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02:3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探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节日主题 科学活动
所谓节日课程,就是创造性的将主题元素与“节日”相结合,凸显节日活动的整合性、多元性、文化性、趣味性,让节日成为提高幼儿各项能力的载体。而在主题节日中的教师则更加关注孩子的需要,成为孩子们节日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服务者,是孩子们节日活动的快乐使者。比如通过“科技节”的开展,幼儿、老师、家长三位一体,在探索奥秘、玩转科学、获得知识的同时,幼儿对科学更感兴趣了,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提升。
一、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参与兴趣
科技节是一个全园性的节日活动,以科技为主题,提出了“探索奥秘、玩转科学”的节日主题词,并且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了横幅,向家长发放了“科技节倡议书”。倡议家长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条件,鼓励幼儿参与到节日中来;倡议孩子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智慧的头脑去思考,积极进入神奇的科学旅程。教研部制订了科技节方案,然后各班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班级科技节策划书。同时,为了更好地营造科技节的氛围,我们还号召中大班幼儿为科技节设计节徽。通过这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科技节如何具体开展,不仅教师有了清晰地把握,同时家长与幼儿也对节日活动充满了期待。
二、丰富特色活动,提升各项能力
科技节中,有许多全园的主题性活动,这些活动内容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游戏的形式,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在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通过提供大量的教玩具,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这样幼儿对科学更加感兴趣了,同时也真正地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小班的科学体验日活动。老师们创造性地设计了户外、室内两个专场。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大量的科学小玩具,在户外练兵场、舞蹈房布置了游戏体验场,引导孩子们探索、玩耍,尽情感受科学带来的无尽乐趣。通过亲身的体验,幼儿感受到了明显的科学现象,他们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哥哥姐姐们差,好奇地围着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知识也正是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自己的。
三、注重亲子参与,密切家园沟通
家园合力,一直以来是我们教育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大力量。幼儿的学习不能光靠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科技节中我们非常注重家长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快的成长。比如:在科技节中,我们举行了亲子科技小制作活动。由于事先的倡议到位,家长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等到了现场制作的日子,大家纷纷带来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一边制作一边分享彼此的科学常识、制作心得,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到这里,我们的制作活动也远远没有结束呢!老师给每件作品都进行了编号,又开展了“我最喜爱的科学小玩具”评选活动。经过小朋友、家长和老师的认真评选,有二十多件作品获奖。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参与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我们又邀请获奖家长代表来园举行了“新加亲子科技制作现场展示秀”,既全面展示了科技制作优秀作品的创意、做法和用处,又再一次点燃了孩子们热爱科学的激情。
四、活用社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在我们身边的社区资源、家长资源中蕴含着很多与科学相关的元素,如果能对于这些资源加以利用,一定会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有所帮助,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们的科技节中,每个年级组都组织了相关的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而这些参观、考察的地点都是从社区与家长获得的。如:大班中有一名家长是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我们就组织小朋友参观了苏州气象台;中班的老师们利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亲身感受了一次科学模拟小世界。还有的家长是动画公司的设计师,我们邀请他来园,给孩子们讲解动画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五、嵌入教师活动,关注教师发展
我们的科技节不光是幼儿、家长的节日,同时也是老师的节日。在科技节中我们有机嵌入了教师活动,在活动中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让每个教师在科技节中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为了帮助老师得到科学教玩具制作、环境设置上的灵感,我们为老师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机会,走进其他幼儿园,让大家在参观中感受同行对科学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究,也着实从中得到了启发。我们还开展了“科技小玩具制作”的基本功竞赛;以科学为主题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每位教师都撰写了科技节心得体会。
【关键词】生活现象 科学知识 社会应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9-02
一、背景分析
七年级《科学》课本第一课就指出,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变化。《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和寻找范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内容,更说明了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自然界中蕴藏着无穷的科学奥秘,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妙趣横生。科学发展表明,人类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知识和对自然的观察。由此可见,将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相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我们科学教学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技术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然而教学现状仍然存在某些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表现有: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强调科学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教学热萁仙钋叶嘤肷活脱节。二是在考试压力下,教学以教科书鹊母拍睢⒃理学习为主,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公式繁杂的演算和机械训练,科学问题数学化。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思维技巧,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感悟生活、感悟科学。而怎样的教学方式能使科学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识特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去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本性的敏感和探索自然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教学模式
1.情景探究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建构自己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氛围,将所要传递的知识设计到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通过情景发现科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胡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领悟科学内涵,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敏感和探索科学规律的热情。
2.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师主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把学生的生活实例和有关材料引入课堂,以实际事例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中学科学“生活到科学再到社会”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4.课例:
课题《蒸发》
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校要求星期一升旗统一穿校服,由于衣服洗了没干,有哪些方法使衣服干得更快些?(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学生有亲近感。)
⑵提取情景中问题(提炼出科学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⑶探究学习: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⑷知识应用于社会,要求学生利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去设计应用。①使衣服干得更快些。②课后让学生设计节水方案。
我们这种“生活――科学――社会”的教学模式,利用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现象敏感和对科学规律探索热情。
三、操作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看,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因此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挖掘教材、开发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观察自然、生活现象,寻找科学问题,老师指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生活――科学――社会”这一思想。使科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真正能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1)情景引入阶段: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源,是科学课程素材的主要来源。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而中学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许多抽象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具体原形。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科学教材的框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从而对学习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蒸发》课例是怎样使校服干得更快些的,又如《压强》,老师用网袋装了一个西瓜,用手直接拎着,感到手被勒得很痛,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拿,手就不那么痛了。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减少对科学的畏惧感,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从而接触问题,提高对自然的敏感性。
(2)探究知识阶段:提取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所安排的情景中活动,遇到问题,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阶段关键是学习“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头脑思考问题。科学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们的一般常识之中的模糊不清之处提升到科学的层次,即从常识走向科学。另一方面要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和谐统一。教育是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究科学规律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变阻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们不是直接给出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操作简便,整个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掌握规律,启发思维、发展能力,使其学会从“生活现象到科学规律”的方法。在不断地质疑、讨论、总结、交流中获取科学知识,实现科学知识的“再创造”,学会学习。
(3)应用实践阶段:学习科学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掌握有关科学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以提高运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后继学习的努力。这个环节我们主要在作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中体现。一是以作业为桥梁。在科学教学中除了要发挥作业在巩固、拓展和应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因此,我们首先要精心设计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练习题,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晒衣服的方法等习题都是;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练习,如寻找生活中有关本节课的科学问题,或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如在学习《变阻器》后让学生了解油量表或身高测量仪的结构等。二是以研究性学习课题和课外实践为平台。课本后有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科学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联系实际。课外实践作业是课程教学的有机延伸。让学生多做一些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如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系列讲座、科技小创造活动、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探索科学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探索科学的奥妙其乐无穷,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创造力。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共享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又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与社会发展最为广泛联系的课程。科学课程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生活――科学――社会”的科学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中,产生终生探索的乐趣;这种科学教学方式能直接获取科学规律产生的规则,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强,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业成绩;这种将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教学方式会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同时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的前提下,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促使其与社会和谐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终于盼到了周末,爸爸、妈妈这回总算有时间,可以带我到科技馆去参观了,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武汉科技馆内的展览内容,一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航天知识展,观看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通信卫星、东风Ⅱ型导弹、系列火箭、飞行舱等,妈妈分别给我介绍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声、光、电磁展,从一楼至三楼的展厅里,摆放着49个实验装置。每个实验设备,都标着它的操作方法和运用原理。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装置,显示出科学的奥妙无穷,真是又稀奇、又有趣,我觉得最好玩的要算是“魔灯”了,在小桌上放着一个管好光滑透明的玻璃圆球,里面有一些像线条一样色彩斑斓的光线,当我用手触摸圆球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像施魔法一样,集中到我的手心上来,这是辉光发电的一种表现形式。玻璃球体内充有两种以上稀薄的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的激发下,惰性气体便会发出光来。由于高压电场对大地的电容基本是均匀的,当人体靠近时,改变了电容的分配,也就改变了电场的分布,于是发光的方向也改变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是利用辉光放电原理制造的。
最后,参观的是《院士科技影视厅》,这里介绍了我们武汉地区4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情况,我被老一辈科学家“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先进事迹深深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向他们一样。
【关键词】科学探索;科学小制作;主动探索;有序探索;乐于探索
科学小制作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制作中发现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而此类活动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可动手制作,但动手制作如不是幼儿自主的,制作过程如果没有幼儿的主动探索,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科学小制作活动中,教师应重点研究如何让幼儿自主探索,在探索中进行制作,让幼儿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为此,在科学小制作活动《肥皂动力船》的开展中,我进行了实践和摸索。
1.设置悬疑,进行猜测,让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天生好奇,常常会冒出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诱发和促使他做出令人不解的举动,这些不寻常的举动就是孩子们的探索行为。教师往往忽略孩子的这一特点,或者置之不理,或者阻止斥责,无形中就扼杀了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萌芽。针对这一特点,我在科学小制作活动《肥皂动力船》的第一个环节,设置了一个悬疑,让孩子们大胆猜测,来引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第一个环节:观察活动“小船动起来了”
首先,我出示“小船”,请幼儿猜测:小船放在水面上会不会动?为什么?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是船肯定会动嘛”“不会,要有风,才会动”。
随后,我将小船放在水面,幼儿瞪大眼睛,讨论纷纷:“咦,小船不动啊!”“为什么不动呢?”有的孩子们说:“因为没有风,”有的说“要用手推才动……”
接着,我将小船轻轻拿起,神秘地安装了一个东西,再放回水面,小朋友惊呼起来:“看呀!小船动了!”这时,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疑问:小船为什么会动起来呢?
然后,我让幼儿展开大胆地猜测:老师在船上安了一个什么东西让小船动起来的?(安装的钉子、木棍,橡皮……孩子们的猜测不一)
对此,我并不揭示答案,因为答案要留给孩子们在制作活动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揭示。
2.科学引导、自发验证,让幼儿有序探索
幼儿带着好奇探究的心理进入了第二环节,为了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操作、试验、发现的过程,学会分析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经验。我没有进行任何示范说理,只是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幼儿在尽情玩耍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有趣的现象。
第二个环节:实验活动“小片片动起来”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泡沫片在水面上是静止的还是游动的?
然后,一次尝试:不借助材料让泡沫板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想出各种让“小泡沫板”的办法,如用嘴吹动、用手指推、用牙签拨水等。幼儿玩的很尽兴。
随后,二次尝试:借助各种材料以让泡沫板动起来。要求幼儿不要碰到泡沫片,不要晃动水面,不能吹。幼儿纷纷用各种材料,开始了各种尝试。
在这一环节活动中,幼儿如果单靠记忆判断,很容易被一些现象迷惑,得出片面的结论。我指导幼儿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什么能让小片片动起来”?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大胆探索实践,并采用测量记录、分类比较等方法,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肥皂让“小泡沫片”动起来的共识,幼儿自发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哪种材料没能让小泡沫板动起来?哪种材料让泡沫板动起来了?(肥皂),因为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幼儿的观察,使幼儿对肥皂能推动物体前进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通过思考、操作,都获得了成功。活动的要求由浅入深,幼儿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成了学习的主人。使用科学的方法,不但使探索活动更加正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幼儿形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我再因势利导,启发思维:肥皂还可能帮助谁动起来?
3.感受失败和成功,收获经验,让幼儿乐于探索
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虽然在成人的眼里是粗浅的、简单的,但对于幼儿来说,并不亚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它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幼儿有一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此时,教师适当的鼓励、评价是必须的。当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隐约认识进入到第三环节,来动手验证,制作活动却状况百出。
第三个环节:尝试制作“肥皂动力船”
首先,我提出建议:你们能自己动手制作一艘会动的小船吗?
孩子们信心百倍,纷纷表示可以,这时,我任然没有将制作方法全盘托出,只是对他们的信心给予了赞许,并表示“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然后,幼儿自己探索制作方法,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从他们的神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手中制作的小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当有的孩子自认为小船做好了,满心欢喜地放进水里时,问题却出来了:小船一动不动!孩子开始抓耳挠腮,有的幼儿制作了了几次小船都不动,想甩手不干了。我先是赞赏“真能干,多漂亮的小船”继而用信任的话语鼓励他:“想想办法,再改装一下,你一定能让他动起来。”让幼儿扬起自信的风帆重新投入制作活动。
孩子们在得到鼓励后继续尝试,制作如再失败,积极思考,寻找原因,再改进,其他的小伙伴也主动地帮助他,“你看我的小船会动呢,你的小船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吗?”“你的小船没有安装肥皂吧?”孩子们在失败中探索,在互助中学习,让他们最终取得了成功,得到很大的收获,通过边探索边制作“会动的船”,进一步了解了肥皂能推动小船前进的现象,真正体会到了科学小制作的乐趣,达到了科学小制作活动的目的。
在评价活动中,我不片面追求幼儿制作的结果,而重视的是制作过程,正确认识到在探索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因此,对于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幼儿,我们进行肯定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再探索的欲望;对于一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幼儿,我们也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点燃他们的自信。
总之, 科学小制作要本着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活动方法与指导上处处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有自主思考、设想、试验的机会,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协助幼儿自己勇敢探索,大胆制作,逐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选择实验内容
在选择实验内容上,既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又要注重选择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内容。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愿意动手实验和探究。例如:根据幼儿爱玩电动玩具的特点,设计了“让玩具动起来”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们动手学装电池,从而使孩子们知道电池能通电,还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又如,我发现孩子们特别爱玩纸,就为他们设计了“会吸水的纸”的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实验中比较观察,得出结论。再如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玩吸铁,我就设计了系列活动“有趣的磁铁”,让孩子们通过玩磁铁知道了磁铁的特性,初步明白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还利用磁铁的穿透性这一原理带孩子们动手制作了“有趣的磁铁玩具”,孩子们在一次次动手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玩的乐趣,产生了愉悦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二、创设实验情景
实验时,教师应为孩子创设实验的环境和氛围,还需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材料或实验器材,以便让幼儿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需要和探索的主动性。
例如:在开展“沉浮”实验时,我创设了实验情景,在活动室地上放了许多蓝色皱纹纸,把活动室布置成一条小河,并在四周放了几大盆水,还为孩子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有棉花、木块、塑料积木各种各样的纸、橡皮、竹片、石子、玻璃珠、泡沫板、空瓶、牙膏壳等,供幼儿在水中自由投放,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他们在水中产生的现象。再如:在开展“物体怎样移动”的实验时,我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纸盒,积木和铁块,还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的轮子。在实验活动中,孩子们就像进入了一个超市,按自己的意愿去充分接触材料,操作材料,从而得出答案。这样既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激发幼儿学科学的热情,又能增加活动中练习的密度和广度。同时,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探索思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中,教师是小实验的协助者,支持者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幼儿借助环境资源,发现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积极地探索。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尝等途径与事物的关系,从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还能启迪幼儿向往科学,对实验探索活动过程充满热情和信心。当幼儿已有了探索的动机,幼儿将进入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幼儿的探索过程包括;猜想和解释、实验和操作、记录获取的信息、结论与交流等,所以教师应自然地成为幼儿探索过程的协助者、支持者和指导者。
1、猜想和解释
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解释。其中教师的有效提问时引导幼儿积极猜想的动力。
例如;针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当幼儿说道需要水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幼儿“种子是否有水就一定会发芽”可以引发幼儿更为积极的猜想和更为渴求验证的心情,同时充分给予了幼儿猜想的空间。
2、实验与猜想
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尝试着解决问题。幼儿只有在尝试过程中才能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
例如:对于物体下降的现象,幼儿会觉得大的、重的物体一定落得快。于是,我设计了实验“有趣的降落伞”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大降落伞比小降落伞下降得慢。对此,孩子们进行了多种猜测,并找来各种材料进行实验验证,他们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初步获得了空气浮力的知识,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学习了主动探索的方法。
3、记录获取的信息
记录获取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原有认识与当前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认识,主动建构新经验。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选择适当的记录方式,以减轻幼儿负担,保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4、结论与交流
1、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2、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3、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5、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6、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
7、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8、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9、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
10、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
11、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12、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13、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14、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15、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16、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17、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18、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
19、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20、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
21、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22、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23、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
24、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25、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探索科学的奥妙
盼望以久的国庆节终于到了,爸爸带着我去成都科技馆游玩。顺着一个个石梯前进,一路上人山人海,寸步难行,但丝毫没有影响我探索科学奥妙的激情。
我觉得最感兴趣的是“倾斜的房子”和“九星称秤”。走进倾斜的房子,感觉头特别疼,但还要继续往上走,我终于走上去了。原来是我们的神经细胞和视觉细胞受到破坏,产生幻觉,才会头疼。接下来,我们来到“九星称秤”,奇怪的是我在地球上是25.2公斤,在最大的木星上变成了51.1公斤,而在最小的冥王星上,我却只有6.2公斤。原来这是引力在作怪。
科技馆里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游戏,像“回声管”、“手印”、“时空隧道”……同学们,你们也一定很想去吧,没关系,下次去我给你们当导游,我们一起去感受科学的奥妙吧!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关键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而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1.学科定位不同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定位,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也有所不同。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专业的学科定位,是当前许多高校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由于GIS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加之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都要求所聘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承担实际工作,胜任所聘工作岗位。因此GIS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在注重“打好基础”的同时,注重“应用过关”,如何科学、有效地制定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实践教学管理,实施“实践教学导师负责制”,即每位教师分别负责几位学生,或每位教师按地域负责学生,如负责北京,负责上海,负责长春等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习+就业”培养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1.在课程结构上,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把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2.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与实践相结合。删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内容,增加实用性内容,按市场需求,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课程的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4.强化校内实训,成立兴趣小组,组织专业技能大赛。5.通过对专业实习基地调研,实训基地主要在一线城市,重点考虑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6.确定实习基地,实习前动员,学生与实习基地双向选择,送学生到实习单位,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落实学生就业。
三、结语
通过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采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具体的职业技能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工作经验,使学生具备扎实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家福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观察是人们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如何让幼儿从小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习得科学的观察方法,以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笔者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一、及时记录,让观察有迹可循
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极强的观察欲望,但其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概括性都较差,如果能以其观察兴趣为基础,以适宜的方式引导其进行适当的记录,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让教师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幼儿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发现和喂食内容等,持续地观察和记录会使他们的观察更加细致,更容易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新发现、新问题,激发其强烈的探索和继续观察的欲望。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幼儿的观察与记录,了解其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感兴趣的问题,更理性地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这要求教师不但要以幼儿现阶段的行为能力为基础,引导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观察记录,还要加强自己对幼儿的随机观察与记录,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到卓具实效的教育策略。中班的小朋友在喂养小鱼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条小鱼死了,幼儿对小鱼的死因争论不休,有的说是水坏了,小鱼中毒了,有的说是我们说话的声大了,小鱼吓死了,有的说是小鱼吃多了,撑死了……说小鱼是我们喂食喂多了给撑死了的幼儿,竟想到了查“喂养记录”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这让教师和幼儿都重新认识和思考了记录对观察的重要性。
在科学领域活动中,观察、思考、实验和记录交互使用能够让师幼实现在思考中质疑,在实验和观察中论证,在观察的基础上生成新问题的共同成长。刘老师为了证明温度也能使空气流动的原理,设计了“舞动的小蛇”这一实验,但火焰的大小、小蛇的粗细和重量,都会对实验的效果产生影响。为了把握这些因素,她做了近20次的实验。在《空气中有什么》活动中,一位幼儿说:“我爷爷说空气有水。”马上有幼儿反对“有水就湿了,也没湿呀?”“是,没湿!爷爷还让我看了呢!水开了就冒气了,那气就是水变的。不信你也回家看看。”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就带他们到厨房看了一下,还验证了冒出来的气到底是不是水变的,幼儿都认可了空气里有水蒸气的说法,有的还说:“看!气多了就像雾一样。”
二、追随幼儿,寻求多样的方法进行观察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要想让幼儿成为一个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人,教师就要成为他们的观察伙伴,追随他们的兴趣和目光,当观察遇到难题时,和他们共同想办法解决,支持和满足他们的观察,如通过边实验、边观察发现科学的原理,通过对比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等。幼儿园院子里成群的白鸽始终是最吸引幼儿的动物明星,他们喜欢看白鸽展翅在空中成群地飞翔,他们喜欢撒一把玉米在地上看白鸽争相进食,他们喜欢走近它,同不怕人的白鸽问好……一天,大班的幼儿突然有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长大了,我们喂的鸽子也长大了,都要当鸽爸爸和鸽妈妈了,它们的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呢?鸽子生下来就能吃玉米、就能飞吗?我们看到的小鸽子怎么都和它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它们小时候什么样呀?一个个稚气的问题透着对知识的渴求,但由于鸽子孵化的地点和习性的制约,直接观察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怎么办呢?教师和幼儿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由老师对鸽子的孵化过程进行全程的摄录,然后来同大家分享。教师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特地请了帮手,两个人每天钻鸽子窝,在隐秘的角落进行偷拍,经过近20天的不懈努力,一幅幅鲜活的图片、一段段充满生趣的视频展现在幼儿面前,他们凝神观看,欢呼雀跃,终于看到了小鸽子的成长历程。
三、回应幼儿,让观察与思考同行
观察无所不在,人们在看的同时,随时都可能产生新的认识和问题。因此,教师在和幼儿共处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所见、所闻、所思,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重视生活中的教育。金秋时节,教师和幼儿到菜园去采摘小柿子,幼儿在采摘的过程中传递着“绿的还没熟呢”的信息,发现了腐烂的柿子,教师适时地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引发幼儿的观察与思考,进而生成了对“柿子为什么会烂”、“怎样能保存得更久”等有趣的问题及活动。
关键词: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教学探索
科学素质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学习和探究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而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究来实现,而进行科学有效的互动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学习科学最有力的保障和最好的途径。本文通过笔者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实现互动的过程。如果想真正地实现课堂的互动,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心灵交汇、以人为本的精神环境。
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让学生拥有主动发言和参与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来到学生当中,通过和学生交朋友的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了解在教学中发现在讲台上无法发现的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需求。这也有助于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科学课堂中的对话,绝非教师把科学的实验结果、真理和意义机械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揭示和引导的过程,让学生有意识地展示和把握,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此,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实现教学互动的前提条件。
真正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不仅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将平等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将部分优秀的学生确定为课堂互动的核心,也不能让其他落后的学生沦为课堂互动的局外人。因此,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学会倾听,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内心,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三、增加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
1.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对于科学的探索,因此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时必须借助相应的材料,这是实现小学生探究科学的物质条件。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陌生感,进而对于将科学脱离生活和自然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在准备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物品,以及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多媒体材料。这些贴近生活的器材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和相关资料,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信息源,进而接受多方刺激、产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2.在设计科学探究的问题时,教师不一定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太过细化的问题,而应该扩大操作和互动的空间,加大问题的包容性。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进行策略、材料和方法的选取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出多种猜测,而非按照既定程序进行验证。
举例而言,在讲解《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笔者以游戏比赛的方式导入“每组一块橡皮泥,看哪组可以让橡皮泥漂在水上”引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动手之后通过交流获得如何做能够最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引出课程。
通过这样的实验“比赛”让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这样的“粗大”问题刺激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扩大互动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主动、认真。
四、实现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课程评价都是单向的,即教师评价学生。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和主观性,也不利于老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甚至会让学生失去自我认识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有损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实现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通过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笔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询问学生“这堂课有什么样的收获?”“自己学得怎么样?”,通过这样的自评让学生能够自己,查漏补缺、树立自信心。
相应地,笔者还会询问学生“你的小组合作得如何?”“在小组互动的感觉怎样?”通过小组的学生商议和互相点评,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客观评价他人、欣赏他人有着重要的提高作用。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要积极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缺点不足可以及时地提出,并且对于正确的意见,教师也要虚心接受。这也可以使得教师获得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对于调整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民主意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应当保证互动的真实有效性,教师应当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允许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不同的解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万军.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互动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5(14).
网络科学传播模式是对通过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其传播内容主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公共事务等,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对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很难选择“科学共同体专业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子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等概念,类似说法比较冗长,难以理解。考虑到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之所以没有选择科学同行这样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在当下的语境中,科学同行容易被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学科同行的确定,一般依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
一、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简析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主要指学术交流,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论文的传播模式对会议报告、开放课件等具有参考意义。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主要要素包括论文、网络、学科同行,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本文提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见图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拥有反馈机制的循环模式,学科同行以网络为载体,在同行内部和公众之间进行科学传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对论文而言,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传播途径,要想在作者、读者、资助者间建立互信,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高质量。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中,同行评议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同行评议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同行评议在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并无定规,既可以在于网络之前进行,也可在于网络之后进行。该模式中的网络,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实时发表,另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典藏,即论文仓储数据库。学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论文得以典藏并能实时查阅,是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该模式中的学科同行,是指能看懂论文并能进行反馈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该模式中的公众,除了非科学共同体成员还包括非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他们也难以对论文进行反馈,与非科学共同体成员并无太大区别。图1是对学科同行内部科学传播模式的抽象概括,这其实是一种无阻碍的理想描述———论文生产完毕,快速发表典藏于网络,学科同行阅读使用并进行反馈。在实践中,相关工作者正努力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其中以开放获取模式(OpenAccess)为代表。
二、开放获取思想与其特点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也即专业交流,除去面对面的交流,一开始是通过写信等方式来完成,后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发表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学术期刊出现。1665年在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是最早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同行评议是一种科学的专家决策制度,到目前为止仍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决策制度。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期刊,几百年来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第一,学术期刊体量有限,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学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发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学术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载太多文章,科学共同体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无疑问就被浪费。第二,时效性不强,不能及时捕捉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的周期过长,会影响科学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进行了统计,审稿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超过50%。第三,期刊价格快速升高,读者不堪重负。纸质期刊价格升高,出版商又通过IP和密码等控制电子版,信息费用被抬高。据LibraryJournal的统计,2004年到2008年,平均价格相对上涨最高的为哲学与宗教领域的期刊,上涨幅度达到178%,最低为数学与计算机学科领域,上涨幅度也达到27%。第四,传播价值无法最大化。学科同行之外的公众,基本不可能订阅学术期刊,当其对某论文有需求时,路径依赖导致其不知也难以查阅。纸质期刊数量有限,不易保存,后来者很难继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期刊涨价与图书馆经费减少、网络使用范围扩大与学术期刊电子版访问受限、学术研究速度加快与学术期刊出版滞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渐凸显,并导致学术交流危机,于是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得以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它由作者付费而用户免费,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获取该学术资源。通过开放获取,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与公众见面,避开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机构,促进了信息传播。在网络作用下,文献检索更方便,典藏也更有技术保证。
三、开放获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在美国的开放获取政策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政策出现最早,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对其他国家或机构相继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放获取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政策要求得到NIH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学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在发表时应将作者最终手稿的电子版提交到国家医学图书馆管理的一个网络化知识库PubMedCentral(PMC),以便公众可以免费获取。本文总结论文纸质出版后的网络开放获取模式见图2。这种模式下出版商认为,若论文内容的复制版在别处可以免费获得,出版商将没有能力收回投资,也无法对科技出版持续投入。最后的妥协结果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提交到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时,其文本只能是作者接受同行评议后的文本,而不是期刊编辑加工后的出版定稿。这虽有遗憾,但期刊编辑改变不了论文的科学思想、实验数据,只能在文字上进行润色或者统一格式等,对学术价值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图2仍然使用论文字眼。
很显然,图2描述的论文出版模式,本质上仍是期刊电子版,但它与电子版仍有区别,区别体现在两点:其一,用户免费使用;其二,论文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典藏更有保证。在图2中,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的购买、维护等费用由机构或者政府等资助,但这里的论文仍然是同行评议后的论文,其质量与纸质版没有区别。图2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一,中间多了期刊(出版商)这一环节;其二,期刊的出版体量决定了开放获取的论文的数量;其三,论文的出版仍然需要纸质期刊读者订阅付费。虽然只要有纸质期刊出版,这一模式就可以维持,但这种模式是比较被动的模式。开放获取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开放获取期刊,其中作者付费取代读者付费,该模式的初衷是减少论文获取障碍、增强论文交流性,其代表是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LibraryofScience,PLoS)。在PLoS模式下,科学家提交论文的同时也要支付一定费用,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同行评审、存档以及编辑费用等。PLoS强调,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其目的并不是把出版费作为额外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科学工作者,而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出版成本只是研究成本很少但又必须的一部分。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就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用户可以免费长期使用。PLoS于2003年10月创办的第一份开放获取期刊PLoSBiology定位于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然而,对这样高成本的运作来讲,仅仅靠论文作者的版面费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于是,PLoS推出一种高级的科学出版模式———依靠较低质量论文的大批、廉价出版来资助和养活少数高质量旗舰期刊,甚至在某些期刊上采取了轻度同行评审体系,可发表任何在方法学上合理的文章,但其接受率高、发行文章的量较大,因而版面费远远高于其运行成本。除了版面费,PLoS类开放获取期刊其实还应通过广告等各种模式来增加收入。有学者曾担忧开放获取期刊文章的质量不高,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明,开放获取论文比传统论文更容易被引用和使用。有研究者通过对PLoS旗下期刊影响因子的研究得出结论:PLoS的质量认证机制是健全和有效的。#p#分页标题#e#
在开放获取实践中,还有一种免同行评议的预印本模式,这种模式以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立,现由康奈尔大学维护和管理的arXiv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不用同行评议,作者只须按照一定格式将论文排版后就可以自由上传到网络,满足了且快速发表的要求。作者在论文上传的同时,也可以将其提交给学术期刊,如果论文在期刊上正式发表,文档库相关信息中就会加入论文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arXiv论文在开放获取前并没有同行评议环节,即没有质量控制措施,其质量控制体现在论文在正式期刊发表后的补充信息环节,这种同行评议前就开放获取的模式在中国也存在,创办于2003年,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速度快。作者提交论文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编辑只进行简单的格式调整后就将其到网上,该时间周期缩短至7天以内,可以满足科研成果快速的目的。
其二,同行评审体系在后有效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聘请专家担任同行评议专家并形成专家库,只要作者同意,后可自动分配给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评议,并根据评审情况给论文标注星级,对一些质量优秀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结集出版专门的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
其三,采取强制性开放获取。2006年,中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由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的课题实行强制性存取政策,规定所有在研课题结题前课题承担人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论文,并注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结题时认定与其他刊物等同。
其四,完全的公益性。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李志民介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评审费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在网站上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其五,有效保证作者的知识产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其作者提供打印刊载证明的服务,列明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时间,可有效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它没有采用开放获取运动所提倡的开放档案计划(OAI)协议,开放获取资源至今未被任何数据提供商(SP)收割,影响论文在线学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10并且承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为学术成果的研究机构尚不够多,权威度也需要提高。
音乐艺术思维则被认为是形象思维,流动变幻的云或轻快飘逸的曲线等极富想象力。随着社会科学发展,科学与音乐艺术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二者极具互补性,并呈现出重新汇合之趋势,其发展前景之研究将极大地促进科学与音乐的繁荣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与繁荣。
一、科学技术促进音乐发展
科学技术是音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离开了科学技术,音乐家无法创造出今天如此多样化、丰富的音响世界,音乐也不会得到今天的普及和深入人心。
伴随着磨制工具、冶金技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的出现,石磬、编钟、乐谱才得以广泛流传。现代技术革命又从根本上改进了人类音乐生活:首先,电子音乐彻底颠覆了传统音乐思维和音乐理念,它横跨“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两个技术时代,从具体音乐(MusiqueConcrete)、磁带音乐(TapeMusic)到计算机音乐(ComputerMusic),不同的发展阶段给音乐创作和欣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乐器的发展始终推动音乐自身发展,纷纷涌现的特色电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打击乐、电子小提琴等等深受广大乐迷青睐。再次,这种改进还突出体现在层出不穷的音乐欣赏形式当中,如磁带到CD唱片,再到mp3下载等。同时,也不断改进了舞台表演的创新与发展,舞台设计新颖化,灯光色彩神奇话,音响效果逼真化……处处洋溢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精神享受!
科学技术发展还带来音乐教学革命。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所持的“纸上谈兵”教学法已呈弱化趋势。先进的教学硬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音乐软件在电脑上进行讲解、建立数码钢琴教室等可称之为“富裕教育”的盛行;远程教育更使教育资源的享用社会化,使其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促使音乐艺术达到实质性的进步。
二、音乐促进科学研究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音乐发展,音乐也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音乐在科学研究中占着特殊的地位。
第一,音乐对科学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对科学家科研活动的深远影响。
科学家们不仅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同时拥有精深的音乐修养。西欧科学家始终深信古典音乐与现代科学有共通之处:大数学家拉格朗日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是在都灵圣保教堂聆听圣乐时而萌发;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成功完成原子跃迁基频与次频的实验则源于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频率是基音振动整倍数的启发;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创造出“八音律”是受音阶的启示;物理学巨擘“相对论”开创者爱因斯坦不仅酷爱音乐且造诣很深,心爱的小提琴陪伴着他的整个科学生涯,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一个严密、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是人脑左右两个半球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音乐与科学的结合正是身、脑同步运行的最佳境界。一串串闪烁跳跃的音符激发了科学家们的想象力,唤起了他们无穷无尽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科学道路的大门。
第二,音乐对科研的作用体现在音乐治疗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方面,音乐治疗方兴未艾。它掀开医疗史的新篇章,摆脱只靠药片和手术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案,病人在无痛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即可获得康复。目前应用有效的音乐治疗法主要有GIM和MEDR疗法。GIM也称音乐引导想象疗法,首先利用半小时对病情进行谈话讨论,后进行催眠并播放音乐,治疗师引导病人自由联想。MEDR也称音乐同步脱敏与再加工技术,治疗师通过了解病人生活经历及具体创伤事件后进行治疗。国外,音乐治疗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疾病、老年病人、智障和自闭症儿童等领域的治疗。国内,音乐治疗也不断得到重视,97年创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培养音乐治疗高素质人才。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测音乐治疗师将成为庞大的职业群体。
另一方面,音乐在农业生产上起着特殊作用。世界各国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正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无害、高效的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农业中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植物声控技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草木知音”的科学原理精确测定出植物自发声和接受声频率,大大提升了作物产量和品质。“音乐农学”、“音乐畜牧学”、“音乐园艺学”等新兴学科的涌现将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第三,音乐在科学基础教育方面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
音乐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培养人类的美育。随着教育制度现代化、科学化,音乐教育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认知神经学教授劳伦斯•帕森斯博士发表了《音乐与人脑的发展》专题演讲,以严谨的科学实验结果向人们展示出音乐对各国政府制定音乐教育政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朱迪思•杰利森博士以《音乐与特殊儿童教育》为题,用大量感人至深的实例证明音乐对特殊儿童完善人格与改善心理健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音乐教育致力于内在的人化,塑造主体自身,塑造全面和谐的人。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是人的教育。”音乐活动就是主体通过音乐美的感知、想象、理解实现自我优化与完善的过程。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张前指出:“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对美的形态的审美能力,造就全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队伍。”教育是合格人才的教育,即实现两个层次:做人与成才。
传统教学观过分强调认知,忽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架中。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支配着课程构建、设计与实施,使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割裂,变成孤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恐惧、苦恼,丧失学习兴趣。音乐却使许多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在轻松快乐中印刻于人的大脑,为教育实践提供良好途径,这显然是更有效率的教育方法。
三、音乐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