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杂文精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杂文选刊》职场版主要栏目有:
语录:撷取网络上的经典语录和帖子中的浓缩精华,幽默调侃,“辣”在其中;
社会:关注社会问题、民瘼国是,全方位地再现时代足音;
职场:描绘职场生活原色,折射出职场背后文化基因;
人生:以杂文敏锐的笔触,关注人生哲理、人生道路、人的性格及人的命运;
家庭:描叙家庭生活从而折射出长幼关系、伦理文化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反映家庭成员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思维差异、矛盾冲突及生活中的心理微变;
情感:着眼于日常生活,体验源自情感、终于情感的纯美、希冀、痛苦与迷茫,间接倡导一种爱情理想;
斑竹推荐:国内较有特色的网络论坛推介,经版主推荐的优秀帖,强调优秀纸媒与强势论坛的强强合作;
人物:每期关注一位人物,挖掘其独特品质,以前瞻时代潮流,碰撞固有观念,体现杂文的忧患意识和关注现实的精神;
专题:每期一个选题,以杂文视角,或阐释社会现象,或倡导科学生活方式,或诠释个人际遇……写作手法上含纳常规杂文与非常规杂文;
亲历:较大的社会变革、时展在个人生活中留下的印迹;
怀念:那些因时间逝去、因地域远去、因空间淡去却永留在心与现实社会形成对照的人与事;
行走:纵情山水、游历名胜时的关于人文、历史、人性、文化方面的思考与独特发现;
书屋:以书为媒,探讨其反映的社会、历史、人生、人性等诸多问题;
影院:以电影为由头,引出杂文思维,可谈观后的独特体悟及对现实的批判,对世俗与诸多逆历史潮流之思想和习惯进行鞭笞;
中华杂文网文选:中华杂文网的优秀作品选;
临界:采用多种杂文周边艺术形式创作的针砭讽刺性作品,如曲艺、诗歌、摄影、漫画等;
笑吧:社会生活的幽默短信、讽刺笑话,博读友轻松一笑;
短信平台:以短信平台为载体,将读友反馈、读后感文字中个性独到者择优刊发;
感悟:编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可谈阅读困惑、对刊物的期望、对杂文的体悟,亦刊发“读后感”。
以上栏目皆欢迎投稿、荐稿。文章尽量精悍,一般不超过一千五百字。
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尊敬的县领导:
《冀南文学报》是由我县文学爱好者自筹资金自发创办的一份民办文学报,自20XX年11月创刊至今,已经五个年头了。五年间,共出版60余期,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累计120万字,先后有百余篇(首)作品被《讽刺与幽默》、《杂文报》、《诗刊》、《燕赵诗词》、《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百泉诗词》等报刊转载。文学报为月报,每期发行3000余份,面向本县城乡,并辐射周边县市。作品体裁涵盖文化简讯、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民间故事等。作者层次从古稀老人到十几岁的小学生;有机关干部,也有农民、打工仔(妹),已发展形成了近百人的创作队伍。为推出文学新人,进一步提高创作队伍整体水平,我们先后编发6期个人作品专版,举行了8次作品研讨会和写作讲座;还与一些企业和职能部门联手,5次组织文学爱好者深入交通、电力、农业等系统进行采风,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我县各领域新发展、新创举、新成就的文学作品,并在文学报隆重推出,为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加油喝彩。近年来,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邀请周边县市知名文化人士参与文学报组织的活动,也组织骨干作者应邀参加其它县市的文化活动,借机宣传扩大文学报影响,从而,促进交流,加深了解,开阔视野。
《冀南文学报》,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成为每个文化人的精神家园,也因为这份文学报是“临西人写,写临西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更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快餐。她的存在,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学需求,繁荣了我县文化生活,对陶冶人们情操,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推动作用,多次受到省市文联领导的好评,赢得广大读者的交口称赞,极大提升了临西的文化品味和知名度。
值此文学报创刊五周年之际,应广大读者、作者和各界朋友的一致要求,以及省市文联的关注支持,拟编纂《冀南文学报作品选粹》(暂定名),将五年来所发表的文学作品,精选辑印成册。这样,不仅使广大读者对文学报刊发的精品佳作可以集中阅读,免去翻检之劳,便于收藏保存;对于我县创作队伍来说,既是检阅展示,又是激励表彰,而且,这也是对文学报五年风雨历程的系统全面回顾总结;更有利于文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往长远说,第一家民办文学报,第一册县域文学作品荟萃,对于促进我县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深远的里程碑意义。几年来,作为民办报纸,我们自力更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秉承“以报养报,不求盈利,时刻注重社会效益,一切为了文化事业”的办报宗旨,在坚守文学本色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每期报纸的经费都是从专版服务的相关单位、企业那里“化缘”筹集的,且仅收取成本费,所以经费相当拮据。经初步核算,辑印作品集需经费约12019元,恳请县领导在资金方面给予切实扶持帮助。我们相信,您的任何决策,一定会在临西文化史册上留下至关重要值得回味的一笔,数年之后,您也许会为今天明智的决策而自豪。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冀南文学报编辑部
20XX年8月1日
去年岁末重庆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求得石惟正先生一本音乐文集《歌思乐想》(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虽然石先生与我未曾谋面,可在我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先生了,石先生的《声乐教学法》伴我度过学声乐伊始的日子。
手头有关声乐评论的作者可谓云集了国内各地的声乐前辈、专家学者或声乐爱好者,可稍显遗憾的是有一部分作者是非声乐专业科班毕业,对声乐基本发声原理、教学方法、歌曲处理、风格背景等不能够有亲身演唱体会,所以在为某歌唱家著书立传,评价音乐会或评论有关声乐诸问题方面个人认为有些“外行”评价“内行”的味道,无论是外在评论还是细节描述都有“不过瘾”“不专业”的嫌疑。如一位香港的男高音歌唱家所著的几部有关声乐的乐评集,关于歌唱家,关于他们的音乐会,关于唱片里的声乐,总感觉谈论得不够细腻。今求得石先生的文集,读来如获至宝,有拿起来放不下的。因石先生既是一位声乐教授也是一位声乐理论家,他在多年的教学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心得,文集的问世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石先生的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是石先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论文精选,有些文章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前瞻性、还是目前国内外声乐讨论的前沿课题,石老的很多美好愿望至今没有得到实现,也许要靠下一代人的奋斗了。在第一部分《建立中国声乐学派》一文中,石老提出了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七个特征,每一条都是对发展中国声乐,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殷切理想,既实际又很有研究价值。文中明确提出,中国声乐学派的表现对象、发声方式、演唱风格,应有闻名世界的中国声乐学派代表性歌唱家、拥有世界知名作曲家,要以某作曲家或某歌唱家为名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声乐比赛,规定一定范围和数量的中国歌曲。在举办国际声乐比赛并规定中国曲目这一点来看,举办四届的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已初步付诸实现。但遗憾的是自改革开放后,中国歌唱家虽屡获国际声乐大奖,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崭露头角,但像玛丽亚・卡拉斯、帕瓦罗蒂、贝里尼、奥芬巴赫这类具有国际知名大师级歌唱家、作曲家及以其名字举办的声乐比赛还没有,这是一种期盼,更是一种激励,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出现以中国歌唱家、作曲家命名的歌唱比赛。1997年撰写的《面对21世纪的我国音乐教育》一文面对音乐教育的现状,石老提出三项调整,其中“大学音乐系学生入学文化分数起点应该与文科生一致”一点,笔者非常赞成。在几年的教学与招生工作中,笔者对招生生源的现状有切身体会,有部分音乐类考生由于文化课分数较低自知考取大学希望渺茫,取音乐专业这一“捷径”,临时抱佛脚,“突击”(集中时间学习音乐专业技能)一年甚至几个月的专业课就去报考音乐院校。近几年各高校纷纷扩招,高校间的生源竞争,让很多高校或民办艺术院校向这些“突击生”伸出橄榄枝,其结果可想而知,有些根本不适合学习音乐的孩子(先天性听力欠缺致唱歌跑调考生即五音不全,声带发育不完全受损或有疾病无法从事音乐教学等)荒废了几年的时光,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后果,使少数范围内音乐专业教育发展产生恶性循环和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刻反思。石老的《“三种唱法”分类可以结束了》一文中,提出应打破三种唱法界限,这一理论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小品、杂文、报道中《吴碧霞现象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大思路、大手笔》得以验证。第三部分的评论《“金钟奖”不分唱法搞比赛好》和《评吴碧霞独唱音乐会》,进一步强调“打破唱法对歌手限定的藩篱,可以在唱好作品的前提下自由地竞争和发展”,并且提出“如果说唱法的共性,那无论多少种唱法都可以归纳出一种共性,就是都要使用高于生活自然状态中的呼吸方法,都要求一种深的、有力的、柔韧的、可操纵的呼吸,都使用共鸣,都要有清晰的语言”。这句话充分说明,好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这更加坚定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强调要打破唱法界限,培养复合型(就是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后,学生大多可以演唱国内外不同风格特征的作品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都可以演唱)声乐人才的信念和对声乐未来发展的判断。
在第二部分的小品杂文和报道中,笔者体会到,石先生是一位真正喜爱歌唱并为之感到快乐的人。这么多年,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很多有见地的想法,付诸笔端,有争议的问题愿与同行商榷,并且虚怀若谷,不以学者身份自居,给声乐同行和爱好者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他的文笔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敲响最美的心音》与《声乐的当务之急》对当前声乐发展现状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与倾向进行有力批判,义正词严、语言犀利,评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表现出一位老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师曾说过,优秀的老师就是把难理解的东西不好讲解的东西简单化,通俗化,让大家一下子明白。不好的老师才会把本来就深奥的东西讲得玄之又玄。那么我想石先生做到了,他可以把声乐的东西讲得这么透彻、一针见血。同时,石老的谦虚、严谨和一身正气更值得我们年轻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
在第三部分的乐评中,石先生给许多国内外名歌唱家写音乐会乐评,他的评论是客观的,全面的,中肯的,不矫揉造作,不似很多娱乐记者,为了哗众取宠,把一个歌唱家鼓吹上天。对待好的歌唱家,他的赞美和倾慕溢于言表,对于歌唱家演唱的不足他会中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不可否认,每个歌唱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而正是这种遗憾,才使追求完美成为艺术家们永远的目标。世界上有完美吗?也许有,那只能在你的心里。石先生在乐评的最后部分也不忘给这些已经在国内外著名的歌唱家在演唱中的不足和缺点给予指出,希望能够在日后的不断学习中得到提高和进步,我想这样的评论才是客观的、公正的、开放的。他的评论使初学者不再顶礼膜拜,不再搞个人崇拜,再好的歌唱家都有瑕疵,让歌者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骄傲自大,怀揣一颗平常心、进取心、善良心和爱心,在生活与歌声中同样能够分辨善恶美丑,使中国的声乐审美与文化评论导向走到良性发展的道路。
在本书的后记中,石先生称自己的作品为“四丫头”,在中国如果说“母以子贵”那么石老的言外之意是谦虚之情溢于言表,感谢石先生给声乐同行带来这么珍贵的乐思,对于我们这些青年人以更多的启迪和鼓舞,没有什么可以比热爱音乐本身更加有力量的事情了。石先生的音乐文集是值得我们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阅读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是鼓励年轻一代奋发图强的一剂良药。
谨以此感谢石老,感谢音乐!
参考文献
[1]史君良《闻歌始觉有人来――史君良评声乐》,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2]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经典美文;美文阅读;人文教育;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趣、胸怀、风骨。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如何通过这些传承经典文化的名篇,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以经典美文导读,提高人文素养
这里所说的导读,是指老师精选经典美文,引领学生经历喜悦品读美文的愉快旅程,获取不一样的悦读体验和感受,它区别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累读、厌读、惧读。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语文教材,入选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以文传道”这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跳出课堂从生活中学语文,我们自己也可以不着痕迹地让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以思想的形式更为广泛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绽放光彩。
为追求活力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我读书,我快乐”,打造书香童年。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实施经典美文悦读策略,发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度提升,效果喜人,效应悦人,较好地完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2012年,我校正式将《古文经典导读》确立为学校校本必修课,在学校一年级的新生中招收了经典美文导读实验班!实验班每周增设六课时的导读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在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习期间,分别安排了《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宋词》《论语》《大学》《弟子规》等内容中精选篇目的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经典风雅的浸润熏陶下,孩子们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大家闺秀的修养,书香墨味熏陶的书卷气息体现在一颦一蹙之中,养成了“诚实”“守信”“知礼”“文雅”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走进我们的校园,看到的是一片整洁清新的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了孩子们充满爱心的呵护;孩子们见到师长,来宾,会自觉鞠躬致意!
此外,我常常借助拓展延伸课文的思想内涵来让学生学会思考、感悟人生,并将我读到的一些文章乃至是报纸上的新闻或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使他们从中学习生活与做人的道理。
二、以经典美文阅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为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说、居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当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交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言往往不规范、不精练,说话含糊不清,结结巴巴,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甚至出现污言秽语。经典美文诵读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一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篇经典的诵读,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典范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在脑中形成定势以后,就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规范尺度,同时也具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基本能力。久而久之,富有表现力的正确优美语言就会脱口而出,错误的、不美的语言便会得到改造,诵读要求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声音,朗朗上口,表情达意,学生就会养成说话响亮的习惯,课堂上讨论发言就会大大方方,声音洪亮,诵读对语感的强化,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经典美文积累,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是伟大人物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更是语言运用得极好的范例。通过阅读和积累,学生可以与古今人物对话,与伟大心灵交流,积累丰富优秀的语言材料。但凡有一点文学成就的人都是从小就都阅读了甚至是诵读了中外古今大量的名著经典。他们从中吸收的营养是极为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通过长时间的阅读,他们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成为名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中汲取营养,最佳的途径就是经常不断地阅读和积累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
学生积累大量的经典诗文,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美,可以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积累阅读一定量的中外现代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中外现代美文,如散文、小说、杂文等的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积累一定量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传统名言,对联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为此,我认为要引导学生做如下积累。
1.感悟中积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感悟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对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2.朗读中积累。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做到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感,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3.运用中积累。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经典美文,是强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积累,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所谓“镜头剪辑法”,原是影视剪辑手法,即在电影创作中,编导者为了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适当打破时空界限,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按构思意向,将这些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主题统一的影片。
我们若把此法嫁接到写作中来,也不失为一种实用而别致的选择。把多组不连贯的生活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读・美文一】
母 亲
文/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没过几年,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学・技法】
本文运用镜头剪辑法,精选四个片段来刻画人物。片段一写“我”挂出生母的照片,后母不但不反对,还说服父亲,表现出后母极大的宽容之心;片段二写“我”被自行车撞倒后后母背“我”去医院,表现出后母的慈爱和善良;片段三写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后母忍痛把亲生女儿远嫁内蒙古,表现出后母的无私和伟大;片段四写为把“我们”拉扯大,后母帮人家看孩子,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表现出其勤劳与朴实。作者将这四个片段精心剪辑,集中表现出后母普通而伟大的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读・美文二】
每根草尖上都有露珠
文/徐立新
7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下田拔稗草。可是,我站在田里,不敢轻易动手,生怕把秧苗当成稗草拔掉了。
父亲先是鼓励我,后来看我还是没有勇气,便开始发怒:“连拔一根稗草的勇气都没有,还指望你照顾好整亩田?”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父亲说出那么经典的一句话,今天想来依然感触很深:
和整亩田、万千根秧苗相比,几根稗草又能算什么呢?拔错了又能怎样?勇气是做任何事的第一基础。
高考那年,我成绩不是很理想,整日忧心忡忡。
一天大清早,父亲带我去地里干活。到了地里,才发现自己的裤脚和球鞋被露水给打湿了。当我挽起裤脚后,一直不说话的父亲开口了:“每一根草尖上都会有一颗露珠。老天是睁着眼睛的,世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口饭吃的。”
后来,事实证明,父亲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上天给了我一口饭吃,也给了每一个人一口饭吃。
邻居在房屋的周围种上许多梨树,其中有一棵正好靠近我家稻田。每到春天,那些长满了叶子的梨树枝便会伸到稻田上空,挡住了阳光。约一两平方米面积的稻谷始终长得没有别处的好,但父亲从没有怨言。后来邻居觉得不好意思,每到梨子成熟的时候便毫不吝啬地将最大的梨子摘下,送到我家,还将自家的肥料朝我家稻田里撒。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家稻田每年的收成并没有减少,同时还能吃到鲜甜的梨子。父亲便以此为例,告诫我:“宽容是不会折本的,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是在给自己积福。”
(摘自《杂文报》)
【学・技法】
文章选取了生活中的三个典型事例,用分镜头的方式,分别表现出了父亲的严厉、父亲的细心和父亲的循循善诱与温柔可亲,从而歌颂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也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借鉴指津】
运用“镜头剪辑法”,一般以选取三或四个画面为宜。如果过多,每个画面也不容易写实写细;过少则又会使文章显得内容单薄,不丰富、不深刻。
[关键词] 语文 课堂 兴趣 培养
“听语文课最没劲儿。”这是许多学生的反映,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兴趣的培养,可以从语言感染、情感熏陶、趣味诱导、魅力引领这四个方面去探索。能体现这四方面特征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追求。
一、语言感染
语言课就应有浓厚的语言感染力,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历史感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兴趣。
1.揣摩妙趣
特别是一些看来含义不深奥,学生也会懂的,但文中恰又因这个词而增色的,这就需要仔细揣摩。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诗人曾想到用“到”、“吹”“过”等字,虽然这里的“绿”有“到、吹”的意思,但它给人以江南岸的一片绿意无限的意境,更符合诗的意境。一字贴切、则全篇生色,通过仔细揣摩,学生可领会词的锤炼,在诗词创作上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兴趣的方法。
2.诵读知趣
在诵读的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的变化等技巧的培养。诵读是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感受语言内涵和文章蕴味,领会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功能来体会语言优美。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个比喻句中朱老先生用听觉来写嗅觉用得独到,用得精妙,真可谓妙笔生花。
二、情感熏陶
语文课要有情感,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而有情感的兴趣才有可能是持续的。
1.教师动情在先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语文教材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文章。要让学生对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动情在先,同时要情怀而教。阅读是教师、学生、作者(包括作者笔下的人物)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怀情而教”,即要在教学中注进浓郁的情感,用这种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之中。教师怀情而教,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入境
为了语言的情感激发,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思路运向,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在想象中的一致或大体一致,情感上引起的和谐共振。
三、趣味诱导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课的“趣味”首先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寓教于乐,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有些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其秘密首先不在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巧妙,而是由于教学指导思想的明确科学,课堂趣味浓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即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许多时候,语文课的趣味是从“变改”教学方法中来的。故也有人把这类能够引出“趣味”来的方法归为“趣味教学法”。然而,即使是“趣味教学法”,用久了用滥了,不加以更改,不给予“翻新”,学生也会生厌的。反之,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法,长期来几乎已处于废弃状态,你偶而拿它用一、二次,学生也会感到异常的新鲜。可见,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兴趣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3.发掘教材中固有的趣味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所学教材的兴趣。”作为经过学者专家精选的教材,应该说,无论哪种文体,都是有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只是侧重的是情趣还是理趣,是意趣还是风趣的不同而已。比如,诗词、散文多情趣,政论、杂文多理趣,小说、戏剧多意趣,讽刺、小品多风趣等。
4.从课外引进趣味资源
与语文课的课内“小圈子”相比,课外却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一个教师,只要时时注意,事事关心,勤于并善于博采,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思路和视野开阔的教师,他们总是善于从课外“拾趣”,不断从课外引进学生喜欢的东西,特别是面对着那些学起来比较枯燥的课文,更是不放松作这方面的努力。
四、魅力引领
语文课的个人魅力,一般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
1.备课时坚持“自学自得”
教师要尽量从自己直接钻研教材中获得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然后用这“烙上自我印记”的“真才实学”去上课,去启发、引导、激励、指点学生学,而不是“抄”全国统一的《教参》、“搬”全国著名教师的《教案》去“以贩代教”、“以抄搬代创造”。对《教参》、《教案》的利用,应重其“神”而轻其“形”。
2.上课时努力扬长避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避去自己的短处,即突出“人无我有”,就会在课堂里显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个人魅力。例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情溢意涌,那么,在施教中,就应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情密意中得到陶冶,受到情感美感的教育。
3.交往中展示惯性和特技
为了语文课有个人魅力,除了教师利用自己良好的教学惯性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每位教师都要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特长、优势。善画的要发挥“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发挥范读的优势,如此等等,各人都自觉地“潜进”、“溶入”自我,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得之功,那语文课能没有个人魅力?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新课程下,我们语文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课堂气氛美,尽情品味教学内容之美,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孙碧云.语文阅读的对话模式.语文建设,2003,(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通识课;教学方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81-04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类型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教育类型开始并存,并出现不同分工。“985”“211”等重点院校继续承担着培育学术人才和社会精英的理论型教育任务,一批高职院校主要进行的是技术、技能型教育,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则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2000年以后,一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其教育任务也从单一的某种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主要指的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和大胆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选修课”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这些探索是适应社会变革、转型和多样化社会的出现而进行的,诸如扩招、通才教育、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等等。探索的过程充满曲折,许多重大举措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甚至受到广泛的诟病。但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增加通识课程的呼声是一致的。
通识课是指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和健全人格、提高基础素养与人文素质所开设的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可能不直接纳入学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可以丰富其专业学习基础知识与人文内涵,拓展其文化视野,为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格局。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军训(理工科类一些专业还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这些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认为就是“通识课”。这样的看法并没错,但问题是这些课程并不足以满足学生夯实基础、提高素养的需要。因此,伴随着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要求增加通识课程,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呼声一直不断。借鉴20世纪30年代全国大学开设“大一国文”课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于七八十年代以来成功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益经验,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或必修或选修的“大学语文”课。这是真正意义上为提高人文精神内涵而率先开设的人文类通识课程。
社会呼唤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加人文类通识课程是有其直接现实原因的。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中国教育正式步入应试教育轨道。高考指挥棒成了一根撬动中国庞大基础教育的杠杆。高考考什么、不考什么便成了中学教育的取舍标准。对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中学教育阶段过早地开始文理分科,使得基础教育根基不牢,基本的人文教育缺失。特别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审美情感、语言能力的语文教育,为应付高考也变成了枯燥干瘪的一个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高考录取率的大幅提高,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不高就成了普遍现象。
面对这种现实,为弥补基础教育的缺失,开设通识课,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便是不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类通识课可以弥补知识的薄弱,“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拓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当然,通识课程的作用不止于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所说的通识教育不同于“985”“211”等重点院校培育社会精英的“通才教育”,它强调的是“贯通”,即“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相互融通,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以开阔的思维进行思考,不拘于一隅。能够广泛收集资料,交流合作,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它可以提供通行于不同受教育人群之间的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直接的作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提供方法论方面的保障,同时为其未来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识选修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范围广泛,类型不同,但生源质量比较接近,存在的问题差异不大。因此,各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虽然不尽相同,但目前大多开设了人文类通识选修课。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从开设的目的上讲,在有识之士的眼里正如上面所述,无疑它的意义是重大的。但另一方面,在一些专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眼中,它既非“学术”,也无“技术”,因而对它的重视程度既无法与专业必修课相提并论,也不可与专业选修课同日而语,因为后者是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如何改变人们对通识选修课的看法,让学生从为了混学分转变为真正地喜爱,这是摆在通识选修课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通识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通识选修课本身,与其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极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手。因而,在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一)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盘思考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
高水平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都有顶层设计,如复旦大学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模块;中山大学有中国文明、人文基础、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四大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借鉴这些经验,特别是在进行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时,应系统思考通识课,特别是通识选修课的设置。在这方面,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做法,即:
1.学校制定政策扶持与引导通识选修课的开设,并施以奖励。
2.每年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或修订之前,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下发通知,由各学科专业广泛动员,遴选、审核本学科专业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上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
3.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分类汇总后下发各教学单位,作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识选修课板块的指引。
4.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学科专业按照学校对通识选修课的设置要求选择相关课程,并与有关学科专业和开课教师联系,反馈本学科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
5.开课教师综合各学科专业要求,准备授课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管理部门在起作用,但实际上还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通识选修课程的提供者,是开课的主体,也是最终的落实者。
(二)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为学生的专业背景基本一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经过长时期的学科与课程建设,其内容已基本定型。即使是不同院校,其相同专业的同一课程也大致相同。通识选修课情况却完全不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基本上是跨大类全校性通选,因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相同,但教学内容绝不能照搬,甚至不能简单缩略,而应根据每一期选课对象,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以人文类通识选修课为例,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开设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通识选修课无法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学史,也无法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只能精选精讲。比较成功的做法是,选择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主流文学形态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引导阅读,以点带面地让学生了解―个时代。至于最后精选哪些内容,主导权完全在开课教师。
(三)教师决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不少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涉猎,如汤显祖与《牡丹亭》,曹雪芹与《红楼梦》等。而这些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是不能搁置不讲的。如何避免重复,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让学生掌握文学史知识、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成功的例子是可以采取延伸拓展教学法。如对汤显祖与《牡丹亭》的介绍,可以拓展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对比东西方同一时间出现的两位戏剧大师的社会、文化与生活环境,对比分析他们戏剧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特别是对比《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作的故事、戏剧人物与结局,让学生冲破藩篱,获得全新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知力。对《红楼梦》的分析则采取纵深挖掘法。这其实也是延伸拓展式教学的另一种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从故事人手,分析《红楼梦》故事的三个层面,即神界的故事、人界的故事和鬼界的故事,讲清“鬼界”“人界”和“神界”独立成篇又紧密相连的立体、回环结构。透过三个层面故事发掘曹雪芹的文化内核,即他所秉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的观念与儒、佛、道的思想。这样浅进深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便于其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艺术魅力。
三、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讨论式教学法
这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历来受到提倡。在学生人数不多的班级,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确实明显。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教学,少则数十人,动辄~二百人,甚至更多,组织课堂讨论显然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变课堂讨论为课下讨论。任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组织一次兴趣课堂,让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课下讨论。根据讨论的情况,再选择几个学生在下次课堂上作重点发言。这样,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和学紧密结合,既改变了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讨论,要同时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态度与表现可以直接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
(二)问题式教学法
任课教师根据每一讲的内容,预先设计出几个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如介绍百年中国文学中的鲁迅,一般都按照鲁迅生平与思想历程、鲁迅小说创作、鲁迅杂文、《野草》等散文这样的脉络进行讲授,这几乎已成范式。但学生在中学时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再做重复性的介绍显然得不偿失。不如把鲁迅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1.鲁迅是因为成绩差才弃医从文吗?2.鲁迅怎样看国人(以阿Q、狂人、闰土、单四嫂子、祥林嫂、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等为例)?3.鲁迅为什么不宽容?4.鲁迅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写杂文、打笔仗上,没写长篇小说是损失吗?5.《野草》等散文为什么晦涩难懂?等等。
这样以问题为导引,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多方面分析,以开放性的话题和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影视欣赏教学法
这一代学生是在“读图”中长大的,大量接触的是“快餐文化”,文学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更是薄弱。在“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上适当地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可以为其提供一条快速通道,让学生迅速地了解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阅读的不足。
通识选修课课时有限,要在课堂上大量进行影视欣赏几乎不可能。同时,影视欣赏也不能代替对经典的阅读,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兴趣,从而能够主动阅读原著。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如《牡丹亭》可选取“春香闹学”,或昆曲“游园惊梦”唱段,只需几分钟时间。完整的影视欣赏应安排在课下,可利用晚上的多媒体课室进行。现在网络的发展与移动终端都为影视欣赏提供了便利。教师可提供教学资源的IP地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线观赏或下载。一些网上不能提供的资源,教师可利用自己的QQ空间上传。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完成影视欣赏任务,应该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并将影视欣赏纳入考核范围。
(四)对比教学法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广泛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打破常规,将不同章节的内容纳入同一个话题,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小姐与丫头的形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桃花扇》等作品中的主角都有相同的身份,可以将这些不同作品中的同身份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五)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比较常见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学习网站,由网络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授课教师预先或现场录制教学内容,开展远程教学。这种课程一般被称为“网络课程”。对于选课人数较多的通识选修课,非常适合使用网络课程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参与相关教学环节,完成观看视频、阅读原著、提交作业、参与讨论、期末考试等课程学习任务就行了。学习网站会为每门网络课程设立“讨论”区,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讨论区”提问,授课教师予以解答。
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不只是网络课程这一种形式,非网络课程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这些现代媒体技术与通讯手段。通识选修课可以按课程组建班级学习QQ群、微信群,授课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和答疑,学生在这个平成指定的任务,提出问题,等等。
(六)文化遗迹考察法
章料我还在细细打磨着,用油石和细砂纸,还有玻璃板。两块纯白大理石的已基本成型,稍作平整后,便可以试刀了。绿玉的,还只有雏形,需要细细打磨修饰,两边的自然尖角很长。但我很喜欢,大理石章没有过,玉石的虽有,但都是购买的来路货,去尽了原有的烟火气,曾强所赠与的却是本地的玉石,是他刚刚切割过的,四面水灵灵的绿意鲜活着,很让人打心眼里喜欢,有儿时吃了碾子新推米糕的感觉,地道,本色,更多的恐怕还是隐在深处的怀旧情感在作用吧。地域出身相近的情感,永远挥之不去,愈老愈浓,愈感亲切。自然,闲磨章石的同时,所赠的文集也在品读,不过慢些罢了。
曾强是搞石材的,最初有过短暂的搞文字经历,但之后的二十多年,几乎一门心思研磨石头了,文字倒成了业余爱好,忙里偷闲,写下了许多文字,这文集便是最好的见证。没有石头一样的个性,没有石头一样的精神境界,和石头一打交道就是二十多年,且一直痴情着初恋的文字,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无论是石头,还是文字,早放下了一样儿,要么两样都丢弃了。
文如其人,这是早有定论的;其人如石,却是我的看法。说是我的,也不尽然,哲夫先生在集子序言中,对曾强文字最精彩最中肯的评介,也是用石头作比喻的,大意为:石头的品格,无形中成就了曾强。自然也有石头通常都有的通病,粗糙。不过,如果将石头打磨得珠圆玉润,还会是虎虎有生气的石头吗?所以,打磨不必太过,自然却还要努力,更加地随心所欲一点,更加地恣肆一番,在不经意间让石头绽放花朵,才是真章。我想,何时把握好这个度,自然而不随意,刻意而不留痕迹,曾强的文章就妙手天成了。
这评价和我的看法有相同的地方,曾强的文章如原石,是本色的,虽粗糙,却自有其可爱之处,内蕴宝玉。况且,他本人如石的个性,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其文便如石一样有了棱角,有了厚重,也有了稍加修饰的原石的自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一直像个石匠,业余的石匠,凿打着自己的作品,时间和精力,以及本身的一些东西,使他不能也不可能精雕细琢,打磨得更细一些,更自然一些。倘若你了解他每一天匆匆忙忙的生活,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你就会觉
得,这一切已属难能可贵了,起码我做不到,在讨生计的那几年,几乎将文字丢弃了。
曾强近来的文字,和以前比,进步何止一日千里,也许,对哲夫先生的忠告,他已悟了许多,并着力改变完善着自我。
我读曾强的文字,并非始于那本叫《靠幸福更近一些》的集子,也不是始于博客,更早的时候,就在本地的报刊读过一些,零零星星,印象却颇深。当然,大量的阅读却始于博客,集子中的文字,多半在博客读过,也许还要多,只是忘记了一些罢了。那时,读他的文字,我就想到多年前早逝的一位诗友曾新,也是家乡周士庄的,我便怀疑他们是本家兄弟。与曾强的交往却是近年的事,可以说,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或者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了。所以,印象中的曾强,也无非是文字中的曾强。说交往,不免有些夸大,我近年愈来愈懒,除了一些必要的推不掉的应酬,其实已很少与人交往了。是小说家王保忠提供了几次机会,才认识了曾强。总共不过三、四次吧,曾强忽儿从文字中走到我的面前,我端详着,印象大致差不多,人比文章更平实一些。这平实,很合我的脾胃,见面时说话就多一些,更增加了几分文字之外的了解。总的感觉,文如其人,或者说其人如文,很像一块原石,精华内敛,包裹在粗砺的石皮里,自然,也有边角绽露出来,显得有棱有角。
说实话,我爱书,对于友人的免费赠书,我是喜欢的,不仅仅是几个钱的问题,还包含着一些人情世故。但从心底,也有些许不安,怕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阅读,并说几句该说的话,真的成了藏书,倒辜负了赠阅者的美意。近年,随着年岁的增加,已经很少有精力和毅力通读大部头的东西了,更不可能像年轻的时候,得到一本喜欢的书,会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掩卷时,大意了然于胸,甚至能背诵书中许多精彩的篇段。现在甚至不能连续静静地读几十页书,时间一长毛病全来了,眼酸腰疼脖子困,手都麻木了。况且,读时理解很深,过一会儿雨过地皮干,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大概也是这个年龄段人的通病吧,岁月不饶人,不服老是不行的。
何况,受人以琼瑶,自当以琼瑶报之,但我连桃李都没有,哪里又会有琼瑶?不免有些心悸,感觉受之有愧,愈忐忑不安,时间一长,本来很轻的东西,倒觉得沉重起来,多了一桩未还的文债。几年下来,我自认为已欠下几笔,即便像赠我书的张石山先生、王保忠、李轻松等名家不算,人家俨然已是领秀一方的大家,我等人微言轻,何必絮絮道道锦上添花呢。有些却是要还的,虽说当事者未必记挂,甚至不以为然,但我品读了人家的作品,总该说一声谢谢吧。
时间虽长,但心里总是搁记着。像曾强的文集,搁在案头已很久了,妻子早已读完,我却还在翻阅着。这期间也读过许多文人为曾强文集写下的书评,但更多的人似乎忽略了文体的界限,泛泛地称为散文如何如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集子中大多数篇章当属于随笔或小品文,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并不多。这也难怪,梁实秋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大家,但精选的散文集里,大多也是随笔之类。有时,国人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像季羡林老先生,糊里糊涂成了所谓的国学大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甚了了。倒是《靠得幸福更近些》结集后的一些文字,更接近散文,于散文更纯粹精致一些。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但我是认真的,是一字一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不像我读其它书,有时就一目十行了,那种阅读的确随意,因为没有目的,只是读读而已,甚至纯粹是休闲,体味多少,那是自己的事情。掩卷遐思,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似乎又无话可说。
倘若用一句话评介概括曾强的文字,我以为最妥贴地莫过于:一个人的石头记。许多时候,起码在最初,文字的确是一个人的。曹雪芹,一个伟大天才的作家,只写过一部书,严格意义上说是半部,原名《石头记》,程甲本后习惯上称为《红楼梦》。那是部超越了世纪与世界的作品,远非曹雪芹一个人的石头记了,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曹雪芹的《石头记》,无论其影响和意义,说是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石头记,并不为过。我要说的是,石匠一样的曾强,打磨着石头一样的文章,一打就是好多年,依然矢志不渝,其所经历的所记录的,又何尝不是一部石头记呢?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石头记,有他的印痕,有他的特色,有他的心血,有他精心而随意捡拾打磨的各式各样的石头,他观赏之余,又呈现给我们,他之外更多的读者,这时,恐怕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石头
记了。我们回头同他一起品赏他的石头记,于他于我们,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一种进益呢?
事实上,曾强有关石头的一些篇章,正是他最出彩的地方,而如石的坚硬、如石的棱角,也正是他的文心、文胆。
关于具体的篇章,我不想作过多的繁琐的评论,因为,我不是一个搞评论的,读过后,尽管有许多想法,却无法条理化,更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也说不出来,即便免强说出,也未必准确,以免误导别人。
还是说一说曾强其人吧。曾强是个多面手,各类文体多有涉猎,小说,散文,杂文,评论等,且爱好广泛,书画,金石,收藏等等,还有许多我所不知的爱好,这是他的长处,自然也是短处。从他的行文中不难看出,他知识面的宽大、渊博,视角的广泛,镜头的多变;但另一方面,在专业程度上显得功力不足,缺欠一定的深度和厚重。也许,倘若他从一开始就执着于一种东西,恐怕早已成就斐然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勉强不得。
和曾强见面虽少,印象却很深刻。
[关键词] 网络诗歌; 写作; 阅读; 博弈; 诗意
[中图分类号]I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4-0082-05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普及之时,正是中国诗歌在商业大潮中边缘化生存的艰难时期。诗歌和网络的联姻,仿佛一下子重燃了缪斯之火,诗坛焕发了新的生机。尽管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但它却使诗歌完成了从“纸上”到“网上”存在形态的巨大变化,正是这一存在形态的改变极大地转变了诗歌读与写的方式,进而影响了诗歌的生态。网络对日常生活的渗入,潜在地影响了诗歌书写的方式,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诗歌的阅读,纸质时代诗歌读与写的固有模式被打破,网络赋予它们崭新的意义。通过对网络诗歌读与写之间博弈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网络时代诗歌的生态机制,同时也为网络和诗歌更好地融合并使诗歌在网络时代重现辉煌提供一个可资进入的视点。
一、网络时代的诗歌写作
反观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繁衍生息,从“”时代的“手抄本”,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民刊”,再到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网媒”,媒体在诗歌的写作和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媒体的变化,使诗歌写作呈现了新的形式。网络时代诗歌的写作特点是在和“前网络时代”的对比中得以凸显的。报刊和诗集是纸质时代诗歌存在的主要形态,但随着大众文化的侵袭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它们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承载诗歌的力量,诗歌的“读”与“写”出现严重脱节,诗歌的边缘化日益明显。诗歌的边缘化,表现为诗歌发表的艰难、诗歌刊物的低迷、诗歌读者的减少。尽管90年代以来诗歌民刊曾经盛行,但诗歌民刊普遍的早夭、传播的小圈子化,并没有给诗歌写作和发表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界限”的主将李元胜对此有很精准的表达:“在网络诗歌运动兴起之前,诗人的价值或者说诗歌作品的价值,只能由两个圈子来认定,一是各级文学刊物,二是民间诗歌社团或群落。没有经过这两个圈子判断并给予承认的诗人,多数时候,他的作品连和读者见面的机会都没有。”[1]网络的出现,真正降低了诗歌书写难度,为作者提供了完全自由的发表空间。诗歌的载体从纸质媒介变成了电子媒介,网络成为它崭新的载体。网络电子媒介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生存空间,它在“网上”的姿态也日益多样化,从诗歌论坛到诗歌网站、诗歌博客,数量惊人且姿态各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这种空间不断得以扩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硬件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是软件上催生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
与纸质书写比较,网络时代的诗歌写作主要呈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写作方式从“书写”到“敲打”的转变。传统的纸与笔变成了当下的“键盘、屏幕”,诗歌写作完成了从“实体书写”到“虚拟书写”的转变。网络的直接发表传播和在线交流互动营造了崭新的数字化语境,越来越多的诗人丢掉纸和笔,直接以电脑网络为创作和交流平台。网络诗歌的崛起意味着传统的“纸笔文化”的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面临电子屏幕的电子书写,它的显著特征在于键盘敲击取墨滑动、比特字符取画模拟。纸笔书写的预谋性、慢速度使得写作要经历一个“历时性”的“思”与“写”的先后过程,传统文学理论所指涉的“构思”、“腹稿”,甚至古典诗词锤炼语句所形成的“推敲”佳话等等,都是这一历时性的表达。而在临屏的键盘敲击过程中,“思”与“写”更多情况下是一个“共时性”的产物,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惯性,词语的无限蔓延也变成了一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纸质书写所面对的是白纸,是纯然的“创造”;而临屏写作可以一边面临诸多的电子资源,一边进行书写,它更接近于“生产”。电脑技术所提供的剪切、复制、粘贴等一系列便捷化的操作方式,使得电子书写更加轻盈。这种“轻盈”和“快捷”的写作方式,很大程度上使得诗歌写作失去了“创作”的内核,进而使得诗歌文本失去了“含蓄蕴藉”的诗学特质,诗歌书写的难度降低,诗歌应对现实人生的速度更加迅捷,但同时诗歌本身的浓度却有可能降低,在这种变化中诗歌可能损失一些传统的东西,而粘合一些新的特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0卷第4期马春光:“纸”与“网”的博弈――网络诗歌新论第二,传播层面上的“共时性”取代“历时性”。纸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与发表存在时间差,要经过邮寄、编审等时间过程,并且这种发表是有难度的,是一种被动的“他者”行为,只有得到他人(编辑、主编、专家等)的认可诗歌才能发表。传统的报刊、年选甚至诗集,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一首诗从诗人写出到报刊发表再到读者阅读,需要很长的周期。这不仅表现在“空间”上传播的阻滞性,还鲜明地体现在“时间”上的延缓性。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即时文化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种出版发行程序变成了“古董”,即时性的快速刊行发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以往任何媒体难以想象的便捷。网络时代的发表则弥合了这种时间差,并且重新赋予写作者发表的主动性,它获得的自由是空前的。它突破了传统出版发行的一系列编辑、刊行制度,打破了那种写作、投稿、审核的时序性机制,写作和发表实现了时间上的一致性,随写随发,发表没有任何限制,它使得写作和发表具有了某种“共时性”,这是对传统的纸质发表范式的革命性改造。尽管当今时代传统报刊的传播已经非常迅速,但仍然难以和网络诗歌传播的迅捷性相媲美。一首诗在键盘上敲打出来,随时发表在论坛、博客甚至微博上,世界各地的读者几乎可以同时看到。原有的时空机制被打破,诗歌在享受这种“快”的同时,它自身必将在写作者和阅读者那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质。
第三,在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异变过程中,写作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写作发表的“时间效应”和“他者机制”使得写作者对文本高度重视,精雕细琢,甚至得不到发表机会后,还会主动调整写作方向,写作的“学徒期”由此形成;写作者在历时性的投稿、发表等过程中,对自己写作行为的不断修正,必然会不断提高写作的技艺,经典化的趋势明显。而网络写作的顺畅和便捷很容易消弭这种对难度的寻找,自由感会在悄无声息中窒息了艺术感,诗歌之外的东西(发表的、点击量的多寡)牵引了写作者的兴趣,写作者无暇顾及文学的经典化,诗歌有可能被放逐。在网络诗歌的写作过程中,消费时代的欲望宣泄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诗歌的人文观念,而网络技术又异化了以往的创作流程,唯一得以彰显的是作为虚拟创作主体的个性反叛。在这种写作方式的背后,是那种迥异于纸质时代被剥夺自由发表权利之后的自由舒畅感,写作就是为了发表,这种低难度和快捷性,为写作带来了内驱力,同时也潜在地改变了诗歌的写作方式。
网络时代诗歌写作的这些特征不仅外在地改变了诗歌的面貌,而且内在地影响了诗人的诗思运作方式,从而改变了诗歌的特质。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电子书写是新媒质对传统书写的异化,是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和后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对文学审美的损毁与戕害。但随着网络成为一种日常,电子书写成为司空见惯的书写方式,我们要考察的将是这种书写方式遗弃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它呈现了哪些新的诗歌美学,它如何有效地促发了诗歌的繁荣,焊接了诗歌读与写的缝隙。它呈现的美学形态和新的阅读方式,为未来诗歌展示了新的可能性。
二、网络时代的诗歌阅读
诗歌在网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生态环境机制被解构。网络自身的多媒体性、信息性、娱乐性为阅读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同时也给诗歌的阅读带来了很多悖论。
这种悖论的表现之一是“信息”与“文学”的冲突。现代传媒的广泛普及和“微型化”,真正实现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网络的泛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不再是端坐某处,捧读书籍,精心阅读,甚至也没有了端坐电脑前的阅读,移动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一过程中,文学逐渐“泛信息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转变。“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对内容的需求,随时随地生产与消费内容,也正在成为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2]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它呼唤的是深层阅读,是对文字反复品咂之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而信息所召唤的是瞬间的获得,它是对文字的一次性获得,它甚至是反阅读的。根据阅读生理学的知识,“阅读最核心的秘密就在于可以让读者的大脑获得自由思考的时间,大脑中的延迟神经梳理了我们的线性思考,使得我们有能力进行阅读,而这种延迟更多地来自纸张而不是屏幕”[3]25。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展示过程,而信息的长处在于瞬间性,这直接造成了网络阅读普遍的浮躁心理。“网络包含着海量信息或云量信息,了解信息是网络阅读的主要目的,浅阅读是网络阅读的基本特点。”[4]网络环境滋生并孕育了“浅阅读”和“娱乐化阅读”,它们是对传统文学“深阅读”和“经典阅读”的颠覆。这种颠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文学的传播格局,它“由传统纸质媒体所塑造出的作品―读者的文学关系链被网络世界中的信息―用户这一新的关系链所取代”[5]139。诗歌这种最需要“慢”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并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势必造成一种“碎片化”的文学图景,读与写失去了原来的那种酝酿、构思、鉴赏、把玩的心理机制。“我们的问题在于,现在同时接收过多过量的信息,就像电流超载容易烧断保险丝一样,我们也会陷入头脑短路的境地。一个合格的阅读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接收更多的文字信息。”[3]25以诗歌论坛为例,每天充斥在论坛上的大量诗歌,并没有得到有效阅读,而论坛的建设者似乎也并不关心所谓真正的阅读,他们在乎的是人气、点击量以及回帖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非文学性的浅阅读,“就这样,阅读受到了伤害,进而又伤害了写作本身。今天的读与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6]96。
这种悖论的表现之二在于“娱乐化”和“严肃化”的对立。正如本雅明所言:“大众寻求着消遣,而艺术却要求接受者凝神专注。”[7]125诗歌要求的是一种“凝神专注”的阅读状态,而网络时代的诗歌阅读更多是在娱乐化“消遣”的引领下进行的。“消遣和凝神专注作为两种对立的态度可表述如下:面对艺术作品而凝神专注的人沉入到了该作品中,他进入到这幅作品中,就像传说中一位中国画家在注视自己的杰作时一样;与此相反,进行消遣的大众则超然于艺术品而沉浸在自我中。”[7]126沉浸在自我中而不是沉入作品,撕裂了传统文学阅读与鉴赏的固有模式,扭转了传统诗歌阅读“沉潜”的鉴赏姿态。这是写作与阅读的“深度模式”的消失,“诗歌挣脱少数精英分子的话语权力成为纯粹消费性的文化代码,诗歌已不再是精神引导式的心智陶冶”[8]。网络信息技术催生了一种众声喧哗的“网络生态”,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俨然就是一个娱乐消遣的广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9]。它对传统的阅读与写作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
网络阅读悖论的表现之三,在于文字与其他媒介的交错、博弈。网络所展示的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综合交融,而诗歌所召唤的是对“文字”的集中关注。诗是用来读的,它的审美特质在于由文字所激发的想象空间的拓展,这样一种审美空间是由阅读创造的。网络阅读极大地冲击着人们阅读的心理、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在纸张上阅读和在电脑上阅读是两种很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说前者所面对的纸质文本是单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话,那么后者面对的电脑文本是一个非物质性的复杂文本世界,在这里,电脑文本不仅与声音、影像一起共舞,它还与信息、游戏一起狂欢”[5]138。这是由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媒介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模式。
网络阅读悖论的表现之四,在于阅读心态上“仰视”与“平视”的交互。读者姿态的“平民化”取代“仰视”的姿态,读者由“接受者”变成“参与者”,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交互都得到了空前的自由。网络时代的诗歌交互化表现在多个方面,这其中既有纸媒与网媒的交互,又有读与写在空间、时间上的交互。相对于纸质媒介,网络给文学(诗歌)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便是它的交互化,网络实现了纸质媒介所不可企及的写作与阅读的交互化,写作、阅读、评论可以在同一时间交错进行。网络诗歌因此成为了本雅明所谓的“具有可修正性的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学观念里“已经完成的作品”呈现出某种“未完成性”,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再创造性”地进行数字化书写。在这里,所有的读者都变成了作者,读者、作者和批评者角色频繁互换,没有专家和权威,在“众声喧哗”中到处是虚拟情境、意义不稳定的碎片,即时交流充斥其中,新的风格和新的经验随时出现。纸质时代读与写的时间顺序在这里变得模糊,呈现出一种混杂状态,诗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应该看到,网络给诗歌阅读带来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它实现了阅读的真正解放,并赋予阅读更大的主动性。其实,网络技术所带来的“读”与“写”的快捷互动,是有目共睹的。网络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交互式的审美文化空间”,在这里,读者与作者的身份已经完全模糊,一首原创网络诗歌可以由原创者和网民共同参与完成,也可以是不同的网民参与创作同一首诗歌,诗歌可以在网上把自己对于作品的感想、构思等说出来,网民同创作者一起进行补充、修改或者续写、升华等等。这样诗歌文本仿佛永远处在未完成的状态,保持了充分的互动性和开放性。这是阅读传统诗歌作品所无法达成的。
三、读与写的博弈
当网络成为一种日常,诗歌并没有被网络扼杀,也没有随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歌场有它自己运行、发展的独特规律。网络并没有对诗歌造成致命的打击,相反,网络会给诗歌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当然,也会有很多陷阱。如何趋利避害,绕开这样那样的陷阱,重建新时代的诗歌精神,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最关键的,则是如何辨析、调整网络时代诗歌读与写的几种博弈关系。
第一,纸媒和网媒的博弈。好的阅读可以反过来对写作形成积极的反作用,而浮躁的快餐式阅读则会加剧网络诗歌作者的浮躁心理。由于网络诗歌已经构成了诗歌场中的一极和独立势力,因此,那些早就渴望改变沉闷的诗歌局面的传统诗歌媒介都积极开始和网络诗歌互动。文学刊物和网络诗歌的互动极为频繁,一方面借此扩大稿源,丰富内容,制作专门的网络诗歌专题,以吸引关注;一方面透过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开展营销活动,甚至直接参与网络之中。而网络诗歌也主动地展开了与纸质媒介的互动,一方面是面对纸质刊物、诗选的“招安”心理,潜在地引导了网络诗歌只有经过“二次发表”才有效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大型诗歌网站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对自己的创作成绩进行总结,“诗生活”、“中国诗歌网”、“界限”等大型的诗歌网站都有不同形式的纸质选本,这又以“界限”最为典型,其出版的《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就是纸媒对网媒最有力的“总结”。从这个角度说,纸媒和网媒的博弈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网媒提供了鲜活的诗歌场域,而纸媒则是诗歌经典化的重要媒介,当二者的互动博弈处于一种良性状态时,诗歌的辉煌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传统读者与网络诗歌的博弈。网络诗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俘获了大批有较高诗歌素养读者的同时,也一直遭受着很多传统文学批评家、诗歌评论者的非议。“面对数量极其庞大并且每一刻都在激增的各种媒体介质上的诗歌,任何一个阅读者和批评者的视野与阅读量都显得微乎其微;现在阅读的发生已经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电子阅读,论坛、博客、微博成为阅读最为集中的空间;阅读传统纸质刊物的读者越来越小圈子化、知识化、专业化,甚至这种阅读人数也是非常微小的。”[10]一些习惯了纸质阅读的诗歌批评家和阅读者,很容易在网络诗歌面前展示一种“精神贵族”的姿态。面对网络诗歌这个“庞然大物”,人们往往单向度地肯定,或者直接予以否定,而不能理性、科学地对待。“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使用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去评价新文学,就会失去文学的方向,产生文学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不能准确认识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也无法理解新媒体作家的写作方式”。[11]实际上,我们应该正视媒介给诗歌带来的影响,历史性地看待,并给予宽容。传统诗歌培育出来的一些艺术鉴赏水平、理论水平较高的批评家,如果能够调整自己的态度,无任何偏见地对待网络诗歌,对其进行积极的认知和评价,从理论上对网络诗歌进行更加精深的研究,在学理层面上给予更多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对于网络时代诗歌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极大的推进。
第三,慢与快的博弈。快捷化和便捷性使得写作的门槛降低,阅读也随之浮泛化,“时间差”的消失,使得写作和阅读仿佛都成为了即时性的行为。后果很可能是,写作放逐了阅读,阅读也放逐了写作。在读与写的交互化过程中,自由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也是网络诗歌得以极大繁荣的最重要原因。这种绝对的自由,其实未必真正意味着文学的自由,正像有论者指出的:“网络诗歌的自由狂欢其实缺乏对自由的真正思考,它的自由通常只是一种自私的自由。”[12]69网络诗歌的读者群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从“艺术”的角度阅读诗歌的,他们的阅读是“文学意义”之外的阅读。在这里,我们呼唤真正的“文学阅读”,这可以用张炜的话来进行表述:“读文学作品,一般而言关注的重点不是它的情节,而是细节;不是中心思想之类,而是它的意境;不是快速掠过句子,而是咀嚼语言之妙;不是抓住和记住信息,而是长久地享用它的趣味。”[6]96不管是电子屏幕还是纸质的书页,它们都是一种工具,写作和阅读的“内核”在演变的过程中有它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正是当前的网络阅读所缺乏的。这种“慢”下来的艺术,会渐渐使网络诗歌获得它的自足性。
事实上,任何决绝的概括都可能遮蔽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络诗歌在“变”的同时,也有它相对于纸质诗歌“不变”的东西。“尽管目前的网络诗歌在总体上表现出活跃乃至繁荣的态势,但网络诗歌写作者们的创作思维仍然是传统的纸面式思维,这就使得网络诗歌与传统意义上的纸面诗歌并未在诗学形态上构成实质上的独立与差异,它只是在诗歌写作方式和发表载体上进行了一次技术意义的转换。”[13]在考察网络诗歌写作的时候,除了辨识技术层面的变革,还应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角度思考技术变革所引起的诗歌深层的变化,这变化既有写作方式、发表方式,也有诗歌的形态结构、语言方式,甚至它所引发的阅读的改变,以及诗歌在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审美裂变。
中国的网络诗歌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时间,在经历了最初的喧嚣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诗歌的阅读与写作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当网络成为一种日常,如何缝补诗歌与网络的关系,使它们可以在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下相互依托?重建诗歌与时代、媒体的良好生态,我们的聚焦点应该重返“诗歌”,找回遗失的“诗意”。“诗意是中国精神的核心。诗歌如果放弃了‘为天地立心’,必然被文明抛弃。新诗要尊重它的成熟,不要总是一场场青春期的胡闹。汉语写作在呼唤我们时代的高僧大德。”[12]69网络诗歌读与写的秩序重建,需要作者、读者严肃地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意”,并用一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意识谱写这个时代的诗歌。
[参考文献]
[1] 李元胜.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序[J].青年作家,2010(3):85.
[2] 徐升国.阅读的未来:数字化时代阅读大趋势[J].出版广角,2013(14):13.
[3] 施尔玛赫.网络至死[M].邱袁炜,译.北京:龙门书局,2011.
[4] 蒋登科.网络时代:诗的机遇与挑战[J].文艺研究,2011(12):4249.
[5] 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 张炜.何为文学阅读[J].走向世界,2011(10).
[7]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8] 杨晓民.世纪之交的缪斯宿命:网络环境下的诗歌写作[J].当代作家,1998(1):130.
[9]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10] 霍俊明.“关键词”里的诗歌现实与精神图景[J].星星 诗歌理论,2013(8):25.
[11] 周海波.新媒体与新的文学革命[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