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热化学方程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文章探讨化学教材中引入H (反应热)的必要性和依据,引入H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反应进度”的含义。
关键词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反应进度
一、教材引入H (反应热)的必要性和依据
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人们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原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这样表示:
C(固) + O2(气) = CO2(气) + 393.5 kJ
上式表示在101 kPa和25 ℃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时放出393.5 kJ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写法直观,容易为学生理解。但是因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表示方法把反应中原子结合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用加号连在一起是欠妥的。因此,在GB 3102.4~93中规定,热量(Q)“应当用适当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来表示,例如T·S,S是熵的变化,或H,焓的变化”。
在中等化学中,一般研究在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因此,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QP=U-W=(U2-U1)+(p2V2-p1V1)=(U2+p2V2)-(U1+p1V1)=H2-H1=H 即QP=H式中QP叫恒压热,是指封闭系统不做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时,在恒压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上式表明,恒压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所以,在中等化学所研究的反应范围之内,Q=QP=H,这是教材中引入H的依据。
二、引入H以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的变化
引入H这个物理量以后,使得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了变化。
1.根据国标,在热力学中将内能U改称为热力学能。其定义为:对于热力学封闭系统,U=Q+W,(式中Q是传给系统的能量,W是对系统所作的功。)Q、W都是以“系统”的能量增加为“+”来定义的。而旧教材中,Q是以“环境”的能量增加(或以“系统”的能量减少)为“+”来定义的,这样,原来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所表示的意义正好与国标的规定相反。因此,引入H以后,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H为“-”或H0。
2.在原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用中文表示,如固、液、气等,根据国标,应当用英文字母表示。如s代表固体、l代表液体、g代表气体或蒸气、aq表示水溶液等。
3.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单位不同。原教材中反应热的单位是J或kJ,而H的单位为J/mol或kJ/mol。根据引入H以后的变化,类似以下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就废除:
C(固) + O2(气) = CO2(气) + 393.5 kJ
C(固) + H2O(气) = CO(气) + H2(气) -131.5 kJ
正确表示法为: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然后写出该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下标“r”表示反应,“m”表示摩尔)。实际上,一般给出的都是反应物和产物均处于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98.15 K,压强为101 kPa时的状态)时的摩尔焓[变],即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上标“”表示标准),两者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三、有关反应进度
考虑到中等化学的实际情况,教材没有引入“反应进度(符号为ξ)”这个物理量。但是应该明确,rHm的单位“kJ/mol”中的“mol”是指定反应的反应进度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单位,而不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国标中,反应进度的定义为:
对于化学反应 0=ΣBνBB nB(ξ) = nB(0) +νBξ式中nB(0)和nB(ξ)分别代表反应进度ξ=0(反应未开始)和ξ=ξ时B的物质的量。由于nB(0) 为常数,因此有dξ=νB-1dnB,对于有限的变化ξ=νB-1nB所定义的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与选择反应系统中何种物质B无关。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SI单位为mol。由于ξ的定义与νB(化学计量数,对于反应物其为负,对于产物其为正)有关,因此在使用ξ时必须指明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进度自1982年进入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从1992年引入了反应进度。反应进度是化学反应的最基础的量。由于化学中引入了此量,使涉及化学反应的量纲和单位的标准化大大前进了一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量在量纲上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对于化学反应0=ΣBνBB,反应的摩尔焓[变]rH>m,可由测量反应进度ξ1ξ2时的焓变H,除以反应进度变ξ而得,即rHm=H/ξ。由于反应进度ξ的定义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因此rHm也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即对同一实验数据,由于计算ξ所依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同,使得rHm也不同。所以在使用rHm时,必须指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如:
2H2(g) + O2(g) = 2H2O(g);rHm =-483.6 kJ/mol ①
H2(g) + 1/2 O2(g) = H2O(g);rHm=-241.8 kJ/mol ②
对于反应①,2mol H2(g)和1 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g)表示1反应进度的反应,而对于反应②,1mol H2(g)和0.5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 H2O(g)也表示1反应进度的反应,前者放热483.6 kJ,后者放热241.8 kJ。因此,两个反应的rHm不同,反应① 的rHm是反应②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
一、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乘除计算反应热
例1 已知:①
②
③
(l)反应①属于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①消耗8gCH4(g)时,
(3)反应②生成2 mol H2(g)时,
(4)反应③的
解析:(I),说明反应①属于吸热反应。
(2)由可知,;由可知,
(3)由可知
(4)观察可知,反应①+②=③,则反应③的H3=反应①的H1+②的 H2=
答案:(l)吸热 (2)+103.2 (3) -82.0(4)+165.4
技巧点拨:(1)反应热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各物质的系数减半,则焓变随之减半,系数加倍时,焓变随之加倍。
(2)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焓变也随之相加减。
二、根据盖斯定律推断反应热的计算表达式
例2 在298K、lOlkPa时,已知:
②
③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为了约去2H2(g),观察可知,反应①;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的故选A。
答案:A
技巧点拨:2~4个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加减乘除时,可以约去某些反应物或产物,得到指定反应物和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它们的焓变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这样就可以推断焓变的计算表达式。
三、根据已知焓变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的结果
例3 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①
②
③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和的反应热H等于()。
解析:为了约去,观察可知,由热化学方程式①+1/2×②+③可知,的故选A。
答案:A
技巧点拨: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思路如下:
四、根据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计算反应热
例4 根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g)和O2(g)反应生成NO(g)是放热反应
B.2 molO原子结合生成02(g)时需要吸收498kJ能量
C.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kJ能量
D.N2(g)+02(g)――2NO(g)的反应热
解析:946+498=1444>632×2=1264,即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因此N2(g)和O2(g)化合生成N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时吸收能量,同种化学键形成时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时所吸收的能量相等,故B错,C正确。1444-1264=180,则N2(g)+02(g)=2NO(g)的反应热H=,故D错。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
的变化,还有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
、
、
等形式变现出来。(选修四1页)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和
。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因此,化学反应中存在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
和
3、决定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因素(宏观解释)
(1)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焓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符号______________
③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2)
一个确定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的相对大小。
反应热、焓变(ΔH)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符号______________③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④H的正负与吸、放热反应的关系
当H为“一”或H<0时为
H为“+”或H>0时为
⑤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
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微观解释)
(1)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
,即反应物中的旧化学键的
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
(2)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
常温常压(25℃,101KPa)下,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1mol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相等。---------(
)
(4)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概念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决定
因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产生
原因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
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
的总能量
表示
方法
H<0
H>0
图示
常见反应类型
大多数化合反应
所有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C+H2O(g)CO+H2
制水煤气
C+CO2(g)2CO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如:H2(g)+
1/2O2(g)===H2O(l)
ΔH=
-285
.
8
kJ·mol-1,
表示在
℃,
Pa,
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kJ。(表示完全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H2
(g)
+
O2
(g)
=
H2O(g)
H=
--241.8
kJ/mol
2
H2(g)+O2(g)=2H2
O(l)
H=
-571.6
KJ·mol-1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
因此,它可以是
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化学计量数和ΔH可以同时扩大或
缩小
的倍数
。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ΔH值______。ΔH单位中的“每摩尔”是指______________
4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
中和热的测定
一、中和热
1、概念: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注:①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②定义中的“稀溶液”一般指
,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二、中和热的测定:
【思考交流1】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四、误差分析: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自所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你所测得的数据是否为57.3
kJ·mol-1,若不是,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思考交流2】
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1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1醋酸(弱酸)溶液,所测反应热的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所测的中和热的结果是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为什么?
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一、燃烧热
1、反应热的分类
根据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多种,例如
等,
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
实际应用较广。
2、燃烧热
(1)定义: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要点:
①条件:
②量:
③对象:
④反应程度:
⑤产物稳定性:
(不可再燃且状态稳定)
⑥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为“___”或H
3.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以燃烧1mol可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练习:①
H2
(g)
+
O2
(g)
=
H2O(g);H=
-241.8
kJ/mol
②H2(g)
+
O2
(g)
=
H2O(l);H=
-285.8
kJ/mol
③2H2(g)
+
O2
(g)
=
2H2O(l);H=
-571.6
kJ/mol
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燃烧反应中热量的计算:
关系式:热量=可燃物物质的量ⅹ燃烧热
【练习】
1、写出下列可燃性物质燃烧的稳定产物
C:______
H2:______
CH4:_____
金刚石:_____
乙醇:______
2、依据表(教材p7)1-1,写出下列物质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1)CO(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2H6(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源
1、能源
(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
,它包括
等。
(2)能源是
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
柴草时期: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
(2)
化石能源时期: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3)
多能源结构时期: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
主力军。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
3.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分类依据
种类
举例
转换过程
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地热能、潮汐能等
电能、氢能、石油加工产品、煤的加工产品等
使用历史
化石燃料
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性质
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化石燃料、核能
4、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
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________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于严重。
5.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
开发________,节约__________,提高能源的________。
6.化石燃料和新能源
(1)化石燃料的利弊: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特别是造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太阳能是能量巨大的清洁能源,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大。
(3)氢能有三大优点:一是燃烧热值高,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缺点是储存、运输困难。
第一章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
一、盖斯定律:
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
完成或
完成,其反应热是
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
和__
_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
对盖斯定律的图示理解
一个化学反应由始态转化为终态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在图示中各ΔH之间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ΔH=ΔH1+ΔH2=ΔH3+ΔH4+ΔH5
二、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
例题1.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却可以直接测得: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CO(g)+O2(g)===CO2(g) ΔH2=-283.0
一、基本概念的考查
例1(2015・重庆改编)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I。关于CuCI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分析: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如图所示)。催化剂不会影响焓变,也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只是缩短了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所以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答案:AB
核心提示:催化剂的使用会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也不会影响反应的焓变。
二、盖斯定律的考查
例2(2015・新课标Ⅱ改编)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则H3=_________kJ・mol-1
分析:通过分析这三个热化学方程式,我们发现通过②一①即可得到③,所以
答案:41
核心提示:盖斯定律指的是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而言之,可以通过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减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中和热的测定
例3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l)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_______℃。
(2)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的密度都是l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则中和热H=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04溶液的温度
分析:(I)四次实验温度差分别为3.5℃、4.0℃、3.9℃、4.1℃,由于第一次所测温度差明显低于后三次,误差较大,应舍去。取后三次实验温度差的平均值为4.0℃。
(2)由比热容的单位和H的单位得出H的计算公式:
(3)a、c、d会导致温度差偏小,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其和硫酸中和时放出的能量更多,温度差偏大,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一注重夯实“双基”
高三复习的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长进。特别是在新课学习中,由于某种原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提供补偿学习的机会、增加迎头赶上的动力。重视基础,就是要让学生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弄通,把基本方法练熟,这在高三复习的起始阶段尤为必要。因此在例题的选编时不能贪大求全,一味求难(即偏爱大型的综合性的难题)。而应是反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反映基本问题的基本解答方法。当然,重视基础,并不是对先前学习人为简单的重复,而应当让旧知识以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应善于对知识进行重新的组织,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在复习“阿伏伽德罗定律”这一重要概念时,不但要讲清概念含义,而且还要讲清“阿伏伽德罗定律”引入的过程、推论以及这一定律、推论的运用。
例1.某温度时,一定量的A的氢化物AH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此时该容器的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个A原子,AH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本题涉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根据题目中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如下推断及解答。
(1)先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AH3H2+Am
(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5,即为4∶7。
(3)将系数代入方程式:4AH3H2 + Am
(4)根据H守恒可确定H2系数为6,所以推出Am的系数为4,则m = 1。其化学方程式为:4AH3 ? 6H2+4Am
在习题的选择上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求解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即定向、定序、定法。
二、注重习题精选
在习题选择中,切忌胡乱用各种各样的练习资料作为习题课的内容,学生在各式各样的题海中无针对性、无代表作,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盲目而无方向。如果教师精选典型解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发散思维及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就可解决这一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2005年北京理综卷29)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
(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则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涉及多种相关量的计算,针对性较强,难度不大。因此,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氧化还原、热化学方程式、阿伏伽德罗定律等相关知识,并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计算。
(1)在相同条件下,依据COCO2、CH4CO2,则等物质的量的CO和CH4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e-(CO)∶e-(CH4)=1∶4
(3)根据题意知,2molCH4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283kJ×6.30=1782.9kJ,则1molCH4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1782.9kJ,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 +2O2(g) ? CO2(g) + 2H2O(g)ΔH=-891.45kJ/mol
这样的习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有深度,且针对性强,学生觉得颇有兴趣,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三总复习中,习题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怎样使学生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优化习题课是关键。作为高三化学教师,要在这一重要部分下足工夫,做到“学生出题海,教师入题海”。让学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得轻松自如,把概念、基础知识用活,强化学生素质,摆脱题海束缚,向课堂要质量。
关键词:习题精做;五步反思;训练效果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8–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习题在课堂上进行讲、练、评,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1]。大量的习题训练,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肯定是不可取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做到精选习题,精讲精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要想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还需要提倡习题精做。
1 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
习题精做就是每天选择一道习题,按照五步走的策略,进行充分地反思,进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总结方法和规律,形成解题思想,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具体习题为例,谈一谈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
例题: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 kJ/mol
2H2S(g)+O2(g)=2S(s)+2H2O(l) ΔH=-Q2 kJ/mol
2H2S(g)+O2(g)=2S(s)+2H2O(g) Δ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1)第一步,审清题意,正确作答。此题的思路是:Q1是2 mol H2S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值,Q2是2 mol H2S不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值,Q3是2 mol H2S不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汽放出的热量值。显然完全燃烧时的Q1最大,由于水蒸汽液化会放出热量,所以Q2>Q3 ,结果选A。
(2)第二步,弄清该题用到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是否理解。比如解决上述例题要用到以下知识:①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意义:只表示物质的量;②化学计量数与焓变成正比例的对应关系;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状态不同,焓变也不同;④相同物质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⑤比较的Q大小只是放出热量数值,不包含负号。
(3)第三步,明确思维的切入点,也就是经常说的题眼,然后理清解题的思维过程。此题比较的是Q的大小,由于Q前面有负号,所以纯粹比较放出热量数值的大小。首先应该看生成物是否相同,也就是燃烧是否充分;其次看一看反应物的计量数,反应放热是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的;在反应物、生成物、化学计量数相同的情况下,再要看物质状态,生成物状态不同,放出的热量也会不同。
(4)第四步,提炼解题方法和规律。想一想: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这些题目考查的角度有什么区别?在解题思路上有没有共性?解题的共同规律是怎样的?把所做过的考查这个知识点的题目找出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解题的方法规律。比较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的试题很多,不管怎样,应该首先弄清要比较的项目的正负,然后通过比较燃烧程度、化学计量数大小、生成物状态确定数字大小,然后再确定答案。
(5)第五步,考虑题目的变化。想一想这个题目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变化了,应该怎么做。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知识的考查和运用,是习题训练的最高境界,命题必须基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命题比做题难度要大得多。让学生尝试命题或改编试题,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上述例题可以进行以下改变:
变形一: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 kJ/mol
2H2S(g)+O2(g)=2S(s)+2H2O(l) ΔH=Q2 kJ/mol
2H2S(g)+O2(g)=2S(s)+2H2O(g) Δ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这样变形之后,Q1、Q2、Q3是负值,与原题相比,大小关系完全相反,答案为C。
变形二: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Q1 kJ/mol
2H2S(g)+O2(g)=2S(s)+2H2O(l) ΔH2=-Q2 kJ/mol
2H2S(g)+O2(g)=2S(s)+2H2O(g) ΔH3=-Q3 kJ/mol
判断ΔH1、ΔH2、ΔH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3>ΔH2>ΔH1 D.ΔH2>ΔH1>ΔH3
这样变形之后,比较的是焓变大小,由于燃烧为放热反应,ΔH为负值,答案为C。
变形三:已知
2H2S(g)+O2(g)=2S(s)+2H2O(l) ΔH1=-Q1kJ/mol
S(s)+O2(g)=SO2(g) ΔH2=-Q2 kJ/mol
(1)写出H2S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1)H2S的燃烧热
这样变形之后,要运用盖斯定律得出H2S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ΔH1=(-Q1-2Q2)kJ/mol,再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得出燃烧热为(Q1+2Q2)kJ/mol。
2 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的实施
培养学生使用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课上课后多种途径逐步进行训练。
2.1 利用习题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讲评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2]。化学习题类型繁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典型题目,按照五步反思的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五步反思的思维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学习小组选择典型的错题,按照五步反思策略展开讨论,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更容易接受。改错题不再是简单的就题论题,对于一个习题的充分研究,举一反三,总结出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3 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的优势和效果
化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在化学解题中,如果能巧妙地改变学生的思维走势,根据题给的信息,科学合理地转换思维,就能使解题过程简洁明了,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巧解速解的目的,就能变片面思维为发散思维、变机械被动的学习为灵活主动的学习[4]。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改变学生过于单一单向的思维习惯,提升解题思维能力的策略。
经过五步的反思,实现了对习题的精做,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可能会有人说,这样的反思过程耗时耗力,会不会增大学生的负担。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我们不需要对每道题都这样进行反思,只需要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中尝到甜头,养成五步反思的习惯。一旦养成习惯,反思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做题后会自觉地进行这个思维过程,精做一题能顶多题,学生的解题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泓.高三化学习题的选题原则[J].化学教学,2012,(6):57~60.
2010-2012三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类题目分析(见表1):
表12010-2012三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类题目
时间201020112012
题序172020
素材燃煤烟气脱硫清洁能源氢气铝的综合应用
分值81414
小题
考查
点
(1)脱硫工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H2S分解制氢工艺识图分析贮氢材料(Mg17Al12)(共3小问)
(3)阳极电极产物化学式识图分析H2O热分解产物新型Al-AgO电池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4)书写阳极电极反应式
(5)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近三年的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类题目相对稳定,题目中涉及的元素都是学生熟知的元素,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上都有完整的呈现.而且,这类题目的题序、题量和考查的角度大致相同,其中,对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要求较高.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第20题题干的(题目见文后)解读: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的第20题围绕磷及其化合物展开,笔者所在的苏州地区使用的化学教材中没有系统讲解磷的知识,学生对此是完全陌生的.就笔者本人的教学经历看,2007年之前,由于课本上有磷的知识介绍,教师在课堂上对磷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学生对磷的认识比较充分.那几年,高考中涉及磷的信息虽然多是取材于高校教材,但学生心里有底,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容应对.而2007年以来,整整有6年的时间没有在课堂上专门介绍磷,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上突然“冒出”以磷为素材的大题,大大出乎中学化学教师的意料,有人说这是回归,也有人戏称之为“复古”,颇让人玩味.
该题以“磷”为主线将四类问题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各小题之间呈并列的关系,4个小问题既有关联性,又有独立性,相互之间没有干扰,甚至让人有种“拼盘”式的印象,第(4)问是有机化学的知识,替换了往年的新情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给人的感觉是题目有点变了味.题目的引言部分较短,属于常识性的介绍,提供的信息对以下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大的价值.经过查阅资料,引言的内容可解读如下: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9%.磷不以单质存在,通常在磷酸盐中天然存在,尤其是磷灰石.磷也存在于生物体当中,是原生质的基本成分.学生尽管知道磷元素,但是,学生对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缺少整体认识,少数化学功底薄弱的学生,连磷酸的化学式也会写错,所以,学生在读题时并不顺畅,容易被题目的情境唬住.再从20题的题序看,这道题目称得上是压轴题,学生心理上无形之中有畏惧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第20题题目的解析
问题(1)根据盖斯定律对提供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需看清目标方程式,再将已知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成倍数的进行乘除,需要注意的是各反应的焓变要相应作出调整.这一提问无论是小题的题序还是提问的形式都与前2年试卷完全一致,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笔者个人认为该小题是送分题,起到稳定学生入题心态的功效.
问题(2)是一道“陈题”,在新课改之前的高考中称得上是“常客”.题目的背景是“以毒攻毒”的一则例子,白磷有剧毒,易溶于二硫化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我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曾借用唐代诗人“白(白磷)居(有剧毒)易(易溶于二硫化碳)”进行谐音记忆,CuSO4是重金属盐,生活中可用于游泳池水的消毒,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故CuSO4可用于白磷解毒.本题的考查点是氧化还原中电子守恒的应用,解题的出发点是化合价的变化,CuSO4中的Cu化合价从+2降为+1,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2价Cu得到的电子是谁给的呢?是白磷!P4的中P化合价一部分从0价升到+5,一部分从0价降到-3,也就是白磷失去的电子没有全部给铜.此处,我们只要关注60 mol CuSO4得到60 mol电子需要几mol P4来失去这么多电子,从上面的分析可知,1 mol P4失去20 mol电子,所以60/20=3,即需要3mol P4,也就是60 mol CuSO4能氧化3 mol白磷.学生只要搞清楚变化中电子转移的情况,以及电子的得失和氧化、还原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解决起来应该比较轻松.学生可能试图用“双线桥”法进行分析,容易被其中的“错乱”关系搞混,从而造成错解.
问题(3)是磷酸及其盐的性质有关考查.经过查找,笔者发现关于磷酸在苏教版的教材上有2处出现(见表2).
表2磷酸在苏教版化学教材上的2个出处
出处1出处2
教材化学(必修)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一、多步连贯反应的方程式的合并
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参与下一个反应,并连贯下去。我们可以通过消掉中间物合并方程式,简化过程,确定反应物的比例。在化学计算和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都很管用。
例如:写出在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析:先AlCl3与NaOH反应生成Al(OH)3,再Al(OH)3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属于两步的连贯反应:
(1)AlCl3+3NaOH==Al(OH)3+AlCl3
(2)Al(OH)3+NaOH==NaAlO2+2H2O
我们可以消掉中间产物Al(OH)3,将这两步反应的方程式合并AlCl3+4NaOH==NaAlO3+2H3O,再改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3O。
又例: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使固体增重2g。求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
析:H2和O2先反应生成H2O:2H2+O2==2H2O 然后,H2O再与Na2O2反应生成NaOH和O2: 2H2O+2Na2O2==4NaOH+O2 。合并为: 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实际就是H2的质量,故:H2的质量为2g,O2的质量为24g。
二、多个反应交替循环时的方程式的合并
对于多个反应交替循环进行时,要根据反应一步一步地运算是行不通的。这时,我们也可以合并方程式来简化过程,从而达到行得通。
例:将24mlNO、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量筒内,然后再向其中通入12mlO2,充分反应后,量筒内剩余气体3ml,求在相同状况下,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各是多少毫升?
析:混合气体中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3NO2+H2O==2HNO3+NO,NO再与通入的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就出现两个反应交替循环的发生。把NO看成中间产物,然后合并为4NO2+O2+2H2O==4HNO3;把NO2看成中间产物,然后合并为4NO+3O2+H2O==4HNO3。这样,可以确定NO2和O2反应的比例为4∶1或NO和O2反应的比例为4∶3。然后进行后面的计算(计算过程省略)。
三、应用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
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有一条定律——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合并运算来实现,而且更简单。
例:已知:C(s)+12O2(g)==CO(g) H=-110.5KJ/mol ①
C(s)+O2==CO2 H=-393.5KJ/mol ②
计算反应:C(s)+O2(g)==2CO(g) 反应热H的值为( )
A.-283.01KJ/mol B.+172.51KJ/mol
C.+283.01KJ/mol D.+504.00 KJ/mol
析:只要将①×2- ②,即可求算出C(s)+O2(g)==2CO(g) 反应热H的值。
四、应用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都是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电子守恒将两者合并后就是总的反应式。当然,也可由总的反应式减去某一电极反应式求算出另一电极反应式。
例如: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气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A.CH3OH(g)+O2(g)==H2O(l)+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l)
C.CH3OH(g)+H2O(l)==CO2(g)+6H+(aq)+6e-
D.O2(g)+2H2O(l)+4e-==4OH-(aq)
析:总反应式:2CH3OH(g)+3O2(g)==2CO2(g)+4H2O(l)。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建议课时:1课时。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必修2和选修4前两节知识的延续与提升,该部分的重点是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前面已经介绍了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引导学生定性地感受了反应热。在此基础上,介绍盖斯定律,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该部分知识是课改新增的一个知识,所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各地高考题均会出现相关题目。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第13题,北京卷第26题,海南卷13题江苏卷第10题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对键能与反应热、化学能与反应热,以及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还不是很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涵义的分析和论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四、教法分析
该节内容属于化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以下教法:
1、学案导学法――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以达到上课预期的目的
2、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从操场到教室,可选择多种路线为例,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3、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4、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5、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学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教与学互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思考,通过分析――对比――讨论――总结――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加工知识,并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前给学生准备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学案上列举多种计算反应热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小组探究,进行分类。学生很容易就将习题分为几大类: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进行计算的;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由多个反应计算。前两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都能计算出来,只有最后一类,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最后一类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的重点,学生也会将注意力放在重点内容的学习上。
2、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提出问题
下列数据H1表示燃烧热吗?
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究竟是多少?如何计算?
已知:H2O(g)==H2O(l) H2=-44kJ/mol
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
H2(g)+1/2O2(g)==H2O(l)
H=H1+H2=-285.8kJ/mol
这样做既复习了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又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情绪,还为新知的掌握做铺垫。
3、创设问题情景,讲解盖斯定律
在学习盖斯定律的时候,采用创设以下问题情境的方式:“C(s)+1/2O2(g)=CO(g)的反应热如何获得呢?”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求学生掌握盖斯定律的涵义,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了解若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亦可以由这几个反应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
另外,还可以通过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在盖斯定律的理解上,从途径的角度帮助理解,来加深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4、例题的讲解。注意计算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
在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的基础上,通过例题讲解有关盖斯定律的计算。该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尽量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5、归纳总结
如对于盖斯定律这一概念教学当中,到最后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ΔH;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是ΔH1、ΔH2、ΔH3。如下图所示:
6、加强练习,及时巩固,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将学案中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巩固、落实了知识、锻炼了计算技能。还可以补充煤、石油、天然气燃烧的反应,这些物质燃烧时,其Δ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七、教学资源建议
(一)使用学案,补充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也是计算性课型的一个基本特点。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和加强概念的应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图示,也可以采用电教化手段,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以下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比如对盖斯定律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三)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理解盖斯定律时,可用爬山或者是学生从家到学校可选用多种途径为例。
一、研究“纲”“题”,把准
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以一当十。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脂;(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境,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要突出化学复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四大能力。
要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关键词: 2012年安徽高考 化学试题 特色分析 启示
今年高考是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自主命题的第四届新高考,也是新高考“三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届高考。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从试题呈现方式、价值功能、命题立意上都体现了新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创新践行了“立足基础,体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彰显了学科新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现实问题为立意”的命题设计思路。试题以纲扣本,于平稳中呈现新课程特色,于平淡中突出学科能力考查,所有内容和范围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与2011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题结构稳中求变,试题难度总体下降,对稳定考生情绪和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和安徽高考新方案的实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特色分析
1.1关注新课程改革,体现新课改精神。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突出了基础性、科学性、时代性、灵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例如第7题储氢新方法,第9题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第27题食品中的常见添加剂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第28题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等。这些试题情境真实、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赋予试题以积极的人文特色和教育意义,对考生接受、处理新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注重科学方法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1.2坚守区域性特色,体现模块设置功能。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对新课程化学学科5个学习模块的主要内容均有涉及,且比例适当,体现了符合安徽这一区域的特殊的新课程设置模式,维护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试题还注重了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1],如第25题原子结构与元素推断题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渗透了元素周期表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第一电离能、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内容;第7题以储氢新方法为情境,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凸显了学科知识学以致用的价值功能。
1.3尊重受试者,明示人文性关怀。
由于考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因此考试不可能像测试机器那样简单,这就要求考试的内容与范围要经过人文性的调整与控制。要使考试的内容与范围不强加于人,必须尊重受试者,并被受试者的心理环境所接受。[2]人文性在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例如第13题考虑到省内不同区域化学教材版本不同,以图像形式进行铝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巧妙回避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带来的麻烦。再如第25题X、Y、Z、W四种元素的推断“门槛”低:“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和“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直接源自教材,体现了试题在设问时已在默默地关心考生,同时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高超纯熟的命题艺术使试题的人文性和公平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很好地维护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大部分试题的难度分布,从题型设置上看,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非选择题中则安排了有梯度的小题,试题开始设问大都简单、基础,多数考生能够顺利完成,明示了学科的人文性关怀。但要完成整个试题的解答,却有一定能力要求。如第28题将化学平衡、沉淀转化、实验探究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综合在一起,对考生进行探究性考查,前三小题设问都较容易,第四小题难度较大,开放性强。此题具有一定区分度,具有很好的选拔性。设问巧妙也是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
1.4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近四年来,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结构及呈现方式基本不变,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试卷长度及Ⅰ卷、Ⅱ卷赋分保持稳定,尤其是Ⅱ卷还是按照元素化合物及物质结构、有机化学、无机工艺流程、综合实验与探究的程序安排。而整套试题的信息量不断加大、更新,《考试说明》新增考点(如电负性等)年年考,逐年增加的考点为当年必考亮点(如核磁共振氢谱等)。
试题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考生各种能力的考查要求,注重化学元素观、粒子观、分类观、变化观、能量观、守恒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在试题中的再现。整套试题加大了对考生整合、优化利用实验现象、图形、模型、图表等不同类型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力度,情景不断翻新,试题创新性、探究性凸显。如第13题的难溶物的质量分析,第28题的热重分析都要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有效考查了考生对非连续文本信息的接受、吸收、整合和迁移能力。还有第25题设问(4)及第28题设问(4)具有良好开放性,给考生个性化解答试题留有足够空间。为整套试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增考点核磁共振氢谱出现在第25题设问(4)中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些无疑是化学命题变化中的大胆引入与创新。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已成为整套试题并驾齐驱的两条生命线。
一、备考复习课教法、理念及教学过程析解
笔者设计“阿伏加德罗常数”一课的理论依据是“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也就是家族相似性理论,其中的“原型”,指的是一个理论或事物中最具代表性和特征性的实例。该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过程是由原型开始的,之后再由原型的特征和表现对其他事物进行分类,将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分归一组。
原型范畴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在结构层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高中化学教学几乎可以与原型范畴理论完美匹配。因此,将该理论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其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人们也时常会用到原型思维,通过对原型某方面特征的合理转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一个典型“原型”,让学生借助“原型”分析类似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设计“阿伏加德罗常数”一课时,笔者选择了学生所熟知的下面两道题作为“原型”。
第一题是必修1第17页习题2: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 )个。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第二题是必修1第20页复习题6: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你说出原因。
(1)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2)将8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3)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4)在标准状况时,20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这两道来自课本中的习题“原型”学生是很容易解答的。笔者借这两道题引导学生建构解答此类问题的如下知识网络:
接下来,笔者呈现了高考中出现的5组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考题型。这是笔者在课前将近三年课标版全国卷及各省市考卷中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分类的标准是“不同条件下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5组题目关注的考点分别如下:(1)关于一定质量物质中粒子数的叙述;(2)关于一定体积物质中粒子数的叙述;(3)关于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数的叙述;(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叙述;(5)关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粒子数的叙述。其中每组题目中又包含了6道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题。
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练习这5组题目,每个小组完成一组题目,解答完成后各自说说解答这组题目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形成解答这类题目的解题模式。学生积极性很高,各组代表踊跃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组内、组间相互补充,归纳解题注意事项,最终形成了解答这5组题的解题模式。以下是学生汇报第一组题目的课堂片段实录。
[原题呈现]
以下是近年全国高考试题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的考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和小组同学一起选择一组试题作答,并讨论解答该组问题应注意什么。
第一组题目:
(1)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 NA【2016年课标版全国Ⅰ卷理综化学】
(2)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A【2015年课标版全国Ⅰ卷理综化学】
(3)2.0 g H[182]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2015年四川卷理综化学】
(4)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2014年江苏卷理综化学第6题】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2014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化学第7题】
(6)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2013年江苏卷理综化学第7题】
解答问题应注意:__________。
第二组题目:
……
师:第一组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1:(上讲台)老师,我是这样做第(1)题的(边讲边板书)。设全部是乙烯,那么14 g乙烯中含氢原子数是[1428]×4=2 mol,所以氢原子数为2 NA;设全部是丙烯,那么14 g丙烯中含氢原子数为[1442]×6=2 mol,所以氢原子数为2 NA。如果两者混合在一起,氢原子数也应该是2 NA。所以第(1)题正确。第(2)(3)题我不会做。第(4)题和第(1)题的解法相同,也就是,如果1.6 g全部是氧气,则氧原子数是[1.632]×2=0.1 mol,即0.1 NA;若全部是臭氧,则所含氧原子数就是[1.648]×3=0.1 mol,即0.1 NA;所以它们的混合物中的氧原子数就是0.1 NA,故第(4)题正确。第(5)题中,1个Na2O2中有3个离子,所以离子总数应该是3 NA,所以第(5)题错。我讲完了。
师:同学们,他讲得怎样?
生:好。(全班学生自发鼓掌)
师:好!但是老师认为,第一题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因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丙烯分子式为C3H6,二者的最简式都是CH2,因此二者混合后气体平均组成是(CH2)x,那么氢原子数为[1414x]×2x=2 mol,即氢原子数为2 NA。同学们理解这样的做法吗?
生:(齐答)理解。
师:还有几道题哪位同学来讲?(全班学生沉默)第(2)题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虽然D2O和H2O的质量都是18 g,D2O和H2O的质子数相同,但是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故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吗?(生答:不同)所以它们质子的物质的量也不相同,故第(2)题正确吗?(生答:不正确)那么第(3)题怎么做呢?大家从第(2)题得到启发了吗?哪个同学能回答?
生2:第(3)题H[182]O与D2O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质量相同,所以它们中子的物质的量相同,1个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也相同,所以它们的中子数都是……就是NA个,所以第(3)题正确。
师:第(6)题谁来回答?
生3:因为N2、CO相对分子质量相等,都是28,且1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都是2个,所以14 g的两种物质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数都是[1428]×2=1 mol,即NA个。(全班学生自发鼓掌)
最后,师生讨论,归纳出这组题目的类型是:求一定质量物质中某种粒子的粒子数。解答时首先应求出该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再确定其数目是多少NA。同时注意含同位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个分子中含该种粒子的的渴嵌嗌佟;挂根据其化学式特点运用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从第一组题目汇报交流的实况可以看出,课堂上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无论尖子生还是潜力生都很自信,讲到精彩处全班学生还会自发地给予热烈掌声。第一名学生能发现第(1)题和第(4)题的类型相同,说明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举一反三,能够对题目进行归类,这是建构解题模型的前提,是可喜的现象,说明学生是有潜质的。笔者对同一问题说出另一种解答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学会选用高效率的解题方法。第(2)(3)题都是关于同位素的题目,笔者讲解第(2)题,第(3)题留给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给出答案,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创新。第(5)题学生知道1个Na2O2中有3个离子,也说明学生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节课与南宁二中的课堂没有任何差别,学生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笔者被学生的热情感动,几乎忘记了这是在田高上课。虽然时间所限,一些问题我们还没来得及在课堂上很好地解决,但笔者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的能力提升是可以期待的。需要提醒老师们注意的是:一节高三好课的重要标志,只能是“学生当堂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讲完了没有”。
记得笔者在课堂上曾经问学生:课本练习如此容易,那么高考题难吗?学生一致回答说“难”;问为什么难,他们说“因为是高考题”。这说明高考题在学生心目中是如此地“高”,以致成为“难题”的代称。在这节课的复习中,笔者将课本“原型”题与高考真题直接对接,目的就是将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高考题拉下“神坛”,让它朴素自然地“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平时的练习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以此消除学生对高考题的恐惧和畏难心理,提高他们的解题信心。对高考真题进行分类训练,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类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下的备考复习课,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教师罗列知识学生记忆知识学生练习巩固教师讲解点拨”的教学模式,倡导“例题学生演练点评互动带出知识归纳策略方法巩固训练达标”的教学模式。新考纲指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显然,只注重知识复习的课堂已经无法顺应课程标准下的高考模式,教师只有把原有的复习观念同化于新高考理念,才能感悟到大纲版高考和课标版高考的差别,才能摸索出更为有效的备考复习教学模式。
二、课程标准下高考化学学科备考启示
作为南宁二中化学教研组组长,笔者曾亲身参与了2015届、2016届的高考备考,感受到课标版考纲与大纲版考纲的不同,体验了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备考的过程,从中总结出下面一些备考经验,供同行参考。
首先,要正确认识课程标准下的高考,用心研究各考点的设问方式及解题模式,以能力立意为导向,科学组织专题复习,有效避免课本知识的全覆盖。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其命题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以知识立意命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对考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不足;以能力立意命题,考题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源于大纲却不拘泥于大纲,凡所学知识都有可能被考查,即便是没有学过的知识,在给出一定信息后也有可能被考查,其考查方式是给出某一具体的实际问题,然后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多科知识进行解答,重点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些薄弱学校教师因为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透彻,思路还停留在知识立意命题上,所以总认为学生只要知识掌握得多、掌握得牢、掌握得熟就一定能考好,反映到备考复习中便出现了这样的复习倾向:凡是教材中出现的知识都会被认为是高考必考的“基本知识”,务必面面俱到地复习,生怕漏掉其中的某方面知识,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有些老师会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化学式电子式、物性化性、存在制备用途等罗列齐全,物理性质还要讲溶解度、密度、熔点、沸点、毒性、气味等。其实,教材中出现的高考中从来没有考过的知识点多的是,原因就在于这些知识点不在“核心主干”知识的范畴。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简化课程内容,不再注重学科知识的全面性,而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应用性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如果我们还用那种全面性复习知识的做法去备考,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逃避,一种懒惰。那么,如何确定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呢?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复习为例,笔者以近三年课标版全国卷和全国各省(区、市)考卷为依据,分析高考热点,发现主要有以下考点:①电解质强弱的判断;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③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④溶液的导电性;⑤离子浓度关系及大小比较、比值的变化;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Ksp的相关计算;⑦酸性强弱比较;⑧酸碱混合溶液的pH判断;⑨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和离子积的计算;⑩有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图像。于是,针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这个内容,笔者确定的复习专题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乙酸为例”,以具体的弱电解质乙酸为代表抓住核心主干知识进行复习,以此有效地避免了知识的简单重复。
其次,变革传统的备考思维,把教学过程做得更扎实、有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轮、二轮甚至三轮复习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的备考思维就是“车轮战”:第一轮复习知识,以梳理和建构大量书本知识为目标,确保知识复习的全面性;第二轮专题复习,主要意图是提升方法和技能,通过刷题巩固所复习的知识,其实质就是“题海战”。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人为地将知识与能力分开。第一轮系统复习知识,到第二轮专题复习提升方法和技能需要以知识为基础时学生又几乎忘记了本该记牢的基础知识,结果第二轮复习时不得不把第一轮复习过的相关知识点再复习一遍,这就造成了教学的重复和浪费。鉴于此,笔者主张采取知识与能力同步进行的方法展开复习,以此实现“知能同步”,一步到位。“知能同步”的教学思想就是放弃对付密集知识型考试的“一轮二轮”做法,“在知识掌握中形成能力,在能力培养中掌握知识”,这才是课程标准下高考中比较准确的教学思路。这个教学思路,同时适用于新授课和复习课。
第三,微专题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所谓微专题,就是把教学内容通过“考点化”分析,如上述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之后整合聚焦确立上课的微专题。微专题复习需要精选内容,确保核心主干知识不遗漏,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避免面面俱到地复习过后又快速遗忘的现象。那么如何确定微专题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高考“常考什么,不考什么,趋势如何”,以此确定微专题的复习内容;此外,微专题的命名也应带有明确的方法性和目标性,不要过于宽泛、模糊,例如“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有什么样的标题老师就会按照什么标题来备课上课;有什么样的标题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应该学会什么,这样的课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方法性,针对性指的是知识方面,方法性指的是能力方面。例如,“热化学方程式”这一内容,考试大纲的要求是“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笔者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关于热化学方程式考查内容的研究发现,高考考查的全是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求写新的热化学方程式,且一般是在大题里给出信息方程式、再求写一个新的未知热化学方程式,至今没有大题专门来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据此,针对这个考点的微专题复习,笔者设计的微专题名称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已知式求写目标式的方法”,前面部分是内容指向,后面部分是能力要求。除了精选教学内容实现“内容考点化”,在进行微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聚焦内容,实现“考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知能同步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