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之所以有许多概念是同数学知识本身特点有着很大关系,纵观数学概念,每个概念的产生都是源自一定背景,而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概念的定义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记忆阶段,而思维的发展则需要结合向纵度和深度拓展才能实现。

如人教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本课直接出示了概念两字,是高中必修教材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出现概念字眼的。函数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它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可以说,高中函数是链接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函数,但高中函数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为复杂,同时要求学生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最终理解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教师如何引领函数概念?为了让学生有个铺垫,我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了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并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然后引入生活例子:(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等能反应函数概念的数学例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函数在生活的运用,当学生对函数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函数概念里的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等相关的概念的理解,我就结合集合和对应的知识,并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函数概念有一个感知的理解过程,进而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运用数学概念,构建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内化概念

由于概念蕴含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中,并不是以某个填空题或问答题形式出现,而是蕴含在学生的理解某个知识点或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因此,当学生形成某个数学概念后,教师如何让学生的概念内化到知识体系中,从而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进而帮助学生利用概念解决问题?

如人教版必修三《算法初步》,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在高中安排算法学习的目的在于利用已用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优化解题方法,完善数学思想。算法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教材上并没有给出算法一个精确化的概念定义,而是将它描述为: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算法所蕴含的概念含义之后,学生的知识结构里如何内化算法概念?其实,如果教师自己理解算法的概念,就知道了只有将将算法融入到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基于算法的数学思想才能形成,进而理解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如喝一杯茶所需要的算法步骤,这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学生可能呈现的算法是将步骤展示出来,然后计算时间,找到最优化的策略,但是,如果高中生还是以这样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那么,算法概停留在初步的阶段,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引入统筹方法,通过数学计算策略将这类算法上升到科学总结层面,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算法概念结构。

总之,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教师要意识到概念对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模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高中生真正掌握概念的属性,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概念属性,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概念,有效抓住概念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同解决问题的联系,从而真正将概念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曼曼.高中数学概念及其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第3篇

【关键词】概念; 概念图法; 设疑法; 谚语法; 对比法

生物学的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学生有了正确、清晰的生物概念,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能力要求,但是近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表明:基本概念不清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强化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概念教学主要在课堂,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关键是将概念如何有机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区分相似概念,能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经过几年的整理、摸索和不断地改进,核心概念在新教材中一般以黑体字出现,另外在习题训练中增加了“画概念图”这块内容。从生物学科结构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生物学科的概念体系是由一些主导概念构成基本框架,然后由此衍生出更多的从属概念,生成生物学科概念体系的金字塔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准确而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从而达到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现结合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实践做到如下几点:

1 概念图法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是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过程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

概念图(concept map)是由美国康耐尔大学的Novak在上世纪 70年代末提出的,逐渐被引入课堂。概念图的制作4个基本要素:节点、连线、连接词、层次。构建概念图的基本原则是:宜细不宜粗,宜小不宜大,强调自主构建。

概念图的制作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主题,列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

第二步,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将其余概念一层一层的排放在列表;

第三步,继续往下写,以增加更多具体的概念。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

第四步,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

以“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为核心,与“生态系统”相关的概念图:

概念图可以用于新授课中建构知识结构,也可以用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复习生物知识,可以对不易理清的各种概念和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还可使原来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知识灵活化。既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以构建概念图为平台为学生创造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

2 设疑法

设疑就是根据基本概念的“内涵”(即基本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即基本概念的对象范围),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现象回答,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

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通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这一基本概念。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先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原料、条件及过程中的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然后在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可直接提出“什么是光合作用?”此时学生自然就能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还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想象的过宽或过窄。例如内环境的概念(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为防止学生把内环境中的血浆说成血液,可重点提出:血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显然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设疑是我们在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但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并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不可面面俱到。让我们采取灵活、适度、明了、针对性强的设疑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想象,使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3 谚语法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在一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

“飞蛾投火”——生物的应激性。

“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生物的条件反射。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4 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通过对比法可以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

通过前后对比,既可使学生加深对新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对前面基本概念加以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例如同样是光合作用的概念,也可以从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四个方面与已学的呼吸作用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既可准确掌握和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释储存能量的过程;同时也可加深对呼吸作用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及两者的关系。

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

综上所述,我们对高中生物的基本概念教学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但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因此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实现课堂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良.《高中生物基本概念的教学》. 学科教研教苑, 2003(6)

第4篇

概念本身都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步生成、廓清和发展的,与科学探究有着“天生而必然”的联系,应该可以将概念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机地链接,长期以来物理概念教学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在一些核心概念的教学上.现以“探究的形式”来进行物理“力臂”概念的教学.

1 “力臂”概念的教学困难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客体的抽象与概括,是构筑物理“理论大厦”的“基石”,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际教学中,“力臂”一直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大难点之一.其教学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教的方面的“空降”现象:即教师难以向学生展示“力臂”概念清晰、确切的物理意义,无法展示其对杠杆转动的实际影响,不能向学生明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只好将概念凭空地、囫囵地灌输给学生.

在学的方面的“空心”现象:即学生由于没有获得“力臂对杠杆转动影响”的相关物理事实的支持,没有获得相应的抽象、概括、生成“力臂”概念的内部思维过程的支持,只能将“力臂”概念的学习褪化为鲜有理解成份的、纯粹的记忆过程,他们虽然被动地“记住”了力臂的定义,但却普遍感到“力臂”似乎是先验地存在着的!概念的生成是神秘的、突兀的、是常人(包括自己)所无法理解的.正是因为对概念缺乏深刻的认同,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一旦面临新的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认知背叛”,如将力臂误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等.

2 几种难点突破的尝试与不足

针对上述教学困难,不少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化解难点,突破“力臂”教学这一“瓶颈”,目前见诸于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的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两种:

讲授练习式:这种尝试主要是在指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完成概念的讲授环节后,设计大量的、形式各异的、由易到难的“力臂”作图题,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反复操练“过支点向的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的作图“动作”,再辅以必要的变式练习、反馈、纠错等教学行为,将对概念的“语义记忆”与相应的“动作记忆”链接起来,最终达成强化“力臂”概念识记的目的.

对比同化式:这一尝试是在力臂概念的讲授环节,先向学生提供诸如“点到直线的距离”、“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短路径”等数学概念或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点、线间距”的认知图式.在讲授“力臂”的概念后,再引导学生将“力臂”的特征与前期的“点、线间距”图式作对比,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将新的概念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对什么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通过类比,用“点、线间距”来同化“力臂”,最终完成概念的学习.

上述尝试的突破口都选择在概念的“”,即对概念的记忆和对概念本义的理解,并没有真正触及“力臂”概念的“核心”,即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两种尝试只是让学生“知道”和“记住”了“力臂是什么”,却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力臂要如此定义”,更谈不上利用力臂概念发现过程中蕴藏的种种“科学营养”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育,教学中的“空降”和“空心”现象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扭转,为此我们必须寻觅从概念核心入手的突破口,以实现真正的突破.

3 有关突破口选择的分析

作为联结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纽带,作为构建物理理论的“基石”,任何一个物理概念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件,其建立才具有价值,才能获得“出生证”!这两个要件分别是:一要如实地、正确地反映和概括客观物理事实;二要能有助于物理研究工作的发展和物理理论的构建.“力臂”概念也是如此!一方面,力臂概念正确地反映了“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会影响杠杆转动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力臂概念的建立使人们对杠杆的研究从“定性”进步为“定量”,使得探讨杠杆平衡的“定量规律”成为可能,促进了杠杆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力的三要素》的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关门”(图1)等事实,学生已经获得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物体的转动”这一定性认识,由于“力臂”的长短是由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决定的,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通过影响力臂进而影响杠杆的转动的,力臂的概念本身概括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对杠杆转动的综合影响,所以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可简化为两个定量因素,即力的大小和力臂(如图2),这就为我们定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铺平了道路.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实现力臂教学的真正突破,其突破口应选在“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明了(甚至自主发现)力臂概念在杠杆研究中的价值”.

4 突显概念价值的力臂教学设计

4.1 见识杠杆,提出任务

教师首先通过撬棍、翘翘板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等概念,但并不介绍“力臂”概念,然后提出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寻找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探索并定量表达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5篇

数学概念引入形成深化应用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深刻认识。一切数学的思维都以数学概念为基石。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我们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广阔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底子薄、基本运算能力差,因而对于数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就更差。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再理性认识回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来,使之达到理解消化和熟练运用,进而转化为能力。

根据二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新课标对数学课教学的要求,我深深的感悟到要搞好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应从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应用四大环节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较难,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概念的如何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好的数学课犹如一只优美的乐曲,“起调”赏心悦目,“”激情似火,“尾声”余音缭绕。作为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我,要想自己的教学达到上述效果,其中的“起调”即概念的如何引入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在具体教学中,我常采用下列方法:(1)以旧引新: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具有联系的,都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延续。因为我们在初中学过四种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当时是针对锐角定义的,当我们学过角的概念的推广和弧度制后,就借助锐角的三角函数自然地推广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上,学生也易于接受。(2)观察概括:在讲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在我事先建好的坐标系纸张上快速画出函数y=x2和y=x3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个图像的特征,启发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两图像的特征,最后教师揭示课题,给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准确定义。(3)类比猜想:这种方法可用于新旧知识之间、相似或同类知识之间。课本中的许多知识都存在这种属性,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三种圆锥曲线等。(4)故事导入:就是用讲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到如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如在讲《反证法》一课时,我以历史典故引入: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忠臣被一个奸臣所害,被判死罪。可皇帝念其功大,决定用运气来决定最后的处决办法:用两张小纸条,一张写上“死”字,另一张写上“活”字,让他自己抽签来决定其死活,可奸臣把两张纸条都写上死字,恰巧被忠臣的朋友看见告诉了他,忠臣思索片刻便高兴地说我有救了。当他抽出第一张纸条时,谁也不让看,便吞进肚子里,斩官只好看第二章纸条,剩下的无疑是“死”字了,于是这位忠臣被赦免了,以此引出反证法的概念。(5)实例引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改变了以往的编写模式。新教材特别注重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新概念,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它让学生感知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客观事实,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再加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并把具体问题设置成合理的教学情景、多媒体动态演示,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数学概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做好了铺垫。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概念时,我借助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的的过程,每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变为2个

第一次:1个分裂为2个

第二次:2个分裂为4个

第三次:4个分裂为8个

第四次:8个分裂为16

……

第x次:细胞分裂的个数y=2x

从上面的例子中,发现自变量出现指数位置上,从而揭示课题――指数函数。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化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进行高度概括而形成概念,并用精准的语言给出定义,给出概念的符号表示,有时还需要给出反映概念本质属性的图形,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者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相互间的信息通道。

例如,指数函数的概念:形如y=ax (a>0,a≠0)函数叫指数函数。它的本质属性是底数是常量,指数是变量。其图像如下:

于此同时,通过题组让学生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把握指数函数的特征,进一步完善概念。

三、概念的深化

有些概念,从大量引入感性材料后,初步形成了理性认识,但这样的理性认识是肤浅而不深刻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概念的理解,由于基础薄弱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有些学生即使理解也模棱两可。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安排一些强化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新概念,显然最佳的方案就是练习,教师通过题组让学生正反分析实例,加深对所学概念的透彻理解。

例如,讲完指数函数的定义后,我安排一组训练题:指出下列哪些函数是指数函数,那些不是,为什么?

(1)y=2.1x (2)y=3*2x

(3)y=x3(4)y=3-x

答案:(1)是;(2)不是,因为前面的系数不是1;(3)不是。因为幂底数不是常数,幂指数不是变量。(4)不是。幂指数的系数不是1。

(二)函数(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a的值为(C)

A.a=1或a=2 B.a=1

C.a=2 D.a>0或a≠1

第6篇

1. 代数法

在教材中许多化学概念主要从定理的角度来反映其实质内涵的。但这些概念和它们相关的一些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如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等概念,这些概念,如仅从文字上理解是很难容易混淆的,若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 把这些概念与常见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那么概念的涵义一目了然了。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内容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微粒数比等于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解它们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推导。但如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在一定条件下的任意气体V1V2=N1N2=n1n2只要把代数式的多种符号与定义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对应比较,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了。如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转化为代数式: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再如,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可转化为代数式: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时间(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时间)。

2. 剖析法

定义一个化学概念,必须有几个充分体现概念实质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是 概念的轮廓,也是概念的精髓。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概念进行剖析,让它们从概念中“凸”出来,抓住重点,特点钻研,然后综合处理,学生就不难理解或不易遗忘。如剖析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时,便可突出几个核心要素:①条件-标准状况;②对象-任何气体;③单位-摩尔;④结论-体积约22、4升。把它们串联起来即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了。同时它们在这个概念上是缺一不可的,否则,这个概念就不成立。如燃烧热是在101kp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可突出以下几点:①101kp,② 完全燃烧、③稳定的氧化物、1mol物质,④放出的热量④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理解化学概念时,对其中要素一定要抓得准,方能容易牢固地理解。

3. 集中法

对一些有关的联的化学概念,按其相关的具体情况将它们集中一起进行定义、分析,既可以避免它们之间相互混淆,扰乱人们的思维,又较分散地容易记忆,容易理解。如:对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一系列知识概念,可以集中概括为一句话:“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对于强弱间关系的判断,可以集中概括为几个字,“易失难得”。如电解池反应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阳极流出,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则相反。这样学习,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便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4. 诠释法

在概念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要讲清一个概念,关键在于突破其中几个重要的字或词上面。如“酚”的概念中,重点词就是“直接”二字。更如“离子方程式”的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或)分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可看出,“实际参加反应”是重点,我们要透过这个重点可看出,在离子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很多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离子在反应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变化,而事实上,只有部分离子参与反应,并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些离子便是需要书写在方程式内的离子符号了,诠释中,基本上理解了离子反应的实质。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概念中句式结构的理解,将语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应用于化学教学,让学生把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

5. 反差法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遇到一些意义完全对立,但彼此之间存在相应关系,互为依托关系的概念。如:极性键与分极性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饱和烃与不饱和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溶解与结晶,液化与汽化升华与凝华,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分解反应与化学反应,低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原电池和电解池等。如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物质有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由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放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生成物时放出热量。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对立发差,在教学中我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发差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很容易由一个概念联想到与其对应的另一个概念。

第7篇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为后面研究函数图象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这节“有序数对”又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学习“有序数对”能将几何图形与数联系起来,建立数形结合。学生学好这节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有序数对,然后由有序数对引出坐标系,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确定一个物置有一些生活经验,因此,从身边的实例入手,能更好地理解有序数对。让学生充分体会物体的位置可用一组有序数对表达,建立数学模型。

三、教学方法

本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活动中得到有序数对的概念,并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学习的

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序数对的含义。

2.用有序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身边实例感受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在活动中学习有序

数对。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感受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位置可用有序数对表示,体会数形结合。

五、教学重点

1.有序数对的意义。

2.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六、教学难点

1.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2.用有序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在班里,老师想找一个学生,猜猜他是谁?

(1)他在“第5列”,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

(2)他在“第2排”,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

(3)他在“第5列,第2排”,你能确定是谁了吗?

问题:你认为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活动2】你能很快找出以下位置的同学吗?(1,3)(3,1)(2,4)(4,2)(5,4)(4,5)。

列在前,还是排在前对位置是否有影响?

约定:“列在前,排在后”你有什么发现?

2.揭示概念,活动巩固

归纳:有序数对的定义_____记作_____。

【活动3】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有序数对(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

【活动4】学生说出一个有序数对,说到的学生立马站出来。

【活动5】如果约定:排在前,列在后。你能说出所在位置的数对吗?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有序数对有关的事情。

3.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1)这是几个学生写出来的有序数对,谁写对了?

A(5、9) B(x,y) C4,6 D(a b) E(b,9)

(2)在电影票上,将“7排6号”简记为(7,6),则6排7号可表示为_____。

(8,6)表示的意义是_____。

(3)如图1,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置,那么“(2,5)(3,5)(4,5)(5,5)(5,4)(5,3)(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用有序数对写出1种从甲处到乙处的路线。(只能向右或向下走)

(4)如图2所示,如果点A的位置为(1,2),那么点B的位置为_____ ,点C的位置为 _____。

4.当堂反馈

(1)在电影票上(5,3)表示5排3号,则(8,6)表示的含义

10排5号则可用有序数对表示为 _____。

(2)如图所示3,如果点A的位置为(3,2),那么点B的位置为 _____,点C的位置为_____,点D和点E的位置分别为

_____,_____。

5.总结收获

6.延伸与拓展,自由设计

小组合作,设计队徽

要求:在网格纸内设计一个容易用有序数对描述的图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图形所赋予的含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教室里的位置出发,得到有序数对的定义。指出有序数对可表示物体的位置。这节课设置了五个活动,活动一“猜谜”引出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引出数对的概念。活动二“找位置”体会表示位置的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引入有序数对的定义。活动三“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有序数对”让学生充分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活动四“给一个有序数对猜猜位置在哪?”充分体会有序数对表示的位置。活动五“约定互换”体会有序数对的有序性。位置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采用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

效果。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几何;概念;教学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些概念,掌握数学概念不仅要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括出概念的定义,同时,要区分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并通过概念的应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因此,加强初中几何概念教学,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感、知觉方面的敏锐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几何问题并逐步建立知识系统的能力,真正掌握数学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联系实际,注重概念的引入教学 学习和掌握几何概念,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几个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引入方法: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感性材料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也可以是教材中列出的实际例子,感性材料要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个概念时,可先例出教科书上提供的具体材料――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和黑板的相对两边,首先让学生在脑子中有个初步形象,进而列举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实例:如:电线杆的两条电线、课本的两对边,给学生以“平行线”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逐步归纳出这些事物中一对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无限延伸;两条直线间的宽度一样;没有交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弄清它的本质属性,最后才正式引入“平行线”的概念,给出定义和表示方法,画出图形。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符号记为“//”;如果直线a平行于直线b可记为a//b,这样“平行线”在学生的心目中有了深刻的印象,就能牢牢记住。

(2)以已知概念为基础引入新概念。在教学概念的引入时,采取多变的形式,也就是说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几何概念与另外一些概念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可以通过对已知概念的内涵进行限制或概括,引入外延较小或较大的新概念。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个概念时,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三边对应相等”改为“三边对应成比例”,引入外延较大的“相似三角形”这一新概念。这种方法,概念的内涵明确,新概念的存在性显然,学生也容易接受。

(3)通过与已知要领类比引入新概念。某些概念的内涵之间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类比,明确其异同,从而引入新概念。例如,类比三角形的高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类比三角形的中位线引出梯形的中位线等等。这种方法既自然又有效。

(4)概念引入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但教师应该做到: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针对不同的几何概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基础。

2. 锻炼思维能力,加深理解新概念 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对概念的定义有初步了解,为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还必须引导学生准确、深刻的理解,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

(1)正确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理解概念的定义。在教学中,通过师生配合归纳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认识清楚,表述正确,对属于加种差定义的概念,要充分揭示某种差的含义;而对于用发生方式定义的概念,应加强定义形成过程的教学,揭示其发生过程。例如,对于“三角形的高”,学生已知道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段”,为了加深理解,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并加以说明。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定义,还要抓住关键词语着重讲述。例如“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提问: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呢?如果去掉行吗?通过讨论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异面直线的情况,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了定义还不等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概念。因为概念的定义仅仅是突出了它最特殊的本质属性,它还应具有它的属概念的一切属性。而这些重要的属性往往又以性质定理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完这些性质定理以后要及时总结,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获得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该把外延与内涵统一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概念。

(3)认清概念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在几何概念中,每一个概念都处在与其他概念一定的关系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有关概念的逻辑关系,认识它们外延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在学习“菱形”这个概念时,可向学生作出这样的引导,四边形两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菱形。这样,学生就知道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使知识系统化。

3. 学生学习几何概念存在认知结构与能力上的差异,教学时应注意因材施教 (1)认知结构的差异与学习方式。对初学几何的学生来讲,由于他们原有几何的认知结构较简单、掌握知识较为贫乏,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因而,对概念的学习常取决于概念形成的方式。不过,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在几何概念学习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认知结构的状况,根据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去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并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尺度;个性化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概念,对其思维发展和后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现象却不同程度存在。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要到位;其次,强化学生学习概念的基本方式;再次,精准地把握概念教学的尺度;最后,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掌握概念。做到上述四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基本得到落实了。

一、小学数学概念知多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共分九大类,不仅数量多且互相关联。这些概念都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揭示:有定义式、描述式、举例、原始概念等等。

作为教师,不仅要认识单个概念,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一个概念网络,避免在不同学段教学某项数学概念时,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二、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概念形成。第二种,概念同化。

目前,我们多采用的是概念同化教学,其步骤是:揭示概念的本质揭示概念的外延巩固概念概念的应用与联系。这样教学是将数学概念作为一个事先建好的逻辑体系展示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充分的体验,这样建构的数学概念是一具僵硬的骨架。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原有知识基础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并通过深入探究对概念进行解构和重构,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把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以扬两者之长,又可以避两者之短。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结合的教学模式

例如:四(上)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

关于直线位置关系认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经历如下的过程:

第一,开放导入,让学生思考两条直线可能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存在。

第二,引导学生想象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现象,帮助学生根据表象发现直线位置的关系。

第三,引导学生对各种情形进行整理分类,对直线位置关系形成认识的结构化。

第四,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直线位置关系。

上述教法显然包含了“概念形成法”,同时也包含了“概念同化法”――从“一般的两直线位置关系”这个上位概念导出“垂直”、“平行”两个位置关系的下位概念。

三、如何精准把握概念教学的尺度

(一)制定操作可测的教学目标

数学概念教学特别需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适切、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学生学情。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①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会用简单方法对数量进行分类整理,并会在统计表中表示。

②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修改后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师更注重让学生尝试将收集到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同时注重讨论交流和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适切,操作可测。

(二)创设贴切的情境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课的情境引入,“贴切”是首要原则,应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设计。

例如二(下)《轴对称图形》:

多媒体出示秋天的美丽景色,出现房子、蝴蝶,配上“梁祝”的音乐,让学生欣赏。

学生再次欣赏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

交流感受:看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

生反馈:我觉得秋天很美……

以上片段,过多地强调“秋天、景色”等无关信息上,而不是集中在“对称”问题上。这样的情境设置不够贴切,让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流失了。

(三)设计适量的操作强化思考

不难发现,当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操作过多或组织不当,使得时间浪费,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组织中要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数学活动设计得恰当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犹如剂,能对学生的数学思考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概念教学的个性化方法有哪些

(一)运用变式突显概念本性

变式,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变式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领域部分概念适合运用“变式”进行教学。一般多采用“静态”、“动态”、“正例”、“反例”四种变式材料。

――静态变式材料

――动态变式材料

――正例变式材料

――反例变式材料

(二)适当迁移促成举一反三

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可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很多概念都适合运用迁移的方法实施教学。

(三)构建网络实现融汇贯通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 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在此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二方面来进行的。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2.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机械能、电流、电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电能、热能、机械能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规律即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应用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已具备了比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认识,也能对与物理现象相关联的各种条件作肤浅的分析。在此认识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心理积极性,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是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时候,他们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不够。这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到以下几点,肯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

2.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联结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3.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 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⑴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⑵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⑶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第11篇

关键词:概念;引入;分析;理解;应运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大厦的基石,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关键环节。目前,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仅停留在背定义、记公式上,忽视了对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形成概念的抽象概括方法的理解,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因而物理概念的教学尤其显得重要。下面笔者谈谈在物理概念教学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恰当地引入物理概念

引入物理概念就是让学生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定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兴趣,为物理概念的建立做好准备。中学阶段,大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属于理性认识范畴。而初中学生的思维介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理解一个物理概念,就需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概念教学不要脱离学生的认识原则。由于概念之间彼此有差异,因而引入概念的教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生活实践: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入概念

如建立力的概念时,列举人推、拉、提、压、扛物体的实例,这些实例都是学生亲身感受到的,有利于力的概念的形成。

2.由演示实验引入

如建立磁感线概念时,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玻璃板中的细铁屑,在无磁场时,细铁屑无规律排列;当把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上梢加震动后,则细小的铁屑在磁场中非常有规律地排列。这样引入概念,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直观,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表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概念的分析

1.有无属种关系的新旧概念可以利用

如有了力的基本概念,再建立其他力的概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建立方法上相同的概念

如用比值定义密度、热值概念。掌握了这种方法,使得同类概念的建立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总之,要对概念进行正确的分析,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新的概念。

三、概念的辨析

概念建立之后,要通过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分析,通过肯定、否定例证、变式的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

1.采用变式练习

不断变换非本质的属性,而使本质属性恒在。这样使本来隐藏的本质属性因多次反复出现而成为优势刺激,进入学生的意识中。如在讲解比热概念时,通过变化物体的质量、吸放热量、温差三个物理量,发现同一物体的比热不变,从而得出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之一,与物体的质量、吸放热量、温差无关。这样使学生加深对比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通过多种练习巩固和深化概念

巩固和深化概念的理解是形成概念的重点。其目的有两个:(1)概念教学不能一次完成,讲而不练等于不讲,只有在练习中才能进一步抓住概念的本质,加深对概念的认识。(2)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教学中主要环节之一。

四、掌握概念本质,用各种思维方式形成概念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抽象概括物理现象的本质

物理概念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它来自感性认识,又高于感性认识,要真正形成概念,必须在概念引入后,运用抽象概括,分析比较等多种思维方法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才算初步形成概念。如在学习速度概念时,列举大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飞机在空中飞、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人在路上行走……让学生分析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属性。学生往往只注意其非本质的属性——运动,而忽略了飞机飞得比汽车行使快,汽车行使又比人行走快这一本质属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抽象出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运动快慢不同,然后对本质属性加以概括,概括出速度的本质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进行知识的整合,建立概念系统

一个概念和它周围的概念之间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这种联系和区别,使概念形成系统。如果我们不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由于我们的教学是一课时、一课时进行的,概念也是逐个建立的,这样就容易割裂、混淆。因此,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找出各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整合,使学生不是孤立地理解个别概念,而是掌握概念的前后发展线索,构成概念的网络系统。如为避免压力和重力的概念相混,要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本身。(2)联系: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

五、使用准确的语言讲清概念

在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途径引入概念,我们都要努力做到语言精确、简练、透彻、生动。避免因强调“引入”而东拉西扯,转弯抹角,干扰学生对新概念认识的思维线路,使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如电荷的中和概念: “把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电荷的中和。”表面上看是原来带电的物体现在不带电了,好像是电荷突然消失了。其实它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物体恢复成了中性。

六、讲清组成概念的关键因素和关键词语

如讲述比热时,用到“温度升1℃而不是温度是1℃”。再如讲述导体与绝缘体时,注意定义采用的字眼是“(不)容易”导电,而不是“(不)能导电”。

七、运用对比的方法,讲清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12篇

一、讲清定义,帮助学生记忆和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的定义所反映的只是最本质的属性,概念的内涵不仅仅是定义,还包括许多性质、定理、推论等. 而概念的外延也不仅仅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教师在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定义,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数学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含义区别开来. 讲清楚定义后,就要讲清此概念所引出的性质、定理、推论等,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应用概念. 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而它的性质却包括: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它的判定则包括: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此外,教师还要准确描述概念的外延,防止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 同时讲解数学概念时还要避免同一词语的反复. 例如,不能说“求两个数加在一起是多少叫做加法”. 总之教师在讲解概念时既要保证讲的全面,又要保证用词准确.

二、注重概念的连贯性,注意概念的拓展与延伸

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许多概念的定义是初步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 从纵向上看,许多的概念都随着学生知识的逐步积累,认识的逐步深入,而愈加完善. 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制的《数学教师用书》中也指出: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师不仅要熟悉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后续阶段的教学内容,在给学生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将二者联系起来,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教师不能就概念论概念,而是在讲解完概念的基本含义后,注意概念的拓展与延伸. 比如对圆的认识,一年级的学生就接触到了,但是当时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在几何图形中能找到圆就行了;而到了五年级再认识圆时,对学生的要求就更进一步,不仅要求他们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求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初的教学时就应逐步渗透后续内容.

发展概念的方式很多,除了渗透后续教学内容外,还可讲述一些数学史的东西,将概念的产生过程、发现此概念的数学家的生平经历、与概念有关的逸闻趣事,筛选一些讲给学生,这样就能使单纯的概念讲解增添了人文氛围,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更在情感上都有所得.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概念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三、抽象的概念要回到具体直观的情境中

学生在获得抽象概念后还要回到具体的、直观的情境中,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的意义. 而如果教师在讲清概念之后不使概念具体化,就会导致学生不会应用概念. 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正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过程. 例如,教学“乘法的含义”后,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它表示的是几个几. 教学“分数的意义”后,让学生举实例说明它的含义. 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四、及时巩固概念的效果

在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及时巩固.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往复. 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还须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地运用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相似,有些概念的内涵相近,这就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如数位与位数、化简比与求比值、时间与时刻、比与比例,质数与互质数、整除与除尽、偶数与合数等. 因此在概念的巩固阶段,教师就要特别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易混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使概念的精确分化.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苏格拉底式问法,步步追问,比如针对“质数与互质数”教师就可以问:“什么叫质数?什么叫互质数?质数的对象是几个数?互质数的对象是几个数?”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几组数,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后从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