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本剧晏子使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表演者:
晏子----
楚王----
武士----
齐王----
大臣----
撰稿人:五年级罗珍华
第一场
开幕:(春秋时期,齐国)
齐王:晏子,本王想派你去访问楚国,楚国现在很强大,你争取让楚国和我们结成盟国。
晏子:是的,大王,我一定不负你的重托。(跪地)(楚国大殿,一大臣来报)
大臣:报告大王,齐国将派晏子来访问我国。
楚王:哼,小小齐国胆敢访问我泱泱大国,看我怎么羞辱使者。(众大臣哈哈大笑,然后在一起窃窃私语)
第二场(楚国城门,两武士手持长刀站岗,大臣等候晏子。城门紧闭。)
晏子:(走上前去)见过大人。
大臣:使者,这边请。(手指“狗洞”)
晏子:(朝着大臣,不紧不慢地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大臣退,与楚王窃窃私语。)
大臣:(来到晏子面前)使者,请。(手指城门,武士开门)
第三场(楚国大殿)
晏子:(抱手,行跪拜礼)见过楚王。
楚王:(冷笑)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为难地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不屑地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陪笑)今晚我设宴招待使者。(众人下)
第四场
(楚国大殿,众人坐在酒桌旁)(大家说说笑笑)(两个武士押着一个犯人,从堂下走过)
楚王:站住,(武士停)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犯人反抗,一武士将其制服,让其跪下。另一武士跪地回话。)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朝着晏子,笑嘻嘻地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大臣得意地大笑)
晏子:(面不改色)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赔笑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晏子:(拱手)哪里?其实,敝国想与贵国结成盟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笑)好,那我们两国就此结成盟国吧,从此一同对付敌人吧。
上海市闵行区君莲学校创建于2011年9月,是由闵行区教育局和颛桥镇双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理念先进。在校长郑菊兰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以课本剧、陶笛、书法为特色。2013年5月,君莲学校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教育基地,并成立君莲剧社,第一届戏剧节开幕。2016年君莲学校课本剧工作坊成立。
学校成功申报镇教委内涵发展项目“传统文化”。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引领全体师生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让其扎根于课堂。小学部开设《国学》课程,中学部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探究课程、课本剧活动课等。以市级课题《构建“尊重与关怀”德育体验活动系列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在活动中浇灌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培养君莲学校“君子风范,莲花品格”的莘莘学子。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级、区级、市级乃至全国的各类活动比赛中,君莲学校斩获多项大奖。
每年5月的戏剧节,两年一次的诗歌朗诵会,君莲学校与颛桥镇共同承办的两年一次的“君莲杯”课本剧邀请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中学生话剧节展演,两年一次的上海市课本剧邀请赛,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硕果累累:2012年10月《小萝卜头的故事》获上海市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比赛一等奖;2014年5月代表学校选送的《晏子使楚》与《守株待兔》分获“君莲杯”课本剧邀请赛一等奖和二等奖;2014年5月和2015年5月学校参赛的《窦娥冤》《石壕村》分别获得上海市第二、三届中学生话剧展演“优秀演出奖”,沈朗牧同学获得最佳女主角;2015年11月该校选送的《旗亭画壁》获得市课本剧邀请赛三等奖。此外,2014年7月,《窦娥冤》参加上海市中学生艺术节经典排演决赛,获得上海市二等奖;2015年10月,课本剧《亘古男儿一放翁》获得闵行区古诗文综合展演二等奖;2015年10月诗朗诵《松花江上》获得闵行区“文来杯”诗歌朗诵一等奖的银奖。
2013年4月7日,“吟诵古典诗歌,传承中华文化”活动在君莲学校举行。闵行区语文研训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林做《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方法和示例》讲座,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吟诵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别样的美。2015年5月,在君莲学校与《当代学生》杂志社共同承办的“君莲杯”首届闵行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团体演示中,学校表演的《君子如莲》包含了朗诵《爱莲说》和课本剧《程门立雪》两个部分,很好地诠释了君莲学校“君子风范,莲花品格”的文化内涵,获得了闵行区二等奖。2015年,学校寒假休业式以“民俗一条街”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展示了文学、艺术、书法、劳技、体育这几个板块。
贯穿于课程,应用于活动,提升于理论,君莲学校形成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君莲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右脑开发理论 启示
一、引言
右脑教育起源于亚洲的日本,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七田真博士提出了右脑开发理论,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右脑开发的著作。其他研究者诸如美国的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Thomas.R.Blakeslee)的《右脑与创造》,美国的奈德·赫曼(Ned.Hermann)的《全脑革命》等。右脑开发理论认为:右脑是人类的祖先脑,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右脑是无意识脑,是顿悟灵感等的源泉;右脑是节能脑,能够消耗少量的能量,高效率地工作;右脑是行动脑,控制人类大部分的情绪行为;右脑是创造脑,具有先天的创新性。因此,许多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学校,甚至是一些社会上的培训学校都将右脑开发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包括小学语文教学。但是在右脑开发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哪些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右脑的开发,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对此问题的探讨并不多,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右脑开发关照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1.动作游戏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一生的黄金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促进小学生左边肢体的运动,从而进一步锻炼小学生的右脑。比如:(1)角色模仿或扮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角色模仿或扮演。小学生大都喜欢表演,但是要想把各种场景演得尽量生动传神,首先要对所要表演的课文有一定的深入的理解,甚至是一些想象,这有助于小学生对所要表演的课文的把握和理解。因此,进行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的记叙文或者小说教学、戏剧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模仿或者表演的方法,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就可以进行角色扮演。(2)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一些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的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根据课文的一些情节进行改编,排练成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进行表演。小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一起讨论,然后将要表演的课文语言修改成剧本语言,设计场景,准备道具;然后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最后表演,组织评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参照奥斯卡等著名电影奖项设计一些诸如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奖、最佳舞台奖等奖项,并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就可以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发展为课本剧表演。在这些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尽量督促小学生有意识地左手和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从而刺激右脑,抑制大脑左半球的活动,促进诸如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直观形象教学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具有抽象思维性质的文字转变成具有形象思维性质的鲜明具体的形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上述目的:(1)插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插图有助于小学生理解词义,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一文中,小学语文教师从网上找一些秦始皇兵马俑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认真地观察这些插图,准确理解兵马俑这个词语的意思,深刻地印到右脑中。(2)绘画法。可让小学生大胆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一文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模仿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自己画插画。(3)形象记忆法。比如教“男”字时,可以说“男人就是有力气在田里干活的人”。(4)多媒体法。多媒体是形象化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还可以模拟或再现一些生活场景,使得左右脑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男”字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男人在田里劳作的视频,再配以音乐等,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强化教学效果。
三、结语
右脑开发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中,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适合通过激发右脑,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小学教学中适宜使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游戏或者方法激活人体的右脑,最大限度地发挥右脑的潜能。通过动作游戏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右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理论性探讨还不够深入,囿于篇幅一些具体实践无法附上等,有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本次汇演共有4个方阵的同学,
甲:兰色方阵的同学你们好。
乙:红色方阵的同学节日快乐!
丙:黄色方阵的同学节日快乐!
丁:绿色方阵的同学节日快乐!
合:让我们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乙:下面请校长为大会致词星期二庆祝才说)
第一乐章《绿色畅想》
甲:当河沿的杨柳抽出第一枝新绿,
乙:我们的心情像阳光一般明媚,
甲:因为绿色是和平,
合:因为绿色是生命,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乐章——绿色畅想
1、《快乐的竹林》
甲:呀,小熊猫你在找什么呀
小熊猫:我饿了,想吃竹子!
乙:瞧,哪儿,不是一片竹林吗?请欣赏由校舞蹈队带来的舞蹈《快乐的竹林》请一、一班《绿色旅行团》作准备。
2、《绿色旅行团》
丙:当蔚蓝的天空描绘出报春的新燕,当迎春花摇曳出金黄的蓓蕾,走出家门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吧。请欣赏由一、一班带来的舞蹈《绿色旅行团》。请一、二班《花喜鹊》准备。
3、《花喜鹊》
丁:(唱着歌儿进来)“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
乙:帆帆,唱歌真好听。
丁:谢谢,我呀在我心目中的明星喜鹊姐姐学习呢?
乙:它还有一身漂亮的舞艺,不知道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一、二班带来的舞蹈《花喜鹊》请四、一班《绿色祖国》作准备。
4、《绿色祖国》
甲: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我们的节日,我们用绿色装伴祖国,让我们的童真挥洒在绿色祖国的土地上!请欣赏四一班带来的舞蹈《绿色祖国》请永洪小学一年级《我家门前有小河》作准备。
5、《我家门前有小河》
乙:我家门前有小河,哗啦啦,哗啦啦,河水唱着歌儿奔四方。请欣赏永洪小学一年级舞蹈《我家门前有小河》,请四、二班《绿色萌动》作准备。
6、《绿色萌动》
乙:大地初始,绿色便开始了生命的旅程,瞧,那一片萌动的绿色。请欣赏由四、二班带来的舞蹈《绿色萌动》请五二班小品《晏子使楚》作准备。
7、《晏子使楚》
甲:“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其貌不扬的晏子是如何机智免受楚王的侮辱,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的呢?请欣赏由五二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晏子使楚》请二一班舞蹈《童趣》作准备。
第二乐章—欢乐童年
9、《童趣》
甲:童年是一只歌,跳跃着美妙的音符。
乙:童年是一首诗,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合: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乐章—欢乐童年
乙:请欣赏二、一班带来的舞蹈《童趣》请二、二班的舞蹈《玩具畅想曲》做准备。
10、《玩具畅想曲》
合:同学们节日快乐!
吕:你发现没有,今天我们的校园特别美。
陈:今天我们的同学也特别精神。
吕:我们来看看那个方阵最热情。
陈:让我们带着这份热情一起来欣赏由二、二班表演的舞蹈《玩具畅想曲》,请一、三班《小蚂蚁》作准备。
11、《小蚂蚁》
丁:未来战士,你的力量很大,你能把它劈断吗?
丙:小菜一碟,(弄断)
丁:(拿一捆来)哈哈,这下你办不到了吧!
丙:恩,这可不行。
丁: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小蚂蚁虽然很小,但它们就是依靠团结而战胜困难的
甲: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由一、三班带来的舞蹈《小蚂蚁》请二三班舞蹈《花裙子飘起来》作准备
12、《花裙子飘起来》
乙:把所有的声音变成一支歌,把所有的色彩变成一只烛,在节日里你的花裙子是梦幻中的彩蝶,飞舞着最诚絷的祝福。请欣赏由二、三班带来的舞蹈《花裙子飘起来》请三、一班童装展示《夏之梦》作准备。
13、《夏之梦》
丙:童年是七彩衣,正躺在我们各式各样的花衣裳里向我们微笑。看啦!我们的童年踏着悠扬的乐声,蹦蹦跳跳的向我们走来了。请欣赏由三、一班带来的童装展示《夏之梦》,请校舞蹈队《欢乐童年》作准备。
14、《欢乐童年》
丁:刚才三、一班的小模特表演的怎么样?支持他们的就挥舞起你们的方阵表示。
甲:红色的方阵同学最热情。
丁:那我们把活泼欢快的鼓点敲起来
甲:我们一起走进欢乐时代。请欣赏校舞蹈《欢乐童年》请永祥小学小品《小明上学》作准备。
16、《小明上学》
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多关心关心孩子吧!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请欣赏永祥小学小品《小明上学》。请三三班舞蹈《黄城根脚下踢花毽》作准备。
第三乐章《雏鹰展翅》
17、《黄城根脚下踢花毽》
丙:鲜红的领巾在我们胸前飘扬,
丁:星星火炬把我们的前程照亮;
丙: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丁丙合:今天,储备知识,积蓄能量,
明天,万里长空,任我翱翔!
让我们走进第三乐章——雏鹰展翅请欣赏三三班带来的舞蹈《黄城根脚下踢花毽》请五、四班舞蹈《再试一下》作准备。
18、《再试一下》
甲: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刘钰有什么理想?
乙:我想成为像杨丽萍一样的舞蹈家!
甲:遇到困难呢?
乙:不怕,克服它,再试一下!
甲:对,我们不能被失败打倒!
乙:请欣赏五、四班带来的舞蹈《再试一下》
19、《腾格尔草原》
丁:今天真是太高兴了,不但看到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而且老师也加入我们的行列,请欣赏陈老师带来的蒙古舞《腾格尔草原》请永祥小学《中国功夫》作准备。
20、《中国功夫》
甲:武术是我国的国粹,请欣赏由永祥小学带来的武术表演《中国功夫》。请四三班《感恩的心》作准备
21、《感恩的心》
乙:风的轻柔道不尽人间深深的爱,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爱的世界,带着感恩的心去散播我们所有的爱吧!请欣赏四、三班舞蹈《感恩的心》请三二班舞蹈《七彩动画娃》作准备。
22、《七彩动画娃》
23、小品《不做小皇帝》
丙:我们身边都充溢着爱,有的在爱中学会了给予,有的却在溺爱中迷失了自我,你看这不就来了一位吗?请欣赏六三班带来的小品《不做小皇帝》请五一班舞蹈<健身娃娃>作准备
24、<健身娃娃>
丙:刚才的课本剧真有意思.,学校的同学真多才多艺.
丁:那当然了,你看有会唱,会跳的,会武术的,会表演的,卧虎藏龙之处。
丙:还有一群健身教练呢
丁:下面我们请欣赏五一班带来的舞蹈<健身娃娃>请永新小学《你好周杰伦》作准备。
25、《你好周杰伦》
甲:今天,我们欢歌笑语,今天,我们畅想未来,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永新小学活泼欢快的舞蹈《你好周杰伦》唱起来!跳起来!请六一班<少年梁祝>作准备。
第四乐章奔向明天
26、<少年梁祝>
甲:创新是我们的积极行动,
乙:体验是我们的教育内涵,
甲:成才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乐章——奔向明天!请欣赏由六一班带来的舞蹈<少年梁祝>请六五班小合唱《童年》作准备
27、《童年》
丙:教室里,操场上,活泼的是我们孩童的天真。
丁:阳光下,绿荫里,收集的是我们童年的欢笑。合: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喜悦。丁:请欣赏六五班带来的小合唱《童年》请六二班《校园活力》作准备
28、《校园活力》
乙:青春是歌,青春是舞,青春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让我们和着他们的节拍,一同去领略真我的风采,请欣赏街舞《校园活力》请班小品《校园的一天》作准备
29、《校园的一天》
丙:学校是我们的大家庭,同学之间犹如兄弟姐妹,应该团结友爱。请请欣赏班带来的小品《校园的一天》请六六班《奥运北京》作准备
30、《奥运北京》
丁:2008年北京奥运正向我们走来,中国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瞧,六六班的奥运队向我们走来。请欣赏舞蹈《奥运北京》请五三班舞蹈《踏歌起舞》作准备
31、《踏歌起舞》
甲:轻歌曼舞一曲又一曲,唱不了“永寿小学”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万古豪情。
乙:开拓进取一浪高一浪,讲不完“永寿小学”人无怨无悔、勇往直前的动人故事。
甲:今天我们在这里踏歌起舞,
一、范读引路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此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使学生容易读破句。所以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当我读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禽”指的是飞鸟,我故意在“家”和“禽”之间做个较长的停顿,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学生自然能把把短文读正确。理解“家”和“禽”的意思就容易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不但能使学生用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大胆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我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例如我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诗时,我边出示线路图,边描述:“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然后让学生看大屏幕,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再让学生说说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很长的时间不能相见。学生自然地走进情境,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心灵相通,此时,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句,学生读得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达到了语言与情境的融合,情感与体味的结合。
三、角色体验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重视角色体验。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对话多,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教完这课,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体会到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体会到晏子的义正词严,诙谐反问,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这种角色体验让学生的各种身体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是处在积极状态之中,能使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又能调动他们对朗读的兴趣,人人都争着“我要读”。只有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悟,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教学“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句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而在前面加了一连串的数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于是我就让他就带着这种体会读这一句,学生读得缓慢。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挖了36小时,非常焦急。”于是他就带着急促的语气读这一句话。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时间在推移,父亲挖得越来越吃力了。”于是就带着吃力低缓的语气来读这一句话。“缓慢———急促———吃力”等不同体验的朗读,把学生真切地带进了课文的意境里,再现了父亲苦苦挖掘的感人场面。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层次的。这是朗读指导的最高艺术境界,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本,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小学语文课堂中,只有多指导朗读,学生才会真正产生情感,才能真正读出情,悟出理,琅琅书声才能充满高效的价值。
作者:许燕萍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小学第一分校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46―0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囿于书本,学生被看做是依赖和服从于教师的学习者,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笔者以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自主学习者和问题提出者,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人们求知动力的源泉。所以,要想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看似与教学无关,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如果能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睦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会由“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从而以愉快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多鼓励、表扬学生,即使是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感到“我能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讲究形象性和生动性。要使学生学得有味,关键取决于老师教得有味,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师就得用亲切、生动、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去感受其人、其声、其境。
二、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注重课前预习。学生对新篇目的预习,是对新知识学习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自主尝试,也是让学生“会学”的必由之路。
2.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注重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实验法、点拨法、读书笔记法等的综合运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善于分析语文教材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如,笔者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就采取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晏子、楚王等历史人物,再现晏子使楚的三个故事。在表演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把握人物的地位和性格,感受故事情节的紧张、有趣,体会足智多谋、机敏善辩的外交家的风采。
3. 注重课堂讨论。讨论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者不一定是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常常鼓励学生提问题,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补充提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反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注重教学总结。总结,即将讨论过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的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由学生自己归纳,也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后归纳。总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总结的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扩大阅读,开阔视野
一、采撷自然,积累身边的美
“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棵小草上,我们可以嗅到春天;从一片落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奉献;从一朵梅花里,我们可以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农村的学生常常以路边的小草为伴,以山上的绿树为伍,以那色彩斑斓的花儿为侣,以泉水的叮咚、鸟儿的欢叫为奏……于是,在我布置的观察日记中,总有类似于“小草的色彩”、“大树的风姿”、“花儿的笑脸”、“鸟儿的歌唱”等题材。起风了,下雨了,花开了,果熟了,家里的母鸡孵出小鸡了,心爱的小狗突然死掉了……每一个身边熟悉的事、物都成了学生日记的生动材料,也是学生写生活作文的很好素材。如有个学生这样写道:
“这天一大早,我们去山林里采野果。我们沿着一条崎岖的路走着,山越来越近了。瞧,青翠的松柏、墨绿的椴榆、火红的枫树、橙黄的榛树,枝丫搭着枝丫,叶子覆着叶子,一层层,一片片,红绿相间,紫橙交错,好看极了。走进林子,阳光暗淡了,天空也被树木的枝叶撕成了各种形状的白片片。林子里的山果使我们眼花缭乱:那紫莹莹的山葡萄,抖落着晶莹的水珠,像一串串响铃;那山里红、野海棠,扬起了红彤彤的脸蛋儿;大松树上挂着的松塔像一个个大绣球。我们从榛子叶下摘下一个个圆鼓鼓的榛子,我咬开硬壳,吃了几个榛子仁儿,那浓浓的香味使我忘记了路上的疲劳。
二、切身体验,感受生活之乐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的许多劳力成了城市发展的农民工。农村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在家里长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于是喂猪的趣味、放牛的滋味、砍柴的乐趣、农忙的艰辛、秋收的喜悦、冬天的悠闲……成了他们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在我的引导下,这又是他们日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版块。学生学会了关注劳动的过程,捕捉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三、描绘校园,丰富习作之源
学校生活是一个巨大的习作素材库,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校园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和事、景和情,都给学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引导学生敏锐地捕捉校园生活,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情趣,是丰富习作素材的捷径。
(一)记录课堂的精彩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改写成课本剧,并排练课本剧,再现文本情境。之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记录课堂,创造练笔的机会。结果,有的学生着重记录了自己的表演过程,有的学生着重记录了表演时的心理,有的则记录了改写课本剧的收获。他们从不同的侧重点记录了自己参与的过程与收获。
(二)叙述活动的场面
课间活动的场面,学校举行的每一个集体活动,我都提示学生们认真观察,积极参与,活动后把过程记录下来。有的学生这样写课间活动:
我和同学们来到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玩扔沙包。我们分成三个组,每组四个同学,一组站在中间,其余两组站在两边。游戏规则是:两边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扔沙包,中间的同学每人有三条生命;如果中间的人接着扔来的沙包,就可以增加一条生命,如果被两边的人击中,就会减少一条生命。敌人开始发“球”了,李晓峰同学一下子就被飞来的“球”击中了,立刻就被减掉了一条生命,真可惜呀!开场就输,真叫人不痛快!钟佳红大声喊:“大伙都留点神,这次只能赢,不能输!”她这一嗓子还真管用,第二次交锋,就立刻变了样,我和朱小妮双双接住了对方的“球”。我们轻松赢了对方。大家又蹦又跳,高兴极了!
紧接着我们和对方交换角色,“战斗”又开始了。我们发动进攻了,对方的唐菲菲动作那么慢,我都有点为她着急。我的双手一举,如闪电一般,“球”向对方的阵地飞去,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生怕对方接住,我这一“球”竟打着了对方的两个队员。就这样“球”在场上飞来飞去,同学们上蹿下跳,欢呼雀跃,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我们只好匆匆收兵,多么叫人留恋的课间十分钟啊!
四、电视为媒,激发心中的情
农村的学生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供他们娱乐的无非是家中的电视机。因此,我建议他们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国家乃至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和变化,并从中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书写个人感悟。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聚集到了汶川,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被黎子婵同学捕捉到了:
5月13日下午,在一处坍塌的民宅,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婴儿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无法想象,一个已经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她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放进了婴儿的嘴里。也许是这位母亲感动了上苍,女婴含乳得以生还。看了这个报道,我被这位母亲的举措深深感动了。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这是何等深情的人间大爱啊!
因为电视媒体,学生的习作素材丰富了,视野开阔了,人生境界也提升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激发 探究 “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没有教学民主,独断专行,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顾虑行政管理,就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个人聪明才智与激情都被窒息,最终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我们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教《晏子使楚》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晏子、楚王等,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晏子使楚的一个故事。通过表演,让学生展示体验的环境,把握人物的地位和性格,感受戏剧冲突的紧张和有趣,体会晏子足智多谋、机敏善辩的外交家才能。这种体验学习使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当学生有了较充足的体验之后,教师及时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开阔思路,加深理解。又如教《桂林山水》时,在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后,发挥自已的想象,画画自己印象中的桂林美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桂林山水的美,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多侧面地理解。
二、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
三、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与策略,教师也要跟随时代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而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下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使其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我就拿了一个杨桃的模型去上课,并先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杨桃的形状画下来,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椭圆形,有的学生画出了一颗星星,还有的学生画出来的是两个三角形并到一起。学生看到同一个东西却画出了不同的形状,他们都很兴奋,课堂上的氛围十分热烈而活跃。在这样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情境中,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他们都十分认真,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也开展得异常顺利。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题:回家后画一个苹果,也可以是半个或者一小块,只要是自己亲眼观察到的就可以。在下一节语文课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画的像是月亮,还有的学生画出了星星……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在实践操作中他们也更加明白了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引领体验,在感悟中收获知识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是他们要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搭建体验与感受的平台,使其能够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的大脑会得到放松,他们的心灵也会得到释放,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
例如,《西门豹》这篇课文,由于小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较少,他们平时所看的课外书也基本是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课文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很难理解西门豹的做法。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先将课文读熟,然后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分别想象所扮演的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行为等,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角色扮演时,学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课堂中的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发散思维,在交流中提高认识
合作学习模式是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可以有效地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使其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课文《晏子使楚》时,我发现学生在阅读了课文的内容后他们还存在很多疑问,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内容。于是我便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1)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的?侮辱了几次?(2)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3)这几件事体现了晏子什么样的品质?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脉络。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并将三次楚王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回击的过程找了出来,并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经过不断的思维碰撞,学生更加体会到了晏子的聪明,并深深为其智慧折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收获良多,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在新课改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要在以生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下,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积极构建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感悟中收获知识,在交流中提高认识,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审美素质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力所谓审美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对小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美的元素。譬如,在形式上,有文字的形态美、语句的表情达意美、行文布局的结构美;在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人性美、情感美、智慧美、艺术美,等等。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是完善当代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一些急功近利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的失落。这使学生缺乏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学生的个性和灵感受到扼制。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加深认识,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重视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心得形成文字,以期和同行探讨并提高改进。
一、着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可根据文章的不同,学生不同年龄段心理接受能力的不同,在课堂上采用相应的方式创设情景。通过生动的讲述、直观的画面、生动的表演、电教设备的运用,让学生迅速走进教材,从中感受美、发现美。
教学语言是创设审美情境的基础,作为教师,必须认真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打动学生。比如,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缓慢而低沉地描述道:“凶残的敌人,用刺刀重重地挑起王二小,‘砰’地一下,将他摔死在大石头上。王二小,躺在冰冷的石头上,鲜血染红了石头和周围的草地。小鸟,为他哀鸣;秋风,为他呜咽……”话音未落,有的学生已是泣不成声。英雄王二小的崇高美,在学生心中升起。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我则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了圆明园美丽的四十景图与英法联军侵犯后的残垣断壁。这强烈的对比,给学生带去了强烈的震撼。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进而将伤痛和愤怒,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有时,为了使教学情境更加真切,我会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如分角色朗读、直接表演,甚至改编课本剧,效果显著。
2.通过剖析形象,激发学生挖掘课文追求美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小学语文教材多是经典作品,蕴涵着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他们健康高尚的灵魂,可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美的事物,不在文章表层,尤其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蕴涵在字里行间。因此,教师须带领学生深挖课文,找出它所蕴涵的思想美。人物形象的美,总是在对比中显现。美好的、丑陋的,会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形象越鲜明,学生的体验就会越强烈和深刻。美好的形象,可以激起学生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丑陋的形象,则会让学生厌恶痛斥。而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学生必然会萌生一种向美好学习的激情。作为教师,应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深挖美的实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进而追求美。教材中的美是多方面的,除了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形象美,还有《晏子使楚》中晏子立世为人的理性美。晏子虽然遭到楚王人身、人格的侮辱,但晏子不卑不亢,巧妙反驳,最后使得楚王不得不由衷地尊重晏子。
二、重视启发学生审美想象
再好的文学作品,若缺乏联想和想象都将失去审美意义。哲学大师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想象,还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从而让他们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特点、事件进展展开想象和推理,使学生进入审美想象。例如,在讲《荷花》时,我让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就站在晨光下的荷塘前,眼前是什么样的景致?学生们纷纷回答:“许多荷花仙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朵朵荷花坚强地从拥挤着的荷叶中一点点冒出来”。显然,同学们已通过联想,再造了荷塘美妙的意境,进入了表层的审美想象。至此,我继续引导学生的审美情感向纵深发展。于是,我又问,是什么引起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为什么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荷花?同学说:“是荷花‘生机勃勃’的精神之美打动了作者!”“花人合一的境界,让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荷花”……通过因势利导,使学生明白荷花是美丽的。而想象可以比实际更充实、更完美,因为作者已通过想象,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花人合一”的境界中了。只要我们潜心挖掘课文中的想象因素,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导向与催化,学生就能展开审美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追求美的天空。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学生的思维只有在美的情境中自由驰骋时,审美能力逐渐提升时,潜在的创造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并形成创造性思维。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
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多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
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诗文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近,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文言”和“白话”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文言。以学习《童趣》一文为例。文中“以丛草为林”中的“以……为……”是常用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把……当做”。其实学生在生活中早已接触,“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媒体宣传的主题,被配曲传唱,学生早已理解并记忆。本文中的“以……为……”与其中“以……为……”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教师把文言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了记忆效果。
一、精心设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综合性材料,充分开发资源,做到课外内结合,校内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形成能力。
1.挖掘元素,丰富教材
(1)从文章的中心挖掘可实践操作的主题。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引导学生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上网收集有关材料,宣传环保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周边的环境,如学校、家乡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根据课文所学知识挖掘实践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例子,努力挖掘可以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借助例子,丰富教材,让学生习得更为广阔的知识。如学习《北京的春节》,文中提及到的腊八粥 、腊八蒜、逛庙会、玩空竹等,因为地域问题,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为了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更多的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上网、查书籍、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去浏览更多关于北京春节的知识,再让大家互相交流,那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更广了。
2.实践演练,丰富内涵
每册的语文教材,很多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有的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表现,有的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加深理解、感悟,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故事生动易懂,在导学楚王侮辱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可以锻炼表演的才能。
二、拓宽渠道,开拓语文实践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步入实践的广阔天地,它能把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开拓实践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交流,那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1.学科融合,拓展视野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融通性,打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隔膜,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如在学年级的《秋天的画》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秋天画下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秋天的树叶,制作书签、拼图,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这幅画的过程等。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参与其中,能收获无穷的乐趣。
2.贴近生活,提高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平台,让语文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校大队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这为我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等活动进行语文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康有为故居参观,让学生收集康有为的生平事迹,写参观记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向生活,学到教科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生活,融入社会
不同的时代,都是特有的时代文化。我们的学习必须补充大量的时代信息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同社会合拍,让学生观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1)关注家庭生活。如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开展“我与凡卡作比较”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自己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成员生活情趣等,并与凡卡相比较。在相互的交流汇报中体味家庭生活的乐趣,知道自己的生活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断上进。
(2)了解社会新动态。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接触最紧密的地方,关注社会生活,融入社区生活,是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社区、工厂、商场、市场……如我校曾组织学生到环保工业园去参观,了解本田汽车制造的某一个工序等,然后写成参观记、访谈录等。组织学生到广泰商场去了解服务员一天的工作情况等,让学生去访问服务员、客人,然后整理写成日记心得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