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锦瑟无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忽然就想起了「锦瑟,是李商隐的名篇吧。那么,就在这个六月天,借黑夜里倾盆而下的雨,舞红袖,垂萝裙,拨绿柳,醉春酒,也来弹落十指,吟唱一曲。
就从明末沈钧将军的女儿,又是清朝辅臣螯拜之养女,后为孝庄太后的干孙女儿,康熙皇帝唯一爱过的女人,二阿哥福全宁放弃王位也不愿舍弃,而又一生执情于纳兰性德才貌双全的——青格儿格格落指了。
她怎么可以是貌若倾城为情而去的女子苏宛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沈钧的亲生,若不是这样的前世,怎会让她的命运多劫?一切皆为天定,她没有力量去改变她的出身。就如同我们每个血肉之躯选择不了自己的父母与出身门第。这一指本该轻轻而落,无非是凡尘中多一条生灵。冥冥之中注定她目睹不了亲生父母的音容笑貌,在襁褓里接受了上天对她的残忍。所以,这一指又不该轻轻而落,于是在最初的琴声里以不经意的落指,却又无端地惊落了一场骤雨。
她又是幸运的,有着一直视如己出的养父,身居高位的养父带给她的是呼风唤雨,集万千宠爱于其一身。对其一个女儿家来说她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如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偏偏这位养父不是一般的寻常百姓,而是位居权臣、任由后人评说是忠是奸的的螯拜。再落指想要轻也轻不得,想要重也重不得,万般无奈,举起,落下,任由了它去。
造化弄人,的确是这样。她爱纳兰性德,而这容若公子又偏偏对另外的女子——他的表妹慧儿情有独衷,尽管那位可人儿慧儿也对他专情,奈何一场选秀,入主后宫,摇身变为皇贵妃,他还是痴情不悔。但她仍是爱他,她可以为他生而生,死而死,哪怕此生只能遥望着他,心已足以,无憾。哪怕是为妾,只要能与他相依,又谈何下嫁,这次第,一笑而过,为风过的痕迹。这爱是发自于心底的真爱,感天动地的大爱,他的好与不好,执拗与倔强,不管他眼里的视线在哪里,心中的爱燃烧为谁,笔下流唱的诗词歌赋为哪个佳人,皆因了她对这个男人一个爱字,都成了她眼里的美好、向往、流连、缱绻。三指再落,掺杂了缘、份,还有阴差阳错的天命,阡陌纵横的注定。无语对苍天,此情天可鉴呵。
她是那个万万千千人们仰之的万岁爷眼睛里唯一的心爱,她是何等的聪慧,怎会不知伟大的玄烨对她的心。可她的心只有一颗,已有人先康熙皇上入驻芳心,纵然这个他只是万岁爷身边的奴才,只要万岁爷龙颜不悦,她和他的小命就会一命呜呼。爱是无法勉强的,爱的感觉更是如此,她不能欺骗自己的心,亦不能欺瞒别人,她不去为了苟且存世取悦讨好万岁爷,反而恳请其成全。也就是这样眼里无他的女子才令拥有数不清女人的皇上偏偏喜欢了、心疼了,而又爱不得、娶不得、放不得、舍不得、弃不得。叹一声多情帝王,四指落,真是:伊人艳粉娇红满地,君王清歌锦书休寄。
红尘中凡是才女、美人,都有着不一般的人生,她亦如此。纵使得人千万般的怜爱,终是逃不脱与昭君出塞和亲安定边关一样的命运,远嫁尚之信,但她没有昭君幸运,落得个流离失所。她是没有可以选择的第二条路,这在于她深明大义。退一步来说,若她不去点这个头,太皇太后也绝不会去难为她下嫁。后宫任一个格格都可顶替去,何况她是孝庄捧在手心里的干孙女儿。她是明了太皇太后的安排,也出于不得已。不可以嫁皇上,也不可以嫁阿哥,历朝历代为一个红颜血起祸乱的例子犹在,孝庄岂可以袖手旁观手足相残为一女子断送江山?换言之,前明将军之女又怎可以入主后宫,乱了皇家八旗尊贵的血脉?五指停在半空,不忍击出悲伤。泣: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容若思她,福全念她,玄烨寻她,想那才子、阿哥、帝王,为了红颜,找遍河山。只:哀莫大于心死。她没有了却生命,流离江南,隐于市井。故事到了这里也该结束了,本该五指并落,帝王意气指点江山,才子自如挥洒笔墨,谁过谁的生活。偏偏了一个不了情。再遇,都不再是十年前的他们,有爱有恨有不甘心。可以征服天下人的心却征服不了她的女人心,帝王恨。颁了圣旨给她个成全,意在羞辱这个不肯把帝王放在眼里的她。她亦是欢喜的,能和深爱的纳兰性德结为百年之好,妾又如何?五指将落,又落不得。原来帝王并非真心成全,不得让已名义为夫妻的她与容若同房。待帝王终明白真的是要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时,一代才子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弃她驾鹤西去。欲哭无泪,欲诉无语。至于到时黄泉路上,他二人会不会再度重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那已是另一个故事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段时日,阅读了苏轼写给亡妻的江城子。感触颇深。
正文--、
蓦然回首
擦肩而过
生命中本来就有太多的来去匆匆
快的甚至让人来不及去遗憾
过往与相逢或许会在深夜的梦中留下淡淡的痕迹
纵不能相望
已无处可寻
--题记
在凡尘俗世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执子之手是
相濡以沫是
生死相许亦是
茫茫宇宙无情
凄凄生命有限
时间在赋予我们生命气息的同时
也在带走我们的生命
十年
太长太长
什么都会发生
或喜或忧
十年之后谁能记得谁?
十年之后谁又负了谁?
所谓的天长地久到底是一瞬还是一生?
生死幽明永隔
感情的纽带结而不解
十年生死茫茫
千里归路迢迢
跨越时空的这十年是怎样的距离?
无尽的思念又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纵使相逢
却也是阴阳两隔
梦里徘徊罢了
英国有句熟语
小别加深爱
久别则扼杀之
但大爱无私,无言,无畏
这十年的久别却让苏轼"不思量,自难忘"
一怀愁绪
十年离索
斯人已去
荆棘纵横
风凄露下
感念畴昔
却是生死永诀
昔日的相夫教子
欢声笑语如今何去
只剩下一座孤冢
一声叹息
一缕相思
一怀牵挂
在寒食天
梦牵日
断肠时
年年岁岁
泪涌飘飞
道是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流年似水,浮生若梦。庭前海棠兀自开落,轮回了几度春秋。草木若有心,是否会为自己的凋零而伤怀?是否会怨怼流光无情,轻易凋敝一场荼蘼花事?花木无言,仍旧依着时序歇荣,不管看花人的感伤惆怅。
花木本无心,不为谁开,不为谁谢,无奈却惹人伤怀。而伤怀之人,并不仅仅为着怜惜满地残红,不过是在一地落红中,看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花谢花开,岁岁年年长相似,而镜里朱颜,已在时光转徙间悄然改换。
潇潇暮雨中,谁在落红堆积的花树下徘徊,轻叹一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为花落而伤,为春去而伤,更为韶华不再而伤。
你说,时光这个名字未免太过淡漠凉薄,不若流年、韶华那般婉约柔美,无论自笔尖淌下还是由唇间逸出,都让心弦为之一颤。你总喜欢用美丽的词句去描摹,纵使这温婉的词句背后,是同样的冷漠荒凉。
时光无情,流年亦然。再美的文辞也不过是表面的修饰,华美的外衣下不变的是其冰冷的本质。锦瑟年华,似水流年,纵然美丽,也终是匆匆远逝,又何曾为谁有过片刻停留?美丽,亦不过徒增哀伤罢了。
你何尝不懂得,只是依然偏爱着那些易逝的美好。纵然哀伤,也要以唯美的姿态。这是你小小的固执。
你喜欢以文字祭奠流年,用唯美婉约的语句,晕染着淡淡闲愁,或怀念,或叹惜,没有过多的悲喜。你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隐藏起来。是以这些文字背后,你的心似隐在重重迷雾之中,有时竟连自己也看不真切。
你始终以一颗淡漠疏离的心看待这个世界。喜欢的,便沉浸其中;不喜欢的,便不去触碰。于是,渐渐地放任自己同外界的隔阂愈来愈深。虽然时常生出一种格格不入之感,却终是不愿为了取悦这世界而改变。那些违心的改变,只是徒增困扰罢了。别人的看法,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你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沉默和孤独酿成一种习惯。你其实希望有人懂你,却又不知道如何让人懂得。你想拥抱这个世界,却永远学不会去迎合。
你不是冷漠,只是不善于表达。你不是不关心,只是习惯默默守护。你不是厌恶这个世界,只是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有些执着,无关信仰,只为诚实面对本心,不辜负了自己。
这是真实的你。固执而倔强。我清楚地看见你的内心,哪怕最细微的部分,我甚至比你了解得更透彻。但我以一贯的冷漠姿态洞悉这一切,不置一言。
这是我的本性,如你所说的,无情。我本无心,世人总是将自己的悲喜在我身上点染。于是有了那些唯美忧伤的诗文词赋。
你在我经过的时候,轻轻吟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你说,你没有锦瑟,弹拨不出流年似水,只能在文字里伤感。
我说,你正在生命之弦上,弹奏着只属于自己的乐章。不求引商刻羽,只愿清耳悦心。
全诗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之意并非客观地描写锦瑟“五十弦”的形态,此句的重心在“无端”二字。“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它既暗示了诗人写作此诗只是发自一种“无端”的思绪,还流露出诗人指责锦瑟之意,仿佛指责因锦瑟的“五十弦”,而让自己蓦然回首那尘封的青春岁月。“五十弦”的锦瑟在此成为一种触发“华年”之“思”的媒介。诗人“情不知所起”而移情到锦瑟上,因而便成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即美丽的青春,意思是说听到这锦瑟弦弦柱柱上所弹奏出的悲声,不禁触动情怀,回想起来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尾联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究竟指怎样的情怀,我们还得从中间两联入手,分析作者在“华年”之时就云雾氤氲的情愫。
一、青春时节的迷惘之情
在首联以“锦瑟”和“五十弦”等物象为触发、起兴之后,全诗便完全脱离“锦瑟”这一形象本身真正进入了一种思绪所至的巨大空间。颔联中庄生梦蝴蝶的寓言,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句中“晓”字与“华年”相承应,指生命中的青春时代。“梦”是理想,是梦幻青春的写照,是跃跃欲试的生命向人生搏击前所振动出的串串音符。一个“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也写出梦境后的空虚幻灭怅惘迷离,包含着诗人对青春岁月虚渺朦胧、不可把握的迷惘的感慨。
青春时代,呈现的不仅是梦想的多姿多彩,更多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庄生晓梦迷蝴蝶”还隐含着诗人关于“我是谁”的诗意的哲学性思考。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由此而引发出每个人都在探求一系列形而上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人生的烦恼就永远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纠缠住你,你排遣不了,摆脱不了,躲避不了。“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的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逍遥任自然的庄周庄真人都迷惑了。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露了自己在青春岁月里对“我是谁”这一问题思而不得的迷惘之情。
颈联中“沧海月明珠有泪”中“鲛人泣珠”的意象本身并不朦胧,但是李商隐将这个典故置于“沧海月明”的背景之下,明月以及明月之下泛光的沧海、珍珠、泪珠这四种意象一齐呈现,海天上下星月珍珠迷茫一片,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迷离怅惘的情境。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写出了暖日照耀下的蓝田山弥漫着一片挥之不去的烟霭,营造出一种迷茫朦胧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内心无尽的迷惘之情。
二、青春追梦的凄苦之情
颔联中“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运用了“杜鹃泣血”的典故:杜宇号望帝,是传说中的古蜀国先君,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暮春夜夜啼叫,仍然思念着蜀地人民,其声哀怨悲凄,以至于口中流血。这一典故一般用作表达思乡怀人的悲凉情绪,诗人在原典故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加入了“春心”一词,“春心”指因春天庀⒍激发的意念。杜宇因思念故国的意念死后化身为杜鹃,这杜鹃鸟到了暮春时节为他哀鸣。如果说杜宇的“春心”是心系故国,魂牵故土,那么诗人的“春心”就是青春时节葱茏的梦想,是确立人生意义的理想,是每一个儒生胸怀天下的壮志。
杜鹃泣血,一个凄苦的传说。诗人借用此典,可谓意味深长。杜宇生生死死心系故国,李商隐又何尝不时时刻刻心系梦想。一个“托”字,字面上写的是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实际上不仅写出了诗人追求梦想、死而不已的执着,更写出了诗人内心追梦历程中的凄苦之情。这种凄苦,不仅伴随他的青春岁月,还伴随他短暂的、不得志的一生。这种凄苦,或许会随着他的生命的黯然离世而结束,但命途多舛的诗人却不能安然离世,只因青春失意,壮志未酬。
三、青春失意的感伤之情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用了三个典故:第一,“沧海遗珠”。“仁杰举明经,……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新唐书狄仁杰传)第二,“鲛人泣珠”。“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晋张华《博物志》)第三,“月盈珠圆”。古人认为月亏则珠缺,月盈则珠圆。[1]这三个典故共同创造出了一个极其感伤凄凉的意境:空阔浩渺的沧海之上,明月当空,朗照宇内,被遗弃的晶莹圆润的明珠,像珠泪一样让人怜惜。
“蓝田日暖玉生烟”中“蓝田”在古代指盛产玉的山,古代人们认为美玉埋在山中,在暖日朗照下会散发出光气。“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诗,创造出一个“玉埋蓝田”的意境:暖日朗照,美玉被沉埋于山中,不能向世人展露光润,只能在暖日的烘照下,默默散发出微弱的光气。诗人用此典故不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沉潜下僚、怀才不遇的感伤哀怜,还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或理想无法亲近和把握的惆怅伤感之情。
纵观全联,表面上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其实暗寓着诗人自己的才华如映月生辉的明珠,如流光溢彩的玉石,竟被遗落在茫茫的碧海之中,深埋在厚厚的泥石之下。昔日的梦想犹如日照玉山而散发的烟霭,虽美好但可望而不可即。朦胧的意境所流露出的,是失意难遣的无尽感伤之情。这些意象画面层层重叠、累积,弥漫着一层浓重的怅惘感伤的情思之雾,似隐似现,捉摸不定。
四、寥廓天地中的孤寂之情
颈联中“沧海月明珠有泪”,描绘了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以鲛人泣泪成珠为主体形象的画面。沧海无声,月华如水,耀亮了珍珠;珠光若月,辉映着大海。意境高旷寥廓,清寒袭人,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鲛人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的形象,诗人在对华年已逝的追思中,也许早已潸然泪下,内心一片凄冷,心中充盈着无尽的寂寥与怅惘。
陈子昂有诗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悠悠寥廓天地,不见古人,不见来者,这是何等的孤独、寂寥。沧海月明,泣泪成珠,珠如泪滴。如果说暗夜可以隐藏忧伤和孤寂,而在月明沧海之中,忧伤和孤寂却无处遁藏。沧海是辽阔、广袤的,而一粒珠子则是小小的,沧海之大更显珍珠之小,更显海珠的寂寥与孤独。诗人以海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在茫茫人世中难以言尽的孤寂凄清。
可以看出,诗歌中间两联用心灵化的意象契合诗人的内心情感,用隐喻、典故和象征的手法形成含蓄的抒情风格,创造出一种内在的、朦胧的审美想象空间,在有限的话语中蕴含无限的意味。诗人那复杂、朦胧的情感就在短短的两联中含蓄地显露出来,透过这些隐喻、典故和象征,我们可以“涉江采芙蓉”,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感受诗人微妙的情感之流。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于普通人,往往是人到暮年,追思以往,深憾惘然失落。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却无可奈何,惘然若失。普鲁斯特说过: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拯救一切。无论是当时的轻度惘然,还是诗人今日的深度惘然,都是时间使然。[2]读完这首诗,我们常常什么也不想说,因为我们深深地浸渍于一片迷离氤氲的惘然中了。
据说,天鹅将死,必有哀歌。李商隐写作此诗的第二年,就陨落郑州,终年47岁。一首《锦瑟》,其实就是一个面对青春墓碑的老者,神色凝重地对逝去的青春献祭,献上一曲不朽的绝唱,祭奠一段迷惘、感伤、凄苦、孤寂的青春岁月。
注释:
[1]张如如:冯唐易老,壮志难酬的自伤.文史研究[J]. 2015.3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该诗以冷僻的典故、重叠优美的意象、工丽深细的语言营造了一种细美幽约、深情绵邈的诗境,但也凸现出李诗晦涩朦胧的风格,给学生的鉴赏以及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鉴于此,笔者力图体现“诵读――品读――体悟――拓展”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把朗读、美品、探究合为一体,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到统一,从而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诗人所描摹和抒写的意象和诗歌凝练的语言的品味,理解诗作的意义,体悟诗人在诗中所暗寓的情感,以及达成主题表述的自我言说。
【课堂实录】
片段一:(诵读+品读)
师:如果现在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权利,你会选择回到哪个朝代呢?
生1:三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想在那个年代,我可能会成为一名英雄。
(众笑)
生2:清朝。我想去看看圆明园,看看那时我们中国辽阔的疆域。
生3:唐朝。想去领会一下“开元盛世”,体会做一个唐朝人的骄傲。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也都把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了。如果换成是我,我也想回到唐朝。多少次梦回唐朝,在那个百花齐放、浪漫多彩的年代里,我可以在春风得意的晚上与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可以在高楼处,与李白共对金樽于明月;更可以守着西窗口,与李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人说,“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深情王子”李商隐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心灵体验。
(简单介绍李商隐)
(注:课前已把李商隐的一些资料复印并分发给学生)
师:下面有谁愿意首先朗诵这首诗?
生1朗读。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读得太快了,没有什么感情。
师: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2:应该较凄婉、悲伤点的。
教师肯定了他,并请他试着读一遍,然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接着全班齐读。
教师对朗读稍加引导: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情调要低沉。
生再读,思考最喜欢哪一句诗,为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生3:喜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因为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回韵不绝,表达了作者那种怅惘悲伤之情。
生4:我喜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用了起兴的手法,“无端”读起来有种茫然的感觉,“思”字用得很好,能引起人的思考,也触发了人的情感。
师:很好。你能按照你所理解的把这句读一遍吗?
生4读,很投入。
生5:我喜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这句诗中运用了“庄子梦蝶”和“望帝托鹃”两个典故,且用得恰到好处,两则典故都有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生6:我觉得没有什么“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是作者借景抒情、即物起兴罢了。
生7:我也觉得整首诗都在抒发作者自己的哀怨。比如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就是写自己回首往事的感受,十分真切、伤感。无尽的悔恨飘荡在字里行间,淡淡的忧伤隐约可见。
师:那么你能试着带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的心情把这句诗读一遍吗?
生7放慢速度,有感情地朗读了这句诗。
学生继续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朗读。
片段二:(体悟)
师:有位作家说过“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因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整篇的情绪如何?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种情绪的?
生1:我觉得这是一首描写自己心绪的诗。从“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字可以看出。
师:很好。善于抓住关键的字词,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
生2:我觉得这是一首自伤身世的诗。作者借“庄生晓梦”“杜鹃啼血”“沧海遗珠”“暖玉生烟”等典故,写出了诗人一生的血泪之恨,并以锦瑟作为传递物抒发心中无限的伤感。
生3:我也认为这是一首感伤诗。作者借“蝴蝶”“杜鹃”“沧海”“明珠”“暖玉”和“烟”等意象,感伤自身的不幸,壮志难酬;感伤才学不能被赏识,伯乐难寻;感伤美好的理想的破灭,年岁已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贯穿进钱起的《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以及司空图的《与极浦书》中的一句:“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用对这两段诗的鉴赏来指引学生对《锦瑟》的理解。
生4:我觉得这是一首写诗人回忆往事,感觉青春已逝,不能再回的诗。诗人借锦瑟写出当初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随着时间的慢慢消逝,到了如今的风烛残年、青春不再,不禁百感交集,惆怅哀伤万分。
生5:我认为这应该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从第一句中思念美好的青春中可看出这点,并且琴瑟一般指夫妇,更确信这是。特别是尾联所写到的一片惘然,更可见情意所在。此诗写于丧妻之后,因此应该有怀念妻子之意,也有对以往爱情的留恋。
生6:是一首爱情悼亡诗。从最后一句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看出,加之其妻王氏刚去世,自己又年岁已高,不免有所感触。
生7:我觉得这是一首挺朦胧的诗,无法看出究竟是“爱情悼亡”还是“自伤身世”,应该两者都有吧。但是本诗的基调的确是哀伤的,而且是深沉的哀伤。弹锦瑟不知是作者为她人,还是佳人为自己。总之就是一个“悲”字了得。
教师板书: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师:还记得那句老话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诗歌,或许我们不能苛求其字句的甚解,而应领略其通华之美,得精神之享受,这才是诗歌欣赏的不二法门。
片段三:(拓展)
学生自解《锦瑟》:
生1:五十弦的锦瑟,每一弦都在思念年华,每一音都在祷告青春,每一弹都在悼念爱情。庄周梦蝶似的迷,望帝托鹃般的悲,鲛人泣泪似的怨,暖玉生烟般的幻……若不是痛彻心扉,又如何能忆起?若不是肝肠寸断,又如何能铭记?若不是荡气回肠,又何从去追寻?
生2:庄周翩翩起舞化成了彩蝶,但却非常迷惘,不知是己化蝶还是蝶化己。望帝思乡情寄杜鹃,但却令人大失所望,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回归故里。思念曾经“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浪漫,眷恋以往“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夺目,现实不愧是一把利剑,绝情地把过去的一切美好斩成一堆泡影。
生3:作诗伤怀/怀令狐楚家之女/咏诗悼念/念王氏死去之妻/兴诗鸣哀/哀锦瑟曲乐之凄/题诗感叹/叹怀才不遇之悲。
更有学生以《锦瑟》诗为题,写下打油诗,这里也抄录如下:
生4:落 花
帘外无端花又落,帘中人比黄花瘦。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独抱幽芳出绣闺,落花满地鸟惊飞。
情切切已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生5:莫 名
作业无端一大叠,一张一页摧容颜。
向往庄周迷蝴蝶,希翼春心快实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师: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里就曾说:“李商隐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他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意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投影展示)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锦瑟》一诗的诗意历来也没有确定的解说,但我们今天却在诗里找到了一种自我言说的满足。最后,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朗读本诗。
【教学反思】
1、《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2、《马嵬(其二)》 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来源:文章屋网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李商隐)
至远至近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作者:李冶)
待我江山无疆,许你十里红妆(作者:佚名)
千重子低着头,水木真一的面影浮上眼前,那是年幼时的真一——描眉,涂口红,化妆,身穿王朝风格的衣服,坐在祗园祭彩车顶端,不用说,那时千重子也小。(作者:川端康成)
盛夏光年,遇见离殇。(作者:佚名)
梦醒繁华,一城荒芜(作者:佚名)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作者:佚名)
相识虽浅,似是经年。夏花依旧,物是人休。雪落无痕,雁过留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风花雪月,长恨时别。素时景年,一世疏离。
(来源:文章屋网 )
浅忆梦,翠竹阶,一舞倾恋残蝶。
葬花吟,一地的幽香梨花愁怨,颖灵幻昭华,尘坌风箫锁心扉,暗凝依忧,离别多年,母亲可好?浮梦中满怀思念,又何倾诉?怅然若失……
冷清的沫家之中。
是一声声哀叹,一心的思念,寻女多年,终究还是无果,悔不当初啊!“若绯啊!你究竟在哪里?这么多年了,连封信都不捎回来。”沫母跪坐在了地上,诉着那满怀的思念,眼角浅浅的泪,不知已落几多?终究是慈母怜心啊……
“锦瑟年华谁与度,星影暗缀,莫问女归处。浮云天涯影,回首花无数。”
当年若绯悲痛欲绝,淡然地留下这一句话,黯然决绝离去,留下我一个老婆子风烛残年的,这叫我怎么受得了啊,沫母咬紧了嘴唇,气愤地捶了捶膝盖,登时气晕了过去。
水上泛起圈圈的涟漪,点点朱唇,银白的发丝画起一个弧度,若绯一裘枳色纱衣,一头银白长发直直地垂在脑后坐在竹屋内,冷雨敲打住那扇竹窗,送来点点的哀愁,若绯淡然地伸转身,纤细的小手紧紧的交缠在了一起,低垂着头,一张淡淡的素颜,金色的双眸幽深如一潭湖水,让人看不透……
佳人三千笑,怨离殇音却是无痕,镜中的花,水中的月,何尝不是一场空呢?
雾里看花【花】相谢,琉璃若梦,一梦琉璃,西窗映着燃了一夜的残烛斜影。
热泪盈盈满眶,牵牵女儿心结,馨湘翠竹楼相榭。
幽幽绵雨暗坠,人心已碎,梦长逝,无端的锦瑟凝思华年。
独倚着斜阳,日暮夕如烟,羽扇轻摇沉默无言语。
若绯伏案轻研磨,一枝蘸着墨水的毛笔在纸上来来回回,墨迹般般,倾诉了满怀的思亲惆怅,浮华倩影,带着丝丝扣动心弦的喜悦,款款地走在夕阳之下,黄昏下,勾勒出了若绯那优雅的轻姿。
彩蝶嬉舞翩翩,花儿沾露薇然。
曾经……
“娘,为什么我没有爹啊!”小时候,若绯那双白嫩的小手,抓着娘亲的长长的裙摆,柔柔懦懦地说着……
曾经……
娘亲用那双粗糙而温暖的大手,慈爱地摸着若绯小小的额头,沉默不语,眼里却是浅浅热盈的泪……
曾经……
娘亲,将幼小的若绯抱在了她温暖的怀里,轻轻地哼着摇篮曲,看着幼小的若绯进入梦乡,双眼,是朦胧的……
曾经……
若绯为了嫁给熙,不惜和从小辛苦地拉扯着若绯长大的娘亲翻脸,看着娘亲那憔悴的红颜,若绯的心在哭泣;心在滴血……没有脱口而出的是那一句“娘亲,我错了”……
曾经……
残烛斜影,瑟瑟的西风,得到一纸伤情休书的若绯,决绝地丢下了娘亲,离家来到这沁歆山上隐居,连一封家书,也没写过……
朦胧的泪眼,黄昏尽,暗夜临,轻纱细拂……
梦落繁华,深水涟漪忽现。
轻拨锦瑟,似水流光摇曳。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绹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的绵邈含蓄是在风雨穷年中扎根而又在“想象咸池日欲光”的领域中展开浮想的,其诗情调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书信难达的惆怅,表达得十分含蓄。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再如《嫦娥》:“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分明借对嫦娥的处境和心理描写,象征那些慕仙入道却不堪孤寂的女冠,诗歌生动真切地描绘了高远澄澈神奇莫测的月宫景象,传达出月里嫦娥复余微妙的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和体贴,蕴含着可供多种解读的含蓄的意蕴。
创作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受自然景物的感染而激发出创作冲动时,还有其他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正因为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即为悲美意境的形成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参考文献
[1]万四华、黄小蓉.李商隐的悲慨心态与诗美追求[J]广西师院学报:1988(01)
[2]孙建芳.感伤美的心理描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1994(01)
[3]刘修明.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史林:1995(04)
[4]郝瀚.无端的思绪、无限的时空、无尽的怅然——李商隐诗<锦瑟>的又一种解读,名作欣赏:1995(02)
2培养学生研习文本能力
3认识散文问题特点
难点:探讨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和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句顺口溜“星期不过三,过三便转弯”,今天已经是星期四了,过两天就可以回家了,大家高兴吗?
大家都是高一新生,相信有不少女同学可能还哭过鼻子吧。家乡,想家,多美的字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一下这股浓郁的家乡的味道吧!
今天我们来上《乡土情结》(板书)
看课文,思考:1黑板字的读音
2什么是家乡
1.魂牵梦萦(ying)2酒阑灯(xie)3.忐忑不安(tante)
4.怯生生(qie)5搭讪(shan)6一饮一啜(chuo)
7铩羽而归(sha)8方兴未艾(ai)
“家乡”,新华字典的解释: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你认为还可以有什么补充吗?
明确:还要包括人们所认识的人和环境,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之所。
文本研读:
一.对啊,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吟咏过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大家熟悉的余光中的《乡愁》。
放音
(师):思乡,是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文章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诗。让我们首先一起来品味第一段。
(师读第一段)要求对几句古诗的理解。
分析诗句(学生):1“无端”一词哪里看见过?什么意思?
明确: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来由的
“又”有的地方做“更”
我来到了更远的的地方,却觉得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明确:比较起来,并州离家乡近点。这样说更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思念之苦。
2为什么不敢问来人?为什么到了家乡还会害怕?怎么理解?
(1)可能是怕家里变故(2)可能是没衣锦还乡,感觉不好
3.她去搭讪,是为了“窈窕淑男,女子好俅”吗?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不是。是为了乡愁,为了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怯生生”说明平时是不会这样的。
小结:问:用了这么多,目的要说明什么?
这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一个词:乡土情节。也是文章的文眼。
二.我们知道家乡情,乡土情,那为什么要说是“情结”呢?
(一生读,其他同学找)
明确:童年的烙印,却象春蚕做茧,。。。。。。。
师:那乡土给人们打下了那些“童年的烙印”要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分组讨论)
明确: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1.(3到5段)离乡的两种情况,请概括(默读)
离家的结果有那些,请概括?
明确:1离家创业。为理想而去,为生存而去。
2流离失所。
明确:1一无所有2锐气耗尽3春风得意
2.5段写战争,灾难,逼人流离失所外,还与“乡土情节”有很干?(齐读)思考
明确:爱国情怀
3哪里还有讲到爱国情怀的?
明确:6。7两段。
6段写了华人,香港,作用呢?一个是因为写作背景。还有什么原因?
从思乡到爱乡,爱国。深化内涵:民族凝聚力
7段点名主旨,完成升华(读)
总结:全文以思乡为线索,从小家到大家,从思乡到爱国,材料上下几千年,顺手而来,而主旨始终不离。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
四.听朗读,每个同学用心感受,并拿出笔纸写下自己一时对家乡的感受,一句两句都可以。但要是真的。
(听,)
把他藏到自己心中。
五.作业:收集吟诵故乡的诗歌,并可以试着去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相思》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4、《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5、《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题记
-壹-
初夏,叶绿花红,随着梦的起飞,多年的友谊,也便随之而离。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每个人脸庞的泪珠,嘴角边上的不舍,都透露出了初夏即将离别的景象。学校里的宫粉紫荆如日本樱花般翩翩落下,紫的,白的,粉的花瓣一片接一片,一瓣落一瓣……像冬日里的雪花。可是,谁有心情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想起刚入学,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洋溢着兴奋和激动。想那时,班上的同学,男生不是俊俏得连女生都嫉妒了,就是女生大力的连男生都羡慕。现在,女生娇滴滴的有,温柔尔雅的有,就是没那么男孩子气;男生俊俏的依旧俊俏,只是多了点“男人气”,粗犷的依旧粗犷,但多了丝细心。
学期中,女生打扮的,男生野蛮的,老师生气的,校长头疼的,成绩下滑的,受人侮辱的,班上都是一样的团结。班长来应付,科代表来教训,学习委员来劝导……什么难关都挺过去了。入团的入团,退队的退队,还是一样,可就是不知道哪里改变了呢。
-贰-
想当年,初一之时,还有几个不清我内心的男生向我表白,那语言童真得可爱,却不知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拒绝。或许,我也有过这样的情绪,可是,一转眼,毕业了。当年的人,早已变了,离开了。
唉,或许有一天什么都变了,连我也会吧。
我们,
度过同样的童年;
我们,
走过同样的困难;
可是,
谁又知道,
以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