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形容秋天的诗句

形容秋天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7:4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形容秋天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形容秋天的诗句

第1篇

秋天虽然不像春天百花争艳,芳香迷人;不像夏天那样热情有礼,绿树成荫;也不像冬天那样纯洁美丽。可她却给我们送来秋高气爽的天气,送来迷人的稻谷,送来丰硕的果实……

停车在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闲情逸致地走到小路上散步,忽然,树枝奏出古典的乐曲,一片一片树叶从上面掉下了,我停住了脚步,我想起了一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样的诗句。我坐在路边树下的石块上,捡起了一张叶子,我看到它已经是黄红相间了,哦!我知道了,原来是秋姑娘给我们送信来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清晨,朦朦胧胧的雾笼罩着金黄的田野,露珠在稻叶上垂涎欲滴,太阳公公跳出来了,饱满的谷穗向他彬彬有礼地深深鞠着躬,秋风吹过,露珠倾刻间沙沙地掉落田里,发出一阵阵动听的音乐声。

秋,是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古人往往喜欢用美妙的词句来形容当时的心境,我曾看过一首古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月,你给了诗人太多的灵感和思想,淡淡的月光里,秋菊凝霜,秋虫“唧唧”,秋天亦有一丝丝怜意。

秋就让那枯黄的落叶记住它的足迹,秋没有什么比有上春夏冬季节的,因为她把春天的潮湿,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赶走,送来凉爽舒适的气候,秋天让我更喜欢了。

于2009.11.18.

第2篇

2、触动心中一根弦,突然怀念的感觉席卷全身。。。

3、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4、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5、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6、佛说:执著,是人生苦海里的轮回,我的执着呢?能否等到你转身后的凝眸…

7、好想在三生石上铭刻一段誓言、一个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永恒…我渴望的、不仅仅是温暖的经过、而是一生的守候…其实没什么,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心的爱一场…走近你,我知道这一生注定悲伤,也会耗尽我一生的情感和眼泪…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那些忧伤的句子形容女人忧伤的诗句唯美忧伤的爱情句子古韵唯美忧伤的句子

8、很多时候,我会站在一旁静静的关注那些被我羡慕的人或事,人生如戏,往往对我来说是梦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毫无价值。经历了多次的碰伤,我的心变得很静,静的让我感受不到周围的色彩。生活就是如此,有时候不管多努力。可能最后还是会被时间给遗忘,如此冷漠,如此简单。

9、很多事,不是我想,就能做到。很多东西,不是我要,就能得到。很多人,不是我留,就能留住。有些人,就像指缝的阳光,温暖,美好,却永远无法抓住。不再挣扎,不再留恋,一个人也很好。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10、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11、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2、旧时心事,如梦似真,愁上眉梢,痴一回,醉一场,何日方尽休,雪不解其愁,梦难留,叹万古空花,痛思红尘恋,此情意难尽。

13、两指间白烟燃上星星点点火花,燃烧着心中的苦,一直期待能像吐白烟一样将烦恼从口中流出,一切徒劳只是将自己的痛越烧越旺。寄托,宣泄,还是逃避,我开始迷茫了,失败将我打入了地狱,变成一颗堕落的微尘,把自己包围在嘲笑的谎言中。

14、梅花落,余香留,涂添伤感别离意。拾残花,葬木旁,秋尽冬来此花开。

15、你,不曾劝我离开。我,也不曾劝你留下。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执著。你有你的颜面,我有我的尊严。你有你的故事,我有我的故事。如此,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离开是你的事。我,留下是我的事。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那些忧伤的句子形容女人忧伤的诗句唯美忧伤的爱情句子古韵唯美忧伤的句子

16、年轮流转,时光飞逝,我们,彼此遗忘着…

17、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18、秋天,一个伤感的季节,一段隔世的恋情却没有秋色的斑斓…思绪总被梦魇般萦绕,于灵魂的最深处,化做凄厉的雨,散落了一地的叹息…躲不开的期待,裹着浓浓的夜色,向着无际的黑暗潜行,尽管我知道,你就是我梦里相随的一个魅影…

19、却感觉不到难过情还是个花骨朵心却成了日落还未来得及承诺就将结局埋没奢求的不多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这样让彼此解脱也是一种结果没什么不妥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会好好把握因为天空依然辽阔

20、容颜已逝,何人赏芳华,欲捧冬雪留残香,怎奈飞雪化作无情泪。舞罢蝶衣泪已衰,谁将风月谵林台,一番拜月一徘徊,余有容华无功过,空将泣笑两留白,露里飘萧影里埋。

21、如今的悲伤局面,是我太执着,还是你懦弱?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那些忧伤的句子形容女人忧伤的诗句唯美忧伤的爱情句子古韵唯美忧伤的句子

22、世界上没有任何什么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他存在,它就干涸,如果他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23、我放下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是因为放不下你

24、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25、悉数记忆的流沙,那些逝去的年华,洗尽了我的尘沙…

26、喜欢上网,喜欢看别人的故事,总有那么多的故事相近,勾起了内心的痛。回头看看成长的路,有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辛酸。凡世间的喧嚣和明亮,世俗中的快乐和幸福到底是什么,失落的心情反反复复的重演了我的善变,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遮住了我的视线。

27、消逝的黑夜,请你带走我偏执的思念…

28、幸福是否已悄然远离,就像晨雾般轻舞飘扬,有些黯然与伤感!慢慢的我学会了孤独,爱上了寂寞。无数次的盼望、寻望、守望,换来的仍然是无数次的失望。寂寞拘留了我的灵魂,孤独占据了我的心房,一度的灰暗,让我差点失去自己。

29、一次邂逅,一辈子的伤…

30、一个转身的距离,一切成了断点,原本如此熟悉的两个人从此永不相见,形同陌路。这世上没有谁会永远是谁的谁,有的人注定只能被伤害,有的人注定只能错过,有的人永远只适合活在另一个人的心里。

第3篇

春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6、《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10、《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的成语:

秋实春华 春光漏泄 一场 阳春有脚 春*撩人

马耳春风 春宵一刻 大地春回 春*满园 满面春风

回春之术 大地回春 丽藻春葩 秋月春花 阳春白雪

雨后春笋 如坐春风 春意阑珊 料峭春寒 春生秋杀

回春妙手 春诵夏弦 春树暮云 春秋笔法 春冰虎尾

触手生春 寸草春晖 春蛇秋蚓 春花秋月 春葩丽藻

春蚓秋蛇 一室生春 春花秋实 桃李春风 春风夏雨

笔底春风 如登春台 春秋鼎盛 皮里春秋 虎尾春冰

暮云春树 春去秋来 万古长春 春风化雨 春山如笑

春露秋霜 杏花春雨 寒木春华 春兰秋菊 沂水春风

关于春的成语

1、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4、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6、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7、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8、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9、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0、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11、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3、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4、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5、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6、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7、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18、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19、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20、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1、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22、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3、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24、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25、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2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7、春*撩人:撩:撩拔,、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28、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29、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30、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31、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32、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33、满园春*: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4、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36、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37、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38、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3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40、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41、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42、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比喻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43、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44、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45、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6、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47、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48、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49、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0、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51、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52、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5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54、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5、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56、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57、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58、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9、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60、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61、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62、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6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64、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65、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66、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6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68、秋菊春兰:秋天的,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第4篇

幼儿期是学习口语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口语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口语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

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幼儿教学中的《语言》课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课中的故事、儿歌、绕口令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例如:在蒙氏阅读《喜欢》儿歌里有几个动词:爬来爬去、游来游去、跳来跳去、跑来跑去、飞来飞去、飘来飘去、翻来翻去。在讲述儿歌过程中,我就请幼儿分别做爬、游、跳、跑、飞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法,将“爬、游、跳、跑、飞”进行消化。又如在《手捧空花盆的王子》的故事中,学习:“最诚实的”孩子、“绚烂的”花朵这两个形容词,在幼儿理解词义后,我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动脑筋,尝试运用这两个形容词去讲述:最诚实的…… ;绚烂的……。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用问题引领幼儿。

用问题引领幼儿,鼓励幼儿说完整话,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一课,我先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黎黎为什么不开心?妈妈是怎样对他说的?他又是怎样做的?最后他找到好朋友了吗?那他交到了那么多的好朋友,他高兴吗?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加以引申:你有朋友吗?如果你需要交一个新朋友,你会用什么方法呢?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呢?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三、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

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创编诗歌《秋天在哪里》,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秋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飞得高高的风筝问:“谁知道秋天在哪里?”黄橙橙的橘子笑弯了腰:“我知道!”红彤彤的苹果摆动着头:“我也知道!”沉甸甸的南瓜抢着说:“我早就知道!”紫莹莹的葡萄害羞的说:“其实我第一个知道!”这样幼儿也会用黄橙橙、红彤彤、沉甸甸、紫莹莹……这些形容词,也会用这些优美的动词、诗句来编儿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这样就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5篇

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平淡乏味的问题,我校提出了“凡写必引”的要求,即只要提笔写作文,脑海中就要有引用诗词名句的意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作文时若想引用古诗佳句,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定能妙笔随现。原本以为这点要求小菜一碟,因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校学生每学期都要背诵大量的诗词曲赋、文联句经。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学生所背的经典诗词在习作中却难以寻觅。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呢?学生答曰:“不知怎么用。”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怎么用?

一、示范当头,做好表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镇西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应是语文的化身,举手投足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不是作家,但要有作家的情怀,用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感染学生,以能力培养能力,用思想培养思想。”

平时的教育教学用语,经过我的字斟句酌,诗词佳句便闪亮登场。课堂提问时,看到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脱口而出了;当学生纷纷举手时,用“春色满园关不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我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来劝解;讲评试卷时,对马虎的学生,我送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评论。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就这样,在教师带头的即景表达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巧引妙用的生成过程。渐渐地,学生摸到了过河的石头,自然也就知道了所积累的诗词佳句该怎样在习作中运用了。

二、尝试紧随,牛刀小试

目睹了教师对诗词佳句的娴熟嫁接,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铺路搭桥,让学生积极尝试,小试牛刀,进而大显身手。

1.模拟情境,巧填诗句

教师利用固定的时间用大屏幕出示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应用。

如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孩子学会坚强,我们应该用什么词语来鼓励最好?

2.实地观察,活用诗句

课外活动时,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

例如,春天,听到树林里传出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教师启发学生吟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夏天,欣赏着满池的荷花,学生脱口而出的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草红叶黄花”则是学生观察了秋天的校园后联想到的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学生看到操场上落满积雪的松树依然挺立时的感慨。

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诗意,从而克服了不会用、不敢用的心理。当然,我们倒不是要求学生说话像古人,文绉绉的,只是提醒学生,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不妨用上一两句名句,让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激励压轴,多方发表

对小学生而言,要想保持长久的兴趣,激励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养成“凡写必引”的习惯也是如此。因此,我与家长共同努力,双管齐下,搭建发表的平台,给学生以信心,使他们保持“凡写必引”的高度热情,真正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

1.将精彩语言发表在校信通上

利用校信通平台,开辟“用典故事”栏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若用上了经典的诗词佳句,家长要记录下来,上传到“用典故事”栏目。周五,我进行评选,把用得形象贴切的句子筛选出来,每周评选出15名优秀学生,然后用大屏幕出示“明星榜”,全班学生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再展示句子的精彩之处,大家欣赏。看似拙劣的手段,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用经典的积极性,学生争上“明星榜”的风气悄然形成。

以下是于泽冰的妈妈写的:“星期天,全家人要去挑选房子,奶奶说要楼层低的,爸爸说要朝阳的。该于泽冰发表意见时,他说要找一些有素质的人作为楼上、楼下和对门的邻居,因为‘不见古人卜居者,千金只为买乡邻’。孩子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

2.将精彩语言发表在课堂上

在学生写作文时,我通常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用古诗,用上恰当诗句的,我就奖励。奖励的方式很简单:每天改15本学生的习作,在习作中看到好句子,便用红笔批注下来,然后在课前朗诵。听到自己的某句话在班级响起,那效果是任何教法都无法比拟的。没被念到作文的学生,心里痒痒的,期盼着下节课的到来。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习作以各种形式发表,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第6篇

她写诗歌从来都是一会儿就好,就像雪落无声,―蹴而就。这是天赋也是勤快,每天仅有的课余时间她都浸沉在诗歌当中,自得其乐,她说读诗写诗是她最大的幸福。她的诗歌在《诗刊》、《儿童文学》、《写作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50余首。诗人雷抒雁先生赞赏她的小诗“有抒情的清音,有少年内在茁壮的呐喊。”阿玮从不以此炫耀自己。

阿玮个子高挑,红脸蛋,宽肩膀,走路时像是不抬脚,脚板蹭地。不像南方淑女倒像北方姑娘,大方而又可爱。而今她的诗歌写得更有哲理也更优美了。在《夜听春雨》(《新作文・初中版》2006年第3期,下文诗歌均引自此刊)一诗中,即是一段优美的记忆。春夜的凝望中,只有雨滴勾起少女初恋时至洁至纯的梦幻回忆,此刻又未能沟通未能相见,只是幽幽一人在疑问“是谁在低语”。此问,如罩上一层薄薄的流动的水雾,而窗户里的“她”,如一颗石子投入读者心潭,颤动着开放出朵朵涟漪。

“窗外的事情被雨串连/许许多多的回忆/点点滴滴/把心事拧干/泡在一杯绿茶里/一支浓浓的歌/从碧绿的茶水中漾起/离开彩色屏幕/细密的雨滴敲打着窗门/把人和房子一同牵入了民谣中/屹立的房子是撑着的雨具/雨中侧耳/是谁在低语”

除此之外一切声响都好像不存在,这样一来,“用耳朵去观察世界”便在《春的礼物》中尝试:“冬天剪去的花朵/在月亮的背面开放/梦一样醒着盖上雪白色的绒被/在她枕边忽听她说/一阵风紧随把我的手臂/当柳枝送给了春天/不管她是否醒来我都伸出手/传她金色的温暖。”当到了《风铃》一诗中则转化成蕴涵着哲理,有着情感波浪的小花,此诗第一二行抓住风铃的外观来描摹,五六行传达出自己对风铃的独特感悟。

“躲在声音里的/其实是高分贝的寂静/如果没有风一切尽皆虚空/其实就算有风/不过是寂寞的嘴/安慰世界的失聪/起风起风秋天里何时起风”

上述诗歌注重通篇气氛和意境的创造,诗句清新自然而又恬静淡雅。与之相反,情境愈来愈浓郁的是《蝴蝶》,情感与形象之和谐,呈现一种冷寂的心境。当纯美和真诚的走失,偶然看见“一只蝴蝶翩翩地飞”羡慕不已,可是“我没有在意”,错过了仍不知道珍惜这相遇的机缘,幸福如蝴蝶飞去,仍希望幸福降临。“秋风拾进了箩筐”,这种面对往事的感受,对生命的体验,对爱的祈望是那么的凄美,如破碎的玉片,有着动人的声响和难以舍弃的身体。

“有那么一段往事/已经走失很久很久/清冷的秋夜一只蝴蝶翩翩地飞/从我家门前经过/蝴蝶那舞姿/我没有在意/蝴蝶留下的那影子却被/秋风拾进了箩筐”

短短八行诗,将时间的绵延幻化成空间的叠合:历史与现实就如同诗中的“我”与“蝴蝶”,当“我”在追寻往事时,当“我”在体味历史场景中“留下的那影子”的时候,历史的现实意义实现了,生命也变得更加丰。富。

三首诗里所蛰伏着的灵气流淌于毫无雕琢的诗句中,是动人之处。但寻找确切的比喻,寻找确切的形容词,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觉的动词,互相配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产生新鲜的意境。不过,在诗歌写作低迷摇曳之时,阅读少年新鲜的诗作,总有春风抚面的清爽。自然了,这样的诗歌写作技巧传达出的内涵就不够丰富,成熟。“稚嫩”对诗歌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坏事,稚嫩会有天真鲜活也会透出勃勃生机。如此,阿玮站到了眼前:一个初学写诗的少女徜徉在诗歌的后花园,微笑在诗的天空。

一朵雪花里居住着多少春天?也许,一朵雪花里,该是居住着所有的春天。

专家点评

每当阅读到这样优美的文章时,我都会激动不已,我会被小作者对诗歌的这份执着的追求深深地感动。曾几何时,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也逊于此,然而,到现在早已弃之十之八九,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对诗歌兴奋不已的感觉。而今,读到贺芬的《微笑的歌者》,仿佛自己又找回了从前遗弃的一切。

第7篇

我爱水,爱波涛汹涌的大海,爱奔流不息的江河;但我更爱美丽的西湖公园。覆舟像一顶金光闪闪的皇冠,而西湖就像皇冠上那一颗最华丽、最闪亮、最耀眼、最璀璨无比的明珠。

春天的西湖,道路两旁的柳树抽出了嫩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阵阵春风吹来,柳树摆动它的裙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真可以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形容。路边的野花香味芬芳扑鼻,让人流连忘返,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欣然怒放,有的连花骨朵都还没长出来。春天的西湖,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夏天的西湖,柳树变得茂盛,枝叶也更绿了。夏天的荷花池有一种别样的美,为夏天的西湖增添了无限的风光,成了人们夏天纳凉赏景的好去处。走近荷花池,瞧,这里的荷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还是花骨朵,正羞答答地躲在池塘里,等着哪一天把自己最美丽的样子展现给人们看;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儿,羞答答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粉嫩的笑脸;有的花瓣全开了,真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挺立在池塘里!在看那一个个绿色的莲蓬,如同洗澡用的花洒。还有那一片片又圆有绿的荷叶,红花也要绿叶衬,正因为有了这一池绿叶的映衬,这一池的荷花才显得格外妖娆。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优美的诗句。

秋天的西湖,枫树、银杏树的叶子在半空飞舞,如同蝴蝶一般。这时,走在林间小路上的人就会看到一朵朵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向你们招手,仿佛一位位仙子来到人间。秋天的西湖正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冬天的西湖,虽然没有像北方那样晶莹、纯洁,但东北风带来的阵阵梅花香气,还是那么芬芳扑鼻。两旁的松柏像一位位坚强的战士,保护着冬天的西湖公园。这些冬天的勇士让西湖公园别有一番魅力,吸引着我们爱美景的福州人前往驻足,赏景。

西湖的四季,如同四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春、夏、秋、冬各领,这样的西湖,正是福州城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8篇

“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俱足,始为难得”(李东阳《怀麓堂诗画》)。文论中首次提到意象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过“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

一、意象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意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谓继承性就是指意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内涵,例如古人临别总是“折柳”相送,表达内心的不舍;或是描写传书“鸿雁”表现对远方离人的牵挂与思念。“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的”,意象在诗歌中,也就具有了符号的性质。因此,读诗歌首先应该了解古诗歌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内涵,例如:

“酒”意象――一友情、借酒消愁、狂放

“渡口”意象――一羁旅之愁、漂泊之苦、依依惜别

“莲”意象――一出淤泥而不染

“竹”意象――一风骨

“兰”意象――一清雅

“梅”意象――一傲骨

“菊”意象――一高洁

意象内涵相对固定,而主体情感却充满着独特性。诗人总是在寻求着突破――对意象内涵的突破。这便使得意象有具有了创新性。例如李白的《牢牢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地点在“劳亭”。“五里短亭,十里长亭”,长亭短亭皆送别。“亭”这个意象表现送别时那份留恋与不舍,这是古诗词中固定的内涵。但这首诗高超的艺术效果在后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日送别,理当折柳相送,表现那份不舍之情,同时暗示来年柳绿之时,又会再度归来重逢。这是古人送别习俗,也是一份情思寄托。而诗人却道春风也似多情起来,知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柳条不青,便不能折柳相送,可免去离别之苦,更不必经受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真是别翻新意,另辟诗境。《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在诗人假定性的想象中,情更是别具一格。因此,读诗不仅要读意象固定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推敲的却是诗人对意象的创新,诗人独特的诗情。

意象的创造性使其内涵逐渐发展演变,使得意象具有了多义性。相同的意象能表现截然不同的情感。例如“落花”意象: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张先的《天仙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张先的《天仙子》中的落花表现的是惜春与伤春之情。林黛玉《葬花吟》更是将花的命运与美人命运紧紧相连,她不单单是在伤春,更是感慨自身易碎的生命,花落之时,便是人亡之际,怎能不让人震撼。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独具一格,用落花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性格,虽英雄无用武之地,却依然豪情万丈。

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经过漫长的演变,其内涵逐渐丰富,从原来较为固定的本义到后来的多义,古典诗词意象的多义性与语言的模糊造就了古典诗词深邃的人文内涵与清新的审美体验。读诗不能读表层之意,更要读深层之情,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然而,“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二、字斟句酌,细读意象

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今人读诗,也必得字斟句酌,玩味推敲,方能体味个中滋味。

首先,可以关注意象中的形容词。形容词,描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眼中景物所呈现的特点正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情感。例如“秋思鼻祖”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前三句连用九个意象,却构成了一幅层次鲜明的秋景图。一、三两句描写意象的形容词传神地表现诗人心境。首句中的“藤”是枯的,毫无生命力,“树”已是垂垂老矣,令人联想到的是绿叶落尽,只剩枯枝败叶,毫无生气的枯木、“鸦”都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而这里确实昏昏沉沉的,偶尔几声凄厉的叫声回荡于天地之间,似乎是晚秋里唯一的活物,让人感受到一个肃杀、衰败的秋天。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的马是瘦马,可见人马皆受旅途之苦多时,吹来风是萧瑟的西风,一人一马在猎猎西风中颓然行走在古旧的小道上,三个意象表现出诗人凄凉的现实生活,旅人孤寂、漂泊之感顿感强烈。读者通过对修饰词的解读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一个失意文人的悲苦、迷茫。

三、将心比心,还原心境

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提倡细读文本时应使用还原法。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放大变形,在读诗歌时,我们用现实世界里的正常逻辑去揣摩艺术世界的逻辑便会有矛盾之处。孙绍振老师认为这种矛盾之处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将艺术世界还原,便能发现意象背后诗人的独特心境。如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城下了一场小雨之后青草生长。诗人写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依据人们的经验远看不清楚,而近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诗歌中会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朦胧之美。而这句诗句却不是,远能看见,走近了却看不见了,这就很值得斟酌。若是一般人便会觉得远远看去绿油油,近看没了也就罢了,不放在心上,而韩愈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小草是春日最美好的景色,胜过皇都一切繁盛烟柳。这就是诗人内心的诗意,见到早春生长的那份欣喜与心动。

四、感受意境,整体把握

“意境”和“意象”一样也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心雕龙》一书描述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意境”的本质意义就是“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美学境界”。

“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出意境。”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孙绍振却认为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功夫,不善于营造整体意境。不管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不仅要关注意象,也应关注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

读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9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朗读感悟 意境

古诗语句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而且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都是历代诗歌中的名篇,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与其他体裁的教学内容相比,篇幅短小,一首古诗只有短短数十字,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要么被认为太难而不知如何教,要么不受重视而没被当成一堂课来上。往往都是先由老师讲解,然后学生识记,最后熟读背诵。这样的教学,也能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理解肤浅,所得有限,且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因而失去了“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古诗教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古诗文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下面以《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理解和看法。

一、创景激趣,借机导入

古诗文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因而在教学中也应避免刻板,上出情趣来。如在导入《望洞庭》一文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使学生对洞庭湖有初步的了解,再出示教学挂图或录像,让学生对洞庭湖有进一步的主观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对着图画(录像),用以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洞庭湖,说出自己对洞庭湖的理解(皓月当空、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水天一色、朦朦胧胧、宁静和谐……),最后揭题,看看大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洞庭的。如此导入,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主参与,自主探索,既领略了洞庭湖的美,又对诗人所描绘的洞庭湖美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朗读诗文,自主感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且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理解古诗,首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 “ 不求甚解 ” 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文节奏,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诗文大意。如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到《望洞庭》所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景色,作者是从远处观赏洞庭湖的等。

三、自主理解,探究诗意

在读通诗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探究诗句的意思。如通过对“相、和、湖光、潭面、未”等字词的理解,探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句意;通过对“遥望、青螺、白银盘”等词语的理解,探究对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理解。在理解诗句意思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同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感情朗读,品评诗美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而需要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和事理,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在理解了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如教师范读,讲读,学生领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教学中,可运用配乐、挂图、影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五、说说写写,体验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同时,还要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望洞庭》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洞庭湖秋夜美丽景色,便写下了这么一首优美的诗歌,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

第10篇

文:张磊

(秋色)

落叶随着秋风不知要飘向何方,惟独留给天空的,是那曾经美丽的一场。又是一个飘零的季节,那丝丝凉风吹着树梢上早已失去了生机的叶子,在我的眼里,满世界好像都即将要变成枯黄色,而这种颜色又是那么的复杂,它透着昏暗,漏着凄凉,预示着收获又表达着忧伤。或许,这就是自然的喜怒无常。拿起烟,点着火,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河边,任由那一屡轻烟的降生继而灰灭。我皱紧眉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那片将已凌落的红枫叶。它似乎要告诉我们,人们常说的代表秋天的红枫之美,并不仅是那经霜的素红,而更重于它临风时的飒爽。它是一片很普通的叶子,和平常的树叶一样,都逃藏不过深秋那冷酷无情的摧残。然而,它却能在身临绝境的情况下,展现出最美的自己。它以自己红艳的身体来向我们表达着顽强不屈的精神,以无声胜有声的节奏来倾诉着那无限的凄凉。它承接的全是赞美的诗句,可又有谁能参透它内心的凄凉?我沉默良久,不知用什么话语来形容我当时复杂的心情。心里一直在想,如果它能用言语来和我对话,那么,我想告诉枫叶,我很想交它这个朋友。

(秋愁)

文:张磊

昏沉沉的天,被似雨非雨似雾非雾的无形怪体笼罩着,潮湿的路面伴着落叶尽情的倾诉着凄凉。同是一样的距离,同样的角度,可附近山上的那座平日清晰可见的八角楼阁却早已荡然无存,包括那座小山,也像是被妖魔吞吃了一样转眼间销声匿迹,即使用尽眼球上的所有力量,都找不到以往的那半点踪迹,留在眼前的唯有灰白的深沉。雾气顺着山谷,一直把城市全都笼罩起来。那座座高楼和乌蒙蒙的灰暗形为一体,突然间觉得这个世界变得那么矮小,一切显得都是那么异常沉闷。打开窗户,一股凉风迎面吹来,落在窗台上爬山虎那枯黄的叶子告诉我,这已经是深秋了。猛然,突然间觉得哀思如潮,这种莫名的伤感来的是那么快,来的是那么的突然。

秋,我相信它能控制人的心情,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每年入秋的我,总是经常莫名的感觉到孤寂。而这种孤寂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强烈。有人说,寂寞的时候最迷茫,最让人容易感觉到孤立无援。也有人说,寂寞的时候最清醒,无论怎么掩盖,都难逃过回忆的追判。我想,我是属于两者皆有的人。有时,我经常坐在凳子上发呆。那个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愿意去想,什么事也不愿意去做,就如同一个木头人在那里等待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等那朽虫来一点一点的伏袭。没有人能拯救我,或许我自己能拯救自己,遗憾的是那颗麻木的心并没有半点挣扎的意愿。那种感觉有点像堕落,但还不至于有那么悲哀。那种感觉像等待,但是心里根本没有期盼。像无奈,却没有无奈中的那么无助。秋天的风,不是很大,也没有冬季的那么刺骨,但它能隔着我的衣服,隔着我的皮骨,在我的心里来回吹打。我时常感叹生命之短,因为我们随时随刻的都在浪费着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无法去阻止时间的流逝,也无力让时间停留,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在等待春夏秋冬循环转变的季节中慢慢老去。

(秋获)

文:张磊

秋,禾谷熟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我喜欢春天的蓬勃生机,钟爱享受那夏天的如火骄阳,更欣赏冬天的皑皑白雪,但令我最惬意的还是秋天的丰收景象。提起秋天,总忘不掉这个硕果累累收获的季节。它悄悄的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的功夫,大地便换上了金色的礼服。走在乡间的田野上,谷香四飘。远看那沉甸甸的稻穗,就如那翻滚的万千波浪,层层叠叠异常壮观。小沙河对面的高梁地,如同一片火海,和晚霞连在一起燃烧,那涌在心头的兴奋,足可叫人忘记在过几天就是寒冬的到来。大家都爱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对于田地里的工作者们来说,应更重于秋才对。因为他们一切经春历夏的播种忙碌,只为等那收获的季节,等那个金收的到来。秋,是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硕果。秋,是其他三季的所有寄托。待到落叶正黄时,相比以往付出的劳作,相信农人们应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味道充实而坦然,更兼有收获的喜悦。

(秋思)

第11篇

关键词:李清照 词 水 雨 愁

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派词大家之一,以她的纤纤素手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之作。除少数充盈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之气的词作,她的词主要以书写闺阁情趣和离愁别恨的情感世界为主。品读其词,我们可否感悟到:无论是在她早期词的明丽轻快还是在她晚期词的凄楚哀怨之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水”和“雨”这两个意象的描述。这两个意象的设置除了符合当时的情景、描述了女词人的行为举止外,更多的是为了表现女词人细腻婉约的情感和她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一、流水之愁

愁情是人人皆有的普遍情感,虽然愁情的内容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不同,但漫漫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花好月圆能有几时?因而人生必然常常与忧愁相伴而行。先看一首李清照南渡前书写离愁的词《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词人书写了秋天的相思之情,是南渡前为思念丈夫赵明诚所作。这首词所描述的情景是:秋天的湖水清澈明丽,女词人独自泛舟出游。望着水面上的莲藕,想起宦游在外的明诚,盼望着从远方寄来的“锦书”;秋天里花落水流,明诚离开自己,也是一样的寂寞寥落吧;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无计可以消除,眉梢刚刚舒缓,心头却又翻腾起来了;明丽的秋水,映现的相思之情是那样纯净而深沉。这里的“此情”指的就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里所抒发的愁是夫妻之间的离愁。在思念盼望着丈夫归来的日子里,所用的“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样的浓重而又流畅的诗句,形象生动地把一个在焦急难耐的寂寞中渴盼远行丈夫早日归来的心理刻画得如此细微,也的确非李清照莫属了。又如她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在这里,女词人把自己与爱人临别时的悲情和离别之际的伤情以及离别之后的“新愁”之情表现的细腻动人。清风明月,都成了离亭别所,只有那“楼前流水”,才理解“我”的“终日凝眸”。这真是一片知音痴情。这也正如明人李攀龙所说:“其写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草堂诗余隽》)。

李清照以水喻愁的超人之处不仅在于她的愁情来自她作为女性的特殊的遭遇和独特的感受,还在于她艺术表现技法的新颖别致。她在金华避难时的词作《武陵春》中写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担心“蚱蜢”似的小船,载不动自己“超重”的忧愁。虽然不是以水喻愁,但还是通过水上的小船的承载量来把自己深沉的“愁”重量化。这样的化虚为实的奇思妙想,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二、疏雨之愁

自古以来,“雨”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倍受青睐的意象之物。既有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溢于言表的对春雨的喜悦之情,又有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诗句所抒发的含蓄微妙之情;既有贺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极细极浓之情,又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极放极旷之情。在李清照笔下,“雨”的这一意象的运用则是多用而多样化的。如早期作品《浣溪沙》曾写道:“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此词乃词人年轻时所写,上片写的是闺中梦醒时的情景,下片写的是室外景物,把春闺中的舒适懒倦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疏”字形容“雨”,即表明了雨的稀落轻松,就那么淅淅沥沥的几点,又自然而然地衬托出女词人闺中梦醒后的舒畅之情。由此可以想象女词人新婚后的生活是颇为美满幸福的。然而,同样是写“疏雨”,在李清照早期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中则被赋予了不同的韵味:“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这首词通过“雨疏”之“雨”表达了女词人因伤春而惜春,又因惜春而伤别的复杂思想感情。

“雨”这个意象在词人后期词作中所表达的神韵的转变就更明显了。从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她出生于仕宦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著名文学家,也是朝廷颇有声望的大臣。南渡前,她生活得比较幸福平静,又有幸与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结为伉俪,志趣相投、情意审读。金兵入侵,“靖康之难”,使她蒙受到国破家亡丈夫死的巨大不幸。晚年流落江南,境遇十分凄凉。这种凄凉在她后期词作中几乎无处不在。而表现这种凄凉忧愁之情的意象也总离不开“雨”。以其难度后的名篇《声声慢》为例,其中对“雨”的描写可谓形神兼备:“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这里,有形有声的“细雨”如泣如诉,读之不禁为止酸楚。这种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以及女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之情在这“点点滴滴”的“细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在一个女词人独居的院子里,黄昏时分,窗外秋风阵阵,大雁哀鸣着从愁云惨雾的天空飞过,细雨声声,却又满地残花败叶堆积……面对如此凄风苦雨,女词人的一声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能不令千百年以来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为之共鸣?

建炎四年,李清照抵达越州。这次逃难时经前后半年之久,行程万里,历尽艰辛,饱尝流离失所之苦。某日,她触景感怀,写出《添字采桑子》一首。词的下片仍是写“雨”:“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从中原逃到南方,怀念故乡,思念亲人,到了夜晚难以入眠,听着那三更的夜雨打在芭蕉叶上,“点滴霖”,如同打在自己心上。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颜色”。以女词人当年那样凄婉哀怨的心境观雨,这雨当然也就被赋予满是“愁”“情”的主观色彩了。

由是观之,李清照词中的“雨”,往往都是“斜风细雨”、“黄昏疏雨”、“雨疏风骤”之小雨、细雨,从未出现过“狂风暴雨”、“暴风骤雨”之类的大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这点点滴滴的疏雨细雨,才能更形象更贴切更充分地表现女词人内心世界里蕴藏的无比细腻而沉重的“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水”和“雨”这两个意象之所以在其词中多次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描景状物,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反复吟唱,真切地展现(倾诉)自己那温婉细腻而又深沉厚重的愁情。如此真切的抒情足以引起我们的感情共鸣,这样自然的技巧更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逸生:《宋词小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2].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张晶:《心灵的吟唱》,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第12篇

抒情类散文的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教师要教好散文,学生要学好散文,却不是件易事。2016年暑期,江苏省对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课本作了修订,增加了台湾著名作家罗兰的抒情散文《秋颂》。该文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缺少阅读经验的初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文章有很大难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项目学习理论应用于初中散文教学,以期“深文浅教”,更好地帮助师生触摸作品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理念】

项目学习强调以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可根据《秋颂》一文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研究教材,整合成一个个专题研究项目,并分组逐个击破。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与提示下,通过咬文嚼字,从而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在教学结束前,各小组可以总结探究成果,相互取长补短,完善对散文写作方法与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

【课文简析】

作者罗兰描画了很多关于秋的景与情,明确告诉读者她眼中的秋是澄明的、明澈的,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淡泊、洒脱与闲逸。作者为什么看重这份明澈?作者又是怎样来描画出这份明澈?这是本次项目学习的核心指向。

【实战应用】

一、课前指导学生思考项目任务

1.作者依次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2.秋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去歌颂?

二、新课伊始学生汇报项目任务

1.教师范读,各项目小组成员听读课文。

2.各小组代表汇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景物:枫树、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特别之处:明澈。

三、教学之初整合形成研究项目

1.各小组分别针对上述七个场景展开研究,主题研究项目为:枫树是如何体现出明澈之美的?作者是如何来描画的?(以此类推秋林、秋日等)

2.确定研究项目后,各小组自由朗读,集体讨论展开探究。

3.各小组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枫树――飒爽之美;秋林――秀逸之美;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寂寥之美;秋云――澄明之美;秋风――纯净之美;秋水――明净之美。

4.教师归纳学生的研究成果:枫树、秋林、秋日、秋院并没有体现出作者所说的明澈之美,而秋云、秋风、秋水体现了这份明澈之美。

5.各小组集体讨论:为什么作者更看重的是这份明澈之美?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我十九岁那年,抗战兴旺,凑巧有机缘让我去僻远的乡下教小学。国仇家恨与自身前途渺茫的凄惶,给我那段年龄带来了深浓的凉意。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我常抄写唐诗,打发着无望的时光。在那唐人的诗句里,我读出了你的明澈。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慰问我内心的悲凉,为我化解沉重的烦恼与忧郁;是你,教会我如何找寻迷失的自我,告诉我更要以澄明之心去了解你那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从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虽然面临人生坎坷,但她从秋之明澈中汲取释怀的精神力量,平复了情绪上的阴影,心灵得到减压,心情获得宁静。因此,在她笔下的秋天不再沧桑,不再凄凉,不再凄楚,不再寂寥,而是澄明的、明澈的。

四、教学之中解决新的项目任务

1.各小组针对“作者如何通过秋云、秋风、秋水来描画出明澈之美”展开讨论、探究。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替换词语、对比词语等方式)来品析。

3.各小组自由选择场景谈感受,达成如下认识。

(1)秋水:

“秋水和风一样明澈。”直接点出。

引用古诗句来描画这份明澈。

通过描画白鹭、沙鸥来体现明澈:

在一江秋水之上,几只白鹭沙鸥点缀在江边,它们的倒影在秋水中清晰可见,就像一幅美丽的画面,恼饫锬艹耐谐銮锼的明澈。

通过“钓叟”来体现:

“叟”即老翁的意思,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他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用语段里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他“傲杀万户侯”,“傲杀”就是“鄙视”的意思。“万户侯”就是达官贵人。钓鱼翁鄙视这些执着于功名利禄的达官贵人。他毫无心计,看开看淡,心中一尘不染。钓鱼翁这种高贵的品质,也反衬出秋的明澈、秋的淡泊。

(2)秋风:

“不带一点修饰”和“最纯净”这两个关键语句点出了这个“明澈”。

“爽利”,即爽快、利落,不带任何的感彩,强化了“明澈”。

连用四个“就是”,也强调了秋风的纯粹、明澈。

“不必有所眷顾”“无需参与,不必流连”都说明没有什么可留恋,可拖泥带水的,反衬出秋风明澈的特点。

四个“就是”句(引领学生读出节奏明快的感觉)――“秋风”就是“秋风”,也让人从明澈的秋风读出了一种秋的洒脱。

(3)秋云:

“闲云”的“闲”:“闲”字带有人一样悠闲的味道,这个字与后文“澹澹然、悠悠然”呼应起来。

澹澹然、悠悠然:叠词,增强悠然悠闲的语气,营造了“闲”的语境。

第9小节中的“明净”一词,直接写出了秋的明澈。

比较“一抹”与“一朵”“一堆”的区别:“一朵”感觉上是白云一团,很厚实;“一堆”的话,好像是很多云聚集在一起,一大片。但这是秋日的天宇,用“一抹”更恰当。“抹”是轻微的痕迹的意思。这个动作应该是比较轻的,留下的痕迹也是比较淡的。用它来形容云,突出了云的淡,只是薄薄一层。蓝蓝的天、淡淡的云,写出了秋日天空的明净、明澈之美。连同那山野中自由自在飞翔的仙鹤,正所谓――“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作者在“国仇家恨与自身前途渺茫的凄惶”中,并没有感到失望,而是从秋的明澈之美中获得了释怀的精神力量。她欣赏秋的明澈,她赞美秋的那种闲逸、淡泊与洒脱。那么,本文就只是写了秋,赞颂了秋吗?有没有写到其他内容――人?

五、学生展示项目成果

1.各小组齐读第10~11小节,找出集中赞美具有秋一样品格的人的语句,并圈画重点词句。

2.各小组结合原句内容,以“是一种……的人”的句式来回答。

3.各小组讨论归纳,并依次展示各组的探究成果。

4.教师依据各小组探究成果归纳如下:这些人身上体现出“这样”的品质――心中明澈纯净、注重自己的内在美,淡泊洒脱,对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和体会,不追名逐利,闲适自在。

5.教师引领,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1)这种既写景同时又抒发某种感情的写法叫什么?明确:情景交融。

(2)作者描绘秋天形形的景物,她歌颂秋的明澈,赞美秋的闲逸、淡泊与洒脱,同时还赞美了秋一样品格的人。依托“秋天”来赞美秋一样品格的人,这体现了本文的什么写作特点?明确:托物喻人。

教师总结:作者罗兰通过对秋景的描述,赞颂了秋,我们可以从她的清新质朴、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中,感受到她对有秋一样品格的人的高度认同与强烈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同学们一些启示,让我们记住罗兰和她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