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

时间:2023-05-29 17:50: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文化传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文化传统

第1篇

身为教育工作者,探讨中国人自己的教育传统,既关乎情感,更关乎理性。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的确如此。从整体去探讨并描述中国的教育传统并不容易,故而我们聚焦教师这一职业,思考在中国文化传统下教师这一角色的特点与内涵,或许会让我们对中国教育传统这一宏观命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

提及教师,我们很容易想起韩愈的《师说》,于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对教师的定位。应该说,这个定位也是准确的,但是,当我们把“传道”的“道”字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的时候,教师的角色就庸俗化为讲解知识的人了。韩愈在文中写道: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做教师的关键在于其不是简单地讲解表面文字,而是要传授人生的根本大道。当时,所谓的“大道”就是儒家之道,指修齐治平、安身立命之道。教师这一职业的背后是一种斯文在兹的自信与薪火相传的担当。

故而,教师不能只做单纯的经师,要做人师。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被扁平化为仅仅指知识层面的人。

更重要的是,学生眼中的教师也必然是鲜活的,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任何细节都会带给学生影响。许多时候,即使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教育依然在那里。《论语・颜渊》有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是道德水平的高低,而是指管理和被管理地位的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者的品质就如同风,被管理者的品质就如同草,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倒。一个团队的价值判断出现了偏差,问题很有可能出在管理者的身上,因为他们掌握着评价标准。具体到学校的环境,教师就是风,学生就是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当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的生命姿态其实已经决定了他的学生的生命姿态。至于传递的手段和技巧,那已经是第二位的事情了。

所以,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教师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当前社会对教师的一般评价。那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隐性的,教师是一种隐性的重要。一个人的成就抑或是一个人的罪过,很难被认定与教师有极大的关联。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医生。医生的工作是显性的,医生的重要性就十分外显。一个人病得很重,奄奄一息,得一良医,就能起死回生。在一个社会还不够高度文明的时候,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肉体,而非灵魂。

然而真正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著名佛学家李炳南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江湖郎中,他医治的病人都死了,他死后被阎王判堕十八层地狱。他天天喊冤枉,又哭又闹又跳。突然有一天,他听到下面有人说:“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了。”他十分惊讶:“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吗?”底下的人回答:“是!我在十九层。”郎中好奇地问:“你是干嘛的?犯了什么错呀?”下面的人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

为人师者不可不惧,不可不慎。

再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教师这个职业是崇高的。孟子有云: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认为人生有三大快乐,连称王天下都不能与这三件事相提并论,而教育天下英才就在这三大快乐之中。问题是,我们需要追问:快乐在何处?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回答,比如说成就了许多学生,但是成就了学生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当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递上时,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就会减慢。这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其实是一种消耗。陈景润先生曾经在北京四中教书,但是由于他的普通话不过关,无法胜任教师工作,于是回到中科院数学所,继续自己的研究,也就有了后来的成就。设想一下,如果陈景润的普通话不错,一直在教书,历史很可能由此改写,因为站在讲台上尤其是中学讲台上的陈景润,很可能会陷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督促学生改错等事务性工作之中,探索更深入的数学领域可能只是奢望。从这个例子,或许可以看出教师这个职业的残酷性。那么,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

我们有这样一个传统:尊重天、地、君、亲、师。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中国人来说,“天地”的重要地位已不必多言,而对于“君”的尊重亦是和农耕社会相匹配的重要价值理念。“亲”的重要性在于,亲子关系背后的血缘延续是中国人宗法伦理存在的基础。敬天法祖是中国人传统的信仰,血脉的延续是中国人对抗生命有限性的重要凭借。而“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则是因为教师是我们精神血脉的来源。换个角度讲,学生是延续教师精神血脉的人。

如此说来,师生关系最美好的境界就是彼此成全,不辜负:教师并不是单纯传递知识的匠人,他们是在学生心尖上跳舞的人,他们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参与了学生灵魂的构建,以爱的名义,用贴近灵魂的方式。同时,学生就成了教师的信仰,有了学生,教师的精神血脉被无限延续。学生因为教师而温暖,而成长;教师因为学生而温暖,而永恒。

一言以蔽之,于中国传统而言,教师的职业特点可这样表述:

隐性的重要和晦涩的高贵。

教师很重要,但是教师的重要性具有隐性的特点;教师是一个高贵的职业,但是其高贵又不容易被真正体会。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创新;价值观念;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41-04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特定群体为适应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制度规范等等。千百年来,华夏先民基于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机缘,创造、发展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资源,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

然而,中国有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不等于就拥有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现代转型的问题,其精神内核与思想理念还需要通过发展、创新,彰显现代价值,才能满足今人的精神需要,获得生机与活力。为了考察中国文化向现代转型的问题,首先必须检视近代以来的诸多中西文化观。

一、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

殷海光在20世纪60年代谈到,“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论争,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论争了。从理学名臣倭仁于1867年反对士人接受西学的言论算起,这个论争的延续将近百年了”[1]。而今,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50年来,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知识界,一直使中国知识界处于分歧之中。迄今为止,尚无广泛的共识。余英时指出,“大体上可以分为2个相反的倾向:一方面是主张全盘拥抱西方文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阻碍,必须首先加以清除。另一方面是极力维护传统文化,视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为中国的祸乱之源,破坏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定,另外,在这种极端态度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不同的西化论与本土论以及模式各异的调和论”[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学术界对上述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已经有了详细、深刻的论述,也历来为学者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现代学人的多数中西文化观都可以视为这3种观点的延续和发明,没有根本的、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

二、近代以来对文化路向、全盘西化论和“中体西用论”的反思

反思,一方面来自于时人的论争,因为抛弃偏见的反面立论无疑是最好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后进学者的省察,而在这一方面最为有力的无疑是殷海光的著作[1]。本文即以此为线索、以文化路向说和全盘西化论为实例,力图勾勒出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思概况。“中体西用”曾经风靡一时,但这种调停、折衷的办法至今尚无学理上的支撑,故而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第一,就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而言,、张东荪、严既澄、陈序经都有过专门的批评,这些批评汇集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梁漱溟没能真正把握文化的定义,不明了文化的内涵。其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只是从哲学上观察文化,而没有从全体上研究文化。张东荪说:“所以我对于梁书的最浅的批评是只认他专是从哲学方面而观察文化的,不认他是从全体上研究文化。”[3]另外,梁漱溟把中国文化等同于孔子思想有失偏颇。“须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断断乎不是一个人领着路便可以把全人类带入那一路去的”[4],故而“无论中国文化(依梁君定义即中国人的生活样法)与孔子思想有多大的关系然而总是2个东西”[3]。同时,梁漱溟对孔制的理解不够客观。梁漱溟以儒家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回避了孔制的弊端。“梁先生难道不睁眼看看古往今来的多妻制度,妓制度,整千整万的提倡醉酒的诗……这种东西是不是代表一个知足安分寡欲摄生的民族文化?”[5]

(2)梁漱溟对文化路向的划分根本不能成立,其对文化走势的判断根本没有依据。梁漱溟将文化分为物质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宗教的文化3种,然而就全体而言,没有文化不包含这3方面的内容的。陈序经认为,“然而他忘记了所谓文化本身上,是包括这3方面以及一切的言语种种。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可寻出这各方面,而各方都有

切连带的关系”[6]。至于梁漱溟对西方、中国、印度3种文化先后顺序的理解,众多著作都指出其不过是不明就里的臆断。

第二,就全盘西化论而言,现代新儒家一直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而对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进行反思的其他学者也不在少数。新儒家往往从民族感情、本土文化立论,这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建立在现性之上的批判则首推自由主义者殷海光。殷海光对西化的主张和陈序经全盘西化的主张进行了批判[2]。殷海光从全盘西化有否必要和全盘西化有否可能2个方面阐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全盘西化没有必要。殷海光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条件是“西方文化百分之百的‘好’,而中国文化百分之百的‘坏’”[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现代文化具有众多里层的病况,其在“精神内容”上逐步走向空漠、在社会生活上逐步“货化”、技术化和自动化[1],其对人性的戕害不一而足。因而,西方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2)全盘西化不太可能。殷海光认为,“一个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性格结构。一群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模式性格结构”[1]。如果一种文化要全盘接受另一种文化,则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性格结构,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士不明了文化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特征的吸收也不是说要吸收就能吸收的。”[1]这其中有其内在的连续性,正如余英时所说:“文化虽然永远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2]

由此可知,极力维护传统文化和彻底主张西化的观点都不可取。但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却刻不容缓,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这一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断然不是只言片语、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笔者断然不敢企望能够给出解决的方案,只是想就中国文化的出路提供些许浅薄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新。这种创新不是要推倒一切,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核心与原则

人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文化也是需要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有所创新。那么中国文化到底该如何更新与发展呢?也许这个问题过于宏大,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入手处和突破口,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意见纷纭。抛开具体细节不论,在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原则上却急需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只有这样,文化创新才能在纷争之中不断前行。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

中西交会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趋势,中西文明必然在接触和竞争之中相互融合。“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1]的观念早已为历史所抛弃,与时俱进是变迁之中的内外环境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所提出的最高要求。

第一,我们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到世界格局,时代日新月异,世界正在以加速的形式发生着巨变。急剧变化的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需要我们加以回应,更新文化形态,形成有效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不至于在新的环境中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要在新的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继续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进行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就需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第二,文化创新,也是中国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各种不同的文化都需要彼此分享历史经验与生存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中显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获得理解与认同,就必须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种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进行文化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充分发掘,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

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30年前克罗伯和克拉孔两位人类学家便检讨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他们最后的结论是把文化看作成套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2]这其实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的更新。

近代以来,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

面,现代化已经在不断地深入。但这种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的现代化更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珍视的、富有特色的价值观念,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人和天地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对于自我的态度、对生死的看法等等[2]。它们维系着古老文明的成长与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理念与制度安排,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理念,对于消弭当今世界各种对立与纷争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处。这与西方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互补性[7]。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至关重要而又宏大无比。面对这一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急需确立能够为当代学者所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殷海光曾就研究中国文化提出了三大主导条件:第一,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第二,自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第三,必要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1],即必须充分运用理性的力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辅以价值观念的判断。然而,当代学者在价值观念上的纷争实在不亚于在中西文化上的纷争,故而本文不过多地阐述价值观念的原则。除此之外,必须坚持理性的思维,必须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

坚持理性的思维就是坚持科学的思考方法。而“就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而言,民主与科学确代表现代文明的主要趋势”[2],“一方面肯定‘五四’的启蒙精神,另一方面超越‘五四’的思想境界”[2]。“五四”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时人对民主和科学的理解都流于表面。就科学而言,时人只看到了器用层面的技术,而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理性思维。殷海光指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在器用方面许许多多人欢迎科学的产品,特别是美式事物,例如电冰箱、电唱机、自来水笔、尼龙丝袜等等;可是,同时却拒绝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思考方法。”[8]这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消化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理性。邓晓芒认为,中国当代启蒙的任务之一就是从“科学”深入到“理性”[9]。由此可知,惟有当理性之光普照神州大地时,我们现代化的深入才真正开始。

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发展与更新文化,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问题出发,清醒地分析我们的现实处境,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了解社会的需要,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围绕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我们必须彻底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一切以现实为根据。“我们运思在求通,求通在求解决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想通的就行,管它古、今、中、外、乐观、悲观做什么呢?”[1]对于我们文化传统中已有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地梳理、继承、利用,把握其精神实质,服务、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离开现实问题导向的文化继承是抽象空洞的,也是难以成功的,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文化继承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同时,对于我们已有的文化传统之中缺乏的、薄弱的内容,我们要勇于承认缺陷,努力弥补,以兼容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促成我们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提升文化创新的能力,建立鼓励文化创新的机制,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就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从而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价值观念的更新为核心问题、以理性的思维方式、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我们一定能成功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结语

通过梳理和检视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研究可知,文化传统的现实和现代化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全盘西化、极端保守和折衷中西都无法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其真正的出路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是必要而迫切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性思维、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原则。经过现代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真实展现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r>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84-96.

[4]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96-107.

[5].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108-122.

[6]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0(5):6-10.

[8]殷海光.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邓晓芒.儒家伦理新批判[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

modern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xiao yong-ming, dai shu-hong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

第3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恢复、引进、传播西方当代科技知识和工商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完善一整套继承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等战略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 管理经验 战略机制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恢复、引进、传播西方当代科技知识和工商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完善一整套继承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等战略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纵向传播方面,对于如何继承中国悠久博大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在全中国人心目中生根开花,中国当代社会始终没有设计出一套深谋远虑、切实可行的文化传播战略。从幼儿园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在门类杂多、常常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的课程中竟然没有一门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全球唯一的万年绵延的伟大文化传统在当代青少年中面临断代之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非常丰富、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人文智慧、生态智慧、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等深厚智慧资源和精神资源,被当代社会各层面长期忽视荒废;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个人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进步等道德伦理资源,一度被宣判为“封建礼教”而横遭否弃,社会出现巨大的道德伦理真空,各种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经常引发海内外媒体的针砭,其中不乏讥讽和鄙夷之词。

其次,在横向传播方面,由于中国当代社会是1970年代末才对外开放的,当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真正价值也往往认识不清,只急功近利地引进西方当前流行的经济社会思潮和工商科技知识,对博大精深的西方文明传统非常无知,遂造成对外文化交流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严重脱节,政府机关、企事业、媒体,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所以在设计、实施、宣传报道一些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时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当代知识分子以及一般大众,受西方强势文明的物质诱惑与精神影响,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潮流恰当结合方面长期陷于困惑、盲从。中国文化的内部发展与对外传播战略也因此难以合理有效地建立并完善,中国的综合实力中的文化含量、“软实力”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

再次,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不仅长期处于被动、模仿、照搬西方模式的劣势且有被日益同化的危险,主要的文化产品——精英层次的教育、学术,大众层次的电影、电视、唱片、网络游戏、时尚、书刊等文化产业,日益西方化,很多正控于西方跨国企业机制中,中国文化人只能刻意模仿西方文化产品并削足适履地迎合西方受众的趣味,具有全球普遍价值和强烈现实意义的中国文化,被无形消解为“地方性的奇观”、“正在消逝的东方奇景”或“古玩”、“杂耍”,中国文化被降格、扭曲、肢解并同化,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由于中国文化对等地位的消失而不具有影响力。

第4篇

中原文化的发展必须在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

诗人艾青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河南这片黄土、沃土、热土上,如何通过外向型经济和外向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加速文化河南建设,实现河南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重要使命。

“势在四方,筑在中央”。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与其作为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的高地是分不开的,与其对“道”(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分不开的。对内,诸子百家均“思以道易天下”,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外,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所谓“问鼎中原”,所谓“逐鹿中原”,是对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先进的政权、先进的制度的向往,更是对中原地区作为文化高地拥有先进文化理念的追求。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传统。在中原文化精神和文化智慧的指导下,东西方社会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着成功地相互交流和传承。一方面,我们的中原文化不断地“走出去”。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这种交流与借鉴从未中断过。从公元之初佛教的传入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西延“丝绸之路”,中经唐朝玄奘西行取经、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对东西文化的沟通,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清代中学与西学“体用”之争,中西社会的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中产生了巨大的动能。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不断“走进来”。孔子所谓“有朋自远方来”,生动地体现了这种融合的境界。如果说过去我们讲“得中原者得天下”是指河南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占领了河南就可以控制全国,那么今天,“得中原者得天下”则是指河南充满了创造财富和发展的巨大商机。美林亚洲投资国际经济顾问章亚伦先生曾到河南走访。他说,河南如今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未来的5~10年中,河南将成为全球投资和布局的热点。因为香江的机会少了,珠江、长江地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原文化的发展必须也一定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中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要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对于文化全球化,我们绕不开、躲不过,除了积极应战、“与狼共舞”外别无选择。总书记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李长春同志提出:“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我们相信,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是世界文化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中国民族文化、中原地域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入到这一世界文化的“大合唱”中,才有出路。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已经紧密地与世界文化联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中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1997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应当说,他洞察到的,正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不同于传统文化。美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就是促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在全球化趋同过程中“迅速消失”,通过大众传媒的不断渗透,使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成为全球“普世文化价值”,把好莱坞文化、迪士尼文化、麦当劳文化推向全世界,使全球文化成为单一的美国文化。加拿大、法国率先进行了保护“文化”的斗争。加拿大提出了“多元文化”的主张,法国则惊叹“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既是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做好中原文化的维系、传承、积累与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原文化,进一步培养其特色,才能够积极应对全球化并力争有所作为,使全球化成为中原文化的动力。即是说,对于中原文化之“根”、对于文化之“源”,我们必须善加珍视。事实上,也只有加强对中原文化的保护,加强对民族民间和地域文化的保护,我们才能够防止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方向。有人说美国没有文化,有点小东西稍有历史就大加吹捧,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打掉几个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文化能维持几百年也是很不容易的。比如,美国宪法到现在仍然适用,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你到法国去,意大利去,会看到他们对文化传统的维护非常精心。国内有一些人借口说传统文化都是腐朽封建意识,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文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和促进文化创新。人不能割断传统,但任何传统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文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面,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加快文化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提供了极好机遇。美国在这方面是很好的例子。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这是一部取材于世人尽知的海难悲剧,然而,美国的电影企业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新的包装和全面的市场运作,于是这个故事不仅赚了观众的大把眼泪,还赚了大把票子。我们认为,保护文化传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有这一点还是很不够的。在文化全球化、文化现代化面前,我们必须“固本求新”,以创新增强中原文化发展的活力。

认真对待知识产权问题。河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要。但是,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河南涉外文化产业进入世界文化市场提供法律支持。

当然,全球文化的互动性非常复杂。作为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继承者我们不仅在科技上没有与世界接轨,而且在文化发展上抱着金饭碗要饭,在人均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上更是长期全国倒数第一,要站在世界文化背景下谋划中原文化的发展,应该说还很不习惯。但是,河南毕竟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处于发展的临界点上。如今,河南经济总量全国第五,是名符其实的新兴工业大省,在中部崛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成为一个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地区。河南一定要抓住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涉外型文化产业,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说中原文化的内在价值为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提供了影响力,那么大力发展涉外型文化产业则进步扩大了中原文化的竞争力。或许,这一切,正如诗人瓦莱里所言,“今天,封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也许展现世界真正妙景的时刻从此开始”。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典籍翻译文化传播

1.汉语文化传播的契机

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北京奥运会的魅力不在于开闭幕式的精彩,也不局限于鸟巢、水立方等建筑,而是多主题、多视角,立体鲜活地展现了传统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的风貌与开放中国的胸襟。对于中国而言,经济腾飞固然重要,文化复兴更加意义深远,后奥运时代我们应更好地落实“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据统计,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全球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一方面表明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对汉语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目前,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局限在眼界所到的层次,虽然每年到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能够认知的人并不占多数,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汉语作为文化的有力载体,应当利用全球“汉语热”的契机扭转这一局面。世界范围内,懂汉语的人占很小比例,利用母语了解汉语文化成为中西文化的桥梁,承载中华文明的典籍的翻译影响日益深远。

2.典籍承载的汉语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明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表达方式。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传统与古犹太教一基督教传统,经现代转型合力打造出了强大无比的现代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传统由于近代救亡情势的危急而被拦腰斩断,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被搁置乃至误导,没有文化支撑的文明力量不仅捉襟见肘、后劲乏力且难以持久。

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潮流的结合点,在于中国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那些至大至刚的人格独立精神与担当社会责任、天下道义的道德负责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与全球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潮流非但不抵触,而是非常合拍。同样,中国道家思想中追求个体自由、生态和谐的精神智慧,佛教众生平等、空明淡泊的生活方式,均与当代环境保护主义、生态神学等人文、宗教思想合拍,同样是参与全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文化基点。中国文化向全世界贡献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司马迁等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著述家,这些伟大人物不仅与同一历史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教与犹太教的先知们并驾齐驱,且过之,至今仍是人文智慧和生态智慧不可企及的最高典范。

3.典籍翻译的现状

世界文化交流本该是双向的输人与输出,交流的双方是互为主客体,以双方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双方各自对这种需要的意识为前提。然而,过去的中外文化交流并不是这样。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黄中习,2007)。21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应当是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马祖毅、刘重德、楚至大、许渊冲、黄新渠、汪榕培、郭著章、王宏印、潘文国、卓振英和黄国文等国内学者的有关著作与译著丰富了典籍翻译这一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然而,典籍翻译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总体来说,还没有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通过我国自己的译者向国外的读者译介。

4.典籍翻译与传播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可以为典籍翻译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接受美学的时候,会讲到“接受视阈”和“前理解”的问题。任何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都会基于他们的本土文化的“前理解”。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和理论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国的学术前辈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国文化的理论资源。在向外国人讲授《周易》、《春秋》时,当然可以按照司马迁的解释,说《周易》的写作方法是“本隐之显”,《春秋》的方法是“推见至隐”,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说明,所谓“本隐之显”,就是“外籀”(即演绎法),“推见至隐”,就是“内籀”(即归纳法),这样外国友人会更容易理解,有益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 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第7篇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身份 反认同 否定认同

百年的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逐渐汇入主流的曲折过程。对华裔文化身份的探寻和认同,经历了从最初20世纪60年代的“臣服式”同化,到后期的反认同、否定认同的历程。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赵汤论争”,是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融合的代表,也是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所展示的抗争意识和自我超越。

一、文化身份的反认同

面对宗主国的文化霸权和种族歧视,以赵健秀、黄忠雄和陈耀光等为代表的华裔作家展开了自身文化身份定位的探寻,他们所持有的反认同态度(counter-identification)是被抗拒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亚裔作家群的宣泄性呐喊。他们摒弃渐进同化论的观点,既不主张逐步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中,也不赞成文化身份美国化。在他们眼中,华裔美国人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和文化传统的特殊人群,既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也非美国人,而是有了新的文化身份。

同时,他们也将矛头直指林语堂、黄玉雪、汤婷婷等作家,认为她们的作品歪曲了中国文化传统,有迎合东方主义之嫌,贬损了华人尤其是华裔男性的形象。在不断对华裔“伪作家”进行批判的同时,赵健秀努力尝试修补遭到玷污的华人及中国文化的形象,他主张华裔作家应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力量,重新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建立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男性英雄传统,以此来颠覆美国东方主义文化话语对华裔男性形象的蛮横扭曲。在《鸡屋华人》、《龙年》、《唐老亚》等作品中,赵健秀笔下的华人形象不再是众多作家笔下的胆怯、懦弱、内向,而是有尊严、有智慧的勇敢而无畏的英雄形象。赵健秀利用英雄主义传统所塑造的华裔新形象,是反对美国主流文化霸权、消解华裔在美国的刻板形象的尝试,也为美国华裔提供了一条极具价值的寻求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之路。

二、文化身份的否定认同

“赵汤论争”的起源是赵健秀对汤婷婷“伪作家”身份的抨击,对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的评价,也引发了文学界乃至整个华裔社会就维系华裔美国文化中的男权制与张扬女性主义自我护卫之间的争论,促进了美国华裔积极思考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界定和书写。

汤婷婷在《女勇士》中对华裔文化身份持有的是否定的认同(disidentification),小说通过“我”的成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传统之间的挣扎、探寻,从而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成长历程。主人公在经历了文化困惑、冲突之后,重新与母亲建立起关系,象征着美国化的女儿开始认同代表中国文化价值的母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也质疑了美国主流话语,表达了重建华裔自我及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但汤婷婷并没有像赵健秀等人那样坚持一种特定的认同视角,而是认同一种边际性文化身份,她对文化身份的表达基本都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她承认种族差异,对中美两国文化和社会,既持有批判的态度,又从两种文化中汲取力量,努力协调文化差异,寻找“中间位置”。因此在汤婷婷看来,华裔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要做到兼容并蓄,对文化符号不断地进行甄别、反思、对比、消化,在包容中谋取自我身份的书写和自主性。

三、殊途同归――“赵汤论争”的本质

“赵汤论争”下的赵健秀和汤亭亭都有各自合理的立场,在判断孰是孰非的过程中,华裔男性和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成为问题的焦点。无论是赵健秀所代表的华裔作家还是汤亭亭所代表的华裔作家,都回到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中以获得资源和力量。因此,华裔作家在美国建构华裔男性和女性的主体性过程中产生的这场华裔内部的文学论争,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正是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歧视造成华裔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以及主体地位丧失。“赵汤论争”在华裔男性/女性二元对立之外,二者对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对抗使得二人呈现殊途同归的轨迹。赵健秀和汤亭亭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取代美国白人的东方主义式的论述,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随处可见的缝隙和断裂处建构美国华裔的历史。

四、结论

对于这场在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论争,我们需要透过它喧哗和骚动的表象辨清它的实质。无论是为美国华裔男性代言的赵健秀,还是为美国华裔女性代言的汤亭亭,正是美国社会对美国华裔的种族歧视使觉醒的华裔坚决地投身于华裔文化身份的书写;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赵健秀和汤亭亭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消除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建构美国华裔新形象的同时努力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建构美国华裔新的文化身份。他们的写作不仅为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后来的美国华裔作家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文化精神;修养;创新

一、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元素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创意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化元素成为文化创新的捷径与代表符号,其中中国画渗透千年的文明而历久弥新,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也需要不断创新,在原本文化传统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加入画家思维和感受,回到现代生活,使它既不失民族风格,又必需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这就需要对中国画所代表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概念的创新上找到源头和方向我们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确是多元并存的格局,各个国家都在这种全球一体化中凸显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把文化植入中国画中,让中国画完美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如果我们不能全面理清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就不可能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去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画。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人格意识成为中国的审美原则,提倡艺术家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感悟宇宙大道,以高尚的人品,精深的学养,超逐的才情,杰出的技巧去进行艺术创作。

二、人品修养对中国画的影响

西方的绘画学习重科学训练,尚自然物理属性,强调直观视觉效应,中国绘画则重意随笔运,尚内心世界的挖掘,重文化内涵与自身主体修养,自身修养和品德会直接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由画品进一步涉及到人品问题,画家作画之前要注重自身人品,清代《东庄画论》云:“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为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可见一个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才能有极高的画品,人品即画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軒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操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云:“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从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曾说过:“画家要注重品格,作品要体现出优雅,品格实际上是画家亲近生活,体验,感受,感悟生活的精神所得的外在表现;也是人品气质,道德修养。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同时可以理解为是心境,是状态,其实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但与笔墨风格、笔墨质量、笔墨品格笔、墨气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也就决定了完美的人格追求是带来高品位,高格调笔墨质量的前提。这种笔墨品格与人品相一致的追求和强调,正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点之一。所以,在绘画中应追求平和恬静,悠远绵长,随意成象,随形达意,顺其自然,甚至是超然物外的情趣。

三、创新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美学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延续,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文化惯性,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价值,必将失去对文化创造性的追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需要多种艺术角度审视中国画的发现,摒弃雷同,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中国画的视觉面貌各异,百花争放,艺术强调个性,每位作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识为基础,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判断理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创新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山水画已有了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经过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创造提高,艺术上已达到了非常精深的高度,而且也已形成人们十分熟悉的艺术形式,要改变它,为它添砖加瓦,创造新的因素,实在是非常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就可以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凝固不化,不断创新与创造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没有新的创造,没有吐故纳新,就等于没有生命力,我们的山水画就没有变化,也就永远不能向前发。李可染先生曾说:“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通过思维实践发展,而产生新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离开了大自然和传统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既然一切艺术都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人生的体验,那么创新唯一的道路就只有重新回到大自然,回到艺术创作的源头去寻找突破口,在前人忽视淡化,或没有探索到位的课题上作文章,走前人没有过的路,通过创新解决美术是遗留的历史难题,为美术史增添新篇章。

文化思想和修养对古今画家的艺术观,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思想,并由此催生了具有独特意味和审美理想的山水画境,提升了中国画的审美格调和思想价值,对整个中国画审美思想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既创造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同时也创建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教育世界,我们总称其为人类文化,要了解或撰写一部人类文化史,必须对人类从起源到如今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作为精神文化现像物的物质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说,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创造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史。人类就是在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千传》邵菁菁.刘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1

[2]《中国艺术精神》.徐福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6

第9篇

尊敬的李连杰先生:

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组委会诚邀您参加「xx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并请您接受“中国非凡时尚人物“这项殊荣,希望本次活动成为您事业和生活的一部分,更希望通过您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形成“非凡”的榜样和示范,为更多人提供参考和启迪,留下美好的记忆。

「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由中国服装协会、北京盛世嘉年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凤凰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浪、《嘉人》杂志联合发起,被誉为“最具时代精神与社会影响力的中国时尚文化盛典”。

「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自xx年创办以来,已面向全球华人推出了十多位代表中国时尚文化和东方哲学精神的人物典范,他们作为传承时尚文化与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令人心灵赞叹的精神力量。

「xx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哲学思想为根基,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扬,深入挖掘东方哲学观念对全世界和全人类有益的艺术能量与时尚基因,溶合当今社会不同文化层、阶层、年龄层对时尚迥异的看法和不同层度的认同和接纳,召唤对中国当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接受,共同表达生活、生命、生态的美好真义,示范真、善、美的正面主张,推动社会文明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我们认为,真正的时尚是在思想、精神疆域里的熠彩生辉,呈现的是对去世界和全人类有益的艺术能量与时尚基因。而您以淳厚的武术功底让中华传统武术的美感和电影艺术完美结合,塑造了数十个令人赞叹的艺术经典影响着世界;您投身于慈善事业,以宏大的人文关怀温暖着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您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用您对“武”的理解——“止戈”向世界表述了中国文化的巍巍胸襟。现在,您作为中国“太极禅”的传道士,勾勒出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象征,也为全世界热爱生活的人们建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让世界为之动容,让炎黄子孙满怀自信和骄傲。

鉴于您在表述中国文化情怀、弘扬东方哲学思想、展现中国文化气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组委会诚挚希望您参与本次活动,一起践行我们传扬中国文化传统的宏伟梦想。与其说是评选,毋宁说是一场基于共同文化血脉和美学传承的佩叹与深谈,期待与您共同携手,为中国的文化复兴和时尚崛起建言献策、贡献心力。

特致此函。再次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组委会

[颁奖盛典邀请函范文]:

第10篇

汇集国内外最优秀文化学者,著名影视界人士,政府决策人全方位设置课程;

解读案例,师生互动,提高文化与影视项目筛选和实操能力;

提升圈子,拓展人脉,与各界精英为友;

聚焦热点,优化整合,提供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

全面梳理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元素,解读影视产业概念。

核心课程方向:

中国影视市场及发展战略

影视项目的策划与制作

影视项目发行与推广

影视市场运作与开发

中国传统文化与影视作品内在关联

影视新技术、3D技术、网络时代与影视

文化创意与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广告片

影视政策、投融资、版权交易

院线投资与管理

影视产业未来发展与国际化

其他(略)

优势平台:

与北京大学著名文化学者、北京电影学院著名教授、著名影视界人士面对面交流;

自愿加入同学会,参加同学会投融资平台、资源共享 ;

学员自愿参加电影节等文化、影视圈相关活动;

论坛、讲座等其他活动;

学习对象:影视、传媒、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负责人;

投资机构、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负责人;

各院线负责人、导演、制片人;

各省市文化、宣传、广电系统的领导;

有意进入影视、文化产业投资的社会各界精英

目前已授课老师:

张宏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张会军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韩三平 中影集团董事长

杨步亭 原中影集团董事长、现中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

尹 力 中国著名导演

黄 丹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

刘 嘉 著名影评人

陶 昆 著名制片人

季 伟 北京电影学员管理系教授

王守常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郭劲峰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

英 壮 著名演员、编剧

吴 兵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制片专业副教授

曹保平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

庄宇新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

苏叔阳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名剧作家、文学家、诗人

王红卫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

徐唯辛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刘传铭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名艺术评论家

林梅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王 尧 著名藏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藏族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导师

张纪中 著名导演

谢 飞 北京电影学院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名导演、编剧

姜 伟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电视剧《潜伏》编剧,

何 平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名电影人

王劲松 著名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

苏小卫 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副主任、编剧

王鸿海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释永信 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 、少林寺方丈

王伟国 中国电视剧中心副主任、电视剧审片组成员

张铁林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

赵海城 中影集团一公司董事长

陈 浥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

穆德远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长、著名摄影师、导演

陈 山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梁 天 著名演员、导演

林晓霞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英 达 著名导演

第11篇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所吸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佛教从出世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极端重要性,从人生解脱角度阐发了禁欲主义思想,还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体、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通,和我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在历史上影响颇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第12篇

一、充分展现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

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秦汉文化实际上就是先秦诸国文化融合而成,隋唐文化则是汉文化和诸多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汇通而成,宋元明清文化也混合进了大量外来因素。近代中国文化也具有一个立足自身传统同时又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更是大规模、多层面地引进各种文化,并融汇到自己的文化创造中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一条兼容并包、广纳深蓄的滚滚河流,其本身就具有宽阔、包容的精神气象。对于这种气象,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发扬,使之更为深厚广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使之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世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宏伟大气,使世人产生深深的尊重之心、殷殷的学习之意。在此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媒体应该努力宣扬中国文化的这种气象,这既有利于国人产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也可以为世界上一些较为狭窄的文化类型树立榜样。

二、塑造公平正义的文化品格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中说:“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和《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此后,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既有为了社会内部的平等正义揭竿而起,也有为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正义而浴血抗争。即使在当代中国,也有学者为公平而大声疾呼,也有不屈者为追求正义而付出各种代价,有关的思想和故事到处都有。在当前,公平正义也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追求,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理念之一。这样,在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就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资源,并努力在更大的规模中、在更深的层次上塑造这一品格。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仰仗制度本身的公正品格。在此,我们既要看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难以躐等的过程,也要看到这是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努力推动促进的过程。

三、充分拓展广阔深远的文化境界

当代世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之中物质主义、感官主义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激烈反对这一文化潮流的各种原教旨主义也在强劲抬升。但它们都没能较好地解决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等重大且紧迫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有着自己多层面、多视角的独到思考。我们说,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可以将这些差异巨大的各派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一定逻辑贯通性又允许一定逻辑断裂存在的巨型文化系统,塑造成一个富丽堂皇又堂奥深幽的中国文化大思路。各个派别之间的思想差别正好可以形成不同的层级,利用现代逻辑将这些层级贯穿起来,就可以使中国文化产生广阔深远的境界,可以应对不同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从而为人类面临的诸多困难提供多层面的答案,为人和人、人和世界关系提供多视角的思考。

四、充分培植巨大强劲的文化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构成性力量,它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层面并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不同文化类型的作用和力量特点不同,而这和不同文化类型的内质及内容有关。与其他文化类型相比,中国文化表现出强劲坚韧的力量特点,它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绵延持续,并在巨大的空间中滚雪球似的扩展着。现当代以来,它仍然表现出自己强大的力量,在广泛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正在展开自己新的创造征程,并更多地融进人类全球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中去。但是,当代中国文化仍然有各种脆弱单薄的地方,仍然有大量缺陷之处和断裂之点,远远不足以满足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在接续传统文化力量的基础上再充分培植强劲庞大的文化力量。而这一切都决定于我们今天的投入和奋斗,更决定于我们的视野和智慧。

摘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长期和短期计划一样,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也有必要认真规划、系统设计,这是当代世界诸民族国家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之一。作为拥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浑厚文化资源的大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关键发展期且面临各种艰难险阻的民族,中国有必要经过仔细研究后确立自己合宜的文化形象,使之成为中国整体国力的一个积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为人类未来发展起到一种指引作用。