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验收方案

项目验收方案

时间:2023-05-29 17:5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验收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验收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质量验收

1.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

1.1 墙体

1.1.1 空心砖墙体

整砖平砌是空心砖承重墙的常见形式,按照孔洞的垂直方向以及长圆孔顺墙的长方向进行分步,对空心砖不得砍凿,不够整砖时则应使用实心砖外砌。用实心砖砌筑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砌筑过程应该留出或预埋,实施凿孔以及填孔施工时不得随便操作,这是为了防止外墙体产生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等问题。

1.1.2 空心砌块墙体

严格参照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相关标准,结合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开展施工。施工技术部门应结合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诸多方面,对建筑施工操作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为了保证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通常需重点把握好砌块质量、砌筑砂浆质量、灰缝饱满度、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变形协调等不同方面的技术运用。对于建筑结构的主要部位加以重视,如: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墙面曲折和突变等。

1.1.3 墙体保温施工

尽管建筑工程形式多样,但在施工工艺上多数集中于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施工操作过程要对以下方面给予关注:

(1)门窗洞周围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护角,墙面要采取合适的灰饼、冲筋以保证保温层厚度达标。

(2)对于施工难度大的位置打毛或刷粘结剂,如:表面不易粘结的混凝土墙、梁、柱等,对基层则实施清洁、修平、湿润处理。

( 3)加强保湿养护,不得用水冲。严格控制抹灰厚度,一次以10mm最佳。砂浆硬化过程严防撞击和振动。

(4)对首层窗台以下墙面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这是为了避免首层墙面受到撞击后在抹灰面层与保温材料内形成孔洞。对底层墙外表面实施防潮处理,这样可以保证保温层的使用时期与设计标准一致。防潮处理时涂刷氯丁型的防水涂料,待涂料表面干燥后之后加喷涂一层界面剂,以巩固保温效果。

1.2 保温屋面

(1)材料。选择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前,必须要熟悉工程设计标准与材料的实际性能,再参照产品技术的规范操作。购买材料时应对几个重点指标加以重视,主要包括了:容重、导热系数、吸水率、外观等性能参数,存储过程应该对防水防潮加以关注,操作过程需要按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进行。

(2)时期。施工时期的把握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施工的最佳方式晴天连续作业,铺设保温层前基层要做干燥清洁处理,需要时可满涂隔气层。此外,还需要采取原材料、半成品和防水层施工等方面的防风雨处理。

(3)坡度。结合设计图纸中对屋面坡度的要求,尽量采取与保温层相近的材料,合理规划厚度控制点以防止出现热桥。为避免大面积屋面热胀冷缩造成开裂,需结合保温层的特性布置伸缩分格缝。

(4)厚度。水泥珍珠岩在浇筑过程中,其虚铺厚度需控制在设计厚度的130%,用木拍板拍实抹平到标准厚度,2~3d后制作找平层,然后进行必要的湿度养护。

(5)嵌缝。在板块状保温层铺设过程中,应该确保下部粘贴层处于均匀状态,板缝应保持纵横交错且能够分层铺设上下交错,间隙内禁止使用水泥砂浆而换成保温砂浆嵌缝,这是为了防止热桥。

(6)鼓裂。需对保温层的防水防潮问题高度重视,避免由于含水降低热阻和水气蒸发造成的防水层鼓裂。通常需在雨期或工期紧保温层水分蒸发不理想时,分布排气道与大气相通,对出气孔周边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

1.3 门窗安装

安装过程每个步骤都会影响到建筑节能效果,在安装时需要把握的几个节能方面包括:(1)所选择的门窗要达到质量标准,对门窗的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严格检查。

(2)对框角的垂直度在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不合标准的门窗不得使用,如:变形严重、缝隙超标等。

(3)将密封条设置于框与扇、扇与扇之间,这是为了避免渗水、透气等问题,在推拉窗的轨道处进行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过大则使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4)用水泥砂浆对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实施严密处理,靠室外一侧应采取外装修适当处理,同样可以避免渗水、透气。

(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需在之前将接缝处彻底清理,保证无灰尘和污物。

1.4 地面节能

地面是能耗较大的工程组织,在节能处理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地面节能保温。如果工程操作到了地面施工这一环节时,考虑到保证基底与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相符,则必须对地面加以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2)保护层与防潮层施工。确保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与工程设计要求一直,这样可以避免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保温层材料吸潮后含水率增大,使得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增强。

(3)施工环节对地面防潮选择处理方法,室内地表面需选择蓄热系数小的材料,这样可降低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的差值;防止湿空气与地面接触。

2.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2.1 墙体节能工程验收

2.1.1 主控项目

(1)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粘结材料和保温材料等的复验应符合相关规定。验收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2)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目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方法对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进行观察检查。

(3)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采用的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复验报告。

(4)炎热、寒冷地区的墙体节能材料应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验收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2.1.2 一般项目

(1)当采用外墙外保温时,建筑物的伸缩缝、防震缝等的保温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采用观察法对照设计进行检查。

(2)墙体保温标拼缝应严密平整,且拼缝方法应符合施工要求。验收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

(3)应采取隔热断桥的保温密封措施,修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如孔洞、脚手眼等墙体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方案。

2.2 屋面节能工程验收

2.2.1 主控项目

(1)用于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和压缩强度等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2)屋面保温隔热层的厚度、敷设方式和缝隙填充质量等,必须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剖开用尺测量其厚度。屋面的安装方式、架空层高度和尺寸等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尺寸要求。主要采用观察法验收。

2.2.2 一般项目

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应保证表面洁净、接口严密、铺装牢固。保温隔热层表面应有保护层,以免受潮,且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窗的坡度和坡向应正确,封闭严密。对于一般项目的验收,都是采用观察法,检查施工记录。

2.3 门窗节能工程验收

2.3.1 主控项目

(1)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的安装应正确,且其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品种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技术性能报告,检查、观察施工记录。

(2)采用中空玻璃时,其密封性能和中空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技术性能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3)采用特种门时,其节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

(4)寒冷地区的外门安装,应采取密封、保温等技能措施。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2.3.2 一般项目

(1)玻璃和门窗扇的密封条的安装位置应正确,镶嵌牢固,且其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验收方法:观察和启闭检查,检查其技术性能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2)外窗遮阳设施的位置、角度应调节灵活、到位。验收方法:尺量和观察法。

2.4 地面节能工程验收

2.4.1 主控项目

(1)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使基层平整,符合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验收方法:检验设计和施工方案。

(2)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隔热和保温材料,其压缩强度、厚度、导热系数和密度等必须符合有关杯住的规定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3)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楼板下的保温浆料层应分层施工,各层之间及基体与保温板之间的缝隙应严密,连结牢靠。验收方法:采用剖开法或抽样进行实测检验,并对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检查。

2.4.2 一般项目

针对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其隔热层做法应符合相关规定。验收方法:对照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3 结 语

建筑节能施工作为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基本手段,是落实建筑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当前,建筑节能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建筑节能施工工程也在各地迅速的开展,建筑节能工程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此背景下,把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关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选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振刚.浅淡节能建筑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09.12.

[2]罗跃辉,郭端佼.浅议建筑节能的意义与措施[M].山西建筑,2009.20.

[3]董晓明.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探析[M].建筑施工,2009.25.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应用;施工技术;质量验收

1 前言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给人们敲响警钟以后,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便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今天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时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并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建筑的能耗在整个社会能耗中占了主要部分,所以建筑节能的工作势在必行,可持续性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应成为下个世纪建筑发展的重点。

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2.1 屋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2.1.1 架空隔热屋面。在施工时应注意:①架空屋面的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出风口设在负压区。②在铺设架空板之前,需保持屋面上的整洁干净等,目的是在隔热层中气流通畅。③铺设架空板是注意物品的平整、缝隙处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是水泥砂浆填充,安装牢固。

2.1.2 保温隔热屋面。当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房屋屋面保温隔热层符合以下要求:①松散材料应确保坡向正确,按要求分层敷设、压实保持,表面平整。②应在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之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为了保证屋顶的保温效果。所选板材应平整,粘贴牢靠,使得缝隙严密;

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还要注意检查架空层内气流的通畅情况以及架空层的完整性,如发现架空层有破损、断裂的情况要及时修复,有残留杂物药及时清除等,要注意施工完成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能够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2.2 地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2.2.1 地面节能保温施工。为了使基底满足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在房屋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2.2.2 保护层与防潮层施工。为了防止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保温层材料吸潮后含水率增大,其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其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地面防潮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避免湿空气与地面发生接触,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和地表面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②为了减少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的差值,地表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室内地表面应当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2.3 墙体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2.3.1 墙体施工。墙体节能工程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前提应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要求来办事,且处理后的基层要达到符合建筑施工方案自然系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合理的防水、防潮等材料合理施工,目的是能够以提高保温材料的节能保温性能。

2.3.2 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温度低的地区在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对其采取保温节能隔断热桥措施进保护。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墙体缺陷,要注意及时处理解决,避免降低墙体的热工性能。

2.3.3 墙体饰面层的施工。其各个阶段的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符合以下几个要求:①饰面层的表面没有空鼓和裂缝的问题,要保持干净、整洁,含水率系数达标。②运用科学的防水措施,确保外墙外饰面层没有渗漏现象。③注意墙面间的密封。

2.4 门窗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2.4.1 外门窗框安装。要用密封胶材料密封窗框的漏气处,提高它们之间的严密性。

2.4.2 门窗玻璃安装。要主要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在玻璃安装前清除2mm厚的底油灰,然后弄平整。②玻璃安装要美观大方,科学,耐用③玻璃安装后要注意其安装的牢固性。

2.4.3 门窗保温密封条施工。应保证:①贴密封条之前,应先将门窗缝隙处的污物、灰尘等清理干净;②贴密封条的位置,应做到完全密封接缝,避免门窗关的过松或过紧。 并且对于自粘性密封条,一定要黏结牢靠。③密封条的规格、品种的选择,应当与门窗的缝隙宽窄、类型等相匹配。

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大部分。

3.1 屋面节能工程验收

3.1.1 主控项目。包括:①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密度、强度和压缩强度等要严格符合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验证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合格、是否有进场验收记录。①铺设基层应干燥、干净,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②铺抹找平层时,可在松散保温层上铺一层隔水物,导致强度降低,为了防止岩浆缺水;③防水层施工在平层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④松散材料保温层应采取分层铺设的方式,并适当的压实;⑤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铺设松散保温层。

3.1.2 一般项目。①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要注意表面整洁、连接处严密、铺装牢固。②在保温隔热层表面要保护层,有受潮的作用,但其要符合施工要求。③注意天窗的坡度相关技术,封闭严密。采取观察法验收。

3.2 地面节能工程验收

3.2.1 主控项目。①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达到如下具体指标:建筑板下的保温浆料层要分层施工,缝隙之间严密性好,安装坚固。验收方法:采用观察法检测。②使地面基层平整性好,要达到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验收方法:看设计是否达标。③使用在地面节能工程的隔热和保温建筑材料,要注意其厚度、密度、压缩强度及导热系数等达到有关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的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真实有效、其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指数。

3.2.2 一般项目。针对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的隔热层要达到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检验照标准和设计标准。

3.3 墙体节能工程验收

3.3.1 主控项目。①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达到具体设计标准。验收方法:观察法。③冷热地区的墙体节能材料要达到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阅读检查试验报告。②使用在墙体节能工程上的粘结材料和保温材料达到检测标准。验收方法:看复验报告。④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注意其材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要达到施工要求。检验方法:看施工记录和复验报告。

3.3.2 一般项目。①建筑物的伸缩缝、防震缝等的保温构造在外墙外保温时,要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对照法。②在修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墙体缺陷如孔洞。检验方法:检测复查报告。③墙体保温板拼缝应密封性好且要求严密平整,且拼缝方法要科学达标。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3.4 门窗节能工程验收

3.4.1 主控项目。①安装中空玻璃时,要注意其密封性能和中空层的厚度达到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了解相关的产品说明书。②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遮阳指数、传热指数、品种等达到设计的要求,前提是正确安装。验收方法:阅读技术性能报告和施工记录。③安装采用特种门时,节能要达到标准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④温度偏低的地区安装外门,要注意保温和采取密封等技能措施。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 施工技术 质量验收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前建筑节能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也更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潮流。建筑节能施工作为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基本手段,是落实建筑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把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关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屋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一)架空隔热屋面。在施工时应注意:①架空屋面的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出风口设在负压区。②在铺设架空板之前,需保持屋面上的整洁干净等,目的是在隔热层中气流通畅。③铺设架空板是注意物品的平整、缝隙处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是水泥砂浆填充,安装牢固。

(二)保温隔热屋面。当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房屋屋面保温隔热层符合以下要求:①松散材料应确保坡向正确,按要求分层敷设、压实保持,表面平整。②应在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之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为了保证屋顶的保温效果。所选板材应平整,粘贴牢靠,使得缝隙严密;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还要注意检查架空层内气流的通畅情况以及架空层的完整性,如发现架空层有破损、断裂的情况要及时修复,有残留杂物药及时清除等,要注意施工完成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能够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二、地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一)地面节能保温施工。为了使基底满足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在房屋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二)保护层与防潮层施工。为了防止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保温层材料吸潮后含水率增大,其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其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地面防潮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避免湿空气与地面发生接触,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和地表面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②为了减少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的差值,地表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室内地表面应当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三、墙体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一)墙体施工。墙体节能工程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前提应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要求来办事,且处理后的基层要达到符合建筑施工方案自然系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合理的防水、防潮等材料合理施工,目的是能够以提高保温材料的节能保温性能。

(二)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温度低的地区在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对其采取保温节能隔断热桥措施进保护。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墙体缺陷,要注意及时处理解决,避免降低墙体的热工性能。

(三)墙体饰面层的施工。其各个阶段的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符合以下几个要求:①饰面层的表面没有空鼓和裂缝的问题,要保持干净、整洁,,含水率系数达标。②运用科学的防水措施,确保外墙外饰面层没有渗漏现象。③注意墙面间的密封。

四、门窗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一)外门窗框安装。要用密封胶材料密封窗框的漏气处,提高它们之间的严密性。

(二)门窗玻璃安装。要主要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在玻璃安装前清除2mm厚的底油灰,然后弄平整。②玻璃安装要美观大方,科学,耐用③玻璃安装后要注意其安装的牢固性。

(三)门窗保温密封条施工。应保证:①贴密封条之前,应先将门窗缝隙处的污物、灰尘等清理干净;②贴密封条的位置,应做到完全密封接缝,避免门窗关的过松或过紧。并且对于自粘性密封条,一定要黏结牢靠。③密封条的规格、品种的选择,应当与门窗的缝隙宽窄、类型等相匹配。

五、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

(一)屋面节能工程验收

(1)主控项目。包括:①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密度、强度和压缩强度等要严格符合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验证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合格、是否有进场验收记录。①铺设基层应干燥、干净,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②铺抹找平层时,可在松散保温层上铺一层隔水物,导致强度降低,为了防止岩浆缺水;③防水层施工在平层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④松散材料保温层应采取分层铺设的方式,并适当的压实;⑤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铺设松散保温层。

(2)一般项目。①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要注意表面整洁、连接处严密、铺装牢固。②在保温隔热层表面要保护层,有受潮的作用,但其要符合施工要求。③注意天窗的坡度相关技术,封闭严密。采取观察法验收。

(二)地面节能工程验收

(1)主控项目。①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达到如下具体指标:建筑板下的保温浆料层要分层施工,缝隙之间严密性好,安装坚固。验收方法:采用观察法检测。②使地面基层平整性好,要达到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验收方法:看设计是否达标。③使用在地面节能工程的隔热和保温建筑材料,要注意其厚度、密度、压缩强度及导热系数等达到有关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的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真实有效、其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指数。

(2)一般项目。针对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的隔热层要达到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检验照标准和设计标准。

(三)墙体节能工程验收

(1)主控项目。①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达到具体设计标准。验收方法:观察法。③冷热地区的墙体节能材料要达到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阅读检查试验报告。②使用在墙体节能工程上的粘结材料和保温材料达到检测标准。验收方法:看复验报告。④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注意其材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要达到施工要求。检验方法:看施工记录和复验报告。

(2)一般项目。①建筑物的伸缩缝、防震缝等的保温构造在外墙外保温时,要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对照法。②在修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层的厚度达到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了解相关的产品说明书。②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遮阳指数、传热指数、品种等达到设计的要求,前提是正确安装。验收方法:阅读技术性能报告和施工记录。③安装采用特种门时,节能要达到标准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④温度偏低的地区安装外门,要注意保温和采取密封等技能措施。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2)一般项目。①外窗遮阳设施的角度和位置调节起来是便利的。验收方法:用尺量测量然后观察。②门窗扇和玻璃密封条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应正确,注意牢固的密封,且其物理性能达到标准。验收方法:观察和打开密封条检查,阅读其产品合格证和技术性能报告。

建筑节能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施工作为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基本手段,是落实建筑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在近些年来,建筑节能在我国环保理念的影响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不要忘记做好以下: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到环保问题,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优先采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新技术,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珠、张泽平,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一项新技术[J],工程力学,2006,(2).

[2]秦振刚,浅谈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四川建筑[J],2009,(2).

第4篇

【关键词】测试模型 川模型 软件测试 测试体系 川模型架构 测试组织简图 川模型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完全深入到我们整个社会的体系中,人们现在已经无法适应没有软件的世界,您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您的电脑正在工作、手机正在运行。甚至路上的汽车、信号灯都被软件全副武装。人们对软件的依赖越来越大,虽然质量可靠的软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质量不好的软件也让我们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软件质量正在牵动着社会的命脉。

为了提高软件质量,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从最初的技术革新,如编译、调试工具等地研究到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环境,再到软件开发模型的研究。但是这种以技术和方法为重心的研究没有真正达到保证软件质量的目的(但是确实对软件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所以,人们开始认识到只有对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才有可能大幅度的提高软件质量。因此,软件质量保证也从最初的以技术和方法为重心的模式,转移到以过程管理为重心的实践。

软件质量保证的本质是为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结果符合预期要求而建立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评价,其最终目的是缺陷预防,达到用户的实际需求,避免安全风险。软件测试活动是保证软件质量的有力武器,从最初的调试、验证,到现在形成的独立测试体系,无一不体现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和测试工作的必要性。

本文讨论的目的:在现今科技发展的大潮下,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及工作效率,提出软件测试的川模型。希望川模型找出一款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测试思路和测试模型。

1 软件开发、测试的现状分析

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渐进模型、快速软件开发(RAD)以及Rational统一过程(RUP)等,这些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模型并没有充分强调测试的价值,也没有给测试以足够的重视,利用这些模型不能更好地指导测试实践。因此,软件测试模型应运而生,它能够系统的有计划的指导测试与研发的一系列活动,对软件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有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前置测试模型等。

这些测试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软件的测试体系,但是它们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把测试对质量保证的能力发挥出来。下面分析一下几款主流测试模型的优劣情况。

1.1 V模型的优劣分析

V模型强调软件开发的协作和速度,反映测试活动和分析设计关系,将软件实现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了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中需要经历的若干测试级别,并与开发级别对应。但是,没有体现“尽早地、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把测试作为编码之后的最后一个活动,项目前期产生的错误直到后期才能测试发现;没有明确指出对需求、设计的测试。

1.2 W模型的优劣分析

W模型强调了测试计划等工作的先行和对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中,测试与开发并行进行,有利于尽早发现问题;提出了测试的对象包括程序、需求、设计等内容;及时了解项目的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方案,加快项目进度。但是,它没有对测试规程进行说明,同时软件开发和测试保持着线性的前后关系,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需求变更调整等经常面临的问题。

1.3 H模型的优劣分析

在H模型中,软件测试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软件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提出了软件测试不仅仅指测试的执行,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活动;测试是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

1.4 X模型的优劣分析

X模型要求对每一个程序片段都进行单元测试,但没能提供是否要跳过单元测试的判断准则;多根并行的曲线代表着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提高了迭代效率;它还定义了探索性测试,这一方式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但对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1.5 前置测试模型的优劣分析

该模型将开发和测试的生命周期整合在一起,标识了项目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关键行为;明确提出了每一个交付的开发结果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测试;它还定义了“开发基于需求的测试用例”以及“定义验收标准”,让验收测试和技术测试保持相互独立。

以上模型都有其优劣,但总体来说,都没有真正的把测试对质量的保障意义或时机把控好,大部分模型中,测试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部分,没有明确独立成一个体系,虽然H等模型把测试对产品质量保证的地位提升了不少,但是仍然缺少对测试规程、资料等重要性的体现。

2 川模型架构

针对软件开发、测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各已知模型的优点),依据“以测试者引导开发,以文档化把控质量”的测试实施理念,完善、发展了一个新的测试模型──川模型。

2.1 川模型

川模型由三条相对独立的测试实施流程组成,因为类似中文的“川”字而得名。其中的三条测试实施流程分别是验收测试实施流程、需求级测试实施流程、业务级测试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2.1.1 验收测试实施流程

该流程提出的目的与重点在于保护用户的真实需求,因为最终产品或项目能否成功交付,验收结果是重要的依据,而验收的主导者一定是用户(代表)。该流程的起始阶段就是在投入真正的研发和测试之前,根据项目需求及测试需求设计出验收方案,以纸质方案的形式与用户(代表)进行评审,以减少后期由于三方(用户、研发、测试)需求不一致的原因导致开发迭代增加。同时,以此验收方案为标尺,约束另两个流程的实施。

2.1.2 需求级测试实施流程

该阶段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测试与开发并行进行,达到尽早发现问题的目的。把测试的对象扩展成程序、设计(文档资料)、数据等内容,测试工作实时准备,以达到在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可迅速切入到测试执行阶段。在该流程中,把迭代测试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说明,明确提出迭代过程中需要进行单元/集成测试、功能测试、自动化测试、安全性测试以及专项测试。把自动化测试与安全性测试提高到测试指导阶段,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2.1.3 业务级测试实施流程

如果把测试人员按测试能力分为测试负责人、测试执行人员,那么需求级测试实施阶段的测试执行可以让测试执行人员进行,但是业务级测试实施流程的主要执行人员就应该定位成测试负责人,至少应该是测试负责人主导测试。其根本原因在于该阶段的意义是业务、风险等的把控,并且引入了探索性测试,是作为需求级测试阶段的有利补充。

需求级测试实施流程与研发流程无缝有机结合。业务级测试实施流程存在的价值在于把控与掌握住了产品实际投入使用时的场景、风险等因素,对着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满足“八二法则”的经典理论,该流程即把重点放在了“二”上(用户使用的80%的场景可能就存在于20%的功能中)。验收测试实施流程依托于用户的实际需求与前期的测试分析,它作为软件生命周期的标尺,运行到产品或项目结项,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

2.2 川模型的工作组织规程

从图1可以看出:

川模型突出体现了测试活动对质量把控的重要性。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开始,测试人员就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把测试需求说明书、验收方案、测试方案的重要性与提出时机进行了说明。体现:

(1)需求分析需要产品/项目经理、用户、测试人员等全程参与;

(2)测试需求说明书需要测试人员起草,由产品/项目经理、用户、研发等共同审核通过;

(3)验收方案提前由测试人员编写,由产品/项目经理、用户共同审核通过;

(4)研发设计阶段主要依据测试需求说明书编写(其次可参考软件需求说明书),在还没有进行完代码开发之前,测试人员提前输出依据测试需求说明书编写的测试案例,由研发人员提前参考,提高研发依据测试案例开发代码的测试通过率;

(5)迭代阶段大部分在需求级测试实施流程,测试工作实时准备,以便迅速切入测试执行;

(6)业务级测试实施阶段的执行工作是需求级的补充,在软件研发的中后期无缝切入;

(7)验收执行的触发点是业务级测试通过,验收工作完成后,进行项目资料归档工作;

(8)研发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变更,需走变更控制程序,返回测试需求分析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要害人员输出变更后的系列资料(验收方案、测试案例等)。

3 川模型的甘特图

在图1中的左半部分,做了时间轴与等时线的定义。并且说明了不同职能人员的参与时机,已给大家在时序上的理解。

4 川模型的价值

4.1 体现测试的使命与重要地位

在川模型上,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测试工作对软件质量的保证意义与实施方法。区别于其他模型,该模型更加清晰、系统的说明了测试的使命,并且该模型真正站到了测试的角色,以测试保证最终用户质量的认可下指导研发的工作,作为研发工作的标尺。

4.2 体现测试先行的重要意义

从产品/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开始,测试活动就一直伴随整个生命周期,真正体现了“尽早地、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

4.3 文档化的重要性与可追溯性的提出

在现今越来越快的产品/项目的交互进程中,人们对文档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档化不仅可以使研发、测试过程更加有理、有据、科学,也为以后的可追溯性提供了基础。同时,产品/项目前期就对测试案例化的要求,对研发的指导意义更大,研发完全可以“依据测试案例设计软件,案例通过即研发完成”的标准进行开发活动,避免了由于需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导致研发冗余或功能缺失,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提出三种测试技术相结合的规程

川模型第一次提出了三条执行线的工作模式。验收实施流程作为整个产品/项目的指导流程执行,它与用户最紧密相关,最能体现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避免、减少了在工作过程中的随意变更;需求级实施流程则最有效的保证了测试覆盖率,并且与研发的交互也更加顺畅,提高了测试与研发迭代的敏捷度;业务级实施流程则通过有经验的测试人员,把最重要需求做了风险、场景、探索等地设计验证,可以这样说,经过最后一条执行线的梳理后,用户的实际并且经常使用的功能都被覆盖到。

除了需求级实施流程与研发的交互紧密而充分外,另两个流程相对独立,降低了研发过程干扰,为保证软件质量提供了有利基础。

4.5 等时线为质量保证提供了基础

该模型首次提出等时线的概念,在时序上,避免了工作重复甚至没有必要的交叉。正如该模型的约束,我们必须先进行测试需求分析,输出测试需求说明书后,才可进行验收测试设计;在验收测试设计快完成时,才可以进行需求级测试设计,保证了测试设计与验收标准的高度统一;业务级实施流程通过后,才可进行验收执行工作。从另一层面,也对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研发提交代码之前,测试的准备工作必须完成,可随时切入工作;有需求变更时,测试人员需要先后更新测试需求说明书、验收方案、测试方案等内容,审核通过后,实时共享给要害人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川模型的提出时间尚短,只在一两个公司进行过相关实践,看到了明显效果;提高了测试人员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也减少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冗余、遗漏问题。但是,该模型没有经过大量的软件企业实践,还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仅作一个初步研究,通过这初步的研究,想抛砖引玉,真正找出一款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测试思路和测试模型,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柳纯录.软件评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龙,现为北京赛博兴安科技有限公司测试部门经理、北京软达启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TO(兼)、济南得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软件测试联盟专家。他提出的“以测试者引导开发,以文档化把控质量”的测试实施理念,在业界得到好评。先后出版《软件测试实用技术与常用模板》、《云计算基础与实用技术》、《无线网络与应用技术》等7部书。

作者单位

1北京软达启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TO 北京市 100000

第5篇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问题与对策

1 新建混凝土结构验收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该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分划分为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各个分项工程可以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质量控制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1.1 模板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是使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按照所要求的几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架两个子系统,此外还包括紧固件连接件等。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验收内容包括:支架的承载能力、上下层支架立柱位置、模板隔离剂涂刷质量、模板润湿程度、是否有积水和杂物、起拱质量、预埋件预留孔质量、安装尺寸偏差等项目。

验收方法包括:观察、水准仪、拉线、钢尺检查等方法。

1.2 钢筋分项工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承受拉应力的部分,钢筋的种类、直径、数量以及钢筋骨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是否正确,对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详细的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具体验收检查内容分为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项目分别进行检验。验收方法主要为观察和钢尺检查。

1.3 混凝土分项工程。混凝土材料组成复杂、施工工序多、施工及养护时间长,质量较难控制。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内容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等三大部分。

原材料检查主要通过:材料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和现场外观进行质量检查。配合比设计一般要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设计,工地现场根据材料情况进行施工配比换算,然后进行施工,施工开盘时要进行开盘鉴定。检查主要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开盘鉴定资料和试块强度等资料。混凝土施工是混凝土质量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主要检查混凝土运输、浇筑、镇捣、养护记录,混凝土强度检验试块的留取和强度及抗渗性检测报告。检查的方法是现场观察和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的检查。

1.4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所谓现浇结构分项工程,实际上是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拆模以后,形成的整个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外观质量缺陷包括: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内容。

尺寸偏差主要检查: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预埋件位置等项目。主要检场方法是:观察、钢尺量测和技术处理方案检查。

1.5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实际上是对施工结束后结构实体的检验。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通常采用留取同条件养护试块测其抗压强度的方法来实现;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2 常规验收方法存在的问题

上述模板、钢筋、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最基本的检测内容。施工过后形成结构实体,包括外观和内部情况以及强度的检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措施,也是检验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和已完工程保护的重要手段。

2.1 常规验收方法的基本思路。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组成,建立由保证结构质量的各基本因素,包括:材料质量、施工过程、阶段施工成果、结构试块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结构外观等,组成的建筑结构质量保证体系;验收时检查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情况,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资料完整、结构外观无明显缺陷,结构即可验收为合格;当质量保证体系资料中有不合格问题,以及结构外观缺陷比较严重时,要求按照现行无损检测规范进行无损检测,评定结构质量,进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2.2 存在问题。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都会建立符合要求的工程量保证体系,常规工程质量检测都由施工单位委托相关部门,通过监理见证取样进行检测,施工验收资料都是由施工单位进行整理,报送监理业主和质量监督部门验收。一般施工单位是不可能将有问题的施工验收资料提交检查验收的,资料有问题很少有施工单位会去处理结构,一般都会想办法处理资料,直到资料符合要求了,才会提交检查验收。

混凝土结构质量保证体系的常规资料,大部分都是施工日志、材料质量报告、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钢筋等质量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通条件养护试块检测报告等。这些资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进行日常管理的基本资料,是基本的管理方法,但是,目前建筑市场中管理资料与日常管理手段脱节是普遍现象,即施工是施工,做资料专门有人做资料,甚至出现了有些施工单位将完成通过验收的工程资料承包给资料员的现象。整个管理体系是好的,但真正执行的太少了。

对建成工程的质量评定手段仅仅落实到厚厚的一摞资料上,是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是难以促进施工单位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

3 对策探讨

目前,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的方法,以及对建成结构的质量评定手段,对施工单位的威慑力远远不够,为提高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提高主体工程质量验收对施工单位的威慑力,促进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必须采用更为严格抽样检查方法、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严厉的惩治手段,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的要求。

3.1 以更为严格的抽样方法保证检测的真实性。目前的抽样检测方法为见证取样,即监理见证,施工单位取样检测。笔者建议采用更为严格的双方见证取样检测,即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见证双方共同取样,分别进行检测,共同对双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双方的检测结果在误差范围内,认为是可以作为验收依据的检测结果,如果检测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外,则必须对主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应用该方法可以保证作为验收依据的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2 以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和威慑力。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检测与验收,采用的技术手段都是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不可能将所有的检测验收试验都在施工现场进行,这给不少施工企业提供了偷梁换柱的机会。笔者认为,应大力推广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手段,使各环节的质量检测都能在施工现场,或建成结构上进行实测,避免施工单位的造假。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提高检测的效率。例如:应用新拌混凝土性能测试仪,可以在浇筑前测出流态混凝土的水胶比、塌落度、推定28天强度;应用超声检测仪、回弹仪,可以在混凝土主体结构上进行无损检测,测出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裂缝深度、结构强度等。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进行检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代表性、真实性,提高了对施工单位的威慑性,促使施工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3.3 以更为严厉的惩治手段促使施工单位遵纪守法提高质量。现有的混凝土结构验收方法,给施工单位提供了造假的机会,现有的监管体系对施工单位的造假疏于监管。即使监管体系发现了问题,对施工单位的惩治力度尚需提高。笔者认为,必须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手段,提高惩治力度,使施工单位的违纪成本大增,才能促使施工单位练内功,促生产保质量。

3.4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施工单位的责任感。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生产过程,更是一个给广大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的过程,建成的建筑产品承载了使用人的全部身家性命,如果房子出问题,将直接威胁到使用人的生命及财产。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施工单位的责任感,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始终将“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建设部.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

[2]钱晓倩.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J]. 建筑结构. 2000.10

[3]姜福田.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标准的讨论[J]. 水力发电.2008.01

[4]申祥. 如何理解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J]. 工程质量.2005.07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监督管理

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作是保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落到工程施工实处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下面就以山西省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各项规定为例,站在监督管理机构的角度,谈谈本人对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作(以下简称“验收工作”)监督管理的一些看法。

1验收工作监督管理的依据

1)政策依据。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为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及以上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应当对民用建筑的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验收并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和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参加。没有进行建筑节能验收或者建筑节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的报告。

2)规范依据。根据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是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以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2验收工作的组织

2.1验收工作组织程序

1)施工单位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完毕并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建筑节能工程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组成验收组,并编制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包含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以下简称“验收会议”)的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验收组织形式等内容;2)建设单位应当在验收会议前,将建筑节能工程的档案技术资料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报送建筑节能监督管理部门。

2.2验收会议参加人员

根据山西省有关规定,参加验收会议的验收组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公司、节能检测机构、施工单位六方参建单位,以及建设单位聘请的相关专业专家组成。根据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由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单位由项目负责人参加。其余单位参加人员规范中未有明确规定,但为了保证验收会议质量,应由参与该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人员参加。

3验收会议需要准备的工程技术资料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资料应当由参建各方根据各自的合同约定及验收规范要求准备,一般情况下,各方准备的主要资料如下:1)建设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b.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节能设计变更文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c.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2)设计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设计单位应当对原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建筑节能设计变更文件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核查完毕后,应提供建筑节能质量核查报告。3)监理公司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专项监理方案及实施细则;b.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专项质量评估,提供建筑节能专项评估报告。4)节能检测机构需出具建筑节能工程各项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对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的有关性能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见证取样部位及数量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规定;b.对围护结构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包括外墙节能构造情况和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两项内容。如果检测和现场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c.对建筑采暖、配电与照明和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节能性能进行检测。对于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无法进行检测的项目,要求在保修期内补测。5)施工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b.进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等相关性能的质量证明文件核查验收记录;c.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及时报验,质量控制资料齐全且包括详细的文件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d.建筑节能专项竣工报告。

4验收会议组织的程序

验收会议主要采取“听汇报、核资料、查现场、提意见、后整改”的形式组织,主要包括:1)验收组听取各参建单位的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执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情况;2)验收组核查各参建单位提供的建筑节能各个分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3)验收组实地查验建筑节能工程实体施工质量;4)验收组对建筑节能工程做出整体评价,形成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意见;5)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验收意见,在验收会议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出具整改回复意见,提交验收组重新查验。

5验收工作备案程序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合格后,向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根据山西省有关规定,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办理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1)验收工作记录表格,包括质量验收记录表、技术资料核查记录表;2)建设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报告;3)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4)参建六方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专项质量合格文件;5)建筑节能工程所用到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进场检测报告;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验报告;6)验收组人员在验收会议上形成的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意见及建设单位的整改回复意见。

6验收工作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在专项验收工作中,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1)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建筑节能工程的档案技术资料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和专项验收方案等资料后,按时参加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

2)对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进行监督。在组织上包括对验收程序是否合法、验收人员是否到位进行监督,在工程上对验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以及执行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整改,并由建设单位重新组织验收。

3)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合格后,受理建设单位提交的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的资料,审核无误后,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第7篇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评价标准的选择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评价标准中包含了几项重要的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污染防止设计指标、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所谓标准包括环境影响保证书和报告书规定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的审核等,有区域环境规定的除外,则该地区所规定的计划书标准来执行即可。在废水排放标准的设置中要着重注意,首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报告书的执行日期区间要加以明确,其次对于各项环境污水排放功能要采取不同的执行标准。对于一个排放口最多只能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准测定值。在进行废气排放时要严格规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例如,要按照国家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来进行测定,对于需要按照组织排放的区域,要按照行业要求来测定最高的排放点和最低的排放点,而且要设定最高的排放速率,不能超过最高排放速率。对于一切没有组织的排放电源就需要来以浓度值来测定排放量。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中要重点监测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对于进出口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要严格的进行布点监测,而且不论是生产性的废水还是净下水、生活废水、雨水口都要详细的进行布点监测,考核排放总量和达标排放总量要相互一致,相互结合起来计算平均污水排放总量,不仅要进行有组织的排放,还要进行无组织的排放,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保证验收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发展

保证验收监测方案的科学性更加能够促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合理、正确发展,保证验收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发展首先要明确周边的环境情况与地理位置的变更情况和环评内容等,其次要对生产工艺、污染因子、排污节点和污染预防政治措施进行全方面的考察,然后把这些信息全部综合的进行分析,才能编制出最合理、准确的验收监测方案。在设定科学性发展工作前,先要对各项环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各项工作的范围与内容,结合污染因子观察是否有敏感目标的存在,如果发现敏感目标的存在,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整治。对建设项目中的污水排放的类型与去向详细进行调查、分析,并且结合环境影响报告表来制定相应的核查制度。对于验收监测工作中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配置问题都要建立相应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职责,还要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污染事故等现象进行调查,方案的设定也要结合项目是否会发生变动和变更情况,这些都要提前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措施。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要不断的对工作性质进行改进与完善,以达到最合理的标准要求,能够顺利的完成验收监测工作,使得方案的设定更加合理。

4保证验收监测方案审批和建设时间的逻辑性

在验收过程中,要保证方案的前言和工程基本情况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实际建设时间相互一致,最大程度的保证时间逻辑性,如果此类建设项目之前出现过没有批准就先建设这种违反了三同时现象的情况,务必当即在审批中加以改正,禁止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在验收监测方案中,要明确各项的项目内容、产品类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辅助的设施等,并且要和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对比,调查出方案与实际有多大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审核,方案的审核要具有验收范围的正确性与全面性,还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采用总体验收还是采用分期阶段验收,包括验收范围是否包括辅助设施等都要进行严格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还要着重的检查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与环评文件的相符性,包括一些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的示意图都要进行相应的对比,并且总结出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使用情况表,来以此判断产污指数,如果有重大的变化情况,在验收监测方案中要加以重点体现,并且要附有一些部门说明和审批手续等。验收方案还要根据水、声、气、工业固体废物各种因素结合来确立各环节的污染物和处理设施以及污染排放方式。

5结语

第8篇

【关键词】验收监测;项目负责人;职责

0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期间,对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环评中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对周围生态影响的全面调查,以及对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环保竣工验收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是检验建设单位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作为总体负责验收监测工作的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以及采样、分析、质控和报告编写技术,从而才能圆满的完成验收监测工作。

1 收集资料

项目负责人接受验收项目后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处行业的特点,着手收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委托处理废水、固体(液体)废物的相关文件、合同以及设计和施工中的变更情况及其相应的报批手续和批文等资料。项目负责人对所收集的资料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了解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艺过程、产排污状况及环保设施状况,同时还应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对项目建设提出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从而确定现场勘查的范围、顺序、路线、重点调查的项目、环境质量的监测内容和环境管理检查的项目等,为进行现场踏勘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现场勘查

现场踏勘是验收监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踏勘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设项目概况

了解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规模、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情况、厂区周边居民分布及敏感点情况等。

2.2 主要污染源

按照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逐项勘查主要污染源,内容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电磁辐射等污染源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排放量、处理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的规范化和相应指标、污染源在厂区平面布设中的具置及与相应敏感点的方位和距离等。

2.3 环保设施

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现场勘查主要是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要求和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逐一检查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2.4 环保管理检查

环境保护检查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在立项、环评、设计、建设、施工和投入试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执行国家环境保护“三同时”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管理程序的非测试性工作的考核。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执行有关环保制度和规定的情况;

(2)环保设施的建设、竣工及运行情况;

(3)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

(4)工业固(液)体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

(5)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保护情况;

(6)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7)公众舆论调查;

(8)有关环境保护档案的检查;

(9)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的检查;

(10)清洁生产水平及管理水平等其他情况的检查;

(11)环评批复的执行情况。

2.5 勘查意见

现场踏勘要认真仔细,对现场勘查中发现的在项目选址、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或未按环评批复意见履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将勘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勘查意见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3 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写及审定

项目负责人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踏勘的情况编写验收监测方案,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建设项目概况、验收监测内容等。

3.1 总论

总论中主要简述建设项目的概况和验收监测任务的由来,对于分阶段验收的项目,对项目的总体情况和已经进行过的验收内容作简要叙述,同时,对验收监测的目的、验收监测依据以及验收监测工作技术程序等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3.2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中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和环保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环境保护敏感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结论、建议及相关批复的意见、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监测期间对建设项目单位的要求等内容。

3.3 验收监测内容

验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工业固(液)体废物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电磁辐射和振动等监测内容,厂区附近环境质量的监测内容,环境生态状况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与监测内容,企业环保管理检查的内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内容等。

4 组织现场调查与监测

项目负责人依据验收监测方案,即可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

在进行现场监测前,项目负责人首先要与建设单位联系,根据企业生产状况确定具体监测时间,同时要求建设单位确保生产负荷达到验收监测要求,并根据验收方案提供包括开孔、供电、搭建监测平台等监测条件。

在进行现场监测期间,项目负责人首先应组织监测人员按照验收监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点位,进行现场监测。其次,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验收方案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检查的内容,逐项进行核实、确认。另外,还应对现场监测期间的企业生产状况、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和巡视,对现场监测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和异常状况进行妥善处理,并做好现场记录和拍照。

5 验收报告的编写及审核

验收监测报告在验收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现场工况、环保设施等现场调查的内容,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环保设施的处理效率、环境管理意见的落实情况等做出评价,同时给出该建设项目验收监测的结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6 资料存档

验收监测报告审核合格后,项目负责人需将所有现场监测和样品分析的原始记录、监测结果报告单、验收监测方案及报告等资料存档保存。

7 结语

验收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监测机构体现技术监督和技术执法的重要一环。随着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对验收监测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未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还会进一步扩展,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决定验收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项目负责人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在验收监测过程中切实负起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而高效、有序、保质保量的完成验收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山峰.关于验收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5,

[2]刘方,敬红,滕恩江,唐亚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的环保检查[J].中国环境监测,1995,

[3]赵文平.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时的环境管理检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Z].2001.

第9篇

一、验收对象与内容

验收对象为抽中普查小区内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所有自然人及未居住在本户、户口在本户的人。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对于出差、旅游、走亲访友等原因临时居住本户的人口,不用进行登记。

验收内容包括登记表中主要指标填报的准确性、完整性。重点核查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人口;户口在本户,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的人口;本户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避免重登、漏登;有年龄要求的项目,认真核实是否应该填报;做好人工逻辑检查,按照“人工逻辑检查规则”,检查普查员登记的普查表有无逻辑差错;检查长表登记情况,按照《长表抽样工作细则》要求,查看长表抽样是否正确,普查员是否严格按照抽出的长表调查户进行长登记;核对地址项是否完整准确,对普查表的地址项(r6、r7)填写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二、验收方法

1、市、县、镇三级都要组织普查登记的质量验收。市级质量验收组对每个县(市、区)抽查2个镇(街道)中各1个普查小区进行质量验收;县(市、区)质量验收组对各镇(街道)抽取2个普查区各1个普查小区进行验收;镇(街道)质量验收组对本镇(街道)中所有普查区随机抽取1个普查小区进行质量验收,并逐级汇总上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阶段质量验收表”(见附件1)。

2、质量验收方法:对普查区的验收主要通过汇总、议查或个别访查和人工逻辑检查方法验收。

(1)汇总登记数据:通过抽中普查小区普查表(包括长表、短表、死亡表)汇总本普查小区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并检查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的填报是否有误。将以上数据填入附件1中“表1验收项目差错汇总表”合计栏。

(2)议查:主要针对总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进行议查。对抽中的普查小区组织熟悉情况的群众进行议查或个别访查,重点为总人口数及出生、死亡人口的多报、少报。对个别有争议的项目要认真核查,确属错误的应改正,议查出的差错情况,应如实填入表1。

(3)人工逻辑检查:对抽中的普查小区,由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质量控制组组织普查指导员按照“人工逻辑检查规则”(见《登记、复查工作细则》)分若干专业组,对抽中普查小区普查表的所有项目进行人工逻辑检查,检查出的差错应加以改正,并将差错情况填入表1,其中,性别、年龄项差错除计入人记录差错数,还需分别单独填写。

(4)比较登记人口数与户籍人口数:对验收指标“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应通过普查区快速汇总表计算抽中普查小区所在普查区的总人数,与公安部门经户口整顿后的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数进行对比,填入表1。

(5)按公式计算各项差错率,填写附件1中“表2验收结果表”。被抽查的普查小区,如差错率符合规定的要求,则通过;如差错率不符合规定要求,则该普查区的普查表要全面返工重做,然后再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进行验收,合格即予通过,如仍不合格再返工重做,直到达到指标要求为止。

3、验收表填写方法:按最后一次抽查所发现的差错填写表1和表2。

4、市、县、乡三级质量验收表的汇总方法:市级按各县级进行汇总;县级按各乡级进行汇总;乡级按各抽中的普查小区进行汇总。

三、抽查时间

登记复查结束之后各级应立即组织质量验收。各级质量验收时间初步安排在11月16日—30日。县(市、区)、镇(街道)人普办要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验收工作,原则上乡级验收在11月22日之前,县级验收在11月26日之前。各县(市、区)人普办将本地质量验收方案于1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人普办。

四、组织实施

登记复查工作结束之后,应立即组织质量检查验收。市及县(市、区)、乡(镇、街道)各级人口普查质量检查组,由人普办主要负责人和各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等人员组成。各级质量检查组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对各普查区的质量验收工作,由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组织,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质量检查组负责实施。普查指导员不得参与本人负责的普查区的验收工作。

市级验收组由市人普办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及抽调县(市、区)业务骨干组成;各县(市、区)、镇(街道)各级人口普查质量验收组由各地自行组建。参加质量验收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责任心强,熟悉人口普查业务并严格遵守相关工作规定,在验收前要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各级质量验收组要按《第六次全国人口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具体验收时间与人员抽调另行通知。

第10篇

关键词:评价体系 职业技能 改革 产品验收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界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环境布置等方面,对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使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然而在实践探索中,笔者发现现有的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学评价后,学生还没来得及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改正,就将不合格产品拆掉了,体现不出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技能的培养作用,也没有起到及时改进教学行为的作用。

由此,笔者尝试引入由企业产品验收标准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己制订评价标准,并且实习一个流程验收一个流程,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升;引入“警察抄牌”动态监管制度,使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得到提高,使工学一体化教学得以良性循环。

一、原有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工学一体化评价都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方式,每次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进行评价,找出每个生产实习产品的缺点或存在的不足,然而学生都没有对生产实习产品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就将它们全部拆了,最终导致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这样的生产实习不仅没有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同时也没有对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进行培养,违背了从企业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来引导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初衷。

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不能体现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的过程等评价项目,而是用一些很难把握的词语来进行考核,比如兴趣、任务明确程度、调查的方法与效果、承担工作表现、协作精神、时间观念等。这种评价项目没办法对学生进行真实评价,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二、引入企业产品验收标准构建的教学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系在PLC控制系统装配与维修课程教学时引入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即“接收任务列出材料清单底板布局设计底板开板设计线槽安装元器件安装电路安装成品验收出厂”共9个环节。我们引入企业工作流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是所有学生生产实习出来的产品是全部合格的。但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下来,合格产品少,学生的技能没达标,学生职业规范意识、安全意识也没有得到提升,违背了当时引入企业工作流程的意愿。

经过第一轮的教学实习后,我们将引入企业的9个工作流程改为10个教学流程,在接收任务与列出材料清单之间插入指定验收标准,并且每一流程都必须进行验收,只有本流程验收合格了,才能进行下一流程的生产实习。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老师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等,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提前确定验收方向

学生接收到任务后,通过播放视频或参观维修电工中(高)考核设备(企业标准设备),让学生对PLC控制系统装配工艺有一个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验收的方向,如图纸设计、材料清单、外观美观、验收流程、满足功能、安装工艺、装配项目、安全生产等多个方向。原有的工学一体化教学验收都是在这一项目完工后,老师给定一个验收标准或学生进行验收方案的制订。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根本不明确验收方向在哪里、验收要点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到了最后评价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过程评价,学生的成绩是出来了,但学生安装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因为企业工人是拥有熟练技能的工人,而学生是刚刚学习技能的“工人”。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让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由学生自己制订验收方向――企业成品出厂验收项目,如图纸设计、材料清单等多个方向。可能第一次制订的验收方向不全,但经过几个项目下来,学生制订的验收方向基本上同企业的验收项目一样。让学生自己制订验收方向,在生产前明确验收标准,并且生产时必须按验收标准来进行生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了实习生产产品的合格率。

2.制定验收流程

验收流程主要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能够量化的项目。按照企业9个工作流程顺序进行验收(企业工艺控制卡),并且要分段进行验收,如果验收出不合格的内容,就必须进行整改,否则下一流程不能继续工作。在每一流程验收中,都必须有组长的签名,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然后进行技术改进,提高职业技能;到了下一个生产实习内容时,学生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第二部分是不能够量化的内容,放在最后出厂前的验收,如外观、安全生产等验收内容。只要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学生就能得到应有的安全分数。如果学生在学校生产实习时就能按企业标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且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到了企业就能进行职业技能的无缝对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企业文化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学生在在企业得到重用,学校的声誉、社会地位相应都会得到提高,笔者所在系的生源将得到优化,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工学一体教学改革带来的成果。

3.制定验收标准

制订了验收方向及验收流程后,对验收标准进行具体细化,将能够量化的一定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有评价的标准。同时将企业工艺控制卡与验收方向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验收标准。学生每次生产实习都必须严格执行企业标准来进行实践。

4.教师进行过程考核――“警察抄牌”动态监管

通过笔者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以及对技校学生的分析,深刻了解要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对学生实行过程考核――引入企业“警察抄牌”制度,此制度只扣分,不加分。学生每天有5颗星星,老师在进行教学巡回指导时,发现学生违反职业规范,如工具乱摆、地下到处都是电线、垃圾乱丢、玩手机、做工艺时不按工艺标准做等,经提醒后还是不按职业规范、标准实施的,进行“扣星星”处理。如果学生连续三天都低于三颗星星,将在小组长的监督下进行整改,若效果不好,老师强制介入进行教育,直到整改好为止。通过运用不定期的“警察抄牌”制度,提升了学生的责任、规范、安全的 “红线”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提高了。

5.引入企业产品验收标准构建的新教学评价体系

三、小结

第11篇

关键词 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履约验收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19-03

自四川省财政厅颁发《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的通知》(川财采〔2009〕30号)以来,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多项地方标准来规范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工作。为了掌握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履约验收工作开展情况,2014年3月至11月教育厅技装处赴达州、雅安、阿坝、资阳等多个市州开展调研,了解教学仪器设备履约验收的组织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履约验收工作的指导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1 调研区域情况

本次调研区域包括:

1)市级装备部门:阿坝州、雅安市、达州市、资阳市(共4个)。

2)县级装备部门:马尔康、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阿坝县 若尔盖县、达川区、宣汉县、汉源县、石棉县、安岳县(共11个)。

3)学校:金川县安宁中学、金川县沙耳乡中心小学、马尔康县梭磨乡中心小学、汉源县富林镇第三小学、汉源县第一中学、石棉县中学、石棉县希望小学、石棉县民族中学、达州逸夫小学、宣汉中学、安岳县岳阳镇小学(共11所)。

本次调研的区域包括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丘陵及盆州地区,属于四川省经济欠发达区域,是当前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其装备工作水平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些地方履约验收工作开展状况展开调研,能有代表性地反映四川省政府采购教育技术装备履约验收开展情况。

2 调研对象与内容

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涉及履约验收的流程及效果。对装备部门的调研包含验收主体组成、验收方案、验收过程、样品检验及对验收工作的认识等内容。对学校的调研包含产品交接、产品质量和对验收工作的建议等内容。

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市级和县级装备部门工作人员、中学和小学教师。调研的方式为实地查看、座谈、问卷调查。在装备部门发出调查问卷33份,收回33份;在学校发出调查问卷75份,收回75份。

3 调研主要成果

履约验收工作开展现状 教育技术装备实行政府采购以来,装备部门及学校教师关于政府采购的法制意识、履约验收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配合下,履约验收工作得以逐步开展并取得较好效果。

1)履约验收意识较强。政府采购包含制订采购计划、编制招标文件、评标等诸多环节,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众多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规定只有通过履约验收,才能给供货商付款。100%的受调查者表示所有的政府采购项目经过了履约验收。95.2%的受调查者认为履约验收非常重要,是控制产品质量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维护政府采购信誉,保障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政府采购质量,保障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招标文件时,90.6%的装备部门比较详细地列出了产品的规格型号和技术指标;54.9%的装备部门在产品参数栏直接引用了相关标准;33%的装备部门列出了相关强制性标准及检验规范。这些标准是开展履约验收工作的技术依据。教育装备的大部分标准是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它们属于推荐性标准,只有将这些标准写进招标文件和中标合同里,在实行履约验收时才能强制采用作为验收的标准。在招标文件中引用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表明四川省履约验收的意识比较高。

2)验收流程比较规范。履约验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谁组织、谁参与履约验收,事关验收工作的有效性。调查统计得出:66.7%的装备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工作,23.3%的装备部门参与验收工作,这表明教育装备部门是验收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对参与验收的部门的统计中发现,财政部门参与率达40%,教育局参与率达80%,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参与率达100%,专业质检机构参与率达50%。

为了确保验收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履约验收需要遵守特定的工作流程。81.6%的受调查者表明他们所在的市、县在开展履约验收时事先制订了验收方案,并在验收方案中规定了验收组的人员组成、抽样方案、工作程序等;在验收组中邀请了熟悉质检的工作人员、用户代表(验收)参与验收。个别地方还聘请了第三方机构执行履约验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育装备部门是履约验收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整个履约验收工作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验收,邀请专业质检人员和教师参加验收,整个验收工作有方案,增大了验收工作的可信度。

3)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关于近三年新增的教育技术装备产品质量,29.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好,50%的受访者认为好,20.4%的受访者认为一般。近80%的调查者认为产品质量好,说明履约验收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品质量受到了肯定性的认同。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管密不可分,与装备部门认真学习《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的通知》(川财采〔2009〕30号)息息相关。但在与市县装备工作人员座谈过程中,只有不到50%的人知道四川省质监局颁布了DB51/T 1252―2011《政府采购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验收规范》和DB51/T 1780―2014《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检验规范》,不到20%的人表示认真学习了这两个地方标准。这两个地方标准作为规范四川省履约验收的重要标准,在指导履约验收的规范性、科学性、公平公正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履约验收工作的组织者不熟悉这两个标准,在调研中发现履约验收工作存在“五重五轻”的现象。

一是重形式轻内容,验收走马观花。履约验收时走一走、看一看,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这种验收只能解决“有”与“无”的问题。只要有新的仪器设备配到教室,就算合格。

二是重数量轻质量,难发现低劣产品。验收时只是清点数量够不够,不关注产品质量得问题。无法在履约验收中发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产品。

三是重“硬件”轻“软件”,不关心服务条款。验收时只关注产品的质量,对投标文件中承诺的优质售后服务等条款不去核查。让售后服务条款成为一纸空文。

四是重结果轻流程,中间环节存隐患。对一些涉及水电施工的项目,譬如网络教室和实验室的建设,只检测安装完成后的结果,没有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管验收,使项目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一些木质设备,在加工前未对其原材料进行检查,交货后只检测规格尺寸,忽略材质的检验。

五是重验收轻整改,问题不能纠正。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产品,按照合同的要求,必须进行整改,但是整改后的产品质量检测是否到位没有跟进检测,使验收工作虎头蛇尾,验收与不验收一个样,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履约验收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 履约验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组织者要懂得验收的规范程序,要求具体执行验收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检验规范、检测技能、产品性能。“五重五轻”现象制约了履约验收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产生原因分析及建议如下。

1)“五重五轻”现象原因分析。

一是不熟悉履约验收相关规范。指导四川省教育装备履约验收的标准有两个,分别是《政府采购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验收规范》和《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检验规范》。这两个标准规定了验收主体、验收流程、抽样方式、检验结果判定、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不熟悉这两个规范,造成一些地方履约验收随意性过大,缺乏规范的流程和科学的评估。

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四川省县级装备部门很少设置质检科室,配置专职人员,更缺乏履约验收方面的专业培训,这导致履约验收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检测流于表面和形式。

三是缺乏专业设备。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履约验收停留在感官水平,表现为“走一走、看一看”,有些地方在验收时仅使用卷尺来量一量尺寸,无法开展专业层次的检测。

四是缺乏验收依据。履约验收是一种符合性检测,就是看产品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与技术文件上提供的参数是否符合。有些地方在招标时没有给产品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在招标文件的相关位置留空白,企业投标时也留空白,不投标产品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导致验收无具体参数可依。

2)解决“五重五轻”现象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教育技术装备是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是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开展好履约验收,是保障让教育技术装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克服“五重五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对履约验收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品质不合格的产品,不仅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学,反而还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在中小学教育装备基本实现标准化的大背景下,学校对装备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数量转向质量。教育装备部门的需求也从“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转向“花好钱办好事”。这就客观需要加大履约验收的力度,保障采购产品的品质。

二是加强机构建设培养专业的质检队伍。县级及以上的教育装备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质检机构,设置专业的质检岗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具有对教育装备质量进行监督的职责。市、县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应建立、培养本地区的质量检测检验队伍,开展履约验收的专业培训,建立质检专家库。构建网上教育装备质量平台,实现信息、交流沟通、信息查询的信息化。

三是购置专业器材提高检测科学性。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很难科学有效地开展履约验收工作。检测不是依靠感觉,而是依靠可靠的数据来说话。市、县两级装备部门要购置基本的检测仪器设备,满足基本的检测需要。

四是加强标准培训提高验收规范性。《政府采购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验收规范》和《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检验规范》这两个地方标准,对履约验收的组织、开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各地方要加强这两个地方标准的学习和执行,要用这两个地方标准来规范验收的流程、规范资料的收集整理,减少履约验收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五是加强目标考核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履约验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①将履约验收作为年度工作考评内容。考核项目包括:机构建设、人员配备、专业器材购置、人员培训、履约验收组织、履约验收执行质量。

②将履约验收作为评优门槛。对履约验收工作组织力度不够、执行质量不高的装备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

第12篇

[关键词] “三同时”,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作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three simultaneity" acceptance of the nature of the monitoring and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 the role, and summarizes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three simultane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cceptance monitoring problems, and according to your own work experie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three simultane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acceptance monitoring, role

中图分类号:TK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成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制度的两项基本制度[1]。为保证经审查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予以落实,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也就是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终落实要依赖“三同时”制度的实施。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把环境保护置于不顾,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在这一工作中,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针对“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三同时”制度与验收监测的关系

1.1“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三同时”制度从法律上加以确认,“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凡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认可以开发建设的项目,建设时必须按照“三同时”规定,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要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1.2验收监测是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关键

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部门把好项目验收的关口,主要担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的监管责任。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是“三同时”制度管理的最后过程,是对建设项目贯彻落实制度检查、依法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执法行为。规范化验收将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控制新的污染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污染源的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负荷的增加,是“三同时”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

1.3验收监测是执行“三同时“制度的技术依据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是“三同时”执法行为的重要环节,为“三同时”验收提供主要的技术依据。它的开展标志着“三同时”管理走向了定量化、标志着环境执法行为走向了科学化[2]。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及总量控制达标情况、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环评中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的检查。此项工作可为环境行政管理部门限定建设单位总量控制指标提供依据,为总量控制的深入实施提供基础数据[3]。

2、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1把握好建设项目环保工程验收监测时效性

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已明确提出应在试生产3个月内进行环境保护验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保设施允许安排相应的试运行阶段进行考核,但限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三个月。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企业造成验收监测工作不是提前就是拖后,给验收监测结果带来一定影响,不能真实反应建设项目环保工程实际水平。有的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没有几天,建设单位就提出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监测,治理设施所有的硬件都是新的,操作方便而不易出现故障,超负荷对治理设施进行操作,使验收监测结果打到环保要求;可是运行不到几个月甚至是生产的三个月不到,环保工程效果明显下降,就难以达到环保验收的要求,有的治理设施不过关,几个月后就废弃。有的验收监测工作几年后才验收,建设单位对环境工程管理不严,硬件不能更换,验收监测结果很难反应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水平。因此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时效性必须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2.2利用现场踏勘,熟悉生产工艺,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监测方案

建设项目环保工程的竣工验收监测,对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向建设单位了解建设项目的工艺过程。对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是建设环保工程验收监测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不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就不能把握生产的运行负荷,不能确定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使验收监测工作陷入盲目被动局面。有的化工项目废水来源于各个工段、时段,废水的产生源是不均衡的,在不了解工艺情况下,到污水处理设施采样时,监测结果难以反映污染治理设施的水平。有的建设单位为了达到验收过关的目的,采取少排污,注入清水的不负责办法,不了解工艺是难以发现这些问题的,监测结果不能反映竣工投产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废气监测过程中,企业采取少投料,减少风量的做法,在不了解工艺的情况下环保工程验收监测就偏离实际运行的情况,给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带来困难。我们的体会是,首先要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周期,确定监测时间;其次是调查三废排放点位及排放过程,确定监测项目和频次;其三确定验收监测生产的运行负荷。只有这样确定建设项目环保工程验收方案才是验收监测的切合实际的方案。

2.3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规范,把好验收监测的质量关

根据生产工艺制定环保工程竣工验收方案后,就须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规范,加强质控措施,把好验收成果的质量关。环境监测规范贯穿于采样、分析、质控、数据审核全过程。这一点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对采样点设置、采样过程时间,质量保证措施认真掌握,就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关于这一点环境监测一般都能做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监测重要性教育,认真学习环境监测理论,提高自己的技术智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的能力,做到客观、公正、不受外界的干扰,把好数据质量关

2.4明确验收监测部门的执法监督地位

目前,国家在验收的3个现行指导文件中,没有明确验收监测部门的执法监督地位。验收监测部门一方面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指令进行验收监测工作,而全面检查环境法律、政策环境管理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是行政行为角色;另一方面又需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以技术服务的角色进行验收监测工作,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验收监测部门的尴尬处境,给验收监测工作增加了难度。

3、建议和结论

借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管理的成功经验,依据各监测单位的规模,仪器配置、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业绩等将其分级,级别较低的监测单位只能承担简单的小型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级别较高的监测单位可承担复杂的大中型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如监测单位被发现违规操作,可降低或取消其竣工验收监测的资格。在拓展监测能力的同时,要加大检测人员的各种业务水平培训力度,既要培养出精通化学分析的技术骨干,又要培养处一批精通生产工艺和处理工艺的业务骨干,以适应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单位要积极与各大专院校、设计院和研究所合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竣工验收监测应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可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工程特点、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保护执行情况、验收监测结果和调查结论等。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制度在我国实行使得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效果日益显著,推动了循环经济和企业清洁生产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投资、融资体制以及项目审批体制的转变,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也随之改变和加强。这就要求我们环境监测部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环保部门管理好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

[2]《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编写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