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物传记读后感

人物传记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7:4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物传记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居里夫人的时代是在近两个世纪前的19世纪,而当今的21世纪与其截然不同。那时艰苦卓绝的名人事迹,载入了我们如今安逸的生活中,我深有感触。居里夫人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简直是个神话!渐渐地我感到一种使命感从心中油然而生。面对祖国文化没落的今天,我作为匹夫之一,是否能为之尽一份微薄之力呢 有了诸多名人奇迹般的事迹激励着我,再加上自我鞭策,惟愿我能有那一份力量。

<居里夫人传>一书,读后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令人难以忘却。这位伟人的一生,书中记载的她的事迹将成为我的楷模,她的精神也将成为我人生的助力

居里夫人读后感200字(二)

虽然现在的我还是未能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但是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和对科学和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却已深深的烙进了我的脑海扎根在了我的心里。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能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小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无几。

我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但无论我长大做什么工作研究什么方面的知识都会在心里默默拿她做榜样,默默的感激她给我们带来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科学贡献。

居里夫人读后感200字(三)

今天我读了《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书中讲了居里夫人是一位波兰的着名科学家。她小时候有一天在她做功课时,她的姐姐和同学们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但她仍然没有分散注意力。想想自己有时学习时也很不专心,我很惭愧。

我读了这个故事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要认认真真,不马虎,专心才能成为有名望的人。

今后我要向居里夫人那样专心致志的学习,也做一个有名望的人!

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一年级:武豪吉

第2篇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贝多芬说:“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极愿跪在他的墓前。”李斯特曾为“亨德尔伟大得像宇宙似的天才”而入迷。亨德尔是德国人,却在英国成名,他身居异国,由于英德之间的政治漩涡而受排挤,早年做歌剧,在英国上演频频受挫,他本人债台高筑,一生坎坷,精神十分痛苦。此时詹宁斯给他寄来了《弥赛亚》的新剧词,原先亨德尔十分痛苦,不想理睬这个歌剧,后来受到神灵的指引,振作精神,开始作曲,歌剧的歌词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内心振奋了,茨威格那极具感染力的写法,振奋了每个人,读到亨德尔21日不眠不休,写《弥赛亚》的过程,我热血沸腾,我加入了那个演奏,那是一个怎样的演奏啊,那是一种把你从泥塘里面解救出来,让你重新来过,发光放彩,让你为了自己的使命,奋勇之前,所有的颓败、忧郁将烟消云散,让你得到心灵永恒的平静。因为你的'信仰,你将超脱。我内心在那时刻久久不能平静,最近几年,由于没有任何目标,且所做的决定都没经过认真考虑,往往事倍功半,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久居坟墓的几近腐烂的人,过着痛苦,自我折磨的日子,我昏昏沉沉,每天不做任何行动,只愿昏昏睡去,忘记现实的苦恼,我逃避自己的责任,我逃避自己的失败,我逃避一切,但又不甘心这样的逃避,或许神灵觉得我应该有自己的使命,万能的神来召唤我,也许,他想通过亨德尔,告诉我,鼓起你勇气,他将使我的内心纯净,使我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伟大的主,你是我们的引路人,是你创造奇迹,主说,愿你快乐,是的,我被亨德尔震撼了。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真是一流,你不由自主就深陷其中,你在其中扮演起属于你的角色,你参与其中却浑然不觉。里面的经典语句在此就不摘抄了,因为我要背下来,放在我的心里,而不是在文字中。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认识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得益于xxx老师,王老师在xxx中分享了这本书,通过其中一个历史故事《亨德尔的复活》推荐这本书,听书里那近乎诗一般的语言,行云流水而又热情四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有一种力量从我体内迸发,觉得可以做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只要我愿意。

  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开始变翻到了这一片段,在此,先对本书做一个介绍,本书选取了历史上14个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的瞬间,这些事件有些是由大人物来完成,而有些则是由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任务完成的历史的瞬间。这如本书的作者茨威格所说,尽管歌德把历史称为“上帝神秘礼物”的作坊,但是在这作坊里发生的,却是许多数不胜数的无关紧要和习以为常的事情,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需要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的流逝。

  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件会像避雷针的尖端集中了整个大气层气流一样,集中在极短的 时间里发生。看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几个片段。为茨威格写人物的笔法倾倒,茨威格是一个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于一身,又有点跳跃的形式记录了历史上某一瞬间的事情。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十几年前,那似乎是一个普通的炎热的夏日,一个放满了褐色课桌的高中课堂。头发略有些花白的高中语文老师,夏风轻轻吹起裹在他瘦削身躯外的的确良白色衬衫。也就是在这样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上,他给他的学生们推荐了茨威格,这位他几乎最为推崇的作家以及他的两部作品。而我当时就坐在那一堆莘莘学子中。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他略带崇拜和谦卑的表情,朴素又坚毅的眼光缓缓扫过我的脑门,似乎在期许着什么。

  中学生的我用很工整的字迹,在某页语文课本的右上角空白处,很认真的一步一化的写下了‘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人类群星闪耀时》‘。感觉这是个拥有优雅名字的作家,连作品的名字都如此优雅不俗。只是当时面对高考压力,似乎除了死记硬背那些必考内容,谁有闲暇,或者哪个望子成龙的父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将如此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课外书籍上呢?大约记得,高中时代唯一看完的一本小说,竟然是有段时间,每日做完功课后,入夜后偷偷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完的司汤达的《红与黑》。其中有一次还被老爸逮了个正着。现在想来,何等悲哀!

  时过境迁,那堂普通不过的语文课似乎变得清晰耀眼起来。十几年了,都未曾忘记当时的细节,这算是缘分吗?只是,我和大师茨威格的交集,和他的传世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相遇,竟然是从豆蔻年华直接过渡到十几年后的而立之年。我真想唏嘘,真是相见恨晚。但希望此次相见不是恨晚!

  究竟是何等深厚的人文情怀,何等悲天悯人的情感,何等的热诚浓烈的旁观,揣着何等的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何等的对旷世伟人杰出者的谦卑之意,何等的发自内心的无比浓烈的热情和能量,撷取那些或悲壮,或奇妙,或苍凉,或温暖的历史时刻,短小精悍的十篇历史小品中,铸就了这部几乎是茨威格代名词的不朽之作。

  堪称精美绝伦如同高山流水般优雅流畅的文字,恰如其分深入人物骨髓的心理刻画,有点有面精巧细致的行文结构,撷取人类历史上,确切的是西方文明史上,那些耀眼珍贵的珍珠,十篇文字,如果是将这些珍珠镶嵌在精美优雅的蛋糕之上,让原本枯燥干涩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生动奇妙栩栩如生起来,让读者无不产生敬畏感慨唏嘘之意。

  在茨威格的笔下,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和瞬间,既是必然的,又充满了让人惊叹惊愕的偶然,让人不禁惊喜,无奈又感苍凉悲怆。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如星辰般遥远迷幻的存在,而是充满血肉和凡尘俗子一样的悲欢离合。只是唯一超越吾等凡人的,除去上天馈赠给他们的天赐良机亦或是是天降恒祸,都拥有了超越平常人的毅力,勇气和信念,让他们得以继续当时人们看来多是‘不可能的事业‘,无论这结局是喜是悲。虽然此书名被翻译成‘人类群星闪耀时’,却多是些伟大却悲壮苍凉的历史瞬间,书中所写拥有强大的悲剧力量和人格魅力。也许该加个副标题--那些伟大却苍凉的时刻。

  无论是亨德尔‘复活’后一个月废寝忘食写就《弥赛亚》时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对我的吸引,还是约翰苏特尔这个和美国西进运动加州淘金热无法撇开的名字宿命般的大起大落甚至家破人亡的让我唏嘘,还是菲尔德十年矢志不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信念不灭的成功铺设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西洋电缆的激荡,等等等等,这一切都让读者如同置身于每一个历史瞬间,似乎与这些巨人或者小人物只有咫尺之遥,对他们当时的际遇感同身受,在茨威格的笔下,凡夫俗子的我们足以洞悉他们的每一寸笑意,和每一丝失望。这一切,直至当我读到矢志不渝的誓要完成征服南极大业的英国悲情探险家斯考特,奄奄一息的躺在极地小木屋的睡袋里,在可以预知死亡的瞬间,用几乎冻僵的手指写下一封封悲天悯人的信件,直至笔从自己手间滑落,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悲壮和伟大,看到了无奈和悲凉,也感觉到了自己眼眶中不能自己的湿润和泪滴。

  如果说人类历史上有一些最伟大的发明,我相信印刷术一定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们,我得以在一个本来昏暗无奇的周日,几乎一气呵成的阅读完了一位肤色语言年代甚至信仰和我们迥异的大师,在半个多世纪前写就的著作。通过一本薄薄的书籍,更得以和历史上的巨人们谦卑的对话,似乎亲身参与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29―01

学生的德育过程,需要在活动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而班级德育活动是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道德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不断内化个人品德的教育模式。学生参加活动,必然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面越广,交往的频率越高,这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做人的极好机会。在交往中,他们会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重要,他们必须按照应有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他们以往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得到实践,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又会获得新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

一、读一读,提高认知水平

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而作为学习中最基本的诵读,不仅是让一个大脑与心灵呼应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体内的“脉”同步在接受、在感悟,被治理的过程。根据我校现有学生年龄特征,我们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诵读指导与教育。经典文化的诵读重在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经典诗文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德育认知和德育情感的培养。诵读让学生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使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健康成长。从读童话故事到中外名著,从人物传记到中外历史,学生在书中明道德,在书中敬英雄,在书中了解中国文化,在书中锻造个体的人格。诵读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胸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于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二、做一做,拉近距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的“德育”逐步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为了规范和提高学生习惯的实效性,我们在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遵循科学性、反复性、全体性的原则,适应学生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

我们不仅要营造爱读书,乐读书的氛围,而且要做到用书中的道理和事迹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做到与书中的人物拉近距离,用英雄人物的思想精神激励学生,用五千年历史文化感染熏陶学生,用身边的英雄楷模净化学生,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学校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诵经典,而且要结合对国学的认知反思自己的行为。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边读边悟边学,逐渐形成知事、明理、动情、修身的道德情感。

另外,班级举办“知周、学周”竞赛活动,在学生汲取国学文化营养的基础上,达到“知事、明理”的目的;通过撰写影评和读后感、召开主题班队会、讲故事及演讲比赛等形式,使之上升到“动情、修身”的阶段。同学们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自发开展了“爱校园从我做起,富家乡从现在做起”的活动,积极争做好事,争做创新能手,争做好儿童。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反馈到道德实践中来,从而使班级德育有了完整的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比一比,激发热情

第4篇

营造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建立轻松自然的师生关系

听说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监控者以及参与者,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教师的参与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的提问和点评可以做到有针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立轻松自然的师生关系。在大班教学条件下,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克服已有的消极情绪,要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内在的语言学习潜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技能。在设计言语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充分把握农村生源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内外开展不同的言语活动,而且要尽量以轻松活泼、形象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讨论、话剧、歌曲、笑话、讲故事、读后感等。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进入高校后,多数农村生源大学生有技不如人的想法。这要求教师特别关注他们的精神状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班授课的困难之一在于学生智能、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理解农村生源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和需求,还可以通过布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或开放式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如英文电影、录音录像、人物传记、地理风貌等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敢说、能说的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农村学生害怕开口的现状,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种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如,上课伊始,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演讲内容需提前准备,形式、内容不限。许多农村学生都围绕我的家乡、我的梦想等话题展开演讲。然后适当穿插由至少两人一组的小组活动,可以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对话表演,也可以是话剧表演,电影配音等。这样能尽量创造运用语言的环境,使学生自然表达语言而不是死记硬背。表演之后把当天的课堂安排告诉学生,让他们对课堂任务和活动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鼓励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积极发言。这对整个课堂时间的安排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下课前也要对当天所学内容做个总结,同时对演讲者再次提醒,这些都是对下一次课的很好的铺垫。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建立合作学习模式,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无疑是英语大班教学的理想选择之一。在大班教学环境下,由于学生人数多,个体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较少,但是如果能够充分采用小组活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体现出优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这样做还可以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源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赏识教育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自主学习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生源大学生需要特别加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以营造和谐的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氛围。英语的听说学习需要两个人或更多人的协作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课堂言语活动的交流,也要就学生的课后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给予一定学习策略和方法上的指导。课内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课外环境。教师可组织英语竞赛、英语沙龙、举办英语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结语

英语听说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角色,重视赏识教育在提高英语听说技能上的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兴趣与效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作者:朱姗 王黎 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自主阅读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3-02

语言的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语言素养展示了一个人的智慧和涵养,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得到重视。阅读主要目的是通过积累学生的语言知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生处在记忆和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只是死板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学习,那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课外知识,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精神,尤其在农村地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没有完善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比不上城市地区,相对来说没有足够的文学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素材较少等等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造成了农村语文教学有效性不佳的现状。因此,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加需要通过各方努力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农村地区语文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相关部门一再号召大力发展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瓶颈,有些老师习惯性认为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没有完善的认知能力,所以在阅读的一开始就提出与阅读素材的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向老师设定的标准答案靠拢,这一举动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是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惯性思维而丧失了个性思维,剥夺了学生深入阅读的时间,阅读变成最终的简单回答几个问题,学生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进行阅读,自身对文章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几乎不存在,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措施分析

1.教师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最强的阶段,而语文阅读是最解放孩子天性的方法,通过对书本人物的理解,学生不仅可以总结学习人生最初阶段的关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和想象力,而目前来说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局限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小学老师综合素质等因素,小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差强人意,虽然有些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阅读课,但实践力度并不高,学生的阅读课要么被老师占课,要么改成自习课,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真正的贯彻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创新,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2.教师要积极主动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偏重于老师对文学作品的人物情节进行剖析,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度提升,但是缺乏了自身的理解,禁锢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使得语文阅读课堂更加开放,减小老师的干预,增加学生的主动权,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应该放任不管,而是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引导,比如,针对现阶段很多农村阅读材料存在的局限性,语文老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方向或者阅读的话题,让学生集中选择与该主题相关的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获取信息进而进行读后感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己想象力的自由空间,于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另外,语文阅读课堂是最富生命力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自由的挖掘埋藏在文字中的信息,探究文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具有开放的意识,在重视阅读话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敢于质疑,敢于有不同于老师的不同文学观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善于运用外部环境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

首先,多媒体技术已经较为普遍,教师在选定阅读话题之后,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直观具体的展现文学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对其理解文字也会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有人物传记或者任何描写人物外形的作品时,可以展示几张有关人物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字进行鉴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了解,也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期达到阅读课的最佳效果;其次,老师要“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比如,区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过程中详略得当,学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从文字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最后,老师要将课内和课外的素材联系起来,有新思路新方法,在立足课内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课堂之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积累阅读素材,学会评析并学会举一反三,对课本文章进行鉴赏。

4.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的阅读量很小,无法体会阅读所带来的宝贵财富,就会失去对阅读的激情,因此老师要在典型文学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除了各类著名的文学作品之外,还可以扎根于各类报刊杂志,对于典型的记叙文等,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之下编辑成为剧本,在学生之间排练表演,让学生从中获得审美的乐趣以及情感的熏陶。

三、结语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各地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认识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材施教,善于运用外部环境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中间开展个性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更多的呈现趣味性和丰富度,以期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宁艳彩.让“书香”浸润农村孩子的人生――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3-25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 阅读能力

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大量信息,而且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内容。

一、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查字典,在平时的学习中,常查字典可扩大词汇量,而且纵横展开,新旧联系,可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2.根据语境猜测词义

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遇到生词便急于查字典,可结合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

(1)根据定义猜测词义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生词不可避免,切记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止步不前,影响了阅读的速度。

(2)根据解释猜测词义

解释与定义有时很相似,但是它不如定义那样详尽、严密,尽管如此,它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已足够猜测词义使用了。这种定义或释义常由is,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号等来表示。

(3)根据复述猜测词义

复述也是一种解释方式,即换用不同的词语重新表达同一内容。复述部分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从句或者句子。(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hat is…)

(4)根据举例猜测词义

在阅读过程中,短文中常常出现“for example,such as, as…as…”等这一类的词语,它对我们认识生词帮助很大。它通过恰当的举例能更清楚、更生动地表达词义。

(5)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这类题型的上下文提示不是作者对生词、难点所作的解释和说明,而是需要读者运用语言知识和分析能力,去细心搜寻和领会的相关信息之间存在的种种逻辑关系。根据这种逻辑关系所提供的思路和范围,来分析判断有关生词的词义或相近意义,从而达到理解全文思想内容的目的。

(6)根据比较联系猜测词汇

同对比关系相反,比较关系表示意义上的相似关系,常常使用like, as, just as, also等词语来表示。

(7)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结果,只要确认了这一逻辑关系,无论生词出现在原因方面,还是出现在结果方面,都可以根据这种因果关系来推测其词义。

(8)根据构词法识别生词

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能帮助读者认识生词,并举一反三,成倍地扩大词汇量。构词法有: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词缀法,又可分为前缀和后缀。有些词干本身可作为独立的词使用,而不少单词则由词干附加词缀构成。由于词干与词缀都是包含一定语义的单词成分,不同词干与词缀组合就会构成新的词义。

3.学习构词法知识

给学生讲一些构词法(如词根、前缀、后缀),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前缀和后缀的含义及用法,就可由已知的词猜出它的派生词及词性。构词法不但帮我们记住单词、理解词义,而且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4.广泛阅读

要读得顺利,必须要有大量的词汇。而大量阅读可复习、掌握已学词汇,还可接触新词、扩大词汇量。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从六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平时教学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把英语课真正变成实践课,把阅读课变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词汇量,提高知识复现率。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泛读,拓宽视野。调动学生自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去获取、消化,处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去提高自己独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题中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技巧。一旦学生掌握了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三)利用现有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境、风土人情等,内容生动,信息量大,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但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摆脱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扣语法的教学模式。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训练阅读技巧

1.要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就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默读习惯,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不要盯在某个词或句子上,而要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注意思维的连贯性。

2.恰当使用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如:

(1)目光的平移、定睛、换行、解题时的分析设题手法,挖掘深层意义,找出推断依据。

(2)略读。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掌握篇章结构进而抓住文中的中心意思,尤其注意首尾两段和每段首尾两句,往往是主题句。

(3)查读。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

(4)寻读或详读。如果要寻找某个具体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深层理解,则要寻读或详读。

(五)进行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阅读的最基本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在阅读时如何使学习者在理解的同时,能提高阅读速度,这是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督促学生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和检查。

(六)增加课外阅读,开展课外活动,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3-01

1.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2.1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2.1.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是一些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拿我教过的学生来说,一般情况下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都注重书本知识,上课学、课间学、活动课还是在学,看来看去还是那些书,那些资料。

2.1.2阅读多个人的作品。鲁迅曾说"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好的,这样,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学生的崇拜心理较强,整天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其他的书一概不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到学习了《再寄小读者》,引导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引导学生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引导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等。

2.1.3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由于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而,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学校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书刊。

2.2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平时在课堂上讲到名著节选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课后借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了解全书的大概,不仅有利于对所学文章的理解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怎么样读经典的部分,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锻炼出来了。

3.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把阅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3.1激励语言的积累。在此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自己可以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或是做成读书卡片,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

3.2应用阅读中的积累,搭建"读"与"写"的桥梁。丰富的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能量"。要使阅读得到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加练笔。所以教师有必要要求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的同时还要及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读后感等记录下来。

3.2.1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渐加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所以读完一本课外读物或是一个故事,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用笔头倾泻出来。

3.2.2运用积累,发挥想象,串词成文。学生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相信学生会做得更好。如一次在交流"日积月累"本时,我发现"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这些词的摘录率极高。想象让学生的思绪飞扬,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故事情节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又使情节变得具体、生动,像给文章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增添了许多生趣。

3.2.3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即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的形式,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

课外阅读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学生又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童话"。我在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语言,从而指导写作这条路上尝到了甜头。但两者之间如何才能更加优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25-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因此,课外阅读对高中生来说仍很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二、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的大多以电视剧为主,进行过原著阅读的少之又少。对于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记录是零,只有个别同学读过《基督山伯爵》、《简爱》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2.没有时间阅读。高考的压力、各门学科的作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再加上部分老师和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从而限制学生的阅读,难得的假期又会被各种各样的资料和培训班占据。学生真正用来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可是现在的高考语文不再局限于课内知识,考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刚刚结束,河南郑州《中学生阅读》编辑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的是一个教师十分激动的声音,他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取自《中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他刚刚让学生训练过。学生从考场出来,个个喜笑眼开。这种有趣的现象提醒我们:广泛的阅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应试能力的提高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现在的江苏省高考作文也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学生如果不关注生活,不多读课外书是很难把作文写好的。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不够,教师还应对学生多加指导,以求让高中生课外阅读更有效。

三、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老师要多作引导,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我们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加之市场上的图书良莠不齐,因此,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需要老师的指导。给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要求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浅适度,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因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渗透课外读物的推荐。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读《红楼梦》;学习《空城计》,让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鲁迅《药》,让学生读《呐喊》、《彷徨》等等;这样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饶有兴致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高中各阶段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抒情散文、贴近生活的小说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人物传记、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哲理散文以及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名著来读。

3.结合个性特点选择,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那么学生会乐于读,并且越读越有动力。为此,教师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选择书籍。此外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方文化等选择。但老师的推荐千万不能演绎为专制,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

四、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要让课外阅读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不是单纯地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否则,他们的读书便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教师要利用课内经常性地、反复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要借助实例(包括:课文和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要做到有层次,逐步深入,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1.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和浏览是补充。可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略读和浏览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因为快速阅读可以高效、省时地摄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所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学会集中精神,跳跃阅读,筛选有用的信息,抓住文章的重点,把非重点的部分一掠而过。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速读习惯,强调速读“四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默读。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由于受文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步骤不尽一致,就一般的读书通常有“通读、熟读、研读、美读”四个步骤。通读是与文章的初晤,接触的是文章的“肌肤”,要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熟读接触的是文章的“灵魂”,要能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以及由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就是研究性的读,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表现手法、结构层次等进行赏析和评价,这一步骤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对低中年级不作要求;美读是对文章的“反刍”,即把文章美美地读出来,不仅要读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个性。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阅读一定要有这四个步骤,对于一般的文章通读即可,而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则一步也不能少,甚至还要“不厌百回读”。

3.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读书方法。建议学生:对于诗歌、散文,一般要品读、诵读,感受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对于小说要默读,读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议论文要研读,抓住文章的论点,分析作者用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和过程;而对于古文则需要进行边查字典边读的查读、诵读,领略并学习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华……

4.指导学生学会边读书边做记号。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阅读方法和要求,每个学生都应当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每次读书时能够在文章的紧要处、精彩处、颇有感触处或疑难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做上不同的记号。如有疑难的地方画个小问号,精彩的地方画个五角星,好词下面点上小黑点,好句下面画上波浪线等等,同时在文章的行间或空白处写一些随感而发的简短的话语。

第9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学生即使在学校学到了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老化。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 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研究阅读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课内和课外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并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做、听、读、找等一系列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目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特别是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一些探讨。

1、课前(Pre――reading):指导学生有序预习。

预习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指导学生有序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2)、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3)、回答若干关键性问题;(4)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语与常见句型;(5)、找出难、重点。通过有序预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中(While――reading):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并诱发为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设计教学活动:

(1)、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而目标明确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会循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主动积极地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习惯。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启发性问题。以教学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中Reading I Have a Dream 为例,我设置了开放性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北师大版Module 2 Unit 5 Lesson 4 Let's dance中,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Is the dance good or bad for people?Tell us your reason. What can we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dance? 此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从被动听课、机械记忆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学习潜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积极自主的学习新知识。

(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任务让小组交流和讨论。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后,教师可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把学生分成3、4人小组,先组内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选定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发言总结。例如,北师大版Module 2 Unit 5 Lesson 4 Let's dance中,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It was once reported that group dance would replace the broadcasting gymnastics?What do you think of it? Which do youprefer?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运用归纳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快速理解文章大意。如引导学生找所读材料的主题句、用关键词概括所读的内容和抓住所学文章中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或主要逻辑线索等,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并归纳该类文章的特点。如北师大版Module 6 Unit17 Lesson1 What's so funny?中,我设置了如下问题:What's so funny about three stories?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及关键词、句来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明白中外文化在幽默故事中的差异。运用归纳教学法,更多地关注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易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3、 课后(Post――reading):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应树立“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培养与提高并重” 的理念,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读”“写”结合。教师可列出推荐书目,鼓励学生有选择地 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体裁要多样化,如故事、科普、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我每学期会选择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材料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部分英语文学作品的简写本,如:《大卫科・菲尔》、《老人与海》、《简・爱》、《奥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金银岛》、《珍珠港》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同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写的练习。众所皆知,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应用于写作实践中,突出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扩写法、仿写法、续写法、缩写法、写读后感及写内容梗概等几种方式。

(2)、引导学生“读”“说”结合。挑选优美文章或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并在课堂上朗诵或讲解。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口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读”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到了驾驭语言的乐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3)、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举办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活动,如上完了“One million pounds”后举办英语小品晚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上完Superhero一课后组织观看主人公Christopher Reeve主演的英文电影;上了Poetry 后学唱英文歌曲如 Waiting Here for You; 上了What's so funny?后组织英语故事大赛。这一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延伸、拓展了课堂教学,既使课外活动多姿多彩,又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再将学习视为被动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主动的、内需式的自主学习活动。

古人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外语教育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标》的脚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翁的观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0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育兵. 2005. 课堂提问初探. 中小学外语教学,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