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练习歌词

练习歌词

时间:2023-05-29 17:4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练习歌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练习歌词

第1篇

我觉得学校可以添加一些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选择或者个人兴趣的需要的课程。现在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都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选修课的设置也是多种多样,例如有英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这些课程不仅让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而且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为他们增添了乐趣。所以英语专业选修课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这样的课程,种类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我觉得可以根据新课标开设“英语歌曲欣赏”选修课作为日常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一定会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一、英语歌曲欣赏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在有一定的进步和成就之后,才会努力去学习一门课程。而传统的偏重语法、词汇的教材和教法,无疑使学习英语成为了他们的负担。而西方经典歌曲或最新流行音乐,因为其精良的制作和演绎,本身就对喜爱音乐的学生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与平时课程学习截然不同,让学生产生持久的新鲜感,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持续兴趣;其次,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能用英语哼唱一些世界顶级的曲目,也可以让其他非英语专业或者英语不是很好的学生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刮目相看,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注重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听”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有背景音干扰下的听力水平;精心写就、朗朗上口的英语歌曲歌词,让学生在背诵、哼唱的同时,掌握一些词组、成语、常用句型及相关语法的常用句型,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并从过去枯燥的语法记忆和练习转为自觉而有趣的练习;而其效果必然反映在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上。

二、英语歌曲欣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如何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师生交融”仍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不断探讨的问题。我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对英语歌曲欣赏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做了一些尝试。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进行如下选择。

1.曲目的歌词内容应健康、积极向上,最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奥运歌曲“Hand in Hand”、关注非洲儿童歌曲“We’re the World”,让我们深思的“Tell Me Why”等。

2.所选歌曲应为经典,旋律优美,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如:“I Believe I Can Fly”“My Love”“God Is a Girl”“Take Me Home,Country Road”等。

3.所选歌曲的歌词应配合同步教材的语法内容。如:让步状语从句,可选“Right Here Waiting”等。

4.所选歌曲最好朗朗上口,这样可以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演唱。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

1.歌曲欣赏与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如:在欣赏歌曲“Herb Magison”和Ally Rubel演唱的“Gone with the Wind”,除了欣赏优美的歌词之外,还可以对《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以及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内容进行介绍。并通过对视频歌曲的欣赏让学生通过电影版的《飘》加深印象,并从中了解小说内容,以及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

2.歌词欣赏与填词。有些歌曲歌词很长,如抒情摇滚、hip-hop及rap音乐等,让全体学生学唱,难度太大也不太现实。我们可以挑选一些较有教育意义或幽默风趣的歌词,让学生做些填空练习或翻译练习。如对于“Fools garden”的“Lemon Tree”(傻子花园的“柠檬树”),我们要求学生填出-ing形式的动词、形容词:sitting,boring,wasting,hanging,waiting,driving,turning,和stepping。类似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学唱的同时,抓住了歌词的重点(词法、句法。如“Lemon Tree”中的这8个动词-ing形式,配合“I’m v-ing...”,),同时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3.歌曲学唱。对于英语歌曲,掌握并能熟记的最好方式当然是学唱。我们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最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式:第一,要求学生们记忆、哼唱歌词时多利用一些课间休息、午休、休息日等非常规学习时段,力争把学生的时间付出压缩在最低程度。第二,跟唱。学生们在熟悉歌词和旋律后,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跟着多媒体唱,直到可以脱离原唱自己清唱或和着背景乐唱。教师往往在较难处进行多次反复讲解、播放,有能力的教师可以领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直至学生掌握。

通过实践看,只要准备较为充分,练习到位,所有要求会唱的歌曲,学生基本都能记忆并理解歌词、背景、旋律。

三、英语歌曲欣赏有利于发展的全面评价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局限于“分数”。对于英语这种“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均需发展的学科,仅仅靠卷面成绩,无法对学生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评价。对于该学科的评价,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既考虑学生对词、曲本身的把握,又考虑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上的进步。当然,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做一些设计,尽量不脱离“歌曲”这一主线。

(一)歌曲演唱考核。以英语老师和特邀音乐老师组成考核组,对个人或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让学生从以往所欣赏的歌曲中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演唱。主要有以下几点:歌词记忆熟悉度和准确率、英语语音、乐曲音准、情感投入等五个方面。可以通过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们对歌曲掌握的效果。

(二)歌词掌握竞赛。我们可以定期进行歌词掌握方面的书面竞赛。主要有:填词比赛(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等),所填内容均选自所学曲目;翻译比赛(挑选部分所学曲目的整句或整段歌词),要求学生说出句子的中文意思或隐含的意思。

第2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

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

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歌唱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36-02

[作者简介]李桂萍(1974―),女,江苏海安人,本科,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一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如何在歌唱教学中有效地驾驭活动的过程,让幼儿通过歌唱活动获得充分的发展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选择歌唱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现代教育就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幼儿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性地教给幼儿歌曲,这些歌曲可以是经典的幼儿歌曲、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电视剧里的插曲等。

歌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内容富有情节性,幼儿学唱起来兴趣高、效果好。如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曲中歌词多次重复,小动物都是幼儿经常看到的,如小猫、小鸭、小老鼠、小青蛙,而且歌曲里的各种动物的叫声都很生动,幼儿很快便能掌握,并下意识地配上动作。同时幼儿还能根据日常所见所闻创编,如学完歌曲《买菜》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也进行了仿编,创造了自己的《买菜》歌,这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

二、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一首歌曲包括乐曲和歌词两部分,两者也是歌唱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熟悉了乐曲旋律之后,记忆歌词便成为首要任务,它直接反映幼儿掌握歌曲的程度。短时间内让幼儿完全记住歌词是歌唱教学的难点,笔者运用以下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一)反复倾听

每教一首新歌都让幼儿反复倾听磁带、范唱,在听的过程中感知旋律、节奏、歌词,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听到了什么。笔者经常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比比谁听到的内容多,这样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增强其记忆力。

(二)角色表演

借助“角色表演”活动可以逐渐提升幼儿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性。有的歌曲动作性比较强,笔者就尝试创设一个动态的角色表演情境,让他们在表演角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记住歌词,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动作,幼儿边说歌词边进行形象的表演,既调动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又培养了幼儿对歌词的表现力,再由表现内化为语言即歌词。幼儿对此很有兴趣,而且很快记住了歌词。有一次带领小朋友唱《网小鱼》这首歌,笔者给幼儿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头饰,一边念歌词一边表演动作,幼儿们“玩”得很开心,歌词记得也很快。从教学形式上看,幼儿虽然没有坐得那么端正,没有那么安静、有秩序,但他们很开心,这也体现了“玩中学,以游戏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绘制图谱

在歌曲教学中将歌词制作成图谱也是不错的方法。如笔者在带小班做歌唱活动“夏天到了”时,与幼儿一起用图谱表现歌词,我们边唱边画,画完后,再给幼儿讲述两遍,比较空洞的歌词就被掌握了。如歌曲《买菜》,歌词是由一些菜名组成,让幼儿一下子就记住那么多菜,还要根据节奏说唱出来,比较难,笔者也运用了图谱法。幼儿不但很快学会歌曲,还进行了仿编,将不同的菜、水果名称编到歌曲中。

用什么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关键要看歌词的性质:有故事性就编成故事;有实物性,我们就绘制歌曲图谱;有动作性,我们就与幼儿一起设计动作。通过故事、绘画、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能突破歌词记忆难点。另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方法也有所侧重:小班幼儿好动,一般用动作表现歌词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中班用图谱加动作来表现的效果较好;到了大班,为了发展幼儿的记忆力,用图谱比较方便。

三、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要想唱好歌,掌握歌唱方法很重要。在组织活动时,笔者经常发现许多幼儿出现喊歌的现象并受到教师的鼓励,这样不利于保护幼儿的嗓音与听觉。歌唱是由人声构建起来的艺术,因此,声音是演唱是否动听、动情的关键。教师要在幼儿乐意演唱的时候,传授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演唱技法。从幼儿的生理生育特点看,幼儿应用头声唱歌,其要领为下巴放松,轻声唱歌,用嘴呼吸,下行练习。轻声唱歌,要求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使喉头松弛,发声婉转自如;用嘴呼吸,可使舌头放平,适于发头声;而多唱下行音阶可以维持头声发音,经常练习,能扩大幼儿头声区。许卓娅教授在指导幼儿歌唱发声中让几百名幼儿发出相同的优美的声音,这说明歌唱技法的指导与示范是能够让幼儿迅速取得进步的。

四、找准方法至关重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将歌曲重点、难点前置,以游戏、儿歌、节奏练习等形式来教学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幸福拍手歌》是中班的一节歌唱活动,这首歌也是大多数幼儿熟悉的。在分析教材时笔者发现,这首歌的第三句、第四句比较难掌握,节奏快,与第一、第二句的歌词有点区别,幼儿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于是,笔者利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将本歌的第三、第四句以节奏练习的方法放在活动的开始,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热情高涨,一会儿就学会了,接下来的学习也变得简单。

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独立的,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图谱教学法、游戏法、动作表演法,除了这三种方法外,在我们的唱歌教学中,还有情景扮演法、故事讲述法、聆听诱导法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更多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注重怎样让幼儿更好地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学有所得,让幼儿尽情地畅游于音乐王国中,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熏陶。

五、以编歌形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以编歌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情境内容,由教师规范语言形成歌词,再配上音乐,以此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幼儿唱《买菜》这首歌时,笔者首先创设市场情境,带幼儿到“市场”买菜,然后让幼儿用形容词表述自己买来的菜。接着欣赏乐曲,把幼儿买来的菜绘制成图谱,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一首新歌就创作出来了,当新歌编出来时幼儿异常兴奋,唱的时候也非常投入,在这种教学的影响下,幼儿又编出了歌曲《买水果》。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从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一、幼儿歌唱的生理特点

从生理学上讲,幼儿唱歌的生理过程和成年人一样,只是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于发育初级阶段,发声器官的长短、大小和活动能力与成年人不同,所以音色、音量、共鸣与成年人也不同。同时,幼儿声带短小,口腔内上颚、硬颚浅窄,喉肌调节声带活动的能力差,加之年龄小、又好动,精神状态容易分散的心理特点,要想让他们有意识地去控制各个歌唱器官是不容易的。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幼儿的生理特征,保护幼儿的嗓子,科学培养他们的歌唱能力和审美能力。

由于缺乏训练,幼儿普遍存在喊唱、白声、咬字不清等缺点,纠正这些缺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音乐活动中发声的练习。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我自创了一套名为“自然发声法”的幼儿歌唱教学方法。“自然”就是放松自然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带点趣味性地训练幼儿的歌唱,既避免了学习声乐时的枯燥乏味,又顺应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二、幼儿歌唱的发声训练方法

(一)趣味气息练习法

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怎样让幼儿有兴趣参与到气息练习中呢?

1.“闻香”呼吸法

用闻花香来启发儿童体会唱歌呼吸,如让幼儿想象到公园玩,远远迎来一阵扑鼻的玫瑰花香,慢慢地吸,深深地吸,又慢慢地呼出来,用来练习缓吸缓呼。

2.“吹生日蜡烛”呼吸法

用吹蜡烛来启发孩子体会唱歌的急呼缓吸。如想象有四支蜡烛点燃,让孩子急急地吸满一肚子气,然后慢慢地逐一吹熄,以此练习急吸缓呼。

3.“小狗喘气”呼吸法

夏天的狗儿们总是张着嘴巴喘气散热,让孩子们模仿小狗喘气,练习急吸急呼,锻炼腹肌的弹跳力,为练唱欢快跳跃的歌曲做准备。

(二)趣味发声练习法

1.“三层楼”练声法

(1)第一层楼——小嘴巴做运动。张张嘴、动动下巴、伸伸小舌头,叫妈妈、花花等。(口腔共鸣)

(2)第二层楼——哼鸣练习。小蜜蜂跳舞:嗡——(鼻腔共鸣)

(3)第三层楼——头声练习。小火车开动:呜——(头腔共鸣)

2.模仿发声练声法

幼儿喜欢角色扮演,把万物都赋予生命。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模仿发声练习。但如果全是模仿练习,如:“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公鸡怎么叫?喔喔喔。”开始幼儿可能还会感兴趣,几次下来,幼儿就厌烦了。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改变了教学方法,同样是模声练习,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把重点放在音准和口形上的同时,我将小动物故事情节化,设计富有情趣的发声练习曲,边唱边提问边引导。如:

教师:小猫饿了怎么叫?

幼儿:特别没精神,叫声很可怜。

教师:谁能学一学?

幼儿轻声练习,大多数幼儿轻轻地唱出小猫有气无力的叫声,个别不太会的幼儿经过指导也能唱出。5-|3-|1-幼儿学会了连音唱法。

教师:小猫钓到了一条大鱼,会怎样叫?

幼儿:很高兴,特别想吃。

5 3 1 | 5 3 1 经过指导,初步学会了跳音的唱法。在练习中,有的幼儿为了表现自己唱得很响,教师可以用情境化的语言提示其把声音放小:“唱得这么响,小花猫会被你们吓跑的。”幼儿马上就会用轻柔、舒缓的声音来练唱。

3.主动参与练声法

教师要贴近生活,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由练声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主演”,让幼儿自己来创编练声曲,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例如:孩子喜欢在户外呼喊同伴:“xxx,你在哪里?”“xxx我在这里!”利用这个兴趣点,我和孩子们一起来玩呼喊游戏。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力度喊,表示呼喊声音的远近。由于幼儿对这种练声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参与,为歌唱时的轻声高位及唱好延音打下良好基础。

(三)歌唱

1.节奏练习

我们可以运用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节奏时,我们不能只单纯强调哪句歌词中的节奏要怎样掌握,而最好采用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变化。

(1)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就是教师要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节奏,表达对节奏的认识。在《幸福拍手歌》的歌曲中,我让幼儿感受休止,当幼儿唱到休止时,让幼儿用拍手、耸肩、拍腿、跺脚等动作来替换休止时的时间。幼儿很快就体会到一拍休止的节奏。当幼儿掌握了这种节奏后,我们还可以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创编其他动作。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做一个个小动作的过程中,就掌握了一首歌曲的节奏。

(2)运用歌词,训练歌曲节奏。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后,可将歌词填入节奏,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幼儿运用已掌握的节奏,成功地将歌词填入,他们会满足于自己的劳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2.咬字练习

歌唱的语言是歌词,幼儿说话吐字清楚,有助于唱歌吐字清楚。歌唱吐字的口型,与歌唱发声的质量、吐字是否清楚都密切相关。汉语的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歌唱中唱好韵母能使声音流畅、动听,唱好声母有助于吐字清楚。幼儿对歌词内容和含义能记忆、能理解,才能在歌唱中传情达意。这就要说到“字正腔圆”,让孩子张大嘴巴说、张大嘴巴唱。

3.歌曲情感处理

幼儿歌曲充满了情境性、趣味性,我们可以对歌曲的故事情节进行设计,引导幼儿练唱。如《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我们可以先引导幼儿体会小花鸭迷路被送回家时的心情——害怕、开心等,然后用声音来体现心情,表现歌曲。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歌曲,还有《大猫小猫》《小树叶》《小青蛙回家》等。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62-01

太极功夫扇由杨式太极和武术套路的部分精华动作组合而成,共分六小段。本套扇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音乐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明快,对于初学者来说动作的节奏较难把握。笔者结合自己的练扇经验和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种节奏控制的有效方法,促使了动作和音乐完美地结合,更好地展现太极扇的力感和柔美。

一、音乐调控法

太极功夫扇的音乐伴奏采用现代歌曲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歌曲的唱词和每一个分解动作相匹配,学生对《中国功夫》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和喜爱,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吟唱。在教学中采取边唱边做动作,根据唱词学做动作,动作和词对应,这样学生既能牢固地记住动作要领,又能较容易掌握运动的节奏。例如:十九式、神龙回首(转身刺扇),这个动作分两个动作教学,一是转身收扇到腰间,二是弓步平刺。它分别对应的歌词是“枪挑”和“一条线”,当唱到“枪挑”做收扇到腰间的动作,唱到“一条线”做弓步平刺动作,反复练习,学生心中就很清楚音乐的节拍和动作的节奏如何统一。

二、口令调控法

在第三段和第四段中间有个过门,时间较长,而且没有歌词,停顿时间的长短学生很难掌握,在练习时,出现动作有快有慢的情况。动作停顿导致和下一个动作不能很好衔接,节奏混乱,影响后面动作的完成。采取1-4口令默记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当唱到“心中有天地”时,从定势开始随音乐喊口令:一二三,二二三,三二三,四二三,接着做下面的动作,正好和音乐合拍。

三、呼应调控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动作不熟练,动作和音乐脱节不是滞后就是提前,这样既唱不好,更做不好动作。因此,可以由教师唱,学生做动作,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每一式的进攻动作定式,学生一起呼应最后一个字,并完成最后的进攻动作。这不仅增加了练习气势,而且还可以提高练习的力度,进一步体会动作节奏的强弱。例如:二十一式:点步挑扇,歌词是“豪气冲云天”,教师说唱:“豪气冲云天”,学生喝道:“天”并完成推扇动作。又如:三十八式——双震脚的震脚拍扇,教师说唱“就知道有没有”学生回答“有”,并完成震脚拍扇动作。

四、呼吸调控法

太极功夫扇第六段主要借助扇子的挥舞,完成太极拳的几个经典动作。这一段动作舒缓,节奏较慢,在练习中学生往往受前面快节奏的影响,造成动作急促,违背了太极拳的拳理。因此,除了可以采取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进一步用呼吸来调节动作的节奏。例如:四十九式:单鞭下式的第一动:转身,勾手,扣脚合步——吸气;第二动:仆步,穿掌——呼气。起初要求不要太高,但要让学生知道这种呼吸方法。练习时,如果出现憋气,可以让学生再细化,做到两呼两吸。这样就解决了憋气的问题,同时细化了动作的结构,更加有效地调节了练习中由快到慢的节奏变换,使之符合太极拳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节奏要求。

五、分动、分步演示法

第6篇

[关键词] 听力 训练 听力理解 焦点听力

随着听力训练成为中学乃至小学的英语教学内容,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便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英语非我们的母语,极缺乏语言交际应用的环境,所以需要安排听力练习或开设听力课,增加学生接触活的语言的机会,指导和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进而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一、听力教学的几点做法

现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不少的听力训练,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尽管材料的形式就是对话和短文,但是练习的形式非常丰富,能够极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要想让听力教学确实摆在“四会”整体教学的首位,还需要一系列的系统、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

1.语音、语调训练

在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有较准确的语音语调。但是某些音素的发音由于长期的习惯可能和标准音略有出入,因此从市面上或互联网中找一些标准的美音和英音的光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学生对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非常感兴趣,因此可从网上下载一些疯狂英语的视频,在自习课上让学生欣赏、模仿。

2.听写训练

可以说,听写训练是大部分英语教师所选择的一种检测单词或句子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听力练习。可供选择的听写材料相当多,教材中的单词、每一课的重点句型甚至一小段文字。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听写,都能对学生的听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尝试了“听歌学英语”,即在每节课开设课前一支歌活动,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同步显示歌词。几节课下来,学生对歌词和旋律比较熟悉之后,在幻灯片上出示一段被挖了若干个空处的歌词,让学生边听边写出这些歌词来。当然,由于七、八年级学生的水平有限,在选择歌曲和挖空歌词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而且挖空歌词时还应注意这部分的歌词在歌曲中应该比较容易就能听出来,或者至少是听两遍后就可以写出来。

3.听力理解训练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的听音、听词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远未能达到听力理解的档次。也就是说前两个阶段相当于热身阶段,而这里才是听力训练的重点。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这时候我以教材的内容为主,一是可以节省很多寻找材料和打印文本的时间,二是材料本身提供了标准的语音语调,三是语速适中。现行教材中的

Section A1b、2a、2b,Section B2a、2b的材料都可以经过再加工,形成有效的听力理解练习(对话理解)。另外,还选择了每个单元中篇幅较短的3a加工成表格或选择题,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短文理解。

示例:对话理解(Tapescripts)

Phil: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tomorrow,Ed?

Ed:Yes,I can. Thanks! How do I get to your house?

Phil:That’s easy. First you take the number 52 bus to Green Park. That’s about half an hour.

Ed:Okay. And when I get to Green Park?

Phil:Then you take the subway to Tangs Mall. That may takes about ten minutes.

Ed:Okay. First the bus and then the subway to Tangs Mall.

Phil:Yeah,then you walk up North Street to number 15. It's about a five minutes’ walk.

Ed:Okay,thanks. That sounds easy.

由于整个3a有4小节对话,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既可作为unit 4《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复习课的听力训练材料,也可以当做整体听力训练的材料。设计练习如下:

1. Where should Ed take the No 52 bus?

2. How long does the bus take?

3. Where does Phil live?

4. How does it take Ed from his house to Phil’s house?

1、2两个小题可以直接答出,因为对话中明显地出现这两个答案;3小题则需要通过理解得出,4小题需要通过简单计算得出。

以上问题均来自教材本身,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却有所不同,让学生通过听短文来回答问题,而不是通过阅读短文来回答。

二、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目前听力教学的检测方式单一,尽管在占了试卷总分的比例达1/5,但是题型就只有那么几种,因此很难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听力水平。

(2)教师比较难以把握市面上或网络上的有声读物的难度,在编制听力习题时也欠缺一定的科学性。

鉴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听力训练教学中将着力改变平时听力检测的方式,以求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更多地学习科学选择听力材料和编制习题的策略与方法。相信,学生以后将会更轻松地应对中考的听力考题。

[参考资料]

第7篇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教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音乐

教学内容:1、节奏练习及节奏创编

2、复习演唱歌曲《手拉手》

3、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1、让学生模仿、创编节奏,学生进一步加强节拍感和节奏感;

2、通过即兴创编歌词等艺术实践活动,感受作品情趣及内涵,激发学生创造欲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歌词的即兴创编

课前准备:录音机 磁带 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师生问好;

2、师生节奏模仿问好(师拍几组节奏生模仿)

分析:[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较强,我采用旋律模仿和节奏模仿的方式与学生问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旋律节奏模仿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的音乐活动做准备。]

二、练习节奏

师:刚刚同学们模仿老师拍节奏,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句节奏,同学们自己来拍好不好?

师板书 2/4X . X XX|X ―||

1、学生自由练习这句节奏(师可示范)

2、指名拍节奏(师纠正、指导)

3、生齐拍节奏

分析:[节奏是本节课创编活动的重点,我从这句简单的节奏型入手,学生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把这句节奏拍好,这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为后来层层深入的创编打下了基础。]

三、创编

1、要求学生根据这句节奏型创编一句话,如老师可先示范一句:

我是小花猫―

2、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发言:根据节奏型创编一句话(自己想说的一句话)

3、再要求学生根据这句节奏型不仅创编一句话,并把这句话有旋律地唱出来;(要求有创意,不雷同。)

4、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踊跃发言,师评点奖励,表扬创编得有创意的学生;

分析:[创编的一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根据那句简单的节奏型创编一句话,很多学生想出了、“我 爱 上学校 ―”之类的句子,我在一一加以肯定与评点的同时,要求尽量不要雷同,如说过“我是小老鼠”就尽量不要再说“我是小白兔”了等。接着,看到学生们创作得非常积极,于是我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即直接把创编的这句话唱出来,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一个个举起了小手,我则鼓励孩子们:“你真棒!”“唱得真动听!”等,孩子们创作积极性高涨。]

四、复习歌曲

师:同学们的创作真是丰富多彩呀!老师都开始佩服你们啦!老师现在也想创编几句---(师唱:“我 是 小豆 豆,我.是 小妞 妞......”学生们惊讶的发现老师唱的就是上节课刚学过的歌曲――《手拉手》)。

师:其实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手拉手》中有很多这样的节奏型,我们一起把歌曲唱一唱好吗?

1、生有感情齐唱歌曲《手拉手》

2、让学生自由练唱歌曲《手拉手》,师指导纠正

3、指名唱,并视情况奖励小红花等

4、师弹琴伴奏,男女生完整对唱《手拉手》

分析:[学生们在上一环节根据我刚开始给出的节奏型X . X |

XX|X ―||冥思苦想创编出了各种各样的旋律,而我则出其不意地唱出了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学生们发现我唱的句子就是要求创编的节奏型,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大声唱起了这首歌――《手拉手》,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了复习歌曲这个环节,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极大程度的被调动着。]

五、创编歌词

师:接下来,我们班四个大组将进行创编大赛,每大组可以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要求把这首歌的前半段歌词重新创编,如果有同学想把歌词全部重新创作,也行!几分钟后我们看看是哪一大组的同学创作的歌词最有创意,请大家注意歌词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哟!大家赶紧分组讨论吧!

1、生分四人小组紧张讨论(师适当指导)

2、生展示创作成果,师生共同评点

师:同学们创作得太好了!看来我们班将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作词家,不过,老师还觉得有一点不足的地方,是哪里呢?

3、让生背诵几首著名的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王焕之的《登鹳雀楼》……

4、从诗词中总结出“押韵”在歌词中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5、生分小组自由讨论

6、生展示创作成果,师生共同评点,评出优胜组

分析:[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歌词创编能力和简单的旋律创编能力,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根据歌曲《手拉手》的节奏和旋律创编新歌词,每个大组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五分钟后四大组比赛,评选出歌词创编得最合理、最新颖的一组。我欣喜的看到同学们的创编不仅结构齐整、合理,而且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肯德基、宇宙飞船、同学情、个人爱好”等成为创编的热门话题,孩子们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当一个个同学唱出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都一起激动地为他鼓掌加油,这时哪一组胜利已不再重要,因为孩子们唱出了他们自己的心声,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最!我被孩子们的这份童真的快乐感染着......]

六、小结

师:同学们的创作真是让老师大开眼界,老师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能继续创编一首完整的歌词,如果能把旋律创作出来就更棒啦!觉得有难度的话老师可以帮忙哟!创作题材不限,试一试吧,老师相信一定会有同学完成这项挑战!

下课!

第8篇

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往往停留或纠缠在声音的大小上,而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情感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以更高的审美角度去理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显而易见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我教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所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课堂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一、提高练声曲的趣味性,激发兴趣,挖掘情感因素

发声练习曲是歌唱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在选用发声曲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进学生进行歌唱的动力。

1.在发声曲前,利用下面这一节奏:“2/4 × × |×× × |”,用说“嘿”的方法找到发音位置、打开喉咙。然后再进行发声练习,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他们不会因为高音上不去而禁声或喊唱。

2.在原有练声曲的基础上设计有趣的母音(如:哈哈哈等),这样既能单练旋律,培养情感,又能在有趣的练声曲中,自然的找到声音位置,为歌唱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利用“柯尔文”手势来引导学生唱两个声部的练习。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do”,一组唱“mi”,“do”音要唱长音,这样可以达到声音的和谐。唱完可以多变换两组,使之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会更深刻,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咬字、吐字清晰,利于表达情感

正确、清晰地咬字、吐字,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学生的演唱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唱者的声音很好,但唱起来却“言之无物”。只听到技巧的声音,听不清楚所唱的歌词,所以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则不清晰。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诠释”歌词内容,表达歌曲的情感,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

每一首歌曲在歌唱前,我们都要先把歌词按节奏朗读几遍,指导学生把每一个字读清楚、读通畅,速度由慢逐渐加快,同时配合手掌的节奏拍击,有趣的拍击、朗读后再进行歌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样孩子们不会因为歌词的不熟练而影响歌唱了,节奏也就不成问题了。

三、对作品内涵进行剖析,正确抒感

歌词是作者表现立场、心情、态度的载体,它是作者内心情绪抒发的一种体现。比如演唱《小燕子》这首歌时,应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出“我”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现在的学生酷爱流行音乐,有些歌曲就不适合现在的中小学生演唱,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歌曲才能唱出感情,表现出来的也是最完美的。

第9篇

1.情境表演导入

根据歌曲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受到形象化的感染,从而导入到歌唱教学的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于小朋友们沉浸在情境中,学习歌曲很容易,表演欲望也很强。在导人中得到启示,小朋友们在基本学会歌曲时,就自发分角色表演起来,在表演中巩固所学知识。只有使语言同语言情境密切配合时,才能使小朋友们和他们所表达的情境直接联系起来,使小朋友在情境表演中学,在情境表演中用,在情境表演中理解和交往并创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余味未了。歌词内容所反应的大多是一些简单的情境和事件,幼儿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如:歌曲《谁饿了》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编排了由两个小朋友组成的情境表演:一个小朋友扮演大猪,一个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教学活动开始了,老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一只是大猪,一只是小老鼠,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认真观看表演《谁饿了》。小朋友们边看角色形象化的表演,边听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这种情境表演可以使演的、听的、看的小朋友全部进入角色,学习兴趣也很高,为接下去的教学内容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故事导入

幼儿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学习到知识。这种方法适应的范围主要是:歌词内容叙事性较强,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都较复杂一些,往往还有难以用动作来表现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描述、情节发展、人物对话等。如歌曲《迷路的小黄鸭》当小朋友们静下来时,教师讲起了故事:“有一天,一只小黄鸭在池塘边玩,玩着玩着,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好,小黄鸭迷路了,它坐在柳树下,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黄鸭,找呀找呀,把它送回家。鸭妈妈,看见了,抱起心爱的小黄鸭,谢谢啦谢谢啦,把它送回了家”。

小朋友们通过昕故事,来理解歌曲里发生的事,理解歌词的内容,并让老师自然地导入到歌唱教学的活动中。

3.歌词朗诵导入

朗诵诗歌能给予幼儿一定的思想影响,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词汇。除了能对他们进行美感教育外,还对幼儿练习正确发音和初步的艺术发音方法有特殊的意义。此方法一般运用在第二课时。这种方法适应的范围主要是:歌词内容的语言较为抽象复杂,且篇幅较长。如果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教儿歌和诗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解歌曲中学习的困难,使幼儿更加关注歌词的韵律节奏等特征。细细品味歌词的意义,将歌词理解的更为深刻。第二阶段的学习,要重点关注曲调与歌词的关系。

例如歌曲《小熊过桥》

此教学活动,可分为二个课时。第―课时的目标是学习歌词,并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开始时,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的尾巴摇。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朗诵将歌唱教学导人。

4.游戏导入

游戏导人,即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将歌唱教学导入的方法。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使幼儿的智能和语言得到发展。这种方法适应的范围主要是:歌词内容具有较强的游戏成分,较明确地叙述了游戏的玩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从幼儿玩游戏开始,逐步加入歌曲,为玩游戏伴唱。

第10篇

2、这句歌词之所以突然广为传播,起因是在综艺《青春有你2》的新一期节目中,几位练习生的rap如同诗朗诵一般,使大家觉得十分好笑,于是不断模仿和玩梗,最终导致了全网的大规模传播。快速传播、不断复制,事实上这正是模因的基本特点。

3、全歌词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

牵着我的手看最新展出的油画

无人的街道在空荡的家里

就只剩我一个人狂欢的party

就当是一场梦醒了还是很感动

还是很想被你保护我心里的惨痛

喜欢我很辛苦其实我都清楚

第11篇

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这样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欣赏歌曲时,教师先把歌曲的背景故事作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视唱是音乐课中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极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民歌小调作为教材,学生就会感到新鲜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歌曲《欢乐颂》《粉刷匠》《多年以前》等。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宜作为学生初期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

当有了一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纵问题,即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纵正确,音准就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帮助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练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他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增加了训练密度,又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了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调、整齐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括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掘培养。对这些同学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还可布置适当的练习,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老师搞好课堂教学。

3.运用投影仪、幻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

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接受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课前把需要板书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精心设计制作,在课堂上适当时机用幻灯片、投影仪放出来,那么,课堂上就能节省下更多的时间讲授更丰富的内容。另外,由于新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可以将鲜艳的图片、新颖的谱面、重点突出的文字说明,引入学生的视野,这在视觉上将给学生强烈的刺激,从而把教和学推向更高的境界。

4.把VCD、CD应用到教学中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对一首乐曲进行情绪方面的讲解和调动时,教师在讲台前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则可能听得无精打采,并没有和教师达成共识,这就是教与学的不协调。学生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讲与听不能融为一体,就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种不协调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对“太行山上”电影片段的欣赏,我让学生亲眼目睹当时战争的残酷性,领略了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那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八路军战士是怎样机智、勇敢、顽强地抗击敌人的。同时通过对音乐作家冼星海的电影故事简介,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作家本人及此乐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对作品的分析、探讨中。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断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提高音乐鉴赏力,为更加深入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5.培养能力

感受音乐美,由外在到内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歌曲的美应从哪些方面感受?

5.1感受歌词的意境美,启发学生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并能简要地口述出来。掌握从动、静、声、色等方面感受意境的方法。

5.2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根据歌词的思想内容,欣赏旋律对歌词情感的表达。

5.3感受歌曲的情操美,学会理性理解和感性感受相结合的方法,使歌曲的思想跟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欣赏名曲,一般采取五步法。一听,听到了什么声音。二想,想象画面。三说,说出想象的画面。四赏,欣赏乐曲之美,比较乐曲与自然之声的不同。五动,跟着乐曲旋律律动,用身心感受名曲之美。欣赏一首,掌握方法,意在举一反三。

表现音乐美,由情感到声音。表现音乐美,首先要有情。指导学生采用重点词句分析法捕捉歌词的情,采用旋律的高低快慢分析法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领会了歌曲的情感之后就要多练。多练才能找到表达情感的最佳声音。在练习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不断促其提高。表现音乐美,还要有形。训练学生的歌唱姿态,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歌唱的动作,对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协调等都要一一进行训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表演。学生掌握了捕捉和表达情感的方法,就可以在练习中尽快形成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旋律结构 语调 发音 演唱技巧

一、歌曲《曲蔓地》旋律的结构特征

这是一首新疆民歌,属于抒情性歌曲,是一首单乐段结构的歌曲,该乐段由多个乐句构成。其结构为:

第一乐句(1-4小节):语调为中速,客观描述曲蔓地花的地理位置,这一乐句节奏悠长,多用二八和符点二分音符的节奏型并循环出现,使音乐显得悠扬,似吟似唱。

第二乐句(5-6小节):小快板的语调,表现轻快、活泼、跳跃的情感。节奏短促,特别的运用了中间强两边弱的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更加活泼和热情,典型地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第三乐句(7-12小节):其中前半部分运用了慢速语调抒发内心情感,后半部分又转为小快板语调,在此第二乐句的动机再次变化出现,使人产生一种想要随之起舞的感觉。

第四乐句(13-16小节):同样,前半部分为慢速语调,两拍前附点的节奏性反复出现三次,表现内心对爱情的向往。随后转为小快板语调,表现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特点的一拍切分音再次出现,表现内心的甜蜜。

二、《曲蔓地》歌词所传达的语言信息

《曲蔓地》这首歌曲一共有两段,歌词通俗易懂。两段歌词表达了不同的涵义,第一段通过对曲蔓地花的赞美,引伸到对人的赞美。“曲蔓地花开甜又香,芬芳有美丽。”这一句充分体现了对花的赞美;后一句“美丽的,我心爱的!我的言语不能够表达我心意”过渡到对恋人的赞美,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心。第二段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过渡到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劳动者渴望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真、善、美的理想和对安居乐业、享受爱情之乐的美好愿望。

三、语言的规范发音

《曲蔓地》这首中国歌曲自然涉及到普通话的发音,普通话发音的三个易错点分别:(1)平舌、翘舌不分;(2)前鼻音、后鼻音不分;(3)鼻音、边音不分。

在歌曲《曲蔓地》中,平舌音如“丛(cong)”、“在(zai)”和翘舌音如“枝(zhi)”、“声(sheng)”、“着(zhe)”“唱(chang)”;前鼻音如“芬(fen)”“言(yan)”和后鼻音如“香(xiang)”“芳(fang)”“风(feng)”;鼻音如“你(ni)”“那(na)”“能(neng)”和边音“里(li)”“丽(li)”等等这些都要提出来单独练习,直到准确掌握其发音。

通过重点练习掌握了这些歌词的基本发音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歌词进行吟诵。它是从说话过渡到歌唱的“桥梁”兼具语言性和歌唱性,在歌唱之前进行吟诵能理解作品的涵义,把握作品的情感、能提前帮助我们打开口腔,建立良好的发声位置、能锻炼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咬字器官,使之在自然和正确的条件下起作用。总之,对歌词进行吟诵不仅有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而且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及吐字咬字的清晰,为我们更进一步的演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歌曲《曲蔓地》的演唱技巧

首先要把握作品的基本情感。《曲蔓地》中作者借花喻人,表达自己内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通过速度的时快时慢、音乐的一张一驰来表现歌曲的丰富情感,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以情带声,更多地投入情感,使歌曲更有内涵、歌声更具魅力;音色以及轻重强弱要随着情感的变化而调整,不能从头至尾单一不变,那就会显得单调乏味;气息要保持下沉,不能随着音高而上提,要以舒展、流畅的声音表现作品既优美又活泼、既热烈又含蓄的风格特点。

其次要对演唱细节和技巧进行处理,这是在熟悉了音高、节奏、歌词之后的进一步细化。“玫瑰”这两个音要轻起,竖着开口腔,带“a”的感觉咬字,随后是一个高七度的“花”,虽然是一个开口音,但是由于跳度大也很难把握,这就要求在演唱这个音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且咬字后要马上展开。也就是在唱“玫瑰” 的时候就要在“花”的共鸣位置上开,紧接着一个高二度的“花”气息要支撑住,横膈膜向外扩张,“里”字的韵母“i”要带“ei”松开。“曲蔓地花开甜又香”这一句快节奏的音乐要唱出切分音中间的强拍,营造欢快、活跃的气氛。“啊”这个一字多音的乐句需要长久的气息支撑力,需要均匀地分配气息,“a”在发音时要开牙关并带“o”往后吸,声音要贴着头顶从眉心穿出。这一句是全曲的难点,应该提出来重点练习,在音高不断向上发展的同时要将共鸣点也随之提高,不可在水平位置上演唱。下一句“芬芳又美丽”又从舒缓的节奏转回了快速进行的节奏,“芬芳”咬字时要松开,“芬”字的韵母“en”带“an”的感觉去咬,“芳”的后鼻音要咬准,后口腔打开。接下来节奏又舒缓了些,在“我”字上进入这一句的最高音,这个字之前的“的”带“ei”开,咬字完后马上开口腔且提高呼吸支点为“我”做准备,“我”字的韵母“o”带“u”来唱,这样声音会更加圆润。最后一句中的“劳动”一词的“动”要带“a”的感觉开使声音更加开阔、轻松。

总之,对《曲蔓地》作品中的情绪、速度、音色、吐字咬字等变化都要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完整的表现作品,达到较好演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成.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邢方方.声乐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