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诗歌的名言

关于诗歌的名言

时间:2023-05-29 17:4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诗歌的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诗歌的名言

第1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在各种考试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将士”们,见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是否有一种遇到最熟悉的敌人的感觉?

“诗歌除外”――从中考到高考,再到公务员考试,哪一份语文卷子不用到这词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解风情、不懂诗歌的国度吗?答案是断然否定的。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里提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有事即可有诗。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早的诗集是《诗经》,那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如日月般璀璨,如恒星般生辉,光耀千年,深深滋养着所有的中国人。我们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俗语,据此理论,可以毫不自卑地说:凡受过诗歌启蒙的中国人,个个都是诗人。

可是,为什么在这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度里,本该最受欢迎的诗歌竟如此不招人待见?

责怪历史的传承?责怪现实的发展?责怪人心的急功近利?分析起来,每一个小观点都可以写就洋洋洒洒数千字的长篇大论。然而,写者落花,阅者流水,花大力气做无用功并非诗歌的优良传统。何况,古今名家早有诸多关于诗歌本质的精辟言论,挑两位有代表性的来看看他们的说法。

宋代梅尧臣关于诗歌有名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五千年没有间断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汉语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诗歌语言更是极为精妙,浸其中数十载也未必能领略其伟大之一二,乾隆皇帝,热爱诗歌,作诗数万首,也未能成为杰出的诗人,也未必有一首诗歌能达到有口皆碑、妇孺皆知的程度――在诗歌堆里打滚着长大的中国人实在太挑剔了。

钱钟书先生在为外国人做演讲而写的《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钱老先生说“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他自己对中国诗高屋建瓴的俯瞰阐释,将自己也归入了“流毒无穷的中国人”之列。

“逐渐腐化”,意味着再难超越前人,于是聪明人不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较劲,也不想较劲――如今,文化创意方式如糖果般五彩缤纷,没必要选择诗歌来“吊死”。

实在有不识时务者,硬要在应试时创作诗歌,也一定会有对诗歌不甚了了的语文教师当头一棒,将他打出名牌大学的门槛。如此,我们只能在“诗歌除外”之后,自豪着我们曾经的无比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传统。

第2篇

【关键词】日积月累;激发;学习潜能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编排了“日积月累”栏目。低段“日积月累”中包含关于识字、组词、标点运用、补充短语等词语积累、语感训练,中高段“日积月累”则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成语积累、名人名言、趣联佳对、民谣民歌、儿童诗、故事名句、歇后语、古诗文等。栏目虽小,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也是语文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谓不重视。虽表面“欣欣向荣”,而实际情况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考查形式单一。笔者查阅了201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四年级期末试卷15份,其中6份仅要求能够默写,余下的9份则是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语境,默写相应的内容;目标定位单一。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能力上,“日积月累”似乎成了应付考试,阻碍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负担”;学习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固定在读、背、写的反复训练上,使得“日积月累”的学习枯燥乏味。一路教下来,一路练下来,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变化,质朴得如同一条静静的河,很难在学生心里激起涟漪。纵观各级各类的的教师示范课、公开课,几乎没有一堂“日积月累”教学的课“抛头露面”,亦是佐证之一。待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便将这些“日积月累”中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在作文中的运用则更是鲜见。

怎样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让“日积月累”这样的“小栏目”焕发“大精彩”,最大效能地开发其教学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积累语言、主动地发展运用语言呢?

1 解读目标,准确定位

“日积月累”既是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内容,又能深化单元主题,是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体,具备很高的教学开发价值,蕴含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大能量。它虽然只是一个小栏目,但它的教学同样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需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强调积累,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强调“软积累”——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的激发,文化的积淀,能力的提升。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日积月累”,选编了牛顿、阿·费尔斯曼、郭沫若三位大家关于科学猜想、科学发现、大胆想象的名言。这三句名人名言是对单元科普文章精神内涵的延续、提升,教师如果能以此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名人传记,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日积月累”并非一个完全独立、封闭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整合学习园地中“我的发现”、“趣味语文”、“宽带网”等教材内容展开综合性学习。

2 运用教学策略,上出趣味

2.1 创设语境,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这“法”就是要遵循的教育规律。脱离语境、机械地记忆背诵,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和儿童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他们现有知识经验无法体会到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他们的感官体验与学习能动性。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日积月累”是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对学生而言,背诵故事并不陌生。而正是这种背诵积累习以为常了,就只易产生厌倦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投影村庄、青山、绿树的风景画,播放喜悦基调的古曲,教师同时饱含深情地诵读,学生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园画面。借助工具书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透过诗,仿佛都看见了、听见了和闻到了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分配角色,拟写简单的剧本,并布置简单的背景。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大家的表演,并在表演中进一步补充、想象诗歌简约语言背后包含的故事内容,如,友人如何邀请诗人,诗人和朋友见面会说些什么,在朋友家又是如何度过难忘的时光、分别时又会是如何依依不舍。最后,教师从教材这首诗出发,补充其它反映诗人之间深厚友情的诗歌,如,《赠汪伦》,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积累。

2.2 结合课文,巧妙融合。按照通常的教法,教师一般会在整个单元课文的阅读教学结束后,分版块进行《语文园地》的学习,且通常会在“交流平台”之后进行“日积月累”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一下子要积累这么多内容,兴趣会下降。同时“日积月累”的内容和“交流平台”没有必然的联系,很难妥善安排。有时还因为时间关系,草草处理了事。其实,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与课文之间的融合点,将他们巧妙融合。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与本单元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窃读记》教学的最后一节,可让学生结合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进行交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可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谈谈课外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走遍天下书为侣》介绍了读书的方法,可据此拓展学习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学中将名言随机穿插,与文本学习有机融合,能使学生对名言和文本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践运用,促进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日积月累”的内容,设计灵活的练习形式,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这样的“日积月累”,便不是一种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言语”的软积累。

3.1 分类归纳,适度拓展。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是16个形容各种艺术的词语,大致可分为四类:有形容音乐艺术的,如“余音绕梁”;有形容书法绘画艺术的,如“笔走龙蛇”;有形容文学艺术的,如“妙笔生花”;有形容建筑艺术的,如“雕梁画栋”。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请学生分类归纳,并作适当拓展。

音乐艺术: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书法绘画艺术:

文学艺术:

3.2 在模拟语境中学习运用名言。例如,上文中16个关于艺术的成语,分好类后,再出示选词填空,让学生灵活运用词语。填入词语是多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只要在句子中合适就行。走进这一栋栋( )的房子,不禁感叹建筑师的( )。更妙的是,每个房间的墙上还装饰着( )的画,它们均出自名家之手,是那么( )。此时,隐隐约约传来琴声,似乎在向我们传唱着( ),真是( )。

第3篇

今天,老师让我们对校园变化展开了一场小组讨论会。大家马上就以校园变化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你争我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了校园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好处,还有的同学把以前的校园和现在的校园做了鲜明的对比 …… 老师说:“好了,好了,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慢慢说。

刘闯说:“从前的教室里没有多媒体,现在装了多媒体让我们的教室里变得更主动 、有趣。而且走廊上还有许多关于篮球、诗歌和名言的知识窗口,这能让我们学到许多课外知识。”

"现在我发现许多地方都撒了草种,我相信,等这些草种都长出来的时候会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美丽。”殷松挺不急不慢地说

“我来我来”王雪雯抢着说:“学校多了一条石子路,还有一个让人乘凉的亭子。”

老师意味深长的说:"是呀,我们的校园变化是很大,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呀!”

第4篇

沈阳世博园自2006年5月开园以来每天观者数万,“玫瑰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踏进“玫瑰园”,我抛下30元钱收获了几束干花,诗人王久辛空手而来又拂袖而去,什么都没带走又什么也没留下。末了,当我正沉浸在干玫瑰花所散发的悠悠清香中时,一首长诗随短信呼啸而至,开键一看,是王久辛为“玫瑰园”作的一首《玫瑰辞──赞沈阳世博会玫瑰园》,滚烫的、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儿,足足占了我手机8个格的短信空间。“玫园信步踏歌走,令我诗心重抖擞。三千花仙万媚生,木头有眼也风流。黑土万丈蕴豪气,奇葩含情不染羞。更喜魁星诗点斗,华章如焰照九州。芳比红颜似知己,香若莺呢夺魂眸……”全诗于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之间,将叙事、抒情、言志,结合得水融又相得益彰,既有白居易《长恨歌》的遗风,又有李太白《将进酒》的酣畅;既写出了男人的豪情逸致,又不失女性的温婉娇柔。我第一次领教了一位诗人诗兴大发时,对事物快速而又美妙的表达能力,不禁深深地被眼前的这个男人所折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能盛下那么多的欢喜和悲哀,豪情与雅致?我汗颜了,我无法想象当我在“玫瑰园”讨价还价专注地采买干花之时,诗人王久辛是如何将“玫瑰园”平凡一景,升腾成曼妙的诗句并镌刻在他的脑海。我为自己的俗气自惭形秽,也许这就是庸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沈阳夏季的夜空华灯初上,好客的沈阳人在世博园气势磅礴的“凤之翼”广场为“中国诗歌万里行” 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同一首歌》唱罢的舞台,万人瞩目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诗歌朗诵音乐会”拉开帷幕。这个城市注定将沉浸在诗的海洋。我再一次坠入诗歌的渊坛──被委以重任、与沈阳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杜桥一起,在万人瞩目下朗诵王久辛的这首《玫瑰辞》。在荧光缭绕的聚光灯下,我将《玫瑰辞》的诗句抛向了夜空,伴着徐徐微风和闪烁的霓虹,如玫瑰般精巧的诗词像仙女散花一样散落开来,又坠入茫茫人海。整晚,我都在诗的疆界中驰骋,第一次感受到了诗的神奇。那一夜,我失眠了。

也许是受到诗人们的感染,也许读了王久辛诗的缘故,在沈阳的那几天,我一直被诗歌浸染着,诗歌惊醒了我少年的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诗一样的情怀。懵懂少女时的我,也曾写诗、读诗、咏诗,将内心的悸动和渴望放逐于诗的海洋,让充满诗意的语言牵引我的欢喜、忧愁和悲伤。如今,整天奔命于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了,不是这次与“诗歌万里行” 的偶然接触,我内心躁动着的诗歌情怀还将继续被压抑和埋藏。

我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告诉了王久辛,没想到他也生出同样的感慨。“遥想年轻时代的同学、战友,只要坐在一起,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诗,无论古今中外,我们常常因为能背诵出大家提到的诗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常常因为能背出某位诗人比较偏涩的诗篇,而成为更亲近的朋友。诗使我们记住了许多原本记不住的人和事,又由于许多的人和事,使我们多出了许多原来不可能获得的人生经历。这些多出来的人生经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培养了我们的性情,甚至铸造了我们的人格,所有这一切──便是诗的恩赐了。”王久辛如是说。

尽管诗歌曾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已不是一个读诗的年代了。就如同已封箱入库的文言文和旧体诗与日渐沉寂的曲艺和戏曲一样,诗歌也难逃没落的命运。如今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已不再是诗歌,许多诗人也因此改行写歌词──当了词作家或编剧。“我这辈子认定就是写诗了。”王久辛说这句话时干脆利落,一如他军人气质的坚决、果敢。“不管时世如何变迁,我依然热爱诗歌,这种热爱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热爱了,而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诗不仅使我获救,同时还使我再生。若不是热爱诗歌,我不会去思考那么多、那么大、那么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我去思考了,所以才有发现,才有冲动,也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王久辛向我诉说着他永不言悔的诗歌情结,这辈子他爱诗爱定了,而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自沈阳回京后,我有幸与王久辛成了朋友,更有幸得到了他的《狂雪》和《狂雪二集》两本诗集,一黑一蓝,装帧雅巧娟秀,朴素精致,与他诗歌的大气磅礴全然相反,掂在手里我已感觉到他的诗的分量。我告诉王久辛:“一定会将诗认认真真读完。”

当《狂雪》字字句句展露在我面前时,我竟被这首诗深深灼伤了,的惨状令我血脉喷张,我的心在流血,我读不下去了。此时,王久辛发来短信询问我读诗的感受,我一时语塞,沉默许久后,回去一条短信:“一个热爱诗歌、如诗的女孩,读不了残酷的战争诗!”“读后二分之一。”他回复说。末了,又发来一条短信:“我很累!”我一时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解释我的无知和鲁莽。那可是囊括全国全军各个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呀!应该饱含热情地将它读完才对,怎么读不下去呢?但我就是读不下去,我不想撒谎。《狂雪》字字句句写得太真切,太淋漓了,我读到了力透纸背的残暴与血腥,它是我所读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作品,这种分量令我的心抽搐般的疼痛。

王久辛的诗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充斥着血色和死亡,涤荡着寂静与恐怖的巨大悲哀。当然也有写日常情感的,但决非以事论事,小家子气的情感宣泄。他是征服世界的诗人,他的诗决不萦绕哪一个人、哪一段情,没有庸人自扰、顾影自怜,作漫无边际的。他的诗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历史和现实的苍穹之下驰骋。拿到他的诗集后,我们便时常交流。我知道,他迫切地想要收集所有读完他诗集人的感受与心声,并希望每一位读过他诗作的人都能成为他的知音。“读完我的诗后,你会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我,以及我为什么要成为诗人。”王久辛说。他显然高估了我。我于诗是门外汉,只是数年前曾被诗沾湿过衣襟。王久辛那些充满张力和质感的诗句将历史推远了又拉近、拉近了又推远,我读到了其中的磅礴、悲悯和沧桑,却无力解读诗句内在的神韵和幻化了的真情。是啊,那样史诗般的宏大气魄注定是一个诗歌门外汉所无法企及的,那样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也是我──一个平凡女子所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我感到,如果不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抱负的文学理论功底深厚与创作经验积累厚实的评论家,恐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诗歌精神与艺术追求的。如果一定要我对王久辛的诗给出一个评价,我只想说一句话:王久辛的诗是长了眼睛的,他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我向来是个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我希望那惨烈的中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永远不要在地球上发生,那些无辜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不要因战争而被夺去生命,世界各国都守着自己的疆界不要去别人的领土上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有智力、科技和生产力的较量,而不要有战争的较量。我向王久辛透露了这一单纯的想法,没想却引起共鸣,他居然也是憎恨暴力的,虽然他写下了《狂雪》《艳戕》《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钢铁门牙》等那么多关于残酷战争的诗篇,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是抵触暴力的,也正因为抵触,他才书写了那么多悲壮的诗行。

“我的诗,从头到尾,到将来的未来,肯定是属于痛苦的了。”王久辛这样向我解释他的诗。他十分赞同诗人纪伯伦和波德莱尔给诗下的定义:诗是从伤口里喷出的歌声。灿烂的阳光有什么诗意呢?只有那些阴森恐怖的境界,才更能调动人的想象。所以,王久辛的诗歌便有了创痛感觉的艺术表达、生存恐惧与生存抗争的艺术体验和想象,以及语言内蕴的最大化追求。

静观王久辛,平日的他话并不多,作为一本杂志的编辑,与我记者的生活圈子差别不大。只有当他进入诗的意境,我才感觉到他与我的不同──他是大诗人,生活在诗的世界。有段小插曲我不得不提,这段对于别人不足为奇的片段于我却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想写一写王久辛的冲动。王久辛一直是一个敢说、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新作《致大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致大海》是王久辛在沉寂数年后激情而作的又一首长诗,与以往创作的诗歌不同,这次他将尖利的笔锋从战争沙场转向了当下社会,开天辟地地抨击了权力腐败、私欲运作等众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样的题材也许是其他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不太愿意触及的,原因:一是怕犯忌,受责难;二是怕人说离政治太近,有追风之嫌。但王久辛不怕,而且一旦觉悟,立即就用诗歌勇敢地表达了出来。“诗是什么?诗是先知啊!”王久辛这样对我说。于是,我又从中看到了诗歌的力量,也看到了一个不随波逐流、有着强烈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诗人在沉沦、丑恶面前毫不回避和躲闪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情怀,他用诗人的良知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呐喊:作为诗人,我们不能缺席!

好诗的光芒是遮不住的。王久辛的新诗《致大海》在《中国作家》和中国诗歌网刊发后,《中华文学选刊》破天荒第一次全文转载,在诗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诗歌网将其作为重点作品推出,并在中国诗歌论坛中发出帖子,发动诗友们就此诗展开讨论。各路诗歌豪杰“蜂拥而至”,争相留言,掀起了诗歌界前所未有的热潮,仅中国诗歌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八万多,有上千跟帖评议,全国有3000多家网站转贴,总点阅量超过了250万以上──中国诗坛终于又聆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

“快上网看!《致大海》的点击率已突破150万人次,没有哪首诗歌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王久辛的短信“呼啸”而至,我似乎听到了短信那头蕴藏着的兴奋的喘息声。我相信,此时,同样的短信也一定会在另外无数个人的手机里响起,那些人也一定是可以与他的诗歌产生共鸣的人。之后,每隔几日,我便能收到王久辛关于点击率的最新数字,他仿佛急不可待地要把长诗《致大海》的最新消息诏告天下,告诉所有热爱诗歌的人。此时我想象着手机那头王久辛的模样,也许他正像匍匐在战壕里的侦察兵,趴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诗歌被点击,每一次被网友击中,他都如“跳蚤”般为之躁动,诗歌俨然已渗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的每一根神经都随着诗歌的脉搏而跳动。此时,我想起了王久辛在他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我白天的每一个空闲,深夜的每一个梦境,都是属于诗歌的。

我被王久辛对诗歌的忘情和痴迷深深感染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那是一个生命的缔造者在面对自己孩子被关注时的一种惊喜,那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在发出时代强音后内心深处的呐喊──我猜,他想说:你看你看,快来看。诗歌没有没落,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注视诗歌。此时,作为记者,也作为朋友,我顿觉有责任与他一同呐喊,用诗歌所不便表述的语言帮他发出时代的声音:诗歌没有没落,诗歌仍在人们的心潮中涌动,诗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欠缺发出时代强音和心灵颤音的诗歌!

王久辛有句名言:好诗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换句话说,他太在意读者了。他生怕这个快餐时代,会将他拖入快餐式的写作。因此,他常常将他写好的诗作压入箱底,时不时地翻出来在日光下“晾晒”,字斟句酌地删掉几句或添上几行,直到改不动为止。我不知道像《致大海》这样的好诗是否也将被压入箱底,5年甚至10年后再随他的诗集重见天日,所以,乘《致大海》活跃在中国诗歌网之时,我狼吞虎咽地将它读完,并将这首诗储存并锁定在了我的电脑里。

《致大海》无疑是王久辛继《狂雪》之后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也是他向更宽领域拓展的代表作。在写完大量战争的诗篇之后,王久辛近年将笔触转向了其他领域,但敢为天下先的本色依然不变。他挑战着诗歌的极限,尝试着常人不可想象的诗歌题材,像《下毒》《更年期的智慧》《隔离墙》《安娜的荒生活》《公主的预言》等都是无法想象居然能写成诗的诗歌。什么难写写什么,什么没人写写什么,就是王久辛骨子中的“劣根性”。因为刘晓庆、萨达姆没人写,他就写了《刘晓庆之“最”》《萨达姆地宫》;因为李白没人写,王久辛又萌生了写诗圣李白的冲动。近日他正在阅读大量有关李白的文献丛书,相信不久就会将这个豪气冲天的人物搬上当代诗坛。他告诉我:李白太伟大了,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太容易被消磨了,所以他要“大写李白”。他说他要为中国人的性格重建,用诗歌来做一点点──贡献。哈,他难得有这点谦虚。

熟悉王久辛的人都用“狂放”两个字来形容他,但我不想用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多少带着点夸张,我更想用“本真”来概括他。在这个个性压抑的年代,我们往往拘谨的生活、小心的做事,即使偶尔有点个性喷张而“狂躁”的念想,也被世俗的樊篱压制着。是啊!有多少人明明觉得自己很优秀却不敢说出口,有多少人明明想这样却那样去做,又有多少人怀揣着一颗“虚伪”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而在这一点上,王久辛无疑是纯洁、磊落而高尚的,他真实、不矫情。如果他不真,他怎能成为用灵魂歌唱的优秀诗人?如果他没有真性情,他何以能用自信树立民族的脊梁?我理解他,我相信他的读者也会理解他,读者不会视这种为他们上天入地寻找诗神的诗人是“骄傲的” 或是“不谨慎的”,因为时代太需要这样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因而显得有点个性鲜明的诗人了。

第5篇

一、素养(积累)

1.阅读

·白话文阅读

在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中,我每天都会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在高三之前会看一些名家作品,一来可以满足阅读兴趣,二来可以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同时在提高感知语言文字含义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所谓语感)上也有一定的帮助。至于书的类型,我建议尽量多读议论性的,提升思想深度,但也不要局限,什么杂文散文小说都可以拿来看。高三时我会更偏向于读一些名家读书笔记和《读者》一类的杂志。因为我的数理化不好,语文学习的时间会相对少一些,而这些文章能让我快速地积累素材。

在阅读的同时,我建议大家可以准备一个积累本,不求多但求精。在这上面,可以记录一些有哲理的名家名言,名著中的经典人物经典情节,甚至一些优美的表达方式等等,常翻常看。

·文言文阅读

课本上的篇目尽量背过。实在太长的也应当能说出其中的实词虚词重点。要重视课堂,下课及时与同学复述巩固。

课外阅读也应加强,《史记》,《资治通鉴》,《晋书》等等都可以看。

多翻翻古汉语词典。

2.写作

阅读名家大作时学习他们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平时多接触优秀的时事评论,学习他们分析事件的角度和方法,对作文审题会有帮助。

针对当下的热点问题,有时自己也可以写写评论,熟能生巧,练得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二、应试技巧

这里我们分题目来说。

·论述类文本阅读:看标题,看文章,着重标记其中的逻辑关系。写选择题时先逐字比对,一般情况下就可以选出答案。有的选项原文没有,就需要一定的的推理,这一部分个人觉得对语感的要求比较高,就要常看常练。

·实用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切以文章为出发点,从原文中找答案,避免主观臆断。分清题目类型,利用答题模板答题,分条陈述。寻找答题有效区,关于人物形象的题目可以先找出具体描写,再精准概括。要求分析的题目一定要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目注意陈述对象,关注一些特殊句式。文言常识基本靠积累,没有记住也不要蒙,有时可从文中推敲出来。文意理解注意常考设题方式,注意人物关系,与原文对照。

·诗歌鉴赏:平时积累一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法现象等等,了解他们的区别。有兴趣的同学看一看《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关键要进入情境,读懂诗歌。简答题首先分清题目的考察重点,是情节人物或者感情主旨等等,分析完我一般会逐句分析,以防遗漏。有时为了防止得分点不足会多说一点,比如“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对象)的……(情感)”等等。

·默写:就是背,背的时候回忆一下某些字的写法。也可以横向比较记忆,比如“唯”,“惟”,“辨”,“辩”等等。

·语言文字应用:成语平时就要积累,不仅是成语的意思,更有成语的用法。不同成语有考察的侧重点,比如“上下其手”注意感彩,“登高自卑”注意望文生义,还有“良莠不齐”与“参差不齐”的区别等。这样分类记忆可以减少记忆难度。文言知识对成语理解也有帮助。举个例子,“星罗棋布”的“星”,“棋”就是名词作状语。“妻梅子鹤”的“妻”“子”是意动用法等等。

病句要注意错误类型,划分句子成分是很有用的做法。

·作文

作文审题选好角度。切入点可以是材料中的一个人物,一件事,一句哲理性的话等等。

体裁推荐议论文,要出彩就要有精辟的论述,这与阅读又有莫大的关系。

开头结尾点题,文中强调主旨,能降低跑题风险。

在高三后期语文依旧低迷的同学可以针对一些特殊题型做专门训练。写过的题要有总结,想想自己为什么会错,找找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差在哪里。平时可以三五同学做同一题型,做完后一起总结,效果更好。

第6篇

命题作文中的“题”,就是作文的标题,选材、立意、构思必须以此为依据展开。题目可以是一个词,如《尝试》;可以是一个短语,如《静静的夜晚》;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如《你讨厌这个世界吗》。除了标题以外,一般还有相关的提示、要求。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给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全面把握题目内涵。即从内容、语法结构、暗示的体裁、人称等多方面进行推敲、揣摩,全面把握题目的内涵和要求,不能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如我们考试当中曾经考过的《童年生活两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童年生活中的事情,而且至少是两件。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童年或者只写一件,就不切题了。从体裁看,写成记叙文比较合适。再如《由一则名言想起的》,提出了论述的问题、对象,还需要确定论点。要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根据对这则名言所想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议论。重在议论,而不是局限于解释名言的内涵。

2、适当改造题目。有些题目,或涉及范围过大,或所暗示的态度模糊,或太过于抽象,乍一看不易下笔。如果对题目文字加以分析,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使抽象变具体,模糊变清晰,虚变实,实变虚,大化小,小见大,就可以捕捉到命题意图,确定适于自己写作的思维走向。简言之,就是“宽题窄做、窄题宽做、大题小作、小题大做”。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1、审清材料类型。材料作文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事例型材料,是话题,取其原意,要求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候车厅前关于玻璃瓶的一幕。

要求就事件本身展开议论,不能用比喻意。一种是寄寓型材料,材料本身是喻体或象征体,取其隐含、影射的意义,要求对材料影射的意义进行议论。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材料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要求就花与刺展开议论。

2、读懂材料,找出隐含信息。审清材料类型后,就要读懂材料,拟出角度,引出话题、观点。要注意所选角度应符合题意,主题、内容、文本应该与材料的限制性条件相一致,不能脱离材料。一般来说,材料多为寄寓类型的,是一个寄寓道理的载体,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道理、情趣往往有某些相似处,应该通过联系、分析、比较、联想,揭开题目表面的遮蔽,找出材料的隐含信息。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是描述或者议论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引子。话题作文,即就这个引子说事论理,抒情言志。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题”指“话题”,命题作文的“题”即标题,不能变;而“话题”可作为文章的标题,也可以在“话题”范围内另拟题目。命题作文文体已事先规定,没有选择余地,而话题作文则可以自由选择文体。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也有区别:虽然大多数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但是话题作文的材料与材料作文的材料的作用有所不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思,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是写作的根本依据,不能偏离;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并且题意较为直露,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解释或者是启发学生思路的一个例子,是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话题,学生可以指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结合日常的总结,我给学生总结了几条技巧:

1、立意要与话题有关系。话题作文虽然有明显的开放性,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写作限制,至少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有关。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要求所写内容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关,比如我们可以立意为对青春的诠释是丰富多彩的。

2、读懂话题,辩证地分析话题。大千世界,古今中外,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诗歌辞赋、寓言漫画等无比丰富,所以应该注意关键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注意逻辑关系,利用辩证思维分析话题所涉及的关系。关键词语理解有偏差甚至是错误,作文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7篇

一、比较时代经历

李白比杜甫早l1年,在李白身上带有大唐盛世前期培育起来的富于幻想和乐观的特点;杜甫则在“安史之乱”中更多地看到庸王朝的江河口一f干戈离乱。即使是表达悲愁,李白也仿佛是巨人似的哀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苦闷写得也豪迈;杜甫是家国之思郁积满腔,铸成的诗句自然沉郁:“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李白25岁仗剑去国走出蜀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杜甫近5o岁辗转颠沛流落蜀地,后又“漂泊西南天地间”。李白半生游历,杜甫半生漂泊,二者看似相似。133229.cOm从外在形态上看都是没有根基的离乡在外。而内涵却大不相同,心境有天壤之别,游历往往注目天地山川壮观奇景,诗句当然飘逸;漂泊常常饱尝人间苦难黎民忧患,诗句自然凝重。

二、比较个性特点

李白个性率直自信、狂放不羁;柱甫性情敦厚、忧国伤时。李白被召人长安时写诗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蓠人!”狂喜自信溢于言表。当他受权贵们排挤被皇帝赐金放还时,不只是愤然,而且毅然决然,同时也很悠然飘然的离开长安。杜甫曾在长安困守l0年,动乱中被叛军俘虏逃出后,又忍辱负重麻衣敝履去见唐肃宗。

关于作诗,李白说自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苍洲”,自信又高傲;杜甫说自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刻苦又执着。李白的诗就是他胸襟抱负、个性气质、心理特征的自我写照,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表现意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旅食京华的辛酸屈辱。颠沛之中的饥寒凄苦,是唐代许多诗人不曾体验过的人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患意识虽说是时代、遭遇使然,但诗人自己说“物性固难移”,与自身的个性特点是分不开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分别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前者可见李白蔑视权贵的傲骨,后者看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甚至我们从二人互赠的诗中也能见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李白纵情喝酒,杜甫劝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恳切关心;杜甫苦于作诗,李白笑他:“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亲切随意。李白自言“青莲居±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杜甫曾写“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从“青莲居士”和“少陵野老”的自号中,也能感受到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思想意识

虽然李杜二人都是从小就有济世报国的雄心抱负,但李白的思想更复杂一些。儒家和道家学说对李白思想的影响都很大。当他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当他觉得“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就想“明朝散发弄扁舟”,道家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儒家的思想经他自身的变形走样,就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了,所以在他的诗里,有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也有执着:“欲济苍生应未晚”,而这些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放纵,“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激愤,常常是矛盾地出现。

与李白不同,杜甫的世界观中儒家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仁者爱人”、“民为邦本”使杜甫一生都把关心人民的苦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终身不被用,还是“一饭未尝忘君”,忠君思想虽然很重,但对儒家的教条准则他又有所突破。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说,杜甫却始终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直到最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境地,登上岳阳楼,想到“戎马关山北”时,他仍旧是“凭轩涕泗流”。

四、比较文学主张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方式;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很好地分析所要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针对导入的教学,我将从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和导入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教师的导入要符合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教师对于课文的导入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必须紧扣课文的主题,不能偏题,这样才能起到导入的作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偏题,那么导入就是无效的,甚至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得不偿失。所以,教师的导入必须扣题。

2.教师的导入要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教师导入的内容不能是乱七不糟,杂乱无章的,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这样学生接受的知识才能保证是正确的,符合教学目标的。

3.教师的导入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教师设计的教学导入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情况,学生适合接受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还有就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怎么样,他们适合什么样的导入内容。这些都是教师设计教学导入应该考虑的。

4.教师的导入要根据所教课文的课型开始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很多,比如。儿歌、诗歌、写景文、写人文、童话、寓言等。因此,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该类型的导入模式进行设计,这样对症下药,才能收获有效的效果。

5.教师开始上课的导语要短小精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的导入是有时间规定的,不能太长,时间最好控制在四到五分钟。所以,教师的导语必须精练,不能过于冗长。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开小差。

6.教师的导入形式要做到多种多样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尽量做到推陈出新,花样百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二、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

1.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利用新课的内容或者作者进行导入。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以言简意赅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对于相对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减弱。

2.设置悬念的导入法

所谓设置悬念就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导入。这样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狐假虎威这一寓言故事。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就抛出问题“一只老虎和一只狐狸,谁怕谁?谁会吃掉谁?”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会说:“老虎会吃掉狐狸。”“当然是狐狸怕老虎了。”然后,老师说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老虎怕狐狸。这样与学生认知相违背的故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创设情境导入法

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者用课件视频等,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新课的教学内容中。比如,教师在讲授《桂林山水》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风景视频,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4.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就是教师借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进行导入。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学生克服上课带来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并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就可以用歌曲《找春天》来导入。

5.游戏导入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进行导入。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因此,使用游戏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效果是更显著的。

6.名言导入法

教师通过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导入。这种导入法的作用就是渲染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这种导入法就不适合低年级了,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名言警句都是蕴含深刻的哲理,低年级的学生未必能懂。

7.释题导入法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解释课文标题的含义来导入新课的。这种方式教师明确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关于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1983年,正在读大一、年仅十九岁的潘洗尘创作了《六月,我们看海去》,这首被他称为“青春呓语”的诗,将潘洗尘带入了诗坛。这首诗,首发在《中国青年报》,刊发不久即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诵。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这首诗,先后被《读者文摘》、《古今中外名言诗文汇编——中学生早读课本》、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等数百余种报刊、书籍转载和收录。2014年,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正式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三十年后的今天,面对同样追逐梦想、憧憬未来的青春学子,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读这首诗呢?我们要带领学生从诗中读出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9月初,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带着高一的学生走进潘洗尘、走进《六月,我们看海去》的:

一、教什么、学什么

教什么、学什么,这是课堂教学的定位问题。我认为这首诗的教学,主要是达成三个目标:一是内容层面,即这首诗写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二是形式层面,即把握这首诗独特的“宣叙调性”;三是情感层面,即感受激情多彩的青春,在歌唱青春的旋律中,编织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1.内容层面,探究本诗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

2010年,《核诗歌小杂志》主编王西平曾经采访潘洗尘,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您的《六月,我们看海去》一直被誉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经典,可是好多人始终不明白它成为经典的理由。对于这样的疑惑,有什么看法呢?这首诗一向被认作您的代表作,那么您认为它到底“代表”了您的什么?

潘洗尘是这样回答的:

《六月,我们看海去》严格上说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对于这首自己十九岁时的青春呓语,人们在当下对其有任何的评价甚至质疑,都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我一直认为一首诗一旦发表,其实和作者就再也关系不大了。如果硬要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我的代表作,我想说她也只能代表我曾年轻过并对自己的人生也曾积极乐观过而已。

在潘洗尘看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仅是他自己十九岁时的青春呓语,只代表了自己的青春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东西,代表了积极乐观的青春人生。

诗评家谢冕是这样评价《六月,我们看海去》的:“这是一首具有典型性的诗作。看海代表一种愿望。在那个时代是一种追求和渴望自由的象征。海是在遥远的地方,看海需要跨越广漠的大陆,要经历艰难的跋涉。这就出现了本诗开宗明义的经典性句子——看海去?摇看海去?摇没有驼铃?摇我们也要去远方——这诗句充盈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种浪漫主义的理想精神。‘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寻找新大陆,用自己的自信而坚实的脚印,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绚丽。那种对未来的热烈憧憬,那种满怀信心的等待和争取,都激起我们对于伟大的八十年代的深情怀念。那时他还有关于土地和爱情的歌唱,都一样地充满这种期待和追求。”

正如潘洗尘自己所说的那样:这首诗以“看海”为线索,“海”属于80年代一个“公共象征”。海容纳着学子们走向新生的憧憬和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渴望。这首诗通过“憧憬——活力——自信——探索”这样四个层面,反映一代学子积极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虽然不乏淡淡的忧伤,但总体上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2.形式层面,理解与掌握这首诗独特的“宣叙调性”。

何为“宣叙调性”?用诗人潘洗尘的话,是这样定义的:在80年代那个如歌似火的年代,不少大学生都沉浸在一种宣叙调里——以众多复沓的短语,缀联成绵长句型,在回环往复的急骤节奏中,宣泄着青春的意绪。这种新型的咏叹,当时被称为“宣叙调性”。

《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宣叙调性,典型地表现在以下四处:

首先,是强烈的音乐节奏。本诗多用省略标点的断句,组合成长句,在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旋律中,达到急促的火爆效果。如: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另外,还有大量叠字、叠词的使用,大大凸显了诗歌的音乐之美。

其次,是巧妙组接。飘荡的长发与《蓝色的多瑙河》组接,这是视觉与听觉的组接;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这是空间与时间的组接;小雨拍打与外婆叮嘱组接,这是触觉与听觉的组接;海天苍茫与心灵空旷组接,这是内外宇宙的组接。还有拈连和回环往复的使用,都使本诗的音乐性分外丰盈。

再者,是“ang”韵一押到底。“ang”韵母发声为后鼻部位,声音洪亮,故读来满口高亢、铿锵有力。

最后,是说唱味道浓。由于采用简短口语,配合快速节奏,故带有某种布鲁斯式的情调,展现说话中的“音符运动”,或歌唱中的讲话效果。

3.情感层面,感受青春,实现成长。

在把握了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后,在诵读与品味中,让同是处于青春涌动期的高中生,去感受激情多彩的青春,使他们在歌唱青春的旋律中,编织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二、怎么教、怎么学

教学这首诗,要达成上述三个目标,应该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问题为导引,透过文字表面,逐步深入,最终把握本诗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掌握本诗独特的外在形式;从而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1.在诵读中品味。

首先,开宗明义,明确朗读是学习、理解诗歌的基本手段,也是解读诗歌的有效途径。

接着,简单介绍诗人潘洗尘,突出其写这首诗时正在读大学一年级,年仅19岁,正和在座的高中生们年龄相仿这一特点,以激起学生的崇拜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迫切想要诵读本诗的热情。

然后,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名朗读,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诵读指导,如断句停顿、轻重缓急等。在反复诵读中,带领学生品味诗歌,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2.问题导引,步步深入。

在文本解读阶段,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引,带领学生透过文字表面,逐步深入。

①诗人为何要看海去?

明确:原因有三:生长在北方、不安于现状、向往期待未知世界

(可从这些诗句中看出:“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意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②大海是怎样的?

明确:浩瀚、壮阔、遥远

③为何要在“六月”去看海?

明确:六月不单是一个季节,也是青春的代名词。

④以诗人为代表的“我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明确:“我们”是一群“青春、有活力、自信、敢想敢闯”的年轻人。

(从这些句子中可感觉到:“我们年轻”、“风风火火”、“精力旺盛”、“欢欢乐乐匆匆忙忙”、“相信自己的脚步就象相信天空”、“东奔西闯狂妄自信”)

⑤大海象征什么?

明确:大海象征理想,象征光明的所在。

⑥看海去其实是表示?

明确:“看海去”表示一种探索精神。

⑦题目什么句子?表达什么?

明确:题目是祈使句,表达青春的呼唤。

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以问题为导引,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生本碰撞中,逐步深入,教师作适时点拨,及时介绍相关背景,适当拓展延伸。

3.激发创作,鼓励尝试。

青春是一首诗,十八九岁正是花样的年华,正是写诗的年龄。海子、舒婷、食指、徐志摩等优秀诗人,无不在这个年龄创作了不朽的佳作。潘洗尘说:“写作是保持自我对话的秘密路径,诗歌就在我们日常的经验与氛围里。”

第10篇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如何入手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培养他们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爱好,牵引他们步入经典诗文的美丽田园,享受诗意的人生。

一、营造诵读氛围,让经典拨动心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诗文,教师就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它。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级文化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十分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尽可能地使班级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创建班级图书角,真正做到好书共赏,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感染。教室的中队园地设“诵读之星”、“经典推荐”、“诗歌园”等栏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或用书法的方式,越是形式多样化,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利用每周一节语文视听课,组织学生收看《钱文忠解读》、《易中天品三国》、《唐诗的故事》等经典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增强背诵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书香氛围,使大家置身在诗情画意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

二、进行诵读训练,让经典启迪心智。

学生喜欢上了经典诗文,那又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诵读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

(一)读思结合

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在读古诗词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力不仅仅只集中于文字上,还要凝注内隐于心中,要时时提醒孩子们不要只用嗓音读,声音要发自内心,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意思,从而感悟语言、熏陶感情。

学生诵读《望庐山瀑布》,当读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诵读的语气外,还要孩子思考想象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促进孩子的记忆与理解,从而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二)读悟结合

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抓住诗眼,把握诗眼,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才能缩短他们与诗词的距离,把握诗的灵魂,再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领会诗歌的艺术意境。

如在讲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先让学生根据诗句,结合画面,描述一下渔者捕鱼时的情景。全班同学神思飞跃,描述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样,诗中描绘的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出没风波里”的惊险场面,便会跃然于学生的脑海中。此环节,不仅促使学生有效地把握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很快进入角色,还使学生不由深刻感受到作者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

(三)读用结合

经典诵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文化熏陶,开启智慧,颐养性情,它讲究潜移默化,并不强调及时功用。但从语文教学角度看,通过涵养积累进行言语储备的同时,还需要迁移运用关注言语输出。学生天天习读,犹如与圣人对话,时间越久,文化浸润,心性养成,尽在其中。让孩子们更深入领会主题内涵,同时将习得的经典诗句加以运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让经典诵读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和语言实践相结合。

今年,我在班级开展了“古诗词日”活动,在学生积累背诵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名篇后,要求学生在班级设定的“古诗词日”中,开口必须说一句古诗词。刚开始,学生百爪挠心,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是好,但我们没有半途而废,我带领孩子们互说互评,坚持了几个星期,渐渐地,有的学生能运用自如,且基本恰当,远到《诗经》,近到《诗词》,脱口而出,朗朗上口。即使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偶尔也能蹦出一两句令人欣喜的话来,令我倍感欣慰。

三、开展多样活动,让经典滋润心灵。

为了有效地促进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保持学生的诵读兴趣,我们结合“书香校园”开展一些班级活动,愉悦诵读过程。

经典晨曲:每天清晨,教室都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我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经典诵读活动。“书香满园关不住,一缕墨韵顺风来。”让学生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耳濡目染、滋养心灵。

经典歌声:下课铃一响,随着学校广播站播放配乐的经典诗文的音乐的响起,我带领学生或跟读、或跟唱,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书卷之香,真正达到“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经典交流:每天坚持“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领读或领诵优秀古诗文、名人名言或妙词佳句,尽显诵读之美味;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进行诵读复习讲解或学习新的篇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经典记录:建立学生读书存折,创办专刊,载摘经典。学生将读书计划,诵读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留下他们美好的读书足迹……

经典共读: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同一首诗,加强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同交流。

经典赛事:开展“快乐读书节”活动,通过师生阳光诵读赛、古诗擂台赛、古诗伴舞现场书法赛、读书问卷等各种形式,去讲经典、诵经典、写经典、演经典,使学生在学习、竞赛等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11篇

经典引路,提升行为素养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皆得益于先师孔子的修身养性之言,代代延续相传。品德教材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塑造优良品行的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智慧地选用了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借用其浅显通俗的韵文,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级(上册)《家庭树》中“尊敬长辈的礼节”板块,教材引用《弟子规》中两句话:“出必告,反必面”“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师生先对这两句话共同研究分析,在弄清两句话的含义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要出门或回家后是怎么告知父母的?在吃饭、就座时是怎么礼让长辈的?在W生对自己的言行反思评价之后,再设计一个情境演示环节:邀请一位老人(或老师扮演)、几个学生现场就餐。实地检验中,学生的礼节一一展示,如请老人先入座、先动筷子,就餐时细心照顾老人,就餐完毕,请老人先行,晚辈随后。抓住这和谐的氛围,老师顺水推舟,带领学生吟诵这几句经典语录,将规范与行为密切融合,水到渠成。当然,尊敬长辈的礼节,在《弟子规》中比比皆是,老师可从中再选取易于理解、便于践行的语句推荐给学生,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些规范言行的韵文朗朗上口,再配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赏析,从而将尊敬长辈的礼节意识及道德素养植根心间,落实到行动中,使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名言警句中汲取精华

小学品德教材收入了一些格言、俗语、谚语,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的经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汲取其精华来指导学生知行合一,用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汲取优秀传统美德。

三年级(上册)《我想要 我能要》中安排了一个“小调查”。课前,老师制作一张调查表,请家长配合填一下表格,内容含有:家长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全家每月必要的开支有哪些,用去的费用;用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钱有多少。开课,让学生取出调查表,现场计算每月家庭的开支合计多少元,用在自己身上的费用是多少,将每月支出与父母的工资收入进行对比,并谈谈计算对比后的感受。此时,出示教材中选用的清朝朱柏庐《父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理解这句话时,让学生回忆父母上班工作的辛苦,感知饭粥丝缕怎样来之不易,感知家人赚钱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再取出调查表,看看用在自己生活学习上的开支,哪些是可以减少的费用,还可记下对家庭合理消费、节约开支的建议。老师小结延伸: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诗词牵手,渲染民族情怀

五年级(上册)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中有一个板块“为什么是母亲河”,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感受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歌颂对母亲河的赞美、热爱之情。老师先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江、黄河的源头和流经路线,通过书本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母亲河孕育了哪些华夏文明,怎样造福炎黄子孙。在充分感知到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缘由,欣赏长江黄河的图片及视频之后,老师抛出话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母亲河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以此来抒发心中的热爱之情。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你想怎样来赞美她呢?”话题一出,组内成员合作商量,各小组的展示精彩纷呈。一组同学歌唱了关于长江黄河的歌曲,如《长江之歌》《我们是黄河泰山》等,雄伟的旋律中如诗一般的歌词让学生热血沸腾,民族情怀油然而生。四组同学朗诵了一首诗歌《黄河魂》,不算浑厚的嗓音却演绎出黄河的磅礴气势,仿佛滔滔黄河浪奏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身边。最让人惊讶的是三组同学,他们展示了古今文人描绘长江黄河的诗文,全班群情沸腾,纷纷加入吟诗诵词的队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学生吟诵的已不仅是长江黄河的雄浑气概,更有每一位华夏子孙不忘母亲河几千年的哺育之恩。

结束语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52-02

2013年7月,笔者参加“区培’学习,听了特级教师黄亢美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感受颇多。由此也深深了解到,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从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诵读水平有所提高,作文中也多了很多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笔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经典诗文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多读,勤于积累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口吐莲花,笔下生花”的境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诵读,如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接龙读、对读、配乐读等。

1.“课前一吟”活动

笔者利用课前五分钟,把班级分为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要求八个小组长将一首诗或几个名言佳句抄在小黑板上,每半周更新一次,如果背诵得快,也可以加快更新,由组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

2.注意学科间的整合

除了在语文课上诵读外,笔者还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歌唱、利用绘画理解诗文。《只要两个月,成绩提高10%》一书的前言写道:“一次性促进右脑活性化的秘密指挥部其实隐藏在耳朵里。”由此可见听的巨大作用,听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刺激学生的感觉功能,尤其是优美的古典音乐,如《阳关三叠》等;有的古诗是后人给谱曲,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就给《春晓》《锄禾》等谱曲。教学古诗时,笔者还特意请教音乐老师根据诗歌特点给古诗配上音乐让学生歌唱,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笔者还让美术教师抓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让学生将美术与古诗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感悟升华。

3.以活动激趣

笔者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如“我是小李白”“背诗明星”“古诗配画”“经典诗词书法比赛”“看画面猜诗”等。每一次诵读活动结束时,笔者都会进行颁奖,并且及时地在“学习园地”中展示学生的获奖情况。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累经典名句,丰富了知识,感受到诵读的乐趣,自然喜欢读。

二、精读,细心归纳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诗文中都有许多关于劝学方面的名言警句,每诵读到这些有关学习的诗文时,笔者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指导自己的学习。如布置课外作业时让学生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学习懒散不动脑筋的学生可以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人不学,不知义”中去反思;不会抓紧时间学习的从“幼不学,老何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中反思。学生积累了经典名言,笔者便要求学生分类归纳,例如描写天地山水的诗词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宿建德江》等;也可以从描写日月风雨、花草虫鸟、时令节日、爱国忧民、述志抒怀等角度整理名句,如表示日月风雨的名句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表达爱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

三、品悟,身体力行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懂得爱祖国、爱家人、爱父母、爱他人的人生道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闷在肚里,或是“纸上谈兵”,诵读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笔者强调学习了就要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如当学生因为某种行为不合礼仪规范时,笔者让他们背一背《弟子规》,当背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时,学生总会惭愧地低下头。新学期对新来的同学可让学生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会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同学之间有矛盾或产生误会时,笔者常叫他们背《弟子规》中的“长者先,幼者后”“兄道友,弟道恭”来化解矛盾和误会;在家有“小皇帝、公子哥、娇小姐”言行的则必须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牢记于心。

四、巧记,灵活运用

1.在日记中灵活运用

俗话说:“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写作练笔的最佳途径。新学期一开始,笔者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日记本,及时记载自己课外诵读的古诗文,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每半个学期,笔者会在班级中让学生交换各自的诵读感受,从而升华诵读感悟,获得新知。

2.在说话中灵活运用

教语文,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学生积累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中建议:“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六年级毕业典礼上,笔者要求学生用诗句、名言对自己的朋友送几句祝福的话。有学生说到劝勉的话时用到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名句,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3.在习作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