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元稹的诗

元稹的诗

时间:2023-05-29 17:4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元稹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我的家乡有座凤凰山,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人们旅游的好地方.

凤凰山有着悠久历史,是革命前辈战斗的地方,近年来政府在凤凰山上修建了亭,以纪念当年经军先烈们,它全身经色,像一个巨人保护着达城.它的顶部有个五角星,一共有四层楼.傍晚的亭,灯火辉煌,显得更加美丽.

凤凰山还新修建了元稹纪念馆。元稹是伟大的诗人,他曾在我的家乡达州为官,为人清白,爱护百姓,是个好官。元稹离开时正是-年的春月初九,人们站在登山高处,望着他久久不离开。纪念馆里陈列着很多物品,以及元稹的诗为了纪念他,家乡每年的初九就是登高节节。

第2篇

人们了解薛涛,多半是从“薛涛笺”开始的。相传薛涛天资聪慧,自幼随入蜀为官的父亲薛勋由长安迁到蜀中。后来薛勋去世,不久薛涛家中一贫如洗,她被贫穷的浊浪卷入青楼粉巷沦为乐妓,直到20岁时她才有幸走出青楼告别乐妓生涯。从此她来到成都西郊万里桥的浣花溪畔,隐居于鸡碧坊。她闭门深居,独守清贫,终身未嫁。寂寞的日子里,她在庭院里栽种了许多枇杷树,并取井水造笺,亲手制作出一种颜色深红如血、艳丽如霞的精美别致的小笺,人称“薛涛笺”。

“薛涛笺”的故事美丽而又浪漫,那一方方精美的红笺见证了一代才女的千古才情。作为一代才女,薛涛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诗文词赋更是无一不精。在悲苦凄绝的境况下,她在自制的红笺上写下了数百首美丽动人的诗篇,历来传诵不衰。一个落魄女子能平静而优雅地在自制的红笺上写诗,这甚至比古代隐者在石壁上题诗、在蕉叶上作画、在“山中煮酒烧红叶”还要浪漫。

然而,“薛涛笺”主人的爱情却是美丽而又凄迷,薛涛一生执著而深沉地爱着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稹。自从元稹的妻子韦氏亡故后,薛涛便与他情真意切地相恋了,可是由于元稹后来的遭贬与远离,薛涛的爱情也变成了一株旷野风中孤独的瘦柳。古道茫茫,西风猎猎,元稹的身影渐行渐远,薛涛的爱情也因此变得遥遥无期,且看那红笺上美丽而又忧伤的诗句:“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水国蒹蒹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多少个花之晨、月之夕,薛涛望断天涯,苦苦思念着元稹,她为坚守一份无望的情感而孤苦了终生,直到香消玉殒。她死后葬在成都近郊的望江楼旁。

一千多年的岁月里,薛涛这个柔弱而不幸的才女,一直沿着美丽而忧伤的红笺向人们缓缓走来。“薛涛笺”成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薛涛的名字千古流芳,尤其是她自制的红笺、红笺上的题诗以及她对爱情的痴情守望,更是赢得了世人的欣赏和尊重。正如唐代诗人王建所言:“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可以这样说,薛涛是中国古代女性中的一个另类,她用一生的浪漫与才情,用一生的凄苦与等待,抒写了一个美丽而悲凉的爱情传奇。

第3篇

众所周知,这个男青年名为元稹,出身寒微,却颇有文学天赋,如今的《唐诗300首》他一个人就写了很多首。

当时的适龄男女,因为互相碰在一起的机会实在太少,很容易一见倾心。虽然如此,但一个女生,总不能因为人家诗写得好,就私通吧。所以夜半西厢来会,她把元稹教训得狗血淋头。倘若没有后面的故事,她几乎可以开个如何防御性骚扰培训班。可惜,爱情终是女人的软肋,苦肉计对女人的杀伤力永远是巨大的,无论你是不是才高八斗,IQ150还是左脑比右脑发达。

在元稹因相思病卧床不起,庙里疯传元公子命将休时,莺莺带着枕头被子,主动投入了元公子怀抱。

大凡男人的成功得来过于容易,都会催生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

她是一个独立、坚强、有思想、不依附男人的知识女性,从小没受过什么辛苦与挫折,觉得人与人交往只要付出真心就一切OK,却不知天下男人其实大同小异。你不要他的承诺,他自然乐得轻松;你不要他负责任,他就假装把上床理解成一种社交礼仪。当你给了他自由,就别梦想还有风筝线握在你手里。

元稹去长安赶考前,内心其实也十分犹豫。倘若她一哭二闹三上吊,作为天生性格软弱的男文青,多半也就断了奔赴前程的念头,与她结婚生孩子了,毕竟前程还在梦里,女人已经在手边。可惜,她什么要求都没提。

世上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美女有文化也未见得是好事。

“你如果始乱终弃,我也不怪你,你如果一以贯之,我会很感谢你。”在她看来,男人听了这话应该非常感动,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位深明大义的知识女性做老婆。可是,在心已经乱了,听到自由在敲门的男人看来,却根本就是放他一马――既然你不怪我,那我真走了啊,咱们后会有期……

她哭过一次,在他从长安回来看她,即将第二次离别的前夜。眼泪的确让人看到了成功的微弱火星,可惜,她不是哭着说,我要跟你去长安,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而是哭着跑去了老妈的房间。而这老妈,也是一个讲气节的人,竟然可以说,让他走好了,他又不欠咱们什么。

她没有留住他,却让他念念不忘,不仅写了个自传体小说《莺莺传》(后来被戏曲界改成了面目全非的《西厢记》),还写了不少怀念她的诗,说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常被误宣传为怀念亡妻之作)。或许一个给男人充分自由的女人,总会让男人念念不忘,甚至怀疑自己成功脱身,是否根本就是因为她从未真正爱过。

崔莺莺,现实中的名字为双文,姓不详。在元稹再次走后,她很快嫁人,过得不错。他知道后,妒意大发,拼死想见她,她只寄了首诗给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第4篇

关键词:莺莺传;传奇;矛盾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01-01

在唐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享有盛名,《莺莺传》作为元稹唯一的一部传奇作品,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诗作。在阅读这个传奇作品中,我发现作品是围绕矛盾两字展开的。前人的研究多是认为作品是情与礼的矛盾,是莺莺和张生的情与礼教的矛盾,而在深入文本之后会发现整个故事源起发展结局是莺莺的情与张生的欲两者之间的矛盾,而作品在叙述的时候也饱含矛盾,这些矛盾既有与常理背离的矛盾,也有因为元稹的省略空白而形成的文章前后的矛盾。

从宋人赵德麟《侯鲭录・辩传奇莺莺事》开始,很多学者都在论证张生就是元稹,作为一部传奇小说,作品中肯定有作者的影子,但是牵强附会证明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证明张生就是哪个固定的原型。元稹创作的《莺莺传》就是在叙说唐代书生的一个乌托邦,一个关于艳遇的美梦。文言小说发展到唐朝始“有意为小说”,吴志达的《唐人传奇》中称“所谓有意为小说或作意好奇,就是说作者比较自觉的借助小说的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或某种理想,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作家想象虚构的才能,使故事更生动艺术形象更具有典型意义。”元稹的《莺莺传》既是这样一部作品,他在诉说这个乌托邦的梦的时候,充分调动了一切因素。

整部作品围绕张生的欲与莺莺的情之间的矛盾展开。张生的形象就是唐代书生的代言。“性温貌,美风容”而“内秉坚孤”,在唐代开放的社会张生恪守礼的规范,但是他又很直率的表明自己不是不好色,只是没有遇到适己者。张生说自己是“非忘情者”只是相对于自己的而言的,前提是遇到“物之尤者”。当他第一次看到“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莺莺时,“惊,为之礼。”而且后边的叙述也验证了张生源于欲,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不会见过之后就思及共寝,而张生却连纳彩问名的时间都等不及,“索我于枯鱼之肆矣。”而张生的薄情在故事发展到后来也得到充分的验证。此时即不能忍情,要抛弃莺莺,当初为何还要说自己是“非忘情者”,去挑动莺莺的情思。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故事的源起就不是情,而只是欲,而这种欲也是唐代书生们一个共同的乌托邦的艳遇的梦,程国赋得《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中说“追求风流,不仅是文士显示个人才学魅力风度的一种手段,而且它已经融入文士的个性之中,成为其性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文士群体性格特征中的一个共同因素,好色而轻浮,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具体体现。”

故事的悲剧在于张生的欲遇到了莺莺的情,从张生的角度去看这部作品,就会发现作品只是描写一个书生的艳遇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当我们从莺莺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为这个悲剧而悲痛。莺莺的形象凄婉动人,被称为古代小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也博得了自古及今的众多同情。洪迈的《容斋随笔》即说“唐人小说,小小情事,凄婉欲绝。”《莺莺传》即因为莺莺的形象而凄婉动人。莺莺是貌美出众的,“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八个字已经很明白的说明了这种美,她就是张生梦想中的“物之尤者”。莺莺又“善属文”“善鼓琴”这正是唐代书生的理想艳遇对象。在才貌双全的同时,莺莺也恪守礼的约束,初见张生,“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莺莺自荐寝席之后,对张生的衷情可见,当张生将之长安的时候,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第二次张生要离开的时候,莺莺预感到始乱终弃的结果,“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莺莺对张生的情只用那“泣下流连”便表现的很明白了。第三次张生于京科举,只是赠书于崔,便给了莺莺很大的希望,莺莺回复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只是这封信成了张生炫耀的道具。莺莺是出于情的,而又是守礼的,所以到后来,两人劳燕分飞的时候,张生欲与莺莺以表兄礼相见,莺莺拒绝了,回信到“自从消瘦减荣光,万转千回懒下床。”其用情之深可见一般。“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莺莺此时明白了张生本是薄情之人,劝诫他改变。莺莺的深情与张生的欲望之间的矛盾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而故事即围绕这个矛盾展开叙述的。日本的内山知也在《莺莺传的结构和它的主题》文章中说,莺莺没有做张生的正夫人是因为莺莺演出自献的结果。《礼记・内则》中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莺莺自己走错了做正室的途径,尚选了做妾的路子之故也。其实这不是莺莺选择的问题,这个风花雪月的故事注定只是张生的一场艳遇故事,张生渴望自己的满足,而莺莺没有坚定自己一开始端庄严正的态度。

故事的框架是张生的欲与莺莺的情之间的矛盾,元稹在创作这个文本的时候也形成了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有些是作者为了叙述故事故意设置的,有些事因为省略空白,作者隐晦了一些东西而形成的文本前后矛盾。第一个矛盾便是“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却寓居寺中。而且出场的人物只有莺莺红娘和崔母郑氏,不得不让人诧异。故意把故事发生地放在禁欲的寺庙之中,与这个艳遇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是个禁欲的地方却发生了如此艳遇故事,更是莫大的讽刺。第二个矛盾是莺莺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红娘还是崔母,他们扮演的角色都是在助纣为虐,她们无一例外的在帮助张生实现自己的艳遇美梦,而没有一个人是站在莺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不得不让人诧异 。先说崔母这个人物,她出场一次,被提及一次。故事起源是经典的英雄救美,满足了书生们的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寓居于普救寺的崔氏母女因张生与蒲将之党有善,不及于难,崔母自要答谢,宴请张生时,崔母命莺莺“出拜尔兄”莺莺谨守礼教,“久之,辞疾”郑氏怒,莺莺“久之,乃至”。第二次即是莺莺自献之后,“张生常诘郑氏之情”这里由于元稹省略了一些内容,所以张生怨郑氏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大约是她阻挠两者的婚事。崔母没有关注到女儿的情感动态,在他们“同安于西厢几一月”的时间里作为母亲没有丝毫的察觉已经有违常理,而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也把莺莺推向了违礼的境地。张生私为红娘礼,始“惊沮,L然而奔”但翌日,复至,给张生出主意“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而这招果然奏效了。红娘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她出场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给张生以莫大的帮助。崔母和红娘作为莺莺身边最亲密的人,她们无一例外的倾向于张生,或者在为张生的艳遇故事提供便利条件,把莺莺推向违礼的境地。这与常理也是相矛盾的,这部传奇本就是元稹在诉说唐代书生的一个乌托邦的美梦,一切也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只是为了顺利实现书生的艳遇美梦。第三个矛盾是莺莺态度的转变,从始见面“久之,辞疾”“不对”,而后以《明月三五夜》将张生骗来,义正言辞的批判张生,使之绝望,而“数夕”二字省略了许多东西,从一开始的端庄,此时莺莺却自荐寝席,中间的故事,元稹是省略的,此时绝望的张生是不会有什么举动的,从故事情节推测应该是红娘在中间斡旋的结果。这也说出书生内心的渴望,小姐身边的丫头都如此,自己的艳遇梦想可以顺利实践。由于元稹的省略而形成的矛盾还有郑氏不同意二人婚事的原因,开始崔母对张生是礼遇有加的,其后却遭怨于张生,其中的原因只能联系唐代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在唐朝注重门第的时候,崔氏作为大户,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张生这个人选,而崔氏已经没落,对汲汲于科举路上的张生帮助也不是很大,所以张生也没把莺莺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张生之后文战不胜,止于京。彻底抛弃了莺莺,莺莺别嫁,而张生也另娶了。

元稹的《莺莺传》是一部充满矛盾的作品,无论是它的故事本身,还是元稹的叙述方式都充满了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合乎唐代社会现实的,符合故事情节发展需要的,正是这些矛盾形成了整部作品的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个悲惋的故事,诉说着莺莺的不幸,反映了那唐代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5篇

关键词:薛涛;唐朝;女书法家;风格

薛涛,字洪度,长安人,成都乐妓。薛涛自幼聪慧,从小就显现出她不凡的艺术才华,据《名媛诗归》记载:“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薛涛才情不但名震巴蜀也是唐代著名的奇才女子,她除了通砸袈桑还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所作的90首诗被收于《锦江集》。同时她还是鲜为人知的唐朝著名的女书法家,她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有行书《陈思王美女篇》。该作品共十列,共计82个字,通篇以行书书写,字体清秀潇洒,行笔自由流畅,可谓薛涛的优秀之作。本文主要从薛涛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社会环境;音律诗词修养;性格情怀等三个方面入手,结合作品《陈思王美女篇》来分析阐述薛涛的书法风格形成原因。薛涛,唐朝,女书法家,风格

首先,唐朝开放开明政治、社会背景,影响了薛涛的书法风格的形成。薛涛所生活的唐朝,书法发展是继魏晋之后出现的又一次高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大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的共同点就是以魏晋书法为师,汲取前人书法的精华,学王羲之的书风盛行,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便是学王羲之的书法,他的书法作品《雁塔圣教序》与王羲之《兰亭序》书法风格相似,明显是受王羲之的书风影响而来;唐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的书法,虽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早期也是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成熟后书法风格明显带有王羲之所主张中庸之美。由此可知唐朝书家大部分都受到王羲之书风的影响。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太过于喜爱王羲之的书法的原因。据传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以后,将《兰亭序》放入自己的墓穴之中陪葬,希望王羲之的书法能够一直相伴左右。正是由于唐代统治者对二王书法青睐有加的缘故,才使得二王的书法在唐代受到青睐和流行。薛涛出生和生活于唐朝,其书风的形成自觉不自觉的受到王羲之书法的影响。行书《陈思王美女篇》便带有浓重的王羲之书法的神韵,如作品中的“在”“A”“何”“所”“玉”“佳”“x”“\”“安”等的字形结构皆来源王羲之的行书作品。王羲之的《二谢面帖》和《快雪时晴帖》皆是行草书作品,薛涛的《陈思王美女篇》中“何”字和“所”字的草书写法,明显是沿袭王羲之以上二贴的风格。

其次,薛涛精通诗词音律,这一修养对她书法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薛涛八岁就知晓音律,十六岁入乐妓,作为唐朝女诗人,薛涛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造诣并取得很高的成就,音律节奏的乐感和诗歌文学的底蕴深修养。在行书《陈思王美女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作品单字的结构上看,作品的第一字“m”字,草字头下面的字形结构打破了对称,第一字就采用了左右摆动的姿态,“T”字框转折处的钝笔更是坚挺有力,无半点女子娇柔造作的姿态;作品的第四列最后一字“实”和第九列第二个字“之”,用笔重压,用墨浓黑,书写大胆,像音律中的重音符,也像诗词中的押韵。从作品整体的章法上看,《陈思王美女篇》第二列和第五列字与字之间轻盈缓慢,书写的气息也是不急不躁;第四列、第六列和第九列出现了急促跳跃的笔画,打破了平白直叙的简单式布局,整体上提升了作品前后的节奏感。《陈思王美女篇》字距行距之间的空间处理和笔画的轻重缓急都表现了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俗话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这种书法风格的表现与薛涛浓厚的文艺气质是分不开的,薛涛的书法作品如其音律,如其诗歌。

最后从薛涛的个性和情感方面来看她的书法艺术。今天薛涛留给我们最多的就是她所写的诗,如其代表作:“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和“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我们从她诗歌的写作主题可以看出薛涛并无小女子的娇媚之态,而更多告诉了我们薛涛是一代风华清奇的才女子。他的诗中含蓄的道出她那“出淤泥而不染”追求自由的生活的理想。但薛涛毕竟是女人,是女人就有细腻浪漫的女性情怀,薛涛曾与韦皋、元稹都有过交往,但却终身未嫁人。薛涛十五岁便和韦皋相处,由于薛涛自幼失去父亲,在韦皋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恋父情节,这段悲欢恋情以韦皋去世暂告一段落,这一年薛涛三十五岁。元稹的出现将薛涛的感情重新点燃,这时的元稹比薛涛小十岁,而且元稹写的诗歌在当时影响很大,所以这段感情始于颜值,陷于才华,但却不能忠于人品。即便如此,薛涛在她四十岁时仍热情的感受着爱情带给她强烈的震撼,她并不介意旁人对她说辞,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的活出真实的自己。“薛涛笺”是一种桃花的花瓣进行染色,自造桃红的小彩便笺,它的作用是为了方便薛涛来作诗写作诗,“薛涛笺”的创作体现了薛涛的浪漫情怀,在薛涛与诗人元稹高调的恋爱史,更是体现薛涛的纯真的性格和自由自在的性情。正是由于薛涛所具有的真性情,使得她的书法作品整体连贯、自然得体,无娇柔做作之气。

薛涛的行书受王羲之书风的影响,再加上她那纯真自由的性格和绝世奇才女诗人的浪漫情怀,成就了她那秀逸洒脱,笔势跌宕的书法风格。自古以来书法家从来不是写字漂亮的书写匠,薛涛也一样,她虽是女子,但在唐朝思想相对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造就了薛涛在诗歌音律书法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功。薛涛书法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是深远的,她把自己对人生体会写进了字里行间,她把性格情怀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翰墨精神。

参考文献:

[1]汤大民,著.中国书法简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晓光,著.秦简牍书法研究[M].荣宝斋出版社,2010

[3]孙鹤,著.秦简牍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焕林,著.里耶秦简校诂[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白居易;与元微之书;以情纬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93-02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喝酒吟诗。但时隔不久,元稹就因为直言劝谏,触怒宦官,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彻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遂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封书信体散文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47岁。是年,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也是他进士及第后从政的第十八年。司马,历来是中唐时期安置朝廷贬官的职务,隶属刺史,有职无权,形同虚设。这对于一个积极进取、才华横溢且有着远大抱负之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三年来,孤独居住在偏远的贬谪之地,作者内心满腔怨愤,无处倾诉,一旦找到出口,作者的情感就像是火山里的岩浆,喷涌而出,不可遏制,因而满怀着深情写下了这封沉郁悲痛、感人至深的书信。

书信,尤其是挚友之间的往来信件,都是没有避讳的心迹袒露,因此更易于直抒胸臆,这封书信是白氏在长夜无眠的贬谪逆境中写予他“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又同病相怜的诗文挚友元稹的私人信件,贯穿与统领全文的,是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斥着对挚友深切的惦念之情和人世殊途、命运难测的无奈之意。发自肺腑的感情,自然醇厚,最能打动人、感染人,因此本文仅从以情纬文的角度来解读这胸臆间流出的文情并茂之作。

一、缘情生发

《与元微之书》正文首段总领全文。由于与志同道合、才情相仿的知己天各一方而长久不得相见的喟叹之情,引发了作者在俟罪浔阳的困境中,回忆三年前元稹来信内容,心潮澎湃,再度因友情激荡心所蓄者最终成文,洋洋七百肺腑之言缘情生发。

信的开篇接连用了两个“微之,微之”直呼其名,倾诉分别已久,两人天各一方,音讯全无,以及长久以来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之情。人生苦短,而思念深长的感慨有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势不可遏。接着又反复呼唤“微之,微之,如何!如何!”面对两人天各一方,各有牵绊,进不得相见,退不能相忘,加之两人又年岁渐长,各欲白首,作者痛心疾首之情溢满纸上,悲愤之情,不能自抑,便发为本段最后:“天实为之,谓之奈何!”的悲呼,实在是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无力改变的命运、挚友难以相见,感觉诸多无可奈何而发出的深沉的呐喊。短短数语,情感层层深入,曲折有致,至“谓之奈何”戛然而止,使人如闻其声,格外具有感染力。

二、两情相应,深挚感人

正文第二段,为第二部分。信的第二段概述了元微之来信内容以及友人对自己的深挚惦念之情。

微之之于乐天,于危■之际,听闻乐天贬谪江州,尚挣扎修书问候,且以文集代书,嘱咐送信人熊孺登送达以致意,由是观之,微之之深情,不言自明。

信中引录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七绝诗作“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歌首尾两句是景语,更是情语,元稹所看到的“灯”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影子都变成了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风”也有了明暗,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而今也成了“寒窗”,“雨”是凄风苦雨,“夜”是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灯、冰窗、长夜等诸多意象巧妙地烘托出元稹惊闻好友贬谪噩耗之际悲凉沉重的心绪。“垂死病中惊坐起”勾画出瞬间的动作情态,本来就重病在身,久卧病床,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没想到惊闻噩耗之时,竟然吃惊坐起!如此反常的动作表明:消息之惊人,闻者之震动。所以即使是三年前的书信,白居易如今依然记忆犹新,这一切只因为元稹对白居易的一片深挚情谊,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垂死之际还为他人之事劳心,这怎能让乐天忘怀呢?所以他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这一切,只因有了情的熔铸。

元、白间非同寻常的深厚情谊,从彼此诗中可见一斑。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得乐天书》)。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寄乐天》)。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身。(《舟中读元九诗》)。品读这些凝结血泪深情诗作,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宦海浮沉之时,仕途凶险之际元、白间友情的高贵和伟大。

阅读这一段,那份诚挚深厚的友情,令人不经意间已受感染。而此情此意,又引出了下文作者在信中叙写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以“三泰”宽慰好友悬念之心。

三、三泰言安

正文第三段,为全文第三部分。乐天见微之因为自己如此忧虑,就写了“三泰”――体健家安、生活自足、景色秀美,三件如意欣然之事来宽慰友人悬念之心,是慰人更是慰己,系全篇的主要内容。

写体健家安,以层递笔法娓娓叙来,由“形骸且健”到“方寸甚安”,是由肉体而至精神;“下至家人,幸皆无恙”,由家人到诸院孤小弟妹,是由至亲而亲友。得以与亲人同寒暖,共饥饱,这种快乐看似平凡,实则得来最不易,尤其对身处人生低谷、贬谪流离之人而言,则更能体会天伦之乐的平实可贵,此为一泰。

写生活自给自足,先谈江州的自然环境尚佳,次言物质条件颇丰,鱼肥酒美,终言经济状况之自足。身衣口食,可自给自足,不必求于他人。身心俱得以安放,生活虽然简朴但自由舒适,真可谓贬谪生活中意外之喜,这种不求于人的安泰,足以宽慰知己,此为二泰。

写江州景色秀美,先谈建草堂之动机――首先点出建草堂的地点、建草堂的原因。继而描绘草堂周遭自然环境,有视觉(乔松、修竹、红榴、白莲)之美,听觉(流水、飞泉)之美,此间景色堪称“云水泉石,绝胜第一”。环境优美、生机勃勃,这世外桃源不仅让乐天忘归,甚至萌生出可以终老于此地之意。自古文人墨客,往往都寄情于山水,依赖山水抚平心中之块垒,寻求内心的宁静。左迁至此地,竟能与这样的山水佳胜之处相遇,且能以此处安身安心,此为江州生活第三泰。

三泰言安的内容虽然只是小事、琐事,然而乐天此时已经远离了时代政治中心,那么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正是由这些小事、琐事组成吗?这些此时恰恰成了乐天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己在江州的生活状况,以此宽慰挚友,既见其不愿让朋友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悬心担忧,让好友放心释怀,体现出对挚友的诚挚体贴,亦见其自身安处逆境、自适自足的旷达胸襟。

四、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正文末段是全文的收束,为第四部分。既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亦写出诗人诸般微妙复杂的情思。

首先点明写信时间是元和十二年四月十日夜至次日拂晓之前,地点是在庐山庵草堂窗下,这是空间意象;“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为时间意象;再写写信之时所见所闻:“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以山僧自由自在,闲适自得之态,衬托出自己对这种身心自由生活的羡慕、企盼之情;听到山猿哀鸣、谷鸟啾啾,烘托出元、白二人彼此长久分隔两地,不知人间相见是何年的伤感之情。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思念挚友之情、感怀命运之意油然而生,白居易遂将此时情景与情思熔铸于六句诗中,“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这首诗歌前四句,以今与昔、金銮殿后与庐山草堂中作对比,写出今夕处境变化之大,以往日富贵高位映衬今日寥落困顿,抒发出世事无常、荣辱无定、宦海浮沉之哀感。第五句虽有“槛猿笼鸟”之喟叹,然而笔锋旋即一转,祈愿挚友善自珍重,保全健康的体魄,期望他日人间相见作结。这首诗呈现出白居易心理的蜕变轨迹,江州三年贬谪时光,白居易内在的自我尚未完全得到安放,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内心深处的隐痛并未消失殆尽,在蜕变的过程中看似心境日趋旷达,然而有时仍旧难以释怀往日功名富贵;本已经打算忘却繁华荣利,终老庐山,但仍然忧国忧民,希望能够重返庙堂,有一番作为,实现兼济天下之志。昔时愈是愤发与踌躇满志,现在的悲哀与愤怒便愈深刻,这倍增的痛楚在诗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痛,难以平复如初。“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今夜,因为思念友人而夜不成寐,信手把笔,随意乱书,作者借写书以慰思念之苦。至交难会的惆怅,兼济之志难酬的悲郁交织在一起,白居易百感交集,进不能退亦不可得,这岂是完全忘却庙堂之事,而纵情山水之人的心迹?所以,白居易的书信,看似是以豁达语宽慰友人,实则是自我开解,引领诗人笔墨的,是慰人慰己与伤怀无奈之情的糅合!其内心深处饱含着人世沧桑的无奈悲苦之情。

这封书信文字平实自然,于平易之中饱含深婉之情,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信中再三呼唤“微之,微之”只因情之所至,文之所至。情是璀璨的宝石,带露的玫瑰,文学的灵魂,以情纬文,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1]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6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谢思炜.白居易文集校注(4卷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蹇长春.白居易评传.蹇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1、“愿作深山木”的意思是:想要变成深山里的木头。此句出自白居易先生的《长相思》。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词: 为时为事 革新 内容上深强为民 形式上优化新体

近来看许多诗词评论文章多十分强调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基于诗词如何优化创作,如何体现“核心价值”的思考,这就促使我对白氏诗文和革新理论的再思考。

历数中华诗苑中关于诗歌改革的论述,从孔子、郑玄、刘勰到唐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略作评议,该是孔子、郑玄是开山,刘勰是诗文总论(纯理论),李、杜多片言居要(包括元稹),集大成,深入思考,系统发声的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论不仅在当时一声炮响,震惊天下,而且从那以后直到今天,仍然轰鸣诗苑,为诗苑圭臬。这其间奥秘值得细加探究。

白居易诗论从《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版)看来,有诗歌、书信、序言等数十篇章,常为人称引的有《新乐府序》、答策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元九书》。

《与元九书》是写给同是沦落天涯的知音好友,当时大诗人元稹的。是系统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对诗歌革新的种种思考与见解(标尺),对己是诗作、理论分类汇展,对朋友是倾吐衷肠,嘤鸣嘱托,对诗苑则振臂一呼,电掣长空。白居易的革新诗文和革新理论,从出现到当今,光芒不褪,成为诗新的经典。

白居易的改革设想和理论因何而来?特色是什么?

一、白氏诗论,是时代、民众、作家和诗文本身发展的需求。

(一)初、盛唐之诗,可谓高峰叠起,诗人辈出,光焰万丈,陈子昂、张九龄慷慨高歌;张若虚豪迈绝唱;王维、孟浩然清亮应和;李白、杜甫登峰造极。营造了雄视前古后难追攀的唐诗高峰。可是安史乱后,高峰横断,荒峦草蔓。国有中兴之时,诗无继贤之作。弊端频生,或崇尚绮靡,发展齐梁浮艳,如杜甫批评的“齐梁后尘”;或堆砌典故,书橱式的展览,或只咏小我,叹老嗟卑,惶惶呐呐;或相互捧场,成为哄抬广告……总之,诗苑诗作,多失“诗经”以来的风人之旨。用现代语来说,诗歌背离了当时“主旋律”和诗歌本身的特质。佳作锐减,庸品成堆,民众厌恶,诗人心惶,因之,更新改革的潮流奔涌而出,不可阻挡。志者、智者相继提出改革的主张,发出改革的号召。

(二)白居易前后觉察诗歌弊端,提倡诗歌改革的不乏其人,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和元稹等,李白倡扬诗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论述更多,“王杨卢骆当时体”、“恐与齐梁作后尘”、“晚岁渐于诗律细”等。韩愈、柳宗元着重于文,(要“文起八代之衰”,说明当时文风和诗风一样“衰”得厉害了,不是“文以载道”,而是文以济私。)白居易、元稹着重于诗。但系统、郑重地谈诗改革的唐前唐后无过于白居易,有关影响更谁也比不上白氏之论。

二、白氏诗改理论的主旨和特点:

(一)白氏诗改理论的重要文章有:《新乐府序》、《策林节录》、《与元九书》、《六十九、诗以补察时政》、《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解》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元九书》(该信较长,节录如下):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 马矣,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衰秦兴,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导人情,乃至於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矣。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於苏、李、骚人,皆不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於伤别,泽畔之吟,归於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以还,得者寡,以康乐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於田园。江、鲍之流,又狭於此。如兴、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焉,於时六义微矣。

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采采”,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於此,而义归於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焉,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鲂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於贯穿今古,尔见 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於李。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塞庐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仆尝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自登朝以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於指言者,辄咏歌之,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举。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

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谓之“感伤诗”。谓之“杂律诗”。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於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

节录的这部分主要说诗的经国济民的重大作用,和古今体现诗歌作用的有关诗作,和当时纷然丛生的诗病与自己的治救之见(改革的主张),并以自己作品的反响来强化诗歌必须革新的意见。白居易为何写这封信?因为他深深感到当时诗坛的弊端和衰败诗象。大量作品远离了“诗经”以来的“关注民命”的传统。写诗者既不深入社会采风,也不了解民众要求、心声。白居易要力矫时弊,创作了“新乐府”“唯歌生民病”,又大声疾呼号召为时为事,不能只是吟风弄月、叹老嗟卑,或者互相应酬庆吊,这是将诗歌“经国之大业”矮化了,大失风人之旨,有愧诗人身份。当然,这封信也是嘤鸣求友,共襄诗改盛举。

不过这里应郑重说明白氏的“为时为事”是是指诗作要写当时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而不是迎合执政者的颂词,更不是追逐时尚,图解政策,或者附合大人物的言论。一定要执笔作诗时,“唯歌生民病”。

再有白居易的“时、事”是揉和在一起写的,不追风(时)逐雨(事)。他的“新乐府”就是这些主张的标本,卖鱼翁、卖炭翁、轻肥……莫不如此,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或所咏者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大事,小中含大之事。

再有还必须理解认识白氏此论,是改革诗风的系统工程的一部份,是制度性的、机制性的,而不是短效性的急救药。

(二)白氏诗论的主旨性、统一性、系统性超迈前古:

1.如前所述,白氏诗改理论创作主旨是以《诗经》、时贤佳作和自己的作品为例,突出作诗主旨应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叙载民众的痛苦生活,作君上施政的参考(依据)。

2.白氏诗论反复强调的革新锋芒涉及内容、形式和作者、读者的感受,多方面、多角度阐发自己主张,但又总是处处突出重点,推崇先进。多处称引古贤佳作,评论得失,如对“朱门酒肉臭”和“澄江静如练”的不同评论。

3.“时”“事”的重要性、先进性的融汇共辉。

同韩愈的文以载道一样,白氏的诗以载道的“道”也内涵丰富,有内容方面,有时、地方面,有形、艺方面,但总体说来,所咏“时、事”要(1)与时俱进,领先时代;(2)针砭时弊,补救缺失;(3)眼前给力,长远持续(获益)等。绝对可称系统、郑重的谈诗改革的唐前唐后无过于白居易,有关影响更谁也比不上白氏之论。

三、白氏诗论的影响:

(一)白氏诗论整合“诗经”以来的诗的社会功能,强化主流意识和强化对政局、社会、民众、君主、大臣的正面作用,白氏诗论是当之无愧的国学经典、诗苑法典。《与元九书》就是一座纪念碑!白居易还有其他辅助“碑铭”,如《采诗・以补察时政》:

臣闻圣王酌人之言,补己之过,所以立理本,导化源也。将在乎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俾乎歌咏之声,讽刺之兴,日采于下,岁献于上者也。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大凡人之感於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而形于歌诗矣。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以下也;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闻“谁其获者妇与姑”之言,则知征役之废业也。故国风之盛衰,由斯而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然后君臣亲览而斟酌焉,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所谓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故政有毫发之善,下必知也,教有锱铢之失,上必闻也。则上之诚明何忧乎不下达,下之利病何患乎不上知。上下交和,内外胥悦,若此而不臻至理,不致平,自开辟以来,未之闻也。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斯之谓与。

可见诗歌的作用,已被强化到施政必读,施政依据,和民心所归,民风所尚的地步!

(二)白氏认为当时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可或缺的革新之列,具体说来,内容要为民,形式要简化,语言要通俗易懂,他有几则诗论说: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於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

凡人为文,私於自是,不忍於割截,或失於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与元九书》)

“新乐府”是体式方面的,从语言来讲,“元轻白俗”,“老妪能解”,就是说的白居易诗是以提炼的民间口语,画社会实景,吐民众心声。

(三)对前代的改革作了总结与推崇,为后代的改革指出了必然性,树立了榜样。《策林节录》六十八有:

国家以文德应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选贤,以文学取士,二百余载,焕乎文章,故士无贤不肖,率注意于文矣。然臣闻大成不能无小弊,大美不能无小疵,是以凡今秉笔之徒,率尔而言者有矣,斐然成章者有矣。故歌咏诗赋碑碣赞咏之制,往往有虚美者矣,有愧辞者矣。若行于时,则诬善恶而惑当代;若传於后,则混真伪而疑将来。臣伏思之,恐非先王文理化成之教也。且古之为文者,上以纫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故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今褒贬之文无质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章镂句,将焉用之。臣又闻稂莠秕稗生于谷,反害谷者也;词丽藻生于文,反伤文者也。……王者删词,削丽藻,所以养文也。……谕养文之旨,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碑诔有虚美愧辞者,虽华虽丽,禁而绝之。若然,则为文者必当尚质抑,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议文章碑碣词赋》)

这里白氏举了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他倡扬的诗歌革新的意义、力量和不可轻忽的作用,让人信服。

白氏创作和理论的“活水”从何而来?一是从社会民众中来,没见过那些恶吏、恶行,是写不出《卖炭翁》、《卖渔翁》的“心忧炭贱愿天寒”、“卖鱼未足充饥肠”的。这是一般“活水”。另一股则是前贤的爱民经典,白居易自己也说《诗经》里好多篇章为他的创作树立了榜样。不仅《诗经》,还有与他同朝的李白、杜甫的作品也启发、指引他的创作,他十分钦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可见这股“活水”对他创作的渊源影响了。

第9篇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春池闲泛 (白居易)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温庭筠)

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风曲 (齐己)

第10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千年以来,桃花作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被讽诵不衰,其原因如叶嘉莹先生所指出的:“第一个极浅明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花的颜色,香气,姿态都是最有引人之力的,人从花所得的意象既最鲜明,所以由花所触发的联想也最丰富。”而在由桃花建构的诸多纯美的艺术境界中,尤能带给我们独特美感体验的,则是桃花掩映下的爱情世界。

一、名花倾国两相看

占尽春光的簇簇桃花第一次被纳入文学殿堂是《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世家。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歌用妖娆绚烂的朵朵桃花起兴,引出所咏对象——即将出阁的新娘。那美丽的女子憧憬着在桃花漫天的灼灼粉色中和爱人牵着手,倾盖如故,白发如新。那春日里粉红柔白的漫山桃花,盛放在 细雨微风的深处,满溢着幸福、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桃花盛开的季节,浸满爱的喜悦和甜美的场景除上文的婚礼外,还有大唐帝国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的绝美演绎。据《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都很喜爱桃花,他们的御苑中种有千株桃树,当朵朵桃花盛开,他们常会于桃花树下,而每次唐明皇又都要摘桃花插在杨贵妃头上,说:“此花尤能助娇态。”一代帝王为了一位“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女子所倾倒,在岁月的流光里,满山红透的春色中,“名花倾国两相看”,迷醉在万种风情中,这段短短的文字背后,流淌着多少旖旎风情。千载之下,仍觉得其中洋溢的情感是何等惊艳绝世。

二、人面桃花相映红

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记载:“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桃花美人,相得益彰。唐宋时期以桃花比喻美人的诗非常多。如:李白《长干行》“自怜十五余,颜色桃李红”、王建《春来曲》“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李中《春闺辞二首》“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等诗句都写出了女子们容颜娇嫩,脸色红晕,展现女子们健康、美丽、快乐的形象。当艳如桃花般的女子遇到梦中的少年,一段千古传唱的凄美爱情就此展开,那就是----人面桃花的故事。据记载,故事初现于中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描写了诗人寻春遇艳的惊喜和重寻不遇的惆怅。城南庄桃花盛开,春色满园,妙龄女子艳若桃李,笑迎春风;诗人惊艳于“人面桃花”的无限春光,不禁神驰情迷,难以忘怀。但当来年春花烂漫时,诗人故地重游,却只见桃花依然如昔,而花下的“人面”却不见踪迹。

中晚唐孟綮的《本事诗》则将这个故事演绎成一个完整的爱情传奇:“大唐中和年间,博陵崔护,姿质甚美,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寂若无人,叩门求饮,一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伫,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卷盼而归,嗣後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题<题都城南庄》诗於左扉。後数日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叩门问之,有老父哭曰:‘君杀吾女。’并叙其由来,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日:“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以女归之。”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经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但扩充了内容,增加了细节,而且情节曲折,首尾齐全。桃树下春风里一见钟情的流光溢彩的爱情故事,一经形成,遂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学典型,在后人的诗词中反复被吟唱,以杂剧的形式广泛流播并且历久不衰。

三、花红易衰似郎意

桃花作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意象,不仅以妩媚多姿、生命力旺盛令人向往和羡慕,同时也因其青春易逝、花叶凋零的命运而令人感叹和惋惜,民间有“三月桃花几日红,风吹雨打一场空”之说,因而在古典诗歌中还常代表“红颜薄命”。李渔在《闲情偶记》里写到:“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在有关桃花的文学作品中,也通过桃花花期短暂,易凋残的特点诉说着爱情的爱情悲欢离合的苦恼与无奈。例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以蜀地常见的景物桃花作为喻体,来比附曾经热烈、美好却转瞬即逝的“郎”的感情。漫山遍野红红火火的山桃花,转瞬间便会红凋香残,正如男子见异思迁之爱心,最后留下的只有女子江长水深的忧愁与痛苦。全诗以桃花开落,抒写爱情的悲欢离合,十分恰切而鲜明。唐代女诗人薛涛的爱情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薛涛生命中的第一个情人是剑南节度使韦皋,韦皋非常欣赏她的才华,特将她召到府中侍宴赋诗,并让她帮自己做一些文字工作,那时叫“女校书”,相当于今天的“女秘书”,不过这个称号和工作也是韦皋特意上书朝廷申请下来的。

作为一代才女,薛涛诗名远播,曾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等名流多来往唱和,其中和元稹的姐弟恋热烈而无奈。那年元稹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他久闻薛涛的艳名和诗名,自是倾慕已久;见到比自己小十岁的元稹之后,薛涛也感到了爱情的强烈震撼。当晚,他们就同居一室,那样的热恋缠绵。三个月里他们“积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但元稹最终还是离开蜀地,重新踏上了他的宦游之旅。一年以后,当薛涛千里遥迢寻到江陵时,元稹已纳安仙嫔为妾了。据说薛涛的《谒巫山庙》一诗,就是写于她返江陵的途中:“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薛涛是怎样的心痛,又是怎样的隐忍呢?“红颜薄命”,薛涛一生没有婚嫁,没有子女。

四、桃花坞里桃花庵

和梅、兰、竹、菊等花中君子相比,灼灼娇艳,争粲一时的桃花,因其艳俗和娇媚被与青楼女子相联系,宋人程荣于《柳轩杂识》评花时说,“余尝评花,以为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

转贴于

,李如东郭贫女。”名士与青楼女子结缘,虽然大多是逢场作戏,风流自赏,但才子风流,名妓情深时,也会在漫天桃花中演绎出一场旷世爱情,最有代表的当属明代明代才子唐寅。

唐寅对桃花情有独钟。他本来就旷达,不拘小节,素与青楼女子往来颇多,因为科场遇挫,看淡功名,和青楼女子患难见真情,有一段爱情佳话。

据记载,唐寅的原配是徐氏,亡故后曾续弦。唐寅因科场案牵连下狱,出狱后“夫妻反目”,续弦离去。穷困潦倒的唐寅,“于勾栏之中结识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对他十分体贴、敬重,被称为‘红粉知己”。沈九娘经常在经济以及精神上援济他。唐寅在这位青楼女子这里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决心为沈九娘买一个园子,和她一起过平静的隐居生活。于是,唐寅买下苏州桃花坞一座闲置的宅子,取名“桃花庵”别业,自号“桃花庵主”,自称“桃花仙人”,写出了著名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问,不愿鞠躬车马前……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摈弃世俗牵绊的唐寅,与患难见真情的青楼女子沈氏,在这个奇特的桃花环绕之地相依相伴,平日以种花为娱,赏花为趣,对花饮酒,醉卧花丛,万丈红尘之中阅尽人间春色:“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感怀》),并且他们育有一女,叫作桃笙。

五、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早在唐代,诗人杜牧就赋《题桃花夫人庙》一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这首诗是咏春秋时的息夫人,息夫人美貌无比,面若桃花,在民间传说里是掌管桃花的花神,称桃花夫人。息夫人虽然身存楚宫,心却早随亡夫而去。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和屈辱折磨着她,即便青春还在,容颜未改,她始终不发一言,且如诗中所言“脉脉无言几度春”。她悲不欲生,却因为某些原因“弗能死”,只能采取“无言”的方式消极抵抗。沾露新桃次第开放,鲜妍活跃,无疑是和心灰意冷、无言悲痛的息夫人形成鲜明对比。将桃花与女人的结合,跳出了个人爱情、命运哀叹的圈子,而是思考个人命运与政治、国家命运之联系,开启了这一题材新的发展前景,亦赋予桃花女人新颖独特的内涵。

清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继承并完善了这种写法,以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写家国兴亡,演绎了这一题材壮美与凄美并行的意蕴,塑造了悲壮刚强的“桃花红颜”,透视出对历史深刻的思考。

第12篇

喜爱菊,喜爱它淡淡的幽香,喜爱它朴素而不华丽的外衣,喜爱它高洁而不庸俗的气质,更爱它“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性。

我最喜欢我家阳台上的那一丛白色的菊,它的花朵有拳头一般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轻纱。虽然没有茉莉的清香,虽然不及玫瑰的娇艳。但是以它“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独特气质就足以另人赞叹不已。古代诗人元稹不是曾经写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诗句吗?还有陶渊明一生独爱菊,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哉画面。这便是“性本爱丘山”的真实写照。

一阵秋风瑟瑟的吹过。那丛丛簇簇的,随风摇摆起那婀娜多姿的身段,轻轻跳起那迷人的舞蹈。花瓣在阳光下流泻出醉人的色彩,一缕缕淡雅的馨香在风中飘荡着,怎不令人神弛而陶然怡悦!一朵紧挨一朵地开放着,鲜亮而又挺拔。它的花瓣润如玉、轻如纱、白如娟,花蕊是淡黄色的。远远望去,像织不完的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美丽极了。

在一旁的一朵紫色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亮的钻石,摇摇欲坠。几个花骨朵星星点点的躲藏在青翠欲滴的绿叶间,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儿。

菊是美丽的,但它的品性更值得人们去学习。所以我认为:做人,理当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