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天窗阅读答案

天窗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29 17:49:47

天窗阅读答案

第1篇

四年级下册窗阅读题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 )。从窗口往( )外望去,一片江水,茫茫荡荡。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 )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影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六岁时,我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来,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平旷的土地,绿色的原野,近处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晚上,火车的轮子隆隆地响着,吵得人不能入睡。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却别具风味。火车道旁的路灯发出昏黄的光,远处的灯光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星星,点缀着大地,真是个神奇的世界。

现在,我住在和平里。每天我都倚着窗子观赏风景,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 )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经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目了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具风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加粗的词换个词,写在旁边的括号里,要求意思不变。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意思,回答问题。

(1)“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水中的玉盘”指什么?它为什么会破碎,为什么一会儿又合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我都在窗口迎接春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阅读教学;文本个性解读;课前阅读;设计备课;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新一轮的中学语文教学应以创新教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老师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大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实施着语文创新教学这一根本目标。近年来呼声最高的是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而我本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实现创新教学,首先要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何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即课文文本)与创新教学阅读内容基本类似,不同点主要在于师生解读文本的差异上。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师生受到教材的约束,固守一本统一的、机械的教参,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老师(尤其是教龄较长的语文老师)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拿来主义”这一通病。即使部分老师比较钻研教材,也是仅仅停留在钻研“教参”这一环节,缺少自主的理解,奉教参为经典,以教参的理解为唯一的“标准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荒唐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笔记。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发现学生的答案偏离教参的轨道,就忧心忡忡,总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回归“正途”,才善罢甘休。老师在心里窃喜之余,殊不知已犯了阅读教学的大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丰富内蕴,忽略了自己作为读者对作品的个性解读,更忽略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性,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阅读出现了“一千个观众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怪现象,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死”的教学,这样的文本也成了“死”的文本。没有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何来语文创新教学?

作为教材的文本,它的价值都有待于去发现,有待于去挖掘。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随着读者主观阅读活动的介入,它那无比丰富的内蕴才会显现出来,而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活动,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以,解读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保证,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那么,语文教学究竟如何实现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实现个性解读应该贯穿三个环节――课前阅读、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

一、课前阅读

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前期工作就是课前备课,而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语文老师阅读文本(即课文),在这个环节中,语文老师不要带任何功利目的,首先是一个读者,不要跳跃性地去趋向教参,应先放弃受教参的影响,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到对作品即文本的阅读中,成为“一千个观众”里的“一个观众”,遵循文学规律和文学理论,必然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作为读者,由于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较之普通读者多一点、深一点,所以感情会更丰富,独立意识会更强烈,个性差异性也会更鲜明,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感情,并且能结合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去感悟作品内容,感悟作者心声,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会流露自己强烈的爱憎倾向,自己的思想情感会与文本内容或相容或共鸣,甚至或质疑或否定。较之普通读者来说,语文老师有着较为优越的阅读条件,因为所学的语文专业知识和多年受文学作品的熏陶,都能提升部分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如果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忽略自己对文本的丰富的个性解读,而成为照搬教参的“机器”,那是莫大的悲哀!

二、设计备课

当然,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最终还是要回到教师的身份的,但是读者的身份是语文教师的前提,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老师在自己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可预设学生的解读,预设学生的特点,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周全地、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做好课前的导航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一些优秀的老师开始实施文本个性化解读。例如:2010年苏州市语文优秀课展示活动中,昆山市国际学校的陶静娟老师开设的是泰戈尔的《窗》,上课过程中陶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其中之一:“近窗病人为何要向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在这个环节中陶老师安排了一个知识链接:下面材料中的“窗”和小说中的窗景相同吗?陶老师引入一段互文本:“”期间,画家黄永玉为重病的妻子画了一扇两米多高的窗户,窗外是花团锦簇的迎春、百合;如茵的绿草,明亮的太阳,一派明媚的春光。妻子看着“窗”外的美景,病不知不觉就好了。陶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近窗病人描述“窗”外美景,除了为远窗病人解除病痛,还有对本身也是自勉,自我鼓励。这一层面的理解,超出了教参的理解范畴,这个环节的设置,与其说陶老师有挑战教参的胆魄,不如说表现了陶老师在研读文本时成功地实施了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且,苏州教科院的傅嘉德老师也给予陶老师高度的评价,他说:“现在的语文评优课,老师们的普通话及板书等基本功都很扎实,课件制作也很精美,成功的关键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看能否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语文的味道来,而不是照搬教参。”

三、课堂教学

语文老师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最终还是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实现其价值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造的阅读”。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完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值得欣喜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已提出实施建议:“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一纲要性建议,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了平台,也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了保障。文本,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读者对它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中可开发、可选择的空间,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活跃思维,培养他们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实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进而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本人在教授泰戈尔的《窗》时,切切实实地感受了语文老师引导并认同学生个性解读的价值所在。该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出乎意料,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本人在把握结尾这个特点时就设置了一个想象环节,引导学生想象“远窗病人”靠近窗后的有关情景。这个环节操作下来,非常成功。学生的阅读再创造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有的想象“远窗病人”羞愧难当,在大喊一声“Mygod”之后猝然离世;有的想象“远窗病人”浪子回头,继承“近窗病人”的美德,继续为新的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有的想象“远窗病人”为报答“近窗病人”的好意,努力养好身体回报社会,等等。学生的种种个性化阅读创造,都基于老师的成功引导,都基于老师创设的

机会。

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除了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还要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标也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们应该也必须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读者,作为阅读主体,他们有着丰富的个性差异性,尤其是当今的学生,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老师要提炼出他们审视、质疑对象的个性,因为他们绝不轻易认同作品即老师的观点及情感。学生要实现个性化解读文本有了先天的平台,还要老师这一后天平台的支持。他们在解读文本时不应是被动地接受,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也绝不是师云生云的课堂。例如我在教授《愚公移山》时设置了一个拓展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你怎么评价文中的“愚公”呢?没想到学生的见地很丰富,有的学生中规中矩大力赞扬愚公精神;有的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愚公应该懂得变通;有的直接否定愚公的做法,说他迂腐。虽然学生的有些说法可能偏离教参的归纳,但可喜的是学生有说话的欲望,他们想说,他们敢说,这都归结于老师给予了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

总之,要实现语文创新教学,语文老师必须先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并在课前的备课工作和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要有对文本有个性解读的强烈意识,并能用实际的行动来落实。不过话说回来,语文老师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不能是脱离文本的阅读,不能背离文本中心进行阅读,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不能无限制地夸张解读,不是为个性解读而个性解读的。

第3篇

树 叶

苏叔阳

①我几乎没有想过,一片树叶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和色彩;我也没有留心过树叶对于树枝的装扮有多么丰富。活了五十多岁还没有空儿整天瞧着同一根树枝发愣。这回好了:从春到夏,我守在一个窗口,盯着一根树枝,从早到晚。

②当杨树枝头刚刚鼓起花苞的时候,我就住进了这间病房。春节刚过,暖风还待在老远的南方,树枝可是等不及了,它们急急忙忙攒足了汗水从根到梢让自己活软起来。病房里极静,日日夜夜只听得见窗外的风声。北京的春天多风,过去令我厌烦,可此刻却盼着有树枝在风中敲打窗户。在静静的病房里,风声就变成了命运交响曲。树叶、花蕊就是生命的精灵,它们每天探头探脑地从窗外向我问安,我还好意思不给它们一脸好气色吗?

③小时候管杨蕊叫|杨树的狗子“,那时淘气,拎起落在地上的杨树狗子,插在鼻孔里成为两绺紫檀木色的胡须,背着手在人前走来走去,神奇一番。那时候说什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老,更想不到自己老了会成什么模样儿。才多少时候,咔噔一下,满头华发,婴儿似的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杨树狗子。

④终于听见了沙沙的春雨声,往日里春雨真的像听不见了,因为哪怕是再细微的市声也盖过了春雨润物的声音,可是今天听到了。不知为什么,竟会有泪水爬上我的睫毛。从知道自己得了凶险之病起,我可是没有掉过眼泪呀!我知道掉眼泪没用,病不怕这个。可为什么外头下起雨,我眼里却湿淋淋了,是春天惹的祸,它让我想从病床上爬起来去外头淋一淋。从今天起我当更喜欢春雨。

⑤当叶子像婴儿般攥着拳头的时候,我被推进了手术室,去经历一番大限的预演。当我从麻醉中醒过来,伴着剧痛,窗外又飘进滴滴答答的春雨声。这一回,雨打嫩叶,声音更好听,弄得我简直不敢呻吟,怕这呻吟搅乱了生命的乐章。

⑥三天以后,在一片树影婆娑中,我被护士推着走过春天的树下,回到我的病房,歪头往窗外一看,好家伙,齐刷刷一排小巴掌似的杨树叶子在窗外招手。

⑦Z医生告诉我,在那间病房的窗外,有一对筑巢的喜鹊,正在加紧工作。我忍住痛,一步步蹭向那间病房,那房里的病友和我一样,都招惹上同一病魔。

⑧啊,那对喜鹊真不赖,一个接一个飞上飞下,衔来树枝在那枝桠之间。那可怜巴巴的小巢在风中摇晃。可是不敢掉下来,大概有半个钟头吧,它竟然加高变结实了,直到鸟跳进去只能看见它高扬这的小脑袋儿。这些小精灵真是了不得。

⑨树叶一天天长大,变得浓绿,变得稠密,我也一天天好起来,竟然可以自己走到病房外去治疗了。

⑩过了些日子,Z医生告诉我,小鸟出来了。我急忙去看,只见树枝间,一只大鸟飞来,在那鸟巢中齐刷刷伸出四只张大的鸟嘴。就在这一天,那屋的病友去了,走得匆匆忙忙。也许在最后一刻,他也瞥见了那刚刚出世的小鸟,他带着生命的礼赞走向另一个世界。

我知道,病房里最强烈的情绪便是对生命最浓最执着的爱与追求,过去我以为医院总是在与死亡挂钩,现在我明白了,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没法儿整天面对死亡。树叶、小鸟、雨水、风声,所有从活泼的世界捎来的信息,都给人生以力量,让死亡倒退。我知道我正在步入老境,但老并不意味着对生活失去兴趣,生理的衰退远不如心理的老化可怕。

当窗外的树枝终于搭起一片浓荫时,我走出了医院。痊愈与否,交给自然,交给命运,我拥有的是自信与期望,就算是梦想,难道我没权利做一个好梦吗?就算我是根干枯的枝条,毕竟度过了所有的季节,无论是翠绿还是枯黄的树叶都会在我的枝头装点出一幅好的风景。

1.试分析文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段作者“听见了沙沙的春雨声”,为什么”竟会有泪珠爬上我的睫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叶”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作者有许多感悟,请依据文章第11、12两段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可爱。以反问的句式表现作者乐观的心态,富有感染力。(意对即可)

2.春雨声让作者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了作者的生命热情和战胜病魔的勇气。(意对即可)

3.(1)以“树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见证作者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

(2)借物抒情,借一天天长大的树叶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意对即可)

第4篇

中华民族与书的缘分,极深。竹简串起上下五千年,纸张写就古今中外事。方寸之间的无垠天地,极美。日月灿烂,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阅读之乐,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怀抱不同的目的去读,趣味自然迥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神州大地拥有的财富,极多。自然资源是巨大宝库,文化艺术如璀璨明珠。财富散发的无限魅力,极大。物质财富餍足欲望,精神财富满足心灵。求财之道,似乎各出奇招殊途同归,然而在我们灵魂的天平上,心灵财富和物质财富,又孰轻孰重?

前追溯古人,后审视来者,阅读与财富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话题,而它们的关系也在历史的脉络里盘根错节欲说还休,最终不变的,也许是人们对财富不知疲倦的追求,抑或阅读一如既往带给我们的感动。

曾经,“其学无所不窥”的庄子,俯仰天地,我自逍遥,阅读于他,是一扇窗,望得见窗外智慧之树亘古绵延,繁花似锦,也望得见愚昧糟粕如峭壁残雪,暗藏凶险,这扇窗,让他能够以超越透明之心来反观人性和观察自己的生命。曾经,五柳先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阅读于他,便是一眼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所得,便欣然忘食”,忘记进食的身体瘦弱了,而这清泉滋养他历经磨难的内心长出极为阔达和洒脱的璀璨。谁能说他们没有获得财富呢,这财富,是灵魂的丰盈和人格的强大,满溢出来,聚成清溪,汇入江河,奔向大海,置生命于无限宽广,纳宇宙于坦荡胸怀。

曾经,有志者在穷则独善其身的基础上,更梦想达则兼济天下。经世谋臣赵普完成过这个梦想。这位名相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不勤奋,他忙着锻炼自己的公务员技能,可学识远不如人,成为宰相后,学不如人怎能服众,遑论治天下?好在宋太祖赐予他尚方宝剑,赵普终成一代名相。可能有人要抗议了,嘿你别瞎说,宋史里可没有赐剑这一段啊!是啊,怎么回事呢?且说自太祖赐剑后,赵普也像得了什么密旨似的,终日手不释卷,每天回家,就拉上“防盗门”,从自己的书箱里神神秘秘的摸出本书来,又是诵读又是琢磨的。他去世的时候,家人揭开谜底,书箱里,不过是20篇论语,这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么来的。那么,那把尚方宝剑呢?相信大家都已了然于心,这柄不见踪影的尚方宝剑,就在他心里,还有个名字,叫阅读。赵普如是,范仲淹如是,总理如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阅读于他们,就是一柄剑。挑开民生疾苦,刺痛贪官暴吏,劈出政通人和天下富的开明大局。阅读和人们狭义理解上的财富在这里真真切切地联系了起来,把对心灵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追求统一起来,却不带一星半点儿铜臭味,只有兼济天下苍生的激昂在胸口澎湃!

什么时候,然而是什么时候,这蒹葭白露清风明月的风情,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变成了曾经,只成为曾经。阅读的人里,寻考试答案者众,求真知灼见者寡,为一己之利者多,念社会民生者少。不读书无以为官,不当官如何发财?他们求的是独富其身,兼并天下,功利主义盛行,文凭头衔万岁!庄子的窗,成了贪婪者窥探上层社会的捷径;陶潜的泉,成了灌溉功名利禄的养分;曾经的尚方宝剑啊,竟成了追求名利途中斩荆劈棘的除草道具……

当我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说到这里,她抗议地打住了我的话,“名利金钱,没有人不喜欢,你别太理想,更别太虚伪。”是的,我不是愤青,我和金钱名利没有仇。它们是瑞气千条金光万丈的奢侈品,人心所向。老祖宗在造字时很玄妙。一个“人”字,在山谷之间徘徊,加一个“山”字为“仙”,加一个“谷”却是“俗”。在仙和俗之间怎样平衡,这是个难题。人不能不追求欲望,我明白那做不到,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不能为欲望所束缚捆绑。欲望让我们的阅读被狭义化,成为物质财富的踏脚石,却失却了精神富足的部分。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更不是我们应该忍受的,当心灵被扯掉翅膀,只剩下物质躯壳的我们又怎能飞翔?如此,那些孰轻孰重的疑问,似乎仍然悬而未决,然而答案,却不重要了。

让我们,就这样,亲和淡定,真实自然;就这样,把感动张扬放大,让千万善感向上的灵魂汲取力量;就这样,在纸上,我们邂逅,虽然依旧被淹没在本色的平淡里,但是已经活出了黄金的分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第5篇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资料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当日《邯郸日报》被开天窗。

峰峰矿区冀南商城订阅的24份《邯郸日报》,3月26日这期也全被开天窗,多数商城职工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说,过去从未发生过此类现象。报纸因何被剪、剪下什么内容,事先没人通知,事后也没人对他们做出解释。据当日送报发行员称,剪报是矿区宣传部让发行站做的至于剪掉什么内容不清楚。据了解,峰峰矿区教委、贸易局等单位订阅的《邯郸日报》也遭此厄运。

那么,3月26日《邯郸日报》被剪掉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记者先后两次赴邯郸调查此事。记者找到一份当日完整的报纸,经过对照发现,该期报上第二版整版刊登了“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简要事迹”和评选选票,被剪掉的内容正是选票部分。记者发现,在22位“优秀公仆”候选人中,峰峰矿区某单位领导位列其中。峰峰矿区宣传部文卫科负责《邯郸日报》本地发行站工作,据该科科长张秀生称,3月份《邯郸日报》在矿区发行36叩份左右,3月25日矿区宣传部通知发行站,将区直机关订阅的《邯郸日报》选票部分剪掉,一共剪报500份左右。

峰峰矿区宣传部负责人解释,剪掉部分选票是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事前曾通知报纸投递员在分发报纸时向订户说明情况,可能由于工作不力,造成一些群众误解。这位负责人说,宣传部保留选票主要为了集中投票,提高评选回票率,但不影响宣传优秀公仆先进事迹。

事实上,峰峰矿区部分群众对宣传部截留选票的举动十分反感。冀南商城一位负责人说:“公仆选票登在报上,就是让群众去评,事先剪掉选票起什么作用。”一些群众反映,在没有通知订户的情况下,随意裁剪报纸是对订户合法权益的侵害。

公仆选票被截留事件已经引起邯郸市有关部门关注。4月12日,记者再次赴邯了解处理情况。据了解,“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是由邯郸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纪委三家组织评选的,评选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邯郸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为了提高评选效率,基层宣传部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他们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在近日拿出处理意见。该负责人说,邯郸市已经搞了两次公仆评选活动,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在《邯郸日报》公示候选人事迹和刊登选票,就是为了体现评选的公正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邯郸市纪委宣传教育室负责人说,选票代表民意,基层发生截留选票是评选活动中的偏差,并不是组织者的初衷。邯郸市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每两年一次,每次10名公仆当选,他们都是邯郸市公务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增强广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思想,截留选票行为给公仆评选活动抹黑,纪检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截留选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摘自《北京青年报》)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

-----------------------------------------------------------

-----------------------------------------------------------

2.以邯郸市委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宇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

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30分)

-------------------------------------------------------------

-------------------------------------------------------------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

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

------------------------------------------------------------

------------------------------------------------------------

四、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3月26日的《邯郸日报》被开天窗,报上被剪掉的内容是“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的选票部分。据报道,剪掉部分选票是当地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但这一行动引起了群众的晋遍反感。

2.答案提示

(1)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要立即停止,并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2)责令当地宣传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将被剪掉的报纸进行回收,重新把完整的报纸送达订户手中,并进行说明和道歉。

第6篇

(一)“标准答案”与“自主阅读”间的矛盾

1.某实验初中的招生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阅卷老师人人专心致志,个个一丝不苟。整个阅卷室内鸦雀无声。忽然,一位老师转过头与身边的老师低声嘀咕着什么,一边谈论,一边还不时看着手中的试卷,看样子像是在谈论此份试卷答案正确与否,接着又埋下头继续阅卷。过了一会儿,又一位老师抬起头与身边的老师低语着,继而又转向身边的其他几位老师,看表情,他们的谈论无结果。果然,他又走向阅卷组长。组长底气较足,声音洪亮,只听见他说:“‘货郎书担’没这个词,形容学习勤奋的,更谈不上了。错,错!我看这样吧,我写几个成语在黑板上,就以此为标准答案吧。”说完,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下了五个成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十载寒窗。阅卷老师见此放松地吁了一口气。

【画外音】“货郎书担”说的是三国时董遇和哥哥离乡背井去外做生意,货郎担一头装货,另一头却是书。只要一有空闲,便争分夺秒地读书的故事。这个词不太常见,可见此考生平时阅读广泛,知识积累丰厚。可就是这样一个“亮”词,在许多阅卷老师面前竟被判了“死刑”,并因此引出了绝对的标准答案。

2.午饭后休息时,阅卷老师们聚在一起,只听得其中一位说:“你说这样的考试公平吗?标准答案就锁定在这五词。最起码还有‘手不释卷’也表达了学习勤奋的意思呀!”“对呀,‘韦编三绝’也是的,它原来是说孔子反复阅读《周易》,竟使皮绳断了多次,后来用以形容人们勤奋读书学习。”另一位老师附和道。“阅卷组长还挺熟悉教材的,‘标准答案’中的这些词都在教材上出现过。看来还是只有狠抓课本才行呀!”一位老教师感慨万千地说。“不,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积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一位年轻教师激动地说。“那可怎么办?鼓励学生多读,读来的知识却不能答卷!”“唉!对了,我们可以这样,平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广泛地读,让他们自由地说。到最后复习时再给他们来个‘一锤定音’,给他们标准答案。”“不错,不错,是个好主意!”大家纷纷称道。

【画外音】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老师们不再是教书匠,他们在努力践行着新课改。可面临着考试,面对着阅卷时的标准答案,他们在思索、在探讨,最终在新旧观念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想到了平时搞课改、复习搞应试的两全其美之策。

(二)对“标准答案”的反思

通过以上的两个镜头,不难看出“应试教育”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疑虑和担忧。对此,广大老师应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

1.老师,你囊中羞涩吗?

自古以来,老师就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出现,被誉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更是知识的权威、知识的化身。而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材、老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都给学生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于是出现了学生能答出“货郎书担”、而老师却视为错误的怪现象。一位任教五年级自然的同事曾对笔者发过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懂得真多呀!”原来自然习题上有一道题:把闹钟放在哪里,会听不到闹铃声。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多处询问其他老师均不得知。最后无奈,在评讲时想越过此题,直接进入下道题。不料刚刚读题,学生小王就举起手,说老师漏了一题,他知道答案,是真空,并拿出了依据――《小哥白尼》。是学生懂得多吗?不,是老师懂得太少了吧!常见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不要浪费时间,要多读书,扩大知识面。可又有多少老师在充分利用时间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推行的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活水”,才能在学生面前永为人师。看来,老师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该注重自身知识储备、丰厚文化底蕴啦!

2.老师,你敢言吗?

镜头二中的老师不满标准答案,他们还得知一些答案是正确的,可为什么当时不提出来呢?集思广益,大家说说议议,也能将“标准答案”的杀伤力降到最低呀。平时课堂上,总见一些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可勇于举手者寥寥无几。老师们就不解,就感慨:这些孩子是怎么啦?可又似乎发现:学生课堂上面对老师不敢言的情景与老师阅卷时面对组长的情景何曾相似呀,记得一次听课调研活动中,一位讲课老师用较快的语速、发抖的声音安慰学生不要紧张。自己的声音都发抖了,这样的安慰有效吗?恐怕只能让学生听了更加紧张罢了。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学生年龄小,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他们最爱模仿,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往往老师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行为态度等对他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老师也该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啦!

3.标准答案,你还好吗?

第7篇

典 型 例 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的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2期)

问题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对黑暗产生了柔情。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请阐明理由。(6分)

错 因 分 析

以下分列从考场答卷中选取的部分同学所做的答案,并作简要评析。

1. 不是。作者是感悟了黑暗之后有了别样的体会,并非故意标新立异。作者看惯了灯红酒绿的世界,认识到了人造光明的糜烂,在故乡秋夜的黑暗中体会到了黑暗的纯洁,所以对黑暗产生了柔情。(缺少圣洁和梦想的温床两个要素,所以得4分)

2. 我认为不是故意标新立异。作者意在表现我们不能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都市的夜晚被灯火充斥,黑暗应是纯净的,圣洁的,它带给我们梦想,给予我们内心柔和与宁静。(缺少久未体味的要素,所以得5分)

3. 不是。①文中的黑暗象征疼痛,忧患,挫折,光明象征没有追求、安逸无为的生活;②黑暗作为疼痛挫折,唤醒沉溺于碌碌无为的光明中的人,赋予他们追求梦想的动力;③通过描写蜂蜇和对黑暗的感悟,作者表达了挫折能激励人追求梦想,要防止沉溺于欢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思想。(此答案的作者既没有读懂文章,也没有审清题目,却过多的偏离文本,随意发挥。得0分)

4. 不是。黑暗没有白天的浮华,使人的眼睛更干净,更能洞察一切。黑暗能使人思索,给人想象,这种黑暗对人有促进作用。而人们平时说的黑暗,则只看到了它的表象。(此答案偏离文本,丢失了全部的要素,得0分)

5. 没有。①作者因为蜜蜂蜇了之后唤起了疼痛,在体味黑暗时才能更加体味到黑暗的柔情,这是作者触景生情,发自内心的感受;②作者描写对黑暗的柔情,揭示了现代社会对光明的过分追求,对黑暗的排斥,而忘记了只有经历过黑暗的痛苦,才能迎接光明。(开头的“没有”两字,答题不规范。答案的第一点,仅仅是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不是故意标新立异”,所以不能额外加分。“揭示了”表述不妥,如果换成“批评了”也许可以。此答案结尾“因为黑暗后有光明”这个意思,很多考生答到。但本质上这一点并非表达对黑暗的好感。得0分)

6. 不是。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感悟。①因为黑暗是洁净的,没有人为的粉饰;②黑暗给了人梦想的条件,有空间去放飞梦想;③黑暗如处子般鲜润,安抚了作者的伤痛;④黑暗已经很少见到了,因此作者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而非标新立异。(缺少“圣洁的”“与糜烂光明比较”两个要素,得4分)

7. 不是。在作者的观点中,作者依旧是期盼光明的,而且是纯净的光明,只是只有黑暗的对比,光明才显得无比可贵,干净的黑暗可以唤起人们对干净的光明的渴望。(与第5例相类,说的是对光明的好感,而不是对黑暗的柔情,得0分)

8. 不是。被贬斥的黑暗是具体化的,例如潜规则等阴暗面,而作者面对的黑暗,是大自然的黑暗。在这真正的黑暗里,作者探寻到自然的本真,因此对黑暗产生了柔情。(脱离文本,没有说出任何理由,得0分)

9. 我认为作者是想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因为①人们讨厌黑暗,用光明驱赶它,作者认为会使世界单调;②黑暗中人们会渴望光明;③作者认为没有黑暗就没有黎明。可见作者并非标新立异。(既没有读懂文章,也没有理解题目。得0分)

10. 不是。作者对黑暗产生柔情是有理由的:①纯净的黑暗圣洁而安静,能带给人久违的内心澄澈之感;②自然界的黑暗是我们梦想的温床,让我们学会放弃糜烂的光明和灯红酒绿的城市浮躁生活,回归内心。(包含全部答案要素,得6分)

例题解析“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对黑暗产生了柔情”,这句话看似问题中的导语,实际上,此句既是要求,又是提示。要求在于,作者的观点是与众不同的,核心问题在于说清楚作者对黑暗产生柔情的缘由,这就是后面问题 “阐明理由” 的主攻方向。对于“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一句,一般来讲,从应考策略来说,维护原文本的权威性,是首选方案,也就是应该选择“不是故意标新立异”。个别考生会选择“是故意标新立异”,往往造成理由不充分,分析不到位而失分。还有部分考生,不理解“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的含义,以为这是一句正面的评价;更有甚者,还有考生回答“不是故意标新立异,是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那就更加南辕北辙,答非所问了。

拿到这个问题,应该快速反应,把握核心,究其本质。其实可以简化为“作者为什么与众不同地对黑暗产生了柔情?”如此一来,答案就应该明朗了。简单地说,就是因为黑暗有着种种难得的好处,所以才会对黑暗产生柔情。具体有哪些呢?筛选原文,答案自然明了。

从原文看,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素,主要集中在第⑨段中。“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灯火作祟”“处子般鲜润”“特别的感动”“人为的光明”“黑暗是洁净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 “制造糜烂的光明”等内容都应该进入筛选的视野。

正确答案不是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或者“因为作者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作者面对黑暗,产生了特别的感动”)(2分),相较于人为制造的糜烂的光明(或者“相较于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1分),作者眼中的黑暗是干净的(或“洁净的”“干干净净的”“纯净的”“处子般鲜润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3分)。

现 场 练 兵

1. 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中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然后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

2. 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法。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量却大。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

第8篇

古诗歌语言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自常州还江阴①途中作

[唐]李嘉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②初临郡,陶潜③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注] ①江阴:唐朝江阴县,诗人时任江阴令。②黄霸:汉代大臣,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治为当时第一。③陶潜:东晋诗人,为彭泽令时,“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第二联两句中的“惨”和“寒”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拟古(其三)

陶渊明

仲春遘①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②石,君情定何如。

[注] ①(ɡòu):。:。

简要分析“草木纵横舒”一句中“舒”的妙处。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甬江夜泊

[清]阮元[注]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

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

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 (1764—1849):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清 平 乐

[唐]韦 庄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前人对“小窗风触鸣琴”一句备加赞赏,请赏析其妙处。

答:

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栀子花诗

[明]沈周[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 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大德歌·夏

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

答:

题组二 综合练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双调]折桂令·九日[注]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有“曲眼”。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5分)

答:

(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用了何种表现手法?(6分)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插 秧 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注]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

(1)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5分)

答:

(2)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尾联进行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惨”,凄惨、惨淡,或者暗淡,表现出了诗人看到花后的一种心理感受;“寒”,寒冷,凄苦,表现出诗人听到鸟叫声后的一种心理感受。两个字传神地表现了当地的荒凉以及战乱给百姓生活造成的破坏。(解释出两个字的含义给2分,赏析3分,共5分)

2.“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3分)形象地写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3分)

3.“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2分)“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2分)这两个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2分)

4.本句与“半床斜月”相互映衬,哀景中见哀情,情景交融。(1分)女子在独守空床的“梦觉”之后已凄凉满怀,此刻又有凄冷的夜风透过小窗触响琴弦的清旷之声在空寂的室内回荡,在如此清婉哀绝之境中,(2分)她的深哀浓愁被表现得既深沉又空灵。(2分)(点出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寄情于景”“融情入景”均可给2分,答“以乐景衬哀情”“渲染”及其他手法均不给分;阐述妙处时能答出与“既深沉又空灵”近似之意的也可给1分)

5.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栀子花在夜风中的风情。(2分)②一“牵”一“送”,夏夜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感。(2分)③如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2分)

6.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3分)“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等语通俗自然,较口语化。“偏”“羞”等字精练传神,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3分)

7.(1)曲眼:“思”。(2分)一个“思”字贯串全曲,作者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今日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3分)

(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以及倦客之心、思乡之情。(3分)采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分)

第9篇

人们容易在环境的熏陶下更好地做事情,读书也是如此。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人,相约起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品质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质约翰高尔斯华绥

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他和他的哥哥合开一爿店,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脚伸到他跟前时,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

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精华缝到靴子里去了。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作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它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惨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东西。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疼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唯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后来我再去他那里的时时候,我很惊奇地发现: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了。再后来,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那几双靴子。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格斯拉先生的悲剧,展现了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的残酷现实。

B.靴子的灵魂就是格斯拉的生命,格斯拉举止怪诞,对现代工业文明心怀怨愤,对品质的追求让他被认为是那个物质社会的怪人。

C.格斯拉叫我把那双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拿来看看,表现了他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因为这是他用心做成的,他相信靴子的品质。

D.小说通过陈列靴子的橱窗的变化暗示了格斯拉经营的不善和最后的没落,也同样暗示了人们对格斯拉处境及死亡的漠不关心。

E.本文叙事平淡,语言朴素,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既对格斯拉的僵硬和迟钝流露出遗憾,也对其不幸遭际深表同情。

(2)请分析标题品质的深刻含义。(6分)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一个手艺精湛的鞋匠最后饿死了,这在当时的社会中究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还是一个必然的悲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阅读答案:

(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格斯拉只是对现代工业垄断和不注重品质心有怨愤,并没有怨愤工业文明;D项,没有暗示人们对格斯拉处境及死亡的漠不关心;E项,流露出遗憾不对。)

(2)在文中,品质一语双关,既指格斯拉做的鞋子质量好美观、合脚、经穿,又指格斯拉的人品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讲究诚信,追求完美。

(3)①(情节结构)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人物塑造)我和格斯拉先生早有交往,我见证了他的鞋店逐步衰落的过程,我对格斯拉先生的遭遇有关切,有同情,写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形象;③(主题表达)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每点2分)

第10篇

1.作者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案:我七岁的时侯,看一张照片时妈妈告诉我的。

2.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呢?(2分)

答案: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

3.阅读(5)—(9)段,说说北大图书馆对作者有什么影响?(4分)

答案: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进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个“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4.阅读(10)—(11)段“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什么?(4分)

答案:①刻苦学习的精神;②清新自由的气氛;③带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老师;④平易而自然的师生关系。

5.从文章的题目来看,其中“际遇“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它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因素?“十三岁的际遇”具体指什么内容?(3分)

答案:际遇:遭遇(多指好的)。表达了“我”对北大由向往到感激、热爱的情意。文中是指作者十三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机会。

6.阅读最后一段,填在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往昔所有的梦幻都会再现B.再现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

C.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D.所有往昔的梦幻不会再现吗

附:十三岁的际遇原文:

⑴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十岁,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⑵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线。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⑶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年雪团般四处进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眼看八七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⑷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停停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十六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⑸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

⑹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四百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象。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⑺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⑻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倘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深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⑼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⑽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⑾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手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驶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⑿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⒀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⒁“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⒂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⒃不过,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为了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愚蠢又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

第11篇

我们也要像新叶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高傲自满,谦逊诚恳,忘我奉献,真正对社会有所贡献.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新叶阅读及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出些淡绿、鹅黄色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睛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芽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性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地不争丰瘠,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绿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的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分)

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2分)

4、第④自然段用四个比喻来描写新叶,这四个比喻是从“仰头望去”“老远看来”“密处”“稀处”四个角度安排的,各个角度的喻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第③自然段第一句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文中第______自然段也用了这样的写法。

第⑤自然段是_________,在文章结构上起____________的作用。(3分)

6、文中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你在生活中,从哪些事物身上获得过启示?请举出两例。

(4分)

(1)事物: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物: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第一自然段描写内心感觉的是(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表达了作者(欣喜)的心情

2、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文中第(七)自然段也用了这种写法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新叶是春的使者)

4、第四自然段用四个比喻来描写新叶,这四个比喻是从“仰头望去”“老远看来”“密处”“稀处”四个角度安排的,各个角度的喻体分别是(新茶)、(盖)、(流油)、(光晕)。

5、第五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第六自然段中具体写新叶对人类的贡献的语句有哪些?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7、请写出与第七自然段中“无穷碧”和“别样红”相关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9、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你在生活中,从哪些事物身上获得过启示?请举出两例。

(1)事物:小草 启示:平凡、默默无闻,以顽强的生命力,甘于奉献。

第12篇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素质”的含义,《辞海》上大致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二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从这两层含义来看,“遗传素质”受先天的影响太大,教育的力量鞭长莫及;而“后天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磨练而成。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是由许许多多良好习惯的积累而培养成的。我认为当前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三种习惯的养成。

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欧阳修归纳写作经验,认为写文章要有“三多”:“读得多,作得多,还要与别人多商量”。在这“三多”当中,第一要素是读得多。高尔基也曾经说过:“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每一本书似乎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崭新世界。”历史是一门史籍众多,内涵精深的学科,历史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读书,而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会为历史学习打开一扇视野开阔的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美丽浩瀚的世界。

首先,要养成读好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课前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后阅读的习惯。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在每次上历史课前,花一定的时间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地阅读历史课本;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及时复习课本的习惯。

其次,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历史学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和经验的总结,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历史学得好,必须要文理兼通,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注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最后,要养成取舍读书的习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据说就连欧阳修进入内阁书库,见到一本书目,其中有两千多种书,他竟连书名都没听说过,可见古人著述之丰。所以今天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从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有取舍地进行阅读。

读书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所谓“略读”,就是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历史知识面。比如对于历史工具书或者是对一些历史常用书,如二十五史之类的阅读;所谓“精读”,就是要求学生读精读透,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力攻专业领域。比如对于历史课本的阅读。所以,略读可以粗观大意,不求甚解;精读则要求对书本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文字训诂等等,彻底通晓,也就是说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

二、养成思考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在素质教育中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做到:

一是要广泛设疑。学贵有疑,纵观历史,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理论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发明,往往来源于“疑”。疑问是开动脑筋的结果,通过问,解决疑,可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认为学习中只要能独立思考,就能碰到疑难,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不盲从,不迷信书本中的现成结论。

二是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寻求正确的题目答案,更要在掌握解题的过程中,学会使自己思维的每一步都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符合思维逻辑。

三是要一问多思。通过多思做到一问多答,一题多解,对于同一问题要从正反、纵横、内外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通过多思,使认识逐渐深化,直到抓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

三、养成自学的习惯

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新课标也明确提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拥有了自学的能力,他就可以进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走入社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所以,历史教学应当注重落实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入手,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在课堂教学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落后状态,教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比如,教师可以把预习和作业尽量放在课内,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多读书来开阔视野,多渠道汲取历史知识。

二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一开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自学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自学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读书,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解决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哪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回答是幼儿园。记者感到很好奇,他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主要参考书目:

《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