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月光曲课文

月光曲课文

时间:2023-05-29 17:4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光曲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月光曲课文

第1篇

关键词:《月光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170-02

引言: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教材简介: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贝多芬同情贫苦人民的善良本质,所以流传甚广。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并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3、学生根据实在的实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4、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背诵课文第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2、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1、《月光曲》磁带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课前了解贝多芬的人物经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来《月光曲》听一听。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音乐大师――贝多芬。贝多芬生于德国,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与海欧,莫扎特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自己短短的57年生崖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瑰宝,因此世人称他为乐圣。《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标出自然段。

(二)出示词语卡片:入场券、霎时、莱茵河,注意券、霎的读音。

(三)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三、理清课文脉络

(一)浏览课文,根据自然段内容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写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第二部分叙述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二)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分几层?说出依据。(教师提示:可按照听―看―做来分;也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三)师:通过读文你能说说第二部分是分几层来写的吗?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四)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四、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课文2―6自然段

1、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用读、思、品、议的方式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文2―6自然段。

2、投影出示思考题,指生读问题。(1)贝多芬演出后在莱茵河畔小镇散步听到什么?体会心情?(2)走近茅屋听到什么?你读懂了哪些内容。(3)走进茅屋看到了那些情景(4)体会贝多芬情感变化

3、检查学生学习效果。(1)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一天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理解“断断续续。此时此刻”贝多芬心情如何?(2)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的是兄妹俩的谈话。(3)把你读懂的内容汇报一下。(弹不好、买不起、体谅哥哥)。(4)分角色朗读。(听后品评)(5)师: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亲自聆听贝多芬的演奏。(6)师:听到兄妹俩的谈话贝多芬走进茅屋。(7)指生读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读相应的句子)(8)师:这一切出乎贝多芬意料。更让他惊讶的是――生齐读: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小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9)现在同学们在小组里议一议:贝多芬由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走进近茅屋;由听到兄妹俩的谈话走进茅屋;看到茅屋里的情景。你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情感变化吗?(惊奇――同情――感动)。

4、师:贝多芬心生感动。他决定要亲自为盲姑娘弹这首曲子,实现盲姑娘的愿望。贝多芬说道――(生:)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5、师:悠扬的琴声中姑娘听得入神。一曲完了,盲姑娘激动地说:生齐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6、品读理解重点句: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1)多媒体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把!(2)指名朗读。(3)师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生评价)(4)体会此时此刻贝多芬的心情(激动)(5)说说盲姑娘猜出的依据是什么?(6)我想,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高山流水的故事,谁能讲讲这个故事。(生讲伯牙遇子期碎琴的故事)(7)师:伯乐为子期而弹,在这里贝多芬遇上了知音。(8)听到盲姑娘的评价,贝多芬能想到什么?(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我应当为姑娘在弹一首)(9)师: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问话,此时无言胜有言,异常激动的贝多芬,紧接着为盲姑娘弹了第二首曲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学习8―9自然段(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月光曲》)。1、指生读8、9两个自然段。2、皮鞋匠听到曲子仿佛听到什么?是真看到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吗?从哪个词能看出来?3、师:这种描写方法是根据实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作者用联想方式来表现乐曲的内涵。4、理解乐曲的含义:(1)哪几句描写的是乐曲的内容,读一读。(2)概括《月光曲》内容。有几句话?可分几层。每层写的什么内容?说说每层内容。月光下风平浪静的大海;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3)根据联想内容来感受乐曲节奏快慢(舒缓、高昂)(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慢―快)评一评(5)再次体会乐曲含义。(师引导:月光下大海――象征美好生活;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愤恨黑暗社会,为兄妹俩鸣不平。5、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说明什么?6、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理解“陶醉”并用陶醉说一句话。7、师:贝多芬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融入到音乐中;把一份真挚感情送给兄妹二人;把对穷苦人的一份爱心融入指端。

五、感悟中心

(一)师:世界名著的钢琴曲《月光曲》由此而诞生。

(二)师:同学们这一场只有两个观众的演出;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学完你有什么感想?(生:我想听《月光曲》;这个故事真感人;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三)评价一下贝多芬。(贝多芬不图名、不图钱,太伟大了,有爱心。)

(四)师:贝多芬曾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音乐是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六、总结写作方法

(一)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真挚感人,你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吗?

详略得当、倒叙、语言动作描写、联想

(二)师:同学们《月光曲》折射出艺术大师贝多芬的人格魅力。让我们记住这位艺术家和他创作的《月光曲》吧!

板书设计

听:琴声

兄妹俩谈话

看:一支蜡烛、旧钢琴、盲姑娘

弹:一首

在弹一首:(《月光曲》)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第2篇

文章《月光曲》教后反思

一、抓住人物的特点,朗读感悟,体会人格魅力。

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朗读品味人物的善良、人物心灵深处的美,让学生受到人格魅力的熏陶。在介绍贝多芬这一人物时我让学生读课文资料袋中对贝多芬的介绍,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月光曲》创作过程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同情穷人、关心人民的精神,这是他创作的源泉。穷兄妹俩他们生活很穷苦,但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也打动了读者。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兄妹俩的对话,深切体会到穷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依为命的亲情美。

二、朗读优美的语句感受意境美。

《月光曲》的意境是非常美妙的,文中的句子的描写也是非常优美的。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朗读,以引导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读出句子所描绘的韵味来,并启发学生想象:这些语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幻。此时,学生虽然没有亲耳聆听《月光曲》,也能通过朗读优美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优美的旋律。

四、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引导朗读的感情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朗读的语调应该是柔和、抒情的,只有部分地方,如描写起风浪涌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节奏应快些。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引导学生读出乐曲的优美,人物的感情来。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都应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而对妹妹的歉疚,妹妹为了安慰哥哥而撒下的善意的谎言,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与关爱,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与激动,都应该在朗读中读出其中浓浓的感情来。在教学中,时间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在学到月光曲片断时,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草草收尾,导至重点段落没有重点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3篇

一、用音乐渲染情境,促进学生阅读

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如果把音乐引进课堂,能将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真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欣赏到大自然景色的美,也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美。例如,《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故事本身就与音乐相关,教学之初,我用《月光曲》进行引入,一段《月光曲》之后,我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不知道。”我告诉学生这是《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同学们想知道《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吗?”“想。”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被激发了,此时的学生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后,我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再读课文,这时再播放《月光曲》,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读课文,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质量,教学效果很好。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依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教学中还可以运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配乐朗读应根据课文实际选择音乐,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音乐,但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用配乐朗读,教师要有所把握。例如,教学古诗需要用古筝曲配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诵读,学生不但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阅读的兴致也更浓。

二、借助挂图和图画创设阅读情境

在《咕咚来了》一文中有一幅插图,画着动物们聚在一起,看见木瓜掉到水中以后的样子。我问学生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学生回答后,一起读了文章最后一句话“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读后,我问:“你从图中看到动物们是什么表情呀?看插图,加上你的想象说一说。”学生能针对插图大胆想象,各抒己见。有的说大象耷拉着长鼻子说:“你看,你们没有亲自去看一看,刚一听说就逃跑,多累呀!以后要亲眼去看一看,才能相信。”有的说小猴抓耳挠腮地说:“以后我再也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了。”有的说小兔低着头说:“对不起,我以后做事会认真看看到底出没出事,如果真的有事情发生就告诉你们,我吸取教训了。”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插图,挖掘发展想象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可以适时选用这种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传统教育中的口语、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手段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目标有些困难,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从网上下载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语文学科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大量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能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审美享受,升华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分析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利用角色扮演创设阅读情境

教师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担当或扮演一定的角色,利用角色效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深化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角色扮演能够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促其加深感受,进而实现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只要角色一出现,教室里的气氛会立刻沸腾起来。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变成了自己或同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教材中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情感都有了真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会自觉认真阅读和研究课文,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正确理解课文。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以读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4篇

朗读是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这里,浅谈我的一体会。

一、加强朗读指导

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二、读活课文

“活”的朗读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挥泪告别的情景时是这样设计的: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 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我们只好请求她留住送别的脚步。谁来请求大娘?大娘没有停下,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 。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我们哀求的大娘,她还是舍不得回去。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 ?我们就这样一次次地请求、恳求、哀求,到最后只好命令。现在你想怎样向大娘送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情感。

三、“读”为主,以“讲”为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通过精心指导,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月光曲》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在引导学生理解月光曲的内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 《月光曲》的内容?”“谁能读出曲子的特点?”“谁又能读出曲子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月光曲的美。

四、入情入境地读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线路”这一部分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了困难的?”怎样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疑问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在文中圈注,读完后,学生的读书体验展现出来了。再让学生品读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通过朗读,詹天佑那严谨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总之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让我们重视读,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5篇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情境创设的起点是教师、学生与生活三者之间的联系。创设情境,就是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打造高效与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行举止,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可能影响课堂气氛,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一个充满朝气、热情洋溢的教师出现在讲台时,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良好的课堂气氛,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它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

三、巧妙设问,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好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要让学生感觉到新面临的问题与旧知识、旧经验是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相反,无疑而问或拔高而问,不仅起不到问的作用,还会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

四、利用课件,再现情境

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论述来实现的,其特点是阅读、感悟、联想、贯通。教师应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来激发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个性张扬,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的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如:《月光曲》一文的第八、九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并演奏《月光曲》的情景。为了让学生了解《月光曲》创作的原因和它的内容、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我首先把学生带入“月夜清幽”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感到正是这柔和、幽静、梦幻的氛围,遮盖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爱好音乐的人们,所以一股创作的激情在他胸中激荡。于是,借助这一段的配乐朗诵我动情地描述道:“此时,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这是一个多么凄清幽静的夜晚啊!贝多芬满怀深情地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学生进入了这一情境后,我又指着表现《月光曲》内容的三幅幻灯片,让学生看着大海、月亮、波浪等景象,听着《月光曲》,自然地联想到了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继而月亮升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接着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

合理运用愉快的情境教学,学生就会在学习的实践中,将“苦学”转变为“乐学”,建立起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崖乐作舟”的新境界。

第6篇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其中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而且可以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感兴趣,并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草原一碧万里,到处翠滴,一只只悠闲的小绵羊,仿佛是朵朵白云的秀美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大草原。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我在教学《观潮》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展现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巧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三者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在教学拼音时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响起,电子屏幕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蓝蓝的天空,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生动的画面、如此动听的音乐、如此可爱的形象,并且带有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要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从动画设计的创意来看,画面要鲜艳美观,动作要精心设计,注意对象与背景形成反差,声音与音乐形成对比。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对语文充满了兴趣,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三、巧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语文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我便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又如学习《海底世界》,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巧用多媒体,促进情感体验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对课文进行深入赏析,深入文章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并且有效引导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情感信息。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沉静在《月光曲》的情境中,激发学习的欲望。课文重点段内容含蓄,我用精心制作的软件,把广阔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狂风巨浪,雪亮的浪花展现在学生面前,随即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随着逐步展示的直观画面和高昂激越的乐曲节奏变化,学生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大海。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有感染的语言讲道: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他的曲作者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自幼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贝多芬11岁就被送到一座剧院的乐队当演奏员,22岁时他来到了音乐之乡的维也纳,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资产阶极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领悟到了贝多芬遇知音时的激动和对盲姑娘兄妹俩同情,以及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的愤恨,从而让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把多媒体巧妙运用于现代语文教学中,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运用;功效

多媒体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形、声、光、色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如用得巧、用得妙的确有如“风助火势,火助风威”之势,那么如何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媒体导入,化枯燥为生动

小学生普遍存在多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新课伊始,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走进课堂,心情不可能马上平静下来。这时,如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的状态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多媒体凭借其本身的各种优势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重要的是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我的做法是师生问好之后,片刻,即放《月光曲》乐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深沉地语气说:“一百年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巧妙地点拨,既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媒体导析,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是靠文字来完成的。文字属于抽象的符号系统,从阅读课文到理解课文实际上是将抽象的语词变成形象的直观的过程。因为学生受到知识视野、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有时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将课文中静止的文字变为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它犹如一座桥搭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之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展现出来,以其富有声、像、色的信息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变难为易,促其乐学深思。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教学《赵州桥》一课时,由于现存的古桥不多,学生经历有限,难得对古桥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桥的栏杆上的图案的知识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学生更是不易理解。如何让学生进入这种特定的情境,进而体验感悟呢?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教学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准备了有关赵州桥的录像,然后把“相互缠绕,嘴里吐出水花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的”龙,“双龙戏珠的”龙等几种不同姿态的龙的图片抓取下来,做成特写镜头,放在一定的界面上。课堂上,学生边阅读,边观看相关的资料,直观地认识了具体事物,很快地便较为完整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直观生动的形象,快速准确地还原了文章所描写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感受到了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统一,感受到它不仅是一座古代著名的建筑,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瑰宝。学完全文,学生对于作者的抒情“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媒体导读,由理解到共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也有言:“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就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刻感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视听技术的运用到目前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已经使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拓宽为多种媒体的教学。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试作阐述。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扰,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自悟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感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介,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准。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仅仅停留在层面上,那么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网络的交互性使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发送者,为学生的自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炼出重点问题研读,而后进行网上交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安排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首先进入校园网站,输入关键词“圆明园”,启动搜索引擎,在网上进行搜索。然后,学生打开相关网页进行浏览,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送到编辑区,接下来,学生点击编辑区进行信息整理阶段。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把它发送到讨论区,使学生个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共享的知识资源,最后,学生点击讨论区就可以进入课堂讨论阶段。这时,学生可以浏览学习其他同学搜集整理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激起了许多思维的火花。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唤起情感体验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师必须对作品进行鉴赏,深入文章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以有效的引导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情感信息。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月光曲》的情境中,欣赏、品味,激发学习的欲望。课文重点段内容含蓄,我用精心制作的软件,把宁静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狂风巨浪,雪亮的浪花展现在学生面前。随即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随着逐步展示的直观画面和高昂激越的乐曲节奏变化,学生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有感染的语言讲道: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他的曲作者是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自幼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贝多芬11岁就被送到一座剧院的乐队当演奏员,22岁时他来到了音乐之乡的维也纳,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资产阶极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领悟到了贝多芬遇知音时的激动和对盲姑娘兄妹俩同情,以及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愤恨。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第9篇

1 前言

信息技术具有的趣味性强、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趣味性浓等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新动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突破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单一模式,使其在课堂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且重新定义了语文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做到了自主发现及自主探究等。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换成主动学习状态,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能面向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本文以人教版《月光曲》为例,简单论述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学语文自学指导。

2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先播放一曲悠扬悦耳的音乐,以其幽雅轻盈的曲调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迷人的场景,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后,教师将《月光曲》这一课文引入课堂中。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一广阔的平台,教师能够更生动、形象化地为学生展现课文内容,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其更专注于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换为内部动机,促使其好奇心理的滋生,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从而间接性地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1]

3 突出文章重点,生成学习目标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文章重点,例如,提示《月光曲》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的?随后,让学生带着重点问题快速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阅读完全文后,将自己所质疑的部分提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这种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或“一起学”的学习模式,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有效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将自己置于一个探究者的地位上时,学习才会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

4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相互学习

当问题由学生提出时,教师理应让其自己解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充裕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登录专题网站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围绕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个性化阅读。之后,小组就之前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并将答案汇总,使其更加全面与完善。倘若学生还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或答案不全面,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并进行详细解答或补充。

4.1 拓展阅读范围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若学生能够将学习置于一种全方位且精神生活丰富的背景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为此种背景的建设提供了便捷通道。[2]网络犹如一个知识资源的储藏室,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丰富的阅读平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性地搜索相关文章主题资料,并加以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很多学生初次阅读《月光曲》时,当读到姑娘与自己哥哥的对话时,会好奇他们所说的曲子叫什么名字,会对贝多芬的才华产生质疑等,随后,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会下意识地点击教师事先所精心设计的超级链接,通过对文本资料的浏览,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4.2 浏览相关图片

摄影是捕捉、留住精彩瞬间的手段之一,其作品极其贴近自然,具有一定真实性。因此,对于课文中“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等自然景观的描写,教师可先让学生绘画出自己所能想象得到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实景图片,感受图片的唯美意境,最后,将自己所绘画的场景与实际的自然场景相对比,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还能适当有效地培养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4.3 观赏相关视频

对课本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及掌握后,教师可以播放由贝多芬本人所弹奏的《月光曲》及《命运交响曲》等曲子给学生听,并将其与当今音乐家所弹奏的相同曲子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倾听,之后,让学生对其进行音乐方面的赏析和简单描述自己听完音乐后的切身感受。精彩的演奏能让学生陶醉不已,而身临其境的感受能让其深刻领悟到音乐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略到了贝多芬弹奏技巧的高超。

4.4 学会感情朗读

网络信息技术仅仅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其不能完全代替语文学习中的朗读训练,更不能完全代替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引导学习进行适量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文章内容。[3]

4.5 延伸课外知识

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本内容基础上,教师应适当深化教学内容,联系课外知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4]例如,简述音乐的发展历史,介绍贝多芬的生活、学习以及创作;推荐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其他著名音乐家等。如果教学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将课本的情境搬到实际生活中,建议学生以课本内容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一场话剧,同时,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课堂之外的时间,学生们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扩展自己的学习范围。

5 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习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起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 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 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1.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 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 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 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2.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 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 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 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儿童来说很难,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耐心地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为他们到高年级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在这一学习时期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把握重点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朗读训练的重点,弄清每句话的速度、语调、感彩。这样,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便于指导。

2.指导朗读、讲究方法

(1)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朗读训练时,应先从整体入手,自己试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目的的具体指导某一段,某一句,然后再整体朗读。这样训练有利于培养朗读能力,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

(2)分层训练,朗读到位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可分为三个层次训练。

A、第一层:“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老师利用语言描述,引导看图,创设情境,激感,带学生进入情境:“小朋友,下雪天多美啊!你们喜欢下雪天吗?下雪了,你们会怎么说?”学生争相发言后,再让学生用“高兴”的心情读这几句话,这样就很自然地指导了朗读。

B、第二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这一层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体会美感,通过“枫叶”、“月牙”等词一重一轻语调的变化,练习朗读,看谁能读出美感。

C、第三层:“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躲在洞里睡着啦。”这一层,采取问答式练习朗读,分别进行同位、师生、男女生问答练习。

3.适时范读,巧点迷津

教师要把握范读时机,选一句话,先让学生体会,适时讲解后,再让学生练读。正当他们想读好,而又读不出那种感觉时,这时教师说:“看我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4.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模仿性强,爱表现自己,教师要针对这些特点,按课文的内容,变换形成,让学生多读,并且都参与,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可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对答读、齐读、分角色读等。

5.以读助思,以思助读

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个阶段默读比较合适,因为默读不出声音,全班同学互不干扰,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便于思考,这样边读边思,才能达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首先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把几句话连起来综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这样边读、边思、边问,以读助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再如《月光曲》最后一段写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这句话中“陶醉”一词是新词,又是全文的中心词。陶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老师先让学生查字典找出陶醉是完全进入、沉浸在……之中,然后把词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朗读有关语言,体会其中意思。

老师问:“陶醉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兄妹俩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到了入迷的程度。”老师问:“兄妹俩为什么会陶醉呢?”

第11篇

【关键词】导入;趣味;直观美;音乐美;诗谜美;新奇美;故事美;情境美

导入,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风格,可采取不同导入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直观美”的欣赏激趣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图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

如教学《灰椋鸟》一文时,教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这是一种长得不好看的鸟,教师因势利导:是啊,这么一种外表丑的鸟,作者为什么会觉得它“美”呢?让我们走进灰椋鸟,走进文本区细细体会。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展示拉近课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文字描述和形象展示融为一体,入耳入目入心,并在心中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充满兴趣的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在教《欢乐的泼水节》时,利用多媒体放映傣族人民热闹、快乐的泼水节场面,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这样的导入,增强了语文直观教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通过“音乐美”的熏陶激趣

音乐能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在上课前,一首与课文基调意境相对应的乐曲,可以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在教学《月光启蒙》时,一首班得瑞的轻音乐《月光》,那柔柔的曲调让学生不自觉的闭上双眼细细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如水的月光,那宁静的篱笆小院,妈妈与孩子们相依相伴的温馨场面……学生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从而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教《赶海》时,一首轻松、愉快的《赶海的小姑娘》,孩子们哼唱着,顿时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三、通过“诗谜美”的探寻激趣

在教《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师生一起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猜谜语,在教诗歌《小小的船》前,先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孩子十分踊跃,猜出谜语的快乐延续到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四、通过“新奇美”的感受激趣

教学《田忌赛马》时,老师准备了六张纸牌,分成两副,一副是红牌10、8、5,一副是黑牌9、6、3.讲清比赛规则后,师生一起玩。第一位学生在想赢心里的驱使下选择了红牌,学生先出 ,结果输了;第二位学生换了黑牌,还是输了。面对跃跃欲试的学生,教师用挑战的语气鼓励学生想办法。最后果真有学生想出了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发现:原来输赢和大小没关系,和先后出牌有关系。学生亲历了输赢的过程,已经初步感悟到牌的大小与比赛结果的关系以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的原因。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已经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文本视界。

五、通过“故事美”的演绎激趣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六、通过“情境美”的体验激趣

第12篇

一、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不是靠教师的牵引,而是通过他们生动思考,主动探索,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尽兴提问,大胆质疑来实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寻求各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纷纷提问,活跃而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蕴含的创造性的火花得以闪现,才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如教《匆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问的格言和警句?全班学生马上踊跃发言,争着抢着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进而引到文中朱自清的感触,“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 不复返呢?” 同学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激烈的讨论深入了解了时间的来去匆匆,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这样不但能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仅仅回答问题就行了,还要让他们敢问、能问、善问,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营造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文章的最后两段,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总理让作者那么的激动,那么的骄傲、自豪?我们的总理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的前几段内容,找到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二 这样既启发了学生大胆质疑,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的有力。

二、启发联想,培养想象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的叙事,或栩栩如生的状景,或神形并茂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画、情、景色、声融于一炉,使学生们的想象得以诱发。在平时多鼓励学生读一些神话,童话、科幻等方面的书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太空中邀游。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我出示了北京春节的一些民风民俗的图片,充分让学生想象当 时热闹的场面,而同学们又联系实际生活中我们这里的春节,一下子就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而在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理解“人”字形铁路 的设计后,思考以下问题:“有比他更好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难题吗?”并让同学们自已在练习本上亲自画一画“人”字形线路。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亲身了解詹天佑的设计在当时是最科学合理的。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要多带他们到大世界去接触、思考、学习。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如果从小有了创新的理想和抱负,那就获得了创新的特有动力,就有了创新的精神支柱,长大后就一定为创新而奋斗,这就像优良的种子,一旦播进沃土,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它成为发展创新才能的源泉。如我在教学《灯光》这一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郝副连长因为。心中想着让全国的孩子们都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才点燃了那本书,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才不顾一切,所以我们也要在心中点亮那盏灯,照亮我们的前进的路,走向成功。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学,而是有目标的学,自主的学。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创设教学意境,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创设情景,营造教学的氛围。巧妙地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在讲课时,我播放了钢琴曲《月光曲》片段,并范读了文章这一段内容,让学生体验了贝多芬的情感历程。并让学生想象月亮在海面上升起的画面,使学生由对优美乐曲的注意转到对盲姑娘陶醉在乐曲中忘我神情的注意上来。这样营造了《月光曲》的特定意境,在最后,我让学生讨论:《月光曲》的曲调变化是什么样的?贝多芬为什么会创作这首《月光曲》?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各抒已见。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