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拍摄微电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拍摄微电影时,许多场景由于受地面状况或空间格局的限制,导致一个镜头需要拍摄多次,而有时候拍摄出来的画面要么虚焦、要么抖动,视觉上无法接受。铺设轨道是减轻抖动的一个方法,但有时候由于轨道无法铺平,细微的角度变化或地面凸起都可能导致摄像机产生呼吸感效应。而“如影”出色的稳定云台系统很好地抵消了因呼吸和运动带来的画面抖动,帮助摄影师拍摄出了稳定流畅的画面。而且,“如影”满足了长镜头平稳无抖动的要求,让观众不出戏,传达每个表演的动作。
平稳无抖动是成就长镜头的必要条件,虽操作斯坦尼康可以完成,但效果是不一样的。相比斯坦尼康,如影Ronin更强调的是冲击力,紧迫的运动。并且,如影Ronin的镜头平滑,给人以从容不迫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斯坦尼康能表现主观人物的剧烈情绪起伏,而如影Ronin却在另外一个领域发挥优势。
“如影Ronin在许多条件下可代替轨道加摇臂运动,在无法铺轨道的地方,例如船上,小窄道上,凹凸不平的木桩上等。只要是摄影师能走动的地方,如影Ronin就能跟随。”
在拍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使用如影Ronin能节省装轨道摇臂,铺平轨道的时间,也节省人力。而且对于超长快速运动镜头来说,如影Ronin也胜于斯坦尼康,如果没有多人的帮助,斯坦尼康是没法跑得太快去追随的,而如影Ronin就能做到。
由于如影Ronin是便携悬挂,可上下倒置,手提等,并有云台操作。基本上是人眼能运动的角度如影Ronin都可以做到。这就大大增加了创作的思考空间,可以设计更多复杂的调度运动,解决了镜头抖动的问题,摄影师就可以尽情尝试运动调度。甚至是在摄影师前面放高台,摄影师再站上去,如影Ronin也能很好地抵消摄影师上下移动所带来的镜头抖动。如影Ronin可以参与打戏,越轴镜头,追逐镜头,甚至可充当有呼吸感的三脚架,模拟各种主观镜头,主观变客观,穿梭于各种意想不到的角度机位。
摄影师在做复杂运动时保证镜头趋向,云台手还可以辅助摄影做构图操作,这是电子时代的工作方式,便捷、可操作性强、快速效率。
如影Ronin的稳定性已经堪称完美,如果能配合摇臂等工具,作为镜头中间衔接操作,相当于摄影师换手一样的操作就更好了,毕竟由于地形限制,摄影师也不是无所不能,可以穿梭在代表空间里的。
如影Ronin支持的相机类型最大长度为140mm,最大宽度为195mm,最大高度为225mm。如影Ronin本身重量很轻便,但加上机器,重量还是不可忽视。如影Ronin的操作是手提和双手扛,长时间手持拍摄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个不小挑战,而摄影师手臂的耐力决定了镜头的长度。如影Ronin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已经很便携,但是长时间手持拍摄也具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需要给摄影师一个手臂缓冲的时间,摄影方可再次操作。如影Ronin的鱼钩设计解决了长时间手持拍摄的困难,但相比之下,手持拍摄比使用鱼钩拍摄的便携操作性更强、运动自由度更大、角度也更多变。
1、技术突破带来的可能性
现阶段,微电影技术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其语态更新,也能够推动昂微电影内容的升级,同时为创作者、制作者、发行者与电影观众都带来了新的制作空间与接受程度,并且得以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对于微电影的技术发展,智能手机对其影响较大,对手机拍摄微电影的行为,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智能手机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微电影拍摄媒介,尽管其还无法取代专业的微电影拍摄器材,但是其对微电影的拍摄影响较大。在新媒体时代,微电影拍摄的技术标准在不断的提升与突破,一方面,创作者可以运用高科技的尖端技术,拍摄出更高品质的微电影;另一方面,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更新与突破。几乎可以将智能手机定义为微电影的拍摄器材,是拍摄微电影的一种新型技术与模式,也是新媒体时代的特色与需求。
2、在同质化中寻求差异化
当大量的微电影不断涌现而出,其超额附加值无论是通过网站吸引流量,还是商家以此来做宣传,几乎都被消耗殆尽。一方面微电影的群众口碑变得与硬性广告一样,口碑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微电影同质化内容的越来越严重导致其推广成本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处境下,微电影的创作需要重视其内容的分众性与差异性,微电影的地域性、游戏性、学习性、偶然性、记录性和亲历性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例如,眼下比较流行的延时摄影就十分热门,延时摄影的拍摄帧频低于正常的视频拍摄,在后期播放时使用正常或较快的速度的拍摄方法。这种新式的延时摄影在之前是专业摄影人士所有,并且人们都觉得是一种可为而不可及的唯美艺术表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普通人就可以接触的拍摄手法。另外,延时摄影具有其特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新视角的体验方法,在将来的发展中前景不可限量。
3、微电影的营销回归内容
微电影的发展也需要考虑其市场与营销,对于微电影的市场,不少业界人士都会考虑到营销与渠道,炒作、推广、明星和首页等概念往往成为先行剧本,传播的价值往往大于微电影的内容本身。对于微电影的营销来说,运用之前传统广告的资源与资金模式去推广宣传微电影,比较落后,不切合实际,不仅不符合微电影的商业逻辑,与微电影的初衷也背道而驰,更导致微电影失去其强大的附加值。微电影的价值往往体现以其自身的活力,很多微电影中并没有真正的大牌明星,但是也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甚至是席卷中。其实微电影的投资方与宣传渠道是其基础和自身优势之一,但关键之处还在于微电影的内容,需要瞄准市场,最好是做好一击必中,针对性较强,能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染力,研究市场导向,拍摄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微电影,对微电影的创新性要求较高。
4、总结
综上所述,名人微电影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传统的电影并不完全统一,但是又有着一定的共性。微电影并不具备其自身的坚实本体,生长在网络和大众化之后,主要依靠内容、创新来推广宣传和营销。微电影的发展可变性较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拍摄技术、营销模式、时代背景等。
作者:杨潇 单位:中国电影博物馆
微电影《归》是作为这次微电影训练营的作业,由我们王老五剧组集体创作完成。它的剧情立足点在父子之情上,力图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场景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导演:麻骏
制作时间:2013年7月
作品类型:剧情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C100+EOS 700D、EOS 5D Mark II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S6+AE CS6
微电影对于我们这个剧组的五位同志来说,是一件新鲜事。说“新鲜”,不仅是因为我们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微电影,而且更没有想到自己拍微电影。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一直爱好摄影,图片摄影是我们的强项。但对于微电影,我们却一窍不通。
2013年7月初,由于南京市摄影家协会的推荐,我们有幸参加了南京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韩丛耀教授主持的微电影训练营。通过训练营的学习,我们对微电影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和初步的感觉。
在近20天的时间里,我们不但学习了微电影的基本理论,还接受了微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等各个环节的训练,初步掌握了微电影创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导演工作札记
剧本是微电影之本,没有剧本导演很难展开剧情。演员则是微电影的叙事主体,没有演员,导演无法去塑造形象和演绎剧情。显然,剧本和演员是导演的工作重点。
拍摄之前,导演认真地和大家商量研究剧本,并多次参与剧本修改。在剧本基本确定以后,又与负责编剧的同志商量,及时调整修改分镜头剧本,以确保拍摄工作的顺利开展。导演与摄像进行沟通,确定拍摄场景和拍摄角度。导演还和剧组其他同志商量研究服装和道具等一系列问题。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的工作主要是现场的调度和指挥。好在我们这个剧组加上请来的客串演员(客串演员也是训练营里的学生),一共也只有6个人,沟通不困难。但人虽少,可现场说戏、走位、道具的摆放以及拍摄机位的确定等,程序一样不少,常常一个镜头需要反反复复几次拍摄才能完成。
《归》的拍摄,最难的还是大家经验不足。导演经验不足,现场随意性大。演员经验不足,理解剧情不到位。摄影经验不足,拍回来的片子不完整,有时甚至缺少必要的镜头。有趣的是在拍摄现场大家都会踊跃发表意见,经常就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这样一来别人都成了导演,反而弄得“真正的导演”拿不定主意,做不出决定了。
最后不管怎样,七嘴八舌、七弄八弄、手忙脚乱……谢天谢地,总算拍完了片子。
拍摄使用器材及参数设置
微电影《归》的拍摄,我们主要使用了佳能EOS 100摄像机、佳能EOS 700D、EOS 5D Mark II单反相机。佳能EOS C100摄像机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过去没有接触过,对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知之甚少,完全靠在干中学在拍摄中摸索。
佳能EOS 100摄像机配用的是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700D、EOS 5D Mark II单反相机配用EF 24-105mm f4 IS镜头。微电影《归》中的画面大多为EOS 100摄像机和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所拍摄。
为了保证画面质量,佳能EOS 100摄像机在光线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一般设置是ISO为320(最低值),光圈设置F8,快门速度1/120秒或以上。不过,由于是摄像机,佳能EOS 100的最慢快门速度是1/25秒,在室内光线很弱的情况下,只能开大光圈,增加ISO值。正常使用情况下,佳能EOS 100摄像机的像质还是很不错的,但在高ISO值的情况下,佳能EOS 100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噪点还是比较大。在较暗场景下,当佳能EOS 100摄像机ISO值达到12500时,画面质量会很差,甚至难以接受了。
在电影创作中,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艺术要靠技术来实现。在视频的拍摄中,EOS 100要优于单反数码相机。另外,虽然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镜头属于低端镜头,但在变焦后可以自动对焦,这对于年龄大视力不好的我们,可是帮了不少的忙。这个镜头的问题在于它的浮动光圈,并且长焦端光圈为f5.6。最大光圈过小,一来难以虚化背景,二来在保证快门速度的前提下需要相应的高ISO值来配合。总的说来,佳能EOS 100摄像机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微电影的拍摄要求,真实地再现演员的表演和现实场景。
参加微电影训练营学习的几点体会
这次微电影训练营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珍贵了,但也留下不少遗憾。参加这次微电影训练营的学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作为我们这些年龄较大的人,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上无法和年轻人相比,在思维上也不如他们敏捷。
《归》的拍摄比较仓促,整个故事的构思是临时想出来的,在到达拍摄地点时还没有个完整的分镜头剧本。剧中演员确定属于临时动议。三位演员都是训练营中参加学习的学员,其中两位是本剧组的成员。他们既当导演、编剧、摄影,又当演员,并且没有任何编戏、演戏、拍戏的经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一次快乐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微电影训练营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说,可谓体会深刻,经历难忘……
1.这次微电影训练营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我们这些从来未接触过微电影的人,在不足20天的学习和训练后,也能够进行初步的拍摄和简单的后期剪辑了。这首先主要仰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得益于这里良好的教学方法。训练营的教学方法独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指导老师跟班实践,现场指导,有问题立即解决。其次是微电影训练营的创作成绩突出。在练营中,主办者注意发挥所有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设框框,让大家自由发挥,在短短的10余天时间里就创作了多部有水准的微电影作品。再次是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的器材设备优良。南京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为此次微电影训练营提供了良好的后期剪辑设备,佳能、索尼公司也向我们提供了多台摄影机,并派专人到微电影训练营来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这些都为微电影训练营的学员们的学习、拍摄,以及后期剪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此次训练营的理论学习课程对于我们这些年龄比较大的人来说,时间上还是稍觉紧了一些。6天的理论学习时间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似乎已经够了,毕竟他们有的人或多或少曾经学习过相关的课程,也有的对微电影有过一点接触。但在我们这个剧组中,大部分同志过去对微电影都不曾给予过关注,有的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关于微电影的知识,我们知之甚少,微电影的创作更是无从谈起。今天,终于“吃了一回螃蟹”!
鲁英俊:拍微电影让我收获很多
2013年6月21日,首届乌鲁木齐市微电影展播观摩会研讨会在某报社举行。研讨会上播放的一部名为《回家》的微电影得到了在场专家和微电影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记者获悉,《回家》这部微电影是由新疆艺术学院的一名叫鲁英俊的学生导演的,便拨通了他的电话。鲁英俊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在位于小西门的一家宾馆里,记者见到了鲁英俊。鲁英俊今年22岁,家在阿克苏温宿县。虽然学校已经放暑假了,但是鲁英俊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在乌鲁木齐进行社会实践。鲁英俊说:“我现在在一家影视公司做社会实践,公司正在拍一部电影,我在剧组担任副导演。”
鲁英俊2010年考入新疆艺术学院,开始进入影视戏剧系表演专业学习,课余时间,只要有表演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鲁英俊说:“表演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表演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我除了参加学校里的一些小品、话剧的表演外,还参加了一些影视剧的演出。”
2011年4月,鲁英俊参加了新疆电视台青少年教育片《让爱飞翔》的拍摄,他在剧中饰演男二号李海清;2011年5月,鲁英俊参与了新疆电视台影视频道《新疆羊肉串》栏目《门当户对》一片的拍摄,他在剧中饰演男一号马军;2011年七八月,鲁英俊作为跟组演员,参与了电视剧《阿娜尔罕》的拍摄。
“我一进学校,就把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好了,那就是将来当导演,拍电影。但是,作为一名还没有任何影视拍摄经验的学生来说,要想拍一部电影的可能性很小,而拍摄一部微电影对我来说,却是力所能及的。”鲁英俊说。
2011年,由鲁英俊担任执行导演的微电影《搁浅》荣获湖南禁毒微电影大赛最具教育意义短片奖。《搁浅》的成功,让鲁英俊对拍微电影有了更强的自信心。
2012年5月,鲁英俊拿出2000元,开始了微电影《回家》的创作和拍摄工作。《回家》的编剧白雪林说:“我是影视戏剧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鲁英俊有了拍微电影的想法后,就找到我,希望我能写一个农民工题材的微电影剧本,我答应了他,并且用一天时间写完了剧本。《回家》以农民工之间的真挚情感为依托,讲述了3个外地的打工者来到陌生城市打工后发生的种种无奈和迷惘。”
由于朋友们的支持,鲁英俊很快完成了这部微电影的创作。“拍《回家》时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拍包工头带人殴打农民工那场戏,我们在一家酒店门口拍,但是被酒店的人发现了,不让我们拍,我们只好换了一个拍摄场地。总体来说,拍摄还算比较顺利,前期拍摄一天,后期制作3天。《回家》这部微电影花了4天的时间就制作完成。”鲁英俊说。
2012年6月,鲁英俊担任导演、制片、主演的微电影《回家》获得了在甘肃省举办的全国大学生DV创作大赛三等奖。
莫子:拍微电影并非年轻人的专利
莫子在乌鲁木齐一家酒店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监控室里看监视器。业余时间,他拍起了微电影。
记者在莫子家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电脑跟前剪辑影片。电脑桌旁的墙角,堆着几个大大的铁皮箱,里面装着各种摄像器材。“我现在用单反相机拍微电影,一套器材花费了2万多元。”莫子说,对微电影的痴迷,让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我以前给新疆电视台影视频道的《新疆羊肉串》栏目写过剧本,后来干脆自己自编自导拍起了片子,然后把片子卖给《新疆羊肉串》栏目,后来这个栏目收视率不理想,我就干脆自己拍起了微电影。”莫子说。
2013年5月8日,由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市民微电影展播及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莫子的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于是莫子动了拍微电影的念头。莫子说:“我以前也拍过不少片子,拍微电影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我计划5月到8月拍10部微电影,现在已经完成了《感动》、《录像》等五部。”
如今,很多微电影都是靠团队来完成拍摄的,从制片、编剧、导演、摄影、剪辑等都有严格分工。但是,莫子没有自己的团队。莫子说:“其实我也想组建自己的微电影团队,那样我也可以轻松一点。但是一方面资金有限,毕竟请摄制组的工作人员需要花不少钱;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也想让一些喜欢拍摄微电影的人跟我学点东西,但是愿意免费跟我一起拍片的人并不多,因为没有报酬,谁会跟呢?”
除了资金,对莫子来说,拍摄微电影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演员难找,他说:“很多演员都是朋友给我推荐的,都不是专业演员,前几天在一所医院拍《妻子的怪病》的时候,我在医院里找了一名护士做临时演员,一段很简单的剧情,她反反复复演了很多遍,就是演不好,毕竟不是专业的。”莫子说,他拍微电影,演员都是免费演出,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报酬,但是他管饭,而且尽力让演员吃好。“我请演员吃的不是过油肉拌面,就是抓饭,演员都是兼职的,我尽力把他们照顾好。”
说到一个人拍微电影的艰辛,莫子深有感触,“拍微电影的确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扛着摄像器材满大街跑,真的感觉挺累,但是我喜欢拍微电影,自然乐在其中。”
说到兴头上,莫子打开电脑里自己已经剪辑好的微电影《录像》给记者看,清晰的画面,温馨动人的情节,记者很快就被这部微电影吸引住了。
如今,莫子正在拍摄另外一部微电影《风中的纸鹤》,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莫子很少提及“理想”这两个字,毕竟现在拍微电影已经成为了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女儿看我成天痴迷于拍微电影,特别担心我的身体,有一天甚至对我说:‘爸,你成天这么辛苦,千万别过劳死了。’我听到这话,心里挺不好受的。拍微电影并非年轻人的专利,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就是喜欢拍微电影。”莫子说。
丁山海:微电影也要走专业化之路
丁山海今年28岁,他在鄯善的吐哈油田工作,业余时间,他拍起了微电影,如今,他在吐哈油田拍微电影拍出了名气。
“我200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分到了吐哈油田工作。我们的工作基本上是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每次休息回到乌鲁木齐,我就想着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把我学的平面设计专业捡起来。”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丁山海利用假期,在乌鲁木齐一家玉器公司做起了兼职,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为公司的内部刊物《和田宝玉》做平面设计。丁山海说:“做平面设计做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的对制作视频的兴趣变得浓厚起来,我觉得视频表达会更直接一点。于是我开始用单反相机拍摄一些视频。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就自学视频剪辑,我现在剪辑微电影用的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就完全是我自学的。”
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丁山海用单位的单反相机拍了一段反映先进个人事迹的视频,没想到,这段视频得到了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从此以后,丁山海一发不可收拾,为石油单位拍摄宣传片,或者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拍成微电影,渐渐的,他在吐哈油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 影视教学 微电影 传播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逐渐流行,近几年微电影也开始蓬勃发展。微电影的盛行原因,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中‘精英’与‘草根’的界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影像作品表达自己。大学生是引领时尚的弄潮儿,不仅是影视类专业学生对微电影相当关注,非影视类专业学生对微电影知识的需求也日渐凸显。然而,大多数高校基本上甚少有影视类及其相关专业,与微电影知识及创作相关的课程也比较少见,这极大地限制了微电影知识在校内课堂的传播。
二、大学生微电影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正是由于微电影知识在课堂教学这一传播途径上受到很大限制,逼迫我们去思考如何让非影视类专业学生更多地了解微电影知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了大学生微电影认知与需求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微电影的关注度、兴趣度和参与度,进而提出可否通过全院范围内的公共选修课影视教学,在大学生中传播微电影知识。
(二)调查过程
问卷设计阶段。根据调查目的明确了问卷调查的方向,问卷设计主要突出调查学生对微电影认知度和感兴趣程度,所在院校微电影课程设置情况,学生对微电影创作热衷度,以及对校园开设微电影相关课程的支持度等几个方面,题型分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以单选题居多,约占75%。
问卷调查及分析阶段。为方便问卷数据的统计,亦考虑到学生手机、电脑等网络使用的便捷性,问卷通过问卷星,共产生有效问卷107份。
(三)调查结果
学生对微电影较为喜欢,不感兴趣的仅占12%,而对微电影概念的认知通常以“微”和“电影”简单拼凑理解为主;有微电影创作经历的占3.74%,有意向拍摄一部微电影占28.97%。在对“如果学校开设有关微电影的相关课程你会去上课吗?”这一提问中,49.53%表示会去上,35.51%表示看情况。学生们认为,限制拍摄微电影的因素较多,排名最前的是拍摄经验和投入资金(约70%),其次是取决于机会和是否敢于尝试及能否找到演员等,而想拍摄的题材方面,主要以校园题材类为主,其次是科幻、社会、爱情、经典等故事类型。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的对微电影知识的认知较浅,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拍摄微电影存在一定的需求量,同时开设微电影相关课程学生支持率也较高。由此可见,在院校开设微电影相关课程这一想法是切实可行的。
三、影视教学中的微电影知识的传播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高校通过公共选修课开展微电影相关的教学也是切实可行的,由此我们设想,可以将较为系统的微电影知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层层传播与实践。
(一)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的设置一般需要三个基本因素:学科知识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因素。微电影和电影、影视密不可分,因而其知识的梳理可以借鉴电影学、影视学的知识体系。以影视学为例,其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主要课程: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等。
从这些课程当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微电影所需要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艺术领域类,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力;专业技术类,提高学生拍摄、剪辑技术;作品创作类,提高学生作品策划、创作能力。因此,微电影的知识传播,从宏观角度出发,则可以建立一个课程体系,从中微观角度出发,则可以在某一关键课程中巧设微电影相关内容。在下面的优化教学设计和强化实践教学上,我们采用了后者传播方法和途径。
(二)优化教学设计
我们基于《会声会影影视编辑》这一以剪辑技术为主的公共选修课程,进一步优化了课程教学设计。会声会影本属于家庭级、业余级人员都可以掌握的软件,学生学习不需要安排大量课时,可以满足微电影相关知识的融入和讲解。因而在课程内容方面,笔者融入电影史和微电影发展、电影如何拍成的、电影结构与蒙太奇、素材拍摄等系列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微电影相关知识的介绍,引出会声会影软件中各功能面板的使用,进而通过课堂教学任务的布置、完成、巩固,深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三)强化实践教学
“知行合一”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微电影知识的传播最后起到的效果也可以看成:学生最终能将好的创作通过画面形式呈现给他人。基于这一理念,在课程安排中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积极引导、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一对一指导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微电影创作的信心,带动学生自发创作。实际上课过程当中,在实践案例的选取上,注重选取校园风景创作、校内活动剪辑、诗词制作、流行剧声效处理、宣传片剪辑与制作、个人生活照和视频编辑等方面的题材,引发学生深入挖掘创作题材。通过课堂案例的引入、任务的完成,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树立了学生自行创作的信心。
四、《会声会影影视编辑》教学中微电影知识传播有效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和考核设计
为检验学生对微电影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设计了课程前期问卷调查和课程后期实践考核,通过课程开设前后,对比了解学生对微电影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前期问卷主要基于前面提到的全院性《大学生微电影认知与需求调查》为基础,简化部分题目题型,增加课程教学期望值等题目。课程后期实践考核,主要通过设计期末考试卷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技能考核,通过考核评价加以定性。考核设计重在了解学生对微电影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微电影、视频剪辑、拍摄技术、课程掌握情况等方面内容。
(二)前期问卷调查分析
授课班级前期问卷(有效31份)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微电影表示不感兴趣的仅10%,对微电影概念的认知停留在浅层居多,普遍认为是小型电影,有意向拍摄一部微电影约40%。对“如果学校开设有关微电影的相关课程你会去上课吗?”回答显示65%表示会去上。认为限制拍摄微电影的因素仍是拍摄经验和投入资金以主,其次是机会和尝试等其他,至于拍摄题材,主要以校园、爱情、科幻居多,其他是社会、经典等类型。以上结果与前面大范围调查统计基本相似。在“学校开设微电影相关课程影响会如何”的选择中,认为“不好、没有意义”的数值为零,77%表示丰富了学生知识,26%表示不关心这些。而在通过课程学习希望学生到的知识方面,普遍学生希望能学会视频剪辑的相关知识,能制作关于一份自己班级或和自身相关的一些视频,也有些学生反映希望能学习到微电影的一些拍摄手法等。
(三)后期实践考核分析
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通过后期期末实践考核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微电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微电影的概念、拍摄流程、拍摄技巧等方面均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视频剪辑方面,对视频修剪、视频特效使用、字幕处理、配乐等应用均比较熟练。从考核成绩来看,良好及以上占了近85%,不及格人数为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通过公共选修课《会声会影影视编辑》课程传播微电影相关知识也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微电影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某一门影视类课程教学进行有效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始微电影系列课程来更进一步地达到微电影知识的有效传播。
五、结语
通过前期学生问卷,后期开设课程并实践,高职院校利用公共选修课平台开设影视教学类课程达到传播微电影相关知识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在某一课程中融入微电影相关知识进行加以传播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若后期能更进一步,利用院校公共选修课平台深入挖掘微电影相关系列课程,将对微电影知识的有效传播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剧本创作考虑观众
同时作为微电影的编剧之一,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微电影拍摄的诸多事宜,当然剧本创作不能完全被现实打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是这次剧本创作的一个核心原则。在剧本创作初期,主创和陕西卫视的老师们就艺术、市场和收视率产开了一次讨论。
在剧本创作上,矛盾点的设置、第一次矛盾点的时间、每个矛盾点的间隔,以及剧本的抒情留白,陕西卫视都有要求。因为留住可爱的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微电影可不是单单靠某一项指标就能完成的。简单来说,《美丽的谎言》讲述的是在房产公司工作的张明辉和摄影记者王晓颖是一对相爱的情侣,当谈婚论嫁时,面对现实的经济问题,面对岳母的要求,他们是如何去面对、去解决以及如何有贵人相助最终走向幸福的一段爱情喜剧故事。所以在设置剧情的时候,尽快展现矛盾,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是第一要务。同时根据《华夏微电影》的栏目定位,适当加入观众喜好的元素,如励志、孩子、喜剧、悬疑等等,所以前期的剧本创作不能一味以艺术作为起点,艺术也要结合大众,结合市场,结合收视率,让更多的人知晓,才是一部影片被检验的重要因素。
剧本写作中,相信很多编剧朋友都有共同的疑问,什么样的剧情、尺度、矛盾能让观众接受,同时又很新奇。试想电影《人在途之泰》其实拍摄难度并不大,故事也并没有多复杂,但是却换来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以及网上广为流传的“要去电影院和大家一起笑”的口号。这说明其实艺术电影的市场并不大,很多城市的白领压力很大,劳累工作一天之后还要去电影院里去思考复杂的剧情带给自己哪些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呼唤……他们需求让人轻松,解压,释放!所以《美丽的谎言》在创作风格上也追寻了一些票房比较好的轻松诙谐类电影的手法,力图做到观众笑口常开。
镜头视角的选择
作为这样一部都市轻喜剧微电影的摄影师,可以说容易也不容易。容易之处在于拍摄都市题材的电影,在灯光舞美现场氛围的营造中相对容易,之所以称之为都市电影,就是接近城市人生活,讲述身边事的电影,俗称“接地气”。所以还原生活,高于生活的镜头相对容易拍摄,但是这样的拍摄往往容易没有新意,会让人对画面印象不深刻,也许是和观众肉眼所看的视角太过接近的原因,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都市微电影拍摄的难点。
一谈到微电影拍摄设备,很多朋友会想到EOS 5D MarkⅡ,小巧灵活、成本低画质好、镜头丰富的优点让很多微电影都使用这台相机拍摄。但是佳能 EOS 5D MarkⅡ的宽容度、灵敏度、操作稳定性还不足以应对更丰富的细节,所以《美丽的谎言》使用的是索尼PMW-F3,镜头4只,分别为11-16mm、35mm、50mm和85mm,镜头光圈为F2.0,滤镜直径为95mm。由于采用了全画幅Super 35mm尺寸,使其能够得到真正35mm电影的景别关系(实际操作中感觉佳能EOS 5D MarkⅡ的景深其实比索尼F3要浅,F3更像是EOS 7D的景深,但是景深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控,所以在小成本制作上不能一味追求小景深,容易耽误拍摄时间),在光线的感知上,虽然这几只镜头不能和蔡司的镜头媲美,但是已经有电影头的成像风格。
也正是有了这几只镜头,很多画面的设计上也就有了新意。比如在拍摄房产老板和丈母娘的一些段落中,使用了11mm超广角镜头,让人在镜头前有了夸张的视距效果和变形效果,深刻刻画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同样也是这只11-16mm的镜头在开场的运用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男一号的登场效果定的是搞笑,形式化强,一个长镜头,既让观众知道男一号角色的工作性质,还要在一个镜头内完成,同时作为开场镜头,需要有那种大气、夸张的效果能吸引观众,当时我选用了5节直轨道,在轨道向前移动的时候镜头变焦,即轨道车向前运动,镜头从16mm端变到11mm端,这样在视距上有一种夸张的效果,而且保证了在男一号回头的同时到达最广的11mm端,人在11mm端的全景表现是很震撼的,就如同房产老板发飙的画面一样。
抓人的运动镜头
镜头的选择是影片拍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一个就是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运用了。曾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老是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越狱》(《prison break》)的节奏如此抓人,于是乎就把其中的某一集看了好几遍,一帧一帧地拉片看,之后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基本上每一个镜头都在运动,而且景深都很漂亮,主体都很突出,每个镜头所使用的时间都会比国内电视剧单个镜头的时间短很多。我想这也就是很多朋友看完《越狱》之后觉得影像风格有些随意,但却很有节奏的原因了(本文章不涉及剧本本身节奏的讨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影片可以更容易的拍摄。《美丽的谎言》微电影就是想追求每一个镜头的精益求精,也想追求和《越狱》一样的节奏,那就需要镜头活起来、动起来。有经验的朋友可能知道租轨道、租摇臂等辅助设备并没有多少钱,可以在使用中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是制片组觉得担当不起的。有了轨道和摇臂,在拍摄中确实让画面好看了很多,同时也因为“动接动”的原则在剪辑上也相对容易。这也对摄影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运动归运动,但不能太运动。简而言之就是运动要根据剧情和创意的需要。比如大家在很多影片中看到的全景镜头交代环境,然后降镜头来交代环境和人物的关系,一般为大景别,这种镜头在本微电影中拍摄南锣鼓巷的戏中就很好地运用了。如果只是降镜头来交代环境还没有达到镜头内外都在运动的要求,所以在降镜头的时候要现场调度,让镜头内部增加运动的元素,如奔跑的路人,在一边降镜头的时候一边划过镜头,这些简单元素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增加镜头内部运动,从而丰富镜头内容。
关键词:服装品牌营销;光比与构图;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4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商业微电影与现代服装品牌营销定位关系
商业微电影是指使用微时长进行商业产品艺术创作的短片拍摄过程。与篇幅大、成本高、运作长、见效慢的纯粹商业电影不同,商业微电影具有篇幅小、成本低、运作短、见效快等特征,属于微缩动态视觉商业营销手段。它在服装企业品牌营销的应用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普通类型的服装产品广告均需配合诸如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体进行对外宣传与商业推广,需动用较大人力、物力、财力辅助宣传;然而微电影商业短片更多地面向广大互联网客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用户遍布全球,在地球任意区域只要属于互联网用户均可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欣赏不同类别的服装商业微电影短片,这是建立起消费者对服装品牌企业市场定位的深入了解过程。服装产品的商业微电影传递的商业讯息与产品特性均可得到完美诠释。这种通过摄影技术传播的服装商业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尤其是年轻网民的热捧。
服装商业微电影平台广阔、操作手法简单、信息量大、画面感强、明星与市场效应显著,这些优点解释了微电影艺术形式如何能够快速发展并占据现代消费者心灵的重要原因。优秀商业微电影短剧延续过程使核心目标客户群成为该服装品牌商业短剧的忠实的追捧者,逐渐演变成为忠实购买者与传播者。这些目标核心用户群体的修正意见深具商业价值,他们成为推动服装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强大推手,为完善服装企业品牌定位的准确度创造重要条件。这种划时代的创新型营销模式不再受国家、地域、种族、文化的界定而广泛被全球客户端认可,有互联网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随意任时游览欣赏,短小生动、活泼有趣的小故事一旦设计成功将快速融化读者心灵,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振,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并相信这个品牌。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起的互信关系能有效促进市场销售,扩大品牌号召力及影响力。服装产品在特定的剧情下更好地表达出品牌气质使企业形象得到快速提升,更具市场辨识度。
二、商业微电影在服装品牌定位的拍摄技巧
微电影故事情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属于深挖消费者潜意识流中无法实现又渴望实现的梦想加以艺术渲染,梦想变成现实。在取悦消费者的同时又传递某种生活的真意义。消费者在空闲的几分钟内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欣赏微电影消遣生活,那些快速、准确表达生活寓意又极具艺术感、制作精良的微电影会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搭建起与消费者的情感互通,从而让消费者真心接受该服装产品的品牌形象,从愿意聆听到乐于购买,逐步形成忠实拥护的商业目标。
商业微电影是驾驭于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体的新联姻结晶产物,是顺应现代市场要求而发展壮大的。实现优质画面与主题完美诠释,离不开雄厚的摄影设备做支持。数字化微电影设备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及便携式数字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制作技术处理紧贴市场化潮流,画面对接与后期同等重要。以拍摄服装产品微电影为例:拍摄男装西服,风格硬朗,底角线用光、曝光系数与构图把控为M手动档调节。动帧行走画面应以高端数码专业机为主摄设备,注重细节,让服装融入剧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输出设备要强化能力,质感与表情应采HDLSR佳能EOS 5D Mark II 20mm-135mm为主拍,多点定焦镜头组及跟焦系统配置合理,脚架与云台间搭建专业脚轮与轨道,利用摇臂拍摄。电影场景全幅画面;800W红头影视灯起到突出面光及面料材质的要求。后期中非线编AVID及大洋系统的融合为微电影声话效果提供强力保证。
三、“蒙太奇”手法在服装微电影的商业价值
“蒙太奇”电影拍摄手法运用于服装商业微电影中讲究实效性。男装产品定位突出阳刚、阳光质感;女装产品定位突出柔美、温柔质感;童装产品定位强化亮色、可爱质感等等,这些定位要精确,不可随意更改。拍摄机位与色彩感要紧贴主题,摇镜头与分画镜头的切换应充分考虑服装产品本身传递的寓意。要想在视觉上说服消费者,产生认同感,作品主体框架就必须严格按照基本转场规则进行逐帧校对、精致输出。单帧画面强调突出服装款式、色彩、材质、造型,细节处传递出服装企业的核心品牌价值观。
微电影技术发展为现代商业广告媒介注入新活力,开拓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为服装企业品牌宣传提供良好环境,是未来现代广告传媒平台的主力军。服装商业微电影这种FLV格式小短片能有效弥补传统广告不足、缩短服装网络营销运作周期、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为扩大服装产品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均创造了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凯文.电影美术与微电影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5-36.
[2]李晓晴.微电影拍摄器材分析与使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7-11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繁荣,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进入我国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数字与网络化发展的时代下,也催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新型艺术形式,其中近年来兴起的微电影就是比较新颖的艺术形式之一。另外,微电影作为电影事业与互联网结合催生出的一种衍生品,自诞生以来,在电影娱乐性以及影片中选用素材的创造性,还有电影中所涉及到的全民性等多个方面相比于以往的短片来说都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现如今有很多微电影的制作导演在其电影拍摄过程中选用的素材都与我们当今时代的生活节奏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相符合,因此也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及青睐。因此微电影是我国近几年一个潜力十足、发展速度极快的产业。目前,尽管我国有一些微电影在素材选择方面以及演映方面呈现出鱼目混杂的现象,但其未来发展潜力仍不可限量,所以我们研究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与未来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网络时代;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微电影发展趋势
一、微电影的基本概述——微电影的定义及其特点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其内容短小精悍。一般微电影的放映时长都比较短,其中时长超短的是几分钟,最长的也不超过三十分钟。尽管它的放映时长比较短,但是其内容中也具备着电影所包含的各个因素,所以说它是一种创新型的微型电影创作模式。其次微电影在制作上与普通的电影没有可比性,同时其拍摄门槛也没有普通电影高,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手中的摄像器材进行拍摄,记录自身生活中的一些故事以及细节,然后把它们剪成一个短视频,以视频的形式传达出生活的某一个片段并展示给大众观赏。此外,微电影的演映平台和传统电影也有着一些不同,传统电影的制作周期需要历经很长时间,同时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因此传统的电影普遍都会选择在电影院以及放映中心进行演映。而微电影则与传统影片不同,微电影的播出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上的电脑端以及手机平台等方式,因此观众的观看形式更加多元化且更加便捷。
二、网络时代下微电影的艺术特征
从微电影的“微”时长来看,微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应以内容为重,因为微电影本身时间就比较短,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向人们传达出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就需要靠优质的内容去完成。因此面对市场需求和“内容为王”的创作需要,就应该将其中的视频内容做好,才能够真正地得到观众的认可。另外伴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休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轻松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因此微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应该更多地侧重于轻松幽默的题材,同时在剪辑过程中注意叙事节奏的把握,既要有解压、释放的特点,也要把握观影心理,这样才能让观众对微电影产生更大的兴趣。此外,在传播互动方面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微电影的观众在观看微电影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看法,这一互动形式使得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参与感,进而增加他们对于微电影的喜爱。
三、微电影的未来发展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大幅兴起,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微电影具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是微电影演映播放平台,大部分微电影是在视频网站以及手机平台上进行展播的,因此给很多视频网站以及应用平台都带来了高于以往的经济收益,推动了视频播放平台的发展。其次,由于微电影的拍摄门槛较低,很多电影爱好者都参与其中,随着微电影的大量创作,也为我们挖掘出了更多优秀有潜力的电影人才,同时也极大地繁荣了纪录片市场。但低门槛加快了微电影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如取材的规范性和创作内容的正确性。很多微电影制作者为了博人眼球,选择一些低俗、违反社会秩序的题材进行拍摄,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微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制定更详尽的行业规范,对微电影创作者本身来说,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在创作内容上给观众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微电影行业良性循环,有着更好更快的发展并服务于社会。
四、结束语
微电影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创作形式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并为观众所喜爱。相信在众多电影创作人以及微电影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微电影这种新型电影创作模式一定会取得蓬勃发展,同时也能够真正地成为观众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真正地给人们带来欢乐,丰富人们的生活。
一、我国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现状
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虽然迅速,但实际其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消费者之前长期被广告狂轰乱炸,对广告产生了审美疲劳且具有一定的抵制心理。因此广告主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广告形式,使广告信息能够被消费者所喜爱和接受。微电影广告的出现迎合了这样的契机。另外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庞大的网民数量也为我国微电影广告诞生、发展的提供了基础。据统计,到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数量有6.18亿之多。其中,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同时,由于Wi-Fi的网络、3G网络的普及,使得移动数码设备在线观看视频成为现实。最近几年,我国视频网站和应用商城快速发展,较为出名的有:优酷网、土豆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新浪视频、QQ视频、PPS、PPTV、迅雷看看和爱奇艺视频等。另外,微电影广告的发展也受到中国影视圈的著名导演及明星群体的积极推动,导演姜文、吴宇森等,明星莫文蔚、吴彦祖、周迅、李冰冰等都投入到微电影广告的拍摄中。同时,草根群体对微电影广告的推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其对微电影广告的极大关注、热情参与、大量转载才使得微电影广告更具有传播价值,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加入到投资拍摄微电影广告的队伍中来。
二、我国微电影广告的主要特点
第一,扣人心弦的叙事方式。为了网络观众的迅速接受,大部分微电影广告选择了跌宕起伏的叙事特点,通常其开端与结局被无限压缩,发展过程甚至被故意省略,以大篇幅展现事件的叙事方式来进行呈现。比如《一触即发》的剧情就类似好莱坞的警匪片,动作部分和追逐戏几乎占了影片内容的全部,执行任务的男主角与神秘黑衣人展开一场殊死较量,在助手与座驾的协助下,男主角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其叙事策略是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节,以使观众在情绪上达到与其的快速共鸣,这也是传统电视广告所缺失的元素。
第二,企业品牌文化的突出。由于微电影广告注重的是广告信息在受众中的软性传播,若注重产品便显得过于做作与生硬,所以微电影广告将侧重点从产品转向企业品牌,通过情节传播去感动消费者。这完全不同于将宣传产品信息列为广告重点并强制受众进行观看的传统广告,微电影广告更多的是让受去众主动关注喝欣赏,具有强大的传播持续性。
第三,去广告化的电影内容。由于碎片化时代下的受众已经被传统广告轰炸多年,因此,微电影广告必须淡化广告味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分量,以情节为王,另辟蹊径,找到令受众不产生反感之情的方式。例如,路虎动漫微电影广告《极光之城》。总共八集,平均每星期播出一集,并且每一集都留下一个悬念,直到下一集出现才给出答案,最为值得赞叹的是整个系列广告片看不出一丝广告的痕迹,俨然就是一部动作悬疑大片,获得受众的极大关注。
第四,时间短且具备深度。随着3G手机以及无线WIFI的普及,微电影广告通常是在其移动状态下被观看,因此,时间短内容具备深度并富有创意的微电影广告才能脱颖而出。例如国内较为出名且具代表性的微电影广告: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时长94秒,《66号公路》时长90秒;佳能的《leave me》时长180秒等,都具备短小精悍且不拖泥带水的特点。
三、对我国微电影广告商业性发展的建议
首先,提高我国微电影准入门槛。目前比较流行的微电影广告有两大来源,一是门户网站或者视频网站策划组织,并一边召集相关创作人员进行拍摄,一边寻找广告主进行合作。这一类微电影广告一般成本低廉、制作人员不专业、质量较为低下;一是由广告主自己发起的,按照广告主本身需要进行量身定制的微电影广告,这一类微电影广告一般由知名导演、知名策划加上明星阵容,花费大量资金投入进行制作的,质量较高,广受受众喜欢。为了确保微电影广告良好发展,以防参差不齐的广告混入其中,一定要提高其进入门槛,保证微电影广告的质量。因此,在制作微电影广告时,应坚持为品牌量身定制广告,其广告内容符合品牌的价值、理念及文化等。同时也要求微电影广告的制造商、广告主注重微电影广告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对拍摄设备、技术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应当提高。
其次,注重情节挖掘及系列打造。微电影广告若要走得更远,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广告主等应该和受众深入交流,激发受众观看、参与的热情。打造具有创意的系列微电影广告无疑是一条快速通道。微电影广告制造方可根据品牌宣传需要制定系列微电影广告片。每一集都紧密衔接,上一集在结束的时候,留下悬念,可以有多种衔接方式。当一集首播完后,可向受众有奖征集下一集的故事内容,并选择符合品牌宣传需求的剧本进行拍摄。
最后,运用整合营销传播。一部微电影广告的成功,不能只依赖于一种营销方式,应当将多种营销方式进行整合,最大化利用传播资源,让更多人进行关注、转载、互动等。比如在前期由广告主或者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在消费者当中发起微电影广告剧本的征集,号召更广大的网民参与其中。确定剧本后,进行主角的海选,并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员,再由网名投票选出最终的微电影广告主角;拍摄期间,可在各大网站对制作团队、故事情节等进行炒作宣传,并适当将拍摄花絮视频、剧照在各大网站;拍摄完成后,可举行首播仪式,并在电视娱乐节目上组织制作团队做一期节目;后期可适当在各大网站做一些后续宣传,比如软文、导员、演员对该微电影广告的总结、感触等。
营销最高的境界:植入不留痕迹
作为中国领先日化护理用品企业,拜尔斯道夫日化在品牌传播上,一直以创新、敢于尝试闻名于业界。早在1999年,舒蕾便举办了名为“舒蕾世纪星”的选秀活动,开创了国内选秀节目的先河。2004-2005年,舒蕾又与知名音乐频道channel[v]联合举办“舒蕾[v]亲爱的,爱就要表白”大型活动;2006年,舒蕾与湖南卫视联合举办“舒蕾超级歌会”;2007年,由贾樟柯担任顾问的“舒蕾十年,健康最美风尚秀”活动盛大启动,活动邀请10位新锐导演拍摄10部纪录舒蕾十年历程的影片……此次,拜尔斯道夫日化率先在日化行业中利用微电影进行品牌传播,既出乎人们意料,又似乎一切在情理之中。
“微电影的力量不容小觑,正日渐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方式。”德国拜尔斯道夫日化(湖北)有限公司CEO,同时也是此部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的编剧和导演的吴勇男先生在接受《广告主》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电影自两年前进入大众视线以来,以其题材众多、制作精良、传播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青睐,观看微电影已经成为当前部分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与传统的广告相比,微电影的优势在于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便于传递品牌内涵。企业更适合利用微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自身做立体的传播,通过网络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但想把微电影拍好也绝非易事。
目前,微电影以其低廉的制作成本和较高的收视效果,吸引了大批企业蜂拥而上,成为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利器,然而,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也带来了两种极端的效果:一方面,为了使营销效果达到最大化,广告主渴望最大化地进行品牌植入,大量生硬的产品广告植入,破坏了微电影故事的完整性,沦为加长的广告片;另一方面,广告主吸取教训,进行矫正,淡化广告植入,只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以字幕等形式出现,虽然影片取得不错的收视效果,却无法达到传播品牌的目的。
在吴勇男看来,微电影作为传播品牌的一种创新营销形式,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微电影更重要的是和消费者进行感情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微电影进行品牌营销最高的境界是将品牌不留痕迹地植入微电影中,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并没有感受到广告的植入,却又能在心中体会到品牌,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如何在剧情与广告主品牌及其产品之间找到契合点,在不影响受众观看体验的前提下,将要传递的品牌信息自然地融入影片是当前利用微电影进行品牌营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与品牌相关的剧本则是关键。
吴勇男透露,在拍摄《让爱成为永远》前期,他们在剧本的酝酿上花费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起初的剧本有关爱方面的,也亲情方面的,甚至穿越剧等等,但都不能使他满意。他觉得成功的微电影应该在讲故事的同时,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精神,寓产品于无形。“最终确定的这部微电影,故事取材于舒蕾员工的真实经历,希望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打动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话题先行,未拍先红
传出舒蕾将拍摄微电影消息后,网上便出现对谁将出演此次微电影女主角的各种猜测。据了解,舒蕾与众多当红女星都渊源颇深。唐嫣因为参加第三届舒蕾世纪星选美大赛一炮而红;杨幂也是通过舒蕾中国校花大赛捧红的新生代当红花旦;袁泉夏雨夫妇则是舒蕾的代言人……这使得谁将成为舒蕾微电影的女主角成为一个颇具有争议的话题。
吴勇男表示,在选择主角的选择上,一度也曾想让这几位当红明星出演,并与她们进行了接洽。遗憾的是由于档期、片酬等问题最终不能出演本次微电影。最终确定由李晓博出演微电影的女主角。首先,李晓博曾主演过微电影《看得见的幸福》,并被网友封为新一代“宅男女神”,在观众心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其次,李晓博清新靓丽的女生形象,柔顺的长发,甜美的微笑……使其非常符合舒蕾的品牌形象。加上台湾MV教父林锦和与曾担任电影《梅兰芳》御用美指的徐连伟的加盟,让这部微电影班底直逼大制作电影,这也使得这部微电影还未进行拍摄时便在观众中积累了不菲的人气,让受众对这部微电影充满了期待。
整合传播,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当前,网络仍然是微电影最主要传播渠道。吴勇男透露,在微电影拍摄初期,营销传播团队就开始进入。以话题、微电影拍摄的花絮等形式在视频网站、门户网站、论坛、新浪微博等媒体形式上进行前期推广,为《让爱成为永远》积累人气。与其他微电影单纯地进行线上传播不同。这部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还在武汉菱角湖万达影城举行了首映礼。邀请媒体、受众一起在影院进行观看,利用媒体及观众的口碑使得这一部微电影的传播进一步放大,成为一场集社会化营销、新闻公关、口碑传播等方式为一体的品牌整合传播运动。
相对于党教专题片来说,党教微电影确实需要更多的投入。那么这个“更多的投入”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
首先是人力方面。党教微电影因追求画面的丰富表达,因此在拍摄同一场景时,往往需要多机位表现,也即需有多名拍摄人员,同时对同期声的录入也需要专门人员来操作,再加上可能的服装、道具、照明、场记等人员,于是往往摄制组就“拉得很大”。而这仅是摄制人员,此外还有出演人员。党教微电影通常是找具有相当表演素质的人员来出演,一般是专业演员或者文艺工作者,而且群众演员往往需要的数量相对更大。其次是物力方面。党教微电影为了追求更好的视听效果,需要更多的物资保障。多机位拍摄,需要投入更多的摄像机;有时为了追求镜头的全方位表达,还需要摇臂、吊架、索道、滑道、无人机等;为了保证现场声音元素的原质收录,还需要更灵敏、抗干扰的声音采集设备;如进行室内布景拍摄,那么对场景、道具、照明等都需要物质保障。另外还应考虑到摄制组及演员的交通工具等附加因素。再次是财力方面。正因为党教微电影需要更多的人力与物力,相应也就需要更多的费用支出。比如演员的薪酬、摄制人员的合理劳务费用,设备、场地租金以及有些拍摄设备的采购费用、损耗支出等,拍摄所需要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等。这些可能的费用支出都要考虑在内。最后是时间方面。党教微电影要体现艺术性、可视性等因素的表现优势,同时制片各环节、各元素相对复杂,使得调度更为费时,因此往往制作周期更长。
说的都是困难,有的同志会望而生畏,认为门槛过高,自己根本迈不过去,觉得是“劳民伤财”,不敢、不愿去拍党教微电影;而有的同志则拿困难当借口,认为“党教微电影就是要多花钱”,于是打着“要拍就拍最好的”的旗号,大手大脚,导致制片资金被很大程度地虚耗或浪费。这两种倾向,都是人为、主观、片面地强调困难,也都是要不得的。
的确,党教微电影的投入是相对较大,但无需过多叫难。只要客观论证、清醒研判、精心策划、巧妙借力、科学调度,会发现门槛并非想象得那么高――
在人力方面,拍摄人员可以借用社会专业人员或者请上级协调来兄弟单位人员;表演人员也不一定非得请专业演员出场,可以选用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基层干部,群众演员则可以采用当地群众来配合拍摄。在物力方面,在尽量保持标准化、统一化的前提下,拍摄设备能借则借,不能借则租,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在财力方面要精打细算,能不花就不花,凡是必须花钱的地方要努力争取“友情价”。在时间方面要做到科学调度、紧密安排,尽量缩短周期。
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门槛低并不等于粗制滥造。目前还有种倾向,就是将门槛拉得低于理性、科学的标准,既不讲求主题也不讲究手法,只要拿起设备就敢拍,纯粹是为了拍而拍,从而导致了质量不佳的党教微电影时而出现。拍摄党教微电影,首先应该因地制宜,要根据本地的工作实际来决定是否应上马,不能“赶潮”“追风”;其次应该量力而行,要根据实际拍摄条件来制订相应的拍摄计划,不能好大喜功,非要拍出“大片”来;最后应该以精品意识来统领制片各环节,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从而做到“每拍一部,都是精品”。
(作者蔡耘粑河南省漯河市党员远教沙澧大地节目中心主任、作者王学儒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Q:新营销 A:王郁斌
从广告电影到微电影
Q: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型态,你怎么看待它的营销价值?
A:微电影的概念是伴随着微博、微信而提出的,微的意思就是小而短。以前的广告片如果有30秒,也可以算是微电影。现在微电影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最近在厦门理工学院看到大学生们做的微电影长达40分钟,这可能不叫微电影了吧。
目前所谓的微电影还是沧海横流的阶段,和最初的广告一样其实非常粗制滥造。但我相信经过这个阶段,微电影以及微电影营销一定会更有趣更好玩更有看头。
Q:东方船最早拍摄的微电影是什么,当时传播效果如何?
A:大概是在2007年,我们给洁丽雅拍广告片的时候提出一个广告电影的概念。我们当时考虑到30秒的广告好像无法承载太多的故事内容,所以和洁丽雅方面讨论做一个长版本的广告片,从而能够让观众可以更翔实地了解故事的情节。洁丽雅的董事长一听完就答应了,我们拍了一个将近10分钟的广告片,在优酷上第一天的点击量就超过了20万,整个反响算是很不错。那是东方船最早做的一条微电影广告。那时提出的概念虽然叫广告电影,但和现在很多所谓的微电影一样,都是以广告为核心的。
微电影需要在三五分钟内搞掂
Q:从2007年到现在,你感受到微电影营销有什么进步呢?
A:我们那次完全是按照很严谨的广告拍摄手法来拍摄的,不像现在的一些微电影,架个机子随便就拍,这样不是完全不好。其实影像是声音、画面、故事, 、音乐等结合在一起。所以故事可能很感人,但如果画面拍得太粗糙,让人看着也不舒服。或者故事很感人,画面也很精美,但音乐不够好也不行。如今国内出现一些企业定制版的所谓微电影,我觉得太商业,比如某个汽车品牌的定制版微电影,找了一帮人拍得太差强人意,就是把故事死活都要和车扯在一起,看着后面我真的有吐的感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画面和声音还算是比较精致的。
Q:和广告相比,微电影是否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呢?
A:现在的网民看视频,基本有两个标准:要么好玩,要么唯美。但观看的习惯有所变化,现在更多的人习惯在手机上观看,当然要取决于网络速度。且不说90后了,就像我这样60后的人群,有很多视频都是在手机上看的。这是载体的变化。
很多人说电视已死,我觉得是瞎说。电视只是一个屏幕而已,电视节目是不会死的,只不过是把人们以往习惯坐在家里看的电视通过手机观看,好的内容是不会死的。
适合在手机上观看的视频,一般就是三五分钟之内,和微型小说差不多,这样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传播。像柴静的《苍穹之下》那样的纪录片,我估计在手机上看完的都是土豪,或者都是用WiFi,看的。因为实在太长了。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快餐时代,微电影的故事从发生到结局,需要在三五分钟内搞掂,否则就不是微电影了。有些所谓的微电影还分上下集,那么和电影有什么区别呢?以后的微电影可能只是拍摄手段不同,比如可能是用手机拍摄的。
《老婆不在家》和《老公不在家》
Q: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精彩的微电影作品分享呢?
A:东方船给维意定制做了两部微电影,片子里面连企业的名字都没有提,也没有直接展示产品,企业最后非常满意。
一部的名称叫《老婆不在家》,其实是关于榻榻米产品的,我们在微电影里没有说你看,这个产品多么有特色。我们选取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情节,就是老婆出去逛街了,很无聊的老公就叫三个朋友过来打麻将,正起劲的时候门铃突然响了,老婆回来了。本来老婆最讨厌老公打麻将的,老公很忐忑地把门打开,原来是老婆忘了拿钥匙和钱包。看到老公紧张的样子,老婆在屋内查看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就又出门了。老公回到房间喊了一声:兄弟们,继续。只见榻榻米的盖子被掀开,几个大男人从里面钻出来。观众看了这些就能了解到这个产品强大的储物功能。这个微电影播出以后,榻榻米产品在当年卖了1万张,这意味着一个亿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