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赞颂老师的名言

赞颂老师的名言

时间:2023-05-29 17:4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赞颂老师的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赞颂老师的名言

第1篇

事实陈述型

事实陈述型开头的关键是所陈述的事实振奋人心,让人惊奇。在节约水资源的演讲中,我是这样开头的:“假如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每年365天,全国人民节约一年的水就可以把一大型水库充满。”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水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重要性,起到独特的效果。

问题引路型

问题引路型是一种比较简捷的开头,有助于提高讲演的感染力。比如在纪念“九一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演讲开头:“同学们,每年九月份,让中国人最难忘的日子是那一天?”“九一八”虽已过去76年,但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它告诫我们:勿忘国耻。同学们爱国激情在沉默中爆发。

新闻播报型

新闻播报型开头一般采用报刊上特大重要的新闻,容易使同学们好奇心理得到满足,激起同学们的荣誉感和兴趣,提高讲演的效果。

强调主题型

强调主题型演讲是一种点明题意,开门见山的开头,使人立刻明确演讲内容的重要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的演讲活动中,我是这样开头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通过歌声唤起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吸引同学们仔细地听下去。

名言警句型

演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听众能否理解演讲中的某些术语或概念,因此在演讲开头时对关键部分使用名言警句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激励同学们发扬刻苦学习精神的演讲中,我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开头,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极富有感染力。

引起悬念型

演讲开场设置悬念,往往能造成同学们渴求了解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激发听讲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老师的演讲紧紧扣住同学们的心弦,启发同学们积极思考,从而增强演讲效果。如“一般人只知‘百发百中’是神,却不知道‘百发不中’才是真正的神”,这里的悬念强烈吸引着同学们,为什么‘百发不中’才是真正的神呢?很想知道下文。

风趣幽默型

一位同学参加“手拉手”的即兴演讲,金口一开就立刻深深吸引了所有同学:我的同桌朗诵课文“惊天动地”,找起作业“翻天覆地”,见到吃的“欢天喜地”,借起钱来“求天拜地”,总算老师给他调位了,真乃“谢天谢地”。该同学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夸张、形象地刻画了同桌的个性。最有趣的是将每个成语都以“地”结尾,音韵和谐,短促有力,是演讲的上好“配料”。

借助道具型

使用恰当的道具,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思想,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在参加“”演讲活动时,一位同学展示了很醒目、很能吸引眼球的道具――几件历史证物,从而使自己的演讲很有说服力、非常感染人。

对比赞颂

演讲采用对比赞颂型开头能催人振奋。在“美丽富饶的家乡”演讲活动中,一位同学演讲《我的家乡变化有“十多”》:过去贫瘠薄地养家糊口的多,现在立体养殖、种植富裕的多;过去耕地人当牛马用的多,现在用“铁牛”奔跑的多;过去家乡道路泥泞坑洼多,现在宽敞平坦公路多;过去家乡文盲多,现在村里大学生多……

排比壮势式

第2篇

“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听听,这个白脸的曹操,国粹之一——京剧,怎能放过对你的声讨!白脸就是你那阴险、残忍、暴戾的本性外显。

起初读《三国演义》时就对这厮切齿,“挟天子以令诸侯。”煞是狂妄。还扬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我以为这厮只是散布一下极端利己的“名言”而已。孰料他却言必出,行必果。汉献帝与正妃伏皇后策划反对他,事情败露后,伏皇后竟被乱棒打死,所生的两儿都用毒酒药死,伏家二百余人都被斩首,曹操的凶狠残忍可见一斑。我开始恨他,甚至一提到恶人,我便想到了曹操。

一天,老师正好上曹操写的《观沧海》,书上刚好有插图,心中暗暗叫道:“曹贼,看大侠我不替天行道。便抄起水笔往课文中曹操的画像刺去,看一下我的杰作:曹操十剑穿心,口喷鲜血,双腿中箭,双手被剑刺中。我心中好不痛快!这时,大家读到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听到这里,心中暗想到:还庆幸得很?用歌来赞颂?像你这厮,该遗臭万年!

“历史上他被称为‘治世之能臣’。”老师接着说。杜撰吧,接着杜撰。“下面给大家放一下《百家讲坛》视频,看看专家怎样评论。”可以听专家批评曹操,那才叫“爽”! 这是一期《品三国》的节目,可谁知……我越听越感到不对劲,这专家咋不像批评他,反而像在为这厮申冤。不信不信,我继续听下去,可结果如同我之前判断一致。专家之言让我震撼。

原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写作时掺和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褒刘贬曹”。因刘备是汉室宗亲,夺大权,得天下,是天经地义,曹操夺大权,则被视为“篡夺”,因此将曹操塑造成无比阴险、奸诈、残忍、暴戾之极的人物。这个结局是我不愿接受的,但却是必须接受的,因为这是事实。

老师接着补充资料,我读到了他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生在乱世,想要实现自己的宏图,将面对多少艰难!感受到在短短的诗行里浸透着他无以排遣的郁结忧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扑面而来,其中不正展现了一位政治家包宇天下的雄心壮志吗?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怎么不是他落日心尤壮的彰显!有雄心却不正统,他不得不顶着“奸雄”而反董卓,灭吕布,平袁绍,一气呵成,气壮山河,统一北方。此后他说:“如果这是天意的话,那么我也不做皇帝,我要像周文王那样,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吧!”曹操竟然有如此胸怀气度,不得不让我深思。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这就是孟德!沉思间,一首歌响起: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

曹操,说不尽的曹操。

推荐老师:程予东

第3篇

这几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作文形式的技巧方面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尝试,成效显著。

一、结构新颖别致

1.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与结尾要做到六个字:点题快,扣题紧。所谓“点题快”,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惜墨如金,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作出必要的叙述即可;二是尽快点明记叙要素、中心内容等与文章深层内涵关系密切的方面,让读者尽快了解文章的主旨,切忌“千呼万唤始出来”。所谓“扣题紧”就是紧紧扣住文章中心,切忌一切与主题中心无关的东西出现。几种常用记叙文开头方法:交代式、悬念式、引语式、缘由介绍式、特征描绘式、气氛渲染式等。

几种常用记叙文结尾方式包括:概括性结尾:结尾时把文章的内容加以简要归结,通过必要的强调,帮助读者巩固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启发性结尾:作者在完成文章内容之后,从不同的侧面启发读者反思上面的内容,品味蕴涵于其中的道理,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描绘性结尾:通过对某种景物的具体描绘来制造一种与文章内容一致的浓烈气氛,让读者借助这种氛围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呼应性结尾:这种结尾的主要特征在于:篇末的收尾和文章的开篇构成呼应式统一,通过角度的变换,内容的扩充,感情的抒发等手法进一步深化主题。

2.标题

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吸引人的标题?

著名散文家秦牧说:“好的题目,总是概括力很大,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我们看作文首先是看标题,因为它就像人的眼睛,对读者有着“第一引力”的作用。要想在短时间里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题目非常重要,因为“题好一半文”。

训练学生在给文章拟题时,除了贴切、凝练、含蓄、醒目外,还应靓丽。实现这个目标有这些方法:

①体态美观——题目中运用连接符号或间隔符号。

②形象活泼——主要是题目中借助修辞。运用拟人的《人生的草稿和答卷》、《星期天的面孔》;运用双关的《生命“诚”可贵》;运用夸张的《“驯化”火星十步走》;运用对偶的《向左走,向右走》,等等。

③立意新颖——不落窠臼,反弹琵琶。

3.改变常用的标题+正文的形式,在细小的地方做一些变动。

二、语言生动优美

怎样使文章的语言更有文采?

(一)排比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无论哪种文体,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均可以增加文章的语言气势,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振奋。

(二)精彩的比喻句能为全文增色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增添情趣,增加文采,用形象的比喻句使语文更贴近生活,幻化出生活中语文的哲理诗篇,给人以画面之美、韵律之美、诗意之美。

(三)借用名句使文章文采飞扬

诗词名句、名人名言、成语格言、歌词俗语等均具有表达凝练、含义深刻、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合理运用,能使文章含义深刻,精致典雅。借用名句,以下三种情况比较常见。

1.用在开头

如:“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如是说。

——题记

用包含哲理的名言开头,不仅简洁地点明了题意,为全文打下了总纲,而且打开了思路,引出下文对胡杨刚劲苍凉的阳刚之美的赞颂。

2.用在中间

如: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文章在提出论点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说理论证,然后归结出“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的论点。文章语言颇具文采,说服有力。

3.用在结尾

如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我们生命的起点是父母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我们的父母。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最伟大的人。

文章写珍爱生命,懂得感恩,用歌德的名言来总结上文进而点明中心,使文章结尾强劲有力。

三、卷面清新宜人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猜谜语)雨落横山漫天扬。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2.1924年12月北京的一场大雪,引起了鲁迅美好的回忆和辽远的遐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去感受他激昂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吧!

3.首先让我们朗读课文,整体感受《雪》优美的意境;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4.老师范读,“雪野中……”

(1)同学们听读后,画出此处都写了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

植物——动物;静-----动;实-----虚;

这里,不仅使我们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可见江南即使有雪,也到处有生命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也让我们想起了雪莱的那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为什么是遗憾?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江南的雪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江南太温暖了,人们一方面感谢它的温暖,一方面也怨怪它的温暖,它因为温暖而幸运,也因为温暖而不幸。作者对江南雪怀有的感情是既爱又叹的。

5.老师范读,朔方的雪,同学们看朔方的雪有何特点,找出关键词语。

6.在鲁迅笔下,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为什么如此不同呢?请看本文的写作背景。

《雪》写于1925年,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而北方还被封建军阀盘踞,处于一片寒冻之中。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7.所以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呢?从中我们还看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北国之雪,象征着北方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他们“永远如粉、如沙,包藏着火焰,在太空里旋转,升腾,闪烁”,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意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那种不屈的精神和斗志!

?8.这两种雪有没有内在联系呢?

江南的雪: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朔方的雪: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雪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 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9.美读课文,领略意韵

笔者觉得读这篇文章应以两种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读: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所以应读得柔婉,温和,语调舒缓,语气轻柔;就像那些甜蜜蜜的歌曲:“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甜蜜蜜》)有请女同学用你们柔情似水的声音朗读-——江南的雪。

而北国的雪就像东北大汉,豪爽,大气,所以应读得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就像那些粗犷豪放的歌曲:“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霸王别姬》)

有请男同学用你们血气方刚的声音朗读-——朔方的雪。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江南山清水秀,多才于佳人——然而才子薄命,红颜易老,未免让人心生向往和惋惜之情;北方天地广阔,多出帝王英雄,他们独立不羁,所向披靡,让人心生敬佩赞美之情。

10.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一个地方的雪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北国的雪。因为北国的雪象征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一个黑暗的腐朽的社会当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欣赏美寻找美,更需要的是去创造美。鲁迅先生写两处不同的雪景,就是为了写出如江南雪景般的美,我们应去追求,但如何实现这种美,则需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与黑暗做斗争,鲁迅的一生就是追求美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读着朔方的雪,就好像在读鲁迅先生的精神: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他有一句名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名真正的勇士。当大多数人还沉溺于精神的麻木当中时,先生是孤独的,但纵使孤独依然抗争,即使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也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结束语

第5篇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篇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认为父母的辛勤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因此,我决定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唤起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内心情感。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父母辛勤劳作的图片、学生给父母做一份贺卡、歌曲《天下父母心》、 《母亲》、《父亲》、

《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参与者]:

全体学生、班主任和部分家长

[活动过程]:

课前营造氛围——播放歌曲《母亲》

甲: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

乙: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

甲: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

乙:又是谁在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默默地支持与鼓励?

集体回答:父母

甲:是的,没有父母,哪来我们的生命?

乙:没有父母我们又怎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甲:是啊,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

乙:母爱似海,她温柔细腻

合:三(2)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

第一环节 回顾亲情

甲:有这样一首诗,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学生跟读营造气氛)

乙:这是一首母亲的赞歌。的确我们最应该感激一直以来为我们默默付出、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幻灯出示:亲情赞颂知多少

甲: 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又有多少演绎父母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请同学们以不同形式展示伟大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或唱歌,或讲故事,或朗诵诗歌。)

( 播背景音乐《父亲》)

感谢您——我的爸爸妈妈

男1:是您,给予了我生命,哺育我一天天长大,让我品尝到生命的欢乐!

男2:是您,教会了我走路,引导我一步步远离家门,让我领略世界的繁华!

女1:是您,在一个又一个夜晚,为我盖好被子!

女2:是您,在一个又一个傍晚,翘首门口,盼我回家!

男1:我外出玩耍,您心神不宁,牵挂的心始终放不下,

男2:我生病卧床,您茶饭不思,心痛的泪悄悄挂满脸颊。

女1:多少次,您怕我遭受雨淋,急匆匆把雨具送到学校,

女2:多少次,您怕我忘记吃药,半夜里披衣让我把药服下。

男1:又有多少次,您为我的学习成绩,或喜或忧,难以释怀,

女1:还有多少次,您为我的任性固执,又急又愁,频添白发。

男合:妈妈,为了我,您品尝了太多生活的苦涩,容颜不再秀美如花,

女合:爸爸,为了我,您承担了太多生活的重压,脊背开始不再挺拔!

(合)可是,爸爸妈妈!您知道吗?您的孩儿要对您说:

男1:妈妈,不必担心,在我的眼中,您永远都是最美,

男2:我将用我日益有力的臂膀,为您支撑一片湛蓝的天空!

女1:爸爸,不必忧虑,您永远都是我人生路上最有力的助手,

女2:我将在您的目光里,大步向前,勇闯天涯!

(众合)爸爸妈妈,放心吧!您的孩子不会让您失望!

(女合)我会发奋读书,刻苦学习,让您为我而骄傲!

(男合)我会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用美好的人生,作为对您最好的报答!

(众合)谢谢您,爸爸!谢谢您,妈妈!

甲: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你并未曾用心留意过,那么,请同学们用90秒静静回想父母对你的关爱。

乙:请你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描述父母对你的爱。

甲: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我们吮着母亲的乳汁露出笑脸;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

乙:父母为我们的生病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父母为我们的读书升学花去多少心血;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校或在家的表现。

(月休在家疯狂的打游戏、无休止的上课走神、迟到、应付作业或根本不写作业,跟同学打架,面对日夜加班还面临下岗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开心与父母顶嘴等。

甲:看到大家能坦然表达自己的内心,我们相信父母也会感到一些欣慰。下面请欣赏:《新编三字经》

幻灯出示《新编三字经》:大家一起边拍手边朗诵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爱父母,意深长。亲养儿,多辛苦。报春晖,寸草心。孝父母,不能忘。爱父母,生孝情。存孝意,献孝心。父母心,知体谅。心里话,不隐瞒。求上进,父母安。孝父母,不能忘。不能忘!

第二环节 拥抱篇——体验亲情

(背景音乐《我的父亲母亲》)

乙:父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似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请欣赏温馨家庭给我们带的——

苹果树和男孩的故事

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很大的树……

她好爱好爱一个小男孩,男孩也每天都会跑来在她身边玩耍。

小男孩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起森林的国王男孩会沿着树干一直爬到树顶,男孩还会抓着树枝荡秋千。 他还会爬到树上摘苹果来吃。 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 玩累了,男孩就靠在树上在她树荫的庇护下睡觉。

男孩好爱好爱这棵树,树也好高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男孩也在慢慢长大……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 树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吃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快快乐乐的!”

男孩却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再爬树和玩耍了。”

“我想买一些玩具来玩,我需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只有树叶和苹果。孩子,拿我所有的果子到城里去卖吧,这样,你就会有钱了。”

男孩很高兴,于是爬到树上,摘下了所有的苹果,并把苹果通通带走了。

树看到自己能帮助男孩,心里好高兴啊!

男孩摘走苹果以后很久很久都没有再来过……

树好伤心。

有一天,当男孩长成一个真正的大人的时候,他回来了。

树高兴得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

“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男孩说,“我必须为我的家庭工作。”他说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一间房子。你可以给我一间房子吗?” “真抱歉,孩子”,树说,“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所有的树枝,心满意足地去盖房子了。

树因为见到男孩,觉得好快乐。但是,在那之后,男孩就再也没回来。

树觉得好孤独,心里很难过。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啊!孩子”,她轻轻地对男孩说,“过来,来玩呀!”

“我已经老了,玩不动了”男孩说。“我想坐船离开这里,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条船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了……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做了一条船。 他坐着船去了很远的地方,很久都没有再露面。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很多年之后,男孩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又回到这里。

“真抱歉,我的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再可以给你了。”

“我的苹果没了。”“我的牙齿也咬不动苹果了。”男孩说。

“我的树枝没了,你不能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的树干没了”,树说,“你也不能爬上来了。”

“我太老了,也爬不动了”,男孩说。

树说:“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老树根。我很抱歉……”

“我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男孩回答,“只要一个可以让我安静坐着休息的地方,这些年来我好累好累。”

“太好了!”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身子。

“正好啊,老树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孩子,坐下,快坐下来休息一下。”

男孩坐了下来。树好快乐。她高兴得留下了流下了泪水……

(故事结束后,课件出示父母辛苦劳作的图片,出示一组家庭生活图片,学生思考感悟。)请学生谈由图片和歌曲获得的感受和体会:“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甲: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顶撞,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嗦。我们的母亲因为儿子的顽皮而无奈的哭泣;我们的父亲因为女儿的懒惰而叹气;请看小品:《丁丁在家里》

(由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合演,主要凸显月休孩子在家不听父母教导,过于沉迷网络游戏,不写作业,不能按时作息而家长无可奈何的现象)。

乙:你们认为丁丁在家的表现怎样?

甲: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些,你的心里难道不为之颤动?难道不为之惭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丁丁的家长来到现场,他不顾工作的疲惫和辛劳,或许还请了假,可以说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家长肯定也有许多感慨,下面让我们聆听家长的声音!有请家长!大家掌声欢迎!

(家长发言就小品中的人物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甲:请刚才第一环节中发言的同学发言:直到今天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第三环节 行动篇——回报亲情

甲:同学们,我们曾经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此刻,请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你也可以谈谈自己平常的一些做法。(学生发言:①倒开水。②按摩。③捶背。④考大学,让爸妈高兴。⑤赚很多的钱,给父母买东西。⑥生病时多陪他们。⑦给父母讲笑话,逗他们开心。⑧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表演节目。⑨帮爸妈煮饭。⑩帮妈妈拣莱。)

(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孝敬父母的镜头)

甲: 感恩是一杯清醇的酒,使人生陶醉;

乙:感恩是一首浪漫的诗,使人生丰富;

甲:感恩是一首动人的歌,使人生快乐!

乙:我提议,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向伟大的父母庄严宣誓:

(请同学们起立、握拳、一句句跟读宣言)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向你们保证:

从现在开始,

在思想上让你们安心;

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

以最优异的表现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我决不辜负父母心!

第四环节——由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感谢之情,回报之举。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其中,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感恩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感谢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次真诚的交流,一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做一个优秀的学生,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伴着歌曲《感恩之心》孩子们给父母送上礼物,升华情感,班队课结束。

注:在班会课后,每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倾诉自己的心声,来一次真正的心的交流。升华情感。

第7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形式;思想品德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此,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一个重要机构,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手段和途径来激发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思考和探究中不断地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变化的形式中使学生认识真善美,了解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品质。

一、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讲德育教育

国旗下讲话是每周都要进行的活动,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可以从多种话题上接受正确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国旗下讲话的话题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中国敬老故事》《中华礼仪传统故事》《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的宣讲活动。学生在这里会通过教师的教育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发愤图强,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

二、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教育学生知礼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多经典的书籍都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和德育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经典书籍,例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通过对他们的诵读可以教育学生知礼、懂礼、用礼。例如“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讲的就是9岁的小黄香孝敬父亲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不仅仅是孝敬父母,在她长大后也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她后来当了地方官后,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们学习到了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学会了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自己应该能做的贡献。通过对经典的诵读,学生不仅产生了学习兴趣,而且在无形中学到了很多的德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三、借助传统节日教育,发挥节日作用

节日的气氛是最欢乐的,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节日的环境和气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可以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五一劳动节”时,教师就要教育学生这是一个歌颂和赞美劳动人民的节日,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在这个节日里,学生应该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朴实,学习他们的勤奋和辛劳,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并把劳动人民的品质和精神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发扬光大。在“八一建军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慰问时刻在保家卫国的叔叔,使学生认识到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兢兢业业才换来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慰问中,学生会对军人的生活和军人的作用更加清楚,从而对他们肃然起敬。在“9月10日教师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向敬爱的老师们献花,给老师写感恩信。在“10月1日国庆节”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十月歌咏比赛活动,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让学生学唱一些高唱祖国的歌曲,让学生用嘹亮的声音赞颂伟大的祖国,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大放光彩……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丰富的活动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品质的提高和完善。

四、设计不同校园环境,加深学生情感

学校就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园,这里面应该是温馨团结的。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来装扮这个家园,把学校布置成一个充满爱和和谐气氛的家园。例如学校的宣传栏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活动或者是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来展示德育教育。学生在闲暇时间或者是课余时间就会看到这些德育知识,无形中得到思想教育。教室外面的墙壁上和走廊里都是学生接受德育知识的场所,教师可以在这些位置悬挂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是教育,如为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可以悬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等。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接受到德育教育和德育知识,这样学生就会耳濡目染,慢慢地了解德育知识的本质和精髓,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成为学生的品质。

五、制定德育学习准则,评选礼仪使者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德育认识,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德育知识学习细则》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阅读了解德育知识,并针对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竞赛,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德育知识。教师让学生学习后,通过竞赛的形式来评选出“德育小使者”。学生通过学习教育,评选礼仪小使者,并由学校统一颁发“德育小使者”胸卡。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对于学校的纪律、文明礼貌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气都有很大的改善,使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也都得到了转变。六、组织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第8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教师对教材功能的理解单一,对教材理解不透彻。

语文教材有多种功能,而我们广大教师只看见它的实用功能。于漪老师说:“较长时间以来,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受到重视,并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落实,而对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积累功能等,既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对教材没有自己的领悟,只看一眼教参,自然不能用好文本。“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只有这样,教材内容才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原始价值才能转化为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教学《雨中登泰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分析,重点推敲描写雨中山岚烟云、层峦叠嶂、飞泉瀑布的段落,让学生遨游于祖国壮丽河山之中,获得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从而将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不断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发挥教材的多重功能,这将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道。

其次,教师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不结合学生实际备课。

因材施教喊了很多年,对象变了,教学内容不变,方法不变,不能合理利用课堂生成事件,学生自然讨厌课本、厌倦语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本与选修本共有十多本,信息量大,选文质量高,兼顾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实际上,只要找到文本、学生、教师、环境四者的结合点、思考点,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我的母亲》,教师首先要多读,思考这篇课文自身的价值、教学价值、与其它课文的关系;再思考学生,读到这样的散文时,他们会表现什么。我的学生,他们对这一类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没有感觉,表现淡然,认为父亲母亲太平凡,根本没什么可写的,从他们心底深处不认为父爱母爱有多伟大,平时写这样的作文也只是空喊口号读不到情感。他们喜欢的是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小说、语言华美的骈文。因此结合文本、学生、教师,我把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从而提升学生对亲情的珍视、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亲人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设计教学时抓紧情感这一主线,在导入时我创设情境;在分析课文时我抓细节,感悟平实真挚的语言,调动学生回忆母亲的手是什么样的、母亲在寒冷的冬天干什么、母亲平时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这样说;在拓展比较时收集类似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感觉,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总之,教师拿到文本,首先应该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应该获得什么?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的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怎么样?学生间差别有多少?他们离达标差距有多大?把学生作为备课的主体,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再次,教师没有深入分析高考语文试卷,自然找不到试卷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纵观各年各省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由语言基础、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而具备这些知识能力,都离不开文本。字音形的辨别、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分析等考查,只要平时注重文本,按照要求认真朗读,读准字音,明确字形,读出语感,悟出含义,日积月累,答题时心中自有成竹。关于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思想主旨、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专有名词的理解,可好好读读语文课本的第三册和第五册的诗歌,学过的古诗词真的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2007年两套全国高考题分别考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炼字的作用,其中情景的关系在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中会讲到,炼字的妙处在杜甫《蜀相》的第三联和陆游《书愤》的第二联及课后练习中也讲到了。古文学习时文本更为重要,根据大纲要求,读懂的前提是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活用、常见虚词、五种特殊句式都牢记在心,就能运用自如。这些知识都源自文本。《劝学》中需掌握的通假字“生”通“性”、“有”通“又”、“知”通“智”,两个词类活用(利,使动用法;水,名词做动词),两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的用法,两个特殊的文言句式,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和定语后置。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思考、勤于积累、锲而不舍,阅读文言文是不成问题的,考题答题也不在话下。

第9篇

摘要:通过对《绿叶对根的情意》语文综合活动回忆、反思,综合自己以前的工作实践,向大家介绍成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探索这一课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活动方案 整理 展示 评价

众所周知,“与时俱进”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语。对新世纪日益开放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我理解为就是吧《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自己教育实际,真正而持久地贯彻日常工作中,把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时刻做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可谓浓缩各科之精华,展示学生之风采的极佳平台,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勤于探索教师们得重视和研究,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此,我愿结合前不久在学校承担的公开课-----《绿叶对根的情意》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有益实践和真实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方式大致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体验型、实践型等。一次完整的成功的实践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主题、目标、活动展示方式和调控,成果评价等。在什么时间、什么背景下开展什么活动,必须深思熟虑。活动的主题确立基本来源于两个方面:既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也可以由教师择机诱导,民主商定。素材可以从拓展语文教学而得,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发掘,还可以从社会资源中提炼等。我们都知道环保是个大课题,又是个大难题,如何把今年的植树节过得实中有新,我经过反复思考准备结和植树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主题定为:绿叶对根的情意。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交流、设计、创作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显示学生创造能力,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亲近自然的兴趣,增强关注生存环境,聚焦社会发展意识,并更多地获取亲身实践的能力和经验,尽而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弥补常规教学的弱点,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并把资料收集的范围和质量,“绿色行动方案”实效等作为重点和难点,可谓主题鲜明、重难点突出。展示几大板块衔接自然,新奇有趣。至此,我对成功开展活动充满信心。

二、切实做好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饿唯一标准。”实践也自然是活动的灵魂。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落实活动方案的内容。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既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下,又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至于和社会有关人员的合作,使个体激情迸发,气氛和谐有致。在征求同学们意见基础上,我和同学们决心完成以下光荣任务:1、亲自动手制作最喜欢的花草、树木的叶片,并收集它的“家史”;2、摘录古今中外赞扬绿色的名言名句、诗词歌赋等;3、目前植物生长和我们的环境现状。为突破活动重点,在收集材料阶段,我多次和学生交谈,及时了解孩子们准备工作的进度及存在的困难,热情帮助,指点迷津,自己带头收集资料,使他们很自然地感到老师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成功开展活动是师生共同的目标,老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对收集阶段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我都给予表扬,给大家点一盏明灯。对少数特殊学生,我则诚心开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活动的意义,真正把孩子当成活动的主人,自己的朋友,只要我们真心付出,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三、精彩展开活动成果,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我主动向学校申请在4月上旬上一节语文活动公开课,得到了校领导和有关老师的大力支持,当然展示的目的不的单纯探究结果的多少和优势,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倾和认识碰撞的机会。交流和展示的方式有多种,我采取综合方式,充分展示大家数日来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倾诉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经过精心策划,我按以下几个环节从容操作,收效极好。

1、赠礼激趣,巧引主题。活动课一开始,我先简单和学生回忆上次“妇女节”活动的难忘情形,接着请孩子闭目,在《绿叶对根的情意》动人旋律中,庄重地捧出一片夸张的旅游,等孩子好奇的睁开眼睛时,显得那么喜悦、激动。在孩子猜出歌名后,我自然出示活动主题;2、紧扣主题,开展活动。在“畅游植物王国”环节。孩子们不仅向大家兴高采烈地展示了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手工作品――绿叶,还巧用拟人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听课老师对孩子的作品和所收集资料点头不已,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认真态度和创新能力;在“播新闻之声”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精彩地演绎了古今中外赞颂绿色的诗词歌赋,他们或诵或咏,现场形成一个小;在“请说长道短”环节,我请大家畅所欲言对绿色的理解和它给我们饿生活带来益处,也诉一诉心中的忧:森林锐减,土壤荒漠,淡水枯竭――为了加深同学们印象,我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让你心惊肉跳一分钟”:全球耕地损失40公顷;森林消失21公顷;土地荒漠化11公顷;48万吨泥沙流入海里;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28人死于环境污染……看了以上数据,我们都感到触目惊心,再麻木不仁,等于自取灭亡。再接下来的“做绿色卫士“环节,我从小处着手,请男女生比说能让”绿色永驻“的看似生活中的小事,还写一写能警醒人们留住绿色的个性鲜明的宣传口号、广告等,再一次让人们喜出望外。传统的“课堂小结”一笔带过后,同学们都已习惯的“作业设计”环节,我却说没有作业,校领导想请大家做小主人,切合实际为学校酝酿一份“06绿色行动方案”。学生欣喜若狂,信心百倍,最后整个活动课在男女生二重唱《春天在哪里》的清脆悦耳烦的歌声里画上圆满的句号。听到热烈掌声经久不息,我的内心不能不荡起幸福的涟漪。

四、认真评析活动成果。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实验学校,教科研工作抓得新、实、活、真。在授课现场我作了简短说明后,与会老师纷纷发言,让我内心无比激动,受到很多启发,教科研室领导对这节课做了精彩点评,主要有:1、主题确立巧妙,让人耳目一新;2、活动目标明确,强调“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力求所有学生在收集和展示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又注重个性,尊重差异,体现尽心又尽力;3、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意境,引发学生欲望自然而持久,巧妙融入相关学科,妥帖得体;4、教师角色恰当,定位准确,在华东过程中,即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服务者,这更加有效地激发其积极性,增强了师生间亲和力,教师师德启发、点拨,使学生少走弯路,从而提高了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5、执教者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把逻辑变得诗化,让活动的展开成为一支凑鸣,体现了教师的忠职敬业;6;善始善终,硕果累累。从主题的确立到活动展示,执教者一直把心融进活动中去,是孩子倍感活动因老师而精彩,老师因活动而亲切。成功的展示把孩子们的劳累“冰消雪融”,并盼望着下一次的精彩活动的到来。

第10篇

一、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

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

7.魏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

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

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二、背默

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沧海》•曹操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湾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曹操

①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7.《过故人庄》•孟浩然

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病句

1.看动词

①XX同学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的结果。

②语文老师实现了不仅能使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还能使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提高。

2.看介词(通过、经过、由于、使、让、从、在)

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3.看否定

为了避免成绩不退步,他报了补习班。

4.看两面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看并列(和、且)

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②人们将反腐败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健全和建立反腐机制上。

四、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

(1)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福建福州长乐人。

(2)作品简介

《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

①核心“爱的哲学”;

②主题“母爱”“童真”“自然”;

③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③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④语言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

(3)作品赏析

1.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2.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赏析:最美的世界是充满纯真童趣的。

3.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赏析: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主题,把母爱,自然、童真之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赏析: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5.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赏析: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

五、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內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⑬引:拉。

⑭顾:回头看。

2.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课文理解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论语》十二章

1.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4)人不堪其忧: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对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5)不舍昼夜:舍弃

(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文言文教学情感效能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事实上学生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不乐学。为何如此?怎样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能,使学生能学得愉快,学得扎实?笔者就上述问题谈谈几点见解。

一、学生为何不太愿意学习和背诵文言文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文言文?

所谓文言,一般指以先秦语言为规范的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主要文学语言。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是相对白话文而言的。新课标把“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当作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为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关键。认读障碍让学生难以走进文言文,从而认为文言文“学之无用”。没了兴趣,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缺乏了应有的原动力,又怎会想学并学好?所以想要学生学好文言文,关键是让他们明确为何要学。学习的目的明确了,兴趣就会继而有之;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自然容易学好。所以在教学文言文前,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处,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又快又好地学到手。学生懂得了学习的目的意义,并感到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自然就会想学乐学了。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能

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教师只有善于体察学生的个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兴起波澜。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目标。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

2.1精心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文言文导入的方法很多: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褒扬作品的价值;引录文中佳句名言;描绘情境;简述有关故事、笑话、趣闻;制造悬念;复习旧知识;点明学习目标或是直观导入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和作者有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想学要学的动力。如讲《岳阳楼记》时,教师先介绍范仲淹的生平,突出他政治上变革求新,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力争强国富民,最终却被贬流放的坎坷经历,再引用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总结,突出强调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激起学生对作者的钦佩崇敬之情。当学生已经进入到《岳阳楼记》的情感氛围中,再让学生披情入文,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分析讲解课文,自然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强诵读,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既然语言障碍是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重要原因,我们就应该用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扫除阅读障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可使学生认知文字,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感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把课文中的东西化而为自己的东西。如在讲授《论语》时先让学生聆听课文朗读录音带,并结合学生的听读体会简单分析朗读的节奏、轻重音、语气强弱等基本要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当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的时候,再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慢慢缩短了与课文的距离,就为更深层次的讲解做好了准备。又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范读课文,明确朗读要点;再请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仿读,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读、齐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舍生取义”的情感。再如《与朱元思书》的配乐朗读、《唐雎不辱使命》的分角色朗读等等。灵活多样的朗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语感,获得对作品的形象感知,在不知不觉中扫除学生面对文言文时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能。

2.3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认知的障碍性,导致学生和文言文之间总隔着一道鸿沟,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若能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多种情境,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选编进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还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横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鸿沟自然就会消弭,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图片形象再现琅琊山的美景,绘制了醉翁亭游览路线图,并在各立足点标明所见景物,每看到一处就利用从网络上寻找到的图片相互对应,使学生产生形象直观的印象,再对照课文语句,品味琅琊山特有的奇观。这一幅幅奇丽的图画语言,把学生引上了人间仙境,其情其境令人神往。再如教《水调歌头》时先播放学生熟悉的王菲演唱版“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三峡》时先播放三峡风光的视频,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对比文中三峡与画中三峡的异同;教《出师表》之时,利用动画课件展示历朝历代赞颂诸葛亮的名联名句,让学生对诸葛亮的形象有初步的感知……诸如此类的方法,都能够创设出浓厚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

2.4注重课文拓展,丰富想象,领悟主题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陈大丘与友期》时,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自己对于诚信的理解;教完《石壕吏》后,要求学生自编自演,将诗歌排演成戏剧;教《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类的诗歌时,要求学生根据诗意,产生想象并绘画在纸上,比比看谁画得最好,最能体现诗意;教学《论语十则》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学习经验,谈谈阅读体会;在教《小石潭记》和《三峡》时,带领学生将两篇课文作对比阅读,比较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情感表达的异同……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一,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自由的运用,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2.5联系实际,加强个性感悟,拓宽学习空间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到:“心的感受性的程度取决于生动性,而它的范围取决于想像力的丰富。但是,分析的功能占了上风,必是会夺走幻想的力与火。对象的范围变得狭窄,必定会减少幻想的丰富性。”通过图画、音乐、表演等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刺激,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是强烈的,但范围是有限的。有些课文让学生深受感动,但过后回到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故我,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使学生能用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例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讲完宋濂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后,笔者话锋一转:“宋濂当时的学习条件和我们大家今天的条件相比如何?”“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和宋濂比起来又如何?”全班静默,大家似乎都在反思着自己的学习态度。笔者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同学们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谈起来的态度也明显认真了,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虚度光阴”表示愧疚,更进一步明确要向宋濂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在这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去归纳课文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再如学习《伤仲永》时,让学生将自己与方仲永进行对比:天资如何?勤奋度怎样?结果会如何?这样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无论过程如何,目标只有一个:拉近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当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横在他们与文言文之间的鸿沟也就消失了,文言文的教学效能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6多用激励性评价,练习布置难易适度,多少适量

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更能激活课堂气氛。在课堂学习中,笔者对学生富有新意的回答,会及时报以掌声,发给他一个“创新卡”以资鼓励;为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太正确,也会给予激励性评价,肯定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尤其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尽量利用难度低的题目去提问他们,提高他们答题的正确率,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这些都能引发学生更加强烈的课堂参与激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有效性教学目标。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笔者会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分层布置练习。练习注意难易适度,多少适量。如翻译句子、背诵默写的作业是必须的,要求全部学生完成,目的是既检查教学效果如何,又能令学生逐渐学会自行理解和通晓文言句子,以达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对于文段阅读类的题目,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不做要求;至于赏析类的题目,则只要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练习分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既巩固了教学成果,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文言文的教学效能。

三、结束语

“学无边涯,教无定法”。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有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感,努力去研究、探索、改进教法,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目标。相信教师的心血一定能在教育事业的园地里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丁莉娟,赵志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