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时间:2023-05-29 17:4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第1篇

筑巢产卵

鸟巢在鸟类孵卵时,可以使卵不滚散或跌落,并保持胚胎发育所需的温度,避免天敌伤害,以及利于雏鸟孵化后亲鸟进行喂养。大多鸟巢具有良好的隐蔽或伪装功能,以躲避天敌的破坏和捕食。鸟巢一般都只供当年使用,少数种类的鸟可以连续数年通过修补使用旧巢。不同形式的鸟巢,在复杂程度和所花的筑巢时间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完成的雌鸟一般在巢中产卵,B类通常在清晨产卵。鸟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鸟蛋,鸟类因种类不同,所产的鸟蛋在大小、颜色和数量上均有区别。

形形的鸟蛋

说起鸟蛋,大家最为熟悉的鸟蛋莫过于鸡蛋,一头大、一头小,近似椭圆形。从形状上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鸟类所产的蛋基本都是近似椭圆形的。各种鸟类因为其体型大小各异、生活环境多样,所产的鸟蛋也是多种多样,蛋的大小、颜色、外壳花纹都各不相同。

最大和最小的鸟蛋

说到鸟蛋的大小,真是相差悬殊。鸵鸟蛋是世界上现生鸟类中最大的鸟蛋,每枚蛋重1.65~1.75千克,相当于30枚鸡蛋的重量,蛋长15~20厘米,蛋壳厚度0.25厘米,在鸵鸟蛋上站一个100千克的壮汉没有丝毫问题。然而,鸵鸟蛋并不是最大的鸟蛋,17世纪中期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灭绝的象鸟所产的蛋,长度可达34厘米,重10千克,相当于100枚鸡蛋的重量。

有最大的鸟蛋,当然也有最小的鸟蛋。最小的鸟蛋来自北美洲牙买加、多米尼加和海地的小吸蜜蜂鸟,1枚蛋长度不到1厘米,仅重0.36克,要知道成年的小吸蜜蜂鸟体重也仅有2克左右。

鸟蛋的颜色

鸟蛋的颜色由蛋壳中的色素决定,有白、棕、蓝、红、褐等颜色。鸟蛋颜色的复杂程度通常跟巢区周边的环境有关,以起到隐蔽伪装的作用,从而增加安全性,降低捕食风险。比如,利用干枯的芦苇或草叶紧贴水面筑巢的黑水鸡,其蛋的颜色是浅灰白色或褐色,与环境颜色非常接近。但是,有些鸟蛋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宿主的卵色产下与宿主的卵色相近的卵,如杜鹃。

鸟蛋表面的花纹

当然,除了鸟蛋的颜色,鸟蛋表面的斑点、斑块对形成巧妙的保护色也有重要作用,鸟蛋与巢区的环境越接近,越能避免敌害,提高卵的孵化率。环颈a一般在海边的沙地上刨出一个浅坑筑巢,它们的卵通常是灰褐色,有许多黑褐色的花纹或者斑点,跟沙滩背景融为一体,极大降低了卵被天敌发现和捕食的概率。

一窝能产多少枚蛋

不同的鸟类窝卵数差异很大,每一种鸟类的窝卵数相对固定,这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鸟类的窝卵数与其孵卵和育雏期间面临的危险程度有关。通常来说,鸟类有两种主要的繁殖策略:

(1)寿命长、生活环境严酷、雏鸟发育期较长的鸟类,倾向于较少的窝卵数。如在我国东部沿海繁殖的大凤头燕鸥,每窝一般只产1枚卵,每年只繁殖一次,只有遇到卵或雏鸟死亡的情况,在当年繁殖季中才会再次产卵;更有甚者,如信天翁,每窝产1~2枚卵,每2年繁殖一次;一些猛禽多筑巢在陡峭的悬崖之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它们被捕食的概率不大,窝卵数也较小,通常每窝只产1~2枚卵。

(2)寿命短、生活环境良好、雏鸟发育期较短的鸟类,则倾向于每窝产较多的卵数。小型鸟类,如绝大多数的鸣禽,每窝产卵数达3~5枚,甚至更多。分布遍及北半球的家燕每年5~7月繁殖2次,第一窝产卵4~6枚,第二窝产卵2~5枚;乌鸫的寿命通常在5年左右,每次繁殖会产5~6枚卵,每年可繁殖2~3次;而体型娇小的戴菊,寿命更短,每次繁殖可产8~12枚卵;一些在地面或水面营巢的雉类、秧鸡窝卵数更是惊人,可达10枚之多,如秧鸡中的黑水鸡。因为,这些鸟类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它们的天敌较多,面临着更多被捕食的威胁,只有通过产更多的卵,抚育较多的后代,才能延续种群。

鸟类的奇葩孵卵方式

鸟类通过产卵、孵卵繁殖后代,孵卵能否成功是鸟类繁衍最为重要的环节。

鸟妈妈和鸟爸爸在孵卵期间,有双亲孵卵、单亲孵卵和群体孵卵等几种方式。有些鸟类的孵卵行为由雌鸟完成,如在树干中筑洞为穴的犀鸟,孵卵期内雄鸟主要负责为雌鸟觅食补充能量;家燕、天鹅、鹤等鸟类,雌雄亲鸟轮番上阵,共同担负孵卵任务;水雉、彩鹬等一妻多夫的鸟类,则有着更为独特的孵卵方式,孵卵由雄鸟独自完成。但也有例外,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帝企鹅,尽管在繁殖季也是一夫一妻,但孵卵却是由企鹅爸爸完成的。企鹅爸爸用腹部下方布满血管的育儿袋紧紧将蛋包裹,始终保持蛋温在36℃左右,经受住了南极的严寒考验。在60多天里帝企鹅爸爸不吃不喝,仅仅依靠自身体内储存的脂肪维持体能,直到小企鹅破壳而出。

冢雉:有个名副其实的孵卵冢

除了鸟类自身完成孵卵以外,还有更为特殊的孵化方式。热带地区的一些鸟类并不会自己孵卵,它们将卵埋在沙中或腐殖土中,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孵化下一代,其中的代表就是冢雉。冢雉会在森林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枯枝落叶,并在地面刨出一个坑,再将这些有机质埋进去。雌鸟将自己的卵埋在带有有机质的土冢里,最后盖上沙土,形成一个孵卵冢,冢直径可达5米,一个孵卵冢内的卵有时可达30多枚。

这些卵借助有机物质发酵产生的热量进行孵化,这种孵卵方式与爬行动物的孵化方法极为相似。更为神奇的是,在孵化期间,冢雉雄鸟会用翅翼下部无羽的部分贴近腐土堆或把头探进去测量温度,从而增减树叶和泥土以调节巢内温度,使巢内温度保持在33℃左右。

大杜鹃:心真大,自己的孩子让别人带

大杜鹃是另一类聪明的鸟类,它们不会自己筑巢,而将孵卵和育雏的工作交给别人,直接在其他鸟类的巢中产卵和孵化。它们通常团伙作战,大杜鹃们在繁殖期会一直不断地鸣叫,同时在空中盘飞,以吸引宿主鸟类的注意,等宿主鸟类外出驱赶它们时,埋伏在附近的其他大杜鹃会趁机飞到巢中,产下一枚自己的蛋,并叼走宿主的一枚蛋。

大杜鹃的卵在大小、颜色和斑纹上都尽量模拟宿主的蛋,但通常都偏大。画眉、家燕、伯劳或苇莺等宿主鸟类,对自己和杜鹃的卵通常缺乏辨识能力。在宿主的精心孵化下,由于大杜鹃的卵孵化期较短,雏鸟往往比宿主的雏鸟先出壳,出壳后的杜鹃雏鸟会将宿主的卵或雏鸟推出巢外,自己独享宿主的喂养。尚不知情的宿主出于本能辛勤地哺育杜鹃雏鸟,直到杜鹃雏鸟离巢。

知识链接:

第2篇

美国卡通电影《马达加斯加》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它既聪明高贵又感情细腻,无比自恋而又害怕寂寞,那就是十三世狐猴国王朱利安。并非电影虚构,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马达加斯加的确是狐猴的天堂,这里的狐猴种类极多,约有17种近50亚种。由于种类不同,狐猴身材大小不一,毛皮也有黄、灰、黑、褐、花等颜色。它们当中最大的一种,体、尾均长60厘米;最小的一种,体长只有12厘米,尾长却达到13厘米。

马达加斯加以多狐猴而自豪,视狐猴为国宝,严禁狩猎,控制出口。马达加斯加还用狐猴招揽游客。在首都的津巴扎扎公园,除笼养外,还在湖中修了些小岛,让狐猴在那里较自由地攀登跳跃。为了使游人能观赏在大自然中生活的狐猴,当地政府还特地开放了几个狐猴保护区,成群的狐猴不但不避游人,而且时常为了解馋而窜到游人肩上,可爱极了。

狐猴是史前幸存下来的动物,曾与恐龙做过邻居,比它们的近亲猴子出现得要早得多。它们体型一般较小,嘴脸像狐狸,动作像猴,皮毛多为棕灰色,性情温和,行动谨慎,长着比一般猴子长得多的大尾巴。

笼统来说,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大致分为两种:节尾狐猴和原狐猴。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尾巴:节尾狐猴有一条具有11-12个黑白相间圆环的长尾巴,很像斑马身上的图案,这是它们独一无二的特征,极易与其他狐猴区别开来。

节尾狐猴仅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由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海岸的群山遮挡住了来自印度洋潮湿的海风,林中的植物有的枝干很粗,有的叶子很小,或者长满了一排排的刺,以适应干旱的气候。在节尾狐猴栖息的区域往往会有水源存在,使附近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被称为“森林走廊”。

节尾狐猴属于昼行性动物,并且是唯一一种在白天活动的狐猴。性情温和,平时喜欢团聚在一起成群活动,相互用梳子一样的下门齿和钩状的爪来理毛、修饰,或在树上玩耍、觅食,有时也在地上游荡,还经常表现出种种惊险的动作。它能在大树横生的枝干上直立行走,因为它的后肢比前肢长,所以直立行走时与人类走路的姿态很相似。在它的掌心和脚底还生有长毛,增加了摩擦力,即使在光滑的岩石上行走或跳跃也不至于滑倒。当从大树之间跳跃时,可以用长度几乎等于身体的蓬松长尾调节身体平衡,一跃竟达9米开外,并且总是用后足先抓握树干。因为它短短的,卷曲的爪子无法抓住树干,下树的时候总是头朝上,倒退着下来。活动的时候,其美丽的环尾经常高高地翘起,好像一面黑白条纹组成的旗子,显得非常醒目,即使在较远的地方也能发现,这是节尾狐猴在高草丛中或树林中漫游时彼此保持联系的信号。

每天当太阳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节尾狐猴就摊开四肢,正面朝着太阳,使温暖的阳光洒满胸部、腹部、两臂和大腿,以驱赶夜里的寒气,因此人们把它称作“太阳崇拜者”。在节尾狐猴的社会中,由雌猴负责指挥行动,雌猴和幼仔还享有优先生存的特权,这可能是在该地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不需要依靠强壮的雄猴来保护群体的缘故。而且,节尾狐猴的繁殖条件非常苛刻,每年仅两周的繁殖期在哺乳动物中是最短的,而且只有在18℃以上的气温条件下,它们才可能受孕,因此,雌性节尾狐猴是备受尊重的,“重女轻男”是这里永不磨灭的真理,“妇孺至上”是这里不可违犯的规则。

狐猴能够生存下来,要归功于它们在马达加斯加岛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缺乏危险的敌人使它们得以繁衍生息。目前,狐猴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实际上,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入围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图标竞选的三种地球上最可爱也是最濒危的哺乳动物就是中国的大熊猫、澳大利亚的考拉和马达加斯加的狐猴。目前,狐猴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

第3篇

将来的人类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和我们现在有很大的区别?生物学家们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我们现在的生命形式已经达到了进化发展的终极水平,进一步的大变化将不可能再发生了。

自然力量一直在起作用

有人认为,随着进化的继续,人类的智慧水平会逐渐下降,而神经系统则会越来越发达;另一些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人类将越来越聪明,而体格则逐渐变弱。

而以伦敦大学史蒂夫・琼斯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家则认为,在目前西方社会的生活模式下,曾经对现代人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神秘进化力量已经失效了。人类的进化演变已经到了停止的时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一论调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斯特林格教授认为,人类仍然受着自然力量的影响和支配,正是这一力量,创造了30亿年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无数领域。“5万年前石器时代的弱小欧洲人在一夜之间被轻巧、高大、聪明的非洲人取代。这个进化故事告诉你,人类一直都在向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自然的力量一直在起着作用,你无法知道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自然选择力正在消失

在这一场争论中,双方都把理论依据的核心放在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上。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个体能够活得更长,从而繁衍更多的后代,使得这一物种得以延续下去。例如,一种有蹄动物,有些脖子长,有些则脖子短。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这种动物生活的地区,树叶逐渐被吃光。而长脖子的动物由于能够吃到更多高处的树叶,所以能活得更长,有更多的后代,最终进化成长颈鹿。而那些脖子短的,则逐渐走向了灭绝。

琼斯教授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自然选择的作用却在逐渐地消失。“在以前,人们的寿命长短和繁殖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截止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伦敦的死亡率总是大大超过出生率。有一半的孩子还没有成年就已经夭折了,也许是因为他们缺乏抵抗疾病的基因。但是现在,孩子长大成人的概率却达到了98%。可见,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进化得足够好了。”

另外,和过去相比,混血现象增多进一步阻碍了进化的发展。琼斯教授举例说:“在过去,两个不同城市的人很少有机会组建家庭一起生活。但现在,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进人大学学习,在那里遇到自己的伴侣。他们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与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越来越远。也许,这样可能产生一种棕色皮肤的人种,但除此以外,物种变化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发展中国家还有自然选择

但是,这一论点成立的前提是,在西方发达社会中,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医疗保健水平也已经相当发达,因此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而在发展中国家,物质满足和医疗水平的相对落后,自然的力量对人影响相对较大,进化还有一定的空间。对此,琼斯以爱滋病为例进行了阐述。 在琼斯看来,“目前在非洲,几乎所有的猩猩都携带着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但它们却不会感染艾滋病。就在几千年前,情况却大不相同。当第一批猩猩感染上艾滋病毒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猩猩死去,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免疫的才得以存活。而活下来的这些猩猩,就是现在这些有免疫功能的猩猩的祖先。、由此可以推测,人类的情况也会大致相同的。只要进化的过程在继续,一千多年以后的非洲,人们将可以携带HIV,但却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人类进化要靠自己

第4篇

关键词:细胞;物质;结构;功能;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77-01

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造就了现在各生物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这种和谐,既体现在各生物体的组分之间,又体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上。从微观的分子水平到宏观的群体水平,都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笔者多年教学,深深感悟到生物体基本的生命系统各组分间的和谐之美。

一、物质特殊

(一)生命系统的物质性、特殊性。世界是物质的。以细胞为基本生命系统的奇妙而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无生命元素的存在,说明它与非生物世界的统一性,但却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两大有机大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它们以碳链为基本支架,作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不同的生命之歌。

(二)生物催化剂――酶。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化学反应,要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地完成,就必须要一种高效的催化剂―酶,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从小到大,繁衍生息,生老病死,新陈代谢,都和酶有关。它既有同于无机催化剂之处,又有别于它,如具专一性,易变性,反应条件温和性,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等生命特征。

二、结构巧妙

(一)和谐一体。任何系统都有它的边界,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组成,就细胞而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结构具一定流动性。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造型独特。细胞质基质是呈胶质状态,不是简单的胶状物质,其中含有如ATP、葡萄糖、水等各种成分,犹如孕育生命的海洋,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的大海里,承载着一艘艘功能不同的个体―细胞器,它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不同使命,增加反应的场所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增加膜面积,呈现独特之美。

三、功能完善

(一)各组分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细胞核中DNA经转录形成的mRNA经核孔出来后,在核糖体上指导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至细胞膜,以外排形式到细胞外。

(二)完善的防控体系。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病菌体的包围之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那是因为,在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它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实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应对多变的环境。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太阳虫、细菌、等,都可感知外界环境的改变产生系列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趋于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多细胞生物有多个层次的生命系统,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精密有序结构。各种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生命舞台上各有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

(四)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控制功能,细胞需要的营养物可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即使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也不相同,如气体进入是自由扩散方式,细胞选择吸收的小分子或离子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而大分子物质则是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五)能量的转化。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不仅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且时刻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而这些能量只有转移至ATP中,才能被细胞利用。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主要以细胞有氧呼吸的方式逐步将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所利用。

(六)细胞具全能性。由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分化的细胞仍具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如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花卉。

四、曲折历程

细胞如同生物体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一)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这个细胞开始,由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多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主要方式,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不常见)和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二)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早期,各个细胞彼此相似,与此同时,有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稳定性,是基因在不同时间、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细胞分化。没有细胞分化,就无组织、器官可言,生特体也就不可能正常发育。

(三)衰老、凋亡。再好的剧情总会落下帷幕,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目前对细胞衰老机制,科学家提出了众多假说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参考文献

第5篇

乍看这一标题,你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习惯性”的问题,雄性主动点追求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呀。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里面也是有很多科学道理的。

为了流传必须斗争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件事实,动物界大多数的动物之所以那么努力的在斗争,其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的流传下去。对于高等动物来说,留下自己的基因即意味着必须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比如说鸟类,它们婉转的鸣叫或是展示华丽的羽饰亦或是不停的在空中上下翻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求偶。澳大利亚的园丁鸟甚至会通过建造华丽的鸟巢来招引雌鸟,另外,我国长白山的黑琴以及北美的艾松榛鸡甚至通过在公共场合决斗的方式来求偶。求偶是干啥呢?就是为了繁殖后代。

事实上,通过“斗争”来求偶的现象更多的是出现在哺乳动物群体里,比较出名的是狮子,另外处于期的雄象会通过激烈的搏斗来赢得雌象,它们用象牙做武器,庞大的身躯互相抵触,扇动着大耳朵,并发出大声的吼叫,直至一方落败。享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同样为了争夺配偶,会失去素日的温和,变得异常凶猛。两只雄骆驼在打斗时,往往把对方摔倒在地上,并咬住对方的脖子。

雌性投入比雄性多

雄性和雌性的基本区别是,雄性产生,而雌性产生卵子。人的卵子体积是的100万倍。几维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000万亿倍。对于雌性动物来说,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意味着必须让自己的后代好好地活着,为此她们在两种不同的策略上越走越远:一种是产生巨大的卵或者成熟的胎儿,让他们一出生就有足够的营养或者自主生存能力。另一种则是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抚养她们的后代,在幼崽不够独立的时候帮助它们觅食、防御天敌,直到他们成熟的那一天。

与之相比,雄性在繁衍后代这件事上就“省力”很多,无论是谈消耗的能量还是说产生的数量,雄性生殖细胞――都要廉价很多很多。在很多情况下,一只雄性往往就足够使一群雌性动物在期受精,因此他们要达到“留下更多后代”这一终极目的,就意味着需要与尽可能多的雌性。

二者付出的不平衡,造就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动物界里容易出现“一夫多妻”制。当然,由于时间和能量的限制,雌性动物的卵子往往是有限的,这使得雌性动物在“留下后代”这个市场上成为了“稀缺商品”。正因为雌雄动物有“稀缺”的属性,因此雄性在求偶时必须有所付出才能获得。这就是雄性比较主动的最直接的原因。

此外,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里面曾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整个动物界里,除了极少数例外,当雌雄两性在外部形态方面有所差别时,总是雄性的改变比较大,这里我们不看表现,来看看原因:“几乎所有动物的雄性都比雌性更有强烈的激情。”雌者需要求爱,雄者强烈的热切求偶。也就是说,从进化论的角度而言,雄性求偶时表现得比较主动也是顺应“天性”的。

当然,也有些比较特殊的种类是雌性比较主动,比如山魈,雌性山魈在期时面部变成红色以吸引雄性的注意。鸸鹋族群属于“一妻多夫”制的母系社会,雌性体型较大,羽色也较雄性鲜艳,而雄鸟则负责孵卵及养育后代。通常雌鸸鹋会主动出击,寻觅心仪的雄鸟。(编辑/有庆)

第6篇

关键词 祖辈投资;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家系偏向;性别偏向;亲资理论;亲缘选择理论:进化心理学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对任何有机体而言,繁衍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Hamilton(1964)的亲缘选择理论(kinselection theory)认为,个体的繁衍成功(reproduction SUCCESS)包括两个部分:通过自身传递自己的基因,或通过亲人传递自己的基因。两个部分相加之和就构成了个体的整体适应度(inclusive fitness),这是衡量个体繁衍成功最终的进化心理学指标。亲缘选择理论预测,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亲人包括祖辈也会对孩子进行投资,因为他们跟孩子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彼此之间拥有25%的基因相关度(genetic relatedness)。祖辈对孙辈进行帮助和支持,最终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整体适应度,保证自身基因的传递。

祖辈投资又叫隔资(grandparentalinvestment),是指祖辈通过各种形式向孙辈投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重要资源,从而促进孙辈的生存和繁衍的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社会(sear&Mace,2008),还是在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现代社会,许多祖辈的确会对孙辈进行各种投资,包括照料、陪伴、探望、资助,等等。在传统社会,祖辈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帮助能够增加女性的生育力,降低孙辈的死亡率。因为他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照料孩子,分担家务,进行产后护理,这样使得女性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快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为孕育新的生命做好准备。Voland和Biese(2002)对德国某地从1720年到1874年的人口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该地6个月到12个月大的婴儿死亡率受到这段时期他们外婆是否健在的影响:跟有外婆照料的婴儿相比,没有外婆照料的婴儿死亡率是前者的1.8倍。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使得婴儿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也许祖辈投资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但祖辈投资对女性生育力依然存在积极影响。许多研究发现,祖辈对孙辈的照料能够增加孩子的父母未来生育后代的可能性。此外,祖辈投资作为社会压力的缓冲器,还能提升孙辈的幸福感,促进孙辈的社会适应。这些发现也许意味着,即使在工业化时代,祖辈在孙辈生命中都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依然影响着孙辈的发展和适应。除了直接参与照料孩子,他们还可以通过帮助支付学费等间接方式支持孙辈的个人发展。而且,对于单亲家庭和继亲家庭的孙辈而言,祖辈投资更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来自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很多研究发现了祖辈投资的重要性,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通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祖辈投资是否存在稳定的普遍的个体差异?即使不同祖辈跟孙辈之间存在相同的基因相关度,他们之间依然可能存在亲缘利他行为的不对称性(王瑞乐,刘汉慧,张孝义,2012;Goetz&Shackelford,2009)。本文试图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梳理相关的进化心理学实证研究,特别是最近五年的研究,较为系统地阐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问题,包括与之相关的理论假设、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最后,我们将谈及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将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帮助。

2 祖辈投资差异的相关假设

2.1 父性身份不确定性

根据亲资理论(parental investmenttheory),跟父母双方的亲资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素是父性身份不确定性(patemityuncertainty)。简单地说,对于体内受精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来说,雌性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而雄性则不能,因此他们存在抚养其他雄性后代的风险。跟其他的哺乳动物雄性相比,人类男性对于后代的投资非常慷慨。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他们的投资不能有效地使用在自己的亲生孩子身上,无疑会给他们的进化收益造成巨大的损害。研究发现,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影响男性的投资倾向和投资行为,他们对后代的投资通常都要少于女性。某些文化习俗,比如女性婚后居住在男性家中,可能也具有减少男性的父性身份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他们投资的功能。

从父性身份不确定性这一视角对祖辈投资进行考察,不同祖辈的亲代身份不确定性有着明确的差异。外婆具有两代确定的亲缘身份,她能确定孩子的母亲是自己亲生的,而孩子的母亲(即外婆的女儿)也能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相比之下,爷爷的两代亲缘身份都是不确定的,他既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自己亲生的,而孩子的父亲(即爷爷的儿子)也不能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同理,外公和奶奶各有一代确定的亲缘身份和一代不确定的亲缘身份,因此他们对于祖孙关系的确定性介于外婆与爷爷两者之间。考虑到上述的祖辈亲代身份不确定性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预测:在祖辈投资方面,外婆最多,爷爷最少,外公和奶奶居中。

2.2 特定性别繁衍策略

在父性身份不确定性之外,特定性别繁衍策略也有助于理解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现象。这一假设认为,亲资的差异跟不同性别的繁衍策略有关。男性的生殖潜能远远高于女性,制约他们整体适应度的主要因素是配偶的数量:拥有更多的配偶,他们就可能留下更多数量的后代。而制约女性整体适应度的主要因素是配偶的质量,增加配偶数量并不能明显地增加她们的后代数量。因此,单纯从增加整体适应度的角度来看,男性会更多使用数量策略,女性会更多使用质量策略,而这也意味着,女性相比男性会对后代进行更多的投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女性通过直接生育增加自身整体适应度已经变得不现实了,因此她们更可能通过间接方式(比如投资自己的孙辈)来实现这个目标。而年长男性依然有机会通过直接生育后代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整体适应度。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跟投资孙辈相比,年长男性更可能把资源投资在自己年轻的妻子身上。因为他跟这个妻子的孩子平均拥有50%的基因相关度,而跟自己孙辈的基因相关度平均只有25%。

需要注意的是,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并没有否定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根据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人们可以预测,女性祖辈对孙辈的投资要多于男性祖辈,这一结论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支持。同时,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也在外公和奶奶的祖辈投资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因为外公投资于他女儿的孩子,他可以确定自己的投资会更多地用于抚养和照料自己的孙辈,他女儿不太可能拿这些资源用于择偶。而奶奶投资于他儿子的孩子,因此她的投资不一定都能被她儿子用于照料和支持自己的孙辈。因此,外公的祖辈投资常常要多于奶奶。

2.3 性染色体相关度

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认为,孙辈的性别可能影响祖辈投资。这是因为,虽然父母的常染色体会平均分配给他们的子女,因而子女通常拥有父母双方各50%的常染色体基因,但是父母的性染色体基因并不会平均分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母亲的x染色体会平均分配给儿子和女儿,而母亲的X染色体有50%的机会来自外婆,因此外婆跟外孙女和外孙子的X染色体相关度都是25%。父亲的X染色是会100%地传递给女儿,不会把自己的X染色体传递给儿子。考虑到父亲的X染色体有50%来自奶奶,因此奶奶跟孙子的x染色体相关度是0,而跟孙女的X染色体相关度是50%。因此,Fox等人(2010)提出假设,认为外婆的祖辈投资不受孙辈性别的影响,而奶奶会更多地投资给孙女而不是孙子。Rice等人(2010)同样认为祖辈跟孙辈的基因相关度范围是23%到27%,x染色体上发生的性对抗合子驱力(sexually antagonistic zygotic drive)可能会导致x染色体传递的突变。这种突变更多地影响奶奶的表现型,进而影响她们对孙辈的投资。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含有自身x染色体后代(孙女)的偏爱,还包括对不含自身x染色体后代(孙子)的伤害。

3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

3.1 个体差异

研究者通常使用两种思路收集祖辈投资的数据,以便对其进行比较。第一种思路是使用历史记录的或当代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考察祖辈是否在世对孙辈死亡率的影响。第二种思路是使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祖辈、父辈或孙辈的自我报告,检验各种形式的祖辈投资的差异,比如接触频率、情感亲密、物质投资,等等。两种思路各有利弊:前者考察的是比较极端的祖辈投资,但数据相对客观;后者则可以考察祖辈投资的不同表现,不过自我报告的数据容易受到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不过,把两种类型的数据综合考虑,依据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数据得出的结果,依然能够让我们对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提供某些相对可靠的结论。

第一,祖辈投资在影响婴儿死亡率方面存在个体差异。Gibson和Mace(2005)对埃塞俄比亚多个乡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女性祖辈比男性祖辈对婴儿的存活拥有更多的积极影响,外婆的积极影响最为明显。Sear和Mace(2008)对45项涉祖辈投资影响婴儿死亡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女性祖辈对孙辈存活通常起着积极的影响,而男性祖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外婆在世对于孙辈的成活率有着最为明确的积极效应。不过,这45项研究涉及的绝大多数都是母系社会,这样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社会类型并不清楚。因此,Strassmann和Garrard(2011)对17项父系社会的数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爷爷、奶奶对于婴儿死亡率没有影响,外公、外婆则对降低婴儿死亡率有积极效应,而外婆的影响最大,她们可以降低9%的婴儿死亡率。这样看来,无论是在传统的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外婆在世对于降低孙辈死亡率有着首屈一指的影响。只不过,母系社会的性别影响更明显,而父系社会的家系影响更明确。

第二,自我报告的祖辈投资在各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情感亲密方面,Michalski和Shackelford(2005)发现外婆的自我报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祖辈。其他研究者则发现,要求被试自我报告跟祖辈的情感亲密程度,通常外婆得分最高,爷爷最低,外公和奶奶则处于居中位置。在评价祖孙之间的关系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把外婆排在第一位,外公其次,奶奶再次,爷爷最后。在接触频率方面,Pollet和Nelissen等人(2009)发现,要求父母报告祖辈跟孙辈的接触频率,跟孙辈接触最多的是外婆,接触最少的是爷爷,外公和奶奶则居于中间位置。在关心照顾方面,Chrastil等人(2006)发现,回溯自己7岁前跟祖辈的交往经历时,美国人通常认为外婆最关心自己,爷爷最不关心自己,外公和奶奶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差不多。在荷兰和德国被试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13个欧洲国家的一项国际调查,研究者发现外婆照顾孙辈最多,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爷爷照顾最少。Huber和Breedlove(2007)使用了60个不同文化群体的数据,比较婴儿出生时不同祖辈提供的直接帮助,发现了同样的结果。最后,除了这些相对独立的指标之外,有研究者采用综合性的指标,同时考虑接触频率、关心照顾等因素,同样得到了经典的祖辈投资差异类型:即外婆最多,爷爷最少,外公和奶奶居中。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似乎存在一个比较经典的模式,即外婆投资最多,爷爷投资最少,外公和奶奶投资居中。换句话说,相比男性祖辈,女性祖辈投资更多;相比父系祖辈,母系祖辈投资更多。这符合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

3.2 影响因素

毫无疑问,祖辈投资不只受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的影响。除此之外的许多因素,包括祖辈的居住距离、婚姻状况、年龄、教育水平、跟父辈的关系,以及父辈和孙辈的数量,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水平。本文不追求面面俱到。主要论述涉及较多实证研究的因素。

第一,祖辈的居住距离。祖辈的居住距离越远,他们对孙辈的投资越少。这一因素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研究中没有发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因为他们离孙辈的距离不同。不过,居住距离对不同祖辈的投资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母系祖辈相比父系祖辈,更可能为了看望孙辈而长途跋涉。跟父系祖辈相比,母系祖辈对孙辈的照顾较少受居住距离的影响。

第二,祖辈资源和孙辈数量。祖辈自身的资源越多,他们投资给孙辈的资源也越多。可以预期,祖辈拥有的空闲时间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抽出时间来看望孙辈。此外,祖辈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是良好,他们就越有可能拥有充分的精力和财力对照顾和关心孙辈。这两个假设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在祖辈资源确定的情况下,他们拥有的孙辈数量越多,分配到每个孙辈身上的投资量就越少。不少研究都发现了这种孙辈数量对祖辈投资的稀释效应。被试拥有的堂亲表亲的数量越多,他们自我报告的祖辈投资得分就越低。

第三,投资渠道。按照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外公和奶奶各有一个确定的亲缘身份,一个不确定的亲缘身份,两者的投资水平应该旗鼓相当。然而,不少研究发现外公的投资水平高于奶奶,也有研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外公和奶奶的投资差异可能涉及双方不同的投资渠道。在外公和奶奶既有女儿又有儿子的情况下,外公不会更多地把资源投给自己儿子的后代,因为他是这些孙辈的爷爷。可是,奶奶就有可能把更多地资源投给自己女儿的后代,因为她是这些后代的外婆。因此,奶奶比外公投资水平低可能是因为她们同时还是其他孙辈的外婆:在没有这种优势渠道分流的情况下,奶奶跟外公的投资水平可能没有区别。这一假设得到了相关证据的支持。

第四,父权文化。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虽然经过了跨文化研究的检验,也得出了相当一致的结论。不过,这些跨文化研究要么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要么考察的就是极端的祖辈投资影响,比如祖辈如何影响婴儿的死亡率。因此,这样的比较无法告诉人们,父权文化是否影响通常的祖辈投资。不少研究发现,这一因素可能会逆转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希腊,来自城市的被试倾向于认为外婆外公更疼爱自己,而来自农村的被试则认为爷爷奶奶更照顾自己。对中国安徽农村的一项调查也发现,祖辈更倾向于照顾儿子的后代而不是女儿的后代。来自意大利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跟母系祖辈相比,父系祖辈会跟孙辈有更多的游戏互动。父权文化的影响可能涉及许多层面,比如孙辈通常在父权社会中跟父系祖辈住在一起,这种居住距离的便利有利于提升父系祖辈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新娘结婚之后通常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这种安排无疑有助于降低女性出轨的可能,从而增加男性作为孩子亲生父亲的确定性,最终导致对父系祖辈对孙辈的更多投资。不过这种观点只能部分解释父系祖辈投资更多的现象,因为父系祖辈的亲代身份不确定性再怎么降低,也无法跟母系祖辈亲代身份的确定性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按照亲缘选择理论,依然会是母系祖辈投资更多,这明显跟事实冲突。更可能的一种合理解释是,父权文化下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家庭财产和资源的继承通常都是通过男性后代进行。因此,这一文化下父系祖辈投资超过母系祖辈的现象可能主要体现在男性孙辈身上,这一预测跟Pashos(2000)和赵太阳(2012)的研究发现一致。

第五,孙辈性别。Rice等人(2010)对已有研究的两项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外婆还是奶奶,她们对女性孙辈的投资都要多于对男性孙辈的投资。按照性染色相关度假设,奶奶跟女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高达27%,跟男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只有23%,因此她会更偏爱女性孙辈,这一假设得到了支持。不过外婆跟不同性别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理论上都是25%,她对孙辈的投资不应该受到孙辈性别的影响。Fox等人(2010)对7个传统社会的祖辈投资和婴儿死亡率数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外婆能够同时降低女性孙辈和男性孙辈的死亡率,而奶奶则会降低女性孙辈的死亡率,但却增加了男性孙辈的死亡率。这一发现明确地支持了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不过,奶奶偏爱女性孙辈甚于男性孙辈的假设没有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此外,奶奶跟女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为27%,高于外婆的25%,因此奶奶应该比外婆更疼爱女性孙辈,这一假设也没有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因此,孙辈性别是否影响祖辈投资目前还没有明确一致的结论,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4 展望

可以看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现象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进化心理学假设经历了许多研究的检验。祖辈投资存在的性别偏好和家系偏好,总体上支持了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没有得到明确的支持。此外,祖辈的居住距离、资源数量、孙辈数目、投资渠道和父权文化都会影响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鉴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对中国的祖辈投资现象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就祖辈投资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基本上支持了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不过,这些研究都是没有发表的硕士论文,样本量较小,通常统计分析中使用的有效被试不足200人。跟国外已有的大样本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其实,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子家庭,以及快速进行的城镇化导致的留守家庭,都给国内研究者提供了某种比较祖辈投资的新视角。比如,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家庭中,孙辈跟祖辈的接触更多,而祖辈对孙辈的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势必有更深程度的卷入,这种卷入是否存在个体差异?独子家庭则可以让研究者在祖辈投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观察和比较祖辈的投资差异,而这种比较将有助于增加研究者对不同社会情境下祖辈投资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认为,祖辈投资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未来有必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孙辈性别的影响。虽然性染色相关度假设没有得到明确的一致的支持,不过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检验这一假设。已有研究中明确检验这一假设的实证研究不多,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因此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除了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之外,另一个跟孙辈性别有关、值得检验的理论是Trivers-Willard假设。这一假设认为,自然选择会根据母亲的状况和子女的繁殖潜能而调整母亲对某一性别的偏爱:当母亲身体状况较好时,她会更多地投资于儿子;当母亲身体状况较差时,她会更多地投资于女儿。母亲或家庭的这种“投资”,既包括在婴儿尚未出世之前对他们性别(birth sex-ratio)的操纵,也包括在子女出生之后对他们的照料。这一假设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不过其他研究者则没有发现支持性的证据。有研究者认为,既然在亲资研究中都没有发现明确证据支持Trivers-Willard假设,也许没有必要在祖辈投资中检验这一假设。不过,在相对富裕的国家没有发现父母对不同性别婴儿投资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阶段(比如子代或孙辈的青少年时期)不存在父母投资的差异,也不意味着在贫穷地区不存在这种差异。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更详细更明确地检验孙辈性别是否影响亲资和祖辈投资。比如,祖辈投资在孙辈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否具有相似的差异模式?祖辈是否会对相同性别的孙辈进行更多投资?祖辈对孙辈的教育投资是否存在孙辈性别的差异?祖辈跟父辈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对孙辈的投资?祖辈拥有的资源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孙辈的投资?孙辈有效利用祖辈投资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影响祖辈的投资意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7篇

关键词:准艺术;功利性;审美性;再现性;表现性

陈兆复曾将中国岩画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他认为西南系统的岩画有一些普遍性的特点:“崖壁尚不往往向前突出形成‘岩厦’,既可以躲避风雨,又可以防止阳光直射。岩画点前常常有一平台,为人们祭祀、集会之所。题材以人物的活动、特别是宗教活动为其主要的表现内容。同时,又与当地的农耕生活相联系。技法则以红色涂绘为主”。[1]花山岩画作为西南岩画系统的代表,具备了上述特点。我们认为,花山岩画除具备西南岩画系统的一般特点之外,作为原始艺术,区别于纯艺术的形式相对独立来说,花山岩画具有内容与形式一体,情感与社会内容相结合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花山岩画的形式及其构成相对于艺术而言具有前艺术的特点,具有艺术与非艺术交叉的边缘性特质。

1 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

正如上文论述到的一样,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生存的永恒话题,原始先人围绕这个话题不断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社会初级阶段,严重的自然灾害、病患等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的本质力量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时刻面临着种族灭亡的威胁,原始先民对于生的渴望和求生欲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山岩画作为反映骆越先人原始精神生活的重要遗存,其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十分丰富。骆越先人崇尚竞渡、断发、文身,崇拜青蛙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以蛙为图腾崇拜对象。骆越先人将对蛙神的崇拜绘制于山体之上,从今人的眼光出发,这一活动完全是具备强烈自主性、意识性的创作,是人类早期精神生产的产物,其中渗透着原始先民对于美的初步体验和认识。同时,从整个画面来看,花山岩画描绘的是一个大型的祭祀仪式场面,画面上有明显的中心人物,他们身前身后有犬类伏卧,腰中配环形刀,一手执物,不论从人物的大小还是描绘的细致程度、人物装饰的数量来看,这显然是一个权威的象征,很可能是部族首领或巫师一类的人物。其他人物则欢呼雀跃,以中心人物为焦点形成环状。整个画面透露着热烈的的宗教神祀氛围,鲜活的骆越先民的社会生活一览无遗,像这样按照大小、前后不同等级排列的人物,构成的场面无不给人一种部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纵深感、立体感和现实感。我们认为,花山岩画不仅仅是骆越先民精神生活的反映,在骆越先民那里,物质性生产和精神性生产往往没有界限,二者是同一而不可分割的。如上文所论述到的,在渗透率的作用之下,原始先民认为能够通过模仿蛙神跳跃的姿势或通过崇敬、朝拜蛙神本身的过程即可获得蛙神的力量,求得强大的生命力和种族的延续。故而,从先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这种祭祀仪式、舞蹈活动是和物质性生产并没有两样的,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仪式的功利性的动机和效果,就能获得来自祖先、神灵的神力,使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发生作用。

2 功利的和审美的统一

马克斯・德索认为:“在导致土著居民去文身的原因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是为了真正的装饰目的。其他都有社会的根源(图腾符号、社会等级、血缘标记、祛病和巫术符号,等等)”。[2]也许可以这样说,在原始先民那里,包括身体纹饰、衣着、绘画的审美性就蕴藏在其“有用性”之中,并不存在功利的和非功利两个范畴的区别,功利和审美往往是一体的。事实上,原始艺术中的纯审美性和与现实的功利性是很难分开的,它们本来就是彼此依附而产生、完善和发展,正如邓福星认为的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人类的第一件工具一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实用的艺术与没有实用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是相伴而生的。如前所述,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先人始终要解决的只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繁衍。花山岩画为祭祀祖先、神灵而作,先民为求得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和种族繁衍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在陡峭的悬崖上作画。此时,纯粹的审美目的不足以证明作画的目的。以“渗透率”为基础的感知方式和认识方式在原始岩画中发挥着逻辑起点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式下,骆越先民认为自己所画的图画能够沟通神人,获得来自祖先和神灵的魔力和生命力,对他们进行膜拜和祭祀,祈求“蛙”神的护佑。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在艺术发生的过程中,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不仅使外部形式不断结构化,而且在结构化的过程中,其原始认知意识也会凝固为形式中的文化内涵。在进行着种种功利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人类不断地对活动的形式、构成、要素进行选择和分辨,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对形式美感的初步认识,并在进一步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固化这种认识最终形成形式美感和形式观念,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一定的观念、意义融入形式当中,骆越先民将他们对于宇宙的全部理解、图腾崇拜和信仰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部期许寄予其中,全身心地投入,把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憧憬和崇拜都汇合到花山岩画的蛙形影像创造和空间构成中去。在意义与形式的融合之间,骆越先人用岩画这种平衡形式将热烈的情感和美的认识表达和传承,正如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可听见的或可听的形式。它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征兆性的东西或一种诉诸推理能力的东西”。[3]花山岩画饱含着骆越先人热烈的情感和对美的形式的选择,整个画面涌动着生命的真实和狞厉的神秘之美。

3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花山岩画蜿蜒数百里,它所采取的是具象和抽象相结合、再现与表现统一的表达方法。作画者并不着力刻画人物的各个部分和细节,也并不追求完全展现祭祀仪式的盛况,而是描绘相似的、相近的蛙形影像,以具象的直观表现和抽象符号相结合的方法来再现祭祀仪式的盛况。可以看到的是,花山岩画所选取描绘的是祭祀仪式中的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定格,而不是祭祀仪式当中一整套完整动作的记录。画面所反映的类似青蛙跳跃的蛙形姿势正是以接近抽象的、文字化的形式呈现,人物的头部由最初的头呈圆形与颈分开发展为头颈相连成为一个细长的方形,甚至到后期,头、颈和躯干仅用一条纤细的竖条来刻画,逐步由再现性转变为表现性,由最初的写实图画简化为符号。再者,根据覃圣敏等人的考察,这种符号性极强的蛙形造影经历四个时期的发展,逐步由最初的再现趋于简化和抽象。从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理论出发,原始人所感知的外部世界有很大一部分与现代人感知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认知方式的差异。原始人类的思维是神秘的,在逻辑思维中的客观的、实在的客观因素,在原始人类的思维中常常混有神秘的、臆想的因子,而这些未知的、神秘的因素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认为骆越先民所画的并不全是“所见”,应是“所知”。花山岩画所呈现的接近于文字的图案形式区别于直观、感性的传达方式,并不以单纯的视觉记忆在种族中传承,而是引导观画者从理性的角度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民族信仰和崇拜,记录“所知”。左江流域数千个人物形象都以蛙形跳跃的姿态出现,这种极具特征性的造型是先民对旺盛生命力的直观认知。正如朱狄认为:“在祭祀仪式中,有些东西是不可见的、不真实的,例如祭礼的参与者认为一些动作会带来赐福的效果,所有这一切,通过扮演的现实的现实化,几乎在所有方面都留下了游戏的形式特征。”[4]

参考文献

[1]陈兆复.古代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84.

[2]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463.

第8篇

早在200多年前,波光粼粼的西雅图主要以木船作为海上交通工具。西雅图的普捷湾上有个港口,为减轻海水对木

船的腐蚀,当地市政府于1880年修筑了一道岩石防波堤,把淡水和咸水隔开。以后,每年挖土堆在岩石坝上,一直挖到上世纪90年代,好似一段微型的中国长城称为人造岛。潮起潮落,每天两次,一会儿被淹没,咸淡水混合,一会儿潮水退尽,留下一望无边的沙滩。

小岛的东边,是淡水河底挖出来的沙土,西边是大海带来的泥沙,无意间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水草、贝壳、野生植被以及飞禽走兽,生活在咸淡水夹杂的水中,既有区别也有交叉,成为生态学者关注的特殊现象。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市政府于1982年对外开放人造岛,免费载客到岛上学习参观,摆渡船从每年独立日后第一天到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结束,每船可乘坐80名游客,每年游客达3万多人次,还不包括自己驾船而去的游客。

今日码头上已经没有昔日的木船了,八条下水线上,私人游艇穿梭如织,热闹非凡。我就是在今年夏季开放的第一天和一群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同去人造岛的。天上云层密布,晨雾蒙蒙,远远望去,船码头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二、

走向摆渡船,两边都是栓绳圆柱,四五米高,好似卫兵一样每隔几步就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是每一根圆柱都长满了淡菜,即黑底蓝纹,好似寄生动物,重重叠叠。生于咸水的黑底蓝纹淡菜,为何会在淡水区栖身?有人猜测在人造岛以前,它们的祖先随着海水来这里落柱生根,世世代代繁衍。后来,人造岛把咸淡水分开,它们失去了回家路,靠着一天两次涨潮过来的咸水维持生命,再也回不到故土中去,可谓生物界的终身移民。淡菜为什么只长到两米高就停止往上攀爬?有份资料说,爬高了万一摔下来,小命不保,两米之内摔不死。这些解释看得我忍俊不禁,不由地对这些无脊椎动物多看几眼,心想:你们的脑袋在哪里?居然如此聪明!

摆渡船有两层,楼下封闭式,四周都是玻璃窗,可以看风景;楼上是开放式,视野开阔,皆入眼底。穿着白衣黑裤的服务人员彬彬有礼地欢迎来客,孩子们上船以后,纷纷往楼上跑,一步宽的楼梯顿时被踩上了无数小脚印。人造岛隔水相望,十分钟就到了。船一靠岸,孩子们就像蝴蝶一般地奔向海滩。

岛上有个小小的展览室和小商店。展览室内,张贴着岛上的野生动物照片,展览架上陈列着鸟巢、动物牙齿等实物。岛上没有自来水,只有小商店供应饮料和免费冷水,还出售很多图片资料、地图、杂志、书籍等。

在落潮的海滩上共进午餐,十分浪漫。海风习习,从乌云后面吹来,用海洋的腥味抚摸我们,以示欢迎。潮水远在天边,远得肉眼看不见。游客稀少,广袤宁静的海滩因为一群孩子而变得热闹起来。吃饱喝足后,光着脚板,啪啪啪响声四起,敲鼓一样,有的踩在水塘里,有的留下行行整齐的脚印。家长们也脱掉袜子跟在孩子后面,越走越远。我自告奋勇留守下来,看管行李。坐在松软的沙滩和绿色芦苇之间一棵横倒的树身上,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此时,无论从天上看下来还是在远去朋友的视野中,我变得渺小,成为海滩上的一个点。我的思绪却在海风的鼓动下,冲出身体自由飞翔,忽而上天,忽而下海。心底也随之拓宽,像大海一样,辽阔平静,如同进入神话般的梦境。这是多么奢侈,多么难得的梦境!

孩子们回来时,个个满身泥浆,像非洲人一样。他们指手画脚描述所见所闻,有的说,见到一群苍鹭,还看见空中的鱼鹰。对,我点头。资料上讲,鱼鹰在这里筑屋繁殖后代,共有45种鸟在岛上生活。“我们捡到很多贝壳,还有海带。”另一个孩子骄傲地说。是啊,我心里想,还有透明的橘红色海虾,寿命长达16年。还有海狮、海豹、水濑及橄榄绿的螃蟹,需要经常来才能看到。

三、

潮水回来时,水花蹦蹦跳跳,舞着绿藻与海带,好像一支秧歌队。这里有几十种不同的海藻,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细如丝带,有的带水泡,一捏就响。有的翠绿,有的墨绿,还有紫色的呢!Graig是人造岛的负责人,带着我们走上“自然小道”,边走边讲,从西边走到东边,有的是草地,有的是沙土,还有独木桥一样的木板路,加在沼泽上面。免费的课程,要走45分钟。

有的植物有毒,有的植物像马铃薯一样根部可食,有的植物开花结果。孩子们争先恐后提问题。一种开着紫花的植物,刚结出一串青青的果实,叶子极像西红柿。Graig说,历史上,人们很久不敢吃西红柿,因为叶子有毒。不知谁接口说,怪不得西红柿的叶子上没有虫。果实能吃吗?一个孩子问。Graig说,这个家族中只有西红柿能够吃,其他都有毒。人造岛上还有红果和黄果,这里的野果都不能吃。

第9篇

一、野生动物的饲养

野生动物的饲养是国家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农户家中饲养的家畜、家禽以外,能够被称之为动物的便都被统称为“野生动物”。由于家畜、家禽经过人类的人工培育,符合人类要求的特性,因此不归类于野生动物行列。人类在饲养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所繁殖的后代只要是没有进行人工定向培育的,仍然归类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遗传特性,他们两者之间的不同并不是“野生”和“家养”的区别。在人类的思想中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有些人认为通过人类本身饲养甚至驯化的野生动物不能再称之为“野生动物”这是错误的观点。按照地球生态环境平衡的需求,人类不仅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和管理,还要让野生动物繁衍后代,进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这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野生动物的相关养殖业,也被称为特种养殖业。这种所谓的特种养殖主要包括陆生及水生的野生动物。为了能够成功开展野生动物饲养,我们要建立好养殖行业的服务部门,如各种养殖协会,有了主要负责技术和管理的部门,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规划养殖业,通过组织养殖技术的推广以及技术的交流,才能够不断的创新养殖技术,解决养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进而大力的推动特种养殖行业的发展。

二、野生动物饲养盲点如下

1饲养技术落后。由于野生动物的品种繁多、各品种问的养殖特性不尽相同、研究和饲养工作人员短缺,导致了野生动物饲养面临诸多难题。市场需求和饲养技术发展速度十分不协调,无法形成连续的产业链。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独特的生活习性,对药物、饲料、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都有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在饲养过程中,我们要依据每种动物特殊性进行科学饲养,如果不特殊对待每种野生动物,照搬其他动物的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后果不堪设想。野生动物的饲养技术大部分人了解的比较少,因此研究先进的饲养技术,是我们饲养野生动物的重中之重。

2饲养不集中。野生动物饲养进程中存在着许多散养的小户。这些散户各自为政,没有加入统一技术的合作社或是养殖协会,也缺乏与养殖技术先进的大型养殖户的交流沟通,使得这些小型养殖户饲养野生动物很难成功。这些散小养殖户仅凭借自己的饲养经验进行养殖,经常出现因饲养方法不得当而导致野生动物全军覆灭的案例,拖累行业整体的发展。

3盲目跟风。一些养殖户通过某些渠道发现了养殖野生动赚钱,就在没有任何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养殖,这种不顾后果的做法不但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让一部分的养殖户倾家荡产,让自己盲目的养殖付出了血的代价。

4盲目炒种。准备从事野生动物养殖的人,在选择养殖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品种的养殖是否已初具规模,销售渠道是否具备等。在野生动物养殖这个特种行业中,有很多人通过盲目炒种来达到谋求利益的目的。一部分人为了谋取暴利,以次种源充好,不负责任的误导、宣传,炒作卖种源,坑了许多大量购买种源的人。这种一锤子买卖骗钱的养殖方式无疑给我们的野生动物饲养业发展带来了难题。

5野生习性。野生动物具有野性,生性凶猛,不容易与人接近,往往需要定时、定点、定量喂食。大型野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还会攻击饲养人员,不但给饲养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也使饲养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于野生动物,饲养人员往往会采取笼养方式,但是笼养的应用范围不广泛,且笼养环境不是动物生活的最佳环境。另外,大多数野生动物具有独立生活的习性,胆小喜静,也给饲养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6饲养环境:由于野生动物的自然生存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亡,为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获取我们必须的一些动物产品,我们不得不采用人工饲养方式来壮大野生动物种群。野生动物的饲养环境发生改变,饲养人员要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特性,并结合饲养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合的野生动物进行饲养,不要被一些非法广告宣传所迷惑。例如:要养一些皮毛动物就要选择天气较为寒冷的地方进行饲养,北方就非常合适。相反一些喜欢潮湿的野生动物北方就不适宜饲养。

7饲养规模。饲养野生动物都要有一定的规模性,最好选择那些已经养殖成规模的野生动物品种进行饲养。野生动物种源、饲料、药品、饲养技术是否成熟,往往决定野生动物饲养工作能否成功开展。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在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饲养,否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养殖者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实力,并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自然的地理位置适当的选择种源,由小规模向大规模逐渐扩大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确保养殖成功。

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第二性理论 波伏娃 他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性理论家,出身法国巴黎的她自幼叛逆不羁,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她与萨特、梅洛庞、蒂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文友,创办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的观点。1949年,她出版了《第二性》,一经出版立刻引发轰动。在这本被誉为西方妇女的“圣经”的著作中,波伏娃提出了著名的“第二性”理论,将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峰

一、解析波伏娃“他者”的概念

在@部著作中,波伏娃提出了她最著名的“第二性”理论。她明确地指出:“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形成’的[1]。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着这居间于男性和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而“女性”又意味着什么呢?波伏娃这样解释:“女人相较男人而言,而不是男人相较女人而言确定下来并且区别开来;女人面对本质是非本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2]

可见,关于他者的概念,波伏娃认为是“任何群体都绝不会不直接面对自身提出他者而将自身确定为一个群体”[3]。“根据黑格尔的观点,人们在意识本身发现一种对任何其他意识完全敌对的态度……主体只有在对立中才呈现出来;它力图作为本质得以确立,而将他者构成非本质,构成客体”。他者是一个相对于自我、相对于主体出现的概念,主体在区别、区分、辨析客体时才得以作为本质确立。然而,这本来应该是相对的,他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阶级,处在其所处阶级的人总是把自己看作主体,把这之外的看作他者、看作客体。换言之,每个存在应该都同时拥有主体和客体这两种定位。但是与普遍相对的主体客体关系不同,女性作为他者从来没有在与男性的关系定位中构建起这种相互性。女性总是作为他者,总是根据男性主体把自己确认为他者,而从未获得过“异邦人”到“本地人”的位置转换。这种女性的屈从持续了如此漫长的时间以至于让人感到惊异。

这种屈从看似与种族歧视、奴隶一样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波伏娃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女人作为他者与其他的他者有着重大区别。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主奴辩证法”,波伏娃在重新阐释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后,根据女性哲学的立场进行了演化,提出了“自我―他者”的关系模式。即虽然都是一种范畴成功地绝对主宰了另一种范畴,但女人并不是像犹太人一样因为数量上的不等而屈从,也不是像无产阶级作为他者那样应运而至。如果女人仅仅是因为一次历史事件而屈从成为他者,正如侵略史一样,那么处境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在曾经的历史条件逐渐消逝后自行解体,重新成为主体。女人作为他者的历史,漫长到甚至无法溯源。

也就是说,女人作为他者,不只是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于现在,还是一个过程的存在,这个过程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如果女性从来不曾觉醒,不曾需要更多,那么她的感受会好得多。正如波伏娃所说的:“女人的悲剧,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总是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4]因此,我们不得不为女性的自由去寻找原因:为什么女人被界定为他者,其结果怎样影响了女人。

二、女人被界定为他者的原因

波伏娃引用女性主义者普兰・德・拉巴尔在十七世纪就已提出的名言:“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波伏娃探本溯源,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了女人被界定为他者的原因。

(一)生物学的论据

波伏娃指出,在生物学中,“雌的”一词是贬义的,并非因为它把女人植根于自然中,而是因为它把女人禁锢在她的性别中[5]。性别的区分首先被看作既定事实。在中,类属像结果一样产生。在这时,繁殖是为了维持物种。因此不存在说雌役和吞噬雄性,即使他们对外表现得如此,但我们必须看到这其中的本质:是物种通过不同的方式吞噬这两者。雄性被雌性吞噬以获得产卵和延续物种的力量,看似活得更长的雌性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自主,它是为了延续物种,为了产卵、孵卵、保护幼崽而生的。因此在繁殖完成的那一刻起,雌性作为自主的存在就已经消失了,它与雄性仅仅是在被吞噬方式上存在不同。

在生命更加高级的形式中,繁殖变成异质机体的生产;它具有双重的面貌:在维系物种的同时,创造新的个体。如鱼类将卵子和排在水中,授精几乎总是在体外的,父母与后代的联系松懈。但是在哺乳动物中,两个生命时刻――维持与创造被分开,并且以确定的形式在性别中分工。雌性的整个机体顺从于生育,为了给孕育的下一代更好的环境,雌性体内出现生理周期以反复维持着状态,这是被动的、等待的;雄性则拥有了主动性,它去占有雌性。在完成的瞬间,雄性的脱离其本身,变成了与它毫不相干的东西,因此雄性在完后重新成为独立个体,保有自身个体性;而雌性在中首先被侵略,随后被肚子里的胎儿异化。波伏娃称其为:“在整个孕育期间,雌性既是自身,又是异于自身的他者。”[6]女人周而复始的生理变化并不是为了适应自身的存在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卵子的需要、适应物种的需要,物种在蚕食着她们。正因为在物种繁衍和上,女人受到了极大的异化,她在生理上就首先表现出了一种被动。但是波伏娃坚持,它们对女人而言不构成固定不变的命运。她认为应该毫不含糊地抛弃心理―生理平行论的观点。正如梅洛庞蒂指出,人不是一种自然物种,可是为什么生理学上的论据仍然影响了女人作为他者的界定呢?因为这其中涉及了生产力和生殖力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情况不同,因为这跟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不得不分析历史上的各阶段对女人作为他者这一界定的影响。

(二)历史的论据

在早期的原始时代,原始群体不关心后代问题。他们没有延续生命的观念,他们只在乎与野兽搏斗,寻找食物,维持生命。在这时,只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活动是否危险。在同猛兽的危险搏斗中确立自己的尊严。因此,女人的生育拖累了她。

当游牧民族在土地上定居下来以后,女性拥有了不同寻常的威信。因为土地变为人私有,集体所有制出现,这些都要求着人必须有后代来继承土地。部落中通过土地的永久性来使得部落在时间的流逝中长存,完成自我实现,“在孩子身上自我完成和自我超越”[7]。这时的原始人不明辨生育的实质,认为这来自女人的力量――女人和土地具有神秘的关联。母系社会正是在这种认知上构建而成。这似乎是女人摆脱他者身份的一个黄金时代,她在此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

但是巴霍芬提出这样的一个假设:作为大地,母亲,女神,她对男人来说不再是同类;她的威力正是超越人的范围才确定下来的,因此,她在此之外。社会始终是男性的;政权总是落在男人手里[8]。是男人决定这最高的神是女性,女性才成为神。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男人们逐渐掌握因果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男人重新将女人曾暂时拥有的威力夺了回来。在他们看来,技术战胜了魔力,理智战胜了迷信。在随后的发展中,家庭出现,父系制建立,基督教的意识形态席卷大部分地区,这些都助长了对女性的压迫。

重新出现转机的时刻是十九世纪。女人重新获得了史前就已经失去的经济独立性,因为她参与到了劳动中,是机器的诞生缩小消除了男女劳动者体力上的差异,而工业的迅猛发展又导致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了纯男性劳动者所能提供的,女人才重新获得了机会,可这个机会仍然令人感到羞辱和愤怒。首先,女劳动者比男性在劳动中受到的剥削更多,他们同工而不同酬;其次,经济平等与政治平等是割裂的,妇女们获得了经济上的相对自由,却花费了远比争取经济权利多得多的时间来争取政治权利,平等是更遥远的期许。

(三)精神分析学的论据

除了上述两个角度,心理上的影响不容忽视。女性这样感受自我,因此女性是一个女人。并非自然确定女人,而是女人在其情感生活中使自然重新为其所用才得以自我确定。波伏娃指出,在童年阶段,女孩逐渐意识到男孩因为具有,所以具有更优越的地位。对孩子而言,变成一个他我,被主体确立为自身又异于自身;特定的超越性以可以把握的方式体现在中[8]。但波伏娃同样指出:男性生殖器拥有那么多的价值,因为它象征着在其他方面的最高权力。如果女人成功地确定自身是主体,她便会创造出男性生殖器的对等物。例如原始时代母系社会中的面具就是女人掌握的武器。因此这种精神分析上出现的差异并不是单纯地决定男性在男女关系中的特权,弗洛伊德的“去势情结”也不足以解释。“精神分析只能在历史环境中找到真理”。

三、悖论:波伏娃“他者”的解析

波伏娃的“第二性”理论无疑将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也构建起了相对系统的分析。但在理解这一理论时不免又让人产生了一些疑虑。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上述导致女性被界定为他者的原因就会发现,波伏娃坚持精神分析只能在历史环境中找到真理;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又得出了女性的经济独立性的重要性,女性经济独立性的获得有赖于摆脱生育奴役,脱离家庭;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女性的主动性、超越性的丧失正在于物种的吞噬――生育,在创造的过程中她被侵占,在维持的过程中她被异化。在这种归因下,生育似乎成为妇女的敌人。一切由生育引发的――母性、家庭等似乎都阻碍了妇女对自由的追求。

那么女性“他者”身份的摆脱,女性的觉醒与解放与女性的自然属性一定存在着这样的对立性吗?女性的生育能不能被看成是物种给予的能力,以在创造新个体上展现女性的超越性,以在女性完成生育后能够实现自我的超脱而不是吞噬呢?男女在生理学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倾向于男性或女性会不会本身没有倾向,而是在人为阐释或者历史偶然作用的选择下才走向了更倾向男性的道路呢?

此外的另一点遗憾是,波伏娃分析了男女性性别差异导致的处境差异,也阐释了女性被界定为他者和“第二性”的原因,以及这对女性造成的后果影响。波伏娃揭开了幕布,唤醒了沉睡中的女性,促使她们觉醒,担当了一个启蒙者。但是对于如何能够让理论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停留在哲学高度的思考,而是能够指导女性解放的实践,波伏娃并没有给出太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似乎又是一个鲁迅式的铁屋子疑问:如果你在充满毒气的铁屋子醒来,发现屋内的人都在沉睡,而这间铁屋子牢不可破,是应该叫醒剩下的人一起绝望,还是应该让他们在无知中继续睡下去呢?波伏娃的《第二性》唤醒了女性对于自由和权利的渴望,对作为“自我”的本质定义的追求,这些年的女权主义者不断努力,女性解放却似乎始终停留在表面。就算是在表面的政治权利的追求,似乎仍遥遥无期。况且俄国的叶卡捷琳娜登基也没有改变俄国女农奴的命运,一两个杰出精英女性在政治上的出头究竟意味着多少?女性解放的最终出路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

[1][2][3][4][5][6]西蒙娜・德・波伏娃,郑克鲁,译.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10,24,15,27,43.

第11篇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美国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肯里克与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合作完成的著作――《理性动物》。

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作为经济学理论基石的“理性人”的观点深入人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性,二是自利,即人能够进行精确的计算为自身谋取最大的利益。这一观点受到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现代行为经济学家等的批判,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事实上人未必总是理性的,人也不需要或不应该总是经济理性的。具有进化心理学背景的美国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肯里克与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则另辟蹊径,将讨论的焦点从“人是否是理性人”的争论中转移到从物种进化的“动物”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理性问题。观点别具一格,论述生动有趣,从另一角度拓宽我们对人类决策、人类理性的认识。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理性动物》(The Rational Animal)一书由两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合作完成。道格拉斯・肯里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是人类行为与进化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被誉为现代进化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心理学教授。他们将进化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在《理性动物》中向我们生动地介绍了人脑是如何运作的最新科学证据。英文原版书中,《理性动物》一书还有副标题,即《进化如何使我们自己变得比我们所认为的更聪明》(How Evolution Made Us Smarter than We Think),明确地亮出其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该书于2014年首次出版中文版本,介绍对西方现有人类行为研究进展的最新成果。因其论述语言生动活泼,采用“案例―理论观点―案例”的反复推敲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使其不仅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二、内容介绍

本书除去引言、结论及致谢部分,共分九章。每一章节内部,作者运用“案例―理论观点―案例”的论证方式,以有趣的经验现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出相应的理论观点对其进行解释,解释过程中又重新回到案例映证,而各个章节则是观点之间的层层递进。

1.从“理性人”到“理性动物”

关于人类决策理性与否的问题,包括古典经济学家、现代行为经济学家等已经做了大量的讨论。作为第三类科学家,即进化心理学家,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在“理性人”的论述外提出“人是理性动物”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一些看似愚蠢、不理性的行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往往具有深度理性(deep rationality)。人类决策并非关于理性或非理性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层理性的特点。今天的选择并不仅仅是由当下可见的近因所决定的,更是由根植于潜意识中的一套祖传的精密机制的影响而造成的。比如,分析个体购买一块蛋糕这一行为的背后原因,近因可能是他饿了或者是他喜欢吃蛋糕,但远因则是高热量食物曾帮助人类的祖先积蓄能量,使他们得以在高营养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谓理性动物,就是将人类看作和其他生物一样同样具有生存、繁衍等进化需求的物种,所以在分析人类行为的原因时不但要考虑表层近因,还应从进化需求中找到远因,即祖先留在我们身体中的遗传密码的作用。

但我们也应知道,人类的进化目标并非单一、完整的,而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自我保存、繁衍后代、社会交往等互不相同的进化挑战,由此引出另一关键概念――次级自我(subselves)。

2.七个“次级自我”

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为应对不同的进化挑战而形成了七种不同类型的“次级自我”(见图1)。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七个“次级自我”依次登台。金字塔型的结构体现的不仅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还代表人类进化的最高目标是育儿,即繁衍后代。

七个“次级自我”可以被理解为经常存在的人类决策的前后不一致现象。不同的“次级自我”遵循不同的博弈规则。在双方都是冷血的理性经济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遭受被他人背叛而承担更加严重的惩罚,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首先做出背叛行为。但当博弈双方是亲属关系时,情况则会发生变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如果和我们有着相同遗传基因的亲属获得进化的机会,同样意味着我们获得进化的胜利。由此,作者生动地阐述了“血浓于水”的道理。而且,不同的“次级自我”具有不同的认知偏见,导致其在做选择时的冒险倾向不同。如自我保护型的“次级自我”会使处于粮食危机中的赞比亚政府拒绝美国转基因食品的援助,原因是转基因食品对赞比亚人民来说,其安全性并不确定,人们宁愿暂时挨饿,也要避免可能出现的更严重的后果。而男性择偶型的“次级自我”则倾向于冒险,高估女性对其感兴趣的程度,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其繁衍和基因延续的进化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做出前后不一致的决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会改变自己对同一问题的想法,做决策时会感到纠结,难以取舍,这是我们的七个“次级自我”争斗的结果。如果我们希望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决策,则需要掌握激活或规避某个次级自我发挥作用的技巧。

3.快和慢的生命史对策

七个“次级自我”金字塔是每个生命体在个人生命历程中需要经历的进化路径。其中,位于较低层级的指向个人的存续目标,维持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延续,而位于较高层级的则指向基因的繁殖目标,复制有机体的基因,使种族延续。由于个体所处的生存环境、掌握的资源总量和结构不同,导致其完成这一进化路径的方式也不同,这就形成快和慢不同的生命史对策。生物学家基于各种生物体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建立了一套“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缩短个体的存续进程,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繁殖努力的方式即“快生速死”的快对策,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个体的存续努力,并不急于繁衍后代的方式即慢对策。

快对策和慢对策的选择基于个体对环境的判断及在个人所拥有资源基础上的对环境掌控能力的判断。作者尤其提到个体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然而成长于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动荡不安、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的人,倾向于采用“快生速死”的生命史对策,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尽早地繁衍后代。因为生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他们只能选择尽早地完成最高层级的进化目标,其行为风格带有冒险和及时行乐的特征。而成长于安全、稳定、资源充足的环境中的人,倾向于采用慢对策。对他们而言,未来具有预见性,即使遇到可能的风险,他们也有充足的资源将之化解,因而他们并不急于完成生育繁衍的任务。这类人的行为风格带有思维的缜密性、决策的长远性、计划性的特征。我们无法简单地判断两种生命史对策的优劣,而事实上,从个体实际的生存状况出发而进行的选择,从实现其进化目标的角度来说,都具有深层理性。

4.总结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理性动物”,为我们开辟一个理解人类行为的全新视角。人类行为的理性与否不仅可以从其所获的实际经济利益角度思考,还可从物种进化需求的角度进行解释。一些看似不理性的行为,实际上会满足人类的某种进化需求,进而在进化过程中作为一套祖传的神秘机制被确立下来,隐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并影响我们的选择。与各个进化目标相对应的是不同的“次级自我”,出现在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有着各不相同的固有偏见及与人相处的博弈规则,导致当不同“次级自我”占据主导位置时,人们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由此,人类可以更加理解自身做出决策的原因和内在机制,重新审视决策行为理性与否的问题,防备深层理性的寄生虫。通过了解敌人、了解环境、了解自己的三种途径,我们可以规避深层理性被他人利用,使自身的进化需求真正得到满足。

三、主讲者评论

初次接触进化心理学,觉得新奇而有趣。不可否认,这是人类在对自身行为机制这一恒久且又充满神秘性、复杂性的问题探究之路上走出的又一重要的一步。一些观点也会让我们不禁会心一笑,或是豁然开朗,在被剖析的同时,似乎认为离我们自己也更近。这的确是一本阅读过程引人入胜、读后确有收获的著作,但也会让读者生发出更多的困惑,悬而未决。

“理性”“动物”,反复读着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细细斟酌又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含义。什么是理性?理性看似熟悉,但追问起来却难道其究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等同于经济人的概念,是指人在自利之心的引导下对自身所获实际利益能够做出精确计算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此处的理性,是指人是具有过道德生活能力的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物种。理性也常常和科学、逻辑等概念关联,意指人对外部世界进行探求、追寻某种确定性的能力。那么,《理性动物》一书中的理性是指什么,人类是否总是需要理性?该书的逻辑似乎延续古典经济学“理性人”的意涵,指人类作为众多生物物种的其中之一,为保证个体基因进化进程的延续,力求有机体的生存、繁衍而做出的权衡努力。进化心理学中,人类的理性不是为了一时的、可见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满足个体的进化需求,但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理性即精致的利己主义。

再看动物。此处的动物绝不单单作为一个名词而存在,它是指遵循优胜劣汰、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追求个体基因存活和延续最大可能性的动物性。人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理性动物,但正如作者试图消解传统博弈论规则时所提到的:经济理性的市场规则只适用于一部分的人类决策,我们大多时候不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人类恰恰是在朋友面前可以不斤斤计较,只求付出和所得大体平衡,在后代面前可以自我牺牲、完全交付信任的物种。以“动物”之名勾勒出的七个“次级自我”模型,却恰恰是一副近乎完整的人性图景。人类究竟是不是理性动物,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了一份保留答案,那是一份“我心自有明月”信仰的存在。

一、该书带给人们哪些触动及疑惑?

《理性动物》一书提出众多核心概念,如深层理性、进化目标、进化适应性、次级自我的进化层级等,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一些具体而有趣的观点或事例,如琳达问题、厌恶损失偏见、家庭经济学等。那么,该书会带给人们哪些触动与疑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理性,一些同学会说,“理性和非理性到底是指什么?”“理性有没有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影响?”“理性分为经济理性、道德理性、直觉理性,而且理性之间也会有冲突,那我们该如何选择?”“深层理性和感性有什么区别,深层理性是不是一种借口?”“教育者如何做到真正的理性?”也有人会提出,“这本书为什么解释不了释迦牟尼?”认为“人类决策是为进化目标服务的,那统一的进化目标该如何解释人类差异?”对“次级自我”这一概念,有的同学说,“在人类需求的进化层级中,相对于次级来说的主级是什么?”“相比于独立的七个‘次级自我’来说,有没有一个整体的东西在起作用?”还有的同学提出,“是不是可以用本书的理论解释我们做过的所有错事,为它们找借口?”

整体而言,这些困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理论解释的限度问题,为什么书中观点不能解释某些人类行为,我们是否可以为所有行为寻找理由,抑或是借口吗?第二,关于理性的探讨,即何为理性,我们应如何运用理性?除个体因素之外,理性是否会和环境、文化因素相关?第三,关于次级自我的决策问题,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在“次级自我”之上是否有一个更上位、更具全局观的“自我”在起作用?

二、深层理性是否可以用于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

深层理性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有的同学指出,不看书,只想睡觉,这是不是在偷懒,但书中的观点则说明睡觉是身体的需要,需要休息或者需要更多的睡眠来长身体,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借用深层理性为所有的行为找借口?

还有的同学认为,深层理性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用深层理性来解释我们的一切行为,人类行为归根结底是要为自身找到一种舒服的状态。“理性为什么成为我们做一切事情的理由?如果我们做某些事情不遵循理性就是有问题的,就是不正当的。人不管是遵循经济理性也好,直觉理性也好,道德理性也好,都是为了让自己有一种舒服的状态。这种舒服的状态不一定是在这件事情上得利,也可能是良心上的安宁,或是它符合我们的最直接判断,认为这样做最合适,并非最合适,但在这个情境中是最合适的。人肯定会考虑利害,但也不是要像书中说的用深层理性来解释所有的行为。”

也有的同学提出,即使是为我们自身的某些行为找借口的行为本身,同样也可从深层理性的角度加以解释。“书中有提到一个存续努力,就是为了我们继续生存下去。我们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借口,不仅仅是为了求得心安的状态,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存活下去。因为在我们做某件事情不断地感到内疚、感到自责时,这种状态下的人处于一种非常不好的状态。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的状态的话,我们可能会没有办法延续生命,没办法符合存续的进化。之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寻求一些看似借口的东西来安慰自己,其实这也是一种深层理性。”

也有的同学认为,深层理性的观点在某些问题上的确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更多的人类行为是其无法解释的,甚至人性这一复杂问题是否可被研究也有待商榷。“作者基于一种基本的判断,即人都是有理性的动物,但也会出现一些无法用理性解释的现象,于是创造出一个词,叫作深度理性。它的确有对的方面,但为什么这种观点解释不了释迦牟尼,解释不了如刘胡兰等烈士的行为?要想用一项研究企图解释人性,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人的魅力,人所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它有它的不可解释性,有它的客体性。”

三、何为理性?我们如何理解理性?

何谓理性,有的同学认为理性包含经济理性、道德理性、直觉理性,也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用“合理性”理解深层理性的概念。“读这本书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可能是不理性的举动,但在一定的情境下,或是某个‘次级自我’的状态中,可能那个状态就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有可能是为了种族延续,或是其他,其中的‘理’包含更多生活意义上的常规含义。”

可以用哪些更通俗的话或者词语来解释“理”或“理性”,如,智慧、聪明、做事的理由、借口等。郑新蓉老师指出:“现在,如果没有异议的话,我们可暂且使用‘理性’这个词,但我们要回到它所描述的事实上。理性所描述的事实有其针对性,如经济理性,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基于个体的计算、计量、裁判,并根据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来进行计量。由于经济理性被过分地意识形态化,基本覆盖可解释的所有人类行为,使得其他学科就有意见了,如宗教、心理学。”回到事实、现象本身,不囿于概念,这应该是一股新的力量,可开拓我们的思路。

四、从快对策、慢对策中,如何反观自身和社会?

从社会学的角度,回归理性,这存在一个经验事实的讨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健康有保障的中产阶级家庭,往往是慢对策的。慢对策意味着计划性和目标性,认定一个目标后能够朝着这个目标有条不紊地前进,并认为未来是可预知的,即使可能存在风险也有足够的资源规避这些风险的影响。而快对策往往具有冒险性,是“快生速死”的策略,因为对其而言,未来具有太强的不确定性,而使其宁愿选择及时行乐。选择快对策的原因既与其所处的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判断有关,也与大脑认知可能看不到通过慢对策也可获得成功的路径有关。

反观自身,我们自己是属于慢对策还是快对策?在过程中、细节上,是慢对策还是快对策?进一步将眼光投诸于中国社会,哪些人是快对策的,哪些人是慢对策的?在家庭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环境的安全之间如何做出平衡?即使家庭是安全的,但面对政策的不稳定与社会环境的不安全,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快、慢对策的选择可能是基于个体对自身所处的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安全性评估,或许也存在地域差异,会受到地域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备忘

这一理论最初吸引我的地方:一是需求的多样性,并非今天投入明天就会有产出,存在长远投入和产出,通过繁衍把多样性呈现出来。二是解释了经济理性最不能解释的合作关系和群体关系,其解释范围有群体的,有家族的,有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的,更为宽泛、广泛。此外,它有一些数据性的显示。

第12篇

小五台山位于张家口市东南部,跨蔚县、涿鹿两县。因有东、西、南、北、中5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省的五台山,故得名小五台山。小五台有很多传说,这得益于山脚下蔚县悠久古老的历史――早在2700年前的东周时期,这里就已经开始有居民定居。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小五台山脚下的众多村落中依然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吸引着一些摄影师前来采风。

小五台山属大背斜构造,从北京驱车沿109国道奔小五台而来,途中要穿越大片的山前洪积平原,而小五台山则突然隆起于这片洪积平原的东南侧,巨大的山体与广阔的平原形成鲜明的对比。

早在恐龙最为兴盛的侏罗纪后期、白垩纪早期,燕山运动开始将地表的岩层扭曲、切割,小五台山便形成于此时。如今,小五台山雄卧太行山脉东侧,属恒山余脉,亿万年的地质构造侵蚀造就了小五台山的中高山地貌,山体海拔从800米升到2882米(东台峰顶),大于2000米的山峰在区内达50多座。除南台坡度较缓外,一般山峰的坡度都在35度~70度之间。岩石构造均为石英云石斑岩。由于岩石坚硬、节理发育,剧烈的上升和深切割作用致使山峰峻峭、谷深坡陡。

这种特殊的地貌造就了小五台山极美的景色。行走于山间峡谷,两侧是鬼斧神工般的陡峭崖壁或大面积的森林陡坡。到了冬季,峡谷则完全被数米厚的冰层所覆盖,即便在白天寒冷的风也可以轻易将温度压低至-20℃,将这里变成真正的冰风谷。

小五台山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温差较大的特点,并随海拔变化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小五台山非常凉爽,年均气温仅为6.4℃,7月平均气温为22.4℃。夏天的小五台山是个风景宜人的避暑胜地,但到了冬季,山顶的温度可以低达-40℃,厚厚的冰雪将山体覆盖,直至来年5月才会消融,不少驴友因此而将小五台山视为攀登雪山的训练基地。

小五台山水资源充沛,年降水量为400毫米~700毫米,其中夏季降水占总量的65%以上。小五台山的每个山谷基本都有流水,5个台峰形成分水岭,山体北侧的流水汇入桑干河,南侧的水则流入拒马河,这些水最终又将流往首都北京,小五台山也因此成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

夏季去过小五台山的人都会津津乐道于山顶草甸上成片的金莲花,而那无尽的林海和阵阵松涛声则让身处嘈杂城市中的驴友们身心舒畅。小五台山的地形地貌和水热特征造就了当地繁杂丰富的植物系统。据统计,小五台山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314种,其中还包括了60种蕨类植物,这些喜湿的植物同时也反映出小五台山地区水源丰富、植被茂盛的特点。事实上,由于小五台山地形复杂、人为干扰较少,加上成立保护区后当地的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因此在这里还能看到华北地区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小五台山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在海拔2000米以下,以山杨、白桦、蒙古栎、辽东栎为主的乔木以及红桦和少量的棘皮桦形成了主要的森林。而在植被繁茂的阴坡,下层森林还包括色木槭、蒙椴、花楸等数种。发育良好的阔叶林形成了优质的生态供给系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庇护场所。

而到了海拔2000米以上,华北落叶松就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森林构成,云杉、冷杉和油松、侧柏也在小五台山中间或成林。而在一些针叶林被破坏过的区域,取而代之的是亚高山灌丛带,丛生的硕桦、金露梅、密齿柳、悬钩子、绣线菊等密布于此,只有当高大的乔木森林再度繁衍起来,这些灌丛才会逐渐退化消失。

到了海拔2500米以上,森林消失,大片的亚高山草甸成就了山顶瑰丽的景致,只有少量的灌丛生存于岩石之间。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这个地方看上去都是枯黄色,寒风和低温使得这一高度的草本植物们每年只有4个月的生长期。它们要到每年5月底才开始生长,待到9月中旬,小五台山迎来初雪,草垫上的植物们即将再一次进入蛰伏期。但即便是在七八月如此短暂的夏季,金莲花、银莲花、地榆、蓝刺头、龙胆、嵩草等绽放出金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红色的花朵,将小五台山点缀得色彩纷呈。

生灵

今天在华北山地已经很难找到像小五台山这样尚数完整的生态体系了。随着人类脚步不断涉足荒野,超过2000年的人类文明早已将华北山地侵蚀得千疮百孔,随着原生森林的消失,野生动物们也变得踪影难觅。一个良好的栖息地需要有面积足够大的原生植被环境和较低的人为干扰,在小五台山尚且能够找到大片人迹罕至的森林,这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奠定了基础。

根据调查和统计,小五台山现在约有30余种哺乳动物,5种两栖动物,近20种爬行动物,以及100余种鸟类。这里依然有金钱豹漫步于林间,捕猎狍子和野猪。而在那些陡峭的崖壁之上,斑羚则高高地俯视着下面的沟谷。赤狐和豹猫沿着沟谷间的小径巡游,蒙古兔、大林姬鼠、棕背?、岩松鼠、花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它们的猎物。在接近村落的荒野中,黄鼬和艾鼬灵巧地隐匿在灌丛里,伺机捕猎那些田鼠、仓鼠或者鼢鼠。

每年到了3月底4月初,山上的冰雪还未融化,早春的阳光尚且无法催走冬季的严寒,褐马鸡和勺鸡就开始在林间发出高昂的求偶叫声。此时北朱雀、普通朱雀还在山脚下盘桓,不用多久它们就将开始往山的高处迁移。而金雕则一直孤独地住在悬崖峭壁上,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不会影响到它们高傲的身影每天乘着上升气流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