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时间:2023-05-29 17:4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语全文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语全文翻译

第1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四、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第2篇

关键词:语用充实 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L15EYY005)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认知语用翻译研究

一、引言

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是一个语用过程,“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也大量存在于翻译这类特殊的跨文化语际交际中,西方学者Sequeiros最早将语用充实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他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应叫语际语用充实,因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语用充实也应该是语际间的。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区别于日常的言语交际,译者要对原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加以充实,同时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顺英译文读者的语言逻辑,使译文读者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中国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典籍英译也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难度,这是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了表现方式和风格在认知上的偏差。作为儒学典籍,《论语》英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目前从语用充实视角研究《论语》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关联顺应理论,以《论语》为分析文本,展开对典籍翻译这类特定跨文化语际交际的研究,例证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根据语码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即对交际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由于说话者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词汇信息或表达式等局部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语义信息与语用意义之间的松散性,也正是这种语言使用的松散性造成了听话者对于交际信息的解读障碍,导致交际失败。成功的交际是交际者根据其所处语境,对交际中的松散信息进行语用充实,以实现对交际信息的精确解读。因此,语用充实在言语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加工,以弥合语言编码信息和交际信息之间的空缺。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这种松散关系造成了翻译转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以及形式上的损失,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补偿。“语用充实可以调整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所以它在言语加工领域的研究尤为突显,并对翻译过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陈吉荣认为语用充实具有代偿性、认知性、关联性、动态性、推理性特点,其中代偿性是基于语用等值的角度,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等效、替代等手段对言语行为中的交际性损失进行补偿;认知性指的是“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关联性指代话语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显性内容、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之间的相互调整得以进行,从而使指称不明的因素加以具体化和明示化;语用充实的过程涉及语用扩充或语用收缩,这两个语用加工的环节具有动态性;语用充实又指的是对语境进行推理或者对缺省的内容进行阐释,因而具有推理性。

翻译本身也具有上述特点。翻译首先是“对原语的信息理解,然后才是通过另一种语码对该信息的恰当再现,语码转换的重点在于意义或信息的表达”。语用充实不仅是一种语用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翻译重构策略。典籍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信息在语言形式上的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形式如社会、宗教、习俗等文化信息的损失,或者文本在衔接以及连贯上的亏损,这是由于典籍翻译时间跨度大,是一个双重的由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再译为英语的过程,并且中西思维、语言以及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哲学认为语言的不可通约性造成了语言在表层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概念的空缺,即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步。“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任何翻译从整体而论都难免发生损失,尤其以典籍翻译为甚”。

语用充实作为一种语用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典籍翻译过程中的损失问题,即意义和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需要依据语境进行语用扩充或者语用收缩。其中,语用扩充是一种文化手段,可以使原文中的社会、宗教、习俗等信息实现等值翻译;语用收缩是一种语言手段,对译文中的时间指示或者文本衔接等信息进行调整,使得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行文更加连贯。语用充实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译者对原语信息进行语境化理解,在译语表达中进行语用充实,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值和交际意义的恰当再现。

三、《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

《论语》是先秦哲学典籍,以语录的形式出现,行文简洁,语言风格简约明快,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因此它的外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部文言散文集,《论语》所含语境信息极少,文化信息极多,翻译时难免出现一定形式的信息损失,因此需要对缺少的信息进行充实。Verschu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将语境具体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对原文的松散信息进行补缺,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和信息充实,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和语用等值。

(一)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

语言语境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所涉及到的词汇、句子、段落以及文章上下文、语言风格等相P语境,译者要准确把握原文的隐含信息和语言风格,同时注意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以译文读者的动态认知语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信息充实,使译文衔接连贯自然的同时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译文1:Confucius said, “If a person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he will get deceived. If a person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he will get confused.”译文2:The Master said,‘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分析:例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格,论述了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译文1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由“两个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引领全文,在主句中添加了原文所隐含的主语 “a person”,充实了上下文的语境信息,对“学”和“思”的翻译都是遵循先动词后动名词的规律,与原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体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2则是和原文无主语的句式结构保持了一致,对“学”和“思”的翻译都采用了名词形式,基本传达了原文在句式结构上的对称,但在对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上没有译文1效果好。

(二)交际语境的信息充实

交际语境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成分。译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刺激并激活译者的认知机制,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其中,物理世界是指时间与空间在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代社会环境和社交场合,在语言形式上则体现出一定的社交文化语用差异,受认知、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制约;心理世界是针对交际主体的,指影响语言选择的关于交际双方的信念系统、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三个世界的特殊因素,在保证正确传递原语信息的基础上,以合适的语言形式对这三个世界的信息空点进行充实,从而明确交际信息,使得交际的语用效果得以再现。

例2: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

译文1:The Master said,“He who rules by moral force (de) is like the polar star, which remains in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lesser stars do homage to it.”(Waley 2013)

译文2:Confucius said “He who governs a state by means of virtues may be compared to the Dipper, which stays at its place and many other stars turn around it.”(王福林,2011)

分析:例句论述了“德”在治理国家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譬如北辰”强调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北辰”被众多天体环绕,占据着核心位置,有着分辨方向和指引道路的作用,暗示着施政者要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需要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在对“北辰”的翻译中,译文1和译文2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 “the polar star” 、“the Dipper”,直接表达表层意义,但是“北辰”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来,出现了社交世界的信息空缺。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典籍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结合具体例证,从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和社交语境的信息充实两个方面来论述,指出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用充实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社会、认知等信息空点进行语用策略上的信息加工,强调认知语境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使得译文读者通过语用充实实现和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 Sequeiros,R.Interlingual pragmatic enrichment in translation.[J].ournal o f Pragmatics,2002,3(4):1069-1089.

第3篇

关键字:文学翻译 语境 维度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像在阅读原作时一们爱到启发,感动与美的感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映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反映了其民族的心理特点、思维模式、意识形态、审美情趣、等,语言的交际功能只有在合适的语境中才能圆满地完成。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必然是与语境息息相关的。语境本来就是语言的客观属性,而翻译包括文本的转化与生成过程,所以,语境也属于翻译的客观属性,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得到重视。

一、 语境的概念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宏观来说,语境指的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指影响语言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它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语境因素对于语言形式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起着制约和解释作用,同时也制约着翻译过程中对该语言形式的理解和表达。

二 、语境的功能

(一)制约功能

语境的制约功能指语境对语言生成和理解所起的限制作用,是对说写者使用语言的制约语境的制约不仅表现在语用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语义方面,词语的语义也常常也受到语境来制约。

(二)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说明。一定的言语单位,只有依靠相应的语境才能得到解释。

(三)生成功能

生成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指语境可以生成会话含义。句子一旦进入了语境,语句的规约意义就表现出了它的丰富的话语意义,它一般表现为言在此而意在彼,我们称之为会话含义,它是表述语用主体真正的意旨所在。

(四)填补功能

交际中利用上下文发生的合理的省略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而且并不影响表达,反而使表达言简意赅。这种现象主要是语境对这样的缺省的填补功能所致。

(五)预测功能

语境的预测功能可以从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来考察。就表达主体而言,要根据语境预测来决定言语表达形式和方法。

三 、翻译语境的维度

(一)语言语境(1inguistic context)

语言语境,也被称为上下文语境。这里指的是语篇自身结构有序的衔接以及连贯的逻辑。在翻译时,译者有必要多读几遍原文,把原文各句段熟识并融会贯通后,在脑海中形成对语篇的一个清晰的脉络。翻译过程中要首先保证词语翻译正确,段与段之间句子安排得当,文气贯通,逻辑明晰,再注重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及全文的流畅。

(二)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情景语境是指文学作品产生时的环境,其构成的要素包括有语场,语篇基调和语篇方式。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包括语篇发生的环境、谈话话题、说话人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篇基调指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语篇方式指语言交际的媒介或渠道。情景语境指语篇涉及到的具体场景、事件、时间、地点、参与者等。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也就是说要确定词义和句义需要依赖情景和语境。

(三)文化语境(culturalcontext)

文化语境指的是整个语言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其所受的政治、经济、宗教、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它不只为语言提供了环境,同时也为另一种情境语境提供了背景。原语篇是在原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并传播的,它有其自己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而译文则是在译语社会、文化背景下传播的。这就需要译者起到跨越两种文化的桥梁作用,在充分理解原语篇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从译语的文化语境着眼,将原语篇信息重新表述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和可以理解的连贯语篇。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文化语境的概念,功能以及从其维度出发分析在翻译中不同语境区分, 但是研究并不深入。翻译是一项多样复杂的工作,文学翻译更为艰难,译者不仅要能够熟练运用源语和目的语, 还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背景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语境的知识为读者带来更为准确并带有情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N ida, Eugene A. L ang uag e Cu l tu re and T ranslating [M]Shanghai : Shanghai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 i on P ress, 1988

[2]陈治安, 文旭. 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J] . 外国语, 1997

第4篇

拉格拉尔・鲍德松先生早在30多年前就已与中国结缘,而这条纽带的开端,正是北京大学。

少年时期的鲍德松便对“神秘”的东方怀有极大的热情。当他还在冰岛读高中的时候,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了好奇,他天天坐在课桌前,遐想着8000公里外中国的图景。这种求知的期待越来越浓烈,鲍德松决定亲身前往中国。很快,成绩优秀、能力突出的他申请到了冰岛国家奖学金,开始了在遥远国度的全新旅程。他与北大的不解情缘也就此展开。

一开始,鲍德松最感兴趣的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思想。在当时,这些是哲学系的主修课程,于是他选择了相对深奥难懂的哲学系。“我认为现在的系主任王博教授说得很对:‘哲学也许不会让人一见钟情,却可以使人受用终生’。”至今,鲍德松仍然为自己当时做出的正确选择而自豪。“推开北大的这扇哲学门,便展开了一个更深远、更广阔的新世界。”那时正值“”后期,北大生活条件很艰苦,想洗个澡都不容易。鲍德松作为一个来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学生,对用“搓衣板”洗衣服这样的经历都感到十分惊奇,以至于现在仍把它作为当时生活中的一大“趣事”。他也是一个“文艺青年”,常常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内游玩,领略古都风貌。海淀在他的记忆里是块大荒地,“以前的北大周围都是农村,我骑自行车到天安门,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农田。”

湖光塔影里4年的学习与生活,使鲍德松对北大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在我的心目中,北大很美,很自由,是一个创造思想、让学生塑造理想的大学,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当时普遍来说中国思想比较保守,我来的时候又是‘’后期,但是北京大学却一直保持比较自由的校风,这让我很敬佩。现在我回到北京大学,看到学校仍旧秉持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伟大精神,我感到非常高兴。”

鲍德松参加了北大哲学系的一百周年庆祝活动,他对朱善璐书记的讲话非常认同:“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危机,更是思想上的危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大学更应成为一个提高我们思想认识、帮助我们坚定理想的圣地。”

中国文学:终身的挚爱

在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系统性地学习中,鲍德松渐渐发现他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社会。中国人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和西方不太一样,他认为“中国式阐释”的马列主义离不开中国传统,理想才是中国革命的情感维系。

于是,这位“文艺青年”不再满足于枯燥的理论学习,他渐渐对中国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兴趣,并在其中发现了真正的快乐。鲍德松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传统经典《论语》《道德经》,那时这些书籍还属于敏感的内部藏书,不准学生随意借阅,直到1977年“”结束后才被正式允许借阅。“他彻夜读这些古书的热情,堪比当年别的男生读武侠小说的那股劲儿。”鲍德松的好友、北大中文系77级校友黄怒波回忆道。《论语》《道德经》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尚难以读懂,但是这位充满激情和好奇心的冰岛人却充满了信心,他不断地查字典、询问同学和老师,终于逐字逐句地读懂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在他看来,这些传统哲学,正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人们复杂的行为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寻源头。于是,鲍德松开始把《论语》翻译成冰岛文,先介绍基本概念,然后翻译全文,把古老中国的文明传向了遥远的冰火之岛。“我翻译《论语》《道德经》,不仅是为了向冰岛人民介绍中国的传统思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增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翻译着这些古老而睿智的文字,鲍德松觉得,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滋润着自己的心灵,增强了自己内心的力量。“不过在《论语》方面,我还是个学生。”他孩子气地笑了笑,谦虚地说。

鲍德松也对当代中国文学充满热情。他热爱诗歌,并一直在创作诗歌。他也为莫言获诺贝尔奖而掀起的“中国文学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变化,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国际化了。但是,它仍然脱离不了浓重的中国色彩。我想,日后中国文学决不会完全西化,作家们会更加重视、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虽然文学会不断地变化,但其核心的中国特色是不会丢失的。”

管鲍之交

在北大简单快乐的日子里,好学且热情的鲍德松结交了许多朋友,更与当时正在北大中文系就读的学生、现在的著名诗人、企业家黄怒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时留学生数量很少,他们也和中国同学住在一起。鲍德松没有和黄怒波住在一个寝室,但同住一个宿舍楼,彼此又都爱好文学,一来二去渐渐熟识了。1977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大学新生多数没有上过高中,很多都是知青和“工农兵”学员,曾经下过乡做过一线劳动,也当过教师、干部、生产队长,虽然阅历丰富,但是基础知识水平并不高。而在鲍德松看来,黄怒波却是一个例外。“他那个时候是一个很突出、很优秀的学生,不仅个子很高,而且学问也很高。他入学时就已经在文学上有了很高的造诣。”黄怒波在谈到两人的友谊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冰岛盛产羊毛,每次鲍德松的妈妈给他织毛衣的时候,也会给我织一件,穿在身上,暖在心里。”两个人的友谊就在这样的惺惺相惜和“有福同享”中不断加深。

30年后,一个是冰岛驻华公使,一个是著名诗人、企业家、慈善家,旧时延续至今的情谊又有了很多新的内涵――黄怒波曾投资百万美元建立中冰文化基金,从事中国和冰岛的文学译介,鲍德松在筹建准备中帮了很大的忙。前几年黄怒波还筹划在冰岛租赁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绿色生态旅游,鲍德松也帮他前后奔波。为了分享他俩共同的爱好,鲍德松也常常出席黄怒波的探险专题展览、新书研讨会。冰雪覆盖的童话王国和黄土覆盖的文明古国,似乎又因两个北大人的友谊而增添了更深的牵绊。

公益:一个“富有理想的概念”

鲍德松本人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2010年,在鲍德松及其夫人的倡议下,冰岛驻华使馆在四川凉山援建了“冰华希望小学”,鲍德松也时常去凉山看望小学里可爱的孩子们,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机会来冰岛看看。”

北京大学第九届国际文化节以“公益前行――世界梦想传递”为主题,让鲍德松先生大为赞赏。“公益,它与北京大学所秉承的‘理想’传统相吻合。我非常欣赏北大人为追求理想而生活,他们的奋斗以自己的理想为准则。这样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生做北京大学校长的年代,先生本人不仅以教育作为理想,而且他也会说世界语,以国际和平友好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假使先生能够活到今天,看到现在的北大有着每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又以‘公益’这样富有理想的概念为主题,他一定会十分高兴和欣慰的。”

鲍德松用儒家学说做了进一步阐释:“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仁》篇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公益事业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君子,让更多的人以道德为其价值判断的准则。”他还介绍了冰岛公益的发展状况。冰岛作为一个只有30多万人的小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所以他们对公益事业比较敏感和热情。而且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时常有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人们对自然灾害有种“与生俱来”的真切感受。“冰岛的老百姓会为受灾地区的人民迅速提供经济援助。即使是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国外发生了自然灾害,例如汶川地震,虽然和冰岛人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们还是会筹款帮助那些在灾害中蒙受苦难的人们。”

第5篇

关键词:翻译标准;信;基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122-01

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或同种语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在使用实践过程中的意义的相互转换。人类社会各个语言系统的相继形成,不同语言系统开始彼此交流,翻译活动也随之产生。翻译活动的终极产品是译文,而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标准当数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标准:“信”是指“意义不倍本文”,“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严复,1984:1)这在明确了“达”的含义的同时,厘定了“信”与“达”的关系问题。“达”并不啻指通顺,而且要“以显其意”,把原文的内容,精神,风格等在译文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使译文的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原意。做到了这样的“达”,才能做到“信”。“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可见“达”为“信”服务,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颇遭后人非议的“雅”,其实质是雅正,即用纯正而标准的汉语,而不是像有些论者所谓的古雅或俗雅。“荀子曰:‘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又有《释名》对于‘尔雅’的解释:‘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王宏印:2003,101)。

由此可见,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严格遵循翻译标准,尤其是“信”的标准。

一、翻译过程要以“信”为主

如引论所述,所谓“信”,就是译文忠实于原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和忠实于原文的形式。

首先,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翻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原语的信息内容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因此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译者不可随意增减、篡改和歪曲原作想要传达的内容。把“Talk/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will appear.”译作“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很明显没有忠实原文的内容,而是把它中国典故化了。而对于不了解中国典故的人来说,对这种翻译就会觉得不知所云。这样的译文只会误导读者。另外,“He is like a clay idol fording a river”,有人把它译成“他就像泥菩萨过河”。这句译文就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思想内容,既保留了原文形式,又再现了原文意义和说话人的轻视语气,可以说译到了忠实。好的译作既不会误导读者,也不会歪曲、篡改原文思想内容。翻译就是要,因此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译者不可随意增减、篡改和歪曲原作想要传达的内容。

其次,译文要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文学上常说的“庄文恣肆,墨文谨严,孟文犀利,韩文峻峭,荀文淳厚”(转引自王耀辉《论语言风格及其类别》第一页)即是对他们各自的语言风格的概括。正所谓“文如其人”,由于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等的差异,其作品也就展现出不同的格调。翻译不同人的作品应做到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另外,不同体裁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以诗歌的翻译为例。诗歌翻译可谓是文学翻译中最难把握的部分。译作要在准确再现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展现出诗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译文应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某些形式。好的译文应该在不歪曲原文意义和风格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式。由于各种语言的形式和对同一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很难把原文形式完全再现出来。如诗体中的音韵、格律等音系特征,与音、形有关的文字游戏,在译文中几乎难以再现。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比喻、谚语、成语、俗语也经常难以做到形式上的对等。至于各种语言特有的词类、句法结构以及语序,句子长短等更不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所以,对原语形式的忠实只能是部分忠实。然而,语言间毕竟还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对等是可能的,而且有时是必要的。另外,译文还要忠实于原文的语言环境和文化因素。语言是人们交际活动的产物,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交际,而语言交际必须切合语言环境。因而,在翻译中要把握原文赖以产生的语境,仔细考察词或句子在某个特定场合或者特定时代的特殊意义,才能领会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忠实译出原文。

二、“信”是其它翻译标准的基础

受西方新批评理论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一些国内的研究者得出了以下大胆的结论:没有必要在“忠”与“不忠”这一点上争论不休,翻译已经文化转向,不再受文本的约束,译者已经解放。这种由来已久的“忠实综合症”,或者说“忠实幻想症”――只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的想像,一个理论神话(黄汉平,2003)。作为传统翻译标准的“信”(忠实)的“神话”正在走向“终结”(谭小兰,2002)。但笔者认为,翻译实践必须以“信”为主。

首先,翻译应以“信”为主是经长期实践证明的最行之有效的准绳,有其丰富的理论依据。支谦所谓“因循本质,不加文饰”,说的就是“信”的方法,玄奘的所谓“五不翻”,则更是谈论忠实于原文的问题。鲁迅也认为,在供给知识分子看的译著中,应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译法。谈的又是“信”的问题。钱钟书则提出了“化境说”,即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其次,就翻译的目的而言,进行翻译活动就是要把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风俗等引入本族文化,或为不同语言条件的国家、地区提供交流平台。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加强各文化圈之间的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并保证该交流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译作应符合原文的文化内涵,遵循原文的措辞特征,保持原文的语体语气,在严格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做到“通顺”、“雅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交流服务,使不同文化得到真正的互补发展,实现不同语言使用集团的精确的意义互换,最终保证翻译目的的顺利实现。

三、以“信”为首要标准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在众多译者的努力下,大量外国文学、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和著作译介进来,读者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的了解和了解的水平也大大提高,这就要求译文更接近原文特点,更具有原文文法与句法结构特点,哪怕行文看来不流畅、不优美、不让人一下子习惯,因为“当来源语言和接受语言代表十分不同的文化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基本的主题和情节无法‘归化’”(Nida,1964:168),但是它却可以把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提供给读者,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在主观上更好的融入作品。另外,在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来看,译者只有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语言和各方面修养,最大限度理解原文,最大限度地保持对译文的“信”,对读者的“信”,才能使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各国真实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语言文化、科技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的、哲学的、价值观的等)文化、民俗文化等。这样,翻译的真正意义才会得到体现,翻译理论的研究才会进一步深入。否则,故意脱离原作,误读、误译,只会使翻译实践遭到贻误,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形成障碍。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汉平.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J].中国翻译.2003.4

[4]谭小兰.翻译标准的解构分析[J].福建外语,2002,(1)

[5]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M].Leiden:E.J,Brill.1964

[6]邓志辉.跨学科语境中的翻译研究[Z].中国翻译.2006.1:36

第6篇

学生到高中阶段应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何总不见效果,学到选修教材了学生又应怎样学习历代文化经典呢?本文欲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例浅谈其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教学目标甄选问题

评价教学有效性即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那么选修教材的文化经典教学目标与必修课有无关联又是何关系?选修教材之“致同学们”有这样一段话:“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选修课程同样指向这一目标,和必修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的学习应当更要求打开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主动地学习”。这显然是针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设定的教学要求,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可与必修课程重复,更应侧重文化解读和人格培养,体现选修课注重个性发展的特点。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学生学习古文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局,有人提出 “教学中要紧扣教材进行视频观看、课堂讨论、精彩辩论、文章写作等方式去实现有效研读”,也有老师索性只求翻译串讲理解大意作罢,这虽有行事的道理,但我总以为此皆舍本求末不得学习要领。

学习是什么?在泰勒看来,“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提上日程,“在组织学习经验时,要达到‘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有机统一,绝非易事” ,但忽视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于是任意削减学科内容的深度、广度,降低教学难度,于学生理解力和感悟力提升无益。毋庸辩解学情如此,只须自问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跋涉路上是否尽心尽力,而非退而求其次。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螺旋式上升,何来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步入高二下学期的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略加了解,即可知晓他们更偏向沉默,更偏向于安静地沉思,在这时若仍侧重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只会让语文课堂缺乏应有的智慧和深沉。高二学生进入选修文化经典研读时就应侧重“自主地文化研读”。

如何做到“研”,首先就体现在“自主”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一阶段的高中生面对选修教材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积累,教师可将较难词句串讲翻译后,让学生自主翻译全文并归纳大意;接下来“研”什么?显然应侧重研究文化。“这也足以证明,语言本身就是思想,语言是创造,语言是文化,语言不只是外壳”,“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似乎是在学习掌握一种工具,可意义远非如此;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使自己成为人的过程,是确立自己的真实存在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自己面前并让自己进入这个世界的过程”。

“选修制度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选修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发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主体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承担起塑造学生成为社会出色成员的课题。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从历代文化经典论著中编辑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内容涉及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以及历史、伦理、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绵延先秦至近代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脉络,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阅读文化论著的知识和方法,养成独立探究、主动获取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真实地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跳动的脉搏,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探讨思索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简单点说,其实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返回自身找寻文化基因、重塑文化人格。

二、有效教学方式的甄选问题

以《儒道互补》单元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学习本单元的课堂,学生始终闪现着思考的智慧火花。

儒道两家互为两极相得益彰,若总以学者成果示人或简而化之,难免有束之高阁、不食烟火之嫌,不利于学生亲近它们,更何谈学懂,唯有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其思想精髓。

(一)《论语》十则教学方式

第7篇

    一、运用缘由

    1.贯彻课程目标、转化教学方式的需要

    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历史原始文献,能使学生体验“真实”历史,自己探索研究历史的方法,自己得出信服的看法和结论,真正提高学习技能。

    2.适应高考试题特点、应对高考命题方向的需要

    近年来高考命题呈现如下两大特点:一是选择题普遍使用材料创设情景, 08年全国卷Ⅰ除第23题是直接设问外基本都是用材料创设出情境后再让学生去分析。二是主观题材料文字大幅度增多,阅读量和相应难度增大: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材料文字达1033个,40题材料有308字,合计1341字;08年全国卷Ⅰ37题虽然下降至575字,但39题上升至799字,合计1374字。这些发展完美贯彻了高考大纲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等项能力考核目标。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就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材料、汲取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依据材料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

    二、文献的收集办法

    1.教学平时多留心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当我们准备“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时,可以想到查找《》、《》、《》等重要文献;准备“伟大的”一课时,查找《自卫抗战声明书》、《国共合作宣言》、《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等文献;准备《》一课时,查找《》等文献;准备“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课时,查找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等文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要把收集的这些文献资料的电子版按时间、专题或国别排序成册,便于以后教学随时使用。

    2.网络搜索是妙招

    我们也可以买一些《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甚至《论语》、《拿破仑法典》等历史资料书籍,不过需要大量时间跑书店和比较昂贵的金钱付出,而且不易直接在电化教学中使用。网络搜索这些文献资料就便捷多了。首先,这些文献资料的电子版在网上一般是免费的,省却购买的不便;其次这些文献一般存在网点很多,搜索容易,我的经验是直接在“百度”(或Google)上输入“**原文”(例如《》原文)、“**电子版下载”(例如《周礼》电子版下载),回车即可。好多文章、文献如《》、《宅地法》在“百度百科”中就有完整系统的内容;再次,我们获得的电子版文献极方便我们文字处理、加工打印、制作文本和课件,最是方便。

    3.朋友共享囤积快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交流”,对教师也同样重要。如果在一个学校内教学组长或备课组长领导组内教师按教学内容或教师专长分工收集文献资料,包括整理文献在教学中的使用资料,然后汇总共享,则更能节省时间、拓展视野、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结组共享资源。

    4.学生查找有好处

    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钟老师介绍过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一个收集题目或范围,比如“”、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到老师邮箱里汇总,课上由学生发表阅读和提交这则资料的缘由或感想。因此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征集文献资料有如下好处:减少教师繁琐的机械劳动时间,余出时间对教学进行更深入地探究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收集史料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等。

    三、文献的使用办法

    1.全文和节选

    第一:在教学时使用文献的全文,一般有如下条件和益处:

    其一文献本身比较短小,作为文档或课件呈现给学生阅读,能使学生了解全貌,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不至于断章取义。如我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引用了《权利法案》全文:

    阅读《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An Act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Liberties of原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依据材料回答,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保护国民个人的正当权利,规定议会、议员的权力。

    阅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与旧版教科书论述不同的是,《权利法案》不仅只限制王权,还保护国民个人的权利。

    第二:课时充足或学生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探究,教师布置课外活动探究作业(尤其利用节假日)。

    其次:节选使用文献。其一由于文献篇幅比较长,并对当前历史教学而言不全是有效信息;其二、课堂教学或习题设置时,时间或篇幅有限,截取其精华能够紧扣教学主题,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节选一定得是精华,要求教师有“慧眼”。

    例如讲解韩非的主张时,只从《韩非子》中节选下面几段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概括韩非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材料一: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事之事,因为之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材料二: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厚德不足以止乱也。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注:事:办事,执行事务;要:决策;效:遵从)

    参考答案:分别反映其“改革、集权、法治”的观念。

    2.原文和翻译

    对古代文言文写成的文献,如果阅读没有太大困难这呈现给学生原文、各别词句稍有难度的可附加注释、如果特别难也可翻译成白话文。

    典型的英文文献资料也可截取英文原文供学生探究,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当然如果太难就采用译文。例如讲美国《独立宣言》时我就采用了一段英文原稿:

第8篇

一、谚语类

A.单项选择

(2009年湖北黄冈)61. Who said “Learn the new while reviewing the old” in ancient China?

A. Lao ZiB. MenciusC. Sun Zi D. Confucius

[解析]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温故而知新”,它出自于孔子的《论语》,故选D。

B.阅读理解

(A)(2009年阜康任务型阅读)请分别为下面四则谚语及图片找到相应的寓意,并把序号A、B、C、D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A.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you do something useless.

B.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someone is the best of all.

C.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succeed.

D.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there’re many things to learn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E.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ifyou do something early or before others, you will have more chances and be successful.

71. __________72. __________73. __________74. __________75. __________

[解析]71.由图片中一位老人读书可以得知该谚语的意思为“活到老,学到老”,故选D。72.由图片中一只鹤站立于一群鸡中可知该谚语的意思为“鹤立鸡群”,故选B。73. 由图片中的初升的太阳和飞行的小鸟可知该谚语的意思为“笨鸟先飞”,故选E。74.由图片中一个人对着牛弹琴可知该谚语的意思是“对牛弹琴”,故选A。75.由图片中一本书和发光的小屋可知该谚语的意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故选C。

(B)(2009年河南省)

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 have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Use these sentences to help you start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s in English.

61. We should try to do things independently(独立地), rather than wait for help. Do you think our school stops us from thinking independently? How can we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Can we help our classmates to be more independent? How?

62. I find this to be true with my students. If they only recite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y cannot use English well. Have you ever tried to recite many English words? What is the result? Do you know some people that only follow but never think? What is that person like? Do you know anyone who is a clever thinker? What is that person like?

63. How can laughter help us in our daily life? Do you think humor is helpful, if we are really sick? Do you know anyone who laughs all the time? What is that person like? Do you know someone who never laughs? Do you enjoy being around that person?

64. Do you have many friends or just a few very close friends? How did you meet your best friend?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a newcomer to your school to help him or her meet new friends? What would you do to help your best friend?

65. How should we eat to stay healthy?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healthy food we can eat every day? Do you eat very healthy food? Or do you prefer delicious but not so healthy food? What food should we avoid eating? Besides eating well, 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health?

阅读上面5段语言材料,从A―G中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标题。其中有两项选项是多余的。

A.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B.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C.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D.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E.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F.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G.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解析]本文介绍了一些有用的英文谚语,用这些谚语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用英语进行有趣的对话。61. 本段主要说独立做事情而不是等待别人帮助,与选项D“自助者天助”意思相符,故选D。62. 本段主要说不理解,不思考而仅仅学习是不好的,与选项B意思相符,故选B。63.本段主要说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选项E“笑是最好的良药”意思相符,故选E。64.本段主要说朋友的帮助,与选项A“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意思相符,故选A。65.本段主要说怎样健康饮食,怎样保持健康,与选项G意思相符,故选G。

(C)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2009年安徽芜湖市)

Six years ago, Ann graduated(毕业) from college with a degree in Art. Now she is twenty-nine and works for a large computer company. She takes classes twice a week after work. She is learning to use the computer program PowerPoint. “I enjoy the college, but my job doesn’t use the information I learned at college.“ Ann says. ”The course is helping me to do my job better.”

In the past, when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got a job, they usually stopped studying. Today, lifelong learning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In many countries, some people return to school in their late twenties, thirties, or even older to get a higher degree. More people are taking training courses to improve their working skills after work. People can also get degrees or train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Ann’s sixty-year-old mother and father are taking courses in Art and Music. “We love these two subjects. Learning is so much fun.”They say happily,“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81. Ann graduated from college when she was _______.

A. twenty-nineB. twenty-sixC. twenty-threeD. twenty

82. The word“degree”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_.

A.温度 B. 程度 C. 学位 D. 位置

83. More people are taking training courses after work in order to _______.

A. improve their working skillsB. enjoy Art and Music

C. study computer programsD. make more money

8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Ann doesn’t want to use the information she learned at college.

B. People in the past usually stopped studying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C. People can only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ir teachers.

D. Ann’s parents are too old to learn Art and Music.

85.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Internet StudyingB. College Education

C. Art Learning D. Lifelong Learning

[解析]本文通过讲述了Ann在工作后继续学习及她的六十岁的父母因喜欢艺术和音乐而继续学习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一个道理:终身学习。81. 由句子“Six years ago,…Now she is twenty-nine”可知Ann大学毕业时应该是23岁,故选C。82. 由句子“Ann graduated from college with a degree in Art.”可知Ann大学毕业应该获得学士学位,故选C。83. 由句子“More people are taking training courses to improve their working skills after work.”可知答案,故选A。84. 由句子“In the past, when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got a job, they usually stopped studying.”可知B句是正确的,故选B。85. 通读全文,由句子“Today, lifelong learning is becoming more common.”可知本文的最佳标题是终身学习,故选D。

C.完形填空

proverbs(谚语) about friends

(2009年江西省)请先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方框所给的词中选出最恰当的10个,用其适当形式填空。每个词限用一次。

need remember never like water do another mistake

often friend good rich

Graduation is coming! Many students are leaving school. What are they taking with them? A lot of things for sure,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___56___.

We asked some teachers to give us the last lesson.The lesson is proverbs(谚语) about friends. Older people___ 57___ teach proverbs to younger people. Every culture has proverbs. They are short and easy to___ 58___.

There is a German proverb which says, “Friendship is a plant we must ___59___.”It means that we need to take care of friends ___60 ___taking care of a garden. “Only your real friends will tell you when your face is dirty.” is ___ 61___ proverb from Japan. It means that only___62___ friends tell you when you are making a___ 63___ .

My grandfather told me, “Nobody is so___64___that he can throw away a friend.” Everyone___65___friends. Be good to them.

Goodbye, friends! Don’t forget us!

[Keys]56. friends/friendship57. often58. remember59. water 60. like 61. another 62. good 63. mistake64. rich 65. needs

[解析]本文主要通过一些谚语来说明交朋友的重要性。56. friends/friendship 由题意“我们即将毕业……最重要的东西是友谊”,知此处填friends/friendship。57. often 题意“年长的人们经常给年轻人讲一些谚语”,故填often。58. remember 题意“一些谚语短而易记”,故填remember。59. water 题意“友谊就像我们必须浇水的植物”,故填water。60. like 题意“它是指我们需要关心朋友就像关心照顾花园一样”,故填like。61. another题意“来自日本的另一个谚语是:当你犯错误时,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告诉你”,故填another。62. good题意“它是指……时,仅有好朋友才告诉你”,故填good。63. mistake 此处考查的是短语make a mistake“犯错误”的用法,故填mistake。64. rich此处指“失去朋友就不会富有”,故填rich。65. needs题意“人人需要朋友”,故填needs。

二、童话、寓言故事

A(2009年湖北省荆门市)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短文后的各项任务。

Once the colors of the world argued. All thought that they were the best and most important.

Green said : “Clearly I am the most important.I am the sign of ___(86)___and hope. I’m the color of grass ,trees and leaves. Without me,all animals would die.”

Yellow laughed: “You are all so serious. I bring ___(87)___and warmth into the world. Every time people look at a yellow sunflower ,they start to smile (微笑).Without me there would be no fun.”

Orange shouted: “I am the color of ___88___ and strengh. I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vitamins (维生素).Think of carrots, vegetables and oranges. When I appear in the sky,(89)everyone is shocked at my beauty and nobody gives another thought to any of you .”

(90) Red couldn’t stand it any longer, “I am the color of___ (91) ___and bravery. I am willing to fight for a cause.I bring fire (火) into the blood.”

Their voices became louder and louder.The thunder got angry and the rain started to pour. When they became calm, rain said , “(92) You foolish colors.Don’t youknow that each of you is unique (独一无二) ? If you don’t agree,just follow me.”They did as the rain told them and together made the most beautiful rainbow(彩虹).

任务一:用下列方框中所给词 的适当形式完成文中(86)(87)(88)(91)四空,使其语意正确,逻辑合理。(每词限用一次,每空限填一词)

dangerous,healthy, happy, life

任务二:将(89)处画线句子翻译成汉语。

任务三:将(90)处画线句子进行同义句转化。

90.Red could______ ______stand it .

任务四:将(92)处划线句子变成感叹句。

92. ______ ______ you colors are !

任务五:

9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

A. All the colors are foolish

B. Getting united (团结) is important

C. Every color is unique

D. All the colors are excellent

[解析]86.life87.happiness88.health89.每个人都震惊我的美,没有人会再想到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90.no,longer91.danger 92.How,foolish 93.C

B(2009年黔东南州)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Roy, and this is my show. This is a television show for all families, and I know you’ll enjoy it.

Let’s start with a story. Once there was a proud pig on a farm. He thought h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animals on the farm. But it was not enough that he himself thought this: he had to be sure that other animals thought it, too. So he went up to a chicken and asked, “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 on the farm?”The chicken answered, “You are, Mr. Pig.” Then he asked a dog, and he got the same reply.

Next, he asked a cow. When the cow seemed uncertained of the right answer, the pig looked angry, and showed his teeth, “Oh, you are, of course, Mr. Pig.”said the cow. “Of course,” the pig said,“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At last the pig asked a big horse the same question. The horse lifted one foot, rolled the pig over and placed his foot on the pig’s head.“I think you know the answer now.” said the horse.

61. The Roy show is _________ .

A. a family show on TV

B. for kids only C. a sports show

62. When the pig asked a dog, the dog ________ .

A. said nothing B. said the pi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 said the pig was as important as the horse

63. The horse thought ________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 the farm.

A. he himself B. the pigC. the cow

64. The word “uncertained” means _________ .

A. 相同的 B. 犹豫的C. 令人满意的

65.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__________ .

A. A pig and a cowB. A farmC.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

[解析]本文讲述了一头骄傲的猪自以为他是农场里所有动物中最重要的动物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61. 由句子“This is a television show for all families”可知答案,故选A。62.由句子“Then he asked a dog, and he got the same reply.”可知狗的答案与鸡的相同,鸡的答案是,故选B。63. 由文章的最后一段可推断出马的答案,故选A。64. 由句子“the pig looked angry, and showed his teeth”可以推断出牛犹豫了一下,故选B。65.由全文可以推断出本文的最佳标题是最重要的动物,故选C。

三、民谣

(2009年辽宁省锦州市阅读理解)The winter solstice(冬至)has just passed on December 21th. ①It was the shortest day and the longest night of the year. After the solstice, the daytime hours slowly increase. It will be the coldest time of the year. We call this time Shujiu(数九). Every nine days is a jiu. It’s said that the third jiu is the coldest time of the year. ②If the first few days of Shujiu aren’t very cold, we can expect a warm winter. There are many folk rhymes(民谣) about Shujiu. They③描述the cold winter weather. One of them goes like this: “The first and second jiu, you can not hold out your hands. The third and fourth jiu, dogs and cats are freezing to death. The fifth and sixth jiu, you can see willows sprout(柳枝发芽)on the river band. The seventh jiu, the ice on the river melts(融化). The eighth jiu, swallows(燕子) fly north from the south. ④The ninth jiu ends the cold days and after that spring comes.”

We don’t know when the tradition of Shujiu started in ancient China. But it was already very popular during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times. Then poor people didn’t have warm clothes and enough food to eat in winter. So they⑤(害怕) the days. Now, people don’t have so much to worry about.

91.请把①处的英语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请把②处的英语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请把③处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请把④处的英语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请把⑤处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课堂 教学优化 教学策略

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高中文言文选编皆为文学经典之作,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合学生阅读。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没有掌握文言基础,不能迁移文言知识却成为学生学习文言的通病。

一、课程标准扫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言文教学描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二、高中文言课堂的现状

1.状态低迷,学习渐行渐远。

文言作品历史久远,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言表达习惯,现代学生不甚了解,阅读起来难度大。究其原因,学生学习现代文居多,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和思想表现形式在学生思想形态中已根深蒂固,更有甚者没有语言功底,没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因此,文言阅读对学生来说,堪比“蜀道之难”。

2.教法老套,高投入低回报。

有些学生读不懂课文,翻译不了练习题,教师只能逐字逐句翻译、全文讲解。教师越俎代庖,“大包干”,满堂灌、填鸭式的文言课堂依然盛行。长此以往,学生依赖、不动手,成为课堂附属;教师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结果“两败俱伤”。

三、文言课堂优化策略

1.文言衔接,文言学习“不脱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初中文言文只要求学生能通读大意即可,而并不注重实虚词、句式梳理与积累。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学会迁移运用。显然,高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这恰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软肋。因此,在学习高中文言之前,教师要花一定的课时对初中文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加固学生文言基础。在高中文言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初中文言的关联性,时常提起初中文言知识,在反复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储备更多的文言知识。

2.重视文言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在高中文言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比较功利,重点在传授文言知识,而轻视文言诵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诵读的重要性。可见,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反复诵读会让学生感受文言之声律,熟知文言之字词,把握文章之脉络,感悟作者之情感,领略作品之意境。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了感性与理性的认知,形成了较强的文言语感。教语文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而这种敏感是通过语音形象,通过诵读真正实现的[1]。

3.回归语法教学,探寻文言规律。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它的规则是从无数具体的语句中抽象出来的。它使语义的表达和理解有章可循[2]。分析不了句子成分,看不懂词性,这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很犯难。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语法要进行系统、集中的学习,考试大纲也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老师就弱化语法,甚至不教。淡化语法教学已是高中教学面对的实情。然而高中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知识点要讲到语法,古文翻译要用到语法。如:夫晋,何厌之有。这是一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不论教师如何讲解,学生就不理解“之”字为何为宾语。究其根本学生没有语法基础,不知道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因此,高中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语法教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既是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是对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把握和运用[3]。语法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教师把程序说清楚了、讲透彻了,学生把握了语言规律,文言学习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4.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文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现行人教版文言课程,课文难解字词都有注释,学生可以借助注释阅读文本。教师只需点拨文本的疑难,教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文言工具书,参阅课外资料,学习、总结、归纳文言知识。因此,教师以教材为例,创设情境,运用小组合作、卡片制作等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文言热情,参与课堂文言学习,课外自主探究文言。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推动力。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它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力,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让学生由过去被动地、任务式地对待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乐意地参加学习[4]。

5.系统归纳积累,知识灵活迁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培养文言人文精神,首先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实词和虚词),特殊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掌握一些活用的词类。然而,这些文言知识都分散在多篇课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只有把它们集中起来,理解、识记、掌握语法现象规律,学生在自主阅读才可能“举一反三”,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中自觉体味、感悟,内化文言知识。

四、结语

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这是高中文言文普遍的共识。因此,教师熟知课程标准,抓住“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结合学情,立足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参考文献:

[1]林飞.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浅论[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6):97-100.

[2]陈君积.“三个平面”理论与中学语法教学[J].韩山师学报,1995(6):65-66.

第10篇

在谈初中文言文信息性阅读的训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初中文言文的特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1.写景状物类(大致是15-20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2.史传类(《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等)3.诸子散文类(主要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等,文体有语录体、故事、议论文等)。我们把这三类选文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文章是侧重记叙描写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论述,我再把它们大致分为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议论类只有2-3篇,本文暂不涉及)来讨论。

显然从阅读理解、积累的角度及教学策略看,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文章是有较明显区别的。写景抒情类散文着重指导学生诵读体情,如《醉翁亭记》,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叹句调,来抒发太守乐而忘返的复杂心绪。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三个虚词“而”,有的句子中运用了状语和谓语,以便于更好地描述动作状态使动作更加直观、形象。例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句子是利用的主谓结构,把两个因果关系的词联系起来。例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还有的句子直接用一个谓语把因果关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例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给人描绘出了漫山野花香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后半句就仿佛是在烈日的树荫下,给人营造了一个乘凉赏花的美妙场景。这些美妙的景色描写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范文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景色,然后用这些在文中学到的种种句式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想,用自己的方式把看到的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些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后续的文言文学习中能够信手拈来,更容易地理解类似的句式。另外,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散文时,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抓住了景物描写,才能缘景悟情。

叙事类的文章中,重点是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的则要明了历史背景,知人论事。这种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作用的。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障碍。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好材料。从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上边提到的两类文章中的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阅读测试理论把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欣赏、评价三个层面。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体现在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几个方面。下边我就结合文言文阅读测试谈谈什么是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推断、信息的分析及整合。

1.信息的确认。把比较难的句子翻译成白话,让学生辨认对错,就是信息的确认。

例:找出下列句子不符合《孟子二章》原文意思的是一项。

A.若要征服天下,首先就要征服人民的心,而不是用武力去践踏他们。B.一个国家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才能不断发展,如果总是沉浸在一片安逸享乐的氛围中那么早晚会被灭完的。C.在这种情况下,是地利不如人和啊。D.人们总会犯错,但是他们犯错是为了改正错误。

2.信息的提取。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知道文章的关键点,一边阅读一边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在掌握这些重要信息的前提下理解全文。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技能。例如,在《核舟记》一文中,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掌握核桃上一共刻了几个人,他们都分别在做什么?这些基本信息的掌握是理解、掌握文章的前提。

3.信息的补充。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与重要信息相关的内容以对重要内容作相应的补充说明,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全文。《岳阳楼记》中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4.信息的推断。在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后,我们就要对文章中一些不理解或存在疑惑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推断。先猜测其大概意思然后再通过阅读来验证自己推测的是否正确。这是全面理解文章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最重要的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推断能力就会逐渐得到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文章中需要推断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

5.信息的分析、整合:根据要求从原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做分析后概括回答,就是信息的分析、整合。请看下边的一道中考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问题:从这个语段中,你认为唐太宗作为一位君主他表现出了怎样的君主态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唐太宗是一个十分关心百姓的皇帝。原文中“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正体现了这一点。在理解到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还要理解“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这句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唐太宗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第11篇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语文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学包括日常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与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两大类,而狭义的语文教学仅仅指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是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建构、人性的发展,都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做为物的资源的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聚会因话题中心的不同分为以文本为话题的聚会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两类,阅读教学是以既成性文本(课文)为话题的聚会,聚会之策略为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那如何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这种聚会如何体现对话生成呢?要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本。文本是以话语为表征的语义交往形式,它既有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文本所具有的形态特征,笔者把它称之为文本之象,文本所具有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外在物象,文本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内在意象。外在物象包括文本的内容(文)与形式(道)两个方面的要素,文本的内容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形式即为文本在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法则。内在意象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文本之质。所以,文本是外在物象与内在意象的统一体,是文道质和谐的统一体。

文本是文道质的和谐统一体,如何理解?具体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之文,即为它是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其内容是告诉做记之缘由、写岳阳楼之景,抒见景之情。道为此文为记之体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有着与记相匹配的规律。质即为文章所反映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知,如果要教学《岳阳楼记》,我们就应“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循文思质”。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做到八个字,即“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什么是个性解读?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人有这么一句口头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个性解读做个定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以文本为载体,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特征;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做到个性化解读?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对社会生活能够进行主动的解释和认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时,他们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避免形成单一的、刻板的认识。只有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意识到自身处境与自我感受正是一个人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还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带着语文教学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阅读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本身、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和已拥有的语文知识。这种解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读写听说实践,实现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文本作者在文本中所显现出来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另外,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化作用。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教材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知道,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当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论在怎样做人方面,而且在怎样学语文、用语文方面,都成为学生的个性化榜样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愁不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什么是对话生成?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基于文本而展开的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中在对话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教学效益在对话中显现。这种对话,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同为语文交际者,互为资源。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处于语文交际场里的教师与学生以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存在,语文交际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个体而存在,学生也以个体参与到教学中去,同为个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他们都以语言文字为交际介质,所以,均为语言活动中心。他们自己决定选择什么人做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自己决定运用那些字词组成句,完成交际,所以,他们又是交际主体。做为语文交际者的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交际的开始直至结束便是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多个语文交际者共同参与的交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学会生存》一文中说“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相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也是一个有着自己个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语文交际场里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如同围绕某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聚会。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聚会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各自的主体,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尤其是学生自己有权决定与那些人在一起交往,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是否接纳别人的加入,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在这个聚会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可自行支配的,他们的生活本身、已获得的语文知识和已取得的经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以互动性和互惠性为基本特征的语文聚会中,教师与学生同文本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地、坦诚地对话:第一,所有的文本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教学努力将文本“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同多个语文交际者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语文交际者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这种关系,摒弃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师道权威、居高临下,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在平等的教学式对话中,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

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性解读、对话生成,这里提供《<论语>十则》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一般应有问有答,然而,《论语》多有答语少有问语,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更是少之有少。这位教师抓住《论语》的语录体特征,在教学中以此为契入点,与学生做了极有创造意义的对话交流。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能达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

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古文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从这则课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式的对话,其基本语用行为仍然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最直接的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在这个课例中,师生间读写听说的语用行为运用与转换是多么和谐呀!刘国正先生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是能力课。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无论如何组织教学,我们不能丢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用行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借助字、词、句和篇章实施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动口,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的训练;动手,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笔头表达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入耳能撮意,出口能达辞,提笔能成文”的水平,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并在语用行为的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中获得参与生活的其他基本能力,具有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生存本领。我们要十分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语用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正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多元的对话,培养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根据交际的需要,在该读时则读、该写时则写、该听时则听、该说时则说,通过读写听说的灵活运用实现语文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培养自然人成为一个语文人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第12篇

一、关于《左传》介绍的教学设计

进行《段于鄢》教学,必不可少地要给学生介绍一下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就是直接给学生介绍它的体例、内容、文学价值等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一种模式化、程式化,好像古代作品的教学就是要先讲出处,比如讲《蒹葭》,就要先介绍《诗经》,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要先介绍《论语》等等。为了打破这种模式,笔者在介绍《左传》时,采用与《春秋》对比的方式:同学们,在先秦时期有两部非常有名的史书,一部是《春秋》,一部是《左传》,实际上这两部史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你们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先请学生回答,老师再讲解。)

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不能完整的回答出来,在他们想知道却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老师再讲解,学生兴趣就会高涨。讲解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联系:都记述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矛盾斗争。所谓“传”,就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左传》据说就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这部史书做的传。《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另外两部注释《春秋》的书《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区别:①《左传》比《春秋》记载的历史多13年,《左传》记叙的是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4年间的历史,而《春秋》起止时间是从鲁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前722-481);②《左传》比《春秋》记载的历史更为详细,《春秋》记事很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③《左传》文学性更强。表现在第一是它善于对纷繁的材料进行剪裁,繁简得当,章法有条不紊,善于用委婉曲折的文笔表达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第二是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描写头绪纷繁、波澜壮阔的战争,揭示敌对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争胜负的原因;第三是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我们说它是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

介绍完以上的内容后,可以以这样一句导语“为了体验《左传》的魅力,我们来学习它的首篇《段于鄢》”自然过渡到该篇文章的教学。

二、关于《左传》文言基础知识掌握和文意理解的教学设计

1.教师首先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然后探讨一个问题,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一场家庭纠纷。因为这场家庭纠纷发生在特殊的国君家庭,所以是一场争夺权位的斗争。记叙了郑庄公同其亲兄弟共叔段为了夺国君的位置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2.在此基础上,布置阅读预习

①参照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全文的意思。

②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第一课时结束)

3.第二课时开始时,老师可以这样一句导语导入新课:

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文言文),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文句理解关,这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础,过好了这一关,一切学习、欣赏、探析都能展开,否则如同隔靴搔痒,蜻蜓点水,学不到深处。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自己对文章进行了学习,今天大家与我过两招,如果接得住我这两招,就说明你已过了这一关了。

第一招,提出本文中的重要词句,找同学解释,然后老师加以强调补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第二招,用原文中的语句或段落回答几个问题:

(1)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是什么?

(2)共叔段被封于京之后,如何在母亲姜氏的支持下,一步步得寸进尺,扩大势力,企图篡夺王位?

(3)郑庄公的大臣和他自己对于共叔段的嚣张有何反应?

(4)解决了弟弟之后,又如何处置他的母亲,母子之间的关系怎样得以和解?

过招测试后,老师再简单归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学生齐读体悟,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

该环节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掌握文言知识和理解文意,特别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过招测试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又避免了逐句逐词讲授的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在一种紧张学习的状态。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所以课堂效果比较明显。

三、关于《左传》人物和写作特色教学设计

在彻底搞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来评价其中的人物。可以一连问五个问题,和学生探讨。

1、@个故事中的家庭你喜欢吗?

2、母亲姜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哥哥郑庄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共叔段这个人又如何呢?

5、在郑庄公处置了弟弟共叔段后,郑庄公和母亲搞得非常僵,这个僵局由谁来打破的,为什么他能成功?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和学生一起欣赏故事中的人物,感受文章写人的艺术和古人进谏艺术,从而回归到刚上课时《左传》的文学艺术上,让学生对《左传》的文学艺术有个具体感受。

四、关于“春秋笔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要落在《春秋》与《左传》写法对比上,从孔子对这种道德沦丧深恶痛绝的态度入手,引入《春秋》对该事件的写法,从而体验“春秋笔法”的妙处。具体过程如下: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孔子对当时道德沦丧的现实深恶痛绝。因为他讲究“礼”。具体表述就是六个字:义、行、慈、孝、爱、敬,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认为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能处理好君臣、母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孔子一生都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因此,孔子对郑国国君家庭内部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也是十分不满,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他在《春秋》里对这件事的写法。

“段于鄢(yān)”,六个字中有丰富的含意:“书(指《春秋》)曰:‘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说“段出奔共”,不说“段于鄢”,就说明整件事情都要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罪,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

这种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的写法就叫“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