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怎样学写作文

怎样学写作文

时间:2023-05-29 17:5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怎样学写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怎样学写作文

第1篇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是一次模拟尝试与人交流沟通的活动;而且在认知教学理论中,“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恰好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作时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不及时医好学生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倍功半。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一次活动》,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二、鼓励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为:①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②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③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此外,还应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三、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肯定,调动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中,培养观察,使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写好作文至关重要,而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观察自己的亲身经历更为重要。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掌握观察的顺序,告诉他们观察的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人一物学起,教学生会观察整体,又会观察局部;会观察静态,又会观察动态。观察注意外表,又注意内心。课堂上我拿图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有时让学生观察同学或老师,有时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怎样观察便怎样写文,由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对具体事物有了一定的感觉,所写的作文异彩纷呈。在学生欣喜之余,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作文并不是抄书抄报,作文并没有那么深奥,同时还告诉他们如何提高作文水平,有必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时时观察、处处留心,并把观察所得写于日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多年来,我总是坚持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有了兴趣只是写作的心理需求,从想到写还需一大步的跨越。

如写人,必须抓住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可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事,注意事件的完整性表述,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要抓住重点;写景,注重的是形状、色彩、声音、静态、动态的特征和空间顺序的合理安排。但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指导,如果只是做到这一步而不往下走,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与抽象。那么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呢?我主张从摹仿入手――这是训练他们写作技巧的一个好方法。分模版来摹仿,先给范文,再讲规则,最后进入实践操作,远离了理论的抽象性,同时也无形中让他们掌握了写作规律。当他们都对各个版块的技能熟练了,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引导他们灵活地选择技巧构思属于自己风格的写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第2篇

爱书吧,书是你们知识的源泉

去年春节,我的几个同学的了压岁钱,想买几本书,让我去参谋参谋。我和他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去书店选了几本书:《上下五千年》《365夜故事》《小百灵》《教你写作文》《唐诗300首》。他们蹦蹦跳跳的回了家,我看了心里笑开了花。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的确,是书,把我们带到了美丽而宁静的广寒宫,让我们欣赏嫦娥翩翩的舞姿;是书,把我们带了了冰天雪地的北极,看到了蹒跚学步的企鹅;是书,把我们带到奇妙无穷的科学世界,让我们看到机器人是如何唱歌,摘苹果的。你看,书的世界多么奇妙啊!

书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向导,他叫我们如何做人,怎样生活。六十年代的我国,在学生中曾掀起一股读书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的故事》《青春之歌》《红岩》等里面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呀!

读书和作文还有密切的联系呢!多读好书,不仅能学到做人的道理,还能学到写作文的方法。有的同学常常为写作文而苦恼,,有的同学还感叹作文难,说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其实,只要自己多多读书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的。我已开始也是很不喜欢写作文,后来听妈妈说,你不是很爱看故事吗?在故事里找一找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起来,成为写作文的材料。我听了妈妈的话,爱上了写作文,喜欢上了看书。11年来,我看过的书已经不计其数,妈妈还说我是“小书迷”呢。

同学们,来爱书吧,书是你们知识的源泉!

指导教师:刘燕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中学。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成为困扰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差,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中学的图书存量少或陈旧,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匮乏;农村现代信息技术滞后、多数学校还没有校园网。由于阅读材料远远落后于城区中学,使学生的知识容量相应地变小,难以满足语文教学要求。

2.教师的观念陈旧,教法呆板

在农村中学,许多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而学生作文水平往往与教师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作为作文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的农村语文教师,又缺乏系统和全面的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使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失当、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节等现象,导致了学生作文训练形式单一、对写作文不感兴趣。

此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认为“多教或少教几次写作文都无防”。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文,势必会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3.农村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

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

4.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在写作方面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在农村,由于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如何?他们不关注,且也力不从心。

5.教学粗放,训练呆板,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环节训练、不重写作积累;重技巧训练、不重基础训练,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语言贫乏,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更谈不上素质培养。

二、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需要依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农村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水平,以便于传授学生正确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激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对写作具有不间断的冲动性,达到心理上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激情状态,会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学生才会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

3.指导学生摸仿写作

作文是创造性的工作,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决定了他们在学写作前,需要吸取别人写作的方法和经验,即模仿。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模仿包括:文章好的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立意等。青少年的摹仿力很强,只要细心指导,仿写文章也一定会成功。模仿写作,可为学生写作文夯实基础。

4.教会学生积累和观察

写文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调动思维,运用材料的过程,学生要写出好的作文,必须积累大量的材料。

首先,要下苦功夫读书背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读书、背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文章是由字、词、句、片断组成的,只有具备了丰富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并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完美的文章。

其次,在进行课文讲解时,要以课文为范本,将课文中的语言、语法、句法和文章结构知识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另外,要求学生加大写作知识的拓展、积累。积累材料的渠道还有很多,如报刊杂志、名篇佳句、优秀作文、网上资料等。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写文章无话可写、找不到素材。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活动范围窄。然而,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去观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掌握大量的生活信息,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让其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习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表达真情实感。

5.加强写作练习,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写作练习一般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一是写少,指不求字数,不限内容,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二是写多,至少每周一次;三是鼓励,教师要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具体写作时,要做到:首先,在写作文前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要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告诉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如何下笔,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如向他们介绍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审题、立意、谋篇,怎样安排结构,怎样开头结尾,怎样选用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例如,审题方面,可采用添加因素法、坐标法等,通过筛选后,选择较好的一个作为文题;结构方面,可给学生讲讲提纲法,对内容贫乏的情况可介绍小标题结构法,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去选择材料,使之丰富其内容。对段落的处理,段与段之间,特别是跳跃性大的地方要有合情合理的过渡,做到语意前后连贯顺畅。

6.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0-02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其中之“写”尤其是一名学生基本功之集中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现在许多学生一提到写文章,都感觉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其表现为平时就不愿意自觉去练、去写。到了必须写作文时,有的学生望着作文题目提笔难下,无话可谈,无言可写,真不知从何而起。有的学生先是发一阵呆,然后三言两语,记流水账似的一通完成任务了差事。还有的学生就开始翻找资料,找出类似的文章,来一番加工,就改头换面成自己的文章了。学生都为之感慨,写文章实在是太难了。

这是为什么呢?写作文真的就这样难吗?

从学生的读书历程来说,小学开始学习字、词、句、段,连成篇;进入初中又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写作训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语言修辞、逻辑等都进行了正规的学习;步入高中后对作文的训练就更加系统化了。屈指一算,接触并练习写作文的时间不算短了吧?该写下不少的文章了吧?然而这中间真正又有多少好的文章出现呢?

回头观望,学生们的书橱中都有一大堆的各式各样关于写作的书籍,诸如怎样写记叙文,怎样写说明文,怎样写议论文,应用文大全,高考优秀作文集以及各式各样的关于写好作文的书籍、资料,各位名家各类体裁的优秀文章。而且还有着这样或那样写好文章的最佳、最快的途径,作文指导迷津,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诀窍等等。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都难使现在的青年们对写作文产生好感,终而未能使绝大多数的同学写出好的文章来。

中学课文《我的长生果》,写得很好,比喻用得十分得体,希望同学们去细心阅读。我认为该文作者的意图之一就是要求同学们去博览群书,有道是见多才能识广,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语。作者用自身的经验谈及怎样写好文章,从儿时开始就入迷于小人画片,逐渐进入连环画册、童话、神话、小说到大部头的书籍;从课堂的手写作文到铅印的作文再到写成书出版。这些都与作者自身的大量阅读,细心的品味有着密切的联系。把读写联系起来,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写作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可是现在不用说小学生、初中生,单就高中生来说,有多少同学看完过几本小说,阅读过几本中外名著呢?许多同学仅仅限于课堂上所学的那么有限的课文,大部分同学甚至连课外读本都很少去翻阅,如此少的阅读量,再加上阅读时不用心品味,见识又少,思维狭窄,怎么能发挥出想像力呢?又哪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呢?很自然就出现了前面所述的那种提笔难下的现象。即使是成形的作文,也是生搬硬套,淡而无味,枯燥至极。

当然,在这里不得不指出,阅读之于写作来说也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阅读应该博览群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历史、地理、修辞学、逻辑学、自然学、琴、棋、书、画等等。阅读时可产生三种境界:一是从文本上“飘过”,那只是就文本所提出的话题作一些无谓的评论,没有真正进入文本;二是从文本上“滑过”,即只了解文本表面的内容,比如只知道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一处什么样的风景;三是从文本深处“穿过”,这层阅读,读者进入了文本的世界并和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此种阅读的阅读质量是相当高的。学生们如果都能做到阅读文本时都是“穿过”而不是“飘过”“滑过”的,如此阅读下来,就能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当然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潜力。例如人物肖像的描写:初中课文《一面》中描绘的鲁迅,从不同的角度勾画,远处的粗线条,近处细微的描绘,都抓住了人物瘦,隶体八字胡须,但很有精神这些特征。契诃夫的《变色龙》,语言的运用,心理的刻画都非常巧妙,围绕狗的评价的变化而变化,以环境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达到了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运用生动的比喻:“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山如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采用比拟等修辞格把小屋放在整个大山、天空的自然环境中展现,画面清新,联想奇特,浪漫多姿,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自然而然地表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由此见识多了,知识丰富了,想像力提高了,思维的空间就更为广阔、敏捷。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言,有东西可写,不会产生“畏”作文而“难”,也就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去钻研,对好的作文就会细心品味,诸如采用什么文体,用了什么修辞格,怎样进行肖像描写等等。把各种不同人物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作者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多比较、多分析、多练习,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逐渐形成自然,自己的作文随之而生动、形象、丰满起来,不再有枯燥、无味之感,也就会对自己的写作有了信心,就会写出好的作文来。

勤学苦练,熟能生巧,做任何事情都决不可能是轻松的,天上也决不会掉下馅饼的。不耕耘哪来收获,而春天的播种,还得靠夏天的辛勤浇灌和管理才能有秋天的丰收。作文如此,世间万物亦如此。

第5篇

众所周知,能够打动读者内心,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训练小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如果学生习作时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生活的激情,对所叙的事情,缺少内心的感受,就会文思呆滞,犹如死水一潭。那么,所表达的不过是套话连篇,人云亦云。这样的文章又怎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呢?因此,我认为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因素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尊重客观,注重实践,诱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写文章先得有客观事物的“境”,人的思想才能有所反映,再把所需要反映的思想内容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比如,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组织班队活动,观察体验人、景、物,启发学生写日记、读书笔记等,从而写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情感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二、加强基础,引向生活,培养学生写作的情感

知识是情感的基础。一般来说,知识越丰富,情感也就越深厚。因此,在写作上要加强学生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生活,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识天地,让儿童在各种活动环境中接受教育,开阔视野。总之,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学生愿写作,想写作,爱写作。

三、以身作则,以情动情,熏陶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信心百倍地教,学生满腔热情地学,教师动手写文章,体会其中的甘苦,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写得好,学生就会情动而相随,逐步激发写好作文的愿望。实践经验表明,以情动情,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的境界。因此,作为指导学生写作文的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生活,共享欢乐,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情感的感染效能。

四、鼓励表扬,肯定成绩,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在写作指导中,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写,心里怎样想,口里怎样说,笔下就怎样写,放开思路,把要说的话讲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要经常交流好作文,张贴好作文。

总之,要使学生在写作上感到不是一件苦差事,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写作文犹如说话一样,是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如果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情感,作文就不再是苦差事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驾岭中心小学)

第6篇

一、以故事吸引学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讲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还可以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讲故事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让他们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写出来,教师再给予鼓励性评价,写话兴趣就会被大面积点燃。

二、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我们可以给利用班上个图书角。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快乐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后要说说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还可以让学生把读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做得好的学生评为“阅读之星”、 “故事大王”。

三、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很多老师作文课上只是“语重心长”地讲作文是如何如何地重要,要学生如何如何去写作文。每次总是慷慨激昂地要求学生,而交来的作文只是那几个“尖子生” 的勉强可以一读。这样的效果难免令人失望。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说:我不喜欢写作文,因为不知道怎样写作文。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受领。”由此可见,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潜力没有被发掘出来。根据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四、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学生怕写作文,很大程度上是怕自己写出的作文被老师或同学“说三道四”,特别是害怕有些老师以“高标准”去度量他的作文,甚至讥讽嘲笑,这样会深深地挫伤学生的上进心。所以在写作初期,教师要降低写作难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写。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周记或经常开展小练笔。只要是学生自己写出的作品,老师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其中的“亮点”,即使这样的“亮点”微不足道,老师也要不吝表扬而 “大赞特赞”。学生因为一个小小的进步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他在内心是不会无动于衷的,老师的表扬会在他心里荡起涟漪,下次写日记他可能会想我怎么才能把这次日记写得更好,于是他就会选择更有表现力的题材来写,会更好地选词用句。对于学生经过精心构思出的日记,教师又一次的称赞表扬,学生会觉得原来写好日记不是我想像中那么难,写日记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呀。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我们还愁学生写不好作文吗?

五、上好作文指导课,为学生写好作文领进门

语文学习贵在平时,写好作文也贵在平时。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还不够,还需要老师作系统地指导,作文指导课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一)拓展思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教师不能替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主动权,让他们自己从各自的生活中去寻找话题,去寻找作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叫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生活当中的事,只在学生有困难时去引导。

(二)评读结合,进行写法指导

通过范文的读议评,让学生去发现总结写作中的方法技巧,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示,找到方法。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希望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想象学生思想和情感,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学生能写出作文,关键在于要选择好题材,要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题材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要贴近生活。

六、做好学生作文评价

(一)做好学生书面作文的批阅

对学生作文的批阅要以学生发展和保护他们的写作热情为前提,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作文,发现他们的进步而给予肯定和表扬。切忌放大、挑剔他们的不足,多加指责,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第7篇

一、指导学生由看到说,由说到写

(一)继续指导学生看图写话

在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教师应更进一步加强训练力度,提出更高的训练要求,指导学生把图看得更具体、更详细。对图上没有的内容及情节,则要指导学生动脑筋,进行合理的想象。我们要遵循由看图到说图再到写图的顺序,写图时重点指导学生对有关内容有选择,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有条理地把语句写通顺。

(二)指导写片段的训练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不论是平时,还是作文课,教师都要加强片段的过渡训练。教师有目的地出示几个词语、短语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如《我的家》《一个大西瓜》《我的好朋友》等,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先说后写,并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情节完整,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作文兴趣的培养

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如写请假条、留言条、书信等,通过看图写话等片段的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以作文为纲,指导学生写周记或日记

作文训练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耐心引导。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每天、每周耳闻目睹的有意义的事情,详细地写下来,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三、以课文为依据,在讲读中指导

“依样画葫芦”,这种模仿写作在三年级教学中值得提倡,教师要做耐心的指导。课文是最好最成功的范文,把作文寓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传授语文知识,又培养作文能力。教师通过讲读,使学生学习写作的思路方法,学会怎样开头、分段、结尾,怎样写人记事、描写景物。如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件事写完,再写另一件事要分段写;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要有联系;结尾要自然收笔,不能有头无尾,更不能画蛇添足。在写完《翠鸟》后,我有意出示了《麻雀》《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训练题,学生普遍写得不错。

四、作文前指导

这是对学生在动手之前的指导,又是三年级写作文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半命题或命题作文的训练,重点指导学生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指导。

(一)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重在观察,主要写人物、景物、场面、活动等内容的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置身情景之中,先教观察方法,然后把观察到的一切写出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并先口述再动笔,让学生边走、边看、边说。

(二)课内指导

课内指导重在指导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精心构思、编写写作提纲,然后起草,初步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好习惯。像《星期天我在家里做的一件事》《植树》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可说,大多数写得都很成功。

五、指导学生自改

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美国作家柯德说过:“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足见修改作文之重要。当学生完成草稿后,教师主要教修改方法:朗读,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作文中存在的毛病;互改,当学生自己认为完好无缺时,互相交换改,既能使学生取长补短,又能调动和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各抒己见。

六、教师批阅讲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改作文也一样,“改”也是达到用不着“改”。要缩短这一过程,关键是点出错误,拨正文风。批阅可以总批、面批、眉批相结合。总批带有鼓励性、综合性,在篇外写评语,主要是指出成功与不足及改进方法。眉批主要指出词句方面的问题,一般都要有针对性、点拨性、指导性。面批主要指对差生,指出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同时还有板批,由于三年级初学写作文,篇幅短,抄在黑板上,用红笔进行直观修改,一目了然。

作文讲评时,重点挑选“优秀作文”“进步作文”在班上朗读,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推荐发表,这样可以大大调动、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生 习作 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是其他能力的集中和最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尺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作文难写,存在畏难心理,写作文时偷工减料,东拼西凑,或者干脆照抄范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引导学生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好的作文来源于生活,作者有生活体验,有实际感想,才有动手写作的欲望,才不会害怕写作文。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得让学生有话可写。生活体验来源于观察,观察是发现事物特征的途径,是学生取得间接经验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有比较观察、有意观察、随意观察三种方法。小学生作文的重点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要让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对周围事物了解了,就有东西可写了。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纯,思维能力也处于幼稚时期,他们的作文,应以生活小事为题。所以,小学生身边的一事一物都可入题,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身边的小事,并把观察所得积累起来,等写作文时就有东西可写了。如写花的成长,或者是一条小虫子,一个小小的感想、一场大雨、一次小雪等等,此等小事皆可写成作文。学生在观察时一定要细心,对事物的观察具体细致,不能只了解大概。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写出真实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生动形象,有血有肉,有活力。积累素材一般说来有自己观察得来的素材,还有阅读得来的素材。小学中高年级在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各种行业的人物语言表达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行业的语言特点。比如: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和顾客交流的;和农民对话,看他们的表达方式;跟父母去交电话费,注意听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和顾客对话的;和大学生对话,听听他们的表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的表情变化和心理活动,找出人物的特点、性格,以求写人写活,写出来的人物,大家一读就知道是谁。阅读的素材有课内的和课外的,课内的让学生理解记住并且能活学活用。尤其是同义词和近义词,要分清不同情境的使用。如在学习了“通过”这个词以后,找出它的近义词“经过”“路过”,我给出了一个句子:我从学校门口( )。让学生选择填空,比较表达的不同。这样不断地积累,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够准确地应用。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的运用。在阅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精彩片段,背诵优美的好词好句,甚至可以背诵整篇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词汇和句式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积累素材并不只是观察,而是要把观察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积累的素材精心整理、分类,以便在运用时方便寻找。再者,学生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又对这些素材浏览一遍,消化吸收,甚至能在同类联系和异类类比中产生灵感,有新的发现。

二、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勤写多练

有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累了素材,但具体到写作文时,又无从下笔,不知怎么写起。曾经有一个学生,素材积累抄写了好几个本子,要是说词语运用,段落背诵,事物特点,那是张口就来。但就是到写作文时,不知如何下笔,不能有效地组织材料,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一写作文就发愁,作文课简直是煎熬。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他们勤写多练,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文章也是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地练习。重点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组织材料,勤于练笔,获得写作技能。不同类型的作文写法不同,如写人的作文,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品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记事的作文,要按事情的发展来选择安排材料,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把静态的写清楚,把人和景结合起来,运用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的方法。学生积累了素材,多练笔,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就不会觉得作文难写了。

三、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不具体、不生动,除了选材不当外,主要是他们只会概括,不会具体描写。如果要想将人物和景物写得生动,就必须认真观察和具体描写,深入修改。修改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集体评改,集体评改就是师生共同评改,当作文写完后,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让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作文,听者要做好需要评改的记录。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另一种是学生互评互改,要求学生找出作文中的一处优点,一处缺点,然后具体说出好在哪里,毛病应该怎样改。在改作文中,努力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学习这些闪光点。如一次作文的题目是《我家的小猫》,一位同学就这样写:我家的猫叫贝贝,长长的毛,黑色的眼睛,一见到我就欢快地扑到我身上……,在学生互评中,有同学这样点评:这位同学写的没特点,没能写出猫的具体特征,如果具体介绍出自己家的猫的品种、个头、毛色,那样就会具体生动。

四、结束语

要做好小学作文的教学,应该注意平时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平时的积累,只有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来。

参考文献:

[1]周美玲.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J].科技信息,2009(06)

[2]赵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3)

第9篇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尽力在作文实践中多方探索,多次尝试,初步形成了古诗词改写作文课堂模式。即分“读・想・说・写”四个阶段:

“读”就是读诗诵词,务求烂熟于胸,为展开想象作好充分准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们可以较快进入诗词所渲染的情境之中。

“想”就是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分两个层次:一是想象诗词中的情境,将情境具象化于脑海中;二是想象与此类似的生活之景,使诗词情境得以拓展。

“说”就是将诗词情境或拓展后的情境口头描述出来,要求表述要清晰,情境要具体。

“写”就是将“想”到的、“说”到的、“听”到的适当剪裁,按一定的结构组织方式写成小文章。

在这四个过程中,学生想、说、听、写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线的原则,学生的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由于我们坚持以生为本,方法切合学生实际,注重循序渐进,古诗词改写作文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激发了兴趣。设置具体的情境,以唤起回忆,启迪想象,触感,激发写作热情,再现现实生活。”古诗文改写正因此使学生逐步走出了困境,尝到了写作的甜头,不少学生有话可说了,并且越写越生动。

拓展了题材。在浩淼无边的诗词海洋里,诗词题材多种多样,这为古诗词改写作文提供了广阔的题材空间。田园、山水、边塞、军旅,亲情、友情、爱情,离愁、别绪,国仇、家恨,学生尽可遨游于题材之海中,取其所需,扬己所长,抒情议事,尽展怀抱。

锻炼了思维。思维有两个方向,一为发散思维,一为聚合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是学习者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如此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不少学生在古诗词的熏陶下锻炼了想象力、联想力。

第10篇

【关键词】写作 兴趣 条件 提高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面对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提笔不懂如何开头、写什么内容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1.引导阅读,唤起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除了阅读,还应摘抄,做到读抄结合,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录笔记,教给学生摘录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摘抄的内容分成人物、动物、事件等列别,进行分类汇总,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门别类地摘抄精彩的片段、句子、词语。全班学生定期交流摘抄本,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句、段抄写在学习园地里。写作文时,学生就可以运用这些摘抄的词语,使习作锦上添花。

2.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和闪光的故事,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增长新的知识。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所听、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扶持学生走出第一步。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还可以限定学生写观察日记的篇数,由量变到质变,习惯成自然,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便可以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文章来。

二、学生自己评改,教师及时肯定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我把作文评改这一传统项目保留到自己的教学中。

1.自己评改,提高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在这种互评互改中,学生可以一对一双人组评改,也可以以多人组成小组的形式,实行组内探究式评改。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引起自己的注意。

2.注重批语,提高兴趣。俗话说: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批语便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方法。

指导型批语。学生作文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怕是学生中的优秀文章也不会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个指导性的修改,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指导该如何改,但切忌大篇幅的“细致入微”的修改。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语病,教师不能简单地写“语句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如何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

交流型批语。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我班上有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但他也一直很孤僻,我在他的习作中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一个很诚实、很善良的孩子,你的成绩一直很优异,大家有目共睹,也很羡慕你,只要你能走出自己的误区,让自己活泼起来,开朗起来,你便融进了同学们的行列了。后来,这位同学慢慢摆脱了自卑,因为是写作让他找到了生活学习的快乐,所以他更加喜爱写作。

第11篇

论文摘要: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全程”示范作文

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教师写作实践可以给儿童树立写作的榜样,一个常有文字见诸报端的教师,一定会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效仿。美国新罕布尔大学的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从事写作的专家,这样他们就会了解写作的过程,就会知道既然教师逃避真正的写作教学,那么学生不愿意写作就是很自然的了。”二是教师写的文章不但是可供模仿的榜样,还是向学生展示写作过程怎样进行的实例。在黑板上当面做写作演示,教师边写作边向学生解释写作时内在的思维过程;在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内在的写作心理过程,变为学生可以观察和意识到的外显行为,学生很乐于接受,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课内,我们有一个很有效的做法:尽量压缩阅读课上不必要的繁琐的分析、提问,挤出时间来,找1——2篇与课文体裁相近、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赏读,以提高阅读效率;课外,鼓励、组织学生订阅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相互借阅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如实填写阅读报告单,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故事会”、“向你推荐一本书”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操于曲而后晓声,观于剑而后识器”,阅读,为作文在语言、思维、方法,素材诸方面提供借鉴,积累材料,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作文,必然是有后劲、有活力的、高效的。作文教学,必须有“大语文观”下的“大作文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

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小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比如:先做后练、先画后练、先演后练、先编后练……,都是比较为小学生的喜欢的练笔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灵感一现时,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即兴练笔,学生往往更能写出充满灵性、富有童心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来。比如: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一阵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一只闯入教室的小鸟……

四、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

第12篇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作文难教是所有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很多教师都把原因归咎于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具备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句话就是作文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没有系统的规划,随意性较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自然是作文教学的效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长此以往,学生作文的兴趣完全丧失,更无须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今作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教师教学盲目。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规划,训练计划、目标不明确。作文训练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写什么,怎样进行训练都十分盲目、无序,不确定性、随意性较大,作文课往往是临时抱佛脚。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作文临时决定写什么题目,或者用一些所谓的练笔小作文、片段作文、日记作文等等作为应付,完全是“放羊式”的散兵游勇作文。这样的作文训练到底练出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水平如何,结果不言自明。

其次,学生被动应付。学生写作毫无兴趣,被动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应付性作文,敷衍了事的作文,训练效果差的作文,完全变成木偶式的表演作文。究其实际,其实是写作前教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没有将具体的作文目标细化,没有规范的作文达标要求。往往是要求学生什么都写,什么都练,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什么都没学会。这种缺乏多元促写的辅助,缺乏层级达标训练的作文,无从解决作文教学的状况。

再次,训练单一。教师作文训练的程序死板,方法简单,训练时长且费力。甚至有的教师只布置大作文(即课堂作文),其它的作文训练方式全无,这就无法达到层级达标训练的要求,难以达到初中生作文训练的目标。

二、作文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欠妥

学校评价作文教学的方式欠妥。一些领导评价作文教学喜欢用数字评价,只看数量而弃质量。只检查作文的写作次数,批改的次数,详改的次数,没有从新课程的高度来考查作文的质量、效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领导、教师仍唯分数论学生,一些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关课外活动,也因安全隐患而常常被取消。教师方面也仅满足于改一改、写一写的形式,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规律。

(二)正确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严重缺失

当前语文教材没有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有总的目标要求,也缺乏写作训练具体的写作内容和详细的训练安排。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写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能力要求,对学生作文的指导缺乏写作技巧的施教。在教学操作中没有将写作目标落到实处,只停留在纸面上,因而学生写作训练质量难以得到改观,写作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发展。

三、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构想

笔者所在教研组开展作文教学改革,对作文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完整的规划。提出“构建多元促写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构想,专门制定了实操性强的计划,扎实进行作文能力提升的目标训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多元促写作文策略的构建

何谓多元促写,即多角度,多方面,多样化,多手段地促进学生作文的一种写作方法。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单元作文的目标和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自觉作文。多元促写作文策略的方法归纳如下:1.补题作文。就是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补题作文给予学生作文最大的自由度,但又有限制。补写题目部分为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是训练学生机敏和智慧的最佳形式。2.补写作文。补写作文是想象与幻想运用的训练。补写作文是针对性最强的作文训练,有补写开头,补写中间,补写结尾等。补写作文有强化作文局部和增添文采的作用,使文章的各个方面更齐备,更完整、更精彩。3.扩写作文。扩写作文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灵活运用扩写能使学生富有创新性,达到训练学生作文创新的能力。4.读后感。有感而发,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作文方式。如《伤仲永》《羚羊木雕》《斑羚飞度》等文章,读后都能让学生有所感受。但写读后感,必须有感想点。而感想点往往是文章的中心点,学生没有深入学习和研读课文是很难有感而发的。因此,写读后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学生挖掘出文章的精神、品格、价值所在。读后感的写作既解决学生的读,又利于学生的写,同时又可解决学生作文时材料输入的问题,即写作源头问题。5.日记。日记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点滴记录,也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露,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表述。日记的好处是真实,学生可以将自己认为好玩的、有趣的、想做的事毫无保留的记录下来,它是作文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堂作文的补充和延续。日记的随意性,可让学生无拘无束,大胆想象,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任其驰骋,为语言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的作文服务。6.交际作文。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流,有交流就会有活动,学生自觉地将活动写出来,就是学生的交际作文。交际作文无需高要求,学生只要将事情写清楚,过程记录清楚就能达到交际作文训练的目的。7.缩写作文。缩写能锻炼学生语言综合使用能力,浓缩的都是精华。8.续写作文。续写是在文本原来基础上的延续,也是一种创新。它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手段。9.改写作文。改写作文更是一种创新,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精心构思、展开想象的能力。教师可适当安排古文类的文章,让学生用改写的办法来作文,以训练学生作文的能力。10.小制作作文。小制作作文是学生亲历做过的物品,有助于帮助学生将事情说得更清楚,教师可用它来做说明文体的写作训练。11.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12.漫画作文。通过漫画作文的幽默来刺激学生的神经,可训练夸张手法的运用。13.寓言作文。寓言是语言短而精的体现。寓言短小精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学生乐于动笔,易于成文。14.童话作文。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具有丰富、奇妙的想象。童话的奇思妙想,正符合青少年好奇心强的特点,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15.科学幻想作文。它是超乎想象的结果,大胆想象是它的完美体现。写作的榜样有《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16.音乐作文。音乐作文能使学生愉悦,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17.体验作文。体验作文更加有利于学生抒感,表露心迹。18.观察作文。观察可以培养学生视觉的灵敏度,视觉可以为作文搜集材料并服务于写作。

笔者所在教研组根据以上多元促写作文的策略系统完整地制定出初中三年促写训练计划,来促进学生大作文的进步,让多元促写作文策略成为课堂作文的有益补充,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愉快写作,敢于写作,爱上写作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层级达标作文训练体系的建设

层级达标作文训练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作文目标,完成不同作文水平的文章,即阶梯渐进式的层级达标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为此我们提出初中三年作文水平达标的不同层级标准如下。

(一)七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正确,有条理,段落层次清晰,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有先后,过渡自然,能清楚表达出中心思想。

2. 内容:选料较新,较为切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较为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

3.语言:语言通顺,少量语病,修辞方法使用合理,有少许错别字,文面较整洁。

(二)八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明确,构思巧妙,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明了,段落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2. 内容: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内容具体,情真意切,选材详略得当。

3. 语言:语言较规范,语句较通顺、简明、得当、连贯,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偶有语病,错别字较少,书写整洁。

(三)九年级层级达标作文水平标准

1. 篇章:立意深刻,结构完整,有条不紊,构思精妙。

2. 内容:材料选择切中主题,思想健康向上,中心思想突出,内容充实,选材精当,感情真挚。

3. 语言:语言符合规范,语意表达顺畅,连贯得体;语言生动形象,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熟练使用各种表达方式,没有语病,无错别字,有文采,文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