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林经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97-02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由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院校,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呈现出了十分活跃的态势,实践中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模式。但是与新时展需要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十分有必要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吉林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林业经济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被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率为97.33%,回收问卷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对现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认同感的学生占71%,其中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非常合理的;3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是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生仍然占29%,其中2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7%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合理。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的设置仍不满意:(1)53.25%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2)44.16%的学生认为课程门数太多;(3)37.66%的学生认为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4)19.48%的学生认为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和交叉;(5)54.55%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多,实践机会太少。
2.专业课授课内容及实践性调查。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日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课授课内容看,认为授课内容陈旧的学生占51.37%,其中认为授课内容很陈旧的学生占5.48%;认为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符的学生占43.84%。从专业课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程度看,认为所学的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的学生占60%以上,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的学生占55%以上。
3.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参与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较为喜欢的授课方式有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喜欢教师单向传授方式的学生仅占27.40%。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有90%以上的学生愿意配合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授课,表明学生课堂参与意愿很高,在课堂上希望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4.学生能力培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希望学校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见图1);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侧重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见图2)。
图1 理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图2 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5.师资素质满意度调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从学历学位结构看,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本次调查中,93.15%的学生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是满意的,其中专业教师的责任感、专业学术背景及个人魅力三个方面最令学生满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萎缩,是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面临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经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都从事与“三农”有关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相继改革,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都进入非农行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无太大差别。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在农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本硕连读强化班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就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弱,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从本次对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见,学生感到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安排的太多,连续上课的时间太长;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步伐,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专业课程设置上以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为主导,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等。
(三)实践基地不足,可持续利用不够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薄弱环节,其原因一方面与该专业具有农村和农业经济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关。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使得教师理论课程工作量较大,实践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比例过低。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但受到实习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仍然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相结合,制约了其专业素质和原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建议
(一)拓宽专业内涵,确定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对各种微观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较快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懂经济、会管理、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带头人”,这些都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农经专业开始逐步分化,或是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向发展;或是向应用经济管理方向发展为涉农企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定位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专业所在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容忽视,要抓住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定位。总之,要坚持“注重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意做到四个转变,即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宏观管理向侧重微观管理转变。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增加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构建基础课、专业属性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扩展课四个课程模块。以基础课保障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专业属性课突出专业培养特点,以专业扩展课拓展学生视野和沟通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以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并运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原创能力
加大实习和实训时间,以校内校外相结合,村社与企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建立并实施基地依托式、科研参与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力分解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按课内实践、课外实习(实训)、综合性生产实习三个层次,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施“三段式”实践模式。第一种模式即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单科实践,在课堂上突出案例教学,依托课程实践环节,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引导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到农村参观考察,目标在于对某一课程的相应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模式即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学会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目标在于认识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及其相应能力的培养;第三种模式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实岗锻炼,依托毕业实习,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启迪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职业规划
一、引言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因为它可以为职业生涯指明大致的方向,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更好的实现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因此,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该专业学生中,农村生源占比高,同时该专业与当前社会热门的“经济”和“管理”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就业面也比较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三农”领域大展身手,又可以在“非农”行业施展拳脚,但该专业又因“涉农”,从而制约了其所具有的“经济”和“管理”背景的就业优势。因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更应该重视和做好职业规划。
二、调查组织与过程
为了了解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职业规划,课题组对在校的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了有效样本179份。当然,为了完成本课题的其他研究任务,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相关调查数据,有待后期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主要从生源地结构、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职业规划明确度、希望接受的职业规划内容、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将来考研升学是否还会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一)生源地结构。不同的生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视野,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要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首先应该了解其生源地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生源占到69.83%。以农村生源为主体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程度。(二)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关注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对职业进行规划和调整,提前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调查结果表明,在大一和大二开始关注职业规划的人数没有超过半数,只有44.13%,低于在大三和大四关注的人数,在大三开始关注的人数相对最多,占36.31%。甚至还有7.26%的人没有关注过职业规划。因此,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尽早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干预,合理科学的引导学生尽快关注职业规划。(三)职业规划明确度。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关注,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关注层面,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而是应该有较为明确的规划。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很少,仅占14.53%,多数是只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占比58.66%),甚至还有超过四分之一(占比26.82%)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合理引导学生尽早关注职业规划,而且还要帮助其尽快形成一个较为明晰的职业规划。(四)希望接受的职业规划内容。职业规划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不仅有最初始的职业启蒙,还有较为较高层次的职业目标,既有抽象的职业理想,也有较为具体的实践指导,还有帮助树立职业理想和确立职业目标的职业测评,还有就业观念方面等。这六项内容共同组成了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但是,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重点有所侧重。调查结果显示,按照比例的高低,学生最关注的是实践指导,占38.55%,其次是职业启蒙,占20.11%最低的是职业目标,仅占8.38%,其次是职业理想,占比8.94%。其可能的原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受思维、知识面和视野的局限,对职业规划希望得到更加具体的实践指导和职业启蒙;在还没有很好的得到职业启蒙之前,多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所以,对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考虑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启蒙教育,然后通过职业测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确立职业目标。(五)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大学生刚进校时,对专业也许是一知半解,并没有一个比较清醒和理智的认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我们的专业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通过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来帮助其进行理性的职业规划。如果专业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职业规划就很有可能会偏离专业方向。调查结果显示:有42.46%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有50.8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不大”。所以,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是帮助的,真正认为没有帮助的只有6.7%。(六)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大学生在学生都要接受不同的专业教育,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从所学专业出发,不能脱离所学专业,以本专业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样本学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见表6。调查结果显示,“偏离较大”和“完全偏离”的比例并不高,二者合计也只有15.61%,而“基本吻合”和“有一定偏离”二者合计接近85%,当然要求都“基本吻合”既不现实,也做不到,而“有一定偏离”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本项的调查结果与上述关于“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的帮助”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这就预示着,学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不能仅仅依靠职业规划课程来解决,而应该是将职业规划贯穿在整个专业知识教育全过程,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七)将来考研升学是否还会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屡创新高,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2017年增加18万人,增长近16%。一个方面是就业压力和名校情结;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考研来调整专业方向,从而重新进行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明确考研升学继续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只有31.84%,但是明确“否定”的也只有31.84%,相对多数的人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且根据调查中了解以及平时教学时与学生交流得知,这部分不确定的学生中,之所以难以决定是否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考研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较高,学生担心考不上,所以其中相对部分学生选择了不考数学,而且国家线相对较低的专业学位“农业硕士”,而选择报考农业硕士的学生,其专业方向几乎全部选择的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这两个专业方向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非常接近。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从七个方面调查了农林经济管理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农村生源为主体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关注职业规划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很少;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有帮助,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有偏离,但偏离度不高。(二)建议。1、引导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一学期就安排了10节课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应该说启动职业规划教育还是算比较早的,但实际上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6.20%的学生在大一时开始关注职业规划。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尽快开展职业规划。2、加强实践引导,提升职业规划效果。职业规划教育不能全程在课堂上进行“纸上谈兵”,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基础,通过实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践引导的形式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实习与实践,这项工作可以融入到其他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可以与其他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就业信息的和校园招聘会等,就不能局限毕业生,可以在四个年级都进行,让非毕业生提前知道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地比较,他们就可以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参与社会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学校暑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职业的认知。3、分阶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细化职业规划内容。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对职业规划教育需求也是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细化职业规划内容。一年级的新生,在职业规划认识上,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对职业规划很模糊,有的甚至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另一种情况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进行职业启蒙,引导学生尽早找到人生方向,正确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强调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等。二三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素质能力,进行自我塑造,加强实践引导,增强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要开展职业评估,传授职业规划的方法等。四年级侧重就业指导,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教授求职面试和笔试的技巧,还可以进行求职简历制作培训和模拟求职面试等。4、加强专业知识教育,降低职业规划与专业偏离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是有帮助的,而且未来发展(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也不高,这说明了专业知识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因为职业是基于学业的,而学业可以成就职业。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职业规划融入其中,将职业与学业紧密结合,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降低职业规划与专业的偏离度。5、专兼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规划师。我校现有的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师资以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为主,他们长期服务学生,对学生很了解,同时也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也非常了解,以他们为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合适的,但还不够,有所欠缺。毕竟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校园,不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职场阅历相对不足,职业环境不是很熟悉,对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因为职业的缘故,也不是很了解,因此需要有兼职的职业规划师加以补充和完善。可以聘请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优秀企业家作为兼职的职业规划师,不定期来学校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分析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介绍产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求动态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肖涵,戴静雅.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及指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
[2]宋广军.基于大学服务社会视角的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9).
农林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个涉农专业,目前国内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是理论课程教学成功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1.内容构成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三类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功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2.课程性质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所有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则允许学生进行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即可。
3.课程结构
一般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经本专业专家组的多轮研讨确定初稿,再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微调,每隔四年经过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后再重新进行修订。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识,获得各种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素质与个性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讲授式教学在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学中尤其适用,此时,教师的“讲”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有关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或启示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管理学、国际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
(3)交流互动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课题组式教学。课题组式教学是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可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课题题目,然后组成多个课题组(每5名左右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规范进行。
(5)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工协作,将教学、学习和项目开发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围绕项目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来设计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分工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授的是项目开发中涉及的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与项目科技开发合为一体,师生合作,即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可获得项目开发效益。
(6)学生主讲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是指选定一部分适宜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去轮流主讲,并主要由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必须进行充分地准备,既要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按照预先的设计很好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根据课堂的情势灵活调整设计与计划,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
转贴于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农特点,其课外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外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教师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可以把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典型案例等放到网上供学生阅览,也可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条件的课程最好能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引导式教学。目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兴趣缺乏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的热点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疾苦的问题等唤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通过其他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外活动式教学。采取适宜的形式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很多活动也无法在课堂时间进行,只能在课外时间组织。
3.课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的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综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素质提高水平。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应的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即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实践能力素质。在辽宁师范大学刘磊的博士论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中,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实践能力(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有效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对乐曲、旋律、节奏特别敏感,有很强的感知、鉴赏、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空间实践能力(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实践能力(动作灵巧、敏捷,在身体平衡、协调、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动机、意图、情绪的能力),自我认识实践能力(善于认知人的内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然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规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在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素质。主要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意识并善于进行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素质,创新能力是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难以确切考核的一项素质。
(2)考核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只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单一的考核方式,这样无法有效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考核内容的需要。根据考核内容多样化的要求,应该采取课堂提问、随堂小考、命题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现场实践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当然,考核方式也应因课程而异,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宜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20 [文献标识码] B
湖南农业大学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担负着为湖南省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湖南省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建设“制造强省”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形势对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且长期以来湖南省就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更加强调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以其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优势在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目前国内农林类高校很少就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提出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综合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经管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质量保障与监控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构建适合经管专业特点和特殊要求的综合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一、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
实验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以及较大的实际效用性,它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健,2010;王娟等,2007)。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大多数高校得到普遍使用与发展。实验教学也由原来以自然班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模式(孙爱民,2002)。陈阿梅(2011)和吴永林(2009)等指出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实验教学的课程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不协调、不同步,实验课程落实、时间安排难度加大;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展开实践教学所需硬件设施条件的局限;教学内容上相对滞后、模式结构单一;在实验教学工作开展中,实验员、实验课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不畅,容易出现临时调整课程时间、临时停课或学生由于客观原因缺课等现象。因此,为合理规范实验教学秩序,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实验教学质量,需建立与学分制模式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一个极为模糊,常引起争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陈玉琨和李如海,2000)。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质量予以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王承绪和徐辉,1993;刘慧云和吴仲华,2008):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所处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其三,教学质量是指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度以及大众对其的满意度。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单位和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督与控制和结果评估与分析的重要手段。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由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确立,通过信息收集(包括设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组成的闭合系统。该教育系统在与社会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实现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通过教育产品―人才―对社会环境发生作用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要通过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督导组专家、学生信息员、学生、任课教师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所在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反馈。通过对反馈信息全方位的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追究其问题根源,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教学过程,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见,并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从而全面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刘元林和张增凤,2009)。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类的专门人才。本研究立足于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实验教学管理的具体实践,,本着“教学是学校生命线”的管理理念,认真探索并总结经验,试图建立一套适合农林管理院校发展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获取并掌握实验教学过程的信息,便于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
目前国内农林类高校很少针对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提出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综合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未来普通教学型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质量保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以教学为本,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改革的态度树立先进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将实验教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建立符合农林经济管理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和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当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经济管理学科人才是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在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有必要配合经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以开发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科学的经济管理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三、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从全国来看,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已在北京工商大学、广东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财经类院校开展实施,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或毕业实习的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2011年9月,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组发起举办了“全国经济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师资培训与研讨会”以推动这一强化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自2000年开始,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服务,承担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经济共7个专业的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模拟实验。2007年,根据院系现有专业,在基础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专业特色,组建了经济学院综合模拟室。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了《农业院校经管类综合仿真实训》这一跨专业大型仿真实训课程,该门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多类社会组织中模拟真实的岗位工作(涵盖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及政务部门等),有利于其熟悉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数家仿真生产制造公司及外部服务组织和机构,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及规则,在复杂动态的仿真市场环境中进行大规模模拟运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以及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决策力、综合执行力以及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实现培养具有能尽快进入中高经济管理层潜质的复合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四、湖南农业大学经管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建议
湖南农业大学经管类综合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分阶段和分层次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学科综合实验、创新创业模拟五个层次的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六大沙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国民经济运行及核算沙盘”、“农产品企业经营与管理沙盘”、“区域经济分析模拟”、“商业银行业务及其交易沙盘”、“投资理财分析沙盘”和“创业综合模拟沙盘”。综合实验体系的建设原则是在现有实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以仿真性、综合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为目标,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共性要求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个性要求相兼顾,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起一个既反映社会经济现实,又合乎教学规律的涵盖多个实验项目的仿真综合实验内容体系。
第一,完善实验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涉及的学生人数和其所承担的角色数量众多,需要进行相应的场地和软硬件设施建设,经过最近几年学校的大力支持,软硬件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需根据具体的实验和仿真实训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完成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及实验项目总体设置。由于国内缺乏经济管理综合实验的教材,因此,将主要依赖自编教材和实验报告。构建并完善集网站、多媒体、手工工具、凭证、实物沙盘、电子沙盘等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手段体系。
第二,改革实验组织形式。设置项目工作室,构建“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进行综合实验的项目体系、手段与方法体系、组织形式体系、活动方式体系、考核内容与方法体系、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和相关教学文件与教材建设;打破自然班界限,统一协调综合实验的时间和学时安排,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混编,建立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小组来承担综合实验中不同的经济和管理组织。
第三,健全实验考核。依据综合实验项目和团队角色,建立教师考核与学生自主考核、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分体系。
第四,针对不同专业开发各专业的实验教学的模拟沙盘及其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经管类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实验教学部门与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按照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原则合理组织,形成的有效保障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系。
五、结语
本研究旨在以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整合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以仿真实验为突破口,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形成由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沙盘库、数据库、软件库等组成的实验教学工具体系,手工手段与电子手段相匹配、模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并存、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体系,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博弈式教学等组成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途径按照一定逻辑组织成若干实验课程,从而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张健.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4)
[2]王娟,陈寅山,林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初探[J].高教论坛,2007(5)
[3]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2)
[4]吴永林.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
[5]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6]刘元林和张增凤,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8(1)
一、实习报告要求
1、专业班级:严格按专业目录填写,如“会计学20xx-1”、“市场营销20xx-1”、“农林经济管理20xx”、“会计学专升本20xx”
2、实习类型: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毕业实习”,会计学专升本专业为“综合实习”。
3、实习时间: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20xx.11.17-20xx.03.29”、会计学专升本专业为“20xx.03.02-20xx.03.29
4、实习报告字数要求:5000字
二、实习日记要求
1、时间要求:
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分时间来写,具体时间为“20xx.11.17-20xx.12.28”共6周时间和“20xx.03.02-20xx.03.29”共4周时间;
会计学专升本专业时间为“20xx.03.02-20xx.03.29”共4周时间。
2、内容要求:按以上时间段,每周要求两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我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先后在13个省(区)建立了20余个函授教学辅导站(点),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5万余名合格成教毕业学生。目前,在籍函授学生一万多人。
国家承认学历:毕业证书在教育部电子注册,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学历认证系统,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上查询。
学位申请:我校函授学生学生方式是以自学为主,按照教学计划参加面授教学。专升本层次的学生可参加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合格,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可申请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层次、学费、专业类型:2014年面向社会招收高起专、专升本两个层次,高起专学费为1500/学年;专升本学费为2000元/学年,学制均为2.5年。招生专业涵盖农学类、经济管理类、理工类、法学类等四大类。(各省收费标准以当地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2014年所开设专业:
专升本:农学、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林学、园林。
高起专: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环境监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工商管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林学、园林。
报名注意事项
1、报名:8月中下旬在所在省招生考试信息网上报名,工作时段为10-20天。报考学校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0712,专业类型为函授。
加分政策:对于农林科技水牧等艰苦专业、年龄25岁周岁以上、少数民族、山区县考生的照顾项目切勿漏填,录取时可增加20分;
免试政策:专科毕业后服义务兵役退役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三支一扶(含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振兴计划项目下基层连续服务期满三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等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者,可享受专升本免试教育(限部分省区)。
学费资助政策:陕西省“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对乡、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考入我校的专升本层次的学生,有省政府资助全部学费,考生在报名前需向当地人事部门申请(只限陕西省)。
2、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要立即到网报确定的招办进行现场确认和图像采集工作。工作时段为7-10天。
3、提示:考生报考时姓名、出生年月与身份证要一致。专升本考生应已经取得国民教育系列的大专毕业证书,凡出具假证不符合规定的,考生自己负责,任何时候发现,都取消录取资格,所发生学费学校概不退还。取得学历的也将被注消学历。
考试科目
层 次
科 类
考试科目
专升本
农学类
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理工类
政治、英语、高等数学1
经济管理类
政治、英语、高等数学2
法学类
政治、英语、民法
高起专
文、理
语、外、数(文、理)
联系地址:(712100)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成人教育学院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也是2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部省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茶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从课程内容重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团队打造四个方面,进行了基于工作流程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探索。
关键词 :高职;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工作流程
基金项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会计实务”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高萍,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务管理;吴政春,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19-03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在教育领域被淡忘了近20年的“农业会计”又将重新得到教育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三农,培养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熟悉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物流与营销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统计分析、农产品营销、农产品仓储管理、农产品配送管理等实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乡镇经济管理部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农村社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岗位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农业会计实务”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农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团队的打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力争面向“三农”,培养合格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
一、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参考初级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重构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增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等内容[1],丰富农业会计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摒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组织模式,而根据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若干项目进行组织。
2.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应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本课程可按照要求学生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将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如:按照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核算、工资管理岗位核算、费用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主管会计岗位核算8个项目模块进行教学,将课程教学和工作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在上述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为农服务特色。如表1所示,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与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的差异方面,选择其特有的经济业务开展教学和训练,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
(一)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1.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农业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2]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在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里配备了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必需的硬件、软件、材料,实训室布局按照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了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提供完备的实训资料,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自编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实训资料;同时,师生共同参与“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的实际运营,采用公司实际的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实训,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为了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效果,除了在校内建立实践教学模拟环境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
1.与上海市农经站对接,学院教师和学生经授权后可以登录上海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查看全市有关财务信息,研究和分析上海农村经济情况。
2.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经管所对接,学生可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实践教学。
3.学院出资与上海渔浪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建了校外实训场,其水产养殖、农家乐餐饮等业务和宽敞明亮的培训教室,为学生现场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4.学院专业老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申报农业会计科研课题;共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会计技术指导,为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家庭农场主等开展农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农业企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并与企业建立了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
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的简单的会计教学方法,而是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案例进行农业会计的教学。一直以来,各院校在农业会计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文字形式来描述经济业务,学生根据所给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做得好一点的学院,可能会要求学生填制真实的记账凭证,但对于记账凭证后面应附的原始凭证多数不作要求,造成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后面应该附什么样的原始凭证,而这些原始凭证又怎么填、如何取得、怎样审核?
在现实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发生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往往在拿到原始凭证后不知道怎么进行业务处理,这就是教学和实践不能有效接轨导致的尴尬结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学团队专门开展教学研究,编写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业务为主线的综合实训指导书。该教材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合作社成立业务的核算,到正常经营运作的日常业务核算,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告,都是以合作社发生的原始凭证样张作为学习训练的资料,为学生手工账训练再现了真实的业务场景;同时,还开发了与手工账相配套的电算化环境下的综合实训库,学生通过手工账和电算账的训练,既能得到很好的验证,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牢记业务的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单一的教学组织模式。
1.提倡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先将项目交给学生做,学生碰到问题查找资料,根据完成一个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补充学生所急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引企业专家进课堂,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探索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实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有效融合、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紧密对接,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2.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课程网络资源,如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表、PPT课件、教学视频、实训指导书、习题库等。鼓励学生课余进行自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指导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学做兼备、工学结合,融课堂与实训基地于一体。
3.鼓励学生与任课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沟通。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QQ在线解答或通过电子邮箱交流解决。
四、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打造课程教学团队
目前,大部分院校缺乏专门的农业会计教学师资队伍,会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缺少农业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与学缺乏互动[3],再加上农业会计确认、力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等特点,使学生缺乏理解的基础,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职业特色。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院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农村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第一线,通过到农业企业、镇会计记账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实践,亲身体会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的自然属性,了解和熟悉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与分配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内容及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获得统一。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安排两名青年教师到市、区级农经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到学院自建的“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参与实践,从而使教师的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得到提升。
(二)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要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课程实训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并通过团队建设、课题研究、社
会技术服务等形式,密切校内外教师的联系,形成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总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学生通过边实践边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平,张希玲,王素义.我国高校农业会计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13(5):83-86.
[2]汪诗怀.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5):74-75.
一、引言
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刘强等,2009)。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学生对目前课程的评价与需求,本文选择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学生个人能力、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的20个问题。问卷调查于2014年5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管专业的11级2个班中展开,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30份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达到100%。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从学习成绩的判定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是中等偏上的,其中成绩一般的学生最多,占50%,这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对农林经管专业的了解程度,70%的学生反映出一般的特点。对于大三的农林经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竟然对该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反映出需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对该专业表现出喜欢态度的学生仅仅占16.7%,而较喜欢和一般喜欢的学生占73.4%。从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来看,60%的学生认为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用功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就说明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爱好是至关重要的。
2.课程设置方面。从学生对课程目标的清晰度来看,仅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清楚课程目标,而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一般(53.3%)。这反映出作为公共管理学的目标设置不够清晰。从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判断上来看,认为公共管理学是核心课程的占16.7%,是重要课程的占36.7%,是比较重要课程的占26.7%。这说明,学生对公共管理学这门课比较看重,并视为重要课程来学习。从开课的学期安排来说,46.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适,33.3%的学生认为有些偏晚。同时,关于学时长度,50%的学生认为较合适,23.3%的学生认为较短。目前,公共管理学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开课,部分同学面临考验复习和找工作的问题。
3.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从选用教材的实用性来看,70%的学生认为选用的教材是较新颖的,这反映出学生对教材的认同感。从教材结构的安排来看,认为教学内容合理与较合理的分别占6.7%和23.3%,而认为一般的占53.3%。这说明很多同学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不是非常满意,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改进。
4.教学方法方面。理想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郑丽凤等,2011)。因为调查问卷采用喜好程度排序的方式,为了全面捕捉学生对教学方式不同的偏好程度,第一位次的选项计6分,第二位次的选项计5分,依次类推,最后一位次的选项计1分。最后,计算每个选项的总得分并排序。计算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偏好排序依次是:实践实习,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理论授课,课后习题。这种结果说明,学生对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是最喜欢的,因此其预期的效果应该最好。而对于纯粹的理论教学,则不是最佳的授课方式。
5.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公共管理学的期末考核分为期末试卷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一般来说分别占比70%和30%。表示赞同该比例的学生占70%,剩下的30%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该比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中,10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实践考核环节,还有2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公共管理课程的基本需求,明确了教学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具体来说,学生对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很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与时间环节联系的紧密性不够,开课的学期较晚,教材内容略显陈旧、结构不甚合理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将本课程最新的内容和前沿知识引入到课堂中,适当提前课程开课时间,增加学时数量。同时采用理论知识传授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最后,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真正成为新时期复合型农林人才。
作者:张寒赵青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分院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学科竞赛 浙江农林大学
一、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学校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探索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教育打破了以往的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育的有益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
二、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概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一)竞赛项目多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自2003年以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就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及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主要竞赛项目有10项左右,从国家级竞赛看,主要有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5项,省级竞赛主要有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浙江省高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等3项,此外还有杭州市“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下竞赛,以及学校自己举办的“未来巴菲特”——企业价值投资分析大赛等只针对本校学生参加的一些竞赛见表(1)。这些学科竞赛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学校的学生类科研创新活动更加活跃。
(二)参赛人数越来越多 近年来,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快速发展,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对学科竞赛的发展也日益重视,所以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参赛人数越来越多,每年都在增加。如以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为例,此竞赛是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是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竞赛之一,是高校之间最高层次的财会类竞赛,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财会类专业竞赛。我校从2004年开始就积极组织学生参赛,截至2010年止已连续参加了七届,每年的参赛队伍基本上都在增加,从2004年的6支队伍18人开始,到2010年的24支队伍72人,参赛人数越来越多见表(2)。
(三)获奖人数呈上升趋势 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刚开始时,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如教师辅导经验不足、学生参赛人数少、参赛积极性不高等,竞赛并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成效,经管类各学科竞赛的获奖人数不是很多。但之后的几年,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竞赛各方面经验的提升,获奖人数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呈递增趋势。
(四)绩点高的学生获奖率高 在高校绩点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差,平均学分绩点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相反,平均学分绩点越低,那么学习成绩也就越差。学科竞赛是对相关学科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要求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要有较好的掌握,而绩点较高的同学一般来说比绩点低的同学知识掌握的要扎实,相对来说去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概率也就较绩点低的同学要高。以2009年经济管理学院07级的获奖学生为例,平均学分绩点在3.0以上的占62.85%,平均学分绩点在2.5以下的只占到14.29%见表(3),这说明平均学分绩点高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概率较高。
三、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 (1)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的相关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一些竞赛组织的管理部门,从学校、学院直至学科,主要是临时性的,因为学科竞赛不属于正常教学,不是各院系固定的工作任务,没有一套长效的管理制度,这样对于学科竞赛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些竞赛项目只有个别教师参与竞赛组织和指导,处于一种单打独斗的局面。近几年来,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增加,对学科竞赛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完善的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各部门的职责就会不明确,从而无法保证学科竞赛工作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最终无法保障竞赛高效运行,使得学科竞赛成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竞赛经费投入不一,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学科竞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我校对于经济管理类各种同等级的竞赛,投入的经费都是一样的。但是各项学科竞赛的师资力量投入、报名费用、参赛人数等都是不一样的,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报名费是由学校出的,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参赛学生自己出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比赛时间较长,而大学生英语竞赛就没有这些开销。再如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前几年开始投入的经费很少,2008年学校新增了财务管理专业,财会类专业学生增加了一倍左右,参加这项竞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而这项学科竞赛经费的投入却增加得不多。学科竞赛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学科竞赛中如果没有给学生、教师以及二级学院建立配套的奖励政策,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教师、二级学院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参赛人数少,参与竞赛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学科竞赛不能广泛开展,学科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也不那么理想。
(二)教师方面 目前大部分教师主要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一般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往往把实践教学放在附属于、服从于理论教学的一种从属地位。在传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一般比较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课堂案例的讲解,再加上考试通常以书本知识为主,为了照顾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同学,试卷题目会出的比较简单。而现在的学科竞赛内容往往与当今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相适应,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一些学科竞赛,更加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书本内容可能是陈旧或通用的理论,而当今社会经济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
(三)学生方面 (1)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不均。由于现在社会上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对一个学生将来的就业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热门专业,如会计、财务管理、国贸专业等,不管哪个学校,报考人数相对较多,但招生人数却是有限的,比如在我们学校,经管类学生有大部分都想就读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但是学校对这两个专业的人数是有限定的,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只好让成绩高的学生优先选择,剩下的学生再通过学校调配,这样热门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成绩就偏好一点,这也就导致了各专业学生之间成绩的参差不齐,会计、财管等专业学生成绩好,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成绩偏差一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竞赛的成绩。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中,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历年参赛获奖的情况也较其它专业要好。从2003年至2009年经管类各专业的获奖统计情况看,工商管理、会计专业获奖人数较多,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由于是近几年的新兴专业,所以获奖人数较少。在竞赛工作中应该注重这个问题,想办法缩小各个专业之间的差距,让各专业的学生意识到,只要学得好,不管就读哪个专业都是一样的,社会上每个领域都是需要人才的。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读专业的行业情况。(2)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是学科竞赛工作开展的动力所在。如果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那么竞赛工作就失去了其意义,所以鼓励和吸引广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提高是开展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从目前我校经管类学科竞赛的情况看,存在着绩点低的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据调查,大部分绩点较低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学科竞赛一般来说是针对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的,所以绩点低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即使去参加竞赛也不会得到什么结果,去了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还不如把这部分时间花在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普遍存在着男生参赛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大学里面,一般来说,女生的学习态度比男生要好,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男生是比有些女生要认真的,而且一些专业班级女生人数远远比男生人数要多,如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女生之间竞争往往比男生要强的多,这就使得女生的参赛积极性普遍比男生要高,而且我校经管学院总体上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要多,这就使得最终的获奖情况女生相对也要比男生多。
四、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完善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机构 高效的管理机构是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立竞赛组织机构,完善学科竞赛的相关制度。学校和学院各个部门要充分协调、各尽其职,鼓励和培养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竞赛的指导,特别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的培养,全面规划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对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竞赛,学校可以出台相关的文件和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增加投入和健全激励机制 学科竞赛经费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保障,它在举办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调动指导教师、学生等各方的积极性,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得每项比赛都具备充足的经费,确保竞赛顺利开展。对于各项不同的竞赛,应结合实际,按照该项竞赛实际所需费用,投入相应的经费。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包括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学院的奖励。对获奖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或减修部分选修课程,在奖学金评定的时候给予学习单项奖或学习优秀奖,给予现金奖励,获奖达到规定级别的可以保送研究生等;对教师给予工作量的补助和现金奖励,在个人评先和职称评定的时候给予政策倾斜。对于组织竞赛比较好的学院授予学科竞赛先进单位或奖金等奖励。通过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学科竞赛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开展大学生的各项学科竞赛,能够弥补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不足和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竞赛体系 将学科竞赛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使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相关内容。把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增设与学科竞赛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公选课,让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学生竞赛带动学科发展,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构建并实践“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的互动模式,通过学科竞赛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共同提高,营造一种探索研究、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形成一个促进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兴趣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的循环系统。
(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大力推进学科竞赛工作,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自身培养能力,确立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参赛能力。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把教育改革落实每一个专业,使各专业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认识到每个专业都是一样的,各有各的长处,逐渐缩小各专业之间的差距。
(五)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学科竞赛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服务。因此,要通过学校、学院网站、宣传海报和竞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等,把竞赛变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从竞赛中受益。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参赛,帮助学生分析一下参加学科竞赛的好处,如参赛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职场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等。此外,不是只有学分绩点高的同学参加竞赛才能获奖,只要学生有信心去参加,也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2009年07级经济管理类学生共有35名学生获奖,其中平均学分绩点在3.0以下的学生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37%左右见表(3),这说明期末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些学生可能就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强一点的竞赛项目,并非绩点低的学生就没有信心参与竞赛,事实上平均学分绩点跟竞赛的结果有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参与学科竞赛关键是各项综合素质的锻炼与体现。
*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竞赛教育及其效应:基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分析”(项目编号:ZD1004)及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财会教学团队”(项目编号:TD12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治瑜等:《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
[2]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2期。
[3]尹仕、肖看:《构建大学生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新型拔尖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5期。
[4]赖超颖:《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才智》200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