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生活的价值

经济生活的价值

时间:2023-05-29 17:4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生活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生活的价值

第1篇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经济生活知识

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不仅要会“纸上谈兵”,更要能“身体力行”,高中经济生活新教材在突出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同时,更着重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充分体现出经济生活的实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科基础知识作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各部分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加以扩展、延伸,结合本地的经济生活及家里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将其上升到理论水平,继而又回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上来。让学生走出教室,面向社会,使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他们将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奠定基础。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发生在家乡或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生活事件和现象,去解释教材中的理论问题,可以使经济生活科学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直观。例如: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一节内容时,联系本地农贸市场菜价变动,要求学生利用时间用规定的费用走进市场,为家里采购一次菜肴,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切实体会到了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而价格又由价值决定。使得许多学生记忆犹新,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经济生活课堂教学,实施“快乐教育”

若教师能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及时适量加点调味剂,即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经济生活知识,就能有效防止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这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又能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生活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的目的,也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变“灌输式教学”为“快乐教育”。例如:在讲“消费观”时,提出一个命题:国庆去哪里?让学生积极讨论、分析,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快乐中接受相关知识。

三、发挥乡土案例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经济生活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经济生活教学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经济生活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获取感知印象,丰富和加深学生对经济生活学理论的理解,缩短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从开放式教学的个案分析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案例如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是从家乡的经济生活事项中选取的,不仅使学生感觉得到、摸得着,也会增强案例的实用价值。例如: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联系到江阴市的一些大的企业发展情况加以验证:无论是国有的大型企业澄西船厂,还是著名的华西村集团,加上新桥镇两大企业阳光集团和海澜集团的发展等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将学生从上课时的“智力紧张状态”下解脱出来,而且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经济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以及人类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涉及各个具体学科,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经济生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经济生活学习评价的重点。经济生活教材始终围绕人与经济的关系展开,因为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人的活动就具有了可选择性。全新的而又动态的“选择”出现,使人的生产活动与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环境不再是简单的相遇,而是人类面临挑战时的多视角、审慎地思考和积极行动关系的再次组合。将选择的机会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课本知识与人类活动的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教育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去解答相关经济生活事物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讲消费的影响因素时,让学生连续观察与记录家庭两个星期的消费情况,记录消费的变化,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家庭的消费共性,进行消费的分类,计算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明确消费心理对消费的影响,得出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

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65-01

在政治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是大力推行探究式学习方法,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又在不断制约探究学习的开展,我们不少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的素养,同时,学生也缺乏探究的意识、能力与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的质量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最终都将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以学生为导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并合理利用,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也不同,对于《经济生活》模块来说,其主要内容为货币、经济、市场、生产、分配、消费等,这些内容源自生活却相对抽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2、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整合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生活》模块中,教师要了解什么事学生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空谈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讲授。例如,在“消费”这一部分讲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费经验等来总结因素,除根本原因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自己在平时购物时,会考虑家庭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商品价格、包装、质量等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经验,探索经济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经济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过程中,由相关经济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计算题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十分不理想,面对计算题束手无策。不仅学生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觉得这类题的教学很困难,大多有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经济学计算题的解答并不需要过多的定理及推论过程,只需要具备初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和一部分生活常识即可。解答经济学的计算题,其实无需用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否则会走入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就是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将原本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演化成了神秘而不可琢磨的思维难点。因此,在对待计算题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树立一个观点:只要读懂题意,理清思路,运用一些初中基本的代数常识,计算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生活德育论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经济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并作必要指导,启发他们自觉接受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乱用零花钱;生活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保护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在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可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加强体验实践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加强体验实践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通常是在一课教学完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例如,在教学“银行与储蓄”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学生积极响应,其中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理财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情况是这样,父亲:刘××,45岁,在电力局工作,月收入5000元左右;母亲:王××,40岁,在卫生院工作,月收入3000元。家庭储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6万元,已经有了五个月,购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3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正当他们准备买房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因此,需制订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①五个月前存入的6万元存款是否办理提前支取? ②3万元的国债又该怎样处理?③是否该为自己在校期间购买一份保险?买何种保险较好?④加息后房价走势如何?现在该不该买房?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终于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总之,要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生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最终都将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以学生为导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并合理利用,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同学生情况也各有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也不同。对于《经济生活》模块来说,其主要内容为货币、经济、市场、生产、分配、消费等,这些内容源自生活却相对抽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2.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整合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生活》模块中,教师要了解什么事是学生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空谈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讲授。例如,在“消费”这一部分讲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费经验等来总结因素,除根本原因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自己在平时购物时,会考虑家庭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商品价格、包装、质量等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经验,探索经济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经济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过程中,由相关经济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计算题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十分不理想,面对计算题束手无策。不仅学生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觉得这类题的教学很困难,大多有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经济学计算题的解答并不需要过多的定理及推论过程,只需要具备初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和一部分生活常识即可。解答经济学的计算题,其实无需用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否则会走入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就是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将原本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演化成了神秘而不可琢磨的思维难点。因此,在对待计算题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树立一个观点:只要读懂题意,理清思路,运用一些初中基本的代数常识,计算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生活德育论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经济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并作必要指导,启发他们自觉接受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乱用零花钱;生活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保护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在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可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加强体验实践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加强体验实践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通常是在一课教学完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例如,在教学“银行与储蓄”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订一个理财方案。学生积极响应,其中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理财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情况是这样,父亲:刘××,45岁,在电力局工作,月收入5000元左右;母亲:王××,40岁,在卫生院工作,月收入3000元。家庭储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6万元,已经有了五个月,购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3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正当他们准备买房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因此,需制订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1)五个月前存入的6万元存款是否办理提前支取?(2)3万元的国债又该怎样处理?(3)是否该为自己在校期间购买一份保险?买何种保险较好?(4)加息后房价走势如何?现在该不该买房?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终于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总之,要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生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彭昊.高中《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生活化教学 策略 意义

政治课具有独特的个性,即必须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将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并合理运用。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应立足于生活,源于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高于生活,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对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中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泉,这就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师生的课堂生活更加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意义

(一)导入生活 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什么样的事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学生日常生活事例。因为这些事例跟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以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事例导课,引出政治课的主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时,在导入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时,我设计了一个"列举厦门人生活巨大变化"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很多,如居住条件的变化,瓦房变楼房,两层楼房变五层楼房;还有出行工具的变化,自行车换成摩托车,摩托车换成小轿车;还有家电变化,小屏幕彩电换成大屏幕彩电,大屏幕彩电换成等离子彩电等等。学生们在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中,进一步感受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取得了伟大胜利,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这一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贴近生活 激活思维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甚至自身就是参与者的事,学生往往非常重视,对这些事情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生活,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一目--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中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构成的整体,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一哲理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建设,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及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等具体事例加以理解。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举例加以说明:学生列举了校运会4×100米接力、班级拔河比赛等,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奥的哲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感悟生活 反思提高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把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真正实现了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生活化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使他们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和生活理论;有助于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规划未来;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中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而市场规则之一市场交易的诚实守信原则时,我联系了“三鹿奶粉” 事件。三鹿奶粉、液态奶曾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但由于三鹿奶粉奶源添加三聚氰胺,使三鹿集团陷入信用危机,并导致销售困难、资不抵债,最后只能宣告破产。学生在对有关"三鹿奶粉"的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自觉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守信兴企,失信毁企。这是被市场所证明的永不改变的真理。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讲诚实不守信用的行为。通过把学科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从而促使他们个体经验不断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四)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解释生活,而在于改变生活、发展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既要强调源于生活,又要注意高于生活。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理论元素,在不断反复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理论价值。如在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教学时,我引入厦门市东海域整治开发、建设的具体事例。由于经济建设占用耕地、虾池,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由此获得政府支付的土地补偿款。我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请学生为家长制定一个家庭理财方案。那我们的学生又是怎样理财的。学生中有根据储蓄存款获得利息收入,建议将钱存入银行;有根据股票获得分红和股息,建议将钱用于炒股,学生制定的理财方案多种多样。学生在制订家庭理财方案中感受赚钱的艰辛,增强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同时自觉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生活中,用所学理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适应新课标改革的必然选择。作为政治课教师,为了不失政治课的活跃性与实用性,更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5篇

(一)在整个经济生活教学中,要强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

⒈从宏观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不可分割

一定的经济需要一定的文化。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后,相应的道德文化没有建立前,自然经济呈现无序状态。我国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建立市场主体自觉遵守的精细的道德文化,使经济活动的许多空间失控,使权钱交易、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这些都严重冲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包含尚公精神,即崇尚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在“三个有利于”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树立公平意识、进取意识、诚信意识、互助意识。

⒉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必须要求发挥道德的协调作用

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济关系市场化,而市场化的经济关系必然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优胜劣汰规律的调节和支配,这样使得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违背市场交易规则,发生多种利害冲突,如果不及时地得到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妥善解决,就必然导致市场规则的破坏和市场秩序的紊乱,从而危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深入人们内心的、具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广泛影响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来进行监督。

⒊道德可以弥补市场法治的某些不足

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一般地说,法是通过“抑恶”来扬善的,而道德是通过“扬善”来抑恶的:法诉诸于惩戒,往往只能除“恶”于已然,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用,道德则诉诸良心,可以防“恶”于未然;法长于治“标”,道德则长于治“本”:法遵循实用性原则,主要是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道德则遵循应然性原则,还可以引导社会走向理想。另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仅道德需要良心,而且法也需要道德、良心的扶持,一个社会良心和公众良心泯灭的社会,法律不仅会丧失其公正性,同时也会丧失其权威性。在历史长河中,再完美的法律制度也还是会有空隙可钻的,随着情况的变化,制度规章也会有不适应之时,所以,在许多法律干预不到的地方,道德恰恰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⒋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个新的趋势就是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依靠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还有赖于各种非经济因素。诸如文化知识的投入和道德精神的注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人文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中已占50%的比重,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道德理论、价值观念、伦理原则、道德人格等便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人文因素。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内涵了诚实、信誉、公平、互惠互利等道德因素,并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种效率和公平兼顾的价值观,仁中取利、义中取财的经营方略,诚实信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使企业具有长久的发展后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活水源头”。

⒌道德对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作用重大

道德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劳动者一定的智力和体力,同时,还应包括一定的德力,劳动者只具有健康的体魄、灵活的大脑机能及智能还不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和生活准则,有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只有在道德的作用力下,自身的智力、体力和全部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在社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合理地配置劳动力,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外,还要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的管理人才,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调控手段和监控机制。

(二)在各个环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突出以下相应的道德思想和观点。

⒈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需要道德机制发生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商品的生产、交换,还是分配和消费,都涉及到如何在道德范围内进行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等各个方面都蕴含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或“亚洲资本主义”以集团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恪守一定的道德规则,这样才能使整个商品流通过程和谐完成。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消费观”,第四课“ 生产与消费”,第五课“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九课“市场交易的原则”等等,以上市场主体的行为既有法律具体规定,也包含一种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贯穿了整个教材,可以说,道德思想是经济生活的灵魂,经济生活教学如果没有德治思想或德治思想体现得不充分,都是缺陷和不完整的。

⒉经济竞争的有序性也离不开道德的监督

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得维护自由、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这些规则有法律性的,也有

在人们内心长期形成的共同信念。由这些信念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市场机制往往不会失灵或者扭曲.市场好比运动场,竞争就象比赛,都讲究友谊第一,都主张在道德范围内的积极参与。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纸币”,第二课“商品的基本属性”,第三课“做理智的消费者”“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第五课“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第十课“对外贸易”等内容,它们的顺利进行,除了法律规定外,都离不开人类共同道德的规范作用。

⒊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依赖于道德

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由的,任何胁迫行为和欺诈行为在交换活动中都是无效的,为确保这种地位平等的竞争自由,就得依靠道德,发挥道德的监督功能。例如经济生活第二课“价值决定价格”,第四课“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竞争地位的平等性”,第五课“劳动和就业”“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障制度”,第六课“效率和公平”,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这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细心阐述。

⒋契约(合同)的效力需要道德发挥维持作用

市场经济必定导致生产者之间发生商品货币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商品货币关系往往采用合同的形式规定下来,而这种合同关系除需要法律规定外,道德机制也必不可少。例如,教材第五课中“劳动合同制度”,第六课“银行的作用”,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第十一课“世贸和金融组织”“对外开放坚持的基本原则”等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

⒌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需要发挥道德的作用

经济生活课程标准清楚地说明我们学习经济生活的目的包含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在教材第一课“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课“做理智的消费者”“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第五课“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等都始终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

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发挥道德的力量

第6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层次 道德维度

经济学研究起源于道德哲学,经济活动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因而天然地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道德作为人类高尚追求的意义向度,内含着“完善的成就”的价值底蕴,这注定赋予经济合理发展的伦理可能。作为迄今为止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为其自身的发展创设了可靠的伦理支撑,并在其道德生成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有赖于“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

“基本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基于人的本性和本质的“利己型道德”。基本道德的实质是在满足自己需要、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不侵害别人的利益,而不提倡个体的“自我牺牲”。“基本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对主体的要求不高,主体能做到的往往不被视为“道德”,做不到的则被谴责为“不道德”。在这个意义上,基本道德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共处”的伦理要求的最低容忍界限。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由于“原罪”的存在,人类害怕上帝的惩罚,在人格深处萌生的敬畏意识与忏悔意识时刻警醒人们避恶从善。“基本道德”也存在于这种宗教道德之中,宗教道德首先是一种“罪感”道德,人们因为背负不起心灵的十字架而不敢亵渎基本的伦理规约的价值,否则就会恐惧并且有深深的负罪感。这种被逼无奈而不越轨的行为逐渐形成主体的道德意识:保全自己要做到自我“免而无耻”,即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完成“权利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但基督教道德对人的要求更强调的是“克己”而不是“利己”。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运动,即“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社会价值主导逐渐由等级共同体转向平等的个体——人的价值的普遍提高。在社会道德意义上,更为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这就意味着“基本道德”成为“主体性”道德,为了实现个人的生存权利、生活追求,人要对自我行为做某些必要的限制,因此形成了在人与人之间普遍发挥作用的道德规范。同理,人的经济生活是人类为达到一种合目的的价值生活的基本方式,不可能存在某种纯粹的经济行为。

“基本道德”的要素必然内蕴在经济生活中,如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不能靠欺骗、偷盗、抢劫随心所欲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完成交易。经济行为本身也不能脱离基本道德,假设没有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束缚,任何人的经济活动只是短期行为,就会造成社会的无序和经济的停滞不前。

作为目前得以公认的人的利益实现最合理、最有效的经济样态,市场经济是一种十分重视规则约束的经济。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规则体系,它通过“看不见的手”指导市场主体在“可做”与“不可做”之间做出选择。作为市场主体的道德追求就蕴涵在市场规则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蕴涵着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首先,虽然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是“经济人”,市场主体作为“利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权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市场规则在客观上对追求利益的行为是有约束的,即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否则,就会导致市场无序,正常的市场活动无法展开,个人利益也就无法实现。正如“囚徒博弈”给人们的重要启示:合作比不合作好。要彼此尊重、自由交易、平等互利,在“利己”时不能够妨碍他人“利己”,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一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其次,“基本道德”是以“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基本道德”对市场主体的要求不高,只要行为的后果是“利己不损人”或“损己不损人”,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公正的,就是道德的。可见,“基本道德”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伦理支持。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基本道德”主要表现为一种“制度道德”。

“理想道德”指的是要求市场主体利己行为的价值目标不能锁定在“利己不损人”的底线伦理水准上,而是要以“利己利他”为其利益行为的价值目标。当市场主体之间或市场主体与经济体系整体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市场主体应当以“损己利人”的利他主义的道德自觉去努力地“克己”。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想道德”是一种“律己型道德”。“理想道德”以“利他”为重要特征,主要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而不是自利本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利益行为主体既承担谋取经济利益的全部成本支付,并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总收益,同时又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总收益,这种利益行为就是高水准的“理想道德”行为。“理想道德”主体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更高尚的道德理想去奋斗。所以,这种道德要求不具有“强制的”普世性,做到了是“高尚的”,做不到一般不会被谴责为“不道德”。 

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理想道德”绝不仅仅是人们市场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也不仅仅是人的基本生存之需要,而是与人的经济生活的质量紧密相关。人的经济生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能够生存,并在生存的同时,使自身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经济活动作为追求物质“善”的目的的基本方式,具有符合人类目的的价值意义。但是,人类不单纯如动物一样为了维持其肉体的存在而奔波,不但追求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实现“生活好”的基本目标;而且还有追求体现人生更高的价值,实现“好生活”、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价值目标。由此看来,“理想道德”不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消极的规范,而是人们希冀“好生活”的一种内在的要求,有道德地活着才是人生意义的根本内容之一。人类对于这种更高境界的人生意义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是“超越”性的,而人类的经济行为也是在“超越”一个又一个目标,促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同时不断实现并提升着人类自身的道德价值和意义。所以,“理想道德”不是悬空无着的精神幻觉,本身体现和扎根于人类正当的经济生活之中;作为经济生活中较高的价值层次,同时也是主体“在路上”尽可能完善地“超越”自我的表达。

第7篇

摘 要:对学科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是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必然要求。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分析,不是要刻意追求核心概念的深度和难度,而是通过深度分析,深化核心概念的层次,实现核心概念的丰富价值。深度分析核心概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维度:把握内涵,明确外延;立足课标,整合教材;建构体系,掌握联系;适度拓展,迁移创新。本文以“价格”为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 核心概念 深度分析 价格

任兴来,男,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

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概念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可以说,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

什么是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 Erickson)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美国教育家赫德( Hurd)认为,核心概念是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组成学科课程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这些概念能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事实和其他概念,并延续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核心概念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主干性,即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主干知识是与非主干知识相对而言的。主干知识是一个学科最基础、最核心、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能生发和统领非主干知识,可以成为衡量知识掌握水平的尺度和标准。作为学科的主干知识,一般表现为学科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或原理。如《思想政治》必修l《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就是核心概念。非主干知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主干知识的进一步阐释,如价值量由什么决定,什么是供给和需求,等等;另一类是教材辅助文,即教材中重要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的内容,如劳动生产率、替代品、互补品等这些概念就是以辅助文的形式在教材中出现。

其二,迁移性,即核心概念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由于核心概念能生发和统领非主干知识,因此它能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其他概念,并影响学生从事相关方面的后续学习,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获取。例如,在《经济生活》中,围绕价格能组织起大量的其他概念和非主干知识,如商品、货币、价值、汇率、价格政策、价格机制、物价水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依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因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就价格而言,学生对这个核心概念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在经济学中,价格理论主要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这就不但涉及到《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也涉及到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宏观调控等,还会涉及《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的学习。在《政治生活》中,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价格听证会是最常见的听证会,深刻理解价格这个核心概念有利于实现听政于民、决策为民。对政府定价或调价的依据以及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志等问题的理解,都要基于在《经济生活》学习中对价格这个核心概念的学习。

可见,理解和把握核心概念是学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支撑。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科核心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

二、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的维度

笔者认为,深度分析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

1.把握内涵,明确外延。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深度分析核心概念的基础和前提。

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此,深度分析核心概念,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的定义。比如,什么是价格?《经济生活》中的解释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这是依据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给价格所下的定义。在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是货币形式。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的时候,就是价格。

但是,就价格的内涵而言,把价格仅仅理解为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不够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就价格的变动趋势而言的。一般说来,在供求一致时,或在生产领域中,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表现得也最强烈和最明显。可是在瞬时性变动中,即在供求不一致,或在流通领域中,价格就会偏离价值,经常表现为和价值不一致。这时,价格就不仅表现价值,还反映供求关系。因此,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研究中得到印证。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需求的无限性和生产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西方经济学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的市场上,只有需求与供给决定(均衡)价格,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起作用,不分主次。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或对象的范围,即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或对象,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价格而言,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分为供给价格、需求价格和均衡价格。简单地说,供给价格就是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需求价格是以货币单位来计算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愿意付出的价格,即在一定时间内,买方对一定产量的产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均衡价格是指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也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可见,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时也会右所不同。通过对比,更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价格的这个核心概念,并加深对它的理解。

2.立足课标,整合教材。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的依据。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不但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还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阐述,特别是在内容标准中,对要求掌握的核心概念有具体要求。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概念很多,但《课程标准》追求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降低和淡化了对很多概念的要求。因此,尽管教材在内容叙述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概念,但很多概念不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立足课标,高屋建瓴,对核心概念有清晰的定位。深度分析核心概念,还需要对同一模块内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必要时,应对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造成市场上价格涨落的原因,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终和生产相关,因为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理解这一点,需要对必修1《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和选修2《经济学常识》中“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衔接与整合。

就课程模块而言,必修和选修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学科内容的关联性。对必修和选修模块涉及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衔接与整合,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系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及其能力趋向,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构体系,掌握联系。深度分析是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深度分析核心概念,需要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建构关于核心概念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不仅能识别与核心概念有关的知识的各个方面,而且清楚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关于价格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建构:

可见,通过价格这个核心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将与价格有关的货币、消费等知识之间的关系打通: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是消费的主要对象,消费的知识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类型和消费心理等;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有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表现;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纸币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货币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物价指数( CPI),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或下跌,就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货币的对外价值就是汇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整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中关于价格的知识,使学生清楚并掌握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

结构决定功能。知识体系不同于知识提纲或知识纲要,后者只是罗列知识点,前者能够反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融会贯通知识,深度分析核心概念。现行思想政治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淡化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不仅使学生能从更广阔的角度掌握知识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其更细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核心概念。

4.适度拓展,迁移创新。核心概念一般比较抽象,概括性强。深度分析核心概念,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和考试要求,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当前,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追求实现“理论分析生活问题”“活学活用”的命题思想和教学导向。例如,有的试题通过提供新的概念性知识,考查学生“现场学习”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需要提取新概念信息,领悟迁移,理解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对旧知识有充足的准备和驾驭,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迁移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这些新的概念性知识,大多与学科核心概念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度拓展,很有必要。

比如,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但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正是要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之间的这种量的关系。可是,《经济生活》中关于弹性的相关知识只有“需求有弹性”这几个字,而且是在插图中出现的,这就有必要对“需求弹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读。

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以及供给弹性这些概念虽未在教材申明确出现,但教材中“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能调节产量”等内容与之密切相关。

在考查学生这些知识的学习效果时,一些试题也经常会考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

在经济学中,弹性可以用来衡量供给量或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情况下,下列商品中供给缺乏弹性的是(

)

A.手机

B.报纸

C.古玩

D.汽车

上题中,正确选项是C。该题既考查学生对供给弹性的理解,同时考查了“现场学习力”。如果学生平时学习中能对价格这个核心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适度拓展,通过迁移,在考试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即可得其要领、较快选出正确选项。

三、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的意义

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分析,不是要刻意追求核心概念的深度和难度,而是相对于其内在构成要素而言,概念不能停留在符号层面,需要准确地把握概念,深化概念的层次,实现核心概念的丰富价值。

首先,对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有助于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一定的浅显化现象。比如,有的教师直接讲解结论性知识多,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少;有的教师抓不住核心主干,理不清教材主线;有的教师追求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或罗列知识提纲,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有的教师机械地“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教”,等等。

深度分析核心概念,教师就要既关注结论,也重视生成,给学生提供概括核心概念本质特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既打通知识,又对知识有所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重视单个知识的讲解,也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清楚知识的各个方面和逻辑关系。教,不仅是告诉,还要引导;学不仅是接受,更是探究。深度分析核心概念,教师就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读得懂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实现基本观点教育与注重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践行新课程理念,增加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对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对评价要求和评价意义都有明确的阐述。在对知识目标的评价中,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其中,“内容标准”中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内容目标的陈述主要有六个方面,包括指认事物、再现事实、澄清概念、审视价值、支持某种判断、采取某种行动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识记、理解和应用。其中,识记是基础,应用是目的,理解是关键。

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不但会促使学生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已知知识,或者将已知知识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表述形式,也会促使学生识别有关知识的各个方面,清楚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会促使学生跨越知识本身对结果做出推论,或者通过已有条件扩展相关知识,所有的这些成效无疑都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从考试的角度看,能力立意是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方向,选拔具有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贯要求。因此,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这也是高考对学生最具价值的考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多个环节提高能力水平和思维品质。

总之,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也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第8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涵义策略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第9篇

关键词:契约精神;交往;和谐;经济生活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91-03

和谐社会的提出,意味着要以一种最为科学的方式对社会上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承认社会的多样性,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通过契约进行合理的协调,使经济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社会存在更为统一、完整与和谐,社会发展更合科学性和目的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地引入契约机制,通过契约治理来管理社会,妥善理顺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运行。

一、契约交往是市场经济的实质

市场经济是自由与民主的商品交换经济。维持这样一种市场经济的和谐化运行,其前提之一就是需要一个公平的交往方式。只有在公平交往基础上,社会经济生活才能够保持秩序的和谐与稳定。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有序,就需要一个在经济生活中既能担负起协调各方经济交往关系又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角色。我们知道,契约是一种实现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用这样一种契约的方式来建立、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构建和谐的经济生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商品经济,这种交换是以实现彼此为对方提供某种利益服务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的,以利益平等的方式进行的交换。从根本上说来,契约的核心是双方的自愿合意,它规定着利益双方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双向依存关系。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的驱使。“人们设定契约总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或权利为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需要规定保证契约实现的各种措施以外,还需要缔约各方以平等的身份联结在一起,互相协作,共同维护契约的顺利履行。”[1]契约双方在为实现各自利益需求的前提下,以双方的利益交换为目的,通过交换来实现各自的利益。“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契约产生于当事人之间权利交易和合作的需要,反应有关各方的意愿和许诺,参与交易的各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交易活动的性质、内容、期限,以及对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和交易成本的关心,都通过契约加以规定和代表。”[2]“契约就是当事人在立约时认为对双方均更为有利的一种交易,至少这种交易会使一方的利益有所改善。当然,这种对双方或一方更为有利并不一定是交易的实际结果,而只是契约当事人的一种理性预期。这就说明了人们在从事契约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以一定的目标为指向的,是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3]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没有哪一方可以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任务,或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订立契约首先作为双方的一种合意,即订立契约(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决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即一种比较可靠的和谐状态,而这种和谐状态是契约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都能够认同的、都能够接受的,从而能够比较好地维持这种经济交往活动的有序化运行,因此这就意味着契约主体双方会更加自觉地遵守其约定,虽不一定能保证达到一个好的状态,但与强制性的方式履行相比较,自愿服从的主动性会更高,其障碍力也会更小。“契约作为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由意志的协定,它明确了当事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确定了有关人的社会关系。一项契约明确了一部分人的权利义务、确定了一部分人的社会关系,无数契约表明了人的权利义务、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4]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生产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以自身特有的生产方式为自身的利益获取创造着条件,而这种能保证自身利益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使处于不同生产领域的人们相互结合起来,这种利益实现的结合的方式就是以交换为主要形式的交往。这样的交往就是一种协议性质的、合作性质的,因而也就是契约性质的交往。甚至有人说,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来实现。

契约作为一种重要的有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契约产生于人类经济生活中,并随着经济交往的发展而发展,市场上的每一个交往的主体都具有一种本能的追求功利的意识,并且将这种获得利益的大小作为衡量每一个个体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利益主体双方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种利益冲突的矛盾关系,而这种利益型矛盾关系的出现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存在的。要想转变这种现象,必须寻求一种能够既能体现交往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又能合理地协调交往双方利益矛盾关系,并能给交往双方或多方以适度利益满足和防止利益获取过大化的方法。在市场交往过程中契约作为不可替代的中介工具,首先应依赖于市场经济交往过程中利益交往主体自身契约意识的提高以及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契约的普遍运用。一种契约交往的成功,往往是由于交往主体双方或多方共同的合意,一种内心的自愿原则,我们因此可以将这种自愿原则归结为或近似于一种以自愿条件下的信用原则,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根据这种信用原则自觉地并愿意和对方发生某种经济关系,靠这种双方的相互信任来维持双方契约(合同)的有效运行。“信即诚信,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5]只有这样,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契约(合同)执行完毕后,才能为双方下一步的继续合作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总之,契约作为经济活动中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已被广泛地使用,市场经济成了契约实现其合理性的有效方式。契约作为市场经济生活中交往主体双方利益关系实现的纽带,维系着交往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在主体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为解决社会交往中的利益矛盾冲突提供更加合理的有效解决途径,以此来维护市场经济生活的和谐运行。

二、贯彻契约精神是实现经济生活和谐的观念保障

契约精神是经济生活中契约关系的表现。从契约自身的角度来说,和谐经济生活的实现必须以契约精神作为铺垫。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交往过程中整体素质的提高,逐渐地将契约意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以道德自律来实践契约精神。契约(合同)交易本身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交易的最终结果就是实现交易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共赢。在社会成员中倡导契约精神就是使各方当事人在契约缔结或履行的过程中,能够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之内平等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内心“自愿”地维持这种约定。“契约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意志的表达,就是每个人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压力、影响和制约,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行为和制度。”[6]换句话说就是,缔结契约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即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个体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每个个体都无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每一个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同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又必须承担因享有某种权利而被赋予自身的某种义务,正是这种“内心”的自愿维持着契约精神的本质,即交往主体双方自身自由意志的表达。

如果说和谐经济生活的有序化运行需要多种要素来共同维持,那么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的运行过程中,如果用契约来管理、协调和维护这种经济生活的有序化运行,那么,这种契约就需要一种制度保障,即法律保障。我们不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为了实现或保障契约的有序化运作,同和谐经济生活的有序化运行一样,和谐的契约的有序化运行同样也需要诸多的要素来共同维护,法律作为现实公民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约束力量之一,不论在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的交往行为关系中,还是在复杂的商品交易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简单的或复杂的活动不论以什么方式出现,其基本前提必须是在双方或多方自愿基础上的合意,为实现这种自愿基础上的合意,首先需要实现的条件之一就是双方或多方有各自充分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必须是在法律框架之内的自由,只有这样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这个合理的框架之内,才能以一种更加自由、自愿、平等协商的姿态来实现并维持这种交易关系的正常运行,即契约关系的有序化运行。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契约道德精神建设,运用有效的措施或制度来保障契约精神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不断发展。如若在契约交往或缔结过程中不讲信用,不讲道德,不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没有尊重契约的精神,就不可能存在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由于契约范畴以特定的方式在当事人之间公平地分配权利和义务,并最大限度地反映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利益追求,因而契约关系所蕴涵的自由平等、等价有偿、权利义务对等等一系列规则和精神,是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的,这些原则和精神内化为人们的契约观念和契约精神,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契约行为。”[7]因此,只有以法律作为交往主体双方缔结权利与义务为保障,同时以契约精神和契约道德自律作为双方缔结权利与义务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生活中交往主体双方才能维护有序化的利益交换关系的正常进行,市场经济生活建设才能有更加和谐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而法律能做到的只能是提供一套评价、规范、约束市场经济行为的基本机制。因而必须在市场经济行为发生过程中树立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的理念,以保证起点平等与行为过程平等,同时在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过程中必须依赖并贯穿其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依赖契约精神所蕴涵的自愿平等理念、制度规则和信用机制,以此来增强双方契约规则与契约意识的认同感,从而更有利于双方的和谐相处。“这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秩序,意味着平等协商和相互尊重,预示一个社会的民主化和自由的进行程度。”[6]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紧跟着中国法制化的不断深入,公民维护契约权利的意识也正在不断增强,但履行契约义务的观念却没有相应跟上,导致契约权利与义务相互脱节。例如,有很多公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只强调待遇和福利的公平,却不能恪守职责、敬岗爱业,脱岗、离岗现象时常存在。我们可以这么说敬岗爱业精神的普遍缺乏就是未将契约精神内化为公民自身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而其他诸如闯红灯、偷税漏税、交易过程中的尔虞我诈等之类的现象在现今的经济社会中仍然比较普遍,这也是没有将契约精神内化为公民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从契约的成立到履行完成这一切的前提之一就是契约双方互相有人身信用关系。从伦理角度讲,契约的完成过程就已经潜在地把这种信用的要求浸入双方的意志之中,双方已经成为一个指向某个统一意志和任务的旨在实现彼此契约中所要求利益的合作共同体,在这些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的相互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合作精神比严密的契约条款起着更大的保障作用。”[8]我们讲弘扬一种契约精神,必须追求一种内化于公民内心的这样一种效果,在公民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意识,并把这样一种心理意识转化为一种公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并逐渐地扩大契约的生存空间,同时加大对契约精神的宣扬力度,把它看做是一个增强公民自身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一种工具,并辅之以相应的法律制度规范加以强化,加快公民契约精神观念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迫切要求全体公民不断强化契约、诚信意识,并使之成为公民自身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只有将守约、诚信的契约意识转化于公民的道德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在全社会得到认同,并将其引以自律的这样一种社会风尚,我们才有理由相信会打造出一个友爱和谐的经济生活环境。

三、契约精神在实现经济生活和谐中的具体作用

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总体上仍然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现阶段突出的矛盾诸多。一方面,从人与人及人与政府关系来说,像贫富差距、收入悬殊、城乡区域差距、司法不公正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生物多样性遭到毁灭等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世代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我们的契约精神,增强公众的契约意识观念,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用契约去合理地管理、协调、解决经济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通过契约来管理我们的社会,保障社会的有序化运行,使人类认识到在这些关系中契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真正领悟到契约精神的真谛。

市场经济行为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的是在经济行为交往过程中利益需求主体之间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平等的、自由的心态经过充分的协商后所订立的契约(合同),而这种契约的订立或履行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协议,需要的是利益交往主体之间都要具备一种契约观念意识、契约行为意识、契约道德自律意识,在双方合意的前提下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契约精神是一种平等、尚法、守信的精神品格,和谐社会需要契约精神。我们说和谐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理想的状态,那么和谐的经济生活则是一种有秩序的经济活动,即和谐的经济生活具有契约性。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言,契约能公平、合理地化解和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通过契约能对缔结利益主体双方的利益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主体双方自身利益的满足,因而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生活中更能进一步维持这种交往双方利益关系的正常化;契约能进一步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能使交往双方能正确认识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竞争和利益追求过中达到和谐相处。就人与政府的和谐而论,信用特别是政府的诚信极其重要,政府必须守信,防止权力失衡,才能不负民众对它的信任,从而才能使个人与政府和谐共处,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条件。就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言,契约精神有助于规范人类的生产活动,合理地开发、利用、分配自然资源。

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契约行为化,与在市场经济生活中作为评价和规范一种具体经济行为的基本准则的法律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某种经济活动的发生,而法律在经济行为的发生过程中做到的只能是提供一种具体的评价和规范机制,它不能为利益主体双方制定某种具体的协议内容,这时就需要契约,通过契约对交往主体之间发生的权利与义务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以此作为双方经济利益活动发生的行为标准,这样,在契约依法订立后对利益主体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依靠这种合法的经济契约来引导经济行为,使之形成一种有序化的经济生活秩序,这对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契约是经济交往主体以之有效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经济交往行为,合理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维持双方的和谐经济行为的基本手段,因而,契约精神及其制度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开宁.契约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卷[J].哲学研究,2005,(6).

[2]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312.

[3]万斌,张涛.论和谐社会中契约秩序的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05,(4).

[4]袁祖社.社会生活契约化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整合机制创新[J].天津社会科学,2002,(6).

[5]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

[6]孙涉.论中国当代契约精神的发育[J].学海,2003,(4).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生活;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31-0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体现党的意志,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就《经济生活》而言,教师要紧密联系经济生活,整合教材内容,以提高学生认识和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准则。

一、建构主线,认知与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价值承载着理想,理想内蕴着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它全面概括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这要求教师整合教材,建构教学主线,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理解和拥护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中国梦”的理想。

例如,“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根据课程特点,在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中,可以“富强是什么、我们国家现在富强吗、我们要如何达到富强”为教学主线,整合教材内容,从而有效融入“富强”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富强”。

在探讨“富强是什么?”时,笔者作了如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讲的“富强”应该是国家要既“富”又“强”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民既“富”又“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是指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国家发展状态,是中国人民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而对于“我们国家现在富强吗?”笔者则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国100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才能说我们达成了“富强”的目标。因此,教材指出我们国家已实现了基本小康的目标,现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离国家富强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强”,但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基于此,为了实现“富强”的目标,笔者从不同经济主体的角度,整合教材的相关内容与之对接:作为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作为个人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做“新时代的劳动者”;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懂得“投资理财的选择”。

整合教材内容之后的教学,线索明晰,既拓展了教学的思想厚度,顺利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较好地实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激发了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二、紧扣主题,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限于原有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体例,其在教材中的体现并不系统,不利于师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为此,一方面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其内涵,另一方面,可分别围绕四个主题整合、概括教材相关观点,形成对价值取向的系统认识。

例如,“公正”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的精神在教材中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笔者以“公正”为主题,依照“公正是什么,如何追求公正”的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公正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追求公正。首先,以“公正”不等于“公平”来明确“公正”的内涵。公正即公平正义,体现在教育、卫生、体育、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公正不只限于公平,即对人或对事要“一视同仁”,强调客观性,还包括“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强调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因此,有时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事情,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对“公正”的价值追求: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和“国家财政”中,国家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致力于区域、城乡发展的公正。国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遵法守法用法”……

三、升华情感,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等方面,强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有或明显或隐蕴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将其作为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标准,在参与经济生活时忠实践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以下,笔者以“敬业”和“诚信”为例加以说明。

1.恪守“敬业”,乐于奉献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做光荣的劳动者”,因此,教师可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点拨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加深对“敬业”的理解和认同。

对于“敬业是什么?”教师进行了如下阐述: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敬重自己的职业,培育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爱岗、尽责、专注、钻研和奉献。基于这一理解,教师进而对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体现于“做光荣的劳动者”,而这一目标对公民提出了如下要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的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作为未来的公民要“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以具备实现职业理想的素质。因此,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提高劳动素质,还在恪(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守职责的基础上乐于奉献,提升自己的劳动境界。借此升华学生情感,加深其对“敬业”的理解和认同。

2.坚守“诚信”, 真诚守信

“诚信”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是一个普遍话题,因此,在《经济生活》的融入教育中应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高中生的诚信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本质内涵:“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诚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们要互相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能够互相尊重、互帮互助、融洽相处。

在准确把握“诚信”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要整合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因此,在《经济生活》现行教材中,“诚信”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强调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市场秩序”先阐述了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而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措施、目标。由此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无论从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还是从顺应时代的要求来看,我们在生活中都要坚守“诚信”,真诚守信,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不断提高公民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第11篇

[关键词] 竞业禁止 诚信原则

一、竞业禁止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竞业禁止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一方享有权利而另一方负有义务,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从事与自己的营业相同、类似甚至相关之营业,即有权限制义务人进行针对自己的竞争行为。

竞业禁止所要限制的行为,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行为人实行该种行为必然损及其他当事人利益并且违背诚信原则。如经理利用其地位上的便利与所在企业展开竞争,所以竞业禁止虽然名为竞争的禁止,实际上则是对秩序、公平合理的竞争的保护,其所禁止的是不正当的竞争,而且该行为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所重叠。但其与我们通常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又不完全相同:(1)该行为本身并非明显违法,例如经理人从事营业行为本身并不违法,只是由于其特殊的职位而不应该从事经营活动,又如若无合同条款加以限制,买方可以与卖方就同一类营业展开竞争,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本质上即为一种违法行为,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或者服务。(2)竞业禁止一般只涉及到到特定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公司或者企业主与雇员之间,或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利益。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固然不正当地损害了一部分民事主体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因其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所以准确地说,竞业禁止所禁止的是界于公平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的一种市场行为。

竞业禁止是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1)当合同约定时, 不得因合同自由的原则,而使实际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得以限制对方从事竞争的自由。(2)法律规定是在合同条款无限制竞争的情况下,为应对事实上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竞争”而予以补救的措施,它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条款。该法条的适用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加以排除,如果该约定不是一方凭借优越的经济地位作出的。(3)我国现阶段应由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通过合同来约定适用的竞业禁止原则。法条应做弹性的、原则性的规定,援用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现状以及通常的商业惯例,还应当考虑到对某些弱势方面利益,如雇员的工作权的特别保护。(4)竞业禁止当事人通过合同来约定适用实质上也是在合同自由和公平竞争两个价值间进行抉择,它涉及的公正与否,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必然会有不同的内涵,同时,也与当时的国家经济政策息息相关。

二、竞业禁止的基础原则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合同和自由竞争的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大量存在的只是合同、竞争的现象。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后,伴随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成熟,合同、竞争的观念才深入人心,而且日益构成人们经济生活的最主要部分。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合同、竞争必然从经济现象的层面上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方式、社会生活的架构之中。

经济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使人们日益认识到绝对的自由和完全的竞争是不存在的。现代社会面临着众多的诸如平等、效率、自由、竞争之类的价值,也面临着诸多如个人、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各项工作首先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早期资本主义强调自由、竞争以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但因有绝对化的倾向难免矫枉过正。现代社会,无论中西,尽管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均强调平衡各种价值和利益,并有社会化的倾向。具体而言,即使看似不矛盾的契约自由和公平竞争两个原则之间也会出现冲突的情况。当事人滥用自由订立合同的权利,缔结有碍竞争秩序的合同;司法机关以实现充分的竞争为理由,剥夺并合理限制当事人的合同订立权。法律关于这方面的规定不能涵盖社会的现象,所以各国在民商立法中发展出诚信原则以弥补其不足。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各种体现价值冲突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一一列举加以规定非我们所能为。第二,单一价值取向因为过于极端已不可能为立法所采取,而诚信原则实质上是诸多价值综合的体现。另外,此时对一种价值的维护并不表示另一时间仍倾向于该种价值。社会道德、商业习惯的变化发展,也推动诚信原则具体内容随之调整。正因为这一灵活性能为立法、司法所用,所以诚信原则被广泛用来解决不正当竞争、权利滥用、竞业禁止等现代民法上新出现的问题。第三,就竞业禁止而言,除上述作用外,诚信原则有助于认定竞业禁止行为。一般不正当竞争行为多有不合法之现象,容易为权利人或公众所认识,如虚假广告等。而竞业禁止行为之不合法性较为隐蔽,更多情况下需要借助诚信原则加以认定。

所以,诚信原则是竞业禁止规定的基础。单从当事人订立合同或者从事竞争行为,或者单从一方当事人受有之损失,都不能认为有竞业禁止的必要性。很多国家立法或理论上都有权利滥用、公序良俗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均受制于诚信原则。

参考文献:

[1]邱平荣:论商业秘密概念及其法律保护.中国商业法制, 1996.2

[2]张玉瑞:职工对单位商业秘密的法律义务.知识产权,1994.4

[3]张柳坚:论竞业禁止条款的效力和限制.知识产权,19964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报道 贴近性 可读性 实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遇到的经济现象也日趋多样化,各级党报对经济报道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总体来说,党报经济报道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仍十分明显,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宏观与微观,增强党报经济报道贴近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党报经济报道已非过去仅仅是经济形势、任务、活动的宣传,而要顺应受众需求的改变,在思维方式、内容生产、表现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独到的思想和鲜活的事例,来提升经济报道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传播实效。

经济报道处理得不好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这就是一个新闻角度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从贴近受众的角度入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

首先,尽量在地域上贴近受众。淮北虽然是一座煤炭城市,城镇化率在全省领先,但全市仍有百万农业人口,两百多万亩耕地。近年来,《淮北日报》推出了很多市委、市政府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闻报道,其中2010年9月17日刊发的《实施“六个一”工程 做活产业化文章:濉溪县现代农业释放经济活力》一文,在报道农业产业化时,没有一味追求经济数据的呈现,而是从普通村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尝到的甜头入手,让读者读来之后非常亲切。“一根经过加工的黑玉米棒可以在超市卖到3元钱。一个占地5亩的温室大棚一季可以实现纯收入7万多元。这些在以往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数据,却在濉溪这片沃土上变成了现实。”在稿件的导语部分,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其次,从影响受众生活的角度出发报道经济新闻。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贴近生活。在全国刚刚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段时间里,淮北日报社组织精干力量不断跟踪报道,先后采写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聚焦淮北社会保障性住房》、《我市大力破解百姓住房难题》、《我市放宽保障房申请条件》等数十篇报道,不仅满足了群众对住房信息的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淮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还应当注意选择有人情味的角度。一方面,要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经济生活;另一方面,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难题,最牵动人心。党报在报道就业问题时,不光要报道政策、信息、成功案例等,还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或是开展提供就业岗位的活动,为就业、再就业人群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将可读性寓于服务性之中,真诚服务读者,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是拓展经济报道的另一着力点。

新闻“三贴近”,给报纸新闻宣传指明了正确方向,也对党报如何进一步改进经济报道提出了新思路,只要能较好地将“三贴近”与经济报道结合起来,想群众所想,使经济报道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党报经济报道就一定能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

二、注重选材和视角,增强党报经济报道可读性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综观新时期的经济报道,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报道领域和方式,取得了很多的优秀成果。但也有一些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可读性差。经济报道如何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增强经济新闻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笔者认为,应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素质。记者要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广泛的涉猎经济著作,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政策性理论知识。要基本了解和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要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广泛开拓新闻源。在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主要从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呆板、抽象。近几年来,淮北日报在经济报道方面广开新闻源,关注民生民态,如《经济视角》在关注政府政策、人民生活,引导新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要善于选材。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做好经济新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受众乐于接受。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与此同时,要用社会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在生活的领域选取报道题材,增加人们的阅读欲,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最后,要见解独到。见解独到是新闻报道出彩的关键,也是经济新闻具有可读性的因素。无论是报道新主题还是老主题,都应该在独到的见解上下功夫,吸引受众的注目,让人喜欢去读。记者应该经常关注新闻传播媒介对同类新闻信息的报道,为自己的报道提供参考。在做经济新闻报道的时候,要避免重复别人的报道角度,选择独到的、有新意的报道角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好的经济新闻来,在满足受众求知欲上迈出一大步。受众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会倾向于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创新报道手法,寻求别人未涉猎的角度会提高受众的好奇心,因此,在主观上也就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了。

三、注重服务与效果,增强党报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办报应讲究实效,多刊登一些实用性新闻,既能给读者提供信息、告示、启迪,又能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报道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着手,运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还要学会用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透视经济现象。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也可以写成批评报道。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可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从农家的摆设、农村对家电产品的特殊要求写新产品的开发,从农民吃、穿、住、行的变化写农村市场的启动等等。有一些经济活动、经济现象,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对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拓展,还有一些经济活动本身就很难分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对这一类事件的报道,可以从经济领域的文化现象入手,也可以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活动的渗透与融合入手来报道。

经济报道要提升服务性,必须贴近新闻现场。这个现场,是企业的生产现场、百姓的生活现场、企业家的调研现场,把最前沿的东西写出来,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进而有所悟、有所知,比空泛地讲道理实用多了。要从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新闻,把商品价格的变化、品种的换代、市场的预测等实用信息告诉读者。当然,强化经济报道的实用性,并不是削弱它的理性特征,而是要求记者从社会角度写经济报道,方便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